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翻译理论方面的复习要点

2024-07-06

实用翻译理论方面的复习要点(精选4篇)

篇1:实用翻译理论方面的复习要点

实用翻译理论方面,除了教材前几页的相关论述,请关注以下几点:

西方的翻译理论

1. 英国翻译家泰特勒(Alexander F.Tytler)提出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一、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二、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

三、译作应具备原创作品的通顺。)“三原则”要求译文从三方面忠实于原作:一是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二是忠实地展示原作的风格,三是忠实地体现原创作品的通顺。

2.美国翻译理论家尤今·奈达(Euqene Nide)的翻译概念: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是文体上。

他提出翻译的等值理论

3.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文本类型说。他将文本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

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 严复“信达雅”;傅雷“神似”;钱钟书“化境” 以及教材中提到的其它相关论述。1.“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见于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1898)

2. 傅雷:“神似” 说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该象临画一样,所求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高老头》重译本序)

3. 钱钟书“化境”:文学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了。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中国翻译史上一直存在“文质”之争,简单而言,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翻译方法之争。若要进一步了解,请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翻译的标准。

翻译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

一、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保存原作的风姿”(鲁迅),“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茅盾),“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钱钟书);

二、完成这根本任务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力求其易解”(鲁迅),“纯粹的祖国的语言”(茅盾),“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钱钟书)。即解决“忠实”和“通顺”的问题。所以,我们把“忠实而通顺”视为翻译的基本标准;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充分传达出原作的神韵,则可视为翻译的最高标准。

1. “忠实”指 1)忠实原作的思想内容:通常指作品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叙述、说明、描写的过程中所反映的立场观点,所流露的思想感情。2)保持原作的风格:包括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以及作者个人的风格。2. “通顺”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合乎规范。“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傅雷)译文的通顺度还要注意与原文的通顺度相一致,即不要损害原文的异国情调。3. “忠实”与“通顺”的关系: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重视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或者看不下去,忠实便失去意义,实际上就是不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读者倒可以看下去,但却是被歪曲的信息,其危害比忠实而不通顺还要严重。忠实与通顺二者一定要兼顾,并且要把握好分寸。

忠实是翻译的首要问题,因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翻译中首先要解决好。

晚清两位最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和林纾 两位都是福建人,其中严复翻译了很多社科作品,最著名的是《天演论》,而林纾不懂英文,但通过与曾留学海外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80余部西洋小说,它们牢固地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至此,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及译界的泰斗,并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佳话。

英汉语言的特点和对比

这部分已在课堂上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翻译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自己再去回顾一下。

篇2:实用翻译理论方面的复习要点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 当时的许多翻译学者受语言学派理论的影响, 过分强调和追求翻译的“对等”模式, 使得翻译的发展和研究出现瓶颈, 引起诸多学者的不满, 并由此引发德国以汉斯·佛米尔和克里斯汀娜·诺德等为代表的一些翻译学者针对语言学派理论的薄弱环节进行的翻译理论研究, 功能论由此产生。该理论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的思想, 将研究的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 目的明确, 因此也称作目的论。

1. 功能、法则和惯例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学、语言结构的问题, 而是以原文为基础的, 一种有目的、有结果的翻译行为。这一行为或者是译者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并根据客观条件进行的翻译行为, 或者是译者考虑到读者所熟悉的语言环境和对译文可能接受的程度来决定翻译策略的翻译行为。有时译者也会将原文功能和译文功能结合起来考虑。在该理论视角下, 原文不再处于主导地位, 翻译目的才是最高法则。

目的法则是功能学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系列法则之一。弗米尔主张翻译必须遵循“目的法则”“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目的既功能, “语内连贯法则”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使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以理解的一种法则。“语际连贯法则”是指译者应遵循的保持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连贯性的一种翻译法则, 也称为“忠实法则”。“惯例”是克里斯汀娜·诺德后来提出的概念, 指满足读者期待的翻译准则。诺德认为目的论的首要观点只是翻译中的一个普遍理论, 并没有涉及具体文化中的惯例, 所以译者有责任在违背惯例时应向读者申明他之所以采用某种翻译策略或对原文观点进行改动的原因及目的。“惯例”的提出明确了诺德对翻译目的的强化、体现了她主张的忠实原则。

2. 影响翻译的主客体因素

功能学派理论视翻译目的为最高法则, 这就意味着译者在译者、原作者及读者几个主体间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 译者可以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与认识, 有权决定自己认为恰当的翻译方式。弗米尔认为翻译委托人的目的和意图决定着译者的翻译策略, 同时, 功能理论也强调“忠实”的翻译法则, 既译者对原文、原作者的忠实, 也指译者对委托人和对读者的忠实, 所以译者可以经过与原作者、委托人的协商后决定自己的翻译方式。由于跨时间、跨时代以及跨地域等因素的限制, 译者与原作者协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那么译者就需要反复地阅读原文, 并试图站在原作者的角度去力图理解当时原作者的创作思想和意图。译者要做到对读者的忠实, 就要考虑到作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并使用读者所熟悉的语言环境、语言模式和语言习惯, 使译文在读者看来显得通俗易懂、自然顺畅。

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凯瑟琳娜·莱斯指出语篇类型、原文体裁决定着翻译方法, 主张将翻译策略、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原文体裁结合起来。另外, 外界社会的舆论压力、接受程度也影响着翻译行为。

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实用性和不足

1. 实用性

(1) 译者可以在翻译行为中渗入自己的思想和对原文的见解

此时, 翻译工作就由传统的、简单的翻译行为发展为译者的再创作行为, 可以说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大创新。功能理论翻译法则的提出也使得翻译标准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翻译的功能更加实用, 译者的翻译思路和翻译策略更加灵活、自由, 他可以适当地对原文进行改动或删减, 使得译本显得更加自然顺畅, 从而被读者所接受。

(2) 译者可以按照委托人的意图从事翻译行为

这就为一些政治、商务、文化等特定社会领域的活动提供了服务便利, 如此一来翻译也就不再是纯粹的学术行为、而是成为了一种为特定领域服务的工具, 委托人的主观意图影响着译者的主观翻译行为, 而译者的主观思想和翻译策略又决定着译文的内容和形式。该理论在日益发展的领域化、国际化交流和激烈竞争的今天, 越发突显出它的可操作性, 关于目的论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实用研究也越发受到行业学者的重视。

2. 功能派理论的不足

功能学派的目的论过分强调翻译目的, 强化委托人的意图, 弱化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结构, 忽视了翻译的语言学因素, 使得译文有可能失去原文的功能或作用, 也使得翻译在部分领域由原本纯粹的学术行为沦为行业的机器, 因此该理论在文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翻译是不适用的。

功能学派理论提出的三大翻译法则过于简单化, 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翻译标准。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 而在功能学派理论视角下译者的绝对主导地位决定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权对原文进行改动或删减, 这又限制了跨文化的活动, 无形中用“翻译行为”为学术文献设了一层障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功能派理论的实用性研究与思考

从学者对翻译的定义来看, 翻译本身是含有目的的行为, 译者在决定对原文献进行翻译时就抱有一定的目的, 这些目的包括:向读者传递原作者的思想, 表达原文献的功能和作用, 使原文献的学术理论、文学价值、文化内涵以及语言特色等得以传播和普及;借助译文向读者灌输某种思想或观念, 有时原作者的思想会被译者改动, 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读者的思想宣传或教育目的;通过对原文献的翻译, 使得与本行业、领域有关的学术信息得以在内部传递和普及, 使得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适时跟上前端技术的发展步伐, 以推动本行业、领域的发展。纵观各个翻译学派的理论不难发现翻译界之所以分为众多学派, 也是因为对翻译所持有的目的看法不同、倾向性不同所致。因此, 盲目否定或批评功能学派强调功能和目的的理论是不可取的, 学者可以从该理论的局限性入手、着眼于它的实用性深入研究, 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并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1. 媒体信息的对内、对外翻译的目的化研究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 网络、影视、手机等已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媒体的对内信息是传递信息、对外则是宣传信息, 媒体在翻译国外新闻事件和各种宣传广告时, 要考虑到国外的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可能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及民族意识造成影响, 在翻译时则要对关于类似价值观的内容加以改动或删减, 少一些暴力、多一些感动, 做到以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 尤其是利用明星效应正面引导青少年, 使其在正面积极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下健康成长, 且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结

2. 借鉴其他翻译学派理论, 拓宽翻译研究领域

学术是不该分国界、派别的, 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学术研究领域的相互渗透和借鉴已成为发展趋势。翻译研究领域也应该抛开学派类别的限制, 站在跨领域、跨学科的角度去审视翻译目的和翻译行为, 使译文真正为读者所用。

摘要: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影响深远, 而又有明显的局限性和不足。对该理论的研究应着眼于它的实用性、借鉴其他学派理论, 并渗透到别的领域与学科、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并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以实现真正的翻译功能。

关键词: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实用性研究

参考文献

[1]谢振天.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2]乔楠.浅谈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观.文学界, 2010, (4) .

[3]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外语——道客巴巴.

篇3:实用翻译理论方面的复习要点

【关键词】大学班主任 就业指导 理论系统要点 梳理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在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中占据上风,并且谋求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因此,大学班主任要掌握良好的就业理论系统要点,对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有全面的把握,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指导。

一、大学班主任对就业理论系统要点内容进行梳理的必要性

之所以需要大学班主任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是因为班主任具备更强的专业知识,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同时还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充分的了解,能够为学生提供就业帮助。但是,由于我国的就业形势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对于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大学班主任结合以往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同时把握当今的就业形势,对就业理论系统要点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出大学生需要重点把握的理论知识,并且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具备充分的就业意识,在面对就业时不至于茫然无措,为自身谋求一份理想的工作。

二、大学班主任进行就业理论系统要点教学的内容

2.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大学生能够克服巨大的就业压力的首要前提,这不仅是对大学班主任就业指导的要求,同时也是需要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锻炼,经验不足,在面临就业时,必然会产生茫然和畏惧的情绪。因此,大学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大学生能够准确的为自己定位,全面的评价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确立就业的方向与目标,避免出现大学生毕业之后“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这就需要大学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当中,对个体大学生在个性、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有全面的把握,在进行就业指导当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制定就业目标,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融入到社会当中[1]。

2.2 注重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教育

多数大学生都存在“自视甚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成绩较好的学生当中,他们在学校中成绩优异,梦想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待遇较好的工作,这也是他们在择业时无法面对失败打击的原因之一。甚至很多大学生在多次失败之后,会产生失望、焦躁和自卑的心理,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大学班主任在就业指导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放松心态,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另外,大学班主任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自我调解和控制能力的教育,使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勇于承担,不怕苦、不怕累,不断对自己进行鼓舞。在面对成功时,也不能过分自喜,要始终保持谦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2]。

2.3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面试指导

面试是大学生就业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就业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因此,大学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面试指导,帮助学生打好面试的基础。

首先,在面试之前,要辅导学生准备好面试所需要的一切资料,包括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简历等等,尤其是简历一定要慎重填写,包括想要应聘的职位、理想的薪资待遇、自身的技能等优势所在,这是大学生就业面试中的第一个筹码。其次,班主任还要对面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通过对以往大学生面试的情况进行总结,包括着装要大方得体、行为举止要有礼貌、言谈要有素养等等。再次,班主任还要帮助学生提炼出面试人员经常会提出的问题,例如对薪资的具体要求、自身具备的技能和达到的水平等等。在回答问题时思路要明确、表达要顺畅,面带微笑完成面试,为面试人员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是大学生面试中最有难度的环节,但是也很容易被大学生忽视。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面试的指导[3]。

总结

总而言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已经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局势,如何能够在社会中迅速找到自身的定位就需要大学班主任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理论系统要点内容做进一步的梳理,为大学生讲授更加全面的就业指导,使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再成为人生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 陀向雄.就业之路,成功迈开——班主任开展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1):89-92.

[2] 周莉,周萍,彭海燕.论素质教育下大学班主任的素质内涵与工作思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23):106-110.

篇4:实用翻译理论方面的复习要点

1关联翻译理论介绍

语言和文字作为人类特有的用来关联事物、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这种社会现象是比较特殊的,而自然语言作为人类思想关联最基本、最直接、最方便的表达工具,无时无刻不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迄今为止,关联翻译理论已经有将近50年的发展史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关联翻译理论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特定的科学内容。目前对“关联翻译理论”这一术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我们能够看到的定义基本上是解释性的,但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理解。

语言学家刘涌泉对自然语言的处理概括为:“作为人工智能方向的一个主要内容,关联翻译理论主要是借助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处理包括口语信息及文字信息在内的人类的独特的信息,并建立各种类型的人-机-人系统。作为它的核心内容,关联翻译理论主要是自动识别语音及语符和自动合成语音。”而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对“关联翻译理论”的理解是:关联翻译理论是以人-人之间的交流和人-机之间的交流语言为主要目标的一门学科。关联翻译理论的目的是要构建出集语言能力及语言应用于一体的数学模型,通过搭建相应的计算框架来实现这样的语言模型,然后通过提出相对应的方法来逐步完善这一语言模型,最后根据相应的语言模型设计出各种实用系统,并利用相关的评测技术来对这些实用系统进行判断。

关联翻译理论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机器翻译、自动文摘、信息检索、文档分类、问答系统、信息过滤、信息抽取、文本挖掘、舆情分析等,研究问题的层次一般主要包括语法学、形态学、语用学及语义学。相比于国外,国内的关联翻译理论起步相对较晚,目前的研究也面临了比较大的困难,一方面,自然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歧义性,歧义词法、歧义句法、歧义语义和歧义语用,无论在什么语言单位,歧义性一直是困扰我们的根本问题。因此,针对不同语言单位,如何面向不同的应用目标,研究歧义消解的处理策略和方法,就成为了关联翻译理论面临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个特定的系统,可能会遇到未知词汇、未知结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一种语言也都在发展变化,新的词义、新的词汇、新的词汇用法、新的句子结构,因此系统必须有良好的容错能力。

2关联翻译理论在茶企简介翻译中的实用性

2.1文本预处理

茶企简介中的中文分词是关联翻译理论的前置过程,简单地说,中文分词的任务是要通过计算机系统在中文文本语料中的词汇及词汇之间自动添加空格或者是其它的边界标记。分词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实则不然,对研究者来说仍然是个比较巨大的考验。中文分词的几个基本问题是:未登录词识别问题、汉语分词规范问题、歧义切分问题及语料库的建设问题。中文自动分词问题被提出后,茶企简介翻译译员提出了很多分词方法。

2.1.1基于词典的方法

茶企关联翻译中经常回用到正/逆向最大匹配和正/逆向最小匹配方法,顾名思义,前者的基本思想就是字串以ML为长度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对字典进行扫描,如果扫描到该字串则对这个字串进行切分,然后将指针往后移动ML个长度继续扫描,否则以(ML-1)为长度继续与字典进行匹配。后者基本思想与前者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匹配顺序从后面开始执行,通过对简介中文字的智能匹配能达到很好的翻译成效。

2.1.2基于语义分析的方法

茶企简介翻译中时常会遇到语义不明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Gao et al(.2005)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中文分词方法,传统的分词方法只是简单地将机器学习或篇章语言学应用于中文分词当中,该方法是在分词的过程中通过句法分析器先对句子的语义及句法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种语用数学框架,在这个框架中词的切分和生词类型的检验能同时进行,最后,该方法认为中文的分词标准不是唯一的,而是存在多重标准和不一样的词汇粒度。现在,该方法已经应用在微软的亚洲研究所开发的适应性汉语分词系统中。

2.1.3基于统计的方法

简介翻译同时也是行业内语言转换的结果,通过建立如Hidden Markov Model、互信息等统计学习模型来提取文本的特征词,由于在统计的过程中存在着共现率高但对关联倾向判定没有意义的词,所以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通常需结合词典法使用。

2.2词性标注

茶企简介翻译中的词性也将它定义为词类,是词汇基本的语法属性。当前,我国茶企简介翻译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汉语是一种较特殊的语言,词的形态变化不多,因此不能通过词的形态来对词的类别进行简单的判断;二是常用词兼类严重,虽然兼类现象在汉语词汇中占的比例很小,但由于它的使用频率较高,兼类现象比较繁多,覆盖面广,牵涉到汉语中大多数词类,因而造成在文本中词类歧义排除的任务量大,面广且复杂多样;三是由于研究人员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在词性划分的标准及目的等问题上,语言学界仍然存在着分歧。接下来用到的中文词性标注规范。词性标注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

基于统计模型的词性标注方法。I.Marshal(l1983)建立的LOB语料库词性标注系统CLAWS是基于统计模型的词性标注方法的典型代表,该系统通过对n元语法概率的优化统计,实现了133个词类标注的合理标注,为我国茶企简介翻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基于规则的词性标注方法。作为一种比较早的词性标注方法,基于规则的词性标注方法的主要思想是根据兼类词搭配关系及上下文的语境构建词类消岐规则。刘开英(2000)依据兼类词与兼类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构造了词类识别规则,对于其中存在的动名词兼类现象,总结出了九条词性鉴别规则。E.Brill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获取规则,它的获取途径是大规模的语料库,该方法为实现茶企简介翻译中基于规则的词性标注系统提供了极大便利。

集统计及规则方法于一体的词性标注方法。周强(1995)提出了一种集规则方法与统计方法于一体的词性标注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对汉语句子的初始标注结果,先对它们进行规则排岐,将比较常见和明显的歧义现象排除掉,然后使用统计排岐的方法,对那些剩余的多类词进行处理及未登录词的词性推理,最后通过人工校对的方式,获得准确率较高的标注结果。

2.3停用词处理

传统的茶企简介关联翻译的主要任务包括词性标注、自动摘要、句法分析和指代消解等,基本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性主义方法,另一种是经验主义方法。理性主义方法主张人的很大部分的语言知识是遗传下来的,是与生俱有的,在具体的自然语言问题研究中,该方法主张建立符号处理系统,由人工整理和编写初始的语言知识表示体系,构造相应的推理程序,系统根据规则和程序,将自然语言理解为符号结构,在关联翻译理论系统中,一般首先根据词法规则,利用词法分析器对输入的句子词汇进行词法处理分析,然后语法分析器依据语法规则分析输入的句子语法结构,最后再将语法结构映射到语义结构(如逻辑表达式、中间语言、语义网络等)。

实际翻译茶企简介中,文本经过分词处理后会出现一些对词汇关联倾向判断没有帮助的词,这些词就称为停用词。停用词通常有两类:

(1)虚词,它们不能独立地充当句法的成分,意义不是很明确,一般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针对茶企简介中常见的虚词,可作、可用经验主义的方法来翻译,也是从假定人脑所具有的一些认知能力开始的,它主张通过建立特定的数学模型来学习复杂的语言结构,然后通过模型识别、统计学和机器学等方法来训练模型的参数,从而扩大语言使用的规模,它是以统计学为基础建立的,因此我们也将它称做统计关联翻译理论。

(2)虽然在训练样本中经常出现,但没有实际意义,对训练样本的关联倾向判定影响不大。例如某茶企简介中的“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精辟诠释,通过关联翻译理论,可以先构建一张停用词表,在分词处理过程中将得到的结果与停用词匹配,若匹配成功,就将这个词去掉,否则就保留下来。

3结语

关联性的大小取决于语境效果与处理努力,对茶企简介的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实用性。然而,相比于国外的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平台,茶企简介关联翻译研究的相对较少。用户发表的评论观点,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了用户对某产品或者是信息资源的态度,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关联倾向,因此关联倾向分析便逐渐成为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热点。通过以上关联翻译理论对茶企简介翻译的分析可以看出,关联理论给了译者很大灵活度,同时也是茶企简介文本关联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对茶企简介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摘要:茶企简介是茶企对外展示的一扇窗口,本文基于茶企简介翻译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关联翻译方法。本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先找准一组褒贬中性词库,然后提取出待测词与词库中基准词词汇的极性义原、词性、其它义原,计算相应的相似度,并分别给出合适的权重值,由此计算出待测词与基准词的相似度,最后判断待测词的关联倾向,希望该方法的提出可以进一步加快中国茶企的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茶企,简介翻译

参考文献

[1]Ernst-August Gut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C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6.

[2]程妍.中美茶企简介体裁对比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69-71.

[3]何文静,王春燕.茶企简介的英译策略与方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17.

上一篇:我依然初三作文600字下一篇:高一新生语文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