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2024-06-30

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共8篇)

篇1: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乡镇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汇报

按照县政府关于开展应急物资储备调查研究的总体安排,为全面掌握我镇应急工作现状,推动全镇应急工作上水平、上台阶,近期就我镇应急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研。

一、应急物资储备基本情况

我镇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如下:灭火器80具,安全帽30个,喊话器2个,止血绷带100个,消毒药品3种,抽水机10台,手电筒10只,应急灯10盏,编织袋5000条,砂石料150立方米,推土机2台,运输车10辆。

二、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我镇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工作小组,并明确专人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同时,在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食品卫生、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建筑工地、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均成立了由我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应急指挥协调机构,专门负责处理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组织协调工作。

二是建立预案体系。我镇编制了《江集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提高我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在全镇范围内的紧急突发事件,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三是进行观测预警。在灾害隐患点上,我镇明确了领导责任人,以及灾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程序,在火灾易发区设立了火情观测点,并详细制定了事故处置程序,并落实人员及管理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发生及造成的损失。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镇的应急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各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我镇尚无固定的应急专项经费,应急资金未列入预算,只有靠政府预备费和财政专项资金解决,总体额度有限;二是救援专业力量和装备不足,物资储备数量和品种难以满足需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公用设施等抗灾能力不足。严重缺少非正常条件下的通讯装置、现场应急防护设备和现场应急检测分析仪器等必要的救援设施设备;三是我镇虽然制订了应急救援预案,但由于受场地、经费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没有进行过演练,救援人员缺乏相应工作经验,预案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四是更为详细的预案尚未形成,部分已有的预案不够科学规范,还需结合实际和工作特点进一步修订完善;五是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缺乏,急需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加大力度,从而提高应急队伍在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方面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镇、村两级预测预警平台建设,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推动基层应急预警体系建设。二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管,防患于未然,切实杜绝重特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统一印制宣传画册、知识手册,增强公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技能。四是加强应急培训。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均是兼职,对应急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理性认识,建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考察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急管理队伍。五是加大应急资金投入和物资存储,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强有力的财力物力保障。2015年国庆节期间,新区按照县政府的有关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节日政令畅通和安全稳定,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新区专门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制订了《2015年国庆节值班安排表》,就节日期间应急值守有关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并将责任层层分解到各村场和部门单位。期间,由区领导亲自带班,切实履行职责,严格遵守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履行交接班程序并做好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必须当面交接班,接班人员到岗前,交班人员不得离岗。值班人员做到了全面、准确、客观填写值班工作记录,确保了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二、认真落实突发情况报告制度。按照“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要求,层层落实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工作,各村场、部门单位每日在下午3点之前向区总值班室报告各辖区内的情况,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节日期间动态,再由总值班室进行信息汇总后,在每天下午4点之前报县政府应急办,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节日期间没有发生一起突发安全和应急处理事故,确保了辖区内的安全稳定。

三、全面做好保障工作。节日期间,严格执行单位车辆管理制度,每天,在正常使用公车进行督查各村场和部门单位的值班情况外,坚决禁止公车私用,车辆统一停靠在指定的地点,没有发生公车私用的违规行为。

篇2: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一、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现状

2007年以来,我市各级加大对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的资金投入,建设了市级环境应急监察、监测装备器材库,各县级市环境应急监察、监测装备器材库初步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库建设和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初具规模。截止到2009年6月底。申请市级拨款建立市级环境应急物资装备综合库1个已在审批中,各级环保部门建立环境应急监察、监测装备器材库8个,按照“资源整合,联动应对”的原则,构建环境应急物资装备虚拟库15个。我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环境应急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环境应急物资综合调度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局面暂未形成;二是物资储备种类不全、数量严重不足,环境应急综合保障能力亟待加强;三是个别部门和企业对做好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制约了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实施。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原则,贯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从容应对”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职责,努力营造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体制健全、机制完善、标准规范、符合实际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局面,不断提升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水平和标准,全面增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立足长远,着眼大局,对全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布局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切实提高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突出重点,整合资源。以提高环境应急综合保障能力为重点,按照全面应对、综合调度、灵活高效的原则,加大环境应急物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共享。

(三)加强管理,标准规范。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和落实各级管理规定和工作标准,不断提高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四)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从环境应急工作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按照事权原则,严格区分工作任务和职责,落实责任,分步组织实施。

(五)储备适量,突出实效。立足现有财力,依据环境应急工作实际需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储备适量、从容应对、综合有效的原则,提高环境应急物资的使用效率。

(六)部门主导,社会参与。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以上促下、以点带面,营造职能部门主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四、建设目标

到2010年,按照配备合理、储备充足、管理有序、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要求,建立威海市环境应急综合物资装备库;按照属地应对、贴近实际、适量储备的要求,各县级市环保局建立环境应急监察、监测装备器材库,各区环保分局建立环境应急监察器材库;按照自救为主、充分准备要求,全市重点企业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库。到2015年,各县级市要建立环境应急物资装备库,全市所有企业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库,逐步形成全市环境应急物资装备综合保障体系;依托已有网络建立全市环境应急物资装备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环境应急物资装备监控、预警、调度的动态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物资装备补充、更新、轮换、调运等管理制度,完善环境应急物资装备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余缺调剂与调运机制,按照专业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的原则,整合环境应急物资装备储备资源,实现区域间、部门间协作联动的综合保障。

五、环境应急物资分类及储备要求

根据《威海市应急物资储备总体规划(2009--2015)》的规定,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分为以下六类:

Ⅰ类(环境应急指挥装备):即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指挥决策的交通、通信、办公装备。加强维护保养,保持装备良好状态,确保遇有情况能保证现场指挥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确保现场指挥决策上传下达畅通,确保现场处置办公的顺利实施。

Ⅱ类(环境应急监测装备):即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污染源污染数据和周边环境数据监测的监测装备。严格分类,加强维护,确保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根据现场污染物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环境数据监测工作,为现场指挥决策提供环境数据。

Ⅲ类(环境应急防护器材):即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指挥、处置人员实施防护的器材。按应急指挥和应急处置防护器材分类存放,制定输送方案,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第一时间运达事发现场,确保现场指挥和处置人员对污染实施有效防护。Ⅳ类(环境应急处置器材):即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污染处置的器材。按照特殊器材集中存放和通用器材分散存放的方式进行储备,建立综合调度信息库,制定应急调运方案,确保第一时间运达事发现场,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实施。

Ⅴ类(环境应急处置物资):即用于清除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源污染的物资。采取专业库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储存方式进行储备,建立综合调度信息库,制定应急调运方案,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处置物资的处置性能,确保第一时间运达事发现场,最大限度地满足事发现场污染清除工作的需求。

Ⅵ类(辐射应急监测器材):即用于辐射污染事件现场污染数据和周边环境数据监测的器材。加强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状态,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有效开展辐射污染环境数据监测,为现场指挥决策提供环境数据。

六、储备任务

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负责,按照部门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原则,建立市、县(区)、企业三级联动的环境应急物资装备专业库和虚拟库。

(一)环境应急指挥装备

应急指挥车1辆、应急监察执法车5辆、GPS定位仪6台、对讲机20部、笔记本电脑4台。

(二)环境应急监测装备 应急监测指挥车1辆、应急综合监测车1辆、便携式水质检测仪2台、便携式流速流量测定仪2台、便携式余氯测定仪2台、PID检测仪2台、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吹扫捕集+CTC多功能自动进样器+电脑+打印机1台。

(三)环境应急防护器材

防护服8套、防毒面具40个、活性碳口罩1000个、防护手套1000付、防护水靴200双。

(四)环境应急处置器材

10吨贮水水囊10个、网络光缆5000米、发电机4台、移动电站1个、抽水泵4台、探照灯4台、编织袋10万条、铁锹500把、铁镐200把、收油机1台。

(五)环境应急处置物资

活性碳50吨、围油缆500米、吸油拖缆200米、消油剂3吨、吸油毡3吨、磷酸二氢钠50吨、碳酸氢钠50吨、次氯酸钠50吨、次氯酸钙50吨、石灰100吨。

(六)辐射应急监测器材

便携式X-r剂量率仪4台、α、β表面污染测量仪1台、X-r个人剂量率仪6台、多功能辐射测量仪1台、便携式γ光谱仪1台、手持式辐射分析仪1台。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单位和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要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职,务求把工作抓深、抓细、抓出成效。市突发环境事件领导小组对全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各市、区政府(管委)、环保部门和有关单位、企业要依据本规划成立辖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动态管理制度,做到定物、定量、定位、定人;健全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统计和报告制度,定期对辖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统计,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市级每年统计上报一次,县级每半年统计上报一次,乡镇和基层单位、企业每季度统计上报一次;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资金保障,严把申请、审查、审批、采购、监管等关口,确保专款专用,符合政府政府采购规章、程序和标准;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征用和补偿制度,确保社会资源征用工作顺利实施,被征用单位和个人能及时得到补偿。

篇3: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优化问题初探

1 当前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发展现状

1.1 全国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已初步形成

自从1998年民政部、财政部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以来,全国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已初步形成。我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的救灾工作管理体制,救灾储备物资应以地方各级政府储备为主。目前全国已设立10个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库;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建立了省级应急物资储备库;251个地市建立了地级储备库,占所有地市的75.3%;1 079个县建立了县级储备库,占所有县市的37.7%。近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9.75亿元,采购救灾帐篷47万顶,其中单帐篷32万顶、棉帐篷15万顶。随着2007年12月9日红十字会总会备灾应急物资库在北京顺义区的奠基,标志着我国红十字会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已初步形成。该应急物资储备网络还包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地方的6个区域性备灾救灾中心,15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级红十字会和70多个地县级红十字会也建立了备灾救灾中心或物资库,不少尚未建有物资库的省份也在加紧立项筹备。

1.2 救灾应急响应组织性强

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每逢大灾,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交通部、卫生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众多职能部门都会协同作战,积极开展救援工作,初步显示了中国救灾快速反应“部队”的作战能力。

为保证各部门能在救灾行动中协调一致,一套“全国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已被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对县级以上地区的灾害进行实时监控,在24小时内提交灾害评估报告,提出救援计划并详录地方政府采取的措施。应急物资仓库接到中央紧急救援调令后3小时内由铁路发出物资。

1.3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比较完善

如在安全押运方面,为了使帐篷及时、安全地从仓库运送到灾区,仓库安排专人押运。2003年新疆、甘肃几次地震运输帐篷紧急调运时,火车走到哪里,每隔2小时需要向民政部报告所在位置和情况,再由民政部向总理办公室报告。形成了帐篷回收制度,绝大部分帐篷都能回收,回收清洗完后,码放整齐,清点数目后入库。

2 当前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资储备代储点少、容量小

在汶川地震发生时,民政系统,包括中央直属库和省库,共有18万顶左右的救灾帐篷。现有的10个中央储备库,只有天津和郑州库规模较大,仓储面积10 000多m2。武汉和西安库为租借的,其余的库均较小。标准应急物资仓储面积应当在20 000m2左右,比较适宜。由于仓库建设基本由地方自筹,受到资金量的限制,使仓库的大小及标准都不高,仓库的建设及配套设施均不完善,难以完成救灾储备物资的管理和调拨任务。

2.2 物资储备代储点分布不均衡

目前的10个主要代储点,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整个西部,只有西安和成都两个代储点。2003年2月23日,新疆伽师地震,民政部不得不紧急从遥远的武汉储备点调运救灾帐篷入疆,6 000顶帐篷经过5 000公里铁路跋涉后,2月28日才抵达灾区,此刻离灾情发生已经过去了5天。这是中国救灾界的一个难题:按照民政部的要求,在灾害发生24个小时之后,灾民就应该得到救助,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由于水、食物易于在当地采购,一般可以达到这一目标,而帐篷平均运到灾民手中的时间是4天。

2.3 物资储备种类少

最初中央级储备库的物资只有帐篷,后来根据现实需要,2008年4月,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发出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物资保障能力,我司决定编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物资生产商名录》将具有良好资信的应急救灾生活物资供应商编入名录,为各级民政等救灾部门应急物资采购提供依据和参考。”但是编制目录只是列出一个生产厂家的名单,方便地方部门应急时联系,并不是将其实际列入中央储备物资名单,在汶川地震期间,由于没有任何储备,民政部甚至发出了全国紧急采购简易厕所的指令。同时单一类型的帐篷难以适应我国地域广泛以及气候条件多样的要求。

2.4 物资储备自动化水平低

关于帐篷搬运,有一种说法是“第一个小时,一人一顶;第二个小时,两人一顶,第三个小时,三个人都抬不起一顶。”据了解,一顶普通救灾帐篷的重量在37公斤左右。中央级救灾储备库中,只有天津储备中心配备了叉车,可以利用机械搬运帐篷,其费用也来自地方政府的补助。

2.5 管理资金严重不足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费用为实际储备物资金额的3%,是最低的比例。目前,中央粮食储备和防汛物资储备的管理费用,都是实际储备物资金额的5%。在西安,由于民政部分配过来的储备帐篷大概在11 000顶,陕西省民政厅租用的库房面积大概在7 000到8 000平方米,多的时候大概在1万平米,根据每年的租用情况,民政厅和陕西省商业储运公司每年结算一次租金。中央财政每年拨付的储备资金多的时候可能50万,少的时候不到40万,而仅这个仓库的租金,每年就在100万以上。

2.6 管理环节繁复

破坏性地震的发生到灾区接到应急物资时间太长。发生灾害后,申请使用储备物资需由受灾地区的省级民政部门向民政部提出申请,民政部审核同意后向代储单位发出调拨通知,申请单位负责储备物资的接收发放以及回收运回代储单位的工作,调运所发生的省际间运费由申请单位承担。同时中央调令下达中有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如报批制度等。

3 运用现代商业物流发展成果优化我国当前应急物资储备

汶川地震后,各省、市汲取汶川地震中应急物资储备短少的教训,目前都在积极筹建物资储备库或物资储备中心,但是新的物资储备库的建设必须避免盲目兴建,将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作为应急物流响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对应急物资储备库进行设计和规划,物资储备库的运营中,也必须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3.1 储备网络开放化

首先,以省级储备物资作为骨干外,各市(县、市、区)也应结合本区域和灾种、气候、生活习惯等特点,分级储备适合本县需要的应急物资,以对省级应急物资储备进行补允,较大可能地满足灾民的需要。省级储备库应建立适合本省特点的紧急救援物资储备机制,储备物资的规模、数量、品种依据各省的特点而定;储备的物资来源,主要是集中采购,也可以从社会捐赠品预留,始终保持一定的储量,但核心问题是需要明确资金来源,确保随调随补不能空档。其次,建立物资的社会动员机制、对不易存储的一般生活物品,可采取与生产厂家(含大型物流超市)签订协议。三是可以参照日本、德国等外国的做法,政府、社会机构(如协会、企业联盟等)和企业共同承担国家储备。除政府建立储备外,对部分品种采取立法强制或通过向企业提供低息甚至贴息贷款等方式,促使和鼓励企业进行储备。

3.2 仓储设施现代化

搞好仓库建设,增加库容。未来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需要走由平面库到高层库再到立体库发展的道路,由水平存储物资发展为立体存储。当前,应急物资储备库普遍建设的是平面库房,存在库容空间小、器材存放方式原始、作业手段和管理方式落后、效率低等缺点。自动化立体库房采用先进的堆垛、出入库输送和货架等设备,运用现代库存控制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实现整个作业活动的自动化,既充分利用库容空间,又适应作业机械化、自动化需要,提高工作效率。

3.3 物资保管科学化

首先,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加入资金投入,采取政府招标采购的办法,充实储备物资,丰富物资种类,将急需的应急物资储备到位,进一步发挥其救灾功能。其次,提高快速接收和处置社会捐赠物资的能力。在一定行政区域,以应急物资储备库为中心,以救灾捐赠物资接收站为基点,形成快速的救灾捐赠物资接收网络,搭建捐赠物资价格评估办法等经常性社会捐赠物资接收的平台,提高物资的接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等能力。对不易直接发放给灾民的捐赠物资,要与价格评估机构结合,通过拍卖、置换等方式,转换成灾区需要的应急物资。第三、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增加物资储备的种类,尤其是要保障活动板房、救灾帐篷、棉被、衣裤和应急发电机、彩条布、照明设备等物资的储备。

3.4 管理制度精细化

必须改革以往应急物资管理粗放的状态,在管理中借鉴现代商业物流发展的先进成果,对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可以对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进行科学的分类,实现分类管理。例如,日本的应急物资管理,己经充分利用了现代商业的物流发展成果,根据应急物资性质分送不同的仓库,对社会捐赠灾区的必需物资,经过交叉台(Cross docking)分类后直送灾民点,对社会捐赠的非必需物资或超过灾区需要的物资,则送到储存仓库,留待日后使用。其次,对于入库的应急物资必须事先定期盘点,根据灾情预测及时对物资的存量进行调整。第三,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实现仓储标准化,以及应急物资库存、调运的微机管理。第四,对于应急物资的来源和流向要进行记录,回收的应急物资除了要进行正常的清洗消毒外,还要联系厂商或技术人员对物资进行修复,发挥应急物资的最大效用。

3.5 物资管理信息化

由于储备物资检测计量手段对技术要求较高,投入经费巨大,储备部门落实储备计划,实施储备管理时,往往只注重物资的日常收发及质量管理,缺乏储备物资的随时监控,致使储备物资的数量、质量及适用性无法及时得到反映,制约了库存物资的信息采集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解决物资储备管理在信息流方面的问题,要积极开发研制信息系统,形成一个储备数据网上传递、储备现状动态反映、储备信息网上查询、保障能力准确评估,上下联动的储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3.6 物资供应协同化

在各级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中,应用现代的供应链管理技术降低应急物资的储备成本,发挥最大的救灾效益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应急物资供应链条与一般商业供应链有很大不同,如物资储备库的管理不以经济效益而是社会效益为最大目标,不以节约成本而以最快反映为评价标准,但是这并不影响应急物资储备库采用一些先进的商业供应链的一些先进成果。

3.7 物资流通高效化

在突发事件尤其是大型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要在物资储备库之外设立捐赠物资的处理网点,以及应急物资配送网点,网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物流的便捷性,提高物资流通的效率。以美国为例,美国根据物资流通量的大小,将这种网点分为三类,并在立法中明确了各种临时物资储备站点和接收站点需要的基本设施。以法律形式对物资储备站点的设施加以规定,一方面可以使得建立临时物资储备有据可循,另一方面保证了物资储备库的物流资源充分,加快紧急物资的流转。

摘要:2008年5月汶川地震的发生再次暴露出了我国在应急物资储备中存在的物资储备代储点少、容量小、管理粗放等问题。目前全国兴起了新一轮物资储备库建设,文章指出在新的物资储备库建设中,必须避免盲目兴建,将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作为应急物流响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现代物流发展成果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应急物资储备库进行设计和规划,物资储备库的运营中,也必须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实现应急储备科学化,使应急物资流通更加便捷和高效。

关键词:应急物资,物资储备,供应链

参考文献

[1]高建国,贾燕,李保俊,等.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历史和现状[J].国际地震动态,2005(4):5-11.

[2]舒向明.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思考[J].中国减灾,2004(11):49.

[3]张俭.国外应急物流管理掠影[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1):38-39.

[4]姜在君.国际储备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篇4: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我们要高度关注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行为中所蕴涵的风险,尽快采取措施来降低由于美国通胀与美元贬值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的巨大风险。笔者以为,现在该是我国考虑把部分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备转换的时候了。

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备转换,是指政府通过一定手段与方式运用外汇储备,委托有关企业或由政府相关部门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所需要的战略物资,并把这些物资纳入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也就是说,将我国以货币(主要是美元)形式的外汇储备向实物形式的战略储备转换。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战略物资储备在资源日趋短缺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从国际上看,由国家直接掌握和控制一定数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的一贯通行做法。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的原油进口量由上月的2.616亿桶增至3.1983亿桶,到2009年2月中旬,美国的商业原油库存达到3.5亿桶,石油战略储备超过7亿桶。此外,美国在海上漂浮的“油库”(如,超级油轮以及其他小型油轮)原油储备超过8000万桶,相当于全世界一天的石油产量。目前,美国的石油储备已快达到其储备极限。在国际油价处于低位的时候,美国有意识、有步骤地大规模囤积石油的策略值得我国在制定战略物资储备政策时借鉴。

近30年来,我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规模和总量不断扩大,这对我国战略物资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战略物资的供求矛盾日益显现,并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国防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这个时候高度强调进行战略物资储备可以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可以增强我国经济的调控能力,避免国内经济遭受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不利影响;可以稳定我国民众心态,保持社会稳定。

为了使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备更好地转换,笔者建议:

首先,完善战略物资储备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建立石油、煤炭、粮食、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的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坚持国家为主,企业与民间参与的方针,形成政府与企业合理分工的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增强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备转换的科学机制与体制,进一步加强储备经营的风险管理,确保外汇储备在风险防范中的保障作用。

其次,利用这次金融危机的机会,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将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从“引进来”为主,调整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而此轮油价下跌,为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购买国外石油提供了良机。

第三,鼓励动用外汇储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2009年2月1日,温家宝在伦敦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主编巴伯的专访中提出,希望用我国外汇储备来购买我国亟需的设备和技术。这为我国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备转换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目前,政府可以考虑直接用外汇在海外大量购买用于改善国内教育、医疗设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节能、安全生产、排污环保事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种设备,加大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

第四,保持适当的黄金储备。黄金储备是国际储备资产中惟一具有最后等价物、最终支付能力特点的储备资产,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美元或欧元走软,或通货膨胀加剧,或大范围的战争爆发.黄金储备就会成为很好的避险工具。因此,我国可视世界黄金价格走势,在价位偏低时择机增持。

第五,加快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建设。发达国家制定矿产资源储备法律的时间普遍较早,如美国在1946年制定了《战略物资储备法》,日本在1980年制定了《石油公团法》和《石油储备法》。我国在加快落实石油、粮食、铁矿石、铝、铜等战略物资储备计划时,应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尽快制定和出台《战略物资储备法》,为我国的战略物资储备提供法律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各转换提供法律保障。

篇5:疫情物资储备应急预案

一、目标任务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现、报告、调查、处置疫情,有效采取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在校内的发生和

蔓延,最终实现全校师生“零扩散”目标。

二、工作原则

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落实“四早”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做到早、小、严、实,科学精准,有力、有序、有效处置疫情,充分利用金24小时处置时间,充分发挥核酸检测的作用,以最小成本在最早时间、最小范围控制住疫情。

三、突发疫情处置

1.学校总指挥第一时间向属地党委领导小组(指挥部)指挥长和上级主管部门主要领导报告。责任人:姚丽君

2.学校总指挥坐镇学校统一指挥,各分管负责同志、各工作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全部立即到岗到位。责任人:姚丽君学校班子成员

3.学校第一时间告知师生员工共同居住人,提醒其自动居家隔离,不到公共场所活动。责任人:朱晓斐

4.学校总指挥立即召开应急处置会议,研究做出系统具体决定。责任人:姚丽君

5.学校立即封控相关楼宇,人员不进不出,指定一名校领导现场统一指挥,专人专班立即到现场作出部署安排。责任人:张兰会

6.学校立即实行封闭管理,关闭学校各进出口,人员只进不出。责任人:邹国荣

7.学校全体人员停止流动活动,从严从紧测体温、戴口罩、场所消杀等。责任人:张兰会、李崇

8.由一名校领导带专人专班为师生员工,特别是封控楼宇提供疫情防控物资和基本生活必需品,公布统一服务热线,确保服务保障到位。责任人:张兰会、李崇

9.由一名校领导带专人专班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对密接、次密接者,尽可能扩大范围排查。责任人:朱晓斐、孙灵利、张兰会、李崇

10.由一名校领导带专班专人做好师生员工心理疏导、情绪纾解。责任人:李芸、张珊

11.由一名校领导带专班专人,做好线上教学组织协调保障等工作,确保线上教学质量。责任人:刘晓燕、房丽丽、张金娣、陈丽娜

12.由一名校领导带专班专人负责学校网站和公众号运维,发布应急安排,统一一个出口对外。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发挥网评引导作用,启动与网信、公安部门的舆情联动应急处置机制。责任人:张兰会、于莹莹

13.由一名校领导带专班专人,对所有参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的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者做好个人防护,每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责任人:朱晓斐、孙灵利、班主任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管理。

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建立专人专班负责的疫情防控机制,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任总指挥,亲自指挥、亲自调度、亲自落实。一旦出现突发疫情要立即进入作战状态,迅速启动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执行领导班子成员和专班人员24小时”双值班"制度,启动“一日两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

负责人人:姚丽君

(二)强化联防联控。

加强部门协调,强化应急防控机制。强化流调信息共享,公安、教育、疾控等部门要共享密接、次密接者信息,公安部门要及时将涉学校相关信息推送至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学校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相关人员的隔离、管控、检测等工作。学校要将自行摸排的重点人员信息及时报告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

负责人:朱晓斐

(三)强化物资保障。

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明确具体责任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负责人:李崇

(四)强化应急演练。

开学前后,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全流程、全要素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让每位教职员工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及各环节处置要求。

篇6:应急物资储备及调用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及时有效供应物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和社会安定,将突发公共事件对我公司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

国家《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案的决定》、《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太原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晋源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事故状态下的物资储备应急处理工作,以及应对所属各单位危险品储存发生的突发事件。

适用范围将随着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1.4 工作原则

1.4.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履行集团公司的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员工及周边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1.4.2 健全制度,科学预警 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所属各单位突发事件物资储备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公司级重要应急物资储备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制作、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为突发公共事件物资储备应急处理工作提供系统科学的制度保障。提高防范公共事件的意识,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好公司物资储备应急响应工作。1.4.3 统一管理,明确职责

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根据授权对储备物资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落实各相关部门应急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及指挥权限。1.4.4 常备不懈,确保供给

公司级物资储备系统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到品种适宜、质量可靠、数量充足、常备不懈,确保储备物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之需。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储备物资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

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具体负责全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的综合管理工作。本公司范围内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后,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立即启动《公司物资储备应急预案》,根据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和事故应急处理需要,成立储备物资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简称专项协调指挥部)。

专项协调指挥部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牵头,成员单位包括公司党工部、计财部、武保部等有关单位。总指挥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组长担任,副总指挥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第一副组长担任,有关成员单位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同志为成员。

专项协调指挥部下设专项协调办公室,专项协调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担任。2.1.1 专项协调指挥部职责

⑴根据应急需要决定启动和终止本预案; ⑵决策储备物资调动、投放等重大处置措施; ⑶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⑷提出对外新闻发布方案; ⑸决定其他重大事项。2.1.2 成员单位职责

各成员单位要依据各自职责,在储备物资投放过程中给予物资、财政、治安、运输等方面的保障。2.1.3 专项协调办公室职责

⑴执行专项协调指挥部的决定;

⑵做好物资储备信息的收集、传达、通报、汇总上报工作; ⑶检查、督导专项协调指挥部决定的执行情况;

⑷及时掌握应急储备物资的存储、更新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⑸对应急储备物资的投放、使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⑹完成专项协调指挥部交办的其他相关事项。2.2 二级管理机构体系 公司物资储备应对全公司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依托各成员单位及其所属物资储备仓库二级管理机构体系,对应急储备物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动。

2.2.1 应急响应期间同时履行专项协调办公室职责。

2.2.2 执行公司专项协调指挥部的物资调动指令。依据本预案,比照公司专项协调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设定本级指挥部机构,制定预案。3 物资准备和应急响应 3.1 物资准备

3.1.1各物资储备机构应加强应急储备物资的日常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散,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当依法查处,并及时予以补充,对过期失效的及时予以更换。

3.1.2 充分利用公司所属各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库存,进一步整合公司级物资储备,建立健全公司级物资储备系统。各相关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和下属有关部门、分厂(车间)签订协议,指定有关部门、分厂(车间)作为提供应急所需服务的单位。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需要而本公司紧缺且缺乏生产能力的物资,应当在保证一定数量储备的基础上,与公司外建立畅通的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便需要时,能够迅速从公司外调入所需物资。

3.1.3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和各相关部门应当建立有关数据库,并根据应急情况变化及时更改,其内容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所需的物资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更新年限以及被指定作为预备转产、扩产的有关企业的名单、生产能力等。切实保障突发公共事件后,所需应急储备物资的及时供应。

3.1.4 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公司级储备物资的统一管理,根据应急需要制定公司级物资储备计划,负责应急储备物资的存储、调动和更新等具体工作。定期检查储备物资,采取年报的形式于每年第一季度向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物资储备情况。3.2 分级响应标准

根据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划分(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结合本公司物资储备应急职能的特点,公司物资储备主要对应全公司范围内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以及配合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处置发生在全公司区域内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范围内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必要时申请公司物资储备的支持。3.3 分级响应程序

3.3.1当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后,根据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指令及时成立储备物资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启动本预案,并下达处置指令。各成员单位根据专项应急指挥部的指令,调动储备物资,保证调动的储备物资品种、数量、时限、地点符合专项协调指挥部的要求。专项协调指挥部应及时将处置信息上报公司应急委员会。

3.3.2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当本公司储备物资不能满足需要时,公司储备物资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应及时向集团公司汇报,由集团公司向太原市、晋源区政府提出物资支援的申请,争取政府应急物资支持。3.4 响应措施和应急保障

3.4.1 公司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根据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指示及时协调相关单位工作,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及时到位,并将落实情况向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报告。

3.4.2 公司级物资储备系统各相关机构接到紧急动用命令,要按照本单位的具体预案做好应急物资调运准备以及储备品种与数量调整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执行命令。公司财务、保卫、党委办公室等部门按要求做好应急储备物资所需资金保障、治安保卫、物资运输等工作。

3.4.3 本预案启动后,公司级物资储备系统各物资储备机构应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及时收集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报送,保持公司级物资储备信息网的通畅。信息报送内容应准确、完整、及时,不得瞒报、谎报、误报。加强与相关单位、部门的联系,掌握物资流动状况,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情况,确保物资按要求安全送达。

3.4.4 各成员单位物资储备机构应加强人员培训和模拟演练,建立一支能够符合物资紧急调动要求,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4 评估与恢复

4.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专项协调办公室及时组织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评估组,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公司级物资储备的投放、使用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完善预案。

4.2 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4.3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结束后,由专项协调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及时补办动用应急储备物资手续,及时结算物资资金及费用开支,并报集团公司以及公司财务部门审批。

4.4 根据紧急动用储备物资的情况,各成员单位应将储备物资实际调用消耗和需补充更新情况报送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应及时调整物资储备计划,及时补充及更新储备物资,恢复应对突发事件能力。5 责任与奖惩

5.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5.2 对突发公共事件物资储备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5.3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储备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 附则

6.1 本预案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制定并报公司安全生产部备案;由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篇7:优化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功能

优化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功能

自我国建立起国家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以来,救灾过程中面临的救灾物资短缺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不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我国救灾应急物资储备面临新的考验,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表明救灾物资储备还是我国应急救灾体系中的薄弱一环,亟需完善.

作 者:杨文健 胡平峰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减灾英文刊名: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

篇8: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突发性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而对人、财、物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普通物流进行时会涉及到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功能环节, 应急物流进行时也会涉及到这些物流功能环节, 但与普通物流相比, 应急物流在系统目标、所需设备以及配送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在应对突发情况时, 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 以最快捷的流程和高效安全的形式保障物流顺畅, 为此形成的链条被称为应急物流体系。

突发性的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意外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如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4年的昆明暴力恐怖袭击等等, 这些突发性的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一旦发生, 需要应急处置, 需要动用大量物资, 这些应急物资能否得到及时准确的、保质保量的供应, 直接影响到应急物流管理的效率与效益。单纯依靠市场经济机制的自我调节, 显然不可能解决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的物流运送难题。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在特殊时期市场经济的功能会减弱, 甚至完全不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启动应急机制, 发挥社会物流体系的应急功能。

1.1 应急物流的特点分析

与一般物流活动相比, 应急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1) 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由于应急物流是为处置突发性事件服务的, 从应急物流发生时间上来看, 人们是很难在事先进行准确预测的, 因此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或不可预知性。

(2) 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与一般物流、军事物流以及企业突发性物流相比, 相关主管部门无法预先分析测算应急物流需求。应急物流所需要的应急物资, 包括种类、数量、时间、地点等等, 都随具体的突发事件本身而定, 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3) 应急物流需求的事后选择性。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通常企业物流事前是做好周密计划的, 根据客户订单需求的时间早晚、数量多少以及品种类别进行采购、生产加工以及储存、运输等物流环节, 称之为客户订单驱动的物流管理。应急物流是在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后引发的紧急需求, 事前无法预知和周密计划, 不可能像普通企业物流那样来组织完成, 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紧急完成并在全社会采购所需的应急物资。

(4) 应急物流流量的不均衡性。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导致了短时间内对应急物资的大量需求, 要求大量应急物资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从供应地到目的地的运送转移。

(5) 物资供应的时间紧迫性。应急物资供应的难点在于需求急且无法预料, 往往早上提出需求, 中午就需要物资到位, 完成物流的时间非常紧迫。

(6) 弱经济性。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 普通物流进行时更多地考虑经济效益。应急物流最大的特点就是“急”, 效率优先。因此通常对物流完成的时间、速度等要素有更高的要求, 需要在短时间内全方位满足需求, 应急物流的效益更多地体现在物流效率上。

(7) 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性。在应急物流中往往政府与企业共同参与, 但社会公共事业物流多于企业物流。总之, 应急物流是在一般物流体系受到突发事件的冲击后, 因为需求突变产生物资储备不足、运输能力有限等问题最终导致失稳的背景下产生的。从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应综合应急管理、危机管理、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学科知识, 为构建全面的应急物流体系作更深一步的探讨[1]。

1.2 应急物流的类型分析

应急物流常用的划分方法是根据突发事件所发生的领域, 应急物流可分为严重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物流、突发性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物流。此外, 也可以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应急物资的可预测程度对应急物流系统进行分类。有的应急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 有的则很难预测。相比较而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 已经可以做到在一定程度上对突发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及疫情进行预测, 既可以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也可以对突发事件发生后怎样采取有效应急措施进行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实际处置的指导。当然, 在实际工作中, 为加强应急物流管理, 不管突发事件是可预测还是难于预测, 都必须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以及应急物流的处置工作。

2 应急物资分类及储备原则

2.1 应急物资分类

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包括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类、生活类、应急抢险类及其它, 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2]。

2.2 应急物资储备原则

(1) 统筹规划, 分级负责。做到应急物资统一调配, 资源共享。各级部门的职责要划分清楚, 各司其职。

(2) 结合实际, 突出重点。应急物资储备要结合以往的经验, 针对常发的、影响大的灾种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 要储备充足, 做到先急后缓。

(3) 形式多样, 节约实效。要积极探索多样化应急物资储备方式, 例如与企业开展合作, 委托企业代为储存保管, 建立实物储备为主商业储备为辅、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完善粮食、食用油、猪肉、食盐及重要农资品等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实时储备机制, 保证重要应急物资的数量和质量, 逐步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3 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构建的措施

3.1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强化应急物资储存管理

储存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一般物流管理中, 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管理和控制库存, 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需要的情况下, 将库存数量控制在最低的水平, 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应急物流虽然与一般物流有很多不同之处, 但是有些储存管理的方法可以借鉴使用。例如, 物资的分区分类储存, 在应急物资存放区域划分时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 应急物流流量高的物资应靠近库房的出入口, 一旦突发事件发生, 便于应急物资的供应。再如, 企业库存管理中常用的ABC重点管理法, 其基本原理是帕累托原则“关键的少数, 次要的多数”, 把物资按照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类, 再按各类物资重要程度不同分别控制, 抓住重点, 分清主次,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如果控制好20%的那部分物资, 就可以收到80%的效果。在应急物资的库存管理与控制过程中, 就可以借鉴使用ABC重点管理法, 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备规模, 做到有的放矢。对应急物资进行类别划分, 按一定的标准分为A、B、C三大类, 分别给予不同的管理。通常可以按照应急物资占用金额以及品种百分比两个指标进行分类, 见表1。

3.2 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应急物资的储备

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从而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能够得到保障。相关主管部门应多做市场调查, 对当地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物资存储信息要及时获取, 并预先与这些企业商谈各类商品物资的价格, 避免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物资价格的狂涨, 以免影响应急物资的采购与供应。突发性事件发生后, 要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制假售假、扰乱应急处置工作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应急物资的储存管理, 制定应急物资的保管、养护、补充、更新、调用、归还、接收等制度, 严格执行, 加强指导, 强化督查, 确保应急物资不变质、不变坏、不挪用。明确责任人, 建立应急物资使用台账, 定期对应急物资的使用进行检查核实, 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对管理混乱、冒领、挪用应急物资等问题, 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3.3 加强应急物流人力资源储备与管理工作

在普通物流领域, 如果物流专业人才长期缺乏, 那么必将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 阻碍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应急物流领域同样如此, 应急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与支撑。因此, 要从长计议, 高度重视应急物流人力资源储备与管理工作, 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应急物流专业人才, 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措施和渠道, 开展相关研究, 例如:构建应急物流研究交流平台[4]、定期召开应急物流研讨会等, 提高应急物流管理水平。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下, 定期组织社会公众参加应急物流演练, 使社会公众明确应急物流的重要性, 了解物流应急预案, 一方面强化应急物流意识, 另一方面增强防灾避险、减灾自救能力[5]。

3.4 加强应急物资资金储备, 确保应急资金储备规模

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管理、调配补贴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都离不开应急资金储备, 没有应急资金储备的支持, 可以说应急物流寸步难行。因此, 各级政府在编制财政年度预算时要切实加强对应急物资储备的资金保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更新、轮换的财政补偿机制和区域内、区域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保障联动的工作机制, 形成覆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和储备体系, 实现综合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应急物资应当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购置, 坚持公开、透明、节俭的原则, 严格按照采购制度、程序和流程操作, 做到谁采购、谁签字、谁负责。

3.5 建立健全一体化储备体系, 实现应急物资储备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结合

应鼓励应急物流社会化和产业化。应急物流需求的发生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和随机性, 平时应急物资并不动用, 如果全部利用专业应急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进行应急物资的储备, 一则成本太高, 二则没有必要。因此, 国家除了建设部分专业应急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外, 大部分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例如与具备条件的国内大中型生产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以及大型专业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以市场化方式运作, 明确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启动应急物流运作。应急物资调拨运输应当选择安全、快捷的运输方式, 充分发挥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种运力的优点、进行无缝衔接, 确保应急物资运输及时、高效。对承担应急救援任务的物流运输企业产生的相关费用给予合理适当的经济补助, 这将有益于行业管理部门进一步增强调动应急物流的能力。一个完善的应急物流运行机制不仅仅是物流企业的事, 而是通过政府与物流企业的双向互动来实现的。政府需要建立一个应急物流信息发布平台, 发布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 包括物流的线路、物流的种类和物资各区域的需求度, 如灾区需要哪些物资、哪些单位筹措了什么物资、怎么运输效率高等, 并进行动态跟踪。建立应急物资分品种企业联系制度, 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库存等动态, 形成应急处置快速反应机制。

物流企业必须全力配合, 根据应急物流信息和应急物流实施方案来确定物流设施和人员, 确定应急物流组织体系, 配合政府部门完善物流物资的集散网络等。如有突发事件发生时, 政府与企业合力出击, 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构建起应急物资管理的快速响应、敏捷供应体系, 多措并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 进一步提升应急物资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露, 等.浅析我国应急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 (3) .

[2]姜玉宏, 等.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 2007 (6) .

[3]孟参, 等.应急物流系统运作流程分析及其管理[J].物流技术, 2006 (9) .

[4]王宗喜.大力推进我国应急物流建设与发展[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7 (24) .

上一篇:写给客户的中秋感谢信下一篇:房地产中介公司五种运营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