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机制

2024-07-02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机制(精选5篇)

篇1: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机制

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

中共中央1985年18号文件要求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 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答案”。要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 答案,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把有关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内化为个体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时候才能实现。这就提出 了如何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品德问题。本文试图对内化问题进行一些探索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在深化教改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品德内 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课题。为了统一认识,我们对课题作了如下论证:

(一)课题符合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学大纲》要求

小学生的品德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外部要求到内部需要的过程,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识为基础, 在反复训练中,使道德认识在不断内化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大纲》指出:教学要注意科学性,要遵循由近及 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教育自己。这些 要求,实际上就是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的问题。

(二)课题反映了教改的必然趋势和深层次的育人功能

长期以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教师,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少研究学生接受教育的心 态和学生的品德内化问题。因此,教学效果甚微。确立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要把立足点由教师迁移到学生, 把教学外部要求迁移到学生内部,使其成为自觉需要,这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三)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的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评价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思想品德课是按社会对小学生的品德要求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小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思想品德课中 的思想观点,自觉调整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向着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方向发展,达到个体品德与社会要求的统 一。从总体上讲,这是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研究思想品德课的内化问题,对提高思想 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内化过程。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学科,对学生品德内化具有 重要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特别需要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 我们确定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生品德内化规律的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当今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小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思想活跃,勤于思考。他们不仅是教育对象 ,而且是学习的主人。

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识有很强的具体性,易受情境暗示,他们的情感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易激发也容易 消逝;他们的直接经验少、抽象思维能力差,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认识肤浅,辨别能力差,知识少,理解能 力差。

中年级学生个性、兴趣、爱好易于表露,自我意识与独立性有所增强,自制力有明显的发展;知识少,对 一些事情、现象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心目中教师权威高,容易接受教师讲授的观点,逆反心理和情感障碍较 少;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自我控制。

高年级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肤浅,理性情感较弱;他们开始不以 教师、父母的评价作为唯一依据,有了对周围的人或事进行评价的愿望,有了要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的兴趣,这 种需要的.萌动,有助于高尚情感的培养。

(二)小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特征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等诸种心理成分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循此基本规律,思想品德 课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过程是:通过教师对思想品德课内容的言传身教,启发学生领悟和消化课的内容, 经过学生个体主动选择、模仿、理解和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品德需要,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种内化,不 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剥的不自觉的过程,而是一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而是 多次反复的过程,不是单纯内化的过程,而是内化与外化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其特征是:

第一,品德内化具有目的性特征。内化不是盲目的、自发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目的是品德内 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无目的的内化是没有的。内化必然是一种自觉的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活动。内化虽然是人 的意识活动、智力和非智力心理活动,但它总是同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相联系的,内化的目的又是与人的一 定需要相联系的。内化的目的,是一种期望,是一种指标,它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启发功能、导向功能、激励 功能。教育者要善于设计内化的目的,充分发挥目的在内化过程中的功能。目的有近、中、远之分,也有大、 中、小之分,教育者可结合思想品德课内容恰当地设计内化的目的。

第二,品德内化具有主体性特征。人的主体性,即人的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是自觉自愿地独立完成 一项任务,并能自己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如果只知道任务和有完成任务的意愿,而不知完成任务的方 法,则不能称为主体性。只有把完成任务的意愿和方法手段统一起来,才能说这个人是有主体性的。教育者在 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并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第三,品德内化具有的情感性特征。情感是人的品德中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是人的品德形成的催化剂。 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教育;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品德内化;没有情感也不可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 情感性也是品德内化规律的反映。情感总是与个体对客观事物产生的需要、态度、观念等内心体验相联系的。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健康情感,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第四,品德内化的实践性特征。品德内化是外部社会要求转化为内部意识活动的过程,这里,实践是基础 ,是前提,也是归宿。离开实践的内化是没有的。所以实践性是品德内化规律的又一种表现。教师组织思想品 德课教学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品德内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条捷径。

第五,品德内化的反复性特征。人的品德需要多次反复方能形成。反复性也是品德内化规律的表现。内化 的反复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这种反复性,有时来自学生自身思想品德不健全,有时来自社会环境的 不良影响,有时来自家庭环境的不良或父母教育不当,有时来自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懂品德内化规律和小学 生身心发展特点,缺乏良好的教育艺术。为了尽可能减少品德内化的反复性,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预防上述诸多 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促进学生品德内化过程的基本操作过程

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可以发挥这样几个促进作用, 即突出道德观念教育,为品德内化奠定基础;发挥情感功能的作用,增强学生品德内化的内驱力;创设教育环 境为学生品德内化提供外部条件;注重行为指导,为学生品德内化指明方向。

(一)挖掘教材的内化因素,找准品德内化的结合点

所谓教材中的内化因素,即指教材中能突出道德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具有说服力和感人 至深的教育因素。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蕴含的内化因素大致有:

1.道德认识因素 它包括教材中提供的道德现象、道德信息、道德榜样、道德认识中的洞察力、思维力、 想象力等等,都是进行道德内化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再 通过分析比较和概括,使学生明白蕴含其中的道德要求。

2.道德情感因素 即让学生与教材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因素,让学生从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 思想和光辉形象中受到感染。教材中的故事、童话、插图以及打动学生心弦的语言,激发学生思维波澜的情景 ,都具有十分丰富的感情色彩,这些都与品德内化有关。在分析教材时,只有抓住这些内化结合点,才能起到 内化作用。

3.道德激励因素 这是一种显性的教育因素。教材中的革命领袖、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及社会主义建设成 就和科研成果等内容都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如教《主动学习》一课,课文的结尾是:“主动学习是具有进取精 神的表现。这样学习不但学得快,而且学得好。我们要以陈毅为榜样,主动地学习。”这段话概括了本课的道 德观点,指明了行为方向,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4.道德评价因素 道德评价能力,是一个人道德认识能力的直接反映,通过评价抑恶而扬善,近是而远非 ,爱美而憎丑。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而且使学生明确了行为方向,从而提高了内化的实效性。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设计与“内化过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 我市普遍运用的“四段式”结构,即“定向导入,主题教 育,深化认识,指导实践”。这种课型结构,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为了使 课堂教学结构与学生的品德内化过程相适应,我们对“四段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我们认真研究学生在认识 上有什么盲点,心理上有什么矛盾,情感上有什么障碍,行为上有什么误区,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导入新课 新颖,教学注重层次,深化认识求水准,指导实践讲实效。

(1)导入新课新颖 试验班教师十分重视开课设计,能运用歌曲欣赏、故事、游戏、幻灯、挂图、实物观察 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一开课即紧扣教学要求,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注重层次 即围绕道德观念教育,把教学内容按教学要点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让学生广泛参与观察 、思考、阅读、议论等,注意讲清基本概念,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爱惜”、“珍惜”、“尊重”、“礼节”、 “礼貌”、“诚实”、“勇敢”等概念的内涵。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层次组织教学活动。

(3)深化认识求水准 安排“深化认识”一段,目的在于让学生对道德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模糊到 清晰的过程,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准。例如:《保护环境卫生》一课要达到培养良好卫生习惯、讲究社会公德的 高度;《认真做作业》要讲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要有责任心的高度。

(4)指导实践讲实效 一是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用于实践;二是检查学生行为实践,是否把掌握的道德观 点,变成自身的行为准则;三是针对学生行为上的误区,采用启发诱导,让学生走出误区,向正确方向迈进。

设计与学生品德内化过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并不只有“四段式”一种,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动态的, 可变的,因教材内容不同和学生实际不同,还可以创造新的教学结构。例如,有的试验教师在教《不上当受骗 》一课时,采用了“学习教材,由不知到知;深化认识,由知到信;指导实践,由信到行。”这种三段式的教 学结构,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掌握小学生的情感特点,发挥情感对品德内化的作用 试验班的经验证明,在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学生 情感在品德内化中的作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特色。

(1)低年级重在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

低年级试验班在教学中采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做,在快乐中进步,千方百计 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儿童的情感。具体做法是:根据儿童形象思维和好奇爱动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具来吸 引他们的注意力,变单一的听课为听看结

[1] [2] 下一页

合。一看图(课文插图、教学挂图、教师自绘的补充图),二看物( 实物、模型),三看演示(幻灯、录像、电视、电影等)。通过看和听达到引发兴趣,调动情感的目的。在教 学中要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模仿中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大脑兴奋并产生浓厚的情感。要采用儿歌、 小表演、小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有利于内化。还可以结合教学 内容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

(2)中年级重在教学中发挥“三情”作用。

所谓“三情”,一是真情架桥。中年级学生心目中教师权威性大,易接受教师讲授的观点,教师的真情实 感能较好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对于学生难以体验的情感,都要以教师的真情起搭桥引路作用。二是实情明理。 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凡是实在的东西学生就相信,贴近学生生活的道理,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如教 《关心父母》一课,先让学生听歌曲录音《妈妈的吻》,创设母爱气氛,然后出现四张母爱投影片,具体介绍 母爱的生动事例。再启发学生讲述自己父母关心自己的事例,使学生切身体验到爱的温暖,并悟出自己成长离 不开父母的培养与教育的道理。三是动情选择。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不够强,又缺乏社会知识,对一 些事情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辨析题和补充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辨析题,引导 学生辨析。

(3)高年级重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启动点,促进学生品德内化。

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中的情感诸因素的基础上,从创设情感教育的氛围,确定激发感情的启动点,把握学 生情感转化的契机,指导学生情感实践等方面探讨了情感对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试点学校从 高年级学生实际出发,着重从激发情感的启动点上作了一些成功的研究。

研究表明,激发高年级学生的情感,不是抽象地说教所能实现的,因此要确立激发情感的启动点。所谓情 感的启动点,是指在教材中既能启动学生情感又能触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情感朝着教学目标深入的某一具体 内容。情感的“启动点”,具有敏感性、共同性、速效性的特点。“显情”课文,一般情感分布点比较广,会 有多个启动点,教师要分析比较,抓住重点。“潜情”课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暗含的情感启动点,对学 生进行启迪、引导,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行为实践指导,由外化引向内化

儿童有了道德认识,不一定就会有相应的道德行为,小学生知行脱节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思想品德 课一定要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学生行为实践指导,促进学生言行一致,把外化引向内化。

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指导,一是行为意识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或设计一些辨析题 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明确行为的方向和要求。二是行为实践指导。教师根据教材对行为的要求,进行行为 训练。学生的品德培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让儿童有反复练习的机会,才能保持 良好行为的连续性,克服反复性和不良影响所造成的行为障碍。

(四)消除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1.认识上的障碍 有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有关“行为规范”内容的课文前,对全班学生遵守行为规范 的表现进行了调查,了解到遵守行为规范原因时,有15.8%的学生是为受表扬;有30%的学生是怕同学批评和教 师处罚,共有45.8%的学生,处在遵从阶段。要使学生达到认同并信服,就必须消除学生认识水平上的障碍,使 学生的认识与规范要求一致,才能实现品德内化。

2.情感上的障碍 即学生由于内心消极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障碍。例如,有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发现有个 学生不爱护公物,就当众粗暴地批评他,并通知家长来校赔偿损失。这个学生怀恨在心,对教师产生反感,认 为教师整人,因而对教师的什么话都不听了。可见学生的消极情感往往成为接受教育的障碍。

3.动机上的障碍 有时学生由于个人某种需要,出现不良行为动机与正确行为动机之间的冲突,这便是行 为动机障碍。例如,有个学生虽然拾金不昧,但他不是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而是为了得到学校或班 级的表扬。出现这种行为动机障碍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从内心克服自己的错误动机,促使动机向正 确的方向发展变化。

4.道德信念上的障碍 道德信念是个人意识中坚信正确并认为一定要遵循的道德观念,是深刻的道德认识 ,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但是不少学生由于受到某些不良影响而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 信念,从而影响品德内化。要消除这种障碍,优化教育环境是必要条件。

(五)制定课堂教学品德内化评估标准,检测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必要措施,是巩固内化效果的保证。课堂教学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 是评教;二是评学。评估标准,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操作性和可行性。详见下表: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化评估标准 项目及权重 标准 一、深入钻 1.深入钻研教材,正确理解课文,教学目的明确具体, 研教材,把 合乎大纲要求。 握内化因素 2.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找准促进道德内化的着力点 。 ,处理教材合理。 0.15 3.补充材料得当,有助于儿童道德内化。 二、明理清 1.明理突出,要点清楚,概念准确。 晰,把握内 2.论证充分,过程明晰,逻辑性强,说服力强。 化要求。 3.有层次,有坡度,合乎儿童年龄特点。 0.20 三、教法得 1.根据教材类型和儿童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当,保证内 教学有层次。 化到位。 2.重视启迪儿童思维,学生参与面大,课堂气氛活跃。 0.25 3.突破难点、克服学生认识上的障碍,解惑透彻,释疑

有效,学生心悦诚服,内化到位率高。 四、激发情 1.重视情感的作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把 感,增强内 握情感的基调,发挥情感的催化激励作用。 化力度。 2.能采取定向导入,激情开课;主题教育,调动情感, 0.15 深化认识,转化情感;指导行为,因势利导,发挥情感

的激励作用。

3.采取有效方法,化解学生的情感障碍,为学生接受教

育创造有利条件。 五、以身作 1.教师对所传授的道德观念真正理解和接受。 则,增加内 2.教师情感投入到位,说到动情处能动真情 化信度。 3.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带头做到。 0.10 六、导行落 1.指导行动要求具体,切实可行。 实,提高内 2.对学生的行为能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知道应该怎么 化效率。 去做,受教育的面在75%以上。 0.15 3.有布置,有检查,促进儿童持之以恒。

上一页  [1] [2]

篇2: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个人品德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化及其一般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其根本的政治目的和社会理想而对其公民有意识、有计划地施加政治思想影响的一种理论实践活动。袁贵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运用一定的文化媒体去宣传人、教育人和影响人, 传播和接受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 从而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上逐步消除分歧和隔阂, 最终达成认同和共识。” (1)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就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也就是说使社会需求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意识理念和行为动机, 并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达出来, 以指导个体的行为, 其主体是国家、是社会, 或者可以代表国家或者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代表的是整体统一的社会需求, 而客体则是社会中存在的每一个个体。

内化是指所有外部关系、客观表现以及规则形式转化为内部精神结构的一部分的过程;或者说是指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 是人接受群体或社会性的规定并使之成为其人格一部分的过程。 (2) 由此, 内化通常被理解为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 但是如果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化仅仅理解为价值理念由社会层面向个体层面的转化, 忽视个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在理论上同辩证法相悖, 在实践上则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应有的实效。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看, 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既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 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既是个体自我发展的过程, 也是社会价值体系整体建构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因为社会需求与个人品德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表现为个人品德低于社会需求, 也表现为个人品德高于社会需求, 当然也表现为二者之间相近。当个人品德低于社会需求时, 我们常常说道德滑坡、道德沦丧, 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通过灌输学习等方式去提升个人品德;当个人品德高于社会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通过倡导弘扬等手段使社会需求成为一种吸引力, 比如感动中国人物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的评选等;当个人品德与社会需求相近的时候, 思想政治教育则会通过强化巩固的方式促使二者共同升华。 (3)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就是使社会需求内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实现社会与个体的良性互动, 才能在实践上去的应该取得的实效。

这样看来,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施教者对被教者的一种活动, 它所要达到目的就是把社会需求转化个人品德, 而这恰恰是内化的要求。或者我们可以说,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其内化机制运作的过程。

2 高校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现状分析

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 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是由每个人的品德风貌来体现的, 个人品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 就谈不上公德心、责任感和荣辱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只有内化为人们的个体道德品质, 才是真正意义的现实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命力, 最终取决于每个个体的道德自律程度和由此构成的整体综合效应。只有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才能使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道德, 并内化为个人品德。这样, 社会主义道德才会取得实效。可 (下转第63页) (上接第32页) 以说, 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实践中取得成效的基础性环节。只有重视个人品德建设, 人人讲道德, 人人重修养, 才能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展开, 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品德状况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的良好状态。然而面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 部分大学生受到西方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影响, 其价值观、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生蔓延, 人们关于是非、美丑、善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分析当前大学生个人品德现状, 我们发现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很多漏洞,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实现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教育内容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去, 没有转化为学生思想的动力, 行为的指南。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化, 使社会道德转化为大学生的个人品德, 就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关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化机制的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化必须在主客体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第一,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 必须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充实。国家和社会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多元社会思潮, 为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实际、个性实际与发展实际, 广泛宣传党关于道德建设的新要求,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用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影响教育大学生, 对不道德的现象施以强大的舆论压力, 这对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 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功能, 以其饱满的热情和渊博的知识去感染学生。只有通过教育, 个体在能认识自己所面对的社会关系以及调节这些社会关系所应当遵循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只有通过教育, 个体先天就有的“可能”的道德能力才能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能力。 (4) 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科学规划道德教育内容, 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实践中既要强调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养成, 更要强调教育者德性的培养。对学生既要进行“言传”使他们知晓道德知识, 更要强调教师自身的道德示范达到“身教”。 (5)

第二, 作为大学生, 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体, 同时又是个人品德建设的主体, 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提高道德自律的能力。道德自律, 就是“指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 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 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 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 从而把被动地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 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心自主的行动。” (6) 大学生要不断地通过提高道德认知、锻炼道德意志、强化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完善道德人格等途径去提高个人品德水平, 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机制的实现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尺度, 需要受教育者、教育者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63.

[2]胡林英.道德内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27.

[3]李月玲, 王秀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1.4 (中) :16.

[4]彭柏林.道德需要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7:159.

[5]陈延斌, 史经纬.德育良性互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新路径[J].道德与文明, 2005.6:45.

篇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机制

关键词:素质教育;道德内化;方法

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人们对人的素质给予广义的界定:“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形成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品质。”素质的特征源于素质的内在属性。内在性表现为人的品质的深层底蕴,因而决定素质的形成必然是个内化的过程。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

道德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比如道德准则是外部的东西,以此教育影响学生,如果学生真正认同这些准则,并且成为自觉的要求,坚定地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那就可以说是变成了个体内部的东西,实现了道

德内化。

一、道德内化是培养中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

实现内化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涵在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铸造人们的道德人格,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其目的在于在整个社会范围形成普遍的、完善的道德人格。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必须按照一定的社会教育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当学生经过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以后,由客体变成了主体。

德育过程不是单向传递思想道德规范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双向活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接受某一思想道德教育以前,已接受了社会、家庭成员的某种影响,积累了一些道德经验,因而学生具有能动的、积极的反作用,能改造外在的教育影响。如果教育者所施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一致,就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即学生对某一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同与接纳。反之就有可能产生漠不关心或逆反心理,就有可能对教育采取拒绝和排斥的态度。

如何把外在的教育影响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学校在德育过程中,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满足于常规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而应遵循道德内化的规律,重视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二、实现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榜样,形成道德认知

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因为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宋庆龄也认为:“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大人骗孩子,孩子也就学会了欺骗;大人打孩子,孩子也就学会了打人。”是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的最大魅力就在于给人以极大的影响和感染,激励人们自觉自愿地进步,所以,在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中,以高尚的人格榜样实现道德内化形成道德认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1)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

白岩松在《新闻与写作》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学子到北大报到的第一天,请一位路过的老人替他看行李。一个多小时后,当那位年轻的学子回来时,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几日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尽职尽责地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从季羡林先生的身上,年轻的学子认识到了什么是高尚的人格,形成了道德认知。我们可以想象,他在季羡林先生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将无可置疑地塑造出自己健全的人格,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们应该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成为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榜样,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

(2)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树立成为榜样

库仑在《在开始的时候有父母》中说:“通过文学进行文学教育,是人类最古老的教育方式之一。”一本书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认同的人物,而且,正如教育家凯帕累克指出的那样:“文学能给学生们一个他们可以效仿的人物——那些现在比他们人格高尚,而只要他们努力,也可能变成的人格高尚的人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坚定不移信念的保尔•柯察金、《老人与海》中那位与鲨鱼搏斗的不屈不挠的老人、《巴黎圣母院》中那位外表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文学可以充分施展其魅力,将榜样深入到读者的内心,形成道德认知,使他们的灵魂得到净化,走向美好和光明,从而影响人格。

2.巧用赞美,实现道德内化

赞美是来自外界的,令学生兴奋的刺激,是对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是激发学生内驱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动力。教师应该有“再小的善行都应加以奖励”的观念,努力发现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并用一句句赞美的话语,使学生感受到真诚的鼓励,从而实现道德内化。赞美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因时因地赞美学生。赞美非常具有时效性,教师如能抓住时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及时地给予赞扬,使学生产生愉快的体验,从而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行为,定会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如学生爱护公共环境,尊老爱幼,举止文明……都是我们教师应该抓住的可以借赞美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契机。

(2)借他人之口赞美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赞美如果直接说出来,学生固然会受到鼓励。但是,如果借他人之口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赞美,效果会更佳。这种间接的赞美愈是不留痕迹,愈能使学生相信。当学生从别人那里听到:“××老师夸你……”时,受到的鼓励一定比听到教师当面的赞美更多。

(3)利用身体语言赞美学生。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身体与身体的接触会使他们产生心灵相通的感觉,受到关爱的喜悦以及亲切感和亲近感,因此更容易接受对方的语言。教师在语言赞美的同时,如能辅以动作,如摸摸头、拍拍肩、扯扯翘起的衣角等等,更容易使学生感动。

篇4: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机制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

一、尊重学生,先要了解学生,引导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因此,在接到一个新班级时,适时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家访、谈心,走访学校老师及适度观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想最有效的了解方式就是与学生“谈心”,与学生真挚地“谈心”最能照亮学生的心灵。“谈心”有两种非常好的方法,我经常采用这两种方法,获得了一定收效。

(一 )直接的面对面的 “促膝而谈 ”

直接谈心,切忌居高临下,应让学生置于与老师同等的位置,即“促膝而谈”[1]。这种谈心有多种方式,我认为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在谈心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应从最低最容易办到的开始,然后一步步提高,就如登山一样,不要指望一步登天。

班级有个成绩一直上不去的学生, 老师都说她除了基础不好,智商也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平时做操、跳舞,她总跟不上节奏,样子也比较木讷。然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在自修课上十分活跃,和别人谈的话题很有特点。开始,抱着怕她太过影响其他学生的目的,把她喊去办公室谈心,告诉她我对她的不同看法,说她在我眼里是个很活跃和聪明的学生,应该有着比现在更好的成绩和表现;并问她对学习的看法,微笑带着诚挚。她很感动,向我表述了心里面压抑着的自卑,原来,一直以来老师们对她的看法她都知道,因为老师对她的不肯定,所以她也破罐子破摔了。由于那次谈话我给了她肯定,她变得努力发奋起来, 期中考试由最后一名上了五名。考试后,我要求她下次有更好的表现,她信誓旦旦,决定下次会争取把不及格的科目想办法都及格。相信,不管下次考试成绩如何,她已获得了学习上的自信。

(二 )通过周记 、书信等间接谈心

有些学生面对直接谈心仍无动于衷、我行我素,这时,间接谈心未尝不是一个好举措。如书信、周记就可避免许多尴尬场面,也可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余地,从容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十七八岁的年龄正是人一生中最懵懂的时期。现在的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社会,完全是在父母怀中长大的,很多思想、认识都带有家庭的影响,使自己在个性发展上很不完善,性格里往往会表现得很自我中心化[2]。新教师由于年龄接近,思想和认识上最靠近学生,比较容易获得学生接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引导学生认识,帮助他们成长。

班里有一个顽皮、特爱在自修课吵闹讲话的学生,找她谈话,她总是沉默不语,但过后在别的同学反映中,仍看到一个桀骜、放任的她。于是,我开始留意起她的周记。在周记里,她从来不肯向老师敞开心胸,写的内容十分感性,唯一给你希望的是她的文笔异常优美,我相信阅读是她的爱好。于是,我便在她的周记本上写起了长篇故事,整整写了一个学期,我把对她的希望和关爱通过故事向她表达,奇迹在期末复习应考中发生,她不光一改老师不在时捣乱自修课次序的毛病,还帮助班干很好地“镇压”了一批闹哄哄的学生,还给班级晚自修一个宁静。

相信,拥有学生的支持,你的工作会顺利很多。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了解学生,同时感化他们,让他们接受到你的关爱。

二、尊重学生,还要公平待人、全面关爱

我在学校同时身兼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在几次调查和谈话中,我常听学生在背后议论说某某老师看面子,成绩好的同学犯了错轻描淡写地批评一下, 成绩不好的同学犯了错大骂特骂,某某同学的爸爸是干部,他表现不好也当班长,还是三好生……听到这些议论,我就会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小孩歌”———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时常在教育学生学做真人的同时, 却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做一个“假人”,作为一个班主任,我相信每个班级总是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我们要做到公平对待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不然在工作中就会宠坏一半,同时失去另一半。所以,我在平时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努力做到公平全面对待每个学生。我尝试过以下几种方法:

(一 )要避免针对性 ,注意教育的全面性

的确, 班级里一些后等生往往是班主任工作时较头疼的对象,如果在教育过程中越想把这些学生“镇压”下来,这些学生的问题反弹性会越大。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本着尊重每个学生的原则,不妨经常给他们创造一些新起点,让他们觉得老师尊重他们,他们完全有机会和别的好同学共同成长。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在全面、客观对待每个学生,不能把矛头总指着一些问题学生。

我曾开展过一次主题班会:制定班级公约。在一番肯定和激励后, 请全班同学每人总结一个班级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再请全班同学共同想办法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由老师最后定下学生讨论出来的答案,制定成班级公约。一个看似简单的主题班会,却让我看到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全面公平的教育和引导学会。因为同学们找问题时,往往会把问题归在成绩好坏、班级纪律等几个典型问题上,这些主要是后等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可再思考一下,难道成绩优异的学生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吗? 不是,例如:宿舍卫生工作等,我经常看到一些好学生身上问题重重。假如问题看的不全面,也许就会导致部分学生情绪上的不满,觉得老师只看重成绩,忽视德育教育,并使班级问题扩大增多。这时,不妨提供他们一个好班级的模式,引导他们避免找问题的针对性,在这一过程中,其实老师已经把握了一次好机会给自己、给后等生。

(二 )要避免对象限制 ,注意教育的互动性

班主任工作对整个德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认为鼓励中学生民主评议班主任, 对促进和优化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意义。教学相长,尊重学生,公平全面地对待他们,就要注意避免教育对象的限制。谁能无过,老师和学生要共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积极鼓励[3]并认真组织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就有可能获得比较准确、可靠和具体的信息反馈,在对学生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后,获取有用的参考资料,可以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同时,充分发扬民主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能鼓励中学生民评班主任,表明班主任自觉地将自己放到与学生推心置腹、共商大计的位置,并置自己于全班学生监督之下, 是真正贯彻民主性原则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样既可促使班主任严于律己,积极进取,又可让班主任收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之效,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学生通过评议教师,提高参与意识和班级主人翁意识,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观察老师,提高分析和观察能力。

公平对待学生,全面关爱学生,是新教师顺利适应工作、开展工作的重要途径。

当然,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班级管理者,还涉及班主任良好的仪表、健康的语言、成功的教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需要以后我们在工作中慢慢学习、慢慢成长。我相信在成为一名成功班主任之前,能尊重学生,能了解和公平的对待学生,绝对是一对帮助你通向顺利之路的双翼[4]。

摘要: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尊重学生,可以让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德育内化。尊重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为此,我们可以同学生直接面对面“促膝而谈”或通过周记、书信等间接谈心;尊重学生,还要公平待人、全面关爱,避免针对性,注意教育的全面性,避免对象限制,注意教育的互动性。

篇5: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机制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系统内元素日渐复杂。进入现代之后,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主体群的扩大,主体群划分的增多。其中,隐性主体作为新的一个主体群分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渐入人们的思想视野。自此,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隐性主体的研究日趋独立,日趋明朗,这其中包括对隐性主体的认定以及对隐性主体作用方式的探讨为重心。

关键词:主体性;隐性;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90-02

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长河中,主体性哲学的介入形成了其第一个洪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段发展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现了一种关系,一种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体→客体模式。它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然而,由于其对于主体中人的重视,却忽视了物的因素,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渐入黄昏,异变为主客二分,而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界所诟病。

当今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空前繁荣,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广大的发展契机。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经验成果时,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也极大地深化了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迎来了新世纪的黎明。这一黎明最重要的表现为主体的扩大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还将教材,环境情境等外在的物化的因素引入了主体范畴,并将其分成两个部分: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成为显性主体,新近引入的除人以外的物化主体称为隐性主体。

一、隐性主体的构成因素

隐性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通过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并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主体群。

通过上述定义,我们基本可以判定隐形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比重是很大的,并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思想潮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断加深,主体的内涵也日渐多样化。

(一)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人以外承载量最大的一个主体要素,它主要包括书籍、报刊、音像、杂志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料,它们首先承载了社会主导政治力量的思想和意志。翻阅我国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其基本点都是从我们的领导核心的指导思想框架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上涵盖了革命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等。比如说书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阅读资料,它的出发点是塑造受教育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在受教育者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国家和集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资料也必然包含这些思想,并为其服务。

(二)政治环境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指向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因而社会政治环境是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最直接的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涵盖国内外政治环境,国家的指导思想,政策路线以及在其指导思想下的政治体制形式和执政党建设。指导思想和政策路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是其政权稳定,国家发展,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思想保障。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所以指导思想和政策路线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执政党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力量,它在社会各个领域内都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和辐射效应。并且,执政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宣扬其政党理论和政治政策,力求取得在思想界的领导权,维护自身的统治,并确立其政治地位的合法性。因此,执政党自身建设方面不断完善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应最大化。

(三)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必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首先,“仓禀实而知礼节”,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水平的需求也会提高。从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望值也有更高要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其次是社会阶层分化情况。经济的发展促成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引起思想道德上的冲突。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除了确立国家和政党意志之外,还在于促进人际团结友好,社会和谐,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舞台。最后科技发展水平。科技的进步客观上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借助更多的手段、工具和载体。

(四)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由于成百上千年的传承与积淀,具有极强的空间渗透力,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第一,传统文化风俗和道德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视野日渐开阔,思想观念更趋开放,给我们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带来猛烈的冲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借助优秀文化传统解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中的问题。第二,社会舆论。现代社会的特征是民主自由,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控制社会舆论方向,合理引导社会舆论立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文化交流。文化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传承,更在于交流。文化的交流带动着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在这个意义上,在文化交流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合理的改造,使之成为适合我们发展需要的优秀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丰富我国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体系,满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需求。

(五)教学教育环境

一般来讲,教育教学环境包含有教学场地的选择和设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与教育教学方法等。在哪里做思想政治教育?地点的物件摆设该怎么样?怎么样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管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甚至什么时候做思想政治教育的哪一个方面?这一切具体操作都不是简简单单地先后安排和随机择地,而应当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受众道德传统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因素等。

二、隐性主体的作用机制

对于上述的部分隐形主体因素,它们的作用机制又是怎么样的呢?通过对隐性主体的综合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它们背后有以下几个作用机制。

(一)润物细无声

隐性主体与显性主体不同,其运行机制和作用机制是不明确的,内隐的,悄无声息的。所以说用润物细无声来作为它的第一个作用机制可谓是恰如其分。以教育资料为例,书籍、报刊、音像和杂志的表现形式是文字或者音像,或者图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资料由于其所承载的深度思想内涵并不是文字表面的东西。所以对它的获得并不讲究固定格式,而是如同春风细雨般,融入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中。然而,受教育者在阅读观看这些教育资料时候,由于其中的思想闪光点被他们的思维所捕获,那么这些闪光点便会在受教育者那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知不觉间,资料中隐含的思想为受教育者所领悟,接纳,与自身思想融为一体,完善完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资料如此,场地场景,教育制度也是这样,在悄无声息中将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转化为自身内在涵养。

(二)我主沉浮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显性主体讲求双方的互动,可以说是有着人与人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隐性主体则不然,由于其特殊的表现形式,而不能与受教育者展开互动,也就是说在隐性主体身上,其思想内涵是通过其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并不天然地与受教育者有直接的联系,而是受教育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阅历,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主动挖掘隐性主体中的内在意义,并与之建立良好和谐的联系。在这个联系建立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受教育者个人的主动性,讲究受教育者对隐性主体的深度互动,它包含受教育者对隐性主体的认识程度,批判质疑意识和能力。所以相对于显性主体,隐性主体对受教育者有着更高的要求。

(三)雄关漫道从头越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性主体由于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直接交流,有利于双方的信息的输入和反馈,所以,见效快,效果也比较直接。教育成果也十分明显。而隐性主体的载体本身基本是无生命,无思维的,所以隐性主体与受教育者之间基本不存在信息的对称沟通和反馈。从某种意义上讲,隐性主体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以一种单方面的信息的传递。如此,隐性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效果水平式有限的。当然,并不是说隐性主体可以无足轻重,相反,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受教育者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增强,隐性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已无可替代。

(四)吹尽黄沙始到金

隐性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长期的。这与隐性主体的表现形式,作用形式,信息沟通形式,有着密切的关联。在隐性主体可以说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由于隐性主体自身的特点是使得其必须有一个长效作用机制来弥补其先天的不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现今,随着社会科技日益向前发展,它们所遭遇的瓶颈压力也日益明显。瓶颈制约的突破有赖于先进思想文化的指导。其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思想政治教育德性的养成是人生一辈子的事情,并且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始终。只有隐性主体才会跟随受教育者左右,时刻参与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隐性主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价不是一个量化的考核,日常生活中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行为作出考验。

总体上,隐性主体这一群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一个新生儿,其生命力是强大的,并且随着其群体内涵的不断壮大和深化,其作用机制与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必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致名副其实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胡晓,项修阳.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主体”问题初探——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问题的再认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3),85-89.

[2]于晓霞,李丹.影响高师教育类课程主体性教学的因素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1):88-89.

[3]兰超玲.中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途径比较中国科技博览[J].2013,(11):185.

[4]陈淑珍.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功能的开发与实现[J].兰台世界.中旬,2012,(12):136-137.

[5]刘葳,肖淑英.隐性视角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36):131-132.

上一篇:大学生市场分析下一篇:医疗信息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