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新课改的认识

2024-07-18

浅谈对新课改的认识(共8篇)

篇1:浅谈对新课改的认识

课改心得--浅谈对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在研讨热潮中,一项对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已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这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我们这场讨论中得以获得科学共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中小学音乐课程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

首先应该从课程内容谈起,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观念,即是课程内容强调系统和规范,不成熟的内容是不能进入课程的。我们的课程强调的是打好学科的基础,强调学科基础中的原理部分。因此,我们是教所有人按同一种方法做同一种事情。老师讲,学生去操作,强调的是记忆、模仿,重现书本知识的间接经验,强调学生听讲与接受。几十年来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记忆、接受、模仿的学习方式,教学宁可要若干个知识的结论,也不愿意要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一种“唯书、唯上”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影响了人的一生。这是目前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西方课程关注做人的基础、生活的基础。西方课程强调理解和创造,强调实践活动,强调直接经验,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强调合作学习;西方人也有原理,但他们强调的是从生活中理解原理.强调学科中应用的部分。他们学原理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原理,寻找原理。他们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获得知识。也许时间不够,也许最后没有形成共识,但过程的教育价值比结论的教育价值更为重要。二十世纪初教育追求的第一价值是知识拥有的多少;二十世纪中叶随着苏联卫星的上天导致国际教育和科学的变化,国际教育的改革运动引起人们的思考;二战后随着计算机的产生,知识的更新极为迅速,在学校时间内获得的知识是极为有限的。因此,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姿态,使得课程内容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及时予以调整,强调应用和生活,这个问题应该值得我们思考。

对于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我们要从重视学生学习的心理研究开始:正如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如果没有精心建立一个真正的儿童心理或心理社会学,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方法,新方法的存在无疑必须从建立这样一门学科之日算起。”纵观本世纪重大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建立在研究儿童心理基础上的。而音乐学科中音乐学习的心理研究可以说在我国还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土地。这种滞后直接影响了目前音乐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即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有碍于二十一世纪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前景。

课程内容只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部分,是根据教学目的来组织的,呈现一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是供教师和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材料,并不完全等于教学内容。因此,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对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和改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改善学习方式。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还是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和实践过程,构成教学方式的思路为,不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参考建立当代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基础上的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学习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教学形式。如目前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创设和开发的教学形式有:发现式、情境学习式、范例式、问题解决式、资科研习式、课堂讨论式、合作学习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式、辩论式、分层自学指导式、角色扮演式、群体调查研究式、掌握学习式等等。其中分层自主学习式是利用编制“人机交互”型的多媒体,由学生自己操纵计算机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的设计、大量资料的“引入”、“帮助”等手段,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形式。学生喜欢的是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例如:1.配合教学以各种形式欣赏听音乐,2.配合教学搜集音乐资料;3.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4.希望不是老师一人讲,学生也参与教学;5.教师参与活动,如角色扮演等;6.研究音乐材料,进行间题研究式学习等等。音乐课程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音乐,领悟音乐和人生。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用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冲击陈旧的教学方法,加快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是我们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美国教育家弗雷塔科说过一句话:“只有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的时候,教育才有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愿此言作为共勉。

当然,当前这次大面积而迅速的课程改革实验对我们来讲还有些不太适应,课改的某些理论还不十分成熟(如,课程标准正在征求意见进行修订),对于教学中某些问题还显得模糊和茫然,在一些操作层面尚存在着和理论相脱节的现象,甚至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

1.课堂是越“活”越好吗?

2.表扬是越多越好吗?(程式化和庸俗化的现象)

3.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问题(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要赋予它新的内涵。如必要的识谱教学的必要性和唱歌方法的习惯性培养等等)

4.学科综合的某些问题(顾彼失此的现象)

5.音乐课的音乐含量的问题(音乐课应以声响为载体,以音乐审美活动为核心)

6.如何看待主导与主体的问题

7.音乐教师自身对音乐的情感有多少的问题(只有在教学中授课者以自己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和表现才能与学生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和美的真谛。)

面向21世纪,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涉及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和贯彻音乐课程的新理念,不断探索、总结音乐课改实验的规律和经验,经过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音乐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篇2:浅谈对新课改的认识

通过本次培训,我了解到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历程、新的教学理念、此次新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和主要变化。具体学习情况如下。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本”。新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多阶段性的成果,如学习方式有了新的变化--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如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发展性评价、学生品德教育---文明史观、人格教育、公民教育、校本教研、教育叙事、教学设计等,涌现出了很多改革的先头兵,许多优秀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更新自身教学理念,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等等。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新历史课程的实验过程中,广大历史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逐步接受并不断深入理解,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地更新教学观念,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我对新课改的理念也是逐步接受、不断深入理解,积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更新教学观念,尝试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比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可见,感知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环节。学生怎样去感知、体验历史呢?通过实践,我觉得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去感知历史。我的做法有:借助历史图片、实物、模型,再现历史情境,还有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彩陶、制作纸张、画历史地图并结合地图讲历史等等。把历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开展专题探究、实地考察

等活动,创设课外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而复杂的学习资源,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选择,给学生提供表现创造性的空间。等等。但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并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并没有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等等。

此次培训体会最深的是“评价须以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另外,在评价的设计上,分别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部分提出了要求。在“评价建议”中,新课程标准不再根据教学阶段性将评价分为课堂教学评价、单元教学评价、学期教学评价等,而是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将评价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类型。并列出了一些评价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纸笔测验、教师观察、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等。

1.关于“知识与能力”的评价。新课标集中阐述了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评价什么、依据什么评价的问题。评价什么?首先要评价“学生对有关史事、概念、观点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评价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判断、分析、论证和解决的水平”,前者主要体现知识掌握,后者主要体现能力提升。依据什么评价呢?课标进行了

明确的规定:即以“各学习板块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为标准”。我们以为:在确定知识与能力的评价目标时,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课标规定的层次要求,如课标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运用”等行为动词,就代表了不同的层次要求;其次,知识与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知识的获得必然伴随着能力,而能力的提升也有赖于知识的积累。所以确定评价目标也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引导并考查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于提高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怎么评价?这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教师的问题。在新课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明确强调三点,一是在对过程评价时应坚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历史的感知、理解、探究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评价;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包括认知发展水平以及情感、态度、意志、信念等方面的进展,总之,是发现并鼓励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全面进步。二是明确指出在对学习方法评价时,要做到对学习方法的评价与对知识与能力的评价结合;对历史学习方法的运用程度的评价与对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评价并重。三是提倡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并以定性评价为主。对于教师来讲,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更多的要采用观察的方法,应及时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注意评价信息的收集;再有就是应设计适宜、必要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搭设表现的平台;合理的学生活动的评价量规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保证评价能有效、合理进行的必要条件。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新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两点:一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和把握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观点、信念上的变化与发展的趋向”。这一阐述主要解决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内容和指向,以及评价原则。二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这一阐述明确了评价类型,即适合在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中展开。

此次新课标对“学习评价”坚持的原则和价值取向分别是:

第一,坚持教-学-评三位一体,教、学、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也就是说,教师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业评定的过程。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研习资料、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时,如果只是学生活动,教师没有就如何评价学生活动作出评价设计,学生的出色表现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差错得不到及时的提醒与校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热情与动力。

第二,坚持整体、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表现。(1).要从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历史知识与能力,还要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2).不仅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历史知识和能力,解决学科内的问题,还应该检测学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能力,以达到“以史为鉴”,增益智慧的作用。(3).在学业评价中应注重学生历史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特别是历史学习过程的评价。

第三,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家长甚至是关注教育的社会工作者,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评定仍起核心作用,但也特别强调学生主体的自评与学生主体间的互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第四,实现评价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根据学习任务灵活选择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依据纸笔测验的成绩,还应包括对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等活动的表现评定。

第五,实现评价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给予学生参与、修改的机会。一是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不但有权明确评价的目标,还应有机会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主动参与评价信息的收集和评价结果的交流,真正成为评价过程的参与者;二是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评定结果(极为重要的终结性评价除外)不满意,在不违反公平性、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调节、补救等活动,第六,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作为评价主体,学生在参与评价中主动将自己的学习效果与学业标准相对照而进行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自己到底期望从学习中得到什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上取得的成绩获得成就感,对自己的弱点有客观的评价”。促使他们更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能自觉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判,总结经验教训,并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

综上所述,学习评价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以学生发展为评价设计的出发点,坚持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

篇3:浅谈对新课改数学教学的思考

数学教学的功能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实践性, 数学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它是生活的反映, 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生活, 且高于生活。数学的不断进步, 会越来越明显地促进时代的发展, 在生产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是精神功能, 它与思维紧密联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能够展现人们的思维过程, 可以开发智力, 挖掘人的潜能,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它启示人们思考问题的方法, 使人们思考周密, 逻辑性强, 为人生的发展做好铺垫, 成为人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数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 学生可以尽情遨游在数学的王国里, 进行富有乐趣的学习活动, 用心去理解, 用心去感悟。传统的数学教学, 使学生远离生活, 内容设计枯燥乏味, 再加上机械的教学方式、单调的数字游戏, 很多学生失去了兴趣。数学学习的范围是广阔的, 可以延伸到学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可以让学生去体验生活, 从生活中获取学习体会, 锻炼思维, 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既然数学来自于生活, 是生活的再现, 那么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积累生活的经验, 从积累的知识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真正体会到数学和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并不在于量的多少, 而在于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活跃他们的思维。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加强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用新课程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体验是一种经历, 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 是对生活的一种真实体会和感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感悟。学习数学离不开对知识地感悟, 它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意识形态, 是连结感性与理性的心灵之桥。学习知识没有感悟, 那学到的就是僵化凝固了的知识, 学到的理论也不能指导实践。所以,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激发学生感悟方面应该注意以下方法。

(一) 创设教学情境, 在情境中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给我们广大教师点明了方向。生动具体的情境就是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情境。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保持学习长期的有效性;现实的教学情境就是让问题来自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体会数学的魅力, 从中理解数学、感悟数学、运用数学、真正学到解决的方法。

(二) 加强生活积累, 在积累中感悟

先有所感, 方有所悟。生活处处有数学, 学生应该重视生活积累, 只有重视积累, 才能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 进而形成感悟。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积累, 不要一开始就将具体知识抽象化, 感性的知识理性化。因为学生年龄的原因, 理解程度低, 对抽象的概念和理性的知识不能理解, 教师过多的讲解可能使学生更加不明白。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感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真谛。

(三) 重视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感悟

不同的人, 由于经历不同, 家庭环境有异, 在智商方面也存在差异, 其对数学的悟性自然也就不同。因此, 在教学中, 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差异就会很大, 有的思维活跃, 经常产生奇思妙想, 有的是反应平淡, 毫无想法。对此,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碰撞出的火花, 对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要加以正确引导, 矫正错误, 为其明确正确的思维方向, 使每一个学生思路清晰, 思考问题连贯, 能够真正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 不能仅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方式去完成。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在使用教学素材时要与生活联系, 力求新鲜。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技术方面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尤其是多媒体的利用, 可以大量展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 可以通过学生的演示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比如,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图像变化, 而这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使图像生动化, 这样教师无需多讲解, 学生自己就可以感悟到数学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 它的优越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篇4:浅谈对新课改数学教学的思考

数学教学的功能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实践性,数学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生活的反映,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数学的不断进步,会越来越明显地促进时代的发展,在生产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是精神功能,它与思维紧密联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能够展现人们的思维过程,可以开发智力,挖掘人的潜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它启示人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使人们思考周密,逻辑性强,为人生的发展做好铺垫,成为人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数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学生可以尽情遨游在数学的王国里,进行富有乐趣的学习活动,用心去理解,用心去感悟。传统的数学教学,使学生远离生活,内容设计枯燥乏味,再加上机械的教学方式、单调的数字游戏,很多学生失去了兴趣。数学学习的范围是广阔的,可以延伸到学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及各项活动之中,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可以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学习体会,锻炼思维,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既然数学来自于生活,是生活的再现,那么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积累生活的经验,从积累的知识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真正体会到数学和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并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活跃他们的思维。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用新课程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体验是一种经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是对生活的一种真实体会和感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感悟。学习数学离不开对知识地感悟,它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意识形态,是连结感性与理性的心灵之桥。学习知识没有感悟,那学到的就是僵化凝固了的知识,学到的理论也不能指导实践。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激发学生感悟方面应该注意以下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给我们广大教师点明了方向。生动具体的情境就是宽松、和谐、愉悦的学習情境。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保持学习长期的有效性;现实的教学情境就是让问题来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魅力,从中理解数学、感悟数学、运用数学、真正学到解决的方法。

(二)加强生活积累,在积累中感悟

先有所感,方有所悟。生活处处有数学,学生应该重视生活积累,只有重视积累,才能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进而形成感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积累,不要一开始就将具体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因为学生年龄的原因,理解程度低,对抽象的概念和理性的知识不能理解,教师过多的讲解可能使学生更加不明白。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感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真谛。

(三)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

不同的人,由于经历不同,家庭环境有异,在智商方面也存在差异,其对数学的悟性自然也就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差异就会很大,有的思维活跃,经常产生奇思妙想,有的是反应平淡,毫无想法。对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碰撞出的火花,对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要加以正确引导,矫正错误,为其明确正确的思维方向,使每一个学生思路清晰,思考问题连贯,能够真正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不能仅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方式去完成。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使用教学素材时要与生活联系,力求新鲜。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技术方面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尤其是多媒体的利用,可以大量展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通过学生的演示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图像变化,而这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图像生动化,这样教师无需多讲解,学生自己就可以感悟到数学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它的优越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并且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要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去思考和探究。只有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才会主动学习数学,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会充满生活的魅力,才会多姿多彩。

篇5:浅谈对高中新课改的感受和认识

新课改在本地实施已有一年多,在这一年的教学时间里只能说是在摸索中度过。我是在农村基层工作的教师,就我在一年内的教学谈谈我对新课改的感受和认识。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由于教材的改版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课时的改变。原来教材是三课时的内容改为一个课时,这在教学中往往出现时间不够用。如果按新课标所要求的一一去讲解,那么就得用2个课时。而且由于信息量大,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及时消化理解。我在课后总结了一下,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之一是我没有从根本上领会课改的精神,原因之二是将以前初中所学的历史知识又重复的去讲解,浪费了时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不过这个原因又引起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新课改改得不仅仅是教材,还是师生关系的变化。师生平等相待,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更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行的,也就是教师的角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改变了。其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就是一个问题。由于身处农村,从本质上说,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有很大的不同。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问题就出来了。农村学生只有极少的几个学生会主动学习,绝大多数属于被动学习类型。这些学生课前绝不会预习,也就导致上课时的教学安排他们无法做到,课后就觉得上课内容无法理解。他们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习惯于死记硬背。这也就导致教学效果甚微,无法达到课标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主演加导演”。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新课改要求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在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否则只会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台上一个人激情昂扬,台下一片人昏昏欲睡。

篇6:对新课改的认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对本国的教育作出重大改革。对比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课程改革,回顾我国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分析我国数学课程中的优缺点,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显然是社会发展、数学发展、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2003年,我国正式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7年我省加入了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行列。对比新旧课程,我们不难发现新的数学课程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冲击并挑战着数学教师的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方式,并且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我阅读了“走进新课程丛书”中的专业相关书籍,对新课程改革及其高考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我国传统数学课程的优缺点

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比较系统,重视理论讲解,重视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和训练,所以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常规计算和推理等基本技能比较熟练,较其他许多国家的同龄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在常规考试中成绩明显好得多。在数学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三大数学能力”也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卓有成效的做法。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数学课程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首先,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目标、内容,还是评价方式,都较为单一。所有的学生都学同样的内容,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课程目标过多地关注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思想方法、价值等的感悟和思考过程,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的培育;教材内容缺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其他学科等的联系,这容易导致学生感到学而无用,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差;对学生的评价几乎只关注笔试成绩,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潜力的发挥。其次,忽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过分形式化的倾向。例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对函数三要素的认识的确是一个重点,但是在对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训练中,人为设置的复杂困难的题目较多,而对函数本质的探索、认识、理解和应用显得不够。又如,在几何教学中,过多的重视了演绎证明步骤的严密性,而忽视了几何证明的一些思想和本质以及几何证明的教育功能。所以,我们的课程在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时,还应当认真探索如何处理好“从数学形态到教育形态”的转换。

二、新课程的一些重要变化 1.课程理念:

新课程前瞻性地规划了未来高中数学课程的发展前景,提出了10项基本理念作为课程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这10条理念是: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俱进的认识“双基” ;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总的说来,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与时俱进”的课程理念。

2.课程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育进展的方向,即:“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 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这是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为了实现总目标的,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明确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具体目标:第一层是知识与技能,就是我们过去所强调的“双基”;第二层是过程与方法,就是要注重知识、技能获得的过程,把握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形成能力并发展意识,比如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第三层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的目标,是一种对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社会发展更高层次的要求。

3.课程设置: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比以往的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新的数学课程设置上,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不再划分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具体科目,而是直接由模块构成,这些模块又划分成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课程由五个模块构成,选修课程分成四个系列,各个系列由模块或专题构成。新课程对老教材原有的内容做了若干删减,增加了算法、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框图等新内容。必修课程的内容是每一个高中生都要学习的,这些对于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走入社会,都是非常必要的基础。选修课程的四个系列是为了给将来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宽泛、更进一步的基础。虽然目前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还未充分展开,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选修课程的优势必将体现出来,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规划未来的美好前景必将实现。4.课程实施: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强调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和发展认知结构,建立学生自己的数学理解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感受和体验数学的价值;第二,教师要转换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正确地认识现代教学,认识学生,数学教学应该不只是教知识技能,还要教数学思考,教思想,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换为教育形态,努力去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良好的品质。对于学生,教师要看到他们是发展中的人,要明白每个学生都有其发展的潜力,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全面,要注重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实现从较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教师需要扮演顾问、辩论会主席、对话人、咨询者等多方面角色。此外,教师还要努力实现从较为单一的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实施者、建设者、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多重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实现多种角色的转换,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提高科研能力。

5.评价的理念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 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甄别,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定量的认识,又要重视定性的分析;既要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总之,评价应当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数学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与人环境,有利于数学教与学活动过程调控,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在具体的评价实施中,我们要注意评价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过去主要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而现在评价的主体要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思想。以往我们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违反了教育的根本目标,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学生的多种智力组成各不相同,思维习惯不同,对问题的敏锐程度不同等等,对于这些不同,我们不可能仅用一张试卷去衡量学生的数学学习,所以还要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如,观察、记录、与学生交流、交给学生其它数学学习与研究任务等,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中要多看到学生的进步,多用肯定、赞扬等鼓励性语言,使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合理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三、新课改下,高考内容的重要变化。

今年是我省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二届高考,与去年相比,试卷形式没有变化,人分为必做题可选做题。考试内容上也没多大变化,但大部分考生感觉难度增加较大,可能主要来自解答题考查顺序的调整导致考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其实笔者认为选择题、填空题仍没有难度大的把关题,解答题中的计算量整体降低,尤其是解析几何,只是对课本中余弦定理的证明使许多学生感觉熟悉,可又难以下手。

现把今年试题和去年对比:选择题10道,每题5分。填空题5道,每题5分。其中4道为必考内容,1道为选考内容,选考内容由教材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道题,要求考试选做一题,即“三选一”题。解答题,共6道,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全部为必选内容,共75分。,解答题的知识点分布依然是:三角函数、概率与统计、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数列与不等式等。

对比分析,从考试内容的延续性上说,有传统内容没有变化的,传统内容有所删减的,以及新课程增加的内容。

传统内容没有变化的:集合、三角函数、数列、函数、导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等。

传统内容有所增减的:求反函数已删除,文科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删除,文科增加了函数求导公式和复数运算,对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的难度、知识要求有所降低。理科强化了空间向量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要求。

新课程内容所增加的:算法与框图、几何概型、统计案例、二分法、推理与证明、定积分(理科等内容)。新增内容大多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重视其基本概念的应用背景,使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会合理利用相应的知识去处理,具备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在能力要求方面,课程版本高考大纲增加了“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同时,新考纲将“实践能力”改成了“应用意识”,首次提出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篇7:再谈对生物新课改的认识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生物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探究 教学过程 认识误区

新课改早已深入,生物课堂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不同的教师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所不同,使生物课堂教学陷入了一些认识误区,给生物新课改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应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结合我16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其他生物教师教学过程的观摩,我觉得有必要大家再探讨一番。比如:

问题一:模糊不清的角色定位

现在的新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尤其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此,一些教师产生了误解,觉得教师的主导性不重要了,所以课堂上宁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也不想大包大揽。最后反而找不到自己的位臵,其主导作用大大降低。主要表现为:第一是讲课时间少。一位教师在讲“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一课时,讲课仅用12分钟,其余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去理解。结果要讲的没讲,而学生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效果甚微。第二是没讲不透。比如一位教师在讲“血液循环的过程”时,对心脏和血液的变化这两个关键提得少,致使部分学生对此的理解模糊不清。结果是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难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第三更多的练习。有些教师认为多多的练习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紧张讲完后就给出大量的习题,结果学生在对基本概念尚未理解透,习题做不对,或者不会做,效果差强人意。

其实,现在的新课改课堂教学并没削减教师的讲解,反而是重视教师的讲解,关键是怎麽讲,讲什麽。我们倡导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一些的要求,也就是熟悉教材,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突出,还要注意讲解的方式,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和练习相结合,做到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互动等。由此可见教师的重要性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是更加强化了。

问题二:过多的探究形式

新课改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想从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但是不少的教师对此产生了误解,好像是每课都要探究探究,结果事与愿违。如:一是形式化的探究活动。一位教师在进行“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教学时,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先看课本自己探究,然后由一组提出问题,另一组作出假设,教师来举例,学生去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中,学生进行得非常热烈。这样的探究学习,其实有些过于形式化,并未能解决实质问题,学生也不能真正学到东西。二是不合适的探究学习内容。如在对“神经调节”和“神经反射”等抽象概念的教学中,一开始就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学习,结果当然是收效甚微,最后教师还得重新讲解。对这种在无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探究,实属浪费时间,并且还让学生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造成教师讲解时更加耗时费力。三是觉得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就是探究学习。如“消化”这一节的教学中,先提出问题:(1)根据结构模式图,消化系统有几部分组成?各有什麽功能?(2)比较肠和胃的形态结构。(3)小肠有什麽功能?然后根据问题去探究学习。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肯定是忙于在课本中寻找问题答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进行讲解,最后是把探究学习演变成了先学后教的结果。其实,探究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它与解答问题不同,教师在让学生获得正确结论的同时,体验到探究问题的过程。如果从提高学生能力上来说,探究的过程比获得结论更重要。第四是采取了完全放任式的探究,或者是只“放”不“收”。有些教师缺乏正确认识新课改中的探究学习,以为学生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很多的教学内容,甚至是重点和难点都交由学生去探究,认为这样即可减轻教师对课堂内容的填鸭式教学,又体现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另外,还有的教师在探究学习过程组织得力,但对探究的最终结果总结性不到位,没有得出一个完整的结论,使探究功亏一篑。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不是要求所有内容都让学生去探究,也不是完全的放任自由,反而要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进行探究。也就是说,让学生探究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和意义有所降低,相反,对教师要求更高了。

问题三:过于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新课改实施后,教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教法,也取得很好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过于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课堂教学表面华而不实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问上。比如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等。或者认为多提问就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于是一节课提问N次;还有就是提问时教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等等。所以觉得,这样的提问,不但无法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会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教学效率。二是过于重视小组讨论。有教师认为,多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就可以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不管有无必要都让学生讨论一番,以此显示所谓的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化。其是结果不但浪费了教学时间,更耽误了本次课重难点内容的讲解。第三是各种教法大杂烩。这是很多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通病,都想在一堂课上就把新课改精神诸多方面都体现出来。如“血液循环”教学中,其重点内容是“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过程”。但有的教师随意性大,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如安排小组讨论:血液循环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血液是怎样形成的?等等;然后安排习题让学生练习;再接着进行主动探究:大胆猜想心脏的功能与血液循环之间的关系;然后多媒体课件投影:心脏的结构模式图、血液循环的过程…….这堂课的教学活动确实很丰富,但仔细分析后,就难免觉得其中有的不需要,有的跨度太大,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究难度较大,甚至淡化了课堂重难点内容的教学,结果是不但教学任务完成不好,而且学生的能力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所以说,新课程课堂教学不单单是活动形式的多元化,更关键是要重实效,有实效。

问题四: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

大多数的优质课、公开课评讲,无一例外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确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直观、形象地展现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能丰富信息内容,扩展课堂容量,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但不当使用,则是恰得其反。比如用课件主导课堂教学,从始到终,几乎没有板书,其内容几乎都在课件上,教师只需按照课件程序播放,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犹如看了一场“电影”。这样一来,教学课件由辅助性质变为主宰,喧宾夺主。还有是了生物实验。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是必要的,但有些教师图省事,把一些实验操作也用课件取代。如“显微镜的使用”,实验的确“完成”得很好, 条理清晰,操作正确, 省时省力。但学生只看而没有接触实物,没通过实际操作的感受,实验能力无法提高。再者是课件代替了师生的互动,教师用课件代替了讲解,没有提问,没有讨论,缺乏启发和引导,现成的习题答案,无需交流反馈,教和学基本上由课件来替代。还有就是滥用视听效果。有些教师在课件中采用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音乐、影像,导致学生无法专心教学内容,根本无法达到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

篇8: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设计,课堂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程呼唤新观念, 没有新观念就没有新课程。新课改表面上是改变教材, 实质上就是改造教师自身,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 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中, 敢于承担责任, 善于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新课程共同成长。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下面我就把自己在教学改革中和平时班主任工作的几点认识和广大同仁们切磋一下。

1 改变老的备课方式

以前备课是按照“导入-讲授-巩固-小结-作业”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讲, 学生听。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这样的课堂没有生气, 就像一潭死水。我在备课前认真学习课标, 认真分析教材, 为荣, 明天学校也不以你为荣。

b.平等相处, 精力集中。现在孩子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是天上人间, 阿迪、耐克普遍成风, 但有几人知道其品牌文化价值, 就是一味攀比, 你四百, 我五百, 比的是谁家的家当贵, 比来比去, 失去淳朴的学生气, 多的是父母工作掉的汗。穿着校服, 无你高我低, 只有平等相处, 比的只有学习成绩高低, 精神集中, 成绩提高, 几方乐融融。

分析过后, 我说, 我提议穿校服, 弘扬学校文化, 平等相处, 集中精力学习。加上一句, 现在可不要把校服当成你绘画勾勒的平台, 毕业之时, 在上写上同学姓名回去收藏, 确实是很有价值的投资。事情虽小, 但学生都明白了我的道理, 从此我们班校服穿的最齐。

2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 学生学习方式是倾听,

挖掘教材, 把新课标的理念容在教学设计之中。备课时以学生为中心、“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结果老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昏主体。注意做到变换角度思考 (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设计问

题) 。

我的教学设计有学案设计和教案设计。学案是学生预习新知识、初步感知教材、提出疑问的关键所在。学案包括重点、难点及教师要补充的内容, 学案不是把课本上有的知识点简单的罗列给学生, 而是以知识点为提纲, 让学生结合课本、参考书 (可以给学生推荐) 、网络及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更深入地了解。通过预习学生会有一些疑问, 在课堂上他们就会带着疑问有目的的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备好学案的基础上我同样注重了教案的设计, 我始终从课堂教学应从怎样让学生学会和会学, 怎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动手, 怎样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设计教学情节。

1.1 把教师让学生“专心听讲”的内容设计成学生“多动多讲多问”的有意义的问题。

也就是把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操作、例题等基本知识中的句号变成问号, 改编成学生探究的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 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旧的课堂状态。用有思维容量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 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 组织学生讨论, 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 多提问问题, 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思考、体验探究, 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

1.2 尽可能多思考, 克服“野蛮”管理。

在我做班主任的时候, 有这样一件事。升国旗, 按学校规定, 同学们应该穿着整齐的校服, 但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 我们班穿校服的人只占6%, 回去之后大发雷霆, 大呼学生没有集体荣誉感, 晚上闲坐, 喝茶小酌, 思考“校服观”问题一、二。

仔细分析学生不穿的原因。为什么不穿。

a.校服款式不新, 没有哈韩、哈日款式。近几年来, 二哈风日盛, 处于信息前沿的高中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极快。清纯的日本水手服、华丽的韩国款式尤其吸引学生。

b.布料差。这一点, 我不敢苟同。校服质量优良, 透气好, 穿着舒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我觉得学生对布料的好处, 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他们说校服质量不好, 主要是因为他们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单一的认为学校发的东西不好, 以表示自己“清高”“不献媚”的文人气质。

为什么要穿?

a.校服是一个学校的标志, 而且间接体现学校风貌, 现在的孩子三、五人供养, 衣食无忧, 人人意识良好, 毫无集体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的观念。其实, 每个人穿上校服, 那深沉的蓝色, 洁白的白色构成校园内的青天、白云, 和谐美丽, 加上琅琅书声, 真是人间乐土。低头再看校标“群鸽”, 一种高中生的尊严也会产生, 借句名句改编, 今天你不以学校昏欲睡。新课程呼唤“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2.1 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 愉悦教学。

我曾经和学生谈心, 学生喜欢幽默、和蔼和亲型的教师。试想如果一进课堂就板着面孔, 学生怎么会喜欢呢。学生不喜欢怎么会愿意上这一门课呢?课堂上教师民主亲切, 有激情、有感召力, 会煽情鼓动课堂气氛, 学生的情感热情得到激发, 学生的心理处于兴奋活跃状态, 学生就敢想敢说。敢想敢说是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的表现, 是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表现。

2.2 做到“三讲”、“三不讲”:

只讲学生的易混点、易漏点、难点;学生会的不讲, 学生交流能会的不讲, 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及时点拨, 点拨要点在点子上, 拨在关键处, 即通过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揭示问题的实质, 启发学生醒悟, 虽然只要一言半语, 却能一针见血, 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效果。

2.3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我在上课时始终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取消学生的顾虑。有的学生怕回答错了没面子, 对于这点我经常对学生说:“答错了没关系, 能起来回答就是好样的”。我还允许学生可以打断我的讲课提出疑问。为了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 我允许他们可以下座位讨论问题。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已经养成了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好习惯。

2.4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时评价。

评价有考核、激励两重含义。既包括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理解、运用的程度, 是充分肯定还是纠正学生的思维。又包括激励学生的情感发展, 使学生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对回答好的及时表扬, 对回答错了的, 老师除了对该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这种精神要激励表扬外, 还要要应该评价他哪错了, 为什么错, 怎么改。

3 注意进行课后反思

对我们教师而言, 不管你课前准备的如何充分, 在课堂上总会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有求我们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设计、反思自己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对于好的地方要保留, 对于失败之处找出原因进行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以后的教学。

上一篇:凤凰山游记作文下一篇: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