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

2024-07-07

财产保全(共12篇)

篇1: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怎么写办理诉前财产保全手续 财产保全程序中法院不采取轮候查封措施,反而要求诉前保全申请人去向在先查封的法院提交参与分配申请书,而只有取得执行依据即生效的法律文书的当事人才有权参与分配。信法网给大家收集了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和办理诉前财产保全手续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交流。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

申请人:,男,年月4日生,汉族,住辛集市康乐号。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男,年月日生,汉族,住辛集市良马村。联系电话:请求事项

1.请求依法扣押被申请人车牌号为号小型轿车一辆,申请保全的数额为人民币万元;

2.被申请人承担全部的保全费用。

事实与理由

2012年2月16日22时55分,被申请人驾驶号小型轿车(乘车人),沿兴华路由北向南行驶至建设街路口时,与沿建设街由西向东行驶驾驶的**号小型普通客车相撞,造成申请人受伤住院。

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申请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之规定,特向贵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依法扣押被申请人驾驶的冀号小型轿车。

担保方式:申请人提交1.5万元现金作为担保。

此致

某某人民法院

申请人: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院印)

办理诉前财产保全目的是为了执行方便,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律师需准备的材料有:

1、诉前保全申请书——建议严格按照财产所在地法院的格式书写

2、授权委托书——明确代理权限

3、要求当事人提供与保全财产价值相当的担保,现实生活中,一般为房产或车辆。如担保财产是房产,不仅需要房产证复印件,而且最好在立案前先到房管局开具无抵押质押证明;如担保财产是车辆,要提供行车证、购车发票。以上材料法院收取复印件,必要时应携带原件以供法院核对。

4、要求当事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一定要正反面的复印。有的法院需要核对身份证原件,必要时受托人应携带委托人身份证原件以供法院核对。

5、如果提供担保之人与委托人不是一个人,应签署担保书,切忌切忌。

委托人需准备的材料有:

委托人应积极配合律师的工作,因诉前财产保全一般都比较紧急。委托人如不能及时提供担保,会直接影响到诉前财产保全的效果。

举例: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住院,肇事方不愿支付相关费用,交通部门事故科在出具了事故鉴定意见3个工作日后准备放车,此时,受害人尚未治愈出院,无法起诉,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需要进行诉前财产保全。

此时,律师的工作相当紧急,如果受害人不能及时提供合格的担保,法院不能及时立案,很可能导致诉前财产保全失败。原因在于,法院从立案到承办法官出具裁定书是需要时间的,立案时间晚了,就会影响财产保全裁定的出具,交通部门事故科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收到法院出具的财产保全裁定书就可以为肇事方办理放车手续。

建议:如果受害人在发生事故后需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应按照律师的要求积极、及时、准确的准备合格担保材料及诉讼过程中需要的证明材料。

信法网是电子商务法律服务平台,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文书定制服务、免费合同文本,欢迎广大朋友们注册体验。如果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法律问题,请咨询在线TQ客服,或者拨打400-050-5151免费电话咨询,信法网将竭诚为你服务!

信法网:

信法网微博:http://weibo.com/51xinfa/profile?topnav=1&wvr=3.6

篇2:财产保全

申请人应该及时、准确地向法院提供被告的财产线索。由于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现在的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意识,法院不主动、积极调查收集证据。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能达到其举证目的,要自行承担败诉的风险。因此,及时、准确地查找被告的财产线索就成了关系到保全工作成败的关键。此外,这对法院尽快采取保全措施也有好处。

及时、准确地查找被告财产线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在经济活动中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强调在签订合同之前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工作。如聘请律师对债务人的资产、经营状况进行尽职调查;要求债务人主动提供拥有的资产状况如银行账号、房产或土地、股权等;要求债务人提供一定的履行担保等。

2、在往来文件中查找被告的银行账号、应收账款等信息。

3、到工商局查询被告的工商资料,查找被告的基本账号、对外投资股权、机器设备、货物、资产负债表等登记信息。

4、根据已经查实的线索,到房地产交易中心查询被告的房产、土地基本情况。

5、根据法院签发的调查令,委托律师到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查询被告持有的股票、债券情况。

6、到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查询被告的车辆所有情况。

篇3:完善财产保全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根据财产保全定义, 以及法律条文的规定, 我国民事财产保全制度可以分为诉讼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两种。前者在起诉之后启动, 可以由案件当事人提起, 也可以由法院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其目的在于防止出现判决无法执行的情况。后者在起诉之前启动, 由利害关系人提起, 且必须提供担保, 其目的在于在紧急情况下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无论是诉讼财产保全还是诉前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制度对我国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财产保全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在司法审判实务中, 财产保全制度存在着一些漏洞, 在实践中也造成了一些问题。

(一) 担保数额要求过高

按照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利害关系人申请诉前保全, 必须提供担保;当事人申请诉讼保全, 是否需要提供担保, 由法院自由裁量并决定。事实上, 经办法官为了避免发生错误保全而带来的赔偿问题, 往往会要求当事人提供一定的担保, 再做出保全的裁定。但是担保制度在实践中, 却存在着担保数额要求过高的问题。司法解释规定“担保数额应相当于请求保全的数额”, 主要是为了弥补财产保全可能给被保全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但是事实上, 绝大部分的财产保全措施即使造成损失, 也仅仅是被保全财产的一部分价值, 而并非全部价值。因此, 要求申请人提供价值相当的担保, 无异于加大了申请人的经济负担, 不利于财产保全制度的执行[2]。

(二) 申请时间存在争议

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时间确定在诉讼开始之前, 在时间方面没有太大的争议。但是诉讼财产保全的申请时间, 却并不明确, 进而在实践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根据法律的规定, 诉讼财产保全应当在法院做出判决之前提出。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从法院判决到交付执行, 中间仍然相隔着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 原告却没有提出财产保全的请求, 导致被告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地转移或隐匿财产, 使法院的判决无法执行, 也使财产保全制度的立法目的落空。

针对这一问题, 司法解释做出了补充规定, 明确在一审判决后、二审判决前, 当事人仍然可以提出财产保全的请求。但是该补充规定只适用于上诉案件。对当事人决定不提出上诉的案件, 该司法解释无法适用。

(三) 缺少权利救济途径

财产保全制度的立法目的, 在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也为了确保法院的判决得以顺利执行。但是这项规定却存在着考虑不周的地方, 它并没有关注被保全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保护, 也没有为其设计相应的救济制度, 使其成为财产保全制度中被动的接受者。

从当事人的角度看, 法律仅仅规定其对财产保全裁定不服的, 可以申请复议一次。该复议是向做出裁定的法院提出, 难以保证复议结果的公正性。而且一旦复议被法院驳回后, 当事人就没有其他救济渠道, 只能接受财产被保全的结果。对第三人而言, 其对财产保全的裁定, 不存在任何能够提出异议的渠道。在实践中, 因为财产保全而损害到第三人利益的情况经常发生, 凸显了对财产保全制度在第三人利益保护方面的欠缺和不足。

(四) 财产保管考虑不周

一方面, 对被申请人恶意使用或擅自处分财产的行为, 缺少配套的处罚措施, 导致被申请人隐匿和转移财产, 并且不承担任何违法成本, 导致财产保全制度失去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 在保全之前并没有要求对财产进行评估和入册, 导致财产在保管过程中是否发生贬损的问题, 缺少客观的标准进行衡量, 损害了被申请人的利益[3]。

三、完善财产保全制度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的问题, 结合目前的司法实际情况, 提出以下建议:

(一) 优化担保制度

根据标的财产的不同性质, 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 由法院在一定原则的前提下, 灵活掌握担保的数额。对申请人, 可以根据其财产能力和信用状况, 确定需要提供的担保数额。对标的财产, 可以根据财产的性质、收益方式和可以预见的损失, 再确定相应的担保比例, 以符合财产在保全中所面临的风险特征和风险大小。同时, 一旦发生保全错误且担保金额不足以偿付的情况, 只要法院的判断符合原则和先例的规定, 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使担保制度发挥出预期的效用。

(二) 统一申请时间

对诉讼财产保全的申请时间进行明确, 可以以司法解释的形式, 对《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条文进行解释, 统一明确财产保全时间。规定诉讼开始后到生效判决开始执行之前, 当事人都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给当事人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提出保全申请, 保护自身权益。而在判决开始执行后, 法院将会采取措施控制财产, 也没有必要再由当事人提出保全申请。因此, 将诉讼财产保全时间确定在诉讼开始后到生效判决执行前,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也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

(三) 拓展救济渠道

在立法层面规定, 法院在做出财产保全裁定之前, 应当听取被申请人的意见, 以拓展当事人参与财产保全的渠道, 保障当事人可以主张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一些还设有抵押权、质权或其他权利的财产, 在裁定财产保全之前, 还应当通知相关权利人, 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不负财产保全裁定的, 在经过复议之后, 应当允许其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由上级法院对裁定进行审查。同时, 应当规定上诉的时限, 以确保司法的效率[4]。

(四) 完善保管措施

对被保全的财产, 无论是查封还是扣押, 均由审判庭交由法院执行部门来保管, 隔断被申请人与被保全财产之间的联系。同时, 在保全之前, 应当对财产进行评估和登记, 以确定财产的客观价值。执行部门应当根据财产的具体性质, 按照有利于财产增值的原则进行保管。对增值的部分, 在保全结束后, 与财产本身一并按照判决结果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田平安.民事诉讼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田新明.我国财产保全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对策[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 2011.

[3]李凯.论我国财产保全救济制度[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 2012.

篇4:财产保全要及时

事实上,即使没有“封口费”,伍兹的情况如果出现在国内,同样会在财产分割中多割一点“肉”给妻子。丈夫出轨离婚妻子可申请赔偿

在离婚争产战中,常常会有妻子这样问律师:“我丈夫因为出轨才和我离婚的,他有错在先。我能不能让他净身出户?”上海东霆律师事务所律师蔡绍辉表示,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案件中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有过错方进行赔偿或者多分财产。

“但如果只是一般的出轨,妻子即使向法院提交了丈夫的出轨证据,法官也只是会在判决财产分割时适当向妻子进行倾斜,力度不会太大,基本上还是一个‘量’的平衡,不会引起‘质’的差别。”蔡律师说道。

离婚时只有在过错方存在《婚姻法》第46条规定之4种情况(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时候,无过错方才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例如婚外同居的另一方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家庭暴力的可以要求赔偿医疗损失和精神损失。

但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诉讼中举证比较困难,特别是想要获得对方同居的证据相当困难。蔡律师解释说:“即使你花大价钱聘请侦探公司调查并掌握了相当多的丈夫出轨证据,甚至有捉奸在床的照片,法院也不会因此就认定同居的事实。要是取证手段有问题,弄不好丈夫还会反过来告你侵权。因此在实际离婚诉讼过程中真正能够得到离婚损害赔偿的人很少。”

蔡律师表示,目前关于离婚赔偿的司法规定对婚姻中的受伤者来说较为不利,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共同财产数额不是特别大,而调查取证的难度和成本又较高时,可不必把精力放在申请损害赔偿上,而用在对共同财产的调查取证及保全工作上。

转移财产有风险

如果说在婚姻存续阶段未雨绸缪提早进行资产转移是一种成功的进攻策略的话,那在离婚时故意转移或隐匿财产则是一种临时抱佛脚的危险举动。因为《婚姻法》第47条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如在乒球国手马琳与张宁益挤牙膏式的财产争夺战中,马琳主张双方共有财产只有价值100多万元的一处房产,但张宁益却认为马琳隐瞒了大量财产,其拥有的多处房产、汽车和存款价值相加应在1000万元左右。然而张宁益却对法官哭诉自己能力有限,无力调查马琳的财产状况,因此向法院提出调查取证的申请。

上海富石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冬子对此分析指出:“张宁益仅凭怀疑是没用的,即使她现在申请法院进行调查取证,她也还要提供线索,不是说我记得马琳在哪里哪里有栋房子,在哪家银行有存款,而是要提供房产的地址、汽车的牌照号和银行账号等具体财产信息,法院才能进行调查。因为在民事案件中,法院不会自找线索去调查。如果张宁益真能提供这些信息,马琳隐藏的财产被法院发现,那张宁益应该就能多分到不少财产,但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小。”

平时要做有心人

事实上,在争产战中,把资产先固定起来防止对方转移或变卖有时候比争论财产归谁更重要也更紧迫。比如一方会将自己储蓄卡上的资金取出,另存于其他银行账户或父母账户中。离婚时,将所剩寥寥无几的工资卡交至法院质证,并声称其余钱款已用于家庭生活开支。或者在离婚时将自己名下的所有股票和基金全部抛售,再去银行取现后转移藏匿。有的做得更绝,破罐子破摔,直接把钱挥霍一空。总之,一旦一方在离婚诉讼开始之前出现这种行为,另一方将陷入极为被动的状态。

对付这种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夫妻感情出现不和时,尤其是察觉到对方有离婚倾向或企图时,就应该提高警惕,注意对方的异常举动和家庭财产的流向。一旦发现对方有疑似转移财产的举动,应及时制止。如果对方掌握家庭“经济大权”,自己制止不了,就该先下手为强,抓紧时间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但申请人需要对申请保全的财产提供具体线索,比如银行卡账号、证券账户资金账号等等,这就要求申请人平时做一个家庭财务的有心人,不能做甩手掌柜,对对方掌控的财产信息一无所知。

篇5:财产保全措施

财产保全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实施财产保全的方法。财产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如对在内地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责令其提供担保又拒不提供的港、澳地区的被申请人,可以采取限制出境的强制性措施。

实施财产保全措施应注意的是:财产已经查封、冻结的,其他任何单位包括人民法院,不得重复查封、冻结;人民法院冻结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冻结财产的所有人;对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采取查封、扣押等保全措施时,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及时处理,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必要时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予以变卖,保存价款。对债务人到期应得的收益,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限制其支取,并通知有关单位协助执行;对于债务人的财产不能满足保全请求,但对第三人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债权人的申请裁定该第三人不得对本案债务人清偿。该第三人要求偿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财物或价款;对抵押物、留置物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应保证抵押权人、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利;人民法院在财产保全中采取查封、扣押财产措施时,应当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当事人、负责保管的有关单位或个人以及人民法院都不得使用该财产;动产和特定不动产(如车辆、船舶等)进行财产保全时,可以采取扣押有关财产证照并通知有关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办理该项财产的转移手续的保全措施。必要时,也可以查封或扣押该项财产;人民法院在经济审判中,对有偿还能力的企业法人,一般不应采取查封、冻结的保全措施,以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0409]

第九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第九十三条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

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第九十四条 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

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人民法院冻结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冻结财产的人。

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第九十五条 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第二百五十一条 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利害关系人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第二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裁定准许诉前财产保全后,申请人应当在三十日内提起诉讼。逾期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第二百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裁定准许财产保全后,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第二百五十四条 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第二百五十五条 人民法院决定保全的财产需要监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负责监督,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

第二百五十六条 人民法院解除保全的命令由执行员执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注册商标权进行财产保全的解释[20010102]

第一条 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需要对注册商标权进行保全的,应当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载明要求商标局协助保全的注册商标的名称、注册人、注册证号码、保全期限以及协助执行保全的内容,包括禁止转让、注销注册商标、变更注册事项和办理商标权质押登记等事项。

第二条 对注册商标权保全的期限一次不得超过六个月,自商标局收到协助执行通知书之日起计算。如果仍然需要对该注册商标权继续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保全期限

届满前向商标局重新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继续保全。否则,视为自动解除对该注册商标权的财产保全。

第三条 人民法院对已经进行保全的注册商标权,不得重复进行保全。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0411]

第五条 人民法院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申请财产保全的,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债务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不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担保。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0921]

篇6:财产保全执行细则

(二)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未起诉的;

(三)申请人撤回保全申请的。

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或者当事人的申请而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如果由于申请人的错误而导致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而遭受损失的,应当由申请人负责赔偿。

篇7:财产保全申请

申请人**********有限公司负责人:***住所地:****** 被申请人***、女、汉族、**年**月**日生,住***********

请求事项

1.请求人民法院对保险公司****支公司赔偿给被申请人的理赔款依法采取保全措施,保全数额为20000元;

2.被申请人承担全部的保全费用。

事实与理由

2011年1月22日,被申请人家属***乘坐***驾驶的豫****号车辆在宁洛高速与****号车辆、豫*****等车辆发生事故,该事故造成豫***号车辆乘车人***死亡。豫****车辆在****有限公司***支公司投保了客运责任人责任保险,事故发生后,申请人找到保险公司要求先行支付部分费用,保险公司将20万元费用支付到申请人公司账户。豫***车辆的驾驶员****为了在刑事部分得到家属的谅解积极筹款,向交警部门缴纳了30000元丧葬费用。申请人在收到保险公司的预付款后代替保险公司在交警队向受害人****的家属*****等支付了20000元的丧葬费,受害人的家属出具了收条,保险公司预付款尚余18万元在申请人账户。

后受害人****家属在***法院起诉,经法院调解,****家属和保险公司达成了调解协议,保险公司赔偿****家属共计235600元,在调解生效后保险公司通知申请人将保险公司垫付余款的18万元交到了****法院。由于***家属已先行领走了保险公司垫付的2万元,于是保险公司将剩余的35600元转到了法院,至此申请人和保险公司已履

行了全部义务。现在****家属故意歪曲和隐瞒从交警队领走的2万元是保险公司垫付的事实,继续要求保险公司再支付2万元,其行为存在重复主张的事实,被申请人现又申请执行保险公司2万元,其取得2万元没有合同依据也没有法律依据,构成了不当得利,侵犯了申请人的财产权利,依据法律规定,被申请人应将此款项返还给申请人。

保险公司现已将该理赔款20000元存入法院账户。

为防止被申请人转移财产,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特向贵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贵院依法保全*******支公司赔偿给被申请人的理赔款20000元。

此致

**********人民法院

篇8:财产保全

一、当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财产保全的现状

(一) 公安、检察机关只能调解, 无权对犯罪分子的财产实行财产保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法律规定只有法院有权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对杀人、伤害、交通肇事等可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只能分别在侦查、审查起诉环节为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在司法实践中, 双方当事人就赔偿金额能真正达成协议的少而又少。而如果嫌疑人在逃, 侦察机关立案后只能暂时将案子搁起, 等到案子有突破性进展时, 对被害人的赔偿可能已失去赔偿价值。

(二) 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往往严重滞后

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 不能主动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判决被告人承担民事赔偿, 更不能在没有当事人的申请并提供担保下主动适用财产保全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九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由此可知, 由于法院遵循“不告不理”以及“先刑后民”原则很可能使一部分被害人由于得不到及时赔偿而丧失最佳治疗和恢复生产时机, 同时也为犯罪分子转移或变卖财产提供了时间空隙。

(三) 司法实践中的财产保全期限使法院的财产保全措施无实际意义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 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但同时,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第三款又规定: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 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这一规定与刑事附带民事一并审理的原则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诉讼期限严重冲突。因为在被害人申请财产保全后, 如果刑事部分还在侦查环节侦查, 那么案件要在15日内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 这显然不能。由此, 就算被害人申请了财产保全, 法院也会在15日后解除。那么, 法院已经采取的财产保全就无任何实际意义。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财产保全的有效途径

为有效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避免由于犯罪分子转移或变卖财产、以及由于诉讼制度自身的不完善造成对被害人的更大损害, 笔者建议:

(一) 对在侦查、审查起诉环节被害人提出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请求, 公安、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批准后可对嫌疑人的财产可采取保全措施

对杀人、伤害、交通肇事、破坏生产经营等可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 除适用调解外, 或在调解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 对被害人提出的刑事附带民事财产保全请求, 公安、检察机关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由法院审查后, 批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分别可在侦查、审查起诉环节对嫌疑人的可执行财产采取扣押、查封等强制措施, 尽可能早地使被害人得到赔偿。这样, 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 既有利于及时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避免被害人因为得不到赔偿而引发新一轮报复性犯罪。

(二) 人民法院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可先行受理, 审查后与刑事部分一并审判, 以有效避免犯罪分子转移财产或规避财产执行

对于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请求, 除了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适用调解或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之外, 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 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经审查后, 对符合刑事附带民事起诉条件的, 基于被害人已提供担保的赔偿请求, 人民法院应对犯罪嫌疑人的可执行财产采取财产保全。这样, 就有可能缩短犯罪嫌疑人转移或变卖财产的时间空隙, 为被害人获得赔偿提供了法律保障。然后遵照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规定的要求, 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案件一并审判。

(三) 申请人申请的财产保全应不受民事诉讼法的期限限制

篇9:对诉讼财产保全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诉讼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 建议

为了确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民事诉讼法中设立了财产保全制度。设立财产保全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将来依法做出的生效判决能够全面地、顺利地得到执行,从而维护生效判决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地保护胜诉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现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财产保全程序可分为诉讼财产保全与诉前财产保全。

1.诉讼财产保全

诉讼财产保全是指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而有可能致使将来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依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或法院依职权而对诉争财产采取扣押等保护性措施的总称。

(1)适用诉讼财产保全制度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该案件须是具有财产给付内容的案件。不具有财产给付内容的案件,就不存在财产执行问题,因而也就没有适用财产保全的必要。只有有财产给付内容的案件,方有适用财产保全的可能。第二,须具有采取财产保全的必要性。第三,一般由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或由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依职权主动启动诉讼保全程序。诉讼保全程序主要依另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启动。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2)财产保全的过程。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48小时内做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立即开始。《民事诉讼法》第95条规定,在财产保全开始执行后,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当事人对于财产保全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2.诉前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前,在紧急情况下,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并且提供了必要的担保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

(1)适用诉前财产保全的条件。由于诉前财产保全是适用于诉讼程序开始之前,即在当事人起诉与人民法院受理立案之前,主要有以下几项:第一,必须情况紧急,如不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将会使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弥补的损害。?第二,申请人必须同时提供担保,申请人必须同时提供担保,且提供担保的数额应相当于请求保全的数额。第三,申请人必须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起诉,否则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2)诉前财产保全的过程。与诉讼财产保全相比,诉前财产保全的操作过程大致是相同的,但在以下几方面有其特殊性:第一,人民法院只能应利害关系的申请采取保全措施,而不能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第二,应由利害关系人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第三,人民法院接受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后,均须在48小时内做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二、对于完善我国财产保全程序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先行的诉讼保全程序暴露出了一些结构性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影响了该程序的功能的实现,亟需我们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其进行完善。

1.在刑事诉讼法的“附带民事诉讼”中,应填补刑事案件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财产保全的法律条款。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司法实践中,某些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经济赔偿,不等到案件起诉阶段,就已经故意把自己的不动产转移或者变卖掉了。即使法院的判决最终维护被害人的请求,可是面对已经变得“一贫如洗”的犯罪嫌疑人,法院的判决对被害人来说,犹如一纸空文,无法执行。

2.保全对象等方面需要完善

(1)保全的对象应包括行为。如前面所述,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对象仅限于财产一种。但从其他国家的立法来看,保全的对象一般还包括了对行为的保全。即规定可以申请责令当事人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来达到保全的目的。而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实践中也已有当事人提出了行为保全的申请,有人民法院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因此,在保全对象上有必要增加行为保全的内容。

(2)财产保全的措施应将“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改为“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其他方法”。这是因为“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范围过窄,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不断丰富的需要。例如,对于不动产的权属争议,查封的方法将会影响其使用价值的发挥,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此时可以通过通知房产管理部门不予过户、出租或抵押的方式对其进行财产保全,而这种方式是法律所未规定的方法。因此该项规定欠妥。应该用更为宽泛的提法完成列举式的表达方法。

我国的财产保全制度,是在总结建国以来的立法、司法实践,同时借鉴外国的民事保全立法而构筑的科学体系。但我国的保全制度仅有几十年历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法条规定过于笼统,有些问题缺乏具体标准,有的法律未做相应规定。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丰富不断地为其提供得以抽象的土壤,为其理论的完善提供了依据。故保全、执行应当符合立法宗旨,让法律真正成为一支利剑,增强民众对法律的公信力和依赖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意见》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

[3]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序》.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4]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5]齐树法主编:《民事程序法》.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篇10:诉前财产查封财产保全申请书

申 请 人:毛*敏,男,汉族,19*年11月19日出生,现住洪山区洪山乡贺家湾*号。身份证号:42010619791119****

被申请人:卢*华,男,汉族,19*年1月17日出生,住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镇*号。身份证号:360424196501174***

被申请人:湖北**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住所汉阳区七里庙81号。

法定代表人:卢*华

被申请人:马*祥,男,汉族,19**年6月25日出生,住,武汉市江夏区郑店镇莲花桥马家湾60号。身份证号:4219630625****

保全事项:

请求依法冻结被申请人名下2656600元银行存款或查封等值财产。

事实及理由:

申请人因与被申请人借款纠纷一案即将向贵院提起诉讼,因发现被申请人有效资产将被拍卖,故现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向贵院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望准予为谢!

此致

洪山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篇11:财产保全申请书

被申请人:李 XX ,男, XXXX 年 X 月 X 日出生,住所地:富平县 X 路 X 号 X 幢 XXX 房。 电 话: XXXXXXX

请求事项:

要求查封被申请人李 XX XXX 元的银行存款。

事实和理由:

被申请人于 XXXX 年 X 月 X 日,以生意经营资金困难为由,向我借取 XXXX 元,并约定于 XXXX 年 X 月 X 日前还清。后被申请人逾期没有还清借款,经我多次催讨,()被申请人拒不清还。为防止被申请人转移或隐匿财产,便于和保证裁判文书的执行,故现我向法庭申请财产保全,请求法庭依法查封被申请人 XXXX 元的银行存款。

另我愿以自有座落于富平县 XXXX 路 X 号 X 幢 XXX 房一套作申请财产保全担保。

被申请人李 XX 的银行存款帐号: XX 银行, NO.xxxxxxxxxxxx 。

特此申请

此致

XXX人民法院

申请人:张 XX

篇12:请做好财产保全(推荐)

在诉讼案件中,我们常常听说过这样的情况,一方费尽心机把官司打赢了,却因为对方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使法院的生效判决得不到执行,成了一纸空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债务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二是债务人原本有财产可供执行,但为了逃避债务,在法院执行前就将财产转移或隐匿,从而无从知道其财产状况。针对第二种情况,民事诉讼法中设立了财产保全制度。下面我就对这一制度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什么是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开始后,或者诉讼开始前,为保证将来判决的顺利执行,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申请或人民法院的决定,而对当事人争议的财产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产所依法采取的各种强制性保护措施的总称。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判决依法生效后能够顺利地得到执行,从而保护胜诉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人民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财产保全的分类

按照保全提起的时间,财产保全可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

(一)诉前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提起诉讼之前,在紧急情况下,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并以其提供担保为前提,由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的有关财产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根据这一概念,诉前保全应符合以下规定:

1、从适用时间上来看,诉前保全适用于诉讼开始之前,此时当事人(确切讲是利害关系人)尚未向人民法院起诉,更不存在人民法院的立案受理。

2、从适用前提来看,必须存在紧急情况,如不立即采取财产保全将会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这里所谓的情况紧急,是指利害关系人的相对人的恶意行为(如即将实施或正在实施转移、隐匿、毁损财产的行为),或者其他客观情况,使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危险迫在眉睫。一旦紧急情况发生将对其合法权益造成实际损害,若等到起诉后或起诉的同时再申请诉讼财产保全,已无实际意义。

3、只能由利害关系人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发生在起诉之前,案件尚未进入诉讼程序,法院不存在依职权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前提条件,所以只有在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后,法院才能够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4、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诉前财产保全,发生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前,为了防止诉前保全可能出现错误,法律把申请人提供担保规定为诉前保全的必要条件。申请人不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就只能驳回其申请。提供担保的数额应当与请求保全的数额相当。

5、人民法院接受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后,均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6、申请人必须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的15日内起诉,否则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因此给被申请人造成财产损失由申请人承担。

(二)诉讼财产保全

诉讼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做出判决前这段时间内,为了保证将来生效判决的顺利执行,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采取的强制措施。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诉讼财产保全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

1、采取诉讼财产保全的案件必须是给付之诉。给付之诉是以给付财产为内容的诉讼,只有给付之诉的判决,才有执行性,才存在诉讼保全的必要性。如果是确认之诉或变更之诉,因其无给付内容,不存在判决生效后执行的问题,所以不发生诉讼保全问题。

2、必须具有财产保全的必要性。不是所有的给付之诉都需要采取财产保全,只有出现《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的原因,即“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时,才能够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所谓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擅自将争议的标的物出卖、转移、隐匿、毁损、挥霍等以逃避义务为目的的恶意行为。所谓其他原因,主要是指由于客观上的原因,使争议标的物无法保存。如诉讼标的物是容易腐烂变质的物品,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造成更大损失。

3、从时间上看,诉讼财产保全一般发生在民事案件受理后,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这一段时间内。

当然在例外的情况下,诉讼财产保全也可以在判决后做出。适用民事诉讼法意见第103条规定:对当事人不服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案件,在第二审人民法院接到报案之前,当事人有转移、隐匿、出卖或毁损财产等行为,必须采取财产保全的,由第一审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采取。

(三)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的区别

诉前财产保全与诉讼财产保全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保全适用的诉讼的类别、保全的范围和措施、保全的程序等都是一致的。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主要有:

1、提起的主体不同。诉讼财产保全,一般由当事人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依职权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诉前财产保全则只能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法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依职权主动采取该措施。

2、保全的前提条件不同。诉讼财产保全的前提是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有可能是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情形;而诉前财产保全的前提是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3、是否必须提供担保不同。诉讼财产保全,申请人不是必须提供担保,只有在人民法院责令提供的时候,提供担保才成为必备条件;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

4、裁定时间不同。对诉讼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在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48小时内做出裁定,对于情况不紧急的,可以适当延长做出裁定的时间;而对于诉前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必须在接受申请后48小时内做出裁定,不能擅自延长时间。

5、保全措施解除原因不同。诉讼财产保全以被申请人提供担保为解除保全的法定原因,即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而诉前财产保全则以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作为解除保全的法定原因。

三、财产保全的范围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4条第1款规定:“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产。” 所谓“限于请求的范围”,是指被保全的财物的价额应与权利请求或诉讼请求的价额大致相等,人民法院不能任意裁定财产保全的范围。这样规定,是因为若保全范围小于请求范围,则达不到保全目的,权利人的权利就不能全部实现;而保全范围大了,就可能损害被申请人的利益,造成其不应有的损失。所谓“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没有直接涉及,但与日后本案生效判决的执行相牵连的财物。

四、财产保全的措施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财产保全的措施主要有: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1、查封。查封是指人民法院清点财产、粘贴封条、就地封存,以防止他人处理和移动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这种措施主要适用于不动产和庞大笨重的动产。

2、扣押。扣押是指人民法院通过依法强制扣留,以便使保全对象脱离当事人等的控制。这种措施主要适用于一般动产。

3、冻结。冻结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有关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不准被申请人提取或转移其存款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依法冻结的款项,任何人(包括银行和信用合作社)都不准动用。冻结期限为六个月。六个月的诉讼期限届满之后,人民法院没有重新办理冻结手续的,原冻结措施视为自动撤销,权利人有权自由处分冻结的款项。对股权、债券的保全措施也适用冻结。

4、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这是指除上述三项措施以外的其他方法。实践中这些方法主要包括:①对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可以采用变卖后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的方法予以保全。②对不动产和特定动产(如车辆、船舶等),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扣押有关财产证照并通知有关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办理该项财产产权转移手续的方式予以保全。③人民法院对抵押物、留置物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抵押权人、留置权人有优先受偿权。④人民法院对债务人到期应得的利益,可以限制其支配,通知有关单位协助执行。⑤债务人的财产不能满足

保全请求,但对第三人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以以债权人的申请裁定该第三人不得对本案债务人清偿。该第三人要求清偿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财物或价款。

五、财产保全的程序

(一)财产保全的申请及担保

诉前财产保全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诉讼财产保全由当事人提出或由法院依职权决定,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而申请人拒绝提供的,人民法院依法驳回申请。

(二)财产保全的裁定及措施的采取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人的申请后,对诉前保全,必须在48小时内做出裁定。对诉讼保全,情况紧急的,也须在48小时内做出裁定。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有关单位有义务协助人民法院执行。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保全裁定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三)财产保全措施的解除

财产保全的解除是指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发现不符合财产保全的条件情形或者已无必要继续进行保全的情形而撤销财产保全。财产保全裁定的解除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1、诉前保全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间内起诉。

2、被申请人提供担保。

3、财产保全的原因发生变化或消灭。

4、原告或利害关系人申请撤销。

5、被申请人对财产保全裁定申请复议成立。

上一篇:做好惠民政策的践行者下一篇:建设公司管理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