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第六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的通知

2024-06-20

关于组织申报第六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的通知(共5篇)

篇1:关于组织申报第六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第六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动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集聚,优化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环境,打造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化高地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决定启动实施第六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申报评审工作。

请相关企业(团队)按照要求填写《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创业计划书》,并将填写好的材料于申报截止期内进行网上提交。项目定位:

申报企业(团队)可根据项目情况自行选择申报类别,具体获评类别按最终评审结果为准。

申报要求:

1、申报企业(团队)成立于2011年1月1日后或尚未注册;

2、领军、领军孵化项目申报企业(团队)注册资本或拟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申报领军成长型项目的企业(团队)注册资本或拟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

3、申报者本人实际出资额或承诺出资额(不含技术入股)不低于30万元,或不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30% ;

4、以上申报条件对40岁以下的青年创业人才可适当放宽。

注: 本届园区领军人才申报鼓励园区历届各级科技领军人才、产业

专家实名制推荐项目。对优秀项目推荐者,园区将另设“领军伯乐奖”予以表彰。

截止时间: 2012年4月30日前完成网上申报,纸质材料提交将另行

通知

网上申报: http://tech.sipac.gov.cn(已注册企业的请申请注册

企业用户,未注册企业的,请申请注册个人用户)

备用邮箱: siptech@sipac.gov.cn(申报材料以网上申报为准,如网

上申报遇到问题可以此邮箱备用并电话联系)

政策咨询电话:

苏州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0512-67068009

苏州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热线0512-67068000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0512-666809100512-66680922

篇2:关于组织申报第六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3-5 10:41:44 各市、区科技局:

为深入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和“1010工程”,加快引进和集聚高层次人才,现就组织申报2012年度“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面向海内外,着眼新兴产业的做大做强加快引进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围绕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鼓励企业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按照常年申报,集中受理,二次评审立项的组织方式,支持更多高层次人才来苏创新创业。

二、引进重点

(一)创业类

重点支持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智能电网、传感技术及物联网、集成电路和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等领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到我市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团队)。申报人和企业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或自主创业经历;

2、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潜力;

3、申报人在申报企业的现金出资一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4、第一批(上半年度)申报受理对象为2009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之间来到我市创(领)办科技型企业(完成工商注册登记)的主要负责人。

第二批(下半年度)申报受理对象为2011年7月1日-2012年8月31日之间来到我市创(领)办科技型企业(完成工商注册登记)的主要负责人。

(二)创新类

重点支持具有省级以上重大平台或研发机构的科技型企业引进的掌握关键技术、开展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和团队。申报人和申报企业需符合以下条件:

1、拥有博士学历或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2、具有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关键岗位5年以上相关研发工作经历;

3、2011年7月1日后引进到企业工作,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引进相关手续,引进后能连续为企业服务3年以上,且每年服务时间不少于9个月;

4、引才企业为建有省级以上重大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规模型科技企业或苏州市创新先锋企业。

三、支持政策

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姑苏人才计划的若干意见》(苏发〔2010〕20号)、《关于加快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010工程”)的意见》(苏办发〔2010〕61号)和《关于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意见》(苏府〔2007〕37号),给予100-400万元科研经费、50-250万元安家补贴,以及创投、科技金融等资助。

四、申报方式

1、申报办法:

申报人及单位登录苏州市科学技术局网站(),进入科技项目申报平台, 按要求填写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创业计划书》并上传相应附件证明材料电子档(原件图片)后,按属地管理原则,逐级在网上审查并推荐上报。

各地科技主管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汇总、排序后,将汇总表于集中申报受理时间内分别报市行政服务中心科技局窗口和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处。

2、受理时间:

上半年只受理创业类项目,网上集中受理时间为3月26日-4月6日;下半年同时受理创业和创新类,网上集中受理时间为9月1日-10日。

3、申报材料:

创业人才需提供: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创办企业证明材料(营业执照、验资报告、公司章程及股权结构等)、主要成果(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奖励证书等)及其它证明材料。

创新人才需提供: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以往工作业绩证明;引才企业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明(省级以上重大平台、研发机构)、2011年度财务报表;引进人才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协议、薪酬或股权证明、在当地缴纳养老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等相关证明材料、知识产权权属证明或使用协议等。

五、其它要求

1、各地应高度重视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申报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发动,积极组织和推荐符合条件的人才和企业申报。对申报材料要认真审核,把好引进人才的质量关。

2、己获得“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资助的人才及企业,不得重复申报;己获得苏州所辖各市、区人才引进计划资助的人才,不得异地申报。

六、联系方式

苏州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处 夏蕾 朱俭耘

联系电话:65233508

苏州市科技服务中心 李志胜 顾 卓

联系电话:65233005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

篇3:关于组织申报第六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的通知

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院士生前提出的。2005年和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登门看望钱老。在与温总理谈及创新人才培养时,钱学森就“杰出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建议,特别指出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件大事。2010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2010—2020我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胡锦涛同志提出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指示。

领军人才,从其所起的作用看,至少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学术技术上学有所长,不仅能够紧跟国际学科和技术发展趋势,也能及时有效地在国内加以应用推广,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得到业内广泛认可与好评;二是具备优秀的团队领导与协调能力,担任过国家重要科研基金项目和重大工程的负责人职务。

领军人才这一概念的内涵并不是现在才有,而是存在于各个时代,但这一名词的含义又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古代指官职,专指事物的导引群体或独立的个体,引领事物的发展方向。在宋金是指商业行会的首领。 宋·吴自牧 《梦粱录·雇觅人力》:“俱各有行老、引领。”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金朝城镇商业中的行同业商行的首领称为行头和引领。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称之为“精英”,现在提为领军人才的这一类群体,他们一方面保留了80年代对“精英”强调的个人突出能力与贡献,另一方面又为之注入了新的元素,即重视其在团队中的协调能力、整合能力,是团队的核心与灵魂。这样,就要求领军人才不仅自身要杰出,所带领的队伍也要优秀;不仅个人的研究能力强,也能够充分调动团队的力量,做出突出成就。领军人才这一概念被提出和强调,可谓势所必然。几十年来,人们经历了崇尚英雄的时代与抹杀精英的时代,终于走上了精英人才与团队集体密切合作的科学发展道路。

在英语中,领军人才通常说成“spark plug”,这个词的本意是火花塞,引申为领军人才:①sparking plug;②(事业的)带头人,激励者;③中坚分子,精神支柱的意思。

因此,领军人才在概念上是动态的,具体领军人才的标准并不统一。领军人才按照各自学科特点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类、哲学社会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经营管理类等。

本文说的科技领军人才,专指高科技领域如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能够紧跟国际最新发展,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专家。

2 科技领军人才应具有的素质特征

古语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纵观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一个杰出的领军人才,往往能够带动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乃至一个学科、一个产业的兴起。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上特别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我们正处在一个急需科技领军人才的时代。

领军人才的作用不言而喻,那么领军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区别在哪里?

2.1 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沟通协调能力+年富力强

科技领军人才首先是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学科带头人,对项目具有“专”与“博”两方面的知识,并熟悉所选定的方向和目标,有很强的预见能力。第二,既善于沟通,也能“领兵打仗”;既会分工布阵,也会统领出击。第三,正处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时期。这三条缺一不可。如果缺第一条,不是学科带头人,而只是“官本位”用 “外行领导内行”,则很可能就是糊涂官打糊涂仗;如果缺第二条,只是项羽,而非刘邦,其结果团队内可能人人都是智商120,而团队智商却只有60;如果缺第三条,也不行。综观世界科技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和发明都产生于青壮年时期,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如,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朱光亚(1924—2011),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1956年,新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32岁的朱光亚担负起为中国培养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当时最大的困难是缺少资料,朱光亚组织科研人员一边学习、了解基本原理,开展自己的理论研究,一边开展科研实验的准备工作,亲自审定大量的技术任务书。 朱光亚还敏锐地发现,从四面八方调来的青年组成的科研队伍,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思想、作风上尚不能适应国家重大科研工程任务的要求,于是,他协助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规范化的科研管理程序,使科研人员一开始就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和科学求实的精神。1960年8月,苏联政府撤回专家,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走上了完全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根据科研工作的需要,朱光亚与领导商议,向上级提出调集专家和科技骨干的建议,经中央批准,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等著名科学家奉调担任核武器研究所的技术领导,还选调陈能宽、周光召等一批科技骨干,与早先调来的科学家一起形成了研究工作的核心力量。

当时年仅30多岁的朱光亚不仅精通业务技术又善于组织管理,他不仅能与比自己年长的著名专家、研究室主任和谐合作,取得科技工作上的共识,共同深入一线指导工作,而且能与党政领导干部密切沟通共事,使得整个研究队伍就像一台精密机器一样,各项工作都有效协同地运转了起来。

2.2 必须具有跨学科、多学科、大尺度的融合性学习能力

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不同领域的相互交叉结合,向整体化、总体化方向发展,要求领军人才不仅有深度、广度,还要有高度。钱学森是这个趋势最典型的代表人物。科研有“无形学院”这一说,科技领军人才不但要学会与同行分享信息、讨论研究、寻求帮助,更要懂得如何在大科学的旗帜下向不同领域的人学习,以促进科学知识的增长和自己职业生涯的提升,这就是更高境界的学习能力。

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百年诺贝尔奖有41.02%的获奖者属于交叉学科,尤其在20世纪最后25年,95项自然科学奖中,交叉学科领域有45项,占获奖总数的47.4%。科技创新人才从融合中来,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应对时代的变化。真正重大的创新性成果的起点往往需要人们突破现有的范式,要跳出框子进行思考,所以创新型的科技领军人才应该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有综合分析能力。

2.3 要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

“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科学与艺术结合,科技领军人才不一定走的都是这条道路,但走这条道路却更可能做大事、成大业。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邓稼先(1924—1986)是个戏迷,尤其是京剧。在原子弹理论设计攻关最紧张的岁月里,他也会在某个晚上,突然带领所里的年轻人去长安剧院看一场京剧。他常常在读过某物理经典名著的某一章节后,便若有所思地哼上一两段京剧。他也酷爱音乐,他非常爱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欣赏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勇于向命运挑战的英雄性格。平时怕惊扰邻居,他总是调低音量,独自坐在椅子上欣赏音乐。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工作人员发现他的电唱机上还放着《命运交响曲》密纹唱片。也许艺术最能诱发沉睡于科学家心中的灵感。

事实上,现代脑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创新往往源于激情驱动下的直觉思维。从以猜想为始的形象思维到以论证为终的逻辑思维,这是钱学森对创新思维规律的本质总结。历史学家,当代科学史奠基人萨尔顿(1884—1956)把科学、宗教和艺术比喻成一个金字塔的三面,并认为:当人们站在塔的不同侧的底部时,他们之间的相距很远,但当他们爬到塔的高处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

2.4 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

科技领军人才,应该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敢于对权威提出怀疑和挑战;科技领军人才,应该具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

“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从“魔鬼的造物”到开创性贡献,从“疯子”到公认的天才,其“试管婴儿”技术的坎坷经历无意中带给我们丰富的科学精神启示。他的经历证明科学研究探索尤其是具有“开创性贡献”的科研探索,其走向成功的过程是必会饱尝艰辛,备受挫折,而且要让科研成果赢得社会认可,收获最终的成功,同样也历尽种种误解、非难、苛责。因此,一个能取得伟大成功的科学家,不仅要具备科研本身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有不为世俗所动、敢于挑战成见、锲而不舍求真的鉴定科学精神和顽强毅力。

总之,科技领军人才,应该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是道德的典范;科技领军人才,应该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他们站在时代发展和变革的最前沿,具有很强的预见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并具有非凡的创新能力;科技领军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尊重科研团队中不同性格、不同专长的人才,合理定位,是用人所长的帅才和将才的统一,如钱三强、朱光亚等。

3 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政策与措施建议

我们现在的人才资源比起过去确实富有多了,无论科技人才还是管理人才,都可以百万人计,但要说真正符合条件的领军人才还是十分稀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伟业殷切期盼科技领军人才的快速成长,这就需要为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提供需要的温度、阳光、雨水,即制度、环境和措施。

3.1 以“创新”为中心,以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型国家建设主要包括两个系统,一个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硬件”系统,另一个是以创新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和创新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支持、服务“软件”系统。第一个系统和第二个系统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其中,第一个系统体现、涉及第二个系统的部分内容,第二个系统的各个要素指向第一个系统。我们必须在尊重创新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培养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 努力营造促进创新的社会和人文氛围, 建立有利于创新科技领军人才整体涌现、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机制。

3.2 建立公平、自由、平等、创新的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环境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曾指出,建立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是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但同样也是一个长期、艰难的探索过程。一方面要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既要体现对海外人才的特殊支持政策,又不能忽视对国内现有人才的影响,再次不论职位、不分资历、不讲辈分,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营造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学术氛围,在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过程中激发创新思想,在讨论中出真知,在争论中出思想。科技创新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如果仅仅是增加大量的科技人员,仅仅投资于科技基础设施,而没有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不断涌现的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成果;而没有成长于公众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中,同样也不会涌现大量的创新成果。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为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决定了它所造就社会的兴衰和国家的强弱。

3.3 建立立体多元的扶持政策,形成竞争局面

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激励机制作保障。采取多元激励支持。除了给予的名誉和个人奖励外,还得到各有关部门的特殊政策支持,各用人单位在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配备、专项经费等多方面对所培养的科技领军人才进行立体支持和扶持。这些方面我国各省市都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或人才培养工程。如上海市从2006年就开始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具体方法是分类别,采用推荐、自荐和选拔相结合的方法培养领军人才,针对不同的类别给予不同金额资助。

2010年北京市中长期人才规划中也提出了“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即从2010—2020年,用10年时间为北京培养100名立足首都发展需求,服务科技北京建设,培养造就一批科研水平一流、管理能力突出、成果国际前沿、专业贡献重大,能够引领和促进新兴学科形成与产业关键技术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市科委对入选人员给予一次性50—100万元的资助经费,支持其研究项目、建设团队;与此同时还推荐入选人员与国外研究机构和团队开展合作研究,推荐其团队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

我国培养造就更多科技领军人才的基础十分厚实,只要不断创新人才观念和人才培养机制,就一定可以造就一批数量足够、才能卓越、能量巨大、群星灿烂的优秀领军人才,包括国家队、地方队和青年后备队。以更开阔的思路、更宽广的胸襟育才育智,引才引智,这样,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也必然能生生不息地发展壮大,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创造更多的光辉业绩,以满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这一伟大事业的需要。

摘要:我们正处在一个急需科技领军人才的时代,培养领军人才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最迫切的需求,基于这样一个现状,从领军人才概念的动态发展入手,探讨科技领军人才应具有的素质特征以及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篇4:关于组织申报第六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的通知

中科园发〔2009〕13号

关于组织申报2009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的通知

各园(共建基地)管委会、园区企业:

根据《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办法(试行)》(京发改〔2009〕208号)要求,现启动实施2009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认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领域

重点支持领域范围包括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16个重点领域,以及结合北京产业特点与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的先进数控 装备、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装备、高压输配电成套设备,自控系统与精密仪器仪表,大型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高效节能、新能源关键设备,电子专用设备,印刷机械,数字化医疗器械,工程机械及轨道交通设备,新型纺织机械,煤矿机械,核辐射成像探测装备等领域,以及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二、项目申报要求

(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是指采用的重大技术装备在国内或北京地区首次应用。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的企业自主开发研制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项目、本市使用单位应用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研制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项目均可申请列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示范项目;

(二)重大技术装备包括成套装备、单台设备、总成或核心部件。其中首次应用的成套设备总价值在500万元以上,单台设备价值在250万元以上,总成或核心部件价值在50万元以上;

(三)本次申报主体为研制单位,同时需附上本市使用单位的应用合同。其中,重大技术装备的首次应用时间为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5月10日(以合同签订日期为准);

(四)项目符合《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

三、申报单位要求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注册,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且近三年年均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四、组织实施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组成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联合工作组,办公室设在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工作组委托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负责申报的组织协调事宜。

五、申报材料

(一)申报材料封页(见附件1);

(二)申报材料清单(见附件2);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申报表(见附件3);

(四)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大纲见附件4);

(五)附加材料(可提交复印件,见附件5)

六、申报时间及要求

(一)申报单位于2009年5月6日-18日向其注册所在园(共建基地)管委会进行申报,各园(共建基地)管委会进行初审,择优排序后填写《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7)一式二份并加盖公章,并连同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于2009年5月22日前报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

(二)申报单位不得直接向中关村管委会或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申报材料。

(三)项目申报采用书面材料的方式进行。申报单位应认真准备全套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填写时应注意:

1.申报表:仔细阅读填表说明,申报表中申报单位名称、产品名称及型号务必填写准确。申报表须签字盖章,复印章无效。

2.申请报告:按照报告大纲要求认真撰写每一项内容,已备专家评审之用。

3.附加材料: 附加材料要注意时效性。相关证明材料应在3年之内。4.申报材料装订和报送:申报材料使用A4纸打印,按申报材料封页,项目申报材料清单、申报表、申请报告、附加材料的顺序装订成册。申报材料需一式两份报送各园管委会(共建基地),其它份数根据各园管委会(共建基地)的要求确定。

二〇〇九年五月四日

附件1:申报材料封页 附件2:申报材料清单

附件3: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申请表 附件4: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申请报告大纲

附件5:附加材料目录 附件6:企业承诺书

附件7: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申报汇总表

篇5:关于组织申报第六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2012年第二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通知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2012年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经申报评审、考察公示等程序,并经市政府研究,确定袁怡宝等58人为2012年第二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名单见附件)。请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市政府关于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意见》(苏府〔2007〕37 号)的要求,做好相关资助工作,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待遇,切实支持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希望获得资助的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充分发挥创新创业领军作用,带领团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抢占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制高点,为苏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篇:企业厨房承包合同范本下一篇:建行个人信用贷款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