书评读后感

2024-07-02

书评读后感(通用16篇)

篇1:书评读后感

战略文化——大国之间的博弈

——《大国雄魂——大国战略文化》书评

作者:姚有志

“地中海滨的意大利,始终充满了浪漫、缤纷与时尚;高卢雄鸡法兰西,仍是雄心激情与理想满怀;“日不落”的英帝国,荣耀、矜持,努力之中持续追梦;大陆中腹的德意志,雄健、深邃,仍然掷地有声;渐渐复苏的俄罗斯,广袤、骄傲却强势依旧„„”这是《大国雄魂——大国战略文化》这本书序言中的几句话,寥寥数语,将几个大国特有的文化精髓概括的淋漓尽致,读完姚有志所著的这本书,对于所介绍的几个大国的兴衰发展史有了初步了解,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种具有强烈认同感的战略文化精髓始终贯穿于国家发展的整个历史阶段。

本书是解放军出版社《大视野大战略》丛书之一。作为历史概念的“大国”,是变动不居的,“大国”的国力、影响力在不同历史时期排序会发生变化。本书所指的大国之“大”,已非单纯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更多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之大,包括了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思想等众多方面(如以色列),而在文明发展的经纬网上,文化、思想的力量显然支撑着核心的结点。本书的立意,就是以丰润的史实和哲思的笔触,解读大国崛起、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之魂和传统力量,以为现实参考和借鉴。这也是编写和出版本书的主要价值所在。要真正认识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先了解其战略文化。任何一种战略文化,都是人类特定文明在战略领域的反映。出于参照和现实解读的原因,本书选择了当今可以称上“大国”的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印度、以色列等十个国家,对其战略文化进行逐次剖析。严格来说,这种横截式的挑选将会带来一种不归整的解析难度。因为,除了中国是在原生文化上延续数千年之外,再无其他国家可以维持文化传统的连续一贯性,并维持其对世界的持续影响力。然而,参差有异的文化变迁和传统轨迹却也是一个不错的参照系,况且,任何国家战略文化的形成都非空穴来风。并非数年之功、一时之需的战略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它凝结了国家的生产方式、地缘环境、历史经历、意识倾向、经典文论,甚至是杰出人物背后所代表、所折射的精神精华。

要把握和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战略文化,就必须建立在对其历史经验的长期考察基础上,在历史连续中把握那些屡经沧桑而难以突变的明显特征。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自然环境不同,外在威胁不同,自我发展的满足程度不同,这些差异必然会导致国家之间心理判断和行为方式的差异。

“在不断转化的时代维度上,那些能够驻足于历史舞台上的国家都称不上尽善尽美,若无良好的转化机制和发展心态,已过长期的过分自信则可发展成为盲目自大,缺乏人文关怀的开拓也可能孕育伤人害己的根源„„”战略文化是稳定的,但并不说其不需要或不会发生变革。这是因为,影响战略文化生成的文明形态、地缘环境和人口构成等要素,虽然不会说变就变,却也不是一成不变。如果说大国崛起往往存在某些共同之处,大国衰落往往也存在相似的原因。在文明形态、地缘环境和人口构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如果能够在保守战略传统的同时,又能适时推动战略文化革新,它就有可能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性;相反,在文明转型、科技浪潮猛进的态势下,固步自封、反应迟钝甚至是排斥先进迟早会落伍于时代。现实世界是一个开放、并包、多彩的世界,不会因为哪个国家的强力意志而改变其多维度、全方位的发展景象。特定阶段,特定国家可以将自己的国家意识调整到最契合时代的状态,从而呈现出辉煌璀璨的气象。每个国家都应秉持包容、俱进心态,不断坚实自身底蕴、汲取其他文明优长,以不断丰润自我精神。这也是分析和研究世界上十个大国战略文化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本书中介绍的最后一个国家是以色列,用了“新年砥砺的安危进取”来作为题目,犹太

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以色列也是一个小国中的大国,作者将其战略文化总结为一下几点:

“流离失所的苦难历程催生了强烈的国家意识”

“长期的战争环境催生了浓烈的战争意识”

“古老的犹太文明孕育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优良的教育传统酝酿了春后的知识氛围”

“严酷的生存环境催生了坚韧和创新的的民族精神品格”

犹太是一个可敬的名族,他的这种战略文化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华民族有历史的积淀,如何经传统的文化精髓与名族精神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的战略文化是值得我们去深思探索的。

篇2:书评读后感

简爱的作者夏绿蒂·勃朗特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她温柔,清纯,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众,让她产生了一种自卑感,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自卑感,塑造了她极强的自尊。她笔下的简·爱和她一样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却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

简·爱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轻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性格她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去追求一种她向往的,光明的,公平的,美好的生活。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并不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也正因为她的想法正派,品质高尚,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平等交谈的人,并且爱上了她。

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在这样爱情的包围之下,在富裕生活的诱惑之下,她依然理智的选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设计了一个表面悲惨,其实却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的人,但正是这样一种情况,使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不再有隔阂,获得了真正的爱。

篇3:书评

作者:潘家华李景国主编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 总报告侧重于分析和展望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发展, 专题报告重点研究了房地产的主要次级市场发展和热点问题。为克服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促进未来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本书也力荐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应加强以下制度建设: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 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制定房地产市场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全面加强房地产供求市场与中介市场监管;完善房地产税费机制。

房地产真相

作者:苏东

出版:湖南人民出版社

房地产问题, 不仅关系房地产本身, 更是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资源调配等综合要素作用所致, 这才是中国特有的独具特色的问题, 而讨论房价问题, 已然不能只从房地产业本身讨论起, 需要将视野拓宽, 才能把握房地产业发展背后的真相。

与诸多泛泛而谈房地产问题的人大不一样, 本书作者苏东更注重“实证”, 用十余年时间走访了广东、浙江、河北、山东等十数个地区, 在了解房价的同时亦关注每一地的经济形态。他从诸多“亲见”的事实和现象上溯本清源, 查询经济现象背后的内在力量, 穿透“房价上涨”的表面事实背后, 找寻适合普通人的房地产善政。

楼市大趋势

作者:黄罗维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楼市大趋势》作者为知名财经记者, 该书凝结了他十年来在房地产市场的采写心得。通读全书, 不仅让读者对近十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更能获得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技巧。“市况实录”版块详细分析这十多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让读者再次回顾潮起潮落的楼市;“评楼论市”则针对当时的房地产热点问题进行点评, 笔调犀利, 一语道破楼市玄机;“实战攻略”总结出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楼市实战经验, 给读者许多操作性的建议;“风云人物”则讲述楼市投资者的传奇故事, 大大增强《楼市大趋势》的可读性。

失算的市场先生

作者: (美) 格兰格著, 徐伟民刘雁译

出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失算的市场先生 (引进版) 》妙语连珠、智慧洋溢, 深刻透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金融风暴。作者以智慧、幽默的语言,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各种金融体制的弊端和市场失灵所在, 并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失算的市场先生 (引进版) 》的主角“市场先生”是一个非英雄式的主角。这个性格反复无常的拟人化市场形象是由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创造的。这位“市场先生”和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截然不同, 后者理性平和、深谋远虑。“经济人”体系中绝对容不下金融泡沫这样不理性的事物, 市场先生却好像经常会情绪失控。格雷厄姆的这个创造物究竟在想些什么, 他为何常常失算?这正是本书讨论的主题。

《失算的市场先生 (引进版) 》所述, 涉及了严重程度远甚于1984年债券市场的种种金融误算和误判。书中市场失算的大幕开启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科技股泡沫时代, 谢幕于2007~2009年世界范围内的房贷与信用崩溃。

篇4:微博书评: 正在崛起的书评新秀

关键词:微博;书评;文体

微博无疑是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应用产品,微博的强大辐射力,已深入到网民的日常生活中。在微博运营商和传统媒体的合力推动下,传统文体纷纷衍生出140字版本的新文体:“微小说”“微书评”“微影评”“微情书”“微家书”“微科幻”“微推理”等各种“微文体”已经蔚为大观,成为网络文学界的流行趋势。

“微博书评”作为这些“微文体”中的一种,兴起已近两年,众多传统纸质媒体陆续开设微博书评栏目,“微博书评”已经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渐渐为大众所接受。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试图梳理微博书评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主要特点,并初步探讨其对于传统书评的意义。

一、微博书评的兴起及其表达形式

微博书评是以微博为载体发布的对图书的内容、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书评文体,其字数限定在140字以内,除了文字内容,还有附带的图片、链接等内容扩展形式。目前在网络和传统媒体的话语体系中,这种140字以内的书评也称作“微书评”或者“微型书评”。

微博书评的兴起主要有两大推动因素,一是传统纸质媒体的青睐,二是各种微书评大赛的推动。

早在2010年3月,一部分传统媒体就开始将微博书评搬上自己的版面。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转载过微博书评的纸媒有《北京晨报》《晨报周刊》《新京报》《厦门商报》《南方都市报》《云南信息报》《钱江晚报》《都市晨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等。

《北京晨报》是最早刊发微博书评的一家都市类报纸,并以“微书评”的名称来命名其刊登微博书评的栏目。与此类似的是徐州的《都市晨报》及杭州的《钱江晚报》,都沿用了“微书评”这个栏目名称。《晨报周刊》是长沙一家城市生活类杂志,用的是“微博书评”这个栏目名,山东的《齐鲁晚报》和《山东商报》也是用“微博书评”作为栏目名。而其他媒体则往往用与之相近的词语来命名这类栏目,比如《云南信息报》和《南方都市报》是用“书·微博”,《新京报》用的则是“微博书情”。这些栏目刊发的内容大同小异——除了《南方都市报》的“书·微博”栏目偶尔会刊发一些与出版行业有关的微博,绝大部分都是微博书评。

2010年10月,“榕树下”网站举办了一次微书评大赛,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本次大赛无果而终,①但其在网络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微博书评”这一概念的兴起,同时为后来者起到了领路的作用。

2011年4月14日,当当网联合腾讯微博发起“2011年中国首届微书评大赛”。该活动声势浩大,邀请了李承鹏、罗永浩、沈浩波等知名人士全程参与并担任评委,得到了很多爱读书的微博用户的一致好评和热情参与,活动上线首日收到的微博书评就达到上万条。②

2011年8月4日至10月14日,广州日报联合广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大洋网、广州购书中心、新浪微博举办了一次“微博书评大赛”。本活动历时十一周,通过大洋网、新浪、腾讯、网易、139说客等微博平台开设了专题页面,共有900多万人次点击,收到的微博书评作品达12万余件。③

传统媒体登载微博书评,使这个全新的概念为大众所认知;而各种微博书评大赛的举办则激发了网民写作微博书评的热情。两者的合力推动了微博书评走进大众视野,为其成为大众所熟知和认可的新文体作出了贡献。

2010年3月,读书网站“米说”( http://www.meshuo.com)正式上线,成为我国首家专门刊载微博书评的网站。该网站通过建立网络社区平台,试图对作者的微博书评进行内容聚合管理。这无疑也是微博书评兴起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微博书评作为传统书评与微博传播方式结合而生的一种新文体,引起了图书编辑、出版商和作者、读者的关注,一部分传统媒体阅读版编辑已在探索其写作及发展方向,并试图用自己的写作和选稿、编稿实践为之建立一种规范,但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总体来看,目前的微博书评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自娱自乐型。读者阅读完一本图书之后,即兴发布微博书评,自然随性、不事雕琢,不在乎受众接受与否,纯粹是一种自我阅读感受的抒发。

二是有意为之型。这是作者有意识进行写作,并通过个人博客、电子杂志、社交网站等各种渠道发表,以期得到网友回应的微博书评。这类微博书评往往手法成熟、言简意赅、可读性强,因而质量颇高。

三是纸网互动型。传统纸媒开辟的微博书评栏目,一方面接受社会投稿,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搜罗质量较高的微博书评刊发,此外该栏目的编辑们往往也是微博书评的写作好手。这是目前质量最高、最具有阅读价值的微博书评形式。

二、微博书评的特点

微博书评由于是一种网络文体,又有140个字的发布限制,因此表现出与传统书评不同的独特风格。概括起来,目前的微博书评主要特点有:

1.语言网络化、口语化

与传统书评比较学术、正式和严谨的话语体系相比,微博书评呈现出网络化、口语化、个性化的特点,其趣味性也因此大大增强。例如《晨报周刊》第124期刊发的微博书评(评《1968——撞击世界的年代》):

我是在开始感怀青春已逝的时候拿起这本书的,我明白自己内心渴望一种冲击,朝气蓬勃的激情。麻木总是不对的吧?顺从是一种委屈求全吧?世界需要反叛精神。1968年就像一个莫名的巨大的磁场,激发了全世界的反叛激情,虽然不能说世界因此而改变,但彼时的叛逆的确值得我们为它致敬。

这则微博书评连用两个反问句“麻木总是不对的吧?”“顺从总是一种委曲求全吧?”以一种和读者商量的姿态诠释自己的观点,但口气却是不容置疑的,既强化了传播内容,亦体现了作者鲜明的个性,有种咄咄逼人的感觉。

再如刊发于《南方都市报》2010年8月8日的微博书评(评《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 :

@nico:某女给我的私信:“来,她姨,给我家皮皮,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推荐点儿童书吧,她偏喜欢海盗呀,鬼怪之类的,女巫啦,吸血鬼呀,最好有点图不是全文字的。故事性强的就好。嘻嘻。”我一看到此私信就浑身一振,立马回:《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她要的这些里面都有,也有大量插图,齐活。

这则微博书评非常巧妙地把图书的特点融入到友人对图书的要求中,既回应了友人的咨询,同时也给有相同要求的读者推荐了图书,无形中抓住了读者,产生了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

2.偏重个人阅读感受,主体性更强

微博是一种自媒体,是个人用来记录自己每天的言行点滴并与他人分享的一个网络平台。和传统书评经过事先构思,反复思考,有完整的结构和明确的主旨相比,微博书评更像是作者对图书的个人评判和读书时的心情实录,是一种阅读中瞬时感受的定格,其个人的阅读感受有时会凌驾于理性的分析之上。例如《新京报》2010年7月10日刊出的微博书评:

王东老师的新作《有些时候总是让我们怀念》,文字超乎我想象的安静准确,喜欢“我的时间有两种,一种是我在电脑前写着现在的字,一种是你现在在看我的文字。”许多年前去后海,下着大雪,有一家很小的CD店,一堵墙上有好多音乐制作人的名片,却看到一张歪着的大厨的名片。而现在看到的则是随笔界的大厨。

应该说,去后海是作者的个人经历,把王东比作随笔界的大厨,也只是作者的个人感受。作者在这里的表达,偏重的是个人阅读后的主观判断,也不需要论证自己的观点,纯粹是一种“个人意见,仅供参考”的姿态。同样是《新京报》2010年10月30日的微博书评:

《蒋勋说红楼梦》确实说得像漫长的毒品,而且是精神毒品。他的平常道来却使我泪水频繁。以为是怀念已逝的青春,却哪里知道是在为自己过往的青春祭祀,为别人未来的青春提前哀悼。

这篇微博书评则更加主观,基本上称得上是一种个人情绪的宣泄。“以为是怀念已逝的青春,却哪里知道是在为自己过往的青春祭祀,为别人未来的青春提前哀悼。”我们很难区别,这种伤感是读了书之后的感受还是书评作者本身就带有的情感特质。不过,如果作者的情感特质和图书的情感特质恰好相吻合,书评主体与图书作者形成了一种情感的融汇,确属有感而发,也能在无形中打动读者。

3.只抓住书中一点进行评论而不及其余

由于微博140个字数的限制(网易微博为163个字),不可能像传统书评那样去很全面地概括一本书的内容并展开评论。因此微博书评往往抓住一本书最精彩、自己感受最深也最能打动读者、使得读者产生阅读冲动的地方来进行阐述。如发表在《晨报周刊》第124期的一篇评《图图传》的微博书评:

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崩盘和转变,有几个关键人物,在抗争者中是曼德拉,在当权者中是德克勒克,民间宗教的人物是图图大主教。图图在期间居中调停,他的作用也无可替代。对于我们来说,最有启发的是,他主张建立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这两个关键词,都是我们所稀缺的东西。

作为一本传记,图图大主教的事迹当然会涉及很多。但是书评作者只抓住了其在废除种族隔离的斗争中居中调停这一点来进行阐述,而借此提出的“真相”与“和解”问题,也暗藏机锋,将批评的矛头转向了我们身边,更能启发读者的思考。又如《晨报周刊》第141期评《近世日本的日常生活》的微博书评:

古代日本人为什么不吃肉?不是因为信佛,而是保证吃上饭先,消耗大量作物养殖牲畜不划算,吃肉是上流社会的奢侈行为,以至于后来日本人吃肉用隐语,猪肉叫山鲸,鹿肉叫枫。

近世日本的日常生活当然不止“吃不吃肉”这一个方面,作者只抓住日本人“为什么不吃肉”这一点进行评论,其余的方面,就靠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发掘了。这种写法,不仅有利于作者从书中揪出一个点,增加微博书评的有效信息,还能间接地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吸引读者阅读的效果。

总而言之,微博书评作为一种网络新文体,带有网络语言的深深烙印,在具体的写作中往往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随着这种新文体的成熟和影响日益扩大,其写法也就会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自身的特点。

三、微博书评对于传统书评的意义

传统书评由于其严谨的学术性,对写作者和阅读者的要求都很高。因此不仅书评作者日稀,书评的读者也越来越有小众化的趋势。④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书评的出现,也许是传统书评重新赢得大众的一个契机。

1.扩大书评的受众范围

众所周知,微博是一种互动性、分享性很强的传播媒介。通过互动和分享,微博可以实现一种裂变式的传播。通过在注册人数数以亿计的微博平台上的互动和分享,微博书评能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

其次,传统书评主要依靠的是传统媒介的传播渠道,由于其内容的专业性和表现形式的严谨性,和一般受众拉开了距离。而简明易读的微博书评的受众门槛相对较低,因此其受众范围比传统书评更广泛。

再次,有了微博这个渠道,出版机构和图书公司以及出版从业人员都可以利用微博平台建立自己的粉丝团体,与大家互动,通过发布微博书评和举办微博书评大赛等形式吸引大众对图书的关注,这对于扩大书评传播的受众范围、提高图书影响力是很有帮助的。

2.丰富书评的传播内容

微博书评作为书评家族的新成员,其形式短小精悍,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无疑给书评传播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容选择。书评作者可以在写好一篇书评后,对应地再写作一条微博书评,发表在微博(可以是作者自己的微博,也可以是图书出版社官方微博或为某本图书专门开通的微博、书评杂志的微博等)上。通过这种形式,将微博书评和传统书评的优势结合在一起。

另外,微博的兴盛使得越来越多的纸媒开始以微博书评的形式向读者推介图书。因此对微博书评的需求量也会相应增加,这无疑会促使作者创作更多的微博书评,为书评传播活动提供更多的内容产品。

3.强化书评的传播效果

首先,书评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具有导读功能和教育的功能。⑤微博书评,从本质上说还是一种书评,由于其本身具有可读性强、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等传播特点,使得书评的导读功能和教育功能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

其次,书评传播活动往往又被当作是一种图书营销的重要方式。微博书评附带的图片、链接等扩展形式可以有效传达营销信息,有利于读者对图书更形象化的了解,强化其营销效果。此外,微博书评里面可以直接插入图书的在线购买链接,指引读者完成购买行为。可见,微博书评对于强化传统书评的传播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总而言之,微博书评作为一种新兴文体,越来越受到一些纸质媒体和书评人的关注,其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但其成熟还有一个过程。微博书评与传统书评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实现书评的社会文化功能。通过书评学术界的研究和书评人及媒体人的共同认可和写作示范,微博书评最终将会慢慢为大众所认知、接受,成为一种为大众所熟知的新文体。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 榕树下.关于“微书评”大赛终止的声明[EB/OL].http://www. rongshuxia.com/c/2010/11/16/1505291161.html,2010-11-16.

② 新颖.微书评”悄然兴起 [N].长沙晚报,2011-04-20.

③ 李婧.书香羊城微书评大赛揭晓 获奖者称不再孤独阅读[EB/ OL].http://news.dayoo.com/news/201112/09/85080_20884815. html,2011-12-09.

④ 孙宝瑞.中国书评发展之管见[J].出版发行研究,2005(12).

篇5:《茶馆》读后感优秀书评

茶馆,在中国极为常见。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却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茶馆几乎浓郁了当年的社会迹象,并跟着社会的变化演出了一幕幕真真实实的人间活剧。从人们那些朴素的语言中,更加体现出当年不论是农民、社会人士对现在中国的一些不同的观点。

比如,让名厨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用顺口说出这些念头监狱里的人多;让说书先生抱怨生意不好,又顺口说出这年真玩意要失传……大家各说各的,各种职业的人抱怨着,虽然杂乱不堪,但是又反应了旧社会的兴隆盛衰,并且更有一番不同的味道,更加觉得十分贴切那时的背景。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比如穷得出卖女儿的乡富、吃洋的小恶霸、卖报纸的报童、老是无所事事的巡警……其实,从身份来看,也觉得当时的社会是在太杂乱,中国那是是多么的腐败。老舍紧紧抓住了那时的场景特写,将半个世纪,缩小成一个茶馆,在缩小成三部分,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明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代、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历史命运。

《茶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我舞台上总有赢得掌声。《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它的艺术价值不仅仅通过一个茶馆反应了一段又一段的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于反映了社会变革对茶馆的经济和茶馆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永远是那么的清楚,因为,那是中国曾经真实的历史……

篇6:《森林报》读后感书评

这是一本给了我一个感受大自然之美感受人类文字之美的机会。在这本书里面春的灵动,夏的繁华,秋的多彩冬的严酷。这是一本自然读本,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的大自然。这本书就是森林报!它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它的作者是维比安基,之所以他可以把书写的这么好,因为他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一双善于捕捉生命奇迹的眼睛,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一只擅长探触大自然幽默地笔。

在森林报(春)里面我最喜欢冬眠苏醒日(夏季第一月)林中逸闻雪地里的兔宝宝,这篇故事有很多奇妙事情比如:积雪还覆盖着田野兔妈妈就生下来一窝兔宝宝。于是我很奇怪如果还有厚厚的积雪,那天气应该还很冷,小兔子又这么柔弱,不会被冻坏吗?更奇特的是,兔妈妈把兔宝宝生下来兔宝宝乖乖的趴在草丛里,我想,兔妈妈会喂奶给宝宝吃,可妈妈却跑得无影无踪,时间过去了,一天,两天,三天,一位陌生兔阿姨路过,兔宝宝们吱吱央求阿姨给他们喂奶,大方的兔阿姨喂饱了宝宝又跑开了。这时兔宝宝在想,它们的妈妈此时此刻在哪,在喂谁家的宝宝?兔妈妈在出游时,若是遇到饥饿的兔宝宝,不管是谁的孩子,都会献上自己的乳汁。俗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可动物界可没这样的规定哦!你肯定想知道哪个动物是这样的。想在我来告诉你!是麻雀!麻雀搬家,第一次在屋檐下,结果被小男孩毁了,第二次在树洞里,但蛋却被偷了呀!最后他把家安在雕的巢上,像雕这种大鸟,是不会把一个小鸟放在眼里的。而且有雕做靠山连天敌都不怕了,小男孩也不敢来捣乱了。

森林报(秋)(冬)也很好看,但在这我就不一一给您介绍了,如果您也想一睹它的风采,就去看看这套书吧!

篇7:《重返狼群》读后感书评

书的作者是李微漪,汉族,四川人。画家、作者曾在草原与狼同生共死长达八个月。历时两年半,根据当时她记录日记和珍贵的影像资料。整理成一本四十万字的《重返狼群》。

这是一人一狼以命成就的一本书。李微漪说:其实我是一个记录者,真正的作者是小狼,它是我书中所有故事的创造者。我在它的故事里笑着哭,哭着笑它要透过我的文字向人们讲述自由、竞争、生存、梦想、尊严、情谊、草原和狼。

我喜欢这本书。这部书经常让我读得或冷汗淋漓,或者热血沸腾,或潸然泪下。最让我情感冲动和意想不到的是小狼最后成功融入狼群。

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为了让小狼格林重返狼群这个目标大胆进取,不惜冒生命危险的狼的勇敢性格。一个柔弱的女子这种胆大妄为、把这种成功概率几乎为零的冒险,居然圆满完成,给予我精神上空前的震撼。相比之下,我们又有何理由在困难面前低头呢

篇8:书评

书评

《秘景超油画、水粉、水彩、速写、素描、散文作品集》2010年由河北省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河北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河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曹宝泉先生,著名画家张新武先生为该书作续。

《秘景超油画、水粉、水彩、速写、素描、散文作品集》大八开,四十五个印张,全彩色精装印制,中英文对照,装潢典雅、精美。定价690元。

全书发表秘景超绘画作品200余幅,散文、随笔、艺术评论文章10余万字,及画家绘画三十多年生活图片40余幅。翔实、生动的记录了画家几十年如一日痴迷于绘画的全部过程。为读者能走进画家的作品,走进画家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与画家对话的平台。

河北省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曹宝泉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这样写到“老秘是一个内心情感十分丰富的画家,这与他的性格和生活状态有关。他对朋友的真诚与豪爽,对权贵、权威的不屑一顾,对个人生活的不拘小节,都反映出了他的判逆性格和对真情的渴望与追求。”

篇9:《重返狼群》读后感书评

《重返狼群》讲述了一位成都女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时救活了一只刚出生的小狼,经过短暂的都市生活后,决定带小狼重返草原,回归狼群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作者李微漪和小狼格林,他们之间情同母子,血肉相连,拥有一段令世人赞叹不已的人与狼相互关心,和谐相处的经历。当奄奄一息的格林,听到她的一声长叹,摸索着一步一步投入她怀中时,他们就注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开始,李微漪就任格林自由发展,不约束,不限制它,并在喧闹的城市中,一点点地培养它的狼性,使得格林能在离开狼群九个月之久后,独自在野外生活,重新回到狼群的怀抱。每一个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惊叹,“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迹!”我思索着,为什么前几例放狼回归狼群的例子都以失败告终?我想,也许有很多天时、地利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李微漪不束缚格林,真正像狼妈妈养狼一样地去养它。这就是自然的力量!不去约束它,反而使它更好地成长。

《重返狼群》中有这样一幕,李微漪带着格林再一次回到狼山时,原本被信奉佛教的牧民称为最圣洁的净土的地方,此时却被利欲熏心的牧民当做自己的冬季牧场,用一条长长的围栏围了起来。这净土一般的狼山都被人类霸占了,狼在若尔盖草原上还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吗?当人类为了利益,为了狼皮,利用种种方法,用捕猎夹、毒药来杀害一匹匹草原的守护者——狼时,这个草原的平衡就已被打破了。狼的数量在逐年减少,鼢鼠和鼠兔少了天敌狼的威胁,大量繁殖,最终只能导致若尔盖草原青草不再,尘沙漫扬。

篇10:关于书评和读后感

王长来

上周给学生布置的题目是写一篇读书笔记,为了开阔思路,并没有如以往一般要求是去读名著名家的作品,只说写你喜欢的书。然而交上来的东西却让我有些失望,转而深思。一贯以来我们总是板着面孔作文,名著也不是不好,名家也不是不值得去研究,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总是如同咸亨酒店的气氛,让人活泼不得,长久下来竟成了写读书笔记的规矩。这次有意让学生放开了写,绝大部分同学还是端着一本正经的架子,满纸慷慨激昂,或者“深思”,又或者“感动”,却未必见到真情实感。甚至如学生最喜爱的武侠、奇幻、言情之类的感想,也多写得八股文一般,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读后感真的不应该刻意要求什么,读后感应该是一个人读书之后记录下的感想,别人怎么可以评价自己的心情?所以我只能说一些读后感(评论)讨巧的写法,并不觉得这是读后感的正途。

首先是观点。要想引人注目,标题要好,观点要劲爆。当然不是要你胡编乱造,而是在逻辑的基础上注重一个新字。越是好的,越为众人熟悉,你讲个平平淡淡的观点,只怕首先输掉一半。观点新而

有力,别人才有看的欲望。可以参考下这类题目,比如林妹妹是万贯家财,比如韦小宝是个帅哥,首先就让人有瞅上一眼的欲望。

有了观点,论证一定要有力,千万不能让感情控制住自己的笔。就像一个MM,你在寝室成天叨念美啊漂亮啊,一脸陶醉。兄弟们都想听听咋个漂亮法,你又不说,翻来覆去就是一句真漂亮啊,非被打死。写评写一样,不能老把观点拿出来说,感情冲动之时下笔往往是情感的激荡而忽略了细节,建议稍稍平静下再写。

论证的时候,要么大量引用书中原句和情节,微言大义地分析,要么就是揣度人物心理性格,一切分析合情合理,自然能说服读者相信你的观点。如果能让他们觉得“原来如此,我怎么没想到”,那文章就成功了。

但观点不是时时都能出新,里面的句子也早被人用滥,人家的心得评论写得比原著多了不知多少,比如《四书》《红楼梦》,那就剩两样:感情和文笔。

不能说理了,咱就抒情吧。也是那千古流传人尽皆知的主题,只要文笔得当,大家还是愿意随着你的文字去重温旧梦。除了情,穿插着书中的情节,将那些大家都知道唯独书中人物当局者迷的东西说出来,就像读者自己在说一般。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写出自己所思所想,有人帮他说了,自然舒服。

这是相当考验文字能力的。因为大众化的感情观点人人可以写,只有人家文笔没你好,你抒出去的情能引起共鸣,别人的不可以时候,你才能不泯然众人。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理论去解析文章。个人来说,我并不喜好这种文章。一是分析需要很多理论去支撑,高中阶段很难掌握这么多条条条框框,若是少少的,又难免班门弄斧之嫌,更怕用得不当被老师认为半罐水响叮当。另外,你要知道读你文章的人也不一定就知道那么多理论,或许看了会佩服会觉得高深,但不一定喜欢。同样的,你喜欢历史小说还是历史课本?再者,理论未免枯燥,很难引起读者共鸣,人家想来找知己说说心里话,结果遇上一堆看不懂的东西,怕是又会损失一批支持者了。

篇11:《青鸟》读后感名著书评

在一个美妙的平安夜里,有两个小主角,叫迪迪和麦迪。他们看见了一个奇怪的仙女,就在一段小小的时间里,他们寻找青鸟的旅程开始了。经过各种磨难,终于他们觉醒了,原来这只是个梦,让他们明白自己是有多幸福的……

当我阅读时,就好像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跟他们一起冒险,一起心跳。一切困难都被我们解除了。就像我们生活当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们觉得自己没有大房子,玩具和好吃的等等。我们要换一个角度看,其实,有家人,有伙伴陪伴我们,我们就该觉得满足了。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钱可以买到一切,却买不到真正的家人与朋友。幸福只在帮助他人,与家人团聚,与伙伴们玩耍……

书上的几句话深深地感染了我。“啊!那幸福的青鸟只存在于这个脆弱的世界的界限之外,但心灵纯洁的人永远不会徒劳地寻找这幸福的青鸟,因为他们穿越梦幻之地的旅途中,他们的情感生活和想象将会丰富他们并净化他们。”是的!我们不应该贪图钱财,只有心灵纯净快乐的人不会害怕黑暗,会克服这一切不好的东西。

篇12:书评

大革命失败的责任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为什么有人说“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 嘲笑毛泽东只懂《孙子兵法》?“文化大革命”是怎么发动起来的?改革开放初期, 为什么有人把经济特区比作旧中国的“租界”……《党史细节——中国共产党90年若干重大事件探源》将为您揭开谜团。

《党史细节——中国共产党90年若干重大事件探源》

罗平汉 等著

人民出版社

定价:58.00元

坎坷辉煌, 90年风雨兼程

《党史细节——中国共产党90年若干重大事件探源》, 记录中国共产党鲜为人知的坎坷经历

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 1914年就读日本早稻田大学后, 经常不上课而是去参加留日学生的反袁斗争, 1916年被校方以“长期缺席”为由除名。另一位创始人陈独秀, 为自己兼任校长的预科大学争取到一笔拨款以修建校舍, 担心自己一旦离开广州, 拨款就可能泡汤, 因此放弃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陈公博倒是参加了一大, 而且还带去了新婚妻子, 后因旅社隔壁房间发生枪杀案, 竟不待大会闭幕便落荒而走……

《党史细节——中国共产党90年若干重大事件探源》为读者揭示出的这些生动细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不同表现, 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初生的中国共产党遭遇种种坎坷的原因。人民出版社编审马长虹认为:“这些细微之处生动地再现了这些党史人物的性格, 并或多或少地预示了其未来的人生轨迹。”

《党史细节——中国共产党90年若干重大事件探源》一书, 真实展示了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并对一些关键细节进行了翔实的介绍, 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坎坷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并对9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沧桑巨变做了全景式描述。

《自然史》

[法]布 封 著 陈焕文 编译

人民日报出版社

定价:68.00元

这是一部传世的博物志, 全书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作者综合大量事实材料, 对自然界做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特别是在物种起源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作者倡导生物转变论, 指出物种会因环境、气候和营养等的影响而变异, 这些观点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影响, 达尔文曾称其是“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

《激光的前世今生》

王颖 唐 南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定价:18.00元

“绝地武士的激光剑, 剑芒所到之处, 皆成废墟……”这是电影《星战前传》中的精彩片段。由激光剑引出激光的诞生、发展历史, 从历史中慢慢走来, 让我们看清激光器的原理和发展历程。从第一台激光器诞生, 到先进的激光制导导弹应用, 本书翔实介绍了激光无比的魅力和神秘的身世。想知道激光能干些什么?来吧, 翻翻这本小册子, 也许您会明白很多。

《山海经密码》

阿 菩 著

凤凰出版社

定价:29.90元

篇13:《拿来主义》读后感书评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的思想被别人的思想统治!这不是说我们排斥所有的思想,在对待别人的思想可以采用拿来主义!鲁迅在阐述拿来主义时这样精彩的写到: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对待别人的思想也可以研究和挑选。这里想强调的是研究是挑选的基础,在思想上切不可人云亦云,要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某些人为了自己的一些原始欲望而放弃自己的思想,这是一重悲哀!

在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思想而失去了高贵的生命!而有更多的人则在别人思想的统治之下低贱的活着!

人类因为有思想才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我们经常这样骂人:你这畜牲!为什么骂“畜牲”呢?因为畜牲是没有自己的思想的!

篇14:《爱迪生》读后感书评

爱迪生一生除了电灯之外,还有许多的发明。如,电池、打字机、电车、水泥、胶片等等。这些发明无一不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从儿时的第一项发明——自动定时发报机算起,平均每十来天就有一项新发明。难怪人们称他为“世界发明大王”。

爱迪生发明了这么多的东西,是他天资聪慧、有着超人的本领吗?不,不是。就像他说的,“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天才只是一点点的灵感加上不屈不饶的勇气与决心。其中,不屈不饶的精神,不断努力和奋斗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勤能补拙,只要一个人肯努力,肯付出辛勤的汗水,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爱迪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列子。

篇15:《弟子规》读后感优秀书评

第一:感恩。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得到回报的是最仁慈的父母的仁慈。所以《弟子规》第一章是孝道,感恩之心体现在“孝道”二字上,“父母不要拖慢父母的生活,不要偷懒”,“父母要尊重父母的责任,服从父母”,这是我们做孝道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是有很多事情我没有做。经过这次学习,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加倍努力,希望能给努力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尊重,要谦虚,尊重和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心的谦虚很难对别人表示尊重。充分的行动损害适度的利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我从小就读过很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是我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相反,他们往往很有竞争力。骄傲自满。

篇16:书评

《央企真相》

邱宝林 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定价:58.00元

真相背后的央企

《央企真相》——独家解密央企的背后

好奇心使然, 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对“真相”充满了渴望。而在我国的当前语境下, “真相”一词更包含了诸多意义。

“为什么国企搞不好的时候你们骂我们, 现在国企搞好了你们还是骂呢?”首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想不明白, 但公众更想不明白: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央企, 本应在各方面都充当表率, 但为什么却总是与“垄断”、“腐败”、“推高房价”、“与民争利”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呢?真相究竟是什么?《央企真相》能不能揭开真相?

本书作者邱宝林作为媒体人, 试图以《央企真相》为名声不佳的央企正名, 希望人们能消除对央企的一些误解。书中所表达的央企的种种苦衷、内情, 起码有一部分是真相, 值得认真阅读, 严肃对待。但是, 书里却缺失或者说是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央企本身存在的绝无借口搪塞的问题, 这些问题长久以来都为人所诟病, 广州“天价酒”事件, 正是其中一例。人们在了解了《央企真相》所揭露的真相之外, 更需要知道央企的另一半真相。

作者在《央企真相》中期盼:让我们迎接中国“伟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但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央企时代”。但愿我们的央企能够成为真正的“伟大的企业”。

《中国的逻辑——一位日本青年所看到的中国》

[日]加藤嘉一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定价:28.00元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存在, 有它特有的模式、速度和逻辑。生于斯长于斯的你, 眼里的中国却在变得越来越陌生。不是你不明白, 这世界变化快。不妨来看看一个日本人笔下的中国。加藤嘉一最新力作《中国的逻辑》, 尖锐而不乏真诚地直指中国的问题。你可以不喜欢他这个人, 但你有必要读读他的观点。在发展和成长面前, 情绪只是幼稚的表现。

《反常识经济学》

[美]加里·S·贝克尔理查德·A·波斯纳 著

李凤 译

中信出版社

定价:56.00元

本书汇聚了两位大师最具创新性的文章, 他们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社会、经济、政策、文化和家庭生活领域:一夫一妻制, 落伍了吗?大学排名, 有几分可信度?政府的征地权限, 谁来界定?财富分配不均, 一定是坏事吗……解答这些问题的原则只有一条:把所有理所当然的定见抛诸脑后!如果你想知道社会、政府与个人之间真正的经济关联, 如果你想读一本有挑战性而非一般趣谈式的经济学书籍, 如果你想一窥大师级人物如何看待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与习惯……不要迟疑, 读读《反常识经济学》吧。

《风景与认同——英国民族与阶级地理》

[英]达比 著

张箭飞 赵红英 译

译林出版社

定价:35.00元

上一篇:游苏州乐园的作文200字下一篇:组织生活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