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2024-06-25

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共8篇)

篇1: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树立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江长仁

人们,尤其是青年对未来总是抱有各种各样的理想或幻想,而要把这种理想或幻想变为现实,人们必须尽早地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确定科学的信仰。所谓‚信仰‛,辞典上说:‚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为准则。‛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信仰是多种多样的。无论那种信仰都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有人信仰宗教,也有人迷信鬼神;有人信仰封建的孔孟之道。也有人信仰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在旧社会,这些信仰,一方面反映了一部分被剥削阶级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双重压迫之下,为了寻求解脱极度痛苦生活的道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寄托于渺茫的鬼神,或幻想死亡后灵魂升入‚天堂‛,以此得到一点精神安慰。另一方面,这些唯心主义非科学的信仰,又被剥削阶级用来麻痹人民,作为维护其反动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

惟独共产党人,无产阶级革命者,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科学的。我们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这个学说是科学的,是宇宙间的真理。这个学说反映了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愿望。

为了共产主义的胜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应用奋斗,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就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一九一八年他开始读马列,认识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开始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他在‚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征询会员的信仰和志趣的调查表上,旗帜鲜明地写道:‚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周恩来同志在旅欧期间,他经常和天津觉悟社的社员通信,阐明自己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他在一封来信中写道:‚现在再郑重声明一句,便是‘我们当信共产主义的原理和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两大原则’……只要于共产主义将来发展有利,一切全可牺牲。‛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一生实践了青年时代的誓言,他们把自己的信仰与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连接起来,为争取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的胜利,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是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光辉榜样。

我们这一代青年,勇于追求真理,奋发向上,许多人已经确立或正在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信仰,被人称为‚祖国希望的一代‛,‚献身四化的一代‛。但是,也有人,精神空虚,追求吃喝玩乐,说‚什么共产主义,讲点个人‘实惠’最得。‛这种人把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置于度外,眼光停留在眼前的蝇头微利上,整天沉湎于个人的安逸生活之中,难免有一天在时代潮流的浪涛中沉沦下去。

也有的人,看到我们国家十多年来被林彪、‚四人帮‛破坏得满目创痍,一付烂摊子,百废待举,感到前途渺茫,怀疑马列主义还灵不灵,共产主义是否能实现,动摇了对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确实,林彪、‚四人帮‛十年的浩劫,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声誉。但是真理是颠簸不破的,历史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正是我们党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才粉碎了‚四人帮‛,经过拨乱反正,从政治、经济和国际事务等各个方面,准备了向‚四化‛胜利前进的阵地,怎么说马列主义不灵了呢?反对和厌恶林彪、‚四人帮‛的假马克思主义、假社会主义是对的,而得出结论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灵了,则完全是错误的。

人的信仰是可变的。在滚滚的历史潮流中,有的人是被潮流所裹挟,卷入历史潮流中的,几经巨浪的拍打,便丧魂落魄,改变了科学的信仰,退伍、落荒、颓唐,甚至叛变革命。而那些在激流中勇进的先锋战士,却顺乎时势,在实践的斗争检验眼和克服自己为历史局限所造成的思想不足和错误,树立起科学的共产主义信仰,适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在一九二七年‚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着大地,革命处于低潮,不少人认为革命没有指望了,落荒而去。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徐特立同志为了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主动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又产生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性。只有革命理论上的坚定,才不至于产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动摇。方志敏同志在狱中《给某夫妇的信》中写道:‚对于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书籍,应多多的而且用力的去研究一番,一切非驴非马的东西,可丢去不看。在理论的政治的认识上,站稳脚步才不至于随时为某些现象或谣言而动摇自己的革命信仰!‛这些肺腑之言,今天仍然是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警句。重温这一警句,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

历史的发展不是笔直的,革命、建设同样会有曲折。但是,革命者的信仰应该坚定,我们应该坚定实现‚四化‛的信心,对党的信任,对马列主义的信仰,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的四化事业,迎接光辉灿烂的共产主义明天。

《北京大学》校刊,1980年3月10日第四版

篇2: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信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指导人们创造美好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科学信仰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基础之上,只有真正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而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就要认真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完整、准确、全面的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如果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或者对马克思主义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上,就不会被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所吸引、所折服,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信仰的形成不仅建立在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而且还要建立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只有在实践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反复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才能坚定地信服马克思主义。同时,科学信仰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意志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经历困难、曲折和失败的磨难,才能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不移的信仰。因此,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反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导人们的行动,用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第三,努力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经常地、大量地存在,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侵袭着人们的思想,干扰着人们的科学信仰。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着重认清它们的思想实质。在分析和鉴别的基础上,摈弃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反对传统实用理性的消极影响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坚持真理的辩证法,反对实用理性的消极影响,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神圣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必要张力与平衡,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与灵魂。

信仰体系持续存在的规律性要求是:神圣性与现实性必须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信仰作为一个矛盾统一体,具有神圣性、超越性和抽象性以及自然性、社会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信仰动摇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人们主观地、实用地割裂了这个矛盾统一体。共产主义信仰是神圣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信仰的三级态即生活信仰、道德信仰和终极信仰,要求我们把共产主义终极理想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中,并在这一实践中渐次达到、不断跃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现实信仰目标和可把握的方式方法,使共产主义崇高而神圣的信仰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认真领会、贯彻执行,就能保证信仰的神圣性与现实性的平衡。

二、吸收西方文明优秀成果,反对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吸收西方文明优秀成果,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坚持民主执政,加强制度建设,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与保障。爱因斯坦说:“信仰是绝对的动力来源,但却是很糟的调节器。”马克思说: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3页)坚实的制度基础,为信仰提供最好的调节器。拥有制度规范的神圣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题中应有之义。

制度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基本内核,执政党的至上价值目标是制度正义。因此,要使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三、倡导科学和谐,树立科学精神

倡导科学和谐,树立科学精神,反对专断主义、愚昧主义,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条件。应坚持以科学系统的和谐发展与和谐运用为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真理体系蕴含了自然科学真理、社会科学真理及哲学和思维科学真理。我们必须用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包括科学成果武装自己,加强多方面的现代科学文化修养,做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人,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浩大工程也才会牢不可破、坚如磐石。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高度重视方法的科学性、创新性和艺术性;严格区分政治问题、信仰问题、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注意发挥理性与非理性在认识和解决信仰问题中的不同作用。不空谈思想觉悟,以避免陷入道德万能论或信仰万能论或政治万能论的误区。脱离理性的单纯的信仰绝不是万能钥匙,因为信仰系统的存在及其复杂性,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理性的探索与追问。

1.充分发挥理论解释现实的功能,并致力于理论创新,使理论跟上时代的需求

要充分发挥理论解释、指导现实的功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正如资本主义经历了较长时间与封建势力的反复斗争才确立自己的统治一样。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适应性、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国民生活的共同富裕性、社会主义对剥削和战争的消灭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优越性,使社会主义能成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行动。

3.教育方式上富于人性化,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强调以人为本

信仰教育是以人为对象,它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是建构人的精神家园的教育活动。因而,教育方法上必须体现出关心人、尊重人的原则,以人为本,遵循人的思想特点,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践行。由于新世纪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个性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具有很强的价值评判意识,教

育者要敢于面对问题。以情感感化、理论说服的方式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从而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4.引导学生体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生实践信仰的信心

篇3:论我国法律信仰的树立

(一) 信仰含义

所谓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 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和指南。

(二) 法律信仰含义

众多学者解释不尽相同, 但大致有几类:1、法律信仰不同于宗教, 是一种世俗化的信仰并且客观存在着。2、法律信仰是对规则的信仰。3、法律信仰就是公平正义。比较和分析各学者的观点, 笔者总结认为:法律信仰就是坚信法律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能促成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的实现。

(三) 法律信仰的意义

正如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我们也坚信法律是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桥梁;坚信法律能够 (至少部分地) 决定社会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坚信法律对人来说就如生命般重要, 因此我们要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并以之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同时法律信仰也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意蕴和心理基础, 是法治社会中的最高层次的理念问题。而法治社会能否真正形成, 必须以公众是否树立起了对法律的信仰作为最终判断标准。可见法律信仰应树立的意义之深。

二、西方的法律信仰思想现状

(一) 西方国家把“法律信仰”作为法治的内在构成要素之一。

美国学者伯尔曼在西方社会法律权威衰落的背景之下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一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分析了法律与信仰之间内在的, 深层次的联系。没有信仰的法律就会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然而没有法律的信仰, 就会蜕变为狂信。真正为一种信仰所支配的人们不仅会在内心深处心悦诚服地接受其信仰所支持的社会规范, 而且会不顾一切地去实现和捍卫这种社会规范。这就是影响民众内心法治共鸣的最佳途径。

(二) 对法律的信仰是西方法治主义的重要传统和内容。

在西方, 人们把法律看得非常神圣, “他们的法律价值观念也是如此的哲学化与系统化。这是一种文化的繁衍, 是一种历史的造化”。法律信仰,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开始萌芽, 并且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法律传统的自然法思想和基督教神学。正如博登海默所言:“在古希腊的早期阶段, 法律和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合一的。宗教仪式渗透在立法和司法的形式之中, 祭祀在司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王作为最高法官, 其职责和权力也被看作是宙斯亲自赐予的。”

(三) “苏格拉底之死”无疑是古代西方世界对于法律神圣信仰的最著名案例

公元前399年,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由于受到了不信官方宗教、败坏青年两项罪名的指控而被雅典的民众大会判处其死刑。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等人由于不满法庭的判决就想帮助策划他越狱。但是苏格拉底坚决不接受这项计划。因为他坚信, 对他的判决是一项已经生效的判决。即使这项裁判本身是一种误判, 但任何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是更加错误的选择。他借助雅典法律说:“如果我们 (指雅典法律) 想要处死你, 并坚信这样做是公正的, 难道你以为你有特权反对你的国家和法律吗?你以为你可以尽力摧毁你的国家及其法律来作为报复吗?”苏格拉底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他对法律的理解, 捍卫了他对法律的无限敬畏和神圣信仰。

三、中国的法律信仰思想现状

从表层看, 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 主要表现为法律的调整与规范功能已经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初步产生功效。但这些成就的取得并不能掩饰我国法制建设中存在的这样一个深层次矛盾:民众还没有从“人治”的心理走出来, 对于法治的心理准备还不充足。长期以来民众对于法的作用的怀疑, 在当代中国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法的统治功能已经深深的根植于中国民众的心中, 而作为法的保护功能, 则经常不被人们所接受。这种情况的后果造成人们对法律的天然排斥和畏惧心里的产生。当遇到法律问题时, 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通过法律解决问题, 而是通过以疏通关系网的方式来回避法律, 法律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而已。现实社会生活出现的法律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公众对法律感到陌生。

据学者统计, 近两年来,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平均每13天制定一部法律, 而国务院几乎平均6天左右出台一件行政法规, 地方立法也是呈快速推进之态势。快速型的立法, 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无法可依的时代成为历史, 但市惊人速度的立法背后也留下了法律不被信仰的隐患。面对铺天盖地的立法, 公众感到无所适从。纵使具有专门法律知识的法律人士尚且难以全面知晓和理解, 更不用说普通民众了。立法数量的惊人的增长, 拉大了主体与客体间的距离, 其结果最终衍化为公众对法律的陌生所带来的漠不关心与信仰的无从产生。

(二)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实使之形成“有法无法一个样”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

据有关部门调查, 我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是相当普遍, 许多地方得到认真执行的法律仅有20%, 有的地方甚至只有10%。有法不守, 莫如无法。违法不究, 恶比毁法。这种一手立法一手毁法的行为, 不仅贬损了法律的尊严, 更摧毁了法律的权威。公众怨法、破坏法、践踏法的叛逆心理一旦形成, 法治观念也就荡然无存, 对法律的虔诚信仰就会成为一种天真的幻想。

(三) 政策与法律失调的严重状况

关于政策与法律的关系的探讨, 曾经是长期争论而认识很不一致的问题, 争论的焦点是政策与法律究竟孰高孰低。长期以来, 重政策而轻法律是我国有关机关办事的主要倾向, 特别是当法律制定颁布之后, 不断利用新的政策来随意替代法律, 以至这些法律法规朝令夕改, 失去了权威性。这种倾向造成了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轻视, 甚至认为法律可有可无, 制定的法律似乎也可以不遵守。政策与法律的失调, 使得法律的权威更为减弱, 因此, 社会公众更加认同政策的决定性, 轻视法的至上性。如此循环, 法律将无法再唤起社会公众对它的激情和信仰。

四、我国法律信仰的如何树立。

法律信仰作为法治精神的内核, 其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同时又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然而, 大量的社会现实反映出现行的法律没有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公众所信仰的对象, 从而决定了培养社会公众崇尚法律的情感的任务之艰巨。可是要想走向法治化, 要建成法治社会, 就不得不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情感, 激发起他们对法律高度认同的热情。为此,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 树立社会优先国家的理念。

这种社会优先理念应包含以下观念:国家是为社会服务的, 而不是社会为国家服务的;社会是目的, 国家是为公众服务的工具。这正说明了社会优先这一理念。在现实中,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是所有社会公众意志的体现, 是面向整个社会的, 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秩序的有序化, 而不是国家单方面的命令和国家所依靠强制力保障的“大棒”。假使法律的出台是国家单方面的命令, 这就会使社会公众丧失对它的信任而成了一味地消极服从, 这就弱化了他们内心的法律情感, 法律也就没有了永恒的有效性。法律只有受到信任, 才是最有效的, 依法治国也无须处处都是警察。社会的主体是广大的社会公众, 那么树立起社会优位的理念也正是国家为社会、为广大的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 这样的一种理念是培养法律信仰的重要条件。

(二) 树立权利意识, 内化法律精神。

法律信仰的产生在于法律精神的内化, 而内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学习。社会公众通过对法律制度的文化内容和法律精神的文化内容的学习, 从而消除对法律的陌生感, 逐步认识到法律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 于此同时也增强了公众的权利意识。权利是法的内核, 没有对权利的要求, 也产生不了对法的要求和对法律的渴望。权利意识与法律信仰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权利意识的树立导致法律信仰的生长;同时, 法律信仰的增强也必将推动公众权利意识的扩张, 进一步推动法律意识的增强。因此, 公众对法律文化和法律精神的学习, 是其树立起法律信仰的先决条件。

(三) 树立公正执法与公平守法的观念

在中国, 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正是由于没有公正执法, 破坏了法律的普遍性。因此, 必须公正执法, 这样才能恢复法律的权威性和至上性, 才能坚定人们对法律普遍性这一绝对真理的信仰。伴随公正执法的是公平守法, 特别是加强公职人员和执法人员的守法观念, 这关系到法律尊严的维护, 因为公职人员或执法人员对法律所采取的是肯定或否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一般公众对法律的认识。如果公职人员或执法者首先知法、执法又违法, 那么社会公众就由信仰法律转成对法律乃至“依法治国”之国策的怀疑, 信仰的基石就会在已很稀少的法治精神的土壤中崩溃。法律信仰的树立呼唤着公正执法与公平守法。增强公职人员特别是执政党及其成员的守法观念, 是法律尊严得以维护的重要保障, 更是培养公民法律信仰的有效保证。

五、结语

何兵先生说:“一切在变, 一切在流淌, 但有一种东西是不能放弃的, 那是对法律的信仰。”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 法学界人士提出“法律信仰”一新名词并逐渐为社会公众所知悉, 但由于传统的法律信仰缺失, 造成现代法律信仰难以形成的局面。鉴于我国法治所面临的法律信仰的危机, 因此, 分析与树立法律信仰已经成为中国法治的当务之急。本文对首先对法律信仰含义作出阐述;其次比较了西方与中国法律信仰的思想现状;最后针对其原因提出应如何树立我国的法律信仰。

关键词:法律信仰,信仰缺失,信仰树立

参考文献

[1]、伯尔曼, 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2]、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 吉林大学学报, 1997 (2)

[3]、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

[4]、庞德:《法律与道德》, 商务印书馆

篇4:共产主义信仰的塑造

关键词:信仰;共产主义;塑造;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盲目崇拜、信仰混乱、精神空虚等诸多乱象的突显。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迷失导致了社会价值理念的扭曲、社会思潮多元化、传统观念破碎、信仰迷失。甚至有党员怀疑共产主义信仰的价值性!种种乱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

纵观中国共产党党内现状,部分党员信仰不坚定,执政理念不明晰、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等对党的长期执政带来严峻的考验。因此,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进行信仰塑造,特别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十分必要。

一、什么是信仰

信仰,是指为了某种思想或理念的实现而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追求。共产主义是共产党员的信仰,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能指导人们在行动上改造世界,它是建立在对世界科学认识基础上的信仰,是科学信仰。

二、人为什么需要信仰

(一)信仰是了解周围世界并对自己进行定位的需要。是自我确认并追求人生意义的需要。也是希望靠某种伟大的力量来克服自己生命的有限性,并力图超越有限而体验无限的归宿性需要。

(二)信仰给人带来勇气和力量。真诚的信仰能使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力。能够把自己遭遇到的艰难困苦当作对自己信仰的考验,并因此而获得战胜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计其数的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粉身碎骨,就是信仰给予他们的勇气和力量。这就是共产党人对人类最高理想的付出和努力。

(三)信仰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信仰能塑造人的高尚人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使人能够从一种更高的层次和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从而拥有更加积极的态度。

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科学思想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解脱广大人民于水深火热的明灯。是无产阶级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的最终目标。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依靠共产主义信仰带领中国渡过了三大历史时期、取得了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取得了改革开放显著成效。事实充分说明,共产主义信仰是我们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马克思主义,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守马克思主义!

(一)如何塑造共产主义信仰。第一,强化理论支撑。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它不可能自发产生,需要有意识地灌输、教育。要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切实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支撑。共产党员具有的特殊社会地位、肩负的特殊社会职责,决定了对其“灌输”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必须根据党员、领导干部的认知特点,从逻辑和事实上深刻揭示出理论、原则的科学性,使他們明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精神实质,领悟其科学内涵,使党员心悦诚服地认同和接受,并积极地将之转化为一种自觉意识,内化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注重实践养成。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共产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在追求理论形态的尽善和完美的同时,还要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和党员思想接受的实际,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深刻揭示理想信念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指导意义,充分说明在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问题时如何具体地运用它,才能为共产党员提供科学的思路和方法;要直面矛盾,针对共产党员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深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和问题,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来检验它、充实它,才能使共产党员深切感受到理想信念既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又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相符合,从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第三,优化制度机制。理想信念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标,除了依赖于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外,同样需要制度机制的促进与保障。优化制度机制,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党员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做教育引导工作,真正对党员思想行为起到引导、规范作用。健全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必须真正建设好党的形象工程,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严肃党的纪律,增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的约束力,加大对违反党内法规制度的查处力度,真正使党内法规制度成为全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努力依靠制度和机制来实现党内思想的和谐。

第四,开拓方法途径。增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实际性,而且取决于教育的具体方式能否激起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灵共鸣。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依据和原则,是由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规律,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当前,只有主动适应新时期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不断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注重党内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真正捍卫和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阵地,不管时事如何变迁,共产党人只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共产党人只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共产党人只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把我国建设的更加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

参考文献:

[1]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47.

[2]塞缪尔·斯迈尔斯.信仰的力量[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1.

篇5: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资本主义的第二个矛盾是它不会解脱劳动力,即用机械代替人的劳动。《资本论》中说机械出现的原因是资本家获利,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减少的工人所应得的工资-使用机械的成本。可是社会获得的利润=减少的工人所应得的工资-使用机械的成本+这些工人在其它岗位上创造的财富,只要不断的解脱劳动力那么这些工人在其它岗位上能够创造的财富是无限的。亚当斯密说一个国家繁荣的重要因素是其居民数量的增多,可是人口的数量不可能无限的增多。不会解脱劳动力就注定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是局限性的。这是战后西方福利国家财政支出过大,导致国库空虚的原因。

解决以上矛盾需要全社会协同,这就是社会主义。

11111

近期,国家局在烟草系统开展“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是树立烟草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提高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全体员工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极好机会,本文就如何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谈谈个人体会。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建立在理想的信念上,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政治信仰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决定着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察、思考、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与一切剥削阶级信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我们要树立和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有史以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必须加强世界观改造

加强世界观改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保持先进性的永恒主题。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确立和坚持,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会随着党龄增加、职位上升而自然获得,必须经历一个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的过程,一个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理论、投身社会实践和自觉加强党内生活锻炼这三条基本途径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过程”。

要加强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我们改造客观世界观和主观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生目标、价值、意义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才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牢固。

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和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是统一的。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而改造主观世界又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确立,既需要从书本上汲取理论和知识的营养,更需要到实践中去经受磨炼、向群众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十分有利的条件。广大党员只有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努力磨炼意志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思想感情,不断从群众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3、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必须澄清在重大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面对国际形势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对国内改革开放和党的建设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党员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澄清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当前要着重解决好两个认识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一些党员由此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了疑虑和困惑,有的甚至产生“信仰危机”。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的曲折现象,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尤为重要。

社会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但是共产主义只有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必然经历一个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不发达走和发达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在它的初期,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很不完善,同时还会受到资本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冲击和侵蚀。因此,社会主义运动在发展中出现一些失误和挫折甚至避部的暂时的倒退并不奇怪。出现这些失误和挫折,有的是因为在实践中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理想过时了,并不是社会主义理论不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合理和不具有优越性,而恰恰表明了如果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甚至放弃和背离社会主义的基础原则,就必然造成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把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误和挫折归咎于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和基本制度的观点,既不符合实际,也是十分有害的。

第二,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地强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

篇6:树立崇高信仰,学习优秀榜样

初等教育学院-1602-小学教育-付金环

近些日子最值得广大人民关注的话题莫过于十九大了,我们看了直播。会议全程三个多小时,六十四岁的总书记从未喝过一口水,不慌不忙的进行着重要的讲话,他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厚重,时而凝练,全程站立,神态悠然庄重,和蔼可亲,再想想我们,每次开会坐两个多小时就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波澜,心里长草。如此鲜明的对比使我不禁感叹,是什么练就了习近平同志如此坚强的意志,所以我拜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

该书从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方面表达当时知情人对四十多年前习近平知青岁月的看法及相关事件的描述,全书是采访实录,以对话都方式进行,真实可感。从这本书中,我得知习近平同志不满十六岁就去陕西农村上山下乡了,这么小的年纪要是搁在现在的孩子,那就是最难缠最叛逆的时候,而习近平怀揣绣着“娘的心”的荷包,只身一人迈进黄土地。那七年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长大成人,确立三观的关键时期,虽说那个年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但是对于一个从小长在北京城的孩子来说,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大家可想而知。读这本书就像听一群长者讲着***小时候的故事,还有就是从小听着我奶奶和邻居知青奶奶讲着她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她们和习近平同志都是年岁相当的人,他们那个年代我也差不多能感觉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想来我们现在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真是幸福的多。

我知道,他这七年虽苦虽累,尝尽苦悲,历尽磨难,但收获了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无私的灵魂,这是一部好干部的成长史,这是一部始终为民的奋斗史。时光荏苒,岁月无痕,白驹苍狗,老百姓的记忆里却始终篆刻着用不变更的初心,人心有情,青年干部的成长当以此为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踏踏实实干。我们目前最缺少的就是踏实稳干的精神,经常流于表面,眼高手低,浮躁娇气不可取,踏实稳干才是真。正如歌词中所言“莫非要你尝尽了苦悲,才懂真情可贵”,没错,总书记从苦难岁月中收获了坚强与能力,人民群众从苦难岁月中走过,懂得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篇7:树立法治信仰 推进民族团结

在多民族共同聚居的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期盼,唯有树立法治信仰,大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旗帜下团结发展进步,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

在多民族共同聚居的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期盼,唯有树立法治信仰,大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旗帜下团结发展进步,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人民法院立足本职,努力回应期盼,重要的是通过公正司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逐步树立起共同的法治信仰,进而推进民族团结。

从历史维度看,不可否认,全社会信仰法治的文化传统薄弱;从现实维度看,在多民族聚居地区,法治远没有成为大家的共同信仰。法治的尊崇源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树立法治信仰,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遵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在努力完善司法规范体系,构建阳光司法机制、秉持公正廉洁高效办案的同时,着力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弘扬法治精神,播撒法治信仰的种子,使各

族干部群众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要落实执法办案与普法宣传并重原则,建立和完善据案释法制度,推进普法常态化运行。通过举办法治讲座、法律大讲堂、法治报告会等形式,运用“双语”宣讲法律,深入浅出,释疑解惑,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凝心聚力,夯实基层稳定和谐基础。要立足人民法院本职,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扬正气、聚人气、接地气,做好凝聚人心的法治宣讲。今年8月中旬以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法治巡回宣讲团,巡回辖区开展法治宣讲。宣讲以坚守法治信仰、各民族手拉手筑平安为主题,分别用汉语、维吾尔语“双语”讲述身边民族团结故事。宣讲团成员饱含深情的精彩宣讲感人至深,民族团结故事让各族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引发共鸣。法治宣讲以筑牢稳定和谐根基为目标,加强舆论引导,让法治信仰镌刻于各族干部群众内心,为法治、平安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让法治信仰镌刻于各族干部群众内心,要把宪法宣传摆在首位,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尊严,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深入宣

传贯彻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以及8月1日起刚刚实施的《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坚决抵制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煽动仇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极端主义,坚决捍卫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形成“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法律是底线,也是高压线”“任何民族和宗教信仰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诉求和意愿都必须通过合法渠道来表达”的意识,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靶向式开展“去极端化”,全力推进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让法治信仰镌刻于各族干部群众内心,要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法德同宣同讲。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把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要求转化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实际行动,树立道德新风尚。强化法治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止纷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公序良俗。加强公民道德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每一个民族

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和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只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国家兴旺发达,各民族发展进步才能得到保证。

篇8: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的思考

一、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的阻碍因素

进城务工人员从本质上说来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业富余人员。传统的乡土社会礼俗文化对其影响较深。这种文化依托于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 格外注重仁义、宽让、相安和睦的礼俗秩序。当不协调因素出现时, 甚少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纠纷, 而是依靠乡土社会的攻击武器——舆论制裁和交往制裁。舆论制裁使冒犯者在熟人社会中抬不起头, 自感颜面尽失。交往制裁则使冒犯者的利益受损, 因为“人们可能拒绝协作使冒犯者失去外界的朋友和他们习惯了的社会关怀, ”从而丧失冒犯者在当地的行为支持系统[1]。这种朴素的礼俗文化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影响如此之深, 以至于他们在进城后仍然把打官司看成是颇为尴尬、不好见面的事情。

违法行政、司法腐败、执行困难等问题增加了进城务工人员这一弱势群体在法律面前的无助感。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非规范的行政执法、司法大量存在。例如, 为抓好计划生育, 有些地方政府不惜动用公安、法院的力量来完成, 使司法部门失去了其在法律上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农村地方法官往往来自于本乡本土, 亲戚朋友熟人的人情关系错综复杂, 难免影响判案。农村不够发达, 原告被告的经济条件可能都不宽裕, “赢了官司输了钱”的事情时有发生。种种现象使得进城务工人员还未进城时就没有尝到法律的“甜头”。进城后, 他们成为城市生活的弱势群体, 仍然难以尝到法律的“甜头”。一些城管的野蛮执法常常让他们觉得经济低下的人地位也低劣;赞助费、城市增容费等不合理费用常常让他们觉得被排斥在城市的大门之外;不少企业不按规定给他们办理基本社会保险, 甚至强迫劳动者签订“生死免责”条款;欠薪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 执行困难使他们讨薪之路困难重重;更有甚者, 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政绩指标, 对劳动安全问题和权益受损现象听之任之,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时还与企业主勾结起来掩盖大量的工伤事故, 企图瞒天过海……法律没能给进城务工人员带来满意的现实利益, 又怎能让他们自觉树立法律信仰?

诉讼成本超出心理预期, 是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的经济学障碍。定息止分是法律的基本作用。可是, 现实生活中, 定息止分的诉讼成本往往让他们负担不起。收集证据、起诉、审理、宣判都是需要时间的, 而时间就是金钱;不便宜的诉讼费用、高昂的律师费用让他们在法律面前望而却步;不予受理、久拖不决、无法执行的案件, 更是让打官司成为费力不讨好的行为。如此种种, 法律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来说就不是必需品, 而是奢侈品了。

从整体上看, 进城务工人员法律素养相对较低, 有限的法律认知增加了其对法律的疏离感。宪法及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以至于一个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的大学生都未必能准确把握。再加之近年来部门法日益庞杂, 进城务工人员对法律的认知愈加困难。面对铺天盖地的法律产品, 进城务工人员既无从了解和通晓, 更无从掌握和运用, 结果就是对法律的漠不关心和信仰的无从产生。

二、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的积极因素

虽然从整体上看进城务工人员缺乏法律信仰, 但是这几年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稳步进行, 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日益成为现实可能。

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日益优化。有关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的调查显示, 目前, 16~30岁的占61%, 31~40岁的占23%, 41岁以上的占16%。这些人的文化程度虽然依旧较低, 但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已经占66%, 高中文化教育的占11.5%, 并且这部分人中有16%~30%的人接受过就业培训。尽管他们在城市从事的职业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 但是就业结构有所改变, 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进入工厂、车间, 在相对较好的环境里从事劳动工作。调查显示,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中, 从事制造业的占30.3%;建筑业占22.9%;餐饮、服务、批发零售业占21.7%, 其他占25.1%[2]。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日益优化, 说明其整体素质日益提高。不仅意味着他们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日益成为可能, 而且意味着他们树立法律信仰、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日益成为可能。

多年的普法教育促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平等观念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对平等和权益的追求促使他们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例如在讨要欠薪时更多地考虑法律手段而不是暴力手段。2004年3月施行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很多进城务工人员了解之后, 赶回家乡质疑当地政府的强征强拆行为及不给予合理补偿的行为。这就是一个好现象。当他们发现法律确实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 就会毫不犹豫地信仰法律, 这种发自内心的法律信仰是任何外来的力量都无法轻易干扰的。

社会大环境的改善有助于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曾几何时, 城市市民既觉得生活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 又认为农民工是影响城市安定的不稳定因素。如今, 持有这一观念的人群越来越少, 并被认为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2004年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第一次明确了“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 我国进城务工的农业人口的数量, 已经超过了传统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 他们被尊称为进城务工人员。如何让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感受, 而且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丰硕成果, 正是国家大政方针要考虑的。这几年来, 社会管理者也采取了不少措施, 例如:严格执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将农民工维权纳入法制轨道;加大清欠力度, 花大力气解决执行难问题;积极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等等。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但不可否认, 社会大环境正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感受到了阳光的照耀, 感受到了社会对其现实利益的关注。这就让他们觉得依靠法律提高自身地位、解决现实问题是可行的, 从而寄希望于法律, 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

三、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的现实对策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将形同虚设。”[3]法治社会的建立是一项需要千百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呼唤着公众对法律的信仰, 公众也应该树立对法律的信仰。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中的特殊弱势群体, 我们除了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问题, 更应该想方设法培育其法律信仰。毕竟, 只有进城务工人员树立了法律信仰, 才有可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具体说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 有效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法制工作部门, 应抓紧研究、清理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废除对进城务工人员带有歧视性的各种规定, 补充和完善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条款。当前应特别注意修改和完善有关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权、劳动权、财产权和受教育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 严厉制裁侵犯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各级各类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应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 把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侵犯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 严肃查处, 严厉制裁。

第二, 尽量降低诉讼成本, 积极提供法律援助。诉讼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信仰程度。诉讼成本越低, 为他们带来的利益就越大, 法律信仰就越有物质基础。要尽可能降低诉讼成本, 提供各种各样的法律援助, 让付诸法律带来的收益大于付诸法律的成本, 让进城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运用法律来解决纠纷拥有其他任何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这方面, 广东的经验可供借鉴。1995年11月广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 这是我国第一家政府法律援助机构。此后, 广东省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1999年, 广东省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省级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规《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 2006年9月广东省人大又通过了新修订的《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11年来, 他们为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维护做了大量工作, 例如:对集体欠薪案件, 先办理后补办申请手续, 并且放宽经济审查条件;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案件的, 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4]这些措施极大地满足了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需求。其他地区可借鉴广东经验, 积极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法律援助办法, 最大限度地帮助需要帮助的进城务工人员。

第三, 继续深入普法, 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从1986年开始, 我国已连续二十多年开展普法教育,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 难免成为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今后, 应继续将这部分人员列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 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尽快提高他们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有关方面不妨组织专家深入进城务工人员劳动密集的建筑工地、厂矿企业等地区, 就进城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发生、存续、解除、终止过程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等大家关心的内容开展讲座、咨询等活动。还可以将与进城务工人员切实利益有关的法律知识汇编成册, 免费向其发放维权指南。只有想法设法促使进城务工人员主动学习法律, 才能有效消除他们对法律的疏离感, 逐步认识到法律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通过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法律教育, 才能真正使法律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内化为主体至高的法律信仰。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中,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社会的特殊群体, 其法律信仰的缺失正成为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现实阻碍。本文通过分析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的阻碍因素和积极因素, 探讨进城务工人员树立法律信仰的现实对策。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法律信仰,对策

参考文献

[1][美]E·A·罗斯.社会控制[M].秦志勇, 毛永政译.华夏出版社, 1989.64.

[2]中国农民工经历3次代际转换[OL].[2008-12-17].http://news.sina.com.cn/o/2006-11-16/134310519291s.shtml.

[3]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28.

上一篇:二年级开展“一班一品一特色”计划下一篇: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