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体系

2024-07-30

支持体系(精选6篇)

篇1:支持体系

摘要:近年来,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不断简化手续、放宽限制,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但对企业后续的金融支持还不够重视,一些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上。本文提出构建“走出去”金融支持体系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认为我国应当把零散的金融措施纳入一个基于国家战略角度的金融支持框架,明确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职能分工,依据海外投资的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实行有差别的支持政策,构建一个多层次、宽领域、分阶段推进的金融支持体系。

关键词:金融海外战略 支持体系 政策措施 基本思路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目的在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海外投资是一项高风险经济行为,一些国际经验较为欠缺、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难以解决海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和风险保障这两大“瓶颈”问题。为帮助“走出去”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做大做强,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对海外投资金融支持体系进行战略性安排,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入手加大 “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这既是世贸规则下所允许的政府干预与扶持行为,也是“走出去”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构建“走出去”金融支持体系的总体思路

正常市场条件下,商业性金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融资主渠道,但海外投资活动中的高风险性及国家风险因素等特点,使商业性金融在很多具体领域与项目上不敢、不愿或无力涉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在海外投资发展初期,由政府提供后盾支持的政策性金融一般都是金融支持的主导力量。政策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支持,通过向海外投资企业及参与的金融机构提供条件相对优惠的融资支持与风险保障,使海外投资的起始风险点相对降低,从而使社会中商业性资金介入意愿增强,吸引更多资金参与海外投资。当海外投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商业性金融进入的深度和广度足以支撑企业发展时,政策性金融再逐步淡出,从而形成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目前,我国海外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海外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商业性金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大多不愿意承担企业发展初期的风险,贷款条件苛刻且金额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政策性金融虽然承担了较多的金融支持职责,但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僧多粥少”的局面不可避免,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当确立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商业性金融采取多种形式,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配套资金支持,同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辅助与补充作用,通过政策性金融的拓展,带动更多商业性资本和民间资本介入。

二、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要求确定金融支持重点

走出去”既是企业战略,也是国家战略。在金融支持方面,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应当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合理进行分工,突出支持重点,充分体现海外投资的国家利益和产业政策导向。

(一)根据企业类型确定支持重点

从投资目的上看,“走出去”企业大致可以分为资源开发、市场开拓、技术和品牌获得以及劳务输出四种类型。其中,资源开发型投资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紧张局面、保证工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应当对这类投资提供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鼓励企业扩大对资源开发业的投资。由于这类投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也大,为保证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供应,国家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包括前期费用、勘查资金、专利使用费、其他取得资源开发权所需资金等。投资金额特别巨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还可以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先占有海外投资企业的部分股权,一旦企业经营步入正轨之后,再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其他的投资伙伴,从而分担企业的投资风险,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对于勘探开发境外石油、天然气、木材、矿产等国内短缺资源的企业,其自产产品运回国内,国家应当给予进口配额、税收和外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其他类型的投资中,政策性金融的支持重点应当放在带有国际合作性质或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投资项目上,优先考虑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带动大宗物资出口的境外承包工程项目以及家电和轻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对于企业自主的投资行为,特别是一些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投资项目,则以商业性金融支持为主,要求其自筹资金、自担风险,充分发挥现有商业银行境内外分支机构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通过放松管制、简化手续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支持企业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在境内外融资,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二)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确定支持重点

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发展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或衰落期)。一般而言,“走出去”的企业在前两个阶段各种投入比较多,流动资金短缺,由于在当地缺少信用记录,再加上经营情况不理想、不熟悉东道国的金融和法律环境等原因,“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此时,国家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一方面通过提供优惠贷款、财政贴息、内保外贷、税收减免等手段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提高企业的自生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东道国签订投资保护协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和风险管理咨询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避免企业因非正常原因遭受财产损失。一旦企业在国外市场站稳脚跟并实现盈利,能够凭借自身信用筹集资金,政策性金融就可以逐步退出,转而由商业性金融充当企业资金供应的主渠道。

(三)根据企业投资方式确定支持重点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日趋多样化,除传统的设备、技术、现金投资外,逐步出现了并购、参股、换股或BOT等更为灵活的投资方式。2005年,我国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占到当年流量的一半。国内企业通过并购可将其优势与国外企业的强项相结合, 形成协同优势;或通过并购获得带有垄断性、稀缺性资源, 包括具有特殊价值的人力资源和专有技术等。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的提高,跨国并购将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大型跨国并购往往会涉及巨额资金筹集,不仅项目前期投资数额巨大,并购后的整合阶段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能否获得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了积极有效地运用跨国并购方式,培养更多的世界级跨国公司,我国应当将跨国并购列为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植和鼓励。对于采取现金并购方式的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银团贷款、股权融资、对外担保等方式为其提供多层次的资金来源,外汇管理部门则适当放宽外汇汇出限制,满足其合理的用汇需求。对于采取股票置换、资产折股等其他并购方式的,有关部门要完善管理规定,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同时,我国还要大力推动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投资银行在跨国并购中的专业顾问和媒介作用,积极开展银企联合或战略合作,鼓励企业采取股票上市、发行债券、杠杆收购、海外存托凭证等手段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减少对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依赖。

(四)根据企业投资地域确定支持重点

境外企业出现“融资难”既有自身的原因,也与东道国投资环境欠佳有一定的关系。截至2005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遍布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还不够成熟,金融市场欠发达,对外国投资者采取一些限制性政策,致使我国企业在当地很难获得稳定的、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企业在这些区域的投资规模。从发展趋势看,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经济转轨国家)拥有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消费群体,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增长较快,并且我国的许多产业相对于其国内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是许多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理想的目标国。为进一步拓展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多元化,鼓励企业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我国应当对这些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和双边关系友好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以弥补商业性金融的不足,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三、“走出去”金融支持的具体措施

(一)尽快研究制订《海外投资法》等专项立法,建立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的法律体系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完整、全面规范海外投资行为的法律,立法滞后造成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监管不力等体制性问题,不利于我国对海外投资进行统筹规划,影响“走出去”战略的有序推进。为保证海外投资政策的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我国应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尽快制订《海外投资法》等相关法律,将现有的海外投资政策和条例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的制度保障体系、监管和调控体系、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市场服务体系。为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企业“走出去”,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海外投资法》应当对中国海外投资方向、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组织结构、地域分布、产业布局、金融支持等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和指导,同时加强对海外投资市场经营秩序的监管,避免恶性竞争。

此外,《海外投资法》还应明确海外投资监督制度,对企业“走出去”以后的发展状况给予积极关注,注重提高“走出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境外项目的成功率、境外企业的存续率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应针对不同的投资主体,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对于国有企业,监管重点是建立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经营责任制度和健全考评、评价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民营企业,要着重防止投资移民、资本外逃和境外非法经营等问题。

(二)进一步改变“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外汇便利

“走出去”必然涉及跨境资金流动,企业在外汇管理方面的需求主要有:取消在外汇资金来源审核、购汇审核、利润汇回等方面存在的不必要的限制;适当延长境内公司对境外投资企业出口收汇核销期限;简化对外担保的审批和履约核准手续;放宽境外放款在资格条件和资金来源方面的要求;境内外资金集中管理和调拨;非贸易项下资金有效运作和高效管理;规避汇率风险、提供更多金融创新产品等。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外汇短缺时期形成的管理思路和政策亟需改变,外汇局应当在审慎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用汇和汇出的便利化程度,满足企业合理的业务需求。

(三)支持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本地化、多元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实证研究表明,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增长和分布与一个国家的对外投资具有一致性,相关度几乎达100%。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奉行“跟随客户”的战略,大多以本国企业为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实力逐步增强,为金融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2006年,国内几家大银行都加快了海外发展的步伐,中国建设银行收购美银亚洲,中国银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印尼Halim银行。今年,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入股巴克莱银行,更是我国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中资银行通过在境外新设网点和开展跨国并购不仅能够增强海外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可以为境外中资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实现银企战略合作。

(四)支持国内银行开展业务创新,满足企业“走出去”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目前,国内中资银行还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发展战略,同质化竞争严重,业务品种高度相似,客户群体相对集中,金融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落后于外资银行。由于对中资银行的服务不满意,一些有意“走出去”的企业都会考虑和外资银行成为全球合作伙伴。为防止优质客户流失,中资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针对不同类型的海外投资企业设计金融产品,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如离岸金融服务、提供股权融资、出口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海外资产抵押贷款等形式多样的业务品种。

(五)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改革政策性业务的运作机制

我国行使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职能、为“走出去”提供信贷支持和投资保险的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三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我国尚未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立法,在管理中存在一些模糊地带,例如,如何定义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如何确保有需要的企业能够获得低成本的政策性资金支持,如何处理银行因经营政策性业务造成的损失等。另外,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海外投资项目,商业银行往往不愿涉足,尤其是一些动荡地区的海外企业,更是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为打消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顾虑,国家可以通过海外投资保险等政策性保险来分担企业和银行的风险。目前,我国政策性保险的渗透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这里既有市场宣传力度不够、企业风险意识较差等原因,也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业务品种少、承保能力弱有一定的关系。要推动政策性保险的发展,必须多管齐下,中央财政拨付专项基金用于特定项目的保险,各级政府可以视情况对投保企业进行保费补贴,鼓励更多企业参保,同时企业也要强化风险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六)政府部门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资助等方式加强对海外投资的扶持,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在财税政策上,为了减轻境外企业的税收负担,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实行海外投资等损失准备金制度和国外纳税额免抵制度。对于企业的海外投资、资源开发投资、海外工程承包,允许将投资的部分金额计入“投资损失准备金”内,以免缴企业所得税;如投资受损,则可从“投资损失准备金”中得到补偿。为了鼓励更多优势企业“走出去”,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国家还可以对海外企业提供财政资助,例如企业组团赴海外调查、对境外资源项目进行初步勘探、对其海外员工进行培训时,国家可提供一定比例的补助金。在对外关系上,我国可通过经济外交,打开东道国的投资市场,不断拓展我国海外投资的多种渠道。为了保证海外企业的权益,确保最惠国待遇以及促进与缔约国的资金、技术交流,我国可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对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提供充分保护。在信息服务上,为了解决海外投资信息不足的问题,我国应当构筑由政府和民间、专业团体与综合团体组成的信息收集、研究、咨询网络,使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能够充分了解投资对象国的政治、经济动向、金融、税收、外汇等经济制度以及拟合作企业的基本材料和有关行业在对方国家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等背景材料,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成功率。

篇2:支持体系

校本研修资源支持体系

校本研修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研修作为教师培训的突破口,努力为广大教师创建一个在线平台,营造一个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工作生活的发展空间,使它成为教师终生学习的帮助,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成为教师不断提升的舞台,成为教师成长的良田沃土。

在我校校本研修的实施过程中,研修资源的建设中,学校为研修活动提供多种资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本研修资源的简要分类

1.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2.素材性资源和条什性资源。素材性研修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力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

3.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网络化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二:校本研修中研修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1.校内资源

①建立校内专业引领制度。学校应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鼓励有一定的专业意识、专业水平、专业精神和专业威望的教师主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充实校本研究的基本力量,储备后续资源。

②发掘教师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情境知识(通过教学机智反映出来),教师的策略性知识(运用理论知识的策略)。

③学校图书馆、报刊杂志。④教师小组。⑤学生和课堂。2.校外资源

①学科专家。教科研部门及本区域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

等,也可指有一定研究专长的普通教师。

②校际资源。指本区域内其它学校所有的教育特色、优秀教师、科研条件等促进校本研修的条件。校际资源的优质共享,形成基于校本又超越校本的研修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学校原有的校本研修形式的继承与发展,是引领校本研修自主发展之路的重要载体,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内驱与外引的整合。要有效整合学校可利用资源,实现差异资源的互补,在互动的过程实现互促,实现跨学校,跨区域的资源互补和共享,拓展校本培训的空间,丰富校本培训的资源,改变原来学校“单兵作战”校本研修的格局,建立区域校本研修共同体的形成。

③专业教科研机构。指上级教研部门、研究机构等。学校校本研修要充分利用专业教科研机构的长处,与专业教科研机构结对子,积极参与专业教科研机构的课题开发与研究,把课题研究看作是培训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④社会公共资源。指公园、风景区、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公共资源。开发社会公共资源,开扩校本研修的广度与深度,如图书馆有大量的图书、期刊,可补充学校图书馆之不足,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使图书馆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推广中心。

3.网络资源

网络平台是实现校本研修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之间广泛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要积极建立网络平台,要鼓励教师走进网络构建自己的话语舞台和获取校本研修资源。

①网络检索资源。

校本研修如果需要了解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研究动态或与课题相关的简讯、评论等等,可以用各种搜索引擎进行查找。搜索引擎的类型有目录式搜索引擎、全文式搜索引擎。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方式有从分类目录逐级查找、在搜索框输入检索词,使用专门的查询功能等。查询方法:简单查询、复杂查询。简单查询是对用户的输入不加任何限制,得到的结果会比较多,但准确性差。复杂查询是允许用户在检索词以外,再给出一些搜索引擎支持的查询条件,如文件类型,时间,截词符等等,还可以限制相应的信息类型,年代,语种等,得到的查询结果较简单查询更准确。常用的搜索引擎:Yahoo(http:///)也是大的学术文献库之一。

③网络交流资源。网上论坛(BBS)、博客(Blog)、即时交流工具(QQ、OICQ、新浪UC、MSN)。

网上论坛系统是网络常见的一个应用,用于网络用户的信息交流。如:知名的天涯在线论坛。通过论坛系统,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主题贴),其他的用户可以对主题贴进行评论(跟贴)或发表更多的言论(主题贴)。

Blog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博客有个人自由表达和出版;知识过滤与积累;深度交流沟通的特点,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反思、交流、发表的载体,特别是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尤其适合。

④网络课程资源、视频分享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网络课程资源免费在网上共享,为教师

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现在网上的网络课程资源有国家精品课程网(),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已收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18604门。

⑤政府网站、专业教育类网站

政府网站提供了最权威的信息公开渠道,是教师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主要途径。专业教育类网站提供综合全面的教育信息。

三:网络的校本研修资源库建设

网站具有综合性、开放性、互动性、可更新、易管理的特点,因此校本研修资源库建设最好以网站的形式建设。

按《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要求,教育资源网站应有以下规范:(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题库: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

(3)试卷素材:各个学科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4)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案例: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

(6)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7)常见问题解答: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9)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从校本研修的的实际来看,校本研修资源库网站应具有以下几大模块:教育理论、文献资料源库;数字化视音频库;课题协作区;即时交流反馈平台;个人用户区;研修评价体系。

教育理论、文献资料源库:是校本研修资源库最基本的功能区,为校本研修提供理论支持。包括政策法规、教育理论著作、教育论文、期刊,各种

原创的教案、案例、教师上传的反思、课件等。

数字化视音频库:专家讲座、视音频课例、教师上传的课堂实况等。课题协作区:是校本研修资源库网站的核心,起到串连起各模块的作用。

即时交流反馈平台:网上论坛(BBS)、博客(Blog)、即时交流工具

(QQ、OICQ、新浪UC、MSN)、评论区。

研修评价体系:分人工评价、自动评价二种。人工评价分自评、互评、专家评三种。自动评价是自动根据相关标准生成。

千河镇黄贺小学

篇3:家庭农场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然而, 纵览我国农业行业发展历程和趋势, 现实金融需求与现有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平衡, 使农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无法得到满足, 这为家庭农场扩大生产规模, 实现集约化经营设立一大障碍, 制约农业发展方式向现代家庭农场转变。回归当下, 家庭农场仍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范围内仍在开展试点工作, 尚未形成健全的金融支持体系以辅佐其发展壮大。因此, 在当前政策与形势下, 我国基于扩张投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 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 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以此破解家庭农场“扩张资金”的瓶颈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具体实现体系的构建, 应该具体明确以下几点。

1构建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协调互补、层级化开源的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是家庭农场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基于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供给偏离重心、供需失衡的现状, 应对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机构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战略调整, 形成各金融组织“激励兼容”的竞争机制, 有效满足家庭农场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1.1探索正规金融机构改革方向, 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

以市场化导向为原则, 在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前提下, 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应注意协作基础上的业务分离, 使金融资源增值效用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性金融以执行国家经济发展政策、提供非营利性贷款为重心, 但受制于资金规模有限, 应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金融机构的积极诱导和示范功能, 规避逆向选择风险; 商业性金融应逐步扭转业务重心向城市偏离的趋势,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结合家庭农场金融需求特点和趋势, 进行金融业务战略调整, 积极扩充服务职能, 引导商业性金融正确认识家庭农场的投资机会, 使服务家庭农场变被动为主动; 合作金融应重拾支农“主力军”的地位, 探索制订与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贷款额度、贷款条件、放贷程序, 鼓励在家庭农场发展较好的地区设立更多农村网点, 信贷权限下放, 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农场金融支持力度。

1.2创新金融机构, 发展新型社区银行

在深化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机构创新, 根据家庭农场金融需求特点, 建立适销对路的“社区银行”。相比于非社区银行, 社区银行依赖于立足当地、贴近家庭农场的地域特点, 拥有独特的信息获取方式, 并能以较低成本取得信息存量优势, 使其在为家庭农场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具有高灵活性和效率。因此, 应积极探索建立以关系型服务为重心的社区银行, 面向家庭农场提供基本且实用的服务种类, 以机构设置边缘化、组织结构简单化为特点, 突破“为农民而建”的传统银行运作模式, 转为 “由农民来建”的新型方式, 由此拓宽对家庭农场的金融供给来源。

1.3规范民间金融机构发展, 引入新兴支农资本

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效率, 应充分激发其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的补充和辅助作用, 以正规金融机构的薄弱环节及缺失部分为突破口, 增大对家庭农场金融供给。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赋予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地位, 扩大其在家庭农场短期贷款、小额信贷及不定期贷款等方面发挥作用的范围; 另外, 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积极引导和扶持, 如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机构、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延伸金融机构服务家庭农场的触角。缓解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乏力的现状, 为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引入新兴资本。

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体系, 构建金融支持载体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金融产品缺乏、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 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无法与当前新型农业主体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相契合。因此, 在建立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的同时, 为使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家庭农场规模经营, 应着力明确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为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创造坚实的载体和运行条件。

2.1以土地承包经营为核心, 创新金融产品

我国当前《物权法》明确了抵押财产的具体范围, 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排除在外。这就使得通过流转获得规模土地的家庭农场主, 无法利用其最有价值甚至仅有的“土地”资产, 以抵押等方式获得金融机构贷款, 金融杠杆的放大作用无从发挥。因此, 在家庭农场严重缺乏抵押物的情况下, 应在推进法律放开抵押物限制范围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为核心、面向家庭农场的新型金融产品。

金融产品创新可具体分为: 1) 针对从事传统大宗种养的家庭农场, 探索开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产品, 允许经营者以规模流转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物, 获取农场经营发展所需信贷资金。2) 针对从事特色种养的家庭农场, 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和订单贷款, 经营者以一定期限的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设定质押, 金融机构以订单合同和预收款为依据, 通过比例确定最高信贷规模。发生债务无法按时清偿的情况时, 金融机构即取得经营收益权, 通过转让债权或控制销售合同等方式, 恢复自身权益。3) 针对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家庭农场, 基于其项目农业占主导的特点, 金融机构可以依据农场项目概算和已投资的现金流量水平, 确定贷款额度, 进行项目贷款发放。4) 积极开发联保贷款金融产品, 设立家庭农场之间联保贷款, 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联保贷款等多元联保贷款, 以此为保障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利益。

2.2围绕金融需求特点,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家庭农场的金融需求, 既有临时周转性需求, 又有长期发展性需求; 既有融资性需求, 又有保障性需求。同时, 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有很强的时间和季节性, 对金融的需求也表现出同样的阶段性特征。当前农村金融单一、传统的服务方式, 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家庭农场金融需求。因此, 针对家庭农场的金融需求特点和生产周期特性, 涉农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

具体表现为: 通过改进金融服务流程, 简化审批手续, 切实提高贷款发放效率, 避免错过需求时机造成损失; 推动金融服务方式多样化、多元化, 在农忙时期可以推广信贷员包村服务及金融机构“一站式”服务; 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咨询服务、代理保险销售服务等, 满足经营者保障性需求; 对于效益好、前景优的家庭农场项目, 探索以动产设立抵押、设备按揭贷款等业务。

通过完善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流程, 再造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让家庭农场经营者得到更多便捷、优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3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构建金融避险屏障

整体而言, 农业在我国仍属于弱质产业,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风险较高。因此, 站在金融支持的角度, 必然考虑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因素。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风险转嫁机制的农业保险, 能够帮助经营者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增强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因此, 要实现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 需通过农业保险建立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为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筑起有效的避险屏障。

农业保险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等特点, 这决定其很难完全由市场提供, 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推动。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道路, 稳步推行以政策性保险为基础的农业保险制度。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 为家庭农场提供 “一揽子”保险产品, 既包括经营保险、财产保险等主产品, 又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附属保险品种, 为家庭农场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服务。二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联动互补的运作模式。商业保险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撑下, 向农村延伸触角, 积极拓展农业保险经营范围, 面向家庭农场开发有特色、有生命力的新型保险产品, 为家庭农场构建出全面的经营风险保障网。对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的领域, 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参与度, 上升保险赔付标准, 有效解决农业保险供给不足的问题。 依托双层互补的运作模式, 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三是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担保基金, 专门服务于家庭农场, 金融机构可以依据担保基金的规模放大对家庭农场的贷款比例。通过以上途径, 构建农业保险体系, 确保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可持续性。

4构建支撑体系, 保障金融支持体系有效运行

金融支持体系的有效与否, 不仅受制于自身的制度安排, 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外部支撑体系, 为金融支持家庭农场提供配套的外部环境。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建立起支撑体系。

4.1突破法律障碍, 放宽土地抵押权

家庭农场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困境, 迫切需要金融机构开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新型金融产品, 而其在现实中能否真正执行, 还要取决于法律障碍能否突破。因此, 要解决家庭农场面临的融资瓶颈问题, 应首先突破土地融资的法律障碍, 通过修改《物权法》、《担保法》等相关条款, 积极推进法律政策, 放宽对融资抵押物的限制, 赋予土地权利抵押、担保效力, 允许以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设立抵押融资。在土地抵押权放开的前提下, 农村金融机构与法律政策并行, 以此为导向, 推广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2合理定位政府角色, 发挥财政投资导向作用

首先, 应继续释放并进一步落实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利好政策, 新增加的农业补贴向家庭农场土地流转、信贷利息、农业保险等方面倾斜。同时, 积极突破传统制度下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方式, 转变政府支农路径。通过改补为投, 投资建立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 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下的担保公司加入, 逐步形成多层次的担保体系, 有效发挥社会化中介服务作用, 为满足家庭农场金融需求提供有效担保, 放大担保倍数。通过合理定位政府在家庭农场金融支持中的地位,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规范作用。

4.3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环境

通过第三方评级机构, 建立面向家庭农场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及时进行动态管理、开展信用评级, 形成家庭农场专用信用库。金融机构是否提供金融供给以及规模大小, 以其掌握的家庭农场基本信用情况和第三方评级机构的信用评价为标准。这能够有力督促家庭农场金融借贷行为的矫正, 改善一直以来农业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现状, 为金融支持家庭农场打造一个“金融生态环境”。

5结论

基于以上论述, 我国应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体系、保险体系、支撑体系四大方面, 由内部制度安排至外部配套环境, 搭建起一个家庭农场金融支持体系的大框架。这对于突破我国家庭农场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不平衡的矛盾, 实现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可持续性,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能为我国家庭农场的健康、持久发展扫除障碍, 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规模效益发挥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王伟.美国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 2013 (8) :12-15, 50.

[2]严谷军.社区银行与小型家庭农场金融支持:基于美国经验的分析[J].农村经济, 2008 (1) :123-125.

[3]陈卫东.金融扶持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荆州市首批121个家庭农场的调查[J].武汉金融, 2013 (9) :59-61.

篇4:支持体系

国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基层一所所学校的实践与推动。但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与教育现代化尖锐对立的应试教育却依然搞得轰轰烈烈,突出表现如下。

学校办学定位偏离教育本质。以高考升学率取代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价值取向对学校办学的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等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负面影响,使得办学行为不规范。

课程设置畸形,实践教学环节被严重忽视。只开设高考科目,综合实践类课程、选修课程流于形式,实验教学也变成了死记硬背。

教学组织形式陈旧。课堂教学全部按行政班级授课,因材施教难以落实。

课堂教学方法陈旧。人灌加机灌,填鸭式满堂灌,而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动力与潜能等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与培养。

“重分数,轻全人教育”的现象普遍。只盯分数,教学资源不丰富,劣质、重复性学习资料泛滥成灾,学习时间被任意延长,剥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以分数论成败、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轻实践的应试教育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使得广大青少年成为了应试的机器。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决心针对应试教育这五大弊端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彻底纠正应试教育不良倾向,开展以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和学生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为重点的现代教育实验,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为普通高中改革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学校开展实践探索的顶层设计,形成《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自2011年9月开始,在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学校组织力量从矫正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出发,制定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实施方案;2012年4月初,邀湖南师大附中参加实施方案讨论;2012年5月和7月,省教育厅党组先后两次召开扩大会议,深入讨论,通过了《长沙市第一中学、湖南师大附中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实施方案》[1],并以文件形式向全省发布。

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和学生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各项目的研究者都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负责人,问题的探索与工作的推进紧密结合。

第一阶段主要针对教育教学资源不丰富,实践教学环节被严重忽视等问题,重点探索硬件设施的改造和现代课程资源的建设;第二阶段主要针对不顾及学生基础和追求的差异性而全部按统一标准组织教学的问题展开探索,为促进个性发展主要采取分层教学选课走班制、首席教师负责制、周期排课制等策略;第三阶段主要针对班主任难以全方位深度指导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全员育人思想的指导下开始实施成长导师制;第四阶段主要针对课堂教学满堂灌、气氛沉重等问题进行探索,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充满活力的课堂。

1.形成正确的办学定位与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通过探索,我们认为现代教育应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以人为本,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个性化”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现代教育把学生视为发展中的有个性的人,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体特殊性,能从每个人的不同潜能出发,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充分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健全体格、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身心完整且协调发展的生命创造体。

学校的质量目标是“坚持以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办学定位,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质量追求的终极目标;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校教育人材观是“四看”,即“看基础,看素质,看后劲,看发展”,“敢于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育人应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不能简单地只看分数,不能以一时一事的优劣高低来论断青少年的未来。学校从严要求,多加赏识鼓励,让所有学生的心里都充满阳光和希望,让所有学生都成为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管理自治的人。这种办学定位与教育质量观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2.实施分层选课制、周期排课制,创造现代教学组织体系

实施分层教学选课走班制。学校的分层教学选课走班,是指在保留行政班的前提下,同一年级多个班级同一时段开设不同层次的同一课程,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引导下根据自己原有学科基础和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学习。首批进行分层教学实验的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均分为A、B、C三个教学层次,各层次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供学生自主选择。譬如,数学、物理、化学三科A层次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度加快学习进度,加大学习难度,拓宽知识面,尤其强调学科思想、方法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个层次侧重满足于有理工(包括部分经济类)类专业发展倾向或有志于向该学科及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的学习需要。针对分层走班后课堂纪律松弛、跑班费时等问题,学校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是年级组通过不定时巡楼等方式加强宏观管理;二是授课教师增强管班的责任意识;三是调整课表确保绝大多数学生一个单位时间内(上午或下午)在一栋教学楼或实验楼中减少跑班。随后,又针对少数学生学习能力与所在教学班不匹配的情况进行微调,使之所选层次的教学更适合其发展。

实施周期排课制。针对分层教学频繁走班费时这一问题,学校提出部分课实行两节连排的解决方案,但是出现了在一个星期有限的课时内一些课程安排不下等新问题。于是,学校打破星期制惯例,按照10天一个周期来排课,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现在,语文、数学、英语都安排了适当的连堂课,美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也安排连堂课,这样既减少了学生跑班所花费的时间,又能满足一些学科长课时的需要,有利于实现教学赋值的最大化。

3.实践“先学后教,以问定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先学后教”恢复了课堂学习的本来面貌。“先学”,指一堂课首先是学生直面文本,有目的地自学或训练。“后教”,就是教师在学生自学或训练后再适当地点拨。“先学后教”是对过去“先教后学”、“先教后练”模式的颠覆,虽然只是简单地改变一下顺序,却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问定教”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学或训练中所暴露的问题,或学习进程中真正的疑难问题、阻力所在,进行透彻的点拨与深入的导学,要多途径开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学习,带领或启迪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再次动手实验,再次尝试突破。

“自主学习”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每一位学生要通过自己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要通过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建构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架构。

“合作探究”是“自主学习”的有益补充与深化,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积极互助,相互启发,共同开展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等活动,不断向探究的目标推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能增进交往,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启智慧。

在“先学后教,以问定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运行体系中,“先学后教,以问定教”,着眼于教师,强调要先摸清学生的“底细”再教,有的放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着眼于学生,要启发、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转变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

学校采用编写导学案的方法,把这一运行体系加以落实。譬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与思辨能力,历史教研组依据课程标准用每课一主题的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编写导学案。导学案一般包括六个部分。“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课程标准中与本课相关的要求。“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对有关基础知识的掌握。如主干知识的填空、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用表格进行知识归纳对比、经典的选择题等等。“合作共享”根据课本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解决,体验学习过程,分享学习成果。“探究交流”选择合适的内容,设计针锋相对的观点,或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深入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组织材料进行辩论,有思想智慧的交锋,能引发更深的思考。“巩固自测”以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形式,主要检测基础知识是否落实,能力训练是否到位。“拓展推荐”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著作或影视作品。当然,为了课堂环节的简洁,也可以把“合作共享”“探究交流”“巩固自测”结合到一起。在这些环节中,问题的提出也在逐渐地交给学生,以提高其质疑能力、思辨能力。

这样,借助导学案组织课堂学习,教师重在点拨、开启思维,提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材料、角度、方法,释疑解难,拓展视野;学生重在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接受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新教学环境,丰富现代课程资源

学校已建设了一批区别于传统教室、其学科特征更为鲜明的功能教室,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学生分组实验室、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室、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室和高端实验室,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譬如新的化学实验室宽敞明亮,水电到桌,引入了立体化的通风设备,实现了实验室60人同时操作实验无异味的标准。在化学功能教室内,设计了新颖的八边形课桌,使得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的讲授教学都能得以完美实现,同时功能教室中通风橱的设置、创新实验室中各种高、新、尖端化学仪器的引入,更使原来不可能进行的实验变成了现实。现已建成理化生、技术、艺术、心理学等9个学科39间功能教室。自2012年新高一第一学期起,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心理学等都在功能教室上课。

自2013年7月开始,学校用5个月左右时间,已初步建立了一个集优质上课视频、课件于一体的教育云资源中心——“长沙市一中云资源平台”(网址http://yun.hnfms.com.cn)已录制上传了80多位教师的400多堂课,在校内全体师生都可以免费点播,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另外,学校已与美国、韩国、法国、泰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16所中学签订了友好协议,在美国Sewickley Academy、法国蒙达尔纪森林中学等地建立了学生国外学习生活基地,为学生搭建了感受异国文化、开阔国际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的良好平台。

5.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

学校坚持从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出发,构建了“学生成长导师制”这一新的德育工作方式。学校制定了成长导师制度,编制了《成长导师工作手册》,包括《导师制度》、《辅导学生基本情况汇总表》、《学生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工作记录表》、《家校联系记录表》和《学期工作总结》等内容,既能指导教师系统地开展成长导师工作,又能全程、全面地记载导师对学生的指导,目前已经在高2012级走班班级中铺开。每位教师大约指导10名学生,学生自主选择导师,最后由年级组统筹;导师每月至少与每名辅导学生个别交流一次,每学期与受导学生家长交流一次,每学期对受导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

学校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和学生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实验,已完成两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第一,学生学习不断进步。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明显地感觉到,分层走班教学、分层作业、个性化学业辅导等,尊重了学生的选择,而且所教所练内容针对性更强,更适合自己,个性化辅导能帮助自己把没弄懂知识学好学透彻,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自信心。由于分层不完全固定,便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可喜局面。新课堂教学运行体系,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习的主动性更强,综合素质得到了更好的培养。

第二,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两年多来,学校广大教师自觉地学习新课程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搞好分层教学工作,他们常常深入研究学生现状,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他们常常会为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而组织教学团队讨论,群策群力解决难点。教师参加省市和全国级的赛课活动,都认真贯彻“先学后教,以问定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新课改理念。初步统计,已有40余人次在全省全国各级赛课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教师还积极总结课改经验,撰写教学论文。《风景这边独好——析“综合探究”教学》、《构建有生命价值的课堂》、《中学生物室教室改造的基本原则》等2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其中《教学随笔:透析特别的成长体验》等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关于新课改背景下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等20多篇论文在全国或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

第三,校本教材得到好评。《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09-2013年优秀教学改革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湖湘文化》一书被列入湖南省农家书屋指定用书,在全省发行。这些教材既有助于中学生从中受到中华传统美德、湖湘文化的熏陶,而且能指导中学生身体力行,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焕发蓬勃的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反思所开展的现代教育实验,还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层级班额偏大、分层幅度较小,分层教学效果提升还有很大空间;分层教学的针对性还有待增强,分层评价还没有及时跟上;成长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有效解决导师跟踪指导工作。

下一阶段,学校决心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力度,把着力点放在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先学后教,以问定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运行体系的探索上,切实提高育人质量,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

参考文献

[1]http://www.hunan.gov.cn/xxgk/szfzcbm/tjbm_ 6677/tzgg/ywtz/201207/t20120710_485962.html.

篇5:建立旅游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建立旅游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旅游业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涵盖了一个人高品位的自然需求,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其关联度之大、带动力之强。拉长做强旅游产业链,无论是对交通客运、住宿餐饮、文化娱乐,还是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百姓增收、点燃新的经济增长点,都会产生极强的拉动力。加快发展旅游业是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抓手,是扩大内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同时,旅游业在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整合联动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需要确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文化”、“大环境”理念,更需科学的规划设计,更具魅力的形象品牌,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更加齐全的基础设施,更趋完善的产业体系,更富活力的体制机制。做好这一道道“课题”,为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配套服务,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更广的致富门路和就业机会,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这就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备的旅游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篇6:支持体系

前 言

“三农”问题,近十多年来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已连续发出了5个1号文件,鲜明地确定了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坚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党的十七大更是将解决三农问题提升至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高度。

苏州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逐步减少,农民离开了土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着转移的问题。因此苏州所面临的“三农问题”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和出路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一问题将会对苏州夺取小康社会的新胜利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发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以及夯实村、镇级财力,提升农业企业以及村、镇级实体自身造血能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就在于 资金的问题,资金从哪里来、怎么来、以及资金如何使用的问题,这中间最难突破的瓶颈就在于资金怎么来。

苏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实施《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努力突出新农村建设的开创性、坚定性和操作性,实现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持续稳定,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政策具体措施,苏州市于2007年6月18日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面向支持“三农”的专业性担保机构—苏州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成立正处在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攻坚阶段,而这两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的两年,各级政府将进一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财政支农机制,强化资金管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 成立农业担保公司的必要性与积极意义

随着农村各项政策及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苏州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农业产业 化经营步伐加快,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是农业仍然是个弱质产业,需要多方的、多层次的大力支持。而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来源,并非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民不愿投入或是不想投入,贷不到款,得不到应有的金融服务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苏州农业亟需一个专业化的担保机构为农业组织与金融机构搭建一条绿色通道,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注入农村市场,以促进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2007年5月江苏省内首家国有独资的农业担保公司应运而生。

(一)苏州农村金融现状

1.农村资金供求失衡。随着苏州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不断增长态势,但农村地区金融供给水平没有相应增长。

2.商业性金融支农弱化。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投放于农村地区信贷资源基本稳定,增长缓慢,其中大部分信贷资源投入大客户,增长贷款大多向城区和非农业转移,部分商业银行调整或削减农村基层网点设臵,未切实承担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责任。

3.新型金融组织起步迟缓。尽管国家加大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力度,但新机制的运行迟迟不能走上正轨,差别化信 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金融创新激励作用难以得到体现,区内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有所抬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需求,既有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也有产业集群化龙头企业的大规模资金需求;既有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融服务需求,也有发展创业的小额信贷需求;既有普通的存贷款服务需要,更有各类银行卡等支付结算和理财等服务需求。而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制约金融支持农村建设的力度,农村金融供给总体不足,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适应。

(二)农业担保公司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1.农业是弱质产业,自然风险大,农业投资收益率不高。加上农业具有担保不足和信用环境缺失等先天性缺陷,银行信贷投入较多往往风险很大,从客观上很难形成农业对外部资金吸引的优势。由于农业存在进入正规金融部门的限制,又缺乏贷款担保机制,因此只能求助于各种非正规金融的安排。

2.非正规金融机构作为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供给不足的产物,承担了一系列激励和信息服务职能,但其优势主要集中在小规模和孤立客户上,不可能得到大范围的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苏州的农业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这就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更大的需求,而农业担保公司正是构架农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3.面向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能削减小额信贷的信息和成本问题,无疑是一种金融创新,但因缺乏市场化操作而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一个专业化的担保机构能够凭借其为多方提供担保而分散风险,从而对信用交易活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因而,农业担保公司的存在就成为一种需要和必然。

(三)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有关部门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研究提出多种担保办法,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三农”问题历来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和非常关心的问题,当前在农业方面和农村中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实际上就是具体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只有作为全国最广大的社会群体的农民增收并实现小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和农业的面貌。而农业担保机构的建立,为执行好这一方针,为“三农”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能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立农业担保机构,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研究农民和农村工作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实践显示: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可行的,这将会吸引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和支持“三农”,对于有效拓宽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渠道,加速全市“三农”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正确引导农村民间融资,政府通过重视和加强诚信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治理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

二 农业担保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臵,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对农业要素投入及构成现状分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当前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业贷款难、农业贷款担保难、种养殖业保险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为此,中央多次下达了各类文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探索实行多种担保形式和设立农业担保机构等多种途径,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 题”;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操作方法,“各地可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扶持”;2007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为建立和完善农业贷款担保和保险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

为大力贯彻党中央关于对农村发展加大投资力度的精神,切实增强农业的造血功能,苏州市政府于2007年5月出资建立了首家纯国资性质的农业担保公司。以农业担保公司为平台全面推进苏州地区的农业担保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营,农业担保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难点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农业担保发展过程中的制约瓶颈。

(一)银行授信文化的差异

农业担保公司的初衷与金融机构的授信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一是苏州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就是想运用担保公司的资本信用解决农业企业和农村融资难的问题。但事实上,银行与农业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是从吸收担保公司资本金的角度出发,而并没有考虑要做大做强担保公司的担保贷款。二是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的重点与银行放贷要求支持的重点不一致。新农村建设项目中不乏一些优质的项目,但由于用款规模小,产出周期长,效益不稳定,尽管各合作银行领导都表示愿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支持农业贷款项目,但具体经办人员认为农业贷款项目收益小,且对农业行业不熟悉,风险难于控制,态度普遍不积极。好多项目农业担保公司很想扶持并愿意承担担保之职,但银行不肯放款。就农业担保公司受理业务一年来,公司项目评审会通过同意担保的涉农项目达7亿多,但是真正落实银行放款的仅2亿,放款率不足四成,这使得农业担保公司在企业与银行之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对于推进农业担保的积极性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三是近一年来,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也给农业担保的业务开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由于国家控制流动性过剩的措施频频出台,银行银根紧缩。2007年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多次加息、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遏制信贷增长过快和通胀势头。银行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大大减少,这对农业担保业务的开展产生了巨大冲击。不少已通过公司评审的担保项目因银行自身贷款额度压缩而搁浅。

(二)“三农”自身存在的弱点

1.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业政策性补偿机制又不健全。农业是弱质产业的特性,决定其不能完全抵御自然灾害和疫情。农业的季节性又常常影响农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效益,农业企业与其他商业企业相比,面临着市场及自然因素的双重风险。因而具有周期长、见效慢、风险 大的特点。而同时,农业政策性补偿机制不完善,一旦遭受灾害和疫情往往会导致企业损失严重,元气大伤。如08年初的那场大雪,就导致市农业担保公司的在保客户吴江众诚鸭业蒙受了不小的损失,造成祖代种鸭冻死、种鸭棚垮塌等直接经济损失达420.75万元,同时造成当年种鸭产蛋率以及种鸭开产期推迟等间接损失暂无法估计。尽管农业保险是化解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者利益的有效手段,而且苏州市也于2006年就推行了农业保险,但农业保险自中人保1983年开办有关业务以来,20多年间发展一直缓慢,险种从最初的60多个降低到了目前的20多个,常常是“想保的不能保”,农业保险20年走不进“田间地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2.农村经济体制和产权制度不健全,导致农业贷款难。一是农村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的要求,承贷主体不符合贷款条件。各类农业企业、生产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机制建设滞后,缺乏主体资格,内部经营管理混乱,甚至都无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些均不符合金融机构贷款主体的条件。二是难以落实足额、有效的抵押。农业资产的表现形态主要是花木、果园、茶叶、牲畜等动产,往往不符合金融部门规定的贷款抵押物的标准;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和农民的土地财产没有合法有效的产权证明,且土地承包权抵押在开展担保的操作层面上存在很大难度;农业企业大多位于城 郊或开发区,资产价值低。无法进行有效抵押,制约着贷款的申请和发放额度。

3.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组织缺乏良好的信誉基础。尽管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农产品一直处于市场竞争底端,产品利润和效益偏低,县域经济发展处于慢速增长阶段,缺乏支柱产业。而县域经济主导成份主要是中小企业,布局分散, 大多存在规模小、管理落后,技术含量低, 资金周转慢等问题。而部分企业不能按期归还贷款,尤其是一些企业及个人信用意识淡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现象严重,导致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比高,使得金融机构“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对农业贷款存在潜意识的排斥。

(三)农业担保公司自身性质的制约

1.企业性质背负巨大的市场压力。苏州市农业担保公司尽管由政府全额出资,但独立于政府采取完全市场化、公司化运作的方式。这与农业担保基金的性质完全不同。不仅要实现社会效益,还要保证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毕竟只有首先做到公司生存才能完成助农、资农的重任。

2.农业项目的实际受理效率低下。苏州的农业担保公司运营一年多以来,在实际业务受理中发现,农业类项目大多担保金额小笔数多的特点。且大多远离市区,位臵偏远,察看项目耗时耗力,管理成本较高。从项目初步受理到正式受 理后的实地考察再到后期的日常监管,业务经办人员常常往返于公司与客户之间,相当多的时间都在路上。业务受理效率自然高不起来。另外,尽管农村金融改革以来,县域经济金融机构网点数量没有减少,但在区域分布上,除了农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外,各大银行基本上都有所收缩,网点集中到经济发达的乡镇上,这也影响到农业担保公司的业务拓展,好多项目只能为农户或农业企业寻找到距离较远的商业银行办理贷款,使业务受理效率大打折扣。

3.农业担保承担着高风险,收益率却低下。对于风险相对小的项目,银行可以自己直接放贷,不需要担保公司担保。而到担保公司要求担保的项目往往是银行吃不准或者风险较大的一些客户,这是一般商业类项目的情况。农业类项目的巨大风险则更不必说。另一方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为了更好的实现助农、资农的企业宗旨,农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要低于一般商业性担保。目前市农业担保公司叙做的涉农担保费率一般为1—1.2%/年,最高不超过1.5%/年,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收费水平。所以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农业担保公司一方面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履行着助农、资农的重任,同时还要投身于残酷的市场竞争,维持生存并寻求发展,处境之难不言而喻。

(四)缺乏明确具体的政策支持,各地支持力度不够 1.尽管政府已给予“三农”问题以高度的重视,但对 于农业担保缺乏具体明确的政策支持。一是各市县(区)二级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市农业担保公司已按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各类风险赔偿准备金,截至08年6月底,已提取2097万元准备金。而各市县(区)未能按照苏办发[2007]89号文的要求建立农业担保代偿基金,代偿机制尚未形成;二是涉农保费补贴具体制度尚未出台。市农业担保公司目前叙做的涉农担保项目费率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收费水平。按照财政部相关规定,担保费按照不超过银行贷款利率的50%收取,为鼓励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小企业担保费率低于担保市场收费标准部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补贴(江苏省2006年补足到2.5%)。而目前针对农业担保费率补贴的具体办法 尚未订制。三是税务部门也没有相应的减免税优惠政策。可否考虑让农业担保公司享受公益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风险分散能力的缺失大大减弱了农业担保公司的承保能力,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担保公司的大步发展。2.农业担保网络建设工作尚未落至实处。公司落地深根问题还未解决。根据苏办发[2007]89号文件的精神,市农业担保公司一直为建立苏州地区农业担保网络体系做着不懈的努力。但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各地想法、做法不一,都有“精神贯彻,落实不够”的现象,均未能实现分支机构的组建。二是市里成立的农业担保工作领导小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各市(县)区相关组织架构尚 未建立,各条线均未明确负责推进农业担保工作的部门及人员。

三 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各级政府要将相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真正将好事做好

1.早在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就指出,“鼓励政策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同时07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也发了苏办发[2007]89号文件,就是希望各市、区级政府要积极为兴办农业担保机构创造条件。由于农业担保不仅具有一般担保业的高风险特点。同时,还属于高风险行业中的高风险种类。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是一筹莫展的。吸收社会资金投资兴办农业担保机构的难度很大。从已成立的农业担保机构分析来看,其出资单位不是地方政府,就是部门政策性扶农资金。

2.政府还要为其在优惠政策、管理办法等方面创造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在资本金的落实和补充、风险准备金的补偿机制等方面,以及“一保两补”要有具体可行的办法出台,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工作。

财政部门可以每年为担保公司注入一定的资本金和风险基金,也可以通过国有资产量化作为资本金,创新资本金来源,使其滚动发展,不断提高农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规模和防范风险能力。税务部门也可争取对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所得税等地方留成部分,让其有足够的空间“扩大再生产”。

3.政府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农业担保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分析农业担保风险高的原因,除了风险不确定客观因素多于工业外,大量的是信用环境的建设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样包括“三农”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三农”为服务对象的农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一次成功的探索。把纯道德为基础的信用工程建设,注入以经济机制为基础的信用工程建设。在切实防范农业担保贷款信用风险的同时,使信用工程建设更有坚实的基础保证。从而进一步促进“三农”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二)构建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金融机构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但是随着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对于贷款的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贷款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只有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 求。

1.创新金融产品,加快服务步伐。一是发挥信贷导向作用,支持资源循环和生态农业发展。二是拓展农村社区金融服务,支持城镇化建设。三是完善金融服务功能,让农民享受到各类金融服务。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金融服务基础。各行全面完成信息网络建设,实行全国联网,实现了企业、银行、社会效益的“多赢化”。

2.推广大、小额农贷,方便群众贷款。一是提升小额农贷品牌,夯实农村经济基础。确保小额农贷投放和累放支农贷款额度,形成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稳步推出大额农业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对自有资金达一定比例、第一还款来源有保证、符合担保抵押贷款条件的优质涉农企业可以享受贷款利率优惠、期限延长、额度放宽等优惠措施。

3.落实信贷政策,支持新村镇建设。一是完善信贷政策,配合新村镇规划建设。把信贷政策与新村镇规划相结合,选择区位条件好、产业支撑有力、还款来源稳定的小城镇及县城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予以信贷支持。二是开办基础设施贷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供电、供水、通讯等各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以收费权作抵押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积极支持中小城市和重点城镇、中心村镇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民生存环境。4.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在现有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按照银监会《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国内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精神,在我市经济相对落后的村镇进行试点,同时与农业担保相结合,建立适合农村薄弱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民和农民合作组织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农民的增收。

(三)农办、农林等农口部门作为推进农业担保事业的一线组织,要积极为推动农业担保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信息搜寻和信息成本仍是正规金融组织介入农村市场的根本问题。面向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能削减小额信贷的信息和成本问题,无疑是一种金融创新,但因缺乏市场化操作而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在此就需要农业部门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提前介入农户经营项目决策,对所选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发展前景等进行评估。通过对贷款担保项目的调查与审核,推荐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农业项目,引导区域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而对不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技术不成熟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避免农户盲目引进新项目所造成的损失。这样做既贴近了农户,又为担保公司提供了决策依据,能够降低贷款风险。

(四)建设完善农业担保网络体系,引导金融资源优化 配臵。

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上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指示精神,由苏州市政府委托市国资委出资2亿元,建立苏州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按照1:6的放大效应,就可以引导12亿金融资本进入农村市场。但是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担保公司落地生根和服务延伸,尽快增设分支机构或联办机构,只有扎根农村、面向农村才能更加贴近农村发展的实际,能够更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多样化需求。这样争取到2010年,担保授信额度达20亿以上,基本解决农户贷不到款的问题。

1.构建农业担保网络体系,解决落地生根的问题 农业担保要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就必须具有发达的根基。根深才能叶茂。切实发挥苏州市农业担保工作领导小组的纽带作用,将市农业担保公司与各县市(区)连接起来,倡导各级政府出资参股市公司,或参与组建当地公司,将各县市(区)农业担保分支机构的建立落到实处,形成覆盖整个苏州大市的农业担保网络。

2.降低门槛,加强监管

作为专业性的农业担保机构,在推进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农业的特性,要制定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的具有针对性的 准入制度。考虑到农业企业、农业大户不同于商业类企业在法人资格、财务核算方面不尽完善,不够规范,因此要对于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农业大户就需要放低准入门槛,否则农业担保就不能真正发挥架构银企桥梁的绿色通道作用,农业企业、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同时为控制风险,就必须要做到加强监管。否则农业担保企业连自身的生存问题就没解决好,发展就更无从谈起了。

3.丰富担保品种,开展特色担保

上一篇:病区护士长工作总结下一篇:协同中心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