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差距

2024-07-13

地区差距(通用8篇)

篇1:地区差距

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分析

本文基于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及成因的分析,对缩小农民收入差距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作 者:唐芳 蔡志 作者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年,卷(期):5(3)分类号:F121关键词:农民收入 差距 成因 对策

篇2:地区差距

夏鲁惠

农村教育涵盖了在农村地区举办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自2003年以来,国家从政策、投入和制度建设方面,着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部免费,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提高了农村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农村教师队伍得到了加强。本文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对我国农村普通中小学教育发展做一个初步的宏观分析。

发展简况

1.小学教育

受学龄人口下降的影响,近年来全国农村小学学校数和在校生数有了明显减少。2003—2010年,农村小学学校数由36.04万所减少到21.09万所,占全国小学总数的比例由84.62%下降到81.93%;同期农村小学在校生数由7689.15万人减少到5350.22万人,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由65.78%下降到53.82%。

通过岗位培训和引进大学生,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新进展。2003—2010年,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由364.57万人减少到319.05万人,但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比例由1.41%上升到15.2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建立,大大减轻了农民家庭的负担。2003—2010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由810.07元增加到3802.91元,增长3.69倍;同期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由60.91元增加到862.08元,增长13.15倍。

2.普通初中教育

2003—2010年,农村普通初中学校数由3.73万所减少到2.87万所,占全国普通初中学校总数的比例由58.47%下降到52.3%;同期农村普通初中在校生数由3160.4万人减少到1784.47万人,占全国普通初中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由47.75%下降到33.82%。

通过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培训计划,农村初中教师资源不足、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得到改善。2003—2010年,农村普通初中专任教师数由157.81万人减少到127.15万人,但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比例由14.28%上升到54.82%。

农村初中生均经费拨款逐年增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2003—2010年,全国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由871.79元增加到4896.38元,增长5.62倍;同期全国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由85.01元增加到1348.43元,增长15.86倍。

3.普通高中教育

由于学龄人口减少和为了提高教育效率,近年来农村普通高中不断撤并,并向县镇集中。2003—2010年,农村普通高中学校数由2288所减少到1428所,占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比例由14.5%下降到10.16%;同期农村普通高中在校生数由210.38万人减少到162.9万人,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由10.71%下降到6.71%。

近年来,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逐年提高。2003—2010年,农村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人数由11.43万人下降到10.54万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比例由59.49%上升到91.5%。

城乡比较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是有形的差距,还体现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诸方面。下面从城市、县镇、农村角度,对办学规模、教师学历水平、办学条件方面进行比较。

1.小学教育

农村小学占据了我国小学教育的主体地位。以2010年为例,农村小学学校数21.09万所,占全国小学学校总数的81.93%;农村小学在校生5350.22万人,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总人数的53.82%。同期城市小学学校数1.64万所,在校生1820.47万人;县镇小学学校数3.01万所,在校生2770.02万人。

在教师学历水平方面,城乡差距明显。以2010年为例,全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955人、本科学历人数48.47万人、专科学历人数178.45万人,分别占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0.03%、15.19%、55.93%。而同期全国城市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4397人、本科学历人数45.65万人、专科学历人数41.48万人,分别占城市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0.46%、48.19%、43.78%;全国县镇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1055人、本科学历人数38.4万人、专科学历人数86.64万人,分别占县镇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0.07%、25.96%、58.57%。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城乡小学经费投入差距逐步缩小。2003—2010年,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86.96%提高到94.78%,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72.95%提高到92.71%。

2.普通初中教育

近年来,农村普通初中与城市普通初中、县镇普通初中处于一种不断调整的格局中。2003—2010年,全国农村普通初中由3.73万所变为2.87万所,在校生数由3160.4万人下降到1784.47万人,下降43.54%;全国城市普通初中由8989所变为7279所,在校生数由1143.94万人下降到1059.02万人,下降7.42%;全国县镇普通初中由1.75万所变为1.89万所,在校生数由2314.08万人上升到2432.42万人,增长5.11%。2010年县镇普通初中在校生数已经超过了农村普通初中在校生数。

虽然农村普通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有了提高,但城乡间的学历水平差距还是比较明显。以2010年为例,全国农村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2542人、本科学历人数69.45万人、专科学历人数54.97万人,分别占农村普通初中专任教师总数的0.2%、54.62%、43.23%。而同期全国城市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1.49万人、本科学历人数56.88万人、专科学历人数11.91万人,分别占城市普通初中专任教师总数的2.11%、80.57%、16.87%;全国县镇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5278人、本科学历人数97.08万人、专科学历人数55.03万人,分别占县镇普通初中专任教师总数的0.34%、62.8%、35.6%。

城乡普通初中生均拨款差距进一步缩小。2003—2010年,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82.87%提高到93.91%,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66.77%提高到95.34%。

3.普通高中教育

由于受高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普通高中在全国普通高中整体发展格局中处于弱势。2003—2010年,全国农村普通高中由2288所变为1428所,在校生数由210.38万人下降到162.9万人,下降22.57%;全国城市普通高中由6300所变为5494所,在校生数由709.1万人上升到858.2万人,增长21.03%;全国县镇普通高中由7191所变为7136所,在校生数由1045.35万人上升到1406.23万人,增长34.52%。可以看出,县镇普通高中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城乡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水平差距逐步缩小。2010年,全国农村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2176人、本科学历人数9.43万人、专科学历人数8677人,分别占农村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的2.06%、89.44%、8.23%。而同期全国城市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3.38万人、本科学历人数51.56万人、专科学历人数1.66万人,分别占城市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的5.97%、91.01%、2.93%;县镇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1.91万人、本科学历人数77.44万人、专科学历人数5.19万人,分别占县镇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的2.26%、91.5%、6.13%。

城乡普通高中教学条件差距明显。2003—2010年,全国农村普通高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19.43亿元变为23.45亿元,增长20.69%;全国城市普通高中由135.41亿元变为199.09亿元,增长47.03%;全国县镇普通高中由85.33亿元变为166.76亿元,增长95.43%。可以看出,近年来县镇普通高中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成效显著。

地区比较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由于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间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下面以2010年各地农村教育办学规模、教师学历水平和2009年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为例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1.小学教育

2010年,农村小学在校生数超过100万人的省份有18个。其中,河南省最多,达到748.02万人。在校生数超过300万人的省份有:山东353.18万人,广东343.15万人,云南313.01万人,河北309.8万人。

地区间农村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差距明显。2010年,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最高的省份是北京,达到65.42%。其他较高的省份是:天津41.44%,浙江36.17%,江苏27.0%,吉林26.83%,青海23.89%,内蒙古23.73%,山东21.27%。专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最高的省份是北京,达到91.26%,其他较高的省份是:青海84.11%,西藏82.54%,上海82.3%,吉林81.33%。江西省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最低,为58.11%。

各地区地方农村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地方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水平较高的地区:北京14011.3元,上海13348.62元,天津7857.03元,内蒙古7054.03元,西藏6804.78元。河南最低,为1935.78元。

2.普通初中教育

在办学规模方面,2010年农村普通初中在校生数最多的省份是河南,达到219.57万人。在校生数超过100万人的省份有:安徽119.11万人,广东109.75万人,山东107.78万人,江西102.72万人。

在农村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方面,2010年各地均达到了96%以上。其中,西藏100%,北京99.64%,吉林99.14%,浙江99.08%,新疆99.13%。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最高的省份是北京,达到94.36%。其他较高的省份是:天津80.71%,浙江78.66%,上海77.19%,西藏74.14%,宁夏73.29%,吉林70.1%。

各地区地方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差距明显。2009年,地方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水平较高的地区:北京21051.6元,上海15902.12元,天津8755.86元,内蒙古7401.34元,新疆7378.88元。广东最低,为2632.84元。

3.普通高中教育

2010年,农村普通高中在校生数超过10万人的省份有:陕西22.88万人,湖北17.67万人,广东15.17万人,安徽12.97万人,江苏11.99万人,湖南10.84万人。

各地农村普通高中发展不平衡,专任教师学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超过90%的省份有19个,其中北京99.48%,天津98.28%,辽宁97.67%,黑龙江97.57%,浙江97.54%,上海97.5%。江西最低,为77.32%。

大部分地区地方农村高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明显低于农村小学和农村初中,地区间差距明显。2009年,地方农村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水平较高的地区:北京20363.67元,上海14411.13元,宁夏7555.63元,新疆6530.23元,天津4946.28元。湖北最低,为1524.97元。

统筹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发展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小学教育重心在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则形成了县镇、农村、城市“三足鼎立”的局面;普通高中教育重心在县镇。目前,各地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正在缩小,但地区间差距还比较明显。在一些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和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还比较差,学生生活条件艰苦,学校布局也面临两难的境地。

篇3:地区差距

1 中国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的现状

1.1 地区差距的现状

东部沿海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70%, 进出口总额占全国90%以上。沿海与内陆的差距, 1978年东部人均GDP是中部、西部的1.49倍和1.85倍, 2000年已经扩大到1.80倍和2.34倍。据《2004中国发展报告》测算, 2001年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信息化指数分别为60.9、53.84和49.85。据初步统计, 2003年,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39%、69%和72%。

1978年, 东北、中部、西部的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东部的0.79、0.45和0.41;到2004年, 该数据变化为0.56、0.41和0.32, 东部与其化地区的差距明显扩大, 其中东部与东北的差距扩大最为明显, 提高28.2%。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地区差距总体上呈不断扩大之势, 由1978年的0.349上升到2004年的0.365, 上升4.6%。

1.2 城乡差距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城乡差距是1∶1.8, 90年代城乡差距1∶2.5, 现在城乡差距是1∶3.3, 我国城乡差距是排世界前三名的。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逐渐拉大, 由1978年的2.6∶1扩大到2003年的3.2∶1。在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中,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又明显低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差距, 二者分别由1980年的1.86倍和2.83倍扩大到2004年的3.89倍和6.94倍。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数据显示, 我国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其比例是3.23∶1, 西部的一些省份这一比例更高, 达4∶1以上。

总之, 中国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是名列世界前茅的。从政府部门到学者都在关注与采取措施应对之。笔者提倡从税收这个路径去探索缩小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 以资达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 因为中国的所得税法存在破口。

2 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法存在破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体现了企业所得税税法的灵活性与宽容性。企业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为25%, 低者免税, 具体条款不一一赘述。笔者在此只想针对部分税收优惠条款补充些看法。

笔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的第四章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存在破口, 亦即, 在现实执行过程中会成为素质不高的相关公务人员为官钻营之道, 以中饱私囊。笔者不是危言耸听, 更不是信口雌黄。譬如, 第四章第二十八条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其中“小型微利企业”的具体范畴没有明码标价, 这可是给执法者做主观题的时候。因此, 在确定小型企业是否是小型, 是否是微利要靠执行税法的税务部门人员去揣度, 而衡量的标准是心中存在的无形尺度。再比如, 第二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 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的, 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笔者对这句话有疑惑, 那就是“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 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企业究竟要与地方分享多少才能减征?分享多少才能免征?没有明确界定。这又是个很有弹性空间的主观题。

在市场经济大浪潮冲击下, 拜金主义到处泛滥, 多少人经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而走向犯罪的道路。比如, 2010年中国司法部门破获贿赂、贪污案例18000多起。这是司法工作者的业绩, 同时也是中国官员的耻辱。司法人员破获案例只是在截流, 而没有从源头上堵住漏洞。中国人多, 素质难免参差不齐。要建全民主与法制的社会, 尽量提升国民素质的同时, 在立法中也要尽量体现法律的规则, 才有利于执法者做到“穷尽法律规则, 方得适用法律原则”。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使其规则化。

3 税收政策地域性差别化

税收是平衡经济的一道杠杆。奥立佛·温德尔·赫尔姆斯 (Oliver Wendell Holmes) 曾经说过, 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因此, 笔者认为中国企业所得税虽然有不同档次的划分, 但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1 完善企业所得税法的依据

确定立法原则时要考虑这样一些关系:①需要与可能;②历史、现实与未来;③客观与主观;④整体与部分;⑤专家与社会;⑥本国国情与全球化。因为法不仅随着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而发生本质的变化, 即使是在同一社会形态里, 当经济基础发生局部变化时, 也会引起法律的相应变化。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及改革开放之后发展的差距,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企业税法的制定要随局部地区不同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另外, “法要具有尊严和权威性, 必须正确反映经济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符合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为了缩小“四大差距”,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政策, 建设新农村等。然而中国的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不但存在, 而且位居世界前列。因此, 笔者盼望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充分利用税收这把杠杆, 从而达到很好地控调国民经济运转的目的。因为“政府购买和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外生变量”。

若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除了考虑立法时要考虑的一些关系外, 还得遵循立法规定的立法原则, 那就是:①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②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③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④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 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3.2 完善企业所得税法的具体措施

笔者建议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标准, 暂时拟定以下税收标准:东部企业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为25%, 中部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为20%, 西部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为15%。这种递减式收税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相符合, 也与中国政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精神相吻合。在确定东、中、西部地区这个大框架下, 城乡企业也采用等差式收税标准, 以相差2%递减。制定同一地区内的企业所得税标准要看企业所在地区的级别。这种地区级别的判断标准部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所定的标准。之所以参照选举法, 是为了使权利与义务对等。具体一点, 同样是在东部地区, 企业若在设区的市与在不设区的市所交纳的企业所得税标准不一样;企业若在县政府所在地与企业在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企业所要交的企业所得税征税标准一个样;企业设在乡与镇所要交的企业所得税标准一个样。一言以概之, 设区的市比不设区的市及市设区、县高一个阶梯, 乡镇又次之。

企业设在自治州、自治县与民族乡就参照其所在地区税收标准来决定征税情况。笔者拟定以下收税标准:企业在东部地区的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市, 就按地区征税标准25%全额征税;企业在东部地区的自治县县城就减免一半征收12.5%。以此类推, 企业在中部地区的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市就按地区征税标准20%全额征税;企业在中部地区的自治县县城中就减免一半征收10%。企业在西部地区的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市里就按地区征税标准15%全额征税;企业在西部地区的自治县县城中就减免一半征收7.5%。再者, 无论东、中、西部地区自治乡的企业所得税全免。以上这些想法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修改意见。

4 税收政策地域性差别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

笔者之所以主张税收地域性差别化, 是为了吸引企业向中、西部地区大量投资, 从而达到缩小地区之间差距的目的。在同一地区中, 企业设在市、县、乡政府所在地, 其所交的所得税不一样, 目的都是为了鼓励企业往县、乡镇里投资。这有利于解决乡镇人民就业问题;有利于繁荣乡镇;有利于减轻农民工大量流向城市给城市的发展造成压力。据有关资料显示, 1990年城市流动人口为3100万人, 1995年为8400万人, 目前估计达2亿左右。这些人吃、穿、住、行、医疗、教育及就业等方面均得不到政府或社会的基本保障, 当因收入极其微薄影响其养家糊口时, 就会去偷抢, 不利于城市的管理。

企业设在自治县、自治乡所交的企业所得税分别有别于其他地方政策, 是因为自治县、自治乡大多数很贫困, 而且人口稀少, 主要在西部、西北部地区。其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尤其如此, 这使得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0%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却要占全国乡村贫困人口的40%。笔者希望通过超低的税收优惠政策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一方面有利于当地人民发展资源型产业, 另一方面是有利于吸引企业往这些地方投资办厂。

总而言之, 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也为了积极履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 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税收调控却是财政政策的外生变量, 若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 可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这有利于建设新农村;有利于解决贫困问题;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这些都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编辑委员会.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 (修订版) 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2][美]曼昆.经济学基础[M].梁小民, 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3][美]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M].张帆, 梁晓钟,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从三组数据看地区差距

——从经济总量看,东部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50%提高到了

2003年的59%,中、西部地区分别由30%和20%下降为24.5%和16.5%;

——从人均GDP看,东部地区人均GDP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幅度进一步提高,由1980年的高34%,提高到2002年的53%左右,而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由1980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和70%,下降为2002年的70%和59%;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进一步扩大,分别由1980年的1.5 1和1.9 1扩大为2002年的2 1和2.6 1;人均GDP最高的省 不包括直辖市 和人均GDP最低的省之间的相对差距由1980年的3.52倍扩大为2002年的5.43倍。尽管按现行人均GDP的统计方法未完全考虑流动人口的因素,但即便是在考虑流动人口因素后,上述趋势依然是成立的。

此外,由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我国区域差距扩大和城乡差距扩大还具有相互交错的特点。

篇5:地区差距

分析

——以陕西省2000—2010年统计数据为例

白凤娇 邵忍丽

 2013-04-10 14:57:12

来源:《农业经济》2012年第11期

摘 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地改善,但也引发了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金融服务体系等的不完善。本文以陕西省2000-2010年统计数据为例,探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导向

推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显著地改善。但客观上也带来了社会经济利益在不同群体之间的重新分配和调整,致使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态势。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也引发了我们对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思考。笔者对陕西省2000-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中国社科院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而从全国各地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是最高的,达到了58.3%。这也就是说,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就越明显。就陕西省来讲,其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西部兄弟省份特别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陕西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

(一)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近年来保持稳步增长

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引导下,陕西省不失时机地抓好经济运行的质量,大中型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全省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近年来保持稳步上升的良好势头(参见表1)。尤其是2002年起我国先后实行“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工程,使我省在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表1 2000-2010年陕西省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

注:2000-2009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来自陕西省统计局统计公报。

(二)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呈扩大趋势

在全省经济水平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仍然很突出。通过表2可以看出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长期以来保持持续扩大的趋势。2010年陕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为11590元,比2000年增加了7936元,是2000年的3.17倍。在陕西10多年来的发展中,党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将2000年来陕西城乡居民收入进行对比后我们就会发现,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总是高于农村居民。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对值稳定

虽然陕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绝对值在不断扩大,但这是在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对值实际变化不大。从图1可以看出,2000年至今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比值维持在4.10左右。2009年达到历史最高值4.11后于2010年又回落到3.82。为了将城乡收入差距相对值控制在平缓状态,陕西省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在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同时控制好城乡收入比值,切实惯彻了中央“城乡统筹”的发展方针。

表2 2000-2010年陕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注:2000-2009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来自陕西省统计局统计公报。

图1:2000-2010年陕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四)城乡居民收入的国内比较

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引导下,陕西省城乡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与全国总体发展水平相比,由于陕西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如图2所示,自2000年以来,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2:20(0-2010年陕西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比较

与全国城乡收入相对差距相比较,陕西省城乡收入比值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如图3所示,2000年至今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尚未达到3.5,而陕西省该指标已超过4.0,世界银行认为,农村居民收入应为城市居民收入的66%或更多一些较为合适,也就是说城乡收入比不超过1.52倍。这说明我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依然很严峻。

图3:2000-2010陕西省与全国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比较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库兹涅茨在分析英、美、德等国家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动关系的著名倒“U”型假说,即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当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水平时,收入差距达到最大并持续一段时间。此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收入差距又会逐渐缩小,不均等程度有所缓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已统分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在经历了70年的努力后,工农收入比才由2.5∶1缩小到1∶1左右。

陕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的人才资本纷纷流入,为陕西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使全省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令人惊喜的“上扬曲线”。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外资的引入往往首先是在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和地区,使得我省经济出现“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从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失衡。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实际上是工业和农业之间关系失调所致。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而家庭经营收入有近90%来自于第一产业。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农业增长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慢于第二、第三产业。又由于城乡居民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农村居民所从事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工资收入普遍较低。其次是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过低。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局面,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政府转移性支付的分享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农村居民享受不到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待遇。这是加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制度障碍。

2、工农业投资比例失调。地方政府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明显少于城市,农业投资主要依靠农民个人的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包括价值流失在内的资源输出大于资源的输入,同时也包括税金、集体承包和集体提留以及各种摊派等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负担过重,这制约了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因而农业投资就难以增加。农业在投资不足的情况下超负荷运转,其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有限。所以,这是导致工农业产值增长率差距扩大,进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近年来陕西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资金需求量也逐步增大。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并未起到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主要是因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信贷业务重点转向中心城市,对农业生产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处于萎缩状态,造成农村资金严重外流。其次,就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来说其发展势头相当迅猛,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复杂。尤其是非正规金融市场利率显著高于正规金融市场上的贷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高利率可能会加剧农村地区的贫困化。

三、缩小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已经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一)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1、推动农村居民城市化的进程。要改善陕西省“二元经济”的现状,提高农民收入,只有通过逐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才能实现。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化水平要达到47%的世界平均水平,需要转移农村人口1.5亿人,如果要将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与中等工业经济发展相应的水平,则要转移农村人口2.5亿人。这说明我国将有大量的农民要离开土地转而成为城镇居民,城市化是趋势但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当地政府要充分考虑进城农民离开土地后的生活保障能力,逐步降低并最终取消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各种壁垒,在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予统筹安排,特别要让农民及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条件和能力。此外,要以城市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为契机,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培训和扶持,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对于西部地区,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非农就业机会较少,农村居民非农工资性收入比重较低。因此,促进人口流动和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最直接的方式。一方面,加大农村教育培训投资力度,逐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与职业技能,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同时也提高农民跨行业、跨区域就业的能力,实现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资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加快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增强其对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此外,做好农民进城就业培训、咨询、介绍和维权工作,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优化农民非农就业环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应关注弱势群体。尽管近几年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涉及人群还比较少,经费还比较低,覆盖面还比较窄,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应有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个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救助。我们要重点关注弱势群体,把老人、残疾人、孤寡人员和其他低收入者作为社会保障的重点,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政策上倾斜。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最低,加大对这些人的社会保障力度将显著提高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三)强化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首先,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如: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贷款等;其次,加大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资源供给,遏制资金严重外流。国有商业银行应在注重盈利性和风险生前提下力所能及地提高支农的力度。最后,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我们应该允许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存在与发展,但必须对其运行和发展加以规范,使非正规金融所承受的风险下降,所要求的回报率降低,使需要该金融服务的农村居民负担减轻,缓和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谷军,康琳,陈荣荣.北京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101.[2]张鹏,袁方.农村金融、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经济问题,2009(8):38.[3]聂华林,翟彬.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西部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9(11):88-89.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项目《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及政策导向研究》(批准号:11JK0078);咸阳师范学院2009年项目《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相关性研究》(批准号:09xsyk216)。

篇6:地区差距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扩大化问题的实证分析与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在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的差距越来越明显,造成地区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地理因素、国家政策因素、产业结构因素、教育水平因素等.对这一问题,既要看到差距存在的合理原因,又要看到差距过大的危害性.通过采取认真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制度改革、放宽人口流动限制、加快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等措施来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

作 者:万海峰 郑艺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27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年,卷(期):24(2)分类号:F127关键词:地区收入差距 扩大化 实证分析 应对策略

篇7:对照先进找差距-学雷锋找差距

找差距2016年第8期

在全县机关建设评比表彰会上,由于我们局在评比中没能通过验收,遭到县长的严厉批评。县长很气愤,点着我们局长的名字说:你回去要立刻对照“四型机关”建设标准,查找一下差距,认真进行整改。一个月不见成效,你就写辞职报告吧!这一兴奋的消息是我今天早晨听说的。

上班的时候我遇到了另一个局的小钱。小钱看着我笑。我问:笑啥?

小钱说:你不知道呀?全县人都知道了。我问:啥事?

小钱就把昨天县里开会,我们局长

被点名批评的事告诉了我。

这事太好了,我太高兴了!

我不是落井下石幸灾乐祸的那种人,但我们局长挨批评我确实很高兴,这有利于他改进工作。

我们局长是新来的。原先在一个乡镇当副职。他到我们局才半年,我们局的工作就一落千丈了:管理混乱、经费紧张、工作制肘,人心涣散。这么说有点笼统,说具体点吧。比如我的电脑坏了,请示修理,办公室的人让问主管领导,主管领导让问局长。找局长又找不到,打电话请示吧,不是说“我在外边开会呢,回去再说吧”,就说“先克服一下,现在经费紧张”。害得我写个材料、收发个电子邮件都得到别的办公室抢电脑。再说,说是经费紧张,局长又换了一辆新车,30万。办公室又重新装修了一遍,招待费与日俱增,职工福利却日益减少。这样的领导县里要再不管一管,我们局真要散架子了。

不过,对小钱说的话我还是将信将

疑。据我所知,县领导从未在全县的大会上如此点名地批评过谁,即使批评也只是“有的局”、“有的单位领导”了事。

一直到下午,我参加了局里的中层干部会议,才确信小钱说的是真事。

走进会议室,我就发现今天的气氛不对劲,往日开会前都有说有笑的,今天却是鸦雀无声。再看局长,他的脸像一团好久没用又被揉成一团的抹布,又抽巴又难看。我就知道小钱说的是真的了。

局长干咳了几声:开会吧。

习惯性地扫了一眼会场,他说:昨天县里开了个机关建设评比表彰大会,十几个局被表扬了,就咱们局被批评了!

局长很严厉地说:全县几十个局,就数咱们局机关作风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在座的都是单位的中层骨干,今天要好好找一找原因,查一查与四型机关的差距。

一阵慷慨陈词后,局长往老板椅上一靠:大家说说吧。

人秘科长看看大伙,又看看局长:局长,我先说说?局长严肃地点点头。

人秘科长挪了挪身子:自从新班子组建后,咱们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像有的同志晚来早走,有的上班时候上网聊天……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妈的,单位都这样了还捧臭脚!人秘科长发言后,又有几个人照葫芦画瓢。

我坐不住了:我也说两句。

也不管局长同意不同意,我自管说下去:我觉得咱们局机关作风差,关键是管理不严,有制度不执行,分工不明确,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局长的身子坐直了:你先等等。我再说一遍,咱们要站在大局的高度,找一找自身工作上的差距,不要从本位主义出发。

我不是本位主义,哪个科室的工作不是全局性的工作?科室工作干不好,全局的工作怎么能搞上去?

局长把脸转向别人:你们谁还说说?

我在前边当炮灰,后边还真有人跟着往上冲。

有的说:职工的利益受到损害,影响了工作情绪。有人说:赏罚不明,干好干坏一个样。

有人说:财经管理不严,铺张浪费现象严重。

这时我发现局长成了变色龙,小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一会儿又紫了。

变色龙局长阴着脸看看表,头也没抬:今天就到这吧,我还有个会。

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呢,局长已走到门口了。开完会,工作照旧,我的电脑还是没人修。几天后,我没事翻报纸,在县报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A局作风整顿雷厉风行,机关面貌焕然一新》。报道说,A局对照“四型机关”建设标准认真查找了职工队伍中存在的纪律涣散、责任心不强、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和部分人存在的船到码头车

到站等思想问题,制定了强有力的整改措施,机关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越看越生气,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三下五除二,把报纸撕个粉碎。

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没到半个月,我们局长又被调到一个更有经济实力的局任局长去了。

气愤也好,不理解也好,倒是多了几分期盼:但愿新局长的到来能把我的电脑修好。

也巧,那天下班我又遇到了小钱。

小钱问我:你怎么搞的?我莫名其妙:怎么啦?小钱说:你们局的“资历老差距大,头难剃不听话”的老科长是你吧?

怎么会是我呢,我、我是那样的人吗?气得我不知怎么说好了。

小钱说:全县人都知道啊!

责编:严 苏 学习先进找差距

XX市人民检察院

关于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 立足

岗位作奉献”

教育活动的安排意见

为大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检察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监督能力,在广大干警头脑中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意识,XX市人民检察院于2016年6月至12月,集中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 立足岗位作奉献”的教育活动,现将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政法工作、检察工作、检察机关党的建设以及全省政法工作、检察工作和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的要求,通过先进典型学习来查找自身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以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切实解决当前检察机关暴露的突出问题,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

二、实施步骤

组织全院党员干部观看电影《村官普发兴》,并撰写心得体会,以支部为单位召开组织生活会展开学习讨论,同时组织主题演讲会畅谈学习感受和体会。

组织学习优秀检察官杨竹芳、明立丽同志先进事迹,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检察院先进事迹及沈浩、梅阳林、郑垧靖、普发兴等先进基层工作者事迹,召开学习先进交流座谈会。

各科室结合岗位特点,就学习活动中发现的自身工作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间的差距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及实施措施,并形成书面材料。

三、相关要求

提高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全体中层以上领导要将学习先进活动作为当前加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开展工作的有效抓手,一方面要带头学习先进事迹,另一方面要切实督促落实各活动任务,达到见成效、促工作的目的。

在此次活动中,要重点学习先进集

体和先进个人对党忠诚、爱岗敬业、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先进、见贤思齐、重在实践、贵在行动,院广大干警要通过学习始终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同群众融入在一起,不怕吃苦,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做工作。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勇于较真的工作态度。树立起科学的执法理念,符合时代精神的执法方式。把处理每一起案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过程,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定目标找差距

找差距、定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公司领导组织我们多次认真学习西南分公司对标课件。使我充分认识到此次学习的目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亦为今后目标的定位有了很好的帮助。

找差距: 首先是要在思想认识上,思想是行动的基础。认识是工作的指南。认识的深度决定工作的高度。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还用些老旧的观念来处理事情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其次在工作中,管理能力、业务水平、管理制度等都还停留在原有旧的模式中,实际开展工作中与有关标准有差距,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小成即满、小富即安。最后在生活中,不能合理掌握业余时间来充实自己工作上的不足,自学能力差。

定目标:

在思想上要不拘一格与时俱进,积极向西南公司的先进理念学习,做到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途径、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要有敢为人先的思想作风。在工作中努力克服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杜绝骄傲自大、不符实际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深刻剖析自己,主动向榜样学习,在缩短差距的同时,超越自我。在生活中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争取一次把建造师

资格证考下来。

篇8:地区差距

东西德统一20年来, 德国联邦政府通过持续的税收补贴、产业转移等政策和措施, 使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东西部经济社会的差距正在收窄。

两德统一时, 东部地区人均GDP只有西部的40%, 而到2009年底, 东部人均GDP已相当于西部的71%。同期波兰等东欧国家人均G D P却只有德国西部的30%。从工业年增长率来看, 过去3年中, 德国东部达7.5%, 而西部只有4.3%。据此, 柏林自由大学的专家克劳斯·施罗德兴奋地说, 德国统一是一个“成功的故事”。

德国统一的狂欢和激情过后, 德国联邦政府面对的严峻现实是, 东西德巨大的经济差距。差距不仅表现为东德民众相对贫困, 东德基础设施落后, 更表现在东德企业现代机制的缺失上。

要使穷兄弟迅速融入大家庭中, 没有什么比直接的经济援助更有效了。德国联邦政府迅速制定了全面帮助原东德地区民众和实现经济转型的一揽子计划, 而支撑其计划的主要资金就是1991年出台并实施的“团结附加税”。个人和企业均是该附加税的征收对象。柏林墙倒塌后的20年间, 依据“团结税”政策, 原东部地区共受益1.6万亿欧元补贴, 用于养老金、失业保险、公共部门工资、修建公路、城市改造和环境治理等项目支出, 这相当于西部各州每年贡献4%的GDP。在“团结税”的滋润下, 东部20%的家庭收入高于西部家庭收入的平均数, 养老金额从1991年是西部的40%上升到70%。据民意调查, 85%以上的德国人认为统一是正确的选择。

根据计划德国的“团结税”要维持到2019年, 届时, 东部地区平均生产力将要赶上西部生产力最低的州, 一个和谐富裕的东部将崛起。

消除地区贫富差距, 如果光靠“喂养”, 容易产生依赖思想, 一旦“断奶”则有可能返回原来的状态。因此, 德国在消除东西部差距的浩大工程中, 注意挖掘东部地区的内生动力, 大力培植新兴产业, 使之成为东部经济的强大支柱。

事实上, 经过20年的经济结构调整, 德国东部正在成为许多新兴产业的全球领军者。比如东部的“太阳谷”已经初具规模, 成为支撑东部经济的一大支柱。这个“太阳谷”囊括了德国东部的萨克森、图林根、萨克森-安哈特三个州。不到10年, “太阳谷”的实力已经十分可观。这里汇聚了近百家太阳能企业, 专注于太阳能研究的机构就超过60家;这里集中了德国太阳能产值的43%, 太阳能板产量的65%, 占全球太阳能板产量的15%。

在众多后来居上的东部城市中, 有着“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和“小巴黎”美誉的德累斯顿可谓风生水起。在前汉堡市长多纳尼抨击德国东部是西部累赘时, 德累斯顿的企业以雄辩的事实予以反驳。今天, 这个西部电视曾经覆盖不到的山谷, 聚集了AMD和英飞凌等一大批芯片公司, 成为全球微电子中心。这样的现象在欧洲是绝无仅有的。德累斯顿所在的萨克森州的半导体制造商和配件供应商雇用了共约1.6万名员工, 扩大了地区就业率, 年营业额达到20亿欧元。

柏林-勃兰登堡州生物技术工业园同样风光无比。这一园区引领欧洲生物科技新潮流, 包括19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和20多家顶尖生物科研机构;拥有6个生物科技园和2个特别实验室, 在基因研究、分子医学、生物信息学等诸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近年来已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德国2009年GDP萎缩了5%, 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却逆势增长, 社会就业也保持平稳。新兴产业帮助东部地区跑赢了经济危机, 也在继续缩小东西部差距。

借鉴什么

中国地域辽阔, 东西部差距甚大。西部地区的国土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的74%, 人口有4亿之多, 聚集了中国75%的少数民族和八成左右的贫困人口。今年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官方数据显示, 10年来, 西部12省市区先后建设了120个重点工程, 总投资约2.2万亿元人民币,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10年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达12%, 高于东部地区的增长;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17.1%提高到2009年的18.5%。取得这些成就, 得益于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英明, 但东西部经济差距依然很大。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称, 2000年, 西部和东部的人均GDP相差7000元, 如今, 这一差距拉大到了21000元。

因此, 要想缩小东西部差距, 必须打持久战。德国经过20年建设东西部差距尚在, 中国搞西部大开发才10年,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关键是, 要像德国那样支援东部建设不动摇。2007年, 德国政坛曾有取消“团结附加税”的噪音, 德国总理默克尔针锋相对地指出, 建设东部仍是联邦政府和西部老联邦州的一项“重点任务”。德国东部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 因此“团结税”仍然有必要保留。社民党主席贝克也认为:“如果放弃每年120亿欧元的‘团结税’, 东部的建设计划将无以为继, 这简直就是倒退。”正是这种坚韧的政策支持, 德国东部才得以持续发展。站在西部大开发10周年的节点上, 我们有必要向德国学习, 增强政策的持续性, 要坚定不移地向西部继续“输血”, 努力缩小东西部的差距。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地区差距】相关文章:

经济增长地区差距07-04

地区收入差距文献综述11-02

地区经济差距的金融分析探讨11-16

对照先进找差距-学雷锋找差距05-25

东西差距05-07

知识差距07-09

待遇差距07-13

比较差距07-24

投资差距07-31

教育差距08-10

上一篇:宁波中小学教材版本下一篇:绝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