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2024-07-1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精选8篇)

篇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执行, 一直是法院执行工作的一大难题, 实际执结率和执行兑现率不高,司法实践中,能够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赔偿的被害人极少,大部分案件均以被执行人正在服刑,无财产可供执行为由而裁定中止执行。此举虽然是法律允许的做法,但实际上造成了刑附民案件执行的“法律白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人民法院

应有的司法公信力,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一、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的特点:

1、案件执行结案率低,执行到位率要大大低于普通民事案件。与一般民事执行案件相比,债权实际兑现率和结案率低,中止执行情况普遍,执行时间跨度大。

2、被执行主体大多为低收入群体,经济状况差,流动人口多。

3、矛盾易激化,上访现象时有发生。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申请人实现赔偿的愿望迫切,有的在附带民事的判决与赔偿的实现之间存在重大落差时没有心理准备,有的把刑事部分和被执行人的矛盾转化到执行中来,导致情绪对立、矛盾突出。

4、法院执行人员执行压力大,由于这类案件的特殊情况,执行较困难,案件往往很长时间没能顺利执结,感到有力使不上,没有好办法,由于这类案件的矛盾较大,执行人员往往还要面临着当事人的指责和上级的压力。

二、主要存在问题的原因是:

1.传统的“打了不罚,罚了不打”的旧观念制约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顺利到位。我国在诉讼结构上遵循“刑优于民”的指导思想,采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使附带民事诉讼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在实际运作中成为刑事诉讼的附属程序,不能给予被害人应有的程序保障和实体保障。

2、被执行人绝大多数在执行前已被判处刑罚,除现实的赔偿能力外,因其人在监狱,人身自由已被剥夺,其已几乎不可能再通过获得报酬的方式来履行义务。且刑事被告人绝大部分为农民,其收入低,根本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往往执行标的额相对较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差,这是客观原因所引起的执行难。

3、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一般只能在执行案件立案后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在财产控制上存在滞后性,导致被执行人及其家属在侦查、起诉、审理期间内将财产转移、变卖。而被执行人的财产往往处于其家属的掌控之中,对于那些不配合的家属,法院却往往找不到法律依据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4、法院找人难,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目前我国人口流动频繁,被执行人及其家人往往一直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而工作人员又不清楚他们的去向,家里又没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申请人不能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及确切地址。

5、对那些已被执行了刑罚的罪犯,其亲属的对立情绪较大,他们往往不配合法院进行财产调查,对其遗产情况难于摸清,特别在农村,因为房屋等大宗生活资料大多不登记,产权不明晰,个别案件仅有的财产,也属被执行人家属必需的生活用品,依照相关法规不宜执行。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执行应采取如下对策:

1、要注意审执结合,在审判时就要考虑今后案件的执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被执行主体多为犯罪分子,一旦他们被处以刑罚,就丧失了自由,此后再去调查他们的财产情况将非常艰难,而且诉讼成本也将相应的增加。为了案件的顺利执行,审判时就必须注意对被告人的财产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同时,对被害人进行申请财产保全、举证等权利义务告知和执行风险提示,法院也要视情况依职权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这些都将大大提高案件执结率,也容易缓解矛盾和对立情绪。另外审判时,应用好用足法律、法规,加强对民事赔偿部分的调解工作,促使被告人及其亲属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物质损失。

2、完善适用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制度。在刑事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一方在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请求时,可一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由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将申请移交法院执行。

3、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认清执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重要性。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可以使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得到挽回或补偿,从而达到伸张社会正义,维护法律尊严的目的。人民法院如不及时依法执行,必然使法律的权威受到损害,不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执行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政治修养,提高工作的自主性。执行人员必须树立高度责任感,严格依法行使职权,按法定的程序、法定的强制执行方法进行执行工作。

4、加强公检法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作为公安、检察机关在侦查、超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依法及时追缴;对属于被告人的财产依法需要采取保全措施的,依法及时予以查封或扣押。作为被害人亦应及时提供被告人的财物线索,以便及时查封保全。作

为执行被告人刑罚的监狱等场所应将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执行情况作为被告人改造服刑情况的量化衡量事项,积极配合法院做好被告人的思想工作,使附带民事诉讼执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5、确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保障被害人获赔权益。我国对罪犯实行的是劳动改造的执行制度,既然能劳动就必定会创造一定财富,国家作为这些财富的受益者,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作为罪犯给被害人的赔偿,因此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可以大大补充现行制度的不足。

篇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李联卫

一直以来,执行难问题始终困扰着人民法院,并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法院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作为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更是难中之难。随着严打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法院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数量越积越多,这对原已堆积的大量得不到实际执行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它对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切实解决好这部分案件的执行,对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打击犯罪,保障社会的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刑事附带民事执行

刑事案件被害人的生命、身体、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被告人的不法侵害,对被告人的追究可以从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两个方面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可以由国家法定的司法机关来完成,但民事责任的追究主要是民事赔偿部分往往因被告人方面的原因而难以兑现。这里所说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就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及调解书中的财产部分进行的执行过程。严格的说,这里的财产部分应包括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及对罪犯判处的罚金、没收财产和对罪犯的非法所得予以追缴等内容,本文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部分的执行进行探讨。

二、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与普通民事执行的异同

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与普通民事执行都属于民事执行的范畴,但二者之间有着细微的区别:

1、执行主体方面: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双方地位不平等,被执行人一般是正在服刑的刑事犯罪分子及其监护人,而普通民事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2、进入执行程序方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不需权利人申请,由法定部门依职权主动移送,而普通民事案件需当事人主动申请,过了申请时效就不得申请法院执行;

3、被执行人所处地位不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被执行人一般已失去人身自由或已执行死

刑,没有收入,而普通民事案件的被执行人则是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一般有正常的收入来源;

4、可以采取的强制措施受限制:对普通民事案件被执行人可以采取的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无法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被执行人。

三、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分类

为方便对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原因进行探讨,这里根据刑事附带民事被执行人被判处的刑罚种类进行简单分类:(1)被执行人判处死刑的;这类案件,由于没有具体的被执行人,在执行中,只能靠做被执行人家属的工作,而其家属在某种程度上与法院之间存在着一些对立情绪,如被执行人家属不愿配合,则案件一般很难执行下去。即使被执行人还有财产,也因在执行阶段难以对被执行人及与其共同生活的人的财产进行析产而难以进行。(2)被执行人判处较长刑期的;这类案件,因被执行人长时间处在服刑阶段,自己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在执行时,其家属往往采取推托的办法,让执行人员去找被执行人解决,不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3)被执行人判处较短刑期、缓刑及免予刑事处罚的。这类案件,由于被执行人自己即将或已经获得一定的自由,其可以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能够有一定的收入,且其犯罪的主观恶性较小,往往存在主动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以减轻对自己的刑事处罚的思想,一般情况下,都能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四、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

1、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刑事被告人的赔偿能力有限。近年来,恶性犯罪增多,造成的损失特别巨大,而这些犯罪分子大多是比较年轻,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根本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财产。有些侵犯财产型犯罪,在追赃过程中财产已被清理,进入执行阶段,到了赔偿受害人时已没有财产可供赔偿受害人。

2、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予执行。在许多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中,都存在着罪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生活难以保障的情况,虽然其犯罪给被害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即使有犯罪所得,也在案发前早被挥霍一空,而家中又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

3、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查证比较困难。有的被执行人虽然有一定的财产,但这些财产往往与其家人的财产混同在一起,很难区分哪是被执行人的财产,哪些是其家人的财产,给强制执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要区分这些财产,必然牵涉到析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执行阶段,执行员是无法解决的。

4、被执行人的继续赔偿能力有限。对于被执行人已被执行死刑的案件,因没有了被执行人,使案件很难执行下去。对于被执行人被判有期徒刑的案件来说,情况稍好一点,但因这部分人犯罪前大都无正当职业,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其已入狱监管,无法再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不能再创造财产,而且,刑期越长,其赔偿的可能性越小。

5、被告人家属不理解,不配合。认为犯罪是被告人自己的行为,“一人做事一人当”,与家人没有牵连,造成受害人的经济损失由被告人自己承担,而某些案件被告人又比较年轻,独立生活的能力有限,没有任何财产,造成难以执行。

6、可以采用的强制措施有限。由于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大多都已失去人身自由,象罚款、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等无法适用,对被执行人没有震慑力。

(二)、主观方面的原因

1、申请人方面的原因。申请人由于与被执行人之间存在的特殊对立关系,造成其难以了解掌握被执行人的具体情况,使其向法院提供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很有限。

2、执行员方面的原因。有些执行员在思想上对刑事附带民事执行认识不到位,觉得这类案件标地小,执行起来费时费力,有点得不偿失,不愿下工夫去执行。有些执行员受“罚了不打,打了不罚”的思想影

响,认为既然判了刑,就不能再赔偿。还有些执行员对此类案件有畏难思想,一听说自己分了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就头疼,不愿执行这类案件。

五、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危害。

1、被害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法院的判决不能执行,直接损害了被害人的权利,有些被害人在受犯罪侵害以后,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满足,甚至家破人亡。

2、损害法院判决的严肃性。法院的判决得不到执行,如同白纸,严重破坏了法律的权威和法院判决的严肃性。

3、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作为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得意义。

(二)、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途径。

1、执行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的重要意义,把做好这类案件的执行提高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的高度上来,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格依法办案,克服畏难思想,针对具体案件,认真做好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的工作,促使其放弃“赖帐”思想,主动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2、针对被执行人大多无履行能力的问题,应该加强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立案审查工作,在案件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时,由立案庭对此类案件进行审查,对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人又不能举证的情况,可以直接中止执行,发给申请人债权凭证,以减少该类案件在执行阶段的大量积压。

3、对于可能涉及民事赔偿的刑事案件,应加强司法机关之间的互相协调,在侦察、起诉及审理阶段,应该及时对属于犯罪分子的家庭财产进行保全,予以查封或扣押,以保证将来能够对被害人予以赔偿。

4、加大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民事部分的调解力度,对民事赔偿部分尽量以调解方式结案,这样,既能消除执行难的问题,也有利于对犯罪分子的改造。

5、加大对被执行人家属转移、私分、隐匿属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的追究力度,对于经查证情况属实的,要限期责令其退回,否则,在其转移、私分、隐匿的财产范围内执行其个人的财产。

6、确立民事赔偿优先原则,做好民事优先赔偿工作。根据《刑法》第36条的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第60条还规定:“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的,应当偿还。”审判人员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应充分应用这些规定,及时做好对被害人的赔偿工作,以保障被害人的权益,从而减少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积压。

7、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问题,还可以考虑完善和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

1、完善缓刑考验、减刑、假释制度。可以把是否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作为缓刑考验、减刑、假释的法定条件,对拒不履行附带民事赔偿的,应撤消缓刑,不能对其进行减刑、假释。

2、完善取保候审的担保制度。对可能涉及民事赔偿的刑事案件,将保证人对被告人在遵守刑事诉讼制度方面的担保,扩大到对附带民事赔偿的担保。

3、建立监狱代偿制度。将罪犯在监狱里的劳动所得,扣除其必需的生活费用外,剩余部分支付给被害人。

篇3: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执行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执行难, 其含义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因为受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风俗的影响, 而使其实施的执行措施不能达到效果或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得不到实现。狭义的执行难是指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非法的对抗执行的行为, 而使执行不能进行或者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所说的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审结的已经生效的民事案件, 经济案件的判决、裁定、调解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委托执行案件的执行难。

二、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

1. 司法权的从属化

我国宪法和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 但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法院在人事任命, 经费拨付等方面受制于地方的党委、人大、政府, 因此司法权在权力体系中事实上处于一种从属地位, 司法权的独立性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地方党政机关为了自己地方的利益, 往往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 人为地给法院的执行工作制造麻烦, 有的甚至助长阻挠执行工作的正常进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执行法官对外代表法院行使执行权, 但由于法院院长是由本级人大选举产生, 而执行法官在行使权利时往往会受到本院领导的限制, 这就决定了执行法官无法依法独立、公正地执行民事判决。

2. 立法的不足

从数量来说,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执行程序的措施过少, 一些在国外非常实用的执行措施在我国法律中处于空白, 一些民事执行措施的规定过于原则性, 可操作性差。现有的执行法律不够完善, 漏洞较多, 可操作性不强, 并且与执行法律相配套的其它法律制度严重缺乏, 甚至二者之间相互冲突, 这也降低了执行的效率, 导致了执行难。我国民事诉讼法缺乏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因执行不当所采取的补救措施的规定, 执行救济措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执行难。

3. 执行体制的不畅

一个合理的执行机构的设置有利于把法院的裁判书变为人们现实的权利。但是我国执行庭是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 其在行政上隶属于人民法院领导, 而在业务上又独立于法院的其它庭室, 在职能上主要是将法院所确定的裁判文书变为现实的当事人的权利。这样一来就使执行庭在法院系统内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 我国司法实践赋予了执行庭有改变判决的权利, 把本应该由法官的职责交由了执行法官, 这样一来导致了审判与执行没有分离, 执行法官为了追求所谓的执行结案率往往会以被执行人物财产可供执行做申请执行人的工作, 劝其主动申请中止执行, 否则裁定中止执行。这样一来表面上是提高了执行的结案率, 但是实际上却使执行难更加难以解决。另一方面, 执行工作要受本级人民法院的领导, 同时在我国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存在着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所以一旦本级人民法院受到了上级人民法院的干预, 执行工作的难度则大大增加。

4. 法治意识不强

申请执行人由于法治意识淡薄, 往往会错过了最佳的执行机会。同时在实践中一些必要的预防性工作流于形式。如金融机构对外放贷款, 大多数未按照法定程序严格审查和评估, 对资金投向的可行性报告也是停留在形式上, 这样一来无形中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也增加了执行的难度。被执行人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往往会在自己即将败诉的情况下有意转移自己的财产, 使法院无法执行自己的财产。更有甚者, 在原告向法院起诉的时候就躲起来, 法院只能缺席判决, 更增加了执行的难度。

三、解决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对策

1. 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

全民较高的法律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 解决执行难问题也需要提高全民较高的法律素养。在我国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重实体、轻程序的作法, 许多执行法官在执行工作中认为执行的目的就是帮助债权人实现其实体权利, 程序是否公正无关紧要。在上述思想的指引下, 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违反程序的作法, 其表面上起到了保证债权实现的作用, 但却损害了人民法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致使执行程序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 提高执行法官的职业素养有利于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民事判决的执行是民商事风险的延伸, 执行难并不全是法院本身的问题, 商业风险不是司法救济本身所能完全解决的。所以, 人民法院在立案时, 就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对当事人进行风险提示, 使当事人对诉讼风险和执行难度有所了解, 这样当事人在诉讼前就对诉讼风险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在诉讼中会积极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 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实现自己的诉讼目的。

2. 完善立法

由于目前我国的执行依据主要是存在于民事诉讼法和一些司法解释中, 比较繁杂, 所以建议出台一部独立、完整的《民事执行法》, 这部法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 应该完善举证制度。在立法中应该明确规定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举证范围和责任以及人民法院的查证范围, 并重点完善被执行人无财产举证制度, 同时建立与执行有关的听证制度, 增加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强制措施体系, 强调措施的整体性。对在司法实践中比较适应的措施予以吸收, 例如以劳务抵债措施, 就是在被执行人无力还债的时候, 允许债务人以自己的劳务抵债, 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执行问题, 又没有浪费司法资源。现行的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查封、冻结、扣押、拍卖、变卖。但是由于客观实际的需要, 这些强制执行措施不能顺利实现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目的, 所以一些制裁措施的出台是完全有必要的。根据实践的需要特提出以下设想:根据现行经济状况, 适当提高罚款金额。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与外国的联系越来越多, 所以有必要增设限制出境措施以阻止债务人为逃避债务逃到国外。同时应该完善刑诉法, 使刑事处罚在执行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完善和制定一些新的罪名, 如增设骗取人民法院执行依据罪, 侵占判决、裁定确认的财产罪, 完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3. 建立新的执行运作机制

由于我国现行的执行机构隶属于法院, 而法院的主要领导人事任命控制在地方权力机构手中, 而人民法院的财政支出大都依仗地方财政的供给, 这就决定了人民法院不可能依法独立行使裁判权, 执行机构也不可能顺利完成执行任务。改革现行法院的管理体制, 建立独立的并且垂直领导的执行机构是完全必要的。这样一来就会使人民法院摆脱了当地政府的制约, 其活动经费不用依仗地方财政的供给, 由国家统一领导, 才能有效地排出地方保护主义对执行的制约。

目前全国各地的执行信息都是分散的, 没有统一的执行网络系统, 执行信息闭塞, 致使一些本可以执行了结的案件, 由于信息掌握不及时而错过了执行的最佳时间, 造成不能执行。所以有必要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把全国各地的执行信息连接在一起, 形成统一的、多层次、严密规范的执行信息网络系统。目前执行机制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一盘棋, 这就使全国的执行机制运行不畅通, 人为地设置了障碍, 使执行的效率大大降低了。在现行的执行实践中有的法院接受执行委托后表面上应付外地法院, 暗地里却给当事人通风报信, 逃避执行, 更有甚者直接拒绝委托执行。这就有必要健全异地委托执行制度, 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以保证异地委托执行的顺利实现。

摘要: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是司法权的从属化、立法的不足、执行体制的不畅、法治意识不强等方面造成的。解决我国目前民事执行难的对策主要包括应力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完善立法、建立新的执行运作机制等内容。只有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才能保证我国民事执行的顺畅、圆满。

关键词:民事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与龄.强制执行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9.

[2]柴法帮.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 1953:387.

[3]李浩.强制执行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51-52.

篇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对此,已有很多同志对这两类案件难以执行的原因、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扩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将被害人及其亲属提出赔偿请求的阶段前移至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赋予公安、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个人财产进行查控的权力,完善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制度,加强公、检、法的协调配合;将这两类案件特别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与对被告人刑罚的判决、执行结合起来,将对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调解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的过程,注意审执结合;建立协助义务人制度;建立附带民事赔偿的国家救助机制等等。笔者认为,这些同志对执行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他们提出的这些建设性的意见也非常赞同,在此不再赘述。笔者想针对这两类案件执行实务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及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刑事追赃、退赔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初浅讨论。

一、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和刑事财产刑案件的执行机构问题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执行,《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规定得很清楚,由执行机构执行;而关于刑事财产刑的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具体由法院哪个机构执行,则没有明确规定,《执行规定》中亦未涉及,司法实践中有的是刑庭在执行,有的是执行机构在执行,甚至还有的是法警在执行,由此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究竟由哪个机构执行刑事财产刑案件?目前司法解释已经明确由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是否更有利?从功利的角度而言,由刑事审判庭负责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和刑事财产刑案件的执行,由于有审判权作后盾,能提高被告人自觉履行赔偿责任或主动缴纳罚金等的机率,从而减少这类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数量。如果由执行机构来执行,其有利的一面在于执行机构人员有更丰富的执行经验,特别是在涉及资产的查控、处置方面,更专业,更规范,也更富有经验。其不利的一面则在于无法充分调动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或其亲属代为履行的积极性,在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巧妇难为无米之饮,案件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

究竟由哪个机构来执行,取决于决定者的价值取向。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对现行的法律和制度进行一些修改,将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控时间段向前延伸,借鉴民事诉讼中的相关制度完善现有的查控、保全措施(应能及于各种类型的财产和财产性权利,明确刑事诉讼中诉前保全的特殊性,延长至公诉之日起的一定期间内),明确公、检、法的协调配合,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转移、隐匿财产,提高对其财产的控制程度,就能减少其进入执行阶段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狀况。再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财产刑的主动履行在判前与刑事责任包括缓刑的适用相联系,在判后刑罚的执行过程中与减刑、假释的适用相联系,明确将之作为酌定情节或法定条件,也能促进这两类案件的执行效果的提高。

二、两类案件中被执行人责任财产的认定与分割问题

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发现,一些案件的被执行人并非没有任何财产,但是,由于其财产系其与配偶或家庭成员等的共有财产,或者产权不明,存有争议。这种情况下,要处置被执行人的财产非常困难。由于被执行人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责任或被科以刑事财产刑的基础在于其实施了犯罪行为,或者法律明确规定其虽然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两类责任都是个人责任,应以其个人财产承担,不能及至其家人财产。所以在涉及共有的情况下,必须先析产,将被执行人财产独立出来,执行被执行人的个人财产,也仅能执行其个人财产。但在现实生活中,被执行人的配偶、家人等配合进行析产的几乎没有,相反多会采取各种措施帮助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或者直接利用被执行人服刑、被执行死刑的机会,将其财产据为己有。有人主张,由被执行人提出析产诉讼或者由申请执行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代位提出析产诉讼,但是一则被执行人不会配合,二者程序周期长,申请执行人也不愿意多付时间、精力、金钱,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小。又有人提出,对夫妻共有或家庭共有等共同共有按权利人的人数等分;对于按份共有,有证据证明各共有人份额的,按各自份额分,不能证实各共有人的份额的,视为等额共有,按共有人的人数进行等分。关于被执行人财产的认定问题,在查控时以表面证据为准,动产看实际占有情况,不动产及参照不动产进行管理的车辆、船舶等其他财产或财产性权利以登记为准,但是应允许案外人提出异议。对于案外人所提的异议,可参照《民诉法》204条进行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不服的,可另行提起异议之诉。

三、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被执行人在被判处财产刑之前所负正当债务与刑事财产刑执行的冲突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法释[2010]4号)第六条第一款规定:“被判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同时又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责任的被执行人,应当先履行对被告人的民事赔偿责任。”第二款还规定“判处财产刑之前,被执行人所负正当债务,应当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先行予以偿还。”对于第一款在实际执行中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对于第二款,则有争议。首先,何谓“正当债务”?其次,何谓“应当偿还的”?第三,债权人请求的程序,向谁提出请求,程序如何?如何防止第三人与被执行人串通,伪造所谓“正当债务”规避财产刑的执行?又如何防止执行机构无视债权人的正当主张,优先执行财产刑?笔者认为,为防止第三人权利的滥用,应明确此处的“正当债务”应以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决文书或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认定的债务性质、金额、偿还期限为准;权利人应持上述文书及个人身份证明等材料向执行法院申请,且须于刑事财产刑执行到的款物上缴国库之前提出申请(在提出申请时尚未取得生效法律文书的,可持该债务已进入诉讼或仲裁处理程序的相关依据申请保全,对于尚未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的甚至可参照民事诉讼中诉前保全之规定,给予其15天的宽展期,在保全期限或宽展期限内由执行法院在申请金额内予以预留,待取得生效法律依据之后,再据之进行偿付)。

nlc202309041124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被执行人在被判处财产刑之前所负正当债务的执行与没收的冲突问题,这里所指的没收并非刑事财产刑之一的“没收财产”,而是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实施的“没收”行为。虽然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证据和赃款、赃物的随案移送制度,对于刑事案件,公安机关是没有权力没收犯罪嫌疑人的财产的,但在现行的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财产进行处置的不在少数,由于涉及到部门利益,一些侦查机关对侦查阶段扣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财产,在诉讼程序尚未终结前即上缴了国库(以增大财政对公安机关上缴的财产返点)。

但是,當涉案被告人还需要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及其他正当债务,而被执行人除公安机关已扣押上缴(实质是没收)的财产外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时,矛盾就会很大。在某院执行的张某等四人诉王某等三人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执行案中,生效判决确定王某等三人应赔偿张某等四人各项损失合计20余万元。经调查,三被执行人已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但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扣押了王某的一辆“双龙雷斯特”越野车(价值30多万元),冻结了银行存款9万余元。对于冻结的银行存款,公安和检察机关在该案进入审理阶段后,随案移送到了法院;但对于扣押的越野车,公安机关已于2006年作为王某的非法财产予以了追缴,直接上缴了财政,并由财政划拨给了市公安局使用。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生效后,法院将冻结的银行存款先行用予了被执行人附带民事赔偿的偿付,尚余10万余元未能执行。受害人提出公安机关使用的越野车应优先用于承担被执行人对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但公安机关提出该车已上缴国库,由财政拨付其使用,其已合法地取得了该车的使用权,受害人方意见很大,强烈要求本院执行该越野车。经多次协调未果,考虑到本案的实际情况,本院最终报请市上对该案申请人的剩余债权进行全额救助。

对于公安、检察机关在判决前即已上缴的款物,根据现有法律系无权处分,在受害人等债权人提出偿付请求的情况下,应由原上缴机关或执行法院报请退回,优先用于偿付被执行人在被判处财产刑之前所负的正当债务。

作者简介:

陈聃(1983.12~),男,汉族,重庆市万州区人,本科学士学位,主任科员,工作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公诉一处。

曾来(1981.05~),男,汉族,重庆市开县人,本科学士学位,副主任科员,工作单位重庆市开县人民检察院预防科。

篇5:试论民事裁判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民事裁判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赵弈涵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1期

摘要:近年来,民事裁判执行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困扰司法体制改革的一大难题,目前,当事人对于法院工作的不满绝大多数源自法院的执行工作。虽然各级法院采取各种措施强化执行力度,探索执行方案,但是执行难得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从而直接导致了公民对于法律公平正义的信仰危机,本文旨在通过对于执行难得成因、对策等方面的探究,拟寻求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民事裁判 执行 缺陷 措施

一、民事裁决执行难问题的现状

所谓执行难是指对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定和判决,原本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但是由于各种人为因素从而导致失去或者暂时失去执行可能的情形。在实践中执行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被执行人难找。在民事执行阶段,经常出现被执行人拒收法院执行通知书,或者被执行人为躲避债务,举家搬离,下落不明等情形,公司也经常设置保安系统或者公司员工组织法院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导致执行难度大,当事人利益得不到保障等状况。第二,被执行人实际资产状况难以掌握。被执行人往往都会有多个户头,而其提供给法院的账户通常是空头账户,被执行人的实际资产状况法院很难掌握,还经常出现被执行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进行资产转移以逃避债务的情形。第三,协助执行人不配合。在执行阶段经常会出现具有法定执行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与法院工作人员配合、不协助甚至刁难法院执行的状况,更有甚者协助执行人帮助被执行人隐匿财产、通风报信,或者重复扣押、查封、冻结被执行人被强制执行的标的物,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和顺利完成产生了极大的阻力。第四,应执行财产难以执行,日常生活中被执行人强行撕毁法院查封令、扣押令擅自处置应执行财产的现象屡屡发生,极端的当事人甚至暴力抵抗或殴打执行人员,执行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二、造成民事裁决执行难问题的原因

(一)关于执行问题的立法不完善

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民事主体尤其是自然人的财产状况以及负债情况缺乏法律调整,从而造成《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措施很难在实践中操作。《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有关条款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同时,《民事诉讼法》还规

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仅仅从法律规定来看,人民法院的执行措施是比较全面的,也赋予了很大的权限。但是这些法律条文能够得以有效运行的前提是,人民法院能够详尽的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而这种了解必然离不开对民事主体尤其是自然人财产以及负债情况进行调整的相关法律规范。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包括不动产住所,以及资金流向等只有所有权人是最清楚的,民事主体的资产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存款储蓄、股票、现金、债券、不动产等。通常看来,一个有能力履行债务的所有权主体当他不愿意履行债务时,往往会采取多种手段转移或者隐匿自己的财产,导致人民法院无法执行被执行人财产。因为法律明确规定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的家属的生活必须费用和必须品,而司法机关对被执行人的实际财产状况一无所知,并且取证困难,因此,更需要建立起一套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当事人财产状况予以调整。

(二)法院执行工作力度不够

一部统一的执行法典迟迟没有出台严重影响了执行的力度,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的 29条规定过于粗略,即使加上高法的司法解释也远远不能适应现在日益复杂的执行情况,导致法官面对很多情况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在连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大可以得过且过,导致执行力度严重不足,还有就是一些司法解释、通知、批复、办法及其它部门法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条文,主要规定内容相当分散、缺失严重。比如对执行担保、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处理,目前只是要求各法院按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办理,而没有作出系统明确的规定;对无故推诿拒不接受或协助法院执行的单位及个人均未作出明确规定。正是由于法律规范的疏漏,给法院执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继而影响了当事人合法诉权的即时实现。

(三)执行工作监督不到位

并不是所有不能执结的案件的当事人都没有履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能力履行债务而拒不履行的大有人在。由于对被执行人资产状况不能有效控制或无法掌握,很多被执行人的存款在银行长利息,被执行人整日吃喝玩乐,但就是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也因无法查到其存款情况无能为力。再如,由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不严,被执行人只要外出躲起来,人民法院就会因查不到其下落而无法执行。

三、完善民事裁判执行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民事裁判执行制度相关法律

执行工作的立法滞后,有关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行则无矩,使执行工作随意性很强;但如果法条不全,处理某些问题时,也会无法可依。强制执行工作是我国司法建设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审判、执行实践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产生,执行人员深感立法的不足,当前,在我国把执行程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分离出来,单独制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的条件已趋成熟。其表现在:第一,执行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债务人利用执行法规不健全的漏洞,逃避执行。执行立法滞后的现象已明显暴露。司法实践要求立法跟上已成燃眉之急。第二,我国法制工作的开展,立法技术的成熟,以及民事、经济、行政法律的逐步出台,法律的综合作用将更充分发挥出来。民事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第三,世界各国的立法模式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立法的趋势。如日本、奥地利、比利时等国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法的体例。制定独立强制执行法,吸纳更具体、更确实、更充分的内容,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执行工作的需要的观念已在许多国家形成共识。

(二)完善执行程序,加大执行力度

作为真正落到实处的执行员面对人手财政的缺乏,行政方面的压力应该重新对执行庭进行设置,建立相对于法院和政府都独立但并不是完全没联系的执行机关,首先执行前期与法院协调以了解全案案情,与行政机关的合作就是要在执行员的监督下适当引入行政权力以便执行的顺利进行,我强调的是一个相对而言,是独立的,但又不完全是独立的机关。在我国,行政机关作为被执行者执行不了的情况很突出,他们的赖帐往往比社会上的一般被执行对象赖帐行为造成的影响要恶劣得多,但是他们的难处并不是绝对的,只要上级机关作出一定的合作就肯定可以给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执行机关和上级部门作出一定的联系和协调就可以解决问题,面对社会上的被执行对象更是如此。有适当的公权力加入总好过几个法官带上法警去磨破嘴皮宣传法制的效率强得多,但是是否说由政府机关来执行呢?我国目前情况还不行,因为我国现在还在强调依法行政,离依法行政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旦赋予政府机关一个独立的强制执行权而且该权力覆盖了民事和行政方面,那是对我国的部分当权者一个相当大的考验。不论判决结果实际如何,和它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是否是不利于自己,只要它满足了判决所具有的条件,如既判力、判决作出的程序,他们就会自愿地去执行判决。相对而言,我国的某些人则是制度的投机者,他们不在乎制度所能带来的制度正义和社会正义,只在意它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如果给自己带来了利益,那么就会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并高呼天天理存在;如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利,那么他们就会尽力办法去规避,而且到处宣讲社会如此黑暗。在他们心中,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法律制度的运行对自己产生利益,他们就会用尽一切救济手段来挽回“损失”。这时最有效的救济手段往往是公共权力。他们既崇尚权力,又害怕权力,在权力的占有者面前,他们要么委曲求全,甚至不惜以养成腐败的代价来求得利益。因此他们不仅是制度的不合作者,为了信仰,他们会寻求一切手段,包括牺牲法律制度来实现个人利益。因此不自愿履行民事判决也是能预见到的,所以应当建立一个既独立于法院和政府但又有适当的公权力介入和在法官的监督下执行机关。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执行难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所以解决“执行难”不是哪一系统,哪一部门的事,是全社会的事,前面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谈到,在金融系统建立法院执行信息系统,这样对被执行人存款就能及时掌握,并能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使案件及时得到执行,再如,对外出务工的人员或其他外出人员的临时住址,由临时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管理,并

及时通报给户籍所在地,这样,不管被执行人到何地去,人民法院都可以通过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掌握其行踪,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明显有利于案件的执行。相信只要全社会上下都能够关心、支持执行工作,经过法官们的不懈努力,执行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参考文献:

[1]孙小虹,“克服执行难问题是社会系统工程”,载《人民日报》1999年3月10日.[2]梁红照《论我国强制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载《强制执行与参考》总第10集.[3]李政、杨惠玲,《从“执行准”透视执行程序之立法不足》,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8).[4]张启楣,《执行改革理论与实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9月版.[5]王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遏止司法权地方化倾向》,体制改革,2002(1).[6]董林华,《关于“执行难”和“执行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思索和探讨》,河北法学2000

篇6:试论刑事附带民事的执行

定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但该制度受到很多条件制约,并不是每位受害人均可通过该制度获得赔偿。仅从执行角度看,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民事部分执行就是当前基层法院执行工作难的一大热点。其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差,甚至无财产可供执行。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所确认的赔偿数额是根据被害人实际造成的损失和有关法律规定作出的赔偿,而不是根据被告人有无实际赔偿能力而作出的,因而人民法院作的赔偿判决,执行中不可避免会有风险,这种风险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由申请执行人承担是无可诽议的,而在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中,被害人不能正确对待,使法院执行工作雪上加霜。

2、按照罪责自负的原则,民事部分的赔偿应由被执行人自行承担,但被执行人作为特殊的被执行主体,系正在接受刑罚的人,主观上他们缺乏对被害人进行赔偿的诚意,客观上又被限制人身自由。在这种条件下,法律法规对这些被执行人能采取的措施几乎是空白,法院在执行中必然束手无策。

3、被执行人及其家属抵触情绪大,不配合执行,而对分家析产又存有困难,对其家庭共有财产无法直接执行或强制执行。

4、执行和解率低。对民事赔偿能否作为被告人减轻刑罚的法定情节,法律无明文规定。这就使得一些即使有赔偿能力的被告人也不愿意积极赔偿。等等。

也正是由于在犯罪人赔偿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受害人无法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得到赔偿。有些被害人得不到赔偿,就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如纠缠承办人,围堵党政机关、政法部门,阻塞交通要道、上访,甚至以暴治暴,严重影响社会安定,成为社会问题。例如淮滨法院于2001年6月12日作出的关于贾增刚申请执行徐连刚故意伤害案的(2001)淮刑初字第50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判决生效后,徐连刚未按判决赔偿,申请人向法院申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因徐连刚在监狱服刑,执行员多次做徐父母工作,让其代为执行,而徐父母坚决不同意,法院只有对徐家财产分割,被执行得款仅为2772元,离判决内容73705元相差甚远。五年中,申请人及其妻几十次到县委和法院找主要领导,多次拦截党政领导、法院领导、执行庭的车。执行庭每位执行员都十几次到场执行,并且为解决申请人困难,出面到教育部门、村委、乡政府协调救济及低保。甚至向县政府打报告申请救济,在全院庭室募捐。执行程序走完了,手段穷尽了,当事人仍不满意,领导也不满意。法院的公信度受到置疑。

所以,针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强制执行这种公力救济起的作用不大,或者目前根本不起作用。为此,有必要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进行反思。1996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因条件尚不成熟而未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修改。现在,已过去近10年,时机已成熟,有必要对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进行完善,同时,作为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程序走完,执行手段穷尽,受害人的损失仍未得到弥补,这时国家社会应有相应的社会救助体系,以体现法律的完整性。而我国,目前,虽然市场经济逐步走向完善,但与强制执行相配套的社会救助制度发展很慢,没有形成一个救助体系。这里,笔者结合国外社会救助的一些做法,谈一些拙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点问题:

1、针对被判处极刑的犯罪人,制订完善的制度,变卖人体器官,用其收入支付赔偿金;

2、针对自由刑的犯罪人,被执行人在服刑期间,其劳动所创造的收入,可以提取百分比,用于清偿他应赔偿的金额。这样做,一方面使申请执行人满意,另一方面,被执行人出狱后,没有太大的后顾之忧,可以重新生活,对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建立完善刑事损害补偿制度。由政府部门拿出一部分钱交于法院,或成立专门补偿机构,依据法院裁决支付补偿金。

最后,在完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方面,谈一些简单建议:

1、完善法律规则。对主动履行赔偿的被告人在量刑上应作出适当减轻、从轻处罚。同时,被告人在服刑中履行了赔偿义务的,应作为减刑条件予以考虑。这样做是鼓励刑事附带民事被告人积极予以赔偿,以减弱执行风险。

2、增设执行风险告知制度。人民法院应将执行的风险告知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受害人。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被告人正在服刑的,被害人可在被告人服刑期满后申请执行,不受申请时效限制。法院已受理的,被告人正在服刑,又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要中止执行,待被告人服刑期满后恢

复执行;对判处死刑,又无遗产,又无其他可供执行可能的,要依法终结执行程序。

篇7:刑事附带民事强制执行申请书

被执行人(刑事被告人):王某某,男,汉族,1947年*月*日出生,户籍地所在地XX省XX万源市……,现羁押于XX市XX区看守所;联系电话:187……632。

申请请求:

1、由被执行人支付医疗费、续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营养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伤残补助费等共计106125元,并从20XX年12月27日起至付清款项之日止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2、由被执行人承担本案全部执行费用。

事实和理由:

已生效的XX市XX区人民法院(20XX)X法刑初字第58*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被执行人王某某应于该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付申请人医疗费18632元、续医费30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264元、护理费1100元、误工费9600元、交通费1000元、营养费1000元、被抚养人生活费34561元、伤残补助费36968元,共计人民币106125元。

但被执行人至今未履行上列义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9条之“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的规定,被执行人还应支付申请人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特此申请!盼依法及时执行。

此致

XX市XX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YJBYS

20xx年xx月x日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强制执行申请书范本

2.追加被执行人申请书

3.变更执行人申请书

4.房屋强制执行申请书

5.法院强制执行申请书范本

篇8:行政诉讼执行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诉讼执行难的表现

(一)行政诉讼执行存在的问题

1. 行政诉讼执行率偏低

三大诉讼中,行政案件数量少,所占的比例小,通过查阅人民法院网2014年1-9月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情况可知:行政案件收案数104542件,同比增长18.28%,结案数80644件,同比增长10.02%,而民商事案件小计收案数6407849件,同比增长7.56%,结案数5388875件,同比增长5.67%。(1)由此可见,行政案件的收案率、结案率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和民事案件相比还是不容乐观。而根据2014年1-9月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情况可知,同时期执行案件(不区分民事、行政、刑事)收案数2388645件,同比增长9.74%,结案数1813485件,同比增长2.17%。(2)可见,现阶段行政案件数量少的情形下,结案率、执结率也不容乐观,裁判文书生效后却得不到切实有效的执行,裁判文书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因此,执行难问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2. 行政机关消极不作为

行政诉讼中,法院针对行政案件作出变更判决和要求行政机关承担补救、赔偿责任等履行判决时,需要行政机关配合执行。而现实的情况是行政机关不愿履行赔偿义务,经常无故推脱或动用各种关系不断向法院施压,阻碍判决的执行。从密山市发生的“马易君案”来说明行政机关消极抗拒执行法院裁判的问题。马易君作为开发商与施工方发生纠纷进入诉讼程序,二审期间该市政府个别领导以政府名义下发文件干预此案,在诉讼期间市建委重新招标,由原施工方即该案中的另一方当事人取得了该工程的开发建设权。二审结束后,马易君以密山市政府违法行政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案件经过中高院两审终审判决撤销密山市政府下发的文件,马易君胜诉。但该政府并没有将判决放在眼里,法院对此也无能为力,判决很长时间都得不到执行。(3)在本案这种情况下,司法权难以有效制约行政权,也体现出部分行政机关目中无法,漠视法院裁判,恣意妄为,损害相对人权益的问题严重。可见,对败诉行政机关的执行真可谓要多困难有多困难。

3. 行政机关开会否定法院判决

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应处于中立地位,独立处理案件,不得有其他因素干扰。但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引人咋舌的现象,行政机关会通过开内部会议的形式否定法院判决,致使法院判决无法执行。我国陕西省曾出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矿产行政登记行政案件,依法做出了判决,但荒唐的一幕上演了,这起诉讼的被告省国土资源厅却召开相关权威人士的协调会议,将生效的法院判决否决,这一举动彻底激化了案件牵扯各方的矛盾,引发了多数人的斗殴事件。一个省级部门竟如此对待法律,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司法实践中这只是行政审判执行难的冰山一角,由此也反映出行政审判发展的举步维艰。

4. 司法监督的有效性不足

在司法方面的监督主要有两种。人民检察院依法拥有法律监督职能,但实践中,检察监督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且其行使的是一种事后监督,即在发觉审判机关的判决不合法时提起抗诉。法院的生效判决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某些程度上是由于其监督存在很大不足,判决在执行环节没有可靠的保障。而审判监督受审级制度和地方化的影响,在某些程度上,监督的着眼点已经异化为对地方利益的保护,且对执行问题缺乏有效的层级监督,这种监督方式在实践中也很难奏效。在这种情况下,权力无拘无束,得不到控制,执行难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是难上加难。

(二)行政诉讼执行不力的后果

1. 有损相对人的权益

《行政诉讼法》承担着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行政纠纷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相对人的保护。如果行政相对人历经艰辛、好不容易获得胜诉判决,却碍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得到执行,这无疑于先给人糖吃,甜劲还没缓过就又给人一巴掌,这种情形下相对人滋生对司法失望的情绪这一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另一方面说,判决得不到执行,立法苦心赋予相对人的法律救济途径囿于权利无法落实而事与愿违,前期的一系列努力都付诸东流,当事人最关心的利益得不到实现,这会使得整个诉讼活动失去应有的意义。久而久之,公众就会对法院失去信心,不仅不利于行政诉讼的进一步发展,也谈不上实现司法公正的夙愿。

2. 不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

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个体组成的,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难免也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有冲突就应该有解决冲突的手段,否则社会将陷入一片混乱,没有任何秩序可言。法律正是为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而应运而生的,自从其产生到现在在解决社会纠纷、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法院作为审判机关,裁断案件的是非曲折。实践中,当事人将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在查明案件事实的情况下,运用相关法律,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而作出公正的判决,使得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得到保障,被破坏的关系就会恢复正常。这种状态下法院会得到当事人的信任,法律也会受到尊重,否则受利益驱使的本能人们就会寻求法律之外的其他救济,这不免会造成新的冲突,更大程度地造成社会的混乱不堪。上文陕西省的例子就是因为判决得不到执行,最终引发了两村斗殴的恶性事件,这在某些程度上是制造了更大的混乱。

3. 有损法律尊严与司法权威

人们对法律的敬仰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的,而非一蹴而就的。监督行政权的行使是行政诉讼的目的之一,法院经过审查后,对违法的行为予以否定性评价并进行制裁,当然这种制约是否切实有效取决于其所作出的判决能否得到真正执行。反过来说,如果行政机关拒不履行判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真正实现,法院就会在公众中丧失威信,法律的尊严也就难以保障。我们要知道“民众之所以倾向于法律之外寻求公道,也是因为法律的内在缺陷使其难以满足民众的正当需求,包括………没有司法的独立以及法律本身就缺乏权威等,而更多的经验表明,人类从不缺乏对自己利益作出判断和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其行为的理性。”(4)因此行政判决若无法得到执行,长久下去,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漠视法律,依法治国的路将会越走越远。

4. 不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设

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机关理应起到以身作则的良好作用。在我国,行政机关采取首长负责制,掌握着很大的权力,如果没有完善的制约监督机制,极有可能滥用权力而导致腐败。如果行政机关自己缺乏对法律的信仰,无视法律,恣意妄为,其权力很难不被滥用,尤其是当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时。这样社会就有陷入人治泥泽的危险,法治政府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法治国家的建设难免不会被沦为一个无法企及的梦想。这个问题和我们追求的进一步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于如此严重的后果,我们必须重视行政诉讼执行难问题的严重性,尽力改善执行不力的局面,力求真正做到法治,迈向依法治国新的高度。

二、行政诉讼执行难的原因分析

(一)被执行机关的原因

1. 主观上被执行机关法治观念淡薄

法治观念概括的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其核心的观念可以归纳为:“以民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形式和社会秩序状态”。(5)法治强调对公民权利和人权的保障,一方面,中国法律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尊卑有序、以德治国等思想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律虽然规定了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但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还缺乏平等观念,虽然也在不断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制度,但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本土文化中。大多数人潜意识里还是会用身份和地位来衡量来评价一个人,这种官本位的思想滋生在行政诉讼中,无疑会影响法院的判决,波及相对人的切身利益,无形中给行政诉讼执行又上了一道枷锁。

另一方面,加上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我们更加重视集体的利益而忽视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因此保护私权的意识就显得尤为不足,官贵民贱的思想泛滥,使得官官相护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价值取向使得国家利益常常成为侵犯个人权益的保护伞,为了自身利益各机关之间互相关照,法院自身也忌于行政机关的强势自觉充当其利益的维护者,老百姓的利益被肆意践踏。这在拆迁、征地等事件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这类型案件中二者一旦发生纠纷,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就想法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干预法院的判断,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力,既不关切公民的切身利益,也不尊重司法的权威,并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实践中有的行政机关甚至纠集队伍抵制法院执行人员,与法院对着干,充分体现了行政机关法治理念的缺失以及对公民权利的不重视,这是官本位、专制集权等思想对建设法治国家侵蚀的延续,是一个国家的灾难。说到底,执行难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被执行机关的法治意识问题,受传统文化的腐蚀,行政机关人员并没有养成一种依法办事的自觉,现实生活中,行政机关权力思想膨胀,利用其强势地位不配合执行法院的判决,权力制约的目的无法实现,这绝不该是法治国家该有的现象。因此,解决行政诉讼执行难问题有必要在思想观念方面下工夫,特别是要加强拥有重要公权力的行政机关的法治观念。

2. 客观上被执行机关缺乏履行能力

我国地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落后的偏远地区行政机关的经济条件也相对较差,有些地方的办公用房都很破乱,根本没有用于执行的资金,有些行政机关对自己的义务有时也是有心无力。泗阳县棉麻总公司与宿迁市某局行政处罚行为违法及申请行政赔偿案(6)就是一个例证。宿迁市某局以泗阳县棉麻总公司经营掺杂棉花为由,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该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最终省高院二审判决撤销了一审判决和市某局的处罚决定,而诉讼中,某局未经委托拍卖,而直接将涉案棉花进行了变卖。该公司在二审判决生效后,再次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中院终审判决该局依法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但该局一直没有按照判决给付,法院经申请,通知划拨该款项,然而当时该市物质水平较低,其账户内没有足够余额可供执行。可见,被执行机关的经济条件也影响执行的顺利进行。

(二)司法体制原因

司法体制为司法的有效运作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受我国现行体制的影响,司法的独立受到了严重损害,使得其不能有效制约行政机关的权力,导致行政机关无视司法裁判,进而拒绝执行裁判内容,这是导致行政诉讼无法执行的又一关键原因。

1. 法院的不独立

我们知道权力机关产生本地区的各级法院。而在司法系统内部,上一级的负责监督下一级,最高院对地方只是进行指导。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各级法院之间并不是直接联系的,这种权力配置容易让人产生这样一种误解:地方法院是为地方权力机关来服务的,这就会与司法权的本质背道而驰,不利于司法的公正和统一。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法院是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的,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当地政府、党委等机关往往会干扰到当地法院的审判事务。法院难以独立行使审判权,实践中法院为了地方经济利益而损害法律统一性和权威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形下司法权威难以树立,强制执行得不到保障。

2. 法官的不独立

依据现行法律规定,由地方权力机关负责本地区法院院长的选举及罢免,院长来负责本级机关内其余法官的提请工作,这种选举聘任方式充满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法官是司法权的行使主体,司法的公平正义也是由法官对案件的合法公正审判来体现的,而在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中,法律并没有确切规定法官的独立制度,事实上法官依据法律公正断案还会受到行政机关的刁难,上级领导的制裁,其人身自由都难以保障,独立断案更是无从谈起,陕西富平县王亚光法官案(7)就是法官审判案件不独立的一个现实表现。这种弊端直接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行政机关轻视法院裁判也就见怪不怪了,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把法官独立作为努力的一个方向。

3. 经费来源不独立

经费在物质上保障了法院工作的有效展开,保障了审判权的独立行使,而法院经费则来源于地方财政,地方法院的硬件设备,软件设备条件以及职工福利都受地方经济效益的影响。如此一来,法院在财务上受制于行政机关,为了自身能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办公条件和其他方面的利益考虑,不敢也不会轻易得罪行政机关,这样会导致司法权的监督作用受到限制,当出现行政机关即使恶意不执行法院判决的情况,法院不会主动去动用自己手中的那杆称,也不会导致什么不利后果,司法权在行政权面前显得很微不足道。(8)

当然,法院、法官的不独立除了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分法官专业素质不高,法院自身的法治意识也是影响其独立性的原因,行政诉讼具有专业性,且其内容庞大复杂,涉及范围广,因此对法官的素质要求更高,而在我国现行的审判体系中,大多数行政法官缺乏行政实践知识和经验,整体而言,队伍素质比较低下,无法从容应对审判中出现的新情况,树立不起司法权威,判决难以让人信服,行政机关不难判决自然就不会配合执行。而且法院自身为了改善其物质环境,不自觉地就会维护行政机关的利益,实践中一些法院对执行案件借口拖延,不积极履行职责,也会造成执行困难的局面。

(三)立法原因

1. 强制执行措施种类有限

《行政诉讼法》针对行政相对人和行政机关规定了不同的强制措施,对行政机关不适用完全而只适用有限的强制措施,这显然不符合公平原则,同时也会使法院对行政机关败诉判决的执行陷入不利的境地。在原先法律中规定的针对行政机关的强制措施共有四种,除了划拨是直接强制措施外,其他都是间接的,在实践中并不能得到很好地实施。而新的《行政诉讼法》增加了两个情形:第一,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可以拘留;第二,对被告拒不履行的情形可以进行公告。同时将罚款的对象由行政机关更改为行政机关负责人,这对解决行政诉讼执行难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与针对相对人的强制措施相比较而言还是显得很萧条。

2. 强制执行措施缺乏力度

在《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各种强制措施当中,最直接且具有必然性的只有一种,那就是划拨。罚款数额是基于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时的经济条件划定的,如今经济发展迅速,和那时相比物质水平远远超出了人的想象,因此其数额已不能满足其对行政机关的威慑需要。新法修改将罚款对象变更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后,其状况有一定的改善,毕竟惩罚矛头转向了个人收入,由具体的负责人承担自己造成的危害后果,更具有针对性,也不好再你推我我推你,集体逃避责任。而且行政机关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决定具体本来就是由个人作出的,因此对其个人财产施以处罚更有影响力,更能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但是依当前机关负责人的收入水平和实践情形来看其强度还是有待加强。

3. 强制执行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第四款规定如果出现拒不履行判决的情况,人民法院除了可以向监察机关提出司法建议以外,还可以通过向其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而司法建议本身就没有强制约束力,能否被实施取决于接受建议的行政机关,加之法律也未规定具体的处理程序及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不依法履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其实施效果在司法实践中不容乐观。没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大家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能不管就不管,对这样的条文一概敬而远之。就追究刑事责任而言,法律规定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标准过于原则性,什么样的情形能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并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具体实施过程繁杂,耗时较长,在实践中很难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强制措施被运用的案例,法律规定得不到实际应用,作用难以发挥。法条修改后增加的公告措施一定程度上对通过舆论监督的方式给行政机关施加压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实践中还应规范其执行程序,真正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执行难一直是横亘在其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行政相对人胜诉执行难的问题非常严重,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主要探讨行政机关败诉情况下的执行难问题,并从执行难的表现中分析其产生的多个原因。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执行难主要体现为行政诉讼执行率偏低、行政机关无故推脱拒绝执行和以会议形式否决法院判决等,这些问题都将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不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而究其原因主要涉及立法,司法,被执行机关履行能力和法治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在具体论述中尝试结合实践案例分析问题的表现,综合考虑每个原因涉及的方面,尽量追求论述的准确性、可靠性。也相信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不懈努力下,行政诉讼执行难制度将日趋完善。

关键词:司法公正,行政诉讼,执行难

注释

1中国法院网: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6-03/08/node_2.htm.人民法院报,2016-3-8.

2中国法院网: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6-03/08/node_2.htm,人民法院报,2016-3-8.

3政府败诉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如同废纸[N].法制日报,2001-04-09.

4梁治平.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构建—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上)[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4777.html,2015-12-28.

5张明楷.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95.

6李洋.行政裁判执行难问题研究—以行政机关作为被执行对象为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14:4.

7黄进瑞.行政诉讼执行难及其对策研究[D].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13.

上一篇:节能环保的论文下一篇:四年级作文我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