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欢乐作文

2024-07-21

痛苦的欢乐作文(精选13篇)

篇1:痛苦的欢乐作文

行在回忆里,意在踌躇中。拨开记忆的帘,那一刻,那段痛苦的奋斗时光似乎触手可及。但我很清楚,没有那段时光,便不可能有在那之后的欢乐。

仍记得初见素描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我那三分钟热度,我一时间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嚷嚷着让妈妈带我去学。

果不其然,我那三分钟热度很快就被学业上的压力给浇灭了,那每周要上一次的课,我也只不过是把它当成一个不得不去做的日程安排,有时还甚至有些厌烦。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年,从简单的平面图形到立体的锥形,从山楂果到高脚杯,每一处都不曾留下深过深深的笔痕。

老师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变化,把我叫了过去。那训诫一直不断的在脑子里回想:“只知道一味的去画,那你的意在何处?”夜晚无声的雨,溅起了窗棂上的水花。我在思考,顿时想到了这样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诗如此,那画呢?

自打那天起,我开始在安格尔的人像中体会光与影的柔和,在达芬奇的草图中品味线与圆的奥妙。当我遇到了棱角分明的画作时,我不再像以往那样立刻拿起笔去摹画,而是静下心来去感受黑与白的融合,当我看到细腻柔美的画作时,我也不会再略略而过,认真观察便能感悟其中灰与灰的真谛,我下定决心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意”。

过程艰苦,每日练到腰酸背痛,眼睛干涩,这让我感到痛苦而想放弃,但当我回想起诗的训诫后,选择了坚持。

后来,画室里坐着一个人,阳光穿进叶子里,跨过了树梢,掠过了那个人的背罩,在纸上印出了那个提笔的影,旁边是老师欣慰的笑容和他人艳羡的目光。但他们并不知道那人在画室里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亦不知道他在月光下送走了落日余辉。

行走在岁月的路上,那段痛苦的奋斗时光似乎在回忆中渐渐淡去,但那痛苦之后创造出来的欢乐,却让我点燃了岁月中温暖的烛火,拾起属于自己的意志,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向前的步伐。

篇2:痛苦的欢乐作文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在20世纪初写成的,那时正是历史上的所谓“美好的年代”。资本主义生产的高速发展,使法国成为繁荣富裕的欧洲强国。同时,诗人的内心也遭受着创伤。罗兰深切地感受到,这个世界所追寻的并不是信仰和精神的力量,而是名利和财富。社会的败落和人生的挫折,激励了从童年起就潜藏在作家心中的英雄主义激情,也是怀着这种信仰,罗兰写成了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一生的《名人传》,赞誉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贝多芬在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中,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但他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难,这些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

作为一个音乐大师,贝多芬需要敏锐的听觉,但1796年他还不到30岁的时候,耳朵就开始变聋,而且一天比一天更加严重,内脏也无时不刻忍受着疼痛的折磨。然而命运之神不仅让贝多芬的肉体受到折磨,他的爱情道路同样也是崎岖坎坷。

1801年,他爱上了一个名叫居丽艾塔?居西尔第的姑娘,但是他身体的残疾和处境的艰难使他们不能结合,而这位自私的姑娘,两年后嫁给了一个伯爵。这位顽强的音乐大师战胜了死亡,在此后的1806年,他同一个热爱着他的姑娘订了婚,体会到爱情的甜蜜,但不久后婚约解除了。双重的感情**加重了贝多芬的病情。然而在这种境遇下,他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创作,写出了《英雄交响乐》、《第五交响乐》、《第四钢琴协奏曲》等一系列辉煌的作品,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创作,无论是掌声、荣誉和演出的.空前成功,还是经济上的极端困窘和体质的日益衰弱,都未能使他停止前进,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

篇3:痛苦的欢乐作文

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在得到生理痛苦后所带给他们的心理快乐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 也是现代体育教学所提倡的。那么,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通过体验生理痛苦所带给他们的心理快乐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体育教学。

一、体现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花样百出, 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还能增加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例如, 在做有跑步的准备活动时, 以前的跑步就是跑步, 要求队伍整齐, 口号响亮, 一两次还行, 但是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 失去了练习的兴趣, 从未导致准备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热身效果。但是, 如果在跑步中添加不同形式的游戏或者以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来取代跑步, 那就又是不一样的效果了, 学生在边跑边玩中就不自觉地完成了跑步热身。游戏使得他们就不仅不会感觉到到生理上乏累和心理上的乏味, 而且还能体现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同样, 在基本技术教学中有了游戏的参与, 使得教学增加了不少趣味性, 而且还能增强练习的效果。例如, 在小学《肩肘倒立》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把肩肘倒立的技术环节分解成3个游戏来做:第一个游戏是用脚夹球接力的游戏, 目的在于练习肩肘倒立中上体前倾、后倒的技术;第二个游戏是躺在垫子上用脚尖触及具有一定高度的球, 目的是练习技术环节中的伸腿展宽动作;第三个游戏是在前两个游戏的基础上练习用脚尖触及到具有一定高度的球以后, 看谁触球的时间最长, 从而打到技术动作的完整练习。

二、注重教学内容和练习方式的选择性

虽然现在的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划分非常详尽, 但我们也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班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情况, 在“一切从实际出发”指导下来选择教学内容。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选择教学内容的前提, 学生上课时要在教师的选择范围内自主选择练习的内容, 这样不仅能增加锻炼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给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 而且还能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我们要善于在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中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练习目标, 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 给他们提不同的练习目标, 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这样既不能达到练习的目标, 也不适合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

不同的练习方式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 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练习的效果。教学中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人数的分组练习、不同难度的分组练习、不同练习内容的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选择等。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能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 提高教育教学的练习方式, 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学生, 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需要鼓励的。不同年级的学生, 不同性别的学生, 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是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的, 如果采用一样的评价方式, 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好的, 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的评价不仅不能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反而可能因为评价方式的不正确而打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所以说, 在教学中评价方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是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和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 体现出教学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例如在游戏比赛中, 如果将队伍分成四组, 那么比赛结束后我们可以这样给他们进行评价:A组学生在这次游戏中体现出了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B组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是全班遵守游戏规则和课堂纪律的典范;C组学生体现出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D组学生经过努力获得我们这次游戏比赛的冠军。总之, 只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奖项都可以作为学生评价与奖励的一种方式。

四、体现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性

竞争是体育运动本身固有的属性, 是体育运动的生命所在。体育现象中竞争机制的存在, 使参加体育竞争的主体不断更新。在绝大多数项目和体育活动中竞争是基本形态, 竞争始终贯穿体育运动的过程, 参与者既是竞争的主体又是竞争的客体。在体育教学中, 无论是技术环节的教学还是游戏活动, 都有竞争的存在, 只是有的地方比较明显, 有的地方不突出罢了。

通过运动, 挑战他们的身体极限;通过竞争, 让他们体验运动的艰辛;通过评价, 让他们体验艰辛努力后的快乐。总之, 教育教学要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 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因素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为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惟其痛苦, 才有欢乐”是贝多芬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但是在体育教学中, 这里的“痛苦”指的是学生的生理痛苦, “欢乐”指的是生理痛苦后的心理欢乐。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 我发现学生“玩”得越是起劲, 身体越是疲惫, 他们在心理上反而越是感到快乐。我的结论是:他们身体上的疲惫说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投入到了教师安排的活动中去了。但是, 把“痛苦”贯穿在体育教学中并非是教师通过安排大量的、超出学生身体所承受强度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痛苦, 而是教师安排适量的, 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体育活动。

篇4:欢乐是痛苦的铠甲

侯老最爱玩的游戏是《抗日:地雷战》,他说小的时候是看抗战电影长大的,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亲临一场抗日战争,在战场上用刺刀和日本鬼子血拼,可是只有游戏才能帮他实现这个心愿。接着他还给我看了一些他恶搞的影片,乐得我俩肚皮乱颤,他说他还在学习中,总有一天,要拍一个自己的微电影。他童心未泯,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让我感动。

侯老热爱写作,虽然他说他只有初中文凭,但十分热爱阅读,并在闲暇之中进行文学创作,他把那些文章装订成册,取了一个书名,叫《谐谑集》。

当时我就鼓动侯老开博,把自己的荒唐集放在上面,让大家共赏,他立刻就喜欢上了这种新生事物,并给自己的博客起了个名字叫做“老顽童之家”。

有了深度接触之后,知道了他是一个失孤老人。45岁的时候,儿子出了车祸,20多岁的大小伙子,说没就没了。

他犹如一块正在燃烧的炭火,猛地被泼了一盆冷水,生活里的热情一下子全部熄灭。他和老伴一起瞬间苍老下去,老伴憔悴得更厉害,常常是一整天一言不发,他想,孩子没了,可生活还得继续,不能就这么垮下去。在黑暗的炼狱走了一遭之后,他终于顽强地挺了过来。

他懂得用快乐去覆盖痛苦,他也懂得用快乐去安慰老伴儿,陪老伴一起去旅游,一起去实现年轻时候没有时间来完成的一些事。

他像一个贪婪的孩子,不断地在生活的矿井里挖掘快乐的金块,这不,刚刚听说他开通了微信,并有了自己的公众号,他幽默谐谑的文章通过新的途径又传播了出去,给很多人带去了快乐!

再见到侯老的时候,他的怀里抱着一个3岁大的孩子,他美滋滋地和我说,这是他和老伴儿去孤儿院领养的一个孤儿,他说这是上天给他们的礼物。

“我要给孩子拍很多短片,一直到他长大。”侯老的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家里的墙上还挂着去了另一个世界的儿子的照片,但侯老已不再那么悲伤,他领悟到,不舍得丢弃回忆的人,也可以很快乐。曾经的美好,都是宝藏,是永不过期的支票,可以用来支取快乐。

痛苦来袭,就用快乐去抵御吧。只有让痛苦止步,幸福才会上路。

人未必骗得自己的眼泪。

(摘自《幸福》朱成玉)

审美

说到审美,大家都认为很深奥。其实审美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代表着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中国和西方在审美上的区别,有点像地主和资本家的区别。

老地主和资本家最根本的区别是对自然的态度。老地主是农民,靠天吃饭,对自然有一分敬意三分怕。资本家是要征服自然的,要让自然为人类服务。

老地主管的是农民,而靠天吃饭这事情,不确定因素太多。管好一个村的农民,跟管好一群艺术家差不多——大家都是凭感觉。资本家管工厂绝对不是这样的,要规范化,要把所有不确定因素一个一个变成确定因素。

老地主的管理方式是宅在家里,所以对服装的要求首先是舒服,其次是体面。宅在家里,大部分时间是随意的,不需要制服。资本家不一样,资本家有下属,有董事会,有同事,因此体面比舒适要重要,而且服装要有统一标准,工人有工服,管理人员有领带西装。

老地主对吃的要求很高,种地的人肯定对烹调很在意。什么季节吃什么菜,一切跟着二十四节气走。资本家把吃看成一个生产环节中必须有的麻烦,所以越简单越好,来个三明治汉堡,填饱肚子接着干活儿。

中国当今的设计与审美都在疯狂地追随西方的审美、西方的生活方式、西方的价值观念。我们用公寓替代四合院,用CEO替代老地主,用西装代替大褂,用城市代替农村。

而西方在做完全相反的事情。资本家在反省,在考虑发展的自然成本,他们要保护自然了。他们开始回归,开始尝试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一家人,一块自留地,再养一窝鸡。

而我们的设计师还是紧跟西方的步伐,却没有看到西方已经逐步变成东方了。中国人有几千年小农经济的生活经验,可以说我们所有的生活智慧都是小农经济生活方式的积累。

从服装到烹调到生活习惯,我们都应该在中国传统中去发现我们自己的生活智慧和审美。因为如果我们没有独立的审美系统,就不可能有跟西方审美交流的可能性。

(据《大视野》洪 晃/文)

承受不幸

古希腊哲人彼亚斯说:“一个不能承受不幸的人是真正不幸的。”彼翁说了相同意思的话:“不能承受不幸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不幸。”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是因为,不幸对一个人的杀伤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不幸的程度,二是对不幸的承受力,而后者更为关键。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实际上是减小了不幸对自己的杀伤力,尤其是不让它伤及自己的生命核心。相反,一个不能承受的人,同样的不幸就可能使他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甚至因此毁灭。因此,看似遭遇了同样的不幸,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次,一个不能承受不幸的人,即使暂时没有遭遇不幸,因为他的内在的脆弱,他身上就好像已经埋着不幸的种子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幸总是难免的,因此,他被不幸击倒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做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这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承受不幸不仅是一种能力,来自坚强的意志,更是一种觉悟,来自做人的尊严、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的智慧和超越尘世遭遇的信仰。

人生中有的遭遇是没有安慰也没有补偿的,只能全盘接受。我为接受找到的惟一理由是,人生在总体上就是悲剧,因此就不必追究细节的悲惨了。塞内加在相似意义上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人生最无法超脱的悲苦正是在细部,哲学并不能使正在流血的伤口止痛,对于这痛,除了忍受,我们别无办法。但是,我相信,哲学、宗教所启示给人的那种宏观的超脱仍有一种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把自己从这痛中分离出来,不让这痛把我们完全毁掉。

人生难免遭遇危机,能主动应对当然好,若不能,就忍受它,等待它过去吧。

身陷任何一种绝境,只要还活着,就必须把绝境也当做一种生活,接受它的一切痛苦,也不拒绝它仍然可能有的任何微小的快乐。

身处绝境之中,最忌讳的是把绝境与正常生活进行对比,认为它不是生活,这样会一天也忍受不下去。如果要作对比,干脆放大尺度,把自己的苦难放到宇宙的天平上去称一称。面对宇宙,一个生命连同它的痛苦皆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

越是面对大苦难,就越要用大尺度来衡量人生的得失。在岁月的流转中,人生的一切祸福都是过眼烟云。在历史的长河中,灾难和重建乃是寻常经历。

年少之时,我们往往容易无病呻吟,夸大自己的痛苦,甚至夸耀自己的痛苦。究其原因,大约有二:其一,是对人生的无知,没有经历过大痛苦,就把一点儿小烦恼当成了大痛苦;其二,是虚荣心,在文学青年身上尤其突出,把痛苦当做装饰和品位,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只是到了真正饱经沧桑之后,我们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是不值得说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说的。我们把痛苦当做人生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接受下来,带着它继续生活。如果一定要说,我们就说点别的,比如天气。辛弃疾词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是不可说之说,是辛酸的幽默。

(据《百色早报》周国平/文)

篇5:痛苦与欢乐作文

我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请不要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可是那个男的却恰恰相反,他自私的把欢乐留给自己,把痛苦送给别人,可见那个男人是多么自私!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这样“缺少道德”的人。

有一回,我在路上走,就看见一位青年人随地扔垃圾,而垃圾箱就在附近,这件事足以说明,许多人缺少社会公德,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把坏毛病养成的习惯,而人本身的“惰性”驱使他们都不愿意多走。

篇6:痛苦创造出的欢乐作文700字

蓝湛湛的水,浸过我的面颊,也渐渐的带走了我学游泳时的痛苦。但它带给我的快乐,让我历久弥新,至今仍回味无穷。

南方人都应识水性,于是,母亲在我六岁时,把我送去了学游泳。

第一次面对游泳池中那泛着蓝光的水,迎面扑来一股刺鼻味儿,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的恐惧;望着深不见底的`水池,稚嫩的我已慌了神。

下到水里去,身体不自觉的颤了一下,牙齿也控制不住地抖,脸上已然失去了血色。等到真正游泳时,那才叫苦不堪言。

“先把腿由伸直变弯曲,用力一蹬,接着手划一个圈,头抬起来吸一口气,再埋入水中,循环往复”教练自信地说道。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绝不是那么简单。腿蹬完后,手也要滑起来,头抬起来却没有吸到足够的氧气,便因紧张而匆匆忙忙地埋了下去,这可把节奏打乱了。氧气没吸足,自然动作也开始乱。本应先动腿,但我这儿却不停地在动手。这泳也游不了多远,最后还在慌乱中急急地呛了几口水,真是失败得彻底。为了能够让动作更熟练,只能在岸上一直练,到下课时,身上又冷又湿,脸冻得的发紫,膝盖也被磨得又红又肿。

撑过了几节课,我早已忍受不了,一度想放弃。但每当我看到浩瀚的大海,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在大海中遨游,我就将放弃这个念头打消掉了,继续埋头苦练。

如今我早熟练地掌握了游泳这门技巧。每当我的身体浸入水中,便轻盈地漂浮了起来,时而像蓝鲸潜入海的半空,时而像海马在水中肆意伸展,时而像海豚在水中几个翻转,时而像比目鱼贴在水底游乐,水仿佛早已不只是我们生命的必需品,而是像一位好朋友在我身边说着悄悄话,向我倾诉她的小秘密,然后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玩儿。

篇7:欢乐是痛苦的铠甲美文

我就在想,要是我也老了,一定也像他一样,玩自己做的游戏,看自己恶搞的电影,快乐地疯掉。

侯老热爱写作,虽然他说自己只有初中文凭,但十分热爱阅读,并在闲暇之余进行创作。他的作品充满了讽刺色彩,他给那些文章汇总到一起,自己装订成册,取了一个书名,叫《谐谑集》。

当时我就鼓动侯老“开博”,把自己的荒唐集放在上面,让大家共赏。他立刻就喜欢了这个新生事物,并给自己的博客起了个名字——“老顽童之家”。

有了深度接触之后,我知道他是一个失孤老人。他45岁时,儿子出了车祸,20多岁的大小伙子,说没就没了。这世上没有比白发人送黑发人更可悲的事了,况且,那还是他的独苗。

他犹如一块正在燃烧的炭火,猛地被泼了一盆冷水,生活里的热情一下子全熄灭了。他和老伴儿一起瞬间苍老下去,老伴儿憔悴得更厉害,经常是一整天一言不发。他想,孩子没了,可生活还得继续,不能就这么垮下去。在黑暗的炼狱走了一遭之后,他终于顽强地挺了过来。

他懂得用快乐去覆盖痛苦,也懂得用快乐去安慰老伴儿,陪老伴儿一起去旅游,一起去实现年轻时没有完成的事。

他像一个贪婪的孩子,不断地在生活的矿井里挖掘快乐的金块儿。这不,我刚听说他开通了微信,并有了自己的公众号。他幽默谐谑的文章通过新的途径又传播出去了,给很多人带去了快乐。

再见到侯老的时候,他的怀里抱着一个3岁大的孩子。他美滋滋地对我说,这是他和老伴儿去孤儿院领养的。他说这是上天给他们的礼物。“我要给孩子拍很多短片,一直到他长大。”侯老的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家里的墙上还挂着去了另一个世界的儿子的照片,但侯老已不再那么悲伤。他领悟到,不舍得丢弃回忆的人,也可以很快乐。曾经的美好,都是宝藏,是永不过期的支票,可以用来支取快乐。

篇8:“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关键词:贝多芬 肖邦 《葬礼进行曲》 比较分析

写于《贝多芬传》译者序里的一段傅雷的话,给读者带来的不仅是贝多芬人性中坚忍与不屈的震撼,更是伟大的“英雄性”带来的时代动力引发的思索。

在这首奏鸣曲中贝多芬把《葬礼进行曲》引进了奏鸣曲式,出自于《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第三乐章,这个乐章主要描写“英雄的死”。而英雄的形象常常抓住了贝多芬的创作想象力,他的许多钢琴作品都有描述英雄和英雄性因素。如1803年创作的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仿佛是在欢呼胜利与喜悦,音乐中充满了清新、欢快的元素; 1804—1806年间完成的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曲风则更为磅礴宏大,把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部奏鸣曲最大美丽正是静态之美,沉寂之美,演奏者演奏时应使得音色尽可能地接近于管乐的性质,主要是铜管乐的性质。只有这样的音色才能更接近作曲家营造的“葬礼”的凝重气氛。

1.进行曲以弱起小节开始,不管是怎样的力度,对于弱起小节的处理都应当是沉重的一个基调。附点八分音符后的十六分音符在节奏上要求绝对的准确。类似与把他放慢为类似八分音符的三连音,或者加快为类似三十二音符的演奏方法都是完全不可取的,而且是不被允许的。附点八分音符不可以断开,而且是绝对准确地保持住,既不可以把手从键盘上高高抬起,同时也保持始终是半连音的演奏效果。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开头,却是岁整个曲目重要的诠释,这样的灵感同样出现在肖邦的《葬礼进行曲》中,这似乎在两位伟大的作曲家之间达成了共识。(见谱例1)

谱例1(肖邦《葬礼进行曲》)

而波兰作曲家肖邦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贝多芬、巴赫等作曲家的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

肖邦这首进行曲是整套奏鸣曲的首乐章,因此整部作品从开始就使人沉浸在无限的哀思当中,仿佛声音来自悠远的山谷——沉寂而悲伤。而这首葬礼进行曲的调性也决定了整个套曲第一和最后乐章调性和选择。

首尾两段的左手的固定低音的和声布局令人耳目一新,采用了主和弦同与之平行的下属和弦之间的联结方式(其形态为四六和弦但没有重叠八度的三度音),这样的和声具有很高的音色价值,就像教堂回响起的钟声不绝于耳,展现出忧郁的音乐形象。而踏板的应用一直是肖邦钢琴中的灵魂元素,在演奏中成为能否很准确诠释肖邦风格的重要指标。在这首作品中尤其应当注意左手固定低音与踏板的准确结合,使音乐的悲剧性完美得呈现出来。另外旋律线条的狭窄范围,压低的力度可以用左踏板来帮助营造氛围,像叹息一样简短的,用减弱(diminuendo)“掩压着的”,一小节的乐句,都令人猜想到作曲家鲜明的思想意图(第六、七小节)。

2.乐曲第25小节音乐突然转为“大调”,音乐形象给人以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葬礼进行曲沉重的音乐形象。与此类似,在肖邦《葬礼进行曲》里也有这样的元素:(见谱例2)

谱例2(肖邦《葬礼进行曲》)

作曲家突然爆发的强音(forte)和宽阔和上行旋律线条充满激情,仿佛逃离了压抑的情绪,把人从痛苦的哀思中带出来。第15-20小节则宛如管弦乐队的全奏(tutti)一样响亮。

3.从31小节起贝多芬《葬礼进行曲》进入中段,在中段演奏的时候,许多钢琴演奏家却经常喜欢把这段加快速度演奏,自以为是对音乐却恰恰不符合作曲家本意。这一段的震音在节奏上一定要十分准确,就像打击乐一样,ff的答句好象管乐的号角这样的中段与肖邦《葬礼进行曲》形成了较大的区别。

肖邦进行曲的中段(第31-55小节)出现了细腻的抒情片段,是作曲家忧郁细腻性格的集中体现。如果在演奏时只是简单地把这段音乐程式化地纳入夜曲类型的曲目常规框框去弹奏,是否把作品思想庸俗化了暂且不说,但起码是处理得过于简单化了,在作品中作曲家特意展现出从很弱的(poanissimo)到弱(piano)的音乐术语标记。肖邦本人的在钢琴作品中节奏上长、短音符采用不同发音的艺术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从而使乐器的色彩范围的扩大达到最大化。同时弹性节奏(tempo rubato)的运用也是肖邦作品的重要技巧,善于运用弹性节奏/掌握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确保在作曲者的审美分寸界限内全是作品,也是完成《葬礼进行曲》的重要保障。

肖邦作为浪漫主义时代最具独创性的艺术家,他的所有创作生活几乎集中在钢琴上,这在音乐界是非常罕见的。在他的笔下,钢琴缺乏歌唱性的遗憾已经不见踪影,肖邦巧妙的利用变幻莫测的踏板和精巧无比的装饰音魔术般的把钢琴变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而他独特的感情经历和细腻忧郁的性格已经毫无保留地渗透到了他作品的每一个音符。

然而在贝多芬《葬礼进行曲》中段是完全不同的元素:表现出来的是对待死亡的不屈不挠、引用顽强的态度,不软弱、不流泪——这就是这首作品的音乐的特征。贝多芬五十七年的伟大生命,横跨两个世纪。他的前三十年,正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汹涌而至的年代,对他的生活和创作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和力量。

4.整个乐曲的尾声演奏笔者要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尾声一定要比整个进行曲柔和得多,好象用弦乐器演奏的一样,音响应当好象在逐渐消逝。要准确地做到休止。

5.值得注意的是:贝多芬《葬礼进行曲》和肖邦《葬礼进行曲》所在的奏鸣曲都突破常规的三乐章形式,既在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之后又有一个末乐章。

贝多芬《葬礼进行曲》所出的的末乐章和和肖邦所在的《降b小调奏鸣曲》的末乐章之间,在艺术构思上无疑地有着共同点。这既表现在写法上(连绵不断的进行——那里是八分音符三连音,这里是十六分音符)。又表现在对比的手法上(使葬礼进行曲与相反的心理描写相对比)。

但是,在这两个末乐章之间,在内在的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肖邦的末乐章表现出的似乎是参加完葬礼后人走茶凉的凄凉、混乱的场景,在狂风的呼叫再勉强能分辨出的旋律的轮廓。 而贝多芬的则完全不同,不是混乱,而是充满了潜力,甚至是充满了大胆的呼唤的新生命的跳动。

透过几乎不中断的十六音符快速的进行,在贝多芬的末乐章旋律线条经常显现出来,它隐秘地从一个声部移到另一个声部,有的又在一阵感情的冲动中突然地奔放起来。这个末乐章的形式是回旋奏鸣曲式,有一个不大的插部(c小调),结束在降E大调上,在再现部中,在副部之后立刻(没有重复部)进来了不大的尾声。

两首《葬礼进行曲》的比较分析已经进入尾声,同样题材的两部作品都完美得展现了“葬礼”悲剧性的音乐形象。却又拥有着截然不同的演奏处理:贝多芬的作品更注重深刻的思考和矛盾的激烈冲突,交响性的钢琴作品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肖邦作品的情感丰富,极具歌唱性的音乐诠释手法决定了他作品的独特性格。两位作曲家身处不同时代、不同性格也造就了这些经久不衰的作品,我们在学习和演奏中多进行举一反三的比较分析,更有助于准确诠释作品,知晓作曲家写作的深层涵义,同时能够更为深刻的了解作品之外的音乐世界。

参考文献:

[1]王曙光.燕园拾尘[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

[2][波]雷吉娜·斯门江卡.如何演奏肖邦[M].梁全炳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3]叶林.音乐审美欣赏[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篇9:在痛苦中收获欢乐

作者:周晟萱

痛苦可能是伤病所带来的疼痛,也可能是面对失败时的困苦。但是,在痛苦过后,我们往往会收获欢乐。五岁的晶晶摔伤了左手,伤口让她的手臂疼痛难忍。但是,晶晶却由此分清了左右,这便是痛苦后的收获。由此,我想起了不久前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它让我刻骨铭心。

那一天的午饭后,我站在阳台上,凉风吹来,外面下着蒙蒙细雨,抬头向天空望望,满天的乌云。这样的天气,就象我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沉重地压在我的心口?是什么令我焦燥不安?是母亲失去光彩的眼神,是父亲无奈的叹息。一切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我可能会面临的小升初考试的失败。

坐在课堂上,看着同学们兴奋地谈论自己的成绩,听着同学隐含讽刺的提问、冷冷的嘲笑,想着父母艰辛的付出、关爱的真情,泪水一次又一次地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十分消沉,因为我报考的一所区级重点初中至今没有给我任何的消息。

又是一个周六,上完补习班的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在阳台上呆呆地坐着。这时,我的爸爸妈妈走到我跟前。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没关系,儿子,这只是一次考试,成绩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你把所学的知识掌握牢固。”“对呀,明明,成绩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妈妈接着爸爸的话说。“我们所关注的是你有没有把自己真实水平发挥出来。”爸爸又说。

那天晚上,我反思着自己在学校和补习班的所作所为,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深刻检讨着,久久无法入睡,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下一次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一星期后,我再次踏进了考场,这是一所市级重点初中的招生考试。我想爸爸妈妈对我的叮嘱,沉着冷静地面对考试,考出了自己真实的水平。

第二天上午,我应邀去同学家共同完成周末作业。当我回到家时,妈妈喜出望外地告诉我,我被那所市级重点初中录取了,我顿时欢呼雀跃。

篇10:痛苦的欢乐作文

每次听贝多芬的《英雄》、《命运》交响曲及第九交响曲等名曲时,都情不自禁为之动容,随着旋律的起伏而感到震撼不已。这对我这种几近音痴的人来说是极少见的。我便一直惊异于一个失聪之人何以能创造出如此奇迹,及至读了《贝多芬传》才明白其中曲折。

贝多芬的一生可说是史诗般壮烈的悲剧。艰苦童年,爱情失败,疾病缠身,贫困交加,这些还都不足以摧毁他,他最大的痛苦——是孤独。看过他画像的人,都不禁从那逆立的乱发、令人震慑的目光推断其性格:孤僻冷峻,愤世嫉俗。而事实上不然,他慈悲,热烈,比任何人都热爱自然,渴望与人交往,热爱世界和人类。然而,却恰恰是这种美德深深加剧了他的痛苦;自从发觉开始耳聋,他就不得不选择了远离人群而独处,他不愿看到别人怜悯的.目光。这种被迫和人类分离的孤独是他最最无法忍受的。他就在这样强烈的矛盾中苦苦挣扎,受着身心双重的煎熬,几度差点被击垮。

耳聋,对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的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自己,而且为着人类,为着“可怜的人类”!没有如此热烈、慈悲的胸怀,他便可少受些苦楚。而他用被自己这种天性大大加剧的痛苦换来了人类的欢乐,这就是英雄的牺牲,多么悲壮的伟大!

篇11:痛苦的欢乐作文

又调和的结构,布局上。前奏摆开,进场引线人物,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意思是把真事隐(甄士隐)去,用假语村言(贾雨村言)写出,为闺阁昭传。纵观《石头记》,这石头感染的胭脂味仍是挺浓的,书中众闺阁裙钗个个堪称是女性豪英,须眉男子则个个近乎‘禄蠹国贼’,都是坏男人。曹先生可谓是女权主义第一人,对立男尊女卑,乃至有点重女轻男。他为女儿摇旗呐喊,表扬歌颂,天然生成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残余浊沫罢了。

《红楼梦》体现了一种落败的趋势,不管是宦途的、宗族的,仍是爱情的。这在喜聚不喜散、喜好大团圆的中国传统中是不行多见,当然也应是不行或缺的。萧史弄玉、相如文君、张生莺莺等等,俱是文人配佳人,但宝黛钗的三角恋却是以悲惨剧收场。我不得不感谢高鹗,虽然他在许多方面达不到曹雪芹的水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不,应说是谢世或登仙,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

关于她来说,死是她一切悲惨剧的总结,是她的摆脱,是她的完结。当她在地下安静地沉眠时,看着宝玉人在凡世寻觅出路,不得不说,她是美好的。不是我天然生成残暴看悲惨剧,但不是有这样两句,因祸得福,焉知非福?物极必反,苦尽甘来?

黛玉这大观园里的出水莲,逆和孤僻,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花前痴读西厢豪无避忌,言随心至,一向执着着自己的那份纯真,那份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大观园中,伤感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潇湘馆前,哀叹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落得个一缕香魂随风散。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自面世以来,人们对它的研讨工作一向没有间断过,并产生了一种专门的学识——红学。同是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文人佳人看到了纠缠,革命家看到了排满,谣言家

篇12:宣兵:画家全是痛苦多欢乐少

宣兵曾经画过一张白石老人的头像,其实他的艺术理念也近似白石老人,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物。白石老人的白菜、游虾,样样俗到极致,却也雅到非常,艺术的真谛不外如此。宣兵的“浊酒图”,宣兵的露着雪白牙齿的矿工,全是殊途同归,艺术是生活的升华。

艺报对话

艺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

宣兵:我从小学就喜欢各种文艺,不止是绘画,但是我从小就有绘画的天分,后来真正走向绘画是插队的时候,我当时在敦煌插队,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老百姓照不起相片,我常给贫下中农画头像,很多人排着队让我给他们画像。我的素描功底就是那个时候打下的。

艺报:那时候有老师指导你么?还是就自己画?

宣兵:没有老师,就是自己画,那时候谁也不认识,完全是凭感觉画素描、速写,我母亲为了支持我,专门从外地给我带炭笔。后来恢复高考,我考了敦煌县第一名,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我没去上。后来,我回去顶替了我父亲的工作。

艺报: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宣兵:我父亲是教导员,书法写得非常好。顶替父亲的工作,我干了七、八年,经常下矿区去画矿工,一直锻炼速写。我现在画的矿工也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后来兰州画院成立,我就调到兰州画院,正式开始绘画生涯,一直到现在。

艺报:你的老师是李宝峰?

宣兵:对,我1981年拜李宝峰为师,是李宝峰的大弟子。老师系统地给我讲绘画,从那个时候我开始走向国画。我喜欢画历史人物,当时在敦煌临摹打下了基础,所谓的基础是有点感觉,你看我的历史人物画都是以线来表达,其实中国历史人物画就是体现线和墨的感觉。

艺报:那什么时候开始画现实人物画?

宣兵:大概在1996年左右,1995年我在中国美术馆办完画展以后,就想画点现代人物画。历史人物也没放下,开始走两条路子。现代人物画我喜欢画藏民、矿工还有陕北的农民这些题材。

艺报:你的风格好像比较分明,有表达人文意义的,也有趋向市场的?

宣兵:我会创作一些主题创作,也会对于时代做出自己的观察和描绘。同时,我也会画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创作。我并不排斥市场,我从1995年在中国美术馆办完画展以后就知道画家一定要跟市场接轨,你的画应该得到市场的认可。画如果市场不认可,其实是无法进入一种状态。

艺报:跟随市场会不会局限你的发挥?

宣兵:不会,我是分两条路走的。市场是市场,表现自己的心声其实跟市场不冲突。我们一样来自老百姓,老百姓喜欢其实也是一种我个人的表达。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性格。

艺报:我看过一个采访,说你每次画历史人物之前,要去做很多功课,去查史料了解这个人物?

宣兵:我会。如果我要去画一个不了解的历史人物,我一定会去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这个人的生平、典故、轶事。我希望在画里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其实画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你得了解哲学、文学,而且还得精通书法。现在好多画家不会写字,其实这是很可悲的。

艺报:你是说一个画家需要有很深的文学积淀?

宣兵:不仅需要有很深的文学积淀,还得精通书法。画不是画出来的,应该是写出来的。写是一个高的层次,线是绘画的一个主要层面,如果书法不好,绘画的线条会看起来非常弱。

艺报:你平时看些什么书?

宣兵:历史人物传记、典故、名人自传,还有比较有自己想法的大画家的书,比如吴冠中的。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会点到我,会让我觉得非常有收获。

艺报:两种路子会不会互相影响?

宣兵:我的两种画法,是互补的,唯一现在遗憾的是我不会篆刻。篆刻其实是非常深的一门艺术,它把整个世界收到那一方小方块里,我不求精通,只希望能够多一些了解。

艺报:你现在还每天都画画么?

宣兵:画,每天六点半正常工作。早上画完一幅之后,休息一下,看会书,下午接着画。早上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改的。下午可能会有朋友来聊聊,处理下琐事,就算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也许在跟朋友的交流中,我就又得到一个点。

艺报:遇到瓶颈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宣兵:那太痛苦了,有时候画一张,画不好就觉得心里非常烦,不想画了。一个画家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就是画了一幅精品挂在墙上,那种喜悦比拿到钱还高兴。但是美了几天,又觉得不行。不断地痛苦着想要创作新的作品,但是快乐就是那一会。所以画家就是痛苦多欢乐少的一群人。如果实在画不出来的时候,我就会不画了,放下笔,去看看书、看看画册,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艺报:什么样的题材,容易触发你的灵感?

宣兵:矿工,我对矿工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每次看见他们都忍不住拥抱他们,我画了大批的关于矿工形象的作品。我下矿下过四次,去观察他们的生活。这几年,我就在琢磨着怎么画出点新的东西出来。矿工是非常苦的。

艺报:但你笔下的矿工有多数带着一种笑容,散发着一种阳光的气息。

宣兵:当然,矿工有矿工的欢乐。他每天就想挣到钱去喝点酒,寄给家人,很简单,但是很知足。就因为危险性大,所以他们更容易满足。 而且现在大部分矿工的工作环境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了。

艺报:除了矿工自己本身的阳光气息,你的绘画风格,和你本身的性格是不是也有关系,你自己本身是不是一个很开朗的人?

宣兵: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我总觉得人应该自己去寻找乐趣。别把自己搞得太累,你越是觉得自己赶不上别人,越苦恼。顺其自然是最好的状态,你可以痛苦地去思考一个绘画的命题,但是你不该使它成为你生命的主体。所以很多人都说看不出我有52岁了。

艺报:我也没看出来,你是个很讲究养生的人吗?

宣兵:不会,我从不刻意注意这个事情,这是个心态的问题,我觉得一个人要想健康就得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一颗平常心。

艺报:你烟酒不忌么?

宣兵:我几乎不抽烟,但是酒还是要喝一点的,而且你发现没,我画的人多古代人物,都是在喝酒。酒是中国人表达感情的途径之一。

艺报:你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一种愉悦的情绪么?

宣兵:看这幅画“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是不是就是一种很愉快的感情?你看着会不会也觉得心情比较愉悦?这就是一种心态,抛开一切烦恼。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一件愁事,就把它从大想到小,从小想到没。

艺报:你会不会逼自己在艺术上一定要达到某种成就?

宣兵:不会,这是一个过程的积淀,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我现在画历史人物已经形成我的风格了,就算把落款遮住你也能看出是我的。但我也想变,不过不可能一下子就变化,变化也必须是慢慢的。

艺报:你是否认同一个画家应该保持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篇13:痛苦的作文:失败的痛苦

当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名单,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往下看,一直等到鼠标无法再向下滑时,我呆住了----名单上没有我的名字!这是数学希望杯竞赛获奖者的名单。我是信心满满地,心里怀着一团或打开电脑的,可当我发现名单上并没有我的名字时,我心里的火熄灭了,揣着一块冰离开了电脑。

我无法想象自己失败了,在我的心里,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无论是几何题,应用题,还是其它的题目,我做它们都是易如反掌,不会像做语文或英语题那样绞尽脑汁也弄不出什么名堂。可我居然落榜了,着是我怎么也不能相信的事实。

三个月前,我知道了自己杀入了决赛,当时心情是又兴奋又激动。走在大街上,我都在想我是数学天才,我进入了决赛,我昂首挺胸,迈着正步走。回到家,我总是先打开电脑玩一下,再写作业,妈妈劝我:不要玩了,复习一下数学,马上要决赛了。可是我很不耐烦地说:急什么急?你怎么那么唠叨呀,都进决赛了放松一下不行吗?妈妈也不再说什么,无奈地离开。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在我与同学聊天是,在我玩电脑时,在我看小说时,它不打声招呼就自己流走了。决赛的日子来了,怎么办?我都没有复习?我干着急。我叫你复习你不听,现在急有什么用?妈妈说。你根本没有‘深入‘地劝我,只是叫一声。我总是有一万个理由。进入了考场,看着那些嘲笑着我的似曾相识却记不起解法的题目,我的眼睛模糊了。

现在获奖名单公布了,我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妈妈问我情况如何,我支支吾吾不知道怎样回答,妈妈看出了端倪就没有再说什么。晚上躺在床上,梦乡中,无数人围着,指着我说:没出息!没出息!我惊醒了,房间黑黑的,正如我的心。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复习,一定成功。我心想。可事实上,我失败了,由于我的骄傲,我的贪玩,我失败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痛苦的欢乐作文】相关文章:

痛苦的生病作文05-19

痛苦的早上作文05-30

痛苦的日子作文05-31

痛苦的树根作文06-01

我的痛苦作文08-05

痛苦的回忆作文09-09

享受生活的痛苦作文09-01

痛苦的事作文04-15

战争带来的痛苦作文04-19

关于痛苦的作文评语04-21

上一篇:杨庄镇一中教科研月活动总结下一篇:心态治病也致病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