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班阅读教学计划

2024-06-29

一年级班阅读教学计划(精选14篇)

篇1:一年级班阅读教学计划

三年级一班阅读计划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多读书,读好书”是本班阅读的宗旨: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所以,通过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喜爱读书,在阅读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书伴学生成长。计划如下:

(一)、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避免流于形式。

1、每周下午上课前20分钟是学生读书时间。

2、每周校本课是读书时间。

3、每天要求每个学生自由读书、读报一小时,逐步养成良好的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1、学会积累、善于积累。提倡学生在看书时养成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以在写作中便于引用。

2、做好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对不同的读物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采用略读、精读、默读等。提倡学生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将它们吟咏、甚至背诵下来。

(三)、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为孩子解决书中存在的问题。

(四)、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

做好读书记录卡,并写读书收获。

(五)、读与背。提倡学生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将它们吟咏、甚至背诵下来。

(六)、鼓励学生到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上,查阅有关知识,最后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通过自编手抄报的方式展现出来。

(七)、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同学之间有好书要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同时也要注意,借别人的书,一定爱护。

篇2:一年级班阅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课外活动。”并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见,激发孩子阅读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对一年级孩子的重要工作。班级读书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开展的。

二、读书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到读书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三、读书口号:我读书,我快乐!

四、建立书香家庭:

1、让孩子闻到书的香甜,点亮孩子阅读的心灯。 要让孩子喜欢阅读,必须先点亮儿童阅读的心灯。让学生学会用眼睛阅读、用耳朵阅读、用嘴巴阅读、最终达到用心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为孩子建立小书柜,配合孩子的成长尽可能的充实相关图书。(选择以下图书) 先图书要有内容明确的画面,下方配有简单的一两句话,字要大一些的。不一定要有拼音。印刷一定要清楚,色彩要和谐。内容不确定,可随孩子们的喜好,自行选择,科普、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均可。

然后是儿歌、童谣、谜语、古诗,这都是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如果孩子喜欢卡通,家长要帮他们选择健康的内容,但不鼓励阅读。

3、指导阅读方法,让家长有法可寻。

向家长推荐好书,家长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教室的学习园地里经常介绍关于阅读方面的小知识,如阅读节的来历,阅读小贴士、保持阅读时的正确姿势等等。将读与说紧密结合,不赞成一年级的孩子做读书笔记,或带着其他任务,这一阶段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爱上阅读。每天早读前5分钟,我为孩子们大声地朗读优美的 篇章,或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五、建立书香班级:

1、每周一节阅读课,与学生一同阅读,把适合一年级小朋友特点的图书推荐给他们,与他们同看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

2、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来学校做故事妈妈故事爸爸,推广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在班级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开展绘本阅读。

4、一、二、三、五,4个早自习有指定的晨诵领读员带领孩子们背诵校本教材《小学生经典吟诵》。

5、充分利用图书室,班级学生定期从学校图书室借到图书阅读。 六、评比汇报。

学期结束进行优秀书香家庭、超级小书虫等评选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1、家庭阅读记录评比。比一比谁读的书最多,谁的收获最大。

2、介绍我的小书架。学习整理书籍,并与其他孩子进行图书交流。同时,将优秀家庭的图书信息传递给其他家长,以促进书香家庭的建设。

3、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家长和孩子向大家展示阅读情况,交流读书方法,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籍。

附书目:

1年级必读:

《365夜故事》

《三字经》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语文读本》

选读:

绘本读物《猜猜我有多爱你》《和甘伯伯去游河》《爱心树》等

篇3:一年级班阅读教学计划

本节教学内容从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与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两个层面介绍了关于地球的一些基本地理常识。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懂得人类对地球的认知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2.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头稍扁,中间略鼓的椭圆形球体。

3.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需要的资料。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四、能力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查找和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

五、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相关数据。

六、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卫星拍摄地球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科学技术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人们活动范围小,只能想象)

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1)麦哲伦航海。(2)太空拍照。(3)海上望船。(4)登高望远。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

引导: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正是许许多多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了解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上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1)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熟记“五一刘三起义死”:“五一”———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刘三起义”———平均半径6371千米;“死”最大周长4万千米。

(2)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

篇4:七年级一班跳绳教学案例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发展。自2013年启动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县广大一线教师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步伐,构建成了符合我县县情的教学模式——“五环四互”教学模式。“五环四互”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自学互助、展示互导、质疑互究、检测互评、总结提升”。该模式相比以前的课堂教学,特别强化以“互”为核心,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学生通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相互引导、共受启发,相互探究、共破疑难,相互评议、共同提升。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五环四互”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由教知识转变为导方法。本课依据我县教改要求而设计。

二、案例描述

(一)教材分析

跳绳是一项对学生发展非常有价值的体育活动,它以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为主,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初中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是以短绳为主,把一些练习方法、学习方式、组织形式、课程资源有效整合的一次检验,也是通过跳绳课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发展灵敏、力量、跳跃等身体素质,提高技能的一个缩影。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初一级体育课——跳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向“健康、快乐、合作”的方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情境教学变换进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该班学生对跳绳有一些了解,对跳绳的认知和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中会遇到协调性不好、怕吃苦的现象。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跳绳的学习,掌握跳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培养学生做事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

3.树立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

协调性的发展、跳绳节奏的控制。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运用“五环四互”模式。

(六)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1)师生问好

(2)热身运动——绕操场慢跑2圈

(3)组织学生进行单脚交替跳、双脚跳动作

组织:……

2.基础部分

(1)检查学生对跳绳动作预习练习的成果(上次课已布置的预习内容并要求收看相关的视频)。

(2)质疑互究:

A.(师问)跳绳应注意什么?

(生答)人绳的协调配合、动作的节奏。

B.老师讲解示范跳绳动作,让学生观察动作要点。并进行跳绳知识讲解。

预备: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臂与腰同高,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

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上体稍前倾。

动作介绍:两手臂向前摇绳,跳起一次双手向前摇绳越过头顶,通过脚下,绕身体一周,即为完成一次。

动作要领:基本准备动作开始,两脚掌蹬地发力,跳起一定高度,提膝、收腹、稍含胸、大臂下垂,尽量贴近身体,双手以手腕发力为主,迅速向前摇绳绕体一周,屈膝,前脚掌落地,即为完成一次。

C.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分组练习并相互指出彼此存在的优点与缺点,老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

每一组派2人出列展示,由同学们指出他们每一个人存在的优缺点,并说明改正缺点的措施。

3.结束部分

(1)往返跳绳接力比赛

(2)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跳绳,男生女生每分钟分别达到200次、180次。

三、案例分析

跳绳练习让我记忆深刻。在小学练习跳绳这一技能时,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会跳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会。以前我仅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忽略了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造成这一部分学生越练越没有兴趣,没信心,没能掌握跳绳这一技能。要使学生成功,需要教师不断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应用“五环四互”教学模式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男生,他是一个很害羞、上课不活跃的学生。从开学到现在一直是这样,问他任何问题不是摇头就是点头或者从嘴里发出细微的声音。上跳绳课时我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带绳子,由于他不会跳绳,因此经常不带绳子。经过几次接触后,我发觉教这样的学生要有耐心,要安排同学和他交流。于是,我一直鼓励他要带绳子来上课,这次课他把绳子带来了,我表扬他,他非常高兴。在分组练习时,我特地嘱咐该小组的同学要多帮助他,给他多交流一下技术要领,没想到练习几分钟后有个学生惊奇地对我说:“颜老师,他现在一口气能跳40个了。”这就是“五环四互”教学模式的魅力所在,如果一开始不让学生与他交流,那么他可能这辈子也不会学会跳绳,更不会走出阴影。运用“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教学需要持久性,有些学生通过教学中的“自学互助、展示互导、质疑互究、检测互评、总结提升”,他就会很积极地去完成相关任务。

在“五环四互”教学模式之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演好编导角色,将“教知识”变为“教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精神。

参考文献:

诸树铎.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2(1).

篇5:城川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阅读计划

教育发展的现实,已非常真实地告诉我们,最难改变的是我们内心深处那紧锁的东西,最难打败的还是我们自已。教育的发展,应建立在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之上,这样的发展,还需要教师人文底蕴的支撑,以文学的修养来丰富我们的人生,以一种对读书的喜悦和激情,以促进学生阅读、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让师生在读书实践中体验阅读的快乐。

一、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他们的内心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提高阅读和欣赏的水平。

3、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快乐。

4、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爱书、爱读书的习惯,陶冶情操,获得愉悦。

二、活动分目标: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班级”。

“让师生感受读书乐趣,用读书铸造书香班级”。

“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精神需要,让读书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

三、读书口号:

好书伴我快乐成长!

四、准备工作:

1、对学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明确读书活动的目标、任务。

2、调查学生拥有图书和阅读的情况,建立班级图书角,推选好班级图书管理员,在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五、活动安排:

三月

学生列出自己已读书目和预备阅读书目单,进行广泛阅读。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过多的限制,先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时间和阅读书目,不定形式自主阅读。只是在读物选择上教师要把好关。所进班级图书应经过教师的检查允许后才可进行阅读。然后逐渐加以规范,提高阅读层次,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自己能主动走上阅读之路。

四、五月

搞一次读书汇报或读书专题活动。设计活动方案,汇报形式要多样(古诗诵读、讲故事、表演故事情节、唱、画等)趣味性(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真

正起到引领学生阅读的作用。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把读书活动推向高峰,使学生读书成为像生活中吃饭、喝水一样必不可少。

六月

学校搞一些阅读成果展,促进学生读书活动的持续性。评选出读书过程中读书最多的学生,举行读书朗诵比赛。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① 语文课在语文老师指导下阅读10分钟;

② 课间自由阅读5分钟;

③ 下午课外活动时,自由到图书柜、阅览室阅读。

六、推荐阅读:

《草房子》曹文轩四大古典小说名著《 海底两万里》

《女生日记》《男生日记》杨红樱

《我要做好孩子》 黄蓓佳

《小王子》(法国)圣埃克苏佩里

《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

《昆虫记》(法国)法布尔

篇6:一年级班阅读教学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完整的书,并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为145万字,其中第一阶段为5万字,第二阶段为40万字,第三阶段为100万字。经调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我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不能达到《课标》要求,而且这一现象已不同程地制约着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进而学会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特制定我班课外阅读考级实施方案。

一、阅读等级划分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阅读5千字为一级,1.5万字为二级,3万字为三级,5万字为四级;第二学段(三、四年级)阅读10万字为第五级,20万字为第六级,30万字为第七级,40万字为八级;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阅读65万字为九级,90万字为十级,115万字为十一级,145万字为十二级。后一等级字数在前一等级字数的基础上累计算出。

二、考级办法

1、成立考级领导小组,组长由班主专人负责,组员为部分优秀学生。

2、每学期由班主任统一组织三次大型考级活动,每次考级时间为一 1

周,利用该周每天的晨读和早操时间进行。考级提前两周提供所阅读图书,由考级小组组织命题、施考、量级、填写考级证书的有关内容。

4、考试内容宽泛、浅显,一般为5------10道填空题,5--------10道选择题,5------10道判断题,对于大容量的书还可增加必考题,如:描述一下你读这本书的感受(愉快、悲伤、愤怒等),并解释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介绍一下故事中你最感兴趣、最喜欢或最讨厌的一个人物,结合故事情节说说原因;朗读你给书中一个人物的一封信;讲讲就书中某个情节或结尾改写后的情况。

5、考试形式为口答。

6、学生每达到一级就记录在等级证书或在班级综合素质展示栏表示。

三、保障措施

1、向家长做好宣传动工作,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从多方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考级活动。语文教师不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指导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写读书体会,制作读书卡,保证读书质量。

2、班内配置一个书橱,建立图书角,以保证学生日常阅读的需要.。

3、班主任给每个学生设一个“学生阅读档案袋”,要求将每个学生每学期的过级情况一一标示出来,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4、学生考级成绩登记成册,分别按照达到、超过或未达到规定指标

三种情况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

篇7:六年级二班阅读计划

一、课外阅读目标: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以外促内,提高其语文素养。

2.学会根据个人学习需要选择课外读物,同学间能相互交流读物的主要内容,稳定读书兴趣。

3.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凭借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积累好词佳句,培养学生初步的赏析能力,逐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学会读书。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美感。

5.学会做摘抄笔记。学习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在老师指导下以摘抄型、归纳型读书笔记作为写作重点,逐步养成读书记笔记的好习惯。

6.通过开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会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使学生将语文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活动要求:

1.制定读书计划书。

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定出读书计划。其中要有读书的数量、读书的时间安排等。

2.制订阅读序列。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课外阅读中也必须遵循这条

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能力等的不同,合理规定学生的阅读量。一学期必读2本书,选读4本。

3.编制阅读书目,合理选择读物。

不同孩子阅读的内容、重点,形式应有所不同。四年级学生阅读速度较快,识字量较多,因此选择中篇的童话、小说。

4.广开书源,开发阅读环境。

建立班级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班级书库的书都从学校图书馆借来,学生可以自由阅读,自由交换。班级小书库实行全天性开放,充分利用午饭后和晚上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天中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

5.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保证课外阅读正常、有效地开展。

每周四的早自修,为规定读后感交流时间,由语文教师组织。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每周诵读课由语文老师组织统一朗读课外读物,读优秀作文,习作讲评。形成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6.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采蜜集”,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7.每学期每个学生出一期读书小报,并组织参加“读书小报”评比活动。

8.每学期每个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组织学生参加最佳读后感评比活动。

9.每学期班级出一期有关读书方面的黑板报

三、推荐书目:

《鲁滨孙漂流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三国演义》

篇8:一年级班阅读教学计划

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一般都要用二到三课时。于是, 老师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的课文, 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之为第一课时。阅读教育教学研究书籍和报纸杂志, 教学研究人员、专家学者既很少从理论的高度对第一课时进行分析研究, 也很少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给一线教师明确的指点。与老师们交谈, 他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 没有现成的方法, 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 上不出精彩。总之, 第一课时被忽视了, 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教师对语文第一课时缺乏正确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 简单地处理, 结果出现了越位、错位、僵化的现象。

二、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真审视第一课时, 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能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铺平道路。高林生老师以及不少前辈都反复强调:第一课时, 还是应该紧抓字词的教学, 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 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学写好生字新词, 为第二课时教学做准备。我想, 这应当是我们第一课时教学的总体目标, 简单地说, 第一课时就是读书、写字, 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扫清障碍。

2.三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三年级是个承前启后的年级,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这一特点确定这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既不要沿袭二年级的做法, 也不要一味追求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 去攀新高。于是, 我对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进行了浅显的研究, 供大家探讨。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总体目标应该是: (1) 落实字词的教学, 注重教给学生方法。 (2) 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粗知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3) 学写好生字新词。 (4)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兴趣。

三、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程序

1.导入课题。有了目标的指引, 我们来探讨一下三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教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称“开讲艺术”, 它有激发兴趣、沟通感情、导明方向三大功能。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 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 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以启迪, 催人奋进。”导入常见的方式有:

(1) 质疑型。南宋时的教育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教师可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 通过设立一个疑点激发学生的思考;还可根据教材内容,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让学生就题目质疑。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放飞蜻蜓》、《争论的故事》等题目即可让学生就题质疑。

(2) 释题型。如《赶海》、《水上飞机》等课文可引导学生从分析理解课文题目入手, 由题目生发开去, 引导学生质疑。

(3) 情境型。顾名思义即创设课文情境导入, 可借助图片、多媒体、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等手段,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文情境 。如上《荷花》一课可用图片导入、上《西湖》一课可播放西湖的美景视频导入。

(4) 激趣型。如通过讲故事、谜语等导入。

(5) 知识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复习导入。对于那些社会背景距现在较远, 寓意含蓄, 学生不易理解的课文, 而了解写作背景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可用简介背景、作者导入。如《少年王勃》、《军神》等课都适合运用这一方法。

(6) 直观型。即运用实物实景导入。这种导入方法适合于讲授直观的、能看到差别的教学内容。

(7) 直入型 , 也称开门见山导入。如教师进入课堂后就板书课题, 告诉学生今天上哪篇课文, 请打开教材多少页。这种导入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 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 但启发性、趣味性不强。

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而言, 导入只是其中时间较短的一环, 导入只要言简意赅地引学生入胜, 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即可达到目的。

2.一读课文, 学习生字新词。

(1) 中年级识字要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识字方面的要求是:1独立识写课文生字, 能掌握大部分生字。2通过老师指导, 能够掌握难写、易错的字。3能够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 中年级识字基本步骤。针对这一要求, 同时考虑到时效性, 在学习生字新词时“以学生自学为主, 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 老师讲重点难点”为指导思想, 设计了以下步骤:1学生自读课文, 在文中标出生字, 不认识的字拼读拼音或者请教周围的同学。2请学生指出需要注意的读音 (如后鼻音、翘舌音、轻声音节、多音字等) , 齐读易错的读音, 认读全部生字词。3请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进行组词或造句, 鼓励学生想得越多越好, 达到运用生字、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4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交流生字词的意思 (明白意思的说出来分享,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5学生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生字词的意思, 师生共同解决, 注意渗透、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借助工具书;近义词;反义词等) 。6学生自主识字,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如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换偏旁变新字;猜字谜等) 。7学生提出难识难写字, 教师进行范写指导。应注重三年级写字教学特点, 不需停留在一笔一画的教学,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笔画的穿插避让, 笔画的变化。8学生描红、仿写 (注意提醒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 师生评议。

3.二读课文, 读通句子, 了解大意。

(1) 中年级阅读要求。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也严肃指出:“要强化初读, 要拿出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 要力求读进去, 读得正确、流利。提倡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张老师这段话要求我们在初读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 读得正确、流利, 要读熟。在“读通句子, 了解大意”这一环节中应尤为注意。先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方面的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 能复述文章的内容。5能够结合学习中的问题, 有目的的搜集资料, 并尝试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2) 中年级识字阅读步骤。根据此要求, 我设计了以下步骤:1自由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序号, 做到“五不”――“不读错字、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不回读”。2逐段检查读书情况 (可用选择喜欢的自然段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读等方式) ,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是否做到“五不”;遇到长句难句要全班齐读。3默读课文, 思考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意在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虽然现在不要求学生分意义段, 但是对于一些写作顺序很明显的文章, 我们都会用这一方法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3) 如何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理清课文脉络是三年级学生的难点, 比较适合三年级的方法有:1教师分出段后, 让学生讨论分段的思路。2让学生找出比较明显的写同一内容的段落, 再进行划分。如上《哪吒闹海》一课时, 就可让学生找出哪些自然段写哪吒怎样闹海?再找出写闹海前、闹海后的自然段, 颇有“纲举目张”的效果。3教师提供各个意义段的段意或小标题, 学生找出相应的自然段。如上《荷花》这课时, 可列小标题――初闻花香、欣赏花姿、幻化荷花, 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呢?通常有几种方法:1综合各段段意, 舍去次要内容, 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2围绕重点段的段意, 概括课文大意。3按照教师的提示, 概括课文大意。对于刚起步的三年级比较适用。4审题归纳。教师根据课题作一些提示, 从中启发学生概括课文大意。如《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类型的课文可从题目生发问题:“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怎样发明的?”等来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4.三读课文, 开动脑筋, 不懂就问。“一曲终了, 余音绕梁”, 会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课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抛下话题, 启发思考, 在疑难处, 在矛盾处戛然而止, 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 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蓄足气势, 达到课虽下, 有意读, 味还在, 趣仍浓, 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教学有法”, 我们教学要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各种规律;“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整合, 因人、因时、因地、因内容、因对象、因条件而定、而异, 希望这次探索能抛砖引玉, 启发大家思考更佳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戴宝云.实用小学语文教学90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

篇9:一年级民汉合班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少数民族学生识字困难的原因。

1、虽然经过了学前班的学习,但他们的汉语表达还是很差,而且不喜欢学汉语的语言表达方式,觉得汉语词汇量 多学汉语很难,于是逐渐放弃学汉语的念头。

2、部分教師上课时积极性不高,总是照本宣科,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3、多数少数民族家长汉语水平较低,不能辅导孩子对汉字的学习,使孩子没了学习兴趣,对汉语学习越来越缺乏信心。

4、部分学生学汉语的目的是为了考试,他们平时没学而考试几天盲目地背,识字量达不到。

二、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1、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尊重,赞许和鼓励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要注意自己课堂汉语的使用来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力。对于学生的回答肯定时适当加以赞扬和鼓励,比如说:“好的,非常好!”

2、培养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老师的品德和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好一门学科,这就是一种感情迁移的现象。因此通过师生情感达成师生之间的双方理解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里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还有一年级教师要很快记住学生的名字。因为学生希望教师知道自己的名字,这样他们觉得自己跟老师的关系很好,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这让他们更加努力好好学习,取得的成绩越大就越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将竞争机制引入汉语课堂教学中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竞赛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儿歌大王”竞赛,猜谜语大赛,汉语讲故事比赛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介绍汉语文化。

每逢节假日都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把节假日的名称告诉学生,或简要讲解一些节日的来历,(如:中秋节等等)。使少数民族学生对祖国文化产生兴趣。

5、要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1)利用好插图,随机识字。新教材是一套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材,每一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能够极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插图,让出学生先观察插图,然后去说,再随机出示孩子叙述当中出现的一些字词,引导识记。如:《乌鸦喝水》,情境图中出现了乌鸦找到瓶子,乌鸦放石子喝着水的图片。我先让孩子观察画面,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随机出示了“乌鸦、喝、渴、办法、渐渐”这几个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把它们与故事联系起来,很快就记住了。

(2)利用汉字特点,集中识字。可以利用“虫字旁”集中认识:蜘蛛、蚂蚁、蚯蚓、蜻蜓、蝴蝶等形声字。比一比看谁写得“口”字旁的字多。谁还认识哪些会意字等。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就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邮差送信:可选一位学生扮邮差,将生字卡片当成书信,随意发给多个孩子,然后读生字,手执所读字字卡的学生必须快速将字卡贴在黑板上,大家齐读生字。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方法,民族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3)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日=?”、“八+刀=?”、“西+女=?”以次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 “立+日=?”等,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4)编顺口溜,巧妙识字

枯燥无味地教识字,学生容易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同学,好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语文识字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以巩固和熟练。所以,在教学中,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可以采用编顺口溜巧记字形,如“木子李、田力男、亡心忘”还可以编故事,如:“休”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闪”字:门里有个人。还可以编口诀记忆,如“磨”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并着两棵树长在石墩上;“碧”字:王老师白老师坐在石头上。

(5)利用旧知识,让孩子们随机识字

我们知道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和旧知识有一定联系的,语文识字当然也一样,字与字之间总有着很多的联系,如果能够利用旧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随机地去识字,如让学生想办法记记“们”,学生就纷纷说起来,有的学生说:“门字加上单人旁。”有的学生说说:“门外站个人。”我在肯定了孩子的方法后,又出了几个字谜:“门里有个人。”“门里有张嘴。”“门里有个太阳。”“门里有只耳朵”……让能猜的同学写到黑板上来,学生一一写出了这几个字,因此学生就在愉快的猜谜中记住了 “闪、问、间、闻”。在有意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汉字,其识记的效果要远远大于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的效果。

篇10:二年级七班课外阅读计划

李京铮

指导思想: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要做到“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课外阅读计划:

措施方法:

一、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

1、建立、更新班级图书角。新学期伊始,充实图书角内的书籍。本班学生每人捐 一至二本图书,由老师严格把关,督促学生捐出适合阅读的、有质量的新书。对捐的书好的同学按班里的评价标准给予表扬、加分。要求每位学生在本学期读完这些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再读一些喜欢的课外读物。

2、规范借阅制度。选出两名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维护。每人发借书卡一张,作为借阅凭据。由老师起草一份图书借阅制度,贴在图书角旁边,人人遵守,文明借阅。

3、规定借阅时间。每周五上午的早读课为全班统一的借阅时间。每本书的最长借阅时间不超过1周。

二、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

教师可以和学校图书馆进行联系,以班级为单位向图书馆借阅一定数量的图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交还,这样可以充实班级图书角,也可以弥补图书馆借阅的不便。

三、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

在家长座谈会上讲清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事例的讲解,使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引起高度的重视,能在经济上和精神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四、加强学生之间的图书借阅。

同学之间可以建立起图书借阅传换的关系,一周之内,同学之间的书可以相互转借,这样可以使图书的利用率得到更大的发挥,也是开阔眼界、节约金钱的一个好办法。

五、学生做好阅读记录。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的摘抄和读书笔记,要求少而精,这样既不会耽误学生的阅读时间,又能让学生对于精彩的地方加深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定期评比读书明星。

篇11:一年级一班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列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和要求: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本学期一年级教学总目标和要求:(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学生基本情况简要分析

一年级全班49人。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初步接触过汉语拼音,但不系统、不规范、发音不够准确。加之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个别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大部分学生能认少量汉字;个别学生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正确书写。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个别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部分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汉语拼音。

2、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低年级学生容易记住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有颜色的材料,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将加强形象化、直观性,引导学生去学。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加上丰富的意象,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汉字。

篇12:一年级一班书香班级计划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喜爱读书,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通过活动,营造亲子共同学习的氛围。

二、活动主题:快乐阅读伴我成长

三、活动构想:

1、开展“读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换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活动。

2、开展“我和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

3、组织“班级故事会”活动。

4、开展“好词佳句诵读积累”活动。

5、建立班级图书借阅制。

6、开展班级“读书明星”、“书香之家”评比。

四、活动方案:

(一)开展“读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换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活动。

1、本学期要求每名学生完成必读书两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和《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另外教师还将推荐《一年级的小豆豆》、《长袜子皮皮》、《十万个为什么》、《獾的礼物》等书。

2、鼓励学生结合教师推荐和自己的喜好增加一些可读性书目,将自己阅读的好书推荐给其它同学,同学之间交换阅读。

3、班级建立“个人阅读记录表”。每生一份阅读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的阅读情况。

(二)开展“我和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书香之家”评比

1、每周父母利用休息时间和孩子 “亲子阅读”一次。

2、做好“亲子阅读记录”。

3、开展“书香之家”的评比活动。

(三)组织“班级故事会”活动

1、每月组织一次“班级故事会”活动,评选出“故事大王”。

(四)开展“好词佳句诵读积累”活动。

1、开展好词佳句天天诵读、积累活动。

2、每天组织一定量的好词佳句,名篇、古诗、名人名言、谚语、成语、格言类的诵读、积累。(由教师指导,小干部组织、带领。)

3、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专用摘抄本,每天摘抄几个好的词、句。

(五)建立班级图书借阅制

1、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充实班级图书角,建立图书借阅、登记制。

(六)开展班级“读书明星”评选活动

1、每月评出“阅读之星”若干名。

2、被评选出的“读书明星”照片等在班级读书园地“我读书我快乐”中张贴。

篇13:一年级班阅读教学计划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是聪明豆绘本系列中的一本。这本书勾画了一个善良的巨人乔治把买来的新衣服送给了需要帮助的小动物的故事。乔治真心愿意帮助别人, 在每次送出新衣服帮助小动物后, 都觉得很快乐。整本书故事情节丰富, 但结构复迭, 图画主次分明, 并配以简洁文字, 适合引领低年级小学生走向课外阅读之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同阅读, 观察图画, 大胆想象, 创编故事等方法引导一年级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阅读绘本读物, 了解故事内容, 唤起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 达到想读书、爱读书的目的。

2.了解故事内容, 感知主人公乔治的善良, 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美更重要的是在于心灵, 学会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去关心帮助别人。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表演中享受阅读的情趣, 指导学生学习读绘本的简单方法, 体验到读书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图书、绘本读物等。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走近文本

1.导入语

我知道同学们都爱读书, 谁来说说你读过什么书? (注意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2.认识封面

(出示封面) 同学们发现什么了?除了书名, 再仔细看看, 封面上还有什么?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是阅读绘本的好方法)

3.了解封底

(出示封底, 让学生认识) 请你们打开封面和封底, 构成一个故事情节, 猜一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并说说自己是从哪看出来的。 (强调猜也是读绘本的好方法)

4.了解扉页

(打开扉页) 故事的主人公叫乔治, 瞧, 他向我们走来了。

(二) 引领阅读, 欣赏文本

1.初识乔治

仔细观察人物的衣着、动作、神态, 你看到的乔治什么样? (头发蓬乱, 穿着破烂的衣服, 很不高兴的样子) 认识并理解“邋遢”一词, 体会乔治难过的心情。他会想什么、说什么, 又会怎样做呢?

2.买衣服

(1) 乔治会给自己买哪些新衣服呢?请同学们做形象包装师, 给乔治设计。

(2) 商店的东西可真多呀, 都是适合巨人穿的!让我们看看都有什么吧! (指导学生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3) 乔治都买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一 (衬衫, 一 () 袜子, 一 () 皮鞋, 一 () 领带, 让学生填量词)

这些衣物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课件:一件 () 的衬衫, 一双 () 的袜子, 一双 () 的皮鞋, 一条 () 的领带, 指名填形容词并读一读)

(4) 乔治换上这身行头会变成什么样呢?他的心情怎样, 会得意地说什么呢? (看图, 说一句完整话夸夸他)

过渡:乔治把旧袍子、旧凉鞋留在了店里, 准备回家, 忽然听到了奇怪的声音。

3.帮助长颈鹿

(1) 教师绘声绘色地读故事。

(2) 观察:周围的人怎么看乔治?他们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 想象故事情节)

4.帮助山羊

乔治一边唱一边走, 来到小河边看到了一只小山羊。 (指导学生图文结合了解故事内容, 自由读故事, 男女生分角色读)

山羊有了乔治的新衬衫做船帆, 又可以扬帆远航了!他又会对乔治说什么呢?

5.帮助老鼠一家

乔治边走边唱, 突然看到鼠妈妈和宝宝们在伤心地吱吱叫, 老鼠一家发生了什么事? (指导学生有序观察说故事) 乔治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观察图画讲故事)

乔治把鞋子送给了老鼠一家, 他们会对乔治说什么呢?

6.角色体验

巨人乔治的那一只大鞋子为老鼠一家解了燃眉之急。假如你就是乔治, 你现在只剩下一只鞋子了, 你会怎样走路?谁来体会一下单脚跳着走路的感觉? (请学生表演, 师相机采访:巨人乔治, 你这样走路有什么感觉呢?累不累?后悔把鞋子给老鼠吗?)

教师总结:巨人乔治把漂亮的领带送给了长颈鹿做围巾;把新衬衫送给山羊做船帆;把脚上穿得乌黑锃亮的皮鞋送给老鼠一家做房子。看来, 没有漂亮衣服的巨人乔治依然是快乐的!他多么善良有爱心呀!

(三) 大胆想象, 创意文本

1.出示乔治蹲坐在商店门口的课件

后来乔治又会遇到谁, 又会把衣物送给谁?大胆猜一猜, 续编故事。

2.请学生讲故事

小结:乔治的衣服都给了小动物们, 他可成了城里最邋遢的巨人了!他想到商店再去买衣服, 可商店已经打烊了。忽然他发现了自己的旧衣服, 于是穿上旧衣服, 一路跑回家。来到门口他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身影, 有谁呀?他们给乔治送来贺卡和一顶漂亮的金冠, 快来看看贺卡上写的什么吧!

3.前后比较

同样是穿着旧衣服、旧鞋子, 乔治有什么变化吗?你喜欢这个巨人吗?在你心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引导学生从乔治的表情中, 看到他的内心是快乐的, 他的快乐来源于他对其他小动物的帮助, 来源于他那颗善良的心。一个人美不美并不仅仅在他的外表, 更重要的要有美好的心灵。)

(四) 拓展延伸, 升华文本

1.联系生活, 感悟文本

你像乔治一样帮助过别人吗?帮助了别人, 你的心里感觉怎么样?

小结:小朋友们, 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 关心帮助别人, 这样就能得到大家的尊敬和喜欢, 你也会成为最漂亮的人。老师希望你们不只做外表美的孩子, 更要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2.总结方法, 推荐阅读

篇14: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分析及策略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 阅读 分析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059-02

一年级是阅读教学的最初始阶段,但大多数教师往往把拼音、识字作为教学的重点,在组织课程时,很少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思想上不重视,从而忽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由于学校设施、教学大纲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开展举步维艰。加上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意义同样认识不足, 孩子在家空闲时间多用来看电视、玩游戏,从而放松了对课外书籍的阅读。本文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企图尝试对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培养阅读兴趣

1.以教师的“身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处在童真幼稚阶段,认知能力差,最易产生的是模仿性,老师爱什么,学生也会爱什么,家长爱什么,孩子也爱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课外书要有较大的兴趣,给学生以表率的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自己首先要喜欢读书,可以把自己读过的适合孩子看的书推荐给孩子,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办公室里,让学生知道原来老师也要不断读许多新的书。

2.故事制造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小学生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等更是百听不厌。因此,可以利用读物本身的特点,如果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阅读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刚进入小学时,他们的识字量比较少,根据这个实际,我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有时我会在故事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学生故事的结局就在哪一本书上,这样,孩子们就会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到课外阅读中去寻找结果。这就是“悬念激发兴趣”法,这种方法可以说非常有效。只要我讲过的故事书都会成为班上的“抢手货”,孩子们都会争着亲眼目睹一遍我讲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儿歌集》都成为孩子们的读物。

二、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教学首先要抓住习惯的培养”。首先,从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做起,如每次读书之前,强调读书的姿势,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以及最基本的读课文的要求就是把课文读正确。一种良好的阅读姿势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需要时刻纠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必须贯穿整个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做到“反复教,教反复。”

三、多方位指导方法,多样性的评价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懂了文字,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又与自己的生活体验链接以后,便会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讲,一年级学生由于语言积累有限,有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述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和感受。所以,“读”就成了低年级学生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用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来反映他们的内心体验。

1.教师要示范引导,以情带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丽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师的范读是朗读教学的最好的资源。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初步学习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真正加入到有感情朗读的行列中来。当学生想读好,而又读不出“味”的时候,教师可适时点拨,或示范朗读。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这些体态语言,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谓“无声胜有声”。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带着学生一同朗读课文,走进文本。

2.抓关键词句,感悟品读。在朗读时,如果能够抓住关键的词句,对课文的品读感悟会有很大的帮助。

3.创设情境,引发共鸣,让学生想读、爱读。教师要通过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图片、表演、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如学习《棉花姑娘》一课指导朗读对话时,老师戴上头饰扮演燕子,全班同学做棉花姑娘,引导学生理解燕子想帮却帮不上忙时,教师可很为难地说:“听了你们这样请求,我特别想帮你们。可是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帮不了你们的忙。谁来教教我,我该怎么回答棉花姑娘?”学生听老师这么一说,有的摆手,有的摇头,有的叹气地教起老师来:“对不起,我只會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学生读得非常投入,特别入情。剩下的两个并列段不用老师引导,学生就能读得津津有味。学生进入情境后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完全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了。

4.转换角色,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表演朗读是一年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阅读形式,因为低年级的课文故事情节鲜明、富有童趣。用表演读的形式来表现课文内容,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及相关语言的表达、记忆;通过演读,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能很好地突出课文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有趣的故事,通过小鱼、燕子、老牛的对话,再加上老师适当地引导和指挥,班上的朗读气氛非常热烈,也知道了各个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总之,“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尤其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不会读到会读,由初读到熟读和感情朗读,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在语文课堂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只能是读,在读中学习字词,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明白道理,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城市燃气应急预案下一篇:好学生的读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