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2024-07-10

三毛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精选8篇)

篇1:三毛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一个机缘巧合,有幸拜读了三毛老师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记得当时曾一度放下书本,不敢再读下去。最后也不知道怎么读下去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下来就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三毛老师一套书籍,第三本看的就是《撒哈拉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这本。 看到三毛老师和荷西的爱情故事,如果说可歌可泣就太夸张,但是绝对让很多人羡慕。

谁不渴望这样的爱情,不管你做什么我都陪着你,背后默默支持你。 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我想过很多遍什么是最好的爱情,如果前方有一条我曾跌得面目全非的路,而你执意要去,我不会拉住你说不要去,而是给你准备最耐穿的鞋子,备好雨伞,告诉你第二个路口地很滑,第五条街上有小偷,路边的切糕不要买,告诉你,回来家里有饭。”

这或许最能概括他们之间的爱情了。 这本书中,带我们领略了非洲的另一翻景象,这里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国家,也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黑人都是蛮横无理。

我一直都很羡慕三毛老师,可以看遍人生百态,赏遍人生中最曼妙的风景,让那天涯何其远和人世道阻且长都抛之脑后。 在现实中,生活太拥挤,喧嚣都市的人们,从《撒哈拉的故事》中感受到自由的快乐,生命的热度,找到了共鸣,填补了空白,为其单调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文作者:北城没有海

篇2:三毛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鸽灰色的天空,沙丘山峦,一广无垠,异域风情选的风土人情,这就是三毛笔下的撒哈拉的模样。完全不着一丝沙漠里干旱、艰难的生活景象。正因如此,三毛笔下的撒哈拉令人神往,使人心醉,也让人对流浪文学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新的感受。

读《撒哈拉的故事》带着与之前读三毛的其它作品一样的感受。有着对未来生活大爆炸额无限憧憬与探索,有着与荷西之间相濡以沫的忠贞爱情,有着对一个作家笔下繁华的人生故事的好奇„„

书中开篇《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在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章,由此,三毛便用笔尖描述了一系列以沙漠生活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华语读者,造就了无数人的沙漠之梦。凡是有些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沙漠之中,人们的生活极为艰辛,干旱缺水,空气干燥,想想这些,都不曾令人向往。然而置身于其中,却收获了另一番的感悟——沙漠之中,必有绿洲的生活态度。无论在气候,在饮食,在住房等各个方面,三毛带着我进入了一个浪漫的小国度,那里有形形色色的人们,有的热情,有的冷漠,有的主动,有的让人奇怪„„那里有美妙的爱人陪伴,荷西的万水千山走遍的相伴。那里有各种亲人的牵挂,寄来的家乡风味,无数的信文。

作家司马中原曾说过:“读三毛的作品,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开在荒漠里的繁华,她把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命的智慧和极大的勇气的。” 就算过的极为艰苦,在她的文字里却流露出别样的滋味,每一处沙漠之景,都显得那么别致;就算生活中的困难重重,却找不到不快乐的影子,每一个人都变得可爱。

爱情是文学永恒不变的主题。三毛同荷西的传奇跨国恋却更是成为她作品中的重要部分,也使得流浪文学深深的吸引着全球读者,让人神往。结束了七年之痒的认知后,三毛终于嫁给了小自己八岁的西班牙汉子荷西。尽管开篇三毛说到“我的先生很可惜是一个外国人”,却让人觉得幽默而不失趣味。我所了解的有关二人的背景知识里,很看好这样的一对佳人。尽管在撒哈拉草草的结了婚,领证的手续纷繁复杂,尘埃落定,有情的,终成了眷属。现实生活里,也许我太接受所谓的“姐弟恋”,可是七年的爱情结晶,让人觉得美好。在爱的泥潭里,没有年龄界限,国籍界限„„

沙漠中的人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足十岁的姑卡却由于礼俗的原因结婚而消瘦;为了寻找骗自己金钱而不知的太太辛苦存钱的纯真的沙仑;整天借东西而不讲道理的“芳邻”们„„生活压力,仅仅通过只言片语道出来,就算有无理取闹的邻居们,也没有动真格的生气,朴素的环境又似乎带有一丝野蛮,但也增添了无聊沙漠生活的色彩。这些给当代的人也有着很多的体会,邻里文化的建设关乎着每个人生活的幸福程度,对他人多一些的帮助,多一些的包容,少一些的抱怨,不满都是和谐生活的良方,也许只有真的做到一个文人笔下的那种阔达与从容,心态也会放的平和。于我而言,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个道理在学习,在生活中也是大有裨益的。懂得在沙漠之中将自己拥有的先进知识告知他人,将好

东西与他人分享„„这些都会收获快乐。

读《撒哈拉的故事》之前,已经读过了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也知道了三毛笔下的人生痛事不过是爱人的生离死别。卢冀野曾经写过一首小诗:“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广为人传咏唱,也包含了三毛对荷西的怀念之情,使得人不断想去追寻二人的生活故事。一如书中写到:“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和不舍便有多长。”

在超越以往流浪文学的三毛作品影响下,无数老少为之倾倒。敢爱敢恨,敢想敢做,把每一天都当做充满希望的未来对待,人生就是美丽的。尽管三毛的后续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有着对荷西无尽的怀念,甚至在最后自己结束了生命,但无疑都是对爱情的忠贞,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像《牡丹亭》中的那句:情不知何所起,一往情深„„这些都值得人们铭记,怀念,尊重,也给人启发。对待爱情,要忠贞要从一而终;对待生活,要怀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迎接下一刻;对待亲情,带着感恩的心,懂得珍惜„„让今天把明天变特殊,这也是旅行别样的意义!

篇3:三毛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整部书中, 或许根本感觉不到语言有多么铺锦列绣, 而是用平实的语言, 像在给一个老朋友讲她一段旅行的日子, 读着她的文章, 有时仿佛感受到了来自大沙漠中充满异国风情的热风拂过脸颊, 有时读着那些沙漠中女人的遭遇, 却又揪心无比, 像三毛一般对她们的遭遇愤愤不平。通过她眼里的世界, 我们对于心灵的栖息地仿佛又打开了一扇窗户。

一、笑看风雨的人生态度

三毛, 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的家庭,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她在初中时期就读完了市面上可以买到的世界名著。这样的一个奇女子, 普通学校自然是容不得她的。休学后, 在父母和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三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 在诗词古文、英文和绘画方面都打下了基础。就像别人说的那样, 她就是像一个孤独流浪的灵魂, 哪里都无法留住一颗流浪的心。在来到西班牙之后, 她终于遇见了那个让她愿意许下誓言, 并深爱一生的人, 那个人就是荷西。随后她在自己作品里, 大都写到了与荷西快乐无忧的婚后生活, 也正是有了荷西, 才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最可爱、最快乐的三毛。

在《撒哈拉的故事》里, 三毛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在大沙漠里发生的事, 既有沙漠的少数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习俗, 更有她与荷西简单而又浪漫的生活小事。或许我们都会觉得在沙漠生活真是件洒脱而又浪漫的事, 对三毛的流浪生活甚至充满美好的向往, 但当你翻开这本书时, 你会发现, 三毛在一件件讲述她在沙漠里发生的事时, 在字里行间, 仿佛感受到她的脆弱和忧伤, 但她从不明明白白讲出来, 她永远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积极开朗、苦中作乐的流浪者的形象, 这正如她的母亲所说, 她从不逃避命运, 总是勇敢面对人生。

三毛曾说:“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 在于是否痛快活过。”生命里即便有许许多多困难与无法抗拒的命运的捉弄, 但我们要学会乐观看待它们, 用积极的心态迎接它们, 在书中的《素人渔夫》这篇文章里, 三毛讲述了她与丈夫两人因为经济困难, 迫不得已体验了一把上街卖鱼的故事。故事的开始, 三毛列下收支账单告诉荷西今年赚了很多钱, 并安慰荷西在沙漠的辛苦是值得的, 荷西起了兴致, 两人便去了当地最好的饭店消费了一把, 回来之后, 三毛又把账单支出的另外一部分告诉荷西, 赚来的钱都被花光了, 两人便信誓旦旦地说再也不帮别人拍照, 也不再去旅行了。最终两人通过自己打鱼卖鱼, 赚来了一笔钱, 还是大吃了一顿, 花光了赚来的所有钱, 哭笑不得的三毛又继续开始了以前的生活。沙漠的生活在旁人看来是既浪漫又神秘的日子, 但缺水, 经济落后, 生活习惯的不同这些问题时而不时像小插曲一般发生在三毛的流浪生活里。在发现支出和收入抵消时, 并没有直接告诉荷西, 而是安慰他今年的收入很多, 让单调的沙漠生活多了更多情趣, 卖鱼的经历让爱尝试新事物的三毛苦中作乐, 在荒芜的沙漠中, 她总能找到一个方式寻找心灵的栖息地, 使漂泊的心灵得到慰藉, 正如她所想的那样, 生命有长短, 但她想要的是痛快地活好每一天。或许真的像周粲说的:“根据我从三毛的书中得出的印象, 我同意三毛是一个真正生活过的人。生活过的人很多, 但是‘真正’生活过的人, 恐怕就少之又少了。”[1]

三毛这样的奇女子生活的方式自然是那样的理想主义, 钱放在棉袄口袋里, 想拿便拿, 直到拿完后才发现钱已经花完了, 再和荷西一起体验卖鱼的乐趣。当爱情面临物质生活的威胁, 三毛却说:“爱情是一种奥妙, 在爱情中出现藉口时, 藉口就是藉口, 显然已经没有热情的藉口而已, 来无影, 去无踪。如果爱情消逝, 一方以任何理由强求再得, 这, 正如强收覆水一样的不明事理。”试问现在还有谁能做到爱情只追求精神的快乐呢?

三毛在用自己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 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生活的执著的追求, 面对苦难时, 依旧坚持内心的信念, 以极高的热情拥抱生活, 使心灵找到可以依靠的地方。

二、心怀信仰的流浪人生

“三毛不是美女, 一个高挑着身子, 披着长发, 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 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 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 到处逢人说三毛, 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 艺术靠征服而存在, 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2]贾平凹曾这样形容过三毛, 她用爱与流浪, 唤醒灵魂对纯真与自由的渴望。

曾经有一位读者说, 在读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后, 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看到三毛面对强悍无法抗拒的宿命时, 用灵魂哭诉, 用灵魂与之抗争, 继续选择流浪, 做一个不被一切红尘世事牵绊的追梦人, 他的心中或许就像其他人一样, 感动于三毛洒脱的面对苦难, 热爱眼前的生活, 只求心灵找到真正的归宿。

有人说三毛的一生就完成了两件事, 一件是走遍千山万水的流浪, 她的一生仿佛都是伴随着长鸣的汽笛声, 她的流浪旅程得不到大众的尊敬, 得不到体面的生活, 没有现有生活的安逸乐趣, 没有家人在身边的嘘寒问暖, 还要和爱的人一起忍受生活的艰苦, 终有一天甚至会忘了你从哪里来, 要去往哪里, 她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旅行, 寻找存在的意义, 在一场又一场陌生的事物面前寻找心灵的慰藉, 这不就是流浪的意义吗?另一件是一场理想主义的浪漫爱情, 三毛曾说:“每天想你一次, 天上飘落一粒沙, 从此形成了撒哈拉。”可见她对荷西的用情之深。在于荷西相识后, 三毛得到了她想要的爱情, 在书里, 她向我们描绘了她与荷西婚姻生活的点点滴滴, 他们的生活充满情趣, 让多少人为之羡慕与动容。对于三毛这样的流浪者来说, 像是无处漂泊的千年的情, 终于有了一处栖息地。

“我喜欢的是她那种爽朗的性格, 好像很柔弱, 其实却很刚强。她把很多凄怆的际遇, 都能写得生气勃发, 洒脱浑厚, 她不是不知忧愁伤感, 但在生命里还有比伤感更强的东西。”[3]彭歌曾这样形容过三毛内心的刚强, 三毛之所以能够经得起流浪途中的孤独, 不为世俗的东西所牵绊, 其内心刚强的来源是她的信仰, 有人一提到信仰就会想到宗教信仰, 其实对于信仰来说, 宗教信仰只是信仰中最狭隘的一部分。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信仰, 来自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感悟, 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带给你的感动, 它们足以让你感慨万千, 让你拥有巨大的力量, 那就是生命的力量, 就是所谓的信仰的力量。

对于三毛来说, 只要能带给她指引, 带给她感悟的就是她所追求的信仰, 她是一个基督教徒, 却也喜欢佛家, 甚至还会看《金瓶梅》这样的书, 在三毛的世界里, 宗教不是限制你言行的东西, 它是你用来感悟生命的东西, 只要你心怀信仰, 所有宗教就是一样的, 你只需要跟随自己的心, 满怀对生命的感悟, 这就是你的信仰, 就是信仰的力量。

真正的流浪者是不会有“为什么要去流浪”这样的问题的, 因为对于流浪, 他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意义, 有人说,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对于流浪者来说, 既然选择了流浪, 便要放下尘世的牵绊, 去自己心中的理想的世界, 如果你还在纠结徘徊, 就请你立即背起行囊上路吧, 不要问为什么, 当你在流浪的路上时, 就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三、善良心灵的追梦之路

在黄沙漫天的撒哈拉沙漠, 一切都显得那么荒芜, 生活在当地的人们仿佛与世隔绝, 落后的生活方式与思想, 女性与奴隶所遭受的灾难时时刺痛了三毛与我们的内心。书中的《哑奴》这篇文章就描绘了一个沙漠里奴隶的生活, 善良的三毛同情奴隶被财主虐待, 便常常偷偷跑去给哑奴送吃的和钱, 即便已经这样帮他了, 但三毛还是觉得不够, 她觉得她的帮助只能帮他度过眼前的困难, 却打开不了他一辈子的枷锁, 改变不了他的命运, 所以她心怀愧疚, 在奴隶被买走时, 她竟泪流满面, 这就是三毛, 一个心怀怜悯、善良的三毛。

“等到阿布弟拿着一块染着血迹的白布走出房来时, 他的朋友们就开始呼叫起来, 声音里形容不出的暧昧。在他们的观念里, 结婚初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去夺取一个小女孩的贞操而已”[4]。在《娃娃新娘》里, 三毛描绘了落后腐朽的撒哈拉居民的婚俗, 从言语间可以感受到三毛对这种行为的谴责与愤怒, 她无法忍受一个还是花儿一般年纪的女孩就这样失去了追求幸福的权利。

她悲天悯人, 在面对命运的无情捉弄时, 她同情别人的苦难, 她说她的同情不是施舍, 施舍就成了同情的罪, 她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向人们传达勇气的正能量, 她说:“个人的遭遇, 命运的多舛, 都使我被迫成熟, 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

人生来就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出生在不同的起跑线, 沙漠里的女人和奴隶他们生来就身份卑微, 他们无法改变这一现实, 但平等是相对的,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至于周围的环境怎样限制你, 这都是平等之外的事, 即便生活有这么多无法改变的不公, 但我们仍需要满怀希望与热情面对生活, 因为你要相信, 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公平的事, 没有人可以阻止你追求你想要的幸福。

三毛通过她眼里看到的世界告诉我们, 即便眼前一片黑暗, 但我们还是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用努力改变命运, 用心灵感受这个世界存在的善良与平等, 无论前方是荆棘丛生还是鲜花盛开, 都要勇往直前。

四、结语

“所有人世间关于生命的哲学, 都不是用来说与听的, 而是用来感悟的, 用来热泪盈眶的”[5]。一世清欢曾这样形容三毛带给我们的生命哲学。她用一生的流浪情结, 写尽世间繁华悲欢离合, 用她的善良, 乐观, 对生命的热爱, 唤醒了一代人的灵魂对纯真与自由的渴望, 虽然三毛已经离开了我们, 但她以记忆和文字的方式重新活在人们心中, 从此, 有一种, 敢爱敢恨, 敢于追求梦想, 心怀希望活好每一天的生活方式叫三毛。

摘要:《撒哈拉的故事》的出版, 使得“三毛热”迅速横扫整个华文界。书中以散文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沙漠中遇到的奇事逸闻及沙漠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用朴实而流畅的文笔讲述了她如何笑看沙漠中的种种苦难遭遇, 坚持自身的信仰, 为自己的心灵找寻栖息地的过程。本文从三毛的人生经历出发, 从她的生活态度、流浪人生观及心灵寄托三个方面论述整本书想要传递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撒哈拉的故事》,流浪,信仰,善良,归宿

参考文献

[1]贾平凹.贾平凹作品集第十二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268.

[2]周粲.我不是三毛迷——读《温柔的夜》[N].南洋商报, 1979-11-12.

[3]三毛.温柔的夜[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3.

[4]三毛.撒哈拉的故事[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30.

篇4:寻找西撒哈拉的三毛

到阿雍的时候,我已经在摩洛哥旅行了两个月,去过了所有的旅游城市,走过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海岸线,但没有一个人建议我去西撒哈拉,那儿没有知名的景观,处于剑拔弩张的停战状态,并不是适宜的旅游地。

三毛到达西撒的时候,正是西班牙90年殖民期的末尾,1975年摩洛哥出兵逼退西班牙,把西撒变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西撒人的沙漠游击队波利萨里奥得到阿尔及利亚的支持,跟摩洛哥占领军武装冲突不断。直到1991年,在联合国调停下,双方终于同意停火,但计划中的全民公决直到现在都没能举行。在摩洛哥的地图上,西撒哈拉只是它的一个省。狭长的西撒紧邻大西洋,是沙漠与大洋交接的地方。我和同伴从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飞到西撒南部城市达赫拉,再乘坐长途巴士北上538公里,到达西撒首府阿雍,就是想看看大漠黄沙与碧海蓝天交织在一起的风景。

虽然海岸线近在咫尺,但大部分时间并不能看到海。沙漠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散落着一丛丛的耐旱植物,偶尔有几只单峰的骆驼被巴士惊扰,从公路边跑开。有时会突然冒出几间低矮破旧的房屋,也有一两个冲浪的游客。大部分时候,只有随着日光颜色变化的戈壁,和破开戈壁的一条狭窄的、双向车道的公路。惟一的调味品是检查站。从达赫拉到阿雍,一共有9个检查站;有时候是全体乘客接受检察,有时候军警会挥挥手放巴士过去;有时候是抽检,作为一望即知的外国人,我和同伴两个是重点盘查对象,“你从哪里来”、“做什么”、“要到哪儿去?”同伴是在摩洛哥工作的志愿者,这身份十分敏感,国际社会时常因为西撒的人权问题向摩洛哥发难,后来我们才知道,就在一周前,阿雍还有过西撒人的游行,抗议摩洛哥政府的不公待遇,示威者与军警冲突,有人被捕,有人受伤。

阿雍城的巴士站非常热闹,我站在路口看路牌,寻找旅行书中推荐的酒店。几个女孩子嬉笑着走过来,典型的撒哈拉人打扮,用一条长而艳丽的纱巾裹住全身,松松地搭在头上,故意露出一绺头发来,那纱巾时而跌落,时而松垮,女孩们时常整理衣衫的举止,又流露出一种风情来;而北部的摩洛哥女孩,头巾是单独一条,严密地包裹在头上。

三毛在《白手起家》里写道,到阿雍的时候,丈夫荷西在镇外的坟场区向撒哈拉威租了房子,他们从机场徒步走回去,看到“远离我们走过的路旁,搭着几十个千疮百孔的大帐篷,也有铁皮做的小屋,沙地里有少数几只单峰骆驼和成群的山羊。”他们到镇上买东西,荷西告诉她,“这是银行,那是市政府,法院在右边,邮局在法院楼下,商店有好几家,我们公司的总办公室是前面那一大排,有绿光的是酒店,外面漆黄土色的是电影院……”而她看到的“回教皇宫城堡”其实是四颗星的“国家旅馆”。至少从外表看,国家旅馆还是像一座回教皇宫,赭红的围墙,酒店大堂里铺着绿色的大理石,柱子上镶嵌着马赛克。酒店走廊的围墙和大厅的天顶上有繁复的手绘装饰画,内院里还有花园与泳池。只是房间内的设施都破旧了,有住客形容,在西班牙政府的管理下,这是“一千零一夜”式的豪华大酒店,而现在,是一个“噩梦”。三毛在《素人渔夫》里写过她与荷西到海边捕鱼卖到国家旅馆,当晚见到荷西的上司,又用12倍的高价请上司吃鱼的事。

国家旅馆坐落在默罕默德五世大道边上,阿雍跟摩洛哥所有的城市一样,最繁华的大街以默罕默德五世命名,他是带领摩洛哥摆脱法国殖民,建立现代国家的国父;另有一条主干道以哈桑二世命名,他是默罕默德五世的儿子,现任国王默罕默德六世的父亲,也是在哈桑二世任上,摩洛哥兼并了西撒哈拉。默罕默德五世大道与哈桑二世大道往往彼此相连,对于旅行者的好处是,永远知道市中心在哪里。

三毛故居大约在一公里开外,我们一路问一路寻过去,终于找到这条毫不起眼的小街,房子在街道中部,漆成土黄色,一层楼加盖为两层,窗子非常小,从左到右有四个门洞,44号是左起的第二个,门牌依旧是手写,我们站在街对面望着这房子,并没有打算进门叨扰现在的住客。这时,从右侧门洞里走出一个穿着摩洛哥长袍的老人,看到我们招招手,然后快步走到44号,竟帮我们敲了门。等了一会儿,门开了,一个戴头巾、抱孩子的女士出现了,甚至可以说英语——在摩洛哥,尤其是南部非常少见,阿雍果然是国际化的。我们解释了来意,“能进门看看吗?”她并不惊讶,只是说丈夫不在家,男士不能进来。又犹豫一下,才让我的同伴留在门外,放我进了门。这是典型的普通摩洛哥人家,进门一条狭长的走廊到达客厅。屋里铺一张地毯,靠墙摆着长方形的座垫和靠垫,用以待客;另一边的柜子上放着一台小电视,好像正在转播昨晚的球赛。最醒目的位置有一张黑底的挂毯,上面绣着金色的阿拉伯文,一定是一段古兰经。其余没有任何的装饰,其他房间更为朴素,以致简陋。

这条金河大道现在位于城中心。1990年代初,新华社驻北非记者章云来寻访三毛遗迹时,这条街的名字改为颇有西班牙色彩的加泰罗尼亚大街,现在又改为NakibMiloudElkhalloufi大道,想必是哪个重要人物的名字。命名是体现政治意志最直接的方式,SaharaLine紧挨着1975年11月24日大街,这日子也应该记载与摩洛哥占领西撒有关。三毛在《哭泣的骆驼》里记述过那段日子,镇上的居民如何见风使舵,从心向波利萨里奥,变为支持摩洛哥,她的房东罕地第一个挂起摩洛哥的国旗,章云后来找到了罕地,他已经成为一名将军。

三毛与荷西登记结婚的法院已经迁走了,法院楼下的邮局还在。大门没开,我们走进隔壁,只见有一个柜台,沿着墙有两排的邮箱。有人从屋里走出来,看到我们摇摇手。我们以为是示意不能拍照,结果却相反。他把我们请进里屋,环顾四壁,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旧照片和剪贴报,像一间小型展览室,仔细一看,才发现主角是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的作者。

1927年起,德·圣埃克絮佩里曾在阿雍北部的小镇塔法亚做过18个月的空中邮政站站长,2004年,塔法亚建立了一座博物馆纪念他。

这邮局应该是三毛最频繁光顾的所在,她在这里取亲友寄来的食品、礼物、订阅的杂志;又把撒哈拉的故事寄出去,在万里以外的故乡发表。

我们在西班牙教堂门口喝一杯薄荷茶,教堂吸收了本地风格,由数个圆拱组成结构,头顶一个十字架。我再翻看一次《撒哈拉的故事》,所有的故事情节立体起来,有了真实的布景。三毛大部分的故事我已经忘却了,是到摩洛哥旅行之后才重读。也因此对她有了全新认识,她是华人世界里不折不扣的前卫旅行家,是旅行者中真正能打破边界,融入本地的少数派。可以想见,40年前,她在阿雍的生活完全是拓荒式的。其实探访三毛的遗迹并不重要,对我来说,她只是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撒哈拉的入口。

篇5: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撒哈拉的沙漠是一片壮美而浩瀚的沙漠,却也是一片精神文明的荒漠。三毛用一颗善良的心将一个黑暗的社会用轻松的笔调描写出来,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迂腐愚昧的部落——撒哈拉威人。这里的人们都不识字,妇女常年用深色的裹身布包住自己,面带黑纱,即使病了也不去医院,因为医院的医生是男人。于是好心的三毛只能将自己手边所有的食物和药留给了穷苦的撒哈拉威人。聪明的她用自己在书中学到的知识和自身经验为邻居妇女们治好了一些小毛病,渐渐的邻居们有什么头晕身疼的都来找她取药。她说自己是“非洲巫医”,丈夫劝阻她不要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她只能无奈的笑笑,然后固执的跑到每一个需要她帮助的妇女家里。她也知道这样子很冒险,可是这里的文化禁锢了女人的自由,善良的她无论如何也没法眼睁睁的看着她们痛苦受折磨。于是,当姑卡的脚生疮时,她用中国的老药方黄豆医好了;当邻居的母羊生小羊衣胞下不来时,三毛用在书上看到的方法给羊灌酒救了它;当沙蒂的表妹就快饿死时,是三毛从她的脸上看到了饥饿,教她捡回了性命;还有帮法蒂玛生小孩,用指甲油帮别人补牙……促使她大胆行医的是那些宁愿病死也不去看医生的妇女,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医生是男人。这些足以让我们看到远离文明的封建与文明中的智慧,有着令人心酸的反差和难以言说的疼痛。

三毛总是想要帮助沙漠中的这些弱者。平日无事时,她就在自己家里开了一个免费女子学校,教当地的妇女数数字和认钱币,程度好点的便教点算术。然而这里的“学生”流动性很大,因为她们没有意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在她们的意识里,生活就应该是那个样子,依循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知识离她们太遥远。可是即使是最简单的数数,她们也没有什么心思学习,多半是翻翻书里的漂亮图片,试穿三毛的各种欧式衣服,或者集体躺在新床上。三毛在家的时候,经常或有当地妇女或小孩敲门,理直气壮地借东西,从剪刀、酱油、淡水到食物、衣服,能借的都借过,却从来不会归还。看到这些,三毛只能无奈地笑笑,感叹文明的落差和个人力量的薄弱,她不会计较太多,只是可惜没有真正的帮助到她们。

篇6: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2:羡慕三毛:

羡慕三毛有那样的父母:有着健康的身体、聪敏的头脑,使孩子从小物质上得到充分满足,即使在三毛成家后仍给予很大的帮助与支持;一心爱着孩子教育很好并不约束孩子成长,试想有多少的家长愿意让孩子一辈子随自己性情流浪。

羡慕三毛有那样的朋友:什么叫真朋友?就我的理解:真正的朋友是共分享共患难的朋友,当你在尖峰时并不急于沾取你的光芒,当你在低谷时又能给予帮助关心。而三毛交到的都是些真性情的朋友,不舍得她到沙漠受苦,但真要去了就尽力寄些所需东西,急人之所需雪中送炭都不夸张,即使是那些追求三毛的男性朋友,亦给予尊重和帮助(我始终认为男女朋友间应保持尊重,底线很重要)。

羡慕三毛有那样的爱人:荷西!怎样说他呢?看这本书,就觉得越看越喜欢荷西,最后就觉得以后找人过一辈子的话就找这样的。

a:他是如此的爱三毛:他爱三毛矢志不渝,小时候就对三毛讲‘从小的愿望就是娶三毛为妻’;他爱三毛一辈子为了她可以牺牲一切:撒哈拉沙漠,这是怎样的地方?稍有常识的人就会知道这里的气候、物质上的贫瘠,更不用说风俗不同宗教不同......有多不同?你能想象那里人几年不洗一次澡甚至许多人一辈子不洗澡;你能想象那里人不知道自己几岁,女孩子8——10岁就要结婚;你能想象那里还有《汤姆叔叔的小屋》里如汤姆命运的黑奴买卖。我觉得不可思议。而就是这样的环境,荷西听说三毛坚持要去时不笑话不阻止更不拖累,默默的收拾了行李,先去沙漠的磷矿公司找到了事,安定下来,等三毛单独去非洲时好照顾我。他知道三毛是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不会改变计划的。前一段看《传闻中的七公主》迷上雪七和小跟班的爱情,小跟班也是为了雪七自愿到战争下的伊拉克,当这种只可能发生在影视剧中的场景切切实实摆在我面前时,亦真亦幻,让我着实感动了一番。

b:善良:让沙漠人搭便车,和三毛一起帮助哑奴,成为撒哈拉威人的修理匠工匠。

c:信任:对爱人的信任,对朋友的信任。

d:负责:少说,多做,将一切付诸行动中。

e:孝心:当他们刚到沙漠时那样的艰苦条件,荷西坚决不用三毛父母的钱说:“给父母养老,你的父母以后我们离开沙漠,安定下来了,都要接来。”他了解三毛的孝心,自己也是绝对的孝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白手起家。

f:稳重,男人味:在温饱问题未解决之时绝对不会儿女情长但也尽量不让三毛受苦;当遇到危险与困难时会第一时间保护三毛;当发生战乱时也没有优柔寡断,马上投身大义之中,但会冒生命危险抽身安抚安排三毛。这样的男人总是理智的给你踏实安心的感觉。

g:可爱:但要相信f并不代表荷西没有情调,他会搞浪漫、会调皮。和三毛抢车、捉鱼.....可爱极了。

h:爱国、是非分明:我很感动的一点就是当荷西的同事讲:“殖民主义又不是只有我们西班牙,人家香港的华人,巴不得讨好英国,这么多年来,唯命是从,这种榜样,沙哈拉威人是看不见,我们是看得见……”时荷西的愤怒,绝对的明辨是非。

说不清楚荷西还有哪些优点,总之他的言行证明了这样的男人值得爱,也无怪乎三毛讲她的男朋友中只有荷西没有车,但荷西与她最合适;无怪乎三毛给父母信中说自己并不十分爱河西但当荷西意外失事时痛不欲生并写过文章荷西我爱你。

越写越觉得像雪七和小跟班,哦不对,是雪七和小跟班像极了三毛和荷西。不知道《传闻中的七公主》的编剧是不是看过三毛的小说来的灵感改编成这样的电视剧。哈哈,不管怎样,都让我喜欢。

3:敬仰三毛:

我不怎么真心说这个词的,敬仰的对象太神圣了,举个例子我敬仰周总理。所以说在此真心说敬仰三毛说明真的很喜欢、佩服她。

我也不多举例说三毛那些和荷西共同的优点了,比如说善良、孝顺、正义、信任、宽容、爱憎分明......不举例并不代表我的偏向,只是许多例子都是重复的。只想告诉大家三毛的这些优点比荷西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男女有别,他们做事的方式、感情的表达上有所区别。

他们很重要的一点区别也是我佩服三毛的很重要一点是她的博学,文学我就不用说了,三毛是辍学生,但三毛有一句经典的话:学校可以滚,但书不可以不读。听听三毛读的书:天文、地理、妖魔鬼怪、侦探言情、动物、哲学、园艺、语文、食谱、漫画、电影、剪裁,甚至于中药秘方、变戏法、催眠术、染衣服……混杂得一塌糊涂,她是那样的兴趣广泛,所以对于三毛的悬壶济世、将饭做成中国饭店、将撒哈拉的屋子设计的如画报似的美丽......就不足为奇了。

篇7:三毛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很早就读过三毛的几篇文字,也深知她的结局是了结在自已手里,本无心写关于她的死。但这几日,空闲时,在电脑上翻着她其他作品随便看看,当做消遣,曾经听说,《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在大沙漠中的生活随笔,因为是随笔,我也就下载过来看看,经过这几天,也就对三毛了解更深了,关于她的死,有如骨卡在喉,不得不一吐为快耳,继而去写一些“陈词滥调”及所谓感觉,聊以慰己。

三毛与沙漠结缘,她自已曾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无意间翻到一本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那期书里正好在介绍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的,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很显然,沙漠给她似曾相识的感觉让她决心追求,于是她孤身一人来到条件异常艰苦的撒哈拉大沙漠,在别人看来,如此疯狂的举动似乎不可理喻,但对三毛来说,她却不以为意,在沙漠里东奔西走,开始了多年的沙漠旅行。

不要以为三毛身体好,能受得了苦。其实她的朋友曾经回忆,一般人能轻松做的体力活对她来说简直就是身体上的灾难!但她却在沙漠中生活那么久,和丈夫荷西享受沙漠中的乐趣,“乐趣”这种感觉,完全可从她在《撒哈拉的故事》的文字中体现出来。

说到他的丈夫荷西,据三毛描述,他是西班牙人,几乎满脸粗狂的胡须,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我也在网上搜到了荷西的照片,说实话,长得真不咋地,可我掏心窝说,荷西绝对是一个百里挑一的好男人,好丈夫,他有个很大的优点:任何三毛所做的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疯狂的行为,在他眼里却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比如说陪三毛去很远的地方寻找美丽的贝壳,差点性命不保;“纵容”三毛偷看撒哈拉威人洗澡。可以说荷西的身心里面是最接近三毛气质的人。当初荷西为让三毛留在自已身边,一无所有地,木头木脑地向三毛求婚,三毛答应了,她将一些感受写进了《撒哈拉的故事》的文字里“我们是一种平淡而深远的结合,我从来没有热恋过他,但我真的觉得特幸福!在这个人决定为了爱情去沙漠里受苦时,我心里就已经决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他们结婚前,荷西努力工作(他确实是个好男人),租了一座小房,房子里一无所有,三毛和荷西却两人联手,用他们的手工作品,艺术地布置房间,将那座小屋弄成沙漠里最美丽的童话王国!

事实上,三毛的心里装载着整个撒哈拉沙漠和整个荷西。他们是三毛最大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安慰。

写到这,我不经回忆《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可以说是奇妙沙漠生活的文化沉淀。书中介绍沙漠中种种文化现象以及沙哈拉威人的生活习性。当然,在沙漠中生活,对三毛来说,除了快乐怡然,但也免不了难过忧伤。当三毛与荷西刚结合时,艰苦的沙漠环境让他们过得并不宽裕,为让三毛过上好日子,荷西常常加夜班(确实是个好男人!),沙漠的晚上,大多时候停水停电,只剩下三毛一人留在家里,独自点着白蜡,看腊的眼泪流成怎样的形状。。。在那些时日,当荷西为赶夜间交通车回工地,三毛等他将门搭一下带上时,她居然就无理性地流

下泪来,会冲上天台,看着荷西的背影,继而下去追他,拉着荷西站住,此时三毛双手深插进口袋,顶着风哀求荷西;“你留下来好不好,求求你,今晚又没电,我一个人,怕。”此时荷西会很木地紧紧抱住三毛(确实是个好男人!),两个人一起流泪,两个人一起悲伤。

需要提出的是荷西很木,十分十分的木,三毛自己也曾说:“荷西像是无一点温柔的资质。”其实,荷西骨子里所隐藏得温柔足以让三毛感动一生。在我看来,荷西具备好男人的所有特点,会工作,会疼老婆,会浪漫,会生活。。。当然,缺点就是不会做饭。

荷西多年来的努力工作,加上三毛写作上不菲的稿费,生活也就越来越好,父母的来信以及读者们的来信越过万水千山,带来无穷尽的祝福,那时的三毛,很满足,也很快乐,别忘了,三毛是个极感性的人,她的快乐与哀愁,很简单,但却很深刻。

还来谈谈她的母亲,母亲很爱女儿,时时刻刻都在为女儿祈祷。以前,当三毛决定远行沙漠时,母亲是极不允许的,她完全不相信三毛能受得了那样的苦,但最终留不住女儿。当女儿走后,母亲只能带去大堆大堆的关怀和祝福。三毛确实也在沙漠中吃尽了苦,每当难过想到母亲时,她会说:“如果母亲有千里眼,看到女儿所受的罪,一定会在万里之外软弱地放声大哭起来。”母亲对三毛的爱如此深刻,更何况,母亲在三毛自杀后。

三毛确实自杀了。

荷西的意外辞世让三毛深受打击,在荷西死后的那段时间里,三毛像是个丢了魂的女子,在那时间段里,三毛的文字中,满溢哀凉的情感,我们再一次不要忘了,三毛是个极感性的人,而且还是个女人,终究是一个女人。

在三毛前几次自杀未遂后,她简单给父母的原因是“生活太悲苦”,一听这话,我突然会想到,季羡林谈佛学时曾说;“生活太悲苦,也就有了佛。”

三毛到头来还是自杀了,父母留不住,读者留不住,她自已更留不住。至于她以什么方式自杀的,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谈了这么久,三毛之死,前面发了大量篇幅写了三毛自杀前的生活,写得也不详细,稀稀拉拉的。但我真正要说的是,我认为,三毛的自杀肯定和荷西,沙漠有莫大的关系,我前面提到,荷西和沙漠是三毛最大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安慰,如今,在沙漠里生活久了,属于前世的乡愁还完了,再加上荷西的意外死亡,让她无法再面对生活,于是她想到解脱,解脱完了,留下自已一大堆文字,文字中充满快乐和凄苦两极感情,她死后,让她成为情感特别迷离的人物。

我一直相信,人生中的每次坎坷过后,必定平坦,免不了不如意。但当试着去跨越坎坷的时候,请千万保持自已心中那份精神寄托和心灵安慰,就算破灭,也要迅速寻找自已的信念。这一点,我这里一个可爱小侄女一句话倒提醒了我:

“你现在不能陪我玩,那我自个玩去。”小孩子天真无暇,最深知快乐的简单,总不会在不如意的事情上纠结很久。

季老的人生座右铭,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想想季羡林老先生在自己百年人生中经历的实在太多了,是最了解人生和生活不过。人,总得有一个方向,有一份寄托,有一个自己的态度。

篇8:三毛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三毛曾说:“我在这个世界上, 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一份子, 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的生活轨道, 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三毛又说过:“台湾是一次生命, 沙漠又是一次生命;荷西的生是一场, 荷西的死又是一场。”这是三毛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她对于生命独特的感受, 这就注定了她对于生命有着独特的理解与抒发。

《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点点滴滴, 每个故事都透露出这个隐忍女子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的坚定。在《妈妈的一封信》里我们可以得知撒哈拉沙漠不是常人能忍耐的地方:物质上的缺乏, 气候的骤变。然而通过三毛的来信却感觉“好像都在天堂, 心情愉快, 对生活充满信心”;“并没有影响到你的情绪……夕阳中的蜃楼, 一望无垠的黄沙, 一向是你所神往……”对她来说, 流浪就是一种异于常人的幸福, 是自由生命的体现。

一、流浪中的栖息

三毛的另外一部作品《橄榄树》中写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流浪远方……三毛的一生都在流浪, 这个个性与常人迥异的女子, 她的行为也注定与常人背道而驰。常人眼中的幸福就是能够有一个爱自己的爱人, 和一群可爱的孩子, 有一个固定的家。这就是幸福。她的幸福不是漂亮的衣服, 不是房子, 而是在流浪中实现自我价值。面对现代化文明的飞速发展, 三毛选择了逃离, 她以这种自我放逐的方式逃避着尘世的孤独和痛苦。

性格的独特, 情感的追寻, 和对自然的崇拜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三毛的作品带有浓厚的个人意识, 这种意识属于流浪者对心灵的自我放逐。三毛曾在她的散文集《雨季不再来》表现出她对人生的迷惘和凄惶。她曾这样写道:雨做了重重的帘子, 那么灰重地掩压了世界, 我们如此渴望着想看一看帘外的晴天, 它总冷漠地不肯理睬我们的盼望。在这篇文章里, 作者以绵绵不绝的小雨开篇, 委婉、含蓄、平淡地诉说着愁绪。进过雨季的洗礼, 三毛一改早起作品中的那种愁苦, 而走向沙漠时光的温情与灿烂。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历经“艰辛”后的幸福时光。在沙漠的时光里, 她找到了她人生的伴侣。与热恋她六年之久的荷西当地法院公证结婚。三毛由此重生。此时的流浪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流浪, 而是一种人生的栖息。她以朴素自然的笔调给人们描绘出一片洋溢着异国风情的美丽沙漠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谊。

从撒哈拉开始, 三毛用她的文字向世人阐述了坚强、脆弱、愤怒、平静……在她的笔下, 撒哈拉不仅仅局限于是沙漠的代名词, 从中更是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真情。

三毛迷恋自然, 她被自然的活力和灵性深深吸引。广袤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属于她前世回忆似的乡愁”, 是她“多年来梦中的情人”, 撒哈拉的荒凉、炎热、贫困、愚昧。但在三毛眼里, 这里蔚蓝的天空, 骆驼优雅的慢行, 居民的淳朴以及未知的一切都更强烈地使她有了栖息的感受。三毛之所以能在撒哈拉生活下去, 是她热爱着这片远离城市喧嚣, 给她心灵满足的沙漠。对她而言, 沙漠就是心最好栖息的地方。

二、流浪中感受异域风情

沙漠的流浪生活, 给她带来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创作灵感, 她的创作也达到了个人的高峰。在新婚初夜, 男客们击鼓唱歌, 调笑这公然用暴力夺取了一个小女孩的贞操。小女孩那又痛、又真、又无助的凄凉叫声显得那么无奈。也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与愤怒。她以朴素自然的笔调给人们描写了洋溢着异国风情的人情世界。

《娃娃新娘》中的姑卡, 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声音清脆而活泼”小女孩, 在还没来得及懂得爱情的年龄就由父亲做主嫁给了从未谋面的丈夫。而这所谓的代价就是为娘家换回二十万, 写自己结婚过程的描写, 通过对比, 表明了当地代代传承的婚俗文化让女人没有权利去选择婚姻, 选择丈夫, 更不能去选择幸福以及做人的权利。这不仅是三毛对于自身幸福的审视, 也是对当地人愚昧无知的控诉。

在《沙漠观浴记》里, 三毛看到挂这一块上面写着“泉”的屋子而好奇, 而引发的一系列冒险刺激的事, 把沙漠中令人心惊胆战的场面和风土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死果》中三毛写道她遇见一件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无意间捡回的东西 (事后才知是当地最厉害的符咒) , 那一块“像小豆腐干似的锈红色铜片”, 录音机贴上它便疯一样的乱转起来, 踩刹车的脚接触它刹车便失灵等奇怪的状况几乎送了她的命。对于这样的神秘现象, 三毛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去寻找合理的解释, 而是将它作为一种合理的存在的现象。《芳邻》中拉布的母亲要把小山似的骆驼尸体放进三毛那鞋盒般大的冰箱里, 三毛的拒绝换来的一句“你伤害了我, 伤害了我的骄傲”的精彩对白;在沙漠的中开中国饭店;请荷西吃“雨”;我在沙漠里悬壶济世, 用黄豆只好邻居姑卡的疖子, 用指甲油给沙漠居民补牙齿等, 表现出当居民的无知, 也是三毛对异域风情的独特感受。

除《撒哈拉的故事》对异域风情有描写之外, 三毛在她《沙巴军曹》里也有描述。一个被才仇恨啃噬了十六年的军曹, 却在最危急的时候, 用自己的生命扑向死亡, 去换取了几个他一向视作仇人的沙哈拉威孩子的生命。作者通过这个故事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而不仅仅是愚昧。

十几年的流浪, 三毛这样说:“我的感动不是没有, 我的生活方式, 多多少少也受到了它们的影响。但是我始终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将我的心也留下来给我居住的城市。”能让三毛交付真心的地方也仅有那片荒凉贫瘠的大沙漠了。

撒哈拉生活象征着原始的、至真至善至美人性的回归。出生基督教家庭的她, 深受基督教义的影响, 使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浓厚的爱心。她爱天地间的一切, 爱撒哈拉的荒漠, 爱生活, 爱父母, 爱荷西, 爱朋友。也爱愚昧的沙哈拉威妇女, 爱漂泊异乡的台湾渔民, 爱滚烫沙漠背负中午艰难行走的沙哈拉威老人……三毛的爱, 在流浪的过程中撒播, 她的爱在真情中传递。生活的单调贫乏, 她坚韧地生活下来, 几次深入大漠, 看日出日落, 体验各种风俗习惯, 这种远离都市和家园的自我放逐让人赞叹。

三毛, 这个精神世界敏感, 感情丰富的女子, 在生活体验中感受生命的意义。《白手起家》中有过这样的描述:“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我的解释里, 就是精神的文明, 生命的过程, 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 我都要尝尝是什么滋味, 才不枉来这么一遭啊!”又说:“谁愿意做一个永远漂泊的旅人呢?我不是刻意流浪……我不愿意流浪,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在另外一种形式的生活中安定下来。”所以在三毛表面看似清新明快的作品里, 依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悲伤。

参考文献

[1]时凤玲.三毛:滚滚红尘中的橄榄树[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7, (6) .

[2]三毛.撒哈拉的故事[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6.

上一篇:劳动的快乐250字作文下一篇:教师的英语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