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作用1500字论文

2024-04-17

法律的作用1500字论文(精选9篇)

篇1:法律的作用1500字论文

课程名称:法律讲堂2 班级:喝酒092班 学号:007 姓名:海之灵

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每个10分)①::康熙朝《南山集》案 ②:雍正朝投书谋反案 ③:晚清科场第一案 ④:晚清刺杀第一案 ⑤:百年文字狱之苏报案

2、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不少于1500字)(专题内容占20分,心得体会占30分)

答:晚清科举第一案又称戊午舞弊案,故事具体发生在咸丰八年,也就是公元1858年。按照传统,这一年柏葰作为主考官来主持,他的官已经很高了,刚好是那年的八月,按照传统的科举制度,八月份举行的应该是乡试,就相当与省级的大考考一样,考中了的就叫举人。八月初六这一天朝廷大员们聚集在北京的午门外等着咸丰皇帝的任命,圣旨下来后被任命的是柏葰主考官,他当时63岁,他以前叫松俊,是蒙古人,案发后才在俊字上加的草字头,按照古代历法,是被处过极刑的人犯,会被官方把名字改动一下。

柏葰当时是一品大官,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可见他的地位不一般,还有两个副考官,一个叫朱凤标,官职尚书,另一个叫程庭贵,他是当时中央的最高监察机构,督察院左副都御使,还兼带户部侍郎,为了避免以后有人托关系和走后门,被安排住进了贡院。是专门用来举行乡试会试的大院落,贡院的大门上写着两个金字,就是我们所说的龙门。

张榜之日,参加科举的士子争相观榜。他们发现,名单中有一个叫平龄的满洲人中了举人的第七名。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平龄是个戏子怎么可以中举。按照传统科举制度,一旦科举得中,中举之人都要被褒封三代,即追溯举人之上三代,给他们颁发一定的荣誉。这个制度又衍生出一个配套的制度,也就是在三代之内,不可以有所谓的贱籍,否则有辱国家的名器。

正当众士子议论纷纷之时,一位叫孟传金的御史给咸丰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御史是言官,有责任把官场和社会上对国家体制的种种非议有针对性地向皇帝汇报。科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人们又有如此多的议论,孟御史就尽言官之责,上奏说新任举人平龄身份有嫌疑,已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引得物议沸腾。而且经过他本人的一些了解,平龄的朱墨卷不符。

在阅卷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朱卷墨卷。平龄之所以受到指责,就是有人说他的墨卷和朱卷文字不符,人们怀疑朱墨卷中另有隐情。经过审查,专案组最后认定平龄的这两套卷子大有问题,问题出在错字太多。按照当时的科场条例,每一次、每一场考卷的错字太多,该考生将面临处罚,最严厉的处罚就是罚停几科,也就是几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即使已经考中了举人,若被发现错字太多,重则革去举人身份,轻则剥夺在正常年份参加更高一级考试的资格。照此看来,平龄面临的最重处罚也不过是被革去举人身份。但是在这个案件审理的过程当中,当官员对平龄的朱墨试卷进行复核时,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这次乡试共有近三百名士子高中举人,在这三百份中试举人的卷子当中,经过复核查出了五十本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试卷。这五十本试卷又被分成了两类,一类被认为是存在可议、核议问题的;另一类一共有十二本,问题比较严重,根据当时负责复核试卷的兵部尚书全庆奏折,这十二本试卷应是查议。查议比核议严重许多,要依法追究责任。至此,由平龄一案牵连出的科场舞弊越闹越大,使得参与这次科考的同考官,人人难免嫌疑。咸丰皇帝接到全庆上呈的核查结果后勃然大怒,对主考官、副主考官非常不满。他立刻颁布了一道谕旨,着重强调要对主考官柏葰给予一定的惩处。这个态度和平龄一案刚发生时,专门下一道谕旨来安慰柏葰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圣旨说,柏葰革职,听候传讯;而对两位副主考,朱凤标和程庭桂两个人,则明确规定,让他们暂行解任,听候查办。这个谕旨一出,柏葰身上因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一系列官职与头衔带来的耀眼光环,瞬间散去。柏葰就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臣极顶,跌入了政治生涯的谷底。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就清律的刑法做一个对比,清律的死刑一般分为两等,这就是斩刑和绞刑。按照中国传统的这种观念,斩刑是重于绞刑的,如果要是按照受刑人的痛苦程度,我们说刚好相反,其实斩刑的痛苦往往还要轻于绞刑。绞刑并不是我们今天人们所认识的那种像上吊一样的刑法,古时候的绞刑他是把人跪在绑缚在一个柱子上,然后在他脖子上套上一个绳套,在绳套的两端分别有两个短棍,由这个刽子手把这头的短棍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就类似于你拧毛巾的那个道理,这样把这个受刑人活活绞死,这是很痛苦的。但是在观念上,中国古人有这样一种观念,这就是死也要求得一个全尸,认为这个人被处死之后,身首异处这无论是对死者还是对他那些仍然健在的家人,都非常的不吉利,所以在观念上人们认为,斩刑重于绞刑。这也告诉我们在评价一个古代刑罚是否是酷刑的时候,不能不关注到当时人们的那样一种世俗的观念。按照这样的一种划分,我们说考虑到柏葰在这样一个舞弊案当中所处的角色,和他的这种身份,完全可以既满足皇帝从重惩处舞弊这样一个政治主张,又更加与法律相吻合,而对他处以绞刑,而且完全不必把柏葰押赴菜市口行刑,所以从这样一些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认定,柏葰被处死,如果说并没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但是柏葰被用斩刑押赴菜市口处死,却应该说还是重了一点。实际上我们已经了解到,审理此案的四位大臣和亲王并不包括肃顺,所以柏葰被杀,跟这些朝廷的政争有关,但是跟肃顺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一直到了同治的元年,我们说这一场戊午科场舞弊案,才算最终盖棺论定了,这样一个清末以来所发生的案件,它对后来的影响应该说是十分深远的,无论是从科场舞弊的背景,还是从当时清律的适用,还是对这些涉案官员的连带处罚,许多都值得我们今人来思考。当代社会里,也必然不会少有这种舞弊的案件,但是应该还有好多没有被发现而已。这个故事教育我们,法律就是为了公平,不管你的官位有多大,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大,做好事你就是人们心中的神,做坏事你就会被终生流放,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至理名言希望大家永远牢记于心!

篇2:试论法律的作用

方孔老师在其著作的引子中出了一个字谜“what is specially made for people to break?”引出了一个观点:法律是用来打破的, 法律的用处只能体现在被违反上, 从来不被违反的法律是无用的、废物的法律, 也就不能成其为法律。制定法律不是为了让人们遵守, 而是为了让人们违反。

按照老师的观点, 当法律没有被违反时就是无用的法律, 这一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正如老师所说, 有一些犯罪在现今社会已经几乎不可能发生, 所有没有规定的必要。但是老师又说到制定法律不是为了让人们遵守而是为了让人们违反, 这样似乎就得出一个结论, 立法者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尽可能使人们去违反, 这样不是与降低犯罪率的初衷相违背?实际上, 学生认为, 对我们对绝大部分普通公民而言, 每天正常的日常行为, 并不会去违反法律, 但是法律没有被违反时, 不能说法律没有发挥作用, 正是因为法律规定的明确性具有指引、预测作用, 才使我们知道自己行为的界限。在逻辑关系上, 我赞同法律源于自由。人生而自由, 人为了自由, 才会制定法律。这是因为每个人若无所顾忌的自由行为可能会干扰他人的自由, 所以为了让每个个体的自由不互相干扰, 而由法律来设定确定的行为的界限, 使我们的行为具有可预测性, 从而充分享有自己的自由而不干涉他人的自由, 所以, 在逻辑上, 应当是先有不正义的行为, 这种行为, 往往是妨碍到他人自由的行为, 然后有法律来确定这种行为的违法性。

二、法律的作用

(一) 相关概念的明晰

要探讨法律的作用, 首先要理清什么是法?让我们来看马克思是如何理解法律的。马克思说:“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 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 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 相反, 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人类总期望社会能持久地处于良性发展状况, 法律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 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则是法通过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影响, 使法同外部世界亦即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所发生的关系。法的作用不是天然的, 而是被创设亦即被赋予和设定的, 是外力即国家政权、法的创制者和一定的时空条件对法所赋予、设定或要求的, 用来影响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的力量。

法律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惩罚性, 另一种是保护性。惩罚违法行为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保护人民的自由权利又必须惩罚侵犯他人的自由民主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在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中, 由于法治意识、民主意识的淡薄, 人们常常强调法律的惩罚性功能, 忽视了法律的保护性功能。而二者的正确关系是:惩罚是手段, 保护为目的。在我国, 法律之所以惩罚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自由以及社会公共秩序。我国实行的全民普法活动, 一方面是为了给人民群众的行为指明方向, 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 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 是为了在违法或犯罪行为发生后, 追究违法者责任, 使受侵害者的自由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三、法与自由的关系

古罗马的西塞罗曾说过:为了得到自由, 我们才是法律的臣仆。17世纪英国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洛克指出, “自由固然要受法律的约束, 但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 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他说, “法律按其真正的含义而言, 与其说是限制还不如说是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来追求他的正当利益, 它并不在受这种法律约束的人们的一般福利范围之外作出规定。”洛克指出法律以自由为目的旨在保护和扩大自由, 这一论述揭示了自由对法律的意义。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罗伯斯比尔对此问题作了更为全面的阐述, 他指出, “法律……必须反映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是自由表达符合民族权利和利益的共同意志, 以保护和实现公民的人权、幸福和安宁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一切自由的国家里, 法律应当特别保护社会自由和个人自由, 使之不受当权者滥用权力的侵犯”。可见, 在一定程度上, 对自由的追求会使人们制定更好的法律。人类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不但推动着法律变革, 而且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看成是“真正的社会联系”, 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人的真正共同体”。同时, 全体的人又总是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阶层和阶级, 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段。在社会中, 人是以个体或者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方式存在的。由于个体或群体的自主性, 决定了个体或群体都有满足自己的利益目标、价值追求和实现自我需要等自由。因此, 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 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和主张。他们在各自谋求各自的利益和自由时, 出于自我意识和自利本能, 倾向于向外无限扩大, 极易发展成为一种无端对抗自然规律、忽视他人自由、离散社会关系的破环因素, 表现在生产、生活、交往过程中, 彼此会直接或间接的发生矛盾、冲突, 严重时甚至互相侵犯。[5]基于自由的这一特性, 同时为防止或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 就必须通过法律对某些行为予以限制或取缔, 对自由的侵犯者及侵犯自由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罚, 从而用法律来保障自由。所以, 法的产生是为了界定自由的界限, 法的作用是为了保障自由, 法的本质就是自由。

摘要:自由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具有的神圣权利。通过对此问题的探讨, 旨在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进而说明法的本质是自由, 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保障自由, 降低违法行为发生率, 而不是让人们去违反。

关键词:法律,自由,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孔著:《实在法原理》第8页。

[2]参见洛克著:《政府论》 (下篇) , 第35-36页。

[3]罗伯斯比尔著:《革命法制和审判》, 第13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第71-72页。

篇3:法律的作用1500字论文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形成。与此同时,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提高,法治社会越来越贴切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伴随其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企业承担的法律风险也大大增强。因此,企业的法律顾问在企业的法律风险中必然承担着重要的防范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法律顾问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企业法律风险、以及法律顾问在企业法律风险中的职能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法律顾问 法律风险 防范作用

企业的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据着主导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加强法制建设、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进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经济效益的实体存在与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要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然而,企业的法律顾问在企业的法律风险中具有一定的效用,其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可取代。以下,笔者针对企业的法律风险、以及法律顾问在企业法律风险中的职能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最后,详细分析了法律顾问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作用。

一、浅谈企业法律风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认可。因此,企业无可避免的要承担一定程度的法律风险。这里所说的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当今发展的一段时间内、以及企业未来空间的实际发展结果,因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我们称之为企业的法律风险。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利润往往和企业法律风险同时存在、且同时发展。因此,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企业的利润和企业的法律风险一直是企业领导、以及众多企业家们一直关注的两项大问题。企业领导不单要把企业的经济利润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同时也要注重企业法律风险的存在,只有将企业的利润与企业法律风险二者互相兼顾,才能获得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获得持久的经济利润。其中,商业风险多数以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而存在,我们可以说,企业的商业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企业的法律风险。以此来看,企业法律风险的普遍性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且危险性极高,可想而知,该风险对企业的伤害必然让企业难以承受。

二、法律顾问在企业法律风险中的职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并逐渐成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企业法律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因此,企业必然在高效的经济发展中承担较大程度的法律风险。然而,企业法律顾问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具有着多种不同的职能,防范着企业法律风险的发生。

企业法律顾问主要具有熟悉和了解企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等,对企业领导提出的法律质疑能够做出确切的法律解释,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准确的法律依据。包括企业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及起草相关法律文件的同时,法律顾问要对其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工作,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性。为企业合法经营、获取合理的经济利润提供法务支持和保障。并对企业当前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掌握和分析,不断通过企业重大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领导的决策意图进行准确的了解分析,为企业在经营决策的制定方面提供严谨的法律参考,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进而,将企业的法律风险降到最低。

三、法律顾问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作用

1、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法律顾问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并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发展的重大决策制定,对企业中的不良决策意见、建议等,直接进行准确的指出与改正。并对企业相关规定制度的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文件的起草方面,以其企业“监护人”的身份存在其中,确保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合法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中起着一定的直接作用,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2、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以及企业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之前,法律顾问对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逐步查寻、准确找出,尽最大努力将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控制在企业经济效益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尽量避免纠纷的进一步恶化,将企业的法律风险降到最低。企业法律顾问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扮演着“守护者”乃至“守护神”的传奇角色,对企业的法律风险具有一定的规避和威慑的作用,以此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

我司为国家I级道路运输客运企业,长期以来的劳动用工均为松散型,即:由各单车承包者自己聘用或解除驾驶员,工资、福利等报酬由各单车承包者支付,如发生工资、福利纠纷,都由他们自己处理。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者享有的权利、义务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此,当时作为企业法律顾问的我,及时地向公司法定代表人提出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的《法律意见书》,并附上“劳动合同书”范本。这一意见得到采纳并推广,有效地避免了劳动用工的法律风险,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加强了企业员工的法律培训,形成了企业集体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

法律顾问以其独特的身份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其自身具有的严谨性、准确性、客观性、强制性等特点,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因此,企业法律顾问无形之中加强了企业员工的法律培训工作,使得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由最初对企业法律风险意识的空白,提升到了自觉增强法制观念、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意识层面。在企业内部形成了统一的防范法律风险意识,促进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增强了法律顾问在防范企业法律风险过程中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围绕法律顾问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中的作用为核心,对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以及法律顾问在企业法律风险中的职能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最终对法律顾问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分析。在整篇文章的具体分析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仍需要加强不断的努力学习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林.论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完善.西南大学.2012.

篇4:简析法律的道德理念作用

关键词:法律,法律化,道德法律化,道德理念

一、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

在法律未成形之前, 规范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社会道德, 法律出现后, 两者共同成为调节人类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 在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功能上, 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民主社会, 法律与道德在调节社会矛盾、维持国家长治久安上更是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 法律中关于道德的规定, 从汉代开始就有文载记录, 如最早的文献资料《春秋》一书中, “微言大义”就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长期被看作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我国古代很多司法官员在决狱时实行的是“原心定罪”原则, 儒家思想在古代长期处于统治地位, 古代的司法审判制度肯定也会受其影响。例如在判断犯罪人的主观动机时, 如果其犯罪动机符合儒家的“忠”、“孝”精神, 即使其行为构成社会危害, 也可以使用行政权力给予减轻处罚甚至完全赦免。反之, 如果犯罪人的主观动机严重违背了儒家所倡导的精神, 即便是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法官可以认定犯罪给予严惩。

与此同时, 古代西方的思想家对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就认为, 法律作为一种公共的行为规范就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则, 法律在人类社会中代表着公道和正义, 社会中人的行为在不受自我约束时, 就需要靠这种外行为规则来调整约束, 以维持法律的正义和社会的公道。西方当代法学家凯尔森则认为人是一个整体, 作为规范人的行为的准则, 法律和道德也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并不能从根本上完全被区分开。

道德与法律都关乎人性, 道德是人性在法的精神中的体现, 在漫长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成为永恒话题。法律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调整的, 而道德对法的渗透使得法得以永恒化。自然法告诉我们, 法律中包含着道德价值。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可以把道德与法律看成一枚硬币的两面, 只有承认二者同时存在才是真实的, 道德与法律缺少任何一方面, 都同样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二、道德理念法律化的体现

(一) 道德理念法律化的界定

对于道德法律化的基本界定, 法理学界一直没有统一认识, 理论界百家争鸣, 各说各话, 甚至对道德法律化的合理性也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对于道德法律化的认识, 我们究竟应该把它看作是道德的简单法律过渡, 还是把它看作是对于道德存在价值的否定呢?道德法律化在处理具体的社会关系能否达到其所标榜的那样?关于这些疑问, 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 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得出以下结论:道德法律化是道德发展的一种潜在修复机制, 是有限道德的法律转化, 通过外部强力控制以修复有限道德失范所造成的价值观损失。

(二) 道德理念法律化的体现

在立法环节, 可以根据一些示范性的道德理念制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 即通过法律规范直接反映特定的道德规范。举例来说, 我国为净化官场和社会风气, 进一步预防和反腐败, 制定出台了《反腐败法》, 将道德层面具备高示范性误导的内容纳入法制化轨道。最近的雷政富案件的网络媒体曝光, 传统媒体跟进, 舆论施加压力, 纪检部门介入, 腐败官员落马, 腐败官员落马可以大快人心, 使社会不良风气得到进一步遏制。

三、道德理念对立法层面的作用

立法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和权益的配置过程, 可以说, 道德的立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源泉, 它要求无论是立法的目的还是立法的结果, 均要以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 以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和民主制度为价值取向。即法律一定要以一般人所能达到的道德水平为标准, 否则法律便难以实施。也就是说, 法律所内秉的道德理念不能过高, 通过法的意识形态功能对人们的道德观念施以影响。

一是通过法律化的手段来明确边缘性的道德理念与法律之间的分歧。边缘化道德理念法律化, 就是把道德与法律相冲突的地方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 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法制化建设的步伐, 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增添动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促进行政道德建设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宏观上看, 对行政道德与法律间的关系的区分以及进一步发挥两者在实际中的互补作用至关重要。

二是法律道德理念对立法的渗透作用。道德原则渗入法律, 形成法律的内在道德。一项法律的出台, 在立法环节应该坚持正义观念、公共利益和其它道德基本原则, 吸取道德理念中的公平正义原则, 既要对社会倡导的主体道德行为、现阶段容许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罚的非道德行为做分层次规定, 也要对非规范行为设定惩罚性措施, 并且明确贯彻执行该项法律的执法机构。

三是法律在培养人们的德性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理念默认为道德规范后, 立法规定准用性道德规范, 使其成为国家立法的补充。如新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在具体法律制度规定中, 又进一步落实了总则的精神。如新婚姻法第32条明确将“包二奶”行为作为配偶一方诉请离婚的法定理由;再如新婚姻法第46条明确规定“包二奶”者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四是在法律的价值追求上道德理念体现正义, 公平, 自由的观念。法律体现一定的道德性, 但法律不能成为道德的附庸, 从属于道德, 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因此, 法律调整的是人们生活规范的最低限, 不宜过于细化;如, 将“包二奶”问题用详尽的法律条文固定下来也是不现实的。新婚姻法规定了重婚可以自诉, 可以公诉, 使得涉嫌构成重婚的“包二奶”问题的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请求立案侦查, 避免受害人个人查证困难而使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

四、结语

社会是一个系统, 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任何一个部分都无法单独实现自身的功能, 都需要其他部分的支持。人为制定的法律和社会自发形成的道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将道德理念与法律规范进一步结合更有助于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2011.

[2]韩大元, 王贵松.中国宪法文本中“法律”的涵义[J].法学, 2005, (02) :42-53.

篇5:强化企业法律顾问的作用

企业法律顾问是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和企业领导人依法经营决策在法律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其基本任务和职责是:协助企业领导人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参与起草、审核企业重要的规章制度,参与或组织执法检查,处理企业执法中的问题;管理企业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负责企业合同合法性的审查;参与企业的一系列重要经济活动。法律事务的职责,可以归纳为20个字,即"决策服务、合同管理、预防纠纷、代理诉讼、非讼事务",也比较确切。

为使企业法律顾问正确有效地履行职责,必须明确其权利和义务。企业法律顾问的权利主要有:参加或列席企业厂长(经理)办公会、董事会以及其它经营决策会议,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向有关部门直接报告;根据工作需要查阅本企业有关文件、资料和财务报表、统计报表等;办理企业法律事务时,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情况,收集证据;在所审核的合同、拟定的法律文书和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上有签字权;法律、法规和企业领导人赋予的其它权利。其义务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忠于职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对所提出的法律意见、起草的法律文书以及办理的其它法律事务的合法性负责;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

从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适应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出发,我认为当前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如何改进和加强值得探讨。

1.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由人事部、国家经贸委、司法部通过考试确认,注册登记也有培训,这很好,但人员管理仅属企业,管理力度、执法力度不够。建议由企业和地方司法部门实行双重管理,人事档案可以象律师那样,直接由司法部门管理;也可以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实行双重管理,适当增强管理和执法力度。因为企业法律事务多数发生于单位所在地,从有利于考核监督、协调管理出发,执业培训、注册登记应以单位所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为好。

2.大部分企业给予企业法律顾问的待遇偏低,多数视为一般干部,对其重视和发挥作用不够。从有利于企业法律顾问行使职权出发,企业法律顾问行政待遇应等同于企业中层干部,职称待遇应等同于中级职称,不必再评聘其它专业技术职务。总法律顾问行政待遇应等同于企业领导副职,至少应按副总师级管理,职称待遇应视为高工。

3.应加强对企业法律顾问政策素质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宽,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企业选聘法律顾问时,应该注重政治素质,不能光看资格和能力。要按政工干部的标准来要求企业法律顾问,加强政治理论和政策的培训。要鼓励企业法律顾问广泛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学习多项法律知识,面向世界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学习国际通用法律知识,这样才能为企业学法、用法、执法、护法和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发挥更充分的作用。■

篇6:试论法律理念的发展及作用

理念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 本意是指见得到的东西, 也可谓之为“形象”。在西方较早地意识到对理念的探究的是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认为理念不应该含有太多的感情色彩, 理念所反映的应该是理智的东西, 应该是经过人的大脑抽象理解过的东西。柏拉图还对理念作了一个等级划分, 第一类是道德伦理价值和审美领域的理念, 如善, 正义, 公正;第二类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种, 如部分和整体;第三类是数学的理念, 如三角形, 图;第四类是自然物, 如水和土等;第五类是人造物, 人工制品, 如桌椅等。①在柏拉图的理念理论中, 善是理念世界的顶峰, 是最高的本体, 认识只是对理念的一种回忆。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整体上继承了他的老师关于理念的学说, 认为客观的理念并不是与事物相分离的, 它以客观的事物为载体, 存在于事物之中。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阿圭那对理念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 他认为理念有三种形式的存在, 第一种是存在于事物之前, 作为神心中创造世界的蓝图;第二种是存在于事物之中, 作为事物的本质;第三种是作为人心中的概念, 也就是指人主观方面的思想。在阿圭那的理论中, 第二种理念形式的存在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较为接近。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再到阿圭那的理念理论, 我们可将其视为理念在中世纪以前的哲学认识的发展水平。

到了十八十九世纪, 欧洲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 特别是以一大批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大师为代表, 对理念的内涵作了一个全新的定义。在康德看来, 理念是理性所产生的概念, 是理性应该追求的东西, 便却是永远都不能实现的理想, 是不能达到的彼岸世界的自在之物。

二、法律理念的发展

理念虽然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在历史上得到了众多大师的理论阐释, 但是理念在法律中的作用却并没有像理念本身的研究那么早和深入。但是既然理念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所抽象出来的产物, 理念本身对作为社会科学的法学必然有着积极的反作用。而直到康德时代, 欧洲的古典哲学大师们才开始对理念在法学中的作用地位作了初步探索。康德曾在他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中对柏拉图的“理念”进行过详细的评析, 曾专门论述过理念对制定法律的作用。但真正提出法律理念的并不是康德, 而是黑格尔, 他给法律理念下了简短的定义:“法的理念, 即法。步的界定, 但是他并没有严格区分法律理念与法律概念的不同。后来在德国新康德主义法学家鲁道夫施塔姆勒研究下对法律理念与法律概念作了区分, 并认为所谓的法律理念是正义的实现。随后, 奥地利法学家菲德罗斯将法律理念的分析引入到国际法领域, 并认为“我们的社会天性把我们导向着的这个目的, 人们称为法律的理念。”他还对黑格尔的的全部法哲学基础进行了深度的剖析, 指出“黑格尔全部法哲学的根本缺点正是在于它忽视了法律的理念和实定法之间的不可避免的不一致, 因而认为具体的社会就是‘道德的理念的现实’”。②菲德罗期对法律理念的理解和阐述主要是从国际法的角度进行的, 但他也没有对法律理念作一个充分完整的定义。到了20世纪, 随着法学的发展, 法律理念的研究更加深入, 英国法学家罗伊德1964年所出版的著作《法律的理念》“告诉人们如何来运用缜密的思想, 分析法律的理念, 达到至美至善之境。”③可见罗伊德更多的是从法律理念的作用角度对法律理念进行分析研究。

在我国, 对法律理念的研究尚不够充分, 且研究法律理念的学者也为数不多。但在我国一些学者的努力下, 对法律理念的研究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台湾著名民法学家史尚宽先生就认为“法律制定及运用之最高原理, 谓之法律之理念”, 并对法律概念与法律理念的界限作了区分, 指出“法律之概念, 谓‘法律为何者’, 法律之理念, 谓‘法律应如何’。而法律理念与法律目的的区别则在于‘法律之理念, 为法律的目的及手段之指导原则”。此外, 史尚宽先生还对法律理念与法律理想作为了区别, 认为“理念与理想不同。理念为原则, 理想为状态。理念为根本原则, 为一内容无色透明的不变之原则, 基于理念作成理想状态, 具体的实现观念之状态为理想。”④最后史尚宽先生得出结论, 认为“幸福”、“博爱”、“自由”等均动摇不定且带有感性色彩, “不得为法律之理念”, 只有‘正义’为法之真理念。在大陆则有一法学工作者从本体论、知识论角度对理念进行简略清理后认为“法理念既是具体法形态的内在, 同时也是法之本体的存在有。差不多可以说, 实在法、理性法、自然法都有自己的法理念或内存精神, 然亦有交叉或综合的法形态的理念精神。”但该学者的观点受到了其他学者的批判, 认为其观点有混淆概念的嫌疑, 被认为是其观点基本上在是与法观念或法精神含义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使用, 本身并不是明确的法理念的界定。通过以上法律理念发展的轨迹和发展状况, 我们可以看到, 对法律理念的认识和把握, 一定不能脱离对法律的本质, 动作规律及根本原则的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地说, 法律理念是指人们对法律体系、法律现象、法律原则、法律文化、法律信仰与信念、法律实践等的价值取向的宏观性、整体性反思所构建的理论框架。

作为其视域的对象、概念和方法, 不是表层的、单向的、孤立的、而是本质的、立体的、普遍的。

三、中国传统的法律理念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最为悠久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文明不间断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 从夏朝建立时起, 中华文明就开始了真正的整合与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法律理念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法律理念。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一) “天人合一”的法律理念

夏商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 社会发展极度落后, 对社会的认识水平极低, 人们对自然界主宰力量的畏惧与崇拜的同时, 并没有一种科学理性的认识, 而在东方的土地上又没有产生类似西方崇拜上帝的基督教那样的宗教信仰, 于是乎古老的中华民族将这一切的发生的变化统统归因于“天”, 不仅自然界的神奇力量来源于“天”, 国家的出现及社会的发展也都是“天”的旨意, 而人们这种朴素的观念正好契合了统治者为其统治披上合法外衣的胃口, 于是该理念在夏商时期几乎成为了中国主流的思想。统治者自称天子, 其统治被称为“替天行事”, 其所作所为均为“天意”。

(二) 出礼入刑, 礼法治国的法律理念

随着夏商王朝的相继覆灭, 周王朝的建立者和后续的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对国家统治的崩溃不能仅以“天命”及”“天意”来解释, 国家的动乱及社会秩序的瓦解才是其根本, 而究其本源, 则是缺乏一种能长久维持国家及社会秩序的“内在精神及制度”。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和先贤们的指导, 周朝统治者认识到通过“礼”这种制度来建构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再到百姓日常生活层面的秩序极其重要且非常有效, 并通过刑罚的制裁措施来保证其制度的长久和有效的贯彻。

(三) 民刑不分, 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理念

从商周时期开始一直到封建王朝后期的晚清, 我国在法律的体例上都采用民刑合一的法典体例, 不仅民刑不分, 且在调整民事关系方面亦存在运用刑事手段调整的倾向, 一方面是因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无现代民法所倡导的权利观念, 另一方面封建王朝本身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也不可能真正产生所谓的“平等”、“自由”、“民主”等现在法律理念。

以上几点仅是对中国古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法律理念的概括, 但从这几点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的法律理念有着极为浓重的“东方色彩”, 一方面体现着“天意”, 一方面法律内容与儒家思想高度融合, 可能说中国古代的法律基本上就是中国古代的道德要求, 另外, 中国古代的法律理念无真正的法律分类和程序观念, 法律的制定与编撰呈现出高度融合的特点, 既包括民事刑事行政法律等方面内容的融合, 又包括实体与程序的整合。体现出浓浓的“中华法系”特点。从现代法律的视角来看中国古代的法律理念, 虽然民刑不分, 重实体轻程序及礼法结合, 重典治国等理念与现代法律人权保障、公权力限制、权利本位等观念不相一致, 但中华法系中体现出的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亲亲相隐”“少诉讼, 多调解”等体现出的和谐思想则是与现代法律要求是相一致。一味盲目地排斥我国的法律传统不仅对于我国建立自己的现代法律体系无益, 也不利于对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

四、法律理念的作用

法律理念是高于法律具体内容的理性认识状态, 法律理念是法律得以建构的前提,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法律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内容。史尚宽先生说过:“依法之理念以指导立法及法之运用。故法之理念, 不独为立法原理, 而亦为法的解释之指导原理。立法不依法之理念, 则为恶法, 窒碍难行。解释法律不依此为指导原则, 则为死法, 无以适应社会之进展。”可见法律理念的重要性, 具体地说, 法律理念的功能及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中介联结功能, 法律理念将立法动机通过具体的立法创制工作而得以具象化为具体的法律。法律理念从根本上说是来源于现实世界的, 但法律理念的意义并不是其认知形态的简单存在, 而是其外化为法律后所体现在具体法律中的思想。立法者通常运用法律理念对调整社会关系的的法律模式进行评判和优化选择, 使之客体化、定型化和制度化。从中可以看出, 法律理念在其中起到了一个联结社会立法需求与具体法律制度的作用。

第二, 对具体法律运作的指引和预测功能, 法律不是完美无暇的, 法律制度本身和现实中的矛盾总会出现脱节甚至矛盾的地方, 但法治社会本身又要求我们必须依法治国。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时, 要保证法律制度的有效执行与实施, 必须发挥出法律理念所特有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对具体的法律行为进行分析论证和选择, 确定最终的和最为合理的实施方案。能不能驾驭住法律以及有效的掌控法律最为关键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有着良好的法律理念及能否发挥法律理念的作用, 而不仅仅是“就法论法, 就事论事”。

第三, 推动法治文明进步的功能,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古老文明史的国家, 但是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契合现代法治精神的法律理念, 由于古代“泛刑主义”在法律及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人们畏法厌法的心理根深蒂固, 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而法律理念在社会中的普遍推广, 不仅有利于人们树立权利意识, 民主自由意识, 更为法律在社会中的有效实施清除了文化心理上的障碍。

上个世纪末, 我国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进入二十一世纪, 我国又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可见我国对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法律理念的层面, 虽然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上文所说的法律理念, 但是其实质是一样的, 其发挥的作用的也是一样的, 都将推动我国法律的实施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双元.法律理念及其现代化取向[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1) .

[2]李双元.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J].法学研究, 1996.

篇7:浅谈《法律常识》中案例的作用

一、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搜集与教学有关的案例

在教学中,我首先根据教学目的搜集和整理与教学有关的案例。搜集和整理的案例一定要尽可能地蕴涵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不要凡是案例都无选择地照搬,而不管它是否与本堂课的内容有关。在教学中要真正使学生在听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选择的案例一定要真实,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防微杜渐,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操作的:首先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材料,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法律与其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兴趣。其次,注意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第三,提出具有普遍性、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实践,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些学生还通过發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事情来告诉大家如何知法、守法、懂法、护法,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自觉性。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就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譬如,我在讲第一课第一节中的“什么是法律”这个概念时,因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我在教学中就特别注意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事例人手,讲了这样一个案例:青海省某地四年级学生xx因一次考试成绩没有每科达到90分,竟被母亲活活打死。同学们听完这个案例后,个个义愤填膺,一方面大家为xx这样一个花样年华的少女的忍气吞声而感到悲哀,而另一方面又纷纷谴责女孩母亲惨无人道的行径。从母亲打死孩子这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人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了教学内容的基本点,懂得了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行为规则——法律。

二、教师要调动学生搜集与讨论各种不同的案例

组织学生搜集和讨论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案例,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理解现实,增强使命感,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案例的搜集与讨论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分小组讨论案例,也可集体讨论案例。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环境和家庭,对学生们所提供的各种案例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有些案例要去粗取细,去伪存真。学生们所提供的案例不仅对自己有教育意义,而且也可以成为我们教师获取教学信息的来源,我们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教学相长,就会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学生是案例讨论的主体,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同学们可以各抒已见,畅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不要急于下定义,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一吐为快。特别是对那些上课积极发言,而又敢于大胆提出自己观点和看法的同学,教师更要多加肯定和表扬。这样,一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另一方面让学生“以案说法”,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理解法理,很容易掌握法律条款,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例如,初二八班的张某同学搜集到这样一起案例:一名中学生由于性情软弱,在遇到高一年级学生对他实施抢劫中,他不是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是采用忍让、退让的方式,使犯罪分子更加有恃无恐,最终将他残害致死。这一案例发生在北京,如果同学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每个人将如何去面对?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表示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一位同学激动的说:“从这个案例当中可以说明,如果我们不懂得依靠法律,不但会纵容违法犯罪行为,有时甚至还会陪上自己的性命。”大家对他的发言表示赞许。

三、案例对《法律常识》课的意义和作用

1.用案例切人问题,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法律常识”课的主动性、创造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较为合理、充分的发挥。

2.教师通过发生在初中生身边的犯罪案例及其分析,不断告诫学生要“防微杜渐”,这样对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3.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贯穿案例分析,灵活地采用了讨论启发学生为主的师生双向共同活动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样容易突破教学难点,抓住教学重点,不仅较好地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而且较为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去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受到教育。

篇8:法律的作用1500字论文

1 开设法律相关课程对提高中医院校学生医事法律素质的意义

1.1 深化中医院校学生对医患关系的理解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契约关系和以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的信托关系,以“诚信”为基础,而且带有法律强制性。关于医患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法律、法规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因此,掌握扎实、专业的法律知识是中医院校学生应对医患关系的本质需求和必备条件。有效开展法律相关课程,不仅可以加深中医院校学生对医患双方责任、义务的理解,还可以使中医院校学生更好地合理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手段,在完成“救死扶伤”职责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

1.2 有效规避各种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

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与患方之间产生因医疗过错、违约而导致的医疗损害赔偿及医疗合同违约等纠纷。由于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患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以及一些负面报道而导致的信任危机,造成医疗纠纷的解决未真正进入法制轨道。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疗纠纷以平均每年43%的幅度迅速递增[3]。出现医疗纠纷的前提多是有医疗事故发生。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因此,积极开展法律相关课程,不仅可以使中医院校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深入了解和掌握医药卫生相关法律知识,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更好地履行临床岗位职责;还可以使中医院校学生充分认识到医疗职业风险,形成严谨的学习及工作态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合法、规范的医学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医疗职业风险,最大限度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水平,对患者负责。

1.3 对医学教育的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进步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已被“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取代。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结合的重要性日益被重视,因此,医学更应考虑到把人的因素放在其中[4]。法律相关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使中医院校学生更为深刻地从社会角度和法律角度理解“人”的概念,还可以促进中医院校学生对医学学科的理解与掌握,使他们能够深入地思考死亡、生命等重大医学伦理问题,对其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2 中医院校法律相关课程开展现状

2.1 法律相关课程安排较少

相对其他专业院校而言,中医院校的课程任务较重,多以医学类课程为主,包括基础医学课、中医专业课、临床实践,同时也开设外语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公共课。其教学重点是如何诊治疾病,而针对中医院校学生如何当好临床医生、防范医疗风险的法律类课程少之又少,即使个别院校开设一两门,课时也非常有限。一些学制较短的专业(如中药类专业),更是很少涉及。

2.2 缺乏复合型师资队伍和适合中医院校的教材

目前,中医院校普遍缺乏相关的复合型师资队伍[5]。表现为专业课教师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损害法律制度认知不全面,缺乏具有法律意识的临床思维,同时由于缺乏法律实践,法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且脱离实践,制约了学生对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学习和认知;而法律课程的专职教师则多是法学专业毕业,缺乏医学理论及实践知识,只能抽象地进行法理和法条讲解,很难与临床实践结合,满足学生需求。同时,适用于中医院校法律相关课程的配套教材严重不足,而且内容多是以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学原理为主,缺少实践案例;再加上教学形式单一,更难以发挥培养中医院校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参与精神的作用,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2.3 未能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法律相关课程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检查评估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同时,中医院校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大,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是很多学生的选择。绝大多数中医院校学生从进入校园开始,就在积极准备考研。他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专业课、政治和外语上,即使开设法律类课程,上课人数也是寥寥无几,考前背一下重点,“60分万岁”。因此,导致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学生无视法律,甚至做出“投毒”“性侵”等触犯法律的事情,一些已走上医疗岗位的学生,因为没有足够的医疗法律常识,而深陷医疗纠纷之中,给自己事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 中医院校开展法律相关课程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和法学教师培训

中医院校法律相关课程的开展,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扎实的中医药学和法学知识基础,还具有驾驭中医药学与法学知识的能力,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可以对医学专业课教师和法学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叉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为中医院校法律相关课程更好地开展奠定基础。

3.2 增开选修课

中医院校的专业课程较多,大范围开展法律相关课程难度较大。可以根据学校师资条件,适当地以选修课方式开设法律相关课程。以案例教学为主,以案说法,以案解法,通过法案结合,让学生有效吸纳法律原理。同时还可以运用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围绕社会热点话题以及经典案例,让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组织小组讨论,自由发言;也可以尝试由学生扮演医患双方,深度体验医患纠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3 开设第二课堂

中医院校可与司法鉴定机构及律师事务所联手,制订相关法律教学计划,设立实习基地;还可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讲座、学术沙龙或短期培训,形成内外结合的特殊法律教育方式,弥补校内资源有限的缺陷。

3.4 选用合适的教材

目前中医院校法律相关课程用书大多沿用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教材,这不仅没有顾及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而且缺乏对医疗法律问题的深入剖析。中医院校医学专业课教师可以和综合性大学法学教师联手,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促进中医院校法律相关课程的开展和推广。

3.5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中医院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设置法律相关课程时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工作需求有所侧重[6]。例如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将重点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法医学》等涉及医患关系、医疗过失以及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类学科方面;针对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要系统讲解卫生法学等;对于药学专业学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与药物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进行讲授。此外,还应该及时向学生介绍国家颁布的最新医事法律法规,使学生不断了解和掌握它们。

综上所述,法律相关课程的开展对中医院校学生医事法律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应该将中医院校学生医事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一个长期工程来抓,将法律教学同医学知识教学紧密结合,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高素质现代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冯玉芝.浅谈医学生医事法律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3):27-28.

[2]马长琼.医学院校加强卫生法学课程教学探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0,23(4):399.

[3]冯爱国,王丽.浅谈卫生法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中国卫生法制,2012,20(1):53-55.

[4]谭春燕,陈健,袁梅,等.医疗纠纷现状及成因综述[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127-128.

[5]卢仲毅.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关系沟通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必要性[J].重庆医学,2003,32(4):385-386.

篇9:浅析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冲突,整合,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

一、法律與道德冲突的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可以说是时有发生。从儒法两家思想就可看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古已有之,儒家认为以德教化,法律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而法家则主张以法律维持政治秩序,否认道德的治世价值。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主要是依靠道德整合而不是通过法律构建来巩固社会秩序,法律仅仅只是被人们看成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工具。法律与道德脱节,人们对同一种行为、同一件事的评价截然不同,社会上“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的现象开始频频发生。

(一)合法不符合道德的现象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符合法律规范但却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现象。比如一夜情问题、见死不救问题,虽说法律上并没有明令禁止,更没有相应处罚,但这些行为都是符合法律规范但却有失道德的。

(二)符合道德不合法的现象

由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封建的道德传统,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符合道德但却不一定符合法律规范的现象。法律与道德冲突的现象并不仅仅只存在于中国,同时也存在于法律体系比较完善的其他国家。

二、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分析

以H.凯尔森和哈特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曾主张法律是人定规则,法律与道德应该相分离,他们认为“法律问题,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1]。这显然是不对的,法律与道德虽然说存在着诸多冲突,但它们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是不可否认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法又有着广泛的道德基础。因此,在分析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时,我们要在了解法律与道德之间共同点的基础上明确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法律与道德的发展不同步

19世纪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亨利·詹姆斯·萨姆那·梅因说过:每一种法律体系确立之初,总是与宗教典礼和仪式密切相联系的,法律在原始禁忌、礼仪、风俗和习惯那里找到了最初的材料[2]。由此,从人类法律发展的角度来看,法律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即混沌法时期、独立法时期和成熟法时期。在混沌法时期,法律与道德可以说是浑然一体;在独立法时期,法律与道德逐渐相分离,法律条规开始独立化;在成熟法时期,法律与道德既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着。不管是处于哪个时期,法律与道德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具有同步性的;但与此同时,法律与道德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同步的地方。只有在共同利益分化为众多的个体利益并导致普遍的利益冲突,仅靠道德、传统和舆论不足以有效维持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需基本秩序时,法律的产生才成为必需和可能。[3]”

1.法律落后于道德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法律有时是滞后的,就如梅因在其著作《古代法》中提到的:“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意见常常是或多或少走在法律的前面的。我们可能非常接近地达到它们之间的接洽处,但永远存在的趋向是要把这缺口重新打开来。因为法律是稳定的,而我们所谈到的社会是进步的,人民幸福的或大或小,完全决定于缺口缩小的快慢程度。”确实,就法律自身而言,它是力求稳定的,特别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国民素质差距较大的特殊国情,人们将很难适应频繁变动的法律。而且,我国现在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制度构建的特殊时期,社会发展较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日新月异。于是,一些新的道德规范也就随之而产生,但这些新的道德规范不可能都及时地反映到法律条文中。因此,滞后的法律必然与新的道德规范发生冲突。

2.道德落后于法律

道德规范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法律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开始跟不上步伐,由此,法律与传统的道德规范难免产生矛盾。

(二)法律与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念相对立

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我国自古以来推崇的都是以德治国,我们始终追求的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更多地是侧重于义务,而非权利,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一旦涉及个人利益,传统的道德规范可能将无所适从;这时,我们就需要依靠法律来进行规范调节。因此,在我国法律的构建过程中,我国在传承传统道德规范和继承传统法律的同时,又大量地移植了西方法律的“权利本位”。虽说法律的“权利本位”已经渐入人心,但这并非就可以说它取代了道德的“义务本位”。

1.法律的“权利本位”

法律的基本范畴是权利和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法律一向追求的都是一种“中人”标准,它拥有的是一颗常人之心;在大多数时候,法律都是站在经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法律认为人是自私的;就如中世纪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所说的那样:实在法是为了芸芸众生制定的,应当适应大多数普通人的接受能力,而不应当从有德之士的接受能力出发,对只有有德之士才能戒绝的恶习,规定普通人也必须戒绝,法律只能禁止大多数人可以做到不犯的较为严重的恶行。[4]因此,即使道德上极力提倡某些行为,法律也不可能一一做出规定;我国现代法治的特点是以权利为核心,义务只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将权利和义务相结合,从而来调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2.道德的“义务本位”

从古至今,道德追求的都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圣人”标准,它似乎把每一个人都当成了教堂中的人,希望每个人都利他和无私;道德始终都是以义务为核心,它从不谈权利,只谈义务,这可以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标准,这种标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无法企及,它一般只能成为人们的崇尚追求。法律与道德二者的最终目的其实都是希望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缓解社会矛盾。但是,如果法律只是一味地跟随着道德的标准,而对人们的实际思想状况置若罔闻,那么将必然会导致恶法的产生。

(三)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性

由于人们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社会所给与的某些限制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或同一种行为都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法律与道德亦是如此。

1.法律的评价标准:合法与违法

对于法律的评价标准,一般只有合法与违法之分。法律调整的是人的行为,正如卡尔·亨利希·马克思所说的:“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我的行为就是我同法律打交道的唯一领域。”如果某一行为违反了法律的明文规定,那么它就是违法行为,否则,它就是合法行为。

2.道德的评价标准:善与恶

与法律不同,在道德规范的领域内,人们评价一件事、一种行为或一种观点的基本标准是善与恶。一般来说,如果某一件事、某一行为或某一观点符合当时社会所提倡的道德规范,那么它就可以被认为是“善”的,反之,它就是“恶”的。

法律其实并不是总是合乎道德的,有时它也会不幸地失去其自身所固有的道德性。如果执法者只是一味地严格执行法律,而不考虑法律是否正确,那么他们将可能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将受到损害。比如纳粹统治时期的残酷行径,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来看,他们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相反地,他们是在严格地执行当时的法律,只是该法律本身失去了其固有的道德性。但就道德层面而言,谁能接受他们的残酷行为?正是由于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社会上才会有越来越多合法但却不符合道德、符合道德却又不合法的现象发生。

三、法律与道德冲突的解决途径

法律与道德总是冲突不断,但这并非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法律与道德相分离。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还是需要道德的支持。而在社会道德的形成与巩固中,也缺少不了法律给予的一定基础保障,正如宪法学博士范进学先生所说的:“社会文明秩序的进步不仅在于法律数量的增加与法律体系建构的完成,更在于已有的法律须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服从与遵守。而后者绝非法律自身所能实现的,它必须依赖每个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与道德信仰的养成。”[5]所以,要想正确解决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一)立法层面上“以人为本”

一部法律的实施通常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但仅仅只是依靠国家来进行强制性规定,并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遵守法律。一个国家的法律要想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接受,不仅要考虑到人们自身的道德素养,更要考察法律本身是否正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阐释法治的含义时曾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6]所以,首先在立法層面上我们应该“以人为本”,以制定良法为目的,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根本目标。

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的,法律与道德不可能时刻都同步前行。因此,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或是立法者自身的局限性,侵犯公民权利的“恶法”仍时有发生;然而即使人类不幸遭遇了“恶法”,我们也应该有一定的应对措施,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法理学家罗纳德·M·德沃金所主张的,他提出公民有“善良违法”的权利,即在限定的范围内,公民需要并应该拥有强硬意义上不服从法律的权利,公民应该拥有服从自己道德良知的权利。诚然,在立法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一定的道德准则作为基础,但这并非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将道德泛法律化,这样只能导致另一个“恶法”的产生。因此,这就要求立法者要有一个准确的道德定位,明确道德在什么条件下、什么范围内以及什么层次上才可以法律化。

(二)法律与道德“各司其职”

法律并非无所不能,道德亦是如此。法律与道德都有着其各自不同的适用领域,在其适用领域范围内,我们要确保它们不受对方因素的非正常干预;在法律的适用范围内,我们不能将法律泛道德化,我们要始终坚持法律的至上权威,坚持司法独立和罪刑法定原则,保证司法公正,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坚守基本的人道与正义;而在某些法律不宜介入的领域内,我们应当适当地选择由道德来进行调节,不能把思想道德调整范围内的行为当作违法犯罪行为而给予法律制裁;否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司法成本,或许还会造出几桩冤假错案来。因此,这时我们就需要跳出法律的范畴,用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道德来进行调节。新分析法学派也是如此认为:在许多领域范围内,如果情况根据现行法律仍不能得以裁决,那么这时我们就需要运用一定的道德调节。

四、结语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状况来看,法律与道德一直都是处于一种双向流动的状态,所以说它们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法律正义的基础原本就根置于社会道义,法律通过自身的规范、协调、指引、教育、惩戒等社会功能,促进道德规范行为的养成、道德意识的觉醒,最终达到道德理想的实现,这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7]在社会的某一时期,当出现人们的道德评价失去规范、价值取向产生偏差、整个社会风气开始混乱的道德滑坡时,我们的社会就会适当地引入法律的硬约束,并且把自己至关重要的一些道德规范进行法律化,从而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刺激人们的道德意识;在经过法律一定时期的规范、指引后,当人们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信仰明显得到提升,而现有的法律又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时,原有的法律规范就会重新回归到道德的范畴;与此同时,社会上新产生的某些道德规范又将上升为法律;如此循环,在法律的约束下,人们的道德水平及道德信仰将有望上升到道德所追求的“圣人”境界。

参考文献:

[1][奥]H.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5.

[2][英]梅因.古代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8.

[3]张梅枝.法律与道德的互动.法制与社会.2008.01(中).33.

[4]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06.

[5]范进学.法律与道德——社会秩序的规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7]朱群芳.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协调.江南学院学报.2000-09(15.3)

作者简介:

上一篇:请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美文下一篇:强势观念的高中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