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系统性思维训练

2024-07-11

阅读教学中的系统性思维训练(共14篇)

篇1:阅读教学中的系统性思维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系统性思维训练

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鼓励、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 面向未来的需要。因此,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思维能力作为智力的核心,它是以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和想象等为主要内容的,它需要并可以 通过阅读教学加以培养。高三语文复习的实践,使笔者深深感觉到,尽快地,行之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教学就决不能是孤立的、片面的。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应当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阅读训 练的各个环节上,应体现出“系统性”。

一、体现在词语教学上

一般说,一个词就是一个概念,把每个词准确地教给学生,让他们真正理解这个词的确切含义,适用范围,从而正确地运用概念,并逐步学会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

词语教学包括“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从总体上说,教授给学生的词要精心选择,科学安排,形式 多样,讲究实效。下面这些方法,可以逐步传授给学生。

1.由本及枝。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词义有扩大、有缩小、有转移、有弱化,从感情色彩上讲还有褒贬之 分,因此,有些词语,教师要先讲清它的本义,再讲清它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意思,这样可以防止简单化和避 免发生误解。《高三语文总复习》“萧伯纳的幽默”一文中,写萧伯纳在笔会上所作的幽默演说有这样几句: “此刻演说不必要,因在座诸君均为著作家,我诚为班门弄斧,”这里的“班门弄斧”一词本义是在行家面前 显示本颂,带有贬的意味,用在这里,则很好地表现出萧伯纳谦逊的美好品德。可见,这个词在这样的语文环 境里,感情色彩和作用都发生了变化。

2.比较对照。比较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对照,可以使学生具体领会到用词的精当、巧妙。如小说《守财奴》一文的结尾写葛朗台几小时地“盯”着桌上的金路易,“盯”是个普通的熟词,而用 在这样一个特定的位置上,真是巧妙到极点,试用“瞅”“看”去取代它,都不如“盯”这个词更能生动、形 象地突出葛朗台爱财如命贪婪吝啬的本性。

3.讲清用法。有些词语,只限于讲清词义是远远不够的,在讲清词义的基础上还要讲清用法。诸如运用的 对象、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通常跟哪些词语搭配,常在句中作什么成分等。如“范畴”、“范围” 都有种类范围的意思,但“范畴”常用于理论等抽象的事物,而“范围”用于具体事物。再如“选择”、“抉 择”都有“挑选”的意思。“抉择”的词义要重一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应该通 过经常性的科学的词语教学,把词语运用的基本规律及解词方法交给学生则是至关重要的。

二、体现在句子教学上

句子教学,包括了辨析句子的正误,句式的变换、句子的组合、句子的理解、还原句子、调整句序等。结 合句法教学,可逐步训练学生对句群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高三语文总复习》有一道题是这样的要求:下边这段文字,有的地方思路不清晰,请把它理顺,可在需要调整的语句底下画 横线,然后勾画到恰当的位置上。一切科学的研究,就其来源说是实践,就其功用说是指导实践。但是总的说来,还是要对指导实践起作用,如果科学研究离开了指导实践,它还有什么用呢?语言科学的研究最终也要归结到指导运用语言的实践上来。——当然,对于指导实践不能理解得太狭窄,有的研究课题在指导实践上不是那么直接,不是那么立竿见影。

很显然,这是一道要求还原句子的试题。还原型试题,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叫“勾画”,就是把一段文 字中错位的一、二句话找出来把它勾画到恰当的位置;另一种是“嵌入”,原文中抽出一个句子,要求嵌入到 适当的位置。将上面这段文字认真阅读几遍后,凭语感就会感觉到第二句与上文语意不连贯。从句中“但是总 的说来„„”这几个关键词语看,也会发现这句错位,把它归还到段尾,才能使前后文意贯通,这里用的就是 “勾画法”。“嵌入法”与“勾画法”只是形式上略有不同,解题方法与思路基本是一致的。

三、体现在段落教学上

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它反映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脉络。教学实践表明,在讨论划分段落,归 纳段意的过程中,同学们会经常出现不同的“理解”和“归纳”,作为教师决不可简单地判定孰是孰非,而应 强调划分段落应遵循思维的同一律,又要注意思维的灵活性,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可以有多种划分的方法。强调概括段意,要全面分析,合理综合,把最本质、最关键的内容抽象出来,用最准确、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

(高三语文总复习)有一段文字阅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的确,许多作家就是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观察认识事物的。比如,《我的空中楼阁》的作者,就是从小屋有 限的“领土”与无限的“领空”,花园有形的围墙与无形的围墙,小屋白天的明亮清晰与夜晚的朦胧缥纱等等 角度,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认识,并写出了这所山上家居小屋的特点。

题干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内容。我教的两个班,做题的结果只有一个同学概括段意是正确的,其余的全 把“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当做段意抽取了出来,没能理解这段引用乌申斯基的话是为了从中引出观 点,即从不同角度比较是观察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所举的《我的空中楼阁》这个例子也无非是为了更好地证 明这一点,可见,同学们正是由于没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没有注意思维的准确性而导致答题的错误。

四、体现在整体与部分的教学上

实践证明,整体与部分的教学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整体与部分的意识清晰 与否,直接关系到答题效果。《高三语文总复习》有一篇题为“窗”的小说阅读。下设八个问题,我抽查了十 个同学的作业,其中一个同学答对六个,两个同学答对四个,五个同学答对三个,有两个同学只答对两个。

小说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病情都很重。这间病房十分窄 小,仅能容得下他们两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第一个问题是:下面是对第一段有关病房的环境描写所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了病房的窄小,是为了揭示病人生活的单调乏味,借以衬托住在这里的病人的孤独感。

B.描写了病房的窄小,衬托出病人生活的单调乏味和孤独,借以揭示不靠窗病人心理变化的原因。C.描写了病房的窄小,与四、五段所写窗外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丰富多采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深刻揭示 了不靠窗病人心理变化的根本原因。D.描写了病房的窄小简陋,既点明了两位病人身份和社会地位,也揭示了他们生活的单调乏味和孤独。

十个同学中只有一个同学选了A这个正确答案。

第二个问题是:下面是对四、五两段窗外景色的描绘所作的分析,要求选出正确的项,结果选对的只有两 人。

上述两个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题干都有着极明确的限制,一个限制在第一段上,一个限制在第四、五段上。同学们之所以答错的原因就在于没能搞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常说,答综合阅读题先要整体把握,在有整体意识的前提下再回答局部问题,应遵循整体-局部-整体这样一个思维模式。通过这次答题,发现了 同学们的致命弱点便是整体意识与部分意识相混淆,哪些问题需要从全局出发,哪些问题只需看局部的问题没 有搞清。单看小说第一段,根本看不出“揭示了不靠窗病人心理变化的根本原因”这一因素,致于说有这一因 素,那也是因为看了下文后,才不知不觉地把整体意识渗透到了局部问题里。B、C、D之所以错误,那是它的分 析都明显地脱离了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第二个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马上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小说写了两位病人,重点是写了哪一位?理由是什么?问 题一提出,同学们马上意识到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从全局出发,单看某个段落是不行的,必须揣摩好作者的 写作意图,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

在阅读教学中我有计划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思维训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思维的积极 性。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极好的效果。

篇2:阅读教学中的系统性思维训练

榆中县麻家寺学校

朱存良

摘要: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即思维能力。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如果抓住了思维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就抓住了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矛盾”。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思维目的,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维情感。

关键词:阅读教学

培养

思维能力 正文:

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即思维能力。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主要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而课堂教学则主要担负着传授知识、教给方法、养成习惯、激发兴趣的作用。这些看法似乎已经成为共识。但是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抓住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自然也没有理清以上四方面之间的关系。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知识背景、审美能力等有关,但核心是理解能力、即思维能力。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如果抓住了思维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就抓住了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矛盾”。那么在阅读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思维目的

阅读教学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学生实际等确定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应当是其中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理解活动的思维目的。明确思维目的,不仅能够激发思维活力,稳定注意力、提高思维效率,还为反馈、调节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能。

明确思维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分析未知和已知的矛盾,为最终解决矛盾找到恰当的途径。高明的教师,不可能把问题的答案一下子交给学生,也不可能生拉硬拽、把学生捺入自己设定的标准答案中。他们的艺术就在于善于为学生架设“台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思维的目的、成功的彼岸。实际上他们不仅自己明确了阅读理解中的思维目的,而且把这个思维目的作了分解、简化,变成了学生“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美味的果实,让学生在“系列目标”的指引、激励下,在不断的成功中实现从未知到已知的飞跃。比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阅读理解的难点是文章的论证方法。尤其是文章中运用的辩证分析的方法。如果我们问学生:本文的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学生的思维可能一下子跟不上。我们可以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入手,先分析这篇驳论文章的结构:哪里是“树靶子”,哪里是驳论;哪里是直接反驳,哪里是间接反驳。然后将直接反驳、间接反驳的内容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 本文对“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这一论点作了辩证分析的结论,体会到本文的论证严密深刻的好处。

二、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

明确了思维目的以后,接下来的任务是获取思维材料、掌握“加工”材料的方法。这里先谈思维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思维材料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很多时候,学生阅读理解中的困难就产生于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相关思维材料。教学中可以先向学生提供相关思维材料,由此逐步过度到让学生自己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

阅读理解中的问题无非存在于字、词、句、篇等方面,每一方面的问题无非涉及它们的意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方面。解决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向学生提供相关材料、或者引导他们获取相关材料。比如说,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的一句话:“--------有时会令我想到方孝孺,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大概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有关方孝孺的史迹,其次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柔石的“硬气”和“迂”的含义。要让学生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则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相关材料,甚至还要查一查字典。由此可见,这个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确立新的思维目的、并提供或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材料的过程。

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思维方法

阅读教学中,要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在引导他们获取思维材料的同时,还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出来。例如把某文章分解为主题、结构、表达等方面,分别加以研究。例如把某篇文章的主题,结构、表达等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得到关于这篇文章的整体的认识。综合重在认识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性。

2.抽象和概括。抽象是把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和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区分开来,从而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并抽取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比如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要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先对蔺相如的性格特征进行抽象化思维。略去枝节,即略去一系列与蔺相如性格特征无直接联系的具体细节。

3.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个别的或特殊的事实出发概括出一般性原理;演绎是从一般性原理推导出具体的结论。阅读教学中归纳段落大意、归纳主题、归纳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等,实际上是综合运用了概括、归纳的方法。人们常说阅读的要义就是要“把书读薄”,就是要学会概括、归纳的方法。比如,我们要求学生分析某处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向学生提供景物描写的系统化知识,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就可作出恰当的答案。

4.比较和类比。比较是确定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或者这一特征与另一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运用类比,现象的内容可以具体化、形象化,陌生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熟悉的东西。

5.分类。分类是按照事物的异同程度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向学生提供了相关思维材料,同时就得向他们传授相应的思维方法。比如,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可能先要引导他们分析其中某些关键词于的含义,再分析的基础上作综合;理解这个句子,可能涉及某种修辞手法,那么还得引导他们学习、回忆有关这种修辞手法的系统知识,运用演绎法,从一般到具体,了解这种修辞手法再这个句子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有什么特殊效果。为了进一步理解句子的含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个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因而需要阅读文中的相关材料,对这些材料作概括、归纳。我们也可能学习、回忆与这个句子在含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方面相似、相反的句子,运用比较、类比、对比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句子。

四、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维情感

篇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一、分析式

分析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是对学习对象的整体进行分解, 并逐一对其各种因素和矛盾的各个方面深入考察研究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往往从感性的具体走向理性的抽象, 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滤, 舍弃那些非本质的东西, 抽象出那些本质的东西, 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我们平时往往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把握词义, 但有时分析语句时只单纯的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其含义, 因此, 要想真正理解一篇文章, 还必须注意训练学生运用语法知识来断定词义的能力。

在鲁迅的小说《药》中, 有一段叙述一帮茶客在华家茶馆里的对话, 刽子手康大叔一闯进门, 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 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 要不是我信息灵……”, 这句话是这个刽子手在小说中的第二次出现时说的, 他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性格特点。经过引导, 学生发现, 这句话中连用的两个“运气”在句中处于不同的语法位置, 同其他词语构成不同的语法关系, 词性和意义发生了变化。通常情况下, “运气”这个词是名词或形容词, 而从康大叔的口里说出, 两个“运气”都成了动词, 作谓语。第一个“运气”带宾语, 是使动用法, 意思是“使你得到了好运气”;第二个“运气”不带宾语, 是“你碰到了好运气”。鲁迅先生刻画刽子手康大叔时, 左一个“运气”, 右一个“运气”, 把明明只能作名词或形容词的“运气”当成动词用, 且带上了宾语, 正暴露了这个刽子手的粗野无知, 对刻画人物性格起了重要作用。

在很多作品中, 作者为突出表达效果, 使语言生动、形象, 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为了更好地把握表达效果, 还要注意对修辞手法的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这样描写:“他们不敢大声说话, 不敢写信, 不敢交朋友, 不敢看书, 不敢周济穷人, 不敢教人念书写字……”这里作者使用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不厌其烦地运用六个“不敢”, 结合具体的社会环境和别里科夫的性格去分析体会, 学生很快发现, 这几个“不敢”, 决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从各个方面去提示别里科夫不但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而且还要把别人都装在套子里。提示出别里科夫的套子对人们的压制, 从而突出沙皇专制政权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和言行的限制, 点明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和腐朽, 也指出它灭亡前的垂死挣扎。

二、比较式

比较式的展开首先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认识的基础上, 去充分感知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侧面、各种联系物及其属性特征。其次是要有确定具体的比较点。它既可指向确定对象的共同点, 也可指向差异点。但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只有在明确的指导目标的指向下, 才有可能通过“比较”, 实现知识的升级和认知的飞跃, 使学生的思维登上新的台阶。

比如句子的比较。遣词造句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符合表达的需要, 由于需要不同, 即使是描写同一事、同一物、同一人, 也可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句子以取得不同的效果。

《长江三峡》中, 在描写船行之慢时, 有这么两个句子:“船只能缓慢行进, 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 “只见一片乱石林立, 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 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这两句有相似点, 更有不同点:一个是“慢步前行”, 一个是“跋涉前进”;一个漫不经心, 一个苦心寻找;一个如旅人, 一个犹如探险者;一个悠然自乐, 一个谨慎小心。为什么同是激流, 船行都慢, 写法却迥异呢?原来, 一个航行于“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之中, 船行缓慢, “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大自然的壮美”———景美人也欢;一个是穿行于“鬼门关”, 非小心翼翼, 难以过关———滩险船也慎。一句突出两岸风光之美, 人之欣喜若狂;一句刻画水中礁滩之险, 人之小心异常。这两句恰是环境和心情的绝妙的和谐统一。比较也使学生体味到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想象式

想象能力的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入选教材的相当一部分课文属文学作品, 作者呕心沥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 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 又必须以自己的经验, 凭借想象来还原、充实作品的意境, 帮助学生将“文字”转换成有血有肉的“形象”, 这样, 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蕴涵。同时, 语文一旦有了想象的介入, 会显得妙趣横生, 引人入胜。这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语言实践活动的参与率, 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有些课文的结尾, 意犹未尽, 十分含蓄, 能激起学生的联翩浮想, 在学习这类课文时, 教师可因势利导, 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授《项链》时, 一上课, 就让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 给小说设计一个结尾。接着组织交流, 谈个人的设想与依据, 最后回归课文, 展开论辩, 选择最佳结尾。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学生为了证明自己设计方案的高明, 进而推翻他人的方案, 就必然要认真研读课文, 从环境的烘托、情节的铺垫、人物的塑造诸因素中, 寻找续想的有力证据。通过“想象”这一思维媒介的参与作用, 在阅读与争辩中, 学生就从文字的平面中解脱出来, 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 对其作了立体式的解剖, 既学得有趣有得, 也加深了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总之,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语言实践活动, 持之以恒, 学生在不断的分析、比较、想象中, 就会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在阅读的全过程中, 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 复杂的心智活动和复杂的情感活动, 总是有机结合、难以分割的。在这三个复杂的活动中, 心智活动 (即“思维活动”) 是核心, 它既是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和复杂的情感活动的源头, 又是这两种活动的归宿。可见, 阅读教学应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4: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不只是看看读读,更重要的是读懂,达到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学习其中的写作手法,从得到启发和教育。这中间就必然伴随着思维,只读不思,等于不读。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离不开思维,思维又依附于阅读,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应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进行,并且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让阅读与思维同步发展,使阅读得到更理想的效果。

一、词汇教学时要加强思维训练

词汇教学时加强思维训练,促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词汇,决不是将一个个词语只作解释和背诵。如《林海》一课,课题“林海”的意思故名思意是“森林的海洋”。但这样简单地一抄一背,没有经过学生头脑的积极思维,“林海”不就太平庸了吗?学生学习《林海》一课的激情从何而来呢?假如我们注意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启发他们想象“海”的浩瀚边,“林”的密密层层,想象一下如果站在高处俯看连绵不断的密林,那情景会是什么呢?学必然脱口而出:“林海!”这时,学生通过积级思维,不仅知道了“林海”一词的含义,还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课文中的“林海”到底是什么样,产生了学习课文的兴趣,岂不更好?而且,学生还可以通过对“林海”的理解去理解“火海”“灯海”等等。

二、句子教学时要加强思维训练

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句义,培养其掌握运用句子的能力,还要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还以“林海”为例,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写大兴安岭的“岭”共四句话。第一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大兴安岭的“岭”字与秦岭的“岭”作对比:“大兴安岭”的“岭”字,跟秦岭的“岭”大不一样。学生怎样理解这句话呢?难道真是“岭”字的写法不同吗?通过阅考,学生才会悟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不是“岭”字不大一样,而是这两个“岭”的内容、意思不同。那么,大兴安岭的“岭”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接着有三句话作了回答。如果我设计这样的思考题: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大兴安岭的“岭”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就会明白,第一句是从“岭形”写“岭多”,第二句是从“看不完”“看不厌”写“岭多”,同时启发学生体会“温柔”一词在这里的含义,引导学生入境。这样,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就深刻了。那么,秦岭的“岭”又是怎样的呢?文章没有直接写出来,只是在描写大兴安岭的“岭”时,捎带了一句:“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必须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想象出与“温柔”的大兴安岭截然不同学的“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的秦岭。这样一来,一是加深了学生对大兴安岭的了解;二是激起学生的热爱祖国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样,一个句子或句群,简单表面地一读了之,也算是读,但不伴有积极的思维,是很难培养其阅读能力的。

三、划分段落时要加强思维训练

文章划分段落,都有它的规律。比如记叙文分段,有按总分总的结构分的,有按时间顺序分的,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的,有按地点转换分的等等。这些规律和方法,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学生,然而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方法,必须通过多次实践。在分段的实践中进行思维训练,使其知道其然,更知道其所以然。还以《林海》为例,根据课后第一课的提示,文章可分为五段:(1)岭;(2)林;(3)花;(4)联想到木材;(5)联想到“兴安”。书上有提示,分五段学生自然好分,但我们要让学生思考分段的理由,谈谈自己的见解。另外,看看除课文外,有没有别的方法?根据是什么?是否可以把大兴安岭,给人以“亲切、舒服”的感觉作为一段,“岭”“林”和“花”合为一段,联想到木材和“兴安”再为一段,(共三段)这样分有没有道理?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维活跃了,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四、概括内容(归纳段意)时也要加强思维训练

归纳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时机。在归纳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维及其某一段的段意时,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展开讨论互相补充,然后自己总结概括。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才会举一反三,提高了思维能力。

另外,朗读、默读、复述、背诵也要加强思维训练。朗读时,什么地方重读,哪些地方停顿都应表达出来,在教给学生边读边思考时,养成积极思维的好习惯。默读更加如此,不思的默读等于白读。因此,学生在默读时,首先要设计上,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背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能力的形成是长期训练出来的。如果我们在培养阅读学生能力的同时进行思维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阅读效果也会提高。

篇5: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可见阅读是一种由理智作导向的复杂的心智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与灵魂。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思维呢?

一、纵横联想,拓展延伸,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想象和联想就是从一点出发,利用事物间的相似、相关、相反的纵横或者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纵向联系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中“满堂灌”、不留余地的“零思考”状态,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和气氛,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主题、重点、难点,以某一点为圆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时间、空间等为半径,上下延伸,左右辐射,纵横联系,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开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如在教完《雨说》这首诗以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联想的练习题:“诗人郑愁予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温柔可亲、勇敢乐观却又热情献身的爱的天使,由此你想到了生活中哪些类似的事物,为什么?”经过几分钟的热烈讨论,学生各自有了自己的收获。比如,一位学生说:“我想到了母亲,因为春雨像母亲灿烂的微笑、关爱的泪花,给人温馨、甜蜜、亲切的感觉。”通过纵横联想,学生和文本、生活在感情上形成了共鸣,思想上形成了共识,既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感悟和理解,又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同时语文素养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抓住问题,逐层设疑,强化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一个人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核心的问题,发现其规律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来设疑置问;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设疑;要把握好问题的尺度,讲究分寸,讲究尺度;要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地设问;要设计切口小、挖掘深的探究性问题,或引导学生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探究作品的深刻主题;或从某个结构安排入手,领会作者的巧妙构思;或从某个细节入手,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或以作品的意境作为切入点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如笔者教读小说《孔乙己》时,以人物形象的分析为切入点,采用逐层分解、延伸扩展的方法设计了如下三个有内在联系、精巧直观的小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主题:1.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孔乙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人呢?3.在当今社会,还有类似孔乙己这样的人吗?为什么?学生在解疑探索过程中进行分析、联想、比较、综合等思维训练,终于理解了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是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源这一主题,在此后的反复训练中促使思维深化,提高思维能力。

三、发散设疑,多向探究,扩大思维的灵活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为问题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从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某些知识点,提出有多指向、多结果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探究,在寻求对问题多方面解答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从不同角度给课文另换几个题目;按不同线索给课文分段;改写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改变课文中的人称或叙述顺序;根据课文内容重新设计思路;不改变原文的意思换上不同的说法等。

四、大胆质疑,比较思辨,增强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大脑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敢于破除迷信,独立思考,怀疑争辩,自己做主,善于用异于前人的新方法、新思路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要自觉地、有意识地调解、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大胆质疑,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反馈资源,查阅教科书和更多的资料,在比较中发现自己探究的不足,在思辨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如学习《陌上桑》,理解“行者见罗敷……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一句时,大部分学生认为众人观罗敷是好色的表现。教师并未直接否定,而是引导学生查字典,讨论辨析“好色”与“爱美”的区别。最后学生明确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色”是指心怀邪念的男子沉溺于情欲,贪恋女色;“爱美”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钦佩。在比较思辨中,学生发现了自己认识的不足,从而增强了思维的批判性。

篇6: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语文论文

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本人在阅读教学中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细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白杨礼赞》一文结尾就可以这样设疑: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 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会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带来良 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挥学生主体,强化发散思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变以教师讲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为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学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教学结构:质疑导读——理解研读——感悟解读——创新多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性。其次是改革教法。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像力和创造性。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到“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嘎然而止,此时可让学生对情节发展作适当的变化,编出发展题:于勒叔叔的事情是否被人知晓? 小说并未交代。假如事情终于败露,情节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又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以发展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去延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像力。此外,还有“多角度教学法”、“纵横比较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等等,都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实现多向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

三、注重课外阅读,发展创新思维。如果把课内阅读比作“前沿阵地”,那么课外阅读无疑是“主要阵地”。学生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向课外延伸迁移运用——反馈拾遗——补偿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抓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我的具体做法是:1.提出目标要求,制定阅读计划。2.写好读书笔记,定期检查督促。3.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品位。如积累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分析阅读法、评价阅读法等。4.总结阅读成果,开展交流活动。由于课外阅读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想像余地和空间,更便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是可以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这种训练能使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达到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的那种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学会自己阅读。

篇7: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在语文教学领域,向来有文道之争、文白(文言、白话)之争、文语(书面语、口语)之争,但不曾有过 语言思维之争。没有争论,未必表明人们都统一了认识。一种可能是关心这个问题的人还不太多,思考还不够 深入;另一种可能是,思维训练尽管重要,但在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无指标可衡量,怎么检查我搞了还是 没搞?

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 进行思维训练只是近十多年的事,但是它所反映的却是一条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不过以前我们没有认识它, 当然就谈不上自觉地运用它了。

一、语言与思维的亲缘关系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联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是人类用以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维成果的载 体,它产生于社会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一旦与社会隔绝,就会既丧失思维能力,又丧失语言能力。作为 心理现象的思维和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都是以社会作为自己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狼孩之所以不具备正常 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正是他远离人类社会的结果。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都以人脑为依托,以人脑正常的 生理机制为基础,以社会交际为前提,是人类特有的本领。

对思维和语言的基本属性有了粗浅了解之后,我们再来讨论二者的关系。

1979年,周建人先生在《光明日报》撰文提出了“思想先于语言”的观点,[1]这是国内学术界首次针对斯 大林于50年代初期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论述的一个偏颇观点:“只有唯心主义者才会谈到同 语言的‘自然物质’不相联系的思维,才会谈到没有语言的思维。”此后十余年来,思维先于语言的观点,为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赞同。

限于篇幅,笔者不想就此展开论证,只举出两个事实来证明周建人先生论断的正确:其一,儿童在学会说 话(通常在两岁左右)以前,已经能用手势、表情、哭声等来表达许多要求,从五个月开始就能根据颜色和形 状把玩具进行分类了;其二,古今中外都有大作家发出“语言的痛苦”的慨叹。我们平常人说话或作文,也常 常感觉到“辞不达意”,可见人的`思想都要通过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是不容易办到的,因此语言对思想的 表达大都只能是“近似值”。如果认为“没有语言,人就不可能进行思维”,那么上述两个事实便不可理解了 。

从“思维先于语言”的基本观点出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可作如下理解:

1.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然而,语言却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中最有效、最方便、最常用 的一种。思维作为人脑的一种心理机能,是不显形、不出声、不能传播、不可感知的,它经过语言传递之后, 就转化为有声、显形、可以传播、可以感知的了。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古人所 云“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思维制约语言

人们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静态的语言就成了动态的言语。在“言语”这一思维的物化体中,思维是内 核,语言符号是外壳;思维处于主导方面,支配和制约语言,语言从属于思维,作为运载工具为思维服务。一 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下,影

篇8:思维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绞尽脑汁、冥思苦想, 道出了运用思维的苦涩与艰辛。正因为如此, 学生在阅读中, 往往因畏难怕苦而懒于思索, 这就要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可以说, 在学习习惯养成中, 思维习惯是核心的环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思维习惯, 对于他们来说, 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培养思维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对思维发生兴趣, 要以思为乐。南宋朱熹以病疑喻读书之疑, 说明读书要有长进须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第二阶段是“有疑者, 却要无疑”。朱熹的见解还可从心理学研究上找到依据, 那就是:学习漫不经心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而敢于质疑问难, 是因为大脑皮层处于亢奋状态, 这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是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有思才会使有疑者变无疑。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质疑问难的思维训练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 由教师向学生质疑, 再引导学生

通过思维解疑。当学生懒于思索、不善思索、发现不了疑点时, 教师应向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 引起他们的怀疑和探索的兴趣。教师向学生质疑的主要方式有下面两种———

第一, 以疑激疑。

一篇文章, 疑总是隐含于难点处、关键处、易错处、困惑处。教师把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 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 这就是以疑激疑。

第二, 于无疑处求疑。

在阅读过程中, 往往有这种情况:丰富的思想、深沉的感情却被十分浅显易懂的文字所包容。这些看似无疑却有疑的地方, 往往不惹学生瞩目, 他们对这些地方不屑一顾。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通过质疑来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 出其不意地吸引他们的思考兴趣, 使其思维往深处开掘。

2. 由学生向教师质疑, 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疑。

首先,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使他们明白,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 创造能力也是从起疑开始。疑点是深入学习的起点, 有疑才有问, 有问才有究, 有究才能打破思维平静, 从而使学习深入, 使智力得到开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 就会提高质疑的自觉性。

其次, 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在教学中, 一定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比如利用早自习时间, 让学生向教师质疑。也可要求学生将疑点写在纸上交给教师, 教师就如何解疑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并作答题示范。对于学生中提出的怪问、傻问, 教师应正面引导, 以理服人, 切忌挖苦讽刺。

二、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1. 训练思之快。

思之快是指思维的敏捷性, 它能反映智力活动的速度。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就是训练思考的速度, 使学生的反应更加迅速。思维的敏捷与记忆、联想等能力的强弱, 与听说读写技巧的熟练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各种类型的思维训练都应有速度的要求。比如练习快速阅读、快速默词、快速听写、快速背诵、快速反应, 既可增大阅读的信息量, 又可使大脑的反应变得灵活敏捷。

把思维训练贯穿在阅读教学中, 应要求学生掌握流利和迅速的阅读方法, 学会迅速把握课文的语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 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 而且联想与所读内容有关的某些画面、形象、事物, 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迅速的判断和分析, 从而形成思维快感。

2. 训练思之活。

所谓思之活, 是指思维的灵活性, 即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灵活性强, 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去思考问题。 (1) 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运用迁移和渗透的规律。研究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注意发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并利用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2) 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是一种适应现代科学研究, 从孤立、线状、静态向综合、立体、动态转变的思维形式。它包含“多个思维指向”、“多个思维起点”、“多种逻辑规则”、“多个思维角度”。根据这个特征, 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正确的方式、多种正确的答案去解决同一问题。

3. 训练思之深。

所谓思之深, 是指思维的深刻性, 表现在思考时善于遵循逻辑规律, 做到概念明晰、判断准确、推理符合规则。训练思之深, 首先要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分析是把学来的知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 或把它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分解出来加以研究。这样学得的知识不是机械地存储起来, 而是要使之成为产生新知识的“发生器”。在阅读中, 要引导学生将一篇文章中有关的人、事、理、情进行分析比较,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训练思之深, 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让学生为所读文章列提纲, 用几个字、十几个字、几十字反映文章各部分重点及内在联系, 是培养综合归纳能力的好方式。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并用它去获得新知识。

篇9: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一、做好课内预习的指导,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课内认真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可以拟订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而又难易适当的提纲,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激发他们对初认识的事物和认识模糊的东西进行探索,逐渐做到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把读和思有机地结合起来。

1. 引导学生审题,把审题与阅读课文结合起来

课题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概括,审题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审题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要学生在预习时思考:爬山虎是指什么?是动物吗?是谁的脚?脚长在那儿?是什么样的?课文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来介绍这一种植物的?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线索,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课内预习,教师把握时机,适当点拨,以思代讲,大面积训练,让学生在思中读懂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预习时可以拟这样的思考题:齐威王与田忌进行几次比赛?两次比赛结果怎样?为什么同样的马进行两次比赛,而结果却不一样呢?每次比赛各写了几节?通过默读思考,让学生想清楚这些问题,使他们尽快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3. 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中心,掌握文章的主旨

在预习中,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十分重要。如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时,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白求恩大夫的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说他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二、按照不同的思维方法,强化思维训练

不同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阅读能力大有益处。

1. 从逻辑思维的方法去训练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是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挑山工》一课,引导学生比较挑山工和游人不同的走路方式,速度和结果,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老师可启发学生:还可以从什么方面去比较,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认识?如果从登山的目的去比较,就会得出另一种认识。挑山工以挑货上山为谋生手段,当然得一个劲儿往前走,而游人是以登山为休闲方式,当然是走走停停。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

2. 从发散思维的方法去训练

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开展的思维,它不墨守陈规,不拘泥于一种想法,而是广开思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对问题作出多种答案。如教完《圆明园的毁灭》,教师提出问题:从《圆明园的毁灭》你想到什么?启发学生:(1)从文章的内容和标题的关系去想;(2)从圆明园的毁灭的原因去想;(3)从圆明园的奢华去想;(4)从圆明园毁灭的结果去想。学生认识之深刻出人意表。如有的学生说,根据课文的内容,标题应改为《圆明园的美及其毁灭》,如果保留原标题,课文应修改,主要写毁灭过程;又如有的说,圆明园是清政府自己毁灭的,清政府如果不是腐败无能,外国侵略者也打不进来。

3. 从非逻辑思维的方法去训练

爱因斯坦根据自己的科学实践,深有感触地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这直觉和灵感就是非逻辑思维。如教《西门豹》,启发学生:不给河伯娶媳妇,还有其他办法吗?有的同学说,可以事先进行宣传工作,让大家知道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有的同学说,可以把带头搞迷信的人抓起来,关他几年,其他人就会害怕而收手;有的说,应该修水利,不发大水了,老百姓也就不会想着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总之,思维能力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运用思维规律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综合能力。

篇10:探古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幼儿园语言活动的目的在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证明,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是辨证统一的。我们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密切结合语言训练特点进行思维的训练。但在这一点上,老师们往往使出浑身解数,或是设计精妙的导语,或是进行优美的范读,也或是竭尽语言表述之能事作详尽透彻的分析,却往往收效甚微,事倍而功半。那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呢?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直观感知 培养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运用直观形象和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学前教育阶段,孩子的思维都带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形象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古诗《鹅》时,教师可先出示“鹅”的插图,让孩子说说鹅的样子,增加对鹅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诗意打下基础。在讲解诗句过程中又可采取图文对照的方法。为了帮助幼儿记住诗句,牢固记忆,教师可以让孩子依照插图或诗的内容进行绘画。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形象感知,孩子们就能深刻地牢记《鹅》中的诗句及诗中的意思,还发展了孩子的形象思维。

2、串解诗意 培养逻辑思维。古诗是古人写的,所使用的是古代文言,其中的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与用法和现代词语差别很大,只有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孩子才能弄懂各诗句乃至整首诗的意思。例如《夜宿山寺》中的第一句“危楼高百尺”的“危”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高”;“百尺”也不是指真有一百尺。实际意思都是说明楼高,而第三句“不敢高声语”中的“语”是指说话。其中的“高”的意思与第一句的“高”又有区别,在这里是指“大声”的意思。至于第二句与第四句的词语较第一、三句浅显,老师略为点拨,孩子就会明白。诗中的重点词语弄懂后,就可让孩子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必须说明的是,幼儿园的孩子毕竟还小,理解诗句意思有一定的难度,只要孩子围绕主要意思说通顺、说明白大概意思就行了,不能强求千篇一律。在串解诗句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实际上就是对孩子进行了逻辑思维的训练。

3、诱发想象 培养想象思维。想象,也是一种形象化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我们都知道,古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以逼真画面增强直观,感悟鲜明主题。古诗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不仅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更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集中概括。一般地讲,诗人总是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最典型的事物,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高度浓缩后,集中概括在这些事物之中,通过描写这典型事物的形象特征,表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和更具普遍性的思想意义。因此在引导孩子理解诗意后,诱导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人所描绘的画面,能使孩子更好地理解诗中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而让孩子想象画面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画面直接描绘出来,请一个孩子描绘画面,其他孩子闭上眼睛根据描绘想象画面,配置适应诗中情景气氛的音乐,老师朗诵古诗,孩子想象画面;让孩子出来表演当时情景等等。

4、讨论质疑 培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的思维。古诗教学中,这种思维的训练可在组织孩子讨论及质疑问难中得到落实。例如《舟夜书所见》这首诗,可设计这些问题让孩子讨论:(1)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诗人为什么要强调是没有月亮,漆黑一片的夜晚?有什么作用?(2)诗人为什么把那盏渔灯的光比作萤火虫的光?(3)“满河星”指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为什么有这种景象出现呢?围绕以上问题,孩子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发展思维。另外,大胆质疑问难是孩子主动、自觉参与学习的体现,同时也是训练孩子求异思维的好途径。长期鼓励孩子大胆质疑,解决疑难,必然能使他们更能积极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篇11:作文教学中的想象思维训练

作文需要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力。所以,作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为重要。

想象是人们根据事物间的某种联系,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方式。想象的基本形式是联想,想象往往以联想为基础。

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的训练,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形似联想

我曾经给出一组几何图形,要求学生从直线、曲线、等腰三角形、梯形以及不完整的圆中,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进行创意构思。

学生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由直线想到人生如百米跑道,可拟文题为“要留下迷人的风采”;把曲线可想象成人生的波峰浪谷,从而确立“正确对待成功和磨难”的中心;把直角三角形想象成一座科学的高山,可抒发“不畏劳苦,极顶有我”的豪情壮志;把梯形想象成人生的舞台,可表明“演好闪光的角色”的主题;把不完整的圆形想象成“人生的缺憾”、“尚未完成统一大业的祖国”„„

形似联想是拓宽写作思路的纽带和桥梁。大家都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在想象的广阔天地中,找到了闪烁着创意的亮点。

2、神似联想

日常很多平淡的事物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神似想象能够使学生打开想象有闸门,把相关想似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驰骋。

面对“飘落的秋叶”,我让学生作神似关联想象。学生思维活跃:从落叶的飘零想到生命的短暂,并由此感悟,人应该珍惜只有一次的生命,积极投身生活,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由秋叶的飘落想到叶落归根,狐死首丘,据此可以写思乡之情或海外游子的爱国情怀;从落叶的腐烂化作肥料而滋养大地万物,联想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从落叶想到自然界的新陈代谢、春荣秋枯,以及人类社会的某些特点„„

谁说我们中学生文思枯竭,缺少写作的灵感呢?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创设情境,留足想象空间,努力营造使学生灵性尽情飞翔和畅游的高天阔海。

3、辐射联想

可以尝试由一事物或话题作为触发点,让学生根据熟悉的生活见闻和积累的知识,展开辐射性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审视和想象。

例如,让学生以“痛”为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

先作提示:“痛”不仅有本义,还有引申义。所以,“痛”有多个延伸方向:既有表层之痛,又有深层之痛;既有肉体之痛,又有心灵之痛;既有个体之痛,又有群体之痛。之后,给出词典的解释:①疼痛的感觉;②悲伤;③ 尽情的、深切的、彻底的。

学生畅所欲言,归纳如下:抒写做了错事或坏事的悔恨之痛;表现失去亲人的那种肝肠如绞的悲痛;联想法盲所付出的代价的惨痛;描写中国历史上遭受侵略铁蹄践踏的沉痛;抒发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世博会申办成功的喜悦、欢畅和痛快淋漓„„

只要给出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话题,而且善于调动其想象力,学生就能积极扩散和延伸思维,从而打开主体审视客体的多元思维之门,提炼出多元性的主题。

篇12: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方法训练

教师分析人物时,要抓住这三个矛盾冲突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教师可首先带领学生分析第一个矛盾冲突――“抢夺梳妆匣”,它表现了葛朗台的极端贪婪的性格特点。分析至此,教师启发:“葛朗台贪婪到如此地步,连侄子留给女儿的梳妆匣也要抢夺,他还会做出哪些逆情背理的事?请大家阅读下面的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后,老师设疑提问,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葛朗台为了聚财又狡猾地诱骗了女儿的财产继承权。“手抓法器”的离奇举动,活现了葛朗台疯狂占有金钱的心理特征。

篇13:阅读教学中的系统性思维训练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对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反思,很大部分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语文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个性“发育不良”。 (2) 语文教学目的“近视”、功利,忽视了语文教学所应承载的对学生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的锤炼和铸造。 (3) 教师角色错位,越俎代庖,学生缺乏阅读主动权,导致学生思维无法“天马行空”。

教师应充分应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把教材作为师生实践生活,体验情感的媒介;把阅读教学过程看成一种对话过程。巴西教育家弗来雷(P.Freire)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对话关系是教学作为自由实践的精髓。只有把教学看做对话的时候人的主体价值才能得以彰显。这里的对话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也包括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传统教学是“教教科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是“用教科书来教”,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文本、作者、学生对话,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自主构建。教师以教科书为凭借,精心设计阅读教学课堂,在对话的过程中逐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逐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朱绍禹先生把阅读教学分为复述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其思维水平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层次性。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也应为由低到高的阶梯式层次。即“认知性阅读思维—理解性阅读思维—评价性阅读思维—创造性阅读思维”。下面我们结合《种树郭橐驼传》一课的教学进行分析。

(一)培养第一层次阅读思维能力:认知性思维

引入《种树郭橐驼传》课题后,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习题

(1)给加点字注音:

病偻 () 豚 () 孳 () 勖 ()

缫丝 () 飧饔 () 蕃 ()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并释义:

名我固当

驼业种树

早实以蕃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2.朗读课文,概括全文每节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段,介绍人物身世;第二段,道出种树行家;第三段,畅谈种树经验;第四段,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第五段,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

这一层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识决定了在部分理解过程中的思维方向、思维方式和思维的准确度。这是阅读的起点,也是一种近乎直觉感知的体验,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得、知得、悟得。为此,应把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这些方法就是在勾、画、圈、点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将分析总结出来的关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方面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这是阅读的整体感知。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刘守立先生指出:“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去,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这说明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必须有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切莫无视文章整体,开头就是架空分析。有了阅读的初感,形成了感性认识之后,到了分析探讨课文阶段,思考文中的形象、概念就会变得真切、生动、具体,原来感知阶段心灵瞬间的感受也会变得更为深刻、准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品读鉴赏,就会进入到美好的情境之中,取得综合教学效应。

(二)培养第二层次阅读思维能力:理解性阅读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各个方面,也就是指导学生对课文钻进去。毛泽东同志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要使学生在初读阶段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产生质的飞跃,上升到理性认识,就需要理解性阅读。阅读理解,部分深究,扎实训练。这种阅读旨在通过培养一定的阅读技能,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营养。因此,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时,首先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如何迅速捕捉文中关键的词、句、段;如何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深究关键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具匠心;如何理解关键的语句、语段对表达主题的重要作用;理解文章各层次间的关系,用心揣摩作者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独到之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题思想,领会作者在立意方面的深刻、精妙。如在《种树郭橐驼传》的教学中进行的第二环节:具体研习课文。

提出疑问:文章是如何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的?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完后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他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其他种树的人往往怎样做?结果如何? (4) “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5) 郭橐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 (6) 养树”与“养民”有什么相同的方法?

(三)发展第三层次阅读思维能力:评价性阅读思维

如果说第二个教学基本环节是指导学生对课文钻进去,那么第三个教学基本环节就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跳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就是说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生都必须深入到它的内部,又必须站在它的外边。深入到它的内部才能够描写它,站在它的外边,才能够观察它。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既能够进入文本,了解、吃透文本,又不迷信文本,能从文本中跳出来,对文本进行评价。肯定和吸收正确的、美的、好的东西,批判和摒弃错误的、丑的、坏的东西。在课堂上可以训练学生评述课文的思想内容,分析写作特点,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及蕴藏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的欣赏水平得以提高,思想情感得以升华,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在《种树郭橐驼传》的教学中我设置了第三环节:谈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1) 语言有什么特点?(简洁而生动) (2) 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对比与映衬) (3) 整篇文章中蕴含着一种什么样的风格?(婉约而多讽) (4) 你认为在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上还有值得改进的方向吗?

(四)发展第四层次阅读思维能力:创造性阅读思维

创造性阅读思维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题,用新颖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理论、知识、方法的心理过程。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指源自文本又超出文本地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是高级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阅读思维的最高层次。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文本本身所蕴含的创新思维因素,进行思维创新。鼓励学生在文本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敢于对文本提出挑战,提出全新的见解。并且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体验,仔细揣摩,潜心思考,在几乎没有任何提示与参考的情况下,独立获得关于文本的较为准确的理解。在《种树郭橐驼传》教学的第四环节:结合“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谈谈儿童教育。

提问: (1) 以你现在学生的身份,你想就教育问题对老师们说些什么? (2) 如果你是今日之教师,你会怎样让学生们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3) 把郭橐驼种树的原则用于今天的育人,就能满足教育的需要了吗? (4) 你能否围绕想“素质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发表你的育人观?

篇14:思维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置疑难问题,启发学生解疑

有些课文,学生阅读时不觉得有问题,容易产生“全懂了”、“没有什么可钻研的”之类的错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设置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启发思考,解决疑难。如分析《棉花柚》时,部分学生认为“全懂了”、“没有什么钻研的”。我就提出富于启发性的、学生意料不到的问题展开讨论:(1)作者为什么以“棉花柚”为题?(2)那位外籍华人朋友表达思乡的方式有什么特点?这两个问题是多数学生初读后没有认真思考的,因此不容易回答,这样就很自然地把研读引向深入了。研读中,我先引导学生把握内容,理清线索,再揣摩语言,讨论中穿插完成练习题。这样使学生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了外籍华人朋友思乡之情的深沉和感人之处。

二、巧拎矛盾,激发学生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语言材料特性、学生个性特征,巧妙设置冲突环境,设置学习障碍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教学《鲸》一文,我先后创设了以下两级情境:

师:海洋公园要引进一头鲸鱼供游人观赏。园长海龟爷爷要刺猬鱼画一张海报,刺猬鱼大笔一挥,就画下一张海报(投影呈现——在一个金鱼缸里正在“喷潮”的鲸鱼)。海报一贴出,游人七嘴八舌,有的说这海报画得真漂亮,有的却说这海报画错了。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来评评这张海报吗?

师:海洋公园引进鲸鱼后,刺猬鱼又负责在观景台的一块牌子上写一句介绍鲸鱼的文字。它写道:“鲸,鱼类,生活在海洋中,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牌子一出,游客们议论纷纷。你想游客们会议论什么?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这两组情景中的冲突,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文字材料中寻求依据,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根据语言环境,推断词语含义

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如《背影》中,写父亲送“我”进车站时,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后又说“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这里用了两个“聪明”。为了让学生理解“聪明”的含义,我先让学生查工具书,找出含义。学生回答: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然后讨论句子里的“聪明”应该怎样理解,学生说,这两个“聪明”是反语,都是糊涂的意思,表现了“我”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深情的自责。又如《我的老师》中,写老师从来不骂“我们”时,有“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这句里用了“狡猾”这个词语。我问学生,“狡猾”是什么意思?带有什么感情色彩?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带有什么感情色彩?学生边查工具书边议论,然后回答:原意是“不老实,耍花招,诡计多端”,带有贬义。在课文中是“机灵、调皮”的意思,带有褒义,表现了“我”机灵、调皮的特点。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环境,推断词语含义,不仅锻炼了思维,而且加强了语言的辨别能力。

四、运用比较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篇章结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进行篇章结构的比较,可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总体认识文章。如讲析《鞋》和《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时,我让学生作比较,找出两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结果集中起来共同点有:文体都是小小说,题材都是小小的鞋,时代都是改革开放,语言都是简练。不同点是:主人公,一个是大个子军人,一个是小汪科长。立意,一个是补交修理皮鞋工钱,一个是解决拖鞋遗失问题。结构,一个一气呵成,一个波澜起伏。笔法,一个悬念环生,一个诙谐幽默。描写方法,一个侧面,一个正面和侧面相结合。通过比较,学生思考问题更加广泛,对作品个性特征了解更全面了。教学中进行人物形象的比较,可使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比较,不仅使学生懂得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通过具体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还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培养联想想象,鼓励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而联想力和想象力在发展创造思维中则起着重要作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读完《夜走灵官峡》后,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续写课文的结尾。有个同学写道:“风,更猛了。雪,更大了。我顺着绝壁上开凿的运输便道,向材料厂走去。在这风雪迷茫的黑夜,卷着雪片的狂风一阵一阵地袭来,令人心惊肉跳。周围山峰林立,怪石嶙峋,崖壁陡峭,让人望而生畏,一失足,就得粉身碎骨。我肚子‘咚咚’地打鼓,身上很冷,不小心,跌了几交,手掌又擦破了。当我想退缩时,成渝一家人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们不畏严寒,忠于职守、忘我工作的精神鼓舞了我,我爬了起来,又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终于在天明时分赶到了材料厂。我像打了胜仗似的舒心一笑。”这些联想和想象的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学生思维训练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探求和总结,灵活实施,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上一篇:初一地理教学反思下一篇:男生学高铁乘务专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