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语文课

2024-05-09

有趣的语文课(通用18篇)

篇1:有趣的语文课

有趣的语文课

今天语文课上,胡老师让我们吃东西。我想 :上课吃东西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这么做很不好,为什么还要让我们吃东西呢?大家议论纷纷。这时,我看到老师手上提的袋子鼓鼓的,我想里面一定有好吃的东西:有老师经常鼓励我们时发给我们的“星球杯”,有甜的像蜜一样的糖果,有美味的香肠······想到这,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了?

老师解开了谜底,原来袋子里面装的是花生,它的形状很像葫芦,壳皱巴巴的。我剥开壳,里面就是花生了。花生披着一件红色的外衣,剥开外衣,露出了白色的果肉,胖胖的,我咬了一口,香极了!但也有点儿咸,浓浓的香味仿佛一下子赶跑了我上课时的疲劳。当老师要收花生壳时,我们班的“馋猫”就已经把壳也给吃完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觉得这节吃东西课真有趣,我真想每节课都吃东西。

姚懿轩

篇2:有趣的语文课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语文课。早上,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好不好?”玩游戏,那我们当然会痛痛快快地答应。起码没有像上课那么累,劳逸结合嘛。老师突然又拉开了嗓子:“今天我们玩‘照成语做动作’。” “照成语做动作?”我们问道。“对!玩法是:找一个人说成语,再找几个人扮演成语中的角色,准备好就可以‘开拍’了”

同学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到。结果,我被老师点到了。我说:“守株待兔!”老师找来邱子维、钟正楠。邱子维当农夫,钟正楠当兔子。钟正楠一头撞在邱子维的脚下,邱子维抓起钟正楠的一只手,说:“哈哈,给我抓到了一只大公兔,今天晚饭有着落喽!”就是邱子维的这句话,把同学们逗得哄堂大笑。

“叮呤呤……”这节有趣的语文课就在这欢笑声中度过了。

篇3:如何创建有趣的语文课堂

一、重视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 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 就会产生一种求知的内在动力。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能力对今后生活的作用, 促使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 积极主动地学习。只有学生对语文课有了兴趣, 才能调动起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 用风趣、幽默的语言,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体会到学好语文就会有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就会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人、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有了很好的语文素质, 对人际交往和将来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

2. 在讲课中引入优美的广告语:如宣传计算机专业的“点击快乐, 连接智慧”;宣传机加工专业的“刨铣精彩人生, 焊接美好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来到中职学校不仅仅只是学习技术, 不只是将来只会干活就行, 一个合格的中职生还要有一定的语文基本素质。认识到学好语文才能使自己有文采, 学好专业课更需要一定的语文素质。

3. 用中职毕业生因为语文学得好在各行业出类拔萃的学生勉励他们学好语文。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到将来企业的任用, 影响到能否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成绩。

二、问题设置由浅入深

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尽相同。教师要认同这种差异, 对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因材施教, 因人而教。

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由浅入深地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来完成, 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看到成功的希望;让成绩好的学生“跳一跳, 摘到果子”, 感受到学习要不断努力, 明确前进的方向。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适当停顿,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要及时给予肯定。如果回答不够流畅, 教师也要耐心听答, 不宜插进追问, 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 支支吾吾, 或答非所问, 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 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 再增加问题的内容, 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 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这样, 就会使问题的设置取得较好的效果, 并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还可适当地开展一些有趣的竞赛活动, 如改错字、诗歌名句填空、讲名人成长故事等, 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很快乐的事, 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教师要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学生多数不太喜欢学习, 要取得教学的成功, 教师必须要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让课堂充满乐趣。教师要吃透教材, 了解学生, 设置教法。

课前导入能引起悬念、激发兴趣。课程讲解贴近生活实际, 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学生就觉得有话说了, 课堂上自然思维活跃, 气氛自然良好。学生讨论发言时, 不必要求他们讲得头头是道, 只要学生表达清楚, 语句通顺就行。课文朗读和诗文背诵有时可设置个人与个人比赛, 有时可设置组与组比赛, 利用学生好胜心理, 通过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增强文学的直观性形象, 可以借助信息技术,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来激发学生兴趣。

如教《再别康桥》时, 在观看视频倾听音乐中让学生反复吟诵诗文, 学生就会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自然会体会到诗文的那种朦胧之美、空灵之美、含蓄蕴藉之美。

这样, 教师讲解生动了, 教学方法多样了, 课堂气氛活跃了, 自然使学生感受到上语文课的轻松感和趣味性, 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发展学生个性

由于现代语文的开放性、多义性以及阅读者个体在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切入角度等方面的不同, 文本的本意和读者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使得语文教学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也使得文学作品的生命力长盛不衰。

语文阅读是一种再创造, 学生由于自身经历、各方面素养、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因素, 认识往往独具慧眼, 不受世俗和成见约束, 阅读文学作品往往会有独特的感悟和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这种个性阅读, 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 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表演的内容, 如讲授《威尼斯商人》时, 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 模拟法庭审判, 表现夏洛克的贪婪, 安东尼奥等人的性格特点, 体会文学语言的奥妙。

教师可设计表达的内容, 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 通过看视频听朗诵, 再诵读, 让学生谈感受, 激发学生远大志向。

教师可设计想象的内容, 如讲授《项链》一文后, 通过续写小说结尾, 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

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走出教材, 选择体现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美文作品让学生去读去品, 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让他们感受大自然, 体验大自然, 感受花鸟之趣、山水之乐, 欣赏大自然中的秀美风景, 进而不断增加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领悟到大自然的语文之趣。

总之, 中职语文教学,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传授, 还是基本技能的训练, 都要注意到中职生的特点, 进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使语文教学真正为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素质服务。

摘要: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应注重学情, 笔者从激发学习兴趣、课堂问题设置、教学方法选择、发展学生个性四方面入手, 调动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篇4:有趣的语文课

今天语文课,老师举起一个水果,它的颜色黄黄的,还有好多棱角。“这是什么水果呢?是柠檬?是大型的橘子?”我情不自禁地想:“这个水果能吃吗?味道怎么样呢?”

我心中藏着许多疑问,等待着老师帮我解开。可是老师却不告诉我们,而是把这个“怪物”依次放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用鼻子闻。我闻了又闻,不知道怎么形容这水果的味道,我又深深地闻了闻,觉得香香的,又臭臭的。哎,这“怪物”连味道也是怪怪的。

我更加期待老师告诉我答案,可老师却说:“我去洗这个水果,待会儿给你们尝一尝。”我们等待着,觉得时间过得好慢。老师终于回来了。我紧紧地盯着这个“怪物”,心想:怎么吃呢?只见老师不慌不忙地用小刀把这个水果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在盘子里分给我们。终于轮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水果片,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上,“哇,好漂亮啊!”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水果片好像一颗晶莹剔透的五角星,我仿佛看到它在闪闪发光。我把这颗“五角星”小心翼翼地放到嘴里,细细地品尝,又香又甜,真好吃!我真想再吃十片。

等我们都吃完了,老师才揭开谜底,告诉我们这个水果叫杨桃,是一种热带水果。

哦,这就是杨桃啊!以前听妈妈说过,今天才真正认识了它。我以后再也不会忘记它,更不会忘了今天这堂有趣的语文课!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第四小学三(1)班

指导老师:江银琴

篇5: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想来看看我们班的这节语文课吗?一定会让你耳目一新的。

上课前,我们每人都领到了两张纸,陈老师说会在上课时带给大家一份惊喜,我们便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在等着上课铃声的响起。

终于听到了“叮呤呤”的上课铃声,进来的不只是陈老师,还有许多我们不认识的老师呢。只见陈老师镇静地站在讲台上,说:“现在,我要折一个纸飞机给大家看。”折飞机?真是稀奇,上语文课还做这种游戏啊?我偷偷地笑了。陈老师让我们边看她折边记下所需要的步骤。这对我来说可是小菜一碟,要知道,我平时可是最喜欢折纸这个游戏的呀。陈老师折完之后,对我们说:“我们来个比赛怎么样啊?看看谁折的飞机又快又好。”这下我们可全来了精神,各个都开始埋头“工作”了,“第一名!”啊?原来已经有同学折好了呀,我回头一看,是邵静怡。我原以为爱做飞机的都是男同学,可第一名竟然是女生,看来我可要加把劲了。这时又有两个同学做好了,我更是心急如焚,越急就越出问题,一个步骤被我忘记了,我又试验了两次,才总算弄好了,看来,我的观察力还不行啊。终于,我也高高举起我的小飞机了,此时的.心情有点激动也有点骄傲,仿佛我手中不是一个普通的纸飞机,而是一架波音747啊!

我给我可爱的小飞机取了个好听的名号————“童话圆梦号”,因为我是个喜欢童话,喜欢幻想的女孩,总是想把童话故事里一切美好的东西变为现实,希望“童话圆梦号”能载着同样喜欢幻想喜欢童话的孩子飞向迷人的童话世界,让他们美梦成真。

最精彩的一个环节开始了,“放飞!”陈老师一声令下,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自己手中的纸飞机飞向自己的好朋友,一架架纸飞机交会在空中,空中立刻变成了飞机的海洋,几十只纸飞机载着主人的梦想和祝愿盘旋着、飞翔着,像一只只雪白的信鸽一样,我们则在座位上欢呼雀跃,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的“作品”。虽然这美丽的场面只持续了不到半分钟,可真是太让我们激动了。杨逸文接到了陈老师的飞机,还傻乎乎地问:“谁的?谁的?”把我们逗得直乐。我的“童话圆梦号”也顺利地完成了我交给它的任务,飞到了我的好朋友杨雨楠的手中,而她的小飞机也落入我的手心。灰色的地板上撒满了可爱的小飞机,真像是一层白棉花啊。

篇6: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游戏规则是:四大组里派两个代表,一位同学演,一位同学猜成语。注意:演的那个人不能说成语里面包含的字,否则就犯规了,表演的那位同学如果觉得太难演了,可以说“过”,接着表演下一个,四分钟内,哪个组猜的成语多,哪个组就可以加分!

小萌和小辰代表二组来挑战,只见小萌背对着黑板,当黑板的电脑上出现了一个成语,小辰看见了,又是捂耳,又是在找什么,原来是“掩耳盗铃”。可是小萌怎么也猜不出来,只见她紧皱眉头,额头冒汗,着急得抓耳挠腮,我真为她捏了一把汗。“想到了!”猜对了之后,小萌的眉头慢慢舒展,脸上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到我们四组了,我的心不由自主地加速起来,一定不能失分啊!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成奥看了看电脑,呀!是“鸡飞狗跳”,这下成奥又跳又学狗叫,引得我们全班同学哈哈大笑。“鸡飞狗跳?”孙奥的语气显然是没有把握的样子。“嗯嗯!”成奥向他点了点头,他们这一关终于通过了。接下来的几个成语越来越难了,我们也越来越心惊胆战,游戏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着……

篇7: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我们上过各种各样的课:有的让我学到了新知识,使我见多识广;有的让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令我大开眼界……其中,让我觉得比较有趣的是上周朱娅老师跟我们上的一节语文课。

“叮铃铃……”伴随着美妙的上课铃声,我们陆续走进了教室。朱娅老师早早地来到了国象教室等我们上课。朱娅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一头卷发。她打扮得非常洋气。

上课时,我们都“坐如钟”。我们一起吟诵了一首关于夏天的诗。朱娅老师让我们同桌合作朗读诗歌,然后男、女生比赛读――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我们沉浸在诗歌中,都迫不及待地举手想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有的深情并茂,有的绘声绘色,有的摇头晃脑……朱娅老师夸奖我们班小朋友读得精彩极了!朱娅老师用课件出示了两幅图,要我们仿编。我自信地说:“我最喜欢草原上遍地的牛羊,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天上的白云还多。”朱娅老师表扬我跟她想的一样,我心里甜滋滋的。

篇8:灵活有趣的语文教学

一、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 我们要消除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因素。教师的布置、课桌的摆放以及教师的衣着打扮, 教师讲课的兴趣及板书, 这些都能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合理使用, 就会加强学生对只是的吸引, 反之往往会使学生分心,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有效地利用, 准确把握学生,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 我们要对已经涣散的注意力, 采取如下措施: (1) 给予信号。当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时, 教师及时给予信号能有效的加以制止。例如, 当学生下面有小动作是, 教师停止讲课或者将所说的内容多次重复引起注意。 (2) 靠近控制。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师要故意走进分心的学生, 俯下身来提醒, 这样既不影响上课, 也不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 进而还提醒了个别学生。 (3) 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提问应面向全班, 然后指名让不注意听课的学生回答。 (4) 区别对待。有些智力好的学优生, 他们在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表现为上课不爱听讲, 干扰其他学生学习, 课堂课外纪律差, 对于这些学生, 我们教师要区别对待, 给他们一定深度的习题让完成或者让预习后面的内容, 帮助学困生等, 可以消除他们在闲余时间破坏课堂纪律。 (5) 鼓励与表扬相结合。在发现他们违反课堂纪律的时候, 教师要对他进行适当的批评, 要讲道理, 说明导致的后过, 切记要适度, 还要善于发现优点给予鼓励, 做到既要管住也不放任自流。通过以上措施, 可以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注意力。使一切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注意力都消除, 为正常有序的课堂教学提供条件。

二、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呢?这就首先需要教师的情绪和情感起促进和推动作用。教师要有亲和力, 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温暖, 这样学生就有问题敢于言表, 敢于质疑, 进而让学生达到有话想说、敢说的目的。在此基础上, 利用实物、挂图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求知欲, 促他们不懈地去追求新知识。如我在教学《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时设计这样的导入语:“森林里有一片美丽的小树林。树林旁边有一个小小的池塘, 池塘里的水清悠悠地流着, 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捉迷藏。每天, 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在这里嬉戏玩耍, 小树林成了大家的家!一天早晨, 小蚂蚁又来到这里, 可是树林里变了样, 满地都是落叶, 周围静悄悄的, 咦, 小动物们都到哪儿去了呢?”她一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着, 一边在黑板上绘制简笔画, 一幅生动、形象、活泼的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 一下子把大家吸引住了, 大多数学生已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这时, 这位老师又趁机提出读的要求, 学生就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急于解疑的迫切心情开始读书了。整整一节课, 学生思维活跃, 精神集中, 状态极好。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 设置一定的情景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 通过扮演角色, 体现情境, 使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化为学生的形象表演。如我在教学《东郭先生和狼》这篇课文时, 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 我请几位同学戴上头饰, 分别扮演东郭先生、狼、农夫。表演后组织大家评议, 让学生进一步揣摩各个角色的不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性格特点,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 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在表演、评议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第三, 通过“画一画”, 使教材中的人物、场景、事物等再现, 引起学生的兴趣, 自然进入教材的语言环境, 理解文章内容。如在教学《所见》这首古诗时, 我让学生根据诗所描写的内容, 画成一幅图画,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情境的理解, 也加强了学生对诗的记忆。

第四, “做一做”, 动手又动脑, 可以起到理解和认识物品的作用,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琥珀》这篇课文后, 我准备了松香、苍蝇、酒精灯、小盘子等实验用具, 与学生共同制作了一个琥珀,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综上, 在教学进程中, 根据教材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板书设计应突出其特有的特性

好的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重难点、增强学生的记忆, 是语文课教学的“眼睛”。

板书的直观性。板书的直观性就是抽取教学内容中最能体现课文精髓的词语, 并赋予其显著的结构形式, 来表现文章的主旨。这样“负有重任”的板书无疑直接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思维, 使学生对“形”的辨认中, 自然产生思维流动, 并将感知的词语经过内化、加工、创意……运用于思维活动中, 从而感知了教学内容, 达到预期目的。因此,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板书的直观性。

板书的精炼性。板书要“精炼”, 就是字少而信息要多, 可将课文中的一段话或一句话, 提炼成发人深入的几个字或一个短语, 简明扼要地向学生揭示教材中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或最需要讲解的问题。以少胜多, 以精胜杂的板书对学生就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反之, 如贪多求全, 主次不分, 内容杂乱, 就会成为超过学生短时间记忆的负荷。

板书的灵活性。同一篇文章, 由于执教者分析的思路、角度、出发点的不同, 教学的方法也不一致, 因此设计的板书也要因人而异。这样, 就形成了同一篇文章具有几种板书设计的局面。所以, 我们在教学时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角度选择设计合理的板书, 不能人云亦云。

为此,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有效地组织学生, 提高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合理设计板书,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然而, 我们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 努力做好学生的表率,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使每个学生的基础教育都达到合格水平,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 是语文教学的对象, 也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和受益者。而搞好语文教育教学, 教师是关键。因此, 要求教师做好引路人把学生带入课堂, 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去实践。

篇9:有趣的语文课

老师在讲“东西”一词的读音时,说道:“东西有两种读音。读音为d€"恘g x€"n,意思是:东西方向,东面和西面,从西到东的距离;读音为d€"恘g xi意思是:物体,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也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期待着更精彩的笑话。不出所料,“东西”一词的两个读音及意思讲完后,老师的嘴边又溜出了一个笑话。

这个笑话是这样的。有个外国人,想学汉语,总想不劳而获,其实要想学好中国文字还是很难的。中文老师就出了个难题,讲“东西”的不同读音的不同意思。老师讲:粉笔是东西。外国人学着说:粉笔是东西。老师又讲:课桌是一个东西。外国人学:课桌是一个东西。那个外国人自作聪明,就问:“我是个什么东西?”老师纠正道:“你不是个东西,你是人!”“哦,我不是个东西。”外国人重复一声。老师告诉他:“‘不是个东西’是骂人的话。”外国人彻底糊涂了:“那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老师彻底崩溃:“‘是个什么东西’‘你这个东西’‘你算个什么东西’都是骂人的话。”那个外国人越学越糊涂,那天晚上,他一直在想: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估计他想破脑袋也不会明白。

“哈哈哈!”全班同学都笑疯了。老师讲的时候,我们笑了好几次呢!这时下课铃响了,大家却还沉浸在欢声笑语中。还有一些同学在下面起哄,逗得我们开怀大笑。其实,这正是老师的良苦用心——以幽默的课堂,吸引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老师都宣布下课了,同学们还在讨论这个笑话,述说语文课堂的有趣,教师里还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点评】

篇10: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昨天,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语文课,这堂课,老师带我们演了晏子使楚课本剧。刚进入教室,晏子使楚课本剧七个大字映入眼帘。宋老师说:“每个小组的组长举手就行了,明白?”全班同学齐声说“明白。”宋老师把大家分成了八组。

第一组开演了,教室里立刻静了下来。由组长报幕,第一组上场了。演完以后第二组就来了。接下来第三组、第四组……我们是第八组,也是最后一组。到我们了,组长李嘉嘉报幕:“蔡雨峰演楚王、包守凯演旁白、李尚睿演说话的武士、包景丞演不说话的武士、刘驰演囚犯、我演晏子。”我是自愿当囚犯的,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演这个角色。但我想我能把这个角色演好。表演之前,我先准备好道具,道具有嘴叼着一张纸,还让赵千一用衣服把我绑上,然后就垂头丧气的上场了。我刚一上场,全班都哄堂大笑,宋老师问:“为什么笑?”全班一起说“因为刘驰!”

表演结束了,老师说:“你利用道具利用的非常好,尤其是这个标牌,你是最好的囚犯。”听了老师的话,我很高兴。这堂课真有趣,我喜欢上这样的课。

篇11: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实验开始了,老师熟练地把铁架台摆好,在上面放好纸船,又在纸船上倒满了清水。接着,老师掀开酒精灯的灯帽,把酒精灯移到纸船的下面,用打火机点燃。这时,老师提醒大家注意观察纸船有什么变化。奇迹出现了,火苗舔着纸船,可是纸船就是没烧着。过了一会儿,纸船里冒出了热气,老师还特意叫一个同学上台近距离观看。热气越冒越大,最后纸船里的水开了,而纸船却安然无恙。

做完实验,老师要我们讨论实验告诉我们什么科学道理。教室里顿时又热闹起来,同学们议论纷纷,踊跃举手,但都说不出所以然来。最后老师告诉我们:物质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因为纸船在加热时纸船里的水分不断蒸发,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除非纸船里的水烧干,纸船才会燃烧。

篇12: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作者/时利和

我一直以为,语文课就是读书、写字、分析文章,却从没想到过语文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学习方式——“诗配画”,这种学习方式令我眼界大开。(点出觉得有趣的原因——语文老师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学过了《惠崇〈春江晚景〉》和《江南春》后,老师要求我们把想象中的“春江晚景”或“江南春”画下来,比比谁画得好。

周四下午,老师把一些画贴在墙报上,告诉我们第二节课为讲评课。听了这话,大家“呼啦”一下涌向墙报,对每幅画评头论足起来。内容不外乎是找些缺点作为笑料捧腹大笑一番,却很少有人想到要作好准备,以防止上课时老师突然“袭击”。(并未理解老师的用心。)

上课了,当老师让同学们谈谈对这些画的“高见”时,我们才忽然紧张起来。下课时的高谈阔论一下子忘得一干二净,每个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夏老师千万别叫我”。

被叫到的那位同学站在墙报前苦思冥想,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来:“施薇的画儿是《春江晚景》。她画了鸭子、竹子、桃花、河水,但没画蒌蒿和芦芽。”说实话,这实在不是个精彩的评论,是那种没有话硬逼出的评论。谁知,老师却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赞许。

一只鸡蛋开了一个口,哪怕这个口只是一条缝,蛋清蛋黄还是会一点点地流出来。(形象、准确。)这位同学在启发思维这一点上实在功不可没。为此,大家的思维渐渐活跃,课堂上的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这个说:“温雯画上的桃花不是‘三两枝’,简直是‘三两树’了。”老师笑着吟了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大家哄堂大笑。

那个说:“丁志峰画的楼台不像在‘烟雨中’,倒像在‘倾盆大雨’中。”下面有人补充:“而且这雨只在一座酒楼上空降下,其他地方都是阳光灿烂。”这使我想起了天气预报中的“局部有雨”这句话,丁志峰画儿上的大概是这种情况。

又有人指出“华冠冠的鸭子像天鹅,脖子老长”,“朱蕾的‘春江’成了‘春池’”,还有诸如“蔡臻把蝌蚪都画上去,早春没有蝌蚪”等等。有写画儿看上去觉得很好,但还是被同学们挑出了很多“刺儿”。

这堂有趣的语文课在笑声中结束了。在这笑声中,同学们加深了对诗的理解。从中也体现了老师的匠心:教会我们细心观察,全面思考,把深奥的文章视为一幅浅显的画儿来琢磨。(老师的良苦用心终于被学生理解了。)

事实上,这堂语文课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理解文章的能力,还教会了我们应该怎样去领悟和发掘生活中的美。(点明这节语文课所具有的深刻意义。)

[成功解密]

作者在写作上紧紧围绕“有趣的语文课”这一中心进行。普通的语文课的确是以读书、写字、分析文章为主,而作者选择了一堂令自己“眼界大开”的别开生面的把语文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来写,在选材上突出了“有趣”这有主旨。作者在写作时还抓住同学们对这堂课的特殊反映,突出了同学们对这种授课形式的好奇和喜爱。语言描写在这篇文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作者通过同学们的答语,巧妙地介绍了语文课的内容,反映了同学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课堂的活跃气氛。结尾自然地揭示了这节有趣的语文课的意义——教会我们细心观察,全面思考,把深奥的文章视为一幅浅显的画儿来琢磨,并进一步点明“这堂语文课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理解文章的能力,还教会了我们应该怎样去领悟和发掘生活中的美”这一道理。

篇13:如何创设灵动有趣的语文课堂

一、让生活点缀教学环境

传统的语文学习只重视文本, 忽视了母语学习的特殊性, 其实语文学习无处不在。“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语文信息, 就像空气和阳光、民风民俗、文物古迹乃至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比如我在教学《石榴》一文时, 把真实的石榴带进课堂,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观察外形、品尝味道、描述用途等教学环节, 学生不仅感悟到了文中石榴的外观和作者对石榴的喜爱, 而且受到了情感熏陶, 享受了审美乐趣, 课堂上情意四溢。又比如我在教学《荷花》一文时, 学校后面的池塘里正好开着满池荷花, 于是我在课前组织学生欣赏荷花, 感受荷花的清香和美丽。在教学这一课时, 学生在课堂中很自然就想到了荷叶上珍珠般滚动的水滴, 想到了那清香四溢的荷花, 花尖上轻轻颤动双翅的蜻蜓, 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和谐之美。

二、让想象丰富教学内容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 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 想到地面下的情形, 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到昆虫的语言, 他想飞上天空, 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 脑中就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 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 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和体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弱, 枯燥的学习内容会降低学生认知的兴趣, 所以老师要善于利用实物、图画、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等形象化的手段营造氛围、激发情感, 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 由于学生对北大荒没有视觉上的直接感受, 缺乏体验, 我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 激活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学生看到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 不由得陶醉其中。再展现原野的热闹景象, 巨大的视觉冲击, 引发出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即使是学生阅读文本材料, 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 以加深其对文本的感悟。

三、让活动激活教学方式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课程的目标主要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上不应是教师在活动, 而应是学生在活动。言语实践对阅读教学来说, 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 更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它为我们寻找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指明了方向。因此, 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积累、生活积累, 都是在学习语文的各种活动中, 通过理解、感悟、记忆、运用的具体训练产生。只有让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发挥出来, 使他们享受到语文学习的种种乐趣, 这样的教学才是充满魅力的。因此, 无论就语文活动的内容, 还是就活动的方式与时间来说, 都应让每个儿童的体验变得有趣起来。

我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 是这样让大家感悟“这六个人, 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这句话的:

师:贴, 这个动作你会吗?会的同学请你贴在桌面上试一试。

(有些同学离桌面还有很大距离。)

师:这样可不能算贴着。

(有些同学贴得很紧。)

师:这种与桌面合二为一的距离才叫贴。

师:现在我们正坐在羊皮筏子上, 贴着湍急的黄河, 那是怎样的情景?请把你的一只手掌当做筏子, 让我们一起在湍急的水面漂流。

此刻, 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想象, 他们激动万分, 手掌时快时慢地划起来, 神情紧张, 嘴里还不时发出“啊呀!好险哪”的尖叫声。

师:请同学们说说筏子贴着水面漂流的情景吧。

生:我觉得很难控制好船。

生:有时会遇到浪头。

师:是的, 当遇到波浪往上时, 筏子也往上。波浪往下时, 筏子就往下。

生:筏子会随着波浪东倒西歪。

生:不管波浪怎样, 筏子一直和水面贴在一起。

师:说得真好!看着筏子贴着水面漂流, 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很紧张。

生:我感到很刺激。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

学生朗读此句, 声情并茂。

好奇、想象、游戏等是儿童的天性, 所以, 学生会“用身体贴着桌面”、“模拟筏子贴着水面漂流”……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 这样的体验活动切合学生的天性, 它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服务, 体现在教师为学生策划的有趣的体验里, 体现在切合实际需要的言语实践中。

篇14:有趣的作文课

老师对我们说:“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猜’,每组选出三位选手,一个人举词语卡片,一个人用语言或者动作提示,一个人猜出卡片上的词语。游戏时间是一分钟,一分钟之内猜出最多的组获胜。”

听清了游戏规则,我胸有成竹:“嗨,这还不简单!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第一组是秦若涵举卡片,李世豪提示,李宇森猜。看到他们组的成员搭配,我心里想:“秦若涵那么矮,李世豪肯定看不见,他们组只能是”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由于配合不默契,他们组只猜对了5个。

该我们第二组上场了,我们组的比赛选手有李子晴、孟江晗和我。我们信心满满地走到台前,做好了准备。只听老师说:“开始!”孟江晗马上举起卡片,我提示:“十五个吊桶打水——”李子晴马上说:“七上八下”。“对!”我接着说:“吃火锅的时候,我们涮什么?”“羊肉!”李子晴反应迅速,回答干脆。“对!”孟江晗又出示了一张卡片——“捉迷藏”,这可怎么做呢?好在我头脑还算快,想了想,镇静地说:“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的游戏,三个字。”李子晴眼睛一转:“过家家。”“不对。”“木头人?”“不对!”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在想:“用什么字可以代替 ‘藏’呢?对了,‘躲’!”我大声说:“我们要躲起来,让人找不到……”“捉迷藏”李子晴脱口而出。“对!”我如释重负。就这样,我们配合默契,共猜对9个。

第三组也不错,猜对了8个,第四组本应该也是8个,但有一个被“好心”的观众帮着抢答了,扣掉了一个。

比赛结果是我们组胜出,有个调皮的男生不服气,说我们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运气好。我对他说:“你是羡慕加嫉妒吧!”

这次的作文课真有趣,希望下次的作文课也能像这样开心地做游戏!

教师点评:

小作者以生动活泼的语言,记述了“你说我猜”这场游戏的全部过程。文章有详有略,详写了自己组的选手做游戏的场面,略写了其他三组的比赛情况,做到了详略得当,既表达清楚,又不重复啰嗦。在描写“我们”组的比赛过程时,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描写很到位,烘托出游戏比赛时紧张激烈的气氛。

歇后语运用恰当,“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瞎猫碰上死耗子——运气好。”这些歇后语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更加活泼、生动有趣,读者更喜欢读,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个亮点。

不足之处:游戏规则和分组情况交代的不是很清楚。

篇15:有趣的语文课作文

今天这节语文课上得别开生面,乐趣横生。上课前一天,老师叫曹培轩给了我们一人发了一份单子,上面写着《半根蜡烛》的课本剧,然后叫我们读背。我纳闷了,没事演课本剧干嘛?首先吴老师只在黑板上写上《生死攸关的烛光》。我心中不禁遐想:烛光怎么会决定人的生与死呢?难道这篇课文是介绍一件由烛光引起火灾的事情?还是……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迫不及待地翻开语文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顿时,整个校园都回荡着我们的琅琅书声。读完后,我忍不住笑了一笑。因为我刚才的猜想真是与刚才的猜想牛头不对马嘴。原来课文是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一个家庭里的母子三人参加了情报收集工作,并把情报装在小金属管再藏在蜡烛里。一天,家里闯进来了三位德国军官,于是母子三人想尽办法保护蜡烛里的情报,最后聪明可爱的小女儿杰奎琳以睡觉为由端走了蜡烛,保护了情报。然后我们解决课后问题,上完课文,就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吴老师说:“下面小组排练课本剧。”原来《半支蜡烛》是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改编的。这时,全班同学像被打了超强兴奋剂一样,开心得手舞足蹈。然后吴老师选了伯诺德夫人——郑兴悦,大儿子杰克——许昌瑞,小女儿杰奎琳——车丹,德国少校军官——彭贵彬,德国中午军官——肖涵,以及德国少尉军官——我。

这次表演课本剧比以往“正规”多了。我们像电视上的演员一样乔装打扮。德国军官的军枪,军帽;母子三人的……还有主要道具蜡烛,烛台,当时的点火工具——火柴。班上的男同学都想当官位渺小的德国少尉军官,比如我,因为他表演的情节非常引人注目。首先是伯诺德夫人召集两个孩子商量情报藏哪里,然后小女儿出来望风。然后她进去向妈妈汇报:“德军来了!”该我上场了。我一脚把门踢开,然后威风地冲进教室,一边气势汹汹地对他们说:“你们家,有没有调查员!”一边举起枪指着他们。看到这儿,全班不禁哄堂大笑。演到这儿,我自己都想笑,我尽力仰止着自己的情绪,可还是让笑从我脸上显现出来了。然后我东搜搜,西搜搜,在向少校军官汇报:“报告少校,没有发现可疑迹象。”课本剧继续表演着……最后机智的杰奎琳伸了一个懒腰,以想睡觉为由,保护了装有情报的蜡烛。课本剧圆满结束了。

篇16:记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我急忙跑进教室上语文课。

今天我们上的是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章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我认真地听着。接着,章老师教我们开始分段,第一大段是看骆驼咀嚼,第二段是铃铛遐想,第三大段是想剪驼毛,第四大段是怀念驼队,我听了,对想剪驼毛这一段充满了兴趣,我打开书,把这一段看了一遍,顿时,我笑了起来。

“夏天到了,骆驼热得调皮的汗珠都长在了驼绒上,甩一甩都可以甩出一大桶汗水出来,林海音望着驼毛真想把它修剪一下,骆驼看到了,心里想,你是修剪师吗?林海音这幼小的心灵太天真了。”

这一课学完了我们就要做练习册了,练习册发下来,我翻到第六课,看到了一题,题目是骆驼的铃铛在沙漠中有什么用处呢?刚念完题目,章老师也要我们看到这一题,说:“你觉得有什么用处呢?把这道题写在本子上,然后举手告诉我。我们来做一个比赛。”我写完了,可就是不敢举手,每一次章老师提问我都象一只小老鼠躲在下面,就是不敢举手,有些人写完了就大胆地举起手说:“骆驼的铃铛是风向铃,只要前面有风,骆驼的铃铛就会摇起来,骆驼们就会停下来休息。”

还有人说:“戴着铃铛骆驼的`是领头的,只要摇一下铃铛,后面的骆驼就会休息。”等等。

我们班的女孩子都很羞涩,就是不敢举手。

章老师开心地说:“我们班的男生比女生可勇敢多了,刚刚站起来的有十几个男生,一个女生,所以这一次是男生赢了。男生开心地不得了,而我们这些女生都低下了头。女生就是胆小,男生比女生大胆多了,哎!我们何时才会变勇敢呢。

篇17:有趣的语文课小学作文

今天,我虽然迟到了,但一进教室便发现了黑板上反常的句子:晚上,雨来在桂林中彩;早晨,夜莺在花丛中卖糖葫芦……这不是课文里的人物和地点吗?我愣住了。原来,同学正在玩一个游戏呢!

我看着这些句子,仿佛看见了夜莺在花丛中大声叫唤:“卖糖葫芦啰!”还有盲童安静竟然在意大利传信;哈默在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游玩中国的金华双龙洞……这些出乎意料的句子使我因迟到而难过的心里瞬间变得开心了起来。我也好像看见了同学们的欢乐:有的双手捂住肚子;有的开心得一蹦三尺高;有的笑得眼睛就像一根极细的线;还有的两排洁白的牙齿都露在外面;更有的坐在椅子上前俯后仰。此时此刻,虽然我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游戏,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让我仿佛也置身其中了。

真是一节“有趣”的语文课,我希望还可以有一次这样意想不到的语文课。下一次,我一定要亲身体验这种快乐。

篇18:让语文课生动有趣

一、更新理念, 转变角色

教育是一台戏, 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 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学创新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适应新的课堂教学角色, 树立新的学习、教学观念。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 建立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交往、合作学习, 师生、生生关系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应由课堂的主宰者, 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转变。

二、丰富语文课堂内容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 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黄河颂》时, 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出黄河气吞山河、奔腾不息、一泻千里、浩浩荡荡的壮观情境, 并配上雄壮的音乐展示给学生欣赏, 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壮美的境界, 使学生对母亲河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笔者以雄壮的音乐唤起学生美的体验, 设计各种练习, 品味美的意蕴。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黄河气势之美时, 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讨论, 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朗读课文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 语言积累水到渠成, 达到了优化的效果。

2. 挖掘素材, 激发情感。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愫, 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 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 不仅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充满情趣。例如,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喂———出来》一文中正视环境污染问题, 树立环保意识;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的母亲》中体会伟大的母爱;从《亲爱的爸爸》中认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大自然的语言》中感受丰富的自然信息;从《乡愁》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激活学生的思维, 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产生兴趣, 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语文学习的快乐。

3. 引入生活, 趣味盎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也才能趣味盎然。生活犹如潮水, 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 刷新着我们的知识。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 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 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 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 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 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时, 让学生父母给孩子写信, 课堂上让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 走进母亲的内心, 体会“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真意。

三、激励质疑, 启迪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 是激发学生趣味性的动力。激发语文课堂趣味性, 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 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 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 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 教师应抱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 并做出正确的解释。这样, 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学习就落到了实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问并得到教师肯定, 势必激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上一篇: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下一篇:检讨书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