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协议-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2024-07-03

捐赠协议-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共6篇)

篇1:捐赠协议-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捐赠协议

甲方(捐赠方):

乙方(受益方):武汉大学

丙方(受赠方):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王之卓教育发展基金)

为支持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教育事业的发展,甲方自愿向丙方捐赠财产,指定用于资助乙方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建设发展。为此,甲乙丙三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经友好协商,就捐赠事宜达成如下一致:

第一条

甲方自愿向丙方无偿捐赠人民币

万元(大写:人民币

圆整),并承诺于本协议签订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支付到丙方指定账户。

收款行: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市分行洪山支行 账

号:17-*** 收款人: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汇款时请注明用途为:武汉大学王之卓教育发展基金

第二条

甲方的捐赠资金指定用于武汉大学王之卓教育发展基金,资助乙方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以及为教学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教育事业。

第三条

丙方收到甲方捐赠资金后,应向甲方出具合法、有效的公益性捐赠收据,并及时协助甲方办理所捐赠资金纳税税前扣除方面的相关事宜。

第四条

丙方将对捐赠资金专款专用,并依照本协议进行专项管理。甲方有权向丙方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五条

甲方因乙方或丙方未按照本协议约定用途使用捐赠资金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乙方和丙方返还资金。

第六条

本协议正本一式叁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七条

本协议自协议签订之日起生效。

第八条

甲乙丙三方按照约定条款执行本协议,本协议未尽事宜由三方协商解决。

甲方:

代表人:

签订日期:

****年**月**日

乙方:武汉大学 代表人:

签订日期:

****年**月**日

丙方: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代表人:

签订日期:

****年**月**日

篇2:捐赠协议-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2006年12月12 日通过)

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秩序,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依据相关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教学管理条例。

一、日常教学管理

1、教学任务下达与落实

每学期学院依照教学计划下达下一学期教学任务,各教研室将教学任务的具体安排落实到教师,学院复审把关。如果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必须及时与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联系,在《课程安排表》确定前提出申请报告,并经教研室主任、学院主管教学负责人审批报教务部批准、备案。教师接到教学任务后,必须落实教材。教材的选用由教研室主任审核,报学院主管教学负责人批准和教务部审定。教材的征订由学院报学校教材供应部门统一进行。任课教师须在每学期开学第1周内向学院提交教学日历(一式三份),并于开课的第1周向学生公布。教学日历由主讲教师依照教学大纲,按照学校教学日历表的要求填写。

2、课程调整审批

为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学第1周不准调、停课。因特殊情况必须调、停课的,须提前提出申请,并经教研室、学院审批报教务部批准。其它时间需要调、停课的,须填写《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调、停课申请表》,并经教研室、学院审批。原则上,每位任课教师一学期调、停课次数不得超过3次。调、停课时间在1周之内的由教研室、学院审批报教务部审查备案,1周以上的经教研室、学院签署意见后报教务部部长或主管教学的校领导批准。

3、新开设课程审批

新开设课程必须填报《武汉大学新开设课程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材、参考书等)交学院审核,经教务部批准后方可列入教学计划。

4、同一门课程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统一填写教学日历,并统一教材、考试(查)命题和阅卷。

5、考试(查)环节规定

任课教师认真做好考试(查)命题和阅卷评分工作,具体规定参见《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考试(查)、试卷评阅及试卷档案管理规定》。考试(查)时间、地点应严格按学校下达的《期末考试安排表》进行,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调换。主、监考人应提前10分钟到达考场,做好开考前的准备工作,并如实填写《考场评 1 估记录表》。评卷结束后,主讲教师要认真填录《学生成绩登记表》(一式三份),签署教师姓名,连同学生答卷,考场评估记录表、课程小结,在考试(查)结束后1周内交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

6、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具有中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

每位指导教师一般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5名,特殊情况,经学院审批,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8名。

指导教师必须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并在指导教师签名处签名。指导教师必须审阅学生的开题报告,并签署审阅意见和姓名。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须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和检查,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纪录表》。

指导教师必须审阅学生毕业论文,在“成绩评定表”中指导教师评语栏写出对学生完成论文或设计的内容、能力作全面评价的评语,并按百分制给出分数;评阅教师评阅完学生毕业论文后在“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评语栏写出评语,并按百分制给出分数;答辩小组在答辩委员会评语栏写出具体详细的评语(不能仅用“答辩通过”做评语),并按百分制给出分数;答辩小组按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成绩、答辩小组成绩各部分所占比例规定给出总评成绩,记入“成绩评定表”的成绩评定栏中。答辩小组组长必须在“答辩记录”表签名处签名。

所有表格的“签名”、“审阅意见”、“评语”、“答辩记录”必须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老师填写,不得由学生代签、代写。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归档材料包括: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二、教师教学工作要求

1、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行为必须遵循《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2、教师应按照教学规律办事,力求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示教。

3、教师应服从学院和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安排,教师有责任承担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4、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原则上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在岗期间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生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专任教师原则上每学年必须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5、教师执教期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停课、缺课、调课、请人代课。

6、任课教师要承担完成相关课程的主讲、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及考试(查)任务。

7、有课间实验、实习环节的课程,任课教师须填写《课间实验总结分析表》。

8、任课教师要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得迟到、早退。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

9、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保障正常教学秩序。

10、所有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按各教学环节的要求履行职责,由于失职造成教学事故的,将追究事故责任。

三、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

1、坚持听课制度。每学期,院领导集体听课不少于1次,个人听课不少于3门次,系及教研室领导听课不少于2门次,教师听课不少于1门次,并认真填写《武汉大学干部教师听课记录表》,交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

2、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督导作用。督导组成员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参加试讲评议、参与指导教研室、课程小组的教研活动、协助学院进行各项教学检查(如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实习报告等)、参与学院各种教学活动等形式对学院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督导组每学期须向学院提交一份书面报告,对学院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

3、未取得岗前培训合格证书的教师,所任课程的实验内容较多,不能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的教师,教学效果差的教师不得担任主讲教师。没有硕士学位的中级职称教师以及没有博士学位的初级职称教师不得担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

4、坚持试讲制度。新到教师岗位的年青教师开课、教师首次任课或开设新课时,必须在开课前进行试讲。试讲活动,由督导组成员、教研室教师、院系领导参加,并填写《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试讲情况记载表》,交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对首次兼任本院本科生课程的院外教师,要求提供知识结构背景及任教经历的材料说明,并要求试讲。

5、根据学校教学检查工作的安排,每学期进行期中教学检查。同时检查教研室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6、教师学生座谈会制度化。每学期学院组织召开一次师生座谈会,听取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行二次或三次答辩制。对第一次答辩成绩优秀和排列倒数的合格或不合格的学生,学院集中组织进行二次或三次答辩。

四、教研室与课程小组

1、教研室须在开学前对每学期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落实好教师以及选用教 3 材的审批等。如因特殊原因需调换任课教师,必须提前提出申请,并办理更换任课教师手续。

2、教研室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执行。教研室学期工作计划应于每学期开学第2周提交学院。每学期末教研室进行教学工作总结,并在学期结束前将总结报告提交学院。

3、教研室负责组织、落实、配合学院完成相关的教学工作(如监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听课、试讲、各项教学检查等)。

4、教研室负责组建课程小组,确定课程小组负责人。

5、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或教学环节,必须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制订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由教研室(实验室)主任主持制定,报学院主管教学负责人审核批准。

6、积极开展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为内容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活动。每学期以教研室、实验室为单位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至少2次,同时填写《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活动记录表》,并交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教学研讨活动情况学期末统计公布。

7、以课程为单位设立课程小组,课程小组成员可跨教研室,一般由3名以上教师组成,实行课程小组组长负责制。

8、课程小组负责课程的基本建设,如教材、课件、教案、题库等建设。

9、课程小组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讨论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协助制订教学计划,统一考试(查)命题和阅卷。

10、课程小组组织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开展不少于3次教学经验交流,教学集中研讨等活动。填写《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活动记录表》,并交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

五、实验、实习教学管理规定

1、根据本科教学计划承担、落实本科实验、实习教学任务。在落实实验、实习教学任务过程中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范。

2、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应遵循实验、实习教学的规律,积极探索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习,力求取得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实验、实习指导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示教,严格遵守实验、实习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实验、实习时,要求关闭手机。

4、实验、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验、实习任务要求进行教学,要认真准备实验、实习教案,编写实验、实习指导书,做好每一次的实验、实习教学工作。

5、对首次担任实验、实习课程教学的教师应组织进行试讲,同时填写《武汉大 4 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试讲情况记载表》,交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要求教师亲自预做实验、实习,熟悉实验、实习全过程。

6、实验、实习指导教师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要熟悉基本课程理论与技术,也要熟悉实验、实习仪器设备,实验、实习手段的新发展,并运用于实验、实习教学。

7、以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指导,编写实验、实习教学大纲,规范实验、实习教学工作。实验、实习教学大纲应根据教学改革内容、知识更新以及技术发展及时加以修订和完善。

8、做好学生实验、实习情况记录,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认真批改实验、实习报告,严格按教学工作规范评定成绩。

实验、实习教学人员应认真、及时填报实验教学计划、工作记载表及其它统计分类工作表。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的2周内,向实验中心提交本次实验、实习的相关材料。上交材料一律为A4幅面编辑的电子文档或打印件,内容包括:1)实验、实习安排表;2)实验、实习指导书;3)实验、实习教案;4)实验、实习成绩单(加盖院教务章的复印件);5)实验、实习课程小结;6)实验、实习指导日志;7)实验、实习总结报告;8)已批改的学生实验、实习报告(学生实验、实习报告要求全批全改,以百分制评分,并有教师签名)。做好实验室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上报等工作,建立完整的工作档案和实践教学档案。

六、教学工作的奖惩

每学期末学院对教学的各项工作,如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情况、调、停课情况、教学效果情况、听课情况、试卷、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实验实习报告等检查情况、教学日历、学生成绩登记表、试卷档案、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等按时、完整提交情况、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教研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总结、统计公布,将这些教学工作完成情况及效果作为教师年终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并与年终分配、职称评定等相挂钩。

篇3:捐赠协议-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团队下设三个方向:海洋微波遥感、海洋光学遥感和海洋动力与遥感应用方向。张彪教授为海洋微波遥感方向学术带头人,海洋光学遥感方向学术带头人由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丘仲锋教授担任,海洋动力与遥感应用方向学术带头人由刘国强博士担任。团队研究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分明、分工明确,现有科研人员40多名,包含固定人员14人,以及博士后流动人员和研究生。固定人员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高级职称8人。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团队所需的支撑平台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依托2014年新获批的江苏省海洋渔业局海洋动力遥感与声学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海洋环境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平台,团队已经拥有可接收MODIS、NOAA、风云等卫星数据的地面接收处理系统,能够处理当前主流的各种卫星海洋遥感数据,并通过长期积累已经建立庞大的遥感资料数据库;通过布设高频地波雷达、X波段测波雷达以及波流仪、波浪浮标等现场探测设备,建立近海动力环境观测场,可以用作卫星动力遥感算法建立、验证和优化海洋数值模拟等研究;利用便携式光谱仪、剖面光谱仪、水体光谱吸收散射仪、后向散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搭建了海洋光学现场测量和实验室分析系统,实现了水体生物光学参数现场测量及实验室分析,可以用作卫星海洋光学遥感反演算法的建立和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研究。齐备的仪器设备、工作平台,为团队科研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及算法建立验证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团队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中国科学院科研重大装备研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50多项,在遥感海洋探测机理、算法建立与验证,以及遥感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如下突出进展。

1.建立了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机制及海浪反演方法。首次推导出线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传递函数和倾斜调制传递函数、修正了顺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谱与海浪谱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发展了顺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图像参数化联合反演海浪和风速算法和极化雷达测量海浪斜率谱的新方法。

2.建立了海气界面风速、热通量、气体交换速度等参数的遥感探测方法。提出利用合成孔径雷达资料反演飓风风速算法;建立了适用于台风双眼墙的径向风廓线模型,发展了台风强度(最大风速)和结构参数(最大风速半径)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反演海面风矢量的算法;发展了C波段海面风雨耦合散射微波模型,揭示了高海况强降雨环境海面微波散射机理;揭示了星载微波辐射计低频亮温对高风速的敏感特性,建立了基于小斜率近似和小扰动模型海面高风速反演模式,并用机载台风实验观测进行了有效验证,填补了传统业务化算法无法准确提供台风海面风场信息的空白。此外,团队提出一种利用卫星散射计获取海面波浪参数的方法,发展了一种散射计获取斯托克斯漂流方法,并建立了海气界面气体传输速度反演算法。

3.研制了一套X波段雷达测波系统和卫星海浪波谱仪仿真系统。发展了海浪有效波高和风速反演的新方法,建立了海浪谱与图像谱之间的新调制传递函数,特别地受到国家863计划“X波段雷达产品化技术研究”支持,相关技术成果已经转让给公司进行生产,并将产品用于我国沿海海洋观测。揭示了小入射角雷达后向散射与海面风、浪参数的关系;发展了波谱仪海浪仿真与反演方法,并建立了基于非高斯概率密度函数的几何光学模型,提高了风速反演精度。

4.发展了中国近海水体光学遥感区域化算法。发展了我国近海海区水体光谱模型;建立了区域化的海区色素反演模式,根据海区特点分别建立叶绿素a半分析算法、神经网络反演算法;发展了渤黄海水体吸收和后向散射系数、水体漫射衰减系数、水体浊度及水体颗粒物粒径等区域性算法,讨论了算法在中国近海的适用性,并得到渤黄海水体光学性质和水体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建立了一种利用遥感反射率提取悬浮物组分比率的方法,并分析不同悬浮颗粒物组成状况下水体生物光学参数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悬浮物遥感反演分段算法,用于黄河口及渤海区域悬浮物浓度反演,并分析出不同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及它们的融合应用。

5.建立了海洋溢油和赤潮遥感探测方法。揭示了海洋溢油区域内的微波散射机制,建立了全极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快速探测海洋溢油的新方法,提出了利用简缩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观测重构伪全极化雷达协方差矩阵的新理论,发展了简缩极化雷达有效探测海洋溢油和石油平台的方法。根据实验室培养和现场获取的重要赤潮藻种光谱特征,分析赤潮暴发前后水体光谱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发展了一种多波段MODIS卫星赤潮监测方法,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应用试验表明能较好地提取赤潮分布特征。

6.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图像与高分辨率海洋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第一次用遥感资料证实了次级中尺度的非线性埃克曼现象的存在。该现象对海气交换、营养盐的输送以及上层海洋动力过程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一方面加深了对海洋中次级中尺度运动的理解,另一方面结合海洋动力理论和数值模拟大大增加了卫星数据的应用范畴。

上述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文章100余篇,代表性科研成果发表分别发表于《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和《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等,团队成员为第一获奖人分别于2010年、2013年获得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二等奖,于2011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于2014年荣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此外,团队获批2013年江苏省双创团队,多年来培养了大批海洋专业人才,团队成立至今共培养了博士30名,硕士25名,毕业的学生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挪威等多个国家,工作于国家海洋部门、科研院所、高校、部队及企业等单位。

篇4:捐赠协议-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学员接收和优秀学员选拔办法

一、组织机构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成立“全国遥感与测绘科学暑期学校”选拔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相关领导及相关专家共不少于7人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具体落实暑期学校三级本科生学员的接收和优秀学员选拔工作。

二、学员接收选拔流程 2.1 基本条件

(一)申请资格

学习成绩优秀,并且对遥感与测绘科学具有浓厚兴趣的三年级本科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二)申请材料 1.申请表(附件1)

2.本科成绩单原件以及本科阶段前2年半总评成绩排名证明 3.推荐信1封(推荐人需具有高级职称)

4.其他证明材料(如已发表论文、证书、奖状复印件等)2.2 选拔方法

遴选工作遵从全面考查、综合评价、择优选拔的原则,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科研创新潜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核。在审核学员提交材料的基础上确定资格。2.3结果公示

经过工作小组讨论确定后,对学员名单在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三天。如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致电联系人。

三、优秀营员选拔流程 3.1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双一流大学、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优秀大三本科生,有望取得所在学校推免生资格的申请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

3、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3年(或前5学期)总评成绩(绩点)排名在该校本专业同年级前20%,或其他优秀论文或专利成果等欢迎申请全额奖学金(包括火车硬座和食宿等)。

4、通过英语四级;

5、在学期间有科技竞赛获奖、学术研究论文发表或其他突出表现者,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

6、未能达到以上申报条件的特别优秀者(如: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可提交证明其学术能力和科研潜质的申请材料。3.2面试安排

通过面试形式遴选优秀学员,工作小组对面试者进行面试,面试内容主要是考察综合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研究兴趣、外语能力、思维表达等)。

每位专家在综合考察面试者提供材料的基础上结合面试者回答问题进行独立打分,满分150分(其中综合素质测试100分,外语能力50分),面试者的成绩为选拔工作小组专家打分的算术平均分。3.3结果公示

工作小组对面试结果进行排序,推荐优秀学员名单,并在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五天。如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致电学院联系人。成为我院暑期学校的优秀学员,同时具备推免资格的同学,届时将优先预录取成为我院研究生。

四、其他

本办法未尽事宜,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负责解释。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联系人:毛长娟

咨询电话:(025)5823522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篇5:捐赠协议-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大学捐赠基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净捐赠额, 它来源于社会捐赠, 其中校友捐赠为主力;二是对基金本金的投资而得到增长值, 它是对大学捐赠基金的保值与增值。美国大学的卓越发展也得益于庞大与持续增长捐赠基金的保驾护航, 从美国大学捐赠基金市值排名可以看出, 位居前列的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常春藤名校。从图1-1可知, 2000年到2013年的连续14年, 哈佛大学都居于榜首, 耶鲁大学为第二。[1]

二、美国大学捐赠基金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整体来看, 美国大学捐赠基金信息公开的内容详实全面, 形式规范多样。就美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哈佛大学来讲, 在其官方网站首页上有专门的捐赠一栏, 它提供捐赠指南, 介绍捐赠途径和方法, 并介绍了对捐赠者的各种税收及相关优惠政策、相关的法律信息、捐赠管理的信息等, 同时, 提供Twitter、Facebook等在线即时通讯联系方式。哈佛管理公司还提供本校的经费年度报告、以及哈佛大学财务部提供的长达40多页的完整的年度财务报告。表2-1列出了哈佛大学捐赠基金信息公开的清单。[2]

事实上, 就大学捐赠基金而言, 捐赠款项和基金收益情况、捐赠基金的支出项目和款项去向是信息公开的核心, 而这些相应地在哈佛大学管理公司官网和年度财务报告中得到了全面和具体的体现。

(一) 哈佛大学管理公司信息

哈佛大学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哈佛大学捐赠基金的管理, 研究制定基金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策略。在其官网上, 公开了其组织架构信息、雇员信息、联系信息、服务宗旨和使命;在投资管理方面, 公布了其投资哲学、组合投资模型及策略、风险控制、投资回报。[3]在哈佛大学管理公司提供的年度捐赠基金报告中, 共分为四部分, 前言、历史回顾、当年的汇报讨论、展望未来, 重点报告投资收益, 比如债券、股票、通胀保值债券等收益以及绝对回报率, 还有国际比较以及年度比较, 有图有表, 如柱状图、折线图等等, 并且有首席执行官的亲笔签名。关键的图表信息会在网页上直接显示出来。[4]

(二) 年度财务报告信息

哈佛大学提供了最近10年的财务报告, 这些报告以PDF的形式呈现, 可以自由下载。在哈佛大学年度财务报告中, 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来自校长的致辞、年度财务概述、来自哈佛管理公司的报告、独立审计报告、财务报表。以2013年的哈佛财务报告为例来说明, 2013年哈佛捐赠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为11.3%, 捐赠额为327亿美元, 捐赠基金的收入在整个大学收入中占到36%, 主要支出项目为教师薪资和福利、学生的奖助学金、科研和学生活动项目。[5]另外根据美国国家税务局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 的要求, 哈佛大学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 还要向IRS提交990表。990表包括大学获得的税收优惠信息、捐赠名单 (附带捐赠金额、股票、债券等、捐赠方式) 、财务收支情况以及相关的捐赠活动信息。该表经审计认定后, 由首席执行官签字后提交美国国家税务局。[6]

三、美国大学捐赠基金信息公开的依据和限度

在美国, 大学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是享受免税待遇的。根据国内税法典 (Internal Revenue Code, IRC) 第501条, 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的大学以及慈善事业的组织可以构成免税要件。但是, 大学必须向联邦税务局提交年度报告, 必须填一系列的税表, 提供其财务信息、收支情况, 来说明组织的运营情况, 防止滥用免税资格。这促进了大学捐赠基金的信息公开, 每一分钱的使用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规定了美国高校财务会计报表的标准和要求以及会计核算方式, 在第117号准则《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 要求高校在披露信息时以高校为主体。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信息自由法案》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虽然是对联邦政府信息公开的约束, 但是它也同样适用于大学。除了在法律上约束大学捐赠基金的信息公开行为, 在行业自律方面, 美国的慈善募捐组织与联邦政府合作, 获取全美大学捐赠基金信息, 并以“公开度地图”的方式公布其信息公开透明的程度。[7]此外, 构建了信息公开的一系列指标, 比如基本信息、雇员信息、财务信息等等。然而, 信息公开并不意味着大学捐赠基金所有信息的公开, 或者说信息公开越彻底越好, 为此, 公开捐赠基金信息是有一定限度的。美国大学捐赠基金信息的公开享有一定的豁免权。

四、启示

我国大学捐赠也越来越多, 一些大学因此建立了自己的大学发展基金会, 接受社会、个人和国外机构等的捐赠。由于大学捐赠在我国还算是一个新生事物, 美国大学较为完备的捐赠经验和法律保障等值得借鉴。

(一) 捐赠信息公开要详实, 重点公开财务信息

我国大学捐赠信息公开还未走上成熟的轨道, 虽然一些大学的官网上也有相关栏目, 但与美国大学相比, 仍需对捐赠信息公开规范和透明。清华大学无论是从捐赠的数额上还是基金投资的收益上都走在全国大学的前列, 但是对比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官方主页可以看到,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网页虽然与哈佛大学有几番神似, 但还是显得有点单薄。清华大学在信息公开一栏中, 清华大学提供了2013年度的审计报告和2012年工作报告摘要, 工作报告全文在中国社会组织网的基金会子站上进行公示, 还有2011—2013年四年的年度捐赠名单以及6个受捐赠的学生项目。[8]但是, 它的财务信息并没有详尽公开, 就审计报告而言, 呈现给公众的只是一页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要求和两行审计意见, 同时还缺少捐赠意愿与使用用途一致性的对照公示。[9]

(二) 运用税收政策促进大学遵守相关法律

我国在大学信息公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等等都对大学捐赠基金的信息公开做出了规定。但是, 为何我国大学捐赠基金的信息公开不能兑现?除了捐赠文化、管理风格等因素的不同, 事实上, 还缺乏有力的强制措施。一方面, 需要对先后公布的有关捐赠法律进行一致性修正, 以免法律条款之间的打架, 让大学明确必须依据什么法律和以什么方式规范对捐赠信息公开。另一方面, 是要让大学知道, 捐赠信息不公开或者不透明的公开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三) 把握好信息公开的尺度

大学捐赠基金虽然来自捐赠人, 来自社会, 必须要对社会公众负责, 但是, 不能忽视一个组织在信息公开方面的豁免权, 大学捐赠基金在信息公开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尺度, 哪些信息能够公开以及公开的程度, 哪些信息是需要保护以及保护的理由应该向公众交代清楚。这里, 需要指出的是, 涉及国家安全、民族利益、以及捐赠人意愿、学生隐私等信息, 大学需谨慎对待, 而不能盲目迎合社会的要求, 而且我国有关的法律也应该在这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摘要:捐赠基金为美国大学的卓越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捐赠基金信息公开是接受社会监督, 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和获得公信力的必要前提。通过分析美国大学捐赠基金信息公开的内容、形式、依据和限度, 提出我国大学捐赠基金信息公开要详实、善于运用经济手段保障法律规范的遵守、以及注意信息公开的限度。

关键词:美国大学,捐赠基金,信息公开

注释

1[1]The Universit y of Cambridge Facts and Figures[EB/OL].http://www.nacubo.org/Research/NACUBOCommonfund Study_of_Endowments/Public_NCSE_Tables/Total_Market_Value_of_Endowments.html.

2[2]哈佛大学年度财政报告[EB/OL].http://fi nance.harvard.edu/annual-report.

3[3]哈佛大学管理公司[EB/OL].http://www.hmc.harvard.edu/.

4[4]哈佛大学管理公司年度捐赠报告[EB/OL].http://www.hmc.harvard.edu/investment-management/performance-history.html.

5[5]哈佛大学年度财政报告[EB/OL].http://fi nance.harvard.edu/annual-report.

6[6]美国国家税务局官网[EB/OL].http://www.irs.gov/.

7[7]基金透明度地图[EB/OL].http://www.glasspockets.org/philanthropy-in-focus/reporting-commitment-map.

8[8]中国社会组织网的基金会子站[EB/OL].http://jjh.chinanpo.gov.cn/index.html.

篇6:捐赠协议-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教师》:王教授您好, 2011年版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已于去年公布, 今年秋季, 全国初中生将陆续使用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新版地理教材, 在此, 期待您为大家谈一谈, 与实验稿相比, 修订的基本思路与改动的主要方面?

王民: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思路是保持原来课程标准基本设计的“几个不变”: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保持不变, 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保持不变, 内容标准呈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不变, 修订策略侧重于课标的时代性、准确性、可行性。

课程标准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对“前言”部分进行修改和调整:

“课程性质”重新进行改写, 对“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进行精简或归并。其中, 对课程性质的阐述中, 明确说明地理是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点的一门基础课程。

2. 对初中地理特点进行了完善:

实验版课标中指出, 初中地理具有区域性与综合性两个特点, 而这两个特点同时也是地理科学的特点。然而, 地理学科与地理科学不同, 它还兼有教育性等方面的特性, 所以2011年版课标中对地理课程特点的描述增加了思想性、实践性、生活性三个方面。

3. 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调整, 特别是目标中明确增

加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等意识养成的课程标准, 以促进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等意识。

4.对一些教师认为表述得不够清晰的课程内容标准加以修订, 对部分课程内容标准的文字表述以及行为动词的选用作必要修饰;适当补充和增加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和国家最新发展战略的新内容。

5.具体内容做了部分调整, 使思想理念更注重前瞻性、时代性;课程标准与活动建议更注重明确性与可操作性;实施建议方面更注重适用性、实用性。

总体来说, 前言部分与课程目标有所变化, 课程内容部分根据国家发展变化有所改动, 总量与实验版基本持平, 删减或调整了部分过难、过繁的课程内容标准, 算是降低了一些难度。

《中国教师》:王教授, 您前面提到了在课标修订时对“课程基本理念”进行精简或归并。研读新课标, 我发现这部分的“地理理念”由原来的6条变成了3条, 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比以前阐述更加简洁、明晰,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则强调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对于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动, 王教授能否给老师们作进一步的解释?

王民:总的来说, 地理课程理念基本思想没有太大变化, 形式更简洁一些。前两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地理素养”, 这个词在高中地理课标中有提到, 而在初中阶段提出“对生活有用”“对终身有用”的地理, 充分体现了“地理素养”培养的阶段性。

原来四条归到最后一条,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讲的是三件事, 一个是地理方法, 一个是技术手段, 一个是评价, 其中提到的课程资源、学习方式、评价部分归纳到课标后面实施建议中去了。我个人觉得这些变动就是根据需要进行了调整, 应该说现在的课标更加简明、清楚。

《中国教师》:为了使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落实2011年版地理课标的理念和目标, 您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王民: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对教师们谈这个问题, 义务教育地理新课标实施过程中, 我认为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

1.更好地理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

2011年版课标特别明确了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基础课程。”既然性质中明确提出地理课程是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点, 那么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应该体现出这种特点。以前的地理课程属于文科, 而实际上地理是兼有文科与理科的性质, 高中地理课标实验稿中早已明确这一观点, 而现在初中地理课标的标准版中也已经明确, 地理应该注重自然科学的性质。说得明确点,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就应该增加一些实验、观察等方法, 如果没有这些实际操作的方法就算不上是自然科学。

2.认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的几个特征

区域性、综合性是实验稿课标中已有的, 而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是本次修订稿中新增的。教师们既要了解课标的性质, 又要知道它的具体特征。这就要求教师们认真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区域性与综合性以外, 思想性是不是应该表现出来, 表现在哪一方面, 生活性怎么表现, 实践性又如何体现等问题。

3. 关注、理解初中地理整体课程的设计思路

初中地理是以区域地理为主的学科。在课程设置思路方面, 义务教育地理分为四大块: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教师们应该从整体上去把握课程设计的思想。比如, 在整个课程系统中, “地球与地图”部分是基础, “乡土地理”是联系实际, “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是主体。“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又分为两块:概况与认识区域, 这一点很多教师刚开始可能没有特别注意。“概况”主要是从自然地理要素方面去介绍的, 如气候、居民、位置、经济等方面。而“认识区域”部分, “中国地理”也是从区域开始讲起: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世界地理”部分, 主要是从区域层次方面去讲的: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 这一点是教师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即怎样从学习地理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4. 关注教材的变化

“世界地理”部分:原来实验稿中区域要求掌握5个地区, 即1个大洲、5个地区、5个国家, 而在2011年版课标中, 对区域的要求是从全世界选择至少1个大洲、4个地区、5个国家。但是大家得注意, 前面还有一句话, 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 应该说在区域数目上没有变化。同时, 各位教师应该关注中国这部分的变化:以前是选择5个不同分辨尺度的区域进行教学, 现在前面加了一句话——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 此外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5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一般我们将香港、澳门放在一起组织教学, 所以新课标中区域数目至少8个, 这对于地区的数目要求就等于增加了。教师应该关注这些变化。

5. 关注新的提法

2011年版课标中提出, 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这是实验版课标所没有的, 现在新课标中已明确提出来了。那么, 什么是地理视角?简单讲就是会使用地理知识解释问题, 会使用地理观点去分析问题, 强调要引导学生使用地理视角去关注环境。另外, “教学建议”中指出, 地理课程的实施, 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这也是一个新的提法与要求。

《中国教师》:对于接下来的课程实施, 您认为尚需解决哪些问题?

王民:我想说一些实际的问题。首先, 资源分配、使用的问题。

我在参加国培义务教育地理远程培训过程中, 发现教师们, 尤其是农村教师提出了教学实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其中资源使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 教师们对其理念已经理解得差不多了, 要很好地贯彻下去, 资源、条件成为重要的问题。农村教师们经常反映缺少必要的材料、挂图。在城市中, 教学资源丰富, 这个根本不是问题, 然而农村教师什么也没有, 一旦这些基本必需材料缺失的话, 教师就没法上课。因此, 怎样给教师们更多的可用的资源, 这是我们要考虑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次, 学科不受重视问题。

目前地理课程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 就是被认为是副科, 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师资成为一个显著问题, 很多地理教师不是本专业而是其他专业代课教师, 教师们教学活动进行得比较费劲。由于副科不考试, 很多课就被减掉了。主科、副科这样的划分可能是中国特有的一个产物, 其他国家没有这么明显, 可能在数学、语文等科目课时会多一些。不能以课时多少来划分主副科, 尤其是不能说课时少就被边缘化, 就干脆被轻视、忽视,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这也是教师们落实地理课标中最想解决的问题。在国培义务教育地理远程培训过程中, 这个也是广大教师反复提出的问题。

再次, 缺乏野外考察、观察等活动。

地理课程中如果没有野外的考察观察, 地理课程特点就体现不出来。现在由于过度强调安全因素, 这些活动基本全部被取消了, 如果没有实践性的特点, 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地理, 那么地理课程就失去了它的特性。

最后, 对学生的评价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应实事求是, 如果学生出错了, 应该告诉学生错在哪里。国培义务教育地理远程培训过程中, 教师也多次提出这个问题, 到底应该怎么评价?有的教师举例说, 现在课堂上问学生, 1+1=?学生回答:3, 教师回答:好, 如果是2就更好了。现在很多教师就是在用这种方式哄孩子, 这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任何效果。廉价的称赞, 没有什么意义, 尤其是错误的东西应该指出来。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 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评价目前我看来也是一个问题。

《中国教师》:王教授, 您刚刚提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要关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而在2011年版的课标的“评价建议”部分, 也提出“给学生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使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对于地理教育评价的实施, 您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王民:我觉得有这么几条应该注意:首先, 一定要知道评价是干什么的。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 评价要实事求是。学生的回答正确, 应肯定;回答有新意, 应赞扬;回答有问题, 应明确告诉学生, 同时告诉该怎么修改。一味的表扬没有意义, 廉价的称赞没有价值。再者, 到底什么评价方法好?我觉得这个没有一定的规定, 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好的, 这个得根据实际情况。评价方法是不是一定得要求很多种形式, 这个也得看各地各教师的实际情况。最后, 评价结果与过程缺一不可。过去我们过分强调评价的结果, 现在我们不能走到另外一个极端, 过分强调过程, 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中国教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正式颁布以后, 在各个版本教材修订过程中, 王教授, 您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王民:第一, 必须深入理解课标, 这肯定是最先要注意的。第二, 对教材的修订要选择最新的事实材料。地理内容是发展的、变化的, 比如工业、农业布局十多年前和现在不一样了,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前是商品粮基地, 现在产业早已发生转移, 所有教材修订应该赶上时代的进程。第三, 一定要给学生提供更清晰、更有说服力的图像, 这是地理的特点, 地理是看图说话的。第四, 各个版本修订过程中, 教材、图册包括学生用书, 挂图要配套。这些要形成配套的东西, 否则只有教材修改了, 其他材料没有跟进, 也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第五, 关于教参问题。我建议给教师一些更好的、更具体的、更容易操作的材料。比如目前我在中图版地理教参中, 有探究活动的设计材料, 就像是半成品, 就如同超市里卖的宫保鸡丁半成品, 鸡块、花生、辣椒等材料都为你准备妥当, 你回家后跟据自己的情况一加热就可以了, 教参也是如此, 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材料, 教师根据自己情况去加工操作, 变成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中国教师》:2011年版地理课标以“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出发, 删除或调整了部分过难、过繁的课程内容标准。对“活动建议”进行删减, 重新调整表述方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这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有什么变化呢?

王民:课标对“活动建议”进行了删减, 但要注意这不是纯粹的删减而是进行了归类:将一些具体的东西进行了归类。通过实践我们发现, 越具体的东西应用范围越小。不同学校实际情况不同, 因此我们将活动建议按照活动的基本方面进行了归类, 给广大教师一个方面性的指导, 具体如何操作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使得课程标准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师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 同时可能要需要教师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活动内容, 一定意义上讲, 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有所提高。

《中国教师》:在新课标的修订过程中, “乡土地理”部分相对改动较大一些, 新标准将原有8项精简为6 项, 并重新进行了表述和梳理, 对于这部分教学, 王教授对教师有什么建议?

王民:这次“乡土地理”修改后更加清晰, 学生学完这部分内容后, 有利于他们从地理学角度对家乡看得更清楚, 了解家乡的位置、未来的规划、将来的发展, 树立起建设家乡的志向。我觉得修改得很到位。对于这部分内容, 按照课标的要求, 乡土地理的教学与教材的编写是归到各省了, 我希望各位教师能把握以下几方面:

首先, 对于乡土地理的教学一定要落实。

其次, 乡土地理的教学情况各地区不尽相同, 有地方是以省为范畴, 有地方是以地区为范畴, 有地方是以县为范畴。什么是乡土地理, 一般的看法是到县一级行政区域。当然, 教学实际情况不一样, 学生所在省的地理也可以称为乡土地理, 但我建议学习本省地理的同时, 也让学生了解本县或本区的实际情况, 这样学生就会对乡土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再次, 乡土地理要安排一些野外观察与社会调查活动。课标中也要求至少要安排一次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 这个建议要切实落实, 如果对乡土没有切身体会与感受, 那么学生对乡土就没有什么深的概念, 也不会关心家乡, 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中国教师》:新课标中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观,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尊重个性, 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具挑战性。对于这一点王教授怎么看?

王民:课标中明确提出, 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 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 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提出的, 增强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 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 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中, 它是一个目标。我觉得如果要凸显以人为本, 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兴趣, 让学生意识到“不是家长要学、教师要学, 而是我要学”。

其次, 重点是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的培养。

再者,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部分怎样对待现实问题?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我觉得应该告诉学生现实, 告诉学生中国的国情与世界的形势。教师是要培养未来的建设者, 学生应该了解真实的情况, 才能有责任。如果天天将学生当小孩来哄, 他们也不会责任感。

比如, 什么是中国的地理国情?20世纪90年代初, 我参与教育部有关国情教学大纲的编制, 还有地理国情教育图册的编写, 那时对地理国情的表述总结为四点就是“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少, 地区差异大”。那么现在中国的地理国情是什么?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我们人地关系的真实情况, 特别是严酷的一面。2000年至2030年期间, 中国处于有史以来环境最狭窄通道, 这段时间人口将达到最多, 经济也在一直高速发展, 人口与经济都对环境造成压力, 使得环境处于最狭窄通道.学生应该知道这些, 环境的好坏是依靠每一个人, 我们强调以人为本, 那就应该让学生了解真实情况。

《中国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实2011年版地理新课标的宗旨与目标, 是广大初中地理教师接下去要努力和奋斗的, 对此, 您还有哪些建议和希望要寄语广大初中地理教师的?

王民:我想先谈谈教材的问题, 我给教师的建议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里要弄清楚几点:

第一,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它与课标的关系是, 教材是对课标的解释, 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一定要充分地使用教材。

第二, 教材就是一个学习资料。社会在变化, 知识也在变化, 而且各地各学校学生实际情况不同, 教师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可能还需要补充一部分内容。

第三, 教材是一个平台, 这个平台为教师们提供了有用的材料、设计、建议等, 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将地理课程的理念与目标转化为学生真实的成长。

第四, 所有的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不要迷信教材。如何利用它呢?教师应该本着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 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教材。

再谈谈教师态度的问题。这次课改宗旨很清晰, 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每个教师都需要好好反思, 你经过一段时间教学与研究后, 回头仔细想想, 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利。

有的教师会说, 我们不受重视, 大环境不允许我们做深一步研究。我的看法是, 受不受重视, 有外界因素的影响, 但也有你自身努力的因素, 给了你课时, 你在课堂上课, 就要充分发挥你的作用。我建议教师采取积极态度, 认真对待教学,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很重要的。

上一篇:雅思听力评分标准及官方考试注意事项11条讲解下一篇:杜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