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中小企业管理办法

2024-07-02

银行中小企业管理办法(精选6篇)

篇1:银行中小企业管理办法

中国工商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日期: 2008年11月15日 来源: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促进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良性发展,防范信贷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中小企业,包括:

一、符合《中小企业界定标准》(详见附件)规定的中小企业;

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拥有技术监督局代码的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 以下企业不作为本办法所称的中小企业:

一、房地产企业;

二、纳入合并报表的集团成员企业;

三、学校、医院、出版社、电视台等非生产流通企业;

四、符合我行未评级客户条件的企业(生产流通企业类未评级客户除外)。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贷款行指办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县级支行或城区支行。本办法所称信贷业务是指贷款行为中小企业办理的贷款、贸易融资、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表内、表外业务。

第五条 为中小企业办理信贷业务应遵循总量控制、逐笔归还、防范风险、提高效率的原则。

第二章 中小企业的认定和分类

第六条 在我行目前有融资余额的企业和新开户的企业,按照第二条和第三条的规定认定中小企业,并在信贷管理系统(CM2002)中进行标识。

已经认定为中小企业的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增大而需要调出中小企业的,经贷款行行长或主管信贷副行长批准后,在信贷管理系统(CM2002)中修改标识。

大型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恶化,规模缩小而符合中小企业标准的,不得认定为中小企业,也不得在信贷管理系统(CM2002)中使用中小企业相关标识。由于分立、经营战略调整等原因使经营规模缩小而符合中小企业标准的,经一级(直属)分行(含三峡、苏州分行,下同)批准后,可认定为中小企业,并在信贷管理系统(CM2002)中进行标识。

第七条 中小企业分为1999年以来有新增贷款(不含因兼并、重组、贷款划转而新增的贷款,下同)的中小企业和1999年以来没有新增贷款的中小企业。两类中小企业分别在信贷管理系统(CM2002)中进行标识。

1999年以来没有新增贷款的中小企业如确需新增信贷业务的,报二级分行(含一级分行、直属分行、三峡、苏州分行直接管理的支行,下同)行长审批同意后,在信贷管理系统(CM2002)中修改标识,并办理信贷业务。

第八条 1999年以来有新增贷款的中小企业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分别在信贷管理系统(CM2002)中进行标识。

一、中型企业,指能提供经审计财务报表的符合《中小企业界定标准》规定的中型企业;

二、小型企业,指不能提供经审计财务报表的符合《中小企业界定标准》规定的中型企业和融资总余额超过200万元的符合《中小企业界定标准》规定的小型企业;

三、微型企业,指个体工商户和融资总余额低于200万元(含)的符合《中小企业界定标准》规定的小型企业。

第九条 中型企业的评级、授信,以及各项信贷业务的办理执行现行法人客户的信贷政策制度。

第十条 总行对小型和微型企业分别制定与其经营特点相适应的信贷政策制度。

第三章 客户分类、授信和限额管理

第十一条 办理小型或微型企业信贷业务的分支机构实行准入制。

总行在一级(直属)分行推荐的基础上,核定办理小型或微型企业信贷业务的二级分行名单。总行核定的二级分行可选择辖内的县支行开办小型或微型企业信贷业务,但需经一级(直属)分行核定,并报总行备案。

第十二条 总行制定与小型企业经营特点相适应的客户分类办法。

对分类结果较高的小型企业,经总行审定后列入“小巨人扶持计划”,给予优惠信贷政策,支持其较快发展;对分类结果达不到一定标准的小型企业,只办理低风险信贷业务;对其它小型企业,主要根据其所能提供的担保办理信贷业务。

微型企业不进行客户分类,根据其所能提供的担保办理信贷业务。

第十三条 小型企业根据其所能提供的有效担保、销售归行、实收资本等情况核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同时核定不同贷款方式的授信额度。

微型企业在信贷业务审批通过后自动获得等额的授信额度,业务到期后授信额度自动调减。

第十四条 小型和微型企业的信贷业务纳入全行信贷限额管理。

第四章 信贷业务的期限、利率、还款方式和金额

第十五条 小型企业的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微型企业的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7个月。

第十六条 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到期后必须收回,不得办理展期。

第十七条 小型和微型企业的贷款利率原则上应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确需下浮的,需报总行批准。

第十八条 小型或微型企业的贷款应采取整贷零偿、零贷零偿的方式。

第十九条 小型企业的融资总量一般不超过1000万元,微型企业的融资总量不超过200万元。

第五章 信贷业务的调查、审查和审批

第二十条 办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坚持审贷分离、双人签批的原则,对大额和疑难信贷业务坚持集体审贷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 小型和微型企业的信贷业务审批权应适当转授贷款行。第二十二条 小型和微型企业向贷款行申请办理信贷业务,贷款行应要求企业提供规定的资料。

对申请办理信贷业务的小型企业,按规定进行客户分类和授信。

第二十三条 对符合办理信贷业务基本条件的小型或微型企业,调查人按规定对企业进行调查。对调查同意的信贷业务,提交审查人审查。

对小型和微型企业客户分类、授信和办理首笔信贷业务时,应实行双人调查。

第二十四条 审查人按规定进行审查,并签署审查意见,提交信贷审查委员会或两个有权审批人审批。

对经信贷审查委员会审议的信贷业务,提交有权审批人审批。

第二十五条 对需报上级行审批的信贷业务,贷款行的调查人调查同意后,可直接送本级行行长或主管信贷副行长复核,对复核后同意的,报上级行审查、审批。行长或主管信贷副行长认为有必要的,也可安排信贷人员对调查人的调查情况进行初核。

第二十六条 对审批同意的信贷业务,按有关规定签订相关合同,并办理有关手续。

第六章 信贷业务的贷后检查、监测

第二十七条 小型和微型企业按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专项检查,按规定的检查间隔期和检查内容进行常规检查,并在信贷管理系统(CM2002)中填写检查情况。

第二十八条 对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信贷管理系统(CM2002)中设置风险预警指标,对出现预警指标的企业,信贷人员应立刻进行检查,并在信贷管理系统(CM2002)中就预警指标产生的原因、对债权安全的影响、拟采取的措施等进行说明。

第二十九条 小型和微型企业信贷业务办理后,业务审批行在规定的日期前将规定的档案资料送其上级行,上级行对业务办理的合法合规性进行集中贷后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下发留意通知或进行现场检查。

第三十条 总行直接对中小企业贷款情况进行专项监测。

对1999年以来有新增贷款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情况设置风险预警线和控制线。对超过预警线或控制线的分行视情况通报批评、下发业务整改、整顿或停牌通知书。

对1999年以来没有新增贷款的中小企业,制定信贷压缩计划,对没有完成压缩计划的分行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缩小经营授权等处罚。

一级(直属)分行和二级分行可参照总行的监测内容对辖内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进行监测。

第三十一条 总行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全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现场检查,主要检查信贷业务办理的合法合规性、信贷业务档案资料的保管情况等,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一级(直属)分行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全辖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现场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报总行备案。

二级分行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对全辖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现场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报一级(直属)分行备案。

第三十二条 上级行每年年初对本行有融资余额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从中选择10%左右的企业作为退出对象,并在信贷管理系统(CM2002)中锁定,逐步清户。

第七章 贷款分类和不良贷款管理

第三十三条 信贷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进行五级分类。

第三十四条 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五级分类结果真实性的检查,并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第三十五条 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按照五级分类的结果提取专项准备,其中正常贷款提取1%,关注贷款提取2%,次级贷款20%,可疑贷款50%,损失贷款100%。

第三十六条 为中小企业提取的专项准备实行专户管理,专门用于核销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指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的不良贷款,下同)。核销有剩余的,可用于核销其它企业的不良贷款。

第三十七条 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核销审批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 信贷业务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十八条 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建立以收益(指考虑风险之后的收益,下同)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并定期进行考核、通报。

第三十九条 从事小型和微型企业信贷业务的分支机构,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贷款行原则上不得办理小型和微型企业信贷业务。

激励机制是指将信贷人员的收入水平和所经营管理小型企业或微型企业的收益水平挂钩。

约束机制是指建立小型和微型企业形成不良贷款的责任评议和损失补偿制度。对小型和微型企业形成的不良贷款,由贷款审批行的上级行进行责任评议,对承担相关责任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根据责任情况落实清收转化责任人。对造成损失的,与该笔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相关的信贷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并从挂钩收入中抵扣。

第四十条 贷款行建立小型和微型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档案,对每一经营管理人员经办的信贷业务进行逐笔记录,二级分行每年年初进行分析,对经营管理的贷款出现较大损失的人员,不得继续从事小型和微型企业信贷业务。分析结果和处理情况由一级(直属)分行汇总后报总行备案。

第九章 经营管理机构

第四十一条 总行成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全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指导、管理。

第四十二条 从事小型和微型企业信贷业务的一级(直属)分行和二级分行可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信贷管理部门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专门管理科室,负责全辖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检查。

第四十三条 办理小型和微型企业信贷业务的贷款行可根据业务需要设立中小企业信贷经营管理机构,专门经营管理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负责解释,以往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篇2:银行中小企业管理办法

中国民生银行中小企业“投联贷”业务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和规范我行中小企业条线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以下简称“PE”)的合作,提高我行对拟上市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我行中小企业“明日之星”高成长客户群,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投联贷”业务,是指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以下简称“中小部”)对于合作名单范围内的PE拟投或已投的中小企业(以下简称“授信申请人”),在综合考虑PE的投资管理能力和授信申请人未来发展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以信用、股权质押、PE保证或类保证等方式,向授信申请人发放的融资业务。

第三条 “投联贷”业务项下发生的贷款属于流动资金贷款范畴,授信额度不应超过流贷需求测算额度,贷款用途为流动资金周转,且须执行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我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细则》的相关规定。

第四条 本办法仅适用于中小部投联贷业务合作名单内PE及其投资企业。对于非名单内PE及其投资企业与我行发生的相关信贷业务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准入条件

第五条 合作PE的准入条件:

篇3:银行中小企业管理办法

在我国, 商业银行在金融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当前, 在严重的信贷风险环境下, 金融行业起到重要作用的我国仍然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风险解决方案, 更没有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为了保障商业银行在信贷方面的竞争力, 进而适应金融市场发展规则, 并以我国监管条例为标准, 眼下的重要任务就是以商业银行特征为依据, 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采取科学有效的风险解决方案, 对商业银行存在的信贷风险进行提早预防、及时甄别, 从而促进银行信贷资金正常运转, 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定义可以归结为:某一组织或个人为降低风险损失影响的处理决策过程, 风险管理过程一般包括:设定风险管理目标、选择与实施风险解决方案、风险甄别、风险评级、监督管理过程、评估管理效果。

作为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非常复杂的意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即通过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预估、测评、分析与管控, 有效预防潜在的风险, 排除或转移资金运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整体来看, 在保持最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银行信贷的最高收益, 也可以说在信贷风险特定程度内实现最低经营成本, 但前提是将重点放在控制信贷资金的安全运行, 实现经营目标上。总之, 可将信贷风险管理具体化为:收益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小风险损失;或者资金风险固定前提下最大资金收益。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成因

(一) 银行层面

当前阶段, 从商业银行信贷组织构架上看, 信贷管理所暴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点, 即部门权责混乱、审批信贷合二为一、信贷决策专业性较差。

1. 信贷部门权责混乱。

前台业务操作、授信额度管理、风险资产管理共同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条线。但主管这三个条线工作的职能部门, 在权责分工方面, 完全处于混乱、不匹配的状态之下。例如, 如果公司部门负责包括制定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在内的职能风险管理, 就需要让本身负责不良资产清收任务的风险部门下发清收指标。

2. 信贷决策专业性较差。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 对信贷收益、成本风险进行综合衡量即为信贷决策, 需要经历经营决策、财务决策、行业性质决策等方面的信贷分析技能及其相关客户经理的职业经验。可见, 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者应该是信贷风险预防、规避及解决方面的专业人员。但就当前情况看, 我国金融行业信贷部门决策者仍由行政领导担任, 如此一来, 对于最大风险收益的实现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 审批信贷合二为一。

当前,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行长在经营权、贷款审批、人事任免等方面均有相应的权利, 这种情况造就了审批信贷难以相互独立的现象, 这种职责归集难以保障分支行的独立授信审查, 反而会促使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较大经营隐患, 进而直接影响到风险收益最优化的能否实现。

(二) 中小企业层面

1. 缺乏担保与补偿能力。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产较少, 抵押物不足, 更多的采用保证方式, 商业银行出于自身资金安全, 要求中小企业互相保证。一旦借款人经营不善, 不能及时偿还, 商业银行就会要求联保企业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家企业发生风险, 会导致整个联保团体陷入困境, 甚至于破产。即使进入贷后资产处理, 商业银行不但需要花上较高的费用, 而且受偿率也很低, 难以补偿银行放款资金。

2. 信息披露不足, 财务数据失真。

中小企业没有将信息充分披露出来, 部分数据有作假情况出现, 导致银行无法有效开展信贷调查工作, 面临着重重的困难, 很难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 也不能保障评估风险的有效开展。我国没有形成健全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部分企业只有财务报表, 其他有关证明信用方面的资料, 同时, 还面临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提高信誉度和信用评级, 中小企业通过调整数字方式对财务报表进行修饰, 实现最终的信贷审批。金融企业很难把握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 给贷款审查和授信等环节带来不便。

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近些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外各大商业银行业不断加入我国金融行业, 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与激烈的同行业竞争力中, 我国要想在发展中求生存, 就必须要全面分析信贷管理风险问题, 明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目标, 制定科学正确的风险管理策略, 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质量。

(一) 以成本收益最优为准则, 建立全新的信贷运作流程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具有低收益、高风险的特点, 这就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作为商业银行, 以盈利为主要目标, 因此, 应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 以实现最高收益为准则, 确立战略性信贷市场、信贷组合目标。就信贷分析方法而言, 应以现金流量分析为核心, 实现商业银行信贷分析系统最优化。同时, 建立健全信贷风险解决机制, 利用统一的信贷分析工具, 采取统一的银行信贷分析政策, 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二) 以人员、系统作为支撑力量, 确保信贷支持体系的完善

就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而言, 完善的管理会计职能是保证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手段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 各大商业银行应设立专门的信贷培训岗位, 制定信贷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保证数据质量管理, 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与考评方法, 促进数据质量低下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 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环境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 要想进一步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就必须保证管理手段与管理技术相应作用的有效发挥, 但是前提条件是管理手段、管理技术与制度环境要相互匹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商业银行正常运作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是商业银行优化信贷资金配置, 提高经营收益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皇月洲.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09.

[2]李雪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曲国权.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授信风险的管理分析[J].时代金融.2015 (10) :81-82.

篇4:银行中小企业管理办法

关键字: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风险管理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难及银行“惜贷”问题由来己久,因此国内外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证。目前,这些研究多是站在中小企业和整个银行业的角度,单从城市商业银行角度研究中小企业信贷的文献并不多见,但无论是从中小企业出发,还是从整个银行业角度出发,这些前人的学术成果对研究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些研究加以概述。

(一)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方面。从中小企业自身来讲,我国中小企业整个产业结构就存在问题,多以产品初加工型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密集型及资金密集型产业很少,且技术落后,产品成本过高,造成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差,从而降低了银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造成外源融資不足。加之我国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往来本来就少,缺乏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的积累(李明芳、陆媛媛,2008),致使中小企业向银行寻求贷款难上加难。

(二)在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关系方面。国际上认为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即使能够获得,也要比大企业付出高得多的代价。Berlin(1994)认为相对于大企业来讲,虽然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差,银行贷款风险高,但中小银行可以对小企业进行密切监控,并安排合同条款,从而形成与小企业更为紧密的关系,以降低风险,获得正常利润。

(三)在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方面。在商业银行的贷款技术方面,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长期化和交易对象集中化的关系型借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助于克服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改善中小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和贷款条件,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可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并提供中小企业和银行双赢的融资机制

二、中小企业特点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来讲的,总体来说,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纵观国内外,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基本上都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并且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也极广,除一些高技术、高资金含量的特殊行业,中小企业基本上涉及整个经济领域的各个行业。

(二)规模小,资金贫乏,抗风险能力差。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产额、销售量以及雇员人数上,规模都较小。并且,中小企业的资金多是靠自身的积累,很难像大企业那样向社会募集资金,因此,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着资金贫乏的问题。这就使中小企业在面临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的经营风险时,更容易亏损或破产,从而降低了银行资金的安全性。

(三)经营具有灵活性。一般情况下,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中小企业的经营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其可以很快的随着市场的变化调整其经营模式、改变生产方向、调整产品结构,从而更快的适应市场的新需要,更容易的进入一个新市场。

三、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涵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是指,经国务院批准,重点为某一城市或某一地区提供服务,在撤并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主要由其总部所在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居民和地方政府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经历了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合作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个发展阶段。1979年,我国第一家城市信用社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宣告成立,随后城市信用社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为了化解城市信用社的风险,提出在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础上,以城市为单位,将城市市区内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为一家商业银行,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其后,由于城市合作银行逐渐背离了其“合作”性质,因此,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三)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自1995年6月22日,我国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圳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正式更名为深圳市商业银行)建立以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已经走过了近二十个年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兼并重组、清收、置换不良资产等一系列改革,并且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吸取国外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资产质量大幅改善,同时经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总体实力逐年增强,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先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树立的理念[J].中国金融,2007,(5).

[2]陈四清.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10,(2).

篇5:企业所得税管理、银行业

收入总额的确认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额的首要环节。本节首先介绍收入总额的确认原则和银行业主要收入类型,然后 对不同类型收入的会计核算、税务处理方法以及税会差异进行了具体 分析。

一、收入总额的确认原则

收入总额的确定原则,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内容,参见本书第二章第一节。

二、银行业收入的内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对商业银行利润表(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三节)的列示,会计上将银行业的收入分为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两部分。其中,营业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汇兑收益、其他业务收入。

1.利息收入。银行的利息收入,指银行将资金提供给他人或他人占用本行资金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包括发放的各类贷款(普通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贴现和转贴现融出资金、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垫款等)、与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资金往来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实现的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按照业务类别设立有关明细账户进行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利息收入具体内容如 表18。

表18 银行利息收入分类 项目 利息收入

-存放同业

-存放中央银行-拆除资金--发放贷款及垫款 其中:个人贷款和垫款

公司贷款和垫款 票据贴现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债券投资

-其他

其中:已减值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1)存放同业利息收入。指银行存放于境内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款项实现的利息收入。

(2)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指各金融企业在中央银行开户而存入的用于支付清算、调拨款项、提取及缴存现金、往来资金结算以及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缴存于中央银行的款项和其他需要缴存的款项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存放中央银行的各类款项应分性质进行明细核算,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指根据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系统的规定,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客户存款的一定比率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

②超额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 资金。

③结售汇周转金。指银行为了开展外汇业务而按照央行规定的比例保持的一定数量的外汇结、售汇人民币周转金。

④指定生息资产。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外国银行分行外汇营运资金的30%应当以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外币定期存款作为外汇生息资产;人民币营运资金的30%应当以人民币国债或者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人民币定期存款作为人民币生息资产。

(3)拆出资金利息收入。指银行拆借给境内外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实现的利息收入。

(4)贷款利息收入。指银行发放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银行发放贷款除普通贷款以外,还包括银团贷款、贸易融资、贴现和转贴现融出资金、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等授信业务。

①票据贴现。指银行折价购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等票据的一项业务。票据一经贴现便归银行所有,贴现银行到期可凭票直接向承兑人收取票款。对于持票人(客户),贴现是一种以手持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贴付利息,取得现款的经济行为。由于票据的付款人对持票人是一种债务关系,在票据未到期前,票据付款人对持票人负债,而当票据经银行贴现后,银行持有票据,票据付款人就形成对银行的负债。因此,票据贴现 不仅仅是一种票据买卖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的转移,是 银行通过贴现而间接地把款项发放给票据的付款人,是银行贷款的一种特殊方式。

票据贴现与普通贷款相比,有以下区别:

第一,涉及的当事人不同。普通贷款涉及银行、借款人、保证人之间的关系,票据贴现则涉及贴现银行、贴现申请人、承兑人、背书人、出票人的关系。

第二,先扣收利息再放款。普通贷款是先发放本金,贷款到期利随本清或按期计收利息;票据贴现是在贴现业务发生时预先扣除利息,贴现申请人得到的贷款是票面金额扣除利息后的净额,所以其实际利率要比名义利率(即计算贴现息用的贴现率)略高。

第三,风险较低。票据通常是以实际的商品交易为基础,商品交易所产生的销售收入是债务人还款的可靠来源;票据到期承兑人或出票人必须无条件付款,如不付款,贴现银行可以对票据的所有背书人进行 追索。

第四,期限短。贴现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第五,票据贴现后,贴现银行可将票据转贴现或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从而实现资金的迅速回笼 ②银团贷款。指由几家银行联合向一个客户发放贷款的业务。其具体操作过程是,多家银行共同与用款人签订贷款合同,由一家银行牵头(牵头行)或者委托一个代理者统一负责贷款的发放和本息的收取,各参与行向牵头行(或代理者)支付手续费。会计处理上,牵头行只将自身应得的利息计入收入科目,为参与行代收的利息计入往来账户,参与行各自取得的利息收入分别计入收入科目。同时,牵头行还要确认从参与行取得的手续费收人。

因此,银团贷款业务取得的收人,可作如下归纳:牵头行既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同时也取得了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对于参与行,仅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在下文中,对银团贷款的有关处理不再作具体表述,请分别参考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部分的介绍。

(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指银行按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证券等金融资产所融出的资金所取得的利息收入。

(6)债券投资利息收入。指银行持有企业债券或金融债券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企业(金融)债券投资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根据业务性质分别在“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中核算。银行利息收入中所称的债券投资利息收入,主要来自于银行下列类型债券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 ①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债券 ②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其 ③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债券。

(7)已减值金融资产利息收入。指贷款计提减值后确认的利息收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贷款发生减值的,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指银行为客户办理各项业务(一般为中间业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佣金,是银行除利息收入以外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中间业务,是指一般不会为银行带来资产负债方面的风险,银行完全处于中间人的地位提供服务的业务(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三节有关内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应用指南》的规定,银行应确认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种类有:办理结算业务、咨询业务、担保业务、代保管等代理业务以及办理受托贷款及投资业务等取得的手续费及佣金,如结算手续费收入、佣金收入、业务代办手续费收入、基金托管收入、咨询服务收入、担保收人、受托贷款手续费收入、代保管收人,代理买卖证券、代理承销证券、代理兑付证券、代理保管证券、代理保险业务等代理业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实现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

3.投资收益。指银行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和持有或处置有关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收益。

需要注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企业(金融)债券投资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根据业务性质分别在“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中核算。

投资收益的相关内容参见本书第二章第三节有关内容。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指银行的交易性金融工具、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中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包括:①交易性金融工具。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③衍生工具。④其他。5.汇兑收益。

(1)汇兑收益。指银行发生的外币交易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收益。

(2)外币业务。指银行从事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支付、外来结算等业务。外币业务内容包括:外币存款、外币贷款、外币兑换、外币同业拆借、国际结算、外汇担保等。

具体内容参见本书第二章第四节有关内容。

6.其他业务收入。指银行业务中除上述内容之外,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其他收入,如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的租金收入等。

7.营业外收入。指与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但应计入收入总额的各项净收入,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资产交换利得、罚没利得、盘盈利得、出纳长款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捐赠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银行一项业务可能涉及多种类型的收入,如福费廷业务。福费廷(Forfeiting),也称“包买票据”或“票据买断”,是银行为国际贸易提供的一种中、长期融资方式。它是指银行作为包买商从出 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由银行承兑、承付或保付的远期汇票,从而向出口商提供融资的业务。福费廷业务通常发生在延期付款的大型机械设备和成套设备的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过进口商承兑的、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远期票据(一般5~6年),无追索权地售与出口商所在地银行,从而提前获得现款。出售远期汇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出口地银行向出口商融资的过程,只是汇票到期时该笔款项不向出口商索取,而向进口商索取。

福费廷业务的收入包含贴现利息、宽限期贴息和承诺费三个部分,具体各项收费通过合同约定。

贴现息由票面金额按一定贴现率计算而成。贴现率一般分成复利贴现率和直接贴现率两种。前者以年利率计算,通常每半年滚利计息次。后者系根据面值和到期日得出的百分比贴现率。贴现率一般以LBOR利率为基准,在考虑进口国国家风险、开证行信用风险、贴现期限长短和金额的基础上加一定点数。

宽限期贴息从票据到期日到实际收款日的期限称为“付款宽限期”,包买商(银行)通常将宽限期计算在贴现期中,收取贴息。从出口商和包买商达成福费廷协议到票据实际买入之日的时间为承诺期,在此期间,包买商要筹集资金,形成实际资本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此要向出口商收取承诺费。一般每月收取一次,如果承诺期少于一个月,也可同贴现息一并收取。

福费廷业务实质上收取的是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因其服务对象的特点,所以该业务还会涉及汇兑收益(或损失)。

在下文中,对福费廷业务的有关处理不再作具体表述,请分别参考利息收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及外币业务部分的介绍。

图5和图6分别给出了不涉及和涉及第三者担保的福费廷业务流程示意图。

三、收入的确认及税会差异

1.利息收入。(1)贷款利息收入。

①会计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其中: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摊余成本,是指该贷款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

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贷款的初始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银行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贷款的后续计量。贷款未发生减值的情况下,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根据实际利率计算。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等科目,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银行收回或处置贷款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贷款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贷款减值损失的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43条规定,银行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应根据本银行的实际情况分为单项金额重大和非重大的贷款。对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贷款,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者将其包含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贷款,也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银行进行贷款减值测试时,可以根据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特点,确定单项金额重大贷款的标准。例如,可以将本金大于或等于一定金额的贷款作为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此标准以下的贷款属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贷款。单项金额重大贷款的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单项金额重大的信贷资产均应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进行单独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计算资产负债表日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通常以初始确认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该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贷款减值损失。

银行采用组合方式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的,可以根据自身风险管理模式和数据支持程度,选择合理的方法确认和计量减值损失。例如,采用迁移模型进行组合评估计量减值。迁移模型,是通过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中分析其在特定时间风险分类的变动,测算每一类别贷款发生损失的概率,通过将当期资产负债表日相同类别贷款余额与损失率相乘得到预计的损失金额,即减值准备。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贷款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同时,应将“贷款—一本金、利息调整”科目余额转入“贷款——已减值”科目,借记“贷款一一已减值”科目,贷记“贷款——本金、利息调整”科目。

贷款发生减值后,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收回减值贷款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相关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按相关贷款余额,贷记“贷款—已减值”,按其差 额,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呆账予以转销,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贷款—已减值”科目。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应收未收利息,减少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额。

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的,按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借记“贷款—一已减值”科目,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贷记“贷款—已减值”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②税法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及其实施条例第18条规定确定的原则,贷款的利息收入,应在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以合同约定利率确定的利息金额作为计税收人。

根据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所得税有关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2]960号)的规定,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应按期计算利息并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发放的贷款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尚未收回的,此前(含90天)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应按规定计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此后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实际收回时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金融企业已经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或已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应收未收利息,如逾期90天(不含90天)仍未收回的,准子冲减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③税会差异及处理。所得税与会计对利息收入确认的原则不同,直接影响利息收入计税基础。举例分析如下: 【例1】20×8年1月1日,甲银行向乙客户发放了一笔貸款15000000元。贷款合同年利率为10%,期限2年,到期一次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假定该贷款的实际利率为10%。

根据会计规定,甲银行账务处理如下: 20×8年1月1日,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15000000 贷:吸收存款

15000000 20×8年12月31日,银行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150000 贷:利息收入

1500000 20×9年12月31日,银行确认贷款利息,并收回本金: 借:应收利息

1500000 贷:利息收入

1500000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8000000 贷:应收利息

3000000 贷款——本金

15000000 2008年,会计上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利息收入为1500000元,而 根据税法规定,当年度利息收入为0元,产生税会差异,纳税调减1500000.元;2009年,会计上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利息收入为15000000元,而根据税法规定,当年应按照合同约定确定利息收入为3000000元,产生税会差异,纳税调增1500000元。

【例2】接[例1],假定2009年12月31日,乙客户未能按其支付利息15000000元,则银行虽未实际取得利息收入,但尚未逾期90天,仍应根据税法规定,按照合同约定确认计税收入300000元元,纳税调增15000000元。

(2)票据贴现利息收入。

①会计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银行办理贴现时,按贴现票面金额,借记“贴现资产——面值”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实付贴现金额),贷记“吸收存款”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贴现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在资产负债表日,银行根据实际利率确定的贴现利息收入的金额,借记“贴现资产”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②税法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8条规定,贷款的利息收入,应在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以合同约定利率确定的利息金额作为计税收入。

票据贴现是贷款的一种特殊形式,银行办理贴现时,所取得的贴现票面金额与实际取得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即是贴现人支付的利息(贴现日,贴现人已将其全部确认为财务费用)。

基于此,银行应在贴现日确认全部票据贴现利息收人。

③税会差异及处理。税收上在贴现日确认全部票据贴现利息收人,会计上在资产负债表日分期确认票据贴现利息收入,存在税会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

(3)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①会计核算。企业(金融)债券投资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根据业务性质分别在“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科目中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债券投资的,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人/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债券为分期付息债券投资的,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利息调整”科目。

可供出售债券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按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人,贷记“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②税法规定。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分为国债利息收人和其他债券利息收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26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82条规定,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

③税会差异及处理

国债利息收入。持有国债期间,相对应的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此处产生纳税调整。其他债券投资利息收入。会计上对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核算。此处,税法采用合同约定利率和应付利息日期确认的利息收入,与会计上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之间存在差异,需进行纳税调整。

(4)存放同业、存放中央银行、拆出资金利息收入。银行实际经营中,会计上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利息收入,税法规定按照合同约定利率和应付利息日期确认的利息收入,产生的税会差异及处理,参见本节贷款利息收入部分。

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会计核算。根据有关会计规定,银行确认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按应收的金额借记“应收手续费及佣金”、“代理承销证券款”等科目,贷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科目。实际收到手续费及佣金,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存款”、“结算备付金”、“吸收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手续费及佣金”等科目。

银行各项中间业务收入会计确认方法包括:

①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在与客户办理业务结算时确认收入。②证券承销业务手续费收入,按证券发行方式分别确认。其中采用全额包销方式,将证券转售给投资者时,按发行价格减承购价确认手续费收入。

采用余额包销或代销方式的,在发行期结束后,与发行人结算发行价款时确认手续费收人。

③受托投资管理收益,资产管理合同到期或者定期与委托单位结算收益或损失时,按合同规定收益分成方式和比例计算的应该享有的收益或承担的损失,确认为受托投资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2)税法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

(3)税会差异及处理。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税法与会计均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一般不产生税会差异。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1)会计核算。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 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②交易性金融负债。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交易 性金融负债”等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 分录。

处置交易性金融负债,应按该金融负债的账面余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按该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③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按照“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税法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资产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上述资产(负债)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而是应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税会差异及处理。企业因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应进行纳税调整。

4.汇兑收益。银行的汇兑收益主要来源于各种外币业务,本部分收入的处理参见本书第二章第四节有关内容。

5.其他业务收入。银行主要的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等。银行对抵债资产保管期间取得的收入,也在“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下核算

(1)会计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的租金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收入:一是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二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出租人应当按资产的性质,将用作经营租赁的资产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项目内。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出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损益。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对于经营租赁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出租人应当采用类似资产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对于其他经营租赁资产,应当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的通知》(财会200714号)第3条第1款规定:“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应当计人当期损益;金额较大的应当资本化,在整个经营租赁期间内按照与确认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2)税法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6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9条的规定,租金收入,是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租金收入应按照合同约定的 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实现。

(3)税会差异及处理。税法上,企业的租金收入金额,应按照有关租赁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时间、约定的金额全额确定。会计上,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损益。

如果合同约定的应收租金的时间与会计上确认收入的时间不相一致则必然会产生税法与会计处理的差异。例如,合同约定在每年度12月20日,支付第二年全年租金3万元,则税法上在取得的当年即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上是在次年中分期确认收入,产生税会差异。

6.营业外收入。银行的营业外收入种类繁多,以下以捐赠收入为例进行分析。

(1)会计核算。《企业会计准则》中,将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在“营业外收入—接受捐赠利得”科目核算

(2)税法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1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6条第(8)项所称接受捐赠收入,是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即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时间作为标准来确定收入和成本费用。

篇6:银行中小企业管理办法

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规范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促进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检查履职尽责,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及本行《小企业授信管理办法》和有关新产品制度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授信工作尽职免责是指在辖内机构授信出现风险后,按照本办法规定,对授信工作各环节进行尽职调查,并根据尽职调查结论对授信工作人员作出是否追究责任的处理。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贷款责任人,包括客户经理、审查人、审批人。

第四条 贷款风险责任认定的范围和程序

(一)贷款风险责任认定的范围按贷款五级分类由正常、关注转入次级以下的贷款。

(二)总行风险合规部负责贷款风险责任认定工作,解决有争议的责任贷款; 根据对贷款风险的责任认定,提出对贷款风险责任人实行责任清收的具体方式,并根据责任清收完成情况,提出对贷款风险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第二章 贷款风险尽职要求

第五条 贷款主办调查人对借款人、担保人或其他还款义务人调查的信息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按规定对借款人的贷款用途和经营动态进行跟踪监测,发现影响贷款安全的情形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对贷款监督检查的有效性负责;贷款辅助调查人对贷款主办调查人在调查期间的真实性负次要责任。

(一)贷款主办调查人具体尽职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负责受理借款申请和调查借款人、担保人和其他还款义务人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现金流量信息、非财务信息等,收集的信息资料需完整、有效;

2.对借款用途和收集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初审,对借款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品行、经营管理状况、资产负债(含或有负债)情况、盈利能力、发展前景及保证人或抵押人、出质人、抵(质)押物等方面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3.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等级、偿债能力、经营效益以及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等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提示贷款风险程度;

4.将核实情况、分析结果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对贷款方式、金额、用途、利率、期限、偿还方式、担保条件等提出调查结论和风险防范的措施。

5.严格执行贷后检查制度,对贷款用途实施跟踪监督检查,提示贷款用途是否真实、合法,是否符合贷款合同约定;对借款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品行、或有负债进行检查,提示对贷款偿还的负面影响程度;

6.采用现场实地检查,按照规定的频率和内容对借款人的合同履行情况、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7.定期(按季)、不定期的对保证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核实保证人的财务和经营情况等,确认保证能力;

8.定期(按季)、不定期地检查抵(质)押物,确定抵(质)押合同的有效性,核实抵(质)押物真实、完整,评估抵(质)押物价值,确认抵(质)押物完整无损;

9.根据检查分析情况,对发现的贷款潜在风险和存在问题,及时进行风险预警提示并形成检查报告,向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二)贷款辅助调查人具体尽职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负责受理借款申请和调查借款人、担保人和其他还款义务人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现金流量信息、非财务信息等,收集的信息资料需完整、有效;

2.对借款用途和收集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初审,对借款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品行、经营管理状况、资产负债(含或有负债)情况、盈利能力、发展前景及保证人或抵押人、出质人、抵(质)押物等方面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3.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等级、偿债能力、经营效益以及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等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提示贷款风险程度;

4.将核实情况、分析结果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对贷款方式、金额、用途、利率、期限、偿还方式、担保条件等提出调查结论和风险防范的措施。

第六条 贷款审查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对客户经理提交的贷款资料进行审查,对审查的贷款业务的合规性负责。

贷款审查人具体尽职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对贷款调查人提供的贷款资料、调查报告等进行审核,确定提交审查的材料是否全面、完整,调查人提出的观点是否有充分的佐证材料,是否客观合理;

2.审查贷款是否符合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以及系统内部信贷政策和制度的规定要求;

3.对贷款调查人提供的借款人资产、负债、经营情况、资信情况、抵(质)押物或保证情况及其他非财务信息等进行分析评价,对贷款调查人提出的贷款方式、金额、用途、利率、期限、偿还方式、担保条件等的合理性进行确认;

4.按规定对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可行性和资料完整性进行审查,有效识别和充分提示风险,提出明确的意见和防范控制风险的措施。

第七条 贷款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对贷款进行 4 审批,对贷款决策负准确性责任。

贷款审批人具体尽职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审批发放符合国家方针政策、金融法律法规和信贷规章制度的贷款;

2.在授权范围内审批发放贷款; 3.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审批发放贷款; 4.对关系人申请的贷款业务,应申请回避;

5.应严格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受外部因素干扰明确决策意见。

第三章 贷款风险责任界定

第八条 除“三违”(违法、违规、违程)贷款责任追究另有规定外,对其他每笔贷款风险责任人追究责任时,根据其在信贷业务中职责的不同和过失的大小,可将其责任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四种。

(一)贷款主办人及其责任界定

1.贷款主办人对贷款及其他授信业务提出同意发放的建议并经有权人批准而发放贷款形成风险,应负主要责任,审查人、审批人负次要责任;

2.贷款主办人在贷款手续上明确签署“不同意发放”字样的,而贷款审查人、审批人同意发放所形成贷款风险的,贷款审查人、审批人负主要责任,客户经理无责任。

(二)贷款继办人及其责任界定

贷款继办人,指原贷款主办人因工作变动而对该笔贷款进行接收,并承担管理和催收责任的现客户经理。

对贷款主办人、继办人交接的贷款,出现下列情况的,由贷款继办人承担完全或主要责任:

1.贷款接管后,因贷款继办人管理和催收不力造成贷款损失或丧失胜诉权的。

2.贷款接管后,继办人对原贷款主办人所移交的贷款风险没有在书面移交中提出异议的贷款形成风险(主办人的三违贷款除外)。

对贷款主办人、继办人交接的贷款,出现下列情况的,由贷款主办人承担完全或主要责任:

1.冒名贷款。

2.违法、违规、违程办理的贷款。

3.贷款主办人在办理贷款移交时,为逃避责任,故意隐瞒风险事实的贷款。

4.丧失贷款胜诉权的贷款。

5.在贷款办理移交时,没有按规定办理书面移交、界定手续的。6.移交时贷款已逾期或欠息的。

(三)贷款审查人及其责任界定

贷款审查人明确提出同意发放该笔贷款的建议并得到有权人批 6 准,而形成的贷款风险的,贷款审查人应负次要责任;对审查人签署不同意发放意见,审批人决定同意发放贷款而形成风险的,贷款审查人不负任何责任。

(四)贷款审批人及其责任界定

除贷款主办人签署不同意发放贷款的意见后,贷款审批人却签署了同意的意见,对所形成的贷款风险由审批人负主要责任外,其余贷款审批人只要在贷款手续上签署了同意的意见,对形成的贷款风险的只负次要责任;签署不同意发放意见的,不负任何责任。

第四章 贷款风险免责条件

第九条 在贷款真实、合规、准确和有效的前提下,贷款发生风险,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依法追究后剩余部分,根据贷款责任人在自己岗位的尽职情况,可予以贷款责任人全部或部分免责:

(一)自然人借款人信用记录良好,无主观逃废债意图,还款期内由于重大疾病、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导致伤残、失踪、死亡的;

(二)借款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实际主要经营者(或实际控制者)信用记录良好,无主观逃废债意图,还款期内意外死亡或发生重大疾病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的;

(三)由于国家行业产业政策调整,使整体行业、产业出现风 险,导致借款人经营困难的;

(四)国家政策性贷款出现贷款风险的;

(五)抵(质)押物因市场原因自然降价或因不可抗力致使抵(质)物全部或部分灭失的,经依法处臵抵(质)物所得价款或保险赔偿的金额不足以补偿抵(质)押贷款本息的部分;

(六)落实债务贷款,贷款风险较原来没有增加的;

(七)其他因外部客观非正常原因造成的贷款风险;

(八)其它认定免责的情形。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贷款责任人不得免责:

(一)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地方产业政策的贷款;

(二)授信决策过程中超越权限、违反程序审批的;

(三)违规发放的以贷收息、以贷还贷的贷款;

(四)借名、冒名的贷款;

(五)未对客户资料进行认真、全面和准确核实的;

(六)未按照规定时间和程序对授信和担保物进行授信后检查的;

(七)授信客户发生重大变化和突发事件,未派员及时实地调查的;未根据预警信号及时采取必要保全措施的;

(八)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信息的;

(九)未按规定依法办理抵(质)押登记或抵(质)押登记手续不全的贷款;

(十)超规定抵(质)押率的贷款或抵押物评估严重失实明显偏高的贷款;

(十一)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同类借款人贷款条件的贷款;

(十二)其他违法违纪和严重违规的贷款。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2014年12 月31日后发生的小微企业问题授信的责任认定。

上一篇:2009年度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中写人作文:我的小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