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统计工作创新

2024-07-03

人口统计工作创新(精选8篇)

篇1:人口统计工作创新

靓丽的青春均衡的人口

大学生村官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

--我区人口计生工作创新项目进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区人口计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推进综合改革,按照“争一流、创唯一”的理念,制定创新项目靓丽青春.均衡人口,率先将大学生村官这个新生力量,融入到人口计生工作之中,并围绕创新项目总体目标,实施了大学生村官《靓丽的青春,均衡的人口》系列活动,目前,该项目总体呈现推进速度快、发展势头好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了三个机制,五个融入,五个面对面,为人口计生的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现将我区开展“靓丽的青春,均衡的人口”暨大学生村官服务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为了将大学生村官这个有知识、有激情、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集体,尽快融入到人口计生工作中去。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靓丽的青春,均衡的人口”领导小组,并出台《靓丽的青春●均衡的人口实施意见》。5月12日全区召开实施“靓丽的青春,均衡的人口”工作会议。会上下发了“靓丽的青春,均衡的人口”系列活动目标任务时间推进表,并

聘请60名大学生村官为人口计生工作宣传员。明确“靓丽的青春,均衡的人口”主题活动内容:一个论坛、三机制、五个融入、五个面对面。

一、开展人口论坛 :为了深入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口问题,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举办了主题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口问题的论坛。此次论坛收到论文60篇,目前,正在邀请领导、专家和教授对论文进行全面评审,8月份将邀请南京人口干部学院教授等省、市领导来贾进行人口论坛的研讨,对获奖论文给予奖励,并将优秀论文上报参加省人口论坛评选。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二、三个机制:即:人口计生信息网络宣传机制:主要是发挥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创意、信息多、与群众密切优势。利用网站、QQ群、大学生论坛、手机报、视频、文艺演出等活动。利用网络信息宣传,改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同时做好信息宣传的采集、录入,及时更换宣传信息,协助做好信息系统分析,宣传人口形势、工作态势,讨论目前的热点、难点。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信息决策依据。目前,全区60位大学生村官,利用网络建起60个计生服务QQ群,引导近500名新生代农民晚婚、晚育和创业,带领300余困难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在全市首创了大学生村官服务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其中江庄镇大学生村官蔡影首创的计生政策服务QQ群,紫庄镇大学生村官张睿创业致富QQ群,张驰的计生优质服务,课题研讨QQ群,成为大学生村官和新生代农民研讨的汇聚地,为计生工作和人口均衡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子。

大学生村官带头示范机制:大学生村官大多为80后,目前,进入婚育期,利用自身在生产、生活、生育中榜样作用,影响新生代农民和群众的婚育观念,树立了优生、优育、优教的理念,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从07年以来,全区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争当人口政策宣传员、人口知识的普及员、人口咨询的服务员、人口致富的联络员,在润物无声中改变了群众的婚育观念。5月14日,我们举办了大学生村官人口计生知识培训班,培训内容为人口计生宣传知识、协会知识、优质服务知识、政策法规知识、规划统计知识,为开展好“靓丽的青春●均衡的人口”活动提供有力支撑。会上为60名大学生村官建立了靓丽的青春●均衡人口活动纪实档案。同时举办我区大学生村官牵手计生家庭留守儿童启动仪式,为留守儿童捐款,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留守儿童捐赠了10辆自行车,一些英汉大词典等学习工具书。全区60名大学生村官与留守儿童实施结对子,手拉手活动。通过大学生村官主动实行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积极带头创业致富,服务农村,帮助困难群众活动的开展,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良好风貌。

大学生村官创新服务机制:积极帮助和鼓励大学生村官,开展自主创业致富,帮助计生户致富,优先安排计生户就业,参与人口计生工作的季度服务,基层群众自治、诚信计生、双新计划、流动人口服务,三优教育与 “一山四湖”相融入的生育文化活动,提升了群众对生命、生产、生活、生育的认识,增加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从2007年以来,大学生村官实施了青春闪耀新农村计划、金点子计划、结对帮带计划、教育培训计划、创业扶持计划、科技兴农计划、计生协会富民计划、服务社会计划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紫庄镇青春农庄大学生创业基础,江庄镇青扬合作社,大学生扶贫双向教育基地,星火庄园创业基地,计生协会示范基地的建设,帮扶计生困难户200余户,安排独生子女家庭就业1000余人,帮助独生子女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留守老人家庭1000余户,帮助农民增加致富项目50个,培训农民2000余人,开展青春期教育2000余人次,三优教育、人口早教培训5000余人次。7月份,区计生局与杭州市印象天堂艺术有限公司签约,在大学生创业园坛添加高品位人口文化内容,通过雕塑的语言,不同形式的视觉语言,向人们展示人口生育文化的活力,把大学生创业园建成综合性的创业园,展示村官建功新农村创业文化和人口生育文化相融合的魅力。

三、五个融入:即:与人口均衡发展和队伍素质提高相

融入、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优质服务融入、与双新计划和幸福家庭融入、与信息化管理和流动人口服务融入、与创新宣传和诚信阳光计生相融入,通过五个融入的开展,大学生村官做到了“四员”:党委政府决策的信息员、人口计生的宣传员、幸福家庭服务员、帮民致富的联络员。提升了大学生村官的综合服务能力,锻炼了自己,提高了水平,促进了三个机制的建设,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全面提质、提速。

四、五个面对面:即:与群众面对面、与独生子女面对面、与留守儿童面对面、与孤寡老人面对面、与困难家庭面对面,通过五个面对面活动的开展,大学生村官体察了民情、村情,了解了农村、农民,找准了服务群众的方向,密切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增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区积极实施大学生村官“靓丽的青春,均衡的人口”系列活动,为大学生村官融入计生工作和成长新农村、创业新农村、建功新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学生村官创新服务新农村工作,受到国家、省、市、区领导的关注。2011年2月2日,大年三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朝,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代省长李学勇来我区紫庄镇看望慰问大学生村官,对大学生村官了解新农村、研究新农村、服务新农村和积极融入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5月25日,我区在紫庄中学隆重举行

---生育关怀牵手留守儿童助学活动。省人口计生委副巡视员、省计生协会副会长申晓建,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徐州市委主委李君超、徐州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刘汉英等省市领导参观了我区大学生村官“青春创业园”,给予了高度评价。徐州日报以《村官QQ群改变生育观》、徐州市委《信息快报》以《我区构建大学生村官创新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为题报道了这一做法。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按照《“靓丽的青春,均衡的人口”系列活动目标任务时间推进表》时间节点和序时进度要求,在市计生委领导的指导帮助下,高质量的完成创新项目亮点打造工作,进一步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转型提升、率先发展,为实现贾汪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2:人口统计工作创新

以“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服务实效

玉山县流动人口与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决策。积极响应建设创新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理念。在深入推进创新、优化服务改革过程中,大力依托互联网推进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服务优化。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有效保障玉山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搭建手机app平台“玉山新市民”,提供高效便捷办事渠道 我单位按照上级领导关于加强创新政府服务建设有关要求。通过搭建手机app平台,推进我单位居住证审批事项在线办理。手机平台的成功搭建及投入运行,完全覆盖:人口信息、房屋信息、企业信息、学校信息四大块。我单位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过程中能够利用手机及时输入流动人员的信息,上传系统,有效避免申请人反复送材料、改材料等问题,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玉山新市民”平台具有在线提交、在线审查功能,不仅能网上预审,及时推送预审结果,还能对需要补正的材料一次性告知,实现了我单位信息采集网络化,高效化。今后,我单位将逐步完成“线下”模式向“线上”模式的转变。

二、构建联动式监管体系,推进流动人口管理与监督网络化

利用互联网海量数据、集成高效的优势,我单位大力探索、积极实践,运用互联网技术,让流动人口监管向网络化转变。一是开设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为玉山流动人口提供信息咨询,利用微信app使用量大,覆盖广的优势,拓宽我单位与流动人口的沟通渠道。二是搭建区域微信群。针对流动人口集中区域,我单位工作人员分小区、分传统居住边界,有目的、有层次、有规划地添加外地居住人员进入对应微信群。全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实时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监管平台。同时深入基层发动群众,让群众参与到流动人口的监管当中,推动警民互动,实现单一监管向为协同监管转变。

篇3:创新人口服务管理

一、人口流迁模式改变要求创新人口服务管理

长期以来, 实际收入差异被认为是人口流迁的核心驱动力, 在刘易斯模式、拉尼斯—费模式和乔根森模式中, 其共同点是认为劳动者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决策唯一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的差异。[2]基于这种人口流迁理论, 城镇化过程被简单地概括为人口从乡村到城镇的地理空间单向转换过程。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以人口地理空间转换为标准的城镇化之路走得过于迅猛, 截止2012年, 我国内地城市化率达到了51.3%。[3]但与此同时, 以人口社会空间转换为主导的城市化进程缓慢, 以户籍为核心依据的社会福利并未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而覆盖到多数的“被城市化”人群。因此, 深入考察我国人口流迁的人群诉求、特征及趋势, 以流动人口的社会空间转换为主导的“社会融入”将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方向。

1. 人口有序管理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人口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性因素, 人口的有序管理就是在确保公民自由迁移权的前提下,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税收、规划、市场、福利、信息等各种手段, 吸引公民主动接受管理, 合理引导人口流量和流向, 从而有效调控区域间的人口流动, 保障区域内的社会融合。在人口流迁模式由城市地理空间向城市社会空间融入的转换过程中, 人口服务管理的创新重点就是要采取适宜于人口流迁的新模式调整人口流向, 实现人口的有序流动, 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有利于人口流迁模式顺利转换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应有之义, 为人口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快, 流动人口多, 社会管理任务重, 社会问题多发时期的必然要求。创新人口服务管理, 可以为人口发展提供更符合需求的公共服务, 为人口有序流动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 这为促进我国人口流迁模式的顺利转换, 促进人口社会融入奠定了扎实的政策基础。与此同时, 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是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 事关社会平安稳定。

二、三大困境阻碍人口服务管理改革深化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统筹协调, 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在深化推进人口服务管理过程中, 当前仍然存在着三大困境需要解决。

1.“服务引导管理”的理念仍待强化

管理就是服务, 服务理念的确立在人口管理过程中仍需强化。从理论上来看, 人口迁移流动是一个市场行为, 人口具有自由迁徙的基本权利;而人口服务管理是一个政府行为, 政府具有引导和调节人口流迁的管理职能。正因如此, 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 作为国家形态的政府对人口调控的方式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在较长一段时期内, 我国对人口管理的基本理念仍然是把人口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单一要素来进行单向控制, 而非系统调控, 再加上客观国情国力和政治经济体制约束性条件的存在, 以致我国人口管理体制并未严格按照人口要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民幸福的标准来构建。以广东省为例, 2009年, 《广东省流动人员管理条例》才正式修订为《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 这标志着对人口服务的功能正式成为社会共识。由“管理”变为“服务管理”, 意味着政府对流动人口应以提供服务为主, 通过服务引导管理, 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来吸引人口有序流动, 遵循人口流迁的市场规律。

2. 差异化的公共服务导致人口流迁频繁

区域与城乡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按照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理论, 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主要是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所导致。[4]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异扩大是人口流迁频繁的最根本原因。事实上, 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是同步的, 而社会资源又会随着经济资源的集聚得到高度优化, 从而更增强了经济发达地区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发达地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接纳程度日益提高, 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并鼓励其社会融入。正因为发达地区对人口服务功能的提升, 在一定时期内会更加引发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迁出, 提升发达地区的人口集聚度。因此, 在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 发达地区提升人口服务水平与控制人口集聚压力的矛盾普遍存在, 化解这些矛盾的根本策略显然是全面提升国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尽可能缩小人口在社会服务方面差异, 从而减轻人口流动的“欲望”。

3. 现有制度堵塞了创新人口服务管理的路径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必然涉及到与人口相关的政策制度, 在现有政策制度没有改变的条件下, 人口服务管理改革之路必然是举步维艰。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税收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都要根据人口服务管理的变革发生相应变化, 从地方来看, 各地差异化的制度与政策安排, 必然对人口服务管理造成更大的混乱。一是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创新人口服务管理的最为核心的部分。当前的户籍制度是公共服务供给对象划分的根本标准。在户籍制度没有发生根本变革的前提下,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二是税收制度。在当前的分税制下, 地方财权事权环节存在断裂, 地方政府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关公共服务的动力不足。由于我国征税以生产环节为主, 人口增加对地方政府而言, 通常意味着公共服务供给和财政压力的增大, 地方政府对于流动人口具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力。三是就业制度。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鼓励就业的动力不足, 政府引进产业时往往从提高区域人均GDP等考核指标出发, 引入的产业和企业通常属于资本密集型, 在区域经济聚集的同时并不能形成很好的人口聚集, 人口流动不能完全受到市场力量的支配, 最终导致人口流动与产业分布不相适应。四是社会保障制度。基于户籍制度基础上的社会保障制度, 仍然存在着分块分条, 人口自由有序流动受阻, 社会福利分配体系有待完善, 特别是福利的不可携带性, 使得人口服务的范围大打折扣。

三、创新人口服务管理的改革思路与政策建议

从全国来看,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 改革思路需要在坚持公平、统筹、全域和渐进原则基础上, 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 采取“流迁自由、有限准入、拓展服务、逐步配套”的路径, 最终实现全体人口服务管理一体化。公平是第一原则, 作为公民, 有权利自由地选择其工作, 生活和居住地;统筹原则是要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社会管理体制之中, 即实现对流动人口的城乡统筹管理;全域原则是指对辖区所有人口同等对待, 人口服务管理要覆盖于所属地域的全部人口;渐进原则是指创新人口服务管理要先易后难, 采取渐进的方式, 谨慎地推进。所谓“流迁自由”, 是指遵循人口流动规律, 不可强行设置人为障碍, 把人口流迁的市场行为变为一种行政手段;“有限准入”是指有限制性地吸纳符合区域发展的人口, “积分入户”政策便是其中一种方式;“拓展服务”是指对服务的人群覆盖范围、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拓展;“逐步配套”是指人口服务水平提升要争取相应的政策配套, 特别是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 要积极探索相应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基于上述改革思路,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强化人口服务管理的理念创新, 按照人口流迁规律办事

政府在人口管理过程中要强化服务的理念, 必须按照人口迁移流动和城市化的客观规律办事。政府在人口服务管理过程中, 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政府负责制定公平政策。政府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架构, 逐步淡化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界限, 消除对流动人口的制度性、政策性和心理性歧视。在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人才制度、医疗制度等方面实行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公平竞争, 逐步消除户口所具有的身份、待遇和等级差别。二是要坚持市场自由平等竞争。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人口迁移流动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三是坚持个人理性选择。劳动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和个人偏好理性选择, 在城乡之间保留“绿色通道”, 实现城乡间的进退自如, 降低农民城市化的风险。

2. 重视人口服务配套制度建设, 探索人口服务水平提升的新途径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重点在服务, 服务的重点在于财政支出。在我国当前的体制下, 要实现人口服务水平的大提升, 离不开相关领域的制度配套改革。建议借鉴美国社会安全号以及日本住民票的管理经验, 重点解决地区间公共福利的差异供给问题, 并与其背后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相适应。因此, 要提升人口服务水平, 财税体制也应进行两项改革:一是深化分税制改革, 在保证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下, 建立地方财政, 特别是基层财政税种, 类似于美国地方学区的财产税。这样, 人口流动能够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而不会加重其财政支出的额外负担, 从而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地方政府良好服务的双赢局面;二是强化中央转移支付制度, 必要时可以建立某项公共服务的专项资金, 支持地方财政。通过这项制度, 改变国内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的现状, 实现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 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避免人口过度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

3. 探索人口服务管理社会化方式, 落实服务项目责任主体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虽然是政府主导、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 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要求, 探索人口服务的社会化提供模式。一方面, 要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依法行政、优质服务、规范管理、综合治理, 构建各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口服务管理格局;另一方面, 要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办法, 由社会组织承接对部分特殊群体的服务工作, 鼓励和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和社工参与服务, 提高服务管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要把人口服务工作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推进有机结合, 共享资源、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创新人口服务管理, 要落实责任主体, 加强督促检查。要建立健全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目标责任制, 将任务目标和责任要求分解到位, 推动地方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岗位责任的落实。坚持将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绩效考评纳入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评体系。要针对具体的人口服务项目, 落实相应的责任主体, 确保各项服务任务得到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朱宇, 林李月.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从“城市融入”到“社会融入”[J].地理科学, 2011 (31) .

[2]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3]汝信, 等.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篇4:人口统计工作创新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面对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与老龄化步伐的逐渐加快,我国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从而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计划生育政策应运而生。接下来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人口与计划生育相关的內容。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1.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相关内容介绍

我国公民对计划生育政策并不陌生,也都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达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目的。这一项国策自制定以来经过了多次的修改最终成型。计划生育为我国发现并解决了许多关于人口方面的问题。是一项利于国家富强发展的政策。

2.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存在的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自建立以来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订正。这也从侧面暴露出来了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的。

思想认识不到位。计划生育在一些经济与文化发达的地区开展的还是比较顺利的。但在乡镇的工作却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由于乡镇人们的文化程度不高,思想意识不到位,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计划生育工作刚进行开展的时候,得到了严重的抵抗与反对。在他们的脑海里是不存在生孩子需要被限制的想法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这一状况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还是会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的情况的。

流动人口难管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乡镇的群众出去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在家务农的人越来越少,农民工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多。加之国家政策对教育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书上大学[1]。此外,近些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开展,使得许多人走出国门工作。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在逐渐增加。流动人口由于自身居之地的不确定性,因此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就变得非常困难。

五区管理欠规范。五区是指全封闭小区、家属型小区、混居型小区、分散性小区、半封闭型小区。住在封闭小区的人一般非富即贵,家属型小区一般都是当兵的家属遗孤或者一些有地位人居住的地方,同样管理起来也非常的困难。分散性小区由于不集中性,管理起来比较困难。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些类型的小区管理欠规范,也缺乏一定的力度。

城乡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不完善。新时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城乡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在计划生育开展的最初,城乡计划生育抓的比较严,采用最强硬的态度进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但是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计划生育的实行力度逐渐减弱,到现在一些城乡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缺失了一定的管理体制。这也间接的导致了计划生育实行的受阻。

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充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涉及到许多部门,例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口计生部门、残联部门以及民政部门等,且需要这些部门的密切配合。各部门之间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很好的实行计划生育这一项政策。但是,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这些部门却没有很好的进行配合和沟通。这就使得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在人口上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3.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创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之所以存在上述诸多问题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些原因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些问题是我国人口转型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计划生育的管理主体是那些育龄人口。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而这些人口由于自身的特点本身就难以管理。加之在政策的实行过程中,从政府到百姓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和惰性。所以在创新时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才会暴露出上面的那些问题。

4.解决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不可解决。解决问题的办法有许多,接下来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解决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对策。

增强宣传力度,提高民众思想认识。解决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第一项对策是增强宣传力度,提高民众思想认识。具体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进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宣传的内容主要是计划生育的内容、要求以及国家对这一政策支持和重视程度。此外还要宣传计划生育会给人们未来带来的好处;提高落后地区人们的教育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思想能力;此外,还可以在一些地区开展宣讲会。对计划生育的政策和内容进行宣传。

加强对流动人员和特殊人群的管理。解决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第二项对策是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对流动人员的普查。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的对自己管辖地区之内的人进行人口普查工作,以确保可以获得最新的人口动态信息;然后要积极对外来务工人员或者其它性质暂住的人员进行暂住证的办理,这样有助于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与通知政策;此外要与其他地方的相关部门做好交接工作。当有人员流入或者流出时,要尽可能的掌握人口流动去向,方便信息的交接和管理工作的进行。

建立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四大保障。解决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第三项对策是建立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四大保障。第一大保障是建立领导保障体系。也就是说计划生育这一政策的实行一定要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第二大保障是指建立财政投入体系。一项政策的实行是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的,计划生育这一项政策的实行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保障计划生育政策实行的资金运行;第三大保障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一项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会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因此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有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更好实行;第四大保障是加强社会保障,推进利益保障。养儿为防老,社会应该推行一定的养老政策,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建立完善的城乡计划生育管理体制。解决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第四项对策是建立完善的城乡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对以往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这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为管理体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然后对计划生育实行的现状和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这有助于发现现如今适合的政策实行方式;最后根据以上的总结经验进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制定与完善。此外在管理体制实行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充分调动每一个部门的职责。解决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第五项对策是充分调动每一个部门的职责。各部门之间做好合作与沟通的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交流最新的人口信息,确保各部门之间都能掌握最新的人口信息,从而推进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此外各部门之间也要讲究合作,要力争合作求双赢。这样不但可以更好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还能够事半功倍。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对创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相关内容的浅显分析。经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国家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提高重视程度,积极的解决问题。让创新时期的计划生育为百姓谋福祉。

篇5:抚宁县人口计生创新工作亮点纷呈

今年以来,抚宁县切实转变工作思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为鼓励各乡镇不断探索基层管理服务新途径,积极探索创新,在年初签定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中明确规定,本设立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单项奖,对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创新工作,县委、县政府单独予以表彰奖励,力促全县人口计生工作顺利健康开展。

据此,各乡镇广开思路,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效果明显。

石门寨镇与教育部门协调,开展“毕业一堂课”活动,由两名计生办副主任主讲,对初三和高三学生分男女举办讲座,内容包括生殖健康、早恋、早婚、早育危害、计生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同时播放知识光盘,发放青少年贴心服务卡,共授课6场,参加讲座学生达2000余人,受到师生们的普遍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留守营镇制作了涵盖奖惩政策、计生法规等内容的广播磁带,免费发放到全镇65个村。要求各村平时每周至少广播两次,每次两遍;在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或“三八”妇女节、“7·11”人口日等纪念日,反复播放;每季度的孕情普查日,不间断播放。全镇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

茶棚乡为加强对早私婚人员的有效管理,单独建立了《未婚重点人群宣传服务登记表》,每月由包村人员和村专干负责访视一次,并送避孕药具到户;

篇6:以创新的精神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

董尚荣

2008年第9期 ——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立足计生、做好人口工作,既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也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紧迫任务。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

创新理念,把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湖北是人口大省,人均耕地仅0.76亩,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6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人口总量与人均资源占有量形成强烈反差。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经济指标落后于发达省份是湖北的省情,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和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是当前我省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人口计生工作必须面向全体人民群众,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民生,推进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关爱生命、科学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将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

创新方式,把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措施。人民群众是人口和计生的主体。历经30余年的风雨沧桑,少生快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严格的生育政策与部分群众生育意愿之间的矛盾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人口和计划生育作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状况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尤其是当前,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和双独夫妇生育第二胎的高峰叠加,计划外生育现象在局部地区普遍存在,我省低生育水平面临着现实的反弹风险和复杂局面。因此,做好当前的人口计生工作,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创新工作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统筹兼顾的方针。一方面,要尊重群众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提高育龄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和参与率。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关心、爱护、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主的长效工作机制。要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创作贴近群众、主题鲜明、导向正确、内涵丰富、感染力强的宣传品,以增强人口计生教育的亲和力和震撼力。枝江市采用兴建生育文化大院与举办生育文明奇石展相配套、组织歌舞团创作专题剧目巡回演出与发动民间艺人自编自演节目相结合、实施“家庭幸福促进计划”与践行人口计生职业誓言相统一等方法,让广大育龄群众享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营造群众自觉贯彻落实基本国策的社会氛围。这一做法值得提倡。

创新服务,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提供人口计生优质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民族的未来。要积极推行全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坚持实行全方位、立体式、个性化、人性化服务,逐步做到不片面追求已婚育龄妇女的上环结扎率,而强调给育龄群众提供以长效节育为主的知情选择;不到育龄妇女流入地进行“三查”、“四术”,不强制其返乡孕检,而是注重与居住地协作,配合当地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不单纯就计划生育落实节育措施,而是注重避孕节育全过程服务,生殖保健服务,优生优育服务,生产生活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简单使用行政法规措施处罚政策外生育,而是更加关注用奖励扶持等利益引导和新型生育文化理念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要建立健全计生服务的技术保障体系,积极营造非医院化、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实行免费婚检,努力降低新生儿的缺陷率。广水市张扬村坚持为育龄群众办实事,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心贴心的交流,用爱心换友情,用服务促管理,赢得了广大育龄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使各项计生工作得到落实,实现10年无计划外生育。

创新手段,把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作为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重要环节。现行人口计生奖励标准低、覆盖面小,与目前实施的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合作医疗、城乡低保、扶贫开发、征地补偿等普惠政策相比已显乏力。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财政为支撑、以社会为补充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通过全面推行特别扶助制度,扩大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的实施范围,提高奖励扶助金标准,使计生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和公共财政的阳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兑现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3500元等一批重大优惠政策,仅2007年全省就为近10万名计划生育老年夫妻发放奖励扶助金6000万元,为108.6万人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1.2亿元,91个县市筹措关爱女孩基金5800万元,为11.4万名两女结扎户发放奖金1900万元,为113.8万人投保计划生育系列保险金7668万元。这些优惠政策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转变人们生育观念、改变生育需求、约束生育行为的作用。大冶市率先探索为计生家庭解决居者有其屋问题,前几年采取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补贴的优惠政策,为60户计生家庭建起了安居楼、幸福村。今年,大冶市又在廉租房分配上向计生家庭倾斜,53户计生特困户领到了廉租房钥匙。

创新机制,把完善财政支撑体系作为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重要保障。婚育文明是建立在一定物质文明基础上的。少生优生不仅仅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更是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贡献,是一项具有巨大投资回报效益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据有关专家推算,我国计划生育的投入产出比为1∶128。可见,对人口计生事业的投入,既是保稳定、促发展的基础性投入,又能获得一本万利的多赢效果。建立健全计划生育财政投入支撑体系,是解决人口和计生问题的关键措施。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现有财力和政策资源对人口计生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投入保障体制,从基础设施、人力、科技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采取建立计划生育基金、开发计生保险等方式筹措资金,鼓励民间捐资、社会募捐和国际捐赠,逐步完善计划生育的保障体系。■

篇7:人口统计工作创新

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我旗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载体、营造氛围”的要求,发挥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充分利用环境、阵地、网络、典型、文艺、新闻、文图、理论等宣传载体,搞好各大主题宣传活动,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人口计生工作大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存在问题

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同基层人口计生干部、群众座谈了解到,目前,我旗人口计生宣教工作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开展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按照群众所需要的和关心的开展宣传。

(二)宣传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宣传模式创新不够,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收效不明显。

(三)各级人口学校、计生服务站(所)宣传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几点思考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深化人口计生宣传教育,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是促进社会和谐和家庭幸福的重要载体。如何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满足群众的需求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全面提高我旗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水平,一是应该根据群众所“好”制作发行宣传品。二是应该围绕群众所“乐”组织开展活动。三是应该关心群众所“求”提供信息服务。实施“两拓三改”的宣传模式。即:拓展宣传教育内容、拓展宣传服务的对象,改进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改进群众参与的形式、改进基层人口学校的培训。

第一,宣传教育的内容要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宣传,拓展到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的宣传;从人口国情宣传,扩展到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人口安全的宣传;从生育政策的宣传,拓展到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依法行政、落实奖励优惠政策、社会保障的宣传;从男女平等宣传,扩展到关爱女孩、男孩女孩都是传后人等科学、文明、进步婚育观念的宣传;从规范群众行为宣传,拓展到移风易俗、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宣传;从强调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履行义务的宣传,拓展到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和享有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权利的宣传;从进行避孕节育方法宣传,拓展到预防艾滋病,关注群众生育、生产、生活知识的宣传等。

第二,服务对象由侧重于已婚育龄妇女,向全体人群延伸,形成青少年、成年和老年全人口覆盖的系统链条。重视青少年、流动人口及男性人口等特定对象的宣传服务。

第三,宣传教育方式由单一的说教式宣传向多向的互动式、参与式转变;由突击性、一般性宣传向经常性、有针对性的教育转变,增强宣传教育的多样性、趣味性,吸引群众的广泛参与。

第四,继续加强基层人口学校建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开展需求调查,分类指导,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培训形式要多样化,要有吸引力。

四、近期具体改进措施

(一)旗人口计生局要在每个苏木镇(场)确定1—2个试点嘎查村(居),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亮点工程,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推动全旗宣传教育工作上水平。

(二)组织养生、美容、美化居住环境以及群众集体舞编排方面的专家,深入嘎查村(居)开展巡回讲座咨询,提高农牧(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在提高群众生殖保健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满足群众求美、求乐的思想。

(三)组织人口计生干部对计生政策法规的系统培训,使各级人口计生干部更好地掌握政策,为群众做好宣传服务。并通过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为内容的知识竞赛,强化各级干部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四)旗人口计生局要树立高标准、高质量的公益广告宣传示范牌,并开展电视公益广告宣传。

(五)全面开展国情国策进校园活动,引深和谐、幸福促进行动。

篇8:人口老龄化与保险产品创新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特点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 60岁以上的人口占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10%以上, 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便可以定义为老龄化社会。根据这一标准, 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 在2011年以后的30年里,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以年均16.55%的速度加速增长, 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在未来的30年里, 我国开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

(二)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且增长迅速。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医疗技术水平的改善, 人口预期寿命也随之增长。另外, 我国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的人口结构迅速变化, 底部人口萎缩、总体人口增长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上升。

2、“未富先老”。

西方发达国家通常是步入工业化社会后才出现老龄化问题的, 老龄化速度较慢, 是经济现代化的一个产物, 且这些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经济已经比较发达, 社会保障体系也比较完善, 具有一定的实力抵御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而我国是在工业化初始阶段、经济建设急需要资金集中的情况下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这使得我国尚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保障能力, 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二、人口老龄化对寿险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有更多的人要面对医疗和养老的问题, 由于我国“未富先老”的特点使得国家财政的压力越来越大, 通过大力发展商业保险, 可以有效地缓解政府压力,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增进人民福利。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寿险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服务, 充分发挥现代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社会和政府带来的压力, 共同构建起一个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

人口老龄化在给寿险业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 生命表更新的滞后可能使基于旧生命表的寿险公司在养老年金、终身寿险等传统产品上需向被保险人进行更多给付, 面临提取额外准备金的压力。虽然在未来的10~15年的保险市场面临强劲的养老保险需求, 但在2020年以后的高水平老龄化阶段, 保险公司可能进入养老给付的高峰期。因此, 人口老龄化可能使保险公司面临流动性风险, 这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了挑战。

在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 寿险业作为社会保障的有力补充, 应加快产品创新, 积极开发满足养老需求的创新产品, 包括医疗保险、养老年金等产品, 以有效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借鉴国外寿险业经验, 加强人寿保险产品创新, 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

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从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 老龄化浪潮席卷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和养老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进行了一系列产品创新。

(一) 通货膨胀指数年金。

通货膨胀指数年金产品的年金给付额与消费者物价指数挂钩, 随着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涨, 年金领取人每年领取的年金金额随物价指数上涨而上升, 使得年金领取人不用承担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购买力下降的风险。

近年来,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对养老金购买力的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纷纷推出通货膨胀指数年金。在美国, 出现较早的有两种通货膨胀指数相关的年金产品。一个是北美爱尔兰寿险公司推出的自由物价指数年金, 该年金规定年金金额随着上年底通货膨胀指数的幅度相应提高, 而且该产品还承诺每年的年金给付金额不降低, 即使当通货膨胀率为负时, 年金领取金额也不降低。另一种是在美国政府推出通货膨胀指数债券后, 美国教师基金会推出的一项旨在满足投资者获得通货膨胀指数收益的年金计划。在英国, 通货膨胀指数年金已经相当普遍, 保险公司和养老金都会提供这种年金产品给客户选择。目前, 通货膨胀指数年金约占英国年金市场的10%左右。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都陆续推出了通货膨胀指数年金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 各国的通货膨胀指数年金都是建立在通货膨胀指数债券基础之上的, 保险公司只能通过通货膨胀指数债券来对冲通货膨胀指数年金产品的通货膨胀风险。目前, 我国还没有通货膨胀指数债券, 而其他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债、股票、银行存款、基金等都无法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从国外经验来看, 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发行通货膨胀债券。而且, 通过发行通货膨胀指数债券, 政府既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也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抵御通货膨胀的产品创造条件。我国政府应尽快推出通货膨胀指数债券, 以积极应对通货膨胀风险。

(二) 反向抵押贷款。

反向抵押贷款是指拥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将房屋产权抵押给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相应的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年龄、预期寿命、房屋的现值、未来的增值、折损情况以及借款人去世时房产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后, 按其房屋的评估价值减去预期折损和预支利息, 并按人的平均寿命计算, 将其房屋的残值分摊到预期寿命年限中去, 按月或年支付现金给借款人;当借款人去世后, 相应的金融机构获得房屋的产权, 将其进行销售、出租或者拍卖, 用来偿还贷款本息, 相应的金融机构同时享有房产的升值部分, 即“抵押房产、领取年 (月) 金”。

反向抵押贷款起源于荷兰, 然而发展最完善的当属美国。美国的反向抵押贷款主要分为三种: (1) 房屋价值转换抵押贷款 (简称HECM) 。该贷款把62岁以上的老人作为主要的提供对象, 对借款人在收入和使用等方面都不设限制。贷款的额度由借款人的年龄、房屋的评估价值、房屋所处地段和市场利率决定, 且不能超出规定的限额。贷款的发放和偿还都较为灵活, 借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 (2) 房屋保管者。此项贷款主要针对不符合HECM条件的借款人, 如共有房屋、融资租赁的房屋等情形。贷款上限一般都高于HECM的限额, 支付方式采用按月支付或信用额度, 且利率按月调整; (3) 财务自由计划。此项贷款专门为净值超过40万美元的房屋提供反向抵押贷款, 使得拥有较高价值房屋的借款人也可以申请到反向抵押贷款。支付方式采用一次性提取大部分或全部贷款。

近几年来, 我国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越来越大, 截至2010年7月我国的养老金缺口大约在1.3万亿元, 如果不及时开辟新的养老途径, 增加新的养老资金来源, 将很难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危机。由于我国的一些特殊原因, 很多老人可以被称作“房产富人, 现金穷人”, 因此反向抵押贷款不失为解决我国老龄化养老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使老年人有一笔固定收入来改善晚年生活、提供生活质量, 而且还可以弥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不足, 减轻财政的负担。从保险公司的角度, 反向抵押贷款不仅可以使保险公司的业务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为保险资金的运用开辟新的渠道, 而且还使得保险公司将社会责任和盈利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 长期护理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为那些因老年、疾病或者伤残导致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而需要被长期照顾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者护理服务的保险。老年人是长期护理服务的主要对象。长期护理保险于20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出现, 发展初期并未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直到九十年代, 随着美国政府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推进以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 才得以迅速发展。

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采用商业化模式, 投保人通过购买长期护理保险合同自愿参加。其承保被保险人在任何场所因接受各种个人护理服务而发生的护理费用。保单可以独立签发, 亦可以终身寿险保单的批单形式签发。通常从年龄、医疗状况和病史等方面对投保人进行风险选择。保费取决于被保险人年龄、选择的给付期和保险责任范围等因素。由于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 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金额会遭到侵蚀, 因此在美国, 长期护理保险都含有通货膨胀保护条款。

从中国的传统来讲, 赡养老人、为老人送终是儿女应尽的义务。然而,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加剧,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 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老龄化的速度正在加速增长。另外,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四二一”家庭结构成为普遍想象, 在照顾老人方面, 很多子女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以亲情为主的家庭护理根本无法适应老龄化社会的要求, 老年护理模式由家庭化向社会化转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老龄化社会呼唤长期护理保险的出台。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 在设计长期护理保险时, 应充分考虑老年护理需求的复杂性,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细分市场, 确定目标客户, 设计灵活、多样的保障责任, 以满足客户不同层次的需要。同时, 要加强长期护理保险的精算技术, 充分考虑客户的购买力, 使其保障责任和保险费率更具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刘宇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J].中国保险, 2009.7.

[2]贾清显, 朱铭来.发展老年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险的分析[J].天津社会保险, 2009.4.

[3]朱铭来, 贾清显.关于构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思考[J].北大赛瑟论坛, 2009.

上一篇:意林读后感250个字下一篇:买房定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