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报告

2024-05-30

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报告(共6篇)

篇1: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报告

2008-2009中国报业经营报告

对于中国报业而言,2008年可谓“喜忧参半”:所喜者,受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和改革开放30周年等喜庆事件的牵引,报业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所忧者,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报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劳动法》的实施导致报业经营人力资源成本攀升;新闻纸大幅涨价导致报纸运营原材料成本大增;国际油价走高导致报纸物流成本大增;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日益显著,给报社广告经营带来严峻的压力。回顾2008年的中国报业,以和谐为主调,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化解经营危机为主题,以变革经营模式为抓手,在险恶的环境中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仍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积极应对新劳动法,扎实构建“和谐型报社”

2008年新修订的《劳动法》正式实施。该法的突出特征是规范企事业单位的劳动用工行为,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权益加以切实保护。由于国内大多数报社存在不规范用工行为,发行部门将基层发行员视为“临时工”,既未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也未落实其养老保险等社保福利待遇,基层发行员的假日加班费也未能兑现。在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各地报社克难奋进,积极落实新劳动法,掀起建设“和谐报社”热潮。落实新劳动法的核心是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尤其改善报社基层弱势边缘群体的生活福利。2008年起各地报社陆续将临时工转为合同工,不少报社还大幅提升和改善发行员的待遇: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投入巨额资金为基层发行员购买了社保;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不仅为员工办理了社保,提高了基层发行员待遇,还兑现了发行员节假日加班费,基层发行员平均月薪达到1700元,最高可达3000元„„这些温馨实惠的人文关怀举措提高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营造了“和谐报业”新局面。

二、应对“巨媒体”危机,“微媒体”开创“长尾效应”

长期以来,国内报社致力于生产规模的扩充,行政主导的报纸合并导致一些报社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指标以几何级速度增长,但报社的员工规模、日常支出等亦急剧膨胀,总体经济效益不升反降,出现了所谓“巨媒体综合症”,引发了一系列危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报业经营者已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转而开始重视“恰当的小规模报纸”。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一些大型报社危机重重,但面向县镇发行的社区报纸依旧生机盎然。可见,报纸的规模并未越大经济效益越好,基于窄众传播理念而生的微型报纸,投入小且经营灵活,因而具有更好的经济回报。2008年国内微型报纸获得较快发展:一是县域报纸的活力凸显,取得了骄人业绩。浙江萧山日报社充分发挥“内容提供商”的优势,整合新闻资源和社会客户资源,年经营总收入已达5000万元。随着国内经济的波浪式推进,一些县级城市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其报纸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心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县域报将是报业经营的“蓝海市场”。二是掀起DM报刊的创办热潮。DM报刊将使新闻和商品信息合二为一,具有针对性强、投递精确、信息攻势猛烈、免费阅读和经营灵活等优势。2008年国内一些

报社创办DM报纸,拓展新的广告市场,如温州日报集团发行有限公司创办的《温州发现》已经初现成效。微型报纸的出现,使得处于广告市场“尾部”的中小型广告市场被重视,报业经营的“长尾效应”将逐步显现。

三、变革经营模式,报纸发行渠道网络对接电子商务

我国正处于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了50%至60%的增长速度。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日趋成熟,跨区域的物流日益重要。但我国物流配送服务业还较为落后,这种情势为传统报纸发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机遇,即报社通过整合现有报纸发行网络资源,对发行队伍进行改造升级,使得报纸发行渠道网络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将传统的报纸发行实体转型为物流配送企业。顺应电子商务时代的市场需求,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中心对报纸发行网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再造发行终端。过去,发行站多为承租场所,不仅费用连年上涨,而且环境较差,难以适应电子商务配送的需要。从2005年起,杭州日报集团投入数千万元购买了一批临街店铺的产权,并进行了全新装修,设置报纸分发区和商品配送展示区,将发行站改造成营销终端连锁店,使发行站由单一的报纸分发场所转型为复合型的商务终端。二是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发行中心与杭州网、《每日商报》达成三方协议,由杭州网搭建网上商城,《每日商报》负责品牌和广告宣传,发行中心负责商品配送,形成“三位一体”的整合营销网络。三是再造发行队伍。发行中心从发行员队伍中选拔出业务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精干力量组成“星级营销分队”,开展商品的宣传和配送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杭州日报发行网络的改造已经初显成效,目前已经有50多个厂家的200多种产品加入发行配送网络,电子商务配送年经营额超过1000万元。发行中心的发展思路是以绿色农副产品配送为主导,打造“两小时生活服务圈”,从客户打进热线电话订购产品起两小时内将产品免费配送到户。

四、新媒体建设提速,报社网站经营获得突破

受新闻纸涨价和节能减排两大现实因素的影响,报纸的“无纸化革命”再次成为热点。2008年10月28日具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将于次年2月停止出版纸质日报,而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络平台,网络版日报将每日更新。不管报纸的无纸化是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加快报纸的数字化建设已是刻不容缓。虽然国内报纸的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早,但绝大多数报社所属网站长期亏损,陷入“投资巨大、收入微薄”的苦境。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亦有青岛新闻网等极少数几家报社所属网站实现了盈利。青岛新闻网系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网站,它较早进行体制创新,实行独立公司化运营;较早借鉴商业化门户网站运营模式,开展全方位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其经营业务包括新闻、手机短信、互动社区、实用信息、商务应用、报纸广告和户外广告、楼宇电视广告发布等6大板块。据2008年3月日志统计分析,该网平均每天已有70万台电脑登陆访问,注册用户已近200万,仅社区论坛项目,同时在线使用人数即逾4万,已经发展成为山东省访问量最高的网站,其经营总额已经接近传统报纸广告,且盈利状况明显优于纸质报纸。青岛新闻网的经营实践表明,传统报纸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内容优势打造成一流的商业化网站。

五、汶川地震事件助推,“媒体公民”意识觉醒

近年来在社会越来越强调社会责任的趋势下,“企业公民”的理念得到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这一新的价值观构建自己的发展体系与战略,规范自己的行为。“企业公民”这一概念蕴含着社会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意味着企业是社会的公民,应承担起对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绝大多数报社实行“企业化管理”,有其合理的经济利益,但更须强调社会责任,它考虑的不但是作为“经济人”要追求利润和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强调作为“社会人”,要承担对社会、公众和自然环境等所有利益相关人的责任,以合理的方式回馈社会。媒体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不但要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而且更要做一个合格的“媒体公民”。汶川地震事件的发生,唤醒和激发了媒体的公民意识。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各地报纸不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报道,发表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作品,而且以高度的责任感参参与系列慈善活动。在三天的国家哀悼日中,各地报社积极相应中央号召,三天内不刊登广告,但报纸版面和内容质量均保持较高水准;在在央视举行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上,“媒体军团”的表现得到各界高度赞扬,一些典型的捐款单位分别是:人民日报社1000万元、解放日报集团 655万、深圳报业集团650万、光明日报社 600万、经济日报社600万元、中国日报社 600万、广州日报集团500万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500万、南京日报集团500万等。在汶川特大地震慈善活动中,报社的行为刷新了新中国报业的慈善记录,标志着我国报业“媒体公民”意识的新觉醒。

六、应对成本危机,国内报纸发行进入“新价格时代”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都市类报纸相继进入“彩报”和“厚报”时代,报纸生产成本不断提升,但报纸发行价格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统计显示:中国大陆同类报纸的销售价格是美国的1/7,香港地区的1/8,日本的1/12,以色列的1/30,台湾地区的1/12,比利时的1/33,是全球报纸销售价格最低的国家之一。在部分城市,报纸零售价仅0.2元,甚至出现了“零元发行”和“卖报纸不如买废报”的怪现象,超低发行价格给报业经营带来沉重压力。由于报纸发行市场竞争激烈,加之读者形成了订购“廉价”报纸的惯性,各地报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敢轻言提价。进入2008年后,报纸广告市场低城市报社的共识,提价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个别提价,即某些城市的个别强势报纸率先提价,但同城其他同类报纸并未提价。如2008年1月,《华商报》率先将其零售价提到每份1元,7月《半岛都市报》将零售价提为1元(青岛市区单价0.8元)。由于同城其他报纸不跟随提价,故而个别报纸提价后面临发行量下滑风险。二是同城集体提价,2008年南京、成都、上海、武汉、北京、济南等地报纸达成协议,全城都市类报纸集体提价,大多数都市报单价由原0.5元提至1元,涨幅达50%。经过本轮提价,不少都市类报纸售价已接近成本价,国内都市类报纸告别“超廉价”模式,进入“新价格时代”,这将对报纸的采编、广告和发行等产生重大影响。

七、应对新闻纸价格波动风潮,报业“市场感应力”得到提升

2008年我国新闻纸价格经历了一个罕见的“倒V型”波动曲线。上半年,受国外纸浆提价、原油价格暴涨、人工成本抬升、雨雪冰冻灾害及北京奥运会等因素的影响,新闻纸价格从年初的4850元/吨涨至6月份前后达6100元/吨,到达最高点。进入10月后,随着国际原油价下跌及金融海啸等因素影响,新闻纸价格逐步回归理性,至年底降到5800元/吨。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报社要减少损失,就需要敏锐的市场感应力。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国内外新闻纸价格波动中,并非所有的报社均遭受重创,部分报社还利用这次的新闻纸涨价得到出人意料的收获。如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早在2006年新闻纸价格走低时,有预见性地做出经营决策,签订了连续3年的新闻纸购买合同。在其他报社因为新闻纸涨幅过大而被迫提高发行价格时,该报没有涨价,新闻版面也没有减少,在新闻纸涨价中静收渔翁之利。2008年新闻纸价格波动风潮是对国内报社经营团队市场感应力的一次大考,而具有经营优势的报纸则可以借这个机会顶住涨价压力,从而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效果,形成新一轮的跑马圈地。可见,报业经营的市场感应能力,就是要求报社运用科学的预测机制,提前决策,趁那些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还在观望、犹豫之时,先发制人,抓住第一波的市场机会积累发展优势。

八、省地联姻,报业跨地区发展“曲线”推进

在报纸经济属性日益彰显的产业化进程中,报业市场区域越来越与经济区域相重合,而与行政区域重合的离心力日渐增长。尤其是一些资本实力雄厚、产品扩张意识较强的报业集团,出现跨越行政区域而追逐经济区域步伐的跨地区发展现象已是大势所趋。2008年国内报业集团跨地区发展分两个层次推进:一是省内跨地区发展,即报业集团在省内其他城市创办或联办新报纸,新疆经济报系与巴音郭楞州党委联合出版《巴音郭楞日报》。经过几年的运营,报纸面貌焕然一新:版面规模由联办前的对开黑白4版扩为4开32版,发行量由原1万份增加到5万份,广告收入由原300余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由于跨地区扩张停留在一省范围内,加上当地政府的支持,省内跨城市发展相对较容易实现。二是跨省发展,南方日报传媒集团和云南出版集团开展资本合作,联合打造《云南信息报》。《南方都市报》以其品牌优势、内容优势、人才优势、客户优势和管理优势在报社处于大股东地位。改版后的《云南信息报》以“打价值战”为核心诉求,由原对开16版大报改为4开64版小包,报纸售价大幅提高,但发行量和征订量快速上升,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继2003年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创办《新京报》之后又一次跨地区的尝试。因跨省发展牵涉到更多的行政利益主体,在操作中难度较大。但从长远看报业集团跨省发展势不可挡。

九、推进报纸“多媒质化”进程,手机报迎来黄金发展期

面对网络、电视等媒介的激烈竞争,报社单纯发行“纸质”报纸已不能适应读者需求,利用电子技术对报纸呈现介质进行全新包装,推进报纸“多媒质化”发展成为必需。手机报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随身,彻底摆脱了传统纸媒介的时空限制,让读者随时随地挑选和阅读最喜欢的报纸内容。手机报还能高效快捷地实现读者与报社的互动,读者于手尖击键之间就可为报社提供新闻线索。2008年手机报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全国手机报突破300种,全国手机报用户数已超过5000万,北京、广州、杭州、上海等多家手机报发行量超过20万份,取得了初步的经济收益。当然,现阶段手机报大多还停留在手机短信新闻的层面,随着3G业务的启动,手机报的外延将得到扩展,尤其是手机报内容也将突破文字加图片的表现形式,打破信息包含标题、文字、图片的传播方式朝多媒体整合的趋势迈进,包括标题、文字、图片、影像、互动等菜单。依托流媒体的形式,手机报用户不仅可以选择最佳的阅读方式,而且不同媒体的传播效果将形成差异化的冲击力和互动性。另据统计,2008年全国手机用户数超过5.2亿户,手机普及率已达39.9%,因而手机报尚有广阔的挖掘空间。

十、积极落实传媒“走出去”战略,安徽日报集团开展跨洋合作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报业经济实力大增,但报业运营主要局限于国内,报业“走出去”工程极为迫切,却又十分薄弱。2008年经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新闻出版总署、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审批同意,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南非米拉德(MIH)传媒集团联合组建的新安传媒有限公司在合肥正式挂牌成立。新安传媒有限公司为省属大型国有控股文化传媒企业,注册资本2.4亿元,其中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占63%的股权,南非米拉德(MIH)传媒集团占37%的股权,主要经营广告、发行、印刷等业务。南非米拉德(MIH)集团是全球第五大传媒集团,旗下拥有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网络电子媒体和印刷、发行等各类子公司,在包括中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媒体项目。新安传媒公司合作项目是安徽媒体首次引进境外资本项目,也是全国首家经国家批准的党报集团中外合作项目。它是我国报业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一个重要突破,为扩大国内报业经营管理视野,探索中外传媒经营合作模式开辟了新路。

篇2: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报告

更新时间:2010年8月16日

农药工业协会分析,国内农药行业上半年形势尚可,但草甘膦这个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中国农药产量中最大的品种似乎一直在低迷中徘徊。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草甘膦价格仅为1.8万元/吨,不及金融危机前的零头,其毛利率仅为3.39%。国家近期又对其取消了出口退税。业内的众多企业不禁在问:何时才能让我们见到风雨后的彩虹?

苦日子还要过好几年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视作中国草甘膦行业的风向标企业,其草甘膦产能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孟山都公司。“我国草甘膦产能严重过剩,预计市场低迷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虽然与同行相比,新安化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或者说实力,但是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场全行业的调整,所以我们已做好过几年苦日子的准备。”新安化工董事长王伟直言不讳地说。据了解,2009年新安化工年报显示,全年主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8.5亿元, 同比下降46.7%;利润总额3.46亿元,同比下降84.1%;净利润2.97亿元, 同比下降82.6%。而今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5288.58万元,同比下降了13.22%。江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国内较大的草甘膦生产商之一。草甘膦业务收入占其总营业收入的70%以上,其产能为7万吨/年,在上市公司中居第二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9年公司发生经营性亏损7000余万元,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运营,亏损额近100万元。

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则有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3大系列30多个原药和100多个制剂品种,草甘膦也是其主导产品。由于草甘膦销售价格仍处于低位运行,致使该产品毛利率较低,影响了公司整体利润。而杀虫剂系列产品因受我国西南5省持续干旱、南方省市大面积遭遇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导致农作物用药量大幅度减少,给正处于旺季的农药销售带来较大影响。

此外,青岛正道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明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销商看不清形势变化,以现卖现备为主,淡季备货量明显减少,年底退货率明显提高,从而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库存和损失。今年上半年销售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

对于草甘膦何时能够走出低谷,回归正常的发展轨迹,王伟显得有些无奈:“一直以来,草甘膦行业都在重复着产能过剩—行业洗牌—价值回归—再度过剩—再洗牌的恶性循环,似乎成了一个走不出去的怪圈,这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之所以长期无法得到改变,究其原因无非三点。一是部分投资者缺乏战略眼光,过分追求短期利益;二是地方政府不恰当的政绩观和利益驱动,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三是国家职能管理部门缺乏对产业明晰的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和监管力度没有跟上。”

江山农药公司认为,虽然美国企业已撤销对我国产草甘膦反倾销诉讼,但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又决定自7月15日起取消草甘膦产品的出口退税,出口面临新的压力。短期来看,国内草甘膦产能将受到高度抑制,产品价格还有走低的可能。

也有部分企业对农药行情的下一步走势充满希望。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部副经理庆祖荣告诉记者,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转好,石油价格的回升刺激生物能源的启动,基础化工原材料价格触底反弹,全球农药市场及渠道库存水平的降低,都将推动农药产品价格进入上升通道。

越是困难越要谋发展

王伟也表示,现在对于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通过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近年来,新安化工每年都在投入巨资开展技术创新和新项目建设,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技术的同时,积极开发下游制剂产品,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近日通过验收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的草甘膦创新生产工艺研究及开发课题,就是由新安化工承担。新安化工通过对课题研究内容的攻关,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了草甘膦连续工艺和热集成综合利用技术,并建成了甘氨酸法草甘膦新工艺产业化示范装臵。目前装臵运转正常,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而且草甘膦

吨产品原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均明显下降,草甘膦母液量和废水排放量明显减少,获得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而且该公司拥有专利权的“草甘膦—氯甲烷—有机硅”循环经济产业链,将草甘膦副产物氯甲烷回收,再用于有机硅生产,形成氯资源的循环,不仅使有机硅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草甘膦价格低迷造成的利润损失。在今年草甘膦行业全面亏损的大背景下,新安化工依靠产业链和技术、规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预计今年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盈利,已属难能可贵。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不遗余力地加大科技投入,把农化产品做精、做细、做强,做成大品牌。该公司董事长马秀臻说:“近几年公司的科技投入均占销售收入3%以上。瀚生先后同沈阳化工研究院、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侧重于农药原药产品和自有原药制剂产品的开发系列化;侧重于生物农药和仿生农药产品的开发;侧重于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制剂产品的开发;兼顾农药中间体及相关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2009年,公司也是通过积极开发高效、低毒、环境相容性好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复配制剂等系列产品,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华星化工公司为了能在如此低迷的市场中存活,不断加大销售能力和健全销售网络,建设具备工艺、生产与应用技术、情报等方面的研发平台,并实行严格的成本预算控制,以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作为各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山农药公司2006年启动的整体搬迁工程于2009年底顺利完成。2010年的工作重心是全面向新区转移,以“扭亏增盈”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目前重点工作就是抓紧丁草胺、乙草胺、精喹禾灵、拌种灵等产品在新区开车。

业内人士认为,长远看,农药要注重优化产品结构,开发和生产市场需求强劲、适销对路的农药品种。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全面禁用,把占农药总使用量20%的市场份额让给了新型低毒、高效、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因此企业应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替代产品。

政策不应老是先放再收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农药企业迫切希望国家从政策方面对农药行业加以正确引导。

第一,要明晰产业规划。每个产业或重要品种应有一个清晰的、系统的、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确定优势品种,大力扶持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企业加大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同时要加大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第二,要强化源头管理。对于新建项目要采取有效手段予以控制,避免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建设。第三,环保执法。目前有些地方为了增加GDP,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当地环保部门明知生产企业违规违法,甚至破坏环境,也听之任之,甚至袒护。

第四,引导企业合理投资。取消出口退税的新政是限制资源出口、重复建设、低价出口的重要措施。但政府更应该进行自身的反思,今后如何避免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而不是一味地先放再收。第五,统一出口管理。国家应建立成本监测体系,对低于成本出口的企业征收惩罚性税收。不少企业依靠推出新产品占据市场。图为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农村举办新产品碧生(即20%噻唑锌悬浮剂)的田间应用现场观摩会,引来农户纷纷前来。

行业协会:5年内,要有一批“中国技术”

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是否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霾?今年的行业形势如何?中长期又当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罗海章。

低迷状态有所缓解

“2010年,随着全球农药市场的逐渐复苏,中国农药行业也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罗海章说,较之其他产业而言,农药行业较早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走出来。2009年农药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依旧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全年生产农药226.2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2.3%。

罗海章分析,由于国家政策对农业扶持,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药市场低迷状态有所缓解。今年1~5月生产农药109.5万吨,同比增长17.6%。1~5月出口农药26.5万吨,同比增长11.5%;出口金额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1%。这与去年出口量增价跌形成显明对比。农药进出口贸易顺差5.5亿美元,同比增1.7%。预计2010年农药总产量将达230万~240万吨,主要品种可满足农业生产和出口需要,其生产、销售、效益及出口等都将在上年基础上保持健康发展。

未来集约绿色发展

罗海章分析了未来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整合,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农药产业调整将淘汰很多没有环保措施的中小企业,加快农药行业兼并重组,提高农药行业集中度。到2015年,全国农药企业数量将减少30%,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集团销售额达到总销售额的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园区化布局。农药企业要逐步“出城入园”。通过退出城市,进入化工园区和农药园区,提高集中度,实现公用工程、环保设施的资源共享。“三废”排放量减少30%,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农药创制能力增强。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农药企业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研发费用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3%。20个以上的大宗非专利产品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低毒、低用量农药将进一步推广使用,使农药的用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少数高毒高残留的品种将被取消。努力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加快对乳油制剂的削减工作,发展水基化制剂等新剂型以及配套的新型加工助剂和非芳烃溶剂,开发环境相容性好、使用方便的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和微胶囊剂等新型制剂。

产品结构要调整

罗海章表示,农药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国家在法规、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具体支持。

一是尽快出台农药产业政策和农药市场准入条件,规范农药行业发展。依靠产业政策法规,提高农药准入门槛,加强农药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优化生产力布局,合理设臵企业退出机制,实现有序竞争,促使农药工业向综合优势集中的区域发展,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是修改完善农药出口管理办法。目前的登记证制度只能管理后期农药的使用,导致前期农药生产过程中管理缺位。需要建立涉及农药生产、使用全过程的农药出口管理办法,形成绿色农药出口通道。

三是在农药新产品创制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农药新品种的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周期长等特点,需要国家在创新体系完善和新品种创制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是降低登记费用,减轻农药企业的负担。进一步降低农药登记试验费用,尤其是对多家企业生产、使用时间长、受农民欢迎的大宗非专利产品登记费用应大幅度降低,避免在毒性毒理、残留、药效等方面重复实验,从管理层面减轻企业负担。

篇3: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报告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3-2014》报告结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德勤的行业研究观点及调研数据, 对中国宏观环境、零售业和各主要业态的发展态势和主要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报告涵盖了164个有效企业样本和134个店铺样本, 具有广泛代表性。

德勤表示:“虽然消费零售业出现增速放缓, 但从中国整体经济结构来看, 国内消费仍具有巨大潜力。2014年7月, 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4.4, 远超多数发达国家;另一方面,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2012年我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 而经合组织国家的消费占比平均超过60%, 我国较国际水平偏低。从中长期来看, 信息、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需求增长迅猛, 新兴科技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 有力地促进了消费潜能的释放。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强, 也为消费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零售行业增长放缓为某些企业带来挑战, 也会成为催生另一些企业快速成长的机遇。加之新开门店的成本高企、商圈优良资源稀缺, 我国零售业“跑马圈地”的外延式扩张已经大幅放缓, 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并购重组, 快速占有成熟的零售资源。2013年我国零售行业的并购市场相较以往尤为活跃, 数据显示传统零售业并购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44%, 并购交易总额约为2012年总额的4倍。这反映出零售企业正抓紧时机, 通过并购重整以调整经营战略, 实现规模扩张和业态延伸。可以预见, 国内零售行业的并购整合还将延续, 业绩相对较好的龙头公司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用低成本并购低估值的零售企业, 突破业态和地域瓶颈, 提升协同效应以增强自身实力, 提高市场占有率。

整体而言, 百强零售业增长趋缓, 但也不乏销售额和利润大幅上升的企业。2013年, 百强企业中销售额增幅最高的达到51.1%, 增幅20%以上的有13家 (增幅为负的有16家) 。在样本企业中, 毛利率最高为35.1%, 比2012年上升3个百分点, 最低为0.9%。从区域分析, 81%的上榜企业仍然来自一、二线城市。然而, 在成本高企、市场饱和, 以及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下, 企业纷纷转战三、四线城市。数据证明三、四线城市拥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如百货店铺的平均销售额增长率是6.0%, 而一、二线城市仅为1.4%;购物中心的平均销售额增长率为19.2%, 几乎是一、二线城市的两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认为:“上述趋势给予我们新的启示, 高成长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团队能力强、主业突出、有较强的区域优势。由此可见, 即使在经营环境相对艰难的情况下, 优异的运营能力、恰当的战略部署依然能为企业赢得丰厚的回报。随着中国经济动力的转移, 三、四线城市发展迅速, 必定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的新重点。同时我们注意到, 不仅外国连锁品牌积极向中小型城市拓展, 本地企业也把目光锁定三、四线城市。”

报告还指出, 近几年中国的网络和移动零售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而零售行业在经过了单一销售渠道向多渠道过度之后, 也开始加速线上线下的融合以实现全渠道经营, 打造全新的无缝对接的消费体验。数据显示, 网络零售从2011年的8, 019亿元增至2013年的18, 851亿元, 预计2014年将上升至27, 861亿元。全渠道经营的核心是价值平台, 而不仅仅是多方位的销售渠道。因此, 企业需要对全渠道经营有着清楚的战略定位, 达到信息、物流配送、客户服务和组织构架全方位的协同, 围绕客户需求创造价值方可取胜。

篇4: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报告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1年度中国特许经营投资景气调查” 中发现:2011年,加盟店的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将加盟开发速度设定在20%以上。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人工成本和房租上涨是2011年的最大难题,而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则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手段。

儿童消费和服务市场被普遍看好。儿童教育培训已连续3年被特许总部、加盟商和专家一致首推的最具发展潜力且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业;婴幼儿用品零售业务也被特许双方视为具有潜力和投资价值的行业。

在2011年最具成长性的前10位中,网上购物排名第二,上升幅度最大。受益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快递服务业也被推选为最具成长性前10位行业,但目前连锁经营方面还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

以汽车养护美容和汽车租赁为代表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业也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汽车养护美容的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水平都位列第三,但市场的不规范问题也较为突出。

家政服务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但家政服务连锁的盈利能力,还没有找到突破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家政服务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餐饮业是推动特许加盟发展的主要力量,火锅、中式快餐和休闲饮品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在本次调查所涉及的餐饮业8个细分业态中,火锅的投资回报处于领先,中式快餐的发展潜力最大,休闲饮品则孕育着整合机遇。

经济型酒店与便利店仍然被投资人看好。但投票结果显示,经济型酒店、便利店与房屋中介未来将最可能发生并购重组。这几个行业的连锁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发达城市的网点密度和竞争程度已接近白热化。便利店的投资回报水平在被调查的45个行业和业态中处于低水平,房屋中介受房地产政策的影响,经营压力骤增,市场进入洗牌阶段。

美容美体、化妆品专卖也是特许企业较为关注的行业,一是其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被看好,二是该领域不规范现象也较为突出,特别是消费安全。

篇5: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报告

(2018-2023年)

【报告目录】

第 一章 特许经营研究综述

1.1 特许经营的概念

1.1.1 特许经营概述

(1)特许经营的定义

(2)特许经营的发展历程

(3)特许经营的特征分析

(4)特许经营的优势分析

(5)特许经营中的特许者分析

1.1.2 特许经营的分类

(1)按特许权授予方式分类

(2)按特许人与受许人的身份分类

(3)按特许的内容分类

1.2 特许经营与其他经营方式的区别

1.2.1 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之间的区别

(1)特许经营与直营连锁之间的区别

(2)特许经营与自由连锁之间的区别

1.2.2 特许经营与代理及经销的区别

1.2.3 特许经营与直销之间的区别

1.2.4 特许经营与设立分公司之间的区别

第二章 中国特许经营发展分析

2.1 中国特许经营政策环境分析

2.1.1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

2.1.2 《中国特许经营管理师职业资格标准》cgcc/z0005-2007 2.1.3 《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

2.1.4 《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1.5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2.1.6 “十三五”规划与特许经营发展

2.2 中国特许经营经济环境分析

2.2.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2.2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2.3 经济环境对特许经营成本影响

2.2.4 经济环境对特许经营投资影响

2.3 中国特许经营发展分析

2.3.1 中国特许经营发展阶段

2.3.2 中国特许经营规模分析

2.3.3 中国特许经营业态分析

2.3.4 中国特许经营发展的特点

2.3.5 中国特许经营费用情况

2.3.6 中国特许经营社会效益分析

2.3.7 特许经营加盟者调研分析

(1)加盟商考虑因素分析

(2)加盟商所需服务分析

(3)加盟商品牌忠诚度分析

2.4 品牌特许经营发展分析

2.4.1 品牌特许经营概念分析

2.4.2 品牌特许经营特点分析

2.4.3 品牌特许经营体系分析

2.4.4 品牌特许经营授权方式分析

2.4.5 品牌特许经营产业渗透力分析

2.4.6 品牌特许经营流程分析

第三章 餐饮业特许经营发展分析

3.1 我国餐饮业发展分析

3.1.1 我国餐饮业发展概况

3.1.2 我国餐饮业发展特征

3.1.3 我国餐饮百强企业发展情况

(1)餐饮百强企业市场规模

(2)餐饮百强企业不同业态发展分析

(3)餐饮百强企业不同地区发展分析

3.2 我国餐饮业特许经营分析

3.2.1 我国餐饮业特许经营发展综述

(1)我国餐饮业特许经营发展概况

(2)我国餐饮业特许经营发展特点

3.2.2 餐饮业细分子行业特许经营分析

(1)中式快餐业特许经营分析

(2)西式快餐业特许经营分析

(3)火锅餐饮业特许经营分析

(4)休闲餐饮业特许经营分析

3.3 我国餐饮业特许经营管理的spa分析

3.3.1 餐饮业特许经营管理的现实问题

3.3.2 餐饮业特许经营“spa疗法”(1)餐饮业特许经营典型案例分析

第四章 餐饮业特许经营企业经营分析

4.1 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1.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4.1.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1.3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4.1.4 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4.1.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2 内蒙古小尾羊餐饮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2.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4.2.2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4.2.3 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4.2.4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2.5 公司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3 重庆德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3.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4.3.2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4.3.3 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4.3.4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4 重庆秦妈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4.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4.4.2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4.4.3 企业门店分布情况

4.4.4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4.5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5 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5.1 公司发展简况分析

4.5.2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4.5.3 企业门店分布情况

4.5.4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5.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5.6 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4.5.7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6 北京东来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6.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4.6.2 企业配送模式分析 4.6.3 企业门店分布情况

4.6.4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6.5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7 陕西一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7.1 公司发展简况分析

4.7.2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4.7.3 公司门店分布情况

4.7.4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7.5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8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8.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4.8.2 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4.8.3 公司门店分布情况

4.8.4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4.8.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8.6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9 上海世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9.1 公司发展简况分析

4.9.2 公司门店分布情况

4.9.3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9.4 公司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10 马兰拉面快餐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10.1 公司发展简况分析

4.10.2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4.10.3 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4.10.4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10.5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11 上海弘奇永和食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11.1 公司发展简况分析

4.11.2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4.11.3 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4.11.4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11.5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12 广州市绿茵阁餐饮连锁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12.1 公司发展简况分析

4.12.2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4.12.3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13 德克士经营情况分析

4.13.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4.13.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13.3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4.13.4 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4.13.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14 迪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14.1 公司发展简况分析

4.14.2 公司门店分布情况

4.14.3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4.14.4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15 上海仙踪林餐饮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15.1 公司发展简况分析

4.15.2 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4.15.3 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4.15.4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第五章 中国特许经营趋势分析

5.1 中国特许经营发展趋势分析

5.1.1 中国特许经营发展的推动因素

5.1.2 中国特许经营的发展趋势

5.1.3 中国特许经营的发展方向

5.2 中国特许经营趋势预测分析

5.2.1 中国特许经营领域及业态发展

(1)传统领域特许经营趋势预测

(2)新兴领域特许经营趋势预测

5.2.2 中国特许经营竞争和管理发展

(1)中国特许经营限制竞争行为分析

(2)中国特许经营管理分析

5.2.3 2018-2025年中国特许经营发展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 1:美国特许经营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单位:家,万美元)

图表 2:壳牌公司特许人和受许人权利与义务 图表 3:2013-2017年中国gdp增长速度(单位:百万元,%)

图表 4:2013-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情况(单位:%)

图表 5:2013-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单位:%)

图表 6: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单位:%)

图表 7:2013-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单位:%)

图表 8:2013-201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图表 9:2013-2017年中国广义货币(平方米)增长速度(单位:%)

图表 10:2013-2017年我国特许体系数量(单位:个)

图表 11:加盟商考虑因素

图表 12:加盟商所需服务

图表 13:加盟商是否考虑加盟其他品牌(单位:%)

图表 14:不同行业品牌经营渗透力

图表 15:品牌特许经营流程

图表 16:2013-2017年中国零售行业营收与净利润情况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 17:2013-2017年中国零售行业利润情况分析(单位:%)

图表 18:2013-2017年中国零售行业三项费用率情况分析(单位:%)

图表 19:2013-2017年中国零售行业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 20:2013-2017年中国零售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单位:%)

图表 21:2013-2017年中国连锁零售企业主要业态门店基准情况表(单位:平方米,人,万元,台,万元/平方米/年,万元/人/年,元/单,%,平方米/台,元/台/天)

图表 22:2013-2017年百货行业净利润率走势(单位:%)

图表 23:2013-2017年百货行业毛利率走势(单位:%)

图表 24:2017年中国前十连锁百货企业(单位:亿元,个)

图表 25:超市行业收入来源构成(单位:%)

图表 26:主要内资超市其他利润和税前利润对比(单位:亿元)

图表 27:超市通道费用明细(单位:元/次,元/个,元)

图表 28:2017年新华都销售收入的商品品类结构(单位:%)

图表 29:2017年人人乐销售收入的商品品类结构(单位:%)

图表 30:人人乐不同面积门店成本结构(单位:%)

图表 31:超市营运成本明细(单位:元/年/店,%,万元,元/月/平方米)

图表 32:规模以上超市、所有超市、规模以上零售商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单位:%)

图表 33:超市行业净利润总额及其增速(单位:百万元,%)

图表 34:超市行业店面总面积及其增速(单位:万平米,%)

图表 35:大中小超市平均店面面积(单位:平米)

图表 36:大中小超市平均单店净利润(单位:百万元)

图表 37:大中小超市平均净利率(单位:%)

图表 38:2017年连锁百强中主要超市企业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39:不同层级城市平均单店面积(单位:平米)

图表 40:超市行业提高利润率逻辑树

图表 41:超市行业供应链流程

图表 42:超市采购模式

图表 43:部分超市采购模式

图表 44:超市的物流配送模式

图表 45:部分超市物流配送模式 图表 46: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图表 47:超市商品品类管理

图表 48:以客户为中心的超市经营能力体系

篇6: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报告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电影的销售模式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体现为:电影发行公司委托院线公司负责影片的放映工作,院线公司根据旗下所属影院的情况对影片放映进行统一的安排及管理。

1、行业特有经营模式

在目前我国电影业的监管政策下,电影发行公司发行影片和影院进行电影放映的两个流程之间存在一个特殊且必备的环节——院线(由于院线均分布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因此院线也称为城市院线)。

电影的销售模式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体现为:电影发行公司委托院线公司负责影片的放映工作,院线公司根据旗下所属影院的情况对影片放映进行统一的安排及管理。

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45条院线,构成了我国电影业的主要发行放映渠道,也是电影公司电影作品主要的销售渠道。

同时,由于院线占有了大部分影院和银幕资源,且电影产品的消费主力为城市居民,因此来自院线的票房收入始终为全国票房收入的主要来源,且比重逐年上升。

2、行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周期性特征

(1)电影业的档期(季节性)特征

我国电影档期的运作模式是从学习和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成熟电影市场的运作惯例逐渐发展而来的。

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影档期的概念日渐成熟。目前形成以春节档、暑期档、贺岁档和国庆档这四大档期为主,以五一档、情人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几个小档期为辅的格局。

由于电影行业存在档期现象,所以电影业的票房收入根据档期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即夏季(暑期档)和冬季(贺岁档及春节档)是国内电影票房收入的两个波峰。但是,随着影片数量的增加,电影行业档期现象日益平滑。

(2)行业的区域性特征

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习惯等因素,中国目前的影院分布呈现区域分布不均现象,主要表现为:大城市影院多于小城市,东部沿海地区影院多于中西部,南方地区影院多于北方,经济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

从省区、直辖市院线市场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开始“院线制”改革后,广东、北京、上海以及江浙等省市一直领跑全国电影票房市场。

2012年,广东、北京、江苏延续2011年的排名依旧排名前三,票房分别为23.26亿元、16.12亿元以及15.29亿元,占城市院线票房的比例分别为13.99%、9.69%以及9.19%。除江苏外,在票房总量增长的同时,占比较上年有所下降,二三线城市发展依旧迅猛。2013年,广东、江苏以及北京仍占据领先优势,位列前三,分别为29.69亿元、20.20亿元以及18.60亿元。

从城市来看,2011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六座城市仍然位居城市票房前六,票房合计45.24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36.41%,占比较2010年下降3.44%。2012年,上述六个城市依旧位居票房前六,票房合计55.81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33.57%,占比较2011年又下降2.84%。2013年,上述六个城市依旧位居票房前六,票房合计67.15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30.85%,占比较2012年进一步下降。中小城市的电影市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电影票房总量和市场份额均有所提升。

从区域来看,经济发达地区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电影市场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1年新增影院803家,其中,东部地区新增276家,新增银幕1,324块;中部地区新增352家,新增银幕1,044块;西部地区新增175家,新增银幕662块。总体来说,影院建设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吻合,影院地区分布也进一步趋向均衡。

2012年,二、三线城市影院数量保持较快增速。到2012年底,全国县级城市拥有数字影院近千座,银幕数超过3,000块,县级城市数字影院普及率达到35%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浙江、河北、宁夏、重庆等省区率先实现了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2013年,二三线城市影院数量增速仍高于一线城市。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电影行业深度研究与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3)行业的周期性

电影行业作为文化行业,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均GDP的增长水平直接相关。我国国民经济已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受益于国民经济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的增加,电影产业收入在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高速增长的同时,在经济低迷的时期仍能体现出较强的抗衰退性特征。

3、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电影发行和放映行业的上游是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下游是直接面对观众。

院线、影院与电影制作和发行企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高质量的电影会为影院带来更多的观众和更高的票房收入,从而推动了高档次影院的改建和新建;院线和影院的发展会拓宽和改善影片发行渠道,更好的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从而增加电影的票房收入,促使影片投资制作方继续加大影片投入,出品高质量电影。

上一篇:优秀学生代表发言稿(中职学校)下一篇:实用的高二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