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规则

2024-07-28

企业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规则(精选7篇)

篇1:企业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规则

企业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规则(试行)

时间:2015-08-05来源: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作者: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阅读次数: 1998

字体:【大中小】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执业行为,提高鉴证质量,根据征管法及有关文件和《注册税务师涉税鉴证业务基本规则》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注册税务师承办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适用本规则。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清算、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等鉴证业务适用有关执业规范,不适用本规则。第三条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是指注册税务师接受委托对注销税务登记事项进行鉴证,并发表鉴证意见出具鉴证报告的活动。

注销税务登记事项,是指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办理的如下事项:

(一)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申请手续;

(二)报送注销税务登记资料;

(三)配合办结申报事项,对结存发票进行验旧、缴销处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进行防伪税控专用设备注销报税;

(四)配合办理取消相关资格认定手续;

(五)办理结清税款、多退(免)税款、滞纳金、罚款。第四条注册税务师应按承接业务规范规定的程序,承接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并按照计划业务规范规定的程序编制鉴证计划。

第二章鉴证实施

第五条纳税人发生以下情形的,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一)因解散、破产、撤销等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

(二)按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的,但经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的;

(三)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其他机关予以撤销登记的;

(四)纳税人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

(五)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驻在期届满、提前终止业务活动的;

(六)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项目完工、离开中国的。

第六条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报送资料:

(一)《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

(二)税务登记证及其副本和其他税务证件;

(三)《发票领用簿》及未验旧、未使用的发票;

(四)工商营业执照被吊销的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出的吊销决定原件及复印件;

(五)单位纳税人提供上级主管部门批复文件或董事会决议原件及复印件;

(六)非居民企业提供项目完工证明、验收证明等相关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提供防伪税控系统金税卡、IC卡或金税盘、报税盘。使用货运专票税控系统和机动车发票税控系统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应提供税控盘、报税盘;

(八)所得税清算报表、资产评估报告和税收清算报告。第七条注销税务登记应关注的纳税服务规范事项,包括:

(一)办税服务厅接收资料,核对纳税人报送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符合的受理,不符合的当场一次性告知纳税人应补正资料或不予受理原因;

(二)根据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制作《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交纳税人签字确认,纳税人免予填写表单;

(三)办结申报事项,对结存发票进行验旧、缴销处理,并录入注销信息,在规定期限内将相关资料转下一环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进行防伪税控专用设备注销报税;

(四)认定管理部门取消相关资格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收缴防伪税控设备,并进行防伪税控系统注销;

(五)税源管理、征管、法规等部门进行清算检查并对未结案件进行处理;

(六)稽查部门进行注销清算;

(七)办税服务厅结清税款、多退(免)税款、滞纳金、罚款;

(八)收缴税务登记证及其副本、《发票领用簿》和其他税务证件,核准注销税务登记,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交纳税人;

(九)在规定期限内办结(不含特别纳税调整时间),若纳税人在注销清算过程中涉嫌偷、逃、骗、抗税或虚开发票等重大事项的,办理时限中止,待稽查结案后继续计算;

(十)属于国税局、地税局共管的纳税人,按照纳税人主要税种所在税务机关先行注销的原则,分别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第八条经营期间申报事项的时间范围,按照下列情形确认:

(一)被清算企业申报结清纳税事项,以终止经营活动日为终止基准日;

(二)企业在一个纳税中间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第九条鉴证经营期间申报事项,应关注:

(一)有关税费的发生情况确认;

(二)有关税费缴纳情况确认,如应缴、已缴、欠缴、补缴、多缴、退缴;

(三)违法责任承担情况确认,如滞纳金、罚款、限期缴纳等。

第十条清算期间是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终止之日至办理完毕清算事务之日止的期间。

清算期间所得税的计算、清算申报企业清算时,应当以整个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依法计算清算所得及其应纳所得税。

第十一条企业应进行清算的情形,包括:

(一)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

(二)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其他机关予以撤销登记的;

(三)企业重组中需要按清算处理的企业:

1.由法人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或将登记注册地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

2.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的企业合并;

3.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的企业分立,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第十二条鉴证清算期间申报事项,应关注:

(一)有关申报事项的发生情况确认;

(二)有关税费缴纳情况确认,如应缴、已缴、欠缴、补缴、多缴、退缴;

(三)确认剩余资产分配情况。第十三条企业清算期间申报事项,包括: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应补(退)所得税额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事项,包括:资产处置损益、负债清偿损益、清算费用、清算税金及附加、其他所得或支出、清算所得、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其他免税所得、弥补以前亏损。第十四条剩余财产分配事项,包括:剩余财产情况、剩余财产分配情况、应扣缴股东个人所得税(或预提所得税)情况。

第十五条确认剩余财产分配事项明细情况,应关注:

(一)剩余财产计税基础;

(二)剩余财产金额及构成;

(三)确认分配结果;

(四)自然人股东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履行情况。

第三章报告及说明

第十六条鉴证人完成约定鉴证事项后,应按照鉴证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的程序,编制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结清缴销事项鉴证报告(以下简称“鉴证报告”)及其说明。报告说明包括:主要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审核事项形成依据、经营期间申报事项鉴证说明、缴销事项鉴证说明、清算期间申报事项鉴证说明、剩余财产分配鉴证事项说明。第十七条发现对被鉴证人注销税务登记结清缴销事项有重要影响的事实,应在鉴证报告或报告说明中予以披露;被鉴证人有扣缴义务而未履行的,鉴证人应当一并披露。发现被鉴证人税务处理有与税收法律法规不符行为,经提醒被鉴证人仍未按其建议进行调整或者改正的,鉴证人应在出具的鉴证报告或报告说明中披露。

第四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规则由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负责解释。第十九条本规则自2015年7月1日起执行。

篇2:企业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规则

企业税务注销清算鉴证报告

XXX有限公司:

我们接受贵公司的委托,对贵公司因解散终止经营的税务清算事项进行了审核。我们的审核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及《注册税务师执业准则》等规定进行的。在审核过程中,我们就贵公司提供的有关凭证、账册、报表等资料,实施了我们认为必要的审核程序。

贵公司对所提供的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和完整性等事项负责。我们的责任是,按照清算有关规定进行审核鉴证,出具鉴证报告,独立、客观、公正发表意见。

贵公司应当按照鉴证业务委托书的要求使用鉴证报告。委托人或其他第三者使用鉴证报告不当所造成的后果,与鉴证人及其所在的鉴证机构无涉。

一、注销清算企业基本情况

XXXXXX有限公司系自然人XXX、XXX、XXX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于XXXX年XX月XX日成立并取得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XX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XXXXXXXXXX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注册资本XXX万元,实收资本XX万元(其中XXX出资XX万元、占股本的XX%,XXX出资XX万元、占股本的XX%,XXX出资XX万元、占股本的XX%);公司法定代表人:XXXX;公司注册地址:XXXXXXXXXXX;公司经营范围:XXXXXXXXXXXXXXXX。

因公司XXXXXXXX,根据XXX年XXX月XX日公司《股东会决议》,终止解散本公司,并成立清算组,由XXXX担任组长,对公司资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算,清算期自XXXX年XX月XX日开始至XXXX年XX月XX日 结束。

二、注销企业清算情况 现对贵公司的资产、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算,公司全部清算工作均按规定的清算原则,清算手续进行,清算期限自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止,现将清算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清算前企业情况

截止清算开始日XXXX年XX月XX日,贵公司的资产合计金额XXXXX元,其中:货币资金XXXX元,应收账款XXXX元,固定资产原值XXXX元,累计折旧XXXX元,固定资产净值XXXXX元;负债合计金额XXXX元,其中:应付账款XXXX元,应交税金XXXX元;所有者权益合计金额XXXXX元,其中:实收资本XXXXX元,未分配利润XXXXXX元。

(二)清算审核情况

1、关于企业资产的处置

截止xxxx年xx月xx日,贵公司资产账面价值:货币资金xxxxx元、应收账款xxxx元、固定资产xxxx元,资产账面价值合计金额xxxxxx元;资产计税基础:货币资金xxxx元、应收账款xxxxx元、固定资产xxxxx元,资产计税基础金额合计xxxxxx元;截止xxxxx年xx月xx日止资产可变现价值:货币资金xxxx元、应收账款xxxx元、固定资产xxxx元,资产可变现价值金额合计xxxx元,待清算后作进一步处理;经清算确认,资产处置净损失xxxx元。

2、关于负债的清偿和处置

截止xxxx年xx月xx日,贵公司的负债账面价值:应付账款xxxx元、应交税金xxxx元(如为负数则应说明:为增值税留抵税额,已不能抵扣,应转为清算损失),负债账面价值金额合计xxxx元;负债计税基础:应付账款xxxx元、应交税金xxxx元,负债计税基础金额合计xxxx元;经清算确认,截止2011年6月12日止负债清偿金额xxxxx元:应付账款xxxx元,应交税金xxxxx元,负债清偿金额合计xxxx元,待清算后作进一步处理;经清算确认,负债清偿净损失xxxx元。

3、关于清算净损益的计算(1)清算收益合计xxxx元

其中:

(2)清算费用合计xxxx 元

其中:

(3)清算税金及附加xxxx元

其中:

(4)清算净损失为xxxx元

4、清算所得税计算

(1)资产处置损益(填附表一)

xxx元(2)加:负债清偿损益(填附表二)

xxx元(3)减:清算费用

xxx元(4)减:清算税金及附加

xxx元(5)加:其他所得或支出

xxx元(6)清算所得

xxx元(7)清算所得税额

xxx元

5、清算结果

截止清算开始日公司所有者权益为xxxx元,其中:实收资本xxxxx元,未分配利润xxxx元,清算净损失xxxx元,清算结束日所有者权益为xxxxx元,其中:实收资本xxxxxx元,未分配利润xxxxxx元,待清算后分配。

(三)剩余资产计算和分配

经清算后公司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xxxxx元,减:清算费用xxxxx元,减:其他债务xxxxx元,剩余资产为xxxxx元,由公司股东按投资比例进行分配,即:xxxx分配金额xxxxx元,xxxx分配金额xxxx元,xxxx分配金额xxxx元。

(四)清算前后的企业所得税及地方税费纳税情况

1、审核贵公司企业所得税及地方税费申报缴纳的相关会计资料,以前无欠税,当年经营期内无销售收入,各项税费按规定申报,无欠税情况,当年经营期账面利润xxxxx元,无发生纳税调整事项,实际亏损额xxxxx元。

2、审核贵公司清算所得项目的相关会计资料,经计算贵公司的清算所得额为xxxx元,未发生清算所得税额。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贵公司xxxx年xx月xx日的财务状况与截止该日止的清算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建议贵公司将清算情况呈报主管税务机关,并向原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有关注销登记手续,缴销税务登记证及其他相关事项。

附件:

1、《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

2、附表一:《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3、附表二:《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

4、附表三:《剩余资产计算和分配明细表》

5、《清算期资产负债表》

6、《清算期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7、《清算损益表》

8、xxxxxxx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

9、税务事务所执业证

XXXX税务师事务所

省份

城市

xxxx

主 任 税 务 师:xxxx

20xx年xx月xx日4

篇3:企业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规则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概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报告鉴证的涵义

截至当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还没有严格的定义。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对其的解释是,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为目的,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并对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部门单位以及个人负责。社会与伦理责任协会对其的解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关情况,使用在出版、发行或自用等方面。在学习借鉴以上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社会责任报告界定为,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的思路、方法、步骤,以及自身运营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以及取得的结果等信息进行总结,并以文本的形式向外界进行公布的方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由具有独立法人的第三方进行鉴证,是企业外部的鉴证。国际鉴证标准中,明确要求企业社会责任鉴证主体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都是独立法人的第三方。社会与伦理责任协会指出,对于开展的每项鉴证结果都要全面公布。其对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报告。其目的是减少报告编制者和外界的信息误差,从而提高对报告编制者的信任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者和利益相关者都认为,外部鉴证是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信度的重要方式。鉴证成果主要是鉴证报告,满足企业以及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等的需求。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主要是对鉴证主体、对象、标准、信息预期使用者等方面的鉴证。

(二)国外研究综述

在规范性研究方面,Richard Evans(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是为了更好的保证详细完整和真实可信。Brendan Dwyer和David L.Owen(2005)发现了企业管理成控制报告鉴定的现象,从了降低了鉴证的价值。从而,强调在鉴证过程中必须依靠具有独立性的鉴证机构,可以让利益相关者参与鉴证过程,以保证鉴证过程的公正可信。Stuart M.Cooper和David L.Owen(2007)指出,消费者、投资者以及政府参与报告鉴证,可以有效监管企业履责情况,监督每一个鉴证环节,确保披露社会责任情况准确无误。在实证研究方面,Jeehye Park和Brorson(2004)对家瑞典企业和鉴证主体座谈分析,发现了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报告的动因,并认为企业出于提高报告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不希望公布社会责任报告及对报告进行鉴证,是因为过高的鉴证费用,以及通过对报告进行鉴证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提出,应建立第三方和报告的联系,从而保证报告鉴证准确无误。Simnett(2009)对30国家的2000多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是为了增加报告的可信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形象,,鉴证主体是否专业对鉴证关系很小。

(三)国内研究综述

在规范性研究方面,国内探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规范性起步比较晚,很多方面还没有涉及。黄彤(2011)认为,鉴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但保证报告信息准确无误,还能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沈洪涛、万拓和杨思琴(2010)给出了报告鉴证有关的定义,阐述了国内企业履责报告鉴证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展报告鉴证的对策。邓淑莉(2011)给定了企业社会报告鉴证的定义,系统总结了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鉴证的基本情况,并又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在实证研究方面,沈洪涛,王立彦和万拓(2011)检验了企业履责情况同履责报告鉴证存在的联系,分析了国内企业履责请跨国内对报告鉴证的信息反馈作用,认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与企业形象成正向关系,对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水平提出了对策。李正和李增泉(2012)认为,保证社会责任报告有效可信有两种方法:一是第三方独立法人鉴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二是董事会保证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

二、拓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国外经验

(一)美国和日本经验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与鉴证机制都非常健全,运行也非常好,有效保障了有关利益集体的利益。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企业履责报告鉴证,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有不同的分配资源鉴证方式。对于大中型会计事务所而言,成立专门的部门专心负责这方面的业务;而对于小型的会计事务所而言,则集中全部资源专注做这方面的业务,从而作精做细做出品牌。第二,在美国和日本,政府积极开展宣传引导活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因此,不论是企业家、消费者,还是投资者企业社会责任都非常强。美国的一个研究报告显示,80%的消费者非常认可公平劳动生产的东西。许多资金喜欢注入履责较强的企业,促进了社会责任投资的兴起。社会各界对企业履责的认可,促进了两国的企业充分公布社会责任报告,从而为加快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三,在美国和日本许多企业管理层都专门成立了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对自身履责情况进行监管。20世纪末,60%的美国企业专门成立了社会责任管理部门,重点协调企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系。成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加强企业履责控制,对于注册会计师开展报告鉴证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欧洲国家经验

欧洲最大的优势就是制定了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AA1000标准和AA1000、AS标准。欧洲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欧洲有专门的社会与伦理责任协会,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制。该组织是1997年在伦敦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主要是倡树企业社会责任感,促进企业创新社会责任项目,号召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到社会责任监督中。第二,欧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非常全面,比如AA1000标准将其划分为深度和中度两种鉴证,确立了包容、实质和回应三种原则。包容原则就是评估报告中是否识认清了重要相关的消费者、投资者等,是否清楚需要和关注的东西,是否在确定发展计划、业务策略以及日常经营中思考了其希望及造成的影响。实质原则主要是评估报告中公布的内容是否包括了财务影响、行业特性以及消费者、投资者关注的东西等等,是否全面系统公布了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成果。回应原则主要是评估企业是否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与之有关者的联系渠道,并对有关事项进行回应。

(三)国外经验的启示

当前,企业履责情况公布的越来越多,为开展报告鉴证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注册会计师作为职业优势,逐渐涉足该项新业务,但是注册会计师开展报告鉴证业务需要政府和协会以及事务所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应大力倡导企业和消费者、投资者充分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事关整个社会责任建设,特别是财政部门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要加大支持力度,建立专门的报告鉴证组织,起草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鉴证标准,指导注册会计师开展报告鉴证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执行程序,保证鉴证质量的效果,使得会计师按照规定标准和国家法规,做出符合实际的鉴证报告。

三、拓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策略

(一)确立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业务的标准

注册会计师鉴证企业履责报告,依据相关的企业履责标准和相关的报告鉴证标准开展业务。企业依据标准制定和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注册会计师根据鉴证标准开展业务,从而保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准确无误。当前,注册会计师开展鉴证工作存在标准多样、鉴证随意、方法简单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上述标准不统一。

(1)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各行各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各不相同,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制订各行业的社会责任标准,在我国一般由财政牵头制定。各协会要积极学习借鉴纺织协会的做法,深入调研本行业的投资者、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之间的利益关系,抓紧制定相应的社会责任流程如图1所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制订的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标准包括企业生产、监管与运营等活动,与相关利益者利益紧密联系的指标构成了指标体系。各行业制定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应学习借鉴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标准相应的指标体系,按照企业相关利益者作为基本单元,构建有关的指标体系。为各行业制订相关标准提供借鉴,本文以相关利益者为基本单元,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的制定。财政部牵头,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配合,共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准则部门,借鉴欧洲AA1000标准,结合我国实际,参考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鉴证标准,制定相应的鉴证标准。制定报告鉴证标准涉及许多利益相关者,需要分段实施。在研究准备阶段,鉴证准则部门有关人员应深入开展网上调研,然后在全国各地以及行业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研究,可以通过研讨会、座谈会的形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制定标准阶段,鉴证准则部门应对各级的意见建议进行研究探讨,制定符合本行业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在征求意见阶段,应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布。之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准则部门要根据社会各界反馈的信息进行吸收加以修改完善,都应该对草案进行审核和修改。最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经过审核报财政部批准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应包括适用范围、术语界定、基本原则、工作流程、鉴证结果等。适用范围包括所有企业,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相关定义和术语应对鉴证机构、对象、范围等定义做出合理的界定。鉴证原则应对全面、客观、适宜、响应等基本原则进行明确的界定。鉴证结果应根据具体情况,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的鉴证报告。

(二)确立企业社会责任鉴证报告的模板

规范企业社会责任鉴证报告模板如图2所示:

(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业务的质量控制

一方面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会计事务所应从工作职责出发,加强控制注册会计师对鉴证报告的质量,从而使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能力和胜任能力。会计师事务所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范程序,建立完善相关的制度,保证会计事务所遵守法律法规以及会计行业准则,确保编制符合实际情况的鉴证报告。会计师事务所要健全以质量为核心的绩效评估体系、薪酬等级和职务晋升的方式,充分披露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业务,确保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质量,做好成员划分以及互查互促,从而保证能力和水平。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要建立报告鉴证业务专门部门,小型事务所要集中人财物做好鉴证业务。会计师事务所要组织好培训,尽快熟悉报告鉴证工作。会计师事务所要注重搞好报告鉴证的成本、效益与风险三者的关系,降低鉴证成本,提高鉴证效率,提高鉴证质量,保证报告鉴证充分披露。另一方面加强具体业务质量控制。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具体鉴证业务时,也应多错并举,加强质量控制。在工作开展中,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已开展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项目,让没有参与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核,发现有关问题提出对策;二是对于报告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应实行轮换制;三是对于特别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问题,应向相关权威机构咨询;四是积极同企业治理层沟通,确定关于职业道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有关的性质以及收费范围;五是特殊情况下可以邀请其他会计事务所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业务,也可重新进行鉴证。

(四)设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门

设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可以有效监管企业履责情况和注册会计师鉴证社会责任报告等方面的工作。主要从企业和国家方面开展工作。在企业方面,设立社会责任管理部门,监管企业履责任情况。重点是编制有关计划,监控企业履行计划情况,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协助注册会计师开展鉴证工作。在政府方面,政府应学习借鉴欧洲的做法,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协助政府和行业协会编制标准。同时,还要做好其他的工作:一是大力宣传企业社会责任。为推动企业尽心尽力履行社会责任,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的方式,积极宣传企业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主动履责,着力构建企业利润和履行社会责任有序发展。二是配合政府健全信息公布制度,规范企业公布有关信息,保证企业公布的信息有据可依,控制随意发布信息,确保企业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真实无误。

参考文献

[1]李晓慧、刘钧:《注册会汁师非审计业务探讨》,《审计研究》2011年第4期。

[2]李正、李增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审计研究》2012年第1期。

篇4:企业税务注销清算中的问题及应对

【关键词】企业;税务;注销;清算

就当前是企业注销清算工作来看,普遍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在清算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存在。所以,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注销行为是很有必要的。而如今最紧急的任务就是对企业注销清算税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并促使税务注销登记管理制度逐步得到完善。

一、企业税务注销清算中存在的问题

1.非正常户无法进行正常的注销手续,欠缺跟踪监管

《税收征管法》第十六条与《实施细则》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纳税人发起了注销税务登记事项,一旦纳税人有将税务登记注销的需要,对纳税义务依法终止的时候,纳税人提出了申请之后,才可以启动注销程序,对于有关营业执照被吊销的,税务机关就不能做出注销行为。纳税人虽然有解散、破产、撤销等情况出现,然而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注销税务登记未曾申报,没有对纳税义务进行终止,一些企业就出现了故意偷逃税款的行为。基层税务部门出于应对征管质量考核指标的考虑,对非正常户管理程序进行启动,长此以往就有很多的非正常户出现。针对走逃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追究手段还比较欠缺,更不要说主动申请注销税务登记了。部分企业已经被认定是非正常户,但之后继续经营,因为欠缺跟踪监管,就会有税务监控的盲区存在。

2.企业对于税务注销清算程序没有履行

虽然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诸如《公司法》《税收征管法》等,明确规定了企业的注销清算需要履行的程序,然而因为我国目前行政机关之间欠缺有效的协调机制,行政监管的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市场规则等,部分企业在注销清算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来对注销清算的相关手续执行。表现主要有:有些企业的营业执照被工商等部门吊销,有关资格的取消,因而解散、经营活动终止,所以便忽视了清算程序的履行;部分企业虽然执行了清算程序,然而清算前由于未曾告知税务部门,进而被其排除在外,企业在办理税务注销的时候也未曾给出清算报告等。这些行为都是很不规范的,都可能导致企业出现逃税、恶意隐匿或转移资产等行为。

3.税务部门未能有效地监管税务注销清算

目前,税务机关内部执行税务注销清算工作的基本上是税收管理员,但是这些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很大,业务素质水平不一等方面的因素,造成部分税收管理员基本不会去对注销企业的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只是凭借企业的书面说明与账面财务数据就将税务注销清算报告提供出来。在注销清算过程中,税务部门通常未曾主动先介入到清算工作并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未能对企业清算应缴税款予以重视。

4.国税注销对处理地税注销涉税的问题造成了限制

纳税人在进行地税注销税务登记之前,一定要将国税部门的注销通知书提供出来,但是国税部门在进行注销检查的时候,通常只针对增值税进行了结算,却没有重视清算其他地方税种,以及对处理各项企业资产的忽视,导致地税部门在执行注销检查的时候非常的被动。

二、完善企业清算行为的建议和对策

1.完善税务登记注销管理制度

第一,是要和工商部门之间加强协作,以便工商部门在将企业营业执照注销的时候,一定要有税务登记注销的相应证明。第二,将注销企业管理台账建立起来,对注销企业的名称、法人代表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为后面管理中的查询提供方便,这样违规者就逃脱不掉。第三,对非正常户的认定、注销程序进行规范,针对注销登记将相关条件和要求明确下来。将户籍巡查和督查制度建立起来,不断促进户籍管理质量的提升;对企业定期走访,对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解,对企业的动态进行及时掌握,促使非正常户认定率得以不断降低。

2.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注销程序,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一是对注销管理的办法进行统一的规范。基于现有的税法,尽快将一致的注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建立起来,对注销中的所有细节问题进行明确,将政策上的空缺填补上,从而促使科学、完整的注销管理体系得以形成。二是对注销税务登记文书进行规范。税务机关不仅要按照规定对企业的相关税务证件进行收缴,还需要求企业给出有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定书等证明资料。应该进行积极的实地核查,从而使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的真实性得到保证。

3.建议尝试国地税联合开展注销核查

在处理一些现实业务时,国税的注销是地税的前置条件,地税清算是国税的注销条件。企业经营牵涉的税收都是彼此关联的,不同的税种计税根据统一而又存在区别,尤其是自2002年之后新注册的企业,由国税征收所得税,国税注销时确认企业的留存收益,个人所得税由留存收益征收,而地税有征收权,地税补税通常是依据国税的稽查结论,这是很好的参考,可以很好的处理地税检查中的涉税问题。此外,可借助信息交换平台,国税作为发起人来对企业注销申请进行受理。将国地税联合注销核查工作机制建立起来,不但使企业往返国地税的负担减轻,还可以就国地税进行很好的业务沟通,将涉税问题共同处理好。

4.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加强协调

为了将企业注销清算做好,必然少不了职能部门的协作。第一,对企业加强宣传,以便纳税人员对清算工作的要求更加明确,了解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促使企业明确自身应根据法律规定来执行清算工作。第二,针对恶意逃避清算企业建立相应的股东追查制度,针对有恶意逃避清算趋势的企业,就要通过一定的税收保全措施来处理。第三,将注销公告制度建立起来。对注销手续严格履行,针对很长时间还没有申报的非正常户要定期进行公告,之后再对相关注销制度进行履行;企业按规定办理注销的,税务部门就无需办理新税务登记。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企业税务注销清算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的有效应对措施,对企业注销清算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管职能,从而促使企业税务注销清算工作得以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刘会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及其成本的分析与决策[J].民营科技,2013(09)

[2]曹登焜,曾怡.企业税务、财务信息协调管理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7)

[3]罗威.企业税务风险量化评估分析[J].财会通讯,2012(08)

篇5:企业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规则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 江西省地方税务局 关于企业办理注销税务登记附送

中介机构鉴证报告的通知

各市、县(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为加强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管理,防范税款流失风险,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现对企业办理注销税务登记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依照执行。

一、推行企业注销税务登记业务涉税鉴证管理

为了提高注销税务登记工作效率,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企业注销税务登记涉税鉴证管理,即申请注销

税务登记转移或私分利润、资产或资金,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

2.被鉴证企业发票使用情况,识别是否存在发票未缴销、已填开发票涉及的税款未缴纳等情况,并在报告中详细列明发票的种类、数量、号码、涉税金额等。

3.对被鉴证企业账上金额较大的会计科目的审查情况,如大额的往来款项等债权、债务如何收付,大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资产如何处置等。

4.被鉴证企业在注销税务登记期间发生的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券等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偿债,以及用于捐赠、赞助、职工福利或作为利润分配等行为,是否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和〘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的规定视同转让财产,确认清算所得。

三、其他事项

(一)主管税务机关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纳税人宣传推行企业注销税务登记业务涉税鉴证管理的规定,并向其说明业务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篇6:企业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规则

-琼地税发〔2014〕155号 发布时间: 2014-08-29 08:17:24 来源: 海南省地方税务局

各市、县、区地方税务局,各直属稽查局:

为了减轻纳税人负担,提升纳税人满意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税总发〔2014〕29号)和《海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地税发〔2014〕39号)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2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企业所得税涉税鉴证业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海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发布企业清算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2012年第1号)第十条第(一)项第4款:“注册税务师事务所等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和税收清算报告”和第十条第(二)项第5款中报送有关“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的规定,暂停执行。

二、《海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做好2013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指导意见》(琼地税发〔2014〕30号)第四条:“进行2013纳税申报时,需附送汇算清缴鉴证报告和资产损失鉴证报告的企业包括:

(一)当年亏损额超过10万元(含)的企业,附送亏损额的鉴证报告;

(二)当年弥补亏损的企业,附送所弥补亏损额的鉴证报告,以前已就亏损额附送过鉴证报告的不再重复附送;

(三)当年享受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附送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额的鉴证报告;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产品完工后,附送该开发产品实际毛利额与预计毛利额之间差异调整情况的鉴证报告”的规定,暂停执行。

琼地税发〔2014〕30号属一次性有效文件,每年一发,且2013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已经结束。为慎重起见,本文一并取消,请认真贯彻执行。

篇7:企业注销税务登记鉴证业务规则

公告2012年第2号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事项附送税务师事务所等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鉴证业务报告的公告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所得税管理,提高纳税服务质量,降低企业税收风险,按照税法及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企业所得税征管实际,现将我市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部分涉税事项向主管税务机关附送税务师事务所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鉴证报告的有关问题公告如下:

一、企业所得税涉税鉴证报告是指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工作流程、报告格式及有关要求针对纳税人涉及企业所得税税款缴纳事项出具的书面报告。

二、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凡发生以下事项的,在进行纳税申报时附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鉴证报告。

(一)专项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

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属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二十七条、二十九条、三十条规定情形的专项申报资产损失应按规定附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关于损失确认的专项报告;其他申报扣除的专项损失,可附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确认的鉴证报告。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完工纳税申报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产品完工后,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可附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对该项开发产品实际销售收入毛利额与预售收入毛利额之间差异情况的鉴证报告。

(三)当年亏损超过10万元(含)的纳税人,可附送亏损额的鉴证报告。(四)当年弥补亏损的纳税人,可附送所弥补亏损亏损额的鉴证报告,以前已就亏损额附送过鉴证报告的不再重复附送。(五)实现销售(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含)以上的纳税人,可附送当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鉴证报告。

三、主管税务机关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事项附送涉税专业机构鉴证报告的工作,不得自行扩大纳税人附送涉税鉴证报告的范围。主管税务机关要严格按照纳税人自愿选择涉税专业机构的原则,不得对纳税人进行“指定代理”或“变相指定代理”。

四、涉税专业机构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鉴证业务时,应坚持客观公正、优质服务的原则,依法执业,严格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涉税鉴证报告格式、工作流程及相关要求认真开展审核鉴证工作。涉税专业机构如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有关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特此公告。

上一篇:八年级下学期英语课件新目标下一篇:不断思考,才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