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业建设五年规划

2024-05-31

食品专业建设五年规划(精选6篇)

篇1:食品专业建设五年规划

竹园村呀米公司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西安竹园村呀米营养餐配送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6

五年战略规划

2011-7-15 竹园村呀米公司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摘 要

2012年至2016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之年,也是西部大发展,大进步的五年。如何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发展机遇,推动公司高速发展成为公司高层所必须思考的战略问题。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战略转移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奠定了基础。集团公司的战略整合资源共享,为公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基础。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分析讨论,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未来五年的企业发展和品牌经营战略,通过确定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寻找发展突破口,提出了公司五年内的改革发展战略规划。

本规划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竹园村品牌的无形资产,全面创立并推广竹园村呀米营养餐配送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标识,创建竹园村新的子品牌。采用扩大企业集团经营范围的战略,创造更大规模的无形资产,为集团公司的上市做出自己的贡献。另外对公司的生产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引进与内部培训等办法提升人员素质,以厂房设施改建为基础,以产品迎合市场为导向,创新营销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建立高效的营销团队,以中高端著名品牌的速食产品战略迅速占领市场,成为西安乃至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品牌。加强与农产品公司和餐饮公司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成为集团公司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一环,以期探索一条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革新之路。

竹园村呀米公司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目录

1.战略目标.........................................................4 1.1经济战略目标..................................................4 1.2品牌经营发展战略目标..........................................4 1.3新产品开发开发战略目标(数据)................................4 2.发展对策......................................................5 2.1优化内部管理机制..............................................5 2.1.1加强风险管理..............................................5 2.1.2建立和实施内部审核制度....................................6 2.1.3逐步推进标准化管理........................................6 2.2改革人员结构,引进专业人才....................................7 2.2.1转变用工方式,合理配置人员................................7 2.2.2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储备、晋升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2.2.3建立和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7 2.3改建、扩建厂房设施,更新设备..................................8 2.4开发高附加值、差异化的新产品..................................8 2.4.1进一步细分产品线..........................................9 2.4.2开发功能产品..............................................9 2.5扩大、优化专卖店(柜)经营模式,打造个性化服务................9 2.6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尝试多元化经营、生产模式....................9 竹园村呀米公司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西安竹园村呀米营养餐配送有限责任公司

五年(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西安竹园村呀米营养餐配送有限责任公司将依托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西部经济的利好环境,紧跟行业政策调整的步伐,进一步推进公司内部体制改革,推动产品革新,实现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和转变,着力提升企业的内生性增长能力和品牌核心竞争力。将中华民族餐饮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的影响力和多元化的营销模式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呀米营养餐配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扩大企业知名度。特别是在营养餐产品配送方面,力争成为西安本土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1.发展目标

1.1经济发展目标

 公司力争实现至2012年实现年销售额2500万元,利率5%、利润125万元。 公司力争实现至2013年实现年销售额3500万元,利率6%、利润200万元。 公司力争实现至2014年实现年销售额5500万元,利率7%、利润375万元。 公司力争实现至2015年实现年销售额8000万元,利率8%、利润640万元。 公司力争实现至2016年实现年销售额1亿元,利率9%、利润900万元。

1.2品牌经营发展目标

 构建以西安为中心,辐射西安及周边地区的经营网络,形成销售运作专业化、产品配送高效化、视觉形象统一的品牌特色经营网络规模,实现产品在快餐消费市场的渗透力。

 扩大商超产品销售规模,实现特色化经营。

1.3新产品开发目标

 根据市场销售反馈,调整产品结构,根据销售模式、目标顾客的差异化,建立有针对性的产品线。

 在原有包装设计、产品规格创新的基础上,开发具有优异的内在品质和产品功能新品。

 打破传统的包装和模式,开发适合现代人群需求的高效便捷的营养快 竹园村呀米公司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餐产品。

2.发展对策

孙子曰:“水无常势,兵无常形”。“识时务者为俊杰”,外部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迫使企业必须进行内在的革新,不断自我完善,才能经受住市场竞争的考验,共享时代发展的成果。

我公司符合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但是传统的经营机制、逐渐老化的人员结构、日渐陈旧的观念、落后的硬件设施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瓶颈。唯有打破这些瓶颈,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从优化内部管理、调整人员结构、更新厂房设施、转变营销模式、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优势,进行深入、彻底、切合实际的改革和创新,居安思危,扬长避短,博采众长,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内部管理

适宜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良好的内部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减少各种责任事故的发生,为经营生产工作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目前,由于整体管理团队正在组建的原因,公司内部管理尚不完善,存在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执行力,部门间沟通不畅,企业运作效率不高等弊端,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如要实现新五年的经济目标,必须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内部管理。

2.1.1加强风险管理

结合餐饮行业的特点以及企业所面临的行业竞争环境综合分析,目前我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在近几年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审查力度逐渐加强,三鹿三聚氰胺事件,最终导致三鹿的破产,双汇的瘦肉精事件轰动全国,对双汇的品牌信誉损失以亿计算,都给我们的食品行业敲响了警钟。质量风险、成本风险、资金回拢风险等内部风险。也切实存在。

其中,政策性风险也为所有餐饮行业共同面临的行业风险。特别是食品安全法的调整出台,增加了餐饮企业的投资规模,利润收益受到冲击。近期CPI的不断上升也给我们的成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要求日益严格给企业带来的盈利空间缩小,产品工艺技术要求愈来愈高的难题。竹园村呀米公司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公司必须了解食品生产行业政策,把握营养餐配送行业发展的大方向,顺势而为。在产品上紧抓质量部,拓展面对消费者的专卖店销售模式。同时,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提升产品的内在质量,在技术上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甚至能够抢先一步,从而避免出现部分产品因质量指标达不到行业标准而无法经营的现象。

要规避和转移质量风险、成本风险、资金回拢风险等内部风险,必须加强企业风险控制,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公司力争在五年内,在对公司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管理的薄弱环节和主要业务流程设计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制度、规章和措施,对影响业务流程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例如:建立定期进行产品质量回顾制度,发现产品质量下降的不良趋势,降低不合格返工的风险,降低质量成本;建立产品售后追踪,完善产品召回应急机制,规避大规模的产品上市后的质量事故造成公司声誉受损的风险;完善原材料采购机制,合理制定库存率,建立畅通的原材料价格变化信息渠道,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风险;建立原材料采购链周转控制点,降低人为原因造成的物材料损耗,实现成本控制。

2.1.2建立和实施内部审核制度

五年内,公司将建立受总经理室直接领导的内部审核组织,制定和完善内部审核制度,建立企业和部门自我约束机制,为企业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提供参考。将部门年度例行审核、重大项目审计和临时审计相结合,率先在成本消耗大、对企业利润实现起关键作用的部门或经营环节实施,进而推广到各个部门,覆盖经营活动的全部。

审核主要着眼与以下几方面:经营合规性审核、质量内审、行政采购项目审核、固定资产审核、部门运作成本审核、人力成本审核、采购审计、销售成本审计等。

2.1.3逐步推进标准化管理

目前公司内部不少工作流程权责不清,员工处理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发生问题相互推诿,部门之间沟通障碍,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时有发生。竹园村呀米公司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公司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权责,将管理模式由“人治”转变为“法治”。特别是对于参与部门多,工作流程较为复杂的环节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使员工在执行时有规范的参照准则,杜绝因个人理解偏差导致的工作失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标准操作流程将不同工作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有利于保证内部运作的流畅性,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要重点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和实施,通过培训提高知晓率和标准化意识,通过日常监督推进执行力,通过考核提高积极性。

2.2改革人员结构,引进专业人才

人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是,目前公司的发展正遭遇着人力资源的瓶颈。

目前我公司人力资源呈现如下特点:

1.人员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结构老化现象。

2.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缺乏兼具学历、专业素质和实践经历的高水平人才。

2.2.1转变用工方式,合理配置人员

由于管理原因相当一部分员工缺乏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劳动纪律散漫,工作质量低下,严重妨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企业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给经营和生产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从目前部分岗位实公司各层人员结构老化因此,公司将在未来五年内进一步转变用工方式,在部分非高专业化、高技能要求的岗位推行劳务派遣用工制。并且制定专门针对这一用工方式的工资制度和考核奖励制度,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根据公司经营业务发展需要重新调整企业组织机构,优化职能部门的设置,根据部门职责合理配置人员,完善“定岗、定编”工作。

2.2.2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储备、晋升机制

因公司正处于员工动荡的高峰期,加快员工技能业务培养和年轻的管理人才储备是应对动荡高峰的有效措施。公司拟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加强员工技术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老师傅带教学习和理论知识培训的方式,使年轻人尽快掌握实践技能,在工作当中独当一面。竹园村呀米公司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同时,建立管理型人才培养储备机制,挖掘和培养有责任心、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并通过工作轮岗、见习助理等方式为他们搭建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结合绩效考核机制,为有上进心、有才能、希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优秀员工,建立一条从普通员工到助理到班组/部门负责人甚至到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平公正的晋升通道。并且力求在员工当中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促进人员素质的共同提高。

2.2.3建立和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公司拟运用专业的人力资源工具建立健全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把绩效考核作为公司了解员工工作能力和工作情况的渠道,为员工奖励和晋升提供较为客观地依据,同时也能帮助员工了解自身能力,激励其不断改进。

针对公司不同岗位和不同管理层面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方法,充分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考核工具,建立一套量化、客观、公正、科学的考核制度,先从中层管理人员实施,进而推广到所有岗位。

2.3改建、扩建厂房设施,更新设备

我公司虽处高新区周边的黄金地段,交通便利,但是鉴于生产规模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受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产能产值和日趋全面质量管理规范的需要。

公司发展过亿产值的目标,同时为了满足行业提出的小包装化的生产要求,势必要开辟新的生产线,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仓储、物流运输运作规模。加之经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相应的生产线和产能确保生产出高质量、多样化的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因仓储面积与生产规模不符,加之产品检验项目增加导致检验周期延长,仓库可用存货面积无法满足产品周转的需要,进一步导致在流程上不畅,产值不足的问题。

综合上述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厂房设施的再规划和调整,以及生产设备的更新成为未来五年里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合理性,实现产能产值目标,创造既定济效益的基础。

2.4开发高附加值、差异化的新产品

为了应对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在新品研发方面除了进行包装规格 竹园村呀米公司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和外观的创新之外,更应从满足饮食需求和扩大产品功能外延的角度入手,进一步在细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系列化产品的研发。

2.4.1进一步细分产品线

根据销售对象以及销售方式的不同,找准产品定位,进一步细分产品线,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满足现代都市白领的用餐需求。生产适合不同群体的细化产品市场。

2.4.2开发功能性产品

速食产品除了满足不同群体的用餐需求以外,因积极研发具有功能的特殊需求的应急食品等。在产品研发上力求扩展其保健功能,并且打破传统的饮食习惯,开发新品。并且利用品牌优势,规避政策风险,采取品牌授权,委托加工等模式,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回报效率。

2.5扩大、优化专卖店(柜)经营模式,打造个性化服务

商超这一销售模式经过运作,发展势头好,未来五年公司将扩大专卖店(柜)规模,实现特色化经营。

从配置专业化的专卖店(柜)市场运营和管理人员,组建高效的销售团队,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线,建立专门的物流配送网络,打造个性化的客户服务等方面入手完善和做大做强专卖店(柜)销售模式。

专卖店(柜)直接面向消费者,这一消费群体相比营养餐配送的专业客户具有着缺乏专业的鉴别经验、更容易受品牌引导、服务要求更加细致、品质要求更高、需求多样化的特点。我们要大力依托竹园村的品牌优势,在产品宣传上凸显名牌价值,在品质上追求极致,在服务上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食品的运作模式,采取灵活多样营销手段。

同时,“中国驰名商标”为我们的专卖店(柜)在市外宣传提供了便利,在深入分析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后,在未来五年之内,我们将着重开发西安及周边区的专卖店(柜),在采取直营加盟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2.6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尝试多元化经营、生产模式

充分利用国家相关的品牌扶持政策,获得相应的经济补贴和发展优惠政策。探索品牌授权模式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能产值。竹园村呀米公司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目前公司的发展喜忧参半,既有优良的品牌文化值得我们骄傲,更有诸多生产经营瓶颈需要我们奋力突破。综上所述,未来五年要实现公司的良性发展,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地以改革创新为宗旨,将经营体制改革,人员结构调整、硬件改造、产品开发和经营模式创新结合起来,在稳健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2:食品专业建设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中心任务,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促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保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2、总体目标。经过五年坚持不懈的不懈努力,全市食药监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十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变职能,履行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

——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基本形成,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各项监管制度更加完善,符合监管工作需要,符合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食品药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得到全面、正确的实施,食品药品监管更加公平、公正,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机制基本健全,执法责任制得到全面推行,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逐步完善,监督效能明显提高,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执法队伍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强化,素质明显提高,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和解决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各种矛盾,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

3、基本要求。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到行政管理依据法定、程序法定;行政管理必要、适当、公平、公正;提高行政管理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使行政权力的行使与承担的法律责任相挂钩。

二、工作任务及具体要求

(一)完善监管体制,不断增强履行职责能力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继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做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探索履行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对重大安全事故的查处”职能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改进和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服务意识,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依法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促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合理划分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责和权限。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做到职责明确、责权一致、运行高效,建立统一协调、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科学合理设置内设机构、配备人员编制。加强机关内设机构之间工作关系的协调配合。

3、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行政执法的财政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支持,加大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经费投入,加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预算管理,统筹安排和规范使用财政资金,提高使用效益。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执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其各内设机构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和私分。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

4、改革行政监管方式,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改革行政许可方式。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立行政许可项目,不得在上位法规定之外增设其他许可条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履行告知义务,按照法定期限办结许可事项,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5、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及时公开政务信息,增加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建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网站,扩大电子政务功能,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库,尽快做到食品药品监管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规范政务信息发布行为,拓宽政务信息公开渠道,采取公告、上网、登报、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各种形式,加大政务信息公开的力度。对于公开的政务信息,公众有权查阅,并为公众查阅政务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二)实行依法、科学和民主决策,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6、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内部规则,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加强行政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建立专家咨询和法律顾问制度,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部门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做好决策前的基础性工作,政策法规部门要发挥好参谋、助手、法律顾问作用,办公室要把好程序关,并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决策的社会效果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相统一。

7、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重大决策听证、论证制度。对一般性工作事项和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合理界定。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行政决策的事项、依据、程序和结果要公开。重大行政决策要进行合法性论证。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要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对于社会涉及面广、影响较大、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要向社会公布,公开组织听证会、论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8、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原则,严格规范行政权力,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制定规范性文件实行制定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听证制度,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逐步建立和完善充分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工作机制,确保规范性文件的质量。

9、建立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和备案审查制度。加强对已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对实际情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或者上位法内容已经作出重大调整的,要及时进行清理,并依照法定程序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或者予以废止。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改进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方式,逐步建立对下级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制度,实行事前审查与事后备案相结合。建立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异议的处理机制和办法。

(四)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0、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树立和增强依法行政的观念,加强相互间的协调配合,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按照合法、合理、程序正当等原则,建立和完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程序制度。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纠正重收费、轻管理,重处罚、轻教育,重许可、轻监督,重权力、轻义务的不良倾向。严肃查处以收代罚、以罚代刑,或者只收费不管理、只罚款不纠正,甚至乱收费、乱罚款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超越职权、滥用职权、随意处罚的违法行为。做出重大具体行政行为,要经法制机构审核后集体讨论决定。

11、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建立健全有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复议以及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案卷评查制度。对相对人的基本情况、在执法活动中实施的各种检查工作记录、证据材料和相关的执法文书要及时进行立卷归档。对执法案卷建立定期评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以此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12、严格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按照《河北省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管理办法》和《河北省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规定》,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证件管理、培训考核制度,从事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执法资格并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五)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13、建立和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督促和协调各相关部门责任落实,高效组织救援工作,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对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责任落实,建立应急指挥、管理、专家咨询机构,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控制事故发展。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

14、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完善监测网络系统。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配套制度,建立有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依法管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价、早控制,最大限度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危害后果。在地方政府领导和指挥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实施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并制定本地区实施办法,加强应急处理人员培训和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制定并实施相关技术规范,实现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分析评价及预警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技术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建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责任制度,严格相关单位的责任,提高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开展宣传培训,提高管理部门、专业人员以及公众对不良反应报告、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认知程度。

15、建立医疗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流弊和滥用突发事件快速处理机制。依法加强对特殊药品的监管,建立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对特殊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各个环节进行跟踪和监控。建立健全地方各级药物滥用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网络信息采集和反馈能力。尽快建立医疗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流弊和滥用突发事件快速处理、报送制度,有效预防医疗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滥用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药物滥用对社会的危害。

16、建立健全重大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督查督办制度。落实群众举报处理工作责任制,完善举报处理工作规则,对群众通过各种途径的举报必须做到有登记、有处理、有结果、有记录,对于真实署名的举报要及时反馈,对于上级交办的案件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拓宽举报渠道,建立全系统统一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举报电话。实行假劣药品举报奖励制度。建立药品违法案件协查制度,增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之间协作能力,有效解决管辖争议,提高办案效率。建立假劣药品信息通报制度,防范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蔓延而危及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六)依法加强技术体系建设,提高科学监管能力

17、强化药品技术检验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药品检验机构拓展检验范围。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加大技术设施和检验仪器的资金投入,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健全药品检验机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检验检测结论的科学公正,对检验检测过程和结论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应责任。

18、建立和完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认证体系。依法监督实施药品GMp、GSp认证,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对认证后跟踪检查和日常监督。积极稳妥地实施GAp、GLp认证检查和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证。加快医疗器械生产质量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认证管理制度,严格认证标准、严肃认证纪律,规范认证行为,加强对各类认证检查员的培训教育和监督管理。

(七)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19、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执法检查和工作质询,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虚心听取政协的意见建议。接受法院通过诉讼程序对行政机关实施的司法监督,对法院依法受理的行政案件,积极出庭应诉。对法院依法作出的生效判决和裁定,依法履行。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健全信访处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立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建立快速反应和反馈机制,及时纠正错误和不当行为。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积极履行监督决定,对监督决定有不同意见的,应当通过合法途径反映情况,解决问题;拒不执行监督决定的,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20、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受理、调查取证、证据适用、立卷归档等方面的规则和程序,积极探索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质量的新方式、新举措,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作用。对经复议后撤销或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督促被申请人及时整改和反馈,达到纠正错误,改进工作的目的。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21、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强化对下级部门行政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监督制度,积极探索层级监督的新方式,加强对下级行政行为的监督。建立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度,便于监督和纠正下级不当或违法的行政行为。建立并实行执法监督建议制度,加大系统内部层级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并纳入日常化、制度化的管理,确定目标,明确检查内容和方式。将执法监督检查情况予以公开通报,执法检查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和获得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报告制度,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八)增强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22、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实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带头学习和掌握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每年至少举办1期以上法制讲座。逐步建立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方可任职,把是否认真学法、真正懂法、准确用法、自觉守法作为选拔干部、考核政绩的重要标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23、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和教育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方式,组织执法人员学习通用法律和食品药品专门法律知识。把依法行政知识列入资格考试、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每年至少接受40学时的法律知识培训,每3年至少接受一次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24、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依法行政考核制度。积极建立以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控、违法有追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体系。针对各类具体行政行为的执法程序和执法岗位,制定有可操作性的执法规则。建立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执法中出现的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对导致错误执法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有关人员,严肃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建立和完善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将是否依法履行职责,作为对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考核与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25、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法制宣传工作。以“五五”普法为契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普法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传播媒体,向社会大力宣传食品药品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有关内容。要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切实增强行政相对人的知法、守法观念和自律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做好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和解释工作,积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

三、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国家局提出的“依法监督、科学公正、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要求,扎实做好本规划的贯彻实施工作。部门的行政首长是贯彻执行本规划、推进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市局已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督促和指导全市药监系统的依法行政的各项工作,各县(市)局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完善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各县(市)局、机关各处(室)要根据本实施规划,结合各自的工作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配套落实措施,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做到有计划,阶段有安排,将《纲要》和本规划的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实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既定目标。

3、实行依法行政报告制度。要加强对贯彻实施《纲要》和本规划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县(市)局、机关各处(室)要在每年年底以前向市局书面报告本推进依法行政情况。对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贯彻《纲要》和本规划不力的,予以通报,责令整改,并追究有关人员相应的责任。

篇3:食品专业建设五年规划

本会规钊教材的修汀原则:

•体现“三基五性”的教材编写基本原则。

•符合和满足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技能要求。

•与本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区别。

•体现护理学专业特色。

•体现修订与新编的区别。

參注重全套教材的整体优化

•注重在达到整体要求的基础上凸显课程个性。

參注重包容性。

全套教材共2 9种, 配套教材1 5种, 配套光盘1 2种, 于2011年9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供全国高职高专五年一贯制护理学专业师生使用, 也可供其他学制使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邮编:100021

篇4:食品专业建设五年规划

面对日益激烈的职业竞争,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自我认知和发展越来越重要。通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及过程进行分析和建议,对该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职业认知;专业认知;社会认知

近年来,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如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如何保证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形式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成为就业前景较好的一门新兴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食品为研究对象,以生命科学与食品科学为学科基础,研究食品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复杂关系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生物学、食品科学以及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在食品企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海关、商检、卫生防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领域,从事和营养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技术、项目管理、策划、食品生产、食品安全服务等工作。

当今社会职业竞争激烈,如果脱颖而出,是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教育过程中所必须明确的问题。而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职业规划教育,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信心,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是完全按照个人兴趣和意愿进行选择的,尽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专业就业前景较好,很多同学考入大学后,经常感觉茫然,比如不清楚未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就业方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不懂得如何利用大学的学习时光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因此,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点,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策划将来从事工作方向性的方案,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增强职业竞争力。

2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过程与方法

2.1职业认知教育过程

职业认知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本专业未来职业岗位的了解,明确将来自己从事的职业岗位的现状,特点以及要求掌握的技能,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同时职业认知也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自我认知和人生价值观。特别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与百姓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果缺失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对社会和人民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所以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就能够明确自己未来将从事什么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应该重点掌握哪些技能。例如,如果学生有意愿从事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工作,那就应该有意识的对食品分析、食品检验等技能进行锻炼;如果要从事产品质量审核的相关工作,就要掌握产品质量审核、过程质量审核、管理体系审核以及质量体系认证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2.2专业认知教育过程

专业认知往往同职业认知密切相关,因为专业的学习就是为了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一般来讲,专业认知和学习规划要相结合。这一过程应在入学初期即进行,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因为,大一新生入学后对学校生活,专业学习一无所知,处在十分迷茫的阶段,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有人能在迷雾中给予点播,在这个阶段如果对其所学专业有个较为清晰的理解,将对学生整个人生的目标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专业认知教育过程的第一阶段应在学生开课的第一周,主要向学生介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就业的方向,市场人才的需求,往届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可以带学生参观专业实验室,了解本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欣赏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和大学生课题及竞赛成果等,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

专业认知教育过程的第二阶段应在开展教学的2个月后进行,这个时期,学生已经对大学生活和学习方式有所了解,然而适应性可能不是很好,由于大学课堂知识涉及广泛,知识较多,学生绝大多数要靠自学的方式,学习时间自由安排,这可能使很多学生无法尽快的进入角色,这一阶段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应该着重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涉及课程、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与未来职业岗位的关系,特别是基础课,要让学生明确基础课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确保顺利通过考核。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到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要注重学习,又要注意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社团活动,合理安排学习和学校活动的时间,有目的地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组织协作能力等素质,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和勇气,在未来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专业认知教育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应在专业课学习开始之初。专业课的学习和知识掌握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个阶段教师要在讲授课程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本课程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今后就业时起到的作用,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这门课程要求我们掌握哪些理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应该掌握什么实践方法,如何进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学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学习,带着问题听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2.3就业认知教育过程

就业认知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特别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就业情况。教育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对职业影响的重要性,了解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自身所要具备的基本原则和准则,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可以开展一些讲座,教会学生职场生活的基本礼仪,如何制作个人简历,面试的技巧,职业选择,遇到挫折如何调节自我,是否就业还是深造,如何准备考研等等,避免学生在择业就业或者升学再教育过程中遭受挫折。

3 小结

职业规划并不是一成不断的,在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但是在大学学习阶段通过职业规划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环境,更好的对自己未来走向社会如何规划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巧霞.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及常见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 268-269.

[2]谭睿,张波.探讨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的教育过程与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2: 130-133.

[3]陈玉梅.大学生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职业规划[J].大学时代, 2006,10: 138-139.

篇5:新五年规划(汽修专业)

机械科组

一、指导思想(梁健成)

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现代职教体系核心内容“就业导向”、“系统培养”、“产教融合”和“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为指导;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变换的适应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 “ 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组织机构(梁健成)

1、领导组 组长:黎进林

副组长:张进良、杭守松

成员:雷军、吴红英、马绍君、胡锡强、郜红红、林辉、蓝师科、王忠

2、工作组 组长:黎进林

副组长:张进良、杭守松

成员:吴红英、蓝师科、胡锡强、林辉、张辉耀、朱清华、梁健成、邓志强、陈灏、郭清伟、黄立波、谢汝多、陈齐双

3、科研组(工作室)组长:梁健成 副组长:邓志强

成员:陈灏、郭清伟、黄立波、谢汝多、陈齐双

4、“专业发展促进会”人员组成

教师队伍:梁健成、邓志强、陈灏、郭清伟、黄立波、谢汝多、陈齐双

应届毕业人:2010-2014届毕业生 企业人员:各汽修品牌4S店等

三、现状分析(邓志强)

(一)学生现状

学生来源多为本地的子弟,一部分为外来务工的子女;有秋季与春季之分。相对来说,秋季生源比春季生源要好些,外来务工的子女比本地的学生素质要高一些,特别是近些年,本专业参加技能竞赛的选手多为外地的学生;从就业情况来看,也是外地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1.学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

①.学习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相对较低;不想学的现象比较普遍。

②.情感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情绪体验消极。

③.自我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自卑或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理普遍,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索取更多。

④.人际心理方面: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过度依赖网络。2.应对方法:

①.加强教学方法研究,以活动育人为主,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理念。②.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必修课,而且是学生就业是否顺利与成功的前提。

③.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增强自信心。

④.加强身体素质培养,克服懒散,避免因不能忍受工作单位并不算高的劳动强度而主动辞职的现象。

综合所述:一部分学生刻苦认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他们接受能力较强,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较扎实的基础。一部分学生也有一定的文化课基础和较好的接受能力,但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和勤奋精神不足。一部分是基础很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老实可靠,也愿意学习一些实用的知识的学生。最后一部分是文化课基础很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愿意学习,无所事事、整天混日子的学生。

(二)教师队伍现状

1、年龄结构:我校汽修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人,年龄均在40岁以下的,30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有2人,100%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学历结构:在现任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达80%,高级技师1人、技师2人。

根据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计划在接下来的学期,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领和指导教师在教育观念及教学操作层面上实现新的突破,积极建构纵向引领和横向互动相结合、任务驱动和自主发展相协调、个体学习和团队互助相统一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格局,为广大教师提高实践教育能力、创造性地发挥教育智慧提供更为有效、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地方产业现状

截至2014年底,顺德汽车保有量约为75万辆,其中载客汽车40万辆,载货汽车35万辆,每百户拥有汽车60辆,居全国前列。顺德拥有汽车维修企业上千家,一类维修企业大约150家,二类维修企业大约300家,汽车美容企业600多家。顺德汽车维修市场年营业额超过20亿人民币。顺德处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商业、物流繁荣,汽车保有量、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量均居于全国前列,非常具有代表性!据最新统计,佛山市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广州市,成为广东省第二大汽车市场。汽车产业依然是阳光产业,汽车产业链是1:100,一个产业可以带动一百个相关产业或行业的发展,所以汽修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势头依然强进。

(四)本专业现有市场人才情况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现状

由于私人拥有车辆数量增加迅猛,对维修服务的市场需求急增,造成汽修技术人才紧缺。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整体学历偏低。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含一线上的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员)中,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包括初中文化)的接近40%,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从业人员约为35%,只有15%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普遍表现为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缺乏,即使是一些大型维修企业也存在同样。

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具有故障诊断能力的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数的28%,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数仅占从业人员的11%。年龄在45岁以上者占37.5%,70%左右的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且绝人多数知识结构老化,难以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接受专业训练的人才比例低。调查显示,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24.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有12.3 %,接受过汽车维修基础培训的有43.7%,以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人员为样本比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_及以上(含技 师、高级技师)比例为30.4%、43.1 %、26.6%,抽样调查异类、二类维修企业中尚有22.4%的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三类维修企业技术等级的比例更远远低于上述数据。

高级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顺德每年培养具有中等教育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大约有三百人,但从事一两年后仍然在汽车维修一线工作的人只有一百五十人左右,人才流失率为50.0%。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出去的学生为例,每届有九十个人毕业,但两年之后,仍然在汽车维修一线工作的人只有30人,人才流失率为66.7%。人才的流失,使企业无法满足技术日新月异的汽车维修需要,造成汽车维修耗时长,返修率高,客户的满意度下降,严重制约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汽修人才队伍的结构: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仅为4:8:31:57,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为11:23:49:17,中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情况十分严重。

(五)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含课程现状、课时现状、专业教学与教研现状、实习实训现状、设备设施现状、校企合作现状、学生就业创业升学现状等)

实训室有三个: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主要承担汽车专业学生的汽车底盘部件、总成,汽车底盘构造等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主要承担汽车专业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各总成、汽车发动机拆卸、装配等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是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理论及操作的场地;汽车电器电控构造与维修实训室:主要承担汽车专业学生的汽车电子电器电器设备、汽车电器部件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是学生掌握汽车电器电控的基本理论及操作的场地。

设备设施现状:发动机台架、电控发动机台架、电器台架、四轮定位仪、液压升降机;缺故障解码器。

现阶段在课程建设方面:师资力量特别薄弱,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力度明显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未来五年规划中要重点加强。

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完成汽车技能和汽车服务实训中心的建设工作、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六)本专业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现状

学生在学校学习3年后,毕业后可参加高职类对口升学考试,再到高职学校完成2年课程,拿到大专毕业证。与相关企业进行联合办学,提高专业的知名高与社会效应。

四、发展目标

(一)课程建设与开发目标(梁健成)

为了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基础性、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本位进行整合课程,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学时量,从而改变了传统教育理论学时偏重的局面。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完善教材建设,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力争五年内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

(二)实训中心建设目标(陈齐双)

(三)教师队伍建设目标(黄立波)

1、职业道德目标:提高教师修养素质,以宽广的包容心对待一切事物。遵循教育规律,关爱每一个学生,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

2、教师学习目标:通过自学,提高普通话水平,教育理论水平,文化知识水平,课堂教学水平,汽车维修技术水平。

3、力争5年内实现100%教师双师型转变。20%教师晋升高级教师。

(四)学生培养目标(陈灏)

按照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原则,以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岗位工作为导向,根据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管理;车辆鉴定、评估、理赔;车辆事故查勘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五)专业教学与教研目标(含教学改革与创新)(谢汝多)

1.课程建设目标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贴近岗位,科学设计课程体系。以“校中店,店中校”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按照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

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改革理念是提高中职办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模式改革要做到以下六点:①以职业活动为导向;②突出能力目标;③以项目为载体;④用任务训练能力;⑤以学生为主体;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

2.课程建设内容

(1)开发教学大纲

根据学生实际和本地区行业企业对技能的要求,按照学习领域定位、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领域设计的教学要求,制定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紧跟企业岗位能力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通过网络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及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专业整体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共享优质课程资源。采用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建设本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建设既符合中职教育特点又突出本专业及其所属行业特色。通过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起公共资源平台,充分发挥品牌特色专业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服务能力,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根据课程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与保养》等课程的教学,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上课地点从教室转到校中店,老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本专业积极将现代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仿真软件等手段,根据授课内容,穿插图片和录像内容,可以帮助再现生产过程、仿真检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资源建设

通过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的建设,带动专业整体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重视教材的修订工作,建设四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核心课程,并配套编写教材(含校本教材)。根据案例,编写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校本特色教材。

(六)本专业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目标(郭清伟)本专业同时面向社会进行招生培训,培养适应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机电一体化维修的高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使学员掌握从事机电一体化维修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服务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国营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从事汽车商务、车辆使用维护等岗位,也可向汽车制造企业输送人才。

2.就业岗位

主要工作岗位:汽车保养维护与机电一体化维修; 发展工作岗位:售后接待、技术总监、车间主任部门经理等

(七)其它目标(招生、就业、升学、创业、校企合作、中高职衔接、中职高职企业“三元”融合,“专业建设促进会”建设等)(谢汝多)

(1)中高职衔接

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由于中职与高职的课程往往是各自独立、相互分离,因此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凸现了出来。因此、设计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结构,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与高职洽谈“三二分段”学制,在我校就读三年,成绩达高职招生标准可在高职就读2年获取高职毕业证书。

(2)中职高职企业“三元”融合

三方通过“合作培养、独立考核、责任分担”的机制,使企业融入职业教育,成为办学主体,并由此探索建立政校企合作的职教发展长效机制。

“五年贯通”的培养方式是指:前三年中职阶段,学籍在本校,高职院和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培养和考核评价;后两年高职阶段,学籍在高职,中职和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培养和考核评价。

(3)双元制

根据“双元制”教学要求,实行学校、企业双元教学模式,学生理论课学习时间与实习实训学习时间比为4: 6。采用“双元制”课题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实现学生从学校到 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毕业时即取得汽车修理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证 书,成为合格的汽修人才。

(4)现代学徒制

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这些学生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活主要在企业内。平时,他们一周有两天时间学习文化课,四天时间顶岗实习。其教学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日常教学由本校教师和企业技师共同执行。与之相应,这些学生报到时就要与企业签订合同,这使得他们同时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学校上课的学生拥有的权利,如申请奖、助学金,参加学校各种活动他们都同样享有。

五、发展规模(班额、学生人数、专业教师人数与教师技术等级人数、实训教师人数、外聘教师人数、工作室或教研室建设规模,中高职衔接规模、企合作规模、本专业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规模等)(梁健成)

六、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课程建设与开发(含课标、课程、课时)(梁健成)

1、主要任务

坚持以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为中心,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采取选用和自编相结合,尽量选用现有的优秀中职高专教材,对目前没有以及不能满足和不能适用专业教学相关教材,组织力量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加强与生产实际的联系,编出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教材出版,建设完成专业教材体系,做到内容先进、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专业配套、保证质量,适应专业教学需要。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学时量,从而改变了传统教育理论学时偏重的局面。

2、主要措施

1)、走访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结合现有课程的内容制定相关的课程大纲。2)、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定期走访企业,让学生了解现代先进生产设备和加工方式,开拓视野。

3)、让专业知识丰富校园,多举办与本专业相关的课余活动如:竞赛、创新作品展、校园作品等创造职校特色专业。

(二)专业标准建设(陈灏)

1、主要任务

我校汽车专业主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与人合作的良好品德,牢固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汽车维护与保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具有汽车结构与维护保养的实际操作能力,直接进入汽车生产车间及4S店等生产与售后维护的相关企业。

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中店,店中校”模式改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建设2门汽车检测与维修的精品课程,3门校本课程。推进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学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重点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2名青年教师,引进3名汽车维修保养技术精通的专职实训指导教师教师,选派在职青年教师分期分批到汽车生产与维修企业锻炼,提高“双师型”教师水平,并使双师型教师比率达到100%。创建满足专业改革与课程教学需要的专业实验(实训)室。争取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并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快培养现代汽车维修与保养服务行业的技能型人才。

2、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专业教师是本专业的核心教师群,其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质量。

(二)、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

1、深入研究本专业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技能目标和考核要求,积极探索课程结构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逐步建立起必修课程、技能课程为主,选修课、活动课有相当地位的新型课程结构。

2、组织专业课教师编写适合自己课程的校本教材。将现有的教科书整合精简,以“做”为基点,开发制作“模块—项目—任务”为主线的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三)、加强教学设施建设与管理

1、努力做到办公自动化,提高专业教师办公效率和效果。

2、根据实际的教学和实训的需要,适当添置先进的相关设备。

3、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四)、加强实训教学力度

1、正常实训教学,抓考核,促落实,抓环节,保质量,狠抓本专业各科实习的正常开出,全面及时完成实习教学任务。教师加强实训备课,写好实训教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引入一定的学生实训操作试题。

2、强化实习教学,按计划、有目标、抓环节、重考核。贯彻实习教学计划,严格按计划大纲组织实训教学,按照实习指导书对实习加强指导。实习教学以周集中实习、课堂安排实习、晚自习和周六日补充实习等方式进行,要求实习严格按下达的任务书执行。强调对实习教学的管理,重视抓实习纪律、安全。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仿照企业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操作规范化、学生吃苦精神,细致认真的作风。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技能训练,有关课程在教学中都要有详细的实训计划,并分阶段进行技能考核,凡有技能考核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五)、深化“校中店,店中校”合作

1、在校建设一个初具规模的汽车维修店,既满足学生实验实习的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部分先进设备,又可以满足合作企业盈利的目的。

2、加强校外合作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利用本专业师资和生源优势,努力促进校企合作,在现有基础上积极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与企业紧密合作,实现校企互补达到双赢。

(三)专业教学与专业教研(含备、讲、批、辅、考、评、研各环节,也包含教学改革与创新)(陈齐双)

1、主要任务

2、主要措施

(四)教师队伍建设(黄立波)

1、主要任务

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适应新形势下发展需要。

2、主要措施

1、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2、加大力度鼓励教师在论文,课题方面出成绩。

3、组织教师利用网上资源向全国名师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教学经验,通过参加培训、观摩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加强校企合作,每年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提高教师技能的同时也使教学与市场不脱节。

(五)学生培养(品德素养、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升学基础、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陈灏)

1、主要任务

(一)职业面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维修企业(包括4S企业)及汽车相关企业、行业的生产第一线从事车辆使用、维修、检测、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技术工作。也可在与汽车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汽车运输管理、行业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汽车租赁、车辆保险理赔、二手车交易、汽车评估与鉴定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

(1)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本专业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牢固掌握现代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汽车的性能评价、维修、检测诊断、技术使用与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汽车与配件销售及售后服务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对本专业的汽车评估与鉴定、汽车车损鉴定与评估、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等方面的知识有一般性了解;掌握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2)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本专业学生具有机械制图和机械加工的基本能力;具有对现代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具有对现代汽车进行维修、检测诊断、性能评价和试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汽车与配件的销售及提供售后服务的能力;具有操作计算机及实际应用的能力。对汽车评估与鉴定、现代汽车进行损伤鉴定和评估具有一般性能力。(3)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中专生体质健康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根据汽车行业特点,要求学生必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强化诚信服务意识。具有能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甘于奉献、从小事做起等职业所特别需要的精神,具有较高水平的个人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

2、主要措施

1、工学一体化教学

第一、二学期充分利用工学一体教室、校内实训基地,在汽车电路维修、汽车动力维修、汽车美容、汽车营销等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场景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现“学中做、做中教”教学模式和模块化教学方式,进行专业基本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重点培养汽车电路维修、汽车二级维护、汽车发动机、汽车美容等基本技能。

2、工学交替教学(校中店教学)

第三、四学期,在校中店采用“工学交替渗透”模式,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包括发动机基本维修能力、汽车底盘维修能力等,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分置换和弹性学制为基础,实施教学计划,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订单培养。②半工半读。③项目导向。④以赛代练。建立大赛与选修课程学分置换机制,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⑤以训代学。

3、顶岗实习(校中店实习)

学生在最后一年到校企合作企业,通过岗位锻练,拓展和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职业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六)实训中心建设(陈齐双)

1、主要任务

2、主要措施

(七)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中高职衔接、中职高职企业“三元”融合,“专业建设促进会”,“双元制”(半工半读、企业冠名班、“订单式”培养等)、现代学徒制、“产学研”联盟建设等](谢汝多)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主要模式

随着校企合作的推广,产生了几种主要的合作模式,其划分主要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方案中的时间、空间和组织要素的不同组合为依据,可以从实际存在的众多模式中归纳出以下9种主要模式:

学年分段:即学生前在校学习与实训,后到企业顶岗实训和毕业实践并与就业紧密相关,这是校企合作中最普遍的形式。

阶梯分段:进行的本土化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按时间比例每年到企业实训,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训紧密结合,逐渐加大企业实训比例。时间设置比较科学,学生1―2学期在学校接受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教育,3―4学期除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在企业接受相关技能的培训。第5学期学生在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并要在学校接受技能强化培训。第6学期再到企业进行毕业实践。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4到8周更换一个岗位,一般每个学生能在企业更换6到8个岗位。模式中的人才培养计划以企业为主制定,企业真正参与职业教育,体现了企业(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由于在企业的多个岗位进行了锻炼,学生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和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未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半工半读:即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交替在企业工作与学校学习。这种形式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也有利于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弹性安排:根据合作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征和周期性特点,比较灵活地安排工学的交替,利于知识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

订单培养: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特殊“定制”的规格,一定的数量,提前预订毕业生,往往伴随着共同的课程开发、共同的培养和教学管理,一般也要支付部分培养成本。冠名班是常见的订单形式。

教学工厂:学校自办维修、美容服务企业或者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训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

厂内基地:企业除安排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训的车间、工位和兼职指导师傅外,单独设立了为学生实训和实训服务的车间,具有教学、培训和实训功能,有固定管理人员和专职企业指导师傅者可称为厂内工学基地。

行业主导:中小企业居多的行业,单个企业不具备单独与学校合作的条件时,行业部门或行业组织出面牵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并组织企业群,联合为学校提供实训岗位、实训设备和兼职教师,联合下培养订单。

职教集团:是一种以名校为主导,相同区域、相同行业的院校、企业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组织。

(八)本专业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郭清伟)

1、主要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能从事汽车检测、维修、管理与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主要措施

本专业面向社会进行成人教育培训,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知汽车整体结构及性能,熟悉汽车维修工艺流程,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具备安全和环保意识;具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诚实正直、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强,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与人沟通、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最终经考核合格可取得汽车维修中级工资格证书。

七、实施阶段

(一)第一阶段: 企业调研校企合作(每位教师添加一个工作任务)时间:2015年9月 至 2016年7月 本阶段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1、结合我校专业情况制定校企合作方案

2、寻找相关企业与我校合作。

(二)第二阶段:专业改革(每位教师添加一个工作任务)时间: 2016年9月至 2017年 7月 本阶段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1、结合校企合作制定教学计划和校本教材

2、实训场室改革和设备采购

(三)第三阶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每位教师添加一个工作任务)时间: 2017年9月 至 2018 年 7月 本阶段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1、结合校企合作对教师下企业培训

2、针对上阶段校企情况修改教学计划和完善校本教材

(四)第四阶段: 打造特色专业(每位教师添加一个工作任务)时间: 2018年9月 至 2020年 7月 本阶段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1、依托校企合作打造专业品牌

2、与院校打造专业3+2专科教育和3+4本科教育。

篇6: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贯彻“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荣校以及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思想,把我校建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型组织,充分利用我校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通过高级教师和地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为主的专业引领、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以及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自我培养和自我塑造,努力营造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以更好地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引导广大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推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队伍基本现状分析

(一)、教师现状

1、教师构成:我校现有教师总数17人,专任教师17人,其中男教师5人,女教师12人,男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比率为42%。我校17位教师中,9位为黄浦支教教师,2位为浦江支教教师,6位招聘教师,6位中3位为应接毕业生,3位为外区应聘教师。

2、年龄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上的有3人,占总数的17.6%;40-49岁有1人,占总数的5.8%;30-39岁有6人,占总数的35.3%;30岁以下有7人,占总数的41%。

3、学历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7人,占总数的41%;具有大专学历的有9人,占总数的53%。

4、人才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区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

5、职称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人,占总数的17.6%,中级职称6人,占总数的35%,初级职称4人,占总数的24%。

6、教师工作状况:我校教师能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教师无私奉献,竞争奋进的精神,给社会、家长、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力支撑着黄浦一中心世博小学这座基础教育大厦向前迈进和发展。

(二)、现状分析

经过对上述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处于中游状态,教师队伍的结构较为合理,人才发展空间较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作为一所新办学校,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学校精神正在催生,面对生源并不看好的动迁居民子女,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更为迫切,而教师队伍的现状有令人堪忧之处:

1、教师来源的多元化,是学校管理的难题,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

2、同类同级专业教师的数量有限,影响同伴互助,当然也就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

3、师德建设有待大力提高和加强,知识传授成分较大,师德影响教育不够深入。

4、学校各类人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比例较小,不能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指导思想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因为学校的发展,学校的质量提升、品位提升,都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源于教师内在的精神需求、学习需求。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不断自我反思的学习者、研究者。通过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逐步达成教育理想、生成教育智慧、提升教育水平、实现自我价值。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加强反思性教学实践和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及教育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培养1——2名在市、区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强化校本教研,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团队,形成1—2门强势学科;建立学校自培体系,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资源保证,精心打造一支乐于奉献、精于业务,具有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的群体教师队伍,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提供优质资源保障。

2、教师素质标准及相关指标 素质标准:

生命价值得到体现:教师把工作当作享受,在育人的同时育己,在成事中成人,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教师自己的生命活力,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教师德行高尚清纯:善、公正、责任感是教师德性的核心,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对家长的热心,对同伴的贴心。

教育教学技艺娴熟:教师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

课程开发能力较强:教师不再是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教学“操作工”,而是一个思考者,一个思想者,一个研究者。

信息技术有效运用: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相关指标:新培养区级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2名左右,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名左右,市级骨干教师一名。

四、具体内容 ㈠、专业知识

教师要饱学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等,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面对新课改,教师应具备:

1、掌握学生发展和成长阶段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知识。

2、具备课程内容和资源、课程组织和类型、课程目标和评价方面的知识。

3、新增教师学历达到本科水平;在职教师学历在“十一五”期间95%达到大专水平,45%达到本科水平。

㈡、专业技能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要具有学科知识方面的专业技能,成为学科教学方面的能手,教师应具备以下技能:

1、信息运用能力:娴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高效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吸收存储与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表达、交流并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利用最新信息实现自我更新的目的,同时还应具备信息时代公民应有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职业特殊能力:有效协调人际关系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个案研究能力;筹划组织能力。

3、教育科研能力: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作为课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运用课题带动的策略;注重从学生个性差异出发,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寻找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不断总结经验。

4、创新反思能力:反思目标的适切性;反思过程的周密性;反思问题的针对性;反思行为的可行性;反思结果的成效性。

5、教学实践能力: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的能力;理解把握及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能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的能力;灵活、智慧地运用教学策略、方法的能力;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掌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的能力。

㈢、专业情意

专业情意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对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认知认同程度,对工作群体的向心力和奉献精神。教师应具备:

1、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珍惜本职工作,敬业爱岗,乐于奉献。

2、教师要增强教育的使命感,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职业观、价值观,增强文化底蕴,塑造人格魅力。

3、教师要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帮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4、教师要尊重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5、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认识社会和自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四、发展措施

(一)、实施“师德铸造工程”,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德建设,铸造高尚的师德。

A、发挥党员引领作用,促进师德建设

1、充分发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和后续效应,促进师德教育。在先进性教育明确对党员具体要求的基础上,使全体党员教师做到,在党性磨砺中丰美师德,在师德丰美的基础上能在以下五方面发挥旗帜作用,即在学习上,要真学、真懂、真用;作风上,要务实、朴实、大气;在工作上,要爱岗、敬业、创新;在业务上,要求真、求强、求美;在风格上,要谦虚、谨慎、平和。

2、开展师德建设“党员示范”活动,努力探索师德教育的有效形式。以师德建设“党员示范”活动为载体开展“树党员先锋形象,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实践活动。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方针,创新师德教育的有效载体,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B、坚持党政工齐抓共管,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德育工作状况和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形成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党政工团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长抓不懈,切实抓出成效,努力创造人民满意的教育。

C、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提高建设效果

教师是德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因此发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

1、开展师德大讨论。每年根据教师师德的具体情况,确定讨论内容,形成共识。

2、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组织教师学习好教育部、市、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细节决定成败》、《教师人文读本》、《生命与教育》等专著,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3、弘扬高尚师德传统。①正确舆论引导。积极贯彻《上海市教师守则》的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习、宣传、践行。②坚持榜样示范。开展“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师德标兵”主题教育,大力在教师中挖掘良好师德资源,学习他们的事迹,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

4、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加强“两个一”制度建设。即:①师德专题研讨。在教师中开展什么是高尚师德的大讨论,明确 “敬业、爱生、诚信、明理、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是教师的基本规范。②师德标兵评选。每年在教师中评选师德标兵。

5、发扬我校教师的职业精神,即敬业:履行职责、恪尽职守精神;务本:严谨治学、勤于钻研精神;师爱: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精神;进取: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精神;奉献: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精神。

6、创设环境,营造氛围,使教师继续保持无私奉献、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职业情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方位构建一种尊重、理解、沟通、信任、和谐的良好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和“事业乐园”,形成教师人在“世小”、心在”世小”、干在”世小”、奉献在”世小”的景况。

7、加强师德评价。坚持每年两次教师小结、考核,把师德作为重要内容,实行自评和校评,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8、定期举行教师职业道德“学生家长问卷”活动。对问卷中所反映的职业道德优良(无私奉献、正直诚信、精心育人等)的教师,学校予以大力表彰,对问卷中所反映的职业道德差(有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等精神打击学生的现象等)的教师,学校予以严肃处理。

(二)、加强学习型、研究型校园创建工程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是基础,要把理论学习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前提。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学习的主体不仅是学生,也是教师,教师的学习将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同时,教师唯有学习和反思,才能开阔眼界、丰富自我、博学多才,才能娴熟地掌握教学方法,达到理想的教育境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的职业生活方式,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学校要为教师的学习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学校将搜集有关教育教学及科研理论方面的有价值的材料,编印成册,供教师学习。校园网将开辟“校本研究”、“理论学习”、“科研在线”、“阅读心语”等栏目,教师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探究。

2、鼓励教师广泛读书、专业读书,做到“五个一”:①每天自修一学时;②每学期研读1本书;③每周撰写一篇自修反思笔记;④结合实际,指导转化一个学困生或特殊生,或深层次研究、探讨一个问题;⑤每学期撰写一篇有价值的心得体会或经验论文。坚持“八个结合”:①读书与反思结合,提倡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②读书与实践结合,边学边用,注重实效;③读书与校本教研结合,切实化解实践中的难题;④读书与学习有关课堂教学经验结合,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⑤个人自学与集体互动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⑥读书与师德主题教育结合,实现教师零不良言行;⑦读书与课改结合,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⑧读书与校本培训结合,培养学习创新精神。

3、制定《享受读书幸福,提升生命质量》三年读书计划。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工作,可以说,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为教学工作服务,而教学工作的业绩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特色和学校教学水平。

1、建立学科研训制度。教研组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展开,边研边训,研训结合,教研组实行“一课三备”,第一阶段,教师个体备课,第二阶段教研组集体备课,第三阶段教师个人单独备课。

集体备课要做到“五说”:说教材—说清教材在整册教材、单元中的地位,说清教材的重点、难点。说学生—说清该年级段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优势与不足。说目标—说清教材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价值与情感的三维目标。说方法—说清为解决教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达成所采用的有效、务实的教学方法。说环节—说清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注意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注意课内学生的参与度、密度、思维度、交往度等。

2、开展多种教研活动。⑴开展“教学研究课”、“教学展示课”、“教学评优课”活动,帮助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上好每一节课。(2)每学期请名师献课,名师献课后,每位教师积极参与评课,写好教学随笔。(3)教师每一次听课后参与评课,写好200字左右的评语。(4)开展跨学科的全员参与的听课评课制度。

3、加强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指教师个人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对其中的教学行为、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进行审视、分析、探讨、研究并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在自我反思过程中,要求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自身教学行为等方面勤思多记,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闪光点能及时总结。通过反思,及时发现不足,加以改进完善。教师至少每学期写5次反思笔记。每学期至少写一个反思性教学个案。

4、建立教育科研制度。围绕学校立项的主课题,每一个教研组申报分课题,教研组将子课题题目分解到每一位教师,形成人人参与研究课题的浓郁氛围,在研究中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5、构建互助的实践平台。一方面是青年教师上岗前,学校为他们安排至少两名导师,一位是班主任导师,另一位是科任导师,为他们举行隆重的师徒结对仪式;担任师傅的骨干教师从备课教案、教材疑难、组织教学、提问设疑、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评奖、师生交流乃至师德师风、爱岗敬业、生活爱好等方面进行耐心、细心的指导。另一方面对青年教师实行开放式课堂,青年教师不仅可以听导师的课,还可以任意听其他教师的课。

6、构建展示的课堂平台。学校定期举办多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训平台,如期初的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示范观摩活动,期中的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比赛、演讲比赛等,期末的青年教师汇报课、复习研讨课等。

7、打造数字化校园平台。积极筹建校园网,开辟继续教育专栏,让教师及时上传优秀文章、优秀课件、优秀教案、课堂实录、教育随笔等供教师共享、学习。

(四)、开展“名师培养工程”,打造学校名师

学校将逐步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首席教师制度,落实名师带教制度。学校将以“黄浦区万永富名师工作室”落户我校为契机,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催生我校的名师。为培养我校的名师,我们将开始打造 “135915”骨干教师工程。所谓“135915名师工程”即:

1、“1”即一年,掌握常规能上课--入格。对于新进校的教师,有一年的适应期和见习期,在这一年里,学校将给新进教师安排一位师德水准高、教育教学业务强的老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即结“对子”进行师徒帮扶活动,在这一年内除了完成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外,新进教师必须每周听取师傅的2节课,每月师傅必须听取徒弟4节课,并进行交流指导。新进教师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技能大赛和其他教研活动。充分利用这一年时间,熟悉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尽可能做到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同事认同。

2、“3”即三年,独立备课会上课—合格。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世小”教师,必须经过三年教育教学实践和刻苦磨练。三年中,必须通过活泼、扎实的课堂教学和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证明,“合格”才富有真正的含义。

3、“5”即五年成为校级骨干--博采众长上好课。在“世小”当一名教师就是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努力五年,争取成为一名校级骨干。

4、“9”即九年,融会贯通上活课—成为区级骨干教师。所谓区级骨干教师就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教研都是本学科教师的的佼佼者,能得到本学科教师钦佩和认同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不仅教育教学质量高,而且师德高尚,不仅在“世小”出色,而且在闵行区有一定的知名度,不仅教育教学能够让同仁佩服,而且在教科研方面也能让人信服,在传帮带方面也能起模范作用。

上一篇:初中优秀作文珍惜_小学生作文下一篇:最新客服工作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