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翻译中文化因素论析论文

2024-06-09

语篇翻译中文化因素论析论文(共9篇)

篇1:语篇翻译中文化因素论析论文

语篇翻译中文化因素论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篇;语篇翻译;文化因素;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

论文摘要:语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言单位,语篇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制约语篇翻译成功与否的因素很多,文化因素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本文首先简单介绍语篇和语篇翻译,然后论证文化因素在语篇翻译中的重要性,并从实践的角度指出直译、意译、调试、加注可以较好地解决语篇翻译中文化信息的重现问题。

语篇翻译是一种以译者为中心,源语和目的语的动态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因素甚多,文化因素就是其中之一。论文论文参考网如何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对于忠实地反映源语的交际信息,展示源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意义重大。

1.语篇、语篇翻译

对语篇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在一点上大家达成共识:即语篇是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在形式上,语篇可以是口头会话,也可以是书面文本,篇幅可长可短。具体到语篇翻译,语篇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连贯而完整的较大的语言交际单位,如段落、整篇文章、会话等。

语篇翻译是翻译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它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语篇为基本翻译单位,以语篇分析作为语篇理解的手段和语篇翻译的基础,并结合了传统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精华部分,最大限度地使原文和译文达到意义上的对等。在翻译活动中,语篇是客体,译者应该在译语文化背景内构建起一种相应的文化背景,以解决因不相容而造成的文化冲突。

2.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文化一词涵义广泛,定义繁多。Newmark(1991: 73)认为文化是“某一人群及其生存环境中所特有的各种活动、思想及其在物体和活动所表现出的物质形式的总合”。在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上,游汝杰认为“语言和文化共生、共存”。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每个人生活的文化语境不同,自然影响其对他人话语的理解和解释。语篇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结果,自然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制约。语篇翻译过程涉及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因此,一个成功的译者,必须能够从文化角度正确解读源语语篇,忠实地再现原文。在源语中有些文化信息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信息是难被理解的。比如有一则英语谚语“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中国读者往往会感到困惑,西风到来之时,怎么会是气候最好之时呢?译者这时候就需要考虑读者文化的差异,往往需要加注:英国是海洋性气候,每年来自西部大洋的暖湿气流带来宜人的气候,而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喜欢西风。由此,读者也不难理解雪莱为什么会有“Ode to the West Wind”这样的名作了。总之,一位成功的译者总会把源语语篇置于其文化语境中去思考。

3.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

如上所述,语篇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单纯转换,还涉及文化因素的制约。在这一问题上,译界众说纷纭,异化、归化说,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说,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说服力。笔者更倾向于采用“直译,意译,调适,加注”四方法来解决语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我们猜您可能喜欢以下文章: :高考作文复习素材(4)英国留学:毕业后留下工作到底难不难赴英留学:高考生需要注意的五大问题高考-留学双保险计划赴英国留学 高考生常见问题解惑20的高考生如何选择留学英国英语网:小升初英语2012学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高考不是独木桥---赴英留学新途径今年英语:英语论文:融翻译教学于英语教学中[1]英语:英语论文:对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等 今年英语:英语论文:语篇翻译中文化因素论析

3.1直译

直译是指基本上从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译,不作过多的解释和注释,可以较好地保留源语的文字形象和文化内涵。比如,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sour grapes(酸葡萄)等。可以看出,直译从意义和形式上都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风采,译文读者也能接受并较好地理解,达到了功能对等。

我们猜您可能喜欢以下文章: :2012年高考作文复习素材(4)英国留学:毕业后留下工作到底难不难赴英留学:高考生需要注意的五大问题2012高考-留学双保险计划赴英国留学 高考生常见问题解惑2012年的高考生如何选择留学英国英语网:小升初英语2012学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高考不是独木桥---赴英留学新途径今年英语:英语论文:融翻译教学于英语教学中[1]20英语:英语论文:对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等

篇2:语篇翻译中文化因素论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信息等值;语义信息对等;文化差异

[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尤其要注意跨文化交际中本国和异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注意文化信息等值,防止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原文文化信息的丢失与扭曲,要想方设法使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去除。

自从我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对精通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沟通各国经济交流和商务活动的语言工具—商务英语,已成为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的专业学科。商务英语涵盖了相关不同领域的专业英语,例如财经英语、会计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外贸英语、广告英语等等。商务英语研究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GB尸:English for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ESBP:English for Special Business Purposes)。商务英语的特点是它为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特定的专业学科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它既有英语语言的共同特征,即基于英语基本语法、句法结构和词汇,又具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研究其语言现象,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以掌握其翻译时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

世界各国的商人都有其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及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各国商人的相互商贸往来即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有着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商人们在交流时便需要克服彼此之间的文化障碍,以共同达到各自的目的。在各国经济、文化、军事等交往中,英语是首选语言。英语的词汇量丰富,它不断吸收各国语言词汇,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因此人们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须特别关注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差异,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等值或对等。

奈达博士在谈到翻译问题时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翻译家让.德利尔教授也说过:“代码转译是确立词的一致关系;翻译是寻求信息的等值。”“词义等值”、“语言等值”等是“代码等值”的同义词;“意义等值”、“语境等值”、“信息等值”等是“翻译等值”的同义词。

上述这些权威的观点对目前商务英语翻译仍具有指导意义。一个国家或民族千百年形成的文化根深蒂固,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被另一种文化所取代,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特别注重文化信息的传递,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的对等。具体到翻译就必须在译入语中找寻“对等语”。

例如我国在评比企业的等级时不少企业为自己是“国家二级企业”而自豪,但有的广告却把“国家二级企业”译成“State Second-class Enterprise“。在英语中“Second-class”含有”below a standard; inferior“(低于标准的;劣质的)这里有“差的”含义,与中文原意有很大的差异,不如译成“Statelevel II Enterprise”更贴切些。

语义信息等值和风格信息对等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最起码的对等。在这基础上,假使原文具有某种文化信息,翻译人员必须尽可能把原文中的这种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在译入语中体现出来,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与译入语的文化信息等值是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种深层次的对等。在具体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语言翻译转换过程中这种文化信息的扭曲、丢失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例如在翻译:“我们希望产品的图案和色彩能照顾到欧洲人的心理。”有译者译成“We hope that the design and color of the products would suit European psychology.”这句译文的偏差出在理解上,译者把“心理”译成“psychology”.粗一看似乎也没什么不对,因为在汉英词典中也是这么对应的。但通过细细推敲原文,我们会发现此句中的“心理”更有一种人的“偏爱”和“情趣”的含义,而“psychology”这个词则侧重于指“心理学”或“人的心理过程”,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再比如:“本协议及附件用中英文书就,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译者译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language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这里译者把“两种文字”译成“bothlanguages”值得探讨,通过仔细分析原文,这里的“两种文字”应理解为“用两种文字写成的文本”,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哪种“文字”享有更高法律效力或更低法律效力。因此译文似应改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texts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

二、文化差异和语义差异引起的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中文化信息不等值的几种情况

世界各国每年至少有数万种商品被介绍到全球市场(其中多数被介绍到美欧市场),但这些商品有五分之四销路不佳,究其原因,盖因许多广告正文错误叠出,有拼写错误,也有句法错误,.还有用词错误及文化错误,出现“胡译”、“死译”等,所有这些错误都有损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销售,“国际营销的成功之路是建立在错误营销和广告战役中失败的废墟之上,他们中大多数失败是由于跨文化交流的错误”。这些交流的错误和失败或者是由于忽视文化差异,或者是对文化差异的无知造成的,因此为避免这些差异引发的失败,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就要探究了解这些差异的起因,力争在翻译时尽可能避免。

比如,有人把“白酒”译成“white wine“,乍一看似乎没什么不妥,但在英语中,”wine”一般指以水果汁为原料酿造的酒,如apple wine, cherry wine,如果在“wine”之前没有添加某种水果的名称,则专门指葡萄酒,有人把“老白干”译成“Old dry white wine“,但是既然指液体的酒,用dry(干)显然是矛盾的。其实在英语中,dry还可以解释“不含糖分的”,”dry white wine”的汉译应是“千白葡萄酒”,而“老白干”似应译成“white spirit”或“strong liquor”。

★ 中级商务英语翻译试题

★ 从互文性视角看商务广告翻译

★ 展会英语翻译

★ 有志者事竟成英语翻译

★ 浅析英语翻译教学

★ 英语翻译寓言故事

★ 商务范文

★ 商务ktv淡季活动方案

★ 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

篇3:翻译连贯性的语篇因素浅析

一、语篇连贯的语内因素

连贯是将一个词语,小句连成更大的语义结构的一种逻辑机制,是交际成功的保证之一。它存在于语篇底层,是语篇无形的网络。它这张无形的网络在很多情况下是依靠语篇有形网络来实现的。这就引出了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概念—衔接。衔接是语言机制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在于运用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等(1)衔接手段使各个语言成分成为整体。它是语篇中连接词与词,一种表达方式与其他表达方式等表面关系的网络。我们可以将其视为通过语言内部各种语言成分的一种客观运作,是将语篇连贯作为目的的一种篇章特点。我们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不同语言的背景,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而采用各种不同的衔接手段使语篇意义顺畅通达,最终目的都是连贯二字,这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呀对衔接手段有充分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仅在语言内部进行,这是对语言内部各种成分衔接特点的掌握,在英汉翻译中,我们应该言,因而英语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语特别多,它不仅包括连词and,or,but等,还包括副词,如:therefore,hence,however等,形容词如next,final等,代词如another,this,that,关系代词副词如which,that,where,when等,各种短语如in short,for example,to sum up,to put it another way.英语连接词不仅多,而且出现频率也相当高,就此曾有学者作过粗略的统计,连接词语的覆盖率一般在10%左右(2),而汉语语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言简意赅,重在“神韵”,因此,汉语中表示连接的词语也不如英语中同类词语丰富,使用不及英语连接词使用频率高。短促,流散,形离神聚的行文方式造就了汉语的气势和神韵。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对翻译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译文中,我们应摆脱源语句法与语篇模式的影响,吃透原句的中心意思,注意句间的逻辑关系,运用适当的添加省略,译成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句子。例如:注意英语的形合性特点和汉语的意合性特点对衔接手段运用的影响。王寅(3)指出,从语句衔接方式上来说,英语多用“形合法”即在句法形式上使用连接词语将句子(或分句)衔接起来,而汉语多用“意合法”即靠意义上的衔接而不一定依赖连接词语。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连接词语的运用上。

二、语篇连贯的语外因素

上文着重就英语和汉语的不同语言特征来谈影响翻译过程中衔接手段的选用,这是通过语言本身或是内部的特征和方式的运用来实现译文的连贯。但我们知道连贯是语篇深层的语义关系,它不仅依赖于语篇内部的各个语言要素,还要结合语篇外部的很多因素,如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社会经验和认知心理状态等。译者作为双语人才,可分别源语和目的语之间逻辑关系和连贯结构,结合源语和目的语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征来理解。但是译文则需要考虑译文读者在其自身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或是认知状态的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下,怎么来建构语篇的连贯,是否因其在本族语的不同文化特征中而对译文的连贯方式忽视或产生误解,没有真正接受到原文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这就要求译者以译文读者的角度来揣测判断语篇的连贯性,不仅是针对语言内部的衔接连贯了,而是要结合整个语言内外的所有因素综合考虑译文对原文连贯性的处理,使译文读者实现完全的信息解读。因为读者对译文的阅读理解过程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心理状态,和生活的文化背景环境对文章中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的思辨推理,来得到原作者通过语篇所提供的交际意图的过程,要想使这种交际圆满成功,译者不仅要了解与原作者紧密相关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还要尽可能地揣测原作者的语篇中的态度观点,结合译文读者相关的不同文化传统背景和认知心理状态,洞悉原文的文化认知的缺省,对于存在文化认知缺省而阻碍连贯性理解的语篇,译者有责任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使译文读者对语篇获得连贯性的理解。

三、结论

在翻译中如何处理好连贯问题,对整个译著的成败有很大关系。译者要考虑衔接手段,连接词的等值等效转换,作到语篇语言内部结构关系的转换。而这仅是实现语篇连贯翻译的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结合语言外部的因素,即社会文化传统和认知心理状态,领会原文的深层语义及功能关系,否则就难以准确把握原文连贯性在这个语篇中所起的作用,故而不能正确地翻译原文。所以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有机结合为处理翻译中的语篇连贯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Hasan,R.1976 Cohesion in English,Longman.

[2]潘红.认知环境差异与语篇连贯的翻译解读[J].外语学刊,2001,3.

[3]王寅.英汉语言宏观区别特征[J].外国语,1990,6.

篇4:语篇翻译中文化因素论析论文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与新闻导语语篇翻译

■肖妮

导语是新闻不同于其他文体的重要标志。在都有导语的文体特征外,中英新闻导语也有自身语言文化特点。在翻译中,这些差异会对译文产生影响。

一、语言文化与语篇翻译

语篇是翻译的客体,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经常会面对各种语篇材料。由于语篇脱胎于文化语境,文化因素自然会积淀在语篇中。作为文化载体的语篇,能反映一个语言团体的社会、历史、心理特征。所以,对原语语篇的正确理解必须联系它赖以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语言特点。译者首先要熟悉异域文化及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从文化的视野看,翻译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具体到语篇翻译来说,翻译是译者把负载着文化信息的原语语篇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转换成译语语篇的形式,完成文化移植的过程。

二、语言文化差异下的中英文新闻导语翻译

导语是新闻基本内容的概括,处于新闻开头以引导读者阅读新闻。导语多为一个句子,通常包括新闻五大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或 how)。

中,英文化分属于东,西方文化,其语言表达方式,篇章结构必有不同。这些差异会影响中英文新闻导语的互译。

1.语法结构

导语是新闻的浓缩,其句子必须有高度的容量,结构严密。在此方面,英汉导语各有特点。

1)英语常用短语动词,句中意义紧凑,较多使用名词和介词;汉语则喜欢用短句,句中意义松散,多使用动词。如,

Norway's prime minister cannot use his new bomb-proof car despite a threat of attack by al Qaeda because Norway's state road authority says it is too heavy,Reuters reported Monday.

路透社周一报道,尽管受到基地组织威胁,挪威首相还是不能使用他的新防爆炸轿车,因为挪威道路管理部门称新车太重。

此句为英语简单句,但附属成分多。中文无法用一句长简单句表达,这会使中文读者很难断句,造成理解困难。因此,须将其划分为几个意群,由多个小句表达。

2)英语多用长复合句,汉语相应改用短句

英语有从句和不定式短语,结构严谨,有些导语句子长,从句多,如,

The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r.Halfdan Mahler,yesterday predicted that up to 10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may become infected with the AIDS virus in the next four or five years and that by that time it would cost at least$115 billion a year to counteract the disease,when virus may vary as time goes and become harder to control.

世界卫生组织执行长官Halfdan Mahler先生,昨天预言在今后四、五年内全世界将可能有1亿人感染爱滋病;届时,由于爱滋病毒有可能变异,难控制,每年可能需要投入15亿美元来对付它。

上句中有几个关联词that,and,that,when,and。其中有几个连词无实际意义,由于中文中没这样一些关联词,故在表达时,应按汉语的习惯按功能及语义把原句分成若干意群组,取消所有无实际意义的关联词,最后进行调整,自然排列,意思就比较通俗易懂了。

2.要素排列

1)英语导语常在结尾部分交代新闻出处,而汉语中,消息来源常置于开头。这是因为两国文化的差异和人们的思维习惯不同。如,

Politicians are the least trusted people in Britain,with more faith placed in car salesmen,a survey released on Tuesday revealed.

据本周二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政客在英国是最不被信任的人,对其信任度还不如汽车销售人员。

2)英语导语常在句首强调原因和方式,把主语置后;汉语中则把主语放首位,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习惯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太注重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常自然铺排事实。而西方人强调自由表达个人观点,直接明了,观点鲜明。如,

Trying to pass another car while traveling at high speed brought serious injury to two men last night when their automobile overturned twice on Washington boulevard at Potter Avenue.

昨晚,两名男子在波特大街的华盛顿大道口发生车祸,严重受伤。他们的车在试图高速超越另一辆车时连打了两个滚。

此句若按英文语序表达,开头没有主语,中文读者会很难理解。

三、结语

导语,作为新闻的导入,起到引导读者,概括消息的作用。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中英文新闻导语的结构,要素排列会有一定差别。在进行中英新闻翻译时,须留意这些差异以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使其自然,地道,引人入胜。

[1]白靖.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陈明瑶,卢彩虹.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2006.

[3]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篇5:文化背景下的语篇翻译

1984年, 王佐良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一文中, 提出了译者的文化“文化意识”问题:译者“必须掌握两种语言……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他认为, 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 “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 因此每个译者都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王佐良, 1989) 从此, 翻译研究转向分析译者和原作之间产生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

纽马克认为:文化是“某一人群及其生存环境中所特有的各种活动、思想及其在物体和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物质活动的总合”。也就是说, 人类活动中一切模式化的行为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张岱年认为:“文化是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复杂体系, 其中最高的层次是哲学思想, 中间层次是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等, 最低的层次是社会心理。”

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语言自身的特点使得每种语言自产生以来就成为纪录某种文化的载体并成为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跨文化交流首先直接表现为语言的交流。这种交流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就是翻译。

语言和文化是互为存在、不可分割的整体。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早就指出:语言是自我的表达, 也是文化的反映。 (陈德洪等, 2000:157)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文化赖以传播的物质表达形式。语言和文化共存共生, 相互作用,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了解文化又必须了解语言。

“语言的具体使用单位是语篇。语篇与其文化背景的种种关联构成其文化语境, 任何语篇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生成的, 也不可能脱离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存在。这种文化背景有历时的, 也有共时的。文化背景在语篇中以语言的形式反映出来, 我们称之为语篇中的文化成分。” (李运兴, 2000:120)

二、文化意识对译者的重要性

文化意识, 就是译者要认识到翻译既是跨语言, 又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 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的差异一样, 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 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 而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问题, 一心只想到汉语中寻找对应词, 最终导致了不应有的误译。例如:

“My dear Mr.Bennet, ”said his lady to him one day, “have you heard that Nether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 (J.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 Ch.1)

译文:有一天, 班纳特太太对她的丈夫说:“我的好老爷, 尼日菲花园终于租出去了, 你听说过没有?”

18世纪的英国, 跟中国旧社会一样, 也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 但这并不表现在夫妻称呼上。在一般情况下, 英国的夫妻以“太太 (夫人) ”或是“先生”相互称呼, 而中国旧社会的妇女常称丈夫为“老爷”。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 班纳特太太称丈夫为my dear Mr.Bennet, 译者将之译为“我的好老爷”, 这就改变了英国人的称呼习俗, 代之以中国人的称呼习惯。其实, 此处可以译为“我的班纳特先生”。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译者仅仅具有语言对比意识是不够的, 还必须具有敏锐度文化对比意识。要做到这一点, 译者一方面要熟谙原文语言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又要非常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以便能敏锐地体察到两国文化的异同。

三、跨文化转换与语篇翻译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工具, 承载着帮助人类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的神圣使命。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 更是一种跨文化转换。因此, 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 译者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 并将双语的文化内涵恰当地对接起来, 真实再现原文的风貌。“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人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 (章礼霞, 2002) 从这个角度说语篇翻译承载着文化转换和文化传播的意义。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篇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 它还总会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着文化信息。这就要求译者既要熟知源语和译语的语言特点, 又要熟悉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译文既要接近译语, 照顾读者的文化习惯, 更要尽可能保留源语文化的内涵。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曾经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说, 双文化能力甚至比双语能力还重要, 因为词语只是在其发挥功能的文化中才具意义。” (Nida, 1993)

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在其《翻译的方法》一书中提出了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这两个概念。在跨文化交流的具体翻译实践中, 译者们对这两种方法的取舍经常会陷人难以两全的尴尬境地。出于对源语文化的保护, 译者必须忠实地翻译, 但这种文化的独特性, 必然会使没有相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不能完全理解, 这样一来, 语篇翻译就失掉了文化转换与文化传播的意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便不得不将有些部分用译入语中相近的语言形式来替代, 但这样一来, 译文似乎又丧失了源语文化的独特性, 语篇翻译的目的同样没有达到。这样一来, 译者们仿佛走进了“死胡同”。跨文化交流中的语篇翻译没有一天不处在这个矛盾中。唯其如此, 也才有了译者们不断推敲、反复斟酌、孜孜以求的乐趣。

四、结束语

语篇是社会文化语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语篇翻译是原语文化语境的信息被译语文化语境接收、摄取和融合的过程。因此, 从文化角度探讨语篇翻译, 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更具有理论意义。总而言之, 语言是传达文化信息的, 因而往往含有本民族的文化色彩。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 语言的文化内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有浓厚淡薄之别。在不同的语言中, 有些言语的“共性”大一些, 民族“特性”少一些, 而有些言语的民族“特性”大一些, “共性”少一些。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就可以把握一条原则:在“纯语言层面”, 可以进行必要的归化, 而在“文化层面”, 则应尽量争取异化。

摘要:在语篇翻译中, 译者对文化因素的理解往往决定翻译这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与否, 译语语篇的产生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背景。本文章论述了文化对语篇的影响, 要求译者掌握多种文化语言知识, 实现不同文化的顺利转换。

关键词:文化语境,语言,文化意识,语篇翻译,跨文化转换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Eugene A.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陈德洪, 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3]陈德洪, 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4]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4]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5]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5]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6]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6]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7]魏红.语篇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7]魏红.语篇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篇6: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介入

关键词:文化因素;思维方式;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12-0066-2

Abstract: Culture conflict and unification is playing a leading role in the 21st century. Cross-cultural thought is more often used in translation. The results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have proven its possibility.

Key words: culture factor, thinking method, translation

21世纪将是和平、发展、信息的世纪,是东西方文化冲突又融合的世纪,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不断汇集、冲突、选择、交融的世纪。而翻译作为跨文化的语言信息转换,在这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起着桥梁的连接作用。

1. 文化差异与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与希伯莱(基督教)文化。中西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都以直觉思维为主导,这就是主体在充分的思维准备前提下,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能力,突然在认识发生上的质变与飞跃。直接思维的特点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务责任,忽视个体权利;相反,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是以主客体对立为出发点,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相互对立的概念与范畴,对外部事物的反映不是靠直觉感性的认识,而是依赖抽象理性的表述,是一种分析性逻辑思维模式。西方思维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分析思维的结果是将个体与部分置于首位,使西方文化产生了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真谛,有利于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及正确的鉴别和选择。

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包涵了三层意思:一是指揭示外国语言的外国文化内涵;二是点明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形成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三是翻译过程中排除母语文化及汉语思维方式的干扰,努力习惯西方的思维方式,掌握并应用地道的外国语言进行翻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中所包涵的异民族特性、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深层文化对翻译有着深刻的启示。

2. 构词上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不同民族语言的不同构词法透视出各民族不同文化及价值取向。例如,英语中的词缀反映了英语国家的社会现象和英美人的价值取向。美国人极其崇拜“个人主义”,只要看看英文词典中的合成词,有多少词是self-(自身、自我)为前缀的,就可以看出“自我意识”在美国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笔者出于好奇,特查阅了《新英汉词典》,以self-为前缀的词共有188个,其中有部分贬义词,大部分为褒义或中性词。如self-control(自制),self-esteem(自尊),self-confidence(自信),self-reliance(自力更生)等等。无论是褒义还是贬义,均透示出美国人十分强调自身自我的主观能动作用。

再如,gate的词义是“门”。近些年来接连不断地出现Irangate(伊朗门),Whiterivergate(白水门),Monicagate(莫尼卡门)之类的词,往往让人在翻译时不解其意。词中的gate已经失去原来的词义,是美国新闻界造出来的新词根,是重大事件与丑闻的代名词,因此在翻译时便一一译为:伊朗事件、白水受贿案、克林顿桃色丑闻等等。其实,英语中表示“丑闻”的专用词为scandal,又为什么用gate取代呢?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水门事件“Watergate”曾轰动了十年之久,因而记者们认为gate比scandal更具有震撼力,更富有政治色彩和渲染作用,于是从水门事件后以gate结尾表示“丑闻”的词愈来愈多。近年来gate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后缀,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事隔50年后,白宫政治家们再次追究1949年失掉中国这块肥肉责任之丑闻一批露,新闻媒体立刻出现了“Chinagate”(中国门)这一字样。

3. 词义之异文化联想与翻译

各种语言在表达共同的抽象概念时,在各自独特的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氛围中,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意概念之外的不同的联想意义。例如,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反映了西方人的“个人”价值观。《韦氏英语词典》(第二版)对其涵义有如下解释:1)直译为个人;2)个人特色;3)经济活动中个人自由不受政府制约的市场经济;4)国家为每个人存在,而不是个人为国家存在;5)个人兴趣是人类活动目标。凡符合以上5个原则的行为均可称“个人主义”。可见,在美国个人主义这个词是褒义的,它所提倡的主体意识是独立自主、独立思考、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自我奋斗。它与汉语中的“个人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与汉语中的“个人主义”意义相对应的词应是egoistic。美国人崇尚美式的个人主义,如孩子刚学走路摔倒了,美国母亲虽然心疼,但并不急于将孩子抱起来,而是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美国人对孩子的爱表现在培养孩子的自身的求生和竞争能力上。

虽然仅仅是一个单词,却蕴含了美国人深层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带着母语的文化理念去翻译外语往往会造成对异国文化的误解。

4. 语言文化的多种定义

从文化知识背景来看,不同地域的人,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其范围原型不太一样。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文化的不同,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也可能不同。译者要全面反映作家的个性气质,除了像老舍先生所说要对外国作家有深刻的了解,知道他思想上、艺术上的地位特点外,还涉及其智力、情感和思想等多方面的非语言因素。(罗新璋,1984)从文化的语义来说,汉语和英语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大相径庭,但在经历了漫长的语义发展和演变过程之后,其基本含义已趋渐同。国内外学者曾先后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予以多种界定,这些定义分别由世界上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分析家、哲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家所解释。有学者把文化的定义分为七组,并给予总数性的评论,这对翻译起到了异向性的作用。七组定义分别为:(1)描述性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德、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2)历史性的定义:一个群体的文化是指这一群体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而这些社会遗传结构又因这一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而获得其社会意义;(3)行为规范性的定义: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称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4)心理性的定义: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为试图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的总和。文化包括人类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手段;(5)不完整性的定义:文化可以定义为是一个社会所做、所思的事情;(6)结构性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反映行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习惯模式系统;(7)遗传性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综上所述,翻译只有通晓古今文化的变通规律,明白各种不同文化的背景,才能以恰如其分的文辞、得体的文笔、符合规范的文体译出原作者的风格,表现出原作品的神韵,把文化因素、语言因素、审美因素、心理因素结合在一起,全面地反映原作品个性与气质。翻译标准是译者翻译实践的行为准则,是人们用来评判翻译质量的尺度。文化是社会行为的习惯(Bourdieu, 1977),因此翻译过程中把握原语的意图,使译者获得与原文一样的语用效果,需根据目的语的文化因素介入,译出源语的真实含义。

该文同时发表在“雅信达英语互动网”www.EnglishVod.net和“认真企业网站”www.TopEnglish.net。

参考文献

Bourdieu, P.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篇7:翻译中的语篇连贯与文化缺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人类从远古的蛮荒中走出, 创造了人与人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同时, 也成就了与之息息相关的文化的代代相传。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本民族语言与文化, 而每个国家语言文字的进步与发展无不是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文化的融合或语言文字的发展是凭着翻译这座桥梁, 这一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介质达到的。外国文学与本民族文学通过翻译文学完成了对话。事实上, 在译者将源语文学作品译成另一种文字时, 它不仅完成了两种文字的移形换位, 更重要的是它启动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催化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流角度, 探讨了翻译作品如何恰当地传递源语文化并同时保持语篇的连贯性与可读性。

一、翻译中的语篇连贯

文学作品的创作首先是作者对自然、生命、社会现象、众生百态等他本人深有感悟的周遭的一切的描述。其首要目的是希望与读者产生共鸣, 向读者揭示作家本人的一些生命感悟与思考。作家与读者之间存在一种默契, 这种默契是双方所处的共同语言文化背景, 取决于作家在创作时对读者的预评估。一个作家在创作时总是以与自己操同种语言、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为假想读者。因此, 他的作品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就是对本民族约定俗成的文化信息与习惯的表述。读者在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时, 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先验预设, 对语篇会形成连贯的解读, 从而使文字不仅停留在纸媒介上, 还时时刻刻跳跃在作家的创作中, 读者的思考中。那么这样的好作品如何才能与全世界共享呢?当然是依托翻译文学。但是翻译文学能完整地传递每个信息与其内在的联系, 能帮助建构外国读者的情感共鸣吗?先验的不同决定了源语读者与译语读者理解的差异。“先验”所指的主题在一个绝对的、纯粹的单一意义的翻译能力的视界中变了形。因为翻译在一种新的躯体、新的文化中打开了文本的崭新历史 (德里达, 1997) 。与原创作家不同的是, 翻译家同时需要充当读者与阐释者两种角色。作为读者, 翻译家首先要精通两国语言, 精研原作的语言文化信息, 尤其是隐性的文化信息, 建构自身对作品语篇的连贯性解读。另一方面, 翻译家还要做一名好的阐释者, 用译入语将原作的语篇连贯性最大限度地保持。Aust认为, 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次行为构成, 即言内行为 (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和言后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为当然是指字面意思, 这一点只要译者掌握了两种语言就不难达到。笔者主要强调的是言外行为。译者怎样用传神译笔将言外行为传递并影响译入语读者的言后行为呢?言外行为是隐形的, 不同命题之间的隐性衔接会赋予语句以言外功能 (illocutionary function) , 这种言外功能就是语篇连贯之所在 (陈海庆、张银杰, 2004) 。例如: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译名。霍克斯在译序中认为, 将其译成“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会引起误解。因为“红楼梦”这个意思在英美和欧洲读者的头脑中容易引起的联想与在中国读者头脑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一样。“一个人睡在红色的房间里”这个书名只能引起他们优美神秘的联想, 但这并不是中文书名的意思 (Hawkes, 1973:19) 。“红楼梦”在中国读者的脑海中建构的是“繁华似梦, 到头皆空”的图景。因为汉语中将红色解释为富贵、繁荣, 以及人生如梦的情景预设, 超出了这三个字的言内行为, 产生了揭示本书主题———“任繁华似锦梦一场, 富贵到头一场空”的言外功能。而对于外国读者而言, 这三个字直译却传递不了这样的言外功能。因此, 还是译成“The Story of the Stone”更为恰当。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还会刺激读者产生言后行为, 即读者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意图, 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作出与源语读者相应的反应,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作是否在读者心目中构成一个连贯的语篇。也就是说原作作者是否能通过翻译家与译入语读者之间建立心灵的沟通, 产生心灵互动, 从而使译入语读者也能产生原作者预期的反应。例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中的“辽西”不但代表丈夫, 而且代表战场。作者期望读者能体会唐代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对外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中国读者由于了解唐代的历史很容易产生共鸣, 达到作者期望的言后心理行为。试比较下列两种译文:

1.Fletcher:Oh, drive the golden orioles/From off our garden tree/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My lover smiled to me.

2.Xu Yuanzhong: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For their songs awake me/From dreaming of my dear/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张今, 1987:66)

译文1中, 丝毫看不出唐代连年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作品中原本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意境被抹上了一层风花雪月的色彩, 言后行为大相径庭。而译文2就成功地传递了原文的思想, 将原文词语间内在的联系以及情绪传递给了译文读者, 建构了正确的言后行为。

二、文化缺省

译者除正确地使用两国语言之外, 还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及源语作者与译入语读者之间的交际连贯因素。交际者双方的无形连贯是在共有知识的基础上心理互动的结果。否则要想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这种无形的连贯是难以想象的 (Van Dijk, 1977:99) 。而由于原作者的意向读者是与自己有着共同文化背景的本国读者, 在其作品中就会不经意间输入一些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代码。这些信息代码在译文中换了一个语言文化背景, 就会影响译入语读者对语篇理解的连贯性。亦或有时作者为了增加趣味性, 启发读者的参与意识, 会故意留白, 即为读者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Iser称这些想象的空间为“空白” (gaps) , 亦称“失踪的环节” (missing link) , 读者正是在填补这一个个空白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审美历程, 并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Iser, 1974) 。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文化缺省”的处理。

何谓文化缺省?简言之, 就是语言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之所以要省略是为了提高交际的效率, 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是既提高效率又能增加趣味性, 使语言更加生动, 更能激起读者的共鸣。但是要想使文化缺省达到作者预设的目的, 前提是缺省的这部分文化背景知识已经深深植根于读者的记忆图式中, 作者设计的特定表达方式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但是翻译文学却是将承载着另一种陌生文化的文字介绍给读者, 这就给译者出了一个难题:译者一方面要使文章文从字顺, 一方面又要将缺省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读者。首先译者本人要治学严谨, 不仅要弄懂文章的字面意义, 还要挖掘其文化内涵, 洞悉每一处文化缺省的含义。其次, 译者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方式将缺省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读者。同时尽量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融合在译文中传递给译入语读者, 避免造成意义真空。语篇的连贯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 涉及语言内部和外部的众多因素。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看待此问题, 即深入分析源语中文化缺省产生的文外行为与文后行为所激发的读者的思维变化与审美体验, 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再造相似的审美体验。如文外补偿, 即文内直译, 将文化缺省的说明放在注释之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使读者明确了文章的字面意思, 也帮助读者了解了其文化内涵;有助于读者了解源语文化, 促进两种文化的比较与交融。例如“橄榄枝“、“鸽子”就是西方宗教文化的产物。由于众多翻译家在文学作品中的恰当译介, 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了解它们来自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 比喻求和与和平。

结语

语言不仅传递信息, 还传递文化。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约翰所说, “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 (John, 1968:30) 。文学作品中通常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翻译者的任务就是既充当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将源语文化恰当地译介, 促进两种文化的互补与交融, 又带领译文读者完成一次异国人文与风情的审美体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有时行文的流畅、读者对语篇的连贯性解读的确会因为译者不得不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而稍稍中断一下思维。但笔者认为这绝对是值得的, 因为这样才有助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人类语言的不断丰富。

摘要:外国文学与本民族文学通过翻译文学完成了对话。事实上, 在译者将源语文学作品译成另一种文字时, 它不仅完成了两种文字的移形换位, 更重要的是它启动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催化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流角度, 探讨了翻译作品如何处理文化缺省问题、恰当地传递源语文化并同时保持语篇的连贯性与可读性。

关键词:翻译,语篇连贯,文化缺省

参考文献

[1]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9.

[2]德里达.符号学与文字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3]范伯群, 朱栋霖.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 (上)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

[4]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7.

[5]Hawkes, 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M].Penguin Books, 1980.

[6]Iser, W.The Reading Process: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In R.C.

[7]Davis (e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M].Newyork&London:Longman, 1986:376-391.

[8]Lycons, John.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篇8: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 旅游翻译 文化因素 目的论

一、旅游翻译

旅游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也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文本是游客在进行游览时赖以了解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外宣传的媒介。旅游翻译服务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外国游客和专业学者,目的在于传播旅游信息和景点文化,其质量良莠直接影响着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甚至是中国的印象,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旅游翻译中的历史时间问题。笔者曾在西安城墙、钟鼓楼、汉阳陵、茂陵、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各景点进行过有关旅游翻译的调研,在采访中发现,景区景点介绍翻译中关于时间翻译的问题:中国文化习惯按照不同的朝代顺序来表示时间,而大多数外国人习惯用公元纪年法来记录和表示时间,如果在旅游翻译中直接将时间部分译为Tang Dynasty或是Han Dynasty,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自然会疑惑不解。因此,旅游翻译中有关的历史时间必须有生动、清晰的说明才有意义。

2.旅游翻译中的物质文化空缺和词汇空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自然会有所不同。在旅游翻译的过程中,往往译入语所处的文化传统中缺乏原语所隐含的历史、文化因素,因而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与原语等值的词语,文化空缺所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例如“夫妻肺片”、“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等等的“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or culture-bound words)。

3.旅游翻译中语篇层面的行文和修辞差异。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这些外化表现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方面。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善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强调格物。旅游活动中通常涉及的书画、建筑、手工艺品等等具有深厚人文特点的事物都讲究神形兼备、隽永飘逸。

而西方哲学强调分析性抽象理性思维,在主观和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注重模仿和再现。因此西方民族的语言极其重视形式、写实和理性,句式结构严谨完整,表达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用词简洁直观。

以上的中西语言和思维差异,普遍存在在中英旅游文本中。如何将两种拥有不同篇章布局、行文用字、审美修辞的语言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灵活生动地转换,正是专业译者的挑战和责任。

三、目的论与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理论,它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旅游翻译作为“文化的使者”,应以文化为导向,用正确有效的方法传播信息,让游客对旅游翻译文本喜闻乐见。

1.意译和音译。意译就是用目的语(英语)将原语(汉

语)词语的意思解释出来,例如钟楼(the Bell Tower)、城墙(City Wall)、马面(Rampart)等。音译就是把原语(汉语)直接用汉语拼音翻译成目的语(英语),但这种方法多用于旅游翻译涉及文化较少的情况,比如地名:西安(Xian)、长安(Changan)等。在旅游翻译中,对于景区和景点的翻译多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式,例如永宁门(Yongning Gate)、大雁塔(Dayan Pagoda)等。

目前,在旅游翻译中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被大多专家和学者所认可,这种翻译方法在方便游客理解的同时,大大传播了中国地名和景区信息,潜移默化中增进了游客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

2.增译和减译。增译,即在翻译过程中增添理解原文内容必须的背景知识,目的是为了方便外国游客的理解。例如在介绍兵马俑时,一定会提到嬴政,那么这时我们在Ying Zheng之后应增译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221 B.C.),作插入语加以解释,那么游客就会有更清晰明确的理解。

另外,中国人在文字表述中往往喜欢有感而发,有时又会出于对仗和音律要求进行重复。但这在外国游客看来十分拖沓冗长,无法突出重点。因此,我们可以删掉一些不重要的修饰性语言,茂陵景区一例句:

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在世享尽人间富贵,入土也要繁花似锦,前呼后拥,唯我独尊。

译:Emperor, as the imperator of a country, enjoyed the extreme wealth and luxury when alive and longed for the lasting luxurious treatment after death.

这个例句中,英文翻译并没有机械地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删除了汉语中意思相近和重复的部分(繁花似锦,前呼后拥,唯我独尊),简洁地将原文意思表达了出来。这样做使语言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更符合外国游客的阅读和理解习惯。

3.文化借用。“借用手法指借典译典,借译语表达式和形象来翻译原语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表达式和形象,以求等效”。在找不到文化对应词的时候,使用目的语中类似的典故、俚語或委婉语等,往往会增强表达效果,产生文化共鸣。

四、总结

总之,旅游文本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跨文化交际工作,在翻译实践中,没有一个绝对的模板可以参考,实际采取何种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应灵活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通。只有深刻地发现和对比不同的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才能被更好地认可和接受,达到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轻松愉快地获取旅游信息的目的,享受旅游的乐趣和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篇9:论文化差异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国内外对语篇 (Text) 的界定可谓多种多样。李运兴认为:“所谓语篇, 即在交际功能上相对完整和独立的一个语言片段。内容相对完整的文章或著作节选可称为语篇。”Beaugrande (1997:1) 认为:“Text is something that happens, in the form of talking or writing, listening or reading.”Halliday (1994:311) 则认为:“Text means any stretch of language in use on which we choose to focus;it can be of any length and spoken or written.”

有些人认为语篇应该表示为discourse, 把discourse和text进行区分, 有些人则不同意区分。严格说来, text指的是书面作品, 而discourse则指交际过程。我们一般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text,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text,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text, 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text。我们所谈的完整语篇是指整个的语言事件, 如完整的研究报告、一本完整的书和完整的讲义。我们也可以谈到语篇片段, 如一个段落、一个几分钟的演讲等。通常情况下, 如果不考虑语篇的完整性, 术语语篇可以应用于任何的实际语言片段。语篇可以是一篇文章, 也可以是一部著作, 其翻译不仅涉及技巧, 而且和文化密切相关。

二、语篇翻译和文化的关系

语篇翻译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为它可以最大化地移植外来文化、向外国推介本国文化。经过人们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努力, 语篇翻译已经成为翻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翻译涉及的不仅是一个一个的句子和段落, 而且是由有机衔接和连贯的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语篇。语篇, 尤其是文学语篇, 和特定的文化密切相连, 没有文化的介入, 文学语篇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文化之所以在语篇翻译中作用很大, 是由文化的特性决定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人类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的综合体。H.Stern (1992:208) 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的存在依赖了人们创造和运用符号的能力。符号指能有意义地表达某种事物的任何东西, 可以传递和保存复杂的信息, 借助符号人类可以创造文化和学习文化。梁启超先生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话虽然简单, 却很到位, 说明文化是可以不分国家、种族、肤色、信仰、受教育程度等而共同拥有的。

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语言只是社会文化这个大系统其中的一个子系统, 这就决定了语言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语言外的社会文化环境。语言反映文化, 又受文化制约。文化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的知识, 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体系。由于语言与文化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必须参照特定的文化。使用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基于语言内部结构和外部文化做出选择的过程。所以在语篇翻译活动中, 翻译的内容不仅仅是语言符号本身, 而且涉及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 语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较好地转承、衔接双方文化并处理好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是语篇翻译准确的关键。

Verschueren (1999:58) 认为, 语言具有一系列的特性:变异性 (variability) 、商讨性 (negotiability) 和顺应性 (adaptablity) 。从语篇翻译的角度来看, 所谓变异性, 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并非机械地按照规则和通用方法, 或遵循形式—功能的关系来选择, 而是根据灵活自由的语用原则、语用策略、文化接受度来完成。顺应性则指语言使用者尽可能顺应不同语言的文化要求, 从而尽可能架起两种文化无障碍对接的桥梁。语用学将顺应性视为语言使用过程的核心, 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做出动态的顺应, 语篇翻译也不例外, 语篇从一种语言文本到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转换、对接也会动态地顺应。

传统的翻译理论比较强调语篇文本的完整性、不可分割性及句子本身是否符合原意, 比较注重源语 (source text) 和目的语 (target text) 在语篇文本中的作用, 翻译的核心原则是等值翻译, 对语言、语码、语体及相关文化等这些具有显著变异性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语篇构建成分, 则关注不够。等值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有:语文学派论者德莱顿 (Dryden) 和泰特勒 (Tytler) , 诠释学派的斯坦纳 (Steiner) 和施莱尔玛赫 (Schleiermacher) , 语言学派的奈达 (Nida) 和纽马克 (Newmark) , 等等。他们的理论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另外一个与之对应的则是否定原文至上的观念、强调翻译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学派, 其代表人物有:解构主义学派的德里达 (Derrida) 和德曼 (de Man) 。Beaugrande、Dresser (1981) 和Neubert、Shreve (1992) 都认为, 典型的语篇文本应该有七个特征:意图性、互文性、情景性、信息性、连贯性、衔接性和可接受性。语篇文本的翻译也适用于这七个特征, 尤其是“可接受性”更应该是语篇文本翻译之本, 要做到这一点, 文化因素更要处理好。文化因素是语篇文本的核心, 源语和目的语都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各民族、各种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既有一定的相同和相似性, 也有各自不同于其他民族和种族的特点。以最简单的短语为例, 鸡皮疙瘩译成英语成了goose bumps (鹅皮疙瘩) 。为什么汉语说鸡皮疙瘩, 英语却说鹅皮疙瘩, 不得而知, 可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 就是指因寒冷、恐惧所带来的皮肤反应。

后殖民理论 (post colonial theory) 近年来被引入翻译领域, 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 开辟了语篇翻译研究的新领域。后殖民翻译理论所关注的是影响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后殖民理论和翻译研究之间的交汇点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 这种权力关系所造成的差异会对翻译的过程造成影响。强势文化会借助其强大的经济来向弱势文化输出, 弱化弱势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反映在语篇翻译中, 是强势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人文意识等非文本因素和用词习惯、句子结构等文本因素被引入弱势文化, 从而达到对弱势文化的读者进行洗脑的目的。译者在语篇翻译中, 若不考虑母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 若没有批判意识的介入, 仅从纯文本的角度出发, 翻译的语篇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意识形态的标签, 大量的舶来文势必出现在语篇中。从近些年翻译的语篇来看, 我们的学术界已经被众多的舶来文包围, 以语言学为例, 像系统功能语法、顺应理论、生成语法、语码转换、模糊语言、言语体裁等都是舶来文。舶来文的增多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在学习西方文化和西方研究成果上的力度在加大, 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在发掘传统文化、自我更新上不足。抛开经济的强弱不说, 无论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 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多元文化共生的世界和多样性的生物圈一样, 都是不可或缺的;单一的文化和单一的生物圈一样, 对人类都是一场灾难。后殖民理论介入翻译领域, 不仅仅对文化领域有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外源语和母语在争夺话语权上进行的斗争。

三、文化差异须介入语篇翻译———以《红楼梦》主要译本为例

语篇翻译既然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就必须和两种文化甚至多种文化有机结合, 必须从更广阔的角度切入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包括价值观差异、历史观差异、信仰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及意识形态差异等, 不能单纯地从纯文本和语言的角度来进行翻译, 尽量做到无刀砍斧凿之痕迹, 从而使语篇翻译有更高层次的文化视域和更持久的生命力。就文学翻译文本来说, 对翻译者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准确地理解作者本人的写作意图, 如何理解小说的潜在内涵, 即如何解读作者、解读作品、解读方式不同, 翻译的策略必须与之对应地表现出差异。

《红楼梦》恰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一部给不同的译者以不同的解读的作品, 它非凡的诞生过程、原稿颠沛流离的命运, 以至于每个译者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解给出一个《红楼梦》的轮廓。翻译的第一步是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曹雪芹:“编述一集, 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 然闺阁中历历有人, 万不可因我之不肖, 自护己短, 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蓬牖茅椽, 绳床瓦灶, 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 阶柳庭花, 更觉得润人笔墨;我虽不学无文, 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 亦可使闺阁昭传, 复可破一时之闷, 醒同人之目, 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 却是此书本旨, 兼寓提醒阅者之意。”这一部分, 影响最大的霍克斯英译本没有译出来。为什么力图“translate everything” (Hawkes S:46) 的霍克斯把非常重要的这一段完全忽略不译了呢?霍克斯基于西方读者的接受度, 亦即中西文化的差异, 以一篇较长的序言介绍了曹雪芹的创作经历和文本情况, 而且提到了乾隆“文字狱”对作家的影响, 把作家本人所使用“假语村言”以便将“真事隐去”的叙事策略做了一个明确交代。小说中文语境中有为中国读者提供解读语篇文本作用的、但是显然在英文叙述行文中显得生涩难懂的重要文字, 无需在译文中出现, 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霍克斯显然正确解读了曹雪芹的写作意图, 考虑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西方翻译家的角度向西方读者有取舍的传递了中文的语篇内容。

国内对《红楼梦》英译本做出较大贡献的杨宪益先生更倾向于文化翻译, 即翻译行为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 而是一种以文化移植为目的的跨文化活动。杨宪益和戴乃迭最著名的译本, 就是《红楼梦》了。《红楼梦》英文译本, 霍氏译本采用的方法是意译, 其“英国味”的译本非常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在英美世界影响力很大。而杨戴译本更多地采用的是直译, 一般人多以此认为他们的译本只适合中国人来读, 其实不然, 杨戴译本更多地复制了中国的文化, 有利于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今天的译者, 大多把翻译理解为两种语言间的转化, 其实远非如此, 它更多是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究竟是把本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生活习俗、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 用比较直接的方式翻译出来, 引起另一种文化的震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另一种文化, 还是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便于接受的语言与表达样式, 渗透成为其他文化的一部分?杨宪益和霍克斯在文化策略选择上有所不同。杨宪益考虑的是, 如何把自己民族的文化完整地呈现给一个西方读者, 并因此来影响西方读者的文化样式;而霍克斯则是通过最小限度地影响本民族和读者的文化感受方式, 把《红楼梦》水乳交融地转化成自身文化的一部分。

《红楼梦》中多处出现“红”和“绿”, 在中国文化中, “红”代表喜庆、吉祥、热烈, 霍氏译本则回避了这个词的翻译, 甚至以“绿”代之, 连书名都译成“The Story of the Stone”;杨戴译法则直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对人名的翻译两者也有不同, 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奴, 霍氏译本译为Old Jiao, 而杨戴译本则译为Chiao Ta。窃以为霍氏译本对这个人名的译法比较地道, 反映出了焦大的年龄和老仆人身份, 容易为西方读者理解接受, 杨戴译本的这个译法很难令人理解。“菩萨”是中国人信仰的神, 在语篇文本中多次出现, 杨宪益采取了直译法, 霍氏译本则用“上帝”代之, 这是宗教信仰不同带来的语篇翻译上的差异, 也有明显地刻意弱化中国文化影响的痕迹。申丹认为霍氏译本带有明显的译者主观色彩, 黄国彬则认为霍氏译本比较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其实这两种观点异曲同工, 都说明霍氏译本注意到了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差异, 为迎合英语读者的口味,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为弱化中国文化对英语文化的影响力而刻意为之;杨戴译本更忠实于原作, 但是也容易受其束缚, 造成解释空间的局促, 使译作也带来一定的偏差。不管是霍氏译本还是杨戴译本, 都受到传统的文化审美习惯制约, 从而生成不同的译本。

四、结语

语篇翻译归根结底不仅仅是两种不同文字的相互转换, 而是在多元化语境下两种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补充, 翻译者应从批判和自我批判的角度看待文化差异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对作者、作品及所在国的文学特质、文化特质有深刻理解, 扩大解读的空间, 力免对原文的解读出现偏差, 运用灵活的翻译策略, 让翻译作品更好地为跨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张柏然, 秦文华.后殖民之后:翻译研究再思[J].南京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4, (1) :112-113.

[3]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Z].PenguinBooks, 1997.

[4]de Beaugrande R.New Foundations for a Science ofText and Discourse:Cognition, Communication, and theFreedom of Access to Knowledge and Society[M].Norwood, New Jersey:Ablex, 1997.Chapter 1.

[5]Eugene A 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6]Halliday M A K.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 [M].London:Arnold, 1999.

[7]Jef Verschueren.Understanging Pragmatics[M].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8]Larry A.Samovar.et a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 2005.

上一篇: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反思下一篇:医院挂牌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