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读后感

2024-09-03

新闻读后感(精选9篇)

篇1:新闻读后感

通讯点评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2012-05-18《尴尬的减法》

首先,该通讯的题目,很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读者产生好奇心,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兴趣,都想迫切了解一下什么是尴尬的减法。

该通讯的引言,用了强烈的数字对比的手法,“地震后,二万人表态认领,到今天仅十二名孤儿被收养”,强烈明显的对比不禁让人诧异,愕然。更让读者在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不禁在心里问道:“这是怎么回事?”短短的几句话,就吸引住了读者的视线,勾住了读者的心,让读者想一睹为快,了解其中的内情。其中,“彼时有数万热心人士表达了自己的收养意愿。但4年过去,仅有1%的孤儿被收养 ”,“数万”与“1%”也形成鲜明对比。让人觉得有些许不解与心寒,正如引言所说的“618名孤儿,正和一起遭受了不幸的同伴,经历他们的独特青春。这个减法算式的答案,也许要等他们成年以后,才会获得”。紧接着,作者用两道减法为我们揭开尴尬的真实原因:630-12=618。20000-12=?又采用了列举数字和对比的手法。

“630”,是汶川地震罹难者遗孤的数字。“12”,是过去四年间,630名孩子中被成功收养的数字。“618”,是现在生活在福利院、养老院以及和亲属生活在一起的地震孤儿的数字。“20000”是一个约数。是大地震后半个多月里,致电四川省民政厅“地震失散儿童收养咨询热线”,表达收养意愿的个人和家庭的数字。这个数字也一直在变化。地震后两个多月,这个数字变成了“数千”。四年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了零。“?”,就是这两组简单减法的答案所在。也是地震后国人慈善热情经历复杂嬗变的一个写照。当初的热心人士去哪了?618个孩子现在过得怎么样?

作者分别对这几个数字作了简单而明了的阐述。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却包含了太多太多,让读者心中不禁也有些许沉重,更有深入了解,揭开答案的欲望。接下来,作者分了几部分来写。每部分之前都有简单的小标题。标题简单,却有力的涵盖了所写内容的中心。

一、“家庭”是一个禁止提及的词语

该部分采用倒叙的手法,从2012年5月11日,孩子们重返北川祭奠亲人写到2008年5月18日安康家园的成立。“北川地震纪念碑前,19名穿着统一白色校服的孩子。这些10到17岁的孩子们一语不发,安静地烧香、鞠躬、哭泣,凉风吹动着他们胸前的白色纸花。一片瓦砾堆被葱葱郁郁的爬山虎覆盖了,几棵杉树也将黄绿色的枝条,伸进了损毁倾斜的危楼里。”这段话采用了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几笔勾勒出悲凉沉重的气氛。为下文奠定了哀伤的基调。“有的孩子身上满是疥疮,眼睛则是呆滞的,小的孩子哭着要妈妈,大的孩子整晚做噩梦,有的还患上了严重抑郁症并试图割腕自杀。一次停电,孩子们以为再次地震,尖叫着从楼里跑出来,穿着单衣站在风里瑟瑟发抖。”同样采用细节描写,深刻地描绘出地震后孩子们身体上,心灵上受到的重创。在安康家园里,“家庭”是一个禁止提及的词语。

二、“让我挑几个孩子走”

该部分通过付小凤,胡源中,张萍等人的回忆以及叙述,描写了孩子们的被领养情况。

胡源忠跟南方周末记者提及过一个细节:一个浑身名牌、暴发户模样的中年女子甚至闯进了胡源忠的办公室,举着自己的存折、护照及金灿灿的名表在他眼前晃,“让我挑几个孩子带走”。通过细节描写和事例举例,也从一方面说明了被领养孩子的数量少的原因之一“监护人和孩子都不愿意,他们更信任国家;很多领养者的‘挑选’,也会让剩余的孩子感觉再一次被遗弃”,谈到其余的无人收养的孤儿,胡源忠坦言,他已经不抱期待,他们更愿意将安康家园建成一个大家庭,“要让他们成为国家的孩子”。

三、上法庭抢孤儿

本部分通过列举了张和源等例子,以及政府所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来说明了在这尴尬的减法的后面的重要原因。“潜在的收养者从最初的两万多变为数千,再到实际成功的10个(减去国外的两例),背后的原因并不只是收养者爱心的退潮以及收养时因粗鲁遭到拒绝。亲情、利益始终纠缠在孤儿的收养和认领过程,难以分辨。”

四、“希望国家照顾好孩子”

本部分通过细节描写,举例和对比等手法,详细地介绍了孩子们在安康家园里生活的情况。文中通过对胡源中,以及几位安康妈妈——付小凤,苑爱英,陈安新的经历叙述说明了孩子们在安康家园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绩。至此,孩子们的亲属们更多的期望是,希望国家照顾好孩子„„

总的来说,该篇通讯写得还是很不错的。首先,该文成功地抓住了读者的心,让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其次,本文生动详细的描述也成功地点出了导致这个尴尬的减法的原因,写出了导致极大多数孤儿们未能被领养的原因,揭露了这个社会的一个存在问题与现状。这篇通讯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数字列举以及对比的手法,其次是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整篇文章生动具体,属于较成功的事件通讯。

篇2:新闻读后感

而作为一名广播记者,就要有强烈的听觉意识,遵循广播媒介特有的听觉传播规律。它需要记者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选材,同时进行口头报道或者是录音。这时,记者必须具备这样的职业素养:敏锐的新闻敏感,“闻风而动的快速启动”,在短时间内确定报道主题、构思报道结构,动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背景资料,在这同时还要有出口成章的语言功底,规范的普通话水平和悦耳的嗓音条件。广播记者还要有熟练驾驭多种广播体裁报道形式的能力;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广播和其他的传媒是优势互补、相互借鉴的。

广播和电视具有这样的传播特点:第一,传播快速与信息易逝。和电视相比较,广播运行的投入要小一些,节目的制作也要简便和快捷,现场直播的话,广播比报纸和电视都要更快。可是声音却转瞬即逝,不留痕迹。第二,广泛传播与随意收听。广播的手段是通俗易懂和有声语言,它不需要像报纸那样需要受众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第三,内容丰富与收听被动。第四,声音传真和信息变异。

关于广播采访。一定要重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有一次性完成采访或录用的能力;2、有出口成章的语言能力;3、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4、有适应话筒能力;5、要有相当社交能力。在采访前准备的具体内容有这些:政策思想准备、情况准备、必要的知识储备、资料准备、情景模拟、明确报道思想、积极的心理准备,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或采访大纲。做好广播采访所需的物质准备。广播采访的特殊要求有这样四点:现代化采集手段、独有采访形式、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强烈的播出意识。

对于广播新闻的编辑,就要根据广播节目的不同对象来编排新闻了。广播新闻根据收听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对象性节目和非对象性节目。对象性节目的指向性很强,他是针对一部分受众,或满足听众的特殊要求的。就比如说音乐欣赏节目、农村广播、体育节目等等。而非对象性节目是面对所有听众的,就比如每日的天气预报、新闻播报等等。但是,不管广播分为哪些类型,在编辑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1、稳定性;2、多样性;3、变幻性;4、多功能性;5、制作上的综合性。

篇3:新闻读后感

一、新闻客户端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 新闻客户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主要是从运营主体着眼, 将新闻客户端分为门户网站类、传统媒体自办类和聚合类三种。[2]

(一) 门户网站类

门户网站类新闻客户端主要是指国内各大门户网站, 如腾讯、搜狐、网易和新浪等开发的新闻客户端。从2010年起, 这四大门户网站陆续发布各自的新闻客户端。2010年4月, 搜狐快递手机客户端发布, 后更名为搜狐新闻;[3]2011年3月, 网易新闻发布网易新闻手机客户端[;4]2012年4月, 腾讯新闻iphone客户端2.0版上线;2012年8月, 新浪新闻中心推出多种版本新闻客户端, 名为掌中新浪, 后更名为新浪新闻。[5]门户网站类新闻客户端在运作上拥有较大优势。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15年手机新闻客户端活跃用户占比中, 这四大门户网站的客户端都跻身前五, 其中腾讯新闻以38.2% 的占比位居第一, 网易新闻、搜狐新闻和新浪新闻分别以33.1%、28.9% 和16.8% 的占比位居第二、四、五位。[1]由此可见, 门户网站在自办新闻客户端时具备先天优势, 网站巨大的用户量通过引流等方式导入转换为客户端用户, 在新闻客户端的竞争中先发制人。

(二) 传统媒体自办类

随着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 传统媒体在纸媒式微的情况下, 也着力开发自己的新闻客户端, 以掌握互联网入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2012年5月14日, “人民日报”安卓客户端正式面向全球用户发布;2013年7月, 依托央视网开发的“央视新闻”独立客户端上线;2014年7月, 依托于上海报业集团的“澎湃新闻”客户端上线。本文要探讨的上游新闻客户端也属此类。上游新闻依托于《重庆晨报》的采编力量, 旨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时政、财经深度报道, 并且着重关注重庆城市发生的大事和重庆用户身边的生活资讯。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在运作初期主要是将传统媒体上的内容转移到其客户端上, 然而此举收效甚微。在后来的发展中, 传统媒体逐渐熟悉网络新闻的运作规律, 在新闻客户端的运作中也慢慢融入了互联网思维。

(三) 聚合类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指没有自有新闻源, 而是搭建一个平台来汇聚众多媒体及互联网最新最快的内容, 采用及时抓取、自动收集、自由排版的方式, 实时更新、自动推送。[6]这类新闻客户端自身不生产内容, 而是将各大媒体平台的信息进行抓取、整合然后再发布。它们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推送信息。今日头条、百度新闻、ZAKER皆属此类。其中, 发展比较迅速的是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于2012年8月上线, 截止到2015年12月, 其用户已超过3.5亿。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在2015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活跃用户占比中, 今日头条以32.1% 的占比位居第三。[1]由此可见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潜力。

二、新闻客户端比较分析

(一) 新闻客户端的战略定位

在新闻客户端的竞争中, 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很重要。网易新闻客户端秉承了网易门户提出的“有态度”和“无跟帖, 不新闻”的理念。“有态度”既是针对媒体自身而言, 也是针对网民而言, 虽然新闻是客观的, 但是新闻同时也有倾向性, 网易新闻客户端提出“有态度”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网民针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 体现了网民的态度, 这也是“有态度”尊重网民态度的体现。“无跟帖, 不新闻”则是积极鼓励网民生产原创内容, 充分肯定网民的智慧, 然后对其充分利用, 这大大激发了网民的参与性。

与网易新闻不同, 澎湃新闻定位为精英化受众, 专注时政和思想, 侧重时政新闻。与澎湃新闻同样具有传统媒体背景的上游新闻以“汇聚向上的力量”为口号, 为用户提供深度的政经报道, 以及有用的生活资讯。澎湃新闻和上游新闻虽然定位不一样, 但两者都依托于原有报纸的采编力量, 提供原创新闻。

作为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今日头条”, 与前两类都不同。今日头条以“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为理念, 根据用户的兴趣推送精准的个性化信息。由此可见, 从战略定位上看, 门户网站类新闻客户端和聚合类新闻客户端更注重网民的参与性和用户的需求, 而传统媒体客户端则更注重内容的专业和深度, 强调“内容为王”, 定位的不同反映了各个客户端发展思路的差异。

(二) 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

在内容生产方面, 四款新闻客户端也有明显的差异。网易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版块汇集了头条、娱乐、体育、财经等将近50个栏目, 为用户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轻松一刻》栏目, 该栏目将媒体和微博上发生的新鲜事汇总, 以轻松幽默的网络语言及搞笑的方式加以呈现, 还配以丰富的图片和语音版, 充分地迎合了年轻网民的阅读习惯, 因而受到网友的青睐, 成为网易新闻客户端最具特色的原创栏目。此外, 网易新闻客户端在整合全国海量新闻信息的同时还注重地方特色, 用户可在新闻栏目中切换城市, 支持用户查看不同地方的新闻。同时, 用户还可以订阅原创、娱乐、情感等十多个栏目。

今日头条本身不生产内容, 它主要靠数据挖掘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 通过算法将新闻聚合, 然后个性化地推送给用户。它的栏目设置和网易新闻客户端很相似, 设有社会、娱乐、体育、旅游等近50个栏目, 内容比较全面。在内容呈现方式上, 除了文字外, 也将图片和视频相结合。

澎湃新闻主要靠生产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为主, 而且偏重于时政新闻报道。澎湃新闻设有时事、财经、思想、生活等50多个栏目, 依托于《东方早报》的采编团队为用户及时提供大量的原创新闻以及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和澎湃新闻一样, 上游新闻也依托于传统媒体即《重庆晨报》的采编力量。它设有头条、热点、生活、娱乐等7个栏目, 原创内容占一定比例。但上游新闻的明显特色是设有活动栏目, 旨在调动用户线下的参与性。

总的来说, 澎湃新闻和上游新闻更注重内容, 而且原创内容比例较高。网易新闻则是原创内容和整合信息相结合。此外, 今日头条和网易新闻的内容都比较通俗, 这可从新闻标题和语言的随意性体现出来, 而澎湃新闻和上游新闻的内容则略显严肃。

(三) 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

在客户端页面设置上, 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设置了诸多栏目, 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使用户更方便随时切换频道。而澎湃新闻和上游新闻整体风格干净、清爽, 用户在某个版块阅读时多是一滑到底, 随时跳转的机会不如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多。此外, 在用户交互体验上, 网易新闻最突出的是跟帖栏目, 跟帖区汇集了网友的大量跟帖, 网友可以对新闻进行跟帖, 也可以分享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 还可以对网友的跟帖进行回复、分享、贴标签等操作。这大大提高了用户黏性和用户忠诚度。今日头条也有类似的设置, 如用户阅读完新闻时可以直接评论, 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 还可以转发。澎湃新闻用户除了可以评论、分享、收藏和点赞以外, 还可以进行追问, 这是澎湃的特色。另外, 澎湃新闻的问吧栏目使得用户可以针对话题进行分享、提问和点赞。可见, 澎湃新闻也开始注重用户的交互体验。上游新闻的设置也类似, 用户在阅读新闻时可以评论、收藏和分享。可见, 在用户体验上, 网易新闻颇具特色, 值得其他新闻客户端学习。

(四) 新闻客户端的版块设计

网易新闻客户端界面下方设有新闻、阅读、视听、话题和“我”5个版块, 新闻涉及娱乐、财经各个方面, 阅读包括“推荐阅读”和“我的订阅”两方面, 视听则主要是视频和电台, 话题则主要是问吧栏目。澎湃新闻的问吧栏目和此版块类似, “我”版块则主要是为了用户登录, 用户可以选择微信、微博、QQ登录、网易邮箱, 用户登录界面有“我”的消息、金币商城等栏目。今日头条在版块设置上和网易新闻大同小异, 但是今日头条更注重用户, 如在“我的”版块, 用户登录方式比网易新闻多, 除了微信、微博、QQ等之外, 还可以通过人人账号、手机账号登录, 登录之后还可以看到好友动态、商城、活动等, 这显然趋近于社交化媒体的界面。

上游新闻和澎湃新闻的版块设置都没有前两者丰富, 澎湃新闻设有时事、财经、思想、生活、问吧和订阅6个主栏目, 在主栏目之下分设有多个子栏目, 另外, 还设有搜索和报料栏目。澎湃新闻的用户登录界面设计比较隐蔽, 设置在页面右上角, 用户可注册登录, 也可通过微信、微博、QQ、豆瓣登录。用户个人主页有“我的动态”“阅读历史”和“我的海贝”3个栏目, “我的海贝”还设有海贝商城, 可用海贝兑换优惠券。上游新闻的版块设计比较清晰, 主要设有新闻、活动和“我的”3个栏目, 在新闻栏目下设有7个子栏目, 在“我的”栏目中设有“我的”收藏、评论、活动和消息等版块。上游新闻虽然设有用户登录界面, 但是整体来看, 目前的界面设置和网易新闻以及今日头条相比仍显得相对简单, 用户个人主页页面版块较少, 不利于提高用户忠诚度。

(五) 新闻客户端的盈利模式

一般新闻客户端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吸引用户, 然后利用用户来吸引广告, 获得广告收入的传统广告模式;第二种是通过对用户进行收费来获得收入的会员模式。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 除了这两种模式以外, 新闻客户端还在尝试其他盈利模式。以网易新闻为例, 它设置了金币商城, 用户可以通过跟帖、分享评论等方式获得金币, 然后通过金币在金币商城兑换商品。另外, 网易新闻客户端通过本地频道提供买房、租车等各种服务类信息来吸引用户进行预订、购买行为, 从而获得盈利。今日头条除了广告模式外, 也涉足电商领域, 如“特卖”频道的上线, 在用户登录界面还有商城版块, 用户可以在此购买电影票和淘宝购物等。澎湃新闻的盈利模式也主要依靠广告, 包括开屏广告等, 此外, 还有海贝商城, 运作模式和网易新闻的金币商城类似。笔者对上游新闻页面进行观察后发现, 上游新闻目前主要依靠活动栏目与第三方企业合作来实现收入。可以说, 新闻客户端成熟的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之中, 但广告仍是目前主要的盈利模式, 此外, 电商、游戏也是被看好的盈利模式。

三、给上游新闻客户端的建议

(一) 优化版块设计

通过上文的比较可以看出, 无论是网易新闻、澎湃新闻还是今日头条在版块设计上都比较丰富。笔者认为, 上游新闻可以将活动栏目划归到“我的”栏目之中, 同时在“我的”栏目中添加更加丰富的内容, 如类似于商城、好友动态等栏目。此外, 上游新闻虽然定位为全国性的客户端, 但是仍可以有本地化的特色, 可为用户提供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切换频道。最重要的是, 上游新闻必须找到具有特色的栏目。网易新闻的《轻松一刻》以及网络跟帖是其特色, 今日头条的特色是为用户推送个性化定制新闻, 澎湃新闻则主打精英受众, 专注时政新闻, 所以上游新闻必须找准定位, 营造自身品牌影响力。上游新闻口号为“汇聚向上的力量”, 但是从上游新闻的内容和版块设计上来看并未体现其口号, 所以上游新闻可以“汇聚向上的力量”为理念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有所侧重。此外, 这一理念还应贯穿整个新闻客户端, 不仅体现在新闻内容的生产上, 还应体现在用户交互体验的设计上等各个方面, 唯此方能强化用户使用新闻客户端的品牌意识。

(二) 拓宽盈利渠道

广告模式是新闻客户端盈利的主要渠道, 上游新闻当然也应重视广告, 应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精准投放, 从而提高效益。此外, 也应探索其他盈利渠道, 诸如可以采取付费墙的形式, 对突发新闻可以免费提供给用户阅读, 对于调查性报道或者深度阅读, 可以采取先免费试阅读然后收费的政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曾说:“包括教育、金融、房产、汽车、美容、健康等领域的消费市场机会, 以及特定人群消费需求的满足是未来传统媒体进行移动互联网产业机会开发的重要方向。”现如今, 用户越来越朝细分化趋势发展, 用户需求也趋于多元化, 所以针对用户特定需求开发特定内容, 然后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也是一种盈利渠道。最后, 电商和游戏模式一直被看好, 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都有所涉及。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都有游戏版块, 可为爱好打游戏的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在商城版块, 网易新闻主要是用金币兑换商品, 而今日头条则直接发展电商, 进行商品特卖和电影票的销售, 上游新闻也可在此领域做出尝试。

(三) 增强用户黏性

新闻客户端获得广告收入的前提是要拥有大量的用户, 所以提高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尤为重要。从目前来看, 上游新闻的特色主要是通过活动栏目来提高用户的参与性。但是从长远来看, 仅此措施远远不够。网易新闻的“跟帖”及金币商城, 澎湃新闻的海贝商城和今日头条的个性化定制在增强用户黏性方面都有很大作用。上游新闻可以提供一个用户生产内容的专区, 该专区可以是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等形式。用户可在该专区自由讨论。另外, 在新闻内容生产上, 应与其母报相区别, 《重庆晨报》在报道新闻时着重文字, 上游新闻则应用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加以呈现, 以与母报相区别, 这样也更适合网络新闻的特点。最后, 还应利用上游新闻的采编力量生产差异化的新闻以适应个性化读者的需要。这些都有利于长期维系用户, 提高用户忠诚度。

参考文献

[1]艾媒咨询.2015年中国移动资讯市场研究报告[EB/OL].http://www.iimedia.cn/40055.html.2015-12-28.

[2]宫承波, 王欢, 栾天天.新闻客户端受众媒介使用习惯探究——基于以北京地区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调查[J].青年记者, 2014 (09) :11-14.

[3]搜狐新闻客户端历程篇[OL].搜狐焦点, http://hn.focus.cn/news/2013-08-30/3904476.html.

[5]丁方.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与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 2015:6.

篇4:“新闻”与“非新闻”

新闻必须是新鲜事,而新闻价值大小又受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比如发射卫星这件事,对传统航天大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等来说,只是一个小新闻,而对新的航天国家如朝鲜来说,则是一个大新闻,再加上其间掺杂的种种政治、军事因素,更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特大新闻。对航天大国来说,因为发射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失败的可能性,所以成功不是新闻,失败却是新闻;而对朝鲜来说,因为其卫星发射国际关注度太高,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成为特大新闻。朝鲜卫星发射失败,对其本身是件坏事,却让担心其借发射卫星之名行试射导弹之实的国际社会松了一口气。

还是把视线挪回中国。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记得前些年,中国航天因为卫星发射次数较少,几乎每一次发射成功,都会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而随着近些年卫星发射次数成倍甚至成十倍的增加以及发射成功率的提高,卫星发射成功由重要新闻变成了普通新闻甚至“非新闻”,多数情况下只能占据媒体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由于卫星发射成功已经不再是新闻,以“猎奇”为本能的新闻人便把目光投射到围绕卫星发射而发生的“花边新闻”上去。

3月31日,发射亚太七号通信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一块残骸坠落贵州尚寨土家族乡蜂子坳组附近。残骸坠落后释放出滚滚黄烟,引起当地村民恐慌。此后数日内,围绕此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科技日报等媒体先后进行报道,并对余梦伦、包为民院士等进行采访,就火箭残骸落区选择、火箭推进剂的成分、未来火箭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科普,回答公众关切的问题。《竞报》、《南国早报》等都市媒体更是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无独有偶,4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数分钟后,火箭两节残骸分别落人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龙爽村和马窑村,人民网、广西新闻网和一些地方媒体又进行了较大篇幅的图文报道。

按照惯性,围绕火箭残骸落区的新闻今后仍然会被继续炒作,直到如同卫星发射本身那样,人们对其不再关心,从“新闻”变成“非新闻”。

如果说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发射密度的大大提高,卫星发射已经从“新闻”成为“非新闻”,那么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围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而进行的发射活动仍然将是重要新闻。因为,与美、俄等航天强国比,中国的载人航天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空间很大,公众关注度很高;几乎每一次载人航天活动都会有新的突破,都会有许多新闻产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月17日宣布,我国将于今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根据任务计划,神舟九号飞船将于今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担负此次任务的飞行乘组将由3名航天员组成。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在完成预定任务后返回地面。此消息一发布,立刻引起媒体巨大关注。甚至有媒体猜测,此次任务将有我国第一名女航天员参与飞行。

如果媒体猜测属实,那么,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新闻点确实不少。首先,它将验证手动交会对接技术,一旦成功,将使中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更加成熟;其次,这将是中国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对各系统成熟度是一次重要考验;第三,如果有女航天员参与,将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重要突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重大新闻事件,将在这个夏天发生。让我们拭目以待。

篇5:新闻读后感

看新闻有感今天我在电视里看了一则新闻报道,讲述了一对苦难兄妹的故事。

这对兄妹还只有十几岁,可却已经相依为命过了五年的苦难生活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因为发生家庭矛盾,妈妈把爸爸杀死了,妈妈也因此被送进了监狱。从此,兄妹俩由年老的奶奶照顾,可没想到不久,奶奶因为接二连三的打击病倒了,自己的生活也需要别人照料了,兄妹俩以后就挑起了家里的全部重担,家里没有收入,每个月就是村里补助的30元钱,这点钱对他们来说,吃饭都成问题,兄妹俩自己种菜、捡废品,靠好心人帮助艰难的维持生活,可从他们的眼神看出,兄妹俩依然对生或充满希望,坚持自己的学习。看到他们在寒风中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瑟瑟发抖的情景,使我感受很深。

现在的我,有着好的学校读书,接受知识,有疼爱我的爸爸、妈妈,过着幸福的衣食无忧的生活,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生活、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作一个有用的人。

篇6:新闻读后感

节目一开始,就是一个引人侧目的开头:一诺哥哥正用双手推着一辆5吨多的大卡车!周围围观的小朋友们都兴奋地大叫起来:“哇!好厉害呀!真是大力士!”主持人姐姐还与五个小朋友做了一个游戏,证明了“多人的冲击力是人类无法比拟的”后,真正的主题也就开始了――如何在踩踏中保护自己。

主持人吩咐小朋友们分为蓝队与红队,那一个气球当人类最容易受损的肝脏。蓝队以双手环保于肩,给气球留出空间为方法;红队以将气球防止胸前,用臂力保护气球。然后,每个人背后都有五个小朋友在推,哪个队的气球先破那个队就会输。最后,当然是红队输了。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几年前,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踩踏就发生了。这次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已有47人经诊治后出院,2名重伤员继续在院治疗,其中1名生命体征还不平稳。多可怕啊!就因为这些无辜的人不懂的护身方法,就这么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因此,平日里我们就得整齐有序地走路,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即使遇到了危险也不要慌张,应该赶紧试用有效的护身方法减少危险指数。

篇7:新闻读后感

ヨーロッパの持続的に広がる金融危機と債務の危機に受け答えするため、EUの各構成国はすべきに双方間の協力を強化して、協議。同時に世界のその他の国家と重要な金融危機の援助から来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でした。経済のグローバル化の背景の下で、いかなる1地区の経済危機は全て全体の局面の揺れ動いていることを招きます。ヨーロッパの各国は本国の国情の基礎を結び付ける上にに応じて、積極的に外国の援助を受けて、正しいとらえる経済の動態、適切な経済政策をとって、広範に展開して協力を協議して、共に不利な局面に受け答えして、引き続き実行して政策を緊縮して、財政が再び計画を建てることを進めます。

为应对欧洲持续蔓延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欧盟各成员国应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协商。同时也需要来自世界其他国家以及重要金融危机的援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地区的经济危机都会导致全局的动荡。欧洲各国应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

上,积极接受外国的援助,正确的把握经济的动态,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广泛开展磋商合作,共同应对不利局面,继续实行紧缩政策,推进财政再建计划。

篇8:发掘新闻读后感

舒德森笔下的新闻客观性,来自于当时“便士报”的中立立场。在“便士报”的时代,社会中产阶级的兴起呼吁着政治平等和经济机遇的平等。在这期间,“便士报”便在提倡民主的社会环境中树立自己中立的形象。因为只有在立场中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谈到客观性的存在。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当时,新闻客观性还并不是新闻人的专业核心理念和本身的做事原则,而仅仅只是一种能在社会上立足和身存的方式而已。

在书中,舒德森的观点是这样的:新闻从业人员发现了公关与宣传带来的这种危机,他们亦急切希望撇清与公关、宣传的任何关系。记者们需要在日常新闻采编中确立一种专业准则,以证明其专业的合法性。然而,这丝毫不能掩盖的一个事实是:在“客观性”专业理念形成之日起,它也就被分解得差不多了。它被转化为一种信仰,聊以自慰。而后,舒德森又把客观性形象的描绘成是“用来遮掩我们在凝视现代社会时眼神中流露出的失落感”。

而在书中的最后部分,舒德森的立场出现了:“20世纪60年代,新闻客观性再次受到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政府对新闻日益普遍的管理以及新闻业自身的警觉,再加上60年代兴起的‘对抗文化’促使并推动了对新闻新一轮的批评——客观性本身被指责为‘扭曲事实’。越战的爆发最终耗尽了美国政府与媒体仅存的信任,‘客观性理念’开始被学者们在批判文化的浪潮中反思。至此,客观性的内涵彻底被解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舒德森坚持认为,客观性是必须坚守的,如果没有这个理念的存在,新闻业只能变得更糟。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舒德森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看法,作为一个核心的点,他把客观性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舒德森始终认为新闻客观性是在新闻行业中必须一直贯彻下去的内容,只有当客观性成为一个习惯性的表现形态时,新闻业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篇9:一新闻书籍读后感

曾有人告诉我,没有社会学的眼光无以成就一个伟大的记者。

也曾有人告诉我,一个在街市上探索生活、思考生活的记者其实就是一位出色的社会学家,甚或于要比那些终日囿于书阁的学者更为出色。

新闻的生产无论是用信息模式还是用故事模式,其源头来自于社会。跳出本身的学科圈子,而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尤其是社会学,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回归。

舒德森用社会学的视角,结合大量的史料,用解释分析的方法将全新的理念注入已趋平静的新闻史研究。这像是在一种溶剂里加入了沉淀剂,让人获得了几许清澈,也获得一份沉淀。一瓢清渠叫众人反思客观性之为何、何为;一种沉淀为后人凝固下新维度之如何、何如。

《发掘新闻》以客观性概念发展为纲,分析了美国报业史中的四个时间段,即19世纪初期和中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期和中期、20世纪60年代后。每一次客观性理想的内涵发生转变,都暗合于每一时代不同的时代精神,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氛围。随着时代进程的推进,客观性理想几经挑战,却也是在百转千回中,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清晰,不断完善。

19世纪初期和中期

杰克逊民主平等时代

19世纪30年代,新闻业革命兴起,最显著的代表就是便士报的产生。便士报不同于原先的商业化报纸与党报,它价格低廉、政治独立、关注平民生活,新闻原创性强,因此煽情味浓、发行量大,广告政策开放。在便士报的发展过程中,“新闻”代替“社论”成为主流,而这一转变正是日后对客观事实报道实践与争论的滥觞。针对这些变化,前人也曾有过许多解释,如科技论、识字率论、自然史论,但舒德森将它们一一否定。他强调这些解释背后还有一股外部力量的刺激,相应地,这些解释只是一些应激反应而不是真正的原因。舒德森认为民主市场社会的形成和中产阶级的兴起是便士报发展的真正推力,经济生活、政党组织都被深深浸润于这两股潮流中。“便士报不仅代表,而且创造了‘民主市场社会’文化,这个文化不容社会和智能的盲目顺从。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中,才能产生相信‘事实’而不是相信‘现实’或者价值的‘客观性’的信念。”(p.50-51)这样的思路也是全书的解释路径,即从社会角度探究报业各时间点转向的原因。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现实主义与进步主义交织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记者非常看重事实,但这一信念没有得到加强。

一方面,市场经济,政治民主理念和制度的发展,城市居民阶级的出现为人类社会科学的产生奠定基础。实证调查取代宗教,与民主时代的精神相契合。记者笔下充满了自觉的现实主义风格,事实成了记者的追求,民众的渴望。可是另一方面,工业化引发关于诸多问题的反思,随后带来了进步主义,而进步主义时代的新闻从业者“不接受愿望服从于事实、梦想服从于现实、道德感服从于现实政治、宗教服从于常理的现实。”(p.75)记者们努力将自己的道德观念输入新闻故事里,这种以事实为通道导向的道德寓意被记者们自认为是真理,他们为能践行这种新闻理想而感到骄傲。

当时,为了竞争发行量,新闻“事实”与新闻“生动”被要求兼顾,这种矛盾的兼顾型准确性原则影响了故事模式的新闻操作。“事实和观点的分开是一种引导原则,而不是新闻业要奉行的绝对宗旨。”(p.70)如此内生的矛盾最终使得坚持事实的信念在这一时期遭到动摇。

“19世纪末的记者普遍认同事实和娱乐并重的理念,但他们所在的报纸却选择强调某一方。”(p.79)

舒德森对这一时期的两种新闻模式做了分析,即“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他通过对《世界报》和《纽约时报》两个成功案例的观察,认为报纸的历史和城市的发展历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19世纪30年代相比,80年代的社会更加经济化,经济更加社会化,在民族、阶级地位等方面更加多元化,信息了解成为迫切需求。“移民”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刚来到城市的人自然要了解这个地方,而对于想移民到城市的人来说,城市的五光十色更是一种美好的图景。《世界报》一类的报纸对城市人口逐渐演变的生活体验、价值观和渴望做出了反应,报纸“娱乐”功能和实用价值都得到了增强。而照顾到移民的文化层次往往不高,希望读到简单的东西,所以《世界报》中故事、连环画的连连出现是非常迎合广大受众的。舒德森在对《纽约时报》的分析中认为,它的成功应归因于它所处的那个大众竞相效仿、炫耀消费的时代。表面上看,《纽约时报》出色的财经报道和保守的政治立场吸引了富人,可实质上,却没有直接地让该报崛起。真正让《纽约时报》崛起的是普通人内心对精英阶层的膜拜、社会对它象征的一切尊贵所表示的认可。

“信息新闻业”与“故事新闻业”之间的道德战是阶级冲突的遮掩。尽管出于对高雅文化和精英阶层的偏爱,很多人认为“信息模式”更具可靠性,更有社会责任感。但舒德森指出,“信息模式”并不必然更加公正或正确,《纽约时报》中的信息是包涵主观性的。

从世纪之交直到20世纪20年代,“信息”自明其理的内质被深深笃信,“客观性”却还没挂到记者和新闻评论家的嘴边,人们依旧对此概念懵懵懂懂。

20世纪初期和中期

追求实用主义的时代

20世纪30年代,民主市场社会被发现是不民主的,极端怀疑主义遭受到严重怀疑。“客观性”为一个不相信事实的实用主义世界设计了一种方法。

当时,信心在社会上普遍缺失。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欲望、习惯、预设使人们不再相信理性,而不相信理性又使人们质疑政治体制。同时,公众理性行动的能力被中产阶级怀疑。科学,曾经是信心的源泉、是民主的发动机,却原来是大众意志的管理者、控制阀。政治上,为了控制人类非理性而产生的非人性化组织仅仅增加了形式参与,实际上却进一步使公众无法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经济上,同样是形式大于实质,对资产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转移到了“经济独裁者”手中。人们需要一些东西来卯住心中的不确定,重注信心。

对于记者而言,面对商业公关和战时宣传的双重打击,他们开始怀疑19世纪90年代的天真经验主义。他们所努力报道的事实不过是公关代理和新闻处给他们安排好的幻觉新闻,经其笔下宣传出去罢了。在这种主观化事实逐渐明朗易感的情况下,报业开始公开承认新闻报道中的主观成分,抛弃曾经引以为豪的中立性。其中,“解释性报道”为报业带来重大变革。记者意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并不是事件简单堆积的总和,事实不能够不证自明。政治专栏同时也逐步兴起。业内人士都开始呼吁新闻专业主义,特别是李普曼,他的呼吁原因尤其值得关注——报道的主观性及其后果。记者和民众都慢慢在社会现实中意识到,即使是寻找事实,选择性也不可避免,利益关系更是处处可见,甚至理性自身也受到利益、意志或偏见的影响。

在实用主义背景下,“客观性”成为一种记者的理想,他们想要这样做,必须这样做;但同时,“客观性”又成为一种工具,面对大众的怀疑和无所适从,记者需要一套制度为自己的行业操作找到逃避责任的依靠。

20世纪60年代后

对抗文化盛行的时代

纯新闻的客观报道在时代的背景下,纵容出对事实的扭曲,记者厌恶新闻管理,受众拒绝相信政府。对抗文化在这一时期孕育着新闻批判。

巴黎和会是政府新闻管理的标志性转折点,媒体意识到自己不再是政府的合作伙伴,而是政府的工具。记者在无意识或不情愿中就被卷入政治中,被动接受官方信息的结果就是,传统的职业活动客观性准则讽刺地加强了官方所建构的社会现实。在政府和媒体的周旋中,甚至出现了事先设计好的、供给者迅速报道和复制的“伪事件”。曾经深信政府的新闻界深感“第四权力”地位受到侵犯,对抗与反击不可避免。

60年代,政治和文化**都为对抗文化提供了土壤。二战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民众大幅增加;1963年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冷战逐渐缓和;一系列离奇的刺杀事件震荡了全国。民众有了进行批判的能力,有了允许批判的氛围,有了践行批判的动机。对抗文化虽不等同于和政府敌对,但社会上下从精英到草根都充满了对政府批评的声音。

反抗文化对新闻界影响尤甚。首先,和民众相比,新闻界意识到政府向自己撒谎或隐瞒时,愤怒更深,这就好像一个老朋友突然背叛自己一样,让人光火,反抗性骤增。其次,这个行业与社会环境有着强烈的互动,在报道过程中从业人员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冲在文化实践的前沿。再者,在反抗文化中成长的年轻记者开始进入报道领域,他们叛逆、有创新与改革的朝气,重要的是,他们对深度报道充满着强烈的渴望。最后,反对客观性的两个隐秘传统,即文学传统和揭丑传统,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新的支持。由此,新闻记者开始用谨慎的调查、尖锐的视角发掘带有激进色彩的新闻内容,又用飞扬的文采、独特的风格来为这些事件在文化形态中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

对抗文化时代中,传统新闻“客观性”理念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批判:

1.报道的形式掩盖了新闻报道的内容。新闻报道的内容建立在一整套基本政治假设上,个人有固有的价值观,但这些假设的正确性从来没有被质疑过,这些价值观也从来没有记者会自己挑明。

2.新闻报道的形式形成了其自身的偏见。韦弗列出的新闻报道模式巩固了现有的权利机构。报道中倾向于陈述易于观察的事实、冷静的陈述风格、激烈的冲突事件,而这些恰是各个机构最善于制造并控制的。3.采访新闻的过程本身就构建出一种现实,它有利于官方观点的传播。这种过程表明,客观性与其说是一种信仰,不如说是一种记者降低自己文责的实践方法。

客观性概念从隐秘到明显,从理想到批判,新闻界对它的内涵不断深挖。当历史走到今天,反对客观性的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即国内常说的深度报道,自反抗文化兴起以来一直都占据着比纯新闻的客观报道更崇高、更神圣的位置。“客观性”不再是一个在新闻神坛上的词汇。

舒德森在全文最后这样写道:“新闻从业者必须像其他真理探求者一样,学会相信自己、相信同事、相信世界、包容世界,但同时又要怀疑自己、怀疑同事、怀疑世界的表现,不迷失于世界。他们不会屈服于相对主义,也不会屈服于以客观之名行武断之实的传统。”“这需要在个人和机构两方面都包容不确定性,承受风险,一心求真。”(p.177)

新闻与社会本就存在着强烈的互动。社会思潮会影响新闻报道的风格、形式、标准,而其实,有分量的新闻报道也同样影响社会的发展,社会的思想。新闻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社会生活的记录。历史,虽然在面临转向,但传统的历史是由大事件构成的,一条具有短暂性、时效性的新闻,当它的重要性被认可的时候,它就会成为历史。这种转瞬即逝与渊源流长的微妙关系本就难以琢磨,很难厘清。但可以肯定的是,两者间时常的互相关照,相互审视都有助于分析彼此的前进与后退。

对于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看一部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更多的是在思考今后从事这一行业过程中要注意考量社会上的哪些因素?要规避掉哪些历史上的错误?所谓当局者迷,跳开一定的距离来观察业界理念追求的变化应该是与进入业界切身实践是一样重要的。在此,暂列自我的警示一二:

1.报道的偏向中存在对易于观察事物的偏爱,应培养自己有敏锐的观察,学会捕捉不易观察的细节。这些往往是非官方的重要细节,它们可能改变一个记者对整件事情的判断。

2.客观性不等同于真相,真相永远是记者的追求,无限逼近的理想。在客观报道的过程中不管有意无意已经发生了事实的选择。心理上的选择性记忆、选择性观察往往是无意识的。那么,在报道前请先有个理性的安排,拷问自己的立场,这至少要比临场的“客观性报道追求”要更周密些,报道的内容更“真”一些。

3.深度报道的体裁和文字风格对报道效果有巨大的影响,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以随性而为,必须仔细考量不同文体的效果。

4.理清社会关系网络,明确各方的权利和利益。尽量分辨“伪事件”,挖掘“伪事件”背后的故事,不要让自己沦为利益方的传话筒、扩音器,坚持自己公正的立场。

【二】

读《报纸的良知》有感 这段时间读了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之《报纸的良知》一书,这是一本阐述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的作品,阅读过后并不是单纯的理解了作者所想表达的东西,更是让我对自己所正在接触的学科甚至是对这个行业的深层认知,新闻作为一种社会导向及舆论工具,会犯的行业操守及职业道德影响着整个社会,影响着所有受众,可以说是报纸连着你的手,你的手连着你的心,你的心连着你的良知。

正如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一开始拿到这本书发现它出版于1925年,不免让我感叹,近80年前的美国新闻著作现在拿来翻译意义何在,可是也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渐理解了其中的意义,想想几十年后的今天同样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新闻界发生的卷变化和伴随这种变化而产生的新闻伦理无序状态,这种“拿来主义”就在情理之中了,其所阐述的新闻事业的原则十分巧合的给了当今中国新闻业以启示作用,当然也给了我这个新闻学学生深深的震撼教育。

首先,我想说说这本书的面向群体,启示关于新闻行业的道德说教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少接受,但是仅仅局限于理论,理论是千人所总结出来的公理,对于我这样的初涉新闻行业的新人我们必然会不迟疑半点的全数接受,但是理论就是理论,和实际是存在偏差的,当我们遇到一些具体的新闻问题时,就会忽然觉得那些新闻道德过于抽象如同海市蜃楼般看得见却触摸不到,简单的东西越看越复杂,复杂的问题却被简单化,我觉得这正是《报纸的良知》写作意图之一,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面对这些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现今报纸的良知会缺失,阅读后我认为这和报纸本身的生存依赖是有关系的,只接受利益的驱使,仔细想想,现在的报纸基本都是大彩页,却只卖五毛一块,不难发现报纸是一种低于自身印刷成本进行销售的商品,销售价格是远远不抵印刷成本的。既然如此,报纸靠什么盈利呢?对,是广告,广告费用是报纸的主要盈利途径,因此对于新闻行业其在商业领域的成功是其首要目标,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及更有实力的广告需求者。如何吸引这些广告呢,这就需要报纸本身具备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广告商利用其影响力在大众面前塑造其想传播的形象,而同时,丰厚资金的注入也直接影响着报纸的采编队伍,人员结构,设备设施的变动设置,影响着报道成品的质量,从这个角度来看,物质金钱的力量足以撼动新闻专业主义似的媒介精神流失,无可厚非,为了对自己的产品形象做到尽量正面的宣传,作为出资方的广告商有底气要求报纸中加入一些失事的描述,而当这种现象越演越烈的时候“受贿无闻”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甚至在一些恶性事故中,收买记者给记者封口费的事件屡见不鲜。另一方面从记者个人职业道德来看很多人的到的觉悟并不高,很多记者入行恰巧就是为了该事业中影藏的巨大利益及人际资源,不过深层的原因也来源于执行机制的缺乏,《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有近半数的新闻工作者不知道它的存在,当然也就谈不上去遵循它。无论是最高的中央传媒代基础的地方传媒,为了生存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甚至是作为必须完成的基本工程之一,有时甚至会受到经济处罚。尤其是广告,丰厚的广告有时候对记者的诱惑力相当大,于是记者更多的心思就变到了拉广告上,对报道本身就忽略了,甚至演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发稿权的交换,这些情况都使得新闻价值和政治宣传价值受到利益的诱惑而扭曲。

我认为为了提高报纸的良知,新闻行业应该正视广告商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更清楚的了解两者对于新闻本身的角色意义,从本质来看,媒介真正的生存基础启示并不是广告而是广大的受众读者,可是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为什么会被忽略呢,当面对广告上的诱惑时,受众就被忽略了,因为多数时候受众其实是一个隐形的群体存在,但是如果忽略了后果是很惨重的,因为广告商的利益是一时的,受众产生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是也是长期的。面对广告商立竿见影的影响,往往会给媒介一种广告商比受众重要的错觉,即使媒介认识到受众起的是根本作用也难免会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这使媒介职业的伦理精神屈从于广告商的意志在意识上认为这只是一种暂时性行为,不会对受众产生影响。一些媒介或者媒体工作者会觉得媒介与广告商存在地位上的高从低属的关系,这其实是错误的,媒介应该掌握于广告商交流的正确姿态,商业必然需要广告,媒媒介同时也为商业提供了传播商业信息的平台,两者存在的仅是商业上的服务关系。新闻的主干精神是绝对不能为广告商所左右的,记得曾有一位成功的发行人所说:“广告商对报纸企业的成功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如果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广告对我们比他们还要重要时,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毫无希望,如果让他们主宰我们,我们就会失败”其实这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处是一个道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行业要生存必须秉持内方外圆的原则,要维持好和每个里一个题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内在坚持的原则与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从书中还看出另外两个重点:一是“追求独立和激发勇气的机会”。二是新闻事业的功能即其为社区为社会的服务性。而我认为这两点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看待的,这里的“独立”并不是“中立”,书里有说:“真正而长久的独立唯一的基础是对于读者的信任、尊重和忠诚。”新闻一项的一个特征就是客观,但是对于这个“客观”所指的范畴我保留意见,一个社会千奇百态,众多因素互相影响,不可能有盲目的崇尚理性和客观,因为我们早已生活在一个被构建的社会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得怀疑与相信并存,在客观性的意识形态下保持成熟的主观性。通讯报道稍有个人色彩,最具中立态度,但是也依旧挣脱不了发通讯稿者得语言组织,而语言组织恰恰是种个人思考构架。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经营技巧,而新闻行业的正巧是服务大众,而服务大众的正视客观事实的报道,这处也正是可以激发记者勇气的点,为了一个意志为了创造正确的有益社会的舆论导向而努力工作,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去做新闻而不受商业利益的却是,报纸的良知也就被逐渐找回。因此作为媒介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意识到社会、受众和自身的关系,掌握这一点,有益的高质的新闻报道也就有了,行业的道德也就得以被维持,报纸的良知就在这,就在对大众负责的心里。

人们为什么憎恶假新闻,因为作为引导社会导向的新闻行业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是无可比拟的,我们最相信的事物都在欺骗我们欺骗社会,那我们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相信,并不是憎恶假新闻本身,而是担忧害怕其带来的负面效果。憎恶他在于它的无中生有,在于它把实情隐瞒,在于它受利益驱使制造了错误的导向。看了《报纸的良知》一书以后让我觉得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们已不再是为自己而活,你在公众前说的每句话,你在报纸上发表的每句话都直接关系到社会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前进步伐,这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这也是一个艰难的职业,如果拿不出坚定地魄力不要入这一行,入了这一行就要维持好自己的定力。另一方面,作为已置身于新闻行业中的工作者还有相关法制部门,大家应该积极进行相关法制的制定与宣传普及,尤其是在商业广告领域应该做出一定的标准化规范,没有空子可钻时,广告商与记者两方也就都没有贿赂与受贿的机会与心思产生,“良知”就在这里得意被维持。

作为硬性的规定读了这样一本书,本是无心的,但是却从中学习到许多,不大不小的震撼让自己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自己的使命感,感谢《报纸的良知》,感谢新闻行业,希望中国的新闻行业可以维持好自己的“良知”。

【三】

新闻自由多么美丽但又是多么遥不可及 ——《论出版自由》读后感

自由,是人类最美的精神花园。人类从未放弃过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尽管这种追求往往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在所有自由当中,有人更是将出版自由成为第一自由,“言论与出版自由是全部自由的中心,凡是人们不能自由表达思想的地方,其他自由就没有保证。”真理的宣扬往往与出版自由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出版自由,真理将无法传播,人类所有进步而伟大的思想也只能成为深埋于泥土中的钻石,即是光彩再耀眼也无法划破漆黑的夜空为人类带来光芒。《论出版自由》让我们在大思想家的精神花园中一睹出版自由那璀璨的光辉 弥尔顿是英国伟大的政论家,《论出版自由》是他在资产阶级革命时的代表作。

《论出版自由》这本书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广为留传,影响巨大,是关于出版自由理想的经典论述。该书创作于1644年,是弥尔顿在国会作的长篇政论演讲词。这篇政论首先介绍了《出版管制法》的内容:凡书籍、小册子或论文必须经主管机关或至少经主管者一人批准,否则不得印行。弥尔顿全面批评了这一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认为它只能“破坏学术、窒息真理”,并且指出任何历史上的文明国家、政府都未采用出版许可制,同时,弥尔顿还认为,异端邪说的传播于书籍的出版没有绝对必然的联系,从而否定了出版许可制的必要性;作者也对出版检查员的品质产生怀疑,认为他们检查出版物是对“学术和学者的最大的打击和侮辱”。另外,作者指出出版许可制限制了学术的发展,滞后了英国先进的文化,应当坚决废除。弥尔顿在本书中强调了人民拥有言论出版自由权。他认为,人们具有理性地辨别正误的能力,人们必须不受限制地去了解各种思想和言论,他提倡一种“兼容并包”的阅读法。弥尔顿相信,真理是肯定的,主张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才能战胜罪恶,帮助人们“发现、驳斥、预防和解释”,而政府没有必要限制真理的斗争,不应该约束言论和出版。弥尔顿在国会作这篇演讲时,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内战时期,全国斗争日益尖锐。出版检查制度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要求在言论上享有更大的自由,在政治上争取更多的权利。弥尔顿献身于反君主政体和教会的斗争。他故意不征求书刊检察机构的同意,印刷了该演讲词,以示对书刊检查制度的蔑视,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弥尔顿在书中提出了反对集权主义控制的强有力的论点,即在自由主义传统上写出了主张思想自由的光辉论点。弥尔顿认为人的理性是高于一切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首要部分,真理通过各种观点、意见和思想的公开辩论和自由竞争中获得的,不是权力赐予的。人的理性完全可以区分真实与虚假,正确与错误,积极与糊涂。这一思想奠定了现代“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理论的基础。

从弥尔顿的言论立场来看,不难发现,他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并且走在了理性时代的前列。十七世纪的欧洲社会,封建主义渐趋衰落,资产阶级正在孕育着变革,整个欧洲开始了从蒙昧时代走向理性时代的进程。十七世纪的英国,扼杀个人自由和社会生机的绝对君主制度和文化专制主义已日薄西山。当时英国的出版管制法,扼杀了众多进步资产阶级的言论,限制了他们在政治上的权利,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民主,在新闻出版上,自然要求自由和理性,这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弥尔顿强调理性主义,是对古希腊自由传播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开创了资产阶级新闻自由主义思想,并且是现代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的重要来源。因此,弥尔顿要求废除管制,主张出版自由,无疑上具有历史的进步性的。然而,由于时代的因素,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

第一. 弥尔顿关于出版自由的思想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他所说的自由,仅仅是资产阶级所享有的。恩格斯说过:“出版、结社和集会的自由——这些权利本身是资产阶级为了它自己的统治必须争取的,出版自由是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的。”因此,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反对封建统治时,资产阶级力主出版自由。然而在对待他们的工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时,资产阶级并不赞成这些权利。马克思说过:“在检查制度的国度里不是完全没有出版自由,有一个国家机构能享受这种自由,那就是政府。”这句话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出版自由的本质,弥尔顿所说的自由仅仅只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只有资产阶级才能享有。第二. 弥尔顿倡导自由的同时,虽然承认自由讨论的权利可以加以限制,但是没有指出这种限制的一般性原则。他要求的是那些虽然有意见分歧,但却是诚实和认真严肃的人,应该享有不受政府检查的自由,而其他如罗马天主教徒和当时影响很小的新闻工作者却不能有充分的自由。他的主张缺少限制的一般性原则,或者说没有具体执行的尺度,这样在出版管理中,便无法判断一个人是否“诚实和认真严肃”,势必还会回到原先的出版检查制,毕竟在十七世纪的英国,根据诚恳标准,制定出个人诚恳信用制是可笑和不现实的。

第三. 弥尔顿主张允许各种各样的学说在大地上流行,并且认为任何对出版物的事先检查都有害无益,政府在出版问题上不应该插手。这样的观点显然有失偏颇,是典型的矫枉过正。我们应当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出现,但是同时,政府对言论、出版也要有管理权,否则任由落后反动的思想横行,势必会导致社会的混乱。

第四. 弥尔顿并不要求完全宽容一切出版物,他倡议毁谤和黄色内容军不得出版,但是他还提出无神论出版物也应该受到限制。弥尔顿出身于清教徒家庭,自身也带有清教徒观点,因此,他反对唯物主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发展壮大,弥尔顿也具有了唯物主义倾向,在十七世纪革命的后期,这种倾向与清教徒观点发生了矛盾。事实也证明,唯物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五. 弥尔顿没有全面论述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原则。这样的自由,只能是一种无序的,混乱的自由。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它必须受到一定原则的约束,而这个原则同时也应当是出版自由的基石与保障。尽管弥尔顿的思想、主张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但是他本人光辉的著作和虽遭迫害却不妥协的精神却是历史的进步。《论出版自由》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在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奠基的时代,这部著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弥尔顿和随后的约翰•洛克,在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创立上功不可没。他们为以后自由主义新闻思想逐步进入实践范畴做了重要的准备。

今天,我们倡导新闻自由,更不应该忘记约翰弥尔顿,和他的《论出版自由》。这部著作中为后世反复引用的名句永远值得我们回味:“让我有自由来认识,发抒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让我们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知作自由的讨论,这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弥尔顿在其著作中,从天赋人权、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教育自由、婚姻自由等几个方面阐述自由主义思想。弥尔顿认为自由、财产、生命是人们的自然权利,不可侵犯,认为人们有权推翻侵犯人们自由的暴君。他还抨击英国对书籍出版的审查制度,反对这种扼杀真理的做法,要求言论、出版自由,为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条件。在争取了这些权利之后,弥尔顿进一步肯定了人的存在。在宗教观上,他提出理性的信仰,这实际上是一种基督教人文主义宗教观,要求人们拥有理性,自由选择,培养美德,以一个善的个体直接与上帝交流和沟通。弥尔顿提出了自己不同于神学化、世俗化的封建教育的改革方案,试图建立一种近代教育体制。同时,由于弥尔顿自身的婚姻经历,他特别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在革命失败后,弥尔顿开始了三部著名长诗的创作,在他的三部曲中反映出自由的主题,表达了诗人作为一名顽强的自由主义战士在复辟后失落的情绪下,仍然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心。讨论

大家都知道,我国目前没有《出版法》,2007年开始实施、2001年再次修订的《出版管理条例》是干我们这一行的基本法规。其实,《出版管理条例》最初就是按“出版法草案”来讨论的,但最终出来的却不是法而是条例,降了一格,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到底发生了什么?

问题出在大家对“出版自由”原则的争论上。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出版自由按其严格意义上的含义应包括发表权和创办权,而在我国,众所周知,创办权是没有完全放开的。要制定《出版法》,就必须依照《宪法》沿袭出版自由原则,即必须开放创办权,同意私营出版社进行登记,否则就等于违背了宪法。这是个很大的尴尬。所以,虽然1994年出版法草案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进行审议,但面对这一问题,国务院最终研究认为还是先颁布行政法规,待时机成熟时再制定法律。出版法的议案也就撤回了。

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版法》迟早是要出台的,那将是一次大破大立,我们可以想像它对我国出版格局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弥尔顿1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也是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石性著作。弥尔顿也成为西方新闻自由运动和新闻自由思想发展史上的先驱和奠基人。我们承认其巨大的积极历史意义,但是也有同学看到其观点中的片面性和虚伪性。

可见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最关心的首先是学术、学者的言论、观点的自由。“出版自由”并不是全体人民的自由,这一点在他随后论述“人民主权”时暴露无遗。他认为“一切人都是生来自由的,但‘粗野的普遍人民’也具有非常坏的本性”,所以,他以为只有从“理智的”、“能干的”人们中间才能选拔出执政人员。不言而喻,这些“理智的”、“能干的”人就是资产阶级新贵族。

弥尔顿要求的自由并不能代表全体人民的自由,而是代表他所在的阶级和教派的自由,他诉诸的对象也只是神、理性、议院,这就是他的局限性所在。1649年以后,他出任了拉丁文秘书,他自己也成了检查官。

总之,弥尔顿在整个《论出版自由》中,花大篇幅论述的“兼容并包”的思想,不过是在为自己,或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宗教派别争取“意见自由市场”的一个手段而已。

1651年春,约翰·弥尔顿(1608一1674)正在写作的时候,凶猛的病魔向他袭来,一只眼睛突然失明。医生对弥尔顿提出警告:需要休息,否则另一只眼睛也保不住。但是,弥尔顿回答说:“我情愿为自由而牺牲我的目光。” 双目失明后,在写给他的学生 的诗中吟咏道: 你要问这是什么在支持我吗?朋友,那是道义呀,我为了保卫自由而失明,保卫自由,这是我祟高的职务,全欧洲到处都以这事为谈话的中心。这个思想引导我穿透世界的假面具,我虽然瞎了也满意,我有了无上的指针。

弥尔顿大胆地对出版管理法的荒谬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它违背了人的理性,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愚笨做法,“这种侵害人权的残暴制度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所产生的效果都和原来的目的相反”川。因为出版管理法主要是审查书报刊物,而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人们的视听、言行等,都可以说是一本写出的无形状的书,对于交流思想、阐述真理、弘扬正气、抨击丑恶等,其效果与写作是一样的。如果被禁止的仅仅是书籍,那么,其他表达思想的形式是无法禁止的,这样,官方的检查制度也就形同虚设。弥尔顿赞同并引用英国思想家培根的话说:“责罚一种智慧就将增加它的威信。禁止一种写作,就会让人认为它是一种真理的火花,正好飞在一个想要熄灭这种真理的人的脸上。”他以一种挪榆的口气写道:这种出版管理法只不过是一位自作聪明的绅士企图用关上花园的门挡住鸟儿一样愚蠢可笑。弥尔顿反对书籍检查制度是与其对书籍传播真理的作用有着正确认识是分不开的。在他看来,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对丰富人类的生活有重要意义。书籍并不是绝对死的东西,它蕴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像作者一样的活跃;它像一个宝瓶,把创作者活生生的智慧中最纯净的著华保存起来;它又像神话中的龙齿一样,繁殖力极强,当它们被撒在各处以后,就会迅速地长出勇敢的武士来。好的书籍绝不会使心灵纯洁的人腐化。至于写作,这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实行书籍检查制度,按照官方的尺度对书籍的优劣作出粗暴的判断,只会扼杀好书的出版。而随意地禁止一本好书出版,它犹如杀人一样,所带来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他说:误杀好人和误禁好书都是同样的罪恶。杀人只是杀死一个理性动物,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理性本身。即使从生存的意义上比较看来,任何时代都不能使死者复生,其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同样,各个时代的革命往往不能使已失去的蕴含真理的书籍得以恢复,这 种损失要比一个人的失去使整个世界所受到影响还要严重。因而,每个人必须万分小心,看看自己对于公正的人物和富于生命力的事物是否犯下了什么迫害行径,看看自己是否把人们保存在书籍中的生命给糟蹋了。对于一个作者来说,禁止他的一本书出版,就会犯下杀害作家罪,甚至杀死的这个作家正是一个为真理而献身的人。若是遭到禁止的书很多,牵涉到整个出版界的话,那么,将构成一场大屠杀。在这种屠杀中,杀死的就远不止是众多的尘凡的生命,而是伤害了精英或理智本身,将给整个民族文化发展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例如,欧洲的意大利是个由宗教法庭推行书籍检查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对书籍出版的限制极为野蛮粗暴,有价值的著作无法通过那一道又一道的关口,“就是由于这种状态才使得意大利智慧的光辉一跟不振。近年来除了馅媚阿谈之词以外并没有写出过任何其他东西来”川。结果,这个国家文化学术的发展陷人长期停滞的状太。

作为一个视写作如同生命一样重要的弥尔顿饱尝了写作的艰辛,因此,特别注意尊重作家的写作自由权。他认为,严肃认真的写作并不是像检查官想像那样,如同课堂上做一道简单的文法练习题马马虎虎就能完成的。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要让思想有充分的驰骋自由,不能受到任何形式的压制。假如一个享有自由权的人从没有柞凌干犯科之名,而他的写作活动又不能自主,那么,他只能认为在自己的国家里被看做是一个傻瓜事实上,当一个人准备向外界发表作品时,他必然会运用自己全部的智慧辛勤地探讨、努力地思索,不仅汲取前人积累的经验,而且还谦虚地征求贤明友人的意见,使自己的见解更加完善。当他做过这一切锤炼之后,才可以认为自己写出的作已经不亚于已往的作家,因为,这作品是他忠诚地劳作,并运用成熟的智慧得出的最完善的成果。

上一篇:心情不好的时间名言下一篇:拜访八步骤业务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