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公共管理硕士

2024-06-03

在职公共管理硕士(精选8篇)

篇1:在职公共管理硕士

苏州大学2010年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

招 生 简 章

苏州大学是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苏州大学现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9个硕士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点,工程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MPA、MBA、MPH、农业推广、临床医学硕士、艺术硕士、体育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等1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在校研究生突破12000人,在全国地方性高校中名列前茅。

苏州大学是全国较早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高校之一。苏州大学MPA教育所依托的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设施一流,教学管理科学,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为政府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了大量的公共管理和政策分析人才,已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MPA教学评估,并得到专家组的好评。

2010年我校继续开展面向全国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工作。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代码:490100。

一、报考条件

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

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20%。

二、招生名额:100人。

三、报名方法与资格审查

1、网上报名时间:7月5日—13日。

登录网址为http://zzlk.nuaa.edu.cn

2、现场摄像、报名时间和地点:7月15日—18日,苏州市干将东路178号苏州大学北校区工科楼二楼。考生现场确认时须着除白色以外其他颜色服装。

3、报名费:按照国家规定。

4、符合报考条件者,在现场报名时携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有效身份证件(均需原件和二份复印件)、资格审查表样表(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进行现场确认,确认时考生须认真核对报考信息,所填信息应真实、有效,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今后一律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不符合报考条件、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不得报考和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现场报名结束后打印带有电子照片的资格审查表,考生将此表交给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本单位无人事权的需上级主管单位人事部门,政府管理部门人员须经省级人事部门同意盖章)进行审查盖章(照片上也要加盖),盖章结束后务必于9月1日前将盖好章的资格审查表、学历证书复印件、学位证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以挂号信寄到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研究生部招生科(邮编:215006)。

四、考试科目及时间

政治理论、英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共计4门。政治理论考试及综合面试由我校单独组织命题、考试,时间与全国联考时间一致;英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全国联考。

考试时间:2010年10月30日、31日。

五、录取工作

我校自主确定录取分数线。

六、学制、学习方式、培养费

1、学制:3年

2、学习方式:采取自学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

3、培养费:10000元/年。

七、参考资料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八、联系方式

1、苏州大学MPA教育中心: 0512-65882132

2、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512-65112816(兼FAX)

九、其他注意事项:

1、必须在规定时间进行网报,网报时必须选择苏州大学报名点进行网上报名,考生按要求填写并提交报考信息,网报成功后要打印资格审查样表,不网报的考生不能现场确认。

2、不接收异地报名考试,即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网报时必须选择苏州大学报名点,考生本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到苏州大学进行现场拍照和资格确认。

3、请考生仔细阅读《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考试考生守则及违规处理规则》(2010版)。

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0年6月

篇2:在职公共管理硕士

一、报考条件

2009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

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20%。

招生计划:100人。

二、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

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在职攻读,分为周末班和集中班两种学习形式,周末班每周末授课,集中班每学年集中授课二至三次(集中班开课与否,视报名情况而定),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为二至四年。

三、报名方式、时间、地点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须认真阅读报考条件,确定自己符合报考资格。

考生于6月25日―7月10日登录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www.chinadegrees.cn),按网站说明和要求完成网上报名,生成并打印《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考生于7月13日―16日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缴纳报名考试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于10月17日后可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下载准考证。

考生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就学习形式在“备注”中注明“周末”或“集中”。

四、资格审查

考试成绩发布后,北京大学将根据报考情况确定复试分数线,达到复试要求的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下载本人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在复试阶段交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进行资格审查。届时报考者须提交以下材料:

1)资格审查表;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报考者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五、考试科目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

初试科目为英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含公共管理基础、语文、数学、逻辑),全国联考。

复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和综合面试,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组织。

六、考试时间及地点

全国联考时间为2012年10月28日, 8:30-11:30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14:30-17:00英语。考试地点由报名点指定,具体请见准考证。考生入场时将核验准考证、身份证件。

政治理论和综合面试时间、地点待联考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七、考试大纲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版)

八、录取与入学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2013年初公布录取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2013年春季入学,并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报到注册手续。

九、培养方向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有关要求,结合北京大学办学特色和优势,2012年北京大学MPA教育的培养方向为:

1、行政管理

2、公共政策

3、发展管理

4、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

5、人力资源管理

6、公共经济管理

7、审计学与审计管理

8、电子政务

9、公益事业

10、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

培养方向的最终确定,将在考虑学生规模、职业结构和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从上列范围内选择。其中,选择公益事业方向的硕士生须在复试时进行确认。

十、学位授予

学生在学习年限之内修满所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

十一、学费

学费4.1万元人民币,分两次交清,其中第一学年交纳2.4万元,第二学年交纳1.7万元。公益事业方向的公共管理硕士学费为10万元,入学注册时一次性付清。

十二、招生咨询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10-6275 3903,6275 9631 电话:010-6275 1354,6275 6913

地址:北京大学廖凯原楼125房间 地址:北京大学红二楼2102房间

邮编:100871 邮编:100871

电子信箱:mpa@pku.edu.cn

网址:www.mpa.pku.edu.cn/

www.sg.pku.edu.cn/

网址:grs.pku.edu.cn/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篇3:中美在职工程硕士之比较

一、我国在职工程硕士

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浙江大学化学工程领域的在职工程硕士为例。

(一)报考条件。四所高校都要求报考者获学士学位并具有3年工作经验(或本科学历4年工作经验)。

(二)学制和学费。北化和清华学制为3-5年,天大和浙大学制为2-5年。北化和浙大学费4万,清华和天大学费3万。

(三)培养方式。都采用脱产或半脱产方式,进校不离岗,阶段性到校集中上课。

(四)课程和学分。北化和浙大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清华30学分;天大33学分。

(五)毕业要求。都必须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二、美国在职工程硕士

美国在职工程硕士是为职业培训而设的专业学位,以佐治亚理工学院应用系统工程专业硕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西北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杜克大学远程生为例,其报名条件等情况如表1。

三、中美在职工程硕士之比较

(一)相似

1.都招收具有学士学位并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

2.进校不离岗。

(二)不同

1.入学方式。我国需要加GCT联考和第二阶段考试。美国不考试但一般要求三封推荐信。

2.学制。我国学制2-5年,美国2年。

3.学费。我国学费一般3-4万,美国则根据学生学时、学分来收取,不统一。

4.培养方式。我国一般周末到校上课,美国以远程学习为主,到校访问为辅。

5.自由程度。我国需要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美国学习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6.课程设置。我国以专业课为主,美国有很多领导和管理等非专业课,可定制课程计划。

7.毕业要求。我国需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美国不需要。

四、对我国在职工程硕士发展的借鉴

(一)缩短学习年限,加强实践和团队合作。我国在职工程硕士如期完成论文的比例较低,且论文质量不高,缺乏独创性。美国虽然学制2年,但学生非常注重实践和团队合作。我国可以适当缩短学习年限,加强实践和团队合作。

(二)完善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我国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没有实质区别,培养方案多年不变,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余地小。我国学费虽然相对美国便宜,但学位的取得对职业发展并无明显优势。我国在职工程硕士需顺应社会变化,适应市场需求。学校可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师生对课程和教学的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

(三)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我国很多在职工程硕士需要跨城市上课,经常连续数周不能休息,学生缺课现象严重。我国可以丰富在职工程硕士的教学方式,采用到校上课和远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老师可以事先将教学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或课件放在网上,设置好学时,由学生自主学习。作业也可以在网上或到学校完成,学生可以与老师和同学在线讨论。考试可以到校或网上随堂进行,即每学完一个网络课程,就会跳出一些问题,只有答对一定数量,才能学习下一课程。老师可以根据网络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强项和弱点,调整课程。

(四)及时更新和发布信息。美国高校网站的特点是信息多、数据全,包含入学要求、课程和学费等各项具体内容,且大部分都有数据支撑。我国高校网站上关于在职工程硕士的信息不仅稀少,而且长时间未更新。我国高校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等媒介来及时发布和更新信息数据,便于学生和社会了解。

(五)开展跨学科工程教育。目前我国跨学科工程硕士领域较少,各院系各学科之间交流合作。美国在职工程硕士基本都是由一个部门单独管理,其开办的专业可以具有多学科性质。且美国很多高校的学分可以互通,学生可以选修其他院校的课程。因此我国可以积极开展跨学科甚至跨院校工程教育,增加跨学科工程领域,促进多学科交叉,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篇4:在职公共管理硕士

【关键词】特岗教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 意义 困境

近年来伴随着特岗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教育部决定从2011年起,开展服务期满、留任的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工作。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对于平时鲜有高质量培训机会的特岗教师们来说,无疑是不可多得的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大好良机,对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期发展来说,也亦是一次不可多求的历史性机遇。

一、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之困境分析

(一)沉重的学费负担

虽然教育部决定从2011年起开展服务期满、留任的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工作,且也积极地鼓励提倡这些满足条件的特岗教师报考教育硕士,在许多方面也都做了充分的工作准备和明晰的限制规定,但是却疏漏了把“学费由谁分担”的问题予以明确。有些条件稍好的农村学校。可能还会对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的学费予以报销,但大部分的农村学校经济状况本就不是很好,给予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学习费用的报销,就几乎成为不可能,以致高昂的学习费用最终大部分,都要落在工资待遇水平本就不高的特岗教师的身上。

(二)工学矛盾突出

由于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一般采取的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在职攻读形式,因此工学矛盾容易产生。为了充分保证教师在校学习的时间,和确保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行工作条例》规定:教育硕士修业年限为2至4年,其中到校脱产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以集中精力完成课程学习。[1]但是对于日常教学任务异常繁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特岗教师而言,几乎很难达到规定所提出的要求。就出现了特岗教师一方面非常迫切期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在所就读的高校充实自我,一方面又迫于自己所任职学校的工作要求压力,而陷入到了“两难全”的境地。

(三)配套措施不完善

由于招收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工作才刚起步没多久,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扶持这项工作的相关配套措施做得还并不是很完善。比如是否能给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特岗教师享受定向奖学金制度的权利,这个问题就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落实。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本就担负着过重的费用压力,如果国家还不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的话,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的积极性。再如,虽然国家大力倡导服务期满、留任的特岗教师走进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但是却一直仅仅停留于政策层面,并没有从法律层面上给予这些教师应有的制度保障,致使那些满足报考条件的特岗教师的报考积极性始终不高。

二、对策思考

(一)实行学费成本分摊的原则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创建了著名的公共产品理论。[2]从公共产品的特性来分析,义务教育是属于公共产品类别的,而且国家投资办义务教育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的通常惯例。由此,作为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最大受益方的国家,成为特岗教师攻读硕士培养费用的最大分担者,是完全在情在理的。除此之外,农村用人学校也同是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直接受益方之一,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之中谁从教育中获利,谁就应当支付教育消费的“利益获得原则”,这些农村用人学校,也理应承担一部分的硕士培养成本。而对于攻读教育硕士的特岗教师个人而言,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己全方位的教学能力,这个收益是长效性的,从这个方面而言,特岗教师个人也应该成为硕士培养费用的部分分担者之一。

(二)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闲暇学习时间的相对缺少,工作与学习时间需求之间的不可调和矛盾,在攻读教育硕士的特岗教师中间,体现得相当明显。如何协调缓解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工” 与“学”矛盾,顺势也成为了招生院校不得不考虑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在兼具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师学习时间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笔者认为在充分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之下,招生院校完全可以适度地推行灵活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以期发挥出教师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让教师学员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安排,来选修课程,只要教师学员考试合格就能获得相应的课程学分,直至修满足够的学分。为了进一步缓解教师学员的“工学矛盾”,招生院校也可作准予提早修完学分的教师学员,提早毕业的允诺,而对于那些在规定年限内没有修够学分的教师学员,招生院校方面则完全可以通过适当延长他们的修业年限,来使这些学员取得足够的毕业学分。

(三)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输送特岗教师进高校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细节工作如若处理不慎,就可能使这个系统难以运行甚至瘫痪。因此,为了能够使这项系统工作取得教育行政部门预设的效果,在现阶段完善其相关的配套措施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为了改善特岗教师在职学习的经济状况,减轻教师学员的心理负担,教育行政部门和特岗教师所任职学校可依据实际情况,给予特岗教师适当的学费补贴。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特岗教师报考读教育硕士的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还可制定出,具有教育硕士学位的特岗教师在教师评聘工作中,可享有一定优惠和优先的配套措施。为了保障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合法权利地位,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文件,从制度层面上对特岗教师们的权利地位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克勤,盖立春.对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反思及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8):38-40

篇5:在职公共管理硕士

武大研字[2008]43号

为促进我校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各项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全国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细则。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需要、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好的应用型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具体要求是:

(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为人民服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

(二)掌握比较宽广的现代管理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内外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新发展;

(三)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开拓创新、应变、判断、决策、组织指挥与协调能力;

(四)至少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处理工商管理对外事务的基本能力;

(五)身体健康。

二、招生与录取

(一)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后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具体条件以国务院学位办当年规定为准。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其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加盖单位公章。

(二)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英语、综合能力,共计3门。其中英语、综合能力为全国联考,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由我校自行组织实施。

(三)录取

我校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当年文件,根据考生联考与复试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录取名单经培养单位招生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研究生院批准。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积极地与经济产业部门、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开展联合培养。在职人员攻读工商管理硕士采取在职学习方式,一般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每学期相对集中授课。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5年。

(二)学校成立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该学位培养工作的指导机构,依据国家学位条例和全国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研究制订培养方案及实施办法,把好生源、教学、论文等质量关。

(三)课程设置在坚实、宽广的学位课的基础上,多设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各用人单位需要的成组选修课,供不同来源和爱好的学员选修。

(四)加强实践环节。对不同来源的学员的实习要有明确要求,选择适合的实习形式,并考核成绩。

(五)成立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吸收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各经济产业部门和企业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管理人员参加组成导师组,负责指导某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的全部培养过程。培养单位应为每名研究生落实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各1名,具体负责指导其培养过程。

四、课程教学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采取学分制。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至少要修满46个标准学分(包括核心课程40学分,选修课6学分),其中至少80%学分的课程应通过考试取得。专业课(不含政治、英语)学习应不少于600学时。以下10门核心课程中至少要开设8门:

1.管理经济学(或经济学)2.组织行为学 3.数据模型与决策 4.会计学 5.财务管理 6.市场营销 7.运营管理 8.人力资源管理 9.管理信息系统 10.企业战略管理

(二)培养计划与课程教学计划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照培养方案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交培养单位存档。培养单位应根据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及时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并将课程教学计划交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处审查备案。教师授课之前必须将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大纲(教学日志)发给学生。

(三)课程教学

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课堂讨论、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相结合。授课内容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联系我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管理的实践,重视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核心课程教学必须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授课,或作相关的专题报告。核心课程教学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其它选修课至少五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

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训练,每位学生至少要完成1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报告。

五、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完成。

(一)论文选题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符合我国改革与经济建设的要求。工商管理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针对企业改革、管理与运作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所在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论文选题。

(二)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并撰写开题报告(不少于3000字),内容包括:

1.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2.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概况及趋势;

3.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突破的难题或攻克的难关、自己的创新或特色、研究方案或写作计划等;

4.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导师应该适时组织不少于3人的开题报告小组对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评议,评议合格者可以进行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评议不合格者须重新进行开题报告工作。评议工作应填写《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论文答辩前1年完成,以保证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有充足的时间。

(三)论文撰写与论文工作中期考核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研究和撰写。培养单位应组织专家组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态度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检查,由专家组提出改进建议,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进度。论文中期考核工作应填写《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考核表》。

(四)论文要求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属于实用型论文,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企业诊断报告或高质量的案例分析等。但无论什么形式,评估论文水平主要是考核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内容是否具有新的见解和实用价值(包括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产这些效益的可能性)。

学位论文一般应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选题依据与意义;文献综述;论文主体(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结论;参考文献;必要附录和致谢等部分。学位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2万字。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六、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一)申请答辩条件

1.从正式录取为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算起,一般应学满3年,不超过5年。

2.在读期间至少公开发表1篇以本人作为第一作者、武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论文或获得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省、部级奖项。

3.按照培养方案完成课程学习,取得规定学分,并完成其它必修环节。4.完成学位论文写作,经本人申请并取得导师的认可。

(二)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应经培养单位组织至少2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阅。导师本人不得作为论文评阅人。评阅人中必须有1位是校外从事实践工作、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或大中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三)论文答辩

经培养单位审查资格通过,论文评阅通过并且各种材料备齐后,方可安排论文答辩。

一般由培养单位组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为5人,设主席1人。答辩委员应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本领域专家担任,其中应至少有1位具有丰富工商管理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导师本人不得作为答辩委员。答辩委员会应聘请答辩秘书1人,答辩秘书须做好答辩记录工作。答辩结束后,应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决议。

(四)学位授予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按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审核申请人的答辩材料,并以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获全体委员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者为通过,并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五)学位授予文件与学业档案材料

研究生答辩后,培养单位应将下述材料及时归档并按要求适时移送: 学校档案馆:

1.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表一本;2.个人学习成绩单一份;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份;4.学位论文工作中期考核表一份;5.入学登记表一份;6.毕业登记表一份;7.硕士学位论文一份;8.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复印件;9.授予学位记载一份。学校图书馆:

硕士学位论文纸本和全文电子版各一份(由毕业生本人送交)。毕业生工作单位人事部门: 1.个人学习成绩单一份;2.入学登记表一份;3.毕业登记表一份;4.授予学位通知一份。

毕业生的入学考试报考资格审查表、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复印件、复试记载表、复试试卷及在校各科学习成绩、考试试卷和其他材料在培养单位留存3年。

篇6:在职公共管理硕士

为加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队伍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学院鼓励在职人员报考各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等在职继续教育。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对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人员的要求

1、所攻读的学位必须是国家承认学位;

2、攻读专业需服从学院专业发展及管理需要的宏观指导;

3、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学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延长攻读时间;

4、攻读学位前须与学院签订相关合同,取得学位后应将相关材料(学费收据、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生登记表等)及时交学院人事处备案,经审核属实后,方能享受有关奖励待遇;

5、在读期间要刻苦认真,遵纪守法,遵守在读学校的规章制度;

6、在学习期间,应结合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以学院名义发表科研成果或论文;

7、必须严格履行合同。如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攻读人员应得到的鼓励政策,并按学院有关规定给予其相应的处分,以后不再批准其攻读学位:

(1)因违纪被就读学校退回者;

(2)因在读期间从事其他职业或活动给学院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者;

(3)因违反法律法规被司法机关处罚者。

二、申请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审批程序

1、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属部门、系(部)签署意见后,报人事处;

2、人事处按其本人条件及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审查;

3、学院主管院领导审批;

4、签订有关合同;

5、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批准

(1)不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上一考核或教学评估不合格者;

(2)近三年内出现教学事故、管理事故者。

三、相关待遇及管理办法

1、经学院批准自费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且签订相关合同者,学习期间工作量可视情况予以减免(在本市),仍发放全额工资;

2、在攻读学位期间,能按期完成学业、以及学院安排的工作、表现良好的,其考核应视为合格;

3、在职攻读学位期间,其工龄、教龄连续计算,若符合条件,可申报职称;

4、学习期间不报销学费和其他任何费用,学习结束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者,将相关材料(学费收据、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生登记表等)及时交学院人事处备案,经审核属实后,可按合同规定予以报销学费的50%;

5、每位教职工仅有一次同一层次的学位进修鼓励资格;

6、按相关合同规定,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须在我院连续工作五年,方可提出调动、自费留学、辞职等。否则按合同赔偿学院报销的学费和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应按未满合同规定之服务年限以每年4000元支付违约金。

四、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由学院人事处负责解释

附件:

1、在职攻读学位教职工培养服务合同

篇7:在职公共管理硕士

工程硕士考试方式和考试科目

“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 工程硕士GCT考试用书

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运用能力测试(分为英语和日语)。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考生的“GCT-ME”成绩有效期暂定为二年。

专业课程考试: 专业课考试及综合面试。由各个院校自行出题和考核,着重考核考生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

全日制工程硕士考试方式和考试科目

与全日制学术型考试方式和考试科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更加侧重应用能力

工程硕士相关问题:

1、第一次国家统考未能通过,但又非常希望参加项目管理的课程学习怎么办?

各院校不同。有的院校可以先参加项目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在学习期间通过国家入学考试就能转入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的学习,并且,大部分课程的学分获得承认,具体的政策请咨询相关院校。

2、工程硕士可以跨省就读吗?

可以,由于工程硕士不迁户口和档案,所以在全国哪里就读都可以。但是需要保证能够按时上课

3、学习期间是否转户口、个人档案?

学习期间不转个人档案、不迁户口关系。

4、全日制工程硕士跟GCT工程硕士一样吗?

不一样。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作为弥补学术型硕士的不足,取代学术型硕士而产生,有“双证”(毕业证、学位证)待遇,培养方面要求学校有实践培养基地,比原来的学术型硕士培养要“贵”,比GCT工程硕士要求有更多的培养时间且多个重要的研究生学历证书。

一、学位简介

MPM是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学位证书。项目管理也被《时代》杂志评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前景的“黄金职业”。项目管理不仅是管理技术和方法,也是项目操作流程标准和团队工作语言,它从根本上改善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思维方式,达到了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明确责任,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控制各类风险的目的。项目管理的思想也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政府和企业提高工作效率的利器。目前国内项目管理人才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和政府争相追逐的对象。据统计,在发达国家,政府和公司80%的工作是以项目制来完成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综合效益。可以预见,21世纪,项目经理将成为年轻人的首选职业。

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是我国首批颁布重点理工科综合性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拥有国务院参事1名,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90余人。项目管理教育基础扎实,师资雄厚,学院早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项目管理的教学、企业案例的应用研究,许多老师还承担过军方国家级的大型课题的管理工作,在项目管理领域拥有强大的学科优势和众多专家学者。2004年管理与经济学院成为国家首批正式批准的有权授予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的单位,也是迄今为止国务院学位办先期指定的项目管理硕士学位授予院校之一。2008年,我校与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14单位一起,成为全国第二批“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与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IPMP)认证合作的培养单位”的院校。多年来项目管理专业根植于北京理工大学雄厚的科研沃土和严谨的教风,以高水平的教学与服务质量,培养了众多懂经济,会管理,熟悉项目运作流程的一流项目管理人员和专家。

二、培养目标

本研究生课程班班针对在建筑与土木、信息和软件工程、制造、行政管理和服务、军事、航空航天等等各个经济和社会领域从事管理、技术与培训的人员,旨在培养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精通项目管理流程与规则,对不同规模的项目能够进行项目生命期内全过程有效管理的项目管理专家。

三、授课师资及教学方法

1、由国际知名教授学者、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项目管理委员会(PMRC)高级专家面授全部课程。

2、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互动式讨论、组织专家讲座,以达到使每位学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并可为学员单位提供项目管理咨询等针对性服务。

四、学习方式及课程设置

1、学员不脱产学习,每个月利用3-4个双休日上课,课程阶段2年。

2、课程设置如下:

学位课: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外语、运筹学、管理学基础、工程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

必修课:项目管理概论、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管理实务(含项目管理软件)、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质量管理;

选修课:经济法与知识产权(限选)、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经济学、项目管理英语、管理沟通、现代工业工程、财务管理、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必修环节:项目管理前沿课题讲座、学位论文讲座、论文开题、论文中期检查。

五、证书授予

1、结业证书:学员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并且考试成绩合格,可获得北京理工大学“项目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

2、IPMP证书: 我院于2008年5月获“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合作”资格。凡在我院攻读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学生,课程结束后,欲参加C级IPMP资格认证考试,可免理论课考试;参加D级IPMP资格认证可直接申报。

3、硕士学位证书:如欲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者,需通过国家规定的工程硕士入学考试(GCT)并被北京理工大学正式录取的学员,补齐剩余学费,按北京理工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且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颁发北京理工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六、报名条件及材料

1、从事或有志于从事相关工作,希望系统学习并提高相关专业技能的在职人员。

2、欲申请硕士学位者,须通过全国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考试(GCT)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

 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

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  或预计在今后三年内满足上述两条件之一者。

3、入学后,由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统一编号建立学员档案,纳入学生管理体系。

4、报名所需资料: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复印件各两张及一寸免冠照片(蓝底彩色4张)。

七、费用

1、课程班学费24000元/两年.2、报名费300元,书费及资料费1000元。

3欲申请工程硕士学位的学员,在通过国家规定的工程硕士入学考试(GCT)并被正式录取的学员,需补齐剩余学费。

八、报名咨询

联系老师:李老师

篇8:在职公共管理硕士

1 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基本特点

在职工程硕士都是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边工作、边学习, 如何处理好工作、学习、家庭的关系, 对于在职工程硕士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在职工程硕士具有年龄结构跨度大、专业背景不同、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 这些给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1 生源背景差异大

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的最初几年, 生源主要来自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随着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考生来源趋于年轻化。尤其是2003年采用全国联考 (GCT) 的方式进行招生后, 生源中获学位刚满3年、毕业工作不久的本科毕业生比例逐年在递增, 由此造成了在职工程硕士年龄结构的差异。在职工程硕士年龄结构差异大, 一般来说从25~45岁不等。年龄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一是接受理解能力有差异, 二是工程实践经验的差异。

年轻学生由于离开学校的时间较短, 往往能很快恢复学习状态, 投入学习, 容易接受和理解授课内容, 教学效果较好;而年龄偏大的学生, 则由于离开学校的时间较长, 受工作和生活琐事影响很难静心学习, 对新知识接受和理解的能力也较差, 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再者, 年轻学生由于工作时间较短, 在实践中显得工程经验不足, 这给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部分年龄偏大的学生, 已经是工程师或单位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 已主持或参与完成过本单位的一些科研项目, 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这为完成学位论文研究项目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1.2 需求导向的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选题, 要求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 根据企业的生产发展规划和技术现状, 培养企业所急需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课程设置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 并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调整。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理论分析研究问题和开发创新的能力, 使其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工程实践能力。

在职工程硕士课程, 利用双休日进行集中授课和平时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学习。如果在异地开设教学点, 则采取分段集中的方式进行教学。

1.3 双导师制

1997年4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规定了“对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 实行高等学校与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设计) , 由高等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 与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的高级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联合指导”。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在制订培养方案时, 基本上都采用“双导师制”这一联合培养模式, 以求通过这一模式, 为企业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

2 提高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对策

2.1 严抓招生质量

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是确保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基础, 生源质量对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1998年招生以来,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领域多数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办学, 由企业推荐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报考工程硕士。学校与中石化、中石油下属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合作办学, 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2003年采用全国联考 (GCT) 的方式进行招生后, 对生源质量的控制是最重要的。要树立科学的招生理念, 以高质量为目标, 不能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影响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学校的声誉、毕业生的社会认同度和社会服务成果等, 都影响到考生对学校的选择。要确保在职工程硕士的招生质量, 科学合理的选拔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在职工程硕士选拔的因素有, 笔试和面试内容的难易度及灵活度、面试技巧的把握等。面试应突出对考生工作经历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能力的考察, 突出对考生专业背景和工作背景的考核。国家和学校须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以寻求合理的选拔方式。

2.2 严抓课程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是关键性的教学基本建设, 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由于在职工程硕士的特殊性, 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因此, 学校选派教学水平高、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教师, 在校内或赴异地教学。

为提升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学院要求授课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 还要与时俱进地完善课程教学的内容, 并根据不同的班级做到因材施教。以化学工程领域的新疆天业班为例, 根据企业领导及专家提出的企业实际需求, 学院在学位标准的规定学时及内容的范围内, 为新疆天业班量身定制了“高等仪器分析”和“化工工艺学”两门课程, 得到了企业及学员的赞同。学院积极组织教师编写适合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材, 连续10多年开设“化工技术进展”讲座课程, 并结合企业背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 先后安排了近40名教师与校外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 拓宽了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面和知识面, 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保证在职工程硕士的出勤率,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 任课教师严把课堂关, 每节课都要考勤。因公不能上课的同学需要单位出具证明, 缺勤超过3次者取消该课程的考试资格。

课程结束后, 授课教师需要进行试卷分析和上课情况总结, 以不断改革和完善, 做到持续改进。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工程硕士的教学质量。

2.3 严抓学位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应在双导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 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创新性, 能表现出作者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开题是论文成功的关键, 选题应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应严格控制, 导师要在选题、写作、论文审核等方面悉心指导, 从课题内容、课题研究质量、研究与实践能力、学位论文的综合水平等方面, 严格控制学位论文的质量。

学校选择了一批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具有丰富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实践经验, 并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工程硕士导师组, 从而为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较宽知识面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 高层次的工程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以新疆天业班为例, 已经进行师生互选的40位同学中, 有31位学生选定的导师为教授 (其中21位学生选定的导师为博士生导师) , 有9位学生选定的导师为副教授, 从师资力量的配备可见学院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视。学校采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对所有申请学位的学位论文进行学术规范审查, 以杜绝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2.4 深化校企联合培养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 对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一次互利双赢的合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让学生带着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来学校检验理论知识, 又让学生带着新收获的知识去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才是设立专业学位的初衷。学校应调动学生、校企导师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让企业导师在学生论文选题时就参与进来, 这对提高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以新疆天业班为例, 作为企业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以保证学生的上课、学习和完成论文的时间。企业安排人事专员进行教学管理, 配合学校协调学员的工作以保证学习时间, 并与学员签订协议,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通过学生这一中间桥梁, 使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学校和企业的产学研结合更上一层楼。

2.5 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培养质量是在职工程硕士教育的核心。除了教学的作用之外, 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及规章制度来保证。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学位点建设,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导师队伍;②结合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建章立制, 切实加强对招生录取、教学过程、中期检查和论文指导工作的跟踪与管理。例如, 给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 在培养阶段负责跟踪考勤反馈、安排学生及时选报课题并确定导师、敦促学生积极与导师联系以尽快完成论文并申请学位;③从课程内容、课题研究质量、研究与实践能力、学位论文的综合水平等方面, 规范和严格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 如实行论文预审、盲审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借助2005年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开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评选活动的机会, 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评选“校优秀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的推选工作, 一共推选出26名校优秀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我校将这26名优秀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的事迹, 汇编成两本《工程硕士风采录》, 反映出我校培养的一大批工程硕士, 在国家经济建设的许多关键岗位上, 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工程硕士风采录》的编印, 也激励着在读工程硕士研究生努力学好课程、做好学位论文, 提高了培养质量。

3 结语

中国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 现已进入到稳定发展的阶段, 形成了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系。由于各高校在学科特色、生源、办学条件以及享有的社会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因此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应根据各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自身特色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并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和科学发展, 不断提高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以培养出适合我国企业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基本特点, 并针对其特点, 提出了严抓招生、教学、学位论文质量, 深化校企联合培养;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等提高培养质量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对策

参考文献

[1]韩锋.在职工程硕士培养问题的思考[J].科教文汇, 2013 (22) :34-35.

[2]邓艳.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 (31) :180-181.

[3]胡小唐, 钟登华, 李云章, 等.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创新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9) :15-18.

上一篇:政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言材料下一篇:沪教英语四年级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