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评课

2024-07-26

微课评课(精选6篇)

篇1:微课评课

微课评课

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今天观看了东台市实验小学沈晓兵老师的一节语文微课视频,收获很大。

课文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清平乐 村居》,针对此次的学习,我将从小学语文微课评课的五个方面去谈谈本节课。

首先是选题方面。微课虽小,但要设计教学环节的各个步骤。但最重要的是10分钟以内要集中说明一个重点问题。沈老师抓住了微课教学的精髓,将本节课的重点落在引导学生在多层次的阅读过程中想象并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人和”之“醉”。但是由于时间限制,沈老师没能从读入手,对于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文本这方面做得不够。

其次是设计方面。沈老师的教学设计结构完整,他重点在让学生想象画面,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词有着独特的感悟,他们丰富的想象可以从始终找到另一种美。正是如此,沈老师利用多种手段,发挥学生的想象,比如,利用声音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不断地品味中着力扣住一个“醉”字,醉在环境、人物中,体会和谐的乡村生活,一家人之间浓浓的爱意。过渡语丰满,层层推进,最后在乐中升华情感,突破重点。

再说到讲解方面。沈老师的语言非常饱满,且语速适中,总结或过渡都非常生动,整个教学娓娓道来,贴近课文内容,突出文本思想。

在课堂表现方面。音视频及多媒体等技术实现要准确规范。沈老师的微课课件内容丰富,突出文本人物形象,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物之间的和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意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最后是效果。课堂关键能做到胸中有学生,对于备课学生环节,从视频中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沈老师应该是事先做好准备的,所以整个过程非常的流畅。很值得我们新老师学习。

篇2:微课评课

在初中数学代数的知识结构体系中,乘法公式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前面整式乘法的运用,也是之后需要学习的因式分解,分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的基础。《公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结构的不变性和字母的可变性,辨析公式的结构至关重要,《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是任意代数式。欣赏席老师这节微课,个人认为收获丰富:

1、教师素质高,语言简洁、过渡自然,游刃有余。

2、课前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充实,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3、导入新颖,选题合理,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以及公式的几何解释,实

现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4、实施新课标,课堂教学注重多措施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教

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学法指导。

篇3:观课评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观课评课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中最重要的方面, 因为教师的基本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课堂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 一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强, 就很难说他是一名好教师。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仅仅表现在组织教学、管理学生、讲课表达、演示板书等常规性的上课技能技巧方面, 它应该是各方面专业素养的综合表现。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首先与他的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 主要是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和学生观。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 新教师上课大多是模仿, 随着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会形成对课程教材、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乃至学生的认识和看法。这些观点从出现到形成的过程中, 都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影响。所以,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首先与他们的教学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 是直接受其支配的。其次是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知识窄化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 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此外, 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学术规范、日常言行等因素, 也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 从这个角度讲,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说到底就是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的“合金”, 所以不可能直接从师范教育中完全获取。而观课评课是促进认识与实践相互转化, 帮助新教师顺利进入成熟期的催化剂。因此, 对教师来说, 观课评课不仅是对他们课堂教学能力的督查, 更重要的作用是促使他们对课堂教学认识与实践的转化, 是培养他们尽快形成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教师最初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来自于听其他教师的示范课。这种认识是表象的、浅显的。这时候, 新教师开始了以模仿为主的上课, 尽量从形式和环节上做到符合他们心中的课的样子。这时候, 如果有老教师或教研员去听听课, 就可以告诉他哪些是形似而神不同的地方, 应该怎样去改进, 这对加深他们对课的感悟是有好处的。慢慢地, 当新教师对课的形式、环节基本熟悉以后, 上课的问题就会表现在教与学的脱节方面, 即教师只会按照教案照本宣科, 一步一步地教, 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 不顾学生是否喜欢听, 是否跟得上。这时候, 有经验的老师或者教研员观课评课的主要关注点是教与学的协调性, 即要告诉授课老师, 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反应, 要边上课边观察学生的反应, 观察学生是否有兴趣, 是否听得懂, 尽量多关注学生的感受, 争取做到教和学的协调一致。当教师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上课的技巧, 能够驾驭课堂以后, 观课评课的重点则应该转为去发现授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长。

二、从组织方式的角度看, 不同的观课评课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能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不同的观课评课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能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为此, 需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从不同侧面有针对性地设计并运用各种不同的观课模式。

(1) 鉴赏式观课评课给教师的启示。中小学经常组织的观课评课活动中有一种示范课, 即由优秀的教师设计并执教, 向其他教师进行示范或展示。这样的课, 从设计到教学过程的掌控, 都渗透着授课教师的智慧与经验, 比如, 对文本的解读程度、教学过程的设计思想、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师生关系的处理等等, 这些对青年教师都有教育意义。

(2) 互助式观课评课有利于相互学习。在学校的教研组内部, 同学科教师之间经常可以开展的观课评课活动是互助式的。即通过同伴间的听课评课, 互相指出问题和缺点, 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 取长补短,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一般来说, 这种教师之间的互助式观课评课重点在解决教师的一般性课堂教学技能问题, 所以对新任教师用的比较多, 可以帮助他们尽快掌握课堂教学技能, 成为熟练掌控课堂教学的合格教师。假如一位教师能经常听到、看到其他优秀教师上课, 那么他对什么是好课, 怎样上好课就会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自己的上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3) 专题式观课评课促使教师对教学现象作出理性思考。教学论中的许多命题是需要从课堂教学中得到验证的。为了理解这些命题, 探索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实践意义, 有时可以开展专题式观课评课活动。比如,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许多教师都觉得困难, 这就可以以“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三位一体目标”为主题, 开展专题式观课评课活动。既可以是研讨课, 也可以是师范课。与其他类别的观课评课不同的是, 专题式的观课评课更强调说课与评课的环节, 要围绕说说评评, 探究这个主题在课堂上是如何实现的。只有付之以比较深入的研讨成分, 才能体现出观课评课的专题, 并且加深大家对专题的认识与理解。

参考文献

[1]顾志跃.如何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篇4:我国新型观课评课方式简述

【摘 要】目前传统的观课评课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的专家教授和一线教师研究出的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视频切片式”“追问式”“同步互动式”“复盘式”以及“课堂观察LICC范式”,以望观课评课的有效性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视频切片式 追问式 同步互动式 复盘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

观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水平,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当前学校的评课活动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观评课活动缺乏专业的听评课技术的引领,听课老师不清楚听课的目的,不知道要研究的内容,观评课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效果欠佳;评课老师的评价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触及教学深层次的专业问题,不能触及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或者仅仅是只提意见,不提建议。评课的结果很难对教师的成长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形式,确保课堂教学观评课的功能能够落到实处,国内的一些专家教授和一线教师研究出了几种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视频切片式”观课评课、“追问式”评课、“同步互动式”观课评课、“复盘式”评课、“课堂观察LICC范式”。这些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肯定,这对于改进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 我国新型听评课模式简述

1.1 “视频切片式”观课评课方式

2006年下半年,上海市教委推出了862节录像观摩课[1]。在进行完一轮评课活动之后,为了能最大效能地发挥观课评课的功能,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成立的视频案例项目开发研究小组开发出了观课与评课的视频切片分析系统平台,成为“视频切片式”观课评课的良好载体。

“切片”的概念来自医学诊断领域,指用特质刀具把生物体的组织或矿物切成薄片,然后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用来检查组织是否发生病变。这个概念用在教育领域则是指根据学科的特点,利用视频切片分析系统这一资源来截取多个授课者课堂上的某个视频片段,如问题导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等环节并把同类学科同一个专业性问题集中在一起来进行对比观察,且每一个大的环节的下面设有小的切片集,如“问题导入”下设有问题情境、认知冲突等更为细化的小栏目。

“视频切片式”观课评课方式较好地改变了评课者对一节课泛泛而谈的现象,使评课者能够对某一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且在视频案例分析系统中设置有“分析模型”这一栏目,能较快生成课堂诊断的数据,与描述性的语言结合,形成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化评课方式,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利用这个平台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这个视频切片分析系统平台并不具有普遍性,由于资源有限,不能进行很好的推广。

1.2 “追问式”评课方式

“追问式”评课方式[2]是2009年由上海洋泾中学的李海林老师提出并践行的,作为一种新型的评课方式,它一出现就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

所谓“追问式”评课,就是以追问的方式,认定教学事实,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认知活动[3]。就是要求评课者仔细记录课堂教学事实,同时把错综复杂的教学事实进行归纳整理,并在这些教学事实的基础之上对执教者的教学指向、教学形态、教学效果等为中心进行一系列的苏格拉底式追问,从而达到帮助执教者认识教学规律、提升自身专业化高度的目的并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它的特点在于不是直接指出教师的问题,而是通过追问的方式,让教师明白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追问式”评课以其高度关注课堂教学事实、高度明确评课者参与者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追问探讨内容的专业化、学术化纠正了传统评课中“无事实”“无合作”“无研究”的“三无”现象,但“追问式”评课对于评课者的要求较高,若是评课者不能对问题有清晰的了解,对课堂有全局的掌控,“追问式”评课就无法顺利地进行。

1.3 “复盘式”评课方式

“复盘式”评课[4]是近年由徐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魏本亚教授首创的,一开始运用在语文课的评课中,后来也陆续被其他教师推广到其他的科目如数学、化学的评课中。

“复盘”是围棋术语,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棋盘的对局过程,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和得失关键,分析当时走这步的想法,同时提出假设,如果不走这步,还可以走哪步,怎么走才是最佳方案。在复盘过程中,双方的思维不断碰撞,新的方案不断被激发,新的思路、新的理论也很有可能在此过程中诞生。

“复盘式”评课步骤如下:

执教老师上课,评课者详细记录听课内容或用录像设备记录执教老师上课全过程;

b.请执教老师用简洁的词语准确地填写并完成表格(可在听课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c.对照目标,审视教学。请执教老师将自己所写的教学目标与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相对应地连起来;

d.请一位听课老师把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相连,并大致分析通过这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

e.根据课堂反应的事实,反思教学过程,展开平等对话,进行多方交流,审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学习效果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发现问题,协商解决。

“复盘式”评课的方式更多的关注上课过程、关注学生,有效地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和教师的热情,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同时能对一堂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有助于打造精品课堂,无疑是一种有效、高效的评课方式。

1.4 “同步互动式”观课评课方式

“同步互动式”评课是由江苏省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王愫懿[6]提出来的,是一种利用现代化录播手段进行的评课方式。

“同步互动式”评课指通过录像或是录播手段,在听课过程中,教研员根据授课教师的教学策划,针对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活动的安排、问题的导入等问题,边听边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与授课教师以及其他听课教师进行言语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改进方案。在“同步互动式”评课中应注意,评课的语言应简明扼要,直抓重点,而且应该预先确定评课的侧重点,使得评课有应有的效率,时间花在刀刃上。endprint

通过“同步互动式”评课,可以观察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段时期内是否取得了明显进步,能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同时还可以观察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是如何来进行自己的诠释的,教师之间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1.5 “课堂观察LICC范式”观课评课方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7]所带领的团队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构建出的一种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的听评课模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把课堂解构成四个要素: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其中学生学习是核心,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每个要素又分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被分解为3~5个可供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要素20视角68观察点”。(见表二)

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课堂的认识,也为我们理解课堂、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任务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认知地图和使用的研究框架[8]。

“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阶段。它提供了课堂观察的程序,保证了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了传统评课的随意、零散、肤浅等问题。 “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且课堂观察的对象不是教师教学而是学生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明显,更重要的是,它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可靠性还有待考量。

2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作为新型的评课方式,“视频切片式”“追问式”“复盘式”“同步互动式” 观课评课方式和“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提高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听课评课不再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评课效率低下、随意性大、对学生的学习未能给予足够关注等严重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些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中,“复盘式”评课步骤清晰,便于实际操作,且最大限度促进了教师之间平等的交流合作,是值得推崇的一种评课方式。

听课评课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关键,评课时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定得切合校情教情,把有效性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听课评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松林.视频案例:观课评课的新方法[J].现代教学,2007(04):16.

[2]沙培宁.追问式评课:一种指向有效评课的研究活动[J].中小学管理,2012(05):59.

[3]王春燕.下水、追问、合作:追问式评课的取向——以李海林教授的追问式评课为例[J]. 现代教育论丛,2010(12):21-24.

[4]余耀清.“复盘式评课”的解读与思考[J].教学管理,2010(02):17-19.

[5]孙运利,蒋泓.“复盘式”评课在化学评课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08):22-24.

[6]王愫懿.同步互动式评课在教研活动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10):31-33.

[7]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 (05):1-6.

[8]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范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3).endprint

通过“同步互动式”评课,可以观察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段时期内是否取得了明显进步,能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同时还可以观察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是如何来进行自己的诠释的,教师之间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1.5 “课堂观察LICC范式”观课评课方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7]所带领的团队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构建出的一种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的听评课模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把课堂解构成四个要素: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其中学生学习是核心,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每个要素又分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被分解为3~5个可供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要素20视角68观察点”。(见表二)

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课堂的认识,也为我们理解课堂、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任务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认知地图和使用的研究框架[8]。

“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阶段。它提供了课堂观察的程序,保证了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了传统评课的随意、零散、肤浅等问题。 “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且课堂观察的对象不是教师教学而是学生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明显,更重要的是,它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可靠性还有待考量。

2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作为新型的评课方式,“视频切片式”“追问式”“复盘式”“同步互动式” 观课评课方式和“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提高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听课评课不再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评课效率低下、随意性大、对学生的学习未能给予足够关注等严重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些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中,“复盘式”评课步骤清晰,便于实际操作,且最大限度促进了教师之间平等的交流合作,是值得推崇的一种评课方式。

听课评课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关键,评课时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定得切合校情教情,把有效性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听课评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松林.视频案例:观课评课的新方法[J].现代教学,2007(04):16.

[2]沙培宁.追问式评课:一种指向有效评课的研究活动[J].中小学管理,2012(05):59.

[3]王春燕.下水、追问、合作:追问式评课的取向——以李海林教授的追问式评课为例[J]. 现代教育论丛,2010(12):21-24.

[4]余耀清.“复盘式评课”的解读与思考[J].教学管理,2010(02):17-19.

[5]孙运利,蒋泓.“复盘式”评课在化学评课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08):22-24.

[6]王愫懿.同步互动式评课在教研活动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10):31-33.

[7]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 (05):1-6.

[8]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范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3).endprint

通过“同步互动式”评课,可以观察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段时期内是否取得了明显进步,能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同时还可以观察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是如何来进行自己的诠释的,教师之间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1.5 “课堂观察LICC范式”观课评课方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7]所带领的团队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构建出的一种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的听评课模式。

“课堂观察LICC范式”把课堂解构成四个要素: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其中学生学习是核心,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每个要素又分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被分解为3~5个可供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要素20视角68观察点”。(见表二)

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课堂的认识,也为我们理解课堂、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任务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认知地图和使用的研究框架[8]。

“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阶段。它提供了课堂观察的程序,保证了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了传统评课的随意、零散、肤浅等问题。 “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且课堂观察的对象不是教师教学而是学生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明显,更重要的是,它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可靠性还有待考量。

2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作为新型的评课方式,“视频切片式”“追问式”“复盘式”“同步互动式” 观课评课方式和“课堂观察LICC范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专业的听评课技术,提高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听课评课不再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评课效率低下、随意性大、对学生的学习未能给予足够关注等严重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些新型的观课评课方式中,“复盘式”评课步骤清晰,便于实际操作,且最大限度促进了教师之间平等的交流合作,是值得推崇的一种评课方式。

听课评课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关键,评课时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定得切合校情教情,把有效性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听课评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松林.视频案例:观课评课的新方法[J].现代教学,2007(04):16.

[2]沙培宁.追问式评课:一种指向有效评课的研究活动[J].中小学管理,2012(05):59.

[3]王春燕.下水、追问、合作:追问式评课的取向——以李海林教授的追问式评课为例[J]. 现代教育论丛,2010(12):21-24.

[4]余耀清.“复盘式评课”的解读与思考[J].教学管理,2010(02):17-19.

[5]孙运利,蒋泓.“复盘式”评课在化学评课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08):22-24.

[6]王愫懿.同步互动式评课在教研活动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12(10):31-33.

[7]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 (05):1-6.

篇5:赛课评课稿

本次青年语文教师赛课,我非常有幸的聆听了全部的课。这次赛课,代表了木洞片区在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方面的最高水平,使人受益匪浅。听了两天半的课,给我的印象是:一是,选手优秀。表现在形象佳,素质精,精神好。二是,组织周密。表现在学生优秀,会场井然,保障有序。三是,体现在赛课水平普遍较高。表现在课堂上书声琅琅,读写结合更紧密了,年段特点更鲜明了。

这次赛课,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精髓——教会学生学习。本次赛课的主题是“有效课堂”,课堂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孩子需要能够终身学习的能力,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非常欣喜地看到,每一堂课的老师都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实践,真正地习得方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阅读是一种以疑为起点,以思为核心,以体验领悟为目的的认知过程和意义过程。可以说,阅读的目的就是在不断的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与文体进行交流,并获取意义和体验情感。能够质疑的学生才是肯动脑筋、主动学习的学生:能够提出有思考价值,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学生,才是思考力较具有一定穿透力的好学生。《与时间赛跑》、《女娲补天》、《三个儿子》、《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神奇的玻璃家族》等课,老师都注意引导学生质疑。尤其是杨莉莉老师执教的《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在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探究研读的学习欲望方面做得尤为成功。

二、加强了学生朗读的指导。一是朗读的形式多样化,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分组读、分角色读、齐读、默读、浏览等。二是在课堂上让孩子的读书时间更充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让孩子能有这种安静的时间,潜心的阅读,如《中彩那天》、《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神奇的玻璃家族》等许多的课例,出现了连续3到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让学生在静心的读,安静的想,动笔批,这种批注,显然增加了阅读理解的程度,让孩子的思维能力更具有深刻性。《中彩那天》、《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这两课,更是将讲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读写给合,给了我们一些非常好的启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课例呢,向我们展示了认知的过程,体现了学习的规律。

三、让孩子触类旁通的学。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他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了。正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在这次赛课中也非常欣喜的感受到了像《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迷人的九寨沟》、《女娲补天》等更多的课例,都在关注着学生学法的指导,学习策略的形成,体现了有效课堂的“导-学-练”的精髓。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15节课中,没有读写结合的课是很少的,尤其使人鲜明地感受到这一次读写结合深入人心。教师们都真正围绕文本进行拓展,进行读和写结合。课堂上不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有的课是创设情境写一段话;有的是联系课文的内容补充几句话;有的是围绕课文要填写一些词语。总之,这些课在努力的挖掘出读写结合的点。尤其是《中彩那天》让学生再现父亲面对彩票那种矛盾的情景,学生抓住父亲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将父亲的矛盾心理写得栩栩如生,非常精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这次赛课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问题,再此提出自己的愚见。

一、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大多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活动,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绝大多数教师没有交给学生切实可行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学习成为一种形式,大多都存在时间不够,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沟通,全班交流反馈时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也注重了生生的互动,但主要局限于朗读时的学生评价,并且学生的评价也只是简单笼统的“声音洪亮”、“有感情”、“很流利”之类的,包括部分老师的评价也如此,学生并不知道怎样评价,教师也没交给方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同时也说明我们教师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

二、朗读指导缺乏实效。老师们虽然都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课堂上有琅琅的书声,读书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究竟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让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所提高,我们的教师的方法还比较单一,大多局限在理解相关内容后,请学生读,指名评价,再请学生读,齐读等流程。我们都知道:文章重在读中感,读中悟,语文的美是学生读出来的,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品出来的。语文课程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学习中,学生需要借助文本,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老师在学生读的指导上,并没有体现出层层推进,一次比一次更投入,一次比一次更到位。小学语文,尤其是中低年级的朗读教学,老师一定要给予具体的指导——把握感情基调,抓住重点字词,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等等,必要时,教师还要范读。

三、有的教师放手不够,问题简单化。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尊重儿童独特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但总观整个赛程,老师牵着学生走的痕迹严重,并没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了要出自己心中的答案,好像不是在让学生感悟课文,而是在让学生感悟老师的感悟。所以感悟不到老师所感悟到的,就频频问,问一个两个问到第五个终于问出来。或是老师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让学生接出自己心中那词。这还体现在稍有难度的问题或是小练笔的拓展中,填空式题型特别多,这其实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篇6:汇报课评课

望城中心小学

开展汇报课评课活动

4月2日上午,望城中心小学组织全体任课老师进行了一次与高效课堂有关的教研活动——汇报课的总评课。

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举措,学校把第四、第五两周定为全校“汇报课活动周”,任课老师每人出示了一节汇报课。作为总结,学校组织了这一次活动。

评课分为语文、数学、艺体三个大组分别进行。评课中,每位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每人选择同组室的一位老师和其它组室一位老师的课,分别进行点评。评课老师畅所欲言,侃侃而谈,教研气氛浓烈。针对某一节课,老师大多从课的结构、高效课堂的理念渗透、教学方法及教学课件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评议,不但评价课堂教学中的亮点,还从课的不足之处谈起,指出应该改进的地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微课评课】相关文章:

上一篇:2020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下一篇:商务部关于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