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2024-07-26

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精选6篇)

篇1: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保护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保护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新疆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一要做好新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二要加快新疆生态体系的建设.三要集中治理荒漠.四要加强新疆生态环境治理.五要发挥政府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作用.

作 者:刘望秋  作者单位:阿克苏地委党校,新疆阿克苏,843000 刊 名:兵团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XPCC OF C.P.C 年,卷(期):2008 112(3) 分类号:X2 关键词:保护   新疆   生态环境  

篇2: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其实,说起生态文明,说起我以前的做法,我深感愧疚。

以前,我总以为生态文明离我很遥远,所以乱仍垃圾,浪费资源这种事我是经常干,虽然别人多次告诫我,要保护生态环境,可我却总是满不在乎。让我印象最深,也是让我最惭愧地要数那一次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天空还飘起了小雪。可偏偏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我做值日。这么冷的天谁不想早点儿回家?于是我们着急慌忙地做完了室内的值日,最后只剩下垃圾没倒。可谁想在这么冷的天去倒垃圾呀!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我估计我们就是那“三个和尚”了保护环境作文800字:保护生态文明保护环境作文800字:保护生态文明。几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大眼瞪着小眼,瞪了半天,组长才发话:“这垃圾总得有人倒,可你们都不愿意,我看不如这样吧!采用抽签的方法决定谁去倒。”说罢,从桌子上拿起几张废纸,又拿了一根笔,涂涂画画一阵后,她将纸条递给了我们。我顺手拿了一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它。可偏偏、偏偏我抽中了。无奈,我只得去倒了。我用脚踩了踩装得满满的垃圾,提着它下了楼。

不料,刚一下楼,一阵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雪向我刮来。我连忙闭上眼睛,待风刮完后,我觉得垃圾好像轻了许多。紧接着,我眼前就飘过了几团白色的东西。遭了,垃圾被吹飞了,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人,算了!不管了,倒了垃圾好回家。可正当我走时,我却听到了一个声音:“姐姐,不要走,纸已经不‘飞’了,快把它捡起来好吗?”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刚入学的小女孩,正在望着我。我刚想去捡,可转念一想:不行,如果被人看见了,多丢人!小女孩看我不动,就自己捡了起来,我看着小女孩,心想:人家才是一个刚入学的,就这么知道环保,可我呢?都一个中学生了,真是自愧不如啊!想到这儿,我与小女孩一起捡起了垃圾。这次虽然回家晚了,可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课。自那以后,我再也不做对生态环境不好的事情了,每当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我会主动上前制止。因为我知道,生态环境是否文明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是的,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也无法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但我们要从小培养生态文明从我做起的理念。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不浪费资源,节约每一滴水,不乱仍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在学习上少用或不用木制铅笔,学会废物利用,提倡低碳生活……。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也能为生态文明贡献不小的力量。

篇3: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及时向农民发布当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信息, 对玉米螟、灰飞虱、粘虫等13个重大病虫害发生进行监测, 共设立59个监测点。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建立二支专业化机防队, 进行药剂和药械扶持, 统防统治。指导农民及时有效的施药, 并大力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以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危害。在全市实施绿色防控技术, 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推广水果套纸袋和特制微膜袋技术、推广性诱剂应用技术。在全市推广玉米田新型化学除草剂, 改传统播后苗前土壤封闭为苗后茎叶处理, 使玉米田除草更合理、安全、生态, 为消除“老三样”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提供了有效途径。

2 加强降污平衡施肥技术推广

指导农民运用充分发酵好的农家肥料做基肥, 增加土壤有机质, 坚持有机化肥与无机化肥相互结合使用,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指导农民按各地块不同地力和养分含量科学、有效施用肥料。在全市推广各类测土配方施肥96715万m2,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8337.5万m2, 推广秸秆还田技术3335万m2, 增施有机肥等。发放设施农业配方施肥推荐卡、配方施肥指南, 并建立百千万亩示范区。

3 加强农业环保监测力度

提高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思想认识, 强化对农业环境的监管, 成立了农业环保监测站, 通过市农业中心、乡农科站、村技术员为主力的三级结构, 设立农业面源监测点。在全市范围内的全部23个乡镇、街道 (办事处) , 开展了国家级的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工作, 共采土样3400个, 其样品检测砷 (As) 、汞 (Hg) 、铅 (Pb) 、镉 (Cd) 、铬 (Cr) 等5种污染物总量, 同时测定土壤p H值、阳离子交换量 (CEC) , 这为摸清我区 (市)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布、特征等基础信息, 为开展产地安全区划和等级划分、为科学设置国控点、开展动态预警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重点可疑地区的水、土加强监测, 科学评价, 及时通报农业执法大队及环保部门进行处理。针对目前农村乡镇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 污染逐步加重的这种情况, 对工矿企业周边地区进行重点监控, 有效实施其对农业资源环境影响的监察。

4 科学处理农村垃圾, 遏制污染

杜绝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示范项目在广大农村积极建设家园清洁设施、田园清洁设施、村级公共清洁设施。清洁种植、清洁养殖以及清洁庭院的建设为手段,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减轻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农膜、作物秸杆、农资包装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堆集、及时清理、合理处置, 达到田园清洁生产, 家园生活环境净化。

5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力度

结合“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三大培训项目对全市4410名农民学员进行了培训。宣传农药使用常识, 提高科学使用农药水平, 加强农村环保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知识、技术的培训。并在“大连电视台”和“普湾电视台”制作节目, 进行电视技术讲座。与此同时, 发行“农业科技月历””、“农家富””、“推广简报”、“病虫简报”等, 这一系列措施对宣传农村清洁生产, 使农民更确切的了解农业环境保护知识, 认清农业污染危害, 从而增强农民对农业环境的保护意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6 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在广大农村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 推广和普及沼气池建设, 利用人畜粪便和作物秸杆等废弃物资源, 生产沼气燃料和沼液沼渣等高效的有机肥料, 带动养殖业和绿色、无公害种植业的发展。在全市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整合无公害农产品、工厂化育苗和标准化生产等技术, 推广“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重点在15个大区进行示范推广, 并建立了4个百亩连片示范方。免费发放菌剂、补贴蔬菜苗、技术资料等。推广“日光温室果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 免费为部分示范户安装滑道式运输车, 提供“PO”棚膜, 发放“利凉”夏季遮阳降温产品及樱桃番茄“丽粉”示范用种。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和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技术, 积极实施秸杆颗粒燃料, 病虫草鼠害统防统治技术, 多措并举, 控制好农业面源污染, 减少重金属及其它农用化学物质对农业资源环境的污染。

摘要:农村居民生活污染, 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投入品的污染, 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废弃物的污染, 这一系列的农业面源污染途径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 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此, 本文从农业技术推广, 宣传、培训入手, 探讨了普兰店市的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业环境,农业废弃物,清洁生产,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辛继红, 莫利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6) .

[2]刘梅, 王咏红, 高瑛, 尹世久.我国农业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10) .

[3]淤嘉祜.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 1997 (03) .

[4]王冰, 陆旭蕾.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09) .

[5]贾春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北方环境, 2010 (04) .

[6]唐于银, 魏国平, 张晓青.我国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 2010 (04) .

篇4:强化环境保护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国、全社会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重要决策。生态文明绝不是一般意义的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也不简单是一个污染防治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道路问题、经济结构问题、消费方式问题。

在第六次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搞好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关键是加快“三个转变”。 “三个转变”的主要内容:第一,是由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第二,由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同步转变;第三,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转变为既靠行政手段,又依靠政策、政治、法律、技术等综合手段来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三个转变”的提出,结束了长期以来经济和环保关系的争论,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我对经济和环保的关系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就叫资源节约,后者就叫环境友好,加起来就叫又好又快,GDP能搞多少就搞多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绝不宽容污染。不搞环境保护带来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一次对经济发展乃至文明进行的洗礼,哪个国家能够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就能在危机后更加稳健地发展,反之则可能陷入社会的危机,甚至发展成果毁于一旦。

前不久,网上说环保部一次批了90多个“两高一资”项目,说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改变了原来的环境保护政策,海外媒体也参与了炒作,我认为这不符合事实。实际情况是,2008年我们卡住了156个高耗能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4300多亿元,这才是事实。所以,这种不符合事实的炒作,不是无知便是偏见,说得严重则是别有用心。

在金融危机中,全世界都很关注中国的环保问题,也有些议论,好像我们把钱都投到金融债上和基础设施上了。实际情况是,国家4万亿一揽子计划中,有3800亿用于环境和生态问题。胡总书记讲,在金融危机当中,千万千万不要搞“两高一资”项目,千万千万不要搞简单的重复建设。保护环境是最大的民生。要在金融危机当中培养新的产业,这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世界上有两个不争的事实:第一,认为环境问题是世界问题的复杂体;第二,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在国际上也没有争论。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把握自然规律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

我们还要注意加强环保部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管理机构向基层延伸,强化地方环保部门的基础能力,形成政令畅通,高效有力的决策执行,团结和动员各方面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形成环保工作的合力和统一战线,环保才有希望。

(周生贤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

篇5: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层面的重大突破。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不健全的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全会决定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总的思路是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

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只对部分自然资源开展了资产化管理的实践,主要是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海洋(海岸带)资源、土地资源等,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很多量化的东西并没有解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相当薄弱。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行政权、经营权混乱,归属界定不清。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分割的,产权虚置或弱化,造成权益纠纷迭起、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针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的问题,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的要求。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

一要建立明晰的资源产权关系。资源产权改革的市场化,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开来,使所有者(国家)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经济契约关系,建立起一种市场化的完善的产权制度。根据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多样化特征,应分门别类建立起多样的所有权体系。

二要促进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市场化。从物权角度对自然资源使用权做出明确规范,引入自然环境资源使用权通过市场竞争有偿获得的产权安排制度,打破传统的“公有公用公营”的方式。

三要建立资源产权交易市场。整顿和规范资源产权,创造良好市场建设环境。对资源采取招标和拍卖的方式出让,促进资源产权化。

四要引入自然资源产权代理者竞争机制。引入资源产权代理者竞争机制,就是引入政府间的竞争。把资源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迫使政府对公民的环保需求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有效解决政府因其他工作目标凌驾于环保目标之上等诸多政府失效问题。

五要完善立法,为资源产权改革的市场化提供法律保障。继续完善产权的法律制度,重点是资源资产产权交易主体、产权交易规则和产权招标拍卖等制度。

国家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行使所有权并进行管理和国家对国土范围内自然资源行使监管权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权人意义上的权利,后者是管理者意义上的权力。这就需要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自然资源的用途管制制度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力求在优化开发区域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在重点开发区域做到增产不增污,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限制开发区域确保生态功能恢复和保育,逐步恢复生态平衡;在禁止开发区域,遏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全会中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地方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生态赤字大,生态脆弱地区已占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现有的生态状况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相比,差距较大。直面我国生态透支严重的现实,高设生态红线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它是永续发展的保障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生态需求的底线。“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实施“三区推进”(即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战略,为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提供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一要科学划定生态红线。要结合贯彻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积极开展研究论证,尽快形成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的完整方案。

二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要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改变唯GDP的观念,淡化GDP考核,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四要建立功能保护区评价指标、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及预警体系。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保护区域的管护能力。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此次全会再次强调该项问题,表明了我们党要从制度上根本调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决心。

一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要以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思路,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和贸易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二是建立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合理的资源定价制度,使资源价格正确反映其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继续深化绿色信贷、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政策。

三是建立健全环境税收政策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因子纳入相关税种设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逐步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并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计税方法,适时开征生态环境保护税种,合理提高各类排污费征收标准。

四是探索推行资源环境资产化管理和环境产权、使用权交易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竞争的资源初始产权配置机制和二级市场交易体系。改革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重点在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供气等市场化条件较好的领域推行政府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推动企业成为节能环保的实施主体和投入主体,形成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多方并举、合力推进的投入格局。

五是全面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标准、程序和监督机制。要广泛调查各利益相关者情况,合理分析生态保护的纵向、横向权利义务关系,科学评估维护生态系统功能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确保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相统一,做到应补则补,奖惩分明。

六是加快建立完善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

篇6: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论文

保护环境,共建社会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关键字:生态文明;现状;环境保护 一.当前我国的现状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还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蓝天碧水、惠泽民生。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只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件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提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就我国而言,我们面临的生态问题有:

1、森林面积锐减。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少林缺材的国家,森林资源很不丰富,而且分布极不均匀。目前,我国每年采伐利用、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等消耗的森林资源近2亿立方米,超过国家计划采伐量的2/3。

2、草原退化。我国原本是一个草地资源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3.9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但人均仅为0.33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草地质量不高,低产草地占61.6%,中产草地占20.9%。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超载放牧和过度使用,加上气候干旱,使草地逐步沙化。

3、土地荒漠化和沙灾。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

4、耕地面积减少。近年来,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到了一种近乎于掠夺的程度,这使得有限的土地承受着过大的压力。同时,化肥的大量施用致使土地质量明显下降。

5、水土流失。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6、生物多样性破坏。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肆意捕杀保护动物、采伐、滥挖药材、导致大面积生态破坏,致使某些动植物濒临灭绝,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7、海洋污染严重。在我国,近年来共发现赤潮种类20余种,2003年近海共出现119次赤潮,累计污染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

8、成市空气污染问题。我们可爱的首都北京,空气质量频频出现重度污染,部分地区PM2.5实时数据曾一度超过900。许多化工厂等不按要求排放气体,甚至在夜里排放大量污黑的工业尾气,对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9、水环境污染问题。全国七大水系中42%的水质超过三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水源),36%的城市的河段为劣五类水质,丧失了使用功能。75%以上的湖泊遭受氮、磷污染,富营养化加剧。无数大型工厂排污超标,据新闻报道,一些非法养殖场不按标准排放、处理污水,导致附近村民乃至整个村庄遭受污染,面临危险。

10、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处理率却只有55.4%,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

11、城市噪声超标问题。全国有近2/3的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看到以上问题,我们会作何感想?严酷的现实已经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环境迫在眉睫!二.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中国面临巨大的环保时代挑战。2011年1月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在全球接受调查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位居第一,列第二到第五的国家分别是挪威、乌拉圭、瑞典和冰岛。位居倒数5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朝鲜、中国台湾、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和乌兹别克斯坦。中国位居第133位,列全球倒数第12位。在2002年第一次发布该指数时,在全球接受调查的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29位,列全球倒数第14位。

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崇拜各种自然之神,就讲究“天人合一”,提供给人们一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尺度。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参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1.加强教育,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我们可以把环保的意识渗透到孩子的课本中,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比如日本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垃圾归类,小狗的粪便随时采集到垃圾袋中。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们要大力宣扬环境保护意识,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要知道保护环境就是造福自己,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

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一些不自觉的人会钻法律的空子,破换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的内涵, 使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增加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我国政府应当加大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合理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面积的覆盖率,让城市的雾霾天气重现蓝天。

4.循环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我们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生活。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但碳排放总量突出,我们应当提倡低碳生活,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如果你是有车一族,如果你居住地距离单位并不十分遥远,请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也许你因此牺牲了几十分钟的睡眠时间,但你收获的却是新鲜的空气、沿途的风景以及越来越健康的身体。我们都知道,纸是由树木制造而成的,而树是一个天然的二氧化碳吸收器,同时可以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如果没有了树,地球将无法想象会是一种何等景象!大家还应该节约用纸,减少或杜绝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这样可以挽救许多要被砍伐的木材。除此以外,在生活中做到低碳并不难,比如使用环保购物袋,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家里的废物利用,减少乘坐私家车等等。同时,多种一些花花草草,也是非常不错的明智之选。四.结语

上一篇:大班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方案下一篇:民办幼儿园办园申请报告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