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行动情况汇报

2024-06-22

乡村文明行动情况汇报(精选9篇)

篇1:乡村文明行动情况汇报

xx镇位于xx市西南近郊,总面积36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围绕“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建设重点,全面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上半年,我镇实现生产总值17.1亿元,增长12.8%;前三季度,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158万元,增长69.5%;先后被评为xx省旅游强镇、xx省绿化模范镇、xx省生态镇,镇党委被评为xx市“五个好”乡镇党委。

一、围绕村容村貌,全力优化农村环境。针对普遍存在的农村脏乱差现象,把村庄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城乡规划上,实施全域城镇化战略,积极融入城区发展,把全镇34个行政村规划为5大中心社区,形成了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支撑、以文明幸福村为基础的村庄规划格局,现已建成了龙庄、西赵沟等4个新型农村社区。在村庄建设上,加快配套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我镇率先在xx实现村村通硬化道路(户户通硬化道路的村占70%以上)、户户通城市自来水、社区通污水管网和天然气,建成xx省绿化示范村10个,电气化示范村23个,28个村达到xx市文明幸福村标准。在村庄管理上,我镇建成了5个大型垃圾中转站,80%以上的村建立起了专兼职环卫队和4-6个垃圾池,堌堆村购买了垃圾车,形成了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处理体系。

二、围绕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全力普及文明风尚、提升农民素质。34个村全部建起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充分利用文明一条街、科普宣传栏、农家书屋等阵地,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形式,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组织了由致富能手、先进支部书记等组成的巡讲团,把党的先进理念,先进典型的事迹等编成小品、快板、相声、三句半、秧歌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利用农闲时节到各村做巡回报告,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摒弃生活陋习,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了“人人遵守公约规范,处处树立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

三、围绕平安村庄,全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投资230多万元,在34个村全部建起了电子监控系统,安装监控探头400多个;整合综治、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安监、信访、新居民等9个方面的管理力量,设立1名综治协管员,建立起镇综治办—基层警务室—村治安巡防队的三级群防群治队伍,我镇被评为“法治xx”先进镇、连续两年被评为“平安xx”建设先进镇。

四、围绕文化惠民,全力繁荣农村生活。投资300万元建起了1万平方米的镇文化广场,投资120万元建起了镇综合文化站,投资70万元实施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34个村全部建起了农家书屋,30个村建起了农村体育广场,广泛普及农村电影放映、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同时,把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积极打造6平方公里的乡村旅游精品园区,我镇成功入选“xx十佳文化特色乡镇”候选镇、“xx省最美乡村”候选镇。

虽然我们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党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调研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借鉴经验,继续坚定不移地培育新农民、营造新环境、弘扬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努力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篇2:乡村文明行动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莅临我镇调研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镇乡村文明建设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把工作开展情况作以简要汇报,恳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镇是造****的故里,紧邻枣庄市新中心城区,是枣庄新城卫星城、后花园,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镇、省示范镇,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镇。全镇总面积63.4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人。“乡村文明行动”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把其作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发展软环境、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抓手来抓,按照省、市、区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要求,工作中紧紧围绕“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建设幸福新**”总体目标,紧扣“严格责任、一抓到底,突出重点、层次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和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农村环境面貌更加整洁,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形成了责任明确、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我们坚持把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提升到促进陶庄转型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专门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相关科级干部为副组长、部门和管区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文明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各管区、村(社区)也分别成立了包村科级干部负总责、村(社区)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全镇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动员大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镇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明确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内容,同时制定详细的执行标准及推进计划,与各村(社区)及成员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村年度千分考核评价体系。设立了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站,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措施落实和督查指导,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在全镇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帮包领导具体抓,相关单位联合抓的的`工作格局,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广泛全民动员,深入宣传发动,形成了家喻户晓、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我们深知,农民是建设文明乡村的主体力量,群众的参与度决定着行动的成效。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过程中,我镇本着“建设依靠群众,建设为了群众”的原则,通过张贴标语、发放传单、农村广播、远教网络、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广泛发动,全面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以倡导文明风尚为重点,在农村街道两侧、主要道路口等显著位置粉刷以乡村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永久性标语,营造浓厚的行动氛围。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共出动宣传车80余两次,张拉横幅238多条,刷帖宣传标语1000多条,更新宣传栏60余处,发放宣传单、宣传品5000余份,举办专题讲座8次。同时各村利用早、中、晚的农民的空闲时间,通过大喇叭反复宣传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千方百计加大对“乡村文明行动”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起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

三、完善硬件建设,搭建活动载体,形成了重点突出、持续推进的工作格局。

在前期深入发动,宣传造势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城乡环境,搭建不同的活动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乡村文明行动”。

一是着力改善城乡面貌。按照“陶庄人爱陶庄,外地人欣赏陶庄”和“生态宜居”要求,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用于改善城乡面貌。加快了棚户区改造步伐,完成了尚马社区一期、福巢社区建设和南宿舍改造共16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矿中区域26万平方米低碳社区和其他近10万平方米棚改安置房正在建设;田湾、唐庄、千山等8个村实施了旧村改造工程,新建农村楼房4万多平方米。结合创森、城乡环境整治活动投入资金1 2 00万元,完成了枣曹路、山官路、店韩路的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按照西扩南进、对接新城发展的思路,启动了总投资1.1亿元的长白山路北段道路建设,与枣临铁路的下立交已建成,跨蟠龙河大桥正在建设,道路占地附着物已清理,近期可开工建设。开展了生态镇建设和城乡大绿化活动,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了东仓段蟠龙河绿色通道建设,绿化荒山1000余亩。

二是强化村容村貌整治。按照示范村抓“卫生保持、绿化档次、文化丰富、家居环境”四提升,达标村“环境整治,完善三化(硬化、绿化、亮化)、进行三改(改水、改厕、改灶)”三加强,一般村“清理三堆、改善三化(硬化、绿化、亮化)、建设三院(文化大院、农民健身园、农家书屋)”三落实的标准,分层次、分类别,因村制宜、量力而行的推进活动开展。全镇先后投资1000万元,用于村容村貌改善,各村累计硬化道路1.8万平方米,栽植绿化树木2.4万株,完善文明新风一条街15条,安装高标准路灯500余盏,新建垃圾池20个,沼气池89个,改厕、改圈1200个,新建设农家书屋4处,健身园9处,文化大院6处。同时,镇成立了50人的清洁专业队,各村也成立了10人以上的卫生保洁队伍,扫街道、清三堆、整垃圾、理墙面。

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扎实开展文化、卫生、计生三下乡活动。6月28日,在薛城临山广场举办了“消夏文芑晚会”。春节又举办了“廉政文化到基层”等文化活动。到目前为止,全镇共举办各类形式的文化活动30余场,参与活动的干部群众达4.2万多人,占全镇农村总人口的60%以上。同时,积极开展农民读书活动,依托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书屋等文化资源,开展了学法用法、农业科技、家庭教育、尊老敬老、文艺创作、诗词歌赋等方面的读书学习活动,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

篇3:乡村文明行动情况汇报

一、我县乡村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工作措施,形成强大合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齐抓共管机制。把乡村文明行动列入今年全县实施的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之一,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列出财政专项资金,建立“一村一档”任务台账,健全乡镇(街道)干部、村干部和群众党员包片区、包村庄、包街巷的责任机制。二是强化宣传发动,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印制8万余份《致全县人民群众的一封信》,逐户发放;在县电视台开设《我眼中的乡村文明》专题栏目,从百姓视角介绍典型经验做法,曝光脏乱差现象;另外,还通过设置大型宣传牌、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编印《情况交流》等形式,切实增强宣传密度,提升文明意识。

(二)开展提升年行动,提升整体水平。一是清脏治乱集中整治全覆盖。采取“示范片区、典型示范村先行带头,整体达标村、环境治理村随后跟进,干线两侧、政府驻地树立标杆,进村道路、村内街巷严格标准”的方式,组织机关干部、广大群众和保洁人员群力行动。二是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全托管。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县政府与昌邑市康洁环卫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托管合同,建立起“政府统管、市场化运作”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新机制,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打破了原先乡镇街道各自为战的局面,整合了资源,节省了人力物力,使农村保洁工作形成了长效机制。

(三)突出三个重点,培育文明风尚。一是突出道德建设,弘扬文明新风。充分考虑农村实际,围绕“孝”、“诚”两大重点,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道德评选活动。大力宣传表先进典型,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二是突出素质提升,培育新型农民。积极推进“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工程,结合农村现实问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各类涉农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育一批技术工人和创业型、技能服务型、生产经营型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乡村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一些问题。

(一)群众环卫意识还不强。通过广泛宣传和整治,大多数群众增强了卫生健康意识,认识到环境卫生对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但少部分群众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还未根本改变,环境卫生保护意识还不强,主动、自觉参与程度还不高。

(二)监管机制还不全。调研中发现有的乡镇的村规民约不健全、监管措施不到位,与托管公司配合不密切;监管部门督导不及时,保洁人员管理滞后,致使清理力度不大、整治深度不够、清扫覆盖不广、遗留死角太多、垃圾清运迟缓等问题出现。

(三)经费投入还不足。现在我县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与县城相比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太少。在文化发展上,城乡投入明显失调,文化设施分布不匀,呈现出从城镇向乡村逐渐衰减现象。

(四)文化下乡力度还不够。一是文化下乡次数还不够多,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二是文化下乡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创新性不强、贴近性不强。三是文化下乡培训度太低。在形式上,搞演出活动的多,办培训、辅导的少。

三、对策建议

(一)要依靠群众巩固清脏治乱集中行动成果。一是提高群众认识,规范群众行为。借助正在开展的驻村帮扶、教育帮扶、“乡村文明、巾帼先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学校等阵地作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要修订完善符合本村实际、群众认可的村规民约,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提升乡村文明建设水平。二是坚持依靠群众,主动自觉保护环境。可以通过开展卫生评比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结合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创新有效的活动载体,在我县乡村中内开展每月一次的卫生检查暨“清洁家庭”评比活动,通过上门检查,对每家每户卫生情况进行当场打分,并分成三档,归档并在村部宣传栏公示,年度平均分到达一定额度的清洁家庭予以公开表彰奖励。

(二)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农村保洁机制。一是细化工作职责。科学制定加强保洁公司管理的系列制度,加强对农村环卫一体化运行监督监管,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和管理效率,确保取得预期效果。乡镇(街道)可以指派一名副职和村干部负责此项工作,密切配合托管公司,协调解决有关事项,尤其是监督好保洁员及时到岗、定期清扫等方面问题,切实督促保洁员履职尽责,做到卫生清理全天候、无缝隙。二是完善考核办法。建议城管部门建立对康洁环卫工程有限公司按质量付费的考核机制,制定严格的信用评定制度,每月考核一次,按考核成绩支付服务费用,督促保洁公司履职尽责。

(三)要加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一是要筹集资金。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硬件设施是基础,资金投入是关键。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坚持以项目资金为依托,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补贴资金,实行财政补贴一点,群众投资投劳出一点,社会各界捐资一点的多元投入方式,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政府积极推进。建议政府部门把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在设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专项资金,以政府的手段着力改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坚持行政化、市场化、社会化相结合,建立“党政齐抓、市场主导、社会共建”的推进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进一步畅通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渠道,大力引导社会资金兴办乡村公共文化设施。

(四)要加大文化下乡力度增强针对性。一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建立覆盖城乡、城乡一体化的服务网络,让送文化下乡、送戏(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常态化、制度化,让免费开发的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文化惠民的乐园;二是提高文化下乡针对性。在下一步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中,可以针对农村和农民的需要,选择群众看得见的文化事例、听得懂的艺术语言、信得过的人物典型、用得着的产品和服务送下乡,还要有针对性地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其中,把先进文化和舞台精品送到农民群众的生活中。三是丰富形式壮大文化服务队。注重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积极分子,组建腰鼓、舞龙舞狮、书画等文化队伍,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指导。

篇4:乡村文明行动情况汇报

乡村文明行动近期工作情况汇报

羊流镇在“乡村文明行动”实施过程中,结合镇情,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有力地推动“乡村文明行动”深入、扎实开展。现将最近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期亮点工作

1、抓住有利时机,促进绿化。对镇区府前街、羊祜东路、济新路、牛石路两侧实施标准绿化,并对两侧法国梧桐进行修剪整枝;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在村内道路两旁、沟渠两侧和池塘周边栽植乔木、灌木,公共场所建设花园式绿色景点。健全绿化苗木管理养护机制,落实分片定段管理责任制。对苗木加强养护,定期浇水、喷药,对缺株、枯死的绿化苗木及时补栽,确保苗木整洁常新。

2、加大移风易俗工作力度。镇党委政府加强对各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实行统一标准,严格落实《移风易俗管理办法》,限制红白事大操大办和盲目攀比,对超标者采取罚款、说服教育、取消其评选星级文明户的资格等。实行党员干部带头制,主动摈弃旧习俗,辐射带动周围群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生前不孝,死后胡闹”和“一人结婚,全村随礼;一家死人,全村举丧”的现象大大减少,形成了厚养薄葬的风气。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再生产投资,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3、优化保洁队伍管理模式。保洁公司负责道路沿线环 1

境卫生及垃圾清运工作。各行政村按照每100户(含100户以下)设1名保洁员的标准成立保洁员队伍,全镇现有保洁员310名。保洁员负责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收集、道路的清扫保洁、垃圾箱管理等工作。各村和保洁员签订保洁协议书,村对保洁员进行管理,镇村双向考核。保洁清运效果由镇、村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回查方式,每周一检查、半月一通报、每月一评比,确保保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保洁员工资费用将全部由镇政府承担,根据对保洁员的量化百分考核,对考核成绩优秀的保洁员给予相当于工资20%的绩效奖励。

4、开展“舞前一刻钟” 活动。利用晚上跳广场舞前的一刻钟时间以及群众健身活动间隙,由各村乡村文明行动指导员和文化带头人主持、领学,学习内容可以是上级文件、基本法律知识、中外传统优秀文化,也可以是道德模范典型人物、身边好人好事。通过开展“舞前一刻钟”活动,将好的事迹做法由普通老百姓讲出来,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

5、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以开展“四德工程”为契机,在镇政府指导下,积极引导各村开展各类先进评选活动。由各村党员和群众代表发放选票,讲明评选标准和细则,全员发动,户户参与投票,开展文明创建评选活动。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文明集市、文明村等创评活动。

二、存在问题

1、工作开展不均衡。个别村标准要求较低,整体西部

片区比东部片区整治效果好;北部片区比南部片区整治效果好。

2、环卫一体化覆盖不严密。由于羊流面积大,人口多,垃圾车辆少,路途远。尽管已基本实现环卫一体化村村全覆盖的目标,但也存在垃圾清运不及时、不彻底等问题,三、下一步打算

1、完善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环卫管理制度,统筹安排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严格队伍、设施、资金、制度“四落实”的标准,健全乡村垃圾管理、卫生评比等制度和垃圾处理督查、奖惩办法,建立环境保洁长效机制。

2、全面铺开,一村不落。全镇90个村乡村文明行动开展全面铺开,一村不落。高标准,严要求,各村按照示范村建设标准积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开展工作。

3、科学规划,点面结合。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工作要求,抓好生态文明村创建“点”,延伸路域环境整治“线”,扩大文明片区覆盖“面”,分类推进,全面加快乡村文明建设,发挥先进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力求实现一整一条线、一治一大片,带动周边村广泛开展乡村道德建设、文化惠民建设、平安村庄建设等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提高文明素质。

4、继续加大镇级财政投入。各村建设标准文体广场,文体广场验收合格后,由镇政府配齐健身器材和广场灯,全力实施“绿满羊流”行动,抓住有利时机培植花草树木,促进绿化,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环境。

5、继续实施以奖代补。多干多补,快干快补,不干不

补,工作不力的,实施诫勉谈话;充分发挥好村级主体作用,调动起各村的工作积极性,做好乡村文明行动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篇5:新安村乡村文明行动成果汇报

新安村现有人口977人,276户,位于县城的中心,为支持县城发展,先后被征用土地近2500多亩,现人均土地为零,是典型的失地村。

历届新安村两委立足本质,着眼未来,发挥地处城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支持培养民营经济健康成长,使广大村民在无地可种的情况下,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子。到今年为止,村办建筑安装等项目集体年收入100多万元,民营经济劳务年收入1000多万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搞村庄建设,大搞村庄综合整治从95年文明村验收到现在先后多次改造完善,使村庄道路面积人均达到35平方米以上,村庄6纵4横道路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全部高标准100%硬化,道路路口安装路灯22盏,晚间达到100%亮化,自来水到户达100%,全村修建排水沟1800多米,两季没有积水现象发生,为搞好街道整治,禁止乱堆、乱放。村集体每年拿出近15万元给村民每人供给2瓶液化气,100%解决了群众生活烧柴的问题。目前,全村太阳能热水器已安装95%,有的正在安装,争取年内达到100%,为配合城区环卫一体化的卫生管理,我村成立由5人组成的清洁队伍,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使生活垃圾堆放集中管理,集中外运。文化大院好文化广场全部建成,其中农家书屋,微机电子室,各种体育锻炼器械使用全部有效,24小时由专人管理,向村民开放。自村村唱戏村村舞农村文艺活动以来,在原有文艺宣传队伍的基础上成立了30人的庄户剧团,常年组织活动,参加了街道办、县、市组织的演出,多次授到了表彰和奖励,带动和活跃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村植树2万多棵,改造厕所30多户,总之在新村建设方面我村通过几届村两委的努力奋斗和打拼,使我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状况,实现了现代化村庄:硬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的要求,真正实现了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总体发展建设目标。

为了广大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实现我们支部制定的让广大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村集体拿钱为每一个村民解决生活问题:每年每人发放面粉10袋,液化气2瓶,食用油20斤,碘盐10斤,年底一次性发放生活补贴500元,分粮款3500元,现已发放10年不变。让人民真正过上共产主义生活。

在发展经济建设村庄的同时,强抓村务管理,村两委班子健全,群团配套组织及村务财务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配套齐全,狠抓村庄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基础,任何工作就无从谈起,调查民情、化解矛盾,及时介入,确保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进一步规范村务工作,阳光操作,实行“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的制度化、规范化,教育和发挥好党员的带头作用,宣传到位,工作到位,确保村级事务,上级应急任务、各项迁占、检查,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实现一年一大步。

今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保持我村老先进这面旗帜不褪色。

篇6: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关于落实全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调度会议精神情况的汇报

区政府:

为贯彻落实全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调度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我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进度,5月7日,张峰书记在全镇干部工作会议上对此次会议内容进行了传达和学习,并对我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以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每名干部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生态乡村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等不靠,不畏困难,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大力实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到建设工地和群众中去,主动出击,力争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加快推进我镇生态乡村建设工作。二是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群众利益无小事,生态乡村建设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社会稳定。我镇每名

工作人员都时刻树立精品意识,满怀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的信心和勇气,做到建成一户,让群众满意一户,让领导放心一户,真正让群众感到生态乡村建设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工程。

三是解放思想,全力推进旧村拆迁和新村建设工作。目前涉及到我镇的张庄新型社区、吴油坊新型社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幼儿园、卫生室、商业门市、自助银行、公路公交、“四通”、“五化”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同时建设,建成后,可以有效解决上学、就医、就业等一系列难题,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广大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大力宣传,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起到了强大的舆论向导作用。在旧村拆迁和新村建设过程中,村委会干部积极发动亲朋好友等身边的人,提前拆迁和建设,不给群众留有任何后顾之忧,并对提前拆迁的群众给与一定得物质奖励。我们会抓住当前施工有利机遇,加大建设、拆迁力度,做到建成一批,搬迁一批,拆迁一批,再启动一批,形成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良性循环。

四是加大旧村改造,着力抓好居住社区化、产业园区化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动一切力量对旧村进行彻底改造,形成适宜居住,水通、电通、路通、网络通、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及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俱全的城市社

区化居住条件。对在旧村改造中腾出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对土地进行整合,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一批留得住、发展好、效益高的战略性新型产业,解决一批群众就业问题,使广大群众不出家门就能有效增加收入。

五是加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生态文明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巩固生态文明村创建成果更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我们会抓住重点,注重实效;完善制度,建立村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扩大建设成果。做到环卫硬件设施完善,环卫、保洁队伍健全,职责明确,管理到位。坚持长效机制管理,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消灭卫生死角,加强居民卫生管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船已起航,就应向既定目标奋力前行。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我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定会更好、更快稳步推进,定会按时、保证保量完成任务目标,交一份优秀的答卷。

****镇人民政府

篇7:镇乡村文明行动工作情况汇报

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时代的要求,是百姓的期盼。为全面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精神要求,我们***镇认真贯彻落实,在全镇广泛开展了“乡村文明行动”,从自身实际出发,把群众引导到“乡村文明行动”中来;全方位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提升“乡村文明行动”水平,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片长以上领导干部任成员的乡村文明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镇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并及时召开了全镇“乡村文明行动”动员大会。组装了“乡村文明行动”宣传车,逐村进行宣传引导;镇区及各村主要路口悬挂过街横幅,张帖乡村文明行动宣传标语口号大村不少于30条,小村不少于10条;并利用村广播喇叭反复进行了宣传发动,在全镇营造了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浓厚氛围。

在推进过程中,始终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全力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在农村环境整治上狠下功夫。以硬化、绿化、净化为重点,美化村庄庭院环境,建设村居整洁美观的新家园。实施村庄清洁工程,进一步推进改水、改厕、改厨等工作,逐步消除了脏乱差现象。建立完善“户集、村收、镇运”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中转运输机制,初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实施村庄绿化工程,搞好村庄生态保护,建立卫生保洁制度。

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普遍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新风。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用身边典型的榜样示范力量,引导广大农民坚决抛弃陈规陋习,自觉抵制低俗之风。

在乡村道德建设上狠下功夫。以关爱、互助、诚信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培育和睦友善的新关系。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广泛宣传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大力推进公民基本道德行为40则,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在提高农民生活方式建设上狠下功夫。广泛开展科学知

识普及活动,建设科学文明健康的新生活。扎实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和创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大力加强农村科学知识教育和普及工作,引导广大农民增强识别和抵御封建迷信、各种伪科学的能力。广泛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开展低碳消费,革除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

在平安村庄建设上狠下功夫。广泛开展平安村庄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新秩序。认真搞好农村普法工作,推进法制宣传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把矛盾和问题尽量解决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加强农村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新机制。

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狠下功夫。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基层文化活动,发挥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及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重点惠民工程的作用,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乡村文明行动”是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务求工作实效。要科学考核其工作成效,推动全

篇8:乡村文明行动情况汇报

“乡村文明行动”情况简介

刘家村位于胶州市新城区南部,204国道东侧,辖村居583户,人口2261人,党员123人,占地面积570多亩,2011年村实现村集体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266元,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村庄整体文明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是青岛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村。

从村容村貌入手引导群众共建文明村庄。在千方百计发展经济实现强村富民的同时,逐年增加投入整治村庄环境,先后投资600多万元,高标准完成了村庄“五化”建设。为使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村里设置了垃圾桶,将全村划分为5个卫生责任区,每区选派一名监督员,各家房前屋外的卫生由各家彻底清理并保持,对检查合格的每月给予奖励,年底再评选优秀达标户一次性发给300元奖金,这样就使公共环境卫生彻底清理了出来,群众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也逐渐养成。在此基础上,村里组建了物业管理公司,负责村内公共设施维护、绿化养护、垃圾清运等,使村庄整、洁、绿、美、新、亮的状态得以长期保持。

从文化惠民入手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把文化融入村庄建 1

设当中,既美化了环境,又提升了村庄文化品位,达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村里把所有的临街外墙全部粉刷一新,把道德文化、法律法规、优生保健、文明用行为规范等内容搬上了墙,把单调的墙壁改造成了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并且一街一品,形成了“文化街”“计生街”“法律街”等特色街道。让群众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原本死板的墙壁变成了文化宣传员,指引群众不断走向文明进步。

同时,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配备远程教育系统、文化共享机、投影仪、银幕、DVD组合音响、移动影库、电子书库等现代化的培训教育设施,藏书8000多册的图书室成为山东省优秀农家书屋,为群众读书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图书室、电教室等有专人值班全天开放,成为村民读书学习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全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参加文体健身,充实精神文化生活,村里组建了秧歌、门球、太极柔力球、戏曲、锣鼓等特色文体活动队伍,骨干队员近百名,统一配备了服装道具,这些队伍在自娱自乐的同时,经常参加比赛和演出,与临近的海洋大学等友好单位进行联欢,成为本地小有名气的庄户剧团。在这些骨干队伍的带动下,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常读书学习和健身娱乐的村民占到了总人口的70%以上,群众的业余生活充实了,精神境界

提高了,各种不文明现象也悄悄消失了。现在的刘家村,环境优美,安定和谐,群众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移风易俗,欢乐祥和,近几年来有二十对年轻夫妻主动退掉了二胎生育指标,村庄呈现出一派和谐文明的新气象。

从大兴德孝入手促进社会和谐。村里老年人口多,老党员老干部多,村庄在逐年提高老年生活补助实现老有所养,办理合作医疗实现老有所医,建活动中心实现老有所乐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发挥好老干部在参政议事、理财监督等方面的作用,为老年人创造平台实现老有所为,以此促进村庄和谐稳定。村里成立了老干部党支部,安排一名老支部书记专职负责村庄精神文明建设,安排一名退休老支部书记专职管理村文体活动中心,负责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还特设了书画展室,为老年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村里还成立了民主听政会、村民理财小组,还聘请了社会监督员,这些组织的成员全部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使他们有机会有平台发挥余热,参政议事,为村庄建设发展献计出力,对维护和促进村庄稳定和谐与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全村尊老爱老的氛围和德孝之风也日益浓厚。同时,村里设立了益基金,专门用于供养孤寡老人,救助特困家庭;组建了物业公司、供水公司等服务实体,并积极与各友好单位联系协调,千方百计创造机会安置村民就业;坚持实行党员联户制度,与后进家庭结对子,从思想观念上、生产生活上多

篇9:乡村文明行动情况汇报

工作情况报告

自2010年中央文明办、公安部在全国部署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以来,在毕节地委、行署的统一领导下,在省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的直接指挥下,毕节地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宣传教育提高意识,秩序整治维护出行环境、设施建设强化安全保障,规范执法塑造良好环境等重点工作,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大力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政府重视,各部门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虽然,毕节不是全省要求今年达标的地区,但我们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根据中央文明办、公安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和省厅交警总队的统一部署,结合毕节地区实施“双创双优”“六创一建”工程的实际制定了《毕节地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于2010年3月8日以毕节地区文明办、毕节地区公安局的名义印发了方案,成立了地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唐光星、地区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雷浩任组长、地区文明办、地区公安局、地区远教办、地区教育局、地区司法局、地区安监局、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地区交通运输局、地区规划局、地区建设局、地区工会、共青团毕节地委、地区妇联、地区文联、地区电视台、毕节日报社等17家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施方案》还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具体考评纳入全区整脏治乱工作的主要内容。3月9日,经行署领导同意,地区文明办制定下发 1 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纳入各县、市,地直各单位干部的政绩考核,将各县市政府和地直各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计入“双考双评双挂钩”评价体系,将各县、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纳入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的考评内容。3月9日,毕节地委、地区行署召开全区整脏治乱暨满意在毕节工作会议,会上还专门印发了《毕节地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毕节地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三年规划》及考核要求和标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作为会议的主要内容,地委副书记安金黎、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朱江华就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实施作了重要讲话。12月17日,毕节地委、地区行署召开全区2011年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10年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部署2011年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省文明办协调组组长袁光祥,省交警总队副总队长陈建州,省交警总队宣传处副处长黎卫红,地委副书记安金黎,地委委员、地区政法委书记、地区公安局局长阳成俊、地委委员、地区行署副专员张光奇,毕节学院副院长杨保华,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路鸿、地委副秘书长谌贻勇、黄华军等省地领导与来自全区各县区市党委,党工委,宣传部,公安局和交警大队及地直副县级以上单位领导250多人参加了会议。毕节地区2011年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会议的召开,全面贯彻落实了全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推进座谈会议精神,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提高到地委、行署的高度,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真正纳入到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和“三个建设”、“四帮四促”活动中,给全区各级各部门统一了思想,强化了认识,为毕节地区2011年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明确了目标。

在2010年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过程中,毕节地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采取每季度集中调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推进 2 的方法,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有各成员单位参加的领导小组调度会,听取各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点评各单位工作进度,部署下一季度的主要工作,这种模式使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形成全面开花的局面。例如,在第一季度调度会上,地区妇联、地区工会、团地委、司法局等部门便出台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妇联向全区妇女发出了“关爱母亲、关爱孩子”的文明交通倡议;团地委、教育局将文明交通意识的养成纳入学校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司法局制订了文明交通普法三年规划;由于调度会对各成员单位的职责进行强化和分工,并制订了具体的完成时间表,形成各成员单位步调一致、齐头并进的格局。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还组织检查督导组到各单位、各县市区进行了6次专项督导,发出通报6期,对4个县市发出了《督导整改通知书》。2010年11月,地区领导小组还对各单位、各县区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对排名情况进行了通报,通过监督检查,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得以在全区重点推进,叫响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党委、政府对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为全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紧紧围绕“一线两工程”,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工作。

按照《毕节地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安排部署,毕节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积极行动,制订了三年宣传工作计划,开展“一线两工程”建设,一线是“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化宣传活动;两工程即是交通安全学校教育“蒲公英”工程和“文明交通 远教助行”工程,夯实交通安全宣传基础建设。在去年金沙县学校 3 交通安全主题队会、班会活动取得成功后,团地委、教育局、支队今年又指导毕节市交警大队在毕节实验学校开展交通安全主题队会、班会的试点工作,此项工作我们成为“蒲公英”工程,即是寓意于小学生就如同一颗颗交通安全的蒲公英种子,随着学校教育的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活动主要以少先队主题队会、小学生法制班会的方式,通过老师精心制作的教案,通过开展主题队会、班会活动,主题墙报、班报评比、少儿交通安全宣传队的组建、交通安全才艺比试等方法,既不占用学生的主要课时,又能让有限的宣传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使文明交通意识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目前,试点工作已经结束,已在“六一”儿童节进行验收。在2011年的工作部署中,地区领导小组将毕节市和金沙县定为试点县市,明年6月前,将在两地城区中小学建立制度,全面推行“蒲公英”工程。

“文明交通 远教助行”工程是我们对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进行调研后的一种有效尝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一直是一个棘手问题,尤其像毕节这类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交通安全教育,面临着人口流动大,面比较散,不容易大规模组织,交通安全宣传警力有限,传统的宣传模式不被农村群众接受现状,于是,哪怕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依然达不到效果。今年3月,随着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发展,支队与地区远程办共同探索思考,利用全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已覆盖所有乡镇和村寨的优势,以“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有利契机,推出了符合毕节地区特点的“文明交通、远教助行”农村交通安全教育新模式。毕节地区“文明交通、远教助行”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工程具有三大特点:一是长效性。毕节地区交警支队与毕节地区远程办建立长效机制,决定用三年时间逐步完成交通安全宣传远程教育资料库 4 的建立和完善。使日常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实行远程教育制度化、细则化,通过发达的农村远程教育平台逐渐向全区国、省道干线公路沿线村寨、中小学校延伸和普及,让公路沿线村寨群众能够受到经常性的交通安全教育。二是可操作性。为确保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效应最大化、效果最优化,避免形式化,毕节地区远程办制定骨干培训计划和培训机制,由交警部门每半年对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和辅导员等骨干进行交通安全相关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的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同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站点及相关人员进行表彰及奖励,激发站点工作人员积极性,更好地开展基层教育工作。三是宣传利民同步性。在“文明交通、远教助行”工程的规划示范中,交警部门切实从群众利益出发,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的同时,力所能及地把车管、驾管业务带下乡,引入了村寨远程教学点成为交通安全业务咨询点的机制,在站点长期设置咨询服务点,由站点管理员与农村交通协管中队专人负责联系咨询,为农村群众提供道路交通安全及交通管理业务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为新时期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农村交通安全远程教育宣传新模式得到毕节地委宣传部、地委组织部、地区公安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地区交警支队与地区远程办于4月8日共同下发文件,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毕节地区农村交通安全远程教育工作基础。支队出资5万余元,制作5万多张交通安全法规教育课件,发放到全区主要公路沿线1657个站点,初步建立起农村远教交通安全资料库,为长效机制的建立打下基础。2011年,将发挥资源优势,继续加大对农村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库的建立,全面铺开此项工程。

各成员单位围绕“关爱生命平安出行”这一主线,开展了以下工 5 作:一是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支队投入资金5万元,创作了“一路有你”毕节地区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主题晚会,在5月18日进行演出,并对演出全程录像,制作宣传光碟在电视台、广场大屏幕进行了播放。二是3月29日,支队投入资金3万元,与毕节地区文联摄影家协会共同启动了“我与文明交通”摄影大赛。“我与文明交通”摄影大赛是毕节地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部署,毕节地区摄影家协会和毕节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承办的一项重大宣传活动,摄影大赛自2010年3月启动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围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这一活动主题积极创作。评选活动办公室共收到参评作品450件,经评审团认真仔细、公平公正评选,共评出获奖作品81件,这些作品涵盖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各个方面。首展在12月17日结束后,已在各县市区展出10场,宣传效果明显。三是创建城市浓厚宣传氛围。强化舆论监督对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推进作用。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自行动启动以来,建设部门在毕节市城区主要街道设置不文明交通行为曝光台和文明交通宣传栏6个,移动、电信、农村信用社等企业设置大型宣传牌6个,新闻部门在电视台、报刊设置专栏2个,6个广场大屏幕、银行和有电子显示屏的单位建立插播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制度,毕节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交通安全宣传网站开设了文明交通大家谈论坛。《毕节电视台》在“整脏治乱”栏目中开设的“文明交通”专栏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倡导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毕节地区电视台还专门制作了《走向文明》专题片,在黄金时段展播,大力宣传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实施营造了舆论氛围。四是支队出资1万元订制了6千张《文明交通行动倡议明信片》,在毕节市依托志 6 愿者发起“传递文明”活动,通过邮寄文明交通明信片的方式,传递文明交通意识。毕节地区还按照总队的安排,于10月隆重开展了“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周”活动,志愿者来自学生、职工和街道妇女代表,他们肩扎黄丝带,手握小黄旗,走上街道,走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承诺活动。启动仪式当天,毕节市六小、毕节地区客运站、织金县四中还举行了大型志愿者活动,团地委、地区妇联、地区教育局、地区交警支队的领导参加了活动。五是毕节团地委组织毕节市的青年志愿者在5月15日启动了志愿者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毕节地区妇联启动了“关爱母亲 关爱孩子”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并成功在金沙开展了“文明交通新体验”亲子教育活动,影响很大。地区工会启动了“平安上班,文明出行”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地区教育局启动了“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初步建立了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制度。毕节学院启动了第二届校园文化周活动,在校园周边及学校开展了志愿者文化周活动,效果明显,产生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书画作品125幅。六是完成省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安排,开展阶段性的交通安全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三、以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创造良好行车秩序为目标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努力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为进一步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改善城市道路和辖区主干公路行车秩序,努力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根据“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加强路面日常管控的同时,自年初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城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校园周边交通安全保卫、医疗救 7 护车专项整治、创建交通秩序示范公路活动等一系列的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全区交通民警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吹日晒,奋战在喧闹的城区及千里公路线上,据统计,在全年交通秩序日常管理及各项整治行动中,全区公安交警部门共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出动警车5万余辆次,设置执勤点253个,查处各类交通违法55030起,对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等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及违法停车、不按导向车道行驶、随意变更车道、低速货车、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车辆无牌无证、机动车故意遮挡污损号牌、不按规定安装号牌等违法行为进行全方位打击,对辖区内道路上的易堵路段、整治事故多发路段、交通秩序混乱路段进行重点整治,通过专项行动与日常管理的无缝化连接,兼以集中统一行动的重拳出击,我区各县市、区路面行车秩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正逐步实现安全、畅通、有序的管理目标。

四、加强科技运用,实施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和管理设施 自从全国文明交通工作启动以来,毕节地区结合“畅通工程”和毕节试验区城市建设的实际,加强科技运用,实施规范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各县市、区的督促指导力度,指导各县市认真做好道路标志标线的安装和施划。先后为赫章县设计标志牌15块,帮助施划道路标线1500M,为大方、黔西的百里杜鹃道路施划标线3万余米,为毕节新建的一号、七号路、公园路、阳山公路、沙帽山公园公路、天河路、箱子路、东兴路等路段施划标志标线近1万米,安装标志牌40块,转弯凸透镜15块,安装减速带320余米。二是积极向毕节地区行署报告,请求拨款在贵毕路毕节段交界处修建了贵毕高等级公路交警执勤点,并投入资金安装了大型电子显示屏,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和安全提 8 示,效果较为明显。三是加强道路通行调研,先后向行署报告在洪南路与碧阳路丁子路口,新建的一号、七号路与碧阳路十字交叉口安装红绿灯指挥系统和电子抓拍、在碧阳路鸭池段选址修建过街人行天桥,改建洪南路交通宣传龙门架等已获批准,正在立项中。四是积极帮助相关部门进行交通设施设计,先后为地区行政中心、驾校、毕节试验学校、以及信用联社等部门和单位进行标志标牌安装30余块,施划标线1000余米,停车泊位70余个等。各县市以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推进为契机,认真排查治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隐患,对交通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公路、城市道路等,实施挂牌督办,限期整改,为文明出行创造良好道路通行条件,提高科技应用与管理水平。如威宁县投入资金1000万元,改变道路路面,完善道路标志标线,施划临时停车带,规范人行设施。在城区学校周边安装了黄色慢闪灯、警示牌、减速带;赫章县投入巨资实施了县城主要干道白改黑,安装了设计标志牌,划道路标线,百里杜鹃风景区在30公里的景区道路道路施划标线,毕节市对新建的城市道路路段施划标志标线,安装标志牌,转弯凸透镜,安装减速带。在贵毕路毕节段交界处修建了贵毕高等级公路交警执勤点,并投入资金安装了大型电子显示屏,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和安全提示。

2010根据毕节城市改扩建工程的进度,设施科通过现场调研,毕节地区交警支队制定一系列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方案。今年毕节市建设了党校二、三支路、开行路、滨湖路、东安路、箱子路、东升路等路段道路标线共计20832.34㎡;大型指路标牌69块、各种警告禁令标志269块;道路隔离护栏6532米;安装减速带2384㎡;施划停车泊位719个;设计规划党校二、三支路交叉路口、洪南路与贵毕路 9 交叉路口、三号路与四号路交叉路口、一号路与七号路交叉路口等路段设置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和闯红灯电子警察共计12套、以及6套人行信号灯。赫章县大队2010年完成道路标线6500㎡;交通标志牌132块;施划停车泊位609个;道路隔离护栏4500米;减速带1988.25㎡;交通信号灯4套和人行信号灯8套。纳雍县大队施划道路标线4638㎡;制作标志牌243块;施划停车泊位608个;减速带20㎡。大方县大队施划道路标线450㎡;交通标志牌30块;停车泊位500个;施划减速带16㎡;安装交通信号灯3套、闯红灯电子警察3套。金沙县大队施划道路标线5000㎡;制作安装标志牌141块;减速带360㎡;停车泊位510个。百管委大队施划道路标线13100.385㎡;制作安装标志牌53块;安装减速带50.3㎡。黔西县大队施划道路标线4856㎡;制作安装标志牌156块;施划停车泊位560个。织金线大队施划道路标线3264㎡ ;制作标志牌26块;施划停车泊位506个。威宁县大队施划道路标线5625㎡ ;制作安装标志牌62块;施划停车泊位513个。

全区2010年新增道路标线64265.725㎡;交通标志牌1181块;施划停车泊位4525个;安装减速带4818.55㎡;道路中心隔离护栏11032米;安装交通交通信号灯和闯红灯电子警察共计22套、以及人行信号灯14套。

五、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提升执法水平

为确保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整体推进,毕节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自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启动后进一步加大了执法质量考评力度,从案件考评到民警执法形象,做到全方位考评,进一步提高了民警的综合执法水平。为规范民警的执法水平,支队统一编发了《交通管理执法手册》和《行政处罚指导标准》,提高了民警执法的标准化水平;编发了 10 执法质量考评细化奖励办法、规范法律文书制作等一系列文件,用规范的形式规范民警的办案质量。此外,支队还结合信访接待工作,以案说法,以人为本,对公共关系建设进行了指导、培训,把警务公开、值日警官制度列为执法质量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值日警官制度提出创新要求,强化服务意识,把服务摆在首位。

支队编印了《交通管理》(上、中、下)系列丛书“民警执法执勤手册”,包含了交警的各个岗位。编印了《执法工作手册》,是执勤民警应知应会的内容。编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是指导基层民警作出行政处罚的标准。以上书籍是民警经常使用的工具书。制订了《执法质量考评考评标准》、《奖惩办法》和《精品案件考评标准》,通过每季度和的执法质量考评及不定期的日常检查,对大队、中队进行执法监督,并将考评、检查情况通报和排名,在年终给予奖惩。(充分运用执法记录设备--科技科负责)。大队、中队法制员均建立了执法档案,是考评、检查的必查内容;另外法制员必须在案件上审核、签注意见和签名,要求做到案前、案中、案后的全方位监督。开展了法制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讲评案件、以案说法、信访接待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毕节地区交警支队还积极开展规范示范岗和规范执法民警的评选活动,涌现出毕节市洪南岗亭,威宁县城关三中队等优秀集体,薛皋、张伍红烈等一批规范执法标兵,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全国执法标兵车管民警张振波根据工作总结出的“车管工作六法”还在全省推广。通过创先选优活动,树立了毕节交通管理的典型,为规范执法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我区开展的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得到了省文明办、省公安厅和地委行署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于2010 11 年5月在我区召开了全省交警系统“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推进会”,全力推进我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纵深发展。随着我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推进,我区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事故次数与去年相比下降8.6%,死亡人数下降19.53%,受伤人数下降4.02%。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在明年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实施中,毕节地区将按照全国南宁会议精神和毕节地委、行署2011年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转变作风、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切实统一思想、集中心思、凝聚力量,为毕节试验区“强区升位、推动跨越”营造文明、和谐、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努力开创全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的新局面。

毕节地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

上一篇:深圳市十三五建设规划下一篇:大学生辩论赛策划方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