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表格教案

2024-07-08

出师表表格教案(精选4篇)

篇1:出师表表格教案

课题

《出师表》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时数

三课时

课型

新课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3、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4、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教学 重点

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 难点

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2、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教学 方法

诵读、讲授、讨论、探究

教学 资源

多媒体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

2、你们看过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吗?

3、说说看,你认为这部电视剧中哪个人物是智慧的象征?(学生介绍后,教师可适当补充,并引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4、解题:表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出师表”的含义?

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一)大声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

1、朗读课文,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有感情,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解决字词障碍。

2、结合课下注释及背景知识,初步了解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并归纳出各部分要点。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合作探究部分:结合注释翻译一二段。

三、学生自主展示交流 按学案设计进行交流:

1、字词读音。

2、文章内容概括。

3、字词及文意理解。(教师小结:)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四、练习提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1、思考第一段内容: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3)第一段段提出什么建议?(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2、第二段: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②如何具体执行?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五、总结本课所学:

六、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1-2段。

2、预习翻译3-5段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检查背诵1、2段。个人背诵和集体背诵相结合。

二、自主学习: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二生分别读第3、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三、合作探究:

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 第三四段:

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2、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3、作者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4、作者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第五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四、交流展示:

1、字词句意义。

2、诸葛亮所提的建议。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五、拓展:

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治国大计,反复强调的第三条“亲贤远佞”,你是怎样看待他的观点的?

六、布置作业:

背诵所学的三段,预习后面的文段,做完预习学案二、三部分

1、创设情境,引起读者的兴趣。

2、间接介绍写作背景。

3、了解“表”这种文体的特点,有助于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感情。

1、扫除文字障碍,在字、词句顺畅的基础上,有助于下一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3、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明白作者所提建议入情入理。复习旧课,联系新知识。

变换着方式朗读,使课堂教学不枯燥呆板。

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检验学习收获

拓展学生思维及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检查背诵:学生齐背3-5段。之后个别检查1-2人。

二、导入新课: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课文最后几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三、合作展示:作业成果展示。

1、各小组先进行组内交流,解决疑难。组内解决不了的等待班内解决。(1)翻译第六自然段。

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2)翻译第七段。

①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②“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③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3)翻译第八段。

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4)第九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2、班内各组大范围交流:见学案,生生互动,师生讨论。

3、师适当讲解补充:

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四、讨论本文写法:

1、抽查提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明确: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他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勉励后主这个意思。

2、写作特点:

给予学生提示: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结合文章内容来说一说,还可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明确: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议论,第二部分主要是叙述,无论是议是叙都注入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感情。所以第一部分是晓之以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是动之以情,寓情于叙;第三部分是表决心,直抒热切殷切期望、感激与惜别之情。从以上简析可知,本文主要特点是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这种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的表现手法是值得学习的。)

五、拓展延伸: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组长为核心,进行问题探究,推荐一名同学做综合发言。必须组内同学全权参与哦。

1、交流歌颂诸葛亮的名诗名句。

2、讲述诸葛亮的故事。

3、你有诸葛亮一样的责任心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小练笔:千秋诸葛我评说。

新旧知识点联系

加深感受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炽热深情。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深入领悟“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法。深层感受悟诸葛亮的“报先帝,忠陛下”的赤子之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责任心。

板 书 设 计

1-5衷心建议:广开言路 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 寓情于议 6-7叙述经历:三顾草庐 寓情于叙

8效忠心愿:临终托孤外 寓情于叙

9宏伟目标:兴复汉室 抒写心情,情真意切 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昔日:生平志向-感激原因-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写作特点: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 教 学 反 思

篇2:出师表表格教案

一、教材分析:《出师表》是一篇自读课文。表是古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希望的一种文体。本文情辞恳切,感人至深,长存于史册,粲然于文苑。

二、课程标准分析:课标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疑难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意识。

三、学生学习经验分析:

1、学生在23课学习了《隆中对》,对三国历史有初深入的了解,对诸葛亮其人已有感性的认识。

2、学生已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能结合注解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文言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翻译不够准确,需要老师给予点拔。

四、教学重点:

准确翻译文本,理清并分析文章情理交织的写作。

五、教学难点:结合文章品析文章谨言善谏、情辞恳切的语言特点。

六、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品析文章语言和写作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诸葛亮的忠臣形象。方法目标:借助注解,合作疏通文意。诵读体味写作特色。情感目标: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

七、教学方法:点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朗读示范法。

八、学习方法:换位思考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法。

九、预习设计:

1、学生课前通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标上读音。

2、思考课后练习。

3、查找三国时期的与诸葛亮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十、教学设计: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解题: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学生评价老师诵读,指出文中的生字词读音并板书。

忠谏()崩殂()遗()陛下 妄()自菲()薄

攸()咨()阙()陟()罚臧()否()行()阵 倾颓()苟()全 猥()自 夙()夜 驽()钝 攘()除 诹()斟()酌()

问: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我们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文章?

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语气:担忧,期望,感激,恳切,坚定。

三、齐读课文。

四、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借助注解疏通文章。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每人一句,先读文本,再翻译,最后找出疑难问题,互相解决。

五、抽生逐句翻译课文,教师点拨。(注意四字词)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

危急存亡:谓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开张圣听:原来的意思是指扩大圣明的听闻。现在的意思是要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引喻失义: 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事无大小: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裨(pí)补阙(quē)漏:此词意为查缺补漏、弥补过失遗漏。有所广益:得到更多好处。

计日而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不求闻达:不追求显达扬名。猥自枉屈: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危难之间:在危机患难期间。夙夜忧叹:日夜忧愁叹息。北定中原:北伐平定中原。

庶(shù)竭驽(nú)钝:希望竭尽我低下的才能。斟酌损益:考虑事物的好坏。以彰其咎: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

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不知所言: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同“不知所云”。

六、小结并作业:在作业本上梳理重点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再读课文,分析结构,归纳段落。

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 2 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三、变换角度,说理评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条建议最重要。

2、如果你是后主,读了这篇表,哪些言辞最能触动你?

3、小结:自古忠言逆耳,诸葛亮却说得委婉恳切,既提出对后主的期望,又不失君臣之分。

四、情线再觅,陈情抒情:

写此文时,诸葛亮已46岁的人了,华发早生,忧思忡忡。情到深处更是涕泗横流。假如你是诸葛亮,结合你对历史的了解,谈谈你此时的想法,为什么会“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学生可能的答案:

1、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

2、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3、对后主的担忧和期望。

4、对出师北伐的坚定交心和必胜信念。„„

五、拟写感言,凭吊蜀相。

后人对《出师表》的评价很高,如:陆游,文天祥,杜甫„„

六、小结: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十一、作业反馈设计:

1课外搜集诸葛亮事迹、传说、俗语等,写一段评说的文字。2背诵课文。

3积累文中的文言词语。

十二、板书:

十三、反思:

篇3:出师表教案

一、课前板书题目及作者

预热:

师:好,同学们,上午的阳光依然明媚、温暖,阳光下的我们有着阳光一样的心情,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中能够充分展示出你们智慧的火花,把你们智慧的火花绽放的更加绚烂阳光!好,同学们,大家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上好这节课!

生(齐说):有!

师:好,很好!上课!生:起立!三击掌!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首先让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播放刘欢倾情演绎的mtv《哭诸葛》)师:(观看完毕)

好一首动情的《哭诸葛》,一声声的深情疾呼,一声声的悲悯责问,一声声的痛彻心扉。让人透过刘欢的天籁声线和倾情演绎,仿佛看到了一个智慧灵魂的感召力,一个民族呐喊的震撼力!

看吧此情此景,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无不为诸葛亮这一历史巨星过早的陨落而痛恨惋惜。诸葛亮虽已经离世了1000多年,但他所书写的《出师表》却永远的流传了下来,久唱而不衰。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文天祥在《正气歌》中也写到:“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携带着对古人诸葛亮的一份感动,一份憧憬,一份爱戴共同感受这催人泪下的《出师表》。

(二)前提测评,温故而知新

师:上节课呢,我们一起疏通了这篇文章的大意,下面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字、词、句掌握的情况。

在课下呢,老师将同学们分为了8个小组,在下面检测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小组竞争的方式,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回答的最准确、最积极、最踊跃,好检测开始,请大家认真听好!

师检测:

1、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3、亲贤臣„„倾颓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4、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5、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各小组同学积极踊跃的回答

师:我为大家出色的表现感到高兴和自豪,相信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同学们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三)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扮演者唐国强老师读《出师表》的视频片段。在聆听的同时,请注意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请重点关注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师:(播放完毕)一幅幅画面仿佛把我们带进了1000多年前的深夜,再现了诸葛亮书写《出师表》时的情景!我想,此时,同学们的心中也激荡着一股热烈的情感,急切的想诵读这千古传唱的佳文!好,在课下呢,老师已经布置了,让大家小组内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这篇文章!好,下面有请各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成果!

师: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来为大家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师:好!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大家继续重点关注:这两段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读毕)

师:大家一起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

师生评议。

师:你了解到了吗?这两段写了什么内容?谁能结合文中相关的句子说一下? 生:

一、广开言路

二、严明赏罚(教师板书)

师:是不是诸葛亮向刘禅还提出了其他的建议呢?好我们接着往下读,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来为大家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师:好!这一个小组采用了合作的方式朗读了文章的三、四、五自然段,祝贺你们合作成功!

师:这三段又写了什么内容?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生:亲贤远佞。(教师板书)

师:其实,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哪位同学能联系实际为大家谈一下?

生谈。

师:同学们,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这些建议之后,刘禅能接受吗,文章接着写了什么内容呢?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读文章的6、7自然段,这两段有老师和大家一起合读,首先由老师来读,读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到还于旧都这里,我们齐读?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刚才齐读的句子,写了什么内容? 生:表达决心

师:怎样读才能把这种决心读出来,那位同学来试一下!

师:好,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志在必胜的信心。我们再齐读一下,加上一个肢体动作,在感受一下!

师:真不错,看一下文章的6、7段还写了什么内容? 生:自述身世。

师:下面来看看诸葛亮回顾了哪些事情?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对这些事情大致上应该了解的,我们一起结合原文来明确一下!

生:

隐居隆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三顾茅庐-----------“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襄阳兵败-----------“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白帝城托孤---------“临崩寄臣于大事” 南征孟获----------“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师:在这些故事中,三顾茅庐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哪一组的同学为大家为大家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师:人们回顾前尘往事,有人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易老,有人感叹平生多事、磨难万端,……21年来的风风雨雨在诸葛亮心头翻涌,勾起了他怎样的情怀呢?我们能否从这些往事的字里行间觉察到诸葛亮心头的情感波澜?

生:内心充满着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和报答之情!师:表中最动情的当是第六段,仅仅写了对刘备的感激之情吗?试着挖一下言外之意? 生:

1、说明以上进谏是忠谏,叫后主听起来觉得舒徐入耳,易于接受。

2、二十一年的不平凡的历程,说明了我和先帝创业多么艰难啊,切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启发后主发奋图强。

3、写出先帝榜样,不以孔明卑鄙,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委以重任,可见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要后住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4、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师:可见,第六段的叙述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又是临别时的表白,实有深衷曲意,文章由进言转而自叙生平,宕开了笔墨,使文章波澜起伏,更为客观。从诸葛亮自述身世可以看出,文章真乃千古至文,他可以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圭臬,作文的楷模啊!

师: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读读最后两段表达了什么意思?(生发起,全班齐读)

生:明确了各方面的责任。

师:首先明确了谁的责任?注意琢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匠心没有?

生:诸葛亮把自己推到了最前线,严于律己,含蓄的给刘禅施加了压力,让他知道处理不好政务是有罪的,“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同时立下了军令状,表明自己全力以赴,尽忠于刘禅。

师:好,我们看黑板,全文从提出建议到回顾历史再到表达伐魏兴汉的决心,应该说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这样的情感。所以,后人说《出师表》中有6个字是文脉所在。大家看,是哪6个字呢?

生:“报先帝,忠陛下”,而文章中所说的一切,诸葛亮在实际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刘备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王朝。

师:一纸《出师表》是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竭尽忠诚的表白,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的肝胆热血日月可鉴,一纸《出师表》令多少英雄落泪伤悲。板书“泪”

师:诸葛亮在结尾处动情的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看看他的眼泪为何而流?看看怎样读才好?

师:诸葛亮为什么边写出师表边热泪盈眶,眼泪簌簌的流下来,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当时诸葛亮(53岁去世写这篇表文46岁),是一个中年人,干吗还要流泪?小组讨论,结合课文看一下。

生:怕走后,刘禅治理不了天下,恨铁不成钢。生:多情的人。

生:对蜀国前途很伤感。

师:可见诸葛亮在表文结尾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其声呜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如现,耿耿忠心尽袒,读罢此表,怎不催人泪下!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跨越历史的沟沟坎坎,岁月的风风雨雨,一起走进1000多年前的蜀国,想一想:假如你是历史上的那个刘禅,你读完《出师表》后,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师:一个年青的皇帝谈到了被父亲托孤的大臣写下的字字是泪,字字是血的文字,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展开想想,让自己的情感丰富起来并且把你的心情用你的笔把它描述出来?(合情合理)

生:我肯定被感动,我会发奋图强,做一个好皇帝 生:我也会临表涕零,为自己以前的无所作为而羞耻

生:我会马上写一篇诏书,重奖诸葛亮,表述深追先帝遗诏的决心

师:同学们谈的非常好,我们知道诸葛亮和刘禅之间是一种君臣关系,读了出师表之后,我们却隐隐的感受到,他们之间不单单是一种君臣关系,还有一种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师生关系,这篇出师表既有严父的谆谆教诲,又有慈母的殷殷叮咛,还有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的关爱,忠诚的劝诫,单靠一节课粗浅的学习,我们是无法完全体会到的,也许当我们待到成年时,再来读这篇出师表,可能会咀嚼到更深层的情感。

师:课下作业“有人摇头感叹诸葛亮的尽忠是“愚忠”,有人又对他的忠诚品格推崇备至,你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课下查阅相关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师:同学们,这就是历史,这就是英雄的悲壮之举,刘禅最终辜负了诸葛亮,诸葛亮最终没有能够兴复汉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是《出师表》却永远的流传了下来,成为了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他让陆游深夜挑灯细读,他让岳飞情不能自已挥毫成书„„缠绵柔韧的《出师表》成立千古英雄血脉的源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明,诸葛亮的智慧忠贞的面容成了历史烟尘深处的一张最可亲的面孔,让后人永远敬仰„„

篇4:《出师表》教案

1、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

2、扫除文字障碍,熟练掌握表中的内容。

3、了解《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情节。

教学设想:

1、安排三课时。

2、第一课时主要扫除文字障碍,听录音及了解有关情节,体会诸葛亮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分析6、1、2(机动)段。

3、第二课时继续学习剩余的内容,主要是3、4、5、7段,明确诸葛亮在文中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政治愿望。

4、第三课时结束课文内容讲解,总结“以”字用法,并小测本文知识。

教学重点:

1、诸葛亮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其政治愿望。

2、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必知的东西:例如书法家不能不知道《兰亭序》;军事家不能不知道《孙子兵法》,二胡演奏家不能不知道《二泉映月》;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是忠臣不能不知的文章------诸葛亮的《出师表》。苏轼曾经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催人泪下的《出师表》。

二、简介作者及文体: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汉末为避战乱,隐居隆中。后扶佐刘备统一了我国西南地区,使全国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述作者的请求和愿望。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为“书”,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在内容上各有其不同的分工(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此类文章又称为“表”。

三、听录音感受文章的情感,扫除文字障碍。

崩殂忠谏陟罚臧否昭攸t以遗陛下

裨阙猥夙庶竭驽钝菲彰咎

咨诹遗诏

四、析文。

⒈上面已经介绍了诸葛亮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那么诸葛亮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又为什么会对刘备刘禅忠心耿耿呢?请齐读第六自然段。

⒉指名翻译本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①全:苟且保全。

②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③猥自枉屈:“猥”是“辱”的意思,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④驱驰:奔走效劳。

⑤有:通“又”

⒊生翻译全段,师订正。

⒋说说有关“败军之际,危难之间”的有关情节。

⒌生阅读有关刘备“白帝托孤”的情节,结合刘备“三顾茅庐”的有关情节,领悟诸葛亮写此文的感情。

小结:总而言之,诸葛亮在这里表明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也述说了为什么对皇帝是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那他将怎样来报答皇帝呢?从政治家角度来看,他要给皇帝提各种治理国家的建议,从军事家来看他应当保卫祖国为国征战。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提建议,又是怎样为国征战的。

⒍指名翻译第一自然段,注意以下字词的翻译。

①崩:古时指皇帝的死亡。②殂:死亡③诚:实在

④秋:时⑤内:在宫廷内。⑥外:指宫廷外。

⑦盖:原来。⑧殊遇:特别厚待⑨诚宜:应当。

⑩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

⑾引喻失义:“义”是适宜、恰当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话不恰当。

⒎为什么要向后主刘禅提出建议呢?

明确:这是形势决定的。

好,就请同学们也当一回政治家,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劣势。

劣:客观上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优:主观上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师:也就是说形势上有好有坏,国际形势是严峻的,但众臣有报国之心,那么这个时候什么人将起到决定的作用?

明确:皇帝

师:也正是如此诸葛亮才向后主提出建议。诸葛亮在这里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什么建议?

明确:诚宜“开张圣听”。

提这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免塞忠谏之路。

⒏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机动)

⑴指名翻译,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①陟:原意为登高,这里指奖励。

②作奸:奸指奸邪的事情

③科:科条法令。

④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⑤昭:表明;显示。

⑵本段作者和向后主刘禅提出什么建议?

明确:“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即要严明赏罚。

⑶生齐读本段。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⒈熟读课文,背诵一、二、六段。

⒉预习剩余的段落,并试着翻译。

板书设计:

出师表

诸葛亮

亮本布衣(卑鄙)躬耕南阳建议征战

知遇之恩感激报之陛下(备、禅)

备皇叔(高贵)三顾茅庐(白帝托孤)

上一篇:内控与合规自查报告下一篇:粉煤灰与其他工艺联用处理造纸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