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古诗赏析

2024-07-18

峨眉山月歌古诗赏析(精选6篇)

篇1:峨眉山月歌古诗赏析

《寒食》

【诗文解释】

春天的长安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花,寒食节东风吹拂着御柳。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五侯的家中。

【词语解释】

春城:春天的长安城。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燃烛。

五侯:宦官宠臣。

《峨眉山月歌》

【诗文解释】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词语解释】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篇2:峨眉山月歌古诗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赏析

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人们不但不感到重复,而且认为是绝唱,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

篇3:峨眉山月歌古诗赏析

唐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其题材丰富广泛, 有的抒发爱国思想, 有的描写山河壮丽。同时, 唐诗也对周边的民族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诗歌中意象是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意象中“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 “象”是指客观的物象。诗人往往选取具体的事物、景色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看, 意象是主体在体验感知客观事物后, 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关客体的加工形象。在诗歌创作中, 诗人如果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又不想直接说出, 就用一些景物、物品来表达。例如夕阳多给人以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 如李商隐《乐游原》中的诗句“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因此, 研究唐诗英译, 就是研究唐诗中意象的英译研究。

2认知语言学翻译观

近些年来, 随着对口译和笔译的研究加快以及翻译学构建的多重理论产生, 翻译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在, 由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我国很多学者也把翻译研究引向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观点之中, 小有成效。目前, 众多学者比较认可的是王寅在2005年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他认为翻译中的认知主体以自己的现实体验为背景, 在透彻理解源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的基础上, 以作者、读者和译者之间所参与的多重互动的关系上, 在目标语中尽量表达出语篇所要表达的意义。同时, 因为人们生活在一个世界里, 其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必定有相通之处, 译者应该在翻译的时候描绘出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王寅, 2005)

翻译应当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而不再像传统的语言学和经验论一样, 过于片面地强调这三个交际环节中的某一环节, 导致译文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只有将这三个交际环节中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认识原文, 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 同时兼顾读者的需求从而译出好的文本, 描绘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为此, 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图式如下:

这个模式体现了翻译中的诸多要素。首先, 认知主体有作者、读者和译者, 其中认知主体都以相同的现实体验为背景, 认知主体在理解源语言的时候, 尽量将其投射在目标语中。既然, 认知主体涉及到人的思维, 就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因为译文在新的交际环境中为不同受众所理解和应用, 译者有时候就不得不采用意译或其他办法做变通处理了。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翻译具有很大的创造性, 应该在常规限制下开发创造力。 (Toury, 1988) 。

下面将上述观点作为理论框架, 以许渊冲英译唐代诗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进行分析。《峨眉山月歌》是李白作的七言诗, 描写了在一个秋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 诗人乘着小船, 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表达了诗人乍离乡土, 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之情。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许渊冲的译文如下:

The Moon over the Eyebrow Mountain.

The crescent moon looks like old Autumn’s golden brow.

Its deep refl ection fl ows with limpid water blue.

I’ll leave the town on Clear Stream for Three Gorges now.

O, Moon, how I miss you when you are out of view!

原诗意象分析:

诗人李白从“峨眉山月”写起, 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的画面。月只“半轮”, 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 即今青衣江, 源出于四川芦山县, 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 “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 意言月影映入江水, 又随江水流去。诗人李白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 向三峡驶去。读者不免联想到“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的青年, 乍离乡土, 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 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 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可谓语短情长。

译文分析:

(1) 题目峨眉山是中国的名山, 远远望去, 双峰缥缈, 犹如画眉, 所以在中国读者的认知世界里“峨眉”有如中国古典美女的画眉, 让中国读者有一种美人蹙眉的意象, 给人一种美感。此时译者意识到单纯的翻译不能表达原诗诗人所要表达的现实世界, 所以译者用转换的手法, 更换了原诗的形象, 将“峨眉”换成了“眉峰 (Eyebrow Mountains) ”, 因为原诗是英译文本, 其读者大部分是西方英语读者, 所以译者许渊冲在翻译上进行了变通, 把美丽的山如画眉的形象和下文第一句中的“山月半轮秋”译成“秋天的眉毛 (old Autumn’s golden brow) ”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月夜秀山的景象, 从而很好地表现了原诗的美感, 这样就给外国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而传递了原诗的意象。

(2) 第二句译文译者没有把地名“平羌江”译出来, 译者认为平羌江只是长江的一部分, 诗人只是把江上行的意境展现出来, 译成“Its deep refl ection fl ows with limpid water blue.”生活经验告诉读者, 定位观水中月影, 任凭江水怎样流, 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 我也走”, 只有观者顺流而下, 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 也让读者知道秋夜行船之事。译者兼读者充分理解了原诗的意象, 用创造性的翻译实现了译者与作者之间的体验互动, 充分展现了译作中译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也充分体现了译作中各个认知主体的声音。

(3) 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很明显是没有主语的句子, 而英语是一种比较注重形和的语言, 在英译的时候, 应该添加一个英语主语。此句中的“清溪”从汉语方面来说是一个很优美的意象, 许渊冲直译为“Clear Stream”保留了原诗的意象又兼顾了外国读者的认知, 从而把潺潺的清溪的意象传达给了外国读者。而且, 这样的译法同样实现了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体验互动。

(4) 最后一句译者认为“渝州”是下游只是一个目的地, 不译也可, 所以译文只是表达了情感译成了“O, Moon, how I miss you when you are out of view!”在原文中是着一“君”字, 而在此译者用了“you”这一单词, 好像是诗人与月亮之间的对话, 由此可见译者充分理解了原作者的认知世界, 并在译文文本中体现出来, 是译者和文本之间的一次互动, 很好地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中应该着力描绘原作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

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原文各个意象中特有的美, 通过分析“作者——文本——译者”这一交际过程中的三个元素的互动, 使译者在译文中用转换、创造、直译等翻译方法去尽量接近原诗的美和意境, 表达出诗的主题意义和情感抒发, 实现了一种差异上的对等, 再现了原诗意象。可见, 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指导下的译文从总体上达到了兼顾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和谐性, 才能有效地避免原诗文本意义的丢失。

参考文献

[1]Martin, R.M.On Paradigms and Cognitive Translatology[A].In Shreve, G.M.&Angelone, E (eds.) .Translation and Cognition[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2010.

[2]何文玉.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翻译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14.

[3]李明, 卢红梅.形意兼备创而有度——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域下《天净沙·秋思》的复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1.

[4]王寅.认知语言学翻译观[J].中国翻译, 2005.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篇4:峨眉山月歌古诗赏析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适应选择;《峨眉山月歌》;翻译

一、关于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首创,《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出版标志着生态翻译学的正式确立,该理论具体阐述和例证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解释功能:(1)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2)翻译原则---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3)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4)译评标准---多维度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作为一个跨学科性质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角度来对翻译进行整合研究,这是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运用到翻译活动中,对于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原诗分析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在出使蜀时途中所作,整首诗语言清新,通俗易懂,音韵流畅,全诗意境优美,景色浑然天成,是李白广为流传的佳篇名作之一。全诗一共28字,却出现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和渝州。短短28个字,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三、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和不听层次上进行的。众所周知,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明显的差异,以诗为例,诗歌是一种写景抒情的载体,汉语古体诗以整齐简练著称,但英诗很难做到像汉语古诗那样凝练整齐。本诗的翻译除了尽量保持音美,意美,形美以外,还要注意地名的翻译,《峨眉山月歌》的 译本有很多,这里选取许渊冲先生的译本进行分析。这首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和渝州,五个地点依次展开,就渐次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千里蜀江的行旅图。这五个地点不但是全诗展开的线索,也是构成了诗清朗优美的意境。由此可见,这五个地名的翻译极为重要。许渊冲的翻译如下:The half moon over Mount Brows shines like Autumns golden brow.Its reflection stays in the steam while water flows.I leave the Limpid Brook for the Three Gorges now.O moon,why dont you follow me while my boat goes? 在绝大部分译本里,“峨眉山”都被直接的翻译成“Omei Mountain”,而许渊冲先生将 “眉”,译成“Mount Brow”一方面形象地表现出了峨眉山的清秀,另一方面也与golden brow呼应,“半轮”值得是上弦月,弯弯的上弦月挂在秋季的夜空,仿佛峨眉山弯弯的眉毛,所以许渊冲这么翻译也是真的妙不可言。“清溪”的翻译则是直译,但保留了原文中清新优美的意象,并对原文中月亮的形象许渊冲将其翻译成“金秋的眉毛一般的月”,与山相对,构成一幅皓月当空,锦绣山河的壮观景色。“峨眉山月半轮秋”奠定了全诗清朗优美的基调,十分重要,而且翻译难度很高,但许渊冲先生将这句诗中的形象打碎再重新拼接起来,虽然不够“精确”,但诗的美感却丝毫没有减少。“三峡”翻译几乎是约定俗成的了,直译即可。

四、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及阐释,注重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差异性,避免从译语的文化角度片面理解原文,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从整个文化系统出发。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语言很好地反映了这些文化差异。英诗和汉诗的区别就在于汉诗多借景抒情,这多半也与中国人的含蓄委婉有关,英诗多直抒胸臆,所以在翻译本诗的时候要注意原诗思想感情的传递,本诗采用直译,那译文只能是一堆地名的堆砌,首先目的语读对中国地名并不熟悉,加之全诗大部分都是地名,读者很难体会到原诗的美感,更不要说体会原诗的思想感情,一首为中国人传颂的佳作也就毁于译者。所以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许渊冲前三句都是尽量与原诗保持一致,最后一句,许渊冲采取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因为全诗的前三句是写景,只有最后一句抒情,所以全诗的重点也是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原意是指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不知不觉就到了渝州,许渊冲开头用了O moon,这也是英诗常用的咏叹方式,提示词句为抒情部分。有些译者直接译为“Now,nearing Yuzhou,how much I miss seeing you!”,与许渊冲的“O moon,why dont you follow me while my boat goes?”相比,显然许的译文感情更加强烈,除了思念之情以外,也更加表现出一种遗憾之情。

五、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正如字面意思,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双语交际方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不仅是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传递,更重要的是强调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有所体现,交际的目的主要是读者通过阅读译文来了解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并产生与作者和作品有关的共鸣,在这个交际的工程中,翻译起着桥梁的连接作用,译者的水平和译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交际意图的能否实现,译者就是通过翻译将原文转化为一种对等物,尤其是诗歌的翻译不仅仅是意思上的对等,还有意境上的对等,众所周知,中国古诗向来以意境美著称,如果只仅仅注重文字意思上的对等,而忽略了意境上的对等,这样的交际也不算成功。

通过阅读许渊冲的译文,我们发现许渊冲并没有把五个地名都翻译出来,“平羌江”和“渝州”两个 地名许渊冲先生并没有将它们翻译出来,五个地点贯穿全诗,是这首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点的不断变迁,打破了短小诗句的局限性,营造出深邃悠长的意境,缺少了其中两个,总觉得够优美而不够悠长。“平羌江”和“渝州”两个 地名许渊冲先生并没有将它们翻译出来,全诗由五个地名组成,顺着五个地名,仿佛带着读者顺流而下,整首诗形象而回味悠长,虽然许渊冲没有把地名全部翻译出来,但是有所取舍才能使整篇译文在保持原诗意境的基础上更加精炼,也更符合汉语古诗短小凝练的特点。所以交际并不是只是文字意义上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内涵和意境的传递。

【参考文献】

[1]杜海宝.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3).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上海科技翻译,2004(04).

[3]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04).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篇5: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篇6:峨眉山月歌古诗赏析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峨眉山月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以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 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 “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

上一篇:专业摄影师个人求职信下一篇:男女朋友之间暧昧的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