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民族性格对比

2024-08-20

中俄民族性格对比(共5篇)

篇1:中俄民族性格对比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政治、文化性格方面的差异也在不断地缩小。尽管如此,但有些民族所固有的性格是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随意改变的,本文主要从中俄两国的民族性格出发,研究中俄民族的性格差异,并深入探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寻找两民族性格间的契合点,希望本文的内容和观点能够对中俄文化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差异

一、中俄两民族的性格特点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和共同文化传统的稳定的成员共同体。相对的,民族精神就应该是各民族文化中内在的、稳定发展的一种历史传统。本部分主要分别论述中俄两民族的性格特点。以两国自身的性格作为出发点,做为基础探讨中俄两国性格上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一)中华民族性格中的主要特点

1.中国的民族性格中“中庸”的特点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主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庸”思想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奉行着儒家的“中庸之道”,凡事没有绝对,不强求也不将就,是很多中国人喜欢的处世态度。所以在中国,人们的思想绝不是极端的,人们更喜欢介于黑和白之间的灰色区域,做事讲求分寸、做人宽厚圆润。可以说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宽厚、圆融的性格。其实,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既能不伤及他人与自己的颜面,又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这种“中庸之道”的性格特点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无论是在个人修养上,或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平和且不争执,这在如今的国际交往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与他国进行来往时,中国人向来温和宽厚,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行事作风。

2。中国的民族性格中“包容”的特点

中华民族性格中包容的特点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又有清末林则徐题书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的都是宽以待人的包容的性格。

中国人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遇事冷静、不骄不躁,能容人之过,这才显示出我大国人民的风范。《左传》中有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千百年来,中国以其包容大度的心态广结善缘,成为国际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成员。而“包容”这―性格特点,在当前的国际交往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性格特点。

(二)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主要特点

1.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中“极端性”的特点

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世界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不是黑的,就是白的。多彩的世界对俄罗斯人是不存在的”。与中国的中庸思想不同,俄罗斯人凡事都追求绝对,像上面提到的那样,在他们眼中事情只分两种:黑白对错,不存在所谓的灰色区域,没有任何中间缓冲阶段。同时,东正教教义对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特征表现在。宗教情怀和神性意向以受难意识为基础,追求终极,彻底和绝对,强调共同性,寻求普遍获救”。所以就造就了俄罗斯民族性格中“极端性”的特点。这一点与中国人是完全相反的,世界范围常常用“战斗民族”来形容俄罗斯人民,这样的称号不是平白而来的,俄罗斯人民始终信奉极端终极性的做事方法。

2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中“两面性”的特点

很多学者认为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如“谜一般”,这样说的原因就在于其民族性格的“两面性”,既有西方因素又有东方特征。这种性格的产生在于俄罗斯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横跨亚欧大陆,多年来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在这片国土上相互激荡和碰撞,“为这里最终生存下来的文化深深地打上东西方文明结合的烙印”。俄罗斯就像一个巨大的钟摆,一直摇摆在东西方之间,有时靠近东方,有时摆向西方。

二、中俄民族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中俄民族性格形成过程中的地理环境因素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这种气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也是中国“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国人素来向往平稳安定的生活,不争强不好胜,强调以和为贵。温和的气候类型造就了中国温和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中国人安稳的性格特点。

俄罗斯横跨地跨欧亚大陆的两大洲,拥有寒带、亚寒带和北温带三个气候带,寒冷而漫长的冬天促成了俄罗斯人表现自我的性格,同时畜牧业的高度发展也是形成他们极端且好斗性格的一大因素,不仅如此,俄罗斯人也因为长期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和逻辑性。

(二)中俄民族性格形成过程中的宗教因素

中国人素来信奉儒家思想,奉行中庸之道,强调以和为贵。在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等思想早已在万千中国人内心深处扎根,这是中国人民族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而相对的,俄罗斯人长期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是一个拥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东正教是俄罗斯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宗教。在东正教以及古罗斯人神话传说的共同影响下,现在,俄罗斯民间流传着的各种风俗习惯,俄罗斯人自信豪放、善于表达等的性格特点都与这一宗教信仰有关。

三、中俄民族性格的差异

(一)在政治上的差异

中俄两国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两国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两国在政治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从国家的民族精神角度来论述中俄两国政治上的差异。

中国的民族精神内涵可以用《周易》中的两句明艳来概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明一直都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五千多年的不断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总的来说,俄罗斯民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民族精神的特别之处,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俄罗斯的民族精神也同时具有东西方的文化特点,既有东方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也有西方民族精神中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在生产生活上的差异

上面提到过,中国位于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且雨热同期,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一个农业大国的形象立足于国际社会中。在生产生活中更多的以农业种植业为发展方式,平稳的生产秩序,稳定的生活轨迹。而俄罗斯因为地处寒带、亚寒带和北温带三个气候带,冬天寒冷而漫长,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但广阔的牧场和草原却为俄罗斯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俄罗斯人民生产生活主要依靠的也是牧场饲养的牛、羊、猪等牲畜所生产的肉、奶、蛋等。

四、结语――借鉴俄罗斯民族性格,完善中华民族精神

俄罗斯的民族性格的形成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是两方文化精髓的结合。中国在某程度上应该借鉴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进取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有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之后,也应该注重强化个性和进取精神的培养,否则也只能是空有一腔热血而无处释放。在这一层次上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很值得我们借鉴,在追求总体稳定的情况下也要突出自我个性,强调挑战与创新,发展自我。所以,应该借鉴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以此来完善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篇2:中俄民族性格对比

在广阔的东北亚大陆上屹立着两个伟大的国家:中国,已经觉醒的亚洲之狮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崭露头角;俄罗斯,昔日的西伯利亚之熊正在大国回归之路上奋力前行。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两个国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两国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有着相应的一系列的民族政策。虽然两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卓有成效,但是这些政策并非尽善尽美。所以,笔者寄希冀于两国民族政策的对比,来找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之路。

一、俄罗斯民族政策:

 沙皇俄国时期:各族人民的监狱

众所周知,大俄罗斯民族是在莫斯科公国的基础上形成的。经历历代公爵和沙皇的侵略扩张,1517年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终于建立,这也标志着俄罗斯民族的最终形成。然而,如列宁所说,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是“各族人民的监狱”。

在政治上,沙皇政府对于被征服的非俄罗斯民族地区采取种措施,实行殖民统治和政治迫害;在经济上,沙皇政府是贵族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所以在征服其他民族后,沙皇把他们的土地收归国有,并对少数民族征收名目繁多的沉重赋税,借以经济掠夺;在思想文化上,沙皇实行愚民政策,限制少数民主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更为甚者,沙俄当局极力推行“义务国语制”,强迫各少数民族学习、使用俄语,同时歧视、摧残非俄罗斯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同时强迫各少数民族放弃原有信仰,改信东正教。

有必要指出的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正是始于沙俄时期。当局竭力使“统治”民族,即大俄罗斯民族享有种种特权,“竭力把住在俄国的一切其他民族的权利削减得愈来愈小”。它一方面给予俄罗斯官吏、地主、资本家以种种特权,让他们毫无限制地掠夺、欺压和剥削广大非俄罗斯民族;另一方面又在俄罗斯人中间,散步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情绪,制造大俄罗斯民族优越感,让他们盲目地歧视非俄罗斯民族。从此以后,时代虽历经变迁,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却在俄罗斯人心中根深蒂固。

 前苏联时期

 列宁时期:民族平等、民族自决

列宁十分重视民族问题。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学说,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在革命实践中,列宁提出了实现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自决是促进各民族联合和团结的重要原则,并把这两项原则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围绕这两项原则取得十月革命胜利的布尔什维克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政治上承认各民族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和实行民族自治的权利;在经济上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改变落后面貌,为实现各民族事实上平等创造基本条件;从语言文化发展上帮助从前受压迫和受歧视的少数民族,以便使法律上规定的民族平等权利能得以实现;建立各民族统一的联邦制国家——苏联。列宁提出民族自决权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维护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他始终坚持民族自决要服从无产阶级革命利益的要求,在权利平等基础上促进各民族联合和团结。列宁在许多著作中都反复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利益高于民族自决权的利益,认为民族自决权不是为了促使各民族分离或建立独立国家,而是为了推动各民族接近、联合和团结。

 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时期:东拆西补,得不偿失

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苏联民族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和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使加盟共和国丧失了应有的自主权,使原有的联邦制变成了单一制。各加盟共和国与联盟中央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加剧,使多民族国家日益失去发展的活力;在一味推广俄语的同时,忽视甚至无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死灰复燃,苏联政府歪曲沙皇侵略历史,继承“沙俄帝国意识”,并且宣称俄罗斯是苏联的“领导民族”,歧视其他少数民族。与此相对的是地方民族主义甚嚣尘上;在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工业五年计划中操之过急,损害了少数民族的利益,直接加剧了当局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 戈尔巴乔夫时期:民族问题落下了“最后一根稻草”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并提出自己改革苏联社会的构想,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当此之际,戈尔巴乔夫错误地估计国内形势和民族情况,对加盟共和国领导层做了一系列变动,直接导致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游行示威。在关于加强社会和政治生活“民主化”和扩大“公开性”的苏共中央会议上,戈尔巴乔夫肯定苏联已形成了“崭新的社会和族际主义的共同体——苏联人民”,认为这个共同体是由“一致的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结合而成的”。正是由于一味的锐意改革和在改革过程中忽视甚至粉饰民族矛盾,导致了大规模的民族暴动,从而促使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和苏联解体。

 俄罗斯联邦时期:

与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在民族政策上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第一,俄罗斯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培养对统一国家认同感。俄罗斯联邦民族政策构想等文件强调国家的统一和完整,不再有原苏联宪法中民族自决权的内容。“民族自决权”不再包含有政治独立的意味,而被解释为保证公民和民族文化同一体选择自主文化发展的权力,排除了政治独立的可能性。在俄罗斯议会中也不再像苏联时期那样设有民族院。俄罗斯努力把维护国家统一建立在法律基础上,避免出现苏联那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第二,把民族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团结的基础上,淡化民族意识,不再强化民族特征和强化民族差别,不要求公民确定自己的民族归属,废除了1934年开始的在证件上登记居民民族成分的做法,证件只有证明国籍的使命。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民族政策构想》中规定,俄罗斯继续奉行公民平等和民族平等的原则。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俄罗斯联邦用地方自治代替民族自治(尽管保留了原来以民族冠名的行政区,但其政权组成和运行方式与其他行政区无异)。限制因民族歧视而导致的地方民族主义和违反人权的行为,各共和国决定自己的经济、政治和语言文化生活,但共和国的国家体制不属于某个民族,共和国是相应区域内所有公民的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更大的意义在于为这些冠名民族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归属地。

第三,重新界定民族的概念。苏联以往的民族概念源于西方,把所有民族都上升到政治民族的地位,是不科学的。

第四,加强对北方原住民和人数较少民族的保护。针对生活在西伯利亚、远东、欧洲北部地区,人数在 5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和原住民,国家给予他们特殊的支持。为他们划定固定的生计区域,从石油、天然气等公司获得补偿,建立寄宿学校,上大学有专门的指标。

第五,民族问题的管理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000年5月普京将俄联邦联邦和民族事务部改为俄罗斯联邦联邦事务、民族和移民政策事务部,2001年10月16日,普京颁布总统令将该部撤销,其职能移交俄联邦内务部、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和俄联邦经济发展与贸易部。2004年9月13日,根据普京总统的命令成立了俄联邦地区发展部,俄联邦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以及保护俄联邦少数族裔和少数原住民权利的问题是该部的职权范围,意在表明在促进地区发展中解决民族问题。

在新的民族政策下,俄罗斯联邦基本解决了民族分离、国家分裂的问题,国家的认同得到加强,现在大多数的俄国人不再像苏联时期那样首先认同自己的民族属性,而首先认同的是国家属性,认同自己是俄国人,而不是某个民族的人。

二、中华民族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主要有: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帮 助和支持。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利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条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义务。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有计划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看作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根据民族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级各类院校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各地、各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是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国家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如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积极开展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等。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中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第二十一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第四十七条规定:“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浯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第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第二,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第三,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第四,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第五,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第六,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众性的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有一些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如我国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国,宗教信仰自由,即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一种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反思: 国家民族认同感

这里所说的国家民族认同感是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国家层面上的归属感,如中国各族同胞对外统一宣称中华民族。就像个体民族一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必须为自己境内所有民族找寻共同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涵,使其在真正意义上融合为一个集体,而不是类似于苏联时期的“民族拼盘”。这样的国家集合体貌似强大,但却极难管理:大家“面合心不合”,利益纠葛,矛盾繁杂;而且在国家发展受挫时却极易全盘崩溃,趁机独立,摆脱中央机构管理。只有在国家层面上达到高度统一时各民族才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紧密团结,形成一股民族合力,如铁桶般牢不可破,真正做到“同呼吸,共命运”。

为了找寻国家民族认同感,必须要找到普遍意义上的文化载体,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视国情而定)、共同的价值体系、共同的政治目标等等,而且所有这些文化符号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基础和当代国情之上,而不能为了迎合某个特定阶层的利益而凭空捏造,强迫各民族做出政治牺牲和利益让步,甚至奴役和剥削少数民族。要做到这一切,更要坚持一条原则:民族平等 论民族平等: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却常常是个空谈的话题。自人类诞生民族国家的几千年来,有多少不屈的灵魂倒在了这句口号前,有多少不朽的文艺作品把自己的血泪挥散在这块标语牌上。抛去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不谈,即使在人类进入所谓的“文明社会”至今,我们的星球上仍然存在着各种的民族歧视和压迫。

从大俄罗斯主义到汉族的“夷汉之分”,从寒风凛冽的西伯利亚到瘴气四溢的南岭蛮荒,民族沙文主义无所不在。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不停地在政治经济上压迫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在思想上同化奴化少数民族,却不知道这样做常常会引起更大的反抗,甚至为后代遗留了一系列的民族矛盾和历史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常常会在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突然迸发,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苏联国内局势岌岌可危之时,正是波罗的海三国的宣布独立促使它最终解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苏联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大民族主义要不得。

谨慎处理民族问题

在对历史的横向纵向的剖析基础上,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的任何一项政策都要全盘考虑,慎之又慎。因为每个民族都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圈”,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独立意识之所在,更是民族地区宗教、经济、文化、政治、思想、人民生活等等问题集合体。决策者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斯大林贸然推进工业化和集体农庄,戈尔巴乔夫改组共和国领导层,最终都酿成恶果。所以,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策问题上一定要考虑到民族问题。

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期,在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同时,民族问题应该放在首位。它是所有政策的受体,它也是所有矛盾反应的形式。可以说如果不能解决好民族问题,就不能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就不能彻底实现“中国梦”。

篇3:集体与个体——中西民族性格对比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提出, 文化是维系民族统一而不破灭所必需的内在纽带, 是体现民族特点的东西, 民族性格是根植于人的内心的文化模式。

一、前人研究观点

古代中国, 没有思想家审视本民族性格。近代以来, 中国掀起了三次大的反思民族性格的热潮:一是19世纪末期, 洋务运动改良派对民族性格弱点的剖析;二是20世纪初期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 对民族性格批判的热潮;三是80年代中后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的自省。

对中国民族族性格最早进行直接研究的, 是美国传教士A.H.史密斯。他于1894年出版《中国人的气质》一书, 列举了中国人爱面子、勤俭、保守、孝顺等26种性格特点。

我们看中国人自己剖析出的民族性:严复提出“三民”主张:“鼓民力, 开民智, 新民德”, 批判中国的国民性:“华风之弊, 八字尽之:始于作伪, 终于无耻。”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守旧法, 无变通”、“犹豫不决”、“像一盘散沙”、“重视道德”等约17条概括。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 对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缺乏独立、自由思想”、“缺乏公共道德观念”、“愚昧、胆怯、欺骗”、“武断、虚伪、不行动”等概括。最为我们熟知的还有鲁迅的国民性批判:自高自大、看重面子、奴性、胆小、自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伴随着文化研究热的兴起, “慕古派”兴起, 他们反观传统文化, 希望利用传统的思想价值来补救当今社会弊病。

我们对以上归纳的民族性格不能作简单的好坏、是非、高低的判断, 稍微思考, 你会发现这些民族性格特征都不难在中国历代典型人物中找到反证。

二、中西民族性格对比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有中国这样的惯性与活力:其一, 在文化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古文明未被中断的国家, 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全盘西化, 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直至抛弃,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文化热的兴起, 又向传统文化寻求力量。其二, 在国际地位上, 汉唐、宋元、明清等中国显赫世界, 到近代沦落为西方的半殖民地, 而晚近三十年来经济飞速发展, 中西交流加强, 中国现在已是世界第二的经济体, 这些对民族性格不无影响。所以立足于现今双方共时面, 并且也不会将他们放在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上研究, 以免引起对比的错位性。

(一) 集体与个体

中华民族性格重视集体观念, 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和群体利益的维护。这也是钱穆先生在《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一书中提出的“和合性”。中国有老话“国之本在家”和“积家而成国”, 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农耕文明建立在血缘关系上, 在家庭内部是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的亲法等级制度, 同姓氏形成宗族关系, 宗族内部有严格的亲疏等级关系, 从各种称呼语中可见一斑, 一些宗族直接就形成大的地方行政区划, 成为政府的基层组织。家族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 每个人成为这集体网络中的一个点。家与家又构成君权制为核心的国家, 使得整个社会处在集体这张网中, 要维持自己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 维护家族的利益, 不得不抛弃个人不容于集体的一面。

另一方面, 与西方社会宗教信仰提倡的“他救”不同, 中国是一个提倡“自救”的社会。儒家讲积极入世, 道家的避世也是为保持自己内心的自然。处在集体中, 就必须为集体的整体利益考虑, 古代所谓“修、齐、治、平”,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信念表达了汉民族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集体价值取向。

正是有着强烈的集体观念, 也才会有民族性格中求统一、含蓄、恭谦以及后面将谈到的重视道德评判。

在西方民族性格中, 更加强调的是个体性, 以个体为中心, 倡导自我中心主义, 个性观念, 自我行动自由, 这是钱穆先生所说的“分别性”。在西方观念中,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才是存在的重要体现, 他们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罗伯特·林德在他所列举的20种价值标准中, 把个人主义看做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 他把个人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 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 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二) 道德评判与功利评判

儒家讲治国, 提出“为政以德”, 坚持以德为本。自修身、齐家始, 而达到治国、协和万邦、平治天下, 是儒家坚持的治国路线。做人有所谓“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品质。后世的儒家注解孔孟等的思想, 阐述了大量的道德标准, 如“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严重压抑了人性。可以说, 中国古代林林总总的道德条目, 构成了中国的专制道德教育史。近代以来, 对传统道德我们矫枉过正, 当下社会出现大量缺失道德现象。不论是从国家高度上提出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念, 还是面对现在社会的诚信危机和道德缺失, 提出的“道德力量”;甚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都会用道德的标尺将别人衡量一番。

我们不能说西方没有道德评判, 在基督教义中也有很多道德标尺, 只是在社会评判中, 他们更看重实用与功利。早期航海时代, 一批批的航海家冒着生命危险远赴他乡, 都有着功利的一面, 之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更加看重功利, 大多数人成功的评价直接挂钩于其经济实力。

(三) 中华审美崇尚淡朴

“淡”是一种基本的审美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蕴含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以及爱好的选择方向。《庄子.刻意》明确指出:“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虚静恬淡到极致, 一切美的事物都会随之而至。来看古代“美人”:“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 绰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2]曹植《洛神赋》:“其形也,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3]寥寥几字, 就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美人图。

淡与朴在中国绘画中表现得更为充分, 在一张白纸上充分利用虚幻而简略的手法概括具象和景深, 利用“无”展示“有”, 以有限的空间, 表现无限的意境, 可以说, 中国审美追求的是不断超越人生的精神志趣。审美客体并不是作为一个外在的对象考察, 而是融入了主体的心智。

西方的审美中, 他们有追求悲剧性和崇高感, 在艺术作品中也更倾向于明丽的色泽, 甚至不是审“美”, 而是审丑, 他们以扭曲甚至丑陋的画面, 来再现社会, 这在中国民族性审美中极少出现。

三、结语

集团生活其范围一般超过家族, 且亦不依家族为其组织之出发点。如前叙述, 集团生活在中国不能说没有, 只是缺乏, 导致缺乏公共观念, 缺乏纪律习惯, 缺乏法律精神, 一言以蔽之, 缺乏团体生活所必需的品德——公德, 这是我们当代社会中每个公民必须要学会的技能。

《后汉书》记载光武帝收付燕赵失地, 老吏或垂涕曰:“不意今日复赌汉官威仪”。发现“汉官威仪”的是长久生活在“化外”者。在跨文化交际中, 社会主流总觉得自己是正常的, 身处其中, 很难发现本身的文化特质, 此时, 突出的是异文化, 异乡异族异己的人, 我们总是认为其身携怪诞奇异风格性元素。

就民族性格研究或者跨文化研究来说, 可能身处一种异质文化中, 通过反观自己熟悉但平时很难感知特质, 才能更好地发现它的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年5月第一版

[2]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79年版

[3][德]马克思、恩格斯著, 陈望道、华岗等译.共产党宣言[M].中华书局, 2011年12月版

[4]杨柳桥.庄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

篇4:中俄文化对比

关键词:中俄;文化对比;多元

文化虽然是多元的,属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但总是相对而具体的存在,因此在人们生存和生活方式中,我们总能找到世代相传、且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一切的文化因素。俄罗斯和中国是领土接壤的邻国,现在的两国是互邻友好的战略伙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和合作越来特多,是世界上两支重要的力量。而且,两国在历史上也有很深的渊源,其中包括20世纪两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俄罗斯和中国在文化结构上仍是存在很大差异,不论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习惯亦或是样貌都有区别。包含着东方和西方元素的俄罗斯在历史上一直在纠结将来的路是往“东”走还是往“西”走,而中国始终处于东方。

一、自然

每一个了解俄罗斯文学的人,大都会有这样的认识,在俄罗斯的文学史中,俄罗斯人一直在亲近自然并且将其再现到文学作品中。除了将自身融入大自然、赞美自然的歌手和画家外,几乎大多数著名的俄罗斯作家和诗人也成了这样的歌手和画家,例如普希金、叶赛宁等。森林,和处与自然怀抱中的乡村、庄园,“母亲大地”“母亲河”都在他们的笔下得到了呈现。俄罗斯一直是一个宗教国家,不论是以前的多神教亦或是现在的东正教中,都有着对自然的崇拜。俄罗斯人对于自然、对于森林有着非常亲切美好的感情。因为跟中国相比,国土面积占世界第一的俄罗斯自古是地广人稀,遍布森林,渔猎占俄罗斯人的生活重心,所以有人也称俄罗斯为“森林民族”。

而中国的文化是起源于大江大河的,是世界有名的的农业大国,农业以及养畜业代表的是中国典型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结合。这种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和性格:封建中央集权,顺应自然,中庸,安土,守己,重地缘和血缘,重伦理道德,但是缺乏宗教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因此,中国的文学史也是大多于此相关。

二、宗教

由于辩证唯物主义被广泛认知,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不相信神的存在,不再有信仰,或者是干脆将自己作为信仰。但是,过去的人们可不懂这些,在未知的事物面前或是无助时总是要为自己找个信仰的。中国曾盛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儒教等。信徒们祭拜的是佛、孔子、老子,自己的祖先,还有各路神灵,这是一种敬仰,同样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当然,还有部分对神鬼的畏惧。像是封建社会的皇帝们,他们也是信徒,信佛或是以圣贤们为师。但是宗教很少参与到实际政治中,皇帝还是最大的那个人,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而俄罗斯的东正教及基督教的教徒们心中的上帝、耶稣,是顶着神圣光圈的圣人,宗教信仰和相关的祭祀的宗教意义也远比中国正式和重要。甚至在宗教最盛行时,国王的任免是要教皇同意的。在经历了苏联废除宗教的时期后,也就是现在,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影响在逐年回升。连总统就职典礼时,也会邀请东正教大牧首等作为贵宾。在中国,一个中国人嘴上一说“去拜拜”,其他中国人立马就能明白,这个人估计是遇上事儿了,得去拜拜佛、求求神灵,以求消灾或是祈福。自然,大多数人求消的灾或是祈的福都是现世的,更加现实和世俗,需要了、用得着了就去拜拜。而东正教所代表的基督教的教徒们去教堂干嘛呢?是寻求救赎的,因为自己身上的原罪,认为受苦是天定的,不应反抗,且更多的是超越世俗道德的、精神上的、祈求来世的。不同的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两个国家最为基础的文化大环境。

三、文学与艺术

中俄的文学与艺术方面的对比,在整体上是类似于中西方之间的区别的。像是我们知道,中国除了政治上正式的史书以及元、明开始兴盛的叙事文学体裁(戏剧、小说)外,作为主流的诗词歌赋抒情多于叙事,虽然相关具体的事件或是内容不易弄清,但是重在表现情感的作品却仍在深深的感染着读者。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西方的虽然也是诗,却更多的是叙事长诗,情节丰富多彩,富有戏剧性。像是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拔都灭亡梁赞的故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行传》。说到抒情,不得不说爱情这个主题。但是除了《诗经》中一部分相当直白和真挚的爱情诗外,中国的诗和其他文学作品中少见竭力表达爱情、男女情感的诗,即使有,也是含蓄而隐晦的,受着礼教伦理道德的限制。更多的是君臣、忧民、友情、自身命运。但是西方就不同了,多以爱情表现人的心理、人伦、宗教等等,因此描写的爱情更加自然、纯粹和热情奔放。像是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所留下的800多首诗中,爱情诗占了主要部分。此外,俄罗斯人及其中的作家们有悲剧情结,这些在俄罗斯的文学作品还有部分电影作品中有所反应,目的是以悲剧来启迪人心;而中国人更乐观,凡事喜欢往好处想,更多的是喜欢并追求欢喜、圆满的结局。

与文学作品相似的是艺术的比较。中学的美术教材上有两幅俄罗斯画家的画很是令人深刻。一副是列维坦的《秋天》,另一幅是克拉姆斯柯依的《无名女郎》。刚开始看时,只觉得风景美,女郎漂亮,画的真实,别的感觉就没了,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画这种画。后来,慢慢学习才明白,画家追求的是颜色、光影,追求再现程度的模仿,追求客观存在,而不是中国画的写意抒情和传神,要的是一种体会的味道。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民族与国家的人们的审美是有所不同的。

四、习俗与饮食

与上面提到的相比,习俗和饮食是最能直接看出一个国家、民族和人的特点的方面。交际时,中国人是传统和谦恭的,俄罗斯人更加热情。汉语言中多礼貌客气用语,受称赞时,先自贬一下,用词文雅,俄罗斯人更注重个人,重视个人的价值和自信。中国人喜代表吉祥顺利和成功幸福的数字六和九,俄罗斯人则偏爱圣数三和七。

一个中国人去俄罗斯的话,饮食文化的差异估计會让这个中国人好长时间无法适应。反之,我觉得俄罗斯人会碰到同样的问题。

中国的菜系众多,食材种类繁多,酸甜苦辣咸,尤其在请客或是节日家宴时,不仅要种类多、好吃,还要上档次。一般是先吃主食,最后是汤。而在俄罗斯,面包和土豆最常见也最重要,食物的特点是酸,烹饪的手法比较简单,待客时更重要的是礼节。一餐分三道菜:先汤,再是肉菜,最后是甜品。当然,在俄罗斯款待客人时无论如何都不能漏掉面包这一主食。饭桌上的礼仪很重要。中国人讲究的是“尚左尊东”,对门坐的是主人,客人越尊贵坐的离主人越近,主人左手边的人一般地位比右边的高。而我们知道,在俄罗斯人更喜欢右边,而且男女多是交叉坐的,方便男士照顾女士。在饮品方面,俄罗斯最著名的是伏特加和克瓦斯,而中国闻名世界的茶。

在文化多元的世界里,中俄文化的差异与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随着年轻一代的逐渐成长起来,跨文化交际的越来越多,全球一体化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于不同的文化会了解的更加深入。文化差异虽然仍会存在,但是对于交流和理解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对于不同的文化会越来越包容和尊重。

参考文献:

[1]朱达秋.中俄文化比较[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2]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4).

篇5:中俄广告修辞策略对比分析

策略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 是谋求最佳效果的思考, 是一种行动方案, 一种通向希望目标的程序。[3]根据逻辑上的附性推理, 修辞策略自然就是关于修辞的方针、思考、方案和程序。而修辞是指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 运用各种表达手法, 极力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有感人力量的修辞方法, 即通常所指的修辞格。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几家大型跨国公司的中俄语广告, 来具体阐述中俄广告修辞策略的相同和不同。

苹果公司是目前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4], 在中俄市场都有着很好的业绩。而苹果的广告语多使用简单句, 结构简单, 篇幅短小。短句节奏紧凑, 易于记忆, 有高度可读性, 使读者能一目了然, 可以用精炼的语言传递大量的信息。在中文和俄语的广告语中也保留了这一特色, 例如, 在苹果公司对macbook产品的广告中仅仅用了“Налюбойстол.”仅仅使用三个词, 就把电脑的精致小巧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这也符合俄罗斯人对事物简洁明了的要求。而这个产品的中文广告是“摆得上任何台面”, “台面”这个词在中文中有双关之意。既体现了产品的小巧, 同时表达了产品的高档上档次。除此之外, 俄语的广告还经常使用重复的修辞策略, 这种方法能够起到渲染和强化的作用, 可以强化语势, 强化情绪。例如苹果公司对mac mini的广告中就用到了这样的手法“Настолькомощнее.Инастолькотогоиразмера.”语头的重复强化了这个产品的实力及精巧程度, 相比于本产品的中文广告词“不变样, 只变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新产品ipod nano的俄语广告词“Нановыйлад.”只用三个词来体现新产品的变革, 简洁有力。而中文版本“小小nano, 大大变身。”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产品拟人化, 使广告显得亲切, 贴近群众。

在宝马汽车的广告中我们也能够看出中国俄罗斯广告的修辞策略以及两民族文化背景的异同。在宝马X1系列的俄语广告“свободадвижения.свободавыбора”中使用了重复的修辞策略, 这种方法起到了加强语势, 强化情绪的作用, 在这则广告中两个“свобода”让人们感受到了宝马汽车带给人的自由驾驶的强大功能, 同时也符合俄罗斯民族爱好自由的性格特点, 而此系列产品的中文广告“行由我, 悦随心”中, 广告使用了对应的结构和修辞策略, 同样展现了宝马汽车的强大操控性, 这样的语言便于中国人的理解与记忆, 同时有种简洁的美感。

可口可乐也是驰名中俄的饮品公司, 下面我们简单列举一些各个时期可口可乐公司在两国的广告来比较两国广告异同。

1926年口渴与清凉之间的最小距离--可口可乐。 (比喻)

1935可口可乐--带来朋友相聚的瞬间。 (拟人)

1968一波又一波, 一杯又一杯。 (重复)

1975俯瞰美国, 看我们得到什么? (设问)

2013开启快乐 (替代)

1932Светсолнцаспрохладойльда (比喻)

1932Пришлажажда—жаждуутоли (顶针)

1968Волназаволной, стаканзастаканом (重复)

1980Выпей"КОКИ"иулыбнись (祈使)

1986Захвативолну ("КОКА-КОЛА") (祈使, 比喻, 替代)

通过对比, 不难发现中俄可口可乐广告的相同点是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不同点在于中文的可口可乐广告词极少运用到祈使的修辞方法, 而在俄文大量运用祈使句。其因在于中文祈使句的语调特点是语音强度加重, 句末用降调。而广告词句子一般语调上扬, 声音响亮, 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俄文的祈使句就有此特点。举个简单的例子。“请买吧!”和与之对应的俄语“покупайте”一相比之下不难发现俄语的更为明快上口, 直接有力。

美国语言学者萨丕尔曾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在修辞策略使用不同的背后显然是民族和文化的原因, 通过研究我们能够明显看出俄语广告善用修辞, 大量使用祈使句, 语言简洁, 这是和民族文化中直接的性格密不可分的。而相对于此, 中文广告除了常见修辞手段外, 常常使用回环, 排比, 语言含蓄, 这也与我国上千年来的民族性格, 中庸之道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邹威华:《文化视角中的汉英“广告语”解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4年第2期.

[2]陈新:《广告词与修辞》, 《高中生》, 2005年03月.

[3]高万云:《浅谈修辞策略》, 《当代修辞学》, 2001年第5期.

上一篇: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度下一篇: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