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政策

2024-07-16

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精选8篇)

篇1: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政策

本公司全体本人声明书

本人声明了解公司到保护本人的基本权益的期望,为本人提供健康、安全、环保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一个公司的基本目标。本人清楚理解公司的社会责任政策,明了自己的权利和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并愿意监督公司的社会责任的政策的执行。

本人做出如下声明:

1. 符合法律及生产法规:

公司需遵守其所有经营业务所在地的法律及法规,并定期向本人传达相关要求。

2. 禁止使用强制劳工:

公司不使用非自愿、强制或非法贩卖劳工。全部本人为自愿受聘,公司不雇用或不支持雇用强制性劳工的行为,也不要求本人在受雇之时交纳押金或保存身份证于公司。反对供应商使用囚工,严禁将产品分包给监狱生产。

3. 禁止聘用童工

公司不雇用任何不满16周岁的童工并不支持雇用童工的行为。

4. 禁止骚扰或虐待劳工:

公司需提供一个不存在任何形式来自管理者或者同事骚扰、虐待和体罚的工 作环境。

5.符合薪酬与福利规定:

公司最少支付本人需符合平度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包括所有指定工资、津贴和福利。了解公司的薪酬结构和构成,加班费和各种福利的发放规定和计算方式。

6.符合工作时间规定

公司需在工作时间及加班方面遵守国家的规定,而且保证每周7天中本人至少休息一天,加班必须征求本人的同意。了解公司关于工作时间的具体规定,公司不得胁迫本人加班。

7.禁止歧视:

公司需保证根据本人的执行工作的能力,而非个人特征或者信仰来雇用、支付报酬、福利、晋升和解雇本人。8.符合健康和安全标准:

公司需保证提供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竭力保证本人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不将本人置于危险的工作条件下,同时保证宿舍的安全和卫生。9.保障结社自由及集体谈判权:

本公及全体管理层承认和尊重本人行使自由结社及集体谈判的合法权利。允许本人有自由结社和参加工会的权利,并尊重本人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并保证本人代表不受歧视,并在工作环境中能够自由接触本人。10.符合环境管理要求:

公司需遵守适用于本企业营运的环境管理条例、法规及准则,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保护的做法。遵守适用的国家及地方环境法规,在环境管理过程计划中持续改善,进行污染防治及减少环境污染。本人也需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公司的规章制度,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11.符合海关规定:

公司需遵守适用的海关法令,特别是确保设置并持续执行符合有关防止非法转运产成品的海关法令程序。本人愿协助公司执行相关的程序要求,检举可疑人员,防止走私或者破坏工厂的事件的发生。12.符合安全规定:

公司需维持安保程序,以防止未经许可的货物出口(如毒品、爆炸物、生物危险品和/或违禁品)。本人愿配合公司完成相关工作。

声明人:全体员工

日期:2012年2月10日

篇2: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政策

为纪念第1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10月17日,在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和中国致公党中央联合举办的“中国农村信息化扶贫论坛”上,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参与扶贫是企业反哺社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的具体体现,我呼吁广大的企业都要行动起来,为做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公民,投身到扶贫的慈善事业中来。”

从根源上解决贫困

“给钱不如给本事!”这是梁娇珍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梁娇珍是南宁红太阳饲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富裕后的她给自己立下了为农村脱贫致富作贡献的“军令状”――致富不忘本,一定要多想想别人,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富起来。

梁娇珍根据自己办饲料厂的便利,看准养殖业是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容易开拓的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决定走“造血型”扶贫之路。她招收贫困地区的农民到公司工作,通过公司技术培训部,对他们在养殖技术、饲料生产流程等方面进行业务培训,使这些“求学者”从理论上领会各种饲料的效能原理,从实践上掌握养殖的操作程序,以便回到各自的家乡,尽快开展养殖生产,带头脱贫致富。

农民王天亮从公司学到技术返回家乡后,梁娇珍先后共投入近100万元的饲料扶持王天亮的养殖场。如今,王天亮的养殖场已发展成拥有4000多平方米的武鸣县扶贫重点榜样基地。一花引来百花开,王天亮的养殖经验带动了周边村屯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使不少仍在温饱线上拼搏的群众迅速走上科技养殖致富的路子。

“哪里有贫困,我就帮扶哪里。”1996年以来,梁娇珍从靠近广西较为落后的广东高州、信宜两地招工30多人进厂学习养殖技术。梁娇珍鼓励和支持他们带着学好的技术到广东各贫困地区发展养殖业,和当地群众一起脱贫致富。为了扶持该项工程,红太阳饲料公司先后投入300万元饲料,及时解决他们在发展养殖业中遇到的困难,碰到技术问题时,更是手把手地指导。

像梁娇珍这样的故事,在参与扶贫的爱心企业中已经越来越多。

扶贫日益被企业家们关注

种种迹象表明,从改革开放中率先得益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越来越频繁地在参与各种扶贫济困活动。

民营企业正泰集团的老板南存辉从2003年开始捐资2080万元人民币用于扶贫。2004年1月,他与另一位温州的民营企业家发动成立了中国首家民企扶贫济困总会浙江乐清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首期募集1.5亿元,认捐的民营企业家至今络绎不绝。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山区和革命老区的困难群众的扶贫救助。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田爱习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在致富后有反馈社会的欲望,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企业文化中融入公益意识。他们的公益行为不仅仅表现在为穷人直接“输血”钱物救济上,更有“造血”帮助贫困人群脱贫的新做法与新机制的探索。

10多年前,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为代表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响应“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发起实施了一项名为“光彩事业”的开发性民间扶贫活动。如今,这一事业在中国一些贫困地区蓬勃开展。因为中国民营企业家创造的“光彩事业”在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联合国已将“光彩事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开发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范小建说,今后,民营企业家在中国减贫工作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世界贫困人口的大幅下降作出了贡献,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主要依靠自己努力,改革开放加快发展,使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500万,去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表明,过去25年,全球脱贫事业成就的67%来自中国。但中国面临的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目前,仅靠政府力量不足以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政府将继续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参与到扶贫事业当中来。

政策激励促进企业参与扶贫

10月15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一份《关于边疆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视察报告》提交给常委会审议。参与视察的委员们以广西百色为例进行了剖析:广西拥有丰富的铝土矿和水能资源,本可走出一条靠优势资源开发产业脱贫的新路。但由于现行政策和体制的局限,已建项目的附加值、税收被大量转移,难以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大量初级产品运到外地加工,在本地没有形成产业链,严重制约了当地扩大就业和工业化进程。

考察团在《报告》中建议,要为老少边穷地区制定特殊的产业开发扶贫政策。建议把产业开发扶贫作为扶贫的主要方式,对类似百色这样的资源富集型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制定特殊政策予以扶持。同时,对产业开发产生的利益要实行“多予少取”或“只予不取”。要制定特殊税收政策,调整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成比例,避免出现贫困地区只有税源增加而没有相应税收收入增加的情况。

篇3:企业社会责任与税收政策刍议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狭义的概念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而目前我们所通常使用的是广义的概念, 即企业对自己的股东和股东以外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应履行的责任。换句话说,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要求企业对股东利益负责, 还要求其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以及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具体来说, 包括遵守商业道德、提高产品质量、重视对劳动者的保护、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公益事业、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等。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能源短缺、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诸多社会问题随之而来, 生产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断。20世纪70年代以来, 欧美国家出现了一场与国际劳工运动、消费者运动、环保运动、女权运动密切联系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社会公众通过拒绝购买不符合基本人权标准的企业的产品、设立“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等方式来修正企业的行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出现了包括跨国公司、工会组织、消费者组织、非政府组织在内的生产守则多边机构, 对跨国企业进行社会监督, 并逐步形成了一些评价体系和认证制度。1999年1月,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正式提出“全球协议”计划, 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启动。该协议规定了企业在人权、劳工、环境三个方面的九项原则, 是国际公认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 并很快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政府以及跨国公司的积极响应。

纵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企业和社会各方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社会要求也是世界趋势, 是每个想获得长远发展的企业都不能回避的话题。从本质上来说,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其实是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归根结底, 是企业利益实现机制的重构。企业已经无法在不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情况下, 单纯通过战胜竞争对手取得胜利。失去社会公众的支持, 不仅会削弱企业的社会资本和核心竞争力, 甚至会被直接取消竞争资格。

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传入中国, 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从2005年“企业的社会责任”首次写入《公司法》到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国家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给予了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也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首先, 中国经济经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 企业在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受到一系列国际标准的限制, 如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制度的出现, 成为许多依靠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壁垒。如果企业不积极调整战略, 适应国际规则, 将会失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其次, 企业作为社会单位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唇齿相依。一方面, 企业在创造效益、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会对公共利益带来损害 (如环境、能源、价格垄断等) , 因此, 企业有责任对社会进行补偿;另一方面, 企业通过履行责任, 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再次,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新的竞争力要素, 对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只有能够顺应潮流、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并且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 才能够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获得长远发展。

在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现的今天,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社会需求, 也是企业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求。而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也绝不仅仅是法律或道义上的责任, 更是有眼光的企业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遇的战略投资。事实证明, 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够获得政府、投资者以及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从而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发展机会;相应的, 政府和社会通过对这类企业的扶持, 也能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税收政策建议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一方面需要企业转变生产经营观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之道, 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绝非一朝一夕之功。2006年3月, 国家电网首次对外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成为我国中央企业对外正式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目前, 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但总体来看, 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忽视自己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起的作用, 尽量逃避税收和社保缴费;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 较少关心公益事业;缺乏公平竞争意识;缺乏商业诚信等。现阶段, 我国企业来自消费者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压力有限, 因此, 政府无疑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导、激励和扶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税收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可以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 以其主动、直接和刚性的调节方式, 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

(一) 适时调整公益性捐赠税收政策, 促使企业关注公益慈善事业

现行税法规定, 企业对外捐赠涉及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捐赠货物视同销售政策以及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所得税前扣除政策, 主要涉及的税种有增值税等商品劳务税以及企业所得税。举例来说, 若某企业用自产货物对外捐赠, 一则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如果是消费税应税商品, 同时缴纳消费税。其二,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将货物用于捐赠应视同销售货物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同时按规定的比例计算当年可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 在营业税方面, 房地产开发商捐赠开发产品也应视同捐赠货物, 依法计缴营业税。由上可知, 企业无偿捐赠不但要承担捐赠成本, 还要增加额外的税收负担,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进行公益捐赠、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也减小了政府对企业捐赠的激励效果。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 在捐赠货物视同销售政策方面, 可以借鉴企业所得税法捐赠支出的税前扣除办法, 将捐赠支出划分为公益性捐赠和一般捐赠, 对于公益性捐赠改“视同销售”为“不得抵扣进项税”, 从而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降低企业因公益性捐赠而增加的税收负担。第二, 在所得税前扣除政策方面, 可适当调高捐赠支出的税前扣除比例, 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加捐赠额度。另外, 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等公益性捐赠项目, 可考虑税前全额扣除。第三, 为了有效防止企业借捐赠名义逃避税收, 应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捐赠管理体制, 加强对公益性捐赠行为的判定, 规范公益性捐赠票据管理。最后, 对于类似汶川大地震的重大突发事件, 可以采取临时税收优惠措施, 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鼓励企业在关键时刻向社会伸出援手。

(二) 完善环境税收制度, 促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

环境责任, 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需要企业逐渐树立环保意识、严格遵守环境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 也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手段进行限制和激励。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 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 我国也在积极探索税制“绿化”之路, 通过税收政策引导市场微观主体行为,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环境税收体系, 税收政策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就现阶段而言,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 增强资源税的税收调节功能。将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严重破坏或短缺的资源逐步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改进资源税的计征方式, 将现行的以销售量或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改为按产量计税;适当提高资源税的单位税额, 以矫正目前过低的资源价格。

第二, 加大消费税的环境保护力度。2008年11月5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将含铅汽油的税率调高至0.28元/升。目前, 可进一步将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如电池、一次性用品等) 。同时, 对低污染产品实行减税或者免税 (如无铅汽油等) 。

第三, 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 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包括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清洁的生产过程以及提供清洁的产品和服务。从企业所得税角度来讲, 企业用于治理污染的固定资产可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于环保类产品、技术的研发费用以及为治理污染而改进设备、改革工艺的投资可分别采取加计扣除和税额抵免的优惠措施;从增值税角度来讲, 对于企业生产的用于消烟、除尘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环保设备可增加减免增值税的优惠规定。2009年1月1日起开始全面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 对于鼓励企业购置清洁生产设备、加大环保设备的投资力度也有积极作用。

第四, 调整税收优惠政策, 发展循环经济。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税收政策可以从多个环节加以引导和鼓励。一是对于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以及销售能源综合利用类项目给予减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二是制定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 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 促进废旧物资的再利用;三是对循环经济的科研成果转让、技术转让通过免征营业税等方式加大税收支持力度。

第五, 适时推行排污费改税。目前, 我国开征独立环境税种的条件尚未成熟, 可以先从现有的排污费征收范围入手, 将排污费中的污水、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收费改为征收水污染税、空气污染税以及垃圾税, 之后再逐步扩大征收范围, 提高征收标准。通过排污费改税, 可以增强企业污染付费的刚性, 提高征收效率和管理的规范性, 有效促进企业履行环保责任。

(三) 完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 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无论是环保产业的发展还是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 都是以科技进步和持续创新为前提的。要想企业有“心”更有“力”来履行社会责任, 加大科研投入, 促进科技发展是源泉也是动力。税收政策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引导企业的科技投入:一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改变技术研发的成本收益对比, 增加科技投入的预期收益,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二是有效降低企业科技投入活动中的风险, 解除企业进行研发的后顾之忧。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 在投入阶段, 可以加大对企业研发费用的税收扣除力度, 对于科研设备实行加速折旧, 对于科研用房采取免征房产税的税收优惠措施;其次, 在产出阶段, 通过增加对新技术、新产品销售环节的税收优惠规定, 鼓励新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再次, 通过税收的“亏损结转”政策降低企业的科技投资风险;最后, 对企业的人才培养投入予以税收支持, 如培训费的所得税前列支, 教育费附加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酌情返还等。

(四) 营造税收法制环境, 确保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一个有序、高效的税收法制环境不仅能够保证各项税收政策的有效落实, 实现引导、激励和限制企业行为的政策效果, 而且有助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有效遏制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 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从而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 激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完善税收法制环境一方面应完善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 对于条件成熟的税收法规、条例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及时提升法律层级, 增强税法的权威性;另一方面, 坚持依法行政,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税收政策, 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健全税收征管工作机制, 完善纳税评估, 强化税源管理, 加强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同时, 应进一步加强税务机关与工商、银行、海关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协作机制, 促进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税收以税法作为保障, 相对于费具有较强的刚性, 有利于规范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对节约社会资源、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 从长远来看, 应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逐步改为税, 如前面提到的排污费改税、征收社会保障税以及适时开征燃油税等。

参考文献

[1]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龚辉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5.

[3]荣刚, 姚娟.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工会论坛, 2008 (7) .

篇4:企业社会道德责任财务政策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财务政策

一、企业社会道德责任财务政策的涵义

1、企业社会责任

美国企业社会责任专家、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尔奇·卡罗尔对企业社会责任给出了具有代表性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

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之上,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分六大内容。它们分别是:经济责任——企业维持日常的生产经营所应承担的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责任;法律责任——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照章纳税、公平竞争所应承担的责任;维权责任——企业应规范履行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责任;环保责任——企业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不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责任;社区责任——企业自愿参与社区的建设,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的责任;慈善责任——企业支持慈善公益事业进行志愿服务的责任。

2、企业社会道德责任

对于企业社会道德责任财务政策的研究,笔者更倾向于我国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更为细致的阐释和划分,并将其六大内容界定为两大层次,以便更好的进行理论探讨。

第一个层次是企业法律责任,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维权责任、环保责任这四方面的社会责任归结为第一层次,为企业的“法律责任”。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一个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对于社会基本责任的承担,是不论企业是否情愿都应该去做甚至做好的事情,是带有“刚”性的对企业的硬性约束要求。第二个层次是企业社会道德责任,社区责任以及慈善责任,表现为企业的社会道德责任,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企业承担社会道德责任是企业的形象之本,是提升企业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更要懂得回馈社会,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也是研究本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

3、企业社会道德责任财务政策

财务政策是指政策主体制定的用以规范、引导、激励和约束财务行为的一套指南和规则。企业财务政策是企业用来调整和控制企业财务行为的重要工具。

企业社会道德责任财务政策,是指企业在配置经济资源时充分考虑承担社会道德责任,构建的用来调整和控制企业有关承担社会道德责任财务行为的依据和手段。它决定着企业在进行财务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向和经营理念、具体行为和处理方式,它是企业在承担社会道德责任方面的指向灯和风向标,是企业有意愿承担社会道德责任的经济基础。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对企业社会道德责任的具体经济活动进行筹资管理、投资管理以及收益分配管理,它解决的是企业中谁来承担、承担什么、怎样承担社会道德责任的具体问题。

二、研究企业社会道德责任财务政策的意义

1、产生正的外部效应性

企业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是企业回馈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企业外部环境而言,一方面,众多企业根据社会道德责任财务政策所做的各项努力对整个社会而言能够带来良性效益;另一方面,企业会给其利益相关者正面良好的发展前景,包括与企业有关联交易的相关企业、消费者、债权人、所在社区等。

2、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承担社会道德责任必将获得政府和消费者的关注和赞许,而政府的支持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消费者的信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这都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企业承担社会道德责任也为员工及管理层创造更多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幸福感及成就感,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3、提供制度依据和保障

企业社会责任道德财务政策可以为企业实施相关项目提供制度依据和实现保障。在企业承担社会道德责任具体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方案选择、实施形式、风险控制方面,财务政策能够帮助企业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责任的正确决策以及制度保障,可以高效地承担社会道德责任,同时为企业处理后续相关问题提供依据和方法。

4、确定资金的流转运用

企业承担社会道德责任项目的实施,必将牵涉到该项目的资金来源、运用及流转等问题。而企业社会道德责任财务政策可以为相关的会计核算及监督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的后续决策和投资提供有效的信息。

5、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社会道德责任财务政策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有了与时俱进的内容,可以助其完善建立企业规章制度,在加大了宣传和实施力度的同时,可以让承担社会道德责任深入每一位员工以及管理者的工作理念中,推动企业自上而下的文化宣传和文化建设。

三、企业社会道德责任财务政策的内容

1、筹资管理

筹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本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为企业所需的资本的财务行为。筹资管理解决的是企业的资金来源问题。

企业承担社会道德责任的资金有以下几个来源:企业、个人(员工)及其他有意愿与企业合作的企业法人和自然人。企业社会道德责任的筹资管理,应当充分考虑项目的个性差异,据其不同性质和类别,用差异化方案进行各有侧重的筹资,并遵照持续、稳定、合法、自愿的原则。

企业为了筹措长期的“责任基金”,首先可以由企业列支与员工捐赠共同构建。第一,企业可以在完成一个会计年度的运营取得销售收入后,以适当、合理的比例提取列支,作为企业履行社会道德责任的专项基金,留待以后备用,这是一项相对持续及稳定的资金来源;第二,企业该专项“责任基金”可以在各级各部门进行广泛宣传,明确资金用途及资金安全保障后,号召呼吁广大的员工及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加入到该基金的构建当中来,同时遵守员工自愿原则,形成“责任基金”的第二大主要资金来源:员工捐赠。企业和员工共同构筑的“责任基金”是企业履行社会道德责任长期、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企业相关的经济行为提供基础保障。

同时,资金需求规模大小、期限长短则根据企业相关具体(接216页)经济活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具体经济活动的大小及投资规模来决定是否需要临时筹措来填补资金空缺。一般来讲,如果企业的“责任基金”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资金积累不足,或者数个项目同时开展导致资金短缺时,临时筹措就更显必要。此时企业可以寻找有意愿共同承担社会道德责任的赞助商或投资商注入资金,共同合作,造福一方。另外,临时筹措的功能也体现在当社会遇到突发灾害性事件时,企业可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临时捐款捐物,随同企业积累的“责任基金”一起送往最需要的地方。

2、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是指企业对为获取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的筹划管理活动。按照投资方向的不同,它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投资管理解决的是企业的资金应用问题。

随着企业“责任基金”相关资金数目的积累,如何对该项资金进行保值增值,以达到可持续性、收效良好的投资的目的,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可以对履行社会道德责任日常活动进行投资。以下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例进行简单说明。对内,企业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可以为员工以及管理者提供更多进修及培训、学习的机会,提升其业务水平,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企业应对困难职工提供适当帮助,体现人文关怀;对外,企业对社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可以通过为社会失业、待业人员、下岗职工开展技能培训班,为应届毕业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参与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具体形式进行投资。这样不但能为企业履行社会道德责任提供很好的实践途径、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提供足够的后备军,还为企业做了大量无形的宣传,同时为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大多数时候,这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虽隐于无形,但从长远来看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是因为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资源,企业不容小视。

另一方面,企业对“责任基金”进行专项投资管理。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国家及其它企业发行的有价证券或其它金融产品(包括期货与期权、信托、保险等),或以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向其它企业(如联营企业、子公司等)注资的方式进行投资,以达到为“责任基金”资金保值增值的目的。关于此方面的具体操作可以借鉴各投资公司的投资经验,这里不再赘述。

3、收益分配管理

收益分配管理指分配主体对分配对象在各个分配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分割和平衡的管理活动。也就是指企业将所获得的净利润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活动。在本文中,收益分配管理解决的是资金的使用问题。

由于企业社会道德责任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利润提取列支、员工的自愿捐赠以及相关项目合作者的投资注入,根据“责任基金”的这一特点,收益分配管理也有其必然的特殊性。这体现在对“责任基金”项目的投资运营后所产生的净利润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的结果是资金多数重新回归“责任基金”,所以本文着重探讨资金在重新分配后的去向及使用问题,包括对日常活动的资金使用、专项活动的资金划拨、特殊活动的资金垫付。

篇5:小额贷款公司企业所得税政策解读

提示:本材料仅作为小贷公司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辅导材料,不作为税收执法依据。企业应依据税收相关规定履行纳税申报义务。

一、行业企业所得税政策要点

(一)应税收入的确认

鉴于行业特点,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从事贷款业务、融资性担保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

⒈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债务人在合同约定的应付利息日期之前提前支付利息的,企业应在实际收到利息之日确认利息收入。

金融企业按规定发放的贷款,属于未逾期贷款(含展期,下同),应根据先收利息后收本金的原则,按贷款合同确认的利率和结算利息的期限计算利息,并于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属于逾期贷款,其逾期后发生的应收利息,应于实际收到的日期,或者虽未实际收到,但会计上确认为利息收入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金融企业已确认为利息收入的应收利息,逾期90天仍未收回,且会计上已冲减了当期利息收入的,准予抵扣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金融企业已冲减了利息收入的应收未收利息,以后收回时,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

⒉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根据小额贷款公司核算管理规定,企业融资性担保业务收取的服务性收费,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科目核算。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予以确认。

⒊股权转让收入

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的余额,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二)税前扣除政策 小额贷款公司成本费用的税前扣除,除了要遵循一般企业有关工资薪金支出及三项经费、业务招待费等税前扣除规定外,对行业特有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等项目的扣除,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⒈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规定 ⑴基本规定

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允许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有两种计提方法,分别为:

第一种方法:金融企业可按照当年年末贷款资产余额的1%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

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

金融企业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应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准予税前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范围,详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5号)规定。

第二种方法:对于金融企业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而言,可按照以下方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

对其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照以下比例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25%;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涉农贷款,是指《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银发〔2007〕246号)统计的农户贷款和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是指企业对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不超过2亿元的企业的贷款。

有关上述各类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同第一种方法下的计算方法一致。⑵特殊要求

上述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政策在实际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金融企业的全部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本着从优选择的原则,企业可按照财税〔2009〕99号、财税〔2011〕104号文件,根据资产五级分类方法分别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也可按照财税〔2012〕5号文件统一按规定比例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但不得交叉重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二是金融企业在一个纳税内不得变更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法。三是对已按资产五级分类方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其中正常类贷款不得再按照财税〔2012〕5号规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

注意:贷款损失准备财税差异处理方法

财务处理应遵循会计核算有关规定,当账务处理确认的贷款损失准备大于税收确认的贷款损失准备税前扣除限额时,应将其差额进行纳税调增处理;反之,不进行纳税调减,以财务核算确认的贷款损失准备作为税前扣除额。

⒉担保赔偿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税前扣除规定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5号)规定,企业提取的担保赔偿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税前扣除,企业应同时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一条就是企业应取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鉴于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尚无法取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部门(经信委)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贷款担保业务财务核算上提取的担保赔偿准备和未到期责任准备不得税前扣除。

⒊贷款损失、融资性担保损失的税前扣除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实际发生的贷款损失和融资性担保损失,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要求,履行债权投资损失或比照应收账款损失的自行申报手续。其中,贷款损失经自行申报后,应依次冲减作为不征税收入管理的风险准备金、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四十条要求:企业债权投资损失应依据投资的原始凭证、合同或协议、会计核算资料等相关证据材料确认。下列情况债权投资损失的,还应出具相关证据材料:

(一)债务人或担保人依法被宣告破产、关闭、被解散或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失踪或者死亡等,应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无法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且上述事项超过三年以上的,或债权投资(包括信用卡透支和助学贷款)余额在三百万元以下的,应出具对应的债务人和担保人破产、关闭、解散证明、撤销文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证明或查询证明以及追索记录等(包括司法追索、电话追索、信件追索和上门追索等原始记录);

(二)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企业对其资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应出具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证明、保险赔偿证明、资产清偿证明等;

(三)债务人因承担法律责任,其资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的,应出具法院裁定证明和资产清偿证明;

(四)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提出诉讼或仲裁的,经人民法院对债务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债务人和担保人均无资产可执行,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或终止(中止)执行的,应出具人民法院裁定文书;

(五)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提出诉讼后被驳回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的,或经仲裁机构裁决免除(或部分免除)债务人责任,经追偿后无法收回的债权,应提交法院驳回起诉的证明,或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证明,或仲裁机构裁决免除债务人责任的文书;

(六)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债权,应提供国务院批准文件或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文件。

4、财政部门拨付的风险补偿准备列支问题

小额贷款公司收到的风险补偿金等财政性资金符合财税[2011]70号文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条件的,可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小额贷款公司实际发生损失或用于拨付资金文件规定的用途时,发生的支出应从不征税收入中列支,不得税前扣除。

(三)税收优惠规定

⒈“三个不低于70%”的计算方法

根据规定,符合“三个不低于70%”信贷投放要求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业务所得,经当地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可减按12.5%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注意:这里是贷款业务所得,不包括担保业务所得及其他所得,所以企业应将贷款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分别核算,分别核算的原则:收入、成本费用支出要按贷款业务所得和其他所得分别核算。费用不能分别核算的,可按照合理方法分配其实际发生的费用。)

“三个不低于70%”是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小额贷款余额之和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不低于70%。

小额贷款余额是指,2013年10月1日前发放的贷款,单户月末余额不超过450万,2013年10月1日以后发放的贷款,单户月末余额不超过300万。;

2013年10月1日以后,单户月末贷款余额按以下口径执行:

a、如果此贷款余额全部是2013年10月1日以前贷款所形成的,则单户月末贷款余额最高不超过450万元;

b、如果此贷款余额全部是2013年10月1日以后新增贷款所形成的,则单户月末余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c、如果此贷款余额由2013年10月1日以前贷款和10月1日以后新增贷款余额累积形成,则单户月末贷款余额最高不超过450万元。

二是“三农”贷款余额之和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不低于70%。“三农贷款”统计口径参照人民银行统计口径执行。

三是贷款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经营性贷款余额之和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不低于70%。借名贷款视同作为同一户贷款。

贷款余额包括企业所有形式的贷款,如同业拆借、三农、非三农等。需要说明的是,“三个不低于70%”均按照月末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加权平均计算。经主管税务机关评估、检查后,实际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不符合“三个不低于70%”信贷投放要求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应予以追缴,并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处理。

2.减计贷款利息收入

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

小额贷款,是指单笔且该户贷款余额总额在5万元以下(含5万元)的贷款。

二、汇缴申报要求

(一)汇缴申报流程

⒈企业应按要求填报《 “三个不低于70%”计算审核确认表》,并按规定由各地金融办,县(市)、区人民政府出具审核确认意见;

⒉发生贷款损失的企业,在纳税申报之前,按税收规定履行资产损失专项申报手续;

⒊鼓励需要享受优惠的企业出具汇缴鉴证报告,减少企业涉税风险。

(二)汇缴申报要求提供的资料

1、贷款明细表(按月提供);

⒉“三个不低于70%”计算审核确认表; ⒊贷款损失准备金计算表;

⒋涉及担保业务的,提供贷款业务所得、担保业务所得计算方法;

⒌涉及作不征税收入处理的财政补助,提供符合不征税收入管理的相关资料; ⒍原则上出具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汇缴鉴证报告; ⒎企业对申报的资料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⒏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三、预缴政策

(一)预缴方法

预缴与评级挂钩:以省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评级结果为依据,评级结果A级(含)以上的农贷公司按12.5%预缴,评级结果A级以下的、未参加评级的农贷公司均按25%预缴。“三个不低于70%”申报中存在不实的农贷公司,自检查发现之日起1年内按25%税率预缴企业所得税。

按25%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农贷公司,按规定审核符合“三个不低于70%”信贷投向要求的,企业所得税汇缴时多缴的企业所得税在以后预缴税款中抵减;按12.5%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农贷公司,经审核不符合“三个不低于70%”信贷投向要求的,企业所得税汇缴时少缴的企业所得税应按税收规定予以补缴。农贷公司应在税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向各县(市)、区金融办提交“三个不低于70%”的审核确认表,逾期不提交视同不符合条件。

(二)未按税收规定足额预缴企业所得税款的法律责任

对未按照税收规定足额预缴企业所得税款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要求

篇6: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石油石化企业办社会支出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0]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现就石油石化企业办社会支出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明确如下:

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石油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石化集团)所属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形式从其对应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油股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股份)所属分公司取得的用于企业矿区所在地市政、公交、环卫、非义务教育、医疗、消防、自有供暖、社区管理等社会性支出资金,应作为企业的收入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石油股份、石化股份所属分公司以关联交易形式支付给其对应的石油集团、石化集团所属企业的上述社会性支出,在不高于关联交易协议规定限额内的部分,可以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二、石油集团、石化集团所属企业发生的用于企业矿区所在地市政、公交、环卫、非义务教育、医疗、自有供暖、社区管理等社会性支出,可以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

三、上述政策执行期限为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财政 所得税 通知

信息公开选项:依申请公开

抄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财政部驻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篇7: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政策

一、范围对象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小微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缴费费率调整:

1.符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标准,且在我市注册经营的小型和微型企业;

2.招用城乡劳动力(不含劳务派遣工、外包工等),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

3.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不作为必要条件)。

二、费率调整

小微企业及其职工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时,单位缴费部分可比照个体工商户,按缴费基数的12%缴纳。

三、申报资料及程序:

1.申报资料(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①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②《小微企业参照个体工商户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附件1,纸质件、双面打印)一式三份;

③《小微企业用工明细表》(附件2,纸质件)一式三份; ④其他相关资料。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及农林牧渔业在附件1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一栏注明“营业收入”

/ 2

和“资产总额”,并附上2017年企业财务年终决算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一份。

2.申报流程:申报—审核—审批(会审)—备案—实施 ①申报企业提交上述资料向企业主管部门进行申报,企业主管部门对《小微企业参照个体工商户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审核并签署意见;②申报企业将《小微企业参照个体工商户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及相关材料报区社会保险局进行登记;③区社会保险局审核后,定期提交区联合审批小组进行集中审批,并签署意见;④区社会保险局将办理情况及时报市社会保险局备案;⑤市社会保险局统一组织实施。

四、政策执行时间

对2015年、2016年、2017年已享受社保降费优惠政策的企业,暂定继续执行至2019年4月30日,不需要再次申报;对2018年的新申报企业,经审核符合享受条件的,暂定执行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执行时间若有变动以市里的最新政策为准)

五、申报截止时间

本年内,企业向社保局申报小微企业资料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14日,逾期不再受理。

六、联系方式

区社会保险局参保登记科。联系电话:67812925。

篇8:浅议企业税收政策和社会责任

企业的目标经历了多个阶段, 目前比较受到大家接受的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这种观点的出发点在于企业的启动资金来自于股东, 如果没有股东, 企业根本无法发展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升, 消费者认识到了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并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责任。企业也在市场竞争中发现, 现实中并不一定是战胜竞争对手就可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 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的意义。企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目标不仅仅是企业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而且是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 这两种利益从长期上看并不矛盾。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要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利益, 并着力维护好各方利益者的利益, 做好利润和利益者利益的平衡。

可以说, 企业社会责任的诞生和发展均是社会发展和人们意识提升的结果。从社会责任的发展史可以发现, 其诞生于20实际80年代的欧美主要发达国家, 随着劳工运动、环保运动等运动的发展而发展, 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自己要发展也要同时照顾好其他各方的利益, 而1999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提出的“全球协议”计划也是国际公认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准则, 包括了企业在人权、环境和劳工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 主要包括了遵守商业道德、提高产品质量、重视对劳动者的保护,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公益事业、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等。

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引进于20实际90年代末期, 并在2005年将这一理念正式写入了《公司法》。同时, 有些企业也在逐渐重视这一理念, 并公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报告, 例如国家电网就于2006年公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报告成为了中国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当然, 在实践中, 不同的行业的主要社会责任也有一定的区别。例如笔者从事的建筑行业, 建筑业的主要社会责任除了环境保护等共同的社会责任, 还面临着推进建筑水平提升的责任, 这种责任包括在保障消费者利益前提下节约资源使用、多使用环保产品、推广建筑文化、影响城市建筑决策者的思维等, 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建筑更加宜居和人性化。

但是, 虽然经历了将近十年的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现在企业面临的社会责任践行的问题有:践行动机不足, 过分轻视消费者利益, 不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 员工合法权益和基本权益等不到保障, 经常性的偷逃避税, 为提升利润不择手段的降低成本, 过分重视短期利益等。

在建筑行业, 社会责任也无法得到实际性的践行, 例如环保产品使用仍然比例较小、推广建筑文化形同虚设, 难以提升社会建筑水平和理念, 重复和趋同建设积重难返等。

三、以税收政策促进社会责任

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意识的提升, 另外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要外界的影响。例如消费者对企业的选择应更多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另外政府通过多种手段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和实施, 这就包括了税收政策。

税收在立法的时候就是考虑到了多方面的利益诉求, 也有政府立法意图的体现, 在多个条款中鼓励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的建设。在实践中, 我们应该认识到企业本质上还是以盈利为目的, 因此, 只有实事求是, 将社会责任的义务转化为可以获取一定利益的行为, 激发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动力。

(一) 政府的角度

1、立法中多考虑税收优惠, 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正如前文提及, 大多数企业自愿做的是有利益的活动。税收立法者应该多从多个角度多个条款考虑立法意图, 积极促进企业践行社会责任。通过逐步完善税收条款和解释, 建立和完善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环境, 促进企业主动践行社会责任。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改进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鼓励企业进行社会捐赠;并同时改进资源税等条款以促进企业节约资源, 提升资源开采率和加工率;对清洁生产和节约资源的企业适用税收优惠政策以提升这些企业开工的动力;并可以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规定鼓励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 以提升就业人数和就业质量。

例如, 我国目前通过符合慈善资格的单位进行社会捐赠虽然可以减免企业所得税, 但是仍然视同销售, 如果是不动产仍要交纳营业税, 如果是动产则依然要交增值税, 而对于消费税征税产品还必须交纳消费税, 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在进行社会捐赠的时候还要承担税费等成本, 降低了其捐赠的意愿。而在资源税的征纳上, 目前的条款仍然不利于控制资源开采时的浪费情形, 例如适用销售量和移送加工量而非开采量导致了开采时浪费严重。土地增值税和房产税则在目前炒房严重的情况下难以控制部分企业拿地的豪情和囤地的意愿。

例如建筑行业, 对建筑业适用清洁产品和环保产品的税收优惠仍然较为缺乏, 且目前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在设备上, 较少涉及日常装修产品的使用等, 不利于促进环保产品的使用。

2、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和普及, 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目前, 很多中小企业对税收政策仍然是一知半解, 甚至常有误解。甚至有些大企业也没有有意识地关注税收政策, 而很多征管单位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主动地进行税收优惠政策的普及和宣传, 导致企业没有主动进行采用政策的意识。这样最终还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税收征管机构应该主动将有利于企业进行践行社会责任的税收政策进行宣传和普及, 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践行社会责任对自己有利, 并有利于税收的减免等。另外一个方面, 企业也应当主动去了解政策, 并充分利用好税收征管机构开展的宣传和普及活动, 平时也要利用好税收窗口, 及时知晓政策的变动和解释。这样才有利于企业及时通过税收政策, 促进企业践行社会责任。

3、加强税收征管, 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企业社会的另外一个方面还包括对政府的责任, 这个责任有部分是税收。在实践中, 很多企业为了减少税收, 不惜采用偷逃和避税等方法, 甚至有时候采用较为偏激的抗税方法, 这些都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企业交纳税款本身就是社会责任的表现, 企业要主动及时交纳税款。

税收征管机构也应该及时做好税收征收的收缴工作, 并在平时中对未能及时交纳税款或者未能足额交纳税款的单位予以关注, 并同时关注其未能按时足额缴纳税款的原因进行了解, 及时让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 并提醒其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及时足额交纳税款。同时对恶劣行为进行有效的惩处和控制, 例如对于建筑行业中需要设账记账的单位却没有有效的采用账本, 或者账本混乱的企业进行规劝, 并严格执行征收率征收, 以让更多企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 企业的角度

企业在实践中也要主动积极地通过税收来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从以下措施努力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1、避免税收违法行为, 及时主动足额缴纳税款。企业应该认识到税收的社会责任意义所在, 主动以自己的实践行为履行自己的义务。企业交纳税收, 一方面是用以购买自己使用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支出, 一方面也是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的表现。从契约论的角度上看, 企业的存在其实也是和社会环境, 包括职工、消费者和政府等组成了一系列的契约, 作为契约方的企业本身就应该履行在这些契约中的职责, 并照顾好各方的利益。

因此企业应该及时足额缴纳税款, 并在实践中认真履行税收责任, 做到不偷逃避税, 更不能抗税, 这才是合格的企业, 才是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

例如, 建筑企业不能够虚列成本以减少税款, 同时根据现行的税法, 建筑企业在市政建设中的部分土地赔偿款可以免征营业税, 建筑企业不能钻空子, 虚列这些赔偿款, 否则将得不偿失。同时, 根据要求应该记账或者使用账本的企业应该认真履行税法要求, 认真列账, 以减少税务工作者的工作;同时要根据当地的要求按比例交纳工程工作者的个人所得税。

2、积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积极实践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要是在有税收优惠政策的时候要积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迎合立法者的意图, 积极实践自己的社会责任。

例如, 税法对符合条件的社会捐赠有一定比例的减免税, 企业单位就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的需要进行社会捐赠,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同时, 对建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 立法者也有对普通住房增值额在20%以内免征土地增值税, 建筑企业也可在条件允许下, 使用这一优惠政策。

3、积极献策, 为税收的更加合理做努力。企业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积极向税收立法者及规章制定者提出建议, 并积极向相关的行业协会提出建议。促进税收的完善, 是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努力的目标。

以建筑业为例, 建筑业包含建筑设计、土木建筑等相关的子行业, 这些行业都有自己的协会, 某些重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还有人大代表等, 这些都是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下, 以适合的方式进行献言献策。

四、结语

本文对税收和企业社会责任进行阐述, 限于笔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本文的部分内容有所不足, 也需要以后进一步完善。希望本文对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有所益处。

参考文献

[1]、孙德利, 周桂权.建筑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7, 10.51-54.

[2]、郑榕.企业社会责任的税法透视[J].涉外税务, 2007, 12.42-46.

上一篇:团队管理小抄下一篇:高一800字议论文:我们和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