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子女小结

2024-07-22

进城务工子女小结(通用8篇)

篇1:进城务工子女小结

东关小学

关于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

义务教育工作小结

为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根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市区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就读工作。

学校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概况:

全校592人,其中随迁子女数342人,农业户籍184人。

一、思想重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校生源中一多半来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因此安排好他们的就读是学校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美丽西安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加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力度。

按照《义务教育法》和区教育局关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就读问题的相关通知精神,我校多次召开行政会议,专题讨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结合学校现有的规模、办学条件,制定出了学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方案。一年级新生招生工作中,在落实本学区内生源数量的基础上,按照“就近入学”原则,招收学区内居住的适龄儿童(按规定,家长要出具五证)。接

收教育局统筹安排的生源,对于插班生,我校本着无条件就近免试入学原则,为农民工减少后顾之忧。着力推进人文关怀,积极为农民工子女营造良好的就学环境。

三、积极帮扶,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

学校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教育和管理,通过大家访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一方面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一方面对学生家长在教育理念、方法上给予帮助指导,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

存在问题:

1.学区内流动人口增加,但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导致接收生源能力受限。

2.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后,导致大班额增加。

2014.10

篇2:进城务工子女小结

帮扶教育工作总结

近年来,进城务工子女备受关注。他们普遍来自贫困落后地区,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薄弱。针对上述情况,我校充分发挥了教育主渠道作用,齐抓共管,着力抓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进城务工子女进行了帮扶教育。

一、学校领导重视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管理的认识。让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多生活在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他们的环境艰苦,缺乏关爱,普遍存在感情脆弱的情况。进城务工子女来到我校,他们渴望能得到老师的关爱,能与同学们平等交流。能得到学校教师的公平、公正对待。

二、把关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通过学校在教师中的宣传和要求,我校教师基本做到了,教师与学生们之间坦诚相待,交知心朋友,基本满足他们的求助心理,对他们在生活行为上存在的不健康、不规范、坏习惯等问题。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学校以开展活动的形势,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努力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培养他们的平衡健康心态。

三、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措施 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群体中,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不讲文明、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校在抓好日常教学的同时,举办各种兴趣活动,开展符合时代要求、儿童心理特征,学生喜爱的活动,如开展文化艺术节、国旗下的演讲等多种形式,弥补他们的缺陷。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言行,清楚地判断是非,真正做到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四、学校开展以“文明礼貌、卫生纪律、两操”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评比,每周为做到好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促进了他们的行为习惯、个人品质、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五、学校教育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主渠道,社会、家庭的配合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我校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教育网络,如观看法制教育图片展、安全教育日活动组织学生集体学习等。我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举行家长座谈会,学校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努力培养家长的现代教育意识,使他们重视孩子良好品质和习惯的养成。学校还重视孩子对家长的影响,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讲给父母听,如环保知识、法律知识等,通过学生的行为使家长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总之,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我校教师们已做到了“关注、关心、关爱”他们,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拓展思路,创新教育形式,为我校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2014.7

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帮扶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部分生源来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切实加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力度,切实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校入学,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进城务工子女进行了帮扶教育。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安排好进城务工子女的就读是学校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做好这项工作也是我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强化措施,切实加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力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校入学,学校认真做好接收就读和教育教学工作。

三、积极帮扶,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

四、定期家访,促进发展。

开学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按计划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的学习、表现情况,自行申请教师家访,使自行申请与整体安排相结合,既体现了家访的灵活性,又体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2015.7

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帮扶教育工作总结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校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比例逐年递增,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部分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较差。进城务工子女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养家糊口,疏于对孩子的必要的生活、行为习惯教育,孩子处于游离状态,必然会导致形成不良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二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值相对较低,重视程度不高,或者缺乏对孩子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致使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与城市学生有较大差距。三是学生心理特征存在偏差。流动人口家庭儿童的一般情绪表现为自卑与自强相结合、抑郁、烦躁、情绪低落、焦虑、孤独。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学校管理工作增添了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感到仅靠学校的力量难以解决,只有把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大局,充分调动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才能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基于这些认识,我们把务工子女教育管理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紧密结合,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区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初步构建起了务工子女教育的长效机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实施。

规范务工人员子女行为,通过编唱“学生行为规范歌”、开文明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礼仪常规、文明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安全防范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使之尽快与其他学生融合,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师生交流谈心,及时疏导解决他们自卑、失落等心理健康问题,消除他们的自悲感,树立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是关心学生的学习。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务工子女学生的基础,作业布置上设立“特色餐”,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学习与行为习惯上的偏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充分展示自我,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努力营造和创设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总之,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努力使所有在读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其它小朋友一样,同在祖国的蓝天下共同成长,为进一步促进全社会管理创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2016.7

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帮扶教育工作总结

安排好进城务工子女的就读是学校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做好这项工作也是我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积极帮扶,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

二、创新教育管理体系,搭建成长平台

流动人口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给其子女更多的关爱,是学校践行“以人为本”宗旨的关键,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为此,我们牢固树立“特别关爱”的理念,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在服务家庭、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努力使所有在读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其它小朋友一样,同在祖国的蓝天下共同成长,为进一步促进全社会管理创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3: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对策

有人这样说过:你想了解中国的国情吗?请走近一个农民工, 走近一个农民工家庭, 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近年来, 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 其子女也进入城镇就读, 这些孩子身上呈现出一些影响健康成长的状况。我们通过对全校398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问卷调查, 对规则意识弱、行为习惯差、自卑粗暴学生进行家访, 发现影响其品德现状的原因有:

1.生活环境因素。这些务工人员自幼生存环境偏僻, 50%没上过学, 具有初、高中文化的不到15%。这些家庭的租住房室内、周边环境较差, 住所不固定, 孩子的生活、学习条件也相对差, 课外读物几乎没有。

2.家庭文化因素。由于文化水平的制约, 这些人员多从事强度大的体力劳动, 他们在时间、精力、教育等方面力不从心。其收入低、言行粗暴、业余时间喝酒和赌博等行为都在侵蚀着未成年子女。

3.成长教育因素。大批的务工子女幼期的被留守, 使得他们的亲情教养和家庭教育存在缺憾, 加之农村学校教育的薄弱, 孩子缺乏有益身心成长的兴趣和爱好, 心灵得不到滋养。

二、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进城务工子女是我国未来的重要建设者之一, 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程度、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潜力,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 品德行为正在养成, 错位的价值观易混淆孩子的是非标准, 荒芜的精神文化更易玷污孩子的心灵。当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地方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 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在不断探索对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农民工子弟小学,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三、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策略

马克思说:“教育之为教育, 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育人先育心。”可见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品德教育, 首先要落在心育上。

(一) 营造绿色环境, 润德无痕无声

1.创建参与互动的校园文化, 育人从感觉开始

马克思的“环境育人”观, 苏霍姆林斯基的“物化”教育, 巴甫雷什中学的“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的理念, 都重在创设一种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育人环境。我们也意识到环境文化应坚持以学生的心灵成长为本, 唯有创设出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参与互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才能化育儿童。我们通过以下六个文化版块, 将学生心灵的悸动、生命的律动、成长的旋律, 深深地雕刻在学校的各个角落。

(1) 生命之本——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 我们血脉中流淌的是几千年积淀的华夏文明, 我们成长的根基就是传统文化, 一旦脱离, 便成了无本之木。我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墙”把《弟子规》全文配上漫画, 图文并茂地呈现;结合德育工作, 开展“孝老爱亲星、团结友爱星、热爱劳动星、勤俭节约星”等认星争优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在参与中完善心灵的健康成长。

(2) 生命之林——师生成长。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们制作了一片与众不同的“成长林”, 每一位教师都是林中一棵正在成长的树, 树上悬挂的“果实”是老师们辛勤耕耘的成果 (获奖成果) 。紧邻“成长林”的是各班的“生命树”, 孩子们把集体取得的荣誉展示在上面。师生每天经过, 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果实, 激励教师成长, 带动学生成长, 以绿色心灵培植心灵的绿色。

(3) 生命之灵——莲心沙池。我们在校园两棵茂密的女贞树下, 修建了两个干湿分离的莲心沙池。依托沙盘游戏, 为孩子营造一个“绿色—自由—安全”的沙世界。孩子们的委屈、苦闷、孤独会在愉快的沙池游戏中消散, 或轻轻地抚摸沙子, 或用力地堆起沙山, 或别出心裁地修建城堡……在触摸沙子时, 不仅仅是身心的感受, 更是生命能量的提炼与释放。

(4) 生命之雅——厕所文化。洗手间是最能体现个人素质的场所。我们挂在厕所外墙的《公民环保行为规范50条》, 以具体明确的行为准则, 指导师生践行环保理念、加强规则意识、提高自身修养。洗手间往往被认为是污秽之所, 我们却在里面悬挂了优美怡人的风景画, 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素质。标语无声, 图画无言, 帮助孩子们将规则内化为自我约束的力量。

(5) 生命之源——阅读长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为生命注入清泉,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意识, 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我们教学楼一层的阅读长廊, 一侧是各种类型的绘本推荐, 有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另一侧是周明星、月明星、校级读书明星, 是大家的学习榜样。教学楼一层至二层的楼梯和廊柱上, 是孩子们的童话世界, 这些唯美、梦幻的图画文字, 激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教学楼二层至三层是“科技与未来”板块, 在科技进步的引领下, 在星球照片的吸引下, 在航天英雄的感召下, 激起孩子对航空航天、宇宙奥秘的兴趣。一层一个主题的阅读引领, 把追求“真善美”植入学生的心灵, 为他们将来能够自主选择正确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6) 生命之绿——生态基地。我们把教学楼后一块一亩多的荒地开辟为综合课程实践基地, 为它起名“绿园”。在绿园里, 我们开辟有藤本植物区、盆景观赏区、花卉区、水生植物区、沙生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绿园文化展示区, 还有学生劳作体验的蔬菜种植区、树木园区、动物养殖区。我们对它的定位是科学认知、普及、体验和感受, 希望花草树木以自然之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2.打造生态灵动的绿色班级, 实践明理树德

陶行知说:“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我们着力打造生态化的班级文化, 根据学生状况, 确立文化主题,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从生态教室、小组文化、书香画廊等方面着眼, 以周队会、月主题开展德育活动, 用班级文化册、学生成长档案等作为德育的有效途径。

(1) 生态教室, 滋养责任心。在班级里, 每个学生种植一盆植物, 或是养殖小动物, 他们每天浇水、施肥、喂养、观察、记录……关注植物的成长、动物的习性。在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 修炼他们的责任心。

(2) 自主空间, 培养自信心。教室的主人是学生, 文化应该由学生创造。学生自己创编班名、班规, 自己确立主题, 如我校的“梅雨花香”班, 围绕“书香”做文化, 开设了“有条不紊”规则提醒区、“花开朵朵”小组竞赛区、“诗香语韵”经典诵读区、“书香致远”读书明星区。其他如“海豚书斋”展示学生的阅读作品;“葵花籽栏”展示学生的名言警句;“放飞理想”展示学生的人生理想;“爬爬榜”展示学生的点滴进步;“青青草原”营造出让学生身心放松的阅览处。教室内外各有一块展示板, 供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作品……灵动、生态的班级文化会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 富有个性的小组文化建设会用文化凝心聚力。一本本学生亲自制作、图片精美的学生成长册、班级成长册, 会给师生多一份温馨、多一份回忆, 成为一股滋润师生心灵的文化清泉。

(二) 开展绿色阅读, 丰富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 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教育信仰的真谛, “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 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 那就是学校”。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 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 都需要孩子慢慢地通过阅读去感知。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形成格调高雅、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是非功利性绿色阅读的目的。

我们学校为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1.根据班级、师生制定分级读书计划, 开展大阅读活动。除了广泛的绘本、童话、文学、科普等阅读, 还引导学生积累古诗、《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 坚持每天中午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2.在各班教室、走廊配图书, 长期为学生开放。每天中午校图书室分年级按时间开放阅览图书, 也可以利用电脑室观看电子图书。

3.学校每期的读书会有展示交流、读写结合、评星等活动, 校园走廊、教室布置的好书推荐、牡丹诗画、阅读小报等文化园地, 培养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我们相信, 有了精神的阳光, 树会常青, 天会更蓝, 地会更绿, 水会更清。

(三) 开辟绿色课程, 创新特色人生

玛丽娅·蒙台梭利说:“如果我们要让孩子幸福快乐, 就应当为孩子建立一个不再压制他们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就是要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 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根据学生状况及成长的需要, 开发了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1.开发活动课程, 培养广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我们认为校本活动课程是实行自我教育的理想媒介, 它的理念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原则是放手、信任、辅助、提升。在社团活动中, 辅导教师只起引导、辅助的作用, 学生拥有最大限度的自主空间。如学生自选团长, 给社团起名、设计徽章、制定规则等, 他们的团队意识、自主精神、管理能力都得到提升。既强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

2.创设实践课程, 滋润心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重视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责任感。只有这些情感的培养才能使道德概念变为信念”。而开设生活化的实践课程, 唤醒孩子的内心是一条有效途径。基于此, 我们毅然放弃区里为我校修建操场的大好机会, 选择开辟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绿园。我们对绿园实践课程确立了四个生命教育目标:

(1) 感悟生命, 学会关怀。在翻地、播种、浇水、施肥中, 体会劳作的艰辛, 认识成长的坎坷, 感悟当下的重要。在看到幼苗遭遇虫害、病变, 无力挽救时, 在埋葬小兔子时, 体会生命的无常。

(2) 阐扬生命, 乐于奉献。在运土搬砖垒花池、兔圈中, 学会了解决困难的团结精神;在观察绿叶花果的状态中, 懂得了“物尽其用”和“各司其职”;在“绿园摄影大赛”中, 捕捉生命的悸动, 阐扬生命的光辉。

(3) 了解生命, 感恩自然。在收获大蒜、向日葵、玉米、红薯、白菜中, 体验到了付出就有收获的快乐;在与同学、家人、社区和福利院老人的分享中, 体会到让他人快乐就是幸福。

(4) 珍惜生命, 乐观进取。全体师生在建设、管理绿园的过程中, 亲身经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漫长”, 体验责任的分担, 感受生命的顽强, 明了人生的价值。

(四) 开设家本课程, 家校齐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性格特质、兴趣指向、意志特征等直接投射了家长的状貌, 所以才有“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个问题家长”的说法。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 也印证了这一理论。

我们认为在对进城务工子女育德的同时, 向其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很有必要。学校定期举办讲座, 邀请专家授课, 引导家长明白孩子的不良根源在家长, 改变自己不读书、语言粗鲁、赌博等不良习惯后, 管理孩子才会有效。教师利用校讯通结合孩子具体问题及时进行沟通, 还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 让“好家长”介绍自己的教育经验。开展亲子文娱、读书活动, 形成亲子共同话语体系。

另外, 家长丰富的人生阅历, 也是很好的资源。我们开办“家长大讲堂”, 邀请家长进课堂, 进行各种才艺、技能、社会经历等交流, 给学生以教育的新鲜感和亲切感。如:三年级学生吕绍玉说:“同学们都说听我妈妈讲课很受益, 我很自豪!”五年级张云腾家长讲的废品回收知识, 极好地指导了学生的环保行动……家长自信了, 孩子自豪了, 对家庭教育大有裨益。

总之, 我们认为对进城务工子女品德的教育, 应该在绿色环境的熏陶、绿色阅读的启迪、绿色课程的引领、家校协同的努力中, 让孩子们用心编织出一张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自由、专注、敬畏、感恩、纪律、反思的美丽的网……

学校为孩子创设互动的文化环境, 孩子必会在互动中让文化在内心生根;学校为孩子提供阅读的精神食粮, 孩子必会在博览中得到精神的充实与滋养;学校为孩子开辟特色的个性课程, 孩子必会在课程体验中形成良好行为素养;学校为孩子开设家本课程, 孩子必会在家长学校的呵护下完整地成长。

篇4:对进城务工子女的人格特征初探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进城务工子女,初中、高中进城务工子女人数为850人,本场职工子弟只有69人。笔者研究发现,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在学习、生活、情感、品德、心理、安全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尤其对其人格发展状况值得我们去探讨。

进城务工子女人格的具体内容,包括人格需要、自我认可程度、学习需要、道德自我评价以及兴趣等方面。我们对本校初一至高三的进城务工子女进调查,共发给进城务工子女问卷981份,获得有效问卷892份。回收率为90.9。调查结果得出:进城务工子女人格有优点也有缺陷。

一、进城务工子女的人格优点

1.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都有较强的亲和需要

根据调查的结果,有三分之一的进城务工子女在亲和需要的高分组,大部分在中等组,低分的只是极少数。他们都乐于结交朋友,对朋友忠诚,尊重朋友和他人,有事乐于与朋友合作,互相帮助,能够与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去年时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他们纷纷捐款捐物。对学校或班级中有病的同学,在感情和行动上给予很大的帮助,我们看到,富有同情心和较富有同情心的进城务工子女占了绝大多数,达到78.5%。

2.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能较好的认可自己,自信心较强

通过了解调查,进城务工子女的自我认可得分还是比较高,说明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有能力考得好成绩,有吸引力,充满自信。而得分较低者,则对自己持怀疑态度,在事情不顺利时,自我谴责,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强。自我认可程度高的应为积极的人格特征,自我认可程度低的为消极的人格特征。总的来说,有71.4%的进城务工子女能很好地认可自己。73.9%的进城务工子女否定了“我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65.4%的进城务工子女否定了“我好像在各处都不起作用”,56.7%的进城务工子女说“我今后充满了希望”等。

3.大多数进城务工子女的道德素质良好

我们对进城务工子女的道德表现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超过半数的进城务工子女在社会道德方面表现较好,主要表现在孝敬父母(72.2%),尊重他人(61.1%),文明礼貌(65.7%),团结(54.9%),助人为乐(54.5%),诚实(56.3%),爱护公物(53.2%)。

4.部分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动机较强烈。

进城务工子女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动机、自我提高动机、报答动机和个人表现动机。其中,认知动机,自我提高动机为进城务工子女内在需要,为积极的人格特征;报答动机为外在需要,但对进城务工子女和社会都要积极意义。个人表现动机指进城务工子女以表现自己、超越他人为学习目的,比如“让同学、老师看得起自己”、 “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或“得到老师的重视”。根据调查,进械务工子女认为学习是“为了报答父母的爱”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将来为国家作贡献”。需自我提高主要是“为将来开创事业创造条件”“很好发展自己”“能在社会上找个好工作”,可以说,进城务工子女的报答动力和自我提高动力较为强烈。

二、进城务工子女的主要人格缺陷

1.较多的进城务工子女期望值较低

在开学生家长会时从对家长的了解到,进城务工子女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值不高,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上大学的学费高昂,大学毕业后难找到工作。其子女成就需要也比较低,42.2%的孩子在低分组,高分组只有10.3%,其余在中等组。从这调查得出的结果,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可能出现异常,并将会变成一大的社会问题。

2.部分的进城务工子女的攻击性比较强烈

进城务工子女一定程度的攻击性倾向。主要表现在态度粗暴,目中无人,我行我素,经常惹是生非,好主动出击,喜欢公开批评他人,好开别人的玩笑,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等。个别进城务工子女因看别的同学不顺眼、听别人的话而打架的现象不少见,偷窃、破坏公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我们认为这是进城务工子女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是我们社会要严重关注的问题。

3.部分进城务工子女存在自卑心理、自我认可存在一些障碍

由于和城市学生相比,进城务工子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城市中又存在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岐视,文化上的差异,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自己的学习又不是良好,总是认为自己和城里的学生在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进城务工子女中完全不满意自己学习状况的39.8%,很满意的只有11.2%,特别不满意自己健康的占13.5%,不满意自己性格的15.3%,以及不满意自己的相貌和形体的为20.2%。这分进城务工子女存在自卑心理,自我认可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没有正确认识自我。值得社会、学校、家庭的深切关注。

4.部分进城务工子女的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调查进城务工子女在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时发现,只有34.4%的进城务工子女在“我在和父母出去旅游时经常和不相识的人闲谈”,进城务工子女在人际交往中的支配性,有32.1%进城务工子女在“我喜欢给别人出主意,提意见、建议”。规范性,在“上学迟到时,我感到不安”占了24.1%。开放性的问题中“我常常能够交上新的知心朋友”只有36.1%。在交往中出现过分自我中心,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态度偏激;总是抢话说,不倾听别人的话等。

5.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的兴趣爱好不够广泛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列出了15种兴趣爱好请进城务工子女选择。结果表明平均每个进城务工子女4.231个兴趣爱好。46.1%的进城务工子女选择4——8种爱好。排在前10位的兴趣爱好依次为:英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美术和唱歌等。这是由于进城务工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进城务工子女在课余时间主要帮父母做家务,父母的成才观念的影响,进城务工子女的兴趣爱好无法培养。

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的素质,而素质包括心理素质中的人格素质,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记得一位先哲说过:“性格决定命运。”人格素质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提升,使进城务工子女都自尊、自爱、自律和自主,使进城务工子女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功能都处在最佳状态,成为一名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新一代公民。

篇5: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制度

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管理制度

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应履行的职责

(一)学校在满足所属区域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后还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要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并及时予以办理学籍手续。

(二)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学校,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不得擅自加收其他费用,做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可酌情准予缓缴或减免。

(三)学校应本着“以育人为本”的思想,维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正当权益。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接受教育、参加团队活动、评优评先、参与文体等各项活动及实行奖惩等方面与我区儿童少年同等待遇。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以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学校要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保障。学校要建立完善保障进城务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的学校,在教育附加费中安排一部分经费,改善其办学条件。同时,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

篇6: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措施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不在流入地,随父母或监护人在流入地合法居住、务工、就业或经商,需接受教育且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可以申请在我校居住地就近入学就读。凡父母或监护人在我村已暂住一年以上,都可以申请在我校就读。进城务工人员应按流入地规定,依法送其随迁子女至流入地学校入学,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一、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并确保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统筹、指导和督促学校就近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各学校不得以如何理由拒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依法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对未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尽快送子女入学。

二、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办理入学手续,为学生建立学籍。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学习环境。外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返回原籍就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并督促学校及时办理入学等有关手续,禁止收取任何费用。

三、优质服务,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公平教育,建立和完善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家庭的联系制度,加强双向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文体活动、入队入团和课外活动等方面与本地学生实行同等待遇。

四、加强管理,统一建籍、统一管理,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各接收学校要及时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学籍,坚持定期上报,做到底数清晰。对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按规定颁发毕业证书。确保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学上,不让一个因父母流动而失学。坚持“均衡分班”的原则,杜绝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现象的发生。

篇7: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关键词 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808(2009)04-0026-03

全纳教育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在教育实践领域,它缘起于世界特殊教育改革,后扩展至普通教育领域,其价值取向是:关注所有儿童的教育需求,关注集体,关注合作。它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和“零拒绝”的原则以及更多地关注和接纳被排斥的人的主张对我们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有深刻的启示。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有人这样说过:你想了解中国的国情吗?请从走近一个农民工、走近一个农民工家庭开始吧!农民工一边连着乡村,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着苦难,一边连着希望;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明天……正是由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如此沉重,以至于思索的心情一直难以轻松。

(一)学校教育机会不均,教育质量堪忧

作为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公平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即教育起点公平,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要求;第二,为受教育者提供平等(即同一水平或同一待遇)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即教育过程公平;第三,受教育者的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等或基本相等,即教育结果公平。“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温家宝总理于2003年教师节视察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打工子弟学校时的题词,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切,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与“可能就读”学校的数量不成比例,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歧视性收费现象比较普遍,失学问题日趋严重。目前,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主要包括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和城郊的乡镇学校。除此之外,便是打工子弟学校,这是存在于国家义务教育体制之外的一种办学形式。打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一般包括:私人办学,不少学校被完全置于追求利润的私人操控之下;许多学校不具备合法的办学手续;主要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收费低廉且方式灵活;教师流动性大,缺乏责任感;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校舍简陋,教学器材缺乏;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指导,学校突发性事件频发。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独编班,这样人为地将城市与农村孩子分校或分班而治,无疑是将他们隔离了,这正是全纳教育理念所提到的显性排斥(身体上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8.3%的农民工子女不喜欢,甚至讨厌北京的孩子,其理由是“他们欺负人”的占26.2%;“看不起人”的占37.1%;有3.1%的来京农民工的子女甚至从来没和北京的孩子接触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项名为《打工子弟择校意向》的调查发现,经济因素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择校的重要因素,但却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他们还面临着与城市文化融合的难题。由于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家庭经济的压力和来自社会的压力,地域差别与成绩不理想的现状,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里更多地选择沉默和独处。而

这则是全纳教育理念所提到的隐性排斥(情感上的)。

(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力与缺失

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进城务工人员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变社会境遇,特别是对改变下一代的命运,普遍持有较高的期望,对孩子们进行全面的、正确的教育,也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但是,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从事的主要是简单体力劳动,工作环境没有保障,工作时间也不固定,经济收入在整个城市生活中居于偏下水平,居住条件及环境普遍较差,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力甚至缺失,在配合学校教育上基本处于受动性位置,教育引导能力不足。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进城务工人员流动频繁,导致其子女变换学校也很频繁。

由于经济、心理、语言、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实际上处于近乎隔绝的状态,人际交往具有相对的封闭性,这就大大影响了他们在文化层面与城市文明的融合。城市居民的自我优越感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误解、偏见与歧视,势必引发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居民的不满与对立,从而加剧二者之间的隔阂与紧张,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今天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就是明天的社会问题,社会教育责无旁贷。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归因分析

全纳教育的核心就是将教育视为个体和社会发展基础的一种承诺。2006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强调:城市公立学校不得向农民工子女加收任何费用,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负责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以全日制中小学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人学。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现行制度的制约

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习者,尤其是那些在传统上被排斥于教育机会之外,或是虽有入学机会却无法接受优质教育的边缘儿童,这种排斥现象导致许多儿童丧失了发展自身能力和改善生活的机会,进而阻碍他们合理参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并作出必要贡献。户籍是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与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矛盾。因为这种管理体制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基本处于“无责任”境地,消解了政府管理、扶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积极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门槛最低的应该是公立学校,而现在一些城市公立学校却以收取高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为名,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拒之门外。而对于他们能够上得起的打工子弟学校,有的流入地政府又往往采取两种极端措施:或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任其自生自灭;或是采取粗暴的全部取缔手段,致使打工子弟学校陷入一种畸形的生存状态。这就相当于政府放弃了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责任,是政府公共职能的一种缺失。

(二)资源与环境的制约

英国全纳教育研究中心编写的《全纳教育指南》认为:“障碍是由学生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其根源在于对差异的无法忍受。”“《全纳教育指南》关注的是学校环

境的改善,而不是学生个人的鉴别。”由于城市公立学校的吸纳量有限,因此,在公立学校辐射不到的流动人口密集区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打工子弟学校,但是,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悖论又始终困扰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必须采取制度化措施,这种教育的财政责任不能仅仅由流入地政府负担,中央和省级财政也要负担相应的投入比例,对流动儿童较多的城市,中央政府应该实施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措施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劳动力流动衍生出的作为社会问题的第二代移民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全纳教育引入中国已有十余年,全纳教育的理念也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全纳教育: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建立全纳教育体系,实现制度性保障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拒绝排斥,强调参与”。尽管质量和效益对于教育而言不可或缺,但这绝对不应成为漠视甚至剥夺个人权利的借口。坚持全纳教育理念,首先必须创造一种全纳氛围,通过集体合作与相互帮助,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满足他们的各种不同需求。并且应给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城待遇”,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融合的全纳教育体系,使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能在就近的学校接受有效教育。

人口流动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历史现象,只有打破教育二元结构,实行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户籍制度,人口的合理、自由流动才有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权利也才能得到真正实现。为了最终建立以纳税人身份为基础的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体制,目前可以建立学龄儿童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作为过渡。登记卡由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和家长三方持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登记检查,并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

同时,还要采取积极措施开通并强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转入城市公立学校以及接受城市初中后教育的“绿色通道”,努力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融入城市主流教育,最终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体现教育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情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因此,必须建立并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扶助制度,对他们进行利益倾斜,逐步缩小其在受教育方面的差距。

(二)全纳学校:创建欢迎所有学生的学校,承认并赞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差异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和固定机构,全纳学校的目的旨在“让学校为所有学生服务”。各级政府应该在接受全纳理念、鼓励全纳的前提下,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认真挑选实验学校,从宏观上给全纳实验提供计划支持,以确保学校接受全纳教育理念,切实执行全纳计划。由政府牵头,教育研究机构与各地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在各地组织培训小组指导实验学校的全纳计划实践。教师培训机构与实验学校密切合作,成为传播全纳实践的地方资源中心。由于全纳计划是在现实的非理想状况下推展,因此凡是赞同全纳教育理念、拥护全纳教育思想的公立学校都可以成为全纳实验学校。

在政府选定全纳学校之后,实验全面铺开。首先政府要在尊重学校自主性的前提下,推动学校进行系统改革,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和评价,通过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班就渎的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其次,要帮助教师树立全纳理念,并提供专业指导与培训,使他们能够承认并赞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差异,充分利用差异资源和学生的多样性自主开发教学策略。最后,要积极争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的密切配合,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

校不断调整全纳实践,成为真正的全纳学校。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校际合作,包括实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以实力较强的城市公立学校为主要责任方,与打工子弟学校“结对子”组成城乡教育共同体,从而构建合作平台,实现共享,创造一定的规模效益,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目标。

“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进而言之,他们为绝大多数的儿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效益。”由此可见,建立全纳学校,对全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意义重大。

(三)重视合作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从广泛的全纳社会观出发,全纳教育主张在学校(教师)、家庭(家长)、社会(社区)之间营造全纳氛围,通过全纳学校实践,最终实现全纳社会,即社会公正、机会均等和民主参与的社会。

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中,社区不仅是一个社会空间概念,而且更是一个文化群体概念,应该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在社区的登记管理制度,由社区牵头为其家长开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

全纳社会观倡导学校发展要以学生为本,并强调家庭与社会的广泛参与,这是一个以信赖为基础的渐进过程,尤其需要边缘人群的加入,加强对教育排斥的监督。为此,我国必须改革当前封闭的学校管理模式,通过法律或法规的形式,保证家长和社会拥有对学校的监督管理权和参与决策权。

全纳社会观要求以更广阔的视野办教育,发动全社会积极承担教育责任。就我国国情而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尤其需要社会的多方面参与,建立多元有效的办学体制,拓宽他们的就学渠道,最终使学校、家庭、社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支持从物质、制度和意识等不同层次构成三维立体网络,形成全纳教育的生态化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着重抓好”的工作中,有一项目是要“认真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

一方面,目前的流动人口数量相当大,但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目前还没有被纳入迁入地或定居地的义务教育体系,有的就读于“民工学校”,有的连这样的学校都进不了。有幸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并读到初中毕业的学生,一般必须返回原籍上高中,甚至连付“择校费”入学也不可能。

另一方面,存在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不胜负担。如深圳,户籍人口只有二百多万,但实际常住人口有一千多万,大多数是外地务工人员。但他们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都留在户籍所在地,并没有随着他们的迁入而转拨到深圳来,上一级政府也没有因此而给予财政补贴。类似的情况在东部沿海大城市、发达地区的城市都存在。

接受义务教育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受教育权的体现,不能因为迁移、进城、居住地变动而受到影响,更不能被剥夺。但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有具体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将国家用之于义务教育的经费,能随着学生实际流动而转移。其实早有人提出建议,给每位学龄儿童发一张“教育卡(券)”,不论迁移到哪里,是临时还是长久,都可以凭卡就学。

有人认为迁出地大多是贫困地区,而迁入地大多是富裕地区,何必斤斤计较这些数量有限的义务教育经费?其实这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贫困地区本身教育经费的不足应该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包括由上级政府和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而且这种经费转移也应该包括富裕地区之间、从富裕地区迁入贫困地区而产生的数量变动。

至于不同地区在义务教育人均经费上的差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难以消除。即使中央政府拨发的经费完全一样,地方政府投入的经费也不会相同。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对迁入较差地区的学生应该与本地学生同样待遇,按同样的标准给予补贴。且不说这些学生今后能在当地发挥作用,即使看成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也未尝不可。

篇8: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

一、探究进城务工子女不良心理问题的根源

1. 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素质参差不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加之这部分学生在原有学校所用的教材不同、教育教学方法各异、课程开设不齐及学习态度不同、学习习惯不适应等原因,所以与本区在校就读学生相比,在行为习惯、卫生意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懒散不听话。这些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2.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薄弱,家庭和学校不能很好地配合。

我校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做的是小商小贩的小生意,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多数临时租房居住,没有固定住所;有的居住地离学校较远,学生上学不便;有的住宿条件恶劣,没有安静独立的学习环境。父母起早贪黑整天忙生计。学校与家长联系不畅通,学生脱离父母监护问题非常突出,上下学往返学校途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没有充分保障。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时很难与老师进行沟通,部分监护人连孩子在学校是哪个班的,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

3. 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城里的生活,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如果长期忽视,就会使他们错过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例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时会出现以下一些心理问题:

(1)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因为自己是农村人而感到被城里学生看不起,觉得城里学生嫌弃他们,在心理上很难融入城市生活,表现得比较孤独、敏感和易受伤害。他们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行事独来独往,很难与他人交往,很少和同学一起玩耍、游戏,人际关系差。即便和教师交往也显得疏离,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甚至持怀疑态度。

(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首先,为自己的父母从事的是最脏、最累的职业而自卑;其次,家乡农村贫穷、落后,让城里人瞧不起,使得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总是低人一等,他们时时为自己是农村人而自卑;最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刚到城市,往往有许多的不适应。语言、穿着都担心同学笑话,总觉得城里孩子见多识广,自己孤陋寡闻,就害怕抛头露面;再加上自身成绩较差,他们为自己各方面不如城市孩子而自卑。

(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教材、进度或语言不同,加之经常性地流动,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致使他们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父母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教育子女,导致成绩不太理想。久而久之,厌学、逃学时有发生,导致恶性循环,成了问题学生。

(4)进城务工子女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体验,会把教师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经常把自己放在教师的对立面上,反其道而行之。当身心体验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调节不了自己的情绪,无法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时,他们就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矫正进城务工子女不良心理问题的措施

1.坚持关爱教育,以情感人,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师要主动接近,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同时从情感上感化他们,对他们多关心、多谈心、多交心,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迅速融入新的学校和班级。教师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交朋友,帮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开展帮扶活动,让他们感受班级的温暖。同时在班级上树立正气,让班级接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进而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处于充满正气、平等的班级氛围之中,内心的胆怯、害怕、自卑将渐渐转化为勇敢、上进等心理品质,自尊心得以保护,自信心得到增强。

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犯一些错误时,老师要做到循循善诱,用更多的爱心和恒心去感化孩子。这时,老师选择谈话、交流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约束,从失误中争取进步。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实事求是地分析其长处和不足,中肯的评价能使学生平静地剖析自身,听从老师的劝诫。

2.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样是民族的希望。

在班级,教师要营造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对所有学生,不论其是城里学生,还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坚持一视同仁,无论学习成绩好坏,无论其家庭经济条件贫富,都有教无类、平等对待。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一切都不如别人;人际关系紧张;语言交流有障碍;对他人持排斥态度等,所以,教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接纳、宽容、理解和关爱的氛围,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人格的尊重、精神的平等和文化的认同,消除城里学生的一些不公正的偏见和歧视。其次,教师要特别重视营造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异乡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和温暖;对于插班就读的进城务工子女,教师要一视同仁,给每个孩子都创造成功的机会,努力使班级中的两地学生能平等相处、互相认同,消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卑感。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在新环境唱主角,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评优选先、文体活动等方面,均做到城里孩子、农村孩子一个样。

3. 教师要积极营造公正、无差别的公平教育环境,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和城镇学生相同的教育。

多数孩子是希望互相交往做朋友的,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班级里,可以开展帮学活动,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建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在排座位时,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班干部坐在一起,让班干部从生活、学习上一对一地给予帮助。老师也利用自修和课余时间,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民工子女所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知足快乐的品质和城镇孩子所具有的勤学守纪、见多识广的优点,可以在学校生活中相互取悦、取长补短、彼此互融,促使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4. 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德育教育,根据他们特殊的个性心理特点,拓宽教育途径,提高德育活动的针对性。

首先,班主任应开展持之以恒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针对他们自由散漫的弱点,依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对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并制定出适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点的良好行为细则要求,作为训练的标准依据;其次,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兴趣、特色活动,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感恩他人、博大宽广的心怀,陶冶良好的思想情操。

5.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期望。

让他们认识到,虽然父母没有给自己富裕的生活,但为了自己能够在城里受教育,他们吃苦受累,毫无怨言。班主任一定要把理解、感恩父母作为班级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让他们珍惜父母和社会为他们创造的学习条件,多学一点,学好一点;有利于他们受到尊重劳动、学会生活的教育;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成长动力。

6. 因人施教,增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习能力。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原有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学习经历等不同,导致他们个性心理具有巨大差异性和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环境的变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存在着自卑、害怕、胆怯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有针对性,需要适合于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学习指导,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因此,抓住个性、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多留心、多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主动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并让同学们了解这一优点、长处和闪光点,及时加以教育和引导,鼓励和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水平上存在的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增强他们的发言机会,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们或在其作业本上写下鼓励的话语,激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从而取得学习成效。

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加强进城务工子女教育,关系到成千上万户家庭的切身利益,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全社会更多关怀、更多参与,多管齐下,进城务工子女才能同所有的孩子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共沐阳光雨露,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综合国力将更为强大,那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话的启示作文400下一篇:暑假志愿者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