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反思

2024-08-22

课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反思(精选10篇)

篇1:课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反思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最后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人体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均衡饮食,什么食物更有利于身体发育,食物会变质,如何控制食物变质速度的基础上,懂得如何通过食物包装上的信息选择食物,《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反思。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观察、比较、分类”。

本节课采用了“自主观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观察、讨论,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

情境导入这一环节当中,通过取材于学生身边事例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的进行做了铺垫,教学反思《《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反思》。在认识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食物多种不同的包装;交流汇总课泌收集的食物外包装上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最关注的信息。这个环节旨在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学会如何获取更多信息,知道合格的产品、安全的食品的含义。了解食品的配料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牛奶饼干的配料,分别找出熟悉和不熟悉的配料,及通过ppt介绍食品添加荆,使学生感受到食品中包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更好地了解食品的结构,从而有目的地选择食物。研究食品的保质期这一环节是教材的重点科难点,学生在合作观察食物并填写记录单并不难,在比较保质期,探究影响食物保质期的因素这一部分学生比较不易理解。因此从包装方法、食品用料、保存方法、食品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使自己更科学合理地购物和保存食物。科学购物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关注食品信息,切实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生活,很好地发挥科学课的真正的教育价值。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

第一个环节在了解包装袋上的信息用了较长的时问。导致学生“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这一活动不够充分。特别是在学生记录了保质期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四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时间过短。由于时间紧张没能充分展开,引发对保质期影响因素的思考,关键处没有很好地点拨,教学难点没有很好地突破。所以这部分的教学可能比较含糊,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篇2:课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反思

付继瑶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在探究储存食物的方法后延伸出来的一个观察活动。

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情,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我对教材作了如下的处理:

1、教材第一部分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这一活动中,我认为学生对分类透明包装和不透明包装一眼就能看出来,以及包装上的信息学生也能很快手机出来,因此我这里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把学生的主题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在观察环节上为了加大学生的深刻印象,突破重点,我采取了先让学生自己去想,回忆我们以前购买的食物包装的信息,在这里也算是对学生之前是否注意包装信息做了活动调查吧。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我设计如下环节: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先让学生同桌之间去指出包装上的配料表去看。然后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了解配料表里面的每一个成分,对于不熟悉的我让学生大胆的去猜想,学生基本上能猜到大概意思。对于乳化剂这个成分学生猜不到,甚至猜错了,这里我没有做出评价而是让这几个不熟悉的配料和作用去选择连线的方法去学习。学生很快了解了它们,再提出这些都是添加剂,过多食用会有损健康。3.在突破难点方面,怎样让学生科学的选择食物呢?我让学生上台从老师带来的食品中去选择,选择完让他去给大家分享他是怎样选择的。对于学生陌生的商品,学生在选择上犹豫了,我立刻询问他们犹豫的原因,分析是不是不熟悉但看着很好吃,再让学生看看有没有添加剂来选择。但是在这里有个三无产品学生没有去选,我也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做过多的说明。

本节课上教学沿着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研究信息——应用信息的程序展开,教学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指导学生利用食物包装提供的信息,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强化学生正确选择健康食品的意识和能力,切实用科学的观念指导学生的生活。将学习的时空彻底留给学生,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整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探索精神。同时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及时追问。

但是这节课也发现一些缺点,我觉得应该做以下的调整。1.开放的教学活动,科学的探索的课堂,学生的回答有时候难以准确把握,造成了教学环节上处理不够细致,小结不够及时反馈。在观察食物的信息活动中,让学生去小组合作,这里处理不够好,没有让学生去读,而是老师读并解释了,学生不是很清楚,这里如果让学生读读,去自己理解一下更好。2.在重点内容里,学生收集信息探究活动这一块给学生留的时间不够充分,没有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只是开放的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之后学生汇报后就草草结束了,学生整理信息体现不够明显,及时去小结包装上通常都有的信息。

3.作为年轻教师,个人基本功还是不够扎实,开课的时候有些紧张,不过在后面教学过程中表现还是比较自如的,个人亲和力强,很快让学生在课堂表现活跃起来了,老师上课的时候也就越来越顺了。

篇3:课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反思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科学课的教学内容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 让学生随着情景, 再现生活或已有知识, 随着情景的深入学习新知识。创设有效的情景能够让学生迅速参与到科学学习中, 特别是在新课引入环节, 教师创设有效的情景显得尤为重要。如在《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中, 导入新课时, 我取材于学生身边的小故事, 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星期天下午, 小明和同学一起去踢足球, 回家时, 口渴极了, 就在附近的店里买了一袋鲜牛奶, 拿来就喝。不料, 傍晚就闹肚子了。学生很快就猜测可能是牛奶过期了。这时教师马上追问:怎样能知道牛奶过期了呢?教师顺势小结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

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该认真、深入研究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现有的内容和结构依照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进行处理, 重组、优化教学内容。例如, 第一次教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时, 我是这样进行的:第一环节, 让学生分小组观察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并记录下来, 再小组汇报, 接着对信息进行分类。第二环节, 全班分小组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第三环节, 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由于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很多, 学生记录要花大量的时间, 因此学生在第一个活动中用时过长, 导致没有时间对后面两个问题进行充分、深入地探究。针对这一问题, 我采取以下策略调整教学:

1. 指导方法, 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指导学生利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可以提高课堂探究的效率。如, 在活动一中, 我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一:观察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以小组为单位, 仔细观察食品的包装 (教师为每一小组提供一种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 , 看看能发现哪些信息, 并把信息填在记录单上, 只要填写关键词语, 然后比一比, 哪个小组发现的信息最多。

我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观察要求, 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观察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 并进行小组间的比赛, 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 也让学生学习的兴致高涨。指导学生用关键词记录的方法来收集信息, 使学生的活动快速、有效;将“信息分类”放在学生汇报信息后, 教师小结并简单介绍信息分类, 然后用课件出示。这样处理可以有效节约教学时间, 空出时间让学生对后面两个问题做比较深入的探究。

2. 自主选择探究问题, 顺应学生需求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有机会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探究问题, 鼓励他们从探究的过程中生发新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第二次教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时, 我把第二、第三环节合并, 提出两个探究问题: (1) 研究食品的配料, (2) 比较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商量,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样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探究学习, 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同时让他们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 并且提出了新的问题:食品的保质期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种全班先分工再合作的方法, 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既赢得了教学时间,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3.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进行科学探究的保障。学生面对有结构的材料, 容易产生自主活动的冲动, 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要注重结构化材料的准备, 既要能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现象, 体现教材的科学性, 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让他们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获取新知。例如, 在探究食物保质期长短的活动中, 我大胆重组实验材料, 巧妙地选择了五种食品 (蛋糕、饼干、鲜牛奶、罐装旺仔牛奶、盒装旺仔牛奶) 作为探究材料, 让学生观察并填写下表:

1.观察、比较:

最早生产的食品是 () ,

最近生产的食品是 () ,

保质期最长的食品是 () ,

保质期最短的食品是 () 。

2.观察、思考:食品的保质期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篇4:《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设计

1.通过观察,了解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并能就有关食品包装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2.能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和分辨伪劣食品。

3.知道一般食品包装的材料与包装方法,知道食品的存储条件与食品保质期的关系,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能科学选择食品。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旺旺雪饼,记录纸。

一、新闻导入

课件展示:过期方便面中毒事件。

教师问:看了这条新闻,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回答:过期的食品不能食用。

教师总结:大家都谈到了食品安全卫生问题。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是怎样买到安全卫生食品的?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同学们还真有经验,一些能直接观察到的食物我们很容易辨别是不是完好,但是一些有外包装的食品,我们就只能通过食物外包装来选择想要的食物了。这节课,我们就对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进行研究。(板书课题)

二、观察食品包装

1.教师:说一说在生活里你们了解到食品包装上有哪些信息。

生:名称、商标、厂家、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

教师:真像大家说的那样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旺旺雪饼”,比一比谁发现的信息多,谁发现的信息与众不同?

2.学生小组观察后汇报:

汇报:名称,条形码,保质期,注意事项,生产地址、电话,产品标准号,营养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存条件,配料。

教师:同学们找到的可真多,你们知道这些信息是什么意思和起什么作用吗?

学生汇报:厂家、地址告诉我们这种食品是哪里生产的。生产日期表示食品是哪一天生产的。条形码可以打价钱。净含量是里面有多少食物。

教师:那么一般食品的包装上有哪些信息呢?我们一起看下面这个短片。

出示短片“国家关于食品包装的要求”。

教师小结:国家对食物的包装有严格的规定,制造商必须按规定正确标注相关内容。我们周围小商店就有一些假冒伪劣食品或“三无”食品,同学们在买零食时要擦亮眼睛哦!

教师:假如我们现在要购买一种食品来吃,你认为什么信息最重要?

学生回答。提到生产日期。

三、研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师: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师:什么是生产日期?什么是保质期?

学生:生产日期表示食物是哪一天出厂的。保质期表示它从生产那天起可以存放多久。

教师:老师课前布置的作业你们完成了吗?请把你带来的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找出来写在记录卡上。

从这些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或者发现了什么问题?

1.小组记录后讨论。

2.学生汇报:生产日期不同、保质期长短不同、食物保存条件不同。

3.你们能找出保质期最长和最短的食品吗?

4.为什么不同食物保质期长短会不一样呢?与什么有关系?

(1)小组讨论:选择保质期最短和最长的两种食品,是哪些原因影响了食品的保质期?

(2)集体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从食品的特点、包装和保存方法、配料等方面去寻找原因。

教师:怎样才能找到答案呢?

学生:到食品的包装上找答案。

教师:观察包装上的信息,比比保质期不同的两种食品有哪些不同?想想食物保质期的长短跟这些不同的地方有关吗?

生:袋装牛奶和盒装牛奶也是因为包装材料不同,保质期才不同。

生:有的食品都用塑料袋包装,但保质期不同,可能食物保质期的长短还和食物本身的特点有关。

(3)小结:看来影响保质期长短的因素还真多。

考考大家:如果同是牛奶,你选择保质期长的,还是选择保质期短的?

老师这里有两袋牛奶,一袋保质期长,一袋保质期短,我们选择保质期长的,还是选择短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短期内食用选择保质期短的食品,长时间食用选择保质期长的食品。通常来说,对于保质期长的食物,特别是储存水分较多的食物,都会在食品当中添加防腐剂。)

四、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

1.教师:我觉得今天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很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刚才大家一起讨论那么多问题都累了吧?这样,我们放松一下,这些饼干送给大家吃,每人品尝一块,边吃边细细品味,这块饼干会是哪些配料组成的?嗯,真好吃,真甜,我吃出了这块饼干里有糖,那你吃出什么了?(学生品尝饼干)

学生回答。

2.教师:是呀!一块小小的饼干就有很多配料。

(点击课件出示配料表)

3.教师:这么多的配料在食物中各自发挥着什么作用?各种添加剂是否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有害的影响?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它们?

学生回答:问大人、查阅书籍、上网查找。

教师:那么就请同学们课后去调查一下食品的配料。

篇5:《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教学反思

这节课由三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二是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三是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初次设计时,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观察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后记录下来,再小组汇报,接着对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全班分小组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而把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这个环节一带而过,只是要求学生课后去探究。因此,整节课给人感觉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分配不太合理,重难点不够突出。学生在第一个活动中观察食品包装袋后记录信息、对信息分类环节用时过长,没有时间对后面两个活动进行充分、深入的探究。针对上述问题,我做了以下调整:

1、将活动一中“观察食品包装袋后记录信息”改成“观察食品包装袋,将你发现的信息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将“信息分类”渗透在学生汇报信息这一环节中。因为,食品包装上的信息都已经清楚的反映在包装上了,让学生将发现的信息一条条记录下来,很费时。学生说比写快,其效果更好。而信息分类不是本课的重点,其标准也很难确定。因此,学生汇报信息时,教师就把课前准备好的信息卡片直接分类板书出来。这样处理可以有效的节约教学时间,空出时间让学生对后面两个活动做比较深入的探究。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和了解食品的配料。我让学生把这两个问题同时进行探究,让他们经历了提出问题——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汇报交流的过程。这种全班先分工再合作的方法,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既赢得了教学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为了让学生对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和食品的配料进行更深入、透彻的探究,我课前做了充分准备,为学生提供了几种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食品包装,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原因。我没有选用教材中提到的婴儿奶粉的包装,是因为这个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般没有购买婴儿奶粉的体验,而在运用知识的环节,创设给患有糖尿病的奶奶选购饼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尊敬老人的、教育。

二、科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篇6:《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自主观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观察、讨论,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

情境导入这一环节当中,通过取材于学生身边事例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的进行做了铺垫。在认识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食物多种不同的包装;交流汇总课泌收集的食物外包装上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最关注的信息。这个环节旨在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学会如何获取更多信息,知道合格的产品、安全的食品的含义。了解食品的配料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牛奶饼干的配料,分别找出熟悉和不熟悉的配料,及通过ppt介绍食品添加荆,使学生感受到食品中包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更好地了解食品的结构,从而有目的地选择食物。研究食品的保质期这一环节是教材的重点科难点,学生在合作观察食物并填写记录单并不难,在比较保质期,探究影响食物保质期的因素这一部分学生比较不易理解。因此从包装方法、食品用料、保存方法、食品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使自己更科学合理地购物和保存食物。科学购物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关注食品信息,切实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生活,很好地发挥科学课的真正的教育价值。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

篇7:课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反思

2.在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中探究影响食物保质期长短的因素和食物中配料的作用,并能根据食物的保质期、配料等信息正确地选择合适的食物。

3.在了解食物包装信息的活动中,与同学合作搜集、分析、处理信息,树立关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每人购买一个自己喜欢的食品。我看了一下,大家都带来了,非常好。(拿起一位学生带来的食品)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带来的是什么食品?

2.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3.食物包装上除了有食品的名称外,还有哪些信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布置学生课前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不仅为探究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而且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利用学生带来的食品,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显得自然、简洁,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探究新知

1.观察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食品,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食品的包装,看看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再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比一比谁发现的信息最多?哪个小组发现的信息最多?

(2)学生小组活动。

(3)学生汇报,师板书信息。

(4)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看来包装袋上的学问可真不少啊!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观察的要求,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观察,获取更多信息。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既进行小组内的信息寻找比赛,也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也让学生学习的兴致高涨。

2.研究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食品配料

(1)如果从健康饮食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购买食品时最应该关注哪方面的信息呢?为什么?

(2)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食品包装上的信息都很重要,可是,对许多消费者来说,在产品合格的时候,大家最关注的还是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食品配料。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这个两个问题。

(3)出示:

问题一:食品的配料 ;

问题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每个小组只选择一个问题来研究,小组小声商量一下。

(5)等会儿研究的时候,要求小组分工合作,仔细观察食品包装,找到相关信息,并进行信息整理和分析,记录员认真做好记录。

(6)请小组长来领取研究的食品包装和记录单。

(为研究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的小组提供的食品是:旺仔罐装牛奶、旺仔盒装牛奶、扬子江袋装牛奶。为研究食品配料的小组提供的食品是:磨堡蛋糕。)

(7)小组活动,填写记录单。

(8)学生汇报食品配料记录单后,教师介绍学生不熟悉的配料。

(9)学生汇报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记录单后,教师小结: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除了同学们刚才说的保存方式、包装方式、配料外,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按照学生的意愿,把探究活动聚焦到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食品的配料这两个问题上,并让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来探究,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为学生选择、提供的学习材料有很强的结构性、典型性、暗示性,体现了材料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有效。

三、运用知识

了解了这么多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我们的饮食不再盲目。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吗?现在我们再一起到超市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小明一家明天要到东湖去游玩,所以小明今天到超市来购买一些食物。)

1.小明到超市买牛奶,应该选哪种好呢?

(出示:袋装牛奶保质期是7天、盒装牛奶保质期是7个月。)

2.小明想买他最爱吃的蛋糕,选哪种好呢?

(出示:两种蛋糕的保质期都是3天,生产日期不同,一个生产日期是2008年5月9日、一个生产日期是2008年5月8日。)

3.小明要给奶奶买饼干,但是奶奶有糖尿病,最好不吃含糖的食物,应该选哪种饼干好呢?

4.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购买到了自己满意的食品,他非常感谢你们。现在检查一下你们自己带来的食品,仔细看看包装上的信息,有没有过期,是否健康安全?

5.今后购买食品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科学购物”,体现了科学课程密切联系生活、运用于生活。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带来的食品,首位呼应。不仅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运用科学知识于生活。

四、全课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科学购物,健康饮食,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教学反思

一、合理取舍,完善教材

这节课由三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二是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三是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初次设计时,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观察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后记录下来,再小组汇报,接着对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全班分小组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而把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这个环节一带而过,只是要求学生课后去探究。因此,整节课给人感觉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分配不太合理,重难点不够突出。学生在第一个活动中观察食品包装袋后记录信息、对信息分类环节用时过长,没有时间对后面两个活动进行充分、深入的探究。针对上述问题,我做了以下调整:

1.将活动一中“观察食品包装袋后记录信息”改成“观察食品包装袋,将你发现的信息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将“信息分类”渗透在学生汇报信息这一环节中。因为,食品包装上的信息都已经清楚的反映在包装上了,让学生将发现的信息一条条记录下来,很费时。学生说比写快,其效果更好。而信息分类不是本课的重点,其标准也很难确定。因此,学生汇报信息时,教师就把课前准备好的信息卡片直接分类板书出来。这样处理可以有效的节约教学时间,空出时间让学生对后面两个活动做比较深入的探究。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和了解食品的配料。我让学生把这两个问题同时进行探究,让他们经历了提出问题——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汇报交流的过程。这种全班先分工再合作的方法,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既赢得了教学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为了让学生对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和食品的配料进行更深入、透彻的探究,我课前做了充分准备,为学生提供了几种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食品包装,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原因。我没有选用教材中提到的婴儿奶粉的包装,是因为这个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般没有购买婴儿奶粉的体验,而在运用知识的环节,创设给患有糖尿病的奶奶选购饼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尊敬老人的教育。

二、科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篇8: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添加日期:2016/3/15 12:19:56 点击率:447 来源: 录入人:吴王不凡

苍南县宜山镇第一小学 陈静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当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食物的营养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以及食物的不同变化之后,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和经验。但是面对丰富的食物,有什么办法能够快捷地了解到它的多方面信息呢?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常见的食物包装,知道食物包装上的主要信息,初步了解食物的配料,学会分析食物的保质期,能科学地选择食物。

四年级的学生从三年级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些观察活动,掌握了一定科学探究学习的能力,另外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开始关注,积累的生活经验也较多。但往往学生关注的内容没有进行过细致入微、深入的研究,并不能发现生活中一些熟识的事物中有着有意义的学问。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技能,通过食物包装了解食物信息,也会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提供帮助。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这种食物的有关信息。2.观察配料,了解它对人体健康安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等信息,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2.在交流过程中,促进思辨能力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思想,会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食物.。2.增强关注食品安全的意识。三.教学重点

观察、收集、整理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四.教学难点

会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及影响保质期的因素,学会正确选择合适的食品。五.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无外包装的饮料、几种食品添加剂及白开水、“食物小超市” 学生实验材料:活动一材料(牛奶饼干外包装、营养快线饮料外包装),活动二材料(旺仔罐装、旺仔纸装、一鸣牛奶、旺仔奶糖)、科学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猜测,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用黑色不透明袋子包着的“不明实物”)

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了一个礼物,可能是什么?需要怎样才知道?(学生尝试用摸、闻等方法猜测,但不确定)2.下面我把它拿出来,确定是什么了吗?

(对于没有包装的饮料,学生依然猜测,不能确定)追问:不能确定是因为它缺少了什么?(包装)师:包装上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的信息。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板书课题)

(二)收集信息,重构概念

1.食物包装上有哪些信息呢?展示交流学生对“食物包装上信息”前测的记 录。

2.师:除了黑板上的这些信息外,还有哪些信息?现场验证!3.探究一:收集整理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活动要求:每组1人1张食物外包装纸,找一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并用 红笔在外包装纸上快速圈出黑板上没有的关键信息,组内交流汇总。如:

设计意图:本活动是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课前前概念调查,发现学生对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已经知道的很多,而且平时我们购买食物也只需关注包装上的部分重点信息。在本活动中,我没有让学生去摘记收集包装上的信息,而是采取用红笔圈出前概念中没有的信息的方式,这种方式更高效,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去探究不知道且更需要了解的活动中。

4.全班交流整理信息:

(1)小组汇报补充黑板上没有的信息。

主要信息:食物名称

贮存方式

生产日期

保质期

净含量

营养成分

配料 图案标志 生产厂家信息

(2)哪几种信息你不了解的?(实物投影结合PPT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如图案标志:xxxx

等)

(三)研究信息,联系生活

【过渡】看到这么多信息,老师想起一件事。老师家附近的超市昨天正在进行促销活动——牛奶买一送一。老师一冲动,也买了。临走前,营业员温馨提示我,回去先喝送的那箱牛奶,为什么?

设计意图:因本节课活动较多,同时又跟生活联系密切,故选取“老师逛超市买牛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节课,将各活动(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的探究和应用,以及配料的探究和应用)串联起来,体现“科学源自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1.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的探究和应用

(1)引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推算到期时间

预设:快过期了„„

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它会不会过期呢?(保质期)追问:只看保质期吗?(还要看生产日期)师:你们会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吗? PPT出示超市送的牛奶包装纸(放大),请生推算到期时间。

(2)比较几种食物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① 出示四种奶制品:旺仔牛奶(罐装),旺仔牛奶(纸装),一鸣鲜奶,旺仔奶糖

问:同样都是奶制品,你觉得它们的保质期会一样吗? ② 探究二:比较4种奶制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记录

③ 交流汇报4种奶制品的保质期并推测影响保质期的因素。

在这环节,要求小组在汇报时要有证据意识

(参考:我认为保质期的长短与„„因素有关,证据是„„)师生互动总结影响食物保质期的几种因素:

A.包装和保存方法不同(证据:旺仔罐装和纸装保质期的比较); B.食品特点不同(含水的多少)

(证据:固体奶糖和液体牛奶保质期的比较); C.食物配料不同(防腐剂)

(证据:鲜奶配料只有一种,其他牛奶配料多种)。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主线是牛奶,且所选四种奶制品代表性强,具有结构性,将它们两两比较,可以将影响奶制品保质期的四种因素推测出,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汇报环节,采取让学生用手上的证据说话,是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实证意识,而不是凭空猜测。

2.配料(食品添加剂)的探究和应用

【过渡】老师购物还有一个习惯,看看包装上的配料表,不看不知道,一看这么多配料……(PPT出示所买牛奶的配料表)这么多配料哪些是你知道的?作用?

(1)生结合前面学到的营养成分简单阐述配料表的几种成分及其作用,并指出不熟悉的食品添加剂(占据大部分)。

(2)师:这么多的成分都是食品添加剂,知道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吗?老师也带来了几样食品添加剂,我们一起来见证食品添加剂的神奇魔力吧!

(3)师生互动实物演示:如何将一杯白开水变成一杯橙汁

(手拿新出炉的橙汁)师:现在你知道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了吗?

师生互动小结:食品添加剂主要用来改变我们食物的色、香、味,以及延长食物保质期的作用。它们并不能增加这杯饮料的营养价值,过多的摄入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

设计意图:由于六大营养及其作用在本单元第二节中已有详细探究,故本节课只让学生简单阐述,而食品添加剂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但是孩子们并不了解的配料,因此在本设计中我改变以往的说教方式,而是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让白开水变饮料的直观实验演示,带给学生更强大的感官冲击,也是本节课学生最惊叹的一个小环节。由于很多学生喜欢购买添加各种添加剂的“垃圾食品”,希望这样一个小小的活动能对他们的科学购物有一定的正面影响意义。

(四)模拟购物,实践应用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根据食物上的信息进行科学地购物了吗?

2.出示“小超市”(食物均源自学校外小卖部学生经常购买的零食,含部分三无产品、过期产品、有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等),今天老师请几位同学来我的“小超市”关顾一下,挑选购买食品。

3.请一些“小顾客”上台购买食物,教师追问原因。4.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以后购买食物时会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整节课的探究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的购物小要点,但当老师提供他们平时经常购买的小零食时,部分学生可能又难挡美食的诱惑,忽略了包装上的信息。通过这个小小的购物环节,对孩子们平时的科学购物有一定的正面指导意义。

七.作业设计

研究家里的各种食物或药物的包装上的信息,并清理其中的过期食物或药物。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科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在校内和县里均开了一次研讨课,经过多次试教,最后定稿如此。以下是我的几点教学反思:

1.内容的选择。本节课内容较多,充实丰富,如何从这么多内容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显得尤为重要。在最初的试教中,本人将很多时间放在收集信息中,通过课前前概念调查,发现学生已经知道很多信息,若将时间花在已知的内容上就显得避重就轻。如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的思维和知识层面都有所发展,是本人在多次磨课中思考的,最后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将收集信息的环节精简,并选择保质期和配料中的食品添加剂作为本节课探究的重点信息。

篇9: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评课稿

群贤小学 范海红

吴老师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们在探究储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来的一个观察活动,也是学生对前面所学的食物营养成分和营养要均衡以及食物变质等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教学中,吴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材料设计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在这一整节课中,吴老师通过有层次、有先后地出示材料,利用材料引导教学,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再用学到的知识去指导生活。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这节课是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编排的教学课题,主要通过观察食品包装袋,获取食品的相关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加强关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识,提高选择食物的能力。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师生、生生互动和谐,充分体现了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2.教学思路层次清晰、环节紧凑

本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信息”这个词展开的。1.先是找包装袋上有哪些信息,2.接着利用信息来剖析症结问题(即影响食品保质期长短的因素可能有哪些?),3.最后利用信息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全部教学活动在编排组合、各活动间的连接过渡等都非常流利顺畅,连接奇妙,全部课堂教学保持了良好的整体性。3.课堂中,师生共生互长

在课堂上吴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注重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成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师生在互相激活,互相悦纳中共同生成了课堂的精彩。如老师给学生介绍自己准备去旅游2周,请学生帮忙选择带哪种牛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活动中增强了师生的情感,起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思维是活跃的,情绪是饱满的,他们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感悟到了课堂生成的精彩。

教学永远是缺憾的艺术!不管老师的预设有多充分,准备得多好,课堂却永远像雾里看花,无法捉摸。本节课也有值得商榷的问题:

教学结构安排还可以更紧凑,部分教学内容可以优化。例如对于第一个活动包装袋上有哪些信息,后续的拓展可以简单讲解,这样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在完成最后一个活动。老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时或当课堂回答特别精彩时,可以适当的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更好的坚定学生的信心,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10:《包装袋上的学问》教学反思

2、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注重讨论研究,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周老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重点探究了包装袋上的商标、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因为这对于学生生活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通过设计“鉴别食品包装袋活动”,引发生活情境问题,让学生置身其中,去判断、去选择……加深学生的体验,将做一个聪明消费者的教育潜移默化。

3、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陶行知“生活即德育”的思想是指导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周老师努力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寻找教育教学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点,探寻教育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实践中来、社会中来,最后指导学生更好地回到生活中、实践中、社会中,回到生活的本原中去。

4、温馨提示突出重点。本节课增加了温馨提示,这个环节在我们研讨的时候是没有的,但是我认为这几个温馨提示更能突出本课的重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能够很好的掌握购买商品时应该注意包装上的标识要齐全,并且知道要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度高的商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教学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时间的把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此方面应该加强。

上一篇:如何号脉企业组织结构下一篇:物流师资格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