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走访调查表

2024-07-04

精准扶贫走访调查表(精选8篇)

篇1:精准扶贫走访调查表

开展精准扶贫走访调查工作

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斗号角。为全面掌握全村精准扶贫到户落实情况,确保不折不扣的按期完成县政府要求的各项任务,使村民顺利实现脱贫奔小康。扎实做好扶贫工作,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责任制。从4月19日开始,组织干部职工分成两组深入三江乡脚车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对106户家庭进行走访调查。

每到一户帮扶对象家中都与他们进行亲切摆谈,了解村民收入来源、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及致贫原因,对脱贫致富的想法;认真记录贫困户走访交谈情况。调查精准扶贫项目的落实情况;鼓励各贫困户,要在乡和县级相关部门的帮扶下,用勤劳的双手大力发展增收致富产业,逐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同时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建议和要求。

编辑:辛娟

校对:吴鑫

篇2:精准扶贫走访调查表

精准扶贫,我们在行动----坡贡镇中心学校精准扶贫工作

坡贡镇中心学校办公室编

2016年5月26日

5月26日,坡贡镇中心学校教师在严琼云校长的带领下进村入户,了解在校(小学到大学)就读子女精准扶贫户的家庭情况,以及在校是否得到各种补助情况,积极开展精准扶贫走访工作。

2016年春季开学以来,学校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家校联系,组织教师进村入户,实地查看在校就读子女精准扶贫户的家庭生产、生活状况,详细了解扶贫户的实际困难、致贫原因。全面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向他们反馈了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全校教师还与农户交换了联系方式,并表示校方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为其提供帮扶援助,共同给孩子学习创造好的条件。

(与农户进行亲密交谈)

篇3:产业精准扶贫的井冈山调查

江西省近年来在产业精准扶贫方面做出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各地产业扶贫亮点纷呈。 为此, 本文调研组一行赴井冈山, 就产业精准扶贫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与当地扶贫部门座谈、走访贫困户、考察产业基地等方式, 对井冈山产业扶贫的创新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

一、井冈山市产业精准扶贫的创新做法

井冈山市经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扶贫攻坚, 在产业扶贫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是以贫困村为基础, 连片开发, 循序渐进, 采取了“龙头企业联系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联系贫困户、大户联动贫困户”的方式, 以“两茶一竹、果蔬、花卉苗木、特色养殖” 等六大产业为主导产业, 全市共计发展高山油茶、猕猴桃、娃娃鱼、铁皮石斛等特色产业基地85个, 培育农民产业合作社156 家, 省级龙头企业8家, 种养大户8250 户, 新增油茶、茶叶、毛竹、井冈蜜柚、猕猴桃、花卉苗木等产业种植面积达20 余万亩。

(一) 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发展优势扶贫主导产业

选择具有当地特色, 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作为当地的扶贫主导产业, 重点抓好产业生产、加工、市场流通三个重要环节, 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市场体系。目前, 井冈山市每个乡镇都选择了一至两个扶贫产业项目作为本乡镇的扶贫龙头产业, 建立了至少一个连片200 亩以上的扶贫产业示范基地, 这些示范基地突出了当地特色, 较好地发挥了扶贫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每个村从乡镇主导产业中选择一个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项目作为扶贫主导项目。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参与发展一个扶贫产业项目”的整体推进产业扶贫发展格局。

目前, 井冈山市各个乡镇、村扶贫产业发展体现了集中连片, 突出特色, 注重扶贫, 兼顾效益的特点。其中拿山乡、 厦坪镇、 龙市镇等乡镇主要以高产油茶、井冈蜜柚、猕猴桃、食用菌等产业为主;黄坳乡、下七乡、长坪乡等乡镇以茶叶、毛竹、金桔等产业为主;茅坪乡、东山乡、鹅岭乡等乡镇以特色养殖、柰李等产业为主。扶贫产业村也不断涌现, 如拿山乡沟边村、江边村等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 黄坳乡光裕村发展有机茶种植, 荷花乡大庙村发展荷花种植, 睦村乡蕉塘村发展果业种植, 厦坪镇菖蒲村发展乡村旅游业等等。

(二) 成立专业合作社, 将贫困户与扶贫产业进行捆绑

选准选好扶贫主导产业, 仅仅是产业扶贫的基础, 关键还在于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扶贫户组织起来, 参与到扶贫产业的发展中去。这就必须在贫困户和扶贫产业之间架起一座“金桥”, 这座“金桥”就是建立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

农民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内服务, 对外经营, 能较好的发挥帮扶贫困户的作用。一方面将分散的贫困户有效地组织起来, 组建成利益共同体, 将处于弱势的贫困群众转化成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通过合作社这个平台, 贫困户直接参与生产, 直接受益。 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社的生产技术服务、 销售服务, 可以有效地提高贫困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 提高其自身的经济发展能力, 使之成为致富能手。同时依托主导优势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 可以降低贫困户参与市场的风险, 提高其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能力。 因此, 井冈山市将农村产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来抓。

(三) 通过金融产业扶贫, 拓宽产业精准扶贫的渠道

为了加大对井冈山市红卡户产业帮扶的力度, 井冈山市委、 市政府给予红卡户产业帮扶资金每户1 万元, 通过入股金融产业投资公司的方式参与地方金融机构资本经营, 以实现稳定、 持续增收的目的。该金融产业投资公司由井冈山市库区移民办、井冈山市国有资产运营公司, 代持红卡户入股资金发起组建, 选择经公司董事会审议、监事会审核、指导委员会审定的经营状况良好、收益持续、稳定的金融企业或其它企业进行投资, 保证年收益稳定在18%左右, 不低于15%。 红卡户可按照自愿原则入股金融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也可参与其它产业合作组织或自营发展产业项目。

另一种金融产业扶持方式是组建金融产业投资合作社。 井冈山旅游发展总公司将其拥有的井冈山九银村镇银行600 万元股份和井冈山农商银行400万元增资扩股认购权, 以一元一股 (每户1 万元) 转让给1000 户“红卡户”中无力、无业需政府长期扶持的特困户, 由贫困农户借助资产收益扶贫试点项目资金, 组建金融产业投资合作社, 通过井冈山旅游发展总公司代持入股九银村镇银行和井冈山农商银行, 以获得稳定的、持续的收益。

二、井冈山市产业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 笔者发现井冈山市在不断创新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阻碍了产业扶贫的进一步优化。

(一)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井冈山市贫困村多在深山区一线, 群众居住分散, 自然条件差, 交通不便, 水利设施老化失修, 用电质量不高, 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有待改善。 在调研组走访的数个产业基地中, 均发现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未跟上的现象, 有的道路未完成硬化, 车辆和行人进出产业基地十分不便, 有的灌溉和耕作方式较为落后, 未形成规模化的现代化农业。

(二) 土地流转和利用率低, 产业规模受限

产业精准扶贫要实现规模化、深度化发展, 需要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带动和引领, 通过构建大规模的产业基地, 吸纳贫困户参与生产, 实现产业带动脱贫。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很多产业基地面临着无法流转到更多的土地来扩大基地规模和生产, 土地流转和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以江边村草莓基地为例, 该基地计划规模为1000 亩, 但由于无法流转到更多土地, 只能在现有的200 亩基础上发展生产。

(三) 产业扶贫资金短缺

由于贫困户本身经济条件差, 除了仅有的几亩土地外, 几乎没有其他可用的生产发展资金。 可以说, 贫困户发展产业, 必须全部依赖政府扶持和社会帮扶。 井冈山市产业帮扶资金主要有省财政安排的原中央苏区产业发展资金和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 但是这两项资金加起来不足4000 万元, 对于要扶助全市4456 户贫困户脱贫, 无异于杯水车薪。

(四) 贫困户受教育程度低, 无法掌握相应的产业技术

由于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 优胜劣汰成为常态, 这就要求所扶持的产业需不断提高自身品质和科技含量, 农业生产也要不断向市场化、专业化迈进。 这就对参与劳动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区别于以往的简单劳动、埋头蛮干, 需要劳动人员掌握更多的科技生产方式。 但是在调研组走访的数个贫困村中, 均以留守老人居多, 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 农村当中的青年人很多也存在思想观念陈旧, 科技意识不强, 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的问题。 在调研的厦坪村食用菌合作社, 合作社负责人告诉我们, 参与劳动的主要为周边村庄的老年人, 而年轻人大部分也不懂技术, 主要都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三、井冈山市产业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 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促进产业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创新资金运管机制, 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 引导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统筹各类资源, 优先解决贫困地区道路不畅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电力质量不高、信息化落后等突出问题。为加快产业发展, 提升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提供保障。

(二)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为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对扶贫产业基地和企业用地统筹考虑合理安排, 同时, 彻底理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 依法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 将那些农村闲置土地、经营管理不善、利用效益低的土地流转到产业经营大户手中, 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的产业扶贫龙头企业聚集, 便于农户以土地使用权的形式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连片开发土地资源, 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为大规模产业扶贫开发奠定基础。

(三) 多渠道筹集资金, 解决产业扶贫资金不足的问题

资金是发展生产的关键和生命线, 但是单靠政府财政拨款是有限的, 必须动员帮扶单位、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争取更多的产业扶贫资金, 或在技术上提供支撑和指导, 帮助贫困地区和人口发展生产; 引导和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扶贫事业, 针对贫困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产业、龙头企业的不同需求, 引导和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增加贫困地区有特色、有潜力的扶贫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政府要加大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适度发展地方中小银行, 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的主渠道作用, 适当简化贷款程序, 降低放贷担保、抵押条件, 延长贷款期限, 提高信用贷款额度; 尝试以林权抵押、基地抵押等新型信贷抵押模式。

(四) 加大贫困农民的产业技能培训

有针对性地加强贫困农民的产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科技技能、市场经营风险意识等综合素质, 为提高产业精准扶贫效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健全技术服务推广与培训体系, 采取科技专家下乡、科普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培训农户, 着力培养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 科技种植养殖能手, 全面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良种良法, 为扶贫开发提供智力支持, 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承相, 贺丽君, 全永海.产业扶贫精准化政策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5, (2) .

[2]李捷, 罗庆华, 郑昭峰, 张琦.张家界市大鲵产业扶贫的调查与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5, (8) .

[3]孙璐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15.

篇4:白马滩精准扶贫调查

2016年初,地处延安革命老区的黄龙县在延安市率先实现整体脱贫。但是,对黄龙县白马滩镇的干部来说,扶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2016年12月12日,记者第二次来到陕西省黄龙县白马滩镇河西坡村南湾组采访。上一次采访是在半年前,那时,村民韦武德承包的鱼池刚刚投放鱼苗不久。鱼池里养的是当地从未养过的冷水鱼和大闸蟹,这在当地还是个新鲜事。

不过,对姜飞来说,已记不清到过这个鱼池有多少次了。姜飞是白马滩镇副镇长,也是与韦武德结成对子的帮扶干部。黄龙县2016年初实现整体脱贫之前,还有贫困人口1576户3009人,其中就包括韦武德一家。

“长得着急了点”

“我这个人长得着急了点,因此经常有60后、70后的人和我称兄道弟。”1986年出生的姜飞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他幽默地说,“实际上,我们镇的班子成员年龄都不大,书记80年的,包括镇长在内86年的有四个人,82年和84年的各一位,78年和79年就算最大的了,可以算‘准80后的’。”

姜飞是2015年7月当上副镇长的。这一年4月,黄龙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启动。黄龙县的目标是2015年底实现整体脱贫,到2020年实现小康。县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人对人”、“点对点”、“面对面”地全覆盖,帮扶贫困户脱贫。“我们县有个‘4321的帮扶制度’,即:处级领导帮扶4户贫困户、正科级干部帮扶3户贫困户、副科级干部帮扶2户贫困户、后备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姜飞说,“按照这个要求,我要负责两户贫困户脱贫。除了韦武德,还有神峪村的五保户冯中堂老人,也是我的帮扶对象。”

冯中堂是个64岁的老人,前些年儿子夭亡,老人独自居住,患有脑血栓、心肌梗塞等疾病,属于无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对于这类贫困户,政府采取直补到户的“兜底”式扶贫,即政府承担特殊贫困人口的医疗、养老等开支,除享受国家政策补助、大病医疗救助等有关政策补助外,还会给予临时困难救助。

姜飞说,作为帮扶干部,自己是冯中堂老人的第一责任人。他像老人的儿子一样,除了逢年过节去看望,平时至少每个月到老人家去一次。每次去的时候,他会给老人带点米面油或水果糕点等生活用品,有时还帮着老人干点活,陪老人一起吃顿饭。“但我不会给他钱的,老人有钱也没有地方花,他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和照顾。”

姜飞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老人以及村上的干部,老人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或生病住院,总是第一时间和他联系。有一次,冯中堂在晚上突然发病了,给姜飞打电话,姜飞当时还在县城,距白马滩有50多公里。他急忙安排人就近将老人送到相邻的韩城市医院抢救,自己又连夜赶到医院。

前不久,冯中堂老人因病去世,姜飞的帮扶对象只有韦武德一户了。

“韦武德家有五口人,他两口子、父母以及刚刚考上大学的女儿。但韦武德的父母年纪都大了,母亲78岁,父亲81岁,妻子腰椎有问题,不能干重活。54岁的韦武德身体也不好,没法到外地打工,家里除了七畝地,再没有别的经济收入。”姜飞介绍说,“我们县按照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将这一类划分为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

根据韦武德家的实际情况,姜飞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并與韦武德反复沟通协商,认为搞养殖是一条不错的路子。姜飞打听到与韦武德同村的王乃林家的鱼塘要转包,就鼓励韦武德承包。“韦武德曾做过大队干部,有一定的经济头脑,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干别的都不合适,搞养殖很适合他,他只是缺资金和技术而已。”

记者了解到,结合县域实际,黄龙县的精准扶贫着力推行庭院养殖、就业扶持、产业提升、生态旅游带动、土地扶贫、金融扶贫、企业带动、教育资助、搬迁扶贫、兜底保障等十种扶贫模式。对于这类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方针,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限期实现脱贫。

冷水鱼和大闸蟹

记者上一次来这里采访时,韦武德说,要不是镇上出面,他根本承包不起这个鱼塘。这个鱼塘的主人、58岁的王乃林也证实了韦武德的说法。王乃林说:“当时还有人想承包鱼塘,根本轮不到他(韦武德)。他一没有资金,二没有经验,要不是姜镇长找了几次,咋可能把鱼塘承包给他呢?”

韦武德承包的这个鱼塘过去一直由王乃林的父亲王迁运经营。王乃林说,由于父亲年事已高,经营不了鱼塘,自己也顾不上,于是就想把鱼塘租出去。姜飞知道此事后,多次找到王迁运老人和他的儿子王乃林,请求王家把鱼塘让韦武德承包。王乃林告诉记者,父亲1947年入党,是一名老游击队员,解放后在村上当了二十五年队长(组长),今年已97岁。看到镇上领导为帮助韦武德脱贫致富,亲自出面担保,王迁运同意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将鱼塘租给韦武德,与韦武德签了租期十年的合同。

姜飞向记者介绍说,韦武德的鱼塘养殖,不仅仅是个扶贫项目,还是一项跨地区的科研项目和两地党建互动项目。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经过考察和调研,认为白马滩镇的水质很好,适合养殖冷水鱼、大闸蟹、小龙虾等水产。这些水产对环境要求很高,尤其是冷水鱼,不仅要在流动水中养殖,而且要求水质纯净,不能有污染,水温常年须保持在摄氏5度到19.2度之间,水温太高、太低都不行。专家考察发现黄龙县的林草覆盖率达到90%以上,当地的澽水河在流经白马滩镇这一段,环境优美,极少受到污染,非常适宜冷水鱼、大闸蟹的生长。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党委与黄龙县白马滩镇党委结成了党组织结对共建关系,将韦武德承包的鱼塘列为特色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在资金上和技术上提供支持,帮助韦武德发展冷水鱼养殖。

韦武德承包的鱼塘就在澽水河岸边。这是一个直径约10米、水深2至3米的圆形鱼塘,泉水从入口不断流入,从另一端排出,形成活水。鱼塘的池壁和池底用白色的瓷砖铺成,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池里一大群游来游去的鱼儿,给冬日的河边平添了不少生机。姜飞告诉记者,建这个鱼塘已累计投入13万元,如果没有政府支持,韦武德一个人是建不起来的。

nlc202309090036

韦武德养的冷水鱼也称作鳟鱼,俗称金鳟和红鳟两种,市场上售价比普通鱼要高出很多。姜飞说,刚建成时,共投放了684斤鱼苗,一条鱼只有几两重,现在最小的也有两斤多重了。

在鱼塘上游二三十米处,有两片很湿润的草地。姜飞说,草地深处有两眼泉水,常年不干,冬季不结冰,水温最高不超过摄氏21度。韦武德养冷水鱼用的就是这里的水。

记者注意到,在养冷水鱼的鱼塘上游,还有两个水塘。姜飞说,中间这个是韦武德新建的鱼塘,靠上游的是王乃林建的。这两个鱼塘主要养殖大闸蟹,以及混合养殖草鱼和小龙虾。韦武德养的冷水鱼和大闸蟹主要销往邻近的韩城、渭南以及黄龙县城少数几个高档酒店。但就整体来说,黄龙县的冷水鱼和大闸蟹还不被外界认可,许多当地人也不知道。

姜飞还告诉记者,黄龙县本地生产的大闸蟹在上海的一个水产博览会上连续两年获得大奖:2015年,一只5两6的公蟹摘得“蟹王”奖。2016年,一只3两7的母蟹又获得“蟹后”奖。据说,母蟹能长到3两多就很难得了。

扶贫还在路上

韦武德到西安给爱人看病去了,记者这次采访未能见到他。

姜飞说,早在2015年底,经过严格的考核验收,黄龙县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6946元,并且人均纯收入最低的贫困户,人均收入也超过了省市确定的贫困标准,黄龙因此取得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在延安市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这其中就包括韦武德一家的成功脱贫”。

据姜飞介绍,2015年底考核统计时,韦武德一家年人均收入约3900元。2016年,韦武德仅大闸蟹一项收入就达到8600元,初步估算,全年收入会远远超过2015年。尽管韦武德已经实现脱贫,但因病致贫多年,家底薄,加上女儿又考上大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宽松。

姜飞说,县上规定“不脱贫,不脱钩”,无特殊情况,三年内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不再调整,用铁的纪律保证和促使帮扶干部、驻村队员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确保帮扶队形不变,帮扶队伍不散。因此,他現在与韦武德一家仍然是帮扶关系,经常就养殖方面的事情与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交流沟通,还要为韦武德联系销路。另外,姜飞每月还自己拿出100元資助韦武德的女儿。现在,韦武德的女儿差不多每个月都会与姜飞通一次话,姜飞说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姜飞以前曾经做过十三年村官,在另一个乡镇界头庙镇做村支部书记助理。但做村官其实并不是他的初衷。姜飞说,他大学学的是建筑经济管理,毕业时监理师资格证也拿到了。2008年,正赶上全国公开招考村官,他跟着同学一起报了名,当时只想着再体验一次“国考”,根本没有想到会被录取。他于是跟父亲商量,父亲说,考上“村官”是好事,并且让他不要到外地去了,就回到黄龙,因为这里的情况他都熟悉,容易开展工作,在外地人生地不熟,工作起来吃力,父母也照顾不到。

交谈中记者得知,姜飞的父亲是渭南市临渭区人,当兵后转业到了黄龙县。“我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是农村人,我又出生在黄龙,因此我回到县里为村民服务,和农民打交道没有任何障碍,我不光骨子里是个农民,长得也像农民,对吧?”姜飞风趣地说。

“其实,扶贫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但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情。”谈及自己的扶贫感悟时,姜飞很平淡地说,“这只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再说我就是黄龙本地人,对这个地方有感情。我这个人心比较软,见不得人受恓惶。”

姜飞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说他才上幼儿园的儿子有一天对他说:“爸爸,给我50块钱。”他问儿子干啥用,儿子说:“我要捐钱,救小朋友。”原来是儿子在电视里看到有失学儿童需要救助,自己想帮帮他们。姜飞说他很受感动,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帮助别人,自己做的这点事情,实在算不上什么。

天色不早,当记者要离开韦武德承包的鱼塘时,临时替韦武德照看鱼塘的王乃林对姜飞说:“想办法联系人,再卖点鱼吧。好长时间没有收入了。”显然,姜飞短时间内与扶贫是脱不了“钩”了。正如他们的县委书记所言,扶贫永远在路上。

篇5:走访帮扶对象,落实精准扶贫

走访帮扶对象,落实精准扶贫

6月24日,某某学校60余名教师在校长某某与党支部书记某某的带队下来到****村对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精准扶贫工作。帮扶责任人分为20个工作小组,深入了解掌握每一户贫困户致贫原因以及家庭详细情况,同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精准分类、精准算账,为每一家贫困户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全面、快速、有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

篇6:个人精准扶贫入户走访记录内容

在11月8号动态管理工作动员会议后,清水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所有人员又开始忙碌起来,在7月份的动态管理工作结束到现在,清水村委会贫困户档案得到充分的完善,每一户贫困户的档案盒都装满了各类信息采集表和材料,档案工作的完成让底贫困村要脱贫出列的清水村委会也压力降低,也对脱贫出列充满信心,此次第二轮动态管理主要对象是20脱贫户,通过持续四天的入户调查,召开“村三委”会议,户主及党员代表会议,定下了年脱贫户花名册并进行公示,动态管理的第一步工作也基本接近尾声。

在入户这四天时间让我觉得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也是一名扶贫专干来说,我学习到很多东西。清水村委会是一个高寒山区村委会,由于气候和地区的因素,农作物收入较低,全村超过80%的人也都长期在下关务工维持生活开支。想要真正详细了解这部分贫困户生活状况,只有通过实地入户才能知道,此次入户让我对扶贫工作方式方法有了更新的认识,入户调查应通过“三步走”:第一步是“看”,入户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实地查看贫困户生活和住房情况,去到一户农户家,第一步就是“看”,眼见为实,看房屋状况和生活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吃饱饭有没有保证,脱贫户“两不愁”是不是能得到基本保障;无法脱贫的农户生活还有哪些达不到标准,在工作结束后提供对应帮扶措施帮助他脱贫,才能让做到脱真贫。第二步是“问”,向贫困户详细询问家庭情况,特别对于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等几方面都应了解详细,脱贫的标准不只是单纯的收入达标这么简单,“三保障”才是关键,就教育保障说个例子,清水村委会毕德昌户的女儿考上云南师范大学,对农村来说就像“鸡窝飞出凤凰”,而对一户贫困户来说就意义重大,在了解详细情况后,村委会根据情况给予低保保障,也申请更多教育扶持政策,虽然他家在她读书期间可能生活方面会有点艰难,但未来呢!对于这样的农户只有通过询问了解真实情况对应施策,解决困难,实现真脱贫。第三步是“采集”,去到每一户对他们户口册信息,住房情况,医疗报销册,惠农卡等材料进行照片采集,通过这种方式贫困户详细材料得到不断完善补充,及时修改现有错误信息,对贫困户信息的完善,才能保证未来展开精准施策,精准脱贫才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篇7:精准扶贫走访调查表

为响应和落实县委、县政府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走访活动”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期我局(果业局)全体帮扶干部在镇、村干部的陪同下,对程龙镇五一村24户贫困户开展了不漏一户的全面走访活动。

一、走访方式

结对帮扶工作组分散到各自结对帮扶的24户村民家中进行走访,本次走访中共有24户贫困户,其中低保户共有8户,扶贫户共有16户,入户当面了解情况有15户,通过电话等方式了解情况的有9户。我局结对帮扶干部通过拉家常、嘘寒问暖、聊天等方式,详细了解了贫困户家庭成员情况、住房结构、主要致贫原因、耕地面积及住房面积等情况,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主要经济来源、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要什么帮助、帮扶措施等情况。

二、致贫原因

在走访结束后,分管领导通过开短会的形式总结了此次走访情况,了解到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有以下几点:

1、身体原因,导致无法工作。在8户低保户存在着身体大病、残疾、年老体弱等方面问题,导致无法劳动,每个月只能靠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维持生计。

2、产业意识模糊,导致没有发展方向。部分农户有着发展产业的意向,但是没有准确的方向和对政策的不了解导致寸步难行,只能靠做小工、打杂工维持。

3、上学难,导致家庭支出过大。部分农户由于小孩众多,导致小孩就学费用变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支出,从而导致家庭贫困。

三、帮扶措施

1、在8月份由果业局牵头针对五一村精准扶贫户上学难问题,进行了捐款10000元的帮扶措施,实际的缓解了贫困户上学难问题。给五一村3户贫困户下拨了9000元的安家费。

2、此次上户调查我局帮扶干部针对有产业发展意向的扶贫户,帮助他们对发展何种产业、有何种优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进行了宣传讲解,每户发放了《赣州市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发展百问》,结合果业局技术优势对想发展脐橙产业的贫困户在苗木供应、技术指导给予特别扶持。

3、针对低保户中存在的身体残疾和大病等情况,我局帮扶干部正在与县民政局、镇民政所进行沟通看能否提高其低保享受标准和大病补助标准,并对其讲解了的补助相关政策。

四、情况总结

1、通过此次局、镇、村干部共同走访和扶贫户会议的召开,了解到今年可以彻底脱贫的农户有 4户,分别为:下陂小组蔡志亮、新屋小组曾广成和钟传信、蕉布小组钟小玲;预计明年可以脱贫的农户有12户。

2、目前未发现有新增贫困户。我局通过分析走访贫困户了解的情况,专门针对每户的家庭现状提出了相对的发展建议及帮扶措施。为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8:精准扶贫走访调查表

1 调查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 选取了广安市岳池县农村产业化发展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2个乡镇6个村进行。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调查对象为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 为农村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做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动作用的农村实用人才[4,5,6]。将农村实用人才按照生产型人才、经营型人才、技能带动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五大类进行分类[7], 按照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技术水平结构等4个结构水平进行统计分析。

2 岳池县农村实用人才分布现状

2.1 总体分布

调查表明 (表1) , 6个村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为49人, 仅占6个村总人口数的0.64%, 主要从事粮食、果蔬、畜牧、水产等行业。各村农村实用人才总数分布不均匀, 在5~12人范围, 村平均8.1人。不同类型的农村实用人才分布不平衡, 其中生产型人才25人, 占实用人才总数的51.02%;经营型人才13人, 占实用人才总数的26.53%;技能带动型人才0人, 占实用人才总数0%;技能服务型人才4人, 占实用人才总数的8.16%;社会服务型人才7人, 占实用人才总数14.29%。由此表明, 因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不同且比较低, 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和类型分布都呈现严重不平衡, 以生产型人才最多, 其次是经营性人才, 其他类型人才占比少。

2.2 性别分布

由表2可知, 农村实用人才性别结构分布呈现严重不平衡。男性农村实用人才为47人, 占人才总数的95.92%, 主要分布在生产型、经营性人才中;女性农村实用人才仅2人, 占4.08%, 生产型、经营型人才各1人, 而其他类型人才中无女性。由此表明, 男性在各类型人才中占据绝对优势, 男女比例及其不平衡。

2.3 年龄分布

由表3可知, 从农村实用人才年龄段来看, 呈现“N”型分布规律, 以41~45岁和55岁以上年龄段人数较多, 分别为13人、12人, 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26.53%、24.49%;51~54岁年龄段人数为2人, 分布最少, 占4.09%。从各类型人才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来看, 生产型人才在41~45岁年龄段分布最多, 为8人;经营型人才在36~40岁年龄段最多, 为4人;技能服务型人才在35岁及以下年龄段最多, 为2人;社会服务型人才在41~45岁和55岁以上年龄段最多, 均为3人。由此表明, 各类型人才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不均匀, 结构性分化严重。

2.4 学历分布

由表4可知, 农村实用人才在学历结构水平上呈现倒“V”型分布。初中文化最多, 为20人, 占人才总数的40.82%;高中文化16人, 占32.65%;小学文化8人, 占16.33%;大专及以上文化仅3人, 占6.12%, 占比较低;未上过学的2人, 占4.08%。从各类型人才文化结构水平分布来看, 生产型、经营型人才均以初中文化最多, 分别为11人、7人, 分别占该类型人才总数的44.00%、53.85%;技能型服务型、社会服务型以高中文化最多, 分别为2人、3人, 分别该类型人才总数的50%、42.86%。由此表明, 农村实用人才总体具有一定文化水平, 但文化层次较低, 以初中、高中占比较大, 而大专及以上文化占比较少。

2.5 技术水平情况

调查表明, 农村实用人才技术水平结构分布呈现单一分布趋势, 所有农村实用人才均没有通过技术水平认定, 各类型人才也是同样呈单一分布, 即具有农民高级技师、农民技师、农民助理技师、农民技术员技术资格的人数均为0。由此可见, 农村实用人才中没有具有技术资格的人才, 在该方面呈严重滞后趋势。

3 岳池县农村实用人才存在的问题

3.1 总体数量不足, 性别及年龄呈严重结构化偏向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 6个村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为49人, 每万人拥有农村实用人才数为64人, 占农村总人口和农村从业人员的比例较低, 且表现为男性占比非常高, 占95.92%, 男女性别比例极其不协调;不同年龄段的农村实用人才呈现“N”型分布规律, 41~45岁和55岁以上比例较大, 分别占26.53%、24.49%, 具有老龄化的趋势。由此表明, 在当前脱贫攻坚的新形势下, 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匮乏、性别及年龄结构分布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培育和发展, 降低了农村实用人才在脱贫攻坚中作为“助推器”所发挥的作用。

3.2 文化素质较低, 高素质人才匮乏

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实用人才不具有技术资格的人员占100%, 且文化以初中、高中水平为主, 分别占40.82%、32.65%, 其知识和技能多为实践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而具有高层次文化水平的人几乎没有, 缺乏在生态、加工、营销、服务等方面的高技能高层次综合型人才。在农村产业扶贫背景下,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文化素质偏低, 增加了其接受专业知识的难度, 降低了其能力提升空间, 很难适应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 其“领航员”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

3.3 类型分布不均匀, 技能带动型人才严重缺失

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实用人才各类型分布为:生产型 (占51.02%) >经营型 (26.53%) >社会服务型 (14.29%) >技能服务型 (8.16%) >技能带动型 (0%) 。由此表明, 农村实用人才以生产型为主, 而具有极大带动性的经营型人才较少, 技能带动型人才更是没有。农村实用人才类型分布的不合理性以及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短缺性严重影响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及其产业化的发展, 与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完全适应, 更不能满足当前农村产业扶贫的需要。

4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对策

建议继续加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进一步挖掘农村实用人才资源, 建设一支懂技术、会经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脱贫攻坚中“领航员”“助推器”的作用

4.1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宣传, 树立人才扶贫意识

充分利用网站、微信、QQ、电视、广播、报刊等公众平台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宣传“土专家”“田秀才”的典型事例及其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不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要树立人才扶贫理念, 提高全社会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识,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地位, 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4.2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 充分挖掘人才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中高等职业院校, 以农业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作为实训基地开展培训。聘任较强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讲师团, 因地制宜、师资保证、按需施教, 不断拓展培训专业和范围, 培养急需农村实用人才, 夯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增强培训力量, 拓展培训方式,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零距离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

4.3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县、乡 (镇) 、村三级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 将全县农村实用人才纳入信息化管理, 实现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动态管理, 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水平。创新农村实用人才的考核机制,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出台创新创业奖励政策措施, 对能力强、水平高、贡献大的实用人才, 在物质精神上给予“加油鼓劲”, 激发其回乡创新创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热情, 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

4.4 优化农村实用人才成长机制, 建立人才职称评定体系

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培养、选拔、使用农村实用人才的各种机制, 努力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健康成长。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把有潜力的农村实用人才送出去学技术、学经验, 增长见识, 开拓眼界, 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要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评价体系, 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申报职称评定。

4.5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扶持机制, 增加人才专项投入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优先扶持机制, 政府各部门形成合力, 培养一批带动能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专项资金,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信贷支持力度, 鼓励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项目研发。树立农村实用人才的服务理念, 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新创业过程中努力提供优质服务, 帮技术、帮项目、帮咨询, 带动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5 结语

农村发展大计, 实用人才为本[8]。农村产业扶贫需要农村实用人才作为支撑[9]。因此, 我们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就必须要构建一支高数量、高质量、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将其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锤炼成引领精准扶贫的“主力军”;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经验丰富、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优势, 提高产业扶贫效率, 提升贫困地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加快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进程,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摘要:2016年4月, 在四川省岳池县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农村产业化发展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2个乡镇6个村的农村实用人才现状, 从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技术水平结构等4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实用人才结构分布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宣传, 树立人才扶贫意识;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 充分挖掘人才资源;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农村实用人才成长机制, 建立人才职称评定体系;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扶持机制, 增加人才专项投入”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实用人才,结构分布,调查分析,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郭承尚, 唐开蓉.浅议精准扶贫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 2015, 21 (13) :16-17.

[2]张人起.农村产业扶贫项目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 2015 (10) :195-196.

[3]杨延昭.民族地区贫困应与扶贫对策[J].理论月刊, 2005 (3) :33-35.

[4]曹丽琴, 张玲.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9) :5631-5633.

[5]王蕊, 王宇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实用人才研究概述[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5) :160-163.

[6]胡启本.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 2012 (3) :133-135.

[7]郑伟, 陆艳, 胡顺强.扬州市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及培育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27) :9577-9579.

[8]李琼芬, 周开福, 王海莉, 等.景洪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分析报告[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11) :44.

上一篇:2023届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下一篇:小学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