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培训总结

2024-07-24

国外职业培训总结(通用6篇)

篇1:国外职业培训总结

2015年职工培训工作总结 2015年度职工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公司“标准化工作落实年活动”,从确保水质达标、安全稳定生产、提升营销管理、重点项目建设、设备工艺改造、降低产销差等主要任务出发,直面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在公司领导亲自指导和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以提升公司全员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推进公司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为宗旨,全面完成本年度培训计划。现就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开展情况:

本年度开展培训21大类,112项,累计培训8867人次,1128课时,培训覆盖率100%。主要培训内容包括:

1、思想政治素质培训

围绕公司“标准化工作落实年”活动,结合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紧跟党的步伐,提倡奉献精神,全员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同时,我处开展“每周一题”模式,由宣传部等专业处室提供时事新闻和专业评论,作为辅助培训材料发放给各单位,目前已发放18期,得到基层单位和专业处室的普遍欢迎。全年共培训1588人次,256.5课时。

2、标准化培训

标准化培训是培训工作的重点之一,与公司“标准化工作落实年活动”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保持同步。本年度进一步对体系文件和管理手册深入宣贯学习,细化“国标

试点创建工作”培训计划,强化了“标准化”培训工作的督导与考核。尤其是在基层考核方面,自国标试点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每月进行笔试抽查考试,结合口头考核锻炼口语表述能力,要求达到工作标准“懂得透、记得牢、说得清、用得对”的水平。全年共培训1425人次,88课时。

3、设备改造项目培训

针对公司本年度设备改造项目,充分发挥相关处室服务基层职能,结合“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培训,为新设备投产扫清技术障碍。尤其是次氯酸钠投加系统项目,设备厂家人员、安监处从各水厂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的对加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了全面讲解,提高了水厂干部职工对于新设备的适应能力,为平稳过渡打好了基础。目前各项改造共培训67人次,19课时。

4、培智引智工程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从生产单位设备维修保养,到原水水质的保护,涵盖生产经营全方位。为公司整体发展定向提供了有力辅助,为解决各项突出困难与问题开拓了思路。共培训268人次,69课时。

5、工程师讲堂

发挥公司中高级职称人员专业技术优势,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强化专业处室服务基层职能,就本部门或基层单位具体要求进行随时性灵活讲授。形成了公司内部的专业技术网络,为解决很多生产经营实际问题营造了专业化氛围,基层职工的专

业理论层次进一步提高。共培训939人次,247.5课时。

6、师徒传帮带

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徒弟们的职业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成为师傅们的合格接班人。在活动开展三年之际,对16位师傅的23名徒弟,进行了2015年阶段性考核,成绩全部合格。本年度共培训92人次,44课时。

7、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培训,是公司一直坚持不懈的重点培训之一。本年度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为总纲,组织了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进行了消防安保、司机及兼职司机安全生产等培训课程,各生产单位分别开展了“百日安全供水考核”、“安全生产双想培训”等活动,在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的同时,着重细节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共培训1289人次,26课时。

8、突发事故和应急处理培训

9、特殊工种培训

本年度完成了148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与考核工作。并为各生产单位的维修电工、焊工两个岗位职工申报办理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规范了特殊工种职业技能管

理。外培148人次,20课时。

10、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

本年度公司工会开展了水泵工技能比武,增进了各生产单位间的技能交流,活跃了职工磨练技能的学习气氛。各生产单位也在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标准化培训等其他培训活动的同时,以各种灵活形式进行了技能比赛,统计时未重复计算。共培训76人次,5课时。

11、水厂混岗培训

进一步强化职工在水泵、配电两岗位上的综合能力,结合水厂设备实际运行的具体操作步骤,讲求细节,并在处理突发情况时,捋顺操作逻辑。共培训67人次,13课时。

12、生产岗位技能培训

由各单位根据培训计划安排,从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熟练程度入手,进行针对性培训。结合公司考核评价机制,确保了培训效果。因加氯设备工艺改造,较侧重于加氯岗位技能培训。共培训319人次,46课时。

13、水质检验工培训

主要针对二级化验室加强水质检测能力的培训。因目前水质问题比较突出,该项培训进一步加强。在考核方面,采用笔试与盲样检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培训,将本年度各水厂的水质检测经验共享,从实际出发,提升化验员技能水平。共培训15人次,9课时。

14、水厂主要设备知识培训

为加强水厂设备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设备档案建设工作

服务。直面水厂设备新老不一,图纸参数资料不全,各水厂管理程序各异等困难,从专门负责人员入手进行培训,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共培训61人次,7课时。

15、职能处室管理培训

各职能处室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开展业务知识、自身建设等方面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专业知识优势,深入基层、主动服务,开展应对各种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的专项培训。在这种多层次培训工作中,处室人员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共培训1469人次,224.5课时。

16、新职工培训

新职工和转岗职工的岗前培训及考核。通过培训,使新职工和转岗职工迅速进入状态,达到岗位技能标准要求。共培训25人次,25课时。

17、办公自动化技能培训

主要针对办公软件在日常生产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公司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办公程序进行培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对于新技术的理解能力。共培训21人次,2课时。

18、供水宣传工作专项培训

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等宣传模式的进步,如何正确的应对媒体,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如何抢占宣传高地,正确的引导社会舆论,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年度,宣传部开展了“媒体应对与突发事件”专项培训,用大量实例讲解了正确的工作方法。篇二:培训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4年培训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培训学院按照公司战略发展要求,坚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培训理念,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根据公司发展要求,结合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制定2015年培训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 2014年工作回顾

一、培训组织实施

1、内部培训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及各部门需求,在公司内部组织管理类、财务系统、营销系统、安全环保系统等培训709次,累计培训13003人次。明细如下表:

2、外部培训

为给企业带来更加先进实用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知识,根据上级单位或政府部门要求,结合公司生产实际,截止2014年10月,培训学院共组织外送培训19期,累计培训79人次。

3、职业资格

为提升公司人员技术、技能等级,截止2014年10月,培训学院共组织公司员工参加职业资格类报名、考试79人次。

二、培训费用使用情况:

截止2014年10月整体培训费用基本按年初计划使用,总计花费47.03万元,其中公司级培训费用32.33万元。

三、其它工作完成情况

1、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规范工作标准,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修订完善四项培训制度。在制度中明确了各层级培训管理人员的职责及培训专员的定位,细化培训工作流程,并要求各培训节点。

2、注重人才梯队建设。结合股份公司人才团队建设工作,依靠现有的培训条件努力创造环境进行中层管理、主管集训营培训,组织对标学习神华准能公司,向行业前沿单位取经。

3、创新新进员工培养工作。使用“双师制”的培训模式,从工作技能提升和学习生活关怀两方面帮助新入职员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新员工培训考评方式由以往单纯的笔试,改革为笔试+培养感想及职业生涯规划。

4、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模式。改变以往形式化的效果评估方式,按照柯氏四级培训评估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跟踪,并按标准做好记录,为后期培训、人员测评等工作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 2015年工作计划

在快速发展的节奏下,公司需要一支由优秀的管理团队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员工队伍。人力资源,培训为先,2015年培训学院将按照公司的要求,做好培训管理工作。

一、2015年工作目标

(一)全年计划培训133项,总计2952人次。具体明细:

(二)2015年计划培训费用280.97万元,对各类人员费用投入如下:

二、2015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抓好管理干部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2015年度培训学院工作将紧紧围绕股份公司人才发展规划,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切实加大管理干部的培训力度,使各级管理干部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够满足任职岗位的需要。

一是抓好现任管理干部的培训。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充分利用外部培训师资优势,通过选派优秀管理干部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邀请实战型专家举办素质提升内训课程,培养和提升管理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市场开拓精神和管理创新能力; 二是抓好新任管理干部的上岗培训。重点采取外委培训和内部对标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安排新任管理干部到公司外部专业培训机构系统地学习任职岗位的理论化知识;另一方面积极联系股份公司内部专业管理较为优秀的其他子分公司,安排新任管理干部到内部标杆单位对口部门进行深化实践学习。

(二)激发培训主观能动性,发挥专业化管理优势 除培训学院对共性需求的培训统一组织外,由专业部室或各项目公司专业科室牵头组织专业化强的其余各项培训,充分发挥专业化管理优势,初步形成由培训学院归口管理、各项目公司、各部门专业化管理、两级实施、各负其责的培训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单位的培训职能。严格执行公司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任务和要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优化培训流程。强化对培训过程的管控,定期对参训人员进行跟踪分析和培训效果评估,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三)发展内训师队伍,打造专业精品课程 2015年的133项培训中57项均计划由内训师进行授课,以

此作为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走上讲台的良好契机,使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清楚地认知自身的“双重身份”。

在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走上讲台之后,不断丰富专业培训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合理的设置培训课程,切实有效的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一年时间打造一批代表本专业条块较高水平的特色精品培训项目和精品课程。

(四)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模式,建立效果评估体系

改变以往流于形式化的效果评估方式,按照柯氏四级培训评估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项培训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估。对所有课程进行第一层次的评估;对新进员工培训等要求掌握知识或技能的培训同时进行第二层次评估;对耗时长、投入大、组织管理层关注大的培训项目同时进行第三、四层次的评估。

用问卷、评估调查表等方法确认第一层评估,用关键人物法、笔试、技能操作等方法确认第二层评估,用绩效考核法(参训前后事故率、生产率、士气等)确认第三层评估,用收益评价法(培训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等)确认第四层评估。

(五)严格培训经费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培训学院作为公司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将依据“专款专用、严格审批、强化考核”的原则统筹管理好、使用好培训经费,首先制定规范细致的培训质量效果评价体系,对外送培训、内部培训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根据评估效果有效拨付培训经费。篇三:2013年培训工作总结 2013年培训工作总结

一、公司基本情况

(一)经营情况 2013年,公司开发建设面积计划271万平方米,其中,续建项目180.69万平方米。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计划24.15亿元,截止10月末,累计完成 14.39 亿元。公司全年利润计划2.6亿元,截止10月末,累计完成1.38亿元。安全方面,截止目前公司没有发生任何轻伤及以上安全事故。

(二)培训机构及人员情况

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下设培训干事1名,现有兼职教师6名。

(三)公司员工情况

公司现有员工398人,其中合同制员工370 人,劳务用工28 人。合同制员工按岗位划分,管理人员259人,工程技术人员56 人,操作人员55 人;按知识结构划分:研究生45 人,大学本科155 人,大学专科121人,中专12人,技校及以下37人;按职称结构划分:正高级1人,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40人,初级职称 74人;操作工中有技师2人,高级工1人,初级工3人。

二、2013年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34期次,累计培训1501人次;选派参加各类外部培训16期次,培训75人次;年度培训完成率为100%。

全年提取教育经费67.65万元,上缴集团43.97万元,公司可用培训经费为23.68万元。截至目前,实际用于培训方面的支出为23.16万元。2013年,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适应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需要的员工教育培训方式,紧抓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一般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提升教育,进一步深化过关培训和学分制管理。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及员工素质提升需要,举办了“全面工程质量管理”及“创建学习型组织”两个大型专题培训。从整体情况来看,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达到了预定培训目标,保证了各项工作对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为公司年度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2013年培训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加强本安体系建设,提高风险预控水平

为提高公司员工安全意识,3月份举办了本安体系知识培训,本次培训特别组织外委单位参加,宣贯了国家和集团公司安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安监部日常安全检查实际情况,对公司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工程现

场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危险源辨识进行了讲解,从系统的高度把握和部署了公司本安体系建设工作。

(二)举办专题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对标房地产一流企业,完善公司各级工程管理质保体系,保证工程质量持续提高,5月份公司邀请上海易居培训金牌讲师王金升教授,在工程技术及相关管理人员中开展了一期“全面工程质量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为期2天,共计14个课时,公司处级以上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共计144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全面工程质量管理培训是公司举办的一期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专题培训,从培训效果来看,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均较强,得到了公司员工的一致认可。

继成功举办“全面工程质量管理培训班”后,公司又于11月初举办了一期“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训班”。本次培训特邀了上海明德学习型研究所所长张声雄教授,为期两天,共计220人参加。本次培训重申了培训及学习重要性,为提高员工个人素质,转变工作理念和思路,增强企业活力,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以及“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的企业学习理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学员反响强烈,达到了预期目标。

总体来说,以上两期专题培训班提高了公司自主办班的水平以及培训的针对性。同时,也大大加深了公司领导及员

工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与认可度。

(三)合理制定培训计划 提高各类人员培训力度 从公司培训工作整体安排来看,培训人员结构趋于合理,对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有所提升。2013年在按时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和公司年初制定的各项培训计划的同时,新增了几期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岗的培训班。如统计人员岗位业务技能培训和通讯员业务知识培训;针对大厦操作岗开展了的“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火灾等突发应急事故预防及救治演练培训”,讲解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火灾救治等知识,并进行现场操作教学;安排16名造价人员参加了宁夏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举办的为期2天的造价员继续教育培训。2013年,公司首次参与了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包括汽车驾驶员、治安保卫员、计算机及维修电工4个工种,共计39人。

(四)深化过关培训和学分制管理

自集团公司推行学分制以来,公司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各项活动。本年度在继续执行上年度下发的《学分制管理办法》的同时,根据公司实际,对学分制进行了相应修改完善,加入过关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学分考核,使公司培训工作紧紧把握集团公司2013年度工作重点,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学分制管理和过关培训。以员工自学和开展内部培训为

抓手,辅以过关考试,对上年度出现的考核不全面、评分不科学的情况加以整改,深化学分制管理,全面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五)其他各项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1.按照集团公司要求,选派人员参加各类培训。主要有政治理论类、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类、岗位技能类、本安体系知识系列培训以及针对培训人员素质提升和培训工作质量标准化的专项培训。

积极完成集团公司教培中心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组织参加培训质量标准化知识竞赛,选送优秀课件参加课件评比活动;按照教培中心整体部署完成教育培训管理平台建设各项任务,及时录入年度培训计划及月度培训开展和调整情况;在公司内网铺设软硬件条件缺失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组织公司管理人员开展在线培训,统一学习“经营管理”类两门课程;11月初,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了2014年度在线培训需求调查。2.严格按照公司年度计划组织开展各类日常培训,举办了经济本安体系建设培训、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知识培训、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急救知识培训、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知识培训、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培训、通讯员业务知识培训、网络信息化操作培训等。3.本年度继续坚持开展“亘元讲堂”活动,定期于每周篇四:2013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2013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回顾流逝的时光,不经意间,来 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接触了人力资源各方面的工作,最后培训逐渐转移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在一边工作一边摸索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培训是公司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最大后劲,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在此主要是对过去培训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

截至到2013年12月4日,本年度共举行培训3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4105人次。其中企业内部培训占比90%以上,外部培训以及集团总公司组织的培训占比10%左右,培训经费达20680元,培训范围包含了专业知识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在岗培训等多个方面。年度培训计划完成率达86%以上。

二、培训课程概括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新员工入职培训:随着公司新产品的申报,新车间的投建,规模逐渐扩大,每月都有新员工入职,按照培训相关要求,每月定期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培训主要涉及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微生物基础知识;gmp基础知识;薪资福利制度以及社保基础知识。培训由相关部门提供课件支持,并由相关人员讲授,最后会对培训进行现场考核,以到达及时反馈培训效果。此类培训工作是每月都会进行的常规性培训。

2、专业知识培训:产品的质量靠公司全体人员的努力,但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为了保证对产品质量每一步进行把关,同时响应国家药监部门及集团公司相关号召,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制药研究,生产质量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保障生产出来的是合格的,精良的产品。培训主要涉及工艺研究分析、新药研究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

3、在岗培训:此类培训涉及到的层面比较广泛,(例如:岗位sop培训、gmp相关文件培训、设备操作培训、卫生管理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等等)它是整个培训体系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月均培训次数20场次左右,同时此类培训会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培训需要进行相关的考核。

4、部门内部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结束后,将新员工安排至新的岗位,由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各种实际性培训,这类培训,主要是更具部门工作的需要来进行安排组织的培训。

三、培训工作分析

1、取得的成绩:

a:顺利完成了2013年度注射剂二车间gmp认证需要的培训方面的支持工作。b:顺利完成了索法酮新药项目检查需要的培训方面的支持工作。c:基本顺利的完成了2013年度培训计划里面的相关培训。

2、存在的不足: a:自身对专业培训方面了解的不够,导致在培训需求规划、培训课程设计、培训执行等方面做的远远不够。b:培训执行方面,大部分员工对培训工作还是比较支持的,但少数部门领导及员工对培训认识不够,觉得培训耽误工作时间,可有可无,对培训支持力度不够。c:培训讲师的责任心不高,部分培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讲师在上面讲自己的,不管参训着是否理解或者听懂,对着培训资料照本宣科,忽略了培训互动的原则。d:原则性不强或者说没有相应培训奖惩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培训纪律和有关规定,对违反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导致培训纪律松懈、秩序较乱的主要原因。e:内部讲师授课技巧普遍不高,有待提高,制作课件水平不足,自主研发课程能力有所欠缺,所以,需要改善并进一步规范内部讲师管理,提升内部讲师授课水平,推行内部讲师认证,真正打造一支合格称职的内训师队伍。f:按照相关资料对培训的要求,一个完整的培训,必须要包含的资料之一就是培训现场的图片或视频,从而督促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切实符合实际的执行下去。

根据过去一年的工作存在的不足,在新的一年中,我将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的对培训工作进行优化,并合理化的执行: 1:从各种渠道去了解,学习培训专业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去解读分析,将自身专业水平提高,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培训人员乃至讲师。2:切实了解,分析员工对于培训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培训为员工而做。3: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交流,使培训工作得到各方面的充分理解和支持。4:培训以年度计划为方向,每月监督执行,完成后必须提供相关的资料包括现场视频或者图片,让培训落到实处,员工切实受益,不再仅仅成为各项检查的附庸。

整个年度我都在从事着培训以及人力资源的各方面日常性工作,逐步的加深了我对该行业的了解,同时更加深刻的知道自身的不足。在此要感谢部门领导及同事在工作中的指导,专业领域方面的渗透,能让自己了解到该行业广阔的的前景,让我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为之努力的方向。在新的一年中,在做好培训相关工作的同时,我会

努力的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增进同行以及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促使自己在新的一年当中能有长足的进步。

人力资源部:

2013年12月5日篇五:培训工作总结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办班小结

按照已申报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日程安排,我中心于2015年7月8日至10日在本中心五楼会议室举办了“孕产妇感染艾梅乙临床干预提高班”培训学习活动,共计24学时。我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及全市16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医务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学员共计103人。此次培训由我中心医疗质控科主办,授课任务由中心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妇产科组专家成员承担。培训内容有:1.艾梅乙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2.感染艾梅乙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及随访;3.孕产妇感染艾梅乙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及诊断依据;4.艾梅乙母婴阻断及治疗方案;5.艾梅乙职业暴露的防护;6.艾梅乙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早期诊断送检的要求;7.艾梅乙的检测方法及生物安全;8.hiv抗体检测前后咨询。此次培训内容比较全面,规范,授课教师均是本中心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和妇女保健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并且从事艾梅乙母婴阻断项目工作多年,在授课中联系实际工作,列举具体事例进行生动教学和形象说明,采取授课、提问、讨论、会后测试等形式,注重教师与学员交流互动环节,便于强化学员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本次培训得到了中心领导及授课专家老师的大力支持。培训前授课专家组进行专门的项目立项讨论,查阅大量与培训相关资料,精心备课,力求教案技术权威、标准规范,保证课件质量,以切实达到提高学员对孕产妇感染艾梅乙临床干预能力的培训目的。这次培训我们在总结以往培训班组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 完善了工作流程和培训计划,会前认真筹备,明确职责分工,提前做 1 好有关工作安排,并利用网络在全市乡镇医疗卫生群内发出开班通知和培训日程安排,告知培训有关事项。培训后对学员进行了测试,达90分以上30人;80分以上 81人,其余均在70分以上,取得了满意的培训效果。提升了我们业务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母婴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篇2:国外职业培训总结

一、培训开展情况:

本开展培训21大类,112项,累计培训8867人次,1128课时,培训覆盖率100%。主要培训内容包括:

1、思想政治素质培训

围绕公司“标准化工作落实年”活动,结合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紧跟党的步伐,提倡奉献精神,全员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同时,我处开展“每周一题”模式,由宣传部等专业处室提供时事新闻和专业评论,作为辅助培训材料发放给各单位,目前已发放18期,得到基层单位和专业处室的普遍欢迎。全年共培训1588人次,256.5课时。

2、标准化培训

标准化培训是培训工作的重点之一,与公司“标准化工作落实年活动”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保持同步。本进一步对体系文件和管理手册深入宣贯学习,细化“国标

试点创建工作”培训计划,强化了“标准化”培训工作的督导与考核。尤其是在基层考核方面,自国标试点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每月进行笔试抽查考试,结合口头考核锻炼口语表述能力,要求达到工作标准“懂得透、记得牢、说得清、用得对”的水平。全年共培训1425人次,88课时。

3、设备改造项目培训

针对公司本设备改造项目,充分发挥相关处室服务基层职能,结合“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培训,为新设备投产扫清技术障碍。尤其是次氯酸钠投加系统项目,设备厂家人员、安监处从各水厂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的对加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了全面讲解,提高了水厂干部职工对于新设备的适应能力,为平稳过渡打好了基础。目前各项改造共培训67人次,19课时。

4、培智引智工程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从生产单位设备维修保养,到原水水质的保护,涵盖生产经营全方位。为公司整体发展定向提供了有力辅助,为解决各项突出困难与问题开拓了思路。共培训268人次,69课时。

5、工程师讲堂

发挥公司中高级职称人员专业技术优势,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强化专业处室服务基层职能,就本部门或基层单位具体要求进行随时性灵活讲授。形成了公司内部的专业技术网络,为解决很多生产经营实际问题营造了专业化氛围,基层职工的专

业理论层次进一步提高。共培训939人次,247.5课时。

6、师徒传帮带

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徒弟们的职业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成为师傅们的合格接班人。在活动开展三年之际,对16位师傅的23名徒弟,进行了2015年阶段性考核,成绩全部合格。本共培训92人次,44课时。

7、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培训,是公司一直坚持不懈的重点培训之一。本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为总纲,组织了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进行了消防安保、司机及兼职司机安全生产等培训课程,各生产单位分别开展了“百日安全供水考核”、“安全生产双想培训”等活动,在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的同时,着重细节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共培训1289人次,26课时。

8、突发事故和应急处理培训

9、特殊工种培训

本完成了148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与考核工作。并为各生产单位的维修电工、焊工两个岗位职工申报办理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规范了特殊工种职业技能管

理。外培148人次,20课时。

10、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

本公司工会开展了水泵工技能比武,增进了各生产单位间的技能交流,活跃了职工磨练技能的学习气氛。各生产单位也在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标准化培训等其他培训活动的同时,以各种灵活形式进行了技能比赛,统计时未重复计算。共培训76人次,5课时。

11、水厂混岗培训

进一步强化职工在水泵、配电两岗位上的综合能力,结合水厂设备实际运行的具体操作步骤,讲求细节,并在处理突发情况时,捋顺操作逻辑。共培训67人次,13课时。

12、生产岗位技能培训

由各单位根据培训计划安排,从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熟练程度入手,进行针对性培训。结合公司考核评价机制,确保了培训效果。因加氯设备工艺改造,较侧重于加氯岗位技能培训。共培训319人次,46课时。

13、水质检验工培训

主要针对二级化验室加强水质检测能力的培训。因目前水质问题比较突出,该项培训进一步加强。在考核方面,采用笔试与盲样检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培训,将本各水厂的水质检测经验共享,从实际出发,提升化验员技能水平。共培训15人次,9课时。

14、水厂主要设备知识培训

为加强水厂设备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设备档案建设工作

服务。直面水厂设备新老不一,图纸参数资料不全,各水厂管理程序各异等困难,从专门负责人员入手进行培训,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共培训61人次,7课时。

15、职能处室管理培训

各职能处室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开展业务知识、自身建设等方面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专业知识优势,深入基层、主动服务,开展应对各种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的专项培训。在这种多层次培训工作中,处室人员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共培训1469人次,224.5课时。

16、新职工培训

新职工和转岗职工的岗前培训及考核。通过培训,使新职工和转岗职工迅速进入状态,达到岗位技能标准要求。共培训25人次,25课时。

17、办公自动化技能培训

主要针对办公软件在日常生产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公司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办公程序进行培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对于新技术的理解能力。共培训21人次,2课时。

18、供水宣传工作专项培训

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等宣传模式的进步,如何正确的应对媒体,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如何抢占宣传高地,正确的引导社会舆论,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宣传部开展了“媒体应对与突发事件”专项培训,用大量实例讲解了正确的工作方法。篇二:培训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4年培训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培训学院按照公司战略发展要求,坚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培训理念,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根据公司发展要求,结合公司工作计划制定2015年培训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 2014年工作回顾

一、培训组织实施

1、内部培训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及各部门需求,在公司内部组织管理类、财务系统、营销系统、安全环保系统等培训709次,累计培训13003人次。明细如下表:

2、外部培训

为给企业带来更加先进实用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知识,根据上级单位或政府部门要求,结合公司生产实际,截止2014年10月,培训学院共组织外送培训19期,累计培训79人次。

3、职业资格

为提升公司人员技术、技能等级,截止2014年10月,培训学院共组织公司员工参加职业资格类报名、考试79人次。

二、培训费用使用情况:

截止2014年10月整体培训费用基本按年初计划使用,总计花费47.03万元,其中公司级培训费用32.33万元。

三、其它工作完成情况

1、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规范工作标准,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修订完善四项培训制度。在制度中明确了各层级培训管理人员的职责及培训专员的定位,细化培训工作流程,并要求各培训节点。

2、注重人才梯队建设。结合股份公司人才团队建设工作,依靠现有的培训条件努力创造环境进行中层管理、主管集训营培训,组织对标学习神华准能公司,向行业前沿单位取经。

3、创新新进员工培养工作。使用“双师制”的培训模式,从工作技能提升和学习生活关怀两方面帮助新入职员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新员工培训考评方式由以往单纯的笔试,改革为笔试+培养感想及职业生涯规划。

4、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模式。改变以往形式化的效果评估方式,按照柯氏四级培训评估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跟踪,并按标准做好记录,为后期培训、人员测评等工作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 2015年工作计划

在快速发展的节奏下,公司需要一支由优秀的管理团队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员工队伍。人力资源,培训为先,2015年培训学院将按照公司的要求,做好培训管理工作。

一、2015年工作目标

(一)全年计划培训133项,总计2952人次。具体明细:

(二)2015年计划培训费用280.97万元,对各类人员费用投入如下:

二、2015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抓好管理干部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2015培训学院工作将紧紧围绕股份公司人才发展规划,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切实加大管理干部的培训力度,使各级管理干部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够满足任职岗位的需要。

一是抓好现任管理干部的培训。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充分利用外部培训师资优势,通过选派优秀管理干部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邀请实战型专家举办素质提升内训课程,培养和提升管理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市场开拓精神和管理创新能力; 二是抓好新任管理干部的上岗培训。重点采取外委培训和内部对标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安排新任管理干部到公司外部专业培训机构系统地学习任职岗位的理论化知识;另一方面积极联系股份公司内部专业管理较为优秀的其他子分公司,安排新任管理干部到内部标杆单位对口部门进行深化实践学习。

(二)激发培训主观能动性,发挥专业化管理优势 除培训学院对共性需求的培训统一组织外,由专业部室或各项目公司专业科室牵头组织专业化强的其余各项培训,充分发挥专业化管理优势,初步形成由培训学院归口管理、各项目公司、各部门专业化管理、两级实施、各负其责的培训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单位的培训职能。严格执行公司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任务和要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优化培训流程。强化对培训过程的管控,定期对参训人员进行跟踪分析和培训效果评估,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三)发展内训师队伍,打造专业精品课程 2015年的133项培训中57项均计划由内训师进行授课,以

此作为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走上讲台的良好契机,使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清楚地认知自身的“双重身份”。

在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走上讲台之后,不断丰富专业培训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合理的设置培训课程,切实有效的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一年时间打造一批代表本专业条块较高水平的特色精品培训项目和精品课程。

(四)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模式,建立效果评估体系

改变以往流于形式化的效果评估方式,按照柯氏四级培训评估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项培训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估。对所有课程进行第一层次的评估;对新进员工培训等要求掌握知识或技能的培训同时进行第二层次评估;对耗时长、投入大、组织管理层关注大的培训项目同时进行第三、四层次的评估。

用问卷、评估调查表等方法确认第一层评估,用关键人物法、笔试、技能操作等方法确认第二层评估,用绩效考核法(参训前后事故率、生产率、士气等)确认第三层评估,用收益评价法(培训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等)确认第四层评估。

(五)严格培训经费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培训学院作为公司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将依据“专款专用、严格审批、强化考核”的原则统筹管理好、使用好培训经费,首先制定规范细致的培训质量效果评价体系,对外送培训、内部培训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根据评估效果有效拨付培训经费。篇三:2013年培训工作总结 2013年培训工作总结

一、公司基本情况

(一)经营情况 2013年,公司开发建设面积计划271万平方米,其中,续建项目180.69万平方米。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计划24.15亿元,截止10月末,累计完成 14.39 亿元。公司全年利润计划2.6亿元,截止10月末,累计完成1.38亿元。安全方面,截止目前公司没有发生任何轻伤及以上安全事故。

(二)培训机构及人员情况

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下设培训干事1名,现有兼职教师6名。

(三)公司员工情况

公司现有员工398人,其中合同制员工370 人,劳务用工28 人。合同制员工按岗位划分,管理人员259人,工程技术人员56 人,操作人员55 人;按知识结构划分:研究生45 人,大学本科155 人,大学专科121人,中专12人,技校及以下37人;按职称结构划分:正高级1人,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40人,初级职称 74人;操作工中有技师2人,高级工1人,初级工3人。

二、2013年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34期次,累计培训1501人次;选派参加各类外部培训16期次,培训75人次;培训完成率为100%。

全年提取教育经费67.65万元,上缴集团43.97万元,公司可用培训经费为23.68万元。截至目前,实际用于培训方面的支出为23.16万元。2013年,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适应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需要的员工教育培训方式,紧抓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一般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提升教育,进一步深化过关培训和学分制管理。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及员工素质提升需要,举办了“全面工程质量管理”及“创建学习型组织”两个大型专题培训。从整体情况来看,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达到了预定培训目标,保证了各项工作对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为公司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2013年培训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加强本安体系建设,提高风险预控水平

为提高公司员工安全意识,3月份举办了本安体系知识培训,本次培训特别组织外委单位参加,宣贯了国家和集团公司安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安监部日常安全检查实际情况,对公司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工程现

场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危险源辨识进行了讲解,从系统的高度把握和部署了公司本安体系建设工作。

(二)举办专题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对标房地产一流企业,完善公司各级工程管理质保体系,保证工程质量持续提高,5月份公司邀请上海易居培训金牌讲师王金升教授,在工程技术及相关管理人员中开展了一期“全面工程质量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为期2天,共计14个课时,公司处级以上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共计144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全面工程质量管理培训是公司举办的一期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专题培训,从培训效果来看,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均较强,得到了公司员工的一致认可。

继成功举办“全面工程质量管理培训班”后,公司又于11月初举办了一期“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训班”。本次培训特邀了上海明德学习型研究所所长张声雄教授,为期两天,共计220人参加。本次培训重申了培训及学习重要性,为提高员工个人素质,转变工作理念和思路,增强企业活力,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以及“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的企业学习理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学员反响强烈,达到了预期目标。

总体来说,以上两期专题培训班提高了公司自主办班的水平以及培训的针对性。同时,也大大加深了公司领导及员

工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与认可度。

(三)合理制定培训计划 提高各类人员培训力度 从公司培训工作整体安排来看,培训人员结构趋于合理,对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有所提升。2013年在按时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和公司年初制定的各项培训计划的同时,新增了几期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岗的培训班。如统计人员岗位业务技能培训和通讯员业务知识培训;针对大厦操作岗开展了的“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火灾等突发应急事故预防及救治演练培训”,讲解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火灾救治等知识,并进行现场操作教学;安排16名造价人员参加了宁夏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举办的为期2天的造价员继续教育培训。2013年,公司首次参与了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包括汽车驾驶员、治安保卫员、计算机及维修电工4个工种,共计39人。

(四)深化过关培训和学分制管理

自集团公司推行学分制以来,公司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各项活动。本在继续执行上下发的《学分制管理办法》的同时,根据公司实际,对学分制进行了相应修改完善,加入过关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学分考核,使公司培训工作紧紧把握集团公司2013工作重点,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学分制管理和过关培训。以员工自学和开展内部培训为

抓手,辅以过关考试,对上出现的考核不全面、评分不科学的情况加以整改,深化学分制管理,全面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五)其他各项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1.按照集团公司要求,选派人员参加各类培训。主要有政治理论类、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类、岗位技能类、本安体系知识系列培训以及针对培训人员素质提升和培训工作质量标准化的专项培训。

积极完成集团公司教培中心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组织参加培训质量标准化知识竞赛,选送优秀课件参加课件评比活动;按照教培中心整体部署完成教育培训管理平台建设各项任务,及时录入培训计划及月度培训开展和调整情况;在公司内网铺设软硬件条件缺失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组织公司管理人员开展在线培训,统一学习“经营管理”类两门课程;11月初,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了2014在线培训需求调查。2.严格按照公司计划组织开展各类日常培训,举办了经济本安体系建设培训、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知识培训、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急救知识培训、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知识培训、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培训、通讯员业务知识培训、网络信息化操作培训等。3.本继续坚持开展“亘元讲堂”活动,定期于每周篇四:2013培训工作总结 2013培训工作总结

回顾流逝的时光,不经意间,来 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接触了人力资源各方面的工作,最后培训逐渐转移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在一边工作一边摸索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培训是公司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最大后劲,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在此主要是对过去培训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

截至到2013年12月4日,本共举行培训3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4105人次。其中企业内部培训占比90%以上,外部培训以及集团总公司组织的培训占比10%左右,培训经费达20680元,培训范围包含了专业知识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在岗培训等多个方面。培训计划完成率达86%以上。

二、培训课程概括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新员工入职培训:随着公司新产品的申报,新车间的投建,规模逐渐扩大,每月都有新员工入职,按照培训相关要求,每月定期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培训主要涉及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微生物基础知识;gmp基础知识;薪资福利制度以及社保基础知识。培训由相关部门提供课件支持,并由相关人员讲授,最后会对培训进行现场考核,以到达及时反馈培训效果。此类培训工作是每月都会进行的常规性培训。

2、专业知识培训:产品的质量靠公司全体人员的努力,但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为了保证对产品质量每一步进行把关,同时响应国家药监部门及集团公司相关号召,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制药研究,生产质量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保障生产出来的是合格的,精良的产品。培训主要涉及工艺研究分析、新药研究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

3、在岗培训:此类培训涉及到的层面比较广泛,(例如:岗位sop培训、gmp相关文件培训、设备操作培训、卫生管理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等等)它是整个培训体系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月均培训次数20场次左右,同时此类培训会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培训需要进行相关的考核。

4、部门内部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结束后,将新员工安排至新的岗位,由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各种实际性培训,这类培训,主要是更具部门工作的需要来进行安排组织的培训。

三、培训工作分析

1、取得的成绩:

a:顺利完成了2013注射剂二车间gmp认证需要的培训方面的支持工作。b:顺利完成了索法酮新药项目检查需要的培训方面的支持工作。c:基本顺利的完成了2013培训计划里面的相关培训。

2、存在的不足: a:自身对专业培训方面了解的不够,导致在培训需求规划、培训课程设计、培训执行等方面做的远远不够。b:培训执行方面,大部分员工对培训工作还是比较支持的,但少数部门领导及员工对培训认识不够,觉得培训耽误工作时间,可有可无,对培训支持力度不够。c:培训讲师的责任心不高,部分培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讲师在上面讲自己的,不管参训着是否理解或者听懂,对着培训资料照本宣科,忽略了培训互动的原则。d:原则性不强或者说没有相应培训奖惩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培训纪律和有关规定,对违反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导致培训纪律松懈、秩序较乱的主要原因。e:内部讲师授课技巧普遍不高,有待提高,制作课件水平不足,自主研发课程能力有所欠缺,所以,需要改善并进一步规范内部讲师管理,提升内部讲师授课水平,推行内部讲师认证,真正打造一支合格称职的内训师队伍。f:按照相关资料对培训的要求,一个完整的培训,必须要包含的资料之一就是培训现场的图片或视频,从而督促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切实符合实际的执行下去。

根据过去一年的工作存在的不足,在新的一年中,我将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的对培训工作进行优化,并合理化的执行: 1:从各种渠道去了解,学习培训专业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去解读分析,将自身专业水平提高,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培训人员乃至讲师。2:切实了解,分析员工对于培训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培训为员工而做。3: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交流,使培训工作得到各方面的充分理解和支持。4:培训以计划为方向,每月监督执行,完成后必须提供相关的资料包括现场视频或者图片,让培训落到实处,员工切实受益,不再仅仅成为各项检查的附庸。

整个我都在从事着培训以及人力资源的各方面日常性工作,逐步的加深了我对该行业的了解,同时更加深刻的知道自身的不足。在此要感谢部门领导及同事在工作中的指导,专业领域方面的渗透,能让自己了解到该行业广阔的的前景,让我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为之努力的方向。在新的一年中,在做好培训相关工作的同时,我会

努力的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增进同行以及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促使自己在新的一年当中能有长足的进步。

人力资源部:

2013年12月5日篇五:培训工作总结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办班小结

篇3: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研究

国外高职教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基本形成一种相对成熟的态势。理论界形成了以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为代表的主流派和美国教育家福斯特为代表的反主流派。

主流派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重点投资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来发展经济, 而倡导学校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这种观点曾得到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一些国际组织的支持, 一度成为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因此有主流学派之称。与主流学派的观点相反, 反主流学派反对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 认为职业教育的重点是非正规的在职培训, 企业本位的在职培训优于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 发展企业本位的在职培训计划要比发展正规的职业学校更经济、更少浪费。反主流派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引起关注, 但是90年代却成了世界职教发展的主流指导思想。

2 世界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1) 瑞典的教育模式。

在西方, 人们称瑞典是“北欧教育的典范”, 把学校开放给社会, 把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揉合在一起, 是瑞典教育的最大特色。

综合制高中是2至4年制的学校。它分为人文社会、经济、 理科等3组, 每组都有2至4年制的课程, 任何一种课程都是在彻底的一般教育之上实施职业技术准备教育。同时, 任何一组课程学习毕业之后都能进入高等院校。综合制高中的课程设置, 具有打破社会、生物、理化的领域, 进行科际合科教学, 开展职业技术准备教育的特色。

(2) 法国的教育模式。

法国的高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国立中学, 学习年限3年。国立高中竞争性强, 课程设置要求较高, 它开设三类课程:必修课、选修课和任选课。其中必须选择的选修课有实用工艺、工业技术、医学、社会学、实验室科技等, 任意选修课有艺术、科技、现代外语、打字等能从事社会和家庭工作的预备课。 由此可见, 即使在国立中学, 也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另一类是国立职业中学, 学习年限为2年, 也称短期中等学校。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与高中教育是贯通的。就读国立技术中学的学生, 学习3年后考试合格获得“技术员文凭”, 持有这种文凭便可申请入大学;就读高中的学生, 高中3年每年都有一项考试, 第一年考试合格获技术职业证书, 第二年考试合格获技术毕业证书, 第三年考试合格获高中毕业证书, 具备升大学的资格。法国人通过证书考试, 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中教育发生了横向联系, 使青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向上攀登。

(3) 美国的教育模式。

美国的高等教育特点就是种类繁多。全国共有高校3千多所, 有十几种不同的类型, 其主要是:初级学院 、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大学。

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这是美国的普通学院, 其目的是提供高等技术、职业教育, 为所有愿意接受教育的人提供普通教育, 为4年制的高校输送人才。初级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 学制2年, 一般授予副学士学位。

职业技术学院。这类学院主要是培养专门人才, 如商业会计、护士、工程技术人员等, 学制2至3年, 一般只授予副学士学位。

(4) 德国的教育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校企结合”的办学体制。学生只要先到企业签一份合同, 并为企业做好知识产权方面的保密工作, 就可以到相应的双元制学校就读;学生第一学年每周要在企业劳动三天半的时间, 并领取企业发给的工资, 而每周只有一天半的时间在学校学习 (包括实践性教学和7个学时左右的理论教学) 。一般情况下, 第一学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是2∶3;第二、三学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是4∶1。因此, 德国的双元制特别重视其“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教学原则”, 强调实践课程和实践教学, 重视宽基础复合人才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无疑, 这种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有较强的职业能力, 因此大受企业的欢迎。

3 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 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全民教育相互渗透。

20世纪90年代后, 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争夺愈演愈烈,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从根基上产生了动摇。美国劳工与经济界经多方调研后一致认为, 美国大多数工业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劳工素质低下, 而在失业率不断增加的形势下, 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所需的技术人员却严重缺乏, 新增劳动力则普遍缺乏就业的基本技术。针对新增劳动力职业素质不高的问题, 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推出《由学校到就业法案》, 要求学校在职业教育基础上贯彻企业培训的学习计划。凡完成“由学校到就业”计划者, 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和职业技能证书。近年来, 许多国家特别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以澳大利亚为例, 其教学重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采用模块化课程, 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 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 设计创业方案, 开展考核评估, 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终身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将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前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一个终身教育的完整连续统一体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如:芬兰在合并85所职业教育机构的基础上, 组建22所高职院校, 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毕业生均有机会升入高职院校深造。韩国举办二年制的初级职业学院, 所有具有高中学历的青年, 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技师以及符合国家规定工作年限的工人, 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

(2) 走综合化发展道路。

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 世界许多高职院校开始走向综合化发展道路。一是高职院校由单一的正规教育向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并存方向发展;二是由单一的学历教育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存方向发展;三是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与职后教育并存方向发展;四是单一的育人就业向产教结合的教育方向发展, 使高职院校成为一个资源开发中心。

(3) 加强学校的研究性和开放性。

第一, 建立加强职业教育和方法论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等研究组织, 增强学校的研究性。近年来, 世界各国高职院校极其重视专业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建设, 并依托这些高水平的研究机构, 开展有深度的创新性的职业教育研究, 重视应用性研究成果向职业教育实践扩散。如:德国不莱梅大学的技术与教育研究所、汉堡大学的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 通过各自的教学实践, 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方式, 这一思想为欧洲10个国家所接受。第二, 加强学校的开放性, 使之成为国际性开放大学。世界各国高职院校打破大学与社会相隔绝的状态, 实行在学校内部以及向社会、国际三方位的开放。一是学校内部的沟通、开放。二是向企业开放。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环境里, 多科性技术学院都在努力扶植新企业, 同时也努力帮助地方维持现有的企业。多科技术学院在这些经济发展活动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4) 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趋势。

篇4:国外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综述

关键词:农民;职业培训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208-2

0 前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影响非农产业和城镇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就,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较低的客观问题广泛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民工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影响了其收人水平的提高和农民自身在城市经济发展作用。

由此可见,加强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职业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建立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素质,使之更好的融入城市经济建设。本文通过介绍韩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对农民职业培训模式﹑方法和经验,以借鉴有助于我国目前经济转型、建设新农村过程中 “三农”问题的解决。

1 国外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

1.1 韩国农民职业培训模式

韩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善培训机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培训机构,形成以“农业协会为组织载体,农协大学为龙头,培养专业农民为核心”的农民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模式。

1.1.1 韩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制 韩国的“农业协作合同组织”(简称农协),成立于1961年8月,在政府与农民间起到桥梁与纽带,是遍布韩国的分级网络型经济组织,主要从事流通事业(农产品产地中心、集货场、冷藏库、包装、销售)、加工事业、农业资料事业(肥料、农药、农机、农耕用品)、生活物资事业、金融事业(银行)、医疗保险事业(意外保险、农村医疗)和指导事业(培训农民、普及推广农业技术,供应良种、为农民提供各种资料和培训教材、传播农业信息、开展国际交流)。

农业协作合同组织中指导事业有较大比重是对农民进行培训,通常包括培训农民、农协工作人员以及各级农协的领导,还包括对农民值得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周期有长有短,包括3-5天的短期培训和3-5年的正规学历教育;有不脱产、半脱产培训,也有全脱产培训。农民培训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提高了韩国农民职业和技能素质,促进了韩国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

1.1.2 韩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特色 韩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龙头——农协大学,韩国农协大学成立于1962年,设有学部、经营学院与产学教育院、农业开发研究所。整个学院环境优美,教学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管理规范严格。培训对象以中﹑高级农业经营者为主。培训时间约一年,培训费一般由农业经营者-委托单位共同承担;培训课程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农业和园艺栽培技术、畜牧产业、农业经营设计与投资分析、农业情报、农机修理、汽车故障简易诊断、金融、税务、子女教育和论文指导。授课形式多种多样:一般讲座、专题讲座、教学实习。

农民经营者经过职业技能培训,高级经营者能成为适应国际化、开放化时代需要、带动本国农业发展专的门农业人才;培训能使农民经营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农务农思想,能够提高经营者科学地灵活运用农业经营所需的良种、种苗、机械设施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能力;使经营者在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提高自己的资源利用率和充分发挥本身的技能和具有统计、分析、管理自身的经营状况,把研究报告、专业杂志、英特网信息应用到经营中去的能力。

1.1.3 农民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专业农民 韩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农业后备力量的培养,一方面对农业后备力量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到农业院校加强理论学习,同时又让他们到农村基层技术服务站实习培训;另一方面对农业后备力量提供经营用地与资金扶持,对经营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农业经营者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专业农民(专业户),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领导力量和农业经营管理的核心。

1.2 日本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

1.2.1 日本农业劳动者队伍现状及职业培训特点 日本农业劳动者队伍与我国相比较有明显的特点。一是日本农业劳动者队伍不断减少。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全国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很小,而且还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据统计,日本战后初期,农业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60%,而目前只有300万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4%。二是日本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现象严重。日本经济腾飞后,大批具有高学历的农村青年纷纷弃农到二三产业就业,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三是日本注重农业后后备力量人才的培养,农民科技文化与职业技能素质较高。

日本农业劳动力逐渐减少并且农业劳动力年龄老龄化严重阻碍了日本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特别是日本面对世界经济全一体化过程中,日本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失去了竞争力,给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人民生活及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威胁。日本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从教育、资金、法律、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职业教育入手,从长远计策来看,培养和扶持一批年轻有为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支撑和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1.2.2 建立日本青年农民教育体系 日本政府重视农民经营者职业技能教育和发展农业教育,对农民教育培训形成了五个层次,形成理论研究教育﹢理论实践培训教育﹢技术培训教育﹢短期培训于一体的各类农业人才立体式培训教育模式。

五层次即大学本科教育、农业大学校教育、农业高等学校教育、就农预备学校教育和农业指导师教育。大学本科教育通过综合大学的农学部和高等农业院校来完成,培养主要是农业高科技人才,毕业生一般都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农业大学校教育相当于我国农业高职,学校的培训对象是即将就农者。农业高等学校教育相当于我国的农业中专和职高教育,培训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培养方向是应用型农业人才,这是青年农民培训的重要渠道之一。就农预备学校教育是对城市在职人员或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进行的短期农业技术知识转岗教育。

1.3 法国农民职业培训教育模式

1.3.1 法国农民培训教育的现状 法国的农民职业教育由来已久,早已进入制度化阶段。形成制度有保障,机构齐全,培训内容完整,方式多样的农民职业培训体系。

在政策制度上,政府规定:凡18岁以上的农民,每人需参加为期一年(可累计)的农业知识培训。对18岁以下者要求更为严格,须先培训三个月,再到农场实习三年,期满后经过考核,合格者颁发“绿色”教育证书。只有凭此证书,才能向政府申请低息或无息贷款,买地建房、购置机械,从事农业生产。

在农民培训教育机构上建立了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农业成人培训中心-农业职业教育中心一体化的农民的培训机构。加强对农业科研和农会组织的建设(农研机构主要是在农村或农业集中地进行农业科学知识普及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利用利用农闲对农民进行分批进行技术培训)。

在农民培训内容上,注重实效性。培训内容主要围绕着农业生产如何适应市场、如何适应农民的需要来安排。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内容涉广,主要包括农业基础知识的普及、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普及和推广、农场的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良种培育技术等等。

在法国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有在校集中学习的,有商会或农会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到农场的田间地头和企业的车间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培训时间根据实际进行具体安排,主要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培训时间在120个小时以上为长期培训,短期培训一般只有20-120个小时。农民培训方式的特点是教学比较灵活,可以在一年或几年内完成规定的学时,既不影响工作,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1.3.2 法国农民职业培训的特点 法国农民职业培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国家支持、教学的内容广泛实用性及培训模式灵活多样性。

法国政府高度重视包括农民培训在内的农业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大力扶植,使农民享受免费的职业技术教育。法国根据1960年颁布的《农业教育指导法案》,建立了完整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以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学校为基地,从事农业人才的培养。另外法国政府还确立了公立、私立共同办农业教育的体系,实现了农业职业教育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在教学形式方面,农业学校向农业生产经营者敞开大门,随时去资料室查找所需要的材料。

培训时间长短期并存、授课方式灵活、培训机构多样的特色。

培训内容是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和科学预测制定的,既符合实际所需又具有前瞻性。

2 国外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对我国农民职业培训的启示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比较重;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所处的国际竞争环境,要求我们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培训事业;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渠道,发挥多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充分调动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职业培训;研究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建立以是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大学教育-高职院校教育与培训-农校和农业技能推广中心为一体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

2.1 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制,转变农民职业教育观念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培训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国家应该建立相应政策鼓励农民参加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教育,必要时可以出台相应的强制措施(如法国)。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宣传职业教育,尤其是在农村,转变“重普教、轻职教,重升学、就业,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倾向,确立职业教育是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小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2.2 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构建职业教育新体系

原有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基础上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对原有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创新和拓展,建立以是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大学教育-高职院校教育与培训-农校和农业技能推广中心为一体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和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2.3 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培训课程体系,保证培训内容实时性

现代产业生产更注重专业性,越是专业性的产业越具有封闭性。在对农民职业培训课程设计上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农民良好就业和致富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实时性强的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注重培训与就业、致富相结合,通过培训是农民具备良好的适应行业和国际竞争能力。

2.4 建立合理的教育培训形式,提高农民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我国农民职业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层次的差异决定要进行有效的农民职业培训必须?建立合理的教育培训形式,并通过各种鼓励(发补贴或表彰等)形成对农民职业培训的激励机制。农民是接受职业培训的主体,在进行职业培训时要尊重农民的选择,加强农民培训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程度。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就要建立形式多样性、多层次、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苏成荣.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2]向安强,贾兵强,林楠,许喜文.国外农民教育及其对“科教兴村”的启示[J].古今农业,2005,(3).

[3]高翠玲,王德海.韩国农民培训的经验及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基金项目:2009年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9A050)阶段性成果。

篇5:国外公务员培训综述

公务员培训制度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务员制度的成熟与否决定了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发展状况。我国由于现代公务员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公务员培训工作也就相对滞后。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吸收国外公务员培训的各种经验。

国内已有不少关于介绍国外公务员培训经验的文献,但多为对单个国家公务员培训特征的评述与经验总结,涉及到的国家主要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笔者在梳理文献时发现,这些国家的公务员培训制度彼此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培训理念、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少共同特征。

本文是在梳理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对上述各国公务员培训的一些共同特征做一综述。之所以选择介绍各国公务员培训的共同特征,是因为笔者认为被各国共同采用、以及受到了各国实践检验的培训方法才具有普适性,才更有可能为我国的公务员培训提供启示和指导。要说明的一点是,笔者对某一具体特征作阐述时,将列举个别国家以辅助说明,但不穷尽所有国家在这一共同特征之下的具体表现。

一、培训工作法制化和制度化

各国都把公务员培训工作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通过法律规定接受培训是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如美国国会通过的《职员培训法令》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参加培训就不能晋升职务。把培训当作职务晋升的一个重要条件,由此提升了培训在国家公务员管理中的地位。除了总的规定外,关于培训细节有些在专门的培训法中予以规定,有些在补充细则中予以规定,形成了一个完整配套、便于操作的法规体系。新加坡《公务员培训和发展政策》规定,公务员每人每年都要进行100个小时(12.5 天)的强化培训,并且把培训结果与公务员考核相挂钩。在100个小时的培训时间中有60%是要求与工作有关的,40%是可以与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

二、培训主体多样化

培训主体的多向化一方面体现在培训机构的多样化,一方面体现在培训者的多样化。这有利于发挥多重主体的比较优势,在各类主体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首先,公务员培训工作不是由单一的政府组织来承担,而是由各种各样培训中心,各大专院校和政府的行政学院或文官学院一起,共同构成了公务员培训网络。如法国的公务员培训机构由三大系统构成:一是行政学院系统,全国共有五个由中央直接管理的行政学院,包括法国国家行政学院、里昂行政学院等,培训对象是非技术性国家公务员和医院公务员;二是专门技术院校系统:这是基于不同技术专业设立的培训机构,主要培养技术性国家公务员和医院公务员;三是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总部设在巴黎,在地方设立分支培训机构即公务员培训代表处,专门培训全国的地方公务员。各培训机构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其次,从事培训工作的教师队伍不固定,如美国实施的是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制度。兼职教师是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中具有丰富的政府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级管理者,如美国联邦行政学院专门聘请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企业管理专家、公共部门管理人员担任本院的兼职老师,他们不仅能上台讲授,同时也能组织小组交流、研讨、评估等活动;对专职教师的要求则比较高,一般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有较多的学术成果,并在学术界有较高声誉。而法国公务员培训没有固定的教师队伍,管理培训中心和行政学院的教师都是根据教学需要从外部选聘,没有一名终身专职教师,所聘教师由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的选聘范围很广泛,在里昂行政学院,既有聘请专家学者担任教学顾问,也有聘请国外专家、教授为客座教授,但更多的是聘请政府部门中富有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的高级官员为兼职教授,如选聘金融委员会的官员讲授金融课程,选聘市政府人力资源部官员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等等。

三、培训内容设置的科学化与个性化

首先,针对不同的公务员群体,以及公务员所处的任职阶段,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如针对不同的公务员群体,美国的公务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针对中高级公务员的以宪法及有关方面的法律知识为主的培训、各专业部门对专业人才的特殊培训(如预算局对财会人员的培训)、以及非专业性部门对其公务员进行的一般性培训。针对公务员所处的不同任职阶段,美国的公务员培训包括:针对新任公务员的任前培训、针对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的任职期间的培训、以及针对政府中16-18等的高级公务员或者有晋升前途的13-15等中级公务员进行的高级文官培训。

其次,注重培训的实用性。如在设计课程内容和培训方式时将培训需求放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分析,围绕公务员的职能和职称情况以及未来发展,开展分类、分层次的培训。新加坡公共服务署根据公务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需要把公务员培训分为5 个类别,即工作引导培训(Introduction)、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Basic)、高级知识与技能培训(Advanced)、延续培训(Extended)和持续培训(Continuing)。新加坡公务员学院每年开设的科目有140多项,设置课程达2000种,每门课程都配备技术精湛的指导老师,并定期邀请公共服务部门的专家人士介绍公共服务的实战经验,切实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次,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各国都非常注重培训内容设置的个性化,如在英国政府学院在提供培训之前,有专门的咨询团队深入组织之中,与组织中的各方面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其目标、优先考虑和关切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培训方案。法国政府也每年都向下属机构发放公务员在职培训需求调查表,通过对需求的层层汇总,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培训计划。据法国里昂行政学院介绍,学院没有固定的课程设置模式,而是根据每年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改革、技术进步以及实施培训目标和计划的需要来确定课程。

四、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培训方式的灵活多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如在美国,培训的组织方式主要有四种:

1、部门培训。各地方政府人事培训机构自己举办培训班,课程设置由各部门根据工作性质的需要自己决定。

2、部际培训。由联邦政府主办,培训政府各部门的官员和职员,课程设置有管理学、人事管理学、财务管理、人际关系学等。

3、选派到大学进修。政府各部门同大学合作,由学校为各部门选派的培训人员讲授与培训对象本职工作有关的课程。进修时间为半年或一年。

4、在职培训。公职人员不离开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学习业务知识,参加短期专业培训或网上培训,提高工作水平。二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美国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观摩、理论讲授、练习、小组教学等。案例教学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有 1300~1500多个教学案例,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行政和政策案例库。模拟教学通过学员在模拟情景中的角色扮演来培训他们的管理技能,聘用政府官员尤其是政府中的高级官员来做兼职教员。现场观摩是让学员亲自到政府机关中的工作现场去感受工作环境,了解工作情况,接触行政管理人员,学习他们的处事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接受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特别是那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量化分析、统计、政策分析等等。理论讲授是一课堂教学的方式,美国的教学课堂不提倡“填鸭式”满堂灌,而是采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小组教学方式是比较普遍常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有关工作技能,有助于培养未来管理者的相互交流、共同研讨问题的能力和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是充分利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新加坡公务员学院于2006年6月13日推出了“公共服务电子培训系统”(E-Learning For The Public Service)。电子培训系统采用用户易掌握的界面、音频和增强型图形的远程互动多媒体教学方式,并配备相应的考核程序,公务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并随时进行或提交相关的培训考核,使公务员培训在时间、地点、速度、学习风格等方面更加灵活。

参考文献:

1、广州行政学院赴法考察团,《思考与借鉴:法国公务员培训特色探求》,Exploration,2005年 01期。

2、董明发,《英国公务员培训与开发新趋势的启示和借鉴》,行政与法,2008年6月。

3、邓蓉敬,《部分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做法和经验,资料通讯,2006年 06期。

4、李仲达、王心起、李程鹏,《借鉴国外经验 提高我国公务员培训管理水平——陕西省委党校第二期公务员公共行政管理研修班赴美考察报告之二》,理论导,2005年 12期。

5、井敏,《美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特点》,中国公务员,,2003年 03期。

6、谢长山、代春艳,《借鉴美国经验提高我国公务员培训水平》,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7、周学馨,《新加坡公务员培训的特点和启示》,领导科学,2008年7月。

8、李晓霞,《新加坡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改革及发展》,东南亚纵横,2008年8月。

9、方乐新,《德国公务员培训的基本经验与几点重要启示》,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 03期。

10、张昌玉,《日本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03年05期。

篇6: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况

徐玉斌1詹美娜2(1.河南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2.河南教育学院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 遵循的道德规范,它是教师素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 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 教学行为,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学生的发展,更影响 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面对社会变化而引起的道德 嬗变与多元化的挑战,如何使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 建设更加合理、规范、有效,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高 度发展,促使其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他们的教 师职业道德建设也有一定的发展。对国外发达国家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握其发展趋 势和规律,从中借鉴成功的经验,对推动我国教师职 业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普遍性

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美 国。美国教师职业规范又称教师专业伦理规范。1896年,佐治亚州教师协会制定了教师专业伦理规 范,之后,各州相继效仿。1929年,美国通过了《教 学专业道德规范》,随后进行了两次修改。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制定了《教育职业道德规范》,1986年,教育协会又对其作出全面修改并沿用至 今。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指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 遵守职业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强调教书育人是教师 的道德责任,这个规范不仅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 教育规范,也成为其他国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 范例。在日本,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同样得到重视。

日本创办近代学校以后,大力发展师范学校,培养教 师。1947年,日本成立教职员组织,并通过了以提 高教师地位与建设民主主义教育为目标的《宣言》。1952年,日本教师联合大会通过作为师德规范的 《伦理纲领》,该纲领至今仍被沿用。从1959年至 今,日本师范学校把“道德教育研究”列为师范培训 的必修课程,以提高对师范生的道德教育能力。此外,韩国大韩教育联合会于1982年颁布了 《师道纲领》;加拿大安大略省于2006年颁布了由 教师协会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英国、澳大 利亚、新西兰等地教师组织也都纷纷出台教师专业 伦理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 象,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于1954年通过了《国 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其中指出各国 教师应遵守的师德规范: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 意识,以和平、民主、友谊的精神教育学生。②教师 应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③教师要在保护学生自尊 心的范围内实施纪律,不能实施强制和暴力行为。④教师不能因种族、性别、个人信仰的不同而将个人 观点强加于学生。„ 上述例子说明各国都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 设,师德规范既修正了教师的行为,也为教育质量提 供了保障。

二、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主体趋同 上述各个国家和地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主 体具有趋同性,均是教师专业组织、团体、协会。美 国的《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是由国家教育协会制定、通过的,当时大约有200万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签署 表示同意;悼1日本的《伦理纲领》是由教师联合大会 制定的;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也均由教师组织制定。中国香港的《教育专业守 则》是由“守则筹委会”经过广泛咨询、历时三年制 定的,该筹委会由63个教育团体举行会议选出25 个代表组成。中国大陆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制 定、修改到正式颁布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整 个制定过程并未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由教师专业组织制定,有利于教师主动、自觉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提高教育工作者的 素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国外教师职业道德核心内容是师生关系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丰富、全面,师生关系是其中的核心。国外学者认为,教育和教养总是 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家庭教育强调父母与子女的 关系,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催化 剂”。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与教师是最基本的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乐于投入到学习和集体活 动中,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学 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热爱和尊重学生,是 教师职业要求的基本原则。

美国《教育职业道德 规范》第一个原则就明确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 “教育工作者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其潜能,使 之成为一名有价值、有能力的社会成员。因此,教育 工作者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求知与理解欲 望,以及成熟的价值目标的形成。”其中还特别指 出,教师“不应故意使学生处于尴尬或受贬低的处 境中”,不应基于种族、肤色、宗派、性别、原国籍、婚 姻状况、政治或宗教信仰、家庭状况、社会或文化背 景、性倾向的不同而不公正地对待学生。

新西兰 《注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篇就明确指出:“注册 执业教师必须在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分照顾 到学生的能力。、文化背景、性别、年龄和发展阶段,努 力为学生提供最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注册教师最 主要的专业职责是为学生负责。教师要培养所有学 生的思考能力和独立行为能力,并努力鼓励学生对 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有明智的理解和认同。”H1 基于这样的认识与理解,各个国家普遍重视处理教 师与学生的关系,着重强调教师要以平等、民主的方 式对待学生,尊重、关爱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 的潜能。

四、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调内化养成

西方国家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但在教 师教育和教师培训过程中并没有设置以提高师德为 名的课程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将师德教育融入学 校和社会日常的道德教育之中,强调教师职业道德 的内在养成。具体采取以下三种方式:①间接教育。国外学者认为直接的说教容易使人产生被强制、被 灌输的感觉,引起逆反心理。将道德教育渗透于El 常各种活动中,采用“价值澄清”、通识教育等方式 更容易被接受。②将教师道德教育融入“公民教 育”之中。美国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精 神的、尽责任尽义务的合格“公民”,要向学生传达 这种精神,教师本身就必须具备这种精神品质和价 值观念。将公民教育与师德教育结合在一起,教师 能主动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达到一名合格教师的要求。③注重道德践行。师德不是几条被熟记在 头脑中的原则,而是要在实践中外化为教师的行为。

我国大陆地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偏重对教师 的管理和约束,将教师遵守道德规范的情况列入学 校定期的检查和考核中,这种强制措施只会使教师 的道德修养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从内心进行升华 的动力。对于师范生和教师来说,教师职业道德的 核心是对生命和教育意义的领悟,它不是靠约束、强 制就能形成的;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体验、反思、领 悟,并形成行动。

五、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细可行

国外多数国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又一共同特 性是规则明细,可操作性强。教师职业道德最终要 践行于学生身上,因此操作性强的规范显得尤为重 要,它使教师在实践中更加“有法可依”,避免规范 的无效性。

美国的《教育职业道德规范》可操作性 强,实用主义思想明显。规范中指出:“在学生的求 学过程中不应无理限制学生的独立行动;不应无理 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应故意隐瞒或歪 曲有关学生进步的主题内容;当学生的学习、健康及 安全受到危害时,应为保护学生做出恰当努力;不应 故意使学生处于尴尬或受贬低的处境中;不应基于 种族、肤色、宗派、性别、原国籍、婚姻状况、政治或宗 教信仰、家庭状况、社会或文化背景、性倾向的不同 不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让学生参加某活动、剥夺 学生获得某项好处、不让学生获得优待;不应利用与 学生的职业关系谋取私人利益;不应透露在职业服 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除非完全用于职 业目的,或法律要求。”H-该规范不但规定了教师的 职责和使命,从正面规定教师应该做的内容,还从反 面规定教师不应该做的内容,条文细化、具体,便于 践行。

新西兰的《注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对学 生、家长、社会和本职工作的职责共四方面阐述了注 册教师的师德要求,每一项职责包含了具体的条款。如对学生的职责要做到“以最有利于学生为前提,建立并保持专业的师生关系;让自己的专业实践建 立在以下基础之上:不断的专业学习。有关课程内容 和教学法的最佳获知,对所教学生的尽可能了解;向 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做到来源可靠,观点平衡”H1。

俄罗斯的《师德规范》从对待学生、学生家 长等七方面提出师德要求,每个要求之下又有若干 具体规定,全方面罗列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 生的各种关系。中国台湾地区《教育自律公约》从 万方数据 7项教师专业守则和6项教师自律守则说明教师如 何提升自身的道德形象。

中国香港地区的《教育专 业守则》从六大方面对教育工作者提出详细的要 求,其中条目最多的达到24项。”1 我国大陆地区以“爱国守法”的基本法律底线 和“爱岗敬业”的崇高理念来笼统表达师德要求,缺 乏实际的可操作性。“爱国守法”是合格公民的基 本要求,对于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这只是一个资格 标准,无视国家法律就已经丧失了当教师的资格,教 师职业道德也就不存在了。“爱岗敬业”等崇高理 念可以作为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但在实践中却不 能以此为标准,因为人的私德水平是有层次的,“不 能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重要,而无视教师作为一个 ‘人’的基本要求,过高的道德期待往往会适得其 反”冲o。国外师德规范很少触及法律与教师个人私 德的内容,一般是基于法律准绳之下为师德定界,不 遵纪守法之人已被排除在师德规范适用对象之外。他们的师德规范更多地关注教师日常的教育行为中 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这种朴素的、建立 在现实基础上的师德规范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 鉴的。

综上所述,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教师职业道 德建设得到普遍重视,他们基本上是在法律的框架 内划定师德范围,在合格公民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 师职业的特殊性。规范在内容上没有崇高、空洞的 道德口号,而是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出发,全面地 考虑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其制定主体是教师组 织,这使师德规范更富有针对性,在实践中更容易被 广大教师所接受,避免出现师德规范成为一纸空文 的尴尬局面。实际上,任何师德规范背后体现的都 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尽管 国外的师德规范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但 其中的精华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应该在现实的 基础上重新构建师德规范,使师德融入教师的日常 教学活动中,厘清法律、个人私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之 间的关系。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写人作文形形色色的人下一篇:初秋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