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之围

2024-04-21

柏林之围(通用8篇)

篇1:柏林之围

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爱丽含田国大道往回走,一边向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探究巴黎被围的历史。当我们快到明星广场的时候,医生停了下来,指着那些环绕着凯旋门的高楼大厦中的一幢,对我说:

“您看见那个阳台了吗?八月初,我被找去诊治一个突然中风的病人。他是儒弗上校,一个80岁的老军人,儿子在麦克马洪元帅的参谋部服役。战争一开始,他就搬到爱丽舍来,住在一套有阳台的房间里。您猜是为什么?原来是为了参观我们的军队凯旋而归的仪式……这个可怜的老人!维桑堡惨败的消息传到他家时,他就像遭到雷击似的倒在地下。

“整整三天,病人昏迷不醒……在这几天之内,又传来了雷舍芬战役失败的消息。您一定还记得消息是怎么传来的。直到那天傍晚,我们都以为是打了一个大胜仗……我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奇迹,那举国欢腾的声浪竞波及我们这位可怜的病人,一直钻进了他的幻觉里。总之,这天晚上,当我走近他的床边时,我看见的不是原来那个病人了。他两眼有神,舌头也不那么僵直了。他竟有了精神对我微笑,还结结巴巴说了两遍:‘打……胜……了!’

“我一走出房间,老人的孙女正站在门边等着我,她面色苍白,鸣咽地哭着。

“‘他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我握住她的双手安慰她。

“那个可怜的姑娘几乎没有勇气回答我。原来,雷舍芬战役的真实情况刚刚公布了,全军覆没……我和她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毫无疑问,他再也受不了这个新的打击……那么,怎么办呢?……只能使他高高兴兴,让他保持着这个使他复活的幻想……

“‘好吧,由我来对他撒谎!’这勇敢的姑娘自告奋勇对我说,她揩干眼泪,装出喜气洋洋的样子,走进祖父的房间。

“她所负担的这个任务可真艰难。头几天还好应付,但是,随着健康日渐恢复,他的思路也日渐清晰。这就必须向他讲清楚双方军队如何活动,必须为他编造每天的战报。她日夜伏在那张德国地图上,把一些小旗插来插去,努力编造出一场场辉煌的战役……

“每天我一到他家,准会听到一个新的军事胜利:‘大夫,我们又打下美央斯了!’那年轻的姑娘迎着我这样说,脸上带着苦笑,这时,我隔着门听见房间里一个愉快的声音对我高声喊道:‘好得很……八天之内我们就要打进柏林了!’

“其实,普鲁士军队离巴黎只有八天的路程……

“巴黎被围的第一天,我去到他家。这个老人正坐在自己的床上,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嘿!围城总算开始了!’

“我惊愕地望着他:‘怎么,上校,您知道了?……’

“他的孙女赶快转身对我说:‘是啊!大夫……这是好消息,围攻柏林已经开始了!’

“她一边说这话,一边做针线活,动作是那么从容、镇静……

“从这一天起,我们的军事行动就大大简化了。攻克柏林,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过了一些时候,只要这老人等得不耐烦了,我们就读一封他儿子的来信给他听,当然,信是假造的,因为巴黎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早在色当大败以后,麦克马洪元帅的参谋部就已经被俘,押送到德国某一个要塞去了。

“这期间,包围圈愈来愈紧,唉,不过并不是柏林之围!……那时正是严寒季节,瘟疫流行,饥馑逼人。幸亏我们精心照料,老人的静养没有受到一点侵扰。

“一天晚上,我到他家的时候,那女孩神色仓皇地迎着我:‘明天他们就进城了!’

“可怜的儒弗老头!他一定是听见了我们的谈话,以为我们为了不让他过分激动而要阻止他观看我们军队的凯旋游行,所以他跟谁也不谈这件事;但第二天早晨,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我现在还弄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意志使他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得这样齐全。反正千真万确他是站在那里,就在栏杆的后面。他很诧异,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已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霎时间,他以为自己是弄错了。

“但不!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

“于是,在广场上一片凄凉的寂静中,听见一声惨厉的喊叫:‘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这时,普鲁士人可以看见在高处阳台上,有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这一次,儒弗上校可真的死了。”

12.这篇小说交错叙述了三个故事,请分别概述。

13.分析小说画线部分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14.本文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这种情感态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5.这篇小说为什么以“柏林之围”为题,试作探究。

阅读答案:

12. 一是上校突然中风,然后神奇般恢复,最后突然去世;二是孙女编造故事使上校主观认为法军不断胜利,围攻柏林:三是现实中法军节节败退,巴黎被围,最终敌人入城。

13. 描写了巴黎沦陷后的寂静凄凉,与上文上校迎接凯旋将士的喜悦心情形成强烈对比,为下文上校之死的悲剧性结局作铺垫。

14. 上校对战争胜负强烈关注;孙女听到战败消息时失声痛哭;普鲁士军队入城时巴黎人关窗闭户;韦医生对上校怜悯和敬重;老军人的神圣荣誉感。

15. 凸显上校对胜利的渴望,表现了人物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想象中的“柏林之围”与现实中的巴黎之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上校的生与死皆源于“柏林之围”,为小说增添了强烈的悲剧色彩。

篇2:柏林之围

2、分析小说画线部分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3、本文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这种情感态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篇3:柏林之围

一、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的机构设置与主要任务

在“知识创造柏林未来”的口号下,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柏林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于2008年正式成立。柏林的13所公立高校通过与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成为该中心的成员。这13所高校有4所综合性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柏林艺术大学;6所应用科学大学:柏林社会工作和社会教育应用科学大学、柏林工程应用科学大学、柏林新教应用科学大学、柏林技术和经济应用科学大学、柏林经济和法律应用科学大学、柏林天主教应用科学大学;3所音乐艺术学院: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柏林表演艺术学院、柏林设计艺术学院。中心机构设在柏林工业大学,柏林市政府每年给该中心拨款50万欧元。[2]

中心内设一个领导委员会,其成员为上述13所高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此外,它还设立了一个6人的学术委员会,由3位教育界的著名专家及上述3类大学各推选出1名代表组成。学术委员会为中心制定策略,对中心进行业务指导。

作为柏林高等院校的联合性机构,中心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这13所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专业化程度,进而提升柏林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2]具体而言,中心开展的工作包括以下三方面(如图1所示):

高校教学法培训。培训涵盖三大内容:开放式教学研讨会、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教学研讨会及证书项目。开放式教学研讨会每学期举行20~25次。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教学研讨会涵盖为教授、高校自然科学工作者及工程科学家开设的教学研讨会,除教学研讨会外,还对他们进行个别的教学咨询。证书项目合计204学时,每学时45分钟,[4]其宗旨为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提高知识有效传授的技能。德国教育界普遍认为优秀教师不仅应是学科的专家,而且也应是教育的专家、教学法的专家。[6]

高校教师发展研究。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认为高效能教师能带来好的教育,只有好的教育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基于此指导思想,中心对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尤为注重研究教师思维,重视教师内在认知历程对教学行为的影响。此外,中心还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研究,帮助教师诊断自身知识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帮助其完善知识结构,加强专业技能,提升教学效能。

高校结构建设的策略研究。高校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有赖于高校的结构建设。为此,中心致力于协助柏林高校的各级机构积极开展高校结构建设的策略研究。例如,如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和办学模式?如何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如何打造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最终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如何使高校在传统治理模式基础上增加“去管制化”的元素,使高校拥有更多的自治权限,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等等。中心所从事的研究也积极推动了高校的文化变迁。

二、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

在中心三方面的工作中,高校教学法培训及中心其他的日常事宜主要由中心领导委员会负责主管。高校教师发展研究、高校结构建设策略研究及高校教学科研创新项目的扶持等由学术委员会负责协调。中心领导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4]总结两个月的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对策,并制定下一步工作规划。中心所开展的工作中颇具特色的是扶持柏林各高校围绕中心三个工作范畴所开展的一些教学科研创新项目,以及高校教学法培训中的证书项目。

(一)柏林高校教学科研创新项目

对柏林高校教学创新项目的扶持是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的一项主要任务。该中心联合体的13所高校每年都会向中心提出扶持项目的申请。中心依据年度教育领域的热点、重点及前沿性确定是否对项目予以扶持,并依据难易程度、现实意义、推广价值和预期成果等对项目予以不同程度的扶持。中心一旦决定对项目予以扶持,便会采取会议座谈、现场指导、跟踪督办以及评估检查等形式,对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对一些未能按期结项的项目,中心也与项目组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改进项目工作、保障项目完成的建议与措施。

中心依据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在组织发展理论中提出的一些原则,[8]建构了一个扶持项目的九步骤工作模式(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建立联系、描述问题、签订合同、制定策略、规划进程、实施项目、项目跟踪、项目评估及持续性发展规划这九个步骤构建了一个闭合的循环体系。迄今为止,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所扶持的教学科研创新项目包括:教学的国际化研究;虚拟教学运用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成功教学的关键因素探析;教学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研究;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毕业论文的评价工具;教学的多维度视野与就业能力间的关系研究;教学的减负策略;教学与社会联系的理论与实践;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策略;项目教学的设计;数字展示的技巧;教师行为研究;以能力为导向的测试研究;学术论文写作教学研究;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策略;跨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素养的提升研究;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与技巧;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研究;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策略研究;授课语言技巧研究;在线学业咨询研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训研究;复杂教学情境的驾驭策略以及教师自我意识的提升研究,等等。[10]

(二)柏林高校教师证书项目

柏林高校教师证书项目是中心开展的一个系统性的、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高校教师教学法培训项目。它由3个梯次性的教学模块组成(见表1):

第一模块的一系列培训活动涉及如何实施“好的教学”,32学时的教学研讨均围绕这一主题。首先,教学专家用教学理论诠释何为“好的教学”,然后教师学员分小组讨论教学理论中好的教学法,并对好的教学法进行迁移运用与反思。在12学时的教学辅导及咨询活动中,教学专家以学员在教学实践中较为典型又难以把握的情况为案例对教学的具体环节进行辅导。随后,学员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每组均有教学法专家指导。8学时授课训练首先在模拟课堂中进行,教学法专家旁听,并在课后对学员的授课做出评价。学员的授课有时被全程录像,以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然后,要求学员在真实的课堂中相互听课,并做出详细的反馈。最后,学员依据获得的教学法新知识以及在对自身的教学法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撰写一门课时不少于8学时的新课程教案。

这一模块的系列活动有专门为教授、讲师或助教开设的,也有为混合群体开设的,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

第二教学模块6个研讨的主题为:

*教学模块及教学活动的规划与设计;

*教学活动的实施;

*学生咨询;

*测试与成绩评估;

*教学活动评估;

*教学创新活动。[2]

中心开设的第二模块研讨会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同时又强调运用,因此能很好地帮助学员学以致用。

第三教学模块要求学员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开展一些教学创新项目,通过此项活动,让学员证明自己能非常专业地规划、实施及评估一些教学项目。教师学员曾开展的一些主要教学项目为:

*网络时代的研究性学习;

*教学中的文化融入艺术;

*特定目标群体考试方案设计;

*学业咨询的方案设计与运用;

*小组讨论的设计与评估;

*多媒体运用技巧;

*新课程大纲的制定。[2]

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学员能得到高校教学法专家和中心专业工作人员的全程指导。此外,每年3月份和9月份,中心都会举办教学创新项目汇报会,让学员展示项目成果,组织大家共同对此进行研讨。

教师学员在圆满完成上述3个模块的学习任务,且总课时达到204学时后,便可获得柏林高校教师证书项目的结业证。中心自2008年成立至今,已有近6,000名柏林高校教师获得了该证书。[4]

除教师单独报名参加的柏林教师证书项目外,中心也定期举办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培训,有时还对高校在读博士生进行教学法培训,为有需求的教师提供免费的个别教学咨询与指导。

三、成效与评析

(一)成效

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充分利用中心平台,13所参与院校高效合作,在教学研究及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据统计,中心自2008年开始扶持高校教学科研创新项目以来,截至2015年共扶持了251个教学科研创新项目。2008年至2015年所扶持的项目数分别为:14、20、26、29、32、38、43及49个。[10]从中可以看出,中心扶持的项目数逐年增加,2015年扶持的项目数是2008年的3.5倍。

而且,中心所扶持的教学科研创新项目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例如,“项目教学的设计”这一课题,针对当今德国高等学校跨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进行研究。因为有些老师缺乏项目教学的经验,在日常教学中不太明白如何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从而设计出具体的项目教学方案。中心依据项目管理理论,并借助个案研究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柏林各高校项目教学的质量,如柏林工程应用科学大学学生对项目教学课程的平均满意度从2010年的61%提升到2015年的85%。[10]

再如,“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与技巧项目”借助案例分析,对德国当今高等教育界常用的一些教学手段从学习目标及知识迁移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该项目研究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生参与了中心扶持的教师教学科研创新项目,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到了学术研究的真谛,其创新能力及科研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他们也从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汲取了灵感,教育学专业约1/5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与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创新项目相关联。[10]这些项目的科学研究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实施高质量教学夯实了基础。不少教师把教学科研创新项目融入教学实践之中,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使他们学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的证书项目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据中心调查,在隶属中心的4所综合性大学中,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平均满意度从2007年的45%,上升至2014年的68%;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平均满意度从2007年的49%,上升至2014年的76%;对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平均满意度从2007年的51%,上升至2014年的79%。在6所应用科学大学中,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平均满意度从2007年的43%,上升至2014年的66%;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平均满意度从2007年的52%,上升至2014年的80%;对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平均满意度从2007年的54%,上升至2014年的83%。在3所音乐艺术学院中,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平均满意度从2007年的42%,上升至2014年的63%;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平均满意度从2007年的54%,上升至2014年的79%;对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平均满意度从2007年的51%,上升至2014年的81%。[2]由此可见,中心开展的高校教师证书项目及一系列培训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整个柏林高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指导学生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更具多变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评析

中心严格依照组织发展理论对柏林各高校的教学科研项目予以扶持,是把组织发展理论运用至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很好尝试。中心工作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中心工作的主要特点是组织协调和援助。中心不是项目具体的实施者,而是项目的援助、协作与调解机构,它负责项目资金,聘请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开展进行管理。就此而言,中心对柏林高校教学科研创新项目的扶持,解决了柏林各高校在开展项目时缺少人力及财力的问题。特别是,由于项目是由中心从人才库挑选的专家主持,保证了项目的质量,进而提升了柏林高校教学科研创新项目的整体水平。

第二,中心工作非常强调项目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中心所扶持的一些教学创新项目不是自行设想的,而是由隶属于中心的各高校向中心提出,中心对这些问题加以调研及认证,最终决定项目及对该项目的扶持力度,从而保证中心所扶持开展的教学科研创新项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及实效性。

第三,中心工作强调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与成果共享。中心工作所开展的项目具有很大的透明度,全部信息公开。注重与参与院校的沟通,从而保证了各院校对项目的了解和支持。同时,中心向联合体的所有参与高校公布它所扶持开展的项目成果,由此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共享,有效地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利用率,也提升了教师自主开展教学科研创新项目的能力。

当然,虽然中心取得了成效,但如何使中心的工作业绩产生持续化效益,也成为中心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柏林的大学评议会提议必须把中心的工作业绩纳入柏林高校教学与人才发展的系统化工程之中,各高校要把中心的项目成果作为学校人才发展及教学质量提升的第一步,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使中心工作业绩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心资助柏林高校开展一些项目的目的在于让高校的教师及领导渐渐学会自行解决本校在教学、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让高校教师与领导间营造起一种时常交流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文化氛围。就此而言,中心对教学科研创新项目的扶持也是柏林高校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四、启示与借鉴

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扶持开展的一些教学科研创新项目,对促进我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组织机构设置

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这种联合组织的平台特性使柏林各高校与中心建立了一种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而且,由于每所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均是中心的成员,故中心所开展的一些工作对柏林高校具有很好的针对性,有助于这些大学建立起符合本校情况的教学与教师发展体系。

我国目前虽然各省一般也设有教育科学研究院,各高校通常也设立了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但这些机构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聚焦于教师聘任、教师管理、高校建设及教师考核等方面的宏观研究,较少顾及教师的教学发展及他们科研的实际需要。因此,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建制模式及所开展的各类项目培训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二)项目设计

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开展的证书项目均以主题研究方式进行,而且其创新项目主题大多是教师实际教学和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能激发全体教师进行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通过研究和实践使问题得到解决,并从中获得知识。其项目设计从理论到实践,注重过程的完整性与针对性。

证书项目对教师的培训模式是由主题式培训、分组讨论、教学观察与实践及教改项目构建而成的一个完整体系。中心证书项目实际上是在解决问题的“反思”与“行动”的实战过程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这一方面说明了反思是德国教师培训的精髓,[19]通过培训,让学员养成反省性思维,并从中得到专业方面的成长,从而作出正确的教学判断与决策,实现有效教学;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教学学术思想在德国教育界中的运用。美国学者耶厄内斯特·博耶(Emest L·Boyer)把传播知识的学问称之为“教学的学术”,即对教和学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之术,是教师的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综合。依他所见,只有通过知识的传播,才能确保学术之火不断燃烧。[20]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的证书项目昭示了教学学术之精义。

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在进行教师培训时过于注重可测可评的知识教育,对于不易衡量的素质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此外,培训通常是去情境化的,不能使学员建构起解决具体教学情境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图式。而且,我国目前通常以政策性手段强制督促教师参与培训,教师自愿程度低。通常通过短期的突击,让教师通过职业技能考试,没有开展长期的、渐进式的教师培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样的短期培训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我国应借鉴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证书项目对教师培训的经验,打破传统的培训思维定式,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综合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来寻找并开发适合我国教师发展的培训模式,为高校教师培训植入新观念,推动教师培训模式的不断变革。

另外,德国教师继续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注重教师的全程培养。证书项目落实了各州法律条文所明确规定的在职教师须接受培训的责任。再者,证书项目在教师培训中体现出来的分类设计、注重实效以及把教授也纳入学员行列的做法,颇具新意,为当前我国教师培训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向度。

参考文献

[1]Schmidt,B.Interne Fortbildungseinrichtungen,Hochschul didaktische Forschungszentren Oder Kooperative Netzwerke?Auf der Suche Nach Neuen Strukturen Für die Hochschuldidaktik[J].Das Hochschulwesen,2006,34(5):152~161.

[2][3][11][12][13][18]Berliner Zentrumfür Hochschullehre.Selbstbericht zur Evaluation des Berliner Zentrums für Hochschullehre[M].Berlin:TU Berlin,2015.14~39.

[4][5][7][9][14]Brendel,S.,&Kiehne,B.Impuls zur nachhaltigen Entwicklung?Strukturbildende Maβnahmen am Beispiel des Berliner Zentrums für Hochschullehre[J].Zeitschrift für Hochschulentwicklung,2011,6(3):10~27.

[6]Brall,S.Arbeitsbegleitende Kompetenzentwicklung als Universitres Strategieelemen[tM].Weinheim:Beltz,2010.76~89.

[8]Vahs,D.,Weiand,A.,&Wordbook,A.Change Management Methoden und Techniken[M].Stuttgart:SchfferPoeschel Verlag,2010:165~169.

[10][15][16][17]Berliner Zentrum für Hochschullehre.Entwicklung und Ausblick[M].Berlin:TU Berlin,2016.14~39.

[19]Pellert,A.Einführung in das Hochschul-und Wissenschaftsmanagement.Ein Leitfaden für Theorie und Praxis[M].Bonn:Lemmens,2006:212~214.

篇4:《江城》之围

读何伟的这本书,经常觉得很惭愧。我时常想,那群被他所教的孩子们,已经过了最好的年华,在他们的一生中,不会再有青春岁月的感觉了。到了他们那个年龄,再去告诉他们怎样分辨这个世界,已经太晚了。

这个世界太残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为什么如此残酷,没有人知道。也许在一万年以前,我们面对的都是野兽和疾病的威胁,而在今天,面对的却是庞大的利维坦。

圣经上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越是庞大的利维坦越是邪恶人心的凝聚。这就是我们的困境,这就是原因所在。正是这些,造成了我们面对的残酷。

所以,如果想明白这之中的奥秘,就要去分辨他们,了解他们。时刻告诉自己,这些被强行灌入头脑之中的东西都是垃圾,正是与文明世界分割开来的一切。每一样,都是虚假的。

也许有一天,你会周游世界,等待你的,将是数十年建立起来的美好世界的慢慢坍塌。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

何伟是一个外国人,而我们是一个好客的民族,也就是一个好面子的民族。这种好面子的程度超乎想象,宁可自己挨饿,也要让友邦人士吃饱。所以何伟不断听到的是:“学校已经决定了。”

这种声音我们可以在任何场合听见,只要是外国人来到我们的国家,所受到的都是尊贵的待遇。如果说,在他们的国家,他们所感受到的不过是一位普通公民的感觉,那么在中国,几乎是人上人。而原因是令人咋舌的:爱国。

因为爱国,所以我们热爱外国人。似乎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没有自己的尊严。但是很显然,我们的渠道完完全全地错了。在数十年的教育中,居然没有人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赢得尊严的途径是什么。而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他们的尊严定义和我们完全不同。

而爱国,在我们这里是什么呢?首先,不能说国家的坏话。其次,无论什么都不能输给外国人。再其次,一切都引用官方的解释,如果不,就是政治错误,就是不爱国。

也许大家忽视了,殷鉴不远,也不过一百多年,正是今日如此的思维模式和理念,造成了所谓的“闭关锁国、落后挨打”。而引领国人走出泥沼的,你们历史课本上的那些英雄,他们的思想许多都应划在“不爱国”的那一列。

如果我是何伟,应该有一种被迷雾团团围住的感觉。目力所及,他看到的教育是一个死循环。青少年时期,拼命背课本,用里面的意识形态构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学毕业进入大学或成为维护国家形象的农民和工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学校里面,继续教授这些东西。

在何伟的世界中,一开始被察觉的,就是在他的周围世界里有一片空白,这个领域虽然大家都知道,但谁也不能碰。这个领域是被禁止存在,但是又必须存在的东西。虽然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是不能碰的,但是在日常中,大家共同保守了这个秘密。

实际上,这个空白从一开始就存在了。何伟不断地发现,一旦有人触到了这个空白,他就会被旁边的人警告,警告满怀惧怖,甚至像是一种威胁。但每个人又都知道,他所说的是确实可能发生的。

他曾提到了一个小男生,就像这样完全处于被孤立的状态。他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群体认同,事实上,虽然大家同处于一个癌病房,他还是变成了一个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疫病人。

这个空白叫政治,也就是何伟一直提到的问题根源。他每节课都会有人打报告给上面他讲了什么。他的行动时刻有人监视。他的行为必须在各种地方备案。他的信被偷拆。而对于周边的教师来说,接触他,必须时刻小心,最好不接触,因为他身上带有某种意识形态的流毒。

但这当然是对待外人的待遇。对内则更复杂。

后来,何伟所在的涪陵最终因为三峡而变化了。很多站立的地方变成了江水。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被影响一生的涪陵人没有可能发出声音。他们也不在乎。这些当然都是意料之中的了。也许千百年之后,这片土地还会回到以前的样子,也许会不见了,谁知道呢。

但对于我们来说,被围困的江城仍在,许多时候,我们都只是等待被淹没的石子,最后被人摸来摸去说是要过河。

《江城》

作者: [美] 彼得·海斯勒(何伟)

译者: 李雪顺

定价: 36.00元

篇5:柏林之围阅读答案

2.自告奋勇;天翻地覆;小心翼翼;兵临城下;心领神会

3.这一事实包含的意义有:第一,儒夫上校的爱国情怀、他的法国军人的荣誉感受到致命的打击;第二,在这次普法战争中,法国彻底失败了;第三,只有摧毁一个人的意志,才能够彻底摧毁他。

篇6:柏林之围说课稿

作者:

加入日期:12-02-19

《柏林之围》说课材料

教材分析:本文是河大版教材第六单元的课文,本文是一篇小说的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对儒夫上校这一人物的分析,感受人物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熏陶和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本文的线索

把握文中主要人物,体会人物性格

过程与方法:在讨论交流中深入文本,感受人物的精神实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说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和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行动刻画人物的艺术

教学难点

体会主人公的感情和其他人物的高尚心灵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当五星红旗飘扬的时候,当国歌响起的时候,你的心里涌动的是什么感情?国家在你心里是什么样的地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看完它,也许你会有更多不同的认识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作者阿尔封斯&8226;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840年5月12日,都德生在法国南部普鲁旺斯省的尼姆地方他的父亲是个商人,母亲对于文学有特殊的爱好,酷爱读书,不善于料理生活都德自幼聪颖过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练习写诗,而且注意观察生活在里昂中学读书时,他经常到书店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扩大了知识视野1855年,父亲破产,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自谋生路他15岁就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两年之后,由于哥哥的帮助,到了巴黎,在贫困的境遇中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1860年,都德任莫尼公爵的秘书这使他有机会观察巴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使他能多次到富于诗情画意的普鲁旺斯旅行,从家乡流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汲取创作营养25岁时,他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描写了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两年后出版了一部带有半自传体性的长篇小说《小东西》,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一举成名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他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写了一组具有深刻爱国主义内容和卓越艺术技巧的短篇小说,结为《月曜日的故事》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因艺术的典型化和构思的新颖别致,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

2.写作背景

这篇小说描写了普法战争中发生的普通人的普通故事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发生的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8226;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为了扼杀国内日益增长的革命运动,巩固波拿巴皇室的统治,破坏并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以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于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挑起了欧洲近代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但事与愿违,战争一开始,法军就连连失利,特别是1870年9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所进行的一次决战,法军更是溃不成军,路易&8226;波拿巴也被普军俘虏,成了阶下囚,86000法军官兵全部投降历史上有名的野心家、普鲁士首相律斯麦在打败法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之后,进而率兵进攻法国,长驱直入,一举攻到巴黎城下,将巴黎团团包围„„

三、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自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述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小说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说说你对这些人的第一印象

3.小说中实际是巴黎被围住了,可小说的题目却叫《柏林之围》,你感觉恰当吗?

四、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课后习题一

五、课后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做到能够运用和默写 2.仔细研读课文,把你感觉比较好的段落找出来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1.默写词语

2.把你感觉写的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它为什么好

二、分析文章的叙事线索

1.明线:“柏林之围”

懦夫上校的孙女和“我”,为了照顾诺夫上校的病情,虚构了“柏林之围”

2.暗线:巴黎之围

普鲁士军队迫使法军投降,并围攻巴黎,构成了文章的另一条线索:巴黎之围

3.两条线索的关系

两条线索互相交织,同时进行,到最后懦夫上校站在阳台上,发现列队而来的普鲁士军人时,两条线索重合,并嘎然而止

三、小说人物性格的分析

1.懦夫上校

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能表现“诺夫上校”性格特点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总结出诺夫上校的性格特点(注意诺夫上校的语言、动作、心理、环境描写)并和学生讨论:懦夫上校是一个爱国主义者,还是一个军国主义侵略者?

例如:

(1)他在这张宣告失利的战报下方,一读到拿破仑的名字,就像遭到雷击似的倒在地下

(2)他竟有了精神对我微笑,还结结巴巴说了两遍:“打„„胜„„了!”

(3)在他房间里,周围摆设着一大堆破旧的拿破仑帝国时期的遗物,有效地维持着他的种种幻想

……

2.懦夫上校的孙女

例如:

(1)那个年轻的女孩正站在门边等着我,她面色苍白,呜咽地哭着

(2)好吧,由我来对他撒谎!’这勇敢的姑娘自告奋勇对我说,她揩干眼泪,装出喜气洋洋的样子,走进祖父的房间

(3)是啊!大夫„„这是好消息,围攻柏林已经开始了!

……

3.“我”(韦医生)

(1)‘他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我握住她的双手安慰她

(2)我记得,那天我很激动,心里惶恐不安

……

四、分析人物、情节、环境在文章中的作用 1.人物描写的作用

人物的描写一般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刻画出人物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传神的人物描写,来深化小说得主体,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分别找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的语句,并讨论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1)外貌描写

这位老军人正直挺挺躺在房间的地毯上,满脸通红,表情迟钝,就像刚刚当头挨了一闷棍他如果站起来,一定很高大;现在躺着,还显得很魁梧他五官端正、漂亮,牙齿长得很美,有一头拳曲的白发,八十高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

(2)语言描写

‘服装太不整齐,服装太不整齐!’

‘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

(3)心理描写

通过“我”(指韦医生—笔者注)的眼见耳闻,揭示出了主人公儒夫上校的心理活动

2.情节的作用

小说的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之一一般来说,小说的情节是围绕着叙事线索展开的,通过情节结构把人物、环境等其他要素连贯关起来就构成了小说

本文的情节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这样安排情节好不好,好在哪里?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安排情节结构?

3.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又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

(2)“在他房间里,周围摆设着一大堆破旧的拿破仑帝国时期的遗物,有效地维持着他的种种幻想拿破仑手下元帅们的画像,描绘战争的木刻,罗马王婴孩时期的画片;还有镶着镂花铜饰的高大的长条案,上面陈列着帝国的遗物,什么徽章啦,小铜像啦,玻璃圆罩下的圣赫勒拿岛上的岩石啦,还有一些小画像,画的都是同一位头发拳曲、眉目有神的贵妇人,她穿着跳舞的衣裙、黄色的长袍,袖管肥大而袖口紧束——所有这一切,长条案,罗马王,元帅们,黄袍夫人,那位身材修长、腰带高束、具有一八○六年人们所喜爱的端庄风度的黄袍夫人„„”

(3)“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

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不仅起了烘托人物性格,从而深化主题的作用,而且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备选)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主要是四种;第三人称述,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述和人称或视角变换叙述

本文的叙述视角很有特色,它不是我们常见的单层视角,而是双层视角课文一开始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开始讲述“我”与韦医生探究法国被围的历史,而从第二自然段起变成“韦医生”在叙述这个特点只要求学生了解

六、课堂练习

讨论并完成课后练习题二、四

七、课后作业

1.仔细研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

2.描写一个人的语言、动作,从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篇7:垓下之围

[教学目标]

1.掌握“壁、逝、莫、骑、绐、东、卒、独、面”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熟悉“何……之”、“奈……何”、“无以”等句式。熟记有关《史记》的文学、文化常识。

2.了解本文选材、组材方面的特色。

3.熟悉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形象,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重点、难点]

1.本文是从那些不同的角度来刻画悲剧英雄个性的。

2.本文虽是历史传记,其中却多有细节描写,试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作者、背景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前86?),宇子长,阳夏龙门(今陕西韩城县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作太史令。司马迁10岁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诵读古文,曾向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青年时代曾两次漫游祖国,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足迹几遍全国。他饱览名山大川,收集传说史迹,考察风土人情,接触下层人民,积累了珍贵的史料。父死后,承袭父职任太史令,开始《史记》的写作。五年后,因替李陵辩护,被捕入狱,遭受腐刑。三年后被赦,担任中书令,他发愤著书,经十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著作。

《史记》记述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有12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绩),30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70列传(为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另外还有少数列传为国史和少数民族史),10表(是多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8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计52万多字,不论在文学还是史学方面,司马迁都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宋人郑樵评曰:“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唯有此作。”鲁迅评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精美的一篇。全文主要描写了三大战役,巨鹿之战,勇冠三军,成为天下注目的英雄;鸿门宴上,坐失良机,埋了悲剧的种子;垓下之围,慷慨悲歌,留下末路英雄之悲怆。课本节选了第三战役的部分文字。

二、请学生根据注释正音、朗读课文。

三、以学生互问方式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项王军壁(于)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壁:营垒,名词活用为动词,扎营、驻扎

兵:军队

及:以及

之:代词,指代项王军

句子翻译:项王军队在垓下驻扎。军队很少,粮食也完了,汉军以及诸侯的兵马把他们包围了好几层。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夜:在夜晚,名作状

楚:用楚地方言,名作状

惊:惊异

在夜晚听到汉军营的四面八方都用楚地方言唱歌,项王于是非常惊异地说道:“难道汉军已经全部占有了楚国吗?(不然)这汉营中楚人怎么这么多呀!

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

则:于是

夜:在夜间,名作状

项王于是夜中起床,在营帐中饮酒。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项王)常骑之。

有美女名叫虞,常受宠幸而跟随在项羽身边;有匹骏马,名叫骓,(项王)经常骑着它(行军作战)。

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

于是:在这时

慨:同“慷慨”,情绪激昂(,慷的古字)

就在此时,项王情绪激昂悲愤地唱起歌来,自己作诗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啊,呀

盖:超过

时:时运

逝:奔驰

“力气能拔起大山呀,英雄之(豪)气超过全世,时运不利啊,乌骓马也不奔驰。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奈何:怎么办

若:第二人称代词,你

奈……何:固定句式,对……怎么办

乌骓马不奔驰啊,我可对你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对你怎么办呀!”

(项王)歌数阕,美人和之。

唱了好几遍,美女虞姬也应和着唱了一首诗。

*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刘邦在彻底击败项羽,做了几年皇帝后回家乡沛县时,在欢乐的`宴会上哼唱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豪情满怀的歌。《垓下歌》和《大风歌》说不上有多少艺术性,但十分确切地表明了“诗言志”的道理。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泣:眼泪;哭

莫:没有谁

项王流下了几行眼泪,左右的将士都哭起来,没有人能仰视。

四、小结

开篇就把人物置身于特殊的典型环境之中:“军壁垓下”点出大战发生的地点,“兵少食尽”、“围之数重”、再加上四面楚歌,可见楚军局势之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项王并不顾惜自身的生命,而是割舍不下常伴左右的虞姬和乌骓马,作者为我们展现了英雄的另一个侧面:此时的英雄身处末路,纵然他非常多情,但有的也只能是无奈的悲愤。所以作者在这一段中重点是抒情,写英雄的柔情,节奏纡徐,感情深沉,表现英雄身处末路,多情而又无奈的心境。

篇8:钻石城之围

财富永远是人类贪婪的一个重要根源,更何况是这样一处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因此在19世纪末英国人和布尔人争夺南非殖民地的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钻石之城”就迎来了战火的考验。

摇摇欲坠的前哨站

1899年,在南非特立独行的布尔人和推行全球霸权的“日不落”帝国的抗争在南非已经延续了60年,其中就包括第一次布尔战争。在那次并不具决定性意义的战事之后,布尔人在南非原本铁板一块的控制范围已然分为两块,也就是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

与此同时,英国人则不断向南非投送力量、建立据点、扩大影响。经过布尔人和英国人之间一连串的相互敌视、谈判破裂以及调兵遣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终于在1899年10月11日下午向大英帝国宣战,第二次布尔战争由是爆发。

著名的钻石之城金伯利一下子被推上了战争的舞台。当时,金伯利处在英国人控制的南非殖民地范围内,该地共有45000名常住居民,规模已经算是南非殖民地的第二大城市。金伯利的核心地带就是德比尔士钻石矿,以当年的币值计算,这个大矿每年至少挖掘出价值500万英镑的上品钻石,若以今日的币值换算则更是惊若天价。

钻石让金伯利被西方世界认为是最富裕之地,然而就行军打仗的战略位置而言,金伯利也十分重要,此地距离布尔人的奥兰治自由邦边境仅有8千米远,也是指向布尔人核心区域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战略要隘。

一直以来,钻石之城就是布尔人攻略计划中的重中之重,和英国人谈判陷入困境之时,布尔人就在奥兰治边境地区集结起部队,目标直指金伯利。在一些布尔人的军官们看来,英军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金伯利的防务水平顶多就是“一个由小木屋和砖石堡垒构成的摇摇欲坠的前哨站”。

从某种程度上讲,布尔人的判断并非自大之辞。英国人虽然致力于开发金伯利的钻石矿,但在此地配置的兵力却难称雄厚,负责驻守这座钻石之城的是名不见经传的皇家北兰开夏团的第1营,要知道,当时许多在海外殖民地的英军部队都是有着“显赫”经历的知名部队。

战事开始后,第1营的营长乔治·凯克维奇中校手里可用的兵员只有420名志愿步兵和200名素质一流的骑兵,后来紧急将当地的警察整训改编为一个辅助分队,才使得守城兵力增加到了1100人,外加6门小口径的野炮。

守军采取主动

金伯利的城区周长22.5千米,周边地势大体平坦,偶有山地突起,对英军来说的一个有利之处在于他们设在山丘制高点上的观察哨,从那里可以清楚地观察8千米外奥兰治边界的敌军动向,不致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鉴于此地并没有为战争准备的特别工事,凯克维奇中校很快就从开普敦调来了4个步兵连以及一支工兵队,由他们负责加强城防工事,抓紧时间布设了大量地雷和铁丝网。与此同时,德比尔士钻石矿也为备战做着自己的“贡献”,矿区不仅通过自己的渠道搞来了额外的机枪、步枪和弹药,还派出一位名叫拉伯兰的美国工程师参与到城防工事中。这个美国人自告奋勇地在矿区顶部设计了一个高达47米的观察哨,上面装有5个探照灯,可以有效防备布尔人的夜攻,还架设有电话线通往各防区的英军部队。

这时,有一个人正在匆忙往金伯利赶来,他就是德比尔士矿的矿主和前任殖民地长官约翰·罗德斯。他认定一名中校和他的混成部队不可能守得住金伯利,于是以矿上的雄厚财力临时组建了金伯利轻骑兵团。虽然对这种举动很不满意,但凯克维奇不想惹恼这位大人物,他顺势建议由罗德斯出任骑兵团的荣誉上校,后者欣然同意。

虽已开战,布尔人的集结和推进却都非常缓慢,慢条斯理地在城外结阵之余,只是在10月14日切断了金伯利通往外界的电话线。不过凯克维奇早有准备,他派出多路信使悄然潜出城外,成功地向外界传递着信息。伦敦很快就知道金伯利被围困的情况,于是派军解围成了一时之急,不过城里的凯克维奇自己倒并不着急,他坚信自己的防线稳固,而且城内粮食、淡水储备充足。

几天对峙下来,居然是城里的英军抢先采取主动。24日拂晓,凯克维奇派出特纳少校带领300人奇袭布尔人,同时还从城北出动了一列装甲列车以作支援。这次出击颇为大胆,英军给猝不及防的布尔人当头一棒,然后主动停止交战退回了城内。第一个回合下来,城里的紧张气氛便大为缓解,大家开始觉得城外的敌人不足为患。

或许是忌惮地雷区和铁丝网,城外的布尔人迟迟没有对城区发动进攻,改而采取在城外结阵的稳固打法,打算困死钻石之城。在11月4日的劝降被拒绝后,布尔人军队开始用他们的9磅炮和15磅炮轰击城内,虽然英军的小口径野炮无法压制布尔军的炮兵阵地,不过布尔人的炮击精度也非常一般。

连战皆挫

终于,在金伯利城下的布尔军渐渐增兵到了5000余人,攻城战终于开始了。一下子面临重压的凯克维奇仍力求变被动为主动,多次派小分队出城袭击布尔人,令攻城决心本来就不太坚决的布尔军队无法集中全力。

11月27日下午,突然传来一路英军正在赶来增援的消息,于是凯克维奇又向城外发动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袭击,以求与援军的前部会合。参与此战的英军包括6个步兵连、金伯利骑兵团的600名骑兵、1个野炮连,再加上装甲列车及其掩护部队,是当时守军最大的一次力量集结。

战斗打响后,城外的布尔军队立即用速射炮和步枪的密集齐射来阻击英军,在极为猛烈的弹雨下,英军的骑兵和步兵无法保持有效的阵形,彼此脱离而各自为战。这场混战一直持续到傍晚,最终以英军的失利而告终,指挥着骑兵部队的特纳少校还在交战中阵亡。

nlc202309091410

虽然出城交战不利,不过有关援军到来的消息倒并非误传。原来,在钻石之城的形势吃紧后,驻南非的英军司令布勒爵士便从开普敦派出一支由梅休因中将指挥的部队,要求他们尽全力解金伯利之围。梅部共有8000余人,虽然由于一个骑兵团此前临时调离,战斗力打了折扣,不过全军包括英军第1近卫旅和几个颇为知名的步兵团,士气非常高昂。

这路援军的出发位置距离金伯利差不多是100千米,因此城内守军在11月27日的交战后便盼着他们到来。一直等到12月11日清晨,终于遥遥听到了炮声,而随着阳光照射,远处的交战情形依稀可见,看来久盼的援军终于到达了。

可是直到这天白昼结束,都没有任何英军向金伯利城区靠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很快,从城外侦察返回的探子带回了令人沮丧的答案,原来梅休因部在一个名叫马格斯丰坦因的地方遇伏,在付出近千人的伤亡后溃败,完全不可能前来解围了。

这个糟糕的消息令金伯利城内的士气跌到了开战以来的谷底,人们对于坚守的前景产生了动摇,另外清查结果表明城内的粮食最多还可以维持到下一年的2月末,如果到那时局面仍没有改变,钻石之城的失守就在所难免了。

钻石之城解围

梅休因的失败引发了英军大换血,就在那一年的圣诞前夕,败军之将布勒被免职,代之以罗伯茨勋爵,出任其参谋长的则是精力旺盛的基钦纳勋爵。罗伯茨和基钦纳于1900年1月10日到达开普敦,一批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麾下有着显赫番号的部队亦随他们远赴南非。到达开普敦后,罗伯茨立即组织起一支新的援军,这一次,英军集结了多达2.5万人的部队,由弗伦奇少将的骑兵师为前锋,麦克唐纳少将的步兵部队随后跟进。

而在这段时间里,布尔军队正加紧以更大口径的火炮轰击金伯利。凯克维奇下令宰杀军马以补充食物,而守军的工事在炮击下依旧最大限度地保持着完好,这也是围城部队迟迟没有发动正面强攻的主要原因。

不仅如此,那位美国工程师拉伯兰还发明了一种远程火炮,他用了三周时间,以城内的钢管为材料搞出了所谓的“长塞西尔”大炮,该炮口径105毫米、弹重28磅、射程可达8千米,改变了守军一直在火炮方面处于劣势的处境。

这种秘密武器一经开火就把围城者吓了一大跳,布尔人不得不调整了自己的炮兵阵地。其实,“长塞西尔”的作用仅限于吓唬敌人和鼓舞城内人心,它一共击发了255发炮弹,几乎很少能够准确命中目标,因为这种赶制的大炮的身管没有膛线,也就谈不到精确射击。

到了2月12日,驰援金伯利的英国骑兵全速前进,在38度的高温下疾进,枪骑兵、轻骑兵有序展开,呈现出华丽的军容。布尔人试图阻击这支骑兵,但是弗伦奇战术灵活,一方面不断击退敌人,另一方面仍保持着高速前进的态势。和之前的那些指挥官不同,弗伦奇并不满足于从通信兵那里获得的信息,他喜欢和一线骑兵一同行动,以便随时发出修正的指令。

14日夜间,弗伦奇的骑兵已经在距离金伯利不远的地方扎下营寨。附近的几股布尔军惮于英军骑兵的战斗力不敢发动夜袭。第二天天亮后,接到探报的凯克维奇率部杀出城外,弗伦奇亦挥动骑兵全力掩杀,而麦克唐纳所部的12磅大炮更是第一次让英国人在金伯利战场上占到了火力的上风。经过夹击,城下的布尔军队无心恋战,只得解围而去。

就这样,经过4个月的围城,钻石之城在1900年2月15日宣告解围,解围部队对于城内的人尚没有陷于饥馑而感到惊讶。此战中,金伯利城内军民因为各种原因折损了1000余人,不过据统计,其中直接被布尔军队的炮击打死的只有区区20人。

金伯利之战是第二次布尔战争中的重要一役,此战暴露了布尔军队的弱点,也确定了这场战事的走向。照理说,指挥守城表现出色的凯克维奇在此战中的沉着冷静可以为他打开向上晋升的通道,而基钦纳确实也向战争部做了推荐,可是伦敦方面仅仅在1902年将凯克维奇“特别晋升”为少将,此后却从未让他指挥过与少将军衔相称的部队,终致这位钻石之城的守护者后来郁郁而终。

责任编辑:刘靖鑫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柏林之围】相关文章:

柏林之围教案06-08

柏林自由大学05-16

搭车去柏林范文05-19

德国柏林购物范文05-24

两次柏林危机04-14

静美柏林沟散文04-21

柏林墙事件范文05-18

德国柏林会展介绍总结10-30

万柏林小学名单04-09

在柏林读后感04-09

上一篇:挖野菜的抒情散文下一篇:也谈学校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