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2024-07-15

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征求意见稿(精选6篇)

篇1: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评估机构的业务质量控制,明确评估机构及其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 ——基本准则》,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评估机构应当结合自身规模、业务特征、业务领域等因素采用适宜的方法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以合理保证评估机构及其人员在执行评估业务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评估准则,防范执业风险。

第三条 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评估机构为实现质量控制目标而制定的质量控制政策,以及为执行政策和监控政策的遵守情况而设计的必要程序。

第四条 评估机构应当针对以下要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一)质量控制责任;

(二)职业道德;

(三)人力资源;

(四)评估业务承接;

(五)评估业务计划;

(六)评估业务实施和报告;

(七)监控和改进;

(八)文件和记录。

第五条 评估机构应当将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形成书面文件,传达到全体人员,并采用规范化的表格、工作底稿等方式适当记录这些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以保证这些政策和程序得到贯彻和执行。

第二章 质量控制责任

第六条 评估机构应当合理界定和细分处于质量控制体系中的控制主体所应当承担的质量控制责任,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控制主体通常包括:

(一)最高管理层;

(二)首席评估师;

(三)项目负责人;

(四)项目内核人员;

(五)项目团队一般成员;

(六)评估机构其他人员。

第七条 最高管理层一般由评估机构的董事会(合伙人管理委员会)成员或者执行董事(执行事务合伙人)构成。

最高管理层应当确保管理层成员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最高管理层对业务质量控制承担最终责任。

第八条 最高管理层应当在股东会(合伙人会议)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并承担以下职责:

(一)树立质量至上的管理意识,并通过清晰、一致及经常的行动示范和信息传达,让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确保全员参与,以达到质量控制目标;

(二)制定评估机构的服务宗旨,确保全体人员理解服务宗旨的内涵,并评审其持续适宜性;

(三)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当具体、先进、可测量和可实现,并与服务宗旨保持一致;

(四)科学策划组织架构和质量控制体系,并对其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其随时处于适宜、充分和有效的状态;

(五)合理授权分支机构的业务权限,对分支机构的业务开展实施控制。

第九条 首席评估师应当为评估机构的权益合伙人或股东,是最高管理层在质量控制体系方面的总代表,由最高管理层指定并授予其足够的管理权限,直接向最高管理层报告工作。

第十条 首席评估师应当具备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经验和能力,以承担以下职责:

(一)确保质量控制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二)监控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并向最高管理层报告,通过体系运行现状的分析,向最高管理层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案;

(三)促进全体人员不断提高质量意识。

第十一条 评估机构应当对评估业务制定项目负责人制度,并满足以下要求:

(一)项目负责人应当是注册资产评估师;

(二)应当对每项业务至少委派一名项目负责人,最高管理层可以根据业务的风险类别决定项目负责人是否为股东(合伙人);

(三)项目负责人应当具备履行职责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权限和时间。

第十二条 项目负责人应当承担以下职责:

(一)具体评估业务的计划和实施;

(二)组织出具恰当的报告,并在评估报告上签字;

(三)组织归集、整理、归档评估业务工作底稿;

(四)向最高管理层提供与评估业务相关的重要信息,便于最高管理层对这些信息采取适当措施;

(五)处理评估报告提交后的反馈意见。第十三条 项目内核人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履行职责需要的技术资格,包括必要的经验和权限;

(二)具备审核具体业务所需要的足够、适当的技术专长、经验和权限;

(三)保证项目内核人员的客观性。

第十四条 评估机构的项目内核人员应当承担以下职责:

(一)审核评估程序的执行情况;

(二)审核拟出具评估报告的恰当性;

(三)审核评估工作底稿。

第十五条 项目团队中除项目负责人之外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业务助理人员和专家应当承担以下职责:

(一)接受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了解拟执行工作的目标,理解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指令;

(二)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评估准则、评估机构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要求以及业务计划从事各项具体业务工作,形成工作底稿;

(三)及时汇报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四)复核已完成的工作并接受项目内核人员的审核。第十六条 评估机构应当明确处于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其他人员的职责,该类人员通常包括:

(一)业务洽谈人员;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三)档案管理人员;

(四)文印人员;

(五)信息管理人员。

第三章 职业道德

第十七条 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评估机构及其人员,遵守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

第十八条 政策和程序应当强调评估机构和人员遵守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的重要性,并通过以下方式予以强化:

(一)管理层的示范;

(二)教育和培训;

(三)监控;

(四)对违反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行为的处理。第十九条 评估机构在制定独立性政策时,应当:

(一)明确违反独立性的情形,要求不同层级人员之间就有关独立性的信息相互沟通,评价这些信息对保持独立性的总体影响。

(二)要求所有应当保持独立性的人员,在获知违反独立性要求的情况后,应当及时反映,以便评估机构采取适当行动消除对独立性的威胁或将威胁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第二十条 评估机构在制定客观性政策时,应当要求执业人员尽量克服个人的主观性,采取以下措施将其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

(一)最大程度地减少或完全消除业务与自己的利益关系;

(二)尽量排除外部的各种干扰和各方面的主观影响。

第四章 人力资源

第二十一条 评估机构应当合理配臵必需的人力资源,并确保随着服务对象、业务类型、服务地域的拓展,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和更新。

第二十二条 评估机构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时,至少应当强化对以下方面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人力资源规划;

(二)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

(三)招聘与选拔;

(四)教育与培训;

(五)绩效考评;

(六)薪酬制度。

第二十三条 评估机构在制定项目团队成员配备的政策和程序时,应当强调项目团队成员:

(一)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保持独立性、客观性;

(二)具备业务要求的必要实务经验、专业知识、技能和时间;

(三)能够遵守评估机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项目负责人应当采取适当方式,使经验较少的项目团队成员清楚了解所分派工作的目标。

第二十四条 当评估机构需要聘请专家以弥补自身人力资源不足或者自身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时,评估机构应当制定利用专家工作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专家工作结果的可利用性。

第五章 评估业务承接

第二十五条 评估机构应当制定评估业务承接环节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确保在与委托方正式签订业务约定书之前,对其进行充分了解,以决定是否接受其业务委托。

第二十六条 评估机构应当谨慎地甄选客户和业务,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任何客户和业务。评估机构在制定业务承接环节的政策和程序时,应当考虑:

(一)业务洽谈和签订业务约定书的授权;

(二)业务约定书的评审;

(三)发生业务约定书变更、中止、解除情形时的处臵。第二十七条 评估机构应当规定业务洽谈人员的条件,业务洽谈人员在洽谈业务时应当了解:

(一)业务的基本事项;

(二)法律法规、评估准则的要求;

(三)委托方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 在签订业务约定书之前,评估机构应当对与业务有关的要求、风险、胜任能力等进行评审,以确保:

(一)委托方的要求得到正确理解;

(二)风险得到初步识别和评价;

(三)有能力满足合理要求和控制风险。

当评审结果不能达到上述目的,或者不能就业务约定书的条款与委托方达成一致意见,评估机构不得签订业务约定书。在与委托方签订业务约定书之后,评估机构应当委派一名管理层人员监控该项业务。

第二十九条 评估机构一般应对评估业务风险进行分类,通常分为一般风险业务和重大风险业务。在识别和评价评估业务风险时,评估机构应当考虑:

(一)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的风险;

(二)标的资产、企业的风险;

(三)评估机构及人员的风险;

(四)评估报告使用的风险。

第三十条 当发生业务约定书变更、中止、解除情形时,评估机构应当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臵,并保持适当记录。适当措施包括:

(一)对变更、中止、解除的情形进行重新评审;

(二)就拟采取的适当行动及原因与委托方沟通;

(三)将信息传达到相关人员。

第六章 评估业务计划

第三十一条 评估机构应当制定评估业务计划环节的控制政策和程序,以确保:

(一)项目团队成员了解工作内容、工作目标、重点关注领域;

(二)项目负责人对业务的组织和管理;

(三)管理层人员对业务的监控。

(四)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了解业务计划的适当内容,配合项目团队工作。

第三十二条 在评估业务计划环节,评估机构应当针对以下事项制定控制政策和程序,通常包括:

(一)评估计划编制前对业务基本事项的明确;

(二)评估计划编制的参与者;

(三)评估计划的内容和繁简程度;

(四)评估业务时间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制约关系,评估计划的可执行性;

(五)评估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调整;

(六)评估计划以及计划调整的编制、审核、批准流程;

(七)评估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

第三十三条 评估业务计划环节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应当要求项目负责人在编制评估计划前要对评估业务基本事项做进一步的明确,以确保项目负责人:

(一)对该项业务是否继续、推迟或终止提出建议;

(二)为编制评估计划、开展后续活动而组织资源;

(三)确定是否对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四)确定是否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五)确定是否开展初步评估活动。

第三十四条 对于复杂、庞大的评估业务,评估业务计划环节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应当要求项目负责人编制详尽的评估计划,评估计划应当尽可能考虑到各种重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第七章 评估业务实施和报告

第三十五条 评估机构应当制定评估业务实施和报告环节的控制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相关法律法规、评估准则得以遵守,满足出具评估报告的要求。

第三十六条 在评估业务实施和报告环节,评估机构应当针对以下事项制定政策和程序,通常包括:

(一)项目团队组建及工作委派;

(二)现场调查、收集评估资料和评定估算;

(三)编制评估报告;

(四)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结论;

(五)内部审核;

(六)疑难问题或者争议事项的解决;

(七)报告签发及提交。

第三十七条 评估机构在组建项目团队时,应当确保项目团队整体具备适当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必要的时间,能够按照法律法规、评估准则的规定执行业务。

评估机构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向项目团队委派任务并传达业务背景及有关要求等信息,使项目团队成员了解拟执行业务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目标。

第三十八条 评估机构应当考虑以下因素,制定现场调查、收集评估收集、评定估算以及编制评估报告的政策和程序:

(一)现场调查实施方案;

(二)评估资料获取的渠道以及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三)评估方法选择的恰当性、评估参数指标选取的合理性;

(四)评估报告与相关法律法规、评估报告准则的符合性;

(五)项目负责人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九条 现场调查实施方案通常需要考虑:

(一)现场调查过程和结果需要达到的要求;

(二)进度计划;

(三)人员分工;

(四)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五)方案的审核和批准流程;

(六)方案的补充或者调整。

第四十条 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结论的政策和程序应当包括:

(一)对出具专业报告的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审查;

(二)对拟引用专业报告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

(三)引用的情形、方式及其在评估报告中的披露。第四十一条 评估机构应当设臵专门部门实施评估业务的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的政策和程序应当确保未经审核合格的事项不进入下一程序,确保未经审核合格的报告不交付委托方,内部审核的政策和程序应当包括:

(一)不同业务特征、风险类别的内部审核流程;

(二)不同级别项目内核人员的资格标准要求;

(三)不同级别审核的时间、范围和方法;

(四)不合格事项、不合格报告的处臵办法。项目内核人员不应当审核自己的工作。

第四十二条 评估机构应当就疑难问题或者争议事项的解决制定政策和程序,包括:

(一)就疑难问题或者争议事项向评估机构内部或者在适当情况下向评估机构外部具备适当知识、资历和经验的其他专业人士咨询;

(二)处理项目团队内部、项目团队与被咨询者之间以及项目负责人与内核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

只有对分歧意见形成处理结论,才能出具评估报告。第四十三条 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报告签发制度,规定报告的签发人和签发程序。

第八章 监控和改进

第四十四条 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采取适当措施,对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目的在于:

(一)评价质量控制体系是否符合本指南的要求,是否符合评估机构的实际,是否得到有效地实施和保持;

(二)评价质量控制体系是否达到了质量目标;

(三)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使其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第四十五条 评估机构对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情况的监控措施通常包括:

(一)建立信息系统,收集不同渠道来源的相关信息,并管理和利用这些信息,为评价和改进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依据;

(二)对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三)对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第四十六条 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质量控制体系中的相关控制主体应当采取与其影响程度相适应的纠正措施以消除原因,防止其再发生,并对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评价。

对监控中发现的潜在问题,评价其重要性,采取与其影响程度相适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其发生。

第四十七条 评估机构应当对来源于监控和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质量控制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并评价改进的机会。

第九章 文件和记录

第四十八条 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文件控制政策和程序,确保质量控制体系各过程中使用的文件均为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误用失效或废止的文件和资料。

第四十九条 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保持业务质量控制的相关记录并及时归档。

记录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应当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超期后的处臵所需的控制。

第五十条 业务质量控制记录主要包括:

(一)人力资源管理记录;

(二)业务工作底稿;

(三)监控和改进记录;

(四)质量控制体系评审记录。

第五十一条 业务质量控制记录可以根据重要性和必要性来设计其内容及深度,以满足法律法规、评估准则及相关要求。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指南自2011年××月××日起施行。

篇2: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征求意见稿)

目录

1.适用范围..............................................1 2.基本原则与要求........................................1 3.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人员的要求...........................2 4.风险评估程序..........................................2 5.毒理学研究.............................................9 6.化妆品原料的风险评估..................................12 7.化妆品产品的安全评价..................................17 8.安全风险评估报告.....................................21 9.术语和释义...........................................21

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为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识别和控制化妆品安全风险,制定本指南。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化妆品原料的风险评估和产品的安全评价,包括由原料或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带入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风险评估。

2.基本原则与要求

2.1化妆品一般可认为是各种原料的组合,原料的安全性是化妆品安全的前提条件。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应基于所有原料和风险物质的风险评估。如果确认某些原料之间存在化学、生物学等相互作用的,应该对其产生的风险物质进行评估。

2.2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应以现有科学数据和相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公正、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应保证风险评估工作的独立性。

2.3化妆品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风险评估人员按照本指南的要求进行评价,并出具风险评估报告。

2.4化妆品产品的安全风险评估资料应当及时更新,并保留至最后一批上市产品保质期结束以后10年。2.5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结论不足以排除产品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的,应当采用传统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产品安全性评价。

3.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人员的要求

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3.1具有化妆品专业知识基础,了解化妆品生产过程和质量安全控制要求;

3.2能够查阅和分析毒理学信息,具有分析、评价和解释毒理学数据的能力;

3.3能够公平、客观的分析化妆品的安全性,在全面分析所有可获得的数据和暴露条件的基础上,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3.4应当具有医学、药学、化学、毒理学或者类似学科的专业基础,取得大学本科以上文凭或其他正式资格证明,并具有5年以上相关专业从业经历。

3.5应当定期接受相应的专业培训。应当不断深入学习风险评估的知识,了解和掌握新的风险评估方法,掌握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信息。

4.风险评估程序

化妆品原料和风险物质的风险评估程序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4.1危害识别

基于毒理学试验、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监测、和人类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从原料或风险物质的物理、化学和毒理学本质特征来确定其是否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

4.1.1 化妆品健康危害效应 主要包括:

(1)急性毒性:包括经口、经皮或吸入后产生的急性毒性效应。(2)刺激性:包括皮肤刺激性和眼刺激性效应。(3)致敏性:主要为皮肤致敏性。

(4)光毒性:包括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光毒性和光敏性效应。(5)致突变性: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效应等。(6)慢性毒性:包括长期暴露后对组织和靶器官所产生的功能和/或器质性改变。

(7)发育和生殖毒性:包括引起胎儿发育畸形的改变等。(8)致癌性:包括所发生肿瘤的类型、部位、发生率等。4.1.2 危害识别

(1)危害识别主要根据原料或风险物质的毒理学试验结果来判定。按照我国现行的化妆品技术规范或国际上通用的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原则对化妆品原料和风险物质的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致敏性、光毒性、致突变性、慢性毒性、发育和生殖毒性、致癌性等毒性特征进行判定,确定该原料或风险物质的主要毒性特征及程度。(2)根据所提供的化妆品原料或风险物质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人群监测以及临床不良事件报告等相关资料,判定该原料或风险物质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效应;

(3)在对危害识别进行判定时,还应考虑到原料的纯度和稳定性、其可能与化妆品终产品中其它组分发生的反应、以及透皮吸收的能力等,同时还应考虑到原料中的杂质或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带入原料中的成分的毒性等。

(4)对于复合性原料,应对其中所有组分的危害效应进行识别。4.2剂量反应关系评估

用于确定原料或风险物质的毒性反应与暴露剂量之间的关系。对阈值效应而言,需要进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的测定,如果不能得到NOEAL,则采用其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EAL)。对于无阈值致癌物而言,用剂量描述性来确定。

4.2.1有阈值原料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需确定原料的系统毒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值。

当选择NOAEL计算安全系数时,应选择来自系统毒理学效应的、重复剂量毒性实验的数据,如亚慢性和/或慢性毒性试验、致癌试验、致畸试验、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等。

在选择NOAEL值时,还应该考虑该值获得的实验条件,应该是和被评估物质使用条件和品种敏感度最相关的。

如不能获得NOAEL值,也可以用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或基准剂量(BMD)值代替,但用LOAEL值计算MoS时,应增加相应的不确定系数(一般为3倍)。

4.2.2对于无阈值原料的致癌性,可通过剂量描述参数T25等来进行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4.2.3皮肤致敏性评估可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Buehler局部封闭涂皮试验等。

4.3暴露评估

指通过对化妆品原料或风险物质暴露于人体的部位、强度、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等的评估,确定其暴露水平。

4.3.1 对原料或风险物质进行暴露评价时应考虑含该原料的成品的使用部位、使用量、使用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具体包括:

(1)用于化妆品中的类别。

(2)暴露部位或途径:皮肤、粘膜暴露,以及可能的吸入暴露。

(3)暴露频率:包括间隔使用或每天使用、每天使用的次数等。

(4)暴露持续时间:包括驻留或用后清洗等。(5)暴露量:包括每次使用量及使用总量等。(6)透皮吸收率。

(7)暴露对象的特殊性:如婴幼儿、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8)其它因素:如误用或意外情况下的暴露等。4.3.2全身暴露量(SED)的计算

(1)如果原料的暴露是以每次使用经皮吸收μg/cm时,根据使用面积,按以下公式计算:

2其中:

SED:全身暴露量(mg/kg〃bw/day)

DAa:经皮吸收量(μg/cm),每平方厘米所吸收的原料的量,测试条件应该和产品的实际使用条件一致;在无透皮吸收数据时,吸收比率以100%计。

SSA:暴露于化妆品的皮肤表面积 F:产品的日使用次数(day)BW:默认的人体体重(60 kg)

(2)如果原料的经皮吸收率是以百分比形式给予时,根据使用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SED:全身暴露量(mg/kg〃bw/day)

A:考虑了残留率的以单位体重计的化妆品每天使用量(mg/kg〃bw/day)。

C:原料在成品中的浓度(%)

-1DAp:经皮吸收率(%)。在无透皮吸收数据时,吸收比率以100%计,若当原料分子量﹥500道尔顿,且脂水分配系数Log Pow﹤-1或﹥4时,吸收比率取10%。

1暴露计算时还应考虑到化妆品的毒理作用(例如暴露需要计算皮肤的单位面积或单位体重)。应考虑其他暴露的可能性(如喷雾吸入,唇部用品非故意摄取等)。

4.4风险特征描述

指化妆品原料或风险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和损害程度。可通过计算安全边际值(MoS)、剂量描述参数T25或国际公认的致癌评估导则等方式进行描述。

4.4.1有阈值原料的风险特征描述

对于有阈值的化合物,通常通过计算其安全边际(MoS)进行评估。计算公式为:

其中:

MoS:安全边际。

NOA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SED:全身暴露量(mg/kg〃day)

在通常情况下, 当原料的MoS≥100时,可以判定是安全的,该值(MoS≥100)同样适用于儿童。

1若不是按照最保守的100%经皮吸收率来计算,而要通过体外试验来细化真实使用条件下的经皮吸收率时,体外试验所用的剂量、浓度和总量应未超过拟使用条件,否则将低估使用过程中的真实吸收率。如化妆品原料的MoS100,则认为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其使用的安全性应予以关注。

4.4.2无阈值原料的风险特征描述

对于无阈值的原料,可通过计算其终生致癌风险度(lifetime cancer risk,LCR)进行风险程度的评估。终生致癌风险度(LCR)计算如下:

(1)首先按照以下公式将动物试验获得的T25转换成人T25(HT25):

HT25式中: BW(人)BW(动物)0.25

T25——T25诱发25%实验动物出现癌症的剂量 ——HT25 由T25转换的人T25 ——BW 体重kg(2)根据计算得出的HT25以及暴露量按以下公式计算终生致癌风险:

LCRSED4HT25

式中:

—— LCR:终生致癌风险。

——SED:终生每日暴露平均剂量(mg/kg/day)

如果该原料的终生致癌风险度少于10,则认为其引起癌症的风险性较低,可以安全使用。

-6如果该原料的终生致癌风险度大于10,则认为其引起癌症的风险性较高,应对其使用的安全性予以关注。

-65.毒理学研究

通过一系列毒理学研究,测定化妆品原料或风险物质的毒理学情况,将其作为危害识别的一部分,也是化妆品产品和原料风险评估的基础。

5.1 急性毒性

包括急性经口和/或经皮和/或吸入毒性试验资料等。可根据原料的用途及可能的暴露途径提供相应毒性资料。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化妆品原料和风险物质毒性特性的第一步,通过短时间染毒可提供对健康危害的信息。试验结果可作为化妆品原料和风险物质毒性分级和标签标识以及确定亚慢性毒性试验和其它毒理学试验剂量的依据。

5.2刺激性/腐蚀性

包括一次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和/或多次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等。确定和评价化妆品原料对哺乳动物皮肤局部或眼睛是否有刺激作用或腐蚀作用及其程度。

5.3皮肤致敏性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确定重复接触化妆品原料对哺乳动物是否可引起变态反应及其程度。5.4皮肤光毒性

皮肤光毒性试验评价化妆品原料引起皮肤光毒性的可能性。5.5致突变性/遗传毒性

致突变性/遗传毒性试验包括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内哺乳动物细胞微核试验、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等。这些试验能够评价化妆品原料引起突变的可能性。原料的评估至少应包括一项基因突变试验和一项染色体畸变试验资料。

5.6亚慢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包括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和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通过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不仅可获得一定时期内反复接触受试物后引起的健康效应、受试物作用靶器官和受试物体内蓄积能力资料,并可估计接触的无有害作用水平,后者可用于选择和确定慢性试验的接触水平和初步计算人群接触的安全性水平。

通过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不仅可获得在一定时期内反复接触受试物后可能引起的健康影响资料,而且为评价受试物经皮渗透性、作用靶器官和慢性皮肤毒性试验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5.7发育和生殖毒性

发育和生殖毒性检测妊娠动物接触化妆品原料或风险物质后引起胎鼠畸形的可能性。5.8 慢性毒性/致癌性

化学物质在体内的蓄积作用,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慢性毒性试验是使动物长期地以一定方式接触受试物引起的毒性反应的试验。

当某种化学物质经短期筛选试验证明具有潜在致癌性,或其化学结构与某种已知致癌剂十分相近时,而此化学物质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时,就需用致癌性试验进一步验证。动物致癌性试验为人体长期接触该物质是否引起肿瘤的可能性提供资料。

5.9毒代动力学

毒代动力学试验是定量地研究在毒性剂量下原料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和特点,进而探讨原料毒性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了解原料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及其靶器官。

原料经过皮肤吸收后,其代谢转化可能会对其潜在毒性、体内分布和排泄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实施体内或体外生物转化研究,以证明或排除某些不良反应。5.10透皮吸收

原料的透皮吸收试验资料。对于聚合物,如果其均重分子量超过1000,该部分资料可免于提供。

5.11 其它毒理学试验资料:必要时可提供其它有助于表明原料毒性的毒理学试验资料。

5.12人群安全性试验资料

包括人体安全性试验资料和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原料在毒理学试验检测合格后,必要时进行人体皮肤斑贴试验,以检测其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的潜在可能性。

收集含有原料的化妆品在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包括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人群监测以及临床不良事件报告、事故报告等相关资料。

6.化妆品原料的风险评估

6.1风险评估原则

6.1.1逐一对化妆品原料和风险物质按照风险评估程序进行风险评估工作,保障原料使用的安全性。

6.1.2凡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的防腐剂、防晒剂、着色剂、染发剂等肯定列表的原料,可免予风险评估。

6.1.3凡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如美国化妆品原料评估委员会(CIR)、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等,已公布风险评估结论的原料,需对相关评估资料进行分析,在符合我国化妆品相关法规规定的情况下,可采用相关评估结论。如不同的权威机构评估结果不一致时,风险评估结论应从严采信。

6.1.4凡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内外政府等权威机构已公布安全限量(如:日允许摄入量、日耐受剂量、参考剂量等)的原料,需对相关评估资料进行分析,在符合我国化妆品相关法规规定的情况下,可采用相关评估结论。如不同的权威机构评估结果不一致时,风险评估结论应从严采信。并需要对原料的刺激性、腐蚀性等局部毒性另行进行风险评估。

6.1.5如香精符合国际日用香料协会(IFRA)标准,需对相关评估资料进行分析,在符合我国化妆品相关法规规定的情况下,可采用相关评价结论。

6.2化妆品原料的理化性质

原料的理化性质是最为关键的信息,它可以用于预测特定的毒理学特性。根据产品配方,逐一掌握所用原料的理化性质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6.2.1原料的名称

包括通用名称、商品名称、INCI名称、CAS号、EINCES号等。6.2.2物理状态

如固体、液体、挥发性气体等。6.2.3分子结构式和相对分子量

对于制剂,必须说明每个组成成分的分子结构式和相对分子量。

6.2.4化学特性和纯度

应说明表征化学特性时使用的技术条件(紫外光谱或红外光谱、核磁、质谱、元素分析等)以及检测结果等。

应明确原料的纯度以及测定方法,并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在理化试验和毒性试验中使用的物质必须是市售产品中的代表物质。6.2.6杂质或伴随污染物的特性

除了物质的纯度以外,还必须说明可能存在的杂质/残留物的浓度或含量。

6.2.7溶解度

应说明原料在水中和/或任何其他相关有机溶剂的溶解度。6.2.8分配系数(Log Pow)

应说明分配系数。对于其计算值,应说明计算方法。6.2.9其他相关的理化指标

如对于可吸收紫外线的成分,应说明化合物的紫外线吸收的波长及紫外线吸收光谱。

6.2.10均质性和稳定性

应报告试验条件下检测原料时用的试验溶液的均质性。应报告实验条件下原料的稳定性。此外,也应说明该原料的储存条件。

6.2.11 UV-VIS吸收光谱

基于原料的结构,应提供UV-VIS吸收光谱。6.2.12异构体组成

原料存在异构体时,各相关异构体也应进行风险评估。6.2.13功能和用途

该原料拟用或已用于化妆品中的使用目的或功效、化妆品中拟或已使用的最高浓度等。如果化妆品成分用于喷雾剂或气溶胶,应该明确提及作为经由吸入暴露是可能的,并且应考虑到吸入暴露的风险评估。

此外,此原料作为其他用途(例如消费产品,工业产品)时,所用浓度也应尽可能描述。

6.3矿物、动物、植物和生物技术来源的原料 6.3.1.矿物来源的原料,应包括以下内容:(1)原料来源;

(2)制备工艺:物理加工、化学修饰、纯化方法及净化方法等;

(3)特征性组成要素:特征性成分(%);(4)组成成分的理化特性;(5)微生物质量;

(6)防腐剂和/或其它添加剂。

6.3.2 动物来源的原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物种来源(牛、羊、甲壳动物等)及器官组织(胎盘、血清、软骨等);

(2)原产国;

(3)制备过程:萃取条件、水解类型、纯化方法等;(4)功效成分含量;

(5)形态:粉末、溶液、悬浮液等;(6)特征性组成要素:特征性的氨基酸、总氮、多糖等;(7)理化特性;(8)微生物质量(包括病毒性污染);(9)防腐剂和/或其它添加剂。

6.3.3植物来源的原料, 应包括以下信息:(1)植物的通用名称;

(2)种属名称包括物种、属、科;(3)所用植物的部分;

(4)感官描述:粉末、液态、色彩、气味等;(5)形态解剖学描述;(6)自然生态和地理分布;

(7)植物的来源包括地理来源及是否栽培或野生;(8)具体制备过程:收集、洗涤、干燥、萃取等;(9)储存条件;

(10)特征性组成要素:特征性成分;(11)理化特性;

(12)微生物质量包括真菌感染;(13)农药、重金属残留等;(14)防腐剂和/或其它添加剂;

(15)如果是提取液,应说明包含的溶剂和有效成分的含量。6.3.4生物技术来源的原料,应包括以下内容:(1)制备过程;

(2)所用的生物描述:供体生物、受体生物、修饰微生物;(3)宿主致病性;(4)毒性成分包括生物代谢物、产生的毒素等;(5)理化特性;(6)微生物质量;

(7)防腐剂和/或其它添加剂。

对于特殊生物技术来源的原料,其中经修饰的微生物或潜在的毒性物质不能彻底去除的,需提供数据予以说明。

6.4 香精香料

香精香料应具有国际日用香料协会(IFRA)标准或其他符合我国相关国家标准的证书,此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6.4.1原料在香料化合物中的半定量浓度(即,<0.1%;0.1 <1%,1%至<5%,5%至<10%,10%至<20%,20%及以上); 6.4.2对于天然原料,应具有以下信息

(1)该批次天然原料的组分分析;

(2)天然原料中组分的最高含量水平,应考虑到批间差异。6.4.3应明确说明使用了最大浓度化合物的化妆品类型。

7.化妆品产品的安全评价

7.1评价原则

7.1.1根据化妆品所用原料的风险评估资料,结合产品的使用方式、使用量、残留等暴露水平,对化妆品产品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产品安全性。

7.1.2 对化妆品中的各成分按照4.风险评估程序进行风险评估,凡符合化妆品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的防腐剂、防晒剂、着色剂、染发剂等肯定列表的原料,可免予风险评估。

7.1.3对化妆品原料带入的、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入的风险物质按照4.风险评估程序进行风险评估。

7.1.4在完成化妆品成品的风险评估后,可以在满足伦理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人体皮肤斑贴试验,进一步排除化妆品产品的皮肤刺激性或致敏性。

7.1.5在我国化妆品相关规定中已有限量值的物质,不需要提供相关的风险评估资料;国外权威机构已建立相关限量值或已有相关评估结论的,申请人可以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等资料,不需要另行开展风险评估。如不同的权威机构评估结果不一致时,风险评估结论应从严采信。

7.1.6应针对每个产品编写风险评估报告,妥善保存,及时更新。

7.2产品理化稳定性评价

7.2.1对于上市的每个批次的化妆品产品,应控制以下相关理化参数:

(1)物理状态;

(2)制剂类型(水包油或油包水乳液、乳液、粉等);(3)感官特性(颜色、气味等);

(4)水溶液制剂的pH值(在...℃条件下);(5)液体制剂的粘度(在...℃条件下);(6)根据具体需要的其他方面。

7.2.2确认原料之间是否存在化学、生物学相互关系,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如有化学、生物学相互作用,应给出具体的理化实验数据,并进行风险评估。

7.2.3确保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会发生影响质量安全问题的变化。

可通过稳定性实验数据和活性原料含量变化数据等进行说明。

7.2.4 对与内容物接触容器的物理稳定性以及与产品相容性进行风险评估。

可参考包装供应商的安全资料或安全声明等资料,对容器的物理稳定性进行风险评估。

7.2.5 对配方体系近似,包装材质相同的化妆品,可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实验数据对理化稳定性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但需阐明理由,说明情况。

7.3产品微生物学评估

7.3.1 微生物污染物通常来自两个不同的来源,原料和生产过程中,以及消费者使用化妆品过程中。从化妆品包装开启时直至消费者最后一次使用该产品,由于周围环境和接触消费者的皮肤(手和身体),会不断地将各种不同微生物污染带入化妆品中。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安全,有必要对上市的每批产品进行常规微生物检测。在现场报告中,应说明检查的项目、使用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在每个批次产品中获得的结果,并纳入到该批次产品的档案文件中。

7.3.2对于正在开发中的化妆品,应通过试验对其防腐剂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以确保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稳定性和防腐作用。在化妆品产品研发阶段应进行微生物挑战试验,通过试验数据评价该产品的防腐效能。

对于正常贮存和使用条件下可能变质或形成消费者感染风险物质的化妆品,应确保防腐剂的防腐效能。

7.3.3 对于防腐体系相同且配方近似的产品,可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实验数据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但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人员需阐明理由,说明情况。

7.4产品上市后的安全监测

7.4.1对上市后产品的安全性进行监测、记录和归档。包括正常使用和不当使用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消费者投诉以及后续随访等。

7.4.2如上市产品出现下列情况,需重新评估产品的安全性:(1)上市产品所用原料在毒理学上有新的发现,且会影响现有风险评估结果的;

(2)上市产品的原料规格,发生足以影响现有风险评估结果变化的;

(3)上市产品不良反应出现连续、呈明显增加趋势,或出现了严重产品不良反应的;(4)其他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情况。

8.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8.1化妆品原料的风险评估报告

化妆品原料的风险评估报告中一般应当包括的内容详见附录1。

8.2化妆品产品的安全评价报告

化妆品产品的安全评价报告中一般应当包括的内容详见附录2。

9.术语和释义

下列术语和释义适用于本指南。9.1化妆品(Cosmetics)

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9.2化妆品原料(Ingredients)是指化妆品配方中使用的成分。

9.3安全性风险物质(Risk Substances)

由化妆品原料带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入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9.4危害(Hazard)

原料或杂质在暴露情况下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属性。9.5风险(Risk)

消费者暴露条件下,原料或杂质对使用者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及特征。

9.6剂量(Dose)

直接与机体的吸收部位(消化道、粘膜、皮肤等)接触,可供吸收的量,通常以mg/kg〃bw表示。

9.7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简称:NOAEL)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化学物质不引起机体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9.8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简称:LOAEL)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化学物质引起机体损害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9.9基准剂量(Benchmark Dose,简称:BMD)

一种物质引起某种特定的、较低健康风险发生率(一般在1%~10%之间)的剂量;该剂量与某种生物效应的明确度量或改变有关。

9.10有阈值化学物质(Threshold Compounds)

在一定的暴露剂量以下,对动物或人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包括非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的致癌物。

9.11无阈值化学物质(Non-Threshold Compounds)多为遗传毒性的致癌物,是已知或假设其作用是无阈值的,即已知或假设大于零的所有剂量都可以诱导出有害作用的化合物。

9.12全身暴露量(Systemic Exposure Dosage,简称:SED)通过各种暴露途径进入体循环的化学物质的预计量。通常以mg/kg〃bw/day表示。

9.13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简称:MoS)从合适的试验得到的实验性NOAEL与预期的全身暴露量之间的比值。

9.14可接受风险度(Acceptable Risk)

能够为社会公认并能为公众接受的终生致癌风险概率,通常应小于10,可因时间、地点、条件和公众的接受能力而不同。

9.15 T25

对自发肿瘤发生率进行校正后,25%的实验动物的某部位有发生肿瘤的剂量。可由慢性毒性/致癌性试验得出。

9.16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简称:ADI)是指人终生每日从食物或饮水中摄入某种化学物质,对健康无任何已知不良效应的剂量。

9.17日耐受剂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简称:TDI)是指人终生每日摄入某种有害物质,对健康无任何已知不良-6效应的剂量。

9.18 参考剂量(Reference Dose,简称:RfD)

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食品等)中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剂量的估计值,人群(包括敏感亚群)在终生接触该剂量水平下,预期一生中发生非致癌或非致突变有害效应的危险度可接受或可忽略的程度。

9.19不良反应(Undesirable Effect)

不良反应是指长期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病变,以及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损害。但因生产、职业性接触化妆品或者使用假冒、不合格产品引起的病变或者损害不属于本《指南》所称不良反应。附录1

化妆品原料的风险评估报告

题目:

(原料名称)

风险评估报告 评估单位:

评估人:

评估日期:

****年**月**日

一、风险评估摘要:

二、原料特性描述:

1.名称:(包括化学名、通用名、商品名、INCI名、号)

2.分子式及结构式: 3.性状: 4.溶解性: 5.稳定性: 6.pH值: 7.分配系数: 8.纯度: 9.杂质及含量: 10.使用目的或功效:

号、EINCES CAS11.使用浓度:

12.其它:如为矿物、动物、植物和生物技术来源的原料或香精香料,按照本指南中的要求进行原料特性描述。

三、风险评估过程: 1.危害识别: 1.1 毒理学终点:

(1)急性毒性(2)刺激性/腐蚀性(3)皮肤致敏性(4)皮肤光毒性(5)致突变性/遗传毒性(6)亚慢性毒性;(7)发育和生殖毒性;(8)慢性毒性/致癌性;(9)毒代动力学;(10)人群安全资料。1.2 危害识别:

2.剂量反应关系评估:

3.暴露评估:

4.风险特征描述:

四、风险评估结果的分析:包括对风险评估过程中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科学性的分析,数据不确定性的分析等。

五、风险控制措施或建议:

六、原料风险评估结论:

七、特殊说明:

八、证明性资料,包括:所涉文献资料内容、检测报告、涉及的原料规格证明等。若存在风险物质,应提供风险物质评价结论和资料,或产品的风险物质检验报告。附录2

化妆品产品的安全评价报告

题目:

(产品名称)安全评价报告 产品配方号: 评估单位:

评估人:

评估日期:

****年**月**日

一、安全评价摘要:

二、产品特性描述: 1.产品名称:

2.产品配方(应包含各原料使用目的): 3.各原料理化信息: 4.可能存在的风险物质信息: 5.使用方法: 6.使用目的或功效: 7.使用量: 8.其他:

三、化妆品各原料或风险物质的风险评估过程: 1.危害识别: 1.1 毒理学终点:

(1)急性毒性(2)刺激性/腐蚀性(3)皮肤致敏性(4)皮肤光毒性(5)致突变性/遗传毒性(6)亚慢性毒性;(7)发育和生殖毒性;(8)慢性毒性/致癌性;(9)毒代动力学;(10)人群安全资料。1.2 危害识别:

2.剂量反应关系评估:

3.暴露评估:

4.风险特征描述:

四、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的分析:包括对风险评估过程中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科学性的分析,数据不确定性的分析等。

五、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或建议:

六、化妆品产品安全评价结论:(包括产品理化稳定性评价结论;产品微生物学评估结论;产品或配方类似产品的人体安全数据,包括:临床数据、消费者使用调查、不良反应记录等。)

七、证明性资料,包括:所涉文献资料内容、检测报告、涉及的原料规格证明等。

八、特殊说明:

1、如果产品配方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其可能产生系统毒性的作用机制相同,在计算安全边际时应考虑累积暴露,并进行具体的个案分析;

篇3: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者按:2012年5月23日,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指南》(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从国内背景来说,是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从国际背景来说,则受联合国2006年儿童教育基金会项目在全球推广的影响。《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指南》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把学生和家长作为政策实施对象的国家级政策,具有很重要的进步意义,对于完善幼儿教育法规体系,促进幼儿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那么,一线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学前教育专家是如何评价《指南》的呢?他们对《指南》提出了哪些建议和期望呢?《指南》是否能够解决现存的幼儿园小学化等问题呢?本期我们就来倾听来自他们的声音。

篇4: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十部委:《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制定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近期全文对外发布。关于汽车方面,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民宿出租、旧物交换利用等,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信用体系。意见还指出,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以旧换再”试点,推广再制造发动机、变速箱,建立健全对消费者的激励机制。并指出,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要利用内部停车场资源规划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比例不低于10%,引进社会资本利用既有停车位参与充电桩建设和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2016年,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总量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在加强金融扶持方面,意见也提出,要研究出台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 设施等绿色消费信贷的激励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开发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为绿色建筑提供保险保障。

商务部等8部门印发

《关于促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的若干意见》

近日,为落实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动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政策措施落地,促进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意见》明确,简化汽车自动进口许可证申领管理制度。试点企业进口汽车和建立分销网络无需获得汽车供应商授权,可以按照经营活动实际需求,申领汽车产品自动进口许可证。《意见》提出,深化平行进口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改革。对已建立了完善的家用汽车“三包”和召回体系的试点企业,可放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申请需提供原厂授权文件的相关要求;对已有效保证车辆一致性的试点企业,可取消非量产车认证模式的数量要求;对符合产业政策、海关和检验检疫相关规定、已有效保证车辆一致性且在自贸试验区内仅进行标准符合性整改的试点企业,可视情况仅对其在自贸试验区内的整改场所进行CCC认证工厂检查。另外《意见》还包括进一步提高汽车平行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动平行进口汽车环保和维修信息公开、加强平行进口汽车注册登记管理服务、重点加强质量追溯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内容。

工信部:加强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

近日,工信部官网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6年4月1日起,新建企业和申请变更企业在提交申请材料时,应在企业基本信息中设立专门章节,描述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并附《汽车生产企业诚信自律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2016年7月1日前,已公告企业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承诺书》。《承诺书》应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各汽车生产企业应认真落实《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编制、执行并适时调整《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保证生产和销售的汽车产品持续符合强制性标准法规要求,保证其产品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参数和《机动车出厂合格证》参数一致。应认真组织《企业生产一致性信息年报》的编制工作,如实、全面、准确地记录生产一致性管理所进行的工作和重要变更,对于发生的生产不一致情况应重点说明其原因、处理和追溯结果,以及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还包括各汽车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管理,严格按照合格证管理相关规定规范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样式备案、制作、配发、重发以及合格证电子信息上传、修改、撤销等工作,确保合格证及其电子信息与实际车辆唯一对应且保持一致等内容。

废止出租车管理旧法为改革清障

近日,住建部官网宣布,自2016年3月16日起废止98版《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长期以来,98版管理办法关于出租汽车经营权可以实行有偿出让和转让等内容颇受各界质疑,出租汽车实行扬手招车等服务的规定也与网络约车等新技术、新需求脱节。在这种背景下,废止旧管理办法是深化出租车改革的突破口。相关部门“知难而进”的态度受到社会肯定,认为此举预示着将会打破既得利益链,开始理顺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让群众出行更方便。

公安部发布“毒驾”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来,吸毒后驾驶车辆肇事肇祸成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新问题,成为威胁群众安全的一大“杀手”。2016年3月24日,公安部发布近年来的“毒驾”十大典型案例。公安部同时表示,公安机关将严格执行现有法律规定,对“毒驾”始终坚持“零容忍”,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篇5: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 时间:2012-01-06 浏览次数:

为规范和促进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请各单位、个人于2012年1月13日前以信函、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将意见、建议反馈给中国人民银行。

联系人:郝雅红 吴铭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2号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

邮政编码:100800

电子邮件:hyahong@pbc.gov.cn

传 真:010-66016748

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促进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支付机构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支付机构是指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办理互联网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支付是指客户为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

第三条 按照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方式不同,互联网支付分为银行账户模式和支付账户模式。

银行账户模式是指付款人通过支付机构向开户银行提交支付指令,直接将银行账户内的货币资金转入收款人指定账户的支付方式。

支付账户模式是指付款人直接向支付机构提交支付指令,将支付账户内的货币资金转入收款人指定账户的支付方式。

第四条 支付机构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应拥有并运营独立、安全、可靠的支付业务处理系统,该系统及其备份系统的服务器应设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第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第六条 支付机构不得为客户提供账户透支、现金存取和融资服务。

第七条 支付机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

第八条 支付机构应遵循安全、效率、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为客户提供可靠、便捷的互联网支付服务,对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中获取的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予以保密。

第九条 支付机构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应建立有效的业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

第十条 支付机构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应遵守相关法律制度,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客户合法权益。

第二章 支付账户管理

第十一条 支付账户是指支付机构根据客户申请,为客户开立的具有记录客户资金交易和资金余额功能的电子账簿。

根据账户开立主体不同,支付账户分为单位支付账户和个人支付账户。

单位支付账户是指客户凭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等组织资质以单位名称开立的支付账户;个人支付账户是指客户凭个人身份证件以自然人名称开立的支付账户。

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字号或经营者姓名开立的支付账户纳入单位支付账户管理。

第十二条 支付机构应根据审慎性原则,确定开立支付账户客户的资质。

第十三条 支付账户的开立实行实名制。支付机构对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支付机构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

第十四条 个人客户申请开立支付账户时,支付机构应登记客户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址、联系方式以及客户有效身份证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等身份信息,并对客户姓名、性别、有效身份证件的种类和号码等基本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收付金额超过1万元,个人客户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月收付金额累计超过5万元或资金余额连续10天超过5000元的,支付机构还应留存个人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十五条 客户申请开立单位支付账户时,支付机构应登记以下基本信息:

(一)单位名称、地址、经营范围、税务登记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按规定无须取得税务登记证或无法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证的除外);

(二)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

(三)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

支付机构应核对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信息,并留存其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十六条 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应与客户签订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支付账户的开立、使用、挂失、止付和撤销的条件;

(二)身份验证和支付授权方式;

(三)客户对支付机构核验其银行账户信息和身份信息真实

性的授权;

(四)支付账户使用规则,以及违规使用的处置和责任;

(五)支付账户资金变动通知方式;

(六)发现支付账户被盗用后的通知和处置方式;

(七)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的保密责任;

(八)双方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第十七条 同一客户在同一支付机构开立多个支付账户的,支付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多个支付账户为同名账户,且多个支付账户中登记的客户基本身份信息一致。

支付机构应为同一客户建立唯一的客户身份识别号,对该客户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进行统一管理。

第十八条 客户在同一支付机构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须关联本客户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的名称应与该客户所关联的银行账户名称一致。

支付机构应通过有效方式,对支付账户所关联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客户身份信息进行核验。

个人客户向在同一支付机构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月累计充值金额合计小于1000元的,可不关联银行账户。未关联银行账户的支付账户可用于付款、接受交易退款,但不得用于收款。

第十九条 支付机构通过合理、有效方式确认客户真实身份并履行通知义务后,支付账户方可生效。按规定应关联银行账户的支付账户,支付机构应在采取有效方式验证该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为同一客户持有并至少完成一个银行账户关联后方可生效。

第二十条 客户应通过关联银行账户为支付账户充值。未关联银行账户的,可通过非关联银行账户或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仅限线上实名支付账户充值”的同一支付机构预付卡为支付账户充值。

通过非关联银行账户或同一支付机构预付卡充值的,同一客户的充值金额月累计不得超过1000元。通过同一支付机构预付卡充值的资金仅限用于互联网支付,不得赎回。

客户不得利用信用卡透支为支付账户充值。

第二十一条 支付机构可提供银行账户模式和支付账户模式服务。

银行账户模式下,付款人银行账户向收款人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转出;

支付账户模式下,付款人支付账户向收款人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转出。

第二十二条 同一客户在同一支付机构开立多个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内的资金可互相划转。

不同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内的资金不得互相划转。

第二十三条 客户办理充值资金退回业务时,应将支付账户内的充值未用资金按照后充先退原则,原路退回至银行账户。

第二十四条 除电子商务交易付款、公用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购买特定金融产品及交易退款外,客户支付账户内的资金应通过划转关联银行账户的方式实现资金转出支付机构。

第二十五条 支付机构应提醒客户将支付账户的资金余额保持在合理水平,不得以任何形式引导、鼓励客户在支付账户存放资金。

个人客户在同一支付机构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日终资金合计余额连续10天超过5000元、单位客户在同一支付机构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日终资金合计余额连续10天超过5万元的,支付机构应及时提醒客户降低支付账户资金余额。

第二十六条 支付机构不得为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支付账户信息资料,不得随意冻结、扣划支付账户内的资金。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与客户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 客户申请支付账户查询、挂失、止付、撤销的,应由本人向支付机构提出申请。支付机构应在确认客户身份后予以及时办理。

客户申请撤销支付账户的,应确认该支付账户项下所有款项均已结清。

第二十八条 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及时通知支付机构,支付机构应在核实客户身份后予以更新。客户身份证件逾有效期的,支付机构应要求客户重新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信息,支付机构应予以核验,并按本办法规定留存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影印件。

第二十九条 客户或支付机构发现支付账户被盗用的,应按双方约定的方式和程序及时通知对方,并按约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条 客户未遵守支付账户管理规定的,支付机构应按双方协议对支付账户的使用采取限制措施。

第三十一条 支付账户只能由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出借支付账户。

第三章 业务管理

第三十二条 支付机构为客户提供银行账户模式服务,单笔资金金额在人民币1万元以上的,应在提供服务前要求客户登记本人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并通过合理手段核对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信息的真实性。

第三十三条 支付机构应为支付账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密码、密钥或电子签名等身份验证和支付授权方式。客户挂失或重置密码、密钥或数字证书,支付机构应在确认客户身份后予以及时办理。

第三十四条 支付机构只能为电子商务交易、公用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或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

第三十五条支付机构要求客户提供有关资料信息时,应告知客户所提供信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安全保护措施、以及客户未提供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的后果。

第三十六条 支付机构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应与客户签订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类型和基本规则;

(二)身份验证方式和支付授权方式;

(三)资金结算时间和方式;

(四)向客户提供交易记录的时间和方式;

(五)收费项目和标准;

(六)争议及差错处理和损害赔偿责任;

(七)服务终止的情形;

(八)双方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七条 互联网支付指令应记载下列事项:

(一)付款人名称,银行账户账号或支付账户账号;

(二)收款人名称,银行账户账号或支付账户账号;

(三)确定的金额;

(四)付款人与支付机构约定的身份验证和支付授权信息;

(五)支付指令的发起时间;

(六)业务类型;

(七)付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开户支付机构名称;

(八)收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开户支付机构名称;

(九)客户有效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

欠缺记载上述前五项事项之一的,支付指令无效。

第三十八条 在支付账户模式下,支付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在客户发出支付指令前,提示客户对支付指令的准确性进行确认。

第三十九条 客户发出的支付指令经支付机构确认后产生支付效力。

第四十条 在银行账户模式下,支付机构应及时传递、记录支付指令信息,并将结果及时通知客户。

在支付账户模式下,支付机构应在确认客户真实身份和该支付指令真实后,借记客户支付账户,记录支付指令信息,并及时将结果通知客户。

第四十一条 支付机构应建立确保支付指令被正确传递和执行的支付业务处理系统,保证支付指令的完整性、一致性和不可抵赖性。

第四十二 条由于超时、无响应或系统故障等原因无法正常处理支付指令的,支付机构应及时向客户发出提示。

第四十三条 客户发现自身未按规定操作,或由于自身其他原因造成支付指令未执行、未适当执行、延迟执行的,应在协议约定的时间内,按照约定程序和方式通知支付机构。支付机构应积极调查并告知客户调查结果。

支付机构发现因客户原因造成支付指令未执行、未适当执行、延迟执行的,应主动通知客户改正或配合客户采取补救措施。

第四十四条 支付机构应按照据实、准确和及时的原则处理差错交易,指定相应部门和人员负责互联网支付业务差错处理,并明确相关人员的操作权限和职责。

第四十五条 客户根据有关业务规则办理退款的,支付机构应将相应款项划回原发出支付指令的付款人账户。因付款人销户等原因而无法退回原账户的,可根据有关规定退回到付款人的同名银行账户或付款人在同一支付机构的同名支付账户。

第四十六条 支付机构应免费为客户提供上溯一年的支付信息查询服务。

第四十七条 支付机构调整互联网支付服务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时,应通过有效方式提前30天通知客户。

第四十八条 支付机构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应向客户公开披露以下信息:

(一)支付机构名称、营业地址和联系方式;

(二)所提供的互联网支付业务类型、操作规程、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三)办理互联网支付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提醒客户妥善保管密码、密钥、数字证书等警示性信息;

(四)退款规则及处理流程;

(五)争议及差错处理方法;

(六)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需要公开披露的信息。

第四十九条 支付机构对客户的基本信息和支付指令信息应按会计档案要求,以纸质或电子方式妥善保存,并便于调阅。

第四章 特约商户管理

第五十条 支付机构只能发展互联网特约商户。

互联网特约商户(以下简称特约商户)是指基于互联网信息系统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接受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服务完成资金结算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第五十一条 支付机构负责发展特约商户、发放支付插件、处理相关交易并承担相关支付风险。

第五十二条 支付机构应在付款人确认付款的当日至迟下一工作日将相应资金转入特约商户的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

支付机构与特约商户另行约定结算时间的,从其约定。

第五十三条 支付机构不得发展以下特约商户:

(一)非法设立的;

(二)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

(三)商户或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已被列入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不良信息系统的。

第五十四条 支付机构应制定特约商户审批流程和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指定专人负责特约商户审批工作。特约商户审批岗位不得与特约商户拓展等相关岗位兼岗。

第五十五条 支付机构发展特约商户要落实实名制,要严格审核特约商户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并留存特约商户有效身份证件影印件或复印件。对于申请材料虚假、缺失、要素不全或不合规的,不得审批通过。

对企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应至少核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开户许可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有效身份证件。无税务登记证的企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应出示无需办理税务登记证的证明文件或经营期间的完税证明材料。

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至少核验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有效身份证件。

月累计销售金额高于5万元的个人商户,支付机构应予以重点关注,必要时应采取实地调查、核验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等更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

第五十六条 支付机构应与特约商户直接签订收款服务协议,并将款项直接结算至双方在收款服务协议中约定的账户。支付机构和特约商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签约、代理结算。

第五十七条 支付机构应测试特约商户网店网络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及网络通讯地址(IP地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检查站点提供的商品及服务内容、服务条款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五十八条 支付机构应尊重特约商户对支付机构的自由选择权,不得干涉或变相干涉特约商户与其他支付机构的合作。

第五十九条 支付机构应按照《金融零售业务商户类别代码》(GB/T 20548-2006)正确设置商户类别码。对同时销售多种商品和服务的特约商户,支付机构应区分经营业务的类别分别设置商户类别码。对经营业务类别相互不独立、无法严格区分的特约商户,应按照其主营业务设置特约商户类别码。不同特约商户不得共用同一商户编码。

在银行账户模式下,支付机构应在客户通过其向银行机构发出的支付指令后,准确附上标识特约商户的商户名称、商户类别码(MCC)、商户编码等特约商户基本信息。

第六十条 除自然人外的特约商户应使用单位账户作为收款账户。对使用个人支付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作为收款账户的特约商户,信用卡交易受理、额度和使用频率等由发卡行与支付机构根据审慎原则确定。

第六十一条 支付机构应按照收款服务协议约定为特约商户提供资金结算及对账服务,妥善、及时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产生的差错和争议,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支付机构应将交易的差错、退货资金,退回至原支付账户或银行账户,不得截留或退至其他账户。原账户已销户时,支付机构应主动联系客户或发卡机构,确保将相关款项退回本人账户。

第六十二条 支付机构应建立特约商户风险评级制度,划分商户风险等级。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商户,应通过设置特约商户单笔或当日交易限额、强化交易监测、建立商户风险准备金、延迟清算等风险管理措施,防范交易风险。

第六十三条 支付机构应建立特约商户检查、评估制度。根据特约商户的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检查、评估频率和方式,并保留相关记录。

第六十四条 支付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存储客户银行卡卡片验证码、个人标识代码(PIN)、卡片有效期以及银行交易密码,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特约商户和外包服务机构存储银行卡卡片验证码、个人标识代码(PIN)及卡片有效期等交易验证信息。

第六十五条 支付机构为公用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业务、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提供货币资金代收服务的,适用本章对特约商户的管理。

第五章 风险管理

第六十六条 支付机构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采用的信息安全标准、技术标准等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息安全和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六十七条 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接受的备付金的存放、划转和监督,应符合《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的规定。

第六十八条 支付机构应制定全面的互联网支付风险管理制度,设立风险管理部门或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六十九条 支付机构应制定有效的应急计划、业务连续性计划和风险处理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第七十条 支付机构应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对互联网支付业务及相关系统进行审计。

第七十一条 支付机构应采取有效安全措施保护支付指令及所附信息的安全传输,防止客户信息泄露、支付指令被篡改。

第七十二条 支付机构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支付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一)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防止支付业务处理系统发生危害支付交易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变化;

(二)防止支付信息在传送、处理、存储、使用中被非法篡改,且任何非法篡改的行为都能被及时发现并记录。

第七十三条 支付机构对客户身份信息和支付信息等信息的使用,不得超出法律许可和客户授权的范围,并应采取必要措施为客户信息保密:

(一)客户信息须以安全方式保存和传输,并防止其被擅自查看或非法截取;

(二)对客户信息的访问应经合法授权和确认,并须登记且确保该登记不被篡改。

第七十四条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客户书面同意外,支付机构不得向其他机构和个人提供客户信息。

第七十五条 支付机构应确保对互联网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系统服务商有合理的授权控制:

(一)确保进入账户系统等核心系统所需的认证数据免遭篡改和破坏。对此类篡改都应是可侦测的,而且审计监督应能恰当地反映出这些篡改行为;

(二)对认证数据进行的任何查询、添加、删除或更改都应得到必要授权,并具有不可篡改的日志记录。日志记录按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进行保存。

第七十六条 支付机构采用电子签名方式进行客户身份认证和支付交易授权的,应由合法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认证服务。

第七十七条 支付机构可根据有关规定将互联网支付业务的账户管理和业务处理等核心业务以外的业务外包给合法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但其对客户的义务及相应责任不因外包关系的确立而转移。

支付机构应与开展互联网支付外包业务的专业化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并确立一套综合性、持续性的程序,以管理其外包关系。

支付机构应确保与其签约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但该机构取得相应支付业务许可的除外。

第七十八条 客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经多次验证仍未通过的,支付机构应予以重点关注,并暂停相关业务处理;支付机构发现银行账户信息或支付账户信息被盗取、欺诈、洗钱等风险事件的,应对客户采取暂停交易、限制账户使用等相关措施;对于涉嫌犯罪的,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活动、内部控制、信息安全、风险状况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第八十条 支付机构应协助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及非现场检查,定期报送互联网支付业务统计报表和相关信息。

第八十一条 互联网支付业务自律组织应制定业务自律规范,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等手段,督促支付机构遵守自律规范,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第八十二条 支付机构应提前15日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如下事项:

(一)向客户提供新的互联网支付业务产品和服务;

(二)新增、变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

(三)对客户服务规则的变更;

(四)互联网支付业务系统停运、升级换版;

(五)其他可能对客户、互联网支付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事项。

第八十三条 支付机构应建立互联网支付业务运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重大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发现业务系统安全存在重大隐患或发现互联网支付业务系统被恶意攻击并出现10户(含)以上客户损失;

(二)发生因支付机构原因导致客户或交易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事件的,涉及客户数量在20户(含)以上;

(三)发现客户利用互联网支付进行洗钱、套现且涉嫌金额较大、客户较多或已移交司法机关的;

(四)因突发事件导致业务中止超过1小时的;

(五)产生司法纠纷或舆论**可能影响声誉的。

重大事项报告不得超出案件和事件发生后48小时。

第八十四条 支付机构应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定期对本机构的互联网支付业务开展、支付业务处理系统运营、风险管理、业务外包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每年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评估报告。

第八十五条 支付机构因机构解散、依法被撤销、被宣告破产,或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终止业务的,应自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或被批准终止业务之日起,在大众媒体、支付机构营业场所及其网站显著位置至少公告30日以下事项:

(一)互联网支付业务终止原因;

(二)互联网支付业务终止时间;

(三)客户债权债务清算事项;

(四)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公告的其他事项。

第七章 纪律与责任

第八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虚假资料开立支付账户,不得利用互联网支付业务从事洗钱、信用卡套现等违法犯罪活动。

第八十七条 客户应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支付账户及其密码、密钥或数字证书。

第八十八条 支付机构应及时为客户办理互联网支付业务,不得延压客户资金。

第八十九条 支付机构未尽审核责任,为其客户开立非实名账户,并由此造成付款人损失的,由支付机构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 客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支付机构应当停止为其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

(一)使用虚假资料开立支付账户的;

(二)利用互联网支付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

(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违规情况。

第九十一条 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予以处罚:

(一)未建立有效的业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的;

(二)未制定有效的应急计划、风险处理预案和内部审计机制的;

(三)未公开披露相关信息的;

(四)未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报送信息资料的。

第九十二条 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予以处罚:

(一)未按本办法规定使用、止付、撤销支付账户或为支付账户关联非本人银行账户的;

(二)未经客户授权擅自将客户信息发送银行验证的;

(三)运营的支付业务处理系统及其备份系统的服务器未按规定设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四)未按本办法规定记录、保存、使用客户身份信息和支付信息的;

(五)未按本办法规定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差错的;

(六)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

第九十三条 支付机构未按实名制原则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和发展特约商户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予以处罚。

未取得互联网支付相关业务资质,擅自或变相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终止其互联网支付业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和修订。

篇6: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生成日期: 2016年01月22日 名

称: 关于征求国家环保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文

号:

环办科技函[2016]150号 主 题词: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

环办科技函[2016]150号

关于征求国家环保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改善车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我部决定修订国家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目前,标准编制单位已编制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规定,现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有关材料印送给你们,请研究并提出书面意见,于2016年2月25日前通过信函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将意见反馈我部。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从我部网站(http://

附件: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2.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

3.《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GB/T27630-2011)(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6年1月22日 详细请点击评测中心:

征求意见稿-《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GB/T27630-2011)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GB/T27630-2011)

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名单-国家环保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GB/T27630-2011)

附:国家环保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GB/T27630-2011)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名单如下: 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辽河凌河保护区管理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会

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济南汽车检测中心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日产乘用车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哈飞汽车有限公司 长城汽车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日产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丰田汽车技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部内征求污防司的意见)

上一篇:无锡市有哪些大学下一篇:开业祝词汇总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