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

2024-07-26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共6篇)

篇1: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

蒲公英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蒲公英种子选择不同环境生长的故事,告诫孩子们要学会听从长辈的忠告,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读好人物对话,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3.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复述课文。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学会抵制诱惑。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读好对话。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复述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约5分钟)

1.师(引读):秋天到了,蒲公英的花瓣„„,花托上„„。一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在蓝天白云下„„。(投影上出示相应的句子)这些可爱的小降落伞在风婆婆的帮助下飞了起来。它们在随风飘荡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呢?这一课我们继续学习《蒲公英》。

2.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就是那蒲公英的种子。哦,你飞起来了,他也飞起来了,我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着,飞呀飞呀,越飞越高,这时,我们往下一看,看到了什么呀?。生:看到了大地、田野、房屋、湖泊、沙漠„„

3.哟,大地可真美呀!我们去找新的家了,心里可高兴了!咦,大家抬起头来看看,我们遇到了谁呀?生:太阳公公!一起和太阳公公打个招呼吧!师领生齐说:太阳公公,您好!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约8分钟)

1.孩子们,太阳公公平时可关心我们啦!这时,他还有话要和我们说呢!

2.究竟太阳公公跟我们说了什么呢?打开书本,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谁来把太阳公公说的话读一读?生读。(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恩,看来太阳公公真的是非常关心我们!同学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能不能找一找作者用哪些词语来表现出太阳公公说这些话的语气的?(亲切、嘱咐)哦,原来太阳公公是亲切地嘱咐我们的。“亲切”这个词语我们都知道它的意思是感到别人的态度很和蔼、和善;那“嘱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别人不能这么做,应该这么做)在生活中,谁经常嘱咐你啊?爸爸、妈妈、老师„„哦,原来“嘱咐”就是长辈对晚辈说话。他们经常嘱咐你们什么呀?嘱咐我:过马路要当心!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好,现在谁能试试把太阳公公嘱咐的话再读一遍?生读。师点评:太阳公公的年纪已经一大把了,他到底怎么说呢?好,谁再来试试?生再读。

三、教学第三自然段(约15分钟)

现在你们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知道应该去哪里安家了吗?(出示句子,让学生填一填: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的种子,不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去沙漠和湖泊,能去泥土)

1.那你应该怎么回答太阳公公呢?请某个同学回答。哦,他已经知道了太阳公公的嘱咐了,其他同学知道了吗?知道。那我们一起来大声地回答太阳公公!

2.生: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大声齐读)

3.可是,有两颗种子却不这样想,他们有自己想去的地方。他们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呢?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把他们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好。

4.(一)出示第一颗种子说的话(指名学生读)

(1)你们看看,第一颗种子对泥土是什么样的态度?瞧不起,看不起,不屑 那他想去哪儿呢?学生评价,教师补充。

(2)从你的朗读中,我没有听出它特别想去沙漠,它对泥土也不是瞧不起,我听出了它对于能成为百万富翁的自信感)多请几个学生读。全班齐读。

(二)出示第二颗种子说的话(齐读)

(1)那另一颗种子是怎么说的?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得意)

(2)哦,什么时候我们会表现得很得意啊?(考试得一百分的时候)考试拿了一百分以后啊,我们就会很得意地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吧!好,下面请一个同学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情,再来试试把这句话读读看!嗯,我听出来了你得意地认为这个湖泊能给你带来欢乐的!全班齐读。

5.现在我们知道了,有两颗蒲公英种子和其它蒲公英种子想得不一样,下面我请一个同学读想飞到沙漠里的那颗蒲公英种子说的话,一个同学读想飞到湖泊里的那颗蒲公英种子说的话,其余同学读其他蒲公英种子说的话,旁白由老师来读。让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好这段话,好吗?(分角色读)

6.孩子们,看到这两位小伙伴一颗飞向沙漠,一颗飞向湖泊,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留住?想!这时候你会对它喊什么呀?“不要去啊,快点回来!”为什么叫他们不要去啊?让学生说明理由。(沙漠里没有水,会干死的;湖泊里都是水,会淹死的)

7.可是,这两颗自以为是的种子根本不听我们的劝阻,义无反顾地朝着沙漠,湖泊飞去了。(出示相应图片)

四、教学第四自然段(约8分钟)

1.第二年的春天到了,这些蒲公英种子的命运如何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完成这个句子。出示句子:落在沙漠里的种子___________,落在湖泊里的种子________________,落在泥土里的种子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只有落在黑黝黝的泥土里的种子,吸收了泥土中的养料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瞧!(出示图片)他们把大地装点得多美呀!齐读最后自然段。

五、总结(约5分钟)

课文学到这里,你能说说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还要听取前辈正确的指导。

嗯,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在听的时候,也要持有辨正的判断能力,不可一味地盲目听从,别人说得对的,我们要接受,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

六、板书设计

8.蒲公英

沙漠 湖泊 泥土

金光闪闪 波光粼粼 黑黝黝

富翁 欢乐

干死 淹死 茁壮成长

篇2: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

谱(谱写)(菜谱)(谱曲)创(创造)(开创)(创立)族(民族)(族长)(家族)绸(绸带)(绸子)(绸缎)

第2课 辽(辽阔)(辽代)(辽宁)阔(辽阔)(宽阔)(阔气)屿(岛屿)(大屿山)罗(星罗棋布)(网罗)(包罗)库(宝库)(车库)(库房)资(资源)(资产)(资格)仅(仅仅)(仅有)(仅只)暗(黑暗)(暗号)(暗藏)合(合璧)(合计)(合格)龟(海龟)(乌龟)(龟速)

第3课

瀑(瀑布)

庐(庐山)(茅庐)幻(变幻无常)(幻想)(幻觉)似(似乎)(类似)(似是而非)姿(千姿百态)(姿势)(姿态)笼(笼罩)(笼统)罩(笼罩)(灯罩)(口罩)系(系在)(系上)(系着)泻(一泻千里)(泻肚)(泻药)

返(流连忘返)(返回)(往返)

第4课 操(体操)(操作)(操纵)选(选手)(选择)(选用)际(国际)(人际)(交际)届(第四届)(应届)(上届)试(试跳)(尝试)(试验)箱(马箱)(水箱)(箱子)固(固定)(固体)(顽固)套(头套)(手套)(套上)询(询问)(查询)(咨询)疗(治疗)(疗养)(疗效)

第5课 剩(剩下)(剩余)(剩菜)鸽(白鸽)(鸽子)(信鸽)捡(捡到)(捡起)(捡东西)哀(哀伤)(悲哀)(哀怨)悠(悠闲)(悠久)(悠扬)任(任何)(任意)(担任)阻(艰难险阻)(阻力)(阻止)忠(忠实)(忠诚)(忠臣)递(传递)(快递)(递给)盼(盼着)(期盼)(盼望)

第6课 俯(俯身)(俯视)(俯在)摘(摘花)(摘菜)(摘掉)捧(捧着)(捧场)(吹捧)拿(拿着)(拿住)(捉拿)措(不知所措)(措施)(筹措)惶(惶恐)恐(惶恐)(恐惧)(惊恐)舍(舍不得)(舍下)(舍得)惹(惹事)(招惹)(惹怒)懂(懂事)(懂得)(听懂)

第7课 藏(藏民)(藏族)(西藏)区(地区)(区别)(区分)段(一段)(线段)(段落)胞(同胞)(细胞)(双胞胎)译(翻译)(译文)(笔译)糊(糊涂)(糊墙)(糊口)涂(糊涂)(涂料)(涂色)怨(怨不得)(哀怨)(怨恨)耕(春耕)(耕种)(耕地)播(播种)(传播)(广播)

第8课 唐(唐代)(唐朝)(唐诗)卢(姓卢)(卢纶)(卢布)组(一组)(组合)(组成)期(时期)(星期)(期间)逻(巡逻)(逻辑)惕(警惕)搭(搭配)(拈弓搭箭)(搭建)猎(猎物)(猎杀)(猎户)呆(惊呆)(书呆子)(呆着)扎(扎进)(扎针)(扎辫子)

第9课 探(探望)(探索)(探访)昌(南昌)(昌盛)阁(滕王阁)(阁楼)(内阁)督(都督)(监督)(督查)宴(宴会)(生日宴)(宴请)章(文章)(章节)(章鱼)鸭(野鸭)(鸭子)(鸭肉)读(读书)(阅读)(朗读)序(顺序)(次序)(秩序)

第10课 纳(出纳)(萧伯纳)(采纳)科(科学)(莫斯科)(科技)豪(文豪)(自豪)(富豪)预(预料)(预计)(预习)料(预料)(调料)(资料)联(苏联)(联合)(关联)识(意识)(认识)(识别)触(感触)(接触)(触摸)虚(谦虚)(虚弱)(虚度)

第11课 支(一支)(支持)(支援)

暑(暑假)(酷暑)(暑天)舅(舅舅)(大舅)(舅妈)

抓(抓住)(抓痒)(抓药)逃(东逃西窜)(逃跑)(逃走)夹(夹住)(夹杂)(夹着)须(胡须)(须子)(须知)

捏(捏住)(捏造)(捏馅儿)俘(俘虏)(战俘)(俘获)

虏(俘虏)(虏获)

第12课 挤(挤到)(挤压)(排挤)

蓬(莲蓬)(蓬乱)(蓬松)骨(花骨朵儿)(骨头)(骨架)

涨(饱胀)(涨肚)裂(破裂)(裂开)(裂缝)

幅(一幅)(幅度)(篇幅)翩(翩翩起舞)(翩然)(翩若惊鸿)

蹈(舞蹈)(赴汤蹈火)(手舞足蹈)昨(昨夜)(昨天)(昨日)

梦(好梦)(做梦)(梦想)

第13课 紫(紫色)(紫外线)(紫红)尺(尺度)(格尺)(尺子)疑(疑问)(疑惑)(质疑)

绝(绝对)(灭绝)(赞不绝口)第14课 镜(镜子)(镜面)(铜镜)委(委屈)(委员)(政委)屈(委屈)(屈服)(屈服)趟(一趟)(赶趟儿)亏(多亏)(亏本)(亏欠)陷(陷进)(陷入)(陷阱)够(足够)(能够)(够用)铺(铺天盖地)(铺床)(铺张)闭(闭上)(关闭)(封闭)

第15课

鸥(海鸥)

货(货轮)(货车)(货物)喂(喂养)(喂马)(喂鱼)护(救护)(维护)(护栏)迅(迅速)(迅猛)(迅疾)速(迅速)(速度)(快速)援(救援)(支援)(援助)佩(佩服)(玉佩)(佩带)森(森林)(阴森)(森严)

谈(谈话)(谈心)(谈论)

第16课 盯(盯住)(盯视)(盯梢)

哈(哈欠)(哈哈大笑)(打哈哈)监(监视)(监狱)(监禁)怒(狂怒)(怒火)(怒气)厉(厉害)(严厉)(雷厉风行)吼(怒吼)(吼叫)(吼声)设(设在)(假设)(设想)

疯(疯狂)(疯子)(疯了)牢(牢固)(牢房)(牢靠)

泄(泄气)(泄恨)(发泄)

第17课 垂(垂钓)(垂直)(垂头丧气)汤(鱼汤)(米汤)(菜汤)钓(钓鱼)(垂钓)(钓具)

钩(鱼钩)(挂钩)(钩子)竿(鱼竿)(竹竿)(立竿见影)拖(拖出)(拖欠)(拖车)未(从未)(未来)(未知)

允(允许)(公允)(允诺)规(规定)(规则)(规章)

毫(丝毫)(毫毛)(毫发)

第18课 殖(繁殖)(养殖)(生殖)灌(灌木)(灌注)(浇灌)蔓(蔓延)(蔓草)(蔓藤)妖(妖魔)(妖怪)(妖精)魔(妖魔)(魔鬼)(魔术)胁(威胁)(胁迫)(胁持)毁(毁灭)(烧毁)(销毁)祸(祸首)(灾祸)(车祸)

第19课

陶(陶行知)(陶冶)(陶器)

慈(慈爱)(慈祥)(仁慈)舌(七嘴八舌)(舌头)(舌尖)抢(抢着)(抢先)(抢占)

蝇(苍蝇)

蚊(蚊子)(蚊香)(蚊帐)握(掌握)(把握)(握手)

据(据说)(根据)(依据)构(结构)(构成)(构建)

复(复杂)(复习)(反复)

第20课 亿(两亿)(几亿)(亿万)漫(漫游)(散漫)(漫步)吊(吊桥)(吊灯)(吊桥)剑(剑龙)(宝剑)(利剑)型(脸型)(车型)(模型)畏(望而生畏)(畏惧)(畏罪)猛(凶猛)(猛士)(勇猛)齿(牙齿)(齿轮)(不足挂齿)匕(匕首)(刀匕)

谜(谜团)(谜语)(谜底)

第21课 槐(洋槐)(槐木)

肩(肩上)(肩膀)(肩负)挎(挎走)(挎包)(挎着)

摆(摆出)(摆放)(摆弄)顿(一顿)(停顿)(顿时)

拌(拌饭)(搅拌)(拌面)咸(咸菜)(咸味儿)(咸盐)蒜(蒜泥)(大蒜)(蒜瓣)炒(炒菜)(炒面)(炒饭)

芝(芝麻)

第22课 底(海底)(到底)(月底)窃(窃窃私语)(偷窃)(窃笑)私(窃窃私语)(私人)(私自)汪(汪汪)(汪洋大海)(一汪水)危(危险)(危机)(危难)肌(肌肉)(肌肤)(腹肌)缩(伸缩)(缩小)(收缩)途(长途)(前途)(路途)旅(旅行)(旅客)(旅游)甲(甲藻)(盔甲)(指甲)

第23课 漆(漆黑)(油漆)(掉漆)

集(聚集)(集合)(集中)躲(躲在)(躲开)(躲藏)

阿(阿里山)(阿姨)(阿爹)剪(剪刀)(剪纸)(剪子)

社(社会)(报社)(社团)越(翻山越岭)(超越)(越加)冒(冒着)(冒汗)(冒充)饿(饿了)(饥饿)(饿鬼)

雄(英雄)(雄心)(雄伟)

第24课 寓(寓言)(公寓)

则(两则)(原则)(守则)宋(宋国)(宋代)(宋朝)

焦(焦急)(焦虑)(焦灼)疲(筋疲力尽)(疲劳)(疲惫)勃(兴致勃勃)(勃发)(勃然大怒)闷(纳闷)(郁闷)(苦闷)

枯(干枯)(枯燥)(枯萎)弱(毫不示弱)(弱者)(微弱)

第25课 烤(烤肉)(烤火)(烧烤)辩(争辩)(答辩)(辩论)嫩(柔嫩)(嫩绿)(嫩芽)

评(评理)(评语)(评比)剖(剖开)(剖析)(解剖)

笨(笨蛋)(笨重)(笨嘴)键(关键)(键子)(琴键)

篇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复习建议

第一板块美丽风景令人醉

可将这一册课本中描写自然景色的《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古诗两首》 (《山行》《枫桥夜泊》) 以及描写城市繁华景象的《“东方之珠”》组成一个新的单元, 根据这些课文以写景为主的特点, 抓住“美”来设计并推进复习进程:

一、踏上美的旅程。通过启发谈话, 向学生介绍这一次“旅行”将要游览的地方:到北大荒看秋天的田野, 到杭州领略西湖美景, 途中还将观赏到秋天的枫叶, 体验夜泊枫桥的意境, 然后到西藏看湛蓝、透亮的天空, 最后去繁华的都市———香港, 感受“东方之珠”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这次假想旅行的兴趣, 进而对复习充满期待。

二、描绘美的景象。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一路的景致, 让学生对照着诵读文中的相关段落, 并适时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对于背诵较为困难的段落, 可与学生讨论, 摘录段落中最能体现层次关系的关键词语, 绘制成简明扼要的“背诵路线图”来帮助记忆。如《北大荒的秋天》的第4自然段, 就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绘制出这样的“背诵路线图”:原野热闹非凡→大豆 (摇动豆荚、发出笑声) →高粱 (扬起脸庞、演唱) →榛树叶子 (红得像火) 。当学生背得较为熟练时, 再去除括号里的内容练习背诵。

三、积累美的词汇。利用板块组合的优势, 整合原本相互孤立的课文, 进行词语的复习。课前可布置学生将文中描写色彩、湖水、天空、丰收景象、繁华街景等方面的词语分类摘录下来, 并将在课外阅读中掌握的词语一并归入其中。课上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汇报, 比一比谁掌握的词汇最丰富。

四、赏析美的文字。突破课文的限制, 选取表达方法相近的句子集中展示, 强化训练。根据本板块课文的语言特点, 可将课文中较为典型的比喻句集中出示, 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比喻句独特的表达效果, 强化练习并运用。如《北大荒的秋天》中的“小河清澈见底, 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西湖》中的“平静的湖面, 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拉萨的天空》中的“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等等。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欣赏哪一句以及为什么, 然后选取一些常见的事物进行说写比喻句的练习。除了句子的复习外, 还可以对精彩段落进行赏析, 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让美景跃然纸上的, 并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为后面的习作练习作好铺垫。

五、学写美的景色。在学生复习完本板块的内容之后, 可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景物指导他们写一篇写景短文, 如《家乡的小河》《校园一角》等。这样可使学生及时运用本板块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实现读写迁移, 同时也对习作进行了复习。

第二板块大自然是位好老师

可将本册课本中以“人与自然”为话题的五篇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让我们荡起双桨》《石榴》《石头书》《做一片美的叶子》组成第二板块, 按照在大自然中观察学习、探究发现、描绘表达的顺序来安排复习。不过, 这五篇课文虽然都可放在“人与自然”这一主题里, 但每篇课文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具体主旨却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可以根据课文不同的侧重点将它们分成两组进行梳理。

一、在大自然中学习语文、感受快乐。可将《学会查“无字词典”》《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第一组, 以在大自然中学习语文、感受快乐的思路来统领。可事先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随家人到绿地、公园等地方走一走, 看一看, 并提出要求:用词语描绘几个看到的景象, 细致观察一种事物, 围绕看到的事物提出一个“为什么”并寻找答案。复习时, 可让学生汇报看到的景象和想到的词语, 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绘各种景象。在引导学生回忆游玩的快乐时光时, 可相机让学生背诵、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体会童年生活的幸福美好。

二、在大自然中悉心观察、探究奥秘。可将《石榴》《石头书》《做一片美的叶子》作为第二组, 复习时应各有侧重、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深入理解。《石榴》一文应重点让学生懂得要想了解一种事物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观察, 并多途径、多侧面地去感受它;《石头书》一文则重点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种事物都隐藏着秘密, 要揭开这些秘密就需要我们细致地观察, 认真地思考, 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做一片美的叶子》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从对叶子外形的美写到其内在的美, 最后升华到人生感悟这一心路历程。复习时, 可结合课前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 让学生汇报所见、所思、所感、所悟。

三、学习描绘自然界中事物的方法。在表达方式的复习上, 可对板块中的不同课文各有侧重。如《石榴》可重点赏析描写石榴熟透的片段, 体会作者是怎样使石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 同时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片美的叶子》主要应让学生体会作者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在篇章上, 可侧重学习《学会查“无字词典”》中根据地点的变换组织材料以及《石榴》中按植物生长过程描写植物的方法。

四、用心记录自己的发现。本板块的习作训练可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可以写冬天的松树、水仙花等植物, 冬天的蛇、麻雀等动物, 也可以写雪花、冰凌花等冬天特有的景物, 还可以写冬天指挥交通的交警叔叔等人物。要求细细观察所写对象, 并有感受和思考。

第三板块奇丽的想象世界

我们可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童话主角的《蒲公英》《小露珠》, 以说明道理为主的童话《三袋麦子》, 以及侧重于知识介绍的童话《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组成童话单元, 并将神话故事《哪吒闹海》纳入其中 (对小学生来说, 《哪吒闹海》完全可以被视为一个奇特的童话故事) 。复习这一板块时, 可根据童话的特点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进入童话世界。可通过启发谈话把学生带进奇幻的童话世界, 引导学生一同回顾本学期学的童话故事。

二、感受童话情趣。让学生说说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最有趣, 哪个情节最有意思, 以此帮助学生回忆故事中的精彩部分并感受童话的五彩缤纷, 同时也可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

三、对话童话人物。可让学生说说最喜爱哪个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以及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选一位文中的童话人物, 说说想对他说些什么。这样可加深学生对童话角色的理解。

四、创编童话故事。可引导学生根据这些童话以及平时所读的童话故事概括出童话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幻想丰富奇特、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等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出示一组题目, 如《小小树叶船》《大老虎和小灰兔》《小音符漫游记》《云娃娃变魔术》《勇敢的小溪》等, 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编写一个童话。

第四板块生活告诉我

本板块由课本中的生活故事组成, 包括《掌声》《金子》《每逢佳节倍思亲》三篇课文。对于这组课文, 可以以感受生活为线索来安排复习任务。

一、感受生活的温暖。《掌声》一课记叙了身患残疾、忧郁自卑的小英在同学们掌声的激励下, 鼓起生活的勇气, 走出生活的阴影, 最后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我们可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回忆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帮助的事来引导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二、感悟生活的真谛。《金子》这个关于淘金者彼得的故事, 告诉我们要想有收获必须脚踏实地、辛勤劳动的道理。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应该脚踏实地。

三、体会生活的滋味。《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根据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编写而成的, 作者想象了诗人王维创作这首诗时的情景, 表达了王维身在异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我们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根深蒂固的亲情。

四、领悟生活的哲理。针对本板块三篇课文的特点, 可将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集中出示。如《掌声》中的“是啊, 人人都需要掌声, 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 同时, 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金子》中的“五年以后, 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 等等。对于这类以感悟生活为重点的文章, 应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

五、讲述生活中的故事。在写作方法的复习上, 可引导学生梳理三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将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作为重点。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听到的, 或是经历过的生活故事, 说说这些故事带给自己的生活启迪。

第五板块像他们那样闪亮

可将《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军神》和《孙中山破陋习》五篇课文放在一起, 组成名人故事板块。

一、感受人物的神采。让学生回顾本学期认识了哪些名人, 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 为什么。

二、提炼人物的品格。在充分感受人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提炼出人物的品格。如王子普鲁斯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雷奈克医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善于创造的品格;军神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孙中山敢于跟封建思想作斗争的精神。

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从文中选取描写人物的典型段落, 如《军神》中沃克医生在做完手术后与刘伯承的一段对话;《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中雷奈克发明听诊器过程中的心理描写等。让学生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并懂得写人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来写。

四、描写熟悉的人。让学生写一位自己最熟悉的人, 如妈妈、老师、同学等, 要求选一件事来写, 初步学习一人一事的写法。

篇4: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爱阅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学中,应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在读书中积累”。把阅读与口语交际联系起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文中的“冒”“破裂”“饱胀”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机整合语文教学,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进行自主、个性化的阅读;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掌握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重难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荷花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

1.谜语激趣

(1)课件出示:“一个小姑娘,身穿白衣裳,坐在水中央。”学生猜谜。(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3)教师播放荷花视频,学生欣赏。(4)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理清课文线索,潜心品读

(1)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学生回答)(2)教师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并板书:闻、看、想。(3)师抓住这三条线索,引领学生学习。①“作者闻到了什么?”生回答,教师板书:一阵清香。②“作者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师板书:荷叶、荷花。(4)学习描写荷叶的句子。①课件出示(图文并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玉的大圆盘。“挨挨挤挤、碧绿和大圆盘说明什么?”②生回答,师板书:叶——多、绿、大(5)学习描写荷花的句子。①课件出示(图文并茂):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②体会荷花三种不同的姿势。师板书:才开、全开、没开。③理解“冒”“饱胀”“破裂”这几个词。让生上台表演这几个动作。④课件演示荷花冒出来、饱胀、破裂这几个动作。⑤指名读书,其余学生合上书,用心倾听,边听边想象画面。⑥根据板画背诵第2自然段。

3.以演促读,读中想像,学习第4小节

过渡:听着听着,想着想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配乐背诵第四自然段,美吗?想读吗?那就美美地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

(1)指名个别读。(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随音乐翩翩起舞)。(2)数人齐读,边听边配以动作。(3)语言训练:蜻蜓蜻蜓,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小鱼小鱼,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还有,其它的小家伙都躲到哪儿去了,你不想跟荷花姐姐说些什么吗?(4)熟读成诵。

4.挖掘文旨,实践中求发展

过渡: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哩。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你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吗?

(1)说说画家是谁?(生回答,师板书:画家是大自然)。(2)展示数幅各色荷花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好办法来夸夸荷花,夸夸大自然。(3)学生交流。

5.总结课文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欣赏了一池的荷花,作者喜欢荷花,老师喜欢荷花,你们也喜欢荷花,这说明了我们大家都热爱大自然。

6.拓展练习

站在荷花池边,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些什么?假如你是歌唱家,你会唱些什么?假如你是小诗人,你会写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荷花闻 一阵清香

看叶:多、绿、大

花:才开、全开、没开

想 自己是一朵荷花

七、教学反思

《荷花》这篇课文主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来感受作者对荷花的感情,从体味优美的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感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课后笔者仔细回顾了这节课的过程,学生之所以能够很快走进文本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在这两点上做得比较好:

1.丰富的想象必须以鲜明的表象为前提

笔者在“看荷花”一节的教学上花了较多的精力,是为了让学生对荷花的美有所感知,从而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表象。这样,才能运用这些表象展开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

2.丰富的想象还必须以深切的感受为基础

鲜明的表象为想象提供了材料,但光有材料还不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不足之处在于,引导学生方面还要不断加强,还出现了很多细节问题,如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第二自然段(看荷花)上,不断地纠缠在这个问题上。今后在类似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篇5: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

能力目标: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教学准备:

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声效 教学理念:

1.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视学生独立钻研文本,潜心会文,使学生经历阅读实践。在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4.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沟通课堂内外,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昨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关云长刮骨疗伤)那么,关云长刮骨疗伤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小结: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而本文,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

2.板书“沃克”和“刘伯承”,相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沃”和“承”。

3.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1)出示含有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课件出示生字词)

年龄土匪绷带拒绝施行麻醉剂

哼叫由衷勉强堪称晕过去一声不吭

(2)引导学生更换语境,给生字组词扩词。学情预设:

学生在读词语时易把“施行”的“施”读成“shí”、“勉强”的“强”读成“qiáng”。

学生在给生字“拒”扩词时,可能组成词语“距离”“规矩”等。教学策略:

若学生出现读错的现象,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为其正音。

若学生出现同音替代的现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拒”和“距”“矩”,并分别组词。

用学生熟悉的相类似的故事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注意了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个大致了解。学生对字词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组词扩词,是为了更换语境,在新的语境中强化学生对生字的再认识。

二、速读课文以学定教。

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大致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学情预设:

学生有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

刘伯承保持清醒的大脑做什么?

开始,刘伯承为什么谎称自己叫“刘大川”?

„„ 教学策略:

教师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

对那些易于回答的问题,请知道答案的同学予以帮助;

对那些有思考价值、值得阅读探究的问题,将其逐一梳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自主解决。

在这里,教师还可以转变角色,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如,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

关注学情,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细读课文顺学而导。

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读书,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顺学而导。

教师相机过渡: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916年的重庆,来到临江门外那个外国人开设的诊所里,与刘伯承、沃克医生一起经历那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手术,解开我们心中的不解之谜。

1.朗读对话,体会从容镇定。

(1)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前11 小节,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把这部分内容说得更清楚一些。)

(2)借助资料,了解刘伯承的伤势,体会刘伯承的从容镇定。(课件出示刘伯承受伤的资料)

资源共享:1916年,在一次战斗中,刘伯承为了救一位战士,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的太阳穴,又从右眼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3)分角色读前11节,注意人物语气、情绪的变化。师读沃克的话,生读刘伯承的话,体会这一部分人物对话的特点。

教师相机小结:这是一个军医和军人之间的对话,所以他们的语言简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看来,写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点。

(4)相机解决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时可能提出的问题。

2.借助资料,体会意志之坚。

(1)指名读12——15节,了解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学情预设:

学生在前面提出了“刘伯承为什么拒绝使用麻醉剂?他保持清

醒的大脑做什么?”的问题。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切入,借助课外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课件出示资料)

资源共享:“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 学情预设:

学生在这一部分没有问题质疑。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读刘伯承的话,从他“平静”的话语中感受他为国效力的坚强决心和钢铁般的意志。读沃克医生的话,感受刘伯承在手术中将要面对的巨痛。(课件出示刘伯承与沃克争执的资料)

资源共享:“敢不敢做是你的胆量问题,受不受得了是我的忍耐力问题!”

(2)相机解决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时可能提出的问题。

3.紧扣细节,体会意志如钢。

教师相机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的眼珠,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让我们再次目睹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吧。

(1)自读17小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学情预设:学生在自读自悟这一部分时,感受比较强烈,交流很顺畅。教学策略: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学情预设:学生在自读自悟这一部分时,感受不够强烈,交流受阻。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声不吭”、“紧紧”、“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居然”等词语,充分感受刘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课件出示手术时的录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动情的范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相机过渡:难熬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当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从病人口中得知自己一共割了72刀时,他惊呆了,这哪儿是一个普通的军人啊!他分明是一个——军神!

(3)齐读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相机解决学生在此提出的相关疑问。(课件出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

教师相机小结: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普通人,甚至是一个普通军人都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赞叹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4)针对前面学生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了解侧面描写的好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对课文通过侧面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写法感受不深。教学策略:

教师可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本文重墨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是为了衬托刘伯承的惊人毅力和顽强意志。

教师相机小结:这种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加强读书的指导,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注意引导学生揣摩文章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如对话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既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又注重了人文性,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扩展延伸深化情感。

1.出示小诗,感情朗读。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2.教师总结,深化情感。

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再读课题。

3.练习写话,升华情感。

(1)同学们,慈祥的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课件出示刘伯承的照片)

(2)学生交流写话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饱含激情朗读自己所写内容。

4.扩展延伸,熏陶感染。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学生交流汇报。

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马克思曾经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彼岸。”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就能跨越困难和挫折,到达胜利的彼岸。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从下面的几个话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实践。

1.搜集有关刘伯承的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2.搜集关于意志力的名人名言进行摘抄。

3.同学之间自由组合,排演课本剧《军神》。

板书设计:

军神

沃克冷冷——→柔和——→肃然起敬

刘伯承病人——→军人——→军神

篇6: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

读中理解:石榴的生长顺序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石榴》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并了解了课文的大意。今天,我们将课堂搬到了这个大舞台上,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们要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要争取把课文读出感情,读出味道来,好吗? 生好!

师:请大家打开书,小声的快速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些填空你能填出来吗?师出示: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长出了()。到了(),()谢了,树上便结出了()。生自由读书,喧读边思考老师出示的习题。指生填空。师把空内的文字补充完整。

师:请同学们都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读了这个填空,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石榴的生长顺序:春天抽枝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二、读中悟情:叶的生机,花的热闹,果的可爱。研读叶

师:下面,让我们跟随着季节的变换一起去欣赏石榴吧!师:春天,我们走进石榴园,看到了什么,谁来读? 生读描写春天石榴的文字。

师:老师注意到你特别强调了“抽出、长出”,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我觉得这几个词写出了石榴长得特别快。师:你再来读一读“慢慢”看能从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石榴树的生机勃勃。

师:是啊,新枝嫩叶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里长得多快呀!谁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也想读吗?试试看!生再读。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你读出了新生的感觉。真好!研读花:

师:石榴树的枝叶长呀长,长到郁郁葱葱时,夏天就到了。在这个火热的季节里,石榴开花了。石榴花什么样呢?自己读一读吧。生读描写花的部分。

师:你喜欢这夏天绽放的石榴花吗?说说看,什么地方让你特别喜欢? 生:我喜欢这火红的花,因为这鲜艳夺目的色彩好像把人们的心都给点燃了。

生:我喜欢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枝头的石榴花:因为他们争先恐后,竞相开放,像是在比赛呢!师:说的多好啊,你还喜欢呢?

生:我喜欢小喇叭,鼓着劲儿吹:我从这里感受到石榴花好可爱。师:石榴花好可爱呀,它鼓着劲儿吹,你能读出这股劲吗? 生读。

师:是啊,这石榴花太可爱了,作者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欢这盛开的石榴花。请大家快速到课文中去找一找,有一个词表达了作者对石榴花的感觉。

生:我觉得(热闹)这个词写出了作者对石榴花的感觉。师:你读哪儿让你感觉到“热闹了”?再看看的色彩。生读相关语句。

师:你觉得“热闹”这个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生:我觉得非常好,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这花开得很热烈。师:想不想亲眼看看石榴花的绽放?好,看哪-----视频播放

师配音:到了夏天,石榴树上开出了一个个小花骨朵儿。它舒展开柔嫩的花瓣,越开越密,越开越盛,直到挂满枝头。看,多像活泼的小喇叭呀!

师:看到了石榴花的绽放,你想说什么?把你的喜欢带进去,美美地读给我们听吧。生读。

师:花开得这样美,这样热闹,你觉得这花会把谁引来? 生:小蜜蜂来了。它在采蜜。生:小蝴蝶来了,它在跳舞。生:小鸟来了,它在歌唱。

师:好热闹的情景呀,让我们把这一段文字再来读一读。研读果:

师:热闹了整整一个夏天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同学们,你们惋惜吗?为什么? 生:惋惜:

师:那是因为你太喜欢这美丽的石榴花了,不忍心让她凋零,是吗? 生:不惋惜:

师:因为你知道,石榴花的凋谢是为了孕育新的生命,对吗? 师:小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并在书上划一划表示颜色变化的词。再读读,有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你找到了吗?

生:我找到了“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师:找得非常好,再找找看哪些词写出了这些颜色的先后变化? 生:我觉得是“先”、“逐渐”、“最后”。

师:请同学们看图,谁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石榴外皮颜色的变化。生看着图练习说话。

师:小石榴就这样长啊长啊,最后就熟透啦!知道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吗?(出示图)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 生:都裂开了。生:都露出子了。

师:作者又是怎么说石榴熟透的呢,谁来读? 生读。

师:将刚才**说的话和作者说的比一比,哪个更好,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写的形象生动。

生:作者写的好,我给大家读读吧:“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师:作者把石榴撑破了皮,露出了子儿当做是石榴娃娃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多有趣,多可爱呀!你能读出这种可爱的感觉吗? 生读。

师:这些石榴娃娃可着急了,迫不及待的要报告喜讯呢。如果你就是成熟的石榴娃娃,你会说什么呀? 生:我成熟了,快来看看我们吧。生:我成熟了,你们来尝尝吧!

师:你们都是可爱的石榴娃娃,加上你喜欢的动作,把成熟的喜悦带给我们一同分享吧!生:边表演边读课文。

三、读出味道:石榴子儿的样子及滋味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石榴,你会忍不住摘下一个,剥开外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图)师:看着图,读读句子,想一想,这些词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生:我知道玛瑙的意思了。

生:我知道什么叫紧偎了,因为石榴的子就这样在一起。生和同桌演示。生:我一看图就知道什么叫“红白相间,晶莹透亮”了。师:玛瑙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在作者眼中,石榴子儿红白相间,晶莹透亮,不就像那颗颗玛瑙吗?好美的石榴子儿,好诱人的石榴子儿呀。读读吧。生读。

师:看到这么好看的石榴子儿,你最想干嘛?好,老师请你们伸出手来到抽屉里去摸摸,你会有个惊喜。(组织学生品尝石榴子儿,并交流味道。)生:我觉得这子真是酸溜溜、甜津津的。生:我觉得清爽无比。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亲口品尝最真切。”把你们亲口品尝到的滋味带进课文里再读一读。

生读: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四、回顾石榴,诵读全文:

师:我们欣赏了石榴的生机勃勃的绿叶,竞相开放的花朵,俏皮可爱的果实,并且亲口品尝了它的滋味。此时我们再来看课题,你会在“石榴”的前面加上什么词语,来赞美石榴呢?()的石榴? 生:酸甜可口的石榴。生:漂亮的石榴。

生:酸溜溜、甜津津的石榴。生:清爽无比的石榴。„„

师:多么惹人喜爱的石榴呀,让我们和着音乐,把课文再美美地读一遍,好吗?(师生配乐诵读全文)

五、课外拓展,练习说话:

师:欣赏石榴,我们要观其形,赏其色,品其味,欣赏别的水果也是一样。看,这里有很多你们喜欢的水果,你最喜欢哪个? 生说。

上一篇:都是爱美惹的祸童话作文650字下一篇:农机专业化服务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