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测绘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2024-07-07

加强测绘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精选7篇)

篇1:加强测绘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关于加强测绘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测绘专业是与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相关的学科.空间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在影响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同时对测绘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测绘的内涵,针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提出人才培养措施.

作 者:刘万明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河北,秦皇岛,066000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现代测绘   人才   技能   培养  

篇2:加强测绘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来源:发布时间:2011-06-30浏览次数:474京建发〔2011〕315号

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房管局、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各房产测绘机构:

为规范房产测绘成果备案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维护房屋权利人合法权益,现将加强城镇一般建设项目房产测绘成果备案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和规范房产测绘成果备案申报材料。

(一)申请房屋预售测绘成果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申报单位填写并加盖单位印章的《房产测绘成果备案申请表》;

2.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房屋面积测算技术报告书》原件(一份)及其数据光盘;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

4.《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复印件;

5.建设工程施工图电子文档(包括各层平面图、各朝向立面图、各主要部位剖面图);

6.共有部分建筑面积分摊说明及配套的分摊彩图原件;

7.《人防工程施工图备案通知单》复印件;

8.土地使用权证明及宗地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复印件。

(二)申请房屋登记测绘成果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申报单位填写并加盖单位印章的《房产测绘成果备案申请表》;

2.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房屋面积测算技术报告书》原件(三份)及其数据光盘;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明复印件(2002年1月1日后竣工项目);

4.《房屋面积测算技术报告书》(预售测绘)复印件;

5.用于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的《房屋登记表》、《房地产平面图》原件(三份);

6.共有部分建筑面积分摊说明及配套的分摊彩图原件;

7.房屋预售合同所附共有部分建筑面积分摊说明复印件;

8.房屋外业测量记录草图复印件;

9.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复印件(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四方的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证明;单体建筑300平方米以上或者投资30万元以上);

10.《北京市门楼牌编号证明信》复印件;

11.《人防工程施工图备案通知单》复印件;

12.土地使用权证明及宗地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复印件;

13.《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报告书》复印件。

建设项目没有配建人防工程的,可不提交《人防工程施工图备案通知单》复印件。

二、未取得预售许可的楼栋,房屋登记测绘成果经核准备案的,市住建委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备案部门)向申请人出具《房产测绘成果备案表》一份及加盖“市住建委测绘成果备案专用章(日期)”的《房屋面积测算技术报告书》、《房屋登记表》和《房地产平面图》各二份。《房屋面积测算技术报告书》一份用于办理房屋登记,一份由申请人留存。

三、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楼栋,房屋登记测绘成果经核准备案的,申请人应在交易权属管理系统按楼栋建立房屋实预测数据对应关系,打印《实预测房号对应表》(逐页加盖单位印章),并提交向备案部门审核。备案部门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经审核实测基本测量单元、房间号与预测数据对应无误的,备案部门按照本通知第二条规定向申请人出具有关文件。

四、房产测绘成果备案的申请人需要查询、使用已备案《房屋面积测算技术报告书》的,应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持本单位授权委托书及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向市住建委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窗口申请公开,备案部门按规定提供所需信息。

五、已建成非住宅项目以房屋的层、套、间等基本单元重新分割测绘的,应出具《房屋面积测算技术报告书(已建成项目)》(见附件),其记载的权界位置、面积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同一权利人所有的楼栋重新分割测绘的,可按幢出具《房屋面积测算技术报

告书》。

六、房产测绘机构应严格按照《关于〈关于修订房屋登记表样式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补充通知》(京建权[2009]544号)和《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程》(DB11/T661-2009)的规定填写及绘制《房屋登记表》和《房地产平面图》,其内容应与《房屋面积测算技术报告书》一致。

七、房产测绘机构应妥善保存面积测算依据,包括施工图审查机构审定的图纸、外业数据记录等材料。房产测绘机构未妥善保管档案,造成面积测算依据损坏、丢失的,经管理部门查实后将对其房产测绘成果备案行为进行限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

篇3:加强测绘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实践

当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断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同时社会和经济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学历型开始向技能型转变, 更注重通过市场来检验人才的综合能力, 由于社会用人理论的转变, 也对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 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良好的素质, 社会更需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型人才。所以在当前职业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 更需要为学生提供无限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与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1 测绘工程专业技能的内涵

1.1 测绘工程的理论技能

测绘工程专业不仅需要主干学科的支持, 同时还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持, 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数理知识、外部知识和计算机相关知识, 同时还要具有扎实的测绘学理论基础, 对各种测量技术进行运用, 对图形图像进行科学处理, 能够根据图形图像信息来进行各类地图的编制, 熟悉测绘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1.2 测绘工程的实践技能

测绘工程实践技能的提升, 需要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即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对测绘仪器能够熟练进行操作, 而且还要能够灵活对各项测绘技术进行应用, 而且在实践中能够将测绘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所以测绘工程实践技能需要通过日常课程安排来实现, 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才能得到提高。

1.3 测绘工程的科研技能

科研能力对测绘学科的理论知识、专业发展、查询文献和文献综述及撰写科研资料的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 所以在培养大学生测绘工程科研技能时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

2 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技能的实践

2.1 抓好基础教学, 着力培养理论技能

学生在测绘工程专业学习中, 理论技能的掌握主要还需要依赖于理论教学来实现, 测绘工程专业都会开设《数字化测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等理论基础课程来加强对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培养, 同时在具体教学中, 职业院校需要选择国内最新的教材, 同时还要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抓好基础教学工作, 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理论技能的培养。

在实践测绘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中,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会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解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讲, 允许发展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处理课堂上学生银座的问题, 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优化课程体系, 着力培养专业技能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闭关需要通过课程教学这个重要的途径来实现, 课程教学也是构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支架, 所以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从而更好的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测绘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充分的考虑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测绘人才的需求, 并以此为导向, 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 提高学生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技能, 使其能够在实践中更好的实现对测绘知识的综合应用。

2.3 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要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 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进行整合与精简是有必要的。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制定好具有操作性强的教学文本。一般来说, 实践教学主要是突出作业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创设一定的条件, 学生通过利用课程设计或综合实习, 针对测绘工程实际, 让学生亲自动手, 亲身感受, 让学生在做中学, 这样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潜智,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的优良品质。为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社会, 适应社会作准备。

(2) 建立好实习基地。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培养学生的技能除了要以人为本之外, 为了进一步增强培养的成效, 还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实验条件, 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还要适时改善实习教学条件, 及时更新测绘仪器设备。条件有限时, 可以和社会实践工程与企业加强联系, 形成良好的互动, 以实现技术和理论的有机结合。

(3) 严格教学管理。坚持实习跟踪服务。学生在校期间, 实习的项目有很多, 有的在校内实习, 有的在校外实习, 特别是在校外的实践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监控、检查和指导。指导教师要跟踪指导, 跟踪检查, 对学生的出勤率及表现等进行现场考核;当发现学生有不规范操作行为时能够及时纠正;能随时随地的解决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学生通过这样的潜移默化的训练, 学生也会因习惯而表现出自然, 高度地重视规范行为, 慢慢达到规范的要求。

(4) 加强科研意识的培养, 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

想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一方面, 定时聘请相关的知名专家来现身说法,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为学生找科研的灵感;另一方面, 积极组织、引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性项目, 通过项目来促进科研。项目指导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 从拟写项目的研究提纲、项目的开题、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报告和论文写作等方面全程指导科研。

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 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技能的关健的一环。通过毕业设计, 学生懂得了如何查找文献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毕业设计等。先从选题入手, 选题一定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 尽可能地结合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工程生产实际的任务项目进行,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取不同内容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巩固、扩展和深化所学知识。

3 结语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 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我国测绘教育的工作者, 更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已任, 强化学生技能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好的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文彬.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148-151.

[2]花向红, 邹进贵, 王泽民.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J].测绘工程, 2003:58-60.

篇4:加强测绘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加强培养;酒店专业学生;细节服务意识

一、酒店行业以及酒店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社会现状

酒店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才能完成行业运作,因此这个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本科、高职还是中职,都有着比较高的就业率。然而在高就业率的背后,是同样高的流失率。实习生“来了又走”几乎是每一家酒店都面临的现状。究其原因,除了工资待遇不高、传统观念中地位不高等因素外,不愿意为他人服务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二)家庭现状

近年来,无论是从招生还是就业来看,大多数家长都不支持子女从事酒店业的工作。传统观念中,服务员低人一等的心态使家长觉得没面子;而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舍不得孩子吃苦更是讓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专业时有意的回避酒店专业。

(三)学生现状

现代家庭一般最多有两个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已经习惯了接受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服务,很少有主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出现。这就使得他们在进入酒店行业之后不知道如何服务客人,即使有一点服务意识,也只是循规蹈矩的按照酒店标准化服务规程来,标准化规定之外的,既想不到也做不到,客人所需求的细致化服务,太难实现了。

(四)学校现状

学校除了按照教学计划向学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外,在校内并没有一个平台供酒店专业的学生锻炼,使得学生在校的学习仅限于理论和技能,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

二、细节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一)服务意识是酒店行业的基本需求和核心竞争力

酒店出售的产品除了有形的菜品、酒水、客房等之外,最主要的产品就是无形的服务,甚至可以说客人是否愿意花钱和时间来酒店消费有形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无形产品来决定的。而客人是否愿意再次光顾和向身边人推荐酒店,则更加依赖于酒店的服务是否够细致。

(二)细节服务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老师固然喜欢成绩好的孩子,但在中职学校,成绩并不是评定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因为多年的总结我们发现,在酒店里发展的好的,很多不是成绩好的学生,而且我们也没有升学率的压力,所以中职老师最擅长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酒店专业有句口号就是“培养为绅士淑女服务的绅士淑女”,而一个人是否是绅士和淑女则体现在细节上。因此,一个具有细节意识的人,具有用细节意识服务他人的人,必然拥有比较强的综合素质。

(三)细节服务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

酒店业的核心竞争是服务的竞争,服务是人提供的,酒店人之间的竞争就在于综合素质的竞争。这种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便是是否具有细节服务意识。客人的表扬,老板的赞赏,会增加学生的职业满意度,从而促使他坚定的在酒店业里继续探索前行,面对高流失率的大环境,他的成长无疑是更强大的竞争力。

三、加强学生细节服务意识的方法

(一)优化课程体系

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来看,几乎找不到关于细节服务意识的专门教材,绝大多数都是在礼仪、餐饮、客房、前厅等有一个章节来简述,这样会在无形中给学生一个错觉——服务或者说细节服务一点都不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开发新教材,教细节服务意识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通过案例和日常教学使学生从根本上对服务和细节服务引起重视,成为学生就业的心理奠基石,一来帮助学生提高意识形成,二来使学生不至于在将来的实习就业中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二)注重平时教学,及时表扬,加大宣传

意识的培养实际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不能仅仅依赖于书本,要多在平时加强沟通和强化,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什么是服务,什么是细节服务。举一个例子,某客人在离店时遗落了物品,常规服务是客房服务员打扫房间发现后交给客服中心或者大堂副理备案,等待客人来寻。而细节服务则是客房服务员交给相关部门后,相关部门派出专门人员根据客人住店时留下的信息主动联系甚至根据地址直接送回客人手中。同样,在教室里,学生打扫教室时捡到同学丢失的物品也是常事,一般人的做法是捡起来放讲台上或者置之不理,而如果有同学能够做到主动寻找失主,甚至在暂时没找到的情况下能在黑板上写下失物招领,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将物品带回去妥善保管,这种行为就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老师在得知这种情况后要及时在班级给予表扬和奖励,并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使学生受到鼓励,起到示范和激励的作用。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有了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也有了先进事例的宣传,课堂教学也自然也要创新。中职学校的老师不能仅限于讲授法,而案例分析法、示范法等传统的方法似乎也不能满足需求,现代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教学打开了思路。比如,原先我们在课堂上采用情境模拟的时候大多是老师规定一个情境,学生分组表演,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尽情讨论视频中的情境,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把故事重新演绎,这其中可以对原视频中提供的方法进行深化,也可以推翻换另外一种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不同的方法给大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以此来比较一般性服务和细节服务的区别。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角色教育

为了杜绝学生实习后因为所做工作和想象不一样而产生放弃的念头,从学生一入学开始,老师就要明确专业的性质,明确告知学生今后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当然,与此同时老师也应该帮助学生明确所有的工作都是平等的,服务员的工作并不低人一等,它只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催生的必然产物,更应该告知学生,酒店里叱咤风云的领军人物都是从最低层的工作做起。以帮助学生坚定成长的决心,树立成功的信心。

(五)在校内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校园是学生生活的最重要的公共环境,如果能在学校建设起公共服务平台,无疑会对酒店专业的学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将服务当成一种习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细节服务的形成。这种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模拟酒店的运作来建设,从来访人员接待到学生宿舍巡查,从大型活动的礼仪服务到会议服务,从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到学生内部的矛盾调解……种种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服务的乐趣从而愿意服务,愿意更好的服务。

(六)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学教育水平和加强企业实践活动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细节服务意识属于心理学范畴,因此教师自身的心理学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承担起这项教育活动。而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决不能是纸上谈兵,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企业实践活动经历才能更加生动和形象的告诉学生什么是酒店服务,真正的好的服务是什么样的,也才更能从日常言谈和行为中做出服务的表率,从行动影响学生逐步去实施为他人服务。

总之,加强培养中职酒店专业学生的细节服务意识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这不仅关乎我们的教学质量,更关乎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我国酒店今后的发展。因此,每一个老师,每一个中职学校,每一家酒店,都有责任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成长为酒店所需要的细节服务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亚群.旅游专业应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研交流,2006(3):16.

篇5: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上机 学时32

学 实验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分 学时

032032 112006 122030 122031 132001 212001

222001

体育(1)

工程制图基础B 高等数学A(1)思想道德修养 毛泽东思想概论 大学英语(1)大学计算机基础6 2 2 4 4

课程 考核

说明

属性 方式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查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上机 学时 16

学 实验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分 学时

032033 112001 112003 112007 112011 122002 122032

计算机辅助制图B 大学物理A(1)物理实验A(1)高等数学A(2)线性代数 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 2 4 2 2 2

课程 考核

说明

属性 方式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试

132002 212003 222002

大学英语(2)

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体育(2)4 1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查

第一学年第三学期

上机 学时

学 实验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分 学时

262001

军事理论与实训

课程 考核

说明

属性 方式 必修 考查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上机 学时

学 实验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分 学时

012158 012159 112002 112004 112012 122008 132003 222003 102020

测量学A(1)测量学实验A(1)大学物理A(2)物理实验A(2)概率论及数理统计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大学英语(3)体育(3)工程力学C 通识教育选修课1 4 2 4 2 4 1 4 2

16326

课程 考核

说明

属性 方式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任选 考试 任选 考查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上机 学时

学 实验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分 学时

012162 012163 122034 132004 222004 042005 042009 112014

测量学A(2)测量学实验A(2)邓小平理论概论 大学英语(4)体育(4)

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B 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实验B 数学建模A Delphi语言 通识教育选修课1 2 4 1 4 1 3 2 2

161610

课程 考核

说明

属性 方式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任选 考试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必修 考查 任选 考查

第二学年第三学期

上机 学时

学 实验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分 学时

012164 122035

地形测量实习A “两课”社会实践A1

课程 考核

说明

属性 方式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查

第三学年第一学期

上机 学时

学 实验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分 学时

课程 考核

说明

属性 方式

012019 012020 012021 012023 222005 012022 092001 092002

测量平差基础(1)控制测量学(1)控制测量学实验(1)数字化成图 体育课外测试(1)地图学A 经济学基础 管理学概论 VB语言 通识教育选修课3 2 3 0 3 3 2 2 2

1610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任选 考试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第三学年第二学期

上机 学时16

学 实验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分 学时

012024 012025 012026 012028 012029 012030 222006 012027 012031

测量平差基础(2)控制测量学(2)控制测量学实验(2)GPS原理及应用A GIS原理及应用B 工程测量学 体育课外测试(2)遥感导论B

三维可视化与虚拟仿真 测绘管理 通识教育选修课3 2 3 2 6 0 2 2 2 2

8 8 10

课程 考核

说明

属性 方式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查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第三学年第三学期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分 学时

012033 012034 122036 012032

GIS课程设计 控制测量实习“两课”社会实践B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5 1 1

学时

说明

属性 方式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查

第四学年第一学期

上机 学时10

学 实验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分 学时

012036 222007 012035012037 012038 012039 012040 012041 012042

摄影测量学 体育课外测试(3)测量软件设计 数字地球导论 工程建设监理 城市规划 地价评估 地籍测量学 土地利用规划 3S集成与应用 证券投资分析

photoshop及在测量中的应用 通识教育选修课0 2 2 2 2 2 2 2 2 2 2 2

课程 考核

说明

属性 方式 必修 考试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试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试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任选 考查

双语教学

第四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分 学时

012134 012135 012165

学时

说明

属性 方式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查 必修 考查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测量综合实习9 4

篇6:加强测绘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摘要:对高校非测绘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公开的《测量学》课程关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改革进行探讨,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期与同行共享。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教学改革

前言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测量学所包括的内容也愈来愈广,特别是测绘仪器的更新换代,测量学课程实验不在局限于传统的光学仪器,而是逐步走向“数字化”。面对非测量专业的本科生,虽然是同样的教材,但对于不同专业教学的侧重点不同。笔者结合多年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的《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就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改革所做的探讨阐述如下:

1 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1) 对于非测绘类不同专业的学生

对于我校的地质类、工程类如地质工程、资源与城市规划、环境工程、水文、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土木工程、勘察工程、地下建筑等专业的学生,需要根据其专业讲授测量学不同的侧重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地质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又细化了很多,对测量学的要求都属于同样的级别,需要掌握测量学教材中基础理论、实验与应用的前八章即基础测绘内容,对于后面工程测量的内容了解,即掌握测量学基本的成图过程及识图要领,能为本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与专业素养,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即可。而非测绘工程类不同专业对测量学要求有些区别,但都需要了解工程测量中放样的基本原理与过程,所以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前八章以外还需了解教材中第二部分即工程测量中前三章的内容即点位放样、高程放样与道路放样(包括直线与曲线放样)。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点位放样的方法,所以还需掌握教材中第二部分。由于以上谈到的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掌握的内容有些不同,要求教师上课时按照不同需求讲授测量学中的内容。由于该课程学时有限,需要教师重点讲述需掌握内容的难点部分,简单内容可安排学生下去自学采取留作业和答疑方式使他们掌握。

(2) 对于新生与老生应区别对待

所谓新生是指刚入大学第一学年就接触与其它基础课同时开课的测量学学习的学生。由于他们还未接触专业课,而测量学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需要新生转变学习思路由过去的`学习纯理论转变为理论实践相结合,重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仪器的技能。测量学所需的高等数学的有关内容新生还未学,就需教师采用舍去有关内容,引导学生自学,在课堂上做到会应用某个知识难点,与后续内容相连贯,达到掌握该知识点的目的。如: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中需涉及高等数学中级数展开的内容,这时学生可避开其中公式推导细节不看,而能运用其推导得出的结论,对后续相关内容很有利,就能做到系统掌握该内容。

所谓老生是指已经接触了部分专业课,才开始学测量学的学生,一般是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学起来相对容易些,因为大多数同学已适应专业课学习的思路,目的性很强,对于测量学课程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学习的,要求掌握的内容可结合他们的专业侧重点不同。对于我校工程学院个别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大学三、四年级才开设测量学这门课,对该门课要求较高,可让有经验的教师,或经指导的年轻教师承担此教学工作。

(3) 对于基地班与普通班的学生

基地班学生一般入学时的基础较好,他们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较强,任课教师可针对不同专业的基地班学生除了讲授要求掌握的内容,可以适当拓宽课本上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对于简单内容,可让他们自学。而对于普通班学生只需讲授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使他们为以后的专业打下结实基础即可,这要求任课教师要极度耐心与细心,且照顾到全部,才能达到整体掌握此门课,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会达到较好效果的。

(4) 对于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同堂上课提倡双语教学

随着各国间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到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也愈来愈多了,这对任课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一般他们来我校与本科生同堂上课前,强化学习中文仅一年,他们很难跟上我们讲课的进度,所以提倡双语教学,两者兼顾,提高教学效果。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英语口语熟练,能做到该课程基础内容、重点内容用英语讲,这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也是一种提高英语听说水平的有效途径。

2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设想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视野也在不断拓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是教师们认真思考和探讨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针对有限的课时,不能追求课堂上面面俱到,而应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内容,在课堂上只突出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操作仪器有关的内容在课堂上不讲可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学,到时在课间实习中亲自动手操作仪器去掌握。若在课堂上讲实习的内容则较抽象,尽管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实习内容,那也是让学生被动接收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如学生利用课间实习亲自动手印象深刻。此外学生也不愿意局限在课堂,通过课间实习的锻炼也可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讲课时要多结合生产中的测量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由于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很实际,就是希望自己在校所学的将来能有所用,同时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才学,这也影响着那些以多学知识为目的,要求积极上进的学生。这样使大多数学生学习时动机不同,有些是为了拿学分而学,有些是为了兴趣而学,还有些学生学习很被动,仅有少部分同学抱着积极探索新知识,学习新思想的学科学的认真态度。面对目前一部分学生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学习而学习的状况,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通过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上的气氛活跃起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课堂实际效果,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去赶进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备课充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难点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容易理解领会所学内容。例如在讲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时,可结合闭合导线算例,通过解题思路掌握闭合导线计算的各个步骤。在课堂上可随时提问,了解学生的听课效果,针对听课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最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目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给学生不断更新所学知识,并展示该课程的最新知识动态。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用的最多的就是放映幻灯片再结合板书,但存在弊端。利用幻灯片放映,信息量大且速度快,学生很难跟上此节奏,即使利用板书解释一些难点和重点,仍不能保证所有学生取得良好效果。面对这样的状况,需要教师在制作幻灯片时把握好大纲,突出重点和难点,关于较简单的内容不需放在幻灯片中,让学生课下去看。播放幻灯片时注重讲解要做到言简意赅。对于一些难点,在幻灯片中展示的不易让学生理解或接收时,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这时可采用其它教学手段如传统的在黑板上通过简单例子来讲解或通过设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难点。在上实习课时,教师先做讲解和演示,不过在上实习课前,要求学生一定要预习,这样在短暂的课间实习中才能有好的效果。所以这门课,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需要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实习中操作仪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后,教师要安排定期答疑,及时为他们解决难题,同时教师可了解学生学习该门课动态,这样不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对教师也是一种提高,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的教学氛围。

此外,由于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仪器也不断更新换代,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该门课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原来计划课间实习14学时,野外实习一周已不能满足要求,建议课间实习18学时,野外实习两周,可以让学生接触先进的仪器如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等。学生在课间实习中,可用电子经纬仪代替传统的光学仪器;可用全站仪代替传统的经纬仪做工程放样的内容;在野外实习中,可增加数字测图的内容,与原来的经纬仪配小平板测图进行对比,可极大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目前,我校在测量仪器方面的投入还需给予更大支持,这对学校各理工科专业的发展,会大有益处。

3 考核方式改革探讨

面对部分学生为考试或修学分而学习的状况,过去的全校统一考试方式已显出弊端,学生的能力并不能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只会使学生学一门丢一门。为此有必要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在此谈一下个人的一些想法,以期与同行共享。

首先,应取消统考的方式,建立单独考试方式。在前面已提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基地班与普通班及不同国籍的学生对该课程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若采取统考方式,势必使学生围绕考试大纲去学习。为了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应由任课教师针对上课内容命题考试,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该课程掌握的深度不同,可由任课教师出卷时综合考虑,不是把学生难倒,而是让学生通过考试了解自身掌握的情况,然后有目的的强化学习,为自身所学专业进一步学习打下结实基础。对于留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很难掌握该课程的内容,考核时应采取开卷的方式,目的使他们清楚该课程必须掌握的内容,然后利用额外时间去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

其次,考核该门课时,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应考虑平时成绩。过去在考核时,若试卷难度不大,就未考虑平时成绩,这对部分学生是不公平的。建议在考核时,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需考虑平时成绩,并且平时成绩应更加明确,如分成三部分即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成绩,课间实习的成绩及课后作业的成绩,这样在平时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至于学生到快考试才看书。通过平时师生间的大量交流,可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教学氛围。

最后,考核该门课时,野外实习单独考核应评定等级。过去实习成绩都是通过和不通过两个级别,这样很难调动部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由于实习成绩通过中未分等级,会使部分学生实习时不是很认真,对出现的问题也不去多思考,这样会影响到其他学生,使他们实习时,不会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特别在实习小组一般是5~6人的情况下,有的学生会有依赖心理,这就很难使所有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获得提高。所以实习成绩应给出具体的等级如A、B、C或具体的分数,这样会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通过上述对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探讨,希望对该课程教学的同行有所启发和帮助,也希望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能够真正使学生受益,最终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岚发。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测绘工程》,,1

2.汪祖民。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测绘通报》,,8

3.邓才华,陈正阳,刘庆元。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之我见。《矿山测量》,,1

篇7:加强测绘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3S”技术,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3S”技术, 即遥感技术 (RS, Remote Sensing) 、全球定位系统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统称。“3S”技术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 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在现代测绘技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技术支撑作用。“3S”技术类课程群也成为目前测绘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群之一。近几年来, “3S”技术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应用逐渐普及与深入, 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公司等对“3S”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我校的测绘工程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至今也走过了十个年头, 有了一些专业积累, 但在学生的“3S”技术能力培养方面还比较欠缺, 本文结合市场和社会人才需求,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出发, 对测绘工程专业学生“3S”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我校“3S”技术实践教学现状和问题

(一) 课程及实践教学开设情况

在我校目前最新的2012版教学大纲中, “3S”技术相关的课程群和实习环节的设置如表1。

“3S”技术课程学时数最高为60, 其中仍以理论学时为主。部分课程虽为应用型“3S”技术课程, 但在教学中大多仍以课堂讲授为主, 实践环节少。

整体的课程设置偏后, 在第七学期设置相关课程过多, 一方面是学生身在大四, 面临考研、就业等多种情况, 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影响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学生学完之后, 没有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的过程就面临毕业, 综合能力还未达到应有的要求。

各个“S”相关课程教学实习独立没有体现综合性, 也没有“3S”技术集成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也不能满足科技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这和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极不相称。近几年通过与学生接触也了解到, “3S”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迅速普及已经凸显出学生由于这方面实践能力欠缺在就业过程中以及刚参加工作时所造成的一些劣势。

(二) “3S”技术集成程度不够

近几年来, 国内外“3S”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始向集成化 (或综合化) 方面发展。“3S”技术的结合与集成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正在经历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常用的四种结合方式:GIS与RS的结合;GIS与GPS的结合;RS与GPS的结合;GIS、GPS和RS的结合。在“3S”集成系统中, R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地表景物及环境的几何及物理的定性或定量数据;GIS则是对各种来源的数据进行管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载体, 不仅可存储大量的遥感和定位信息, 同时可提供大量的统计信息, 进行多元多维动态复合分析。GPS则主要用于提供准实时或准实时的目标定位信息和地面高程模型 (DEM) 。目前, “3S”集成已经在测绘制图、环境监测、战场指挥、救灾抢险、公安消防、交通管理、精细农业、地学研究、资源清查、国土整治、城市规划和空间决策等一系列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可以肯定, 在未来其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

目前, 国内外“3S”技术包含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具有各自的技术体系, 还在商业方面具有各自的行业标准和优势。在教育领域中, 国内外高校都把遥感 (R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 作为独立的课程讲授, 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各自为战, 未体现出3S技术集成的巨大应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与“3S”技术发展迅速, 它的教学内容不仅广泛且都是最新的技术方法, 没有相关的教材等情况有关。比如国际上先进的成像光谱技术、美国IKONOS、QUICKBIRD卫星数据源、中巴资源卫星 (CBERS) 、北京一号卫星等的出现, 充分体现了遥感、全球定位与信息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高速发展趋势。

(三) 软硬件设施不足

目前, 我院还没有一个专门用于“3S”技术软件实践教学的计算机实验室, 相关课程的上机和实习均需要在学校公共计算机房完成, 但学校公共计算机房的计算机多数比较陈旧, 现有配置不能够支撑“3S”相关软件的正常运行, 亟待更新, 不过, 现在多数学生们自己都配有电脑, 缓解了这一情况, 但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3S”技术相关软件使用的学习和实践, 成为制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瓶颈。

(四) 师资力量有限, 教师经验有待积累

近年来, 我专业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大大加强, 大力引进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新引进教师都为年轻教师, 职称上多为中级, 教学经验不足, 他们大多具有高学历, 但却对生产单位的“3S”技术的现场应用情况了解不够,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我专业所开设的“3S”技术相关课程最终的考核方式基本以理论考核为主, 即使个别课程有软件操作方面的考核, 所占学时也很少, 且在最终成绩中也只占有很小的比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且多在深造学习, 以致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申请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二、“3S”技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针对我专业目前在“3S”技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摸索和研究, 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条件, 提高学生“3S”技术实践能力培养, 以便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 提高竞争力。基于这种状况, 笔者对“3S”技术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以下做法, 以供商榷。

(一) 集体备课, 进行“3S”技术实践内容教学设计

上文提到“3S”技术发展迅速, 它的教学内容不仅广泛且都是最新的技术方法,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不能囿于自身原有知识系统, 还必须密切关注这些动态发展,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提高全体教师在3S技术方面的知识共享, 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 共同进行“3S”技术相关课程和集成方面的实践内容的教学设计, 一方面可以保证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和集成性;另外一方面可以保证全体教师在思想上和知识系统上对“3S”技术的把握。

(二) 充实现有实践教学内涵, 打好基础

“3S”技术集成也是在RS GIS和GPS的基础上的集成, 这就要求对三个“S”都应该夯实基础, 才能为后面的集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有的培养方案中对三个“S”的课程都分别安排有各自的实践环节, 还是要从基础抓起, 充实现有课程的实践教学内涵, 保证效果, 尤其要注重上机课及实习环节, 集体备课,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加强管理, 改革和创新考试方式, 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增加“3S”技术集成理论和实践教学

现有的教学安排中没有“3S”技术集成方面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 应该增加该教学环节, 重点突出“3S”技术的集成性、综合性, 使学生通过训练综合掌握各个“S”在专题信息提取中的独自及集成的综合作用, 达到“3S”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 综合提升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

(四) 依托学生“科研立项”,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目前, 我校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每年都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由于“3S”技术及其集成的前沿性、先进性, 非常适合大学生“科研立项”, 以此为依托, 可以带动一小批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鼓励学生的科研开发兴趣, 使学生了解和熟悉“3S”技术以及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来提高学生在“3S”技术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 开展第二课堂, 成立“兴趣小组”, 导师引导学习方向

学生“科研立项”形式很好, 但覆盖面太小, 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学习愿望, 可以开展第二课堂, 成立多个“兴趣小组”, 由教研室老师担任导师, 实时指导学习方向, 兴趣小组的成立可以跨年级的形式组合, 形成高年级指导低年级的良性循环, 带动整个专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氛围的提升。

三、建议

本文分析了我校在“3S”技术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改革的做法, 将大大改善“3S”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但还有几条建议如下。

(一) 建议学校加大实践教学设备的配置

“3S”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是通过上机操作完成, 所需的教学设备和软件是进行相关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 但我校目前还没有建立“3S”技术实验室, 近年来学校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GIS软件, GPS设备以及相关区域的遥感影像资料和软件等方面有一定的资金投入, 也尚不能满足现有学生班数的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 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提高其专业综合素养

目前现有的从事“3S”技术的教师多是青年教师, 大多一直在学校里, 硕士毕业后直接参加教学工作, 对“3S”技术的现场应用情况了解不够, 应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鼓励他们多与生产单位的同行进行交流和项目合作, 提高自身专业综合素养, 也能够将所学及时反映在教学过程中, 及时引导学生学习来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 提高竞争力。

(三) 建议培养方案中调整设置课程群实践教学

在同一个专业内, 很多课程之间, 尤其是那些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与知识性较强的课程之间, 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把这种关系较为密切的若干课程放在一起加以考虑安排, 就是课程群的概念。在教学计划中, 我们可以尝试针对于培养方案中的“GIS应用”和“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这两门课作为“3S”技术的核心课程等特点, 将两门课程的教学实习结合实践, 尝试课程群实习, 进而总结课程群实习的条件, 探讨分析实现“3S”技术集成实践教学实习的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 “3S”技术的综合性不断提高, 趋向于集成化发展, 其综合应用的领域不断推广, 从而决定了“3S”技术课程是一门动态很强的课程。这对任课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提出了挑战, 同时, 也为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提高“3S”技术实践能力, 在就业和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 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德仁.论RS、GPS与GIS集成的定义、理论与关键技术.[J].遥感学报, 1997 (1)

[2].赵学胜, 陈宜金.测绘工程专业“3S”课程群的设置与探讨.[J].矿山测量, 2007 (1)

[3].陈建平, 王功文, 丁火平等.北京及其周边荒漠化模拟与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4

[4].柴仲平, 王雪梅“.3S”技术在生态规划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1)

[5].李润生, 黄成辉“.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测绘, 2010 (1)

[6].王成芳.GIS和RS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科学, 2008 (5)

上一篇:我美丽,因为我敢于尝试作文下一篇:高考零分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