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研究报告

2024-04-09

课程改革研究报告(共6篇)

篇1:课程改革研究报告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有效策略研究报告

峪耳崖高中物理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

1、从2004年到2011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中文科生、理科生分班上看,这些年变化不少,由文科生、理科生基本上是半对半,到现状的文科生明显占优,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普通高中更为明显,甚至有的学校文科生占75%,调查其中主要原因,惧怕物理的多,这样严重的问题让人堪忧啊!

2、普通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也很多:第一,从入学的学生素质看,底子薄,能力差,在思想上都是“懒虫”,入学的成绩大都是300分左右,有的甚至200分以下,从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足。第二,从教室队伍的建设看,主要表现在教师出外学习的机会少,甚至没有,都是自己根据以往的经验,一点点的探讨,见识面太窄。第三,从学校教学的硬件、软件上看也存在些问题,学校的配套实验不全,很多实验不能做。第四,学校的环境和家长的素质和时代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美丽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第五,普通高中的学生,辍学严重,他们的思想、能力、知识都没有成熟,就步入社会,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第六,在信息化问题上也存在差异,学生不能从网络上面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第七,高中物理难,学生的兴趣不浓厚,体会不到高中物理其他方面的美。

二、课题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育关注每位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与需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和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发扬优点,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的教学模式,变“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学生由“知识的容器”变为“自主探究”,由“单兵作战的自我奋斗”变为“合作互助的团队攻势”。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再从物理学的本质出发,看看为什么研究本课题,第一,物理是一门科学,是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多,物理概念、规律、原理、实验,以及物理学丰富的思想方法和严谨的数学表达。第二,物理是一类文化。物理学家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创造的大量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就构成了物理文化,它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基本方法就是实践,因而在客观上表现为“真”;物理学创造的成果最终是为了造福人类,它在目的性上体现了“善”;此外,物理学还在人的情感、意识等诸方面反映了“美”。正因为物理学本身兼具真、善、美的三重属性,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物理不仅是文化,而且是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第三,物理是一种智慧。物理学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一系列独特而又卓有成效的思想和方法,这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并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 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得主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背景。这就是说他们从物理学中吸取了智慧,转而在其他非物理学领域获得了成功;反之却没有一例是由非物理专业人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这就是物理智慧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精锐的说: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从以上无疑可以体会到学好物理的重要性、必要性。

三、目前国内外研究本课题的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特别是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省内外的论述很多,现简单列举说明一下:安徽肥西农兴中学徐昌存的《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有效教学策略,从创设情境、构建、探索、合作等方面分析的;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郑淳和郭定和的《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主要研究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甘肃省平凉市平凉七中罗微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策略转变探讨》重要研究了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如何适应、对应新课程改革,介绍了教学方法;郑州市郭勤学的《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与策略》重点分析了新课程理念下,以人为本,打破传统物理教学理念,如何开展高中物理教学;金子明的《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主要从教学设计、因材施教、教学评价的制度上做了大量分析;李上才的《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讨》主要研究了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有效性问题,应该说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 都很好,但是任何教学模式也好,教学策略也好,实验探讨也好,都有它的优点与不足,必须寻找自己的、适合本校的、能培养学生独立的策略。本课题将在学生的兴趣培养、老师对“差生观”的看法、实践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自制教具等方面做下重点突破。将在学生人格的塑造、学生个性的张扬、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得到收获。

四、研究的方法手段

1、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以学生自主发展、兴趣的提高、思想成熟的规律为指导,依据《教育学教程》、《心理学》的理论,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自主发展现状,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学习相关理论,找出高中生在自主学习、兴趣方面提高自主学习、兴趣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分析原因,研究同类资料,探究学生自主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的提出教育对策,撰写论文。研究实施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实验,探索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研究出高中生在自主学习物理、提高兴趣的途径。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研究法,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首先是搜集和查阅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研究方法的文献资料,二是在拟定方案,实施研究时,查阅同类研究资料,及时借鉴和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为拟定和论证方案提供资料。

第二,行动研究法,本课题是建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的,本课题 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课题教学实践本身,一边教学,一边研究,把探索研究成果与运用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既保证学生学习,又促进我们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将会定期的组织研讨:研究的主题、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有效的策略等等,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等多次循环研究,发现问题,形成可操作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第三,案例研究法,本课题组先对个别班级和班级中部分学生分析研究,从特殊中找出一般,找出有代表性的原因及对策,然后在扩大范围,在本校选择实验班。

第四,访谈调查法、问卷法,在现状调查与分析时,分析2004年到2011年的高考成绩,把2010年入学的学生和2011年入学的学生作为实验班,通过谈话、访问、开调查会、问卷、测试等方法,收集学生学习中各个角度资料,调查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情况,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提高学生兴趣的影响情况和方案实施后的效果。

五。、结果和讨论

1、《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转变后进生》,研究论文,2011年3月-6月。

2、《在高中物理实践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研究论文,2011年6月-9月。

六、附录和附注

1、吴洪成主编、田宝军副主编,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2、王金霞主编,有效课题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3、雷洪主编,高中物理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李玲主编,传统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年

5、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题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6、另外研究中多次分析、挖掘调查问卷中所反映的情况。

篇2:课程改革研究报告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湖北省咸丰县民族实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的新型课程形态,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之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以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和办学特色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其它相关的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它是教育行政管理创新的手段,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配置新理念的基本体现;它以学校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办学目标以及各方面条件的分析结果为依据,极具学校特色;它是由学校自主进行的开发过程,富有自主发展精神;它是多方人士民主参与的开发过程,体现“自下而上”的民主管理精神。

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

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学校的课程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课程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具体表现,学校希望给予学生哪些必备的知识、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会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得以反映。其次,确定了学校的课程内容,也就确定了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了基本依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主要来源。也就是说,要提高一个学校的教与学的效率,就不可能不关心学校的课程和课程研究。只有在具备合理的学校课程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而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遵守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只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忽视了地方性和个性。我们知道,我国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各地在经济和地域上的差异又如此之大,只有一统的国家课程开发或“准一统”的地方课程开发,远远不能满足地方上的不同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和学校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同时,在我国过去执行的一直是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教师和校长都习惯了听从外部的指令,他们没有机会也不想有机会去参与课程的决策。目前即使国家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在某些方面已下放了很大的权力,但许多学校和教师由于缺乏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反而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照常规办事最省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十分有利于激发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意识,也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参与,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前提是政府给予学校的自我开发空间,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全员参与,集体审议。

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种族、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我国过去的“升学教育”只注意到少数考分高的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那些低分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当这些人毕业走向社会时,他们成了“失败者”。学校将大批“失败者”推向社会,而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工作又将由这些“失败者”来承担,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民的总体素质水平。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美国、英国的很多学校都有一种补救性课程,这类课程就是为满足学习尚未达标的学生的特殊需要而开设的。这也就是说,要打破“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态度、动作技能、社会交往等其它方面的发展的不良现象。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数集中于体验型、表现型、实践型和操作型的课程领域,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

为此,我们确立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这一课题,希望立足教学第一线,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使我们的学校课程能融合新思想、新知识,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既能加强基础又能培养能力,既能提高素质又能发展个性,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具备高素质的公民;也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在课程专家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通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和时间,把我们的学校办成人人都能充分和谐发展的特色小学。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随着课程权力的下放,课程体制的弹性化、灵活化,开发校本课程已成为国际课程改革的主流之一。如美国、法国、以色列、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案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给予了我们许多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

国内进行的相关改革首先提到的是江苏省锡山中学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教育哲学)和学生的需求评估出发;萧山地区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或从本土资源出发或以学校的优势项目,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强调行动与研究过程的课程建设专业活动,其目标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来满足学校、教师与学生需求的一种课程开发活动。我国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地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趋于本土化。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构建较完善的地域特点浓郁的学校课程体系。

2、制定各学科教学中开发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评价方案等。

3、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4、促进全体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5、把学校办成人人都能充分和谐发展的州内一流特色小学。

五、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目的。依据我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和属于土家族、苗族聚居地的地域资源特点,在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做出价值定位,研究符合我校学生学习水平、学习需求的课程内容、实施、管理、评价等。我们将主要进行两个层面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第一个层面是以基础课程为载体的课程完善:即根据学校的情况,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需要,挖掘现有课程的优势,弥补现有课程的不足,填补现有课程的空白,拓宽现有课程的内涵和外延;第二个层面是以拓展课程为载体的课程开发:着手建立拓展课程体系框架,此层面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定位在学生个性需求上,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类,(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怡情课程是指愉悦性情,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励志课程是激发学生生活热情,增强学生意志力的课程。“广行”课程就是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课程。)通过“研究——开发——实践——反思——改进”的过程循环推进,最终构建较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

在开发研究校本课程之前,学校领导首先要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深入研究课程理论和校本课程相关的理论,深入研究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的教育哲学,理清发展思路,着眼于学校的长期发展,明确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统筹校内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从而构建校本课程的总体框架。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我们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

1、调查学生需求,2、确定课程目标,3、设计课程结构,4、编制各学科课程纲要并进行课程设计,5、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6、实施与改进课程等。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2、实验法;

3、经验总结法。

七、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整体实验周期为三年(2007年7月—2011年3月),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7年7月—2008年3月)

1、组建研究队伍。成立校长严震为组长,肖会敏副校长、李霓为副组长,高谈、罗金菊、李雪梅、陈东霞、罗卫红、李琼、徐小艳、袁敏为主研人员,各学科教师为参研人员的课题研究小组,2、学习有关理论,抓好技能培训。广泛搜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利用课题研究活动时间对课题组主要成员和全体实验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

3、做好网络平台的构建,网络资源收集、分类工作。

4、课题组主要成员召开课题讨论会,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5、查阅相关资料,拟定课题实施方案。

(二)研究实施阶段(2008年4月—2010年9月)

1、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邀请专家对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3、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4、根据学校的课题实施方案,各教研组拟定子课题实施方案,同时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5、保持和课题顾问组的密切联系,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6、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7、完成各子课题的实验,写好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3月)

1、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整调、完善课程体系、教育目标、评价方法等。

2、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编印校本课程教材,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3、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览。

八、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各学科校本教材、教学设计、声像资料等。

九、本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顾问组:

岳徳成: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

胡卫国:恩施州教科所所长

刘学刚:咸丰县教研室主任

课题研究组组长: 严震,校长,在制度和经费上保障课题的顺利实施。

副组长:

肖会敏,教学副校长,负责并保障各个阶段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李霓,教研主任,负责拟定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并组织各子课题组人员认真开展研究工作

主要成员:

高谈:德育副校长,负责并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

罗金菊:政教主任,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第二课堂活动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李雪梅: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陈东霞:语文教研组长,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罗卫红:数学教研组长,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李琼:英语教研组长,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徐小艳:综合一组教研组长,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美术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袁敏:综合二组教研组长。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科学、信息技术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十、本课题研究的保障机制:

1、加强与顾问组专家的联系和交流,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

2、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考核评估细则,确保课题研究活动的扎实开展。

3、落实课题组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4:30到5:30为课题组活动时间,主要进行有关课题研究的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

4、落实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2:30到4:05为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时间,主要由各子课题组围绕方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5、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学习,与校外同行交流经验,共享资源。

6、从办公经费中列支课题研究经费,保证课题的顺利结题。

篇3:课程改革研究报告

一、在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中做出的改革

《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以学习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主要针对煤矿行业矿山生产机械的特点,按照机械化采煤生产过程主要生产设备为载体,分析归纳这几种主要设备的学习情境,完成学习情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制定课程标准。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维护技能。

根据课程体系中核心技能需要,制定《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标准,把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摆在突出的位置,从学生实情出发,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做、练一体化为典型特性,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设计,最终使教学取得显著成果。

《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这门课程在实行课程改革后的这两年多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采用了专任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完成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方式。同时,该课程的课程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并实践于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生产为主线,进行系统性规划,实施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将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互融,从而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完成生产的能力,以提高学习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职业素质。

二、在教学模式方面作出的改革

《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以往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致有些内容很枯燥,即使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教师,如何传授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况且有的内容用嘴说不清,图画不出来,视频的内容也很有限,造成老师着急,学生听不懂。这样导致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强,很多的知识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让他们更加有兴趣的去学习,因此也就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甚至还可能会使学生出现一种厌学情绪。还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采掘机械也在不断的发展,比如说现在在采掘机械中应用的变频调速技术、电牵引采煤机、大型的液压支架以及一些由PLC技术控制的采掘机械设备,在讲解这些设备时决不能仅仅地讲明白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就可以了,必须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否则难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其中的内容。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知识,而不加以实践辅助,无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以上问题,在《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程教学方面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任务驱动,采用项目化教学,利用学院配备的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综合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注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模拟真实现场的采掘机械设备的工作过程为教学内容的教学思路,以各种采掘机械的使用与维护过程带动整个课程的教学。学生在系统地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也学习到了每一种采掘机械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从而使学生具有了操作矿山采掘机械设备的技能,提升了判断和处理煤矿生产机械中的常见故障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采用案列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可以变单纯的给学生灌输知识为让学生活学活用知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从而发现实际问题理解理论知识及结构特点并从中发现前人研究总结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较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来自工程实际的案例,通过案例讲解、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加深了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培养了学生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将任务、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带着任务问题深入到课程中去,针对任务通过学习、实施、实践体验等环节完成任务。通过任务的实现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学观结合方法。在进行实际教学时,我们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保持更高的积极性,保证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校内实训室,我们可以掌握井下采掘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过程及故障处理等。通过下矿实践学习,针对真实的产品给学生讲解,学生可以跟教师或者企业师傅提出问题,互相交流,使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进入矿山生产角色。

4.采用分组讨论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分组讨论这一形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6~8人,共同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由教师负责施教,分项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它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可以共同进步,并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分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概括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5.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自我探究。采用启发式提问,老师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机会,为每个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思想和信息得到多向交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

四、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断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之中,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我们在《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中主要用的现代教学手段有: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及网络教学。

1.多媒体教学。《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内容信息量大,很多教学环节相对比较抽象,在想象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教学课件、教学动画及视频的使用,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还利用教学录像展现实践内容,特别是现场生产视频,增强了感性认识,开阔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和专业视野,对专业课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2.仿真教学。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配套了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综合实训室,不仅改善了教师的教学环境,精简了授课学时,提高了授课质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3.使用微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微课,将《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中的典型设备的机械分析、液压系统分析、操作规程、操作顺序、故障处理、工作原理、结构分析等制作成微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而且内容可以被永久保存,当忘记所学内容时,可供查阅和修正。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使老师们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4.使用网络教学。我院网络中心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学条件,2008年机电工程系建立了教学网站,教学资源逐步上网。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建立了本课程的技术交流群和留言板块,教师与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学术上和感情上的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根据该课堂的教学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微课技术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是我院矿山机电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所以应结合我院实际经验去不断地完善《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的教学内容。该文主要针对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改革进行了研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新民.矿山机械[M].中国矿业出版社,2004.

[2]魏国江.采掘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机械[M].工业出版社,2013.

篇4:汽车机械课程改革研究

关键词:汽车;机械;课程;改革

一、国内外工科类专业教学和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开发现状

国外学多高等学校的工科类专业,都非常总是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置许多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课程,建立各种实验实训基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在教学计划种明确规定大学生必须从低年级开始菜价各种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丹麦技术大学把“创新性功能原理构思”列入机械设计基础专业教学计划,并把学生根据自己构思的产品功能原理制作出原理模型。国外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开发也有很多,如美国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面设置了顾问委员会,其任务是调查就业市场人力需求,分析行业技能水平,提出能力开发一览表,研究每项能力的教学目标,建立评价考核标准,筹措教学资源,然后由课程专家、企业人士及学校教师共同组成教材编导队伍编写教材。德国职业教育与训练教材的开发,根据职业上的任务分析,发展出技术能力一览表,设立课程目标,技术能力考核表,从而进行教材开发。教材的开发特征为: 以生活经验为中心;作业单元为系列性模块化结构;各单元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考核重点;编有教学指导,分析每单元所需器材、教学参考书及练习解答。因此学生在学习期间,是在清晰的教学安排下掌握学习目标及考核重点,逐步自我评价并记录学习心得。我国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教育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还很不一致。如教学大纲缺少适当的弹性、教学内容体系缺乏从应用角度的综合( 整合) 、教材- 大纲-教学方法形成一种呆板的教学过程等。总体上看汽车机械基础需要大力借鉴国外的成果经验,如加强教学内容体系的重组和整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结合我校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进行能力本位的改革。

二、汽车机械基础能力本位课程的构建

(一)CCTS/DACUM 的基本思路根据我国国情,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式改变传统的 “学科本位” 的课程观,采用 “能力本位” 课程观。所谓的CCTS/DACUM 即能力与技术系统相结合的课程开发的简称。这种课程开发方式既体现能力本位,即教学以技术应用能力为终点,同时又要考虑专业技术( 知识) 的系统性与职业岗位所需技术应用能力的系统性。

(二)采用“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制定本课程的能力标准《汽车机械基础》作为该类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他们学好各门汽车机械专业课的基础,也是他们就业的必备知识; 除了传授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外,还尝试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为大部分同学考取汽车修理工从业资格证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改革的目标是: 通过对高职汽车相关专业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使该专业学生具有高职特色、专业特色,能够符合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适应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实际需要。

三、分层评价的效果

(一)分层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各自的学习目标,使教师明确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重点与目标,从而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逐渐配合起来。

(二)分层评价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来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学生能愉快地、自信地学习。而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不同的进步,每一次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争取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分层评价,还有利于学生、教师摆正学习与考试之间的关系。分层评价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缺陷,从而使自己更新教学资源,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清楚自己的学习效率,明白自己的学习位置,从而适时调整学习策略,为以后的进步,寻找正确的目标。

篇5:课程改革研究报告

摘要: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在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中我们积极推进传授式教学与PBL、专题讲座等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并评估教改实施的效果。实践表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随着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以传承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正向强调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创新教育模式转变。如今,创新已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时代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迫切要求。但由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得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刀切”的现象,制约着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凸显其空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着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不足,研究创新能力较低,而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教学体系对研究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培养不够[1].在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中,讲座式、研讨班式和案例式的课程比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高达40%~50%.与国际着名大学相比,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差距,表现在以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为主,进行灌输式教学,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分子生物学自诞生以来,是生命科学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分子生物学》一直是本校基础与临床各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但由于其内容偏抽象难以理解、知识更新又快,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新时期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原理,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来解决当下所面临的医药科研难题。鉴于此,笔者尝试对我校2014级医学类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改革,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基础上注重多种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以未采取教学改革的2013级研究生为参照,评估教改前后教学效果,以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对研究生自主性学习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

一、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方式的实施

1.教材与最新研究进展的结合。在讲授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笔者注重介绍最新的国际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例如在讲到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染色体结构与真核基因表达密切相关时,我们会给大家提及现在比较热门的“表观遗传学”.给学生们介绍些影响因子比较高的表观遗传学方面的英文文章,布置他们阅读文献后写出相关综述。使大家认识到表观遗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不仅体现在DNA的甲基化,组蛋白的乙酰化、甲基化以及一些非编码校RNA的调控都属于其调控范畴。这样,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表观遗传的概念,对其技术路线和应用等方面都有所涉猎;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他们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对他们以后进入课题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2.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的应用。PBL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2].它是由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目前被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方式。

PBL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提出问题-个人查找资料准备-集体研讨”.首先教师要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一方面要兼顾教学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内外研究热点。比如在讲到分子生物学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各种组学研究时,我们针对医学类研究生提出的问题是“试述主要组学有哪些,组学如何推动未来医学的发展”.同学们分组进行准备和讨论,考虑到学时有限,2014级选修学生数达358人,我们采取的是8~10人一组,每个小组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讨论,自行选定题目,小组人员分工合作查阅各类文献资料,认真地分析讨论,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以PPT形式在课上进行总结汇报。根据汇报内容的完整性、条理性、创新性等由老师及其他组人员分别进行打分。该种教学模式引发了同学们对分子生物学学习的兴趣,不仅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3.专题讲座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安排中,我们还尝试邀请校内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何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和“如何撰写基金申请书”两次实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专题讲座。例如我们邀请本校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拥有“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殊荣的教师给学生们讲解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写法及体会。进行讲座的老师从项目题目的写法开始,到立题依据、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项目特色与创新、经费预算及工作基础和条件,不仅向同学们展示了基金书写的全部流程,还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宝贵经验。通过这次讲座,不仅对同学们马上要进入的选题阶段有很大益处,从长远来看对他们以后独立进行课题申请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教改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目前,我校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课程考核还是以试卷考核为主,试卷考核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试卷70%的内容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主,30%为课堂相关内容的拓展和深入。平时成绩由上课出勤情况和平时作业组成,作业由教师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和综述组成。为了评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实施教改的本校2014级358名医学专业研究生与以单一式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的2013级362名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平均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2014级研究生无论是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还是最后总成绩均高于2013级研究生,其中总成绩之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另一方面,2014级研究生的不及格率为0.58%(2/358)显着低于2013级的3.59%(13/362)。

以上比较结果显示,教改后的2014级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成绩普遍高于2013级学生。平时成绩高不是出勤率变化有多大,主要源于2014级学生平日作业成绩提高,考虑可能是老师设定问题后,同学们以小组形式查找文献资料再讨论、总结,比原来自己单独查资料更有效,从而获取的信息更丰富、材料组织得更加全面和深刻。期末成绩比原来高,其实基础理论成绩变化不大,主要是拓展内容部分成绩提高了。笔者考虑这与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使同学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并思考最新的科研进展是密不可分的。

三、结语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往的研究生课堂教学以传授性方式为主,老师作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听众,培养的人才大多缺乏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与21世纪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背道而驰[3].本文笔者以医学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改革,教学方式由原来单纯的讲授式教学向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式转变。将PBL和专题讲座等启发性教学方式渗透进传统教学模式中,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组织、指导和促进者的转变。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增加学术前沿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教改的调查结果显示新型教学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帮助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考试成绩,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创新能力,这对于培养新时期同时从事教学、科研、医疗的高级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彬,杨克虎,田金徽,等。改革培养模式,造就创新人才--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改革实践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9(4):481-483.

[2]Townsend 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terventions in atraditional curriculum are an effective learning tool [J]. EvidBased Dent,,12(4):115-116.

篇6:课程改革研究报告

摘 要:基础护理学传统教学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单一,与医院实际工作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能很快地进入护士角色。因此,基础护理教研室全体教师从2013年3月起着手进行《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经过2年多的研究,已经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 课程改革 结题报告 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2(a)-0215-04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基础护理教研室承担了“《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课题任务,在系主任的指导下,在部分老师及学生大力支持下,认真完成的资料收集及分析,拟定《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电子教案、习题库、撰写研究论文等一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了研究成果。现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简要总结。该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以“实用”为中心,既要求学习理论知识,更注重动手实践能力,而最终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1]。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探索,使教学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根据调查和大量文献报道:(1)高职护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到临床实习,不断反映老师教的与临床做的不一样。(2)临床带教老师则反映,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护理操作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整体护理工作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对病人的评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宣教能力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等方面,学与用的差距太大。

传统教学存在以下缺点:

(1)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2)传统教学采用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3)传统教学课程编排不能围绕着一个学习任务作为目标,未按照医院实际护理工作流程设计,课程内容彼此联系不紧密,使得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能很快地进入护士角色。(4)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因此,进入医院后,临床老师一致反映学生责任心缺乏,工作适应能力差。(5)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素质水平。临床老师认为学生对病人的评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宣教能力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探索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构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新型课程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的职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使得护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的需要,最大程度的接近临床,消除学生进入临床后的茫然。课程研究的内涵与目标

2.1 《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是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以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引领、行动导向为指导,以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依据,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模拟完成医院护士实际工作的职业情境,将职业能力培养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进行有机结合的任务引领型课程。

(1)教学目的。

使学生护理操作技能熟练,具备组织完成护士各班工作任务的能力,真正做到适应快、技能熟、职业素养高,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打下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基础,并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

(2)教学内容。

面向医药卫生领域,一是针对护理专业岗位群的、专项的、综合的、完整的、工作的技能训练(专业能力);二是按照工作过程――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完整行动过程训练(方法能力);三是按照团队建设过程,让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训练(社会能力)。

(3)教学要求。

以工作任务引领的方式,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学生完成一个个连贯的、实际操作的阶段性任务,最终学生完成医院护士实际的工作过程。

(4)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设置情境和要求,采用行动导向型参与式教学方式,模拟式教学、体验式 教学、情境式教学,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创造性地去完成工作任务。

(5)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基础护理操作视频影像、多媒体和教学网络平台辅助等。

2.2 课程的研究目标与指导思想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目标是:课程实施方案具有开放性好、动态发展、实施过程规范性好、模拟职业性强、实用性好、现代化手段突出、高职特色鲜明。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的指导思想是:课程研究使学生熟悉护士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以及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即建立任务引领、行动导向、注重工作过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的课程方案。课程研究的内容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制定课程学习目标、选取与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方式与方法、规范教学组织与实施。

3.1 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

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要完整,即是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要反映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3.2 课程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目标一致,要依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为了将学习目标分解落实,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选择,制订教学中不同阶段、不同任务的分目标。

3.3 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依据学习目标的要求,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完整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学习内容。

3.4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确定要根据《基础护理学》课程的特点,采用任务引领、行动导向式教学方式,具体来讲,要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医院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课堂设在课堂和实训基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模拟操作、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操作视频、讲授答疑等教学方法。并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

3.5 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规范

教学组织形式要依据课程内容的安排,选择行动导向原则组织教学模式为主,其他模式为辅,综合运用。要通过师生共同确定工作任务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为此,应该编制课程标准和详细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对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编制实施的条件、要求、方法、考核指标及考核方式等,以规范和指导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过程,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学生学业评价要以过程为主,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研究的步骤

该课程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确定研究流程,具体有6个阶段。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开发步骤。

(1)课程调研阶段。

目标:

①归纳医院护士实际工作流程。②找出课程涉及的主要工作岗位。③分析确定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及各个任务间的衔接关系。

内容:

1)调研并分析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流程、班次和岗位设置情况。2)调查并分析该课程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及对应的工作任务内容。

方法:

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召开研讨会、小组工作等。参与人员为课程组教师和行业专家(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等)。

(2)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阶段。

目标:

①分析确定主要岗位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②分析确定对应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及素质要求。③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内容:

①调查主要工作任务内容并分析其工作过程。②调查并分析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③描述《基础护理学》典型工作任务。

方法:

召开毕业生返校交流会、课程研讨会,收集医院对护理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同时专业教师深入医院调研或顶岗实践,与医院专家一起对护理专业的主要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3)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阶段。

目标:

①确定课程的知识总量。②构建学习情境并进行横向与纵向组合。③建立知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体系。④制定课程标准,进行辅助资源建设。

内容:

①追踪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情况。②研讨以主要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及排序问题。③研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时要求、课程师资标准,以及教学辅助资源建设等内容。

方法:

召开研讨会,通过对主要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析、设计,产生学习情境,按照病人入院护士工作流程和职业能力的深度和广度建立课程内容体系。研讨课程内容、师资标准。参与人员为课程组教师、行业专家。

(4)课程教学设计阶段。

目标:

①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②确定课程教学实施条件。③完成工作任务设计。④确定课程教学评价方案。

内容:

①设计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②研讨教学实施的师资组成与分工、教学软硬件设施及配备。③设计职业能力训练任务(工作任务)。④研讨教学评价标准与评分及评价实施办法

方法:

课程组教师下医院,与医院工作者一起收集和整理职业能力训练素材;研讨课程评价标准和办法。最终形成详细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5)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阶段。

目标:

①完成课程教学实施方案。②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内容:

①设计教学进度表。②设计任务情境和学习环境。③组织课程具体实施。

方法:

①由课程组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细化课程实施方案。②由课程组准备和营造任务情境和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6)教学过程分析阶段。

目标:

①总结课程研究的成效和不足。②完善课程实施方案。

内容:

①评价学习情境、教学单元的合理性、排序和组合的有效性,进行修订完善。②评价工作任务设计的质量,进行修改完善。③评价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修订完善。

方法:

①由教师团队和系办人员通过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访谈,对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相关人员和毕业生进行问卷、访谈,了解课程实际实施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②按照基础护理学研究的步骤进行修订完善。主要包括:护士职业岗位调研表、护士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表;教学指导文件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学业评价方案等。课程改革特色与创新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建设过程中,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1)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该课程在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职业资格或行业标准为参照设置课程,确定课程目标。

例如:该课程设计了5个阶段任务,22项阶段子任务。学生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即入院护理、生活护理、专项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护理。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融入训练任务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系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学以致用的课程内容。遵循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通过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使教学内容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适应职业工作需要。

例如:该课程内容选取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医药卫生岗位有: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福利院护理。因此,该课程以主要工作任务为依据选取课程内容,构建学习情境,根据护士实际工作流程序化课程内容。

(3)仿真模拟的教学设计。建立模块式学习情境,融“教、学、做”为一体,在“仿真临床环境”中,开展情景化教学。每个模块依据实际工作任务与内容,设计典型的学习任务,课程教学设计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以患者入院为例:

原有的教学内容中患者入院过程,要求学生熟练患者入院工作流程,基本流程就包括了5句话,学生学完以后仅仅只是记住了入院过程,但对每个过程中护士的职责,工作任务,要求都不清楚。教学情景设计以学会办理入院手续为目标,设计了5个项目。

项目一:铺床技术,要求学生明确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何认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学会为不同患者准备床单位。

项目二:运送技术,要求学生学会使用轮椅、平车、担架运送患者,保证患者安全。

项目三:卧位与安全,要求学生能为不同的患者安置不同的卧位,保证患者舒适,利于疾病恢复。

项目四: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异常生命体征,学会护理异常生命体征的患者,学会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项目五:医疗文件的书写,要求学生规范完成医疗文件书写,特别是体温单的绘制。

(4)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该课程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医院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课堂设在教师和实训基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模拟操作、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操作视频等。并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

(5)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施课程。因此,在课程的实施中,特别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进行,教师要转变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角色,应根据课程内容采用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6)评价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课程考核方案。该课程构建了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学习过程考核,即考核平时学习态度,又考核职业素养,即考核个人能力。考核内容分为学生学习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养成、职业能力水平、专业知识掌握程度4个方面。

这是本课程的学业评价项目及分数分配说明:学生最终成绩包括3个部分:①理论考核(60%):即期末卷面成绩,试卷与对照组相同。②平时表现(10%):包括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的组织,情境的设计,角色扮演表现等,由教师和学习组长共同打分,取平均分为此项目最后成绩,期末记入学生成绩单。③实践考核:其中个人考核(20%):随机抽取3个实践项目,小组考核(10%):即随机抽取某一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分数代表所有小组成员的分数。课程研究成果

(1)提高了学生全面认识和把握护士工作流程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在学习开始,就让学生了解护士真实工作流程、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学习。据同学们反映,这样的课程学习使他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他们全面认识和把握护士工作流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满怀憧憬。

(2)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根本的转变《基础护理学》课程突出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际操作为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在学习中主要是起到组织、引导、指导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提高职业能力、认知和积累知识。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老师教,学生做”的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组织能力[2]。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与协作精神。在讨论、技能练习、考核时都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的表现代表整个小组的水平,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从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协作能力。

(4)拉近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距离。《基础护理学》课程组成员多次深入医院进行调研,对医院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了护士工作流程、主要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以职业活动为训练素材。使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岗位实际,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了兴趣和动力。课程开发建设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发现的问题与不足。

(1)班级人数偏多:每班人数都为50人,所以,在小组讨论、模拟演练时,有时课堂局面不好掌控,课堂略显混乱。另外,由于小组多,小组发言时间占用也较多,影响课程进度。(2)费力耗时。该次课改是在原课时144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教学,花在教学准备和课堂的精力和时间大大多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学生情境演练和操作技能考核时,均感受到学时的限制。(3)形成性评价标准不一,人为因素较大。形成性评价考核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3]。但在进行形成性评价中,也存在评价标准不一,方法不成熟,人为因素过大等情况。

该课题进行了2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教学改革的路是艰辛的,但没有改革就不会有进步。今后将继续进行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上一篇:社工新生传帮带活动倡议书下一篇:达芬奇坚持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