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2024-05-28

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共9篇)

篇1: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课时】第二课时

【课题】《对色彩基础知识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明暗、冷暖的表现手法,提高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2.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尝试进行风景,景物色彩画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并增加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点】

色彩理论相关知识

【学习难点】

作画的基本步骤,如何配色,用色。【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一. 引入新课

向学生提问都大自然中都知道哪些色彩,个色彩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天空中彩虹由什么颜色组成?

二. 进行色彩知识讲述()

1.色彩三原色:红 黄 蓝

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独立,不可调和

色彩三不色:绿 紫 橙

2.色彩三要素()

色相:色彩相貌。色相是产生色与色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正有了不同的相貌特征,才有世界的五彩缤纷。红 橙 黄 绿 蓝 紫是最基本的色相,在此基础上增加过渡可得十二、二十四色。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或深浅程度。色彩的层次感、空间感是依靠明度来表现的,仅限通过黑白灰的关系表现出来,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如:同一色相加白色产生由深到浅的不同明度的差别。蓝,浅蓝,白,黑,灰,白。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色相感越 明确,其纯度也越高。红色纯度最高,绿色纯度最低,其余色相居中。

3色彩中影响色彩的几个因素()

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

光源色:不同的光源照射对物体固色 有色的影响

环境色:不同环境影响下呈现的色彩

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要对色彩有 初步认识,通过欣赏学习幻灯片课件中相关图片,将其应运到实际生活

课题:构图

课型:讲授

教学年级:初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构图形式、方法

教学准备:范画、教案

教学过程:

1、出示范画,导入新课

2、新课内容,重点板书

3、范画鼓舞,引导学生正确作画

4、课外兴趣测试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认识构图

2、引导学生学习构图规律与方法

3、使学生掌握构图技巧

4、使学生懂得分析、欣赏、运用构图 构图

一、概念

1、定义:

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构图概念其内涵丰富,它包 括:

2、内涵:

(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

(2)艺术形象在空间大小的确定

(3)艺术形象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4)艺术形象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5)艺术形象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

(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

二、常见构图形式

1、水平式(安定有力感)

2、垂直式(严肃端庄)

3、S形(优雅有变化)

4、三角形(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

5、长方形(人工化有较强和谐感)

6、圆形(饱和有张力)

7、辐射(有纵深感)

8、中心式(主体明确,效果强烈)

9、渐次式(有韵律感)

10、散点式(有受边框约束,自由可向外发展)

三、构图原则

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

黄金构图法:“品”字形和三七律。

2、关于对比

对比的巧妙,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相并,可以得出:

(1)是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 细。(2)是色彩的对比。如: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

(3)是灰与灰的对比。如:深与浅,明与暗等。

3、关于视点视点构图,是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中心点上。视点的作用是把 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应是画面的主题所在,但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根据主体的需要,可以放在画面的上下左右任何一点上,不论放在何处,周围物体的延伸线都要向这个点集中。

四、构图 【中国构图】

绘画也好,写文章也好,都要有章法、布局。在绘画中,所谓章法、布局就是我们所说的构图。

例如三远、疏密聚散、勾股构图等等,具体都是因题因人而异。

当然,摄影构图其实并无绝对的规律,应根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应用,以至摄影师不同的修养可以有不同的构图方式,但对于初学摄影的摄友而言,可以参考顾荣军所写《非常摄影手记──大师构图攻略》的精彩内容,给自己打好基础,融会贯通后,定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地拍摄出理想的作品。

篇2: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能力目标: 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的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方法 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难点:学生是否敢于评价美术作品中不同造型表现特点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启发-----欣赏------讨论------评述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①教师讲解: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

手段 ,例如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出示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板书)

2、新授课(1)线条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 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 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出示课件分组学习

将学生分为五组,针对五种艺术品的表现方式进行讨论 学习要求:

1.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2.不同的艺术品使用了不同的材质,不同的线条表现手法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线条在艺术品中的表现特点是什么样的? 教师提示:

朝元仙仗图卷标——中国,白描,武宗元作 菩萨立像——石雕,唐代 宴罢——红绘式装饰画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 西班牙 缠枝牡丹纹梅瓶——瓷器 宋代 发展阶段(明暗、体积、空间)

结合欣赏,介绍“明暗”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画作。

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圣母玛利亚》 达芬奇 《塔吉克新娘》 靳尚宜

明暗: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较好的再现光影效果,有效的凸显物象的绘画形式。结合欣赏,介绍“体量”在作品中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画作。

欣赏——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现代作品 双环(雕塑)英国

体量:指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结合欣赏,介绍“空间”在作品中的作用。欣赏——阿尔让特伊的大道(油画)法

空间:建筑、雕塑意识体空间关系体现不同的美术效果;绘画作品则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地表现出空间感。

三、课后拓展

选一幅自己喜欢而又耳熟能详的绘画著作,写一篇短文,谈谈各种表现手段在其艺术作品造型中的作用。

3、冷、暖色

4、非色彩色

5、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加入非色彩色白色调和,色彩的明度增高,纯度降低,画面显得明亮,温馨;加入非色彩色黑色调和,色彩的明度和纯度都降低,画面显得沉稳、含蓄、灰暗)

三、欣赏分析,发现色彩搭配的规律:

(师):好,回顾了我们以前所了解的色彩相关知识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师们在绘画中是如何来搭配色彩的。

(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师)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8幅不同的大师作品,有些大家很熟悉,有些可能是第一次欣赏。那么老师现在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有没有发现这些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色彩对比法:冷暖对比、补色对比(在讲解对比法是,引导学生注意对比中不可55分)色彩调和法:同类色调和、邻近色调和

展示《星夜》,请同学们判断此画是色彩的对比还是色彩的调和? 色彩调和:对比色调和(大统一、小对比)

四、欣赏分析,体会色彩的情感表达

1、色彩的心理联想

以前我们学过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个人的情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2、现代绘画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我们知道色彩不但具有这些象征性,而且不同的色彩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大师的作品中常常借助色彩的象征及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四、色彩实践

1、用色彩联想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1、能否利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进行创作,并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否用较准确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和学生的作品?

五、梳理思路,巩固小结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第三课 构图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了解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正确地运用形式美法则评析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绘画作品交流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

绘画作品中形式美的规律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 教学进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绘画的语言,了解了不同的风格的绘画作品。了解了自达?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 “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区别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画家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印象派画家不再因袭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功用。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很好地运用了绘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及其表现形式。

比例:造型各部分间的尺寸关系。

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的纵向与横向之间等都存在着尺寸数量间的变化,适度的变化可以产生美感,例如“黄金比例”就是比较典型的。作品分析:德拉克罗瓦的《自由领导人民》 提问: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

为了突出“自由”这一主题画家是怎样来安排画中人物的? 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对称:一个轴线两侧的形状以等量、等形、等距、反向的条件相互对应

提问: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元素,找一找画面安排上的特点? 利用形式美法则对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进行赏析。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及时地总结才能更好地把它运用于我们的生活。

二次备课应改进的地方:

第三课 构图的作用(第二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基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悟构图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分析鉴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逐步提高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美术手段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主动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作品构图形式的分析;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构图形式及创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自由引导人民》(油画 德拉克洛瓦 法国)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干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讲解: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 谁能发现画面中这个重要的三角形,并把它画在黑板上的方框内。自由引导人民》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如果人物众多、宏伟而动荡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二)新课讲授

篇3:戏曲的主要表现手段——戏曲舞蹈

一、“圆”的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以圆为尚”,是一种不争的事实,圆就是一种除棱角化僵硬,在规矩中求变化的一种闭合而周会的图形。戏曲舞蹈以圆为基本行动的路线, 追求以小见大,以简胜繁,均匀和谐,对称平衡,点面结合, 主从有序。例如:山膀在拉开时的过程中,手和腰要运行一个圆;云手双臂揉球的转动过程中与手腕、目转相结合,构成大圆套小圆的圆,反映人们追求美的心理, 体现了戏曲舞蹈艺术的理性。

二、生活动作舞蹈化

戏曲舞蹈是把生活的动作舞蹈化,它丰富了戏曲的表演手段,展现了戏曲舞蹈独特的形体韵味,如:开门、 关门、上楼、下楼等生活动作,通过戏曲舞蹈的美化, 就把原本简单的肢体动作变化成优美的形体语言,加上各个行当的不同身段,又各自呈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

例如京剧《秋江》,就把古时人们撑船过江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白梢翁手持木桨,与一位急于追赶情人的青春少女陈妙常之间默契的配合,载歌载舞,无需任何布景,就活灵活现地营造出了滔滔江水,一叶扁舟在大江上追赶大船的生动情景。人物一高一低的起伏, 左摇右晃的摇摆,都是摆渡中自然的生活动作,通过这两个一老一少演员的舞蹈表演,便把大江上的风浪,陈妙常的惊恐,艄公的风趣和自信,表现得恰到好处。戏剧大师欧阳予倩先生曾对此剧评说:“这个戏的妙处就在于有歌有舞,无论怎么看,都是在船上。”

三、韵律化、节奏化的舞蹈动作

鲜明的节奏使戏曲舞蹈动作变得更加具有韵律,根据人物的身份、剧情不同,运用音乐节奏将舞蹈动作韵律化、节奏化,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戏曲动作融化在整体和谐的音乐节奏韵律中,戏曲舞蹈动作的动静结合,节奏是重要因素,节奏是舞蹈动作构成的要素之一。 戏谚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戏曲舞蹈身段中的亮相, 也是一种静止的舞蹈,通过雕塑成的姿态和优美的造型, 凸显出人物的外在风貌和内在的精神状态,但在这静止的瞬间,却蕴含着动的因素。外形是静态的,心理却是复杂激烈的。因此,亮相是表现戏曲舞蹈动静结合的极具代表性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每一个锣鼓音乐让这些动作连起来,成为舞蹈。节奏将手、眼、身、法、步紧密串连与组织起来,形成了各种表达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各种感情的动态语言。

四、服装、道具的可舞性

篇4: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关键词]漫画 单线平涂 二维动画

提起二维动画,我们脑海中便会瞬间浮现出《白雪公主》、《埃及王子》、《千与千寻》、《红辣椒》等等诸多不同年代不同国别的顶尖动画电影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以单线平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事实上,动画是一门基于逐格拍摄和美术形态两个关键概念基础上的艺术,因此美术风格对于动画艺术来说至关重要。于是我们不免要思考,在如此众多的美术风格中,为什么偏偏是单线平涂这一表现形式成为主流?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于二维动画的艺术本体具有追根溯源的意义,更对艺术家以及相关从业者如何深刻理解动画的属性并创作更优良的二维动画有着更深远、更现实的意义。

一、漫画的艺术特征及发展

漫画(cartoon)不仅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类别,还可以被广泛应用到连环漫画、电视和电影等多种媒介中。现在公认的历史上最早的漫画是一幅木刻的政治漫画,名为《瑞士人游戏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 of the Swiss Game),(图1)该作品创作于1499年,刻画了教皇、罗马帝国皇帝和英法两国国王在一起玩牌,桌子底下一个瑞士士兵正在对牌做手脚。讽刺了瑞士精英兵力支持法国觊觎意大利的野心。17世纪早期,意大利的卡拉奇家族(Carracci family)首创了夸张滑稽的肖像画风格,并成为讽刺漫画的开端。随后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依靠漫画谋生的画家:盖奇(Pler Leone Ghezzi,1674-1755),(图2)并建构了现代漫画的雏形。在此之后,漫画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繁荣起来。随着19世纪后期照相术的发明,彩色套印的印刷技术也由此得到了发展,这为漫画艺术家提供了更自由的创作空间。精简的文字代替了冗长的说明性文字,线条也活跃起来,画风轻松随意。从1925年的第一期《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开始,一种玩世不恭但线条明朗绘制精良的美国式漫画就开始席卷全球。二战期间,漫画的宣传功能得到了极大发挥,战后漫画艺术继续蓬勃。直到今天,欧洲传统的无题漫画又回归主流:美国的大卫·列文(David Levine)(图3)、法国漫画家让·米拉蒂埃(Jean Mulatier)(图4)和帕特里克(Patrice Ricord)(图5)等漫画家受到了摄影艺术的影响,用极为细致的笔触和熟练精良的技术展现着漫画的迷人风采。这些艺术家和作品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可见漫画作为绘画的一个类别,是应叙事的要求而产生的,或者说是最具备群众基础的。漫画从产生到发展无不渗透着叙事的功能。一幅漫画最基本的就是要讲清楚“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叙事作为漫画的第一属性,也决定了漫画的基本形态特征,而这恰恰也是动画艺术非常重要的艺术特征。在漫画创作中,首先要解决画面基本风格的问题:漫画作品多以简洁的线条、概括性的面或体以及明确的色彩来进行叙事,单线平涂是其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可读性和易读性是漫画的重要任务。无论处理何种复杂程度的叙事都会涉及角色和环境的表现,加之受画幅限制,一些无关紧要的画面信息会混淆或者干扰叙事的表达,漫画中由于叙事性替代了纯美学趣味而大大降低了绘画的复杂性和风格化程度。影调、构图、透视、层次等纯艺术绘画中的创作要素被有选择性地放弃和削弱,简洁明了的风格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其次是解决“谁”的问题。叙事依赖角色而展开,对角色的准确识别是读者顺利理解叙事的重要前提。因此,漫画中的角色往往需要以简洁夸张的手法最大程度的突出叙事主体的形态特征。再次是“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对于漫画中地点环境的表现和渲染也都秉承简洁明确的原则,甚至不惜使用文字加以辅助。环境特征的突出是直接为叙事服务的,不仅能够明确叙事环境,更能有助于分离环境和叙事主体。最后是“干什么”,也就是角色动作。角色的动作、表情是完成叙事的重要元素,受篇幅限制,创作者只能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特定动作进行表现,因此在漫画中,准确设计出特征明确和动势强烈的动作不仅能够生动叙事,更能够活跃画面,吸引读者的注意。事实上,我们从这里不难发现,漫画艺术的属性和表现方法与早期的二维动画惊人的相似,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很自然地将漫画试着“动”了起来而“顺便”创造出了另一种非凡的艺术形式——动画。

二、连环漫画的幽默性和叙述性

连环漫画作为漫画中的重要分支与二维动画有着最直接的血缘关系。正如萨杜尔所说:“美国动画片是在从各大报纸刊载的当时极为流行的‘图画故事’中发展起来的。”连环漫画在英语中是comics,来源于希腊语komikos,并由“喜剧”(comedy)一词的希腊语komos发展而来。从这个词源不难看出,连环漫画具备两个天然属性:幽默性和叙述性。因此,它是作为一种图解的媒介来表达连续性的叙述,而且与文字相比画面拥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连环漫画与一般图画书(Picture Books)的区别所在。历史上最早的连续性绘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000年,位于现今法国的拉斯考克斯山洞(Lascaux cave)岩画(图6),描述了部落的狩猎过程。真正意义上最早的连续性组画是位于罗马的图拉真圆柱(Trajan’s Column),(图7)(图8)柱体上的浅浮雕叙述了图拉真皇帝对达契亚人(Daces)两次战役的胜利。早期的连环漫画先驱者是被称为“英国绘画之父”的威廉·贺加斯(1697~1764),他画了许多讽刺社会不良现象的连续性漫画,如《妓女生涯》、《浪子生涯》、《文明结婚》等。直到19世纪连环漫画才在欧美艺术家的推动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在20世纪早期成为美国社会的一种主要大众媒介。1880年,一些美国日报开始出现了星期天副刊,报业巨子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1847~1911)首先在星期日副刊中逐步运用彩色的插图和漫画。普利策在《纽约世界》中的连环漫画,(图9)具备了连续的画面、固定的角色、图中加入对话气泡等三个报刊连载连环漫画的主要因素。这直接促成了1895年理查德·奥特卡特(Richard Felton Outcault,1863~1928)具有历史意义的《黄孩子》(Yellow kid)(图10)的产生。虽然当时《黄孩子》还不是今天我们所定义的连环漫画,然而这个作品的总体特征使其成为了现代连环漫画的雏形。1897年12月12日著名的《吵嚷的孩子》连环漫画终于问世了。该作品在连环漫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具有固定的角色、连续的画面、对话气泡以及广泛地运用了象声词、动势线等手法,是第一部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报刊连载连环漫画(Comic Strips),可谓连环漫画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在此之后漫画工业繁荣起来,特别是动作化连环漫画迅速风靡市场,例如《超人》(左图),这个作品几经改版和调整,直至今日还是美国市场的明星。在日本,连环漫画有专门的名词:Manga。(Manga一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漫画进入西方市场后,专指日本漫画。)这种日式漫画的风格是二战以后由手壕治虫(Osamu Tezuka,1928-1989)确立的。他将作品的页数大大增加,虽然绘画风格受到当时迪斯尼的极大影响,但是加入了电影化元素后的连环漫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日式漫画在题材选择和叙事架构上往往同时考虑到漫画市场和电影市场的长期需求。这种随之而来的日式动画也有一个专门名称:Anime。(Anime一词在日本可以指代所有的漫画和动画作品,无论产自什么国家。但是在日本以外的世界范围却将该词专门用以指代来自日本的动画,或者是具有日本风格的动画。)在日本,漫画家通常也是动画师,同时针对这两种媒介进行创作。因此对于日本动漫市场而言,他们更注重漫画与动画的联姻关系,并以此筹划整套漫画出版和动画制作流程以及衍生领域的开发,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黏着度。

连环漫画虽然主要以单线平涂为表现手段,也仍然具有不同风格特征:一种是卡通风格。这类连环漫画具备漫画艺术的一般性特征,强调绘画性;运用滑稽幽默的手法,多变的线条和线宽,精简或圆形结构进行概念性表达,画风简约;着重前后画面的动作连贯性以及构图的相对一致性,作品整体风格轻松平缓。另一种是写实风格。这类作品着重真实比例和形态的刻画,强调电影化特征;线条统一,色彩明确,运用多种插画技巧使得画面看起来较为华丽;画幅之间的构图具有较大差异,突出镜头感,动势和节奏感强烈,作品整体风格相对紧张激烈,因此动作性连环漫画全部采用写实风格进行创作。现在又出现另一种风格趋势:主角的设计相对卡通化,但是背景和场景却被刻画得非常真实,与人物刻画风格的差异性却戏剧般地产生了一种类似三维的空间效果,例如《丁丁历险记》。这种风格的优点在于人物特征被艺术化凸显的同时,环境所具备的真实感使读者能够很快被置入到故事中去。然而也正是这种风格的结合性特征,使得画面在视觉上有冲突感,不容易统一,因此设计起来困难较大。

可以说,漫画的视觉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维动画的视觉风格,而连环漫画的发展与二维动画的发展又相互影响,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这需要追溯到二维动画的起源。

三、漫画与二维动画的发展承进

1824年,英国生理学家彼德·马克·罗杰特(Peter Mark Roget,1779~1869)发表了论文《关于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Persistence of Vision with Regard to Moving Objects),发现了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这一发现为动画和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1892年10月28日,法国人雷诺(Emile Reynaud,1844~1918)放映了历史上最早的动画片:《小丑和他的狗》(TheClown and His Dogs)、《可怜的彼埃洛》(Poor Pierrot)和《一杯可口的啤酒》(A Good Beer)。这些作品都是雷诺亲手绘制,具有浓郁的西方漫画风格,并利用了近代动画片的主要技术:活动形象与布景的分离、画在透明纸上的连环图画、特技摄影、循环运动等。因此雷诺被认为是动画的创始人。可以看到,作品中的静态背景具有手绘效果,色彩层次丰富,而活动形象则采用明确的面块结构和色彩来处理。但是,严格意义上说来,雷诺还并未找到动画逐格拍摄技术的巨大魅力,这项任务由被称作“美国动画之父”的布莱克顿(James Stuart Blackton,1875~1941)完成。布莱克顿利用逐格拍摄原理创造出了《闹鬼的旅馆》(The Haunted Hotel,1907),并运用同样方法制作了大量看起来不可思议的“魔幻”作品。遗憾的是,布莱克顿并没有将绘画与逐格拍摄真正结合起来,虽然他挖掘到了逐格拍摄的价值,然而距离成熟的二维动画仅仅差了一步,这最后一步交由法国人科尔(Emile Cohl,1857~1938)来完成。科尔退伍后专职为多家杂志社绘制漫画,这为他今后的动画事业奠定了基础。1907年他开始接触电影,从此揭开了动画历史的新篇章。他不仅很快就理解了布菜克顿的技术,而且很快制作出了《幻影集》(Fantasmagorie,1908),该作品采用纯绘画表现,完全不担心布莱克顿所顾虑的真实性问题,用一个纯卡通的世界代替了真实世界。科尔倾心于让绘画活动起来,他的这一理念为二维动画的诞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之后美国连环漫画家温瑟·麦凯(Winsor McCay,1867~1934)利用其简约雅致造型生动的漫画风格制作了高品质的动画,虽然速度不快,但是非常流畅,这与他的个人绘画风格十分协调,成为了前无古人的佳作,并随即成为了“美国动画的开创者和发起人”。到了1910年,动画的开拓者开始组成团队,特别是美国的纽约,逐渐成为了动画爱好者的集中地,工作室随处可见,由于机会众多,生产效率高,动画产业初具规模。这些人绝大部分身兼连环漫画家和动画师双重身份,或者就只是连环漫画家根本不懂动画。许多公司买断了当时热门连环漫画的版权,将其制作成动画片并维持了风格的一致性。甚至有人将印刷出来的漫画直接搬到屏幕上,仍然使用对话气球在屏幕上进行角色交流。推动美国商业动画的一位重要人物是漫画家约翰·布赖(John Randolph Bray,1879~1978),“他将动画看作一项可以盈利的事业,做了一系列改革:用印刷的背景代替了手工的重复绘制;分工流水线作业;应用阴影;使用类似赛璐珞片的透明材质等”。⑨他在20世纪的20年代末期尝试了第一部彩色动画《托马斯猫的首次登场》(The Debut of Thomas Cat),虽然大家普遍认为成本高昂,但这部片子的产生意味着终结了动画黑白线画的历史。在大批漫画艺术家的摸索中,美国商业动画雏形逐渐形成,成本降低,质量提高,速度加快,具备了原画、加动画、线检、上色等一系列流水线的加工能力。至此,二维动画终于从漫画艺术怀抱中腾飞,并一跃而成为电影的一支有生力量,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

四、单线平涂作为二维动画主要表现手段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首先,二维动画一开始就是从漫画艺术的线条中寻找灵感而诞生的一种视觉艺术。线条的位移能够产生最强烈的动感,使人们认识到静止的图像也可以运动。在动画诞生后的前半个世纪,线条和黑白是二维动画的唯一表现手段。这一传统表现方式很自然发展为今天的单线平涂。其次,二维动画产生的历史脉络清晰地阐明了漫画与二维动画的天然联系,而单线平涂是漫画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从漫画家到动画家,从连环漫画到二维动画,这个变化远不止是身份和媒介的变化,而是将一种艺术方式嫁接到另一种艺术方式上的变化,可以说在二维动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作为喜剧化叙事的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是共生的。因此当艺术家终于实现了将“画面”活动起来的梦想之后,单线平涂的二维动画就自然应运而生。

(二)现实原因

动画在技术实现过程中需要大量保持高度统一的画稿从而保证画面的稳定性,因此对每张画稿的线条和色彩的控制比架上绘画要严格很多。单线作为轮廓线具有绝对优势,不仅便于控制形的稳定,更便于描摹和位移。色调和明暗是最难控制的环节,平涂的色块可以最大程度保持前后关联画面的统一,在色彩指定之后,加工人员只要机械化地用指定色彩赋予指定平面中,即可保持画面色彩的相对稳定(利用计算机辅助上色可以更精确保证色彩的一致性),鉴于这种方法不仅保证了画面质量更提升了速度,因此单线平涂的画面表现方法往往成为商业动画的首选。

篇5: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业主可以通过免费客服热线得到我们24小时电话技术支持,也可以通过邮件、传真等通信手段将解决问题的建议保持沟通。 2)现场技术支持;

无论是在问题判断或者问题处理过程中,业主均可以要求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处理,售后工程师也会根据故障性质、影响程度等要素,快速前往现场排查。 3)修理;

当判断故障原因为设备损坏时,将故障设备在现场维修、返回所在地维修或寄厂家维修;待设备修理完成并经确认检查后负责安装到位。 4)巡检;

该工作的目的是预防故障发生,对于每个系统的功能实现情况和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都应做简单的检查测试。

根据管养中心的要求,维护方会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巡回计划,包括周巡回、月巡回和季度巡回,检测硬件、软件的性能,做到运行状态了如指掌。 5)培训交流;

业主的日常维护实力提高对于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根据业主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和统筹安排,维护方技术人员需在现场故障处理时与业主方维护人员保持技术指导,以及针对特定的系统和故障进行系统的维护培训。

6)维保提案;

定期和不定期地根据现场故障的实际情况,向业主提出维保提案。维保提案可能的内容包括维护流程、维护技术、备品备件准备、系统优化和改善建议等。 7)维护资料制作:

制作主要系统的简单基本操作步骤说明资料等。根据使用方要求制作标签和维护图纸等。 8)设备清洁:

定期或不定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现场设备进行外观检查,主要对设备间

设备和机房设备进行清洁。 9)报告和建议:

定期向业主方提交维保小结报告,总结维保工作完成情况,提出下季度工作计划,针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报告并提出建议方案。经业主同意后实施。 10)替换品服务

当现场判断设备故障,并且在维护方备品库有存货的情况下,立即予以无条件替换,确保快速恢复。

11)重要期间和重要任务保障值班

对于敏感期间和重要任务保障期间,应业主要求,可以派遣专业售后服务人员前往制定场所执行保障值班任务。

12)提供事故分析报告、事故录像等资料。提供管养公司需要的运行数据。 13)软件升级相关作业。

四、维保组织体系

作为提供以专业系统维护为核心业务的服务商,公司由总经理办公室、市场部、商务中心、工程中心、财务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等部门组成。其中售后服务中心由总裁总体负责,分管总工兼任售后服务中心总经理,由经验丰富的专业高级工程师、技术工程师、技术员组成。多年来公司与众多中外设备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常用设备的备品备件均由设备厂家提供,工程技术人员在相关的领域里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可为用户提供优化的系统维护方案。 1、维保组织结构

设立专门的运维保养组织机构以便于管理。

2、维保服务体系 1)维保工程技术体系

维护方所有安装维护人员均有一定的安装维护经验,经过正规的上岗培训,

公司配备了总工程师办公室,具有疑难问题对应的职责,必要是可以及时向售后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建立专门的售后服务管理系统和免费24小时服务热线,

从故障申报、技术支持、修理、巡回等各个工序均实现了系统统一管理,全程记录。

2)维保工程施工工序

维护方针对每一个售后服务项目,会指派专人进行对应,熟悉和了解系统构成,对主要设备、现场线路走向、线缆接线标签、系统竣工图纸等进行熟悉,以便缩短故障点判断的时间。

判断故障点是维保过程中技术要求最高的,除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前期准备以外,在现场的试验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现场少量的检查试验,往往都可以很快检查出故障点。故障点总体可以分为三类,接头故障、设备故障和线缆故障,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

检查确认,在故障处理完成后应对整个系统及其联动的处所都进行一次全面的确认。

我们非常重视在设备非故障期间的设备保养,不断地优化原有网络和系统,充分发挥和提高系统的功效,以适应与办公场所对智能化系统日益提高的期望和需求。

3、维保工程安全措施

维护方的安全保证体系是四层管理体系。第一层是公司定期组织和实施安全培训,二是作为主管安全监督的总工程师办公室安全员会前往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三是作为工程和售后服务的业主部门,工程管理中心安全员针对现场安全的特点和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定期向各项目部和售后服务部门发出简报;四是各项目部和售后服务部经理作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根据公司的各项安全措施的检查、指导和培训。通过以上措施及严格的管理,维护方成立以来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维保期间的施工安全,主要是用电安全和高处施工安全,应随身准备安全带、验电笔等工具。

除此以外,所有参加维护施工的人员会格外注意业主财产的安全,注意成品保护。

4、维保工程文明措施

售后技术工程师应努力做到认真负责、熟悉业务、文明礼貌,遵守业主维护部门制定的值班规定和文明准则。

* 服装整洁,行为端庄,熟悉和遵守业主维护部门各项工作程序和规定。 * 现场发现问题立即汇报业主维护部门。

* 熟记业主维护部门常用电话与人名、职务,维护体系,保持工作沟通。 * 施工完毕后对现场进行整理和清洁。 * 随身携带常用工具,尽量不向业主借用工具。

* 不得对业主设备进行不必要的操作,所有重要操作应事先征得业主的认可,对系统进行变更应提交相应记录和图纸。 * 按照公司及业主要求做好维护记录。 5、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维护方售后服务部门严格按照ISO9001的要求进行质量管理。其中的重点包括: 1)提高维护质量

为了确保短期高效实现故障处理,和业主的交流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分清主次,优先处理重要故障。 2)质量回访

在平时会由维护方专门客户服务人员主动向业主电话询问维护情况和服务满意度调查,对维护方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考评,并针对业主反映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限期整改,并检查整改完成情况。 3)总结和改善

定期和不定期对项目维保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善要点和改进建议,制定改善计划并报使用方主管单位。 4)记录完善

故障处理、维修、巡回、培训等各向维保作业均应有相应的记录,记录周全,以便查询。

五、计划投入的主要设备

计划投入的主要设备包括:CCTV测试仪、电缆通断测试仪、综合布测试仪、对讲机、标签打印机、套管式标签打印机、万用表、电烙铁、螺丝刀、扳手、尖嘴钳、镊子、验电笔等,主要辅材包括各型接头、扎线带、焊锡丝、标签纸、吹风机、吸尘器等。

六、计划投入的主要人员

计划投入的售后服务施工及管理人员明细如下:

篇6: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教材:湘版 年级:高一

单元课时:第一单元:绘画中的形 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 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 第三课形的空间及质感 共三课时。

课题: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第一课时)课型:综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图形、线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功能。

2、尝试运用图形、线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

3、通过欣赏、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图形、线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功能。难点: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图形、线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

教学准备:教师:教材、课件、示范用具及相关资料等。学生:教材、笔记本、绘画的纸张工具等。教学过程及内容: *欣赏导入:

利用课件展示典型的绘画作品。提问:绘画是靠什么来传达信息的?答:图形。对,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形”这问题。板书课题: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 *讲授新课:

绘画,是人类造型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经常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体验,借助绘画的形式来传达或获取信息,表达自身的心理感受和对世界的认识,从而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远古时代如此,而今更是如此,大家称现在为“读图时代”。

一、会说话的图形

一般图形都有其特定的符号意义,它表示或隐喻某一事物的本质或含义。图形的大小、方向、位置、繁简和组合的变化妒能产生特定的含义,并包含有丰富的情感意味。

练习:你们看了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原始洞穴壁画,觉得他们为什么而画?能谈谈自己的理由吗?

你们能尝试画一画,少女与和平的主题吗?

月光如轻纱般笼罩大地 天边飘过一朵白云 风呼啸着,闪电像剑一般刺穿黑幕似的乌云 故乡的荷塘 你们能选一段画画吗?具象、抽象不限。

二、线——来自心灵的感悟

绘画中的线在客观物象中是不存在的,它来自我们对自然事物的感受,心灵的体会。分析:结构转折所产生的体面分界,让我们感受到线。画家的思维活动的轨迹可以用线来表达。从雨点运行的轨迹中,我们感到了线。线可以表现我们对玻璃材质的综合印象。方向性让我们感到线。从动势中让我们想到线。

音律也具有运动的轨迹也可以让我们想到线。练习:除了上述的,你们还能想到哪些能用线来表达? 不同形态和材质的线条(图例说明)。不同的感受(图例说明)。

练习:尝试用线的形式表达词义。分析不同的线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比较毕加索的《线描头像》和吴冠中的《春如线》,体验其中各自的情绪,然后模仿着画,看看能否画出自己的心情。

三、延伸意义的图形

许多形象,由于长期固定地表现某种事物而具有一种符号是的象征意义。练习:找找毕加索在《格尔尼卡》中画了哪些形象,它们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小结:

篇7: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一、思维导图

二、主要观点

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为人一生的成长奠定重要基础;中学生活蕴藏各种机遇与挑战,为发展自我提供各种机会和可能;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少年的梦想与人类进步、个人目标、时代脉搏、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努力是梦想与现头之回的桥架,努力就有改变,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也需要方法。

学习,是中学生的重要任务;生活处处是学习,学习伴随我们一生的成长人终生都需要学习;学习是给生命增加养料,学习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学习是一个苦乐相伴的过程;学会学习,需要我们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篇8:岭南版初三美术第一第二单元教案

永恒的雕塑艺术

第一节 瑰丽深沉的汉唐雕塑

九市中学

何玉萍

一、教学课题与课时

1、教学课题《瑰丽深沉的汉唐雕塑》

2、教学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汉唐雕塑作品的欣赏,使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雕塑美。

2、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陶冶良好的艺术情操,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汉唐雕塑的美。体会作品构思和掌握雕塑的材质。

2、教学难点:通过感受形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提到唐代的雕塑作品,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啊? *唐三彩。

*昭陵六骏(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

包括:“拳毛騧(gua)”、“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弟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2、雕塑的特征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它的形体美,形体美是雕塑的灵魂,雕塑的形体比例要匀称,结构严谨,通过展示形体给人一种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3、雕塑的种类

一般可以分为浮雕和圆雕两类。

按照用途分:墓葬雕塑、宗教雕塑、景观雕塑。

4、雕塑的用途

在古代,雕塑是驱邪镇恶的神兽,或是陪伴主人长眠的宠物,或反映了主人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艺术品。

5、课本作品欣赏 三彩乘驼乐人俑 唐 荆轲刺秦王

东汉 卧牛

白蹄乌

唐(昭陵六骏之一)天鹿

唐 女佣

唐 修订寺塔门额

唐 天王立像

五、课堂小结 雕塑的特征、种类。

第一单元

永恒的雕塑艺术

第二节 雕琢出来的人文光彩

九市中学

何玉萍

一、教学课题与课时

1、教学课题《雕琢出来的人文光彩》

2、教学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使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雕塑美。

2、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陶冶良好的艺术情操,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雕琢出来的人文光彩。

2、教学难点:通过感受形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伴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欧洲各国涌现出一批以“人”为题材的雕塑作品,焕发出人性的魅力,折射出人文的光彩,成为人类艺术宝库无价的瑰宝。

2、欣赏与探索

(1)、《母怜圣子》: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雕像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后,圣母和门徒们立即赶来奔丧,耶稣托付约翰好好照顾自己的母亲,并对大祭司波拉多说:“我一向光明正大地对世人说话”,说完即仰面向苍天大声呼号:“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的手里!”即断了气,圣母将儿子的尸体抱在怀里,陷入深深的悲哀之中。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雕像表现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丽亚抱着耶稣身体痛哭的情景。

提问:米开朗其罗在《哀悼基督》此作品用了怎样的人物组合方式呢?作品里人

物表情什么样的呢?

(2)、《海神尼普顿的喷泉》尼普顿在希腊神话中叫做波赛冬,尼普顿是他的罗马名字,他是主神宙斯的弟弟,是一位拥有强大力量、有时甚至能与兄长分庭抗礼的镇海之神。由于宙斯和尼普顿两兄弟同样雄壮有力,在艺术中常常很难区分,唯一的办法是看他们手中的象征物:拿霹雳的是雷神宙斯,拿三叉戟的则是海神尼普顿。

(3)欣赏PPT上的其他雕琢作品《吓唬人的爱神》《自由女神像》《珀尔修斯与美杜萨》

《萨宾人的劫掠》等。

五、课堂小结 复习雕塑的分类: 两大类:圆雕、浮雕

第二单元

繁忙的都市印象

第一节 城市扫描●都市网络

九市中学

何玉萍

一、教学课题与课时

1、教学课题《城市扫描●都市网络》

2、教学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感受现代城市的崭新面貌。

2、体验画面中俯视与仰视、动与静、纵横交错的点线面与色彩构成的节奏美感。

3、学会用各种不同图案造型手法和表现方式完成主题创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使用点线面构成具象或者抽象的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表现对象的空间感和节奏感。

四、课前准备

教师摄影作品和相关资料图片

五、教学过程

1、看一看

播放电影,感受未来都市的建筑和交通工具。

教师的摄影照片和网络图片,看看深圳、广州等地的都市景象。

2、想一想

如果在月球上给你一块土地建设动感的大都市,你该如何建设呢?(闭上眼睛想一想)

3、说一说

你印象中的动感都市应该是怎样的?你会遇到哪些技法问题?都市网络指什么?

六、课堂作业

作业:用“都市印象”为题画一幅画。用点线面来表现都市生活的动感、速度和节奏的美感,写实、抽象都可以,材料工具不限。教师在黑板上同时绘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教师的崇拜。

五、作品评价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 那些作品是我喜欢的?为什么? 最近有哪些比赛,你参加了吗?

2010年亚运会会在广州召开。我觉得城市建设应该有些什么不同?

六、教学小结

平时应该多培养学生使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单元

繁忙的都市印象

第一节 按动快门●移动鼠标

九市中学

何玉萍

一、教学课题与课时

1、教学课题《按动快门●移动鼠标》

2、教学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感受绘画、摄影和电脑绘画作品各自的特点和神奇。

2、体验两种工具在操作过程中的预期效果、偶然变化的乐趣,对创新、创意思路的激活。

3、掌握两种软件处理图片的几种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两种以上的软件处理图片的手法的应用,造成点、线、面够成明显的、具有节奏感的画面特殊效果

2、教学难点:不同工具和表现手法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由学生的日常照片对比装饰变化的绘制画面导入

(二)、切入摄影

1、摄影构图的概念

摄影构图就是运用摄影的手段在画面当中进行安排和布局,把各种造型元素组织成一个整体,以寻求一个最佳的画面形式,以求最好地表现主题思想。

2、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 画面要具有普遍性的主题

画面的形象表现力要强

画面要简洁简洁可以突出主体

简洁可以带来视觉快感 画面要具有一定的形式美 画面构成诸元素及其处理

A、主体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画面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是画面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控制画面全局的焦点;

B、通俗地讲,主要的被摄对象,想给观众观看的主要事物,就是画面的主体。C、主体的作用 表达内容的中心 结构画面的中心 D、处理主体的原则

主体突出,是画面构图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 E、突出主体的方法

主体位置

a、黄金分割构图; b、九宫式构图; c、S 形构图; d、对角线构图;

e、对称式构图。

F、主体面积

a、直接突出主体;

b、间接突出主体

利用明暗对比;利用色彩对比;利用动静对比

五、课堂小结

篇9: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资料]教学资料

重屏会棋图(五代)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是描写帝王闲居燕乐的纪实之作。据史籍记载,南唐中主个性缓和而从容,与诸兄弟之间,情分深厚,相处和睦,又谦和下士,礼遇大臣,处处表现出儒者风范,他的形象也因此为人们所乐道。从这幅画看,中主端坐正中观棋,面庞丰满,细目微须,仪态气度确实出类拔萃。其余三人为中主之弟。虽然现在这幅画据考为宋人摹本,原作亦未必为周文矩所绘,但此画出于高手,且必有所依据无疑。本图设色古雅,与人物衣冠和室内陈设的简朴相协调。人物情态刻画细致,衣纹线描皆细劲曲折而略带顿挫,符合周文矩的人物画风格。周文矩,句容(今江苏句容)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南唐中主、后主时期,工画佛道、人物、车马、屋木、山水,尤精仕女。这幅画之所以被称为《重屏会棋图》,是因为弈棋人物背后画有一榻及屏风,榻上摆设壶等器具,屏风上的人物画描绘白居易《偶眠》诗意,而屏风画人物之后又画有一山水屏风,由此造成一画三重棗画中之画还有画的特殊效果,故名“重屏图”。《重屏会棋图》是五代时重要的肖像画作品。不但在人物写真方面达到很高造诣,而且在空间处理上也表现出严谨的法度。观者可以注意到,画中对第三维深度空间的表现,一律采用与画面水平方向成45°角的斜线表示。就以围棋盘为例,每边有十九格的正方形棋盘在画中转变成锐角为四十五度的菱形。这样的处理在画中已成为一种规范,看来宋代界画中典型的空间处理模式在五代已经出现了。

古诗四帖(唐)张旭

《古诗四帖》属于狂草。狂草的前身是“连绵草”或“今草”,早在汉代就非常盛行,但将这种书体的艺术表现力推向极致者,当是唐代的张旭。狂草具有强烈的动感,篇幅大小能够直接影响激情的自由表达。一般来说,用狂草这种书体进行创作,篇幅不宜过小,过小就难以发挥它的优势。张旭深谙此理,毅然抛却前人“尺牍”格局,而以巨幅长卷形式书之,大开大阖,擒纵自如,好似老将驰骋沙场所向披靡,更似海面飓风骤起波澜壮阔,最大限度地凸现了狂草之“狂”!《古诗四帖》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还体现于它的线条构筑。前人的狂草线条多以平动、绞转笔法完成,节奏感并不明显,而到张旭笔下,狂草线条的完成又加进了提按笔法,使节奏感大大增强,这与唐代楷书进入高峰期有关,也与张旭本人同时兼擅楷书有关,因为唐人楷书笔法正是以提按为主要特征的。其次,它的线条多逆锋起笔、中锋推进、浓墨匀吐,时而重若崩石,时而轻如蝉翼,曲直相间,攲正互生,自始至终含蓄圆畅,保持着一股刚健奔放的艺术激情。其三,线条与线条间的穿插,或疏或密,或实或虚,或仰或覆,或承或启,虽满纸烟云、豪放激越,但仍能给人以入规中矩、有条不紊之感。《古诗四帖》是盛唐之音的产物,更是张旭浪漫主义创作方式的产物。张旭为人倜傥放逸,不修边幅,且嗜酒如命,与李白、贺知章等号为“酒中八仙”。他常常在醉中作书,有时甚至以头濡墨,可见其癫狂达到何种程度。

鲁班门下印(现代)齐白石

此印是齐白石的篆刻代表作之一。为白文汉印,更准确些说应该属于将军印的风格。一般汉印,以平方正直为主。将军印因为军中急用,仓促凿就,故称为“急就章”,所以每多敧斜之笔。此四字中带斜之笔,不下十余处。斜笔又忌单向,“门”字向右斜,“班”字中间则向左斜以求协调。因为急就凿成,只能用简练的刀法。这方印的确是用单刀刻成的,刀痕利落,其用刀的方向完全可以分辨出来。当平口两尖刀攻石时,同一刀痕,可以明显地分出两侧不同的形态。受刃面,自然是光洁平坦;入锋面因刀尖的造成明显的崩痕,因而显得凹凸斑驳。但这一路印风需要很好地把握火候,不然一味追求痛快,往往会显得含蓄的韵味不够。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齐氏的生平,可作为苦学成长的典型。他出身清贫,幼年曾和王冕一样放过牛。后习木匠,这方印以及“大匠之门”等印,都是为纪念自己这一段生涯的。齐白石最可贵之处,在于对艺术执著的追求,他勇于创新,决不随俗俯仰。他的印初从浙派入手,也终于为印学辟一新境。如从工整与豪放、工笔与写意上言,他立志于后者,故其书、画、印、诗均以豪放为主格,纯任自然、天趣横溢。

泼墨仙人图(宋代)梁楷

《泼墨仙人图》描绘的是一个袒胸露乳、放浪形骸又笑容可掬的仙人形象。衣袍以高度概括的阔笔泼写而成,豪放简逸,不拘细节。毛笔侧置,顺着衣袍的走势疾速的泼墨,可以鲜明地让观者感受到作者作画时那不可抑制的激情直泄无遗的情形。整个画面用笔劲爽,水墨苍劲淋漓,以墨块为主,只在人物面部、胸部粗略地勾写。人物极其夸张变形,头部以一个奇怪的上大下小的楔形圈出,五官几乎要挤在下部的一条线上,额头显得特别大,比例全失,眼睛细小而且倒垂,鼻子扁阔漫无边际,神态极为滑稽诙谐。仙人那形骸放浪、与世无争的神情也因此被极其生动地刻画出来,这也是作者豪放不羁、超凡脱俗的自我写照。《泼墨仙人图》中人物放浪的形骸、夸张变形的造型、放逸简括的笔墨,都显示出梁楷对传统人物画的离经叛道,正是禅风兴盛的外部条件迎合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最终导致其艺术风貌的变革。

荷石水禽图(清代)朱耷 此幅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两只水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望立。意境空灵,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富有层次。八大山人曾自云: “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古松,皆吾静观而得神者。”可见其画荷是观察入微,静观悟对而以意象为之,信手拈来,妙趣自成。款署: “八大山人写”,押“八大山人”白文印。八大山人,即朱耷。朱耷(约1626一约l705),明亡后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号雪个、个山、驴、驴屋、掣颠等,江西南昌人。弃僧还俗后取号八大山人,以前的字、号一概不用。江西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国破家亡之痛甚切,装痴扮傻,佯作哑子。性情孤僻,常借诗文书画排遣郁闷。其花鸟画极富个性,成就卓著。师法林良、徐渭、陈淳等写意花鸟画诸家,其花鸟画简练、夸张,大多缘物抒情,如画鸟、鱼,作 “白眼向人”状,以抒愤世之情,署款“八大山人”,连笔如“哭之笑之”,寓“哭笑不得”之意。他的绘画在当时影响不大,但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刻,“扬州八怪”、“海派”以及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均深受熏陶。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这三大类。2.理解具象作品、意象作品以及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1.突破只能欣赏具象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2.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掌握初步的欣赏方法。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附学生作业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及根据图像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像类型的特征。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的“活动建议”主要是让学生根据美术作品的图像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即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要比较的内容,并制成图表。图表的内容大致可以包括:

也可以从形象入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把比较的重点放在人的形象上:

“思考与交流”实际上也是对比三种美术形态。只是,在“活动建议”中,相同的因素是人这个形象主题,我们可以看到,从具象到意象到抽象,人也慢慢变得不好辨认,最后完全认不出来了。而在“思考与交流”中,相同的因素是水果,左边是具象作品,苹果和葡萄都很容易辨认;中间是桃子,已经有些变形;右边的水果虽然也可以辨认,但画面强调的是它们的色彩和形体,实际上是在抽象语言的意义上来运用它们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这些活动来导入,让学生对这三类美术形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教学。

教学基本思路

我们通常把美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形象称之为“图像”,但是这些图像并不全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描摹,而是有着不同的特征。为了便于理解美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人们根据作品中形象的特点,把他们划分为三种类别,即具象美术、意象美术以及抽象美术。在这三类作品中,相同种类的作品虽然表现的内容甚至所用的材料不一定相同,但是艺术家在创作时所遵循的观念大致相同。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从形象的不同特点入手,对这三类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逐步对每一类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类型作品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机制。教学材料分析

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把作品中的物象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象一一“对号入座”,似乎不能对号入座的就不是好作品。这种看法有部分的道理,因为它涉及的只是具象美术这种类型。实际上,美术作品中的图像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之外,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对于具象美术作品,教材分析了它与客观物象之间的关系。具象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形象来自于现实世界,因此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艺术家要表现的内容,甚至那些没有经过欣赏训练的观众也可以看得懂。教材中列举了东西方的三件绘画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具象美术作品。它们在人物神态、气氛渲染、衣服的质感或空间的暗示上都显得很真实,仿佛我们可以走进画面。在这里艺术家追求的就是“真实”。

意象美术作品虽然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潜在的联系,但是更主要的是艺术家把从现实世界中获得的形象进行了主观化的、情感化的处理,突破了我们经验世界中的物理定律,创造出一些只有在艺术世界中才能存在的图像。教材中对艺术家创作这类作品的时候所运用的方法作了简单的分析,如夸张、变形、重组,或者突出结构特点、改变客观物象的比例以及打破经验性的时空概念等等。教材第5页的作品都属于意象美术的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虽然我们可以辨认出画面上的形象,但它们跟实际生活中的形象有一定距离,不太符合日常生活的逻辑。抽象美术指的是完全不可辨认的图像。这类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脱离了客观形象的束缚,而强调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抽象艺术的衡量标准不是形象的准确与否,而是要看作品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平衡、对比、旋律、节奏等因素是否让人感觉舒服。在这方面,有人认为抽象艺术与音乐有相通之处,要靠自己的感受才能领悟。

教材中列出的抽象作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书法作品,一是西方现代派的抽象画。书法之所以能够当作抽象美术作品来欣赏,是因为它根本没有可资对照的现实形象,不存在像不像的问题。在欣赏这类作品时,要注意的是纯粹形式方面的因素,如点画的粗细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等。齐白石的篆刻刀法苍劲有力,布局又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强烈对比效果。虽然我们可能不认识张旭的草书,但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已经具有一种美感。抽象画分为热抽象和冷抽象两种,康定斯基的热抽象作品使人感到自由、毫无约束;蒙德里安的冷抽象则使人觉得很平静,因为它不是描写什么物理对象,所以我们可以专心地体会各块面之间巧妙的平衡。

教学建议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美术作品的一种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即根据图像反映物象的不同特点而分成的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三种类型。这三类作品在形象特征方面差别比较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结合图片实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分类和体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美术鉴赏课程依赖“讲授法”教学的通用程式,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不同美术类型的特点,并归纳出一定的欣赏方法。2.教师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总结,但不宜过于理论化。3.对于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这些学生比较难于理解的作品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打破那种以“像不像某事”来衡量作品的欣赏方法,使学生意识到美术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而且,对于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评判标准、欣赏方法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如果学生对这类作品一时不能理解,教师也不要操之过急,关键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分类并懂得这些作品同样具有审美价值,从而拓展学生的艺术眼界。

上一篇:银行公司业务先进个人事迹简介下一篇:交流大会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