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7-18

关于印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选10篇)

篇1:关于印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

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各行政部门: 根据县卫计委生《关于印发《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现将“两非”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二0一三年一月二十日

“两非”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张以来 副组长:李统虎

组员:张 斌 周 雷 陆 瑞 徐发林 章加宝 孙 璐 单 梅 沈朝红

二0一三年一月二十日 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家、省、市《关于印发(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推进我院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工作, 院“两非”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全院开展集中整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以下简称“两非”)专项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国家、省、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稳定低生育水平和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统筹谋划,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当前一个时期集中精力开展好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为稳定低生肓水平、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二、重点工作内容

(一)查处相关“两非”案件,依法严惩涉案科室有关责任人

各相关职能科室(妇产科、产房、B超室)要加强行业自律,科室部门间加强协作,依据本科室职能落实打击“两非”工作职责。

工作重点为:一是突出抓好B超机的清理清查。对我院的B超机数量、型号、操作人员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逐个审核登记,建立健全相关档案;二是突出抓好B超检查和引流产情况的清查。发现问题,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三是突出抓好流引产药物监管。对我院的相关药物进行监管及相关登记。严厉查处非法胎儿性别鉴定、非法人工终止妊娠、非法行医、非法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弃溺女婴等五类重点案件。

对涉案的科室及相关责任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科室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进行“两非”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直至开除公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管。

建立我院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要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更加紧密配合,进一步完善各科室协调机制、提高综合治理工作水平。加强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严格执行B超使用管理制度、终止妊娠药物销售和使用管理制度、怀孕1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审批制度,有效防止“两非”行为发生。加强对相关科室从业人员的教肓培训,强化行业自律,提高职业操守,自觉遵纪守法。

2、目标。查清我院涉及禁止“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建立和完善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问题的长效机制。

(三)开展系列宣传倡导,营造浓厚的我院舆论氛围。

1、内容。专项行动期间,各相关科室要通过开设宣传专栏、悬挂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两非”行为的危害和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大意义,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国家《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江苏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 终止妊娠的规定》等国家和省、市有关禁止“两非”行为的法律法规,为打击“两非”营造强大声势。

2、目标。营造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浓厚舆论氛围,医务人员及就诊患者及其家属普遍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思想认识得到明显提高。

三、组织领导与相关部门职责分工

此次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是在我院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协调我院各科室工作进展情况。具体分工如下:(一)领导小组:负责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起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协调召开专题会议;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两非”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对发生“两非”行为的科室及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及时向全院发布相关信息。

(二)相关科室人员:加强各科室有关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的学习,学习“两非”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岗前培训,杜绝出现非法胎儿性别鉴定、非法人工终止妊娠、非法行医、非法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弃溺女婴等情况发生。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科室及相关部门要站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对事业负责的高度,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协调。各科室及相关部门要把治理性别比偏高问题作为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在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过程中,加大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治理力度。要把整治“两非”与强化宣传教育、强化利益导向、强 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结合起来,依法严肃处理涉案科室及有关责任人,努力减少我院内“两非”问题的发生,形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科室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妇产科、产房、B超室等科室部门要落实各自职责,积极协调配合,并着眼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加强调度,及时反馈。各科室各部门在专项行动期间,根据工作安排的时间节点要及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专项行动结束后,我院工作领导小组写出汇总报告。

沭阳县中医院

二0一三年一月二十日

篇2:关于印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金两非办字[2011]1号

关于印发《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

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政府、金乡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人口计生局、公安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妇联: 根据市人口计生委、公安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妇联《关于印发《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现将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早婚早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省、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家、省、市《关于印发(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推进我县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工作, 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早婚早育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全县开展集中整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以下简称“两非”)专项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4.26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省、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稳定低生育水平和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统筹谋划,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当前一个时期集中精力开展好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为稳定低生肓水平、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实现我县“十二五”人口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二、重点工作内容和目标

(一)查处一批“两非”案件,依法严惩涉案单位及有关责任人

1、内容。各乡镇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开展行动。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村居(街道)为重点,及时查清“两非”案件,依法严 肃处理涉案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努力减少辖域内“两非”案件的发生。各县直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清理清查,加强行业自律,部门间加强协作,依据本部门职能落实打击“两非”工作职责。

工作重点为:一是突出抓好B超机的清理清查。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的B超机数量、型号、操作人员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逐个审核登记,建立健全相关档案,对不属于B超定点单位或不具备执业资格机构的B超机坚决予以没收封存;二是突出抓好B超检查和引流产情况的清查。重点清理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孕妇进行B超检查及施行流引产手术的情况,发现问题,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三是突出抓好流引产药物市场的清查。对所有的药店、诊所和保健品店进行清查,对非法销售流引产药物的,吊销销售许可证,坚决取缔无证经营药店,进一步规范流引产药物市场。四是突出抓好有关案件的调查处理。依法对有关案件线索进行清理调查,整合资源,严厉查处非法胎儿性别鉴定、非法人工终止妊娠、非法行医、非法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弃溺女婴等五类重点案件。

专项行动期间,着重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发现线索。运用多种形式,发动群众举报,特别是通过二胎孕情检测及时掌握线索。二是查清线索。建立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信息共享机制,部门联合办案;建立长效区域协作机制,加强区域协作联合行动。对发现的“两非”线索,要一查到底。三是依法依规严厉惩处“两非”行为。对涉案的医疗保健机构、个体行医人员和人口计生服务机构,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进行“两非” 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直至开除公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机构,一经发现立即依法取缔;对非法行医人员,依法没收非法所得及相关医疗器械,从重给予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组织、介绍、包庇“两非”行为的有关人员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四是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重点报道对典型案例的调查和惩治情况,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2、目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乡镇(街道)计生办都要集中力量查处一批“两非”案件,依法严肃处理一批涉案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在全社会产生震慑作用。

(二)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管。

1、内容。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对涉及禁止“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工作,全面开展清理清查,针对清理清查发现的问题,切实加以改进完善。人口计生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部门,要在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早婚早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更加紧密配合,进一步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建立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综合治理工作水平。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保健、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和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定点单位的管理,严格执行B超使用管理制度、终止妊娠药物销售和使用管理制度、怀孕1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审批制度,有效防止“两非”行为发生。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肓培训,强化行业自律,提高职业操守,自觉遵纪守法。

2、目标。查清涉及禁止“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 别比偏高问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建立和完善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问题的长效机制。各部门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和有效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对各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相关机构及其人员的管理得到加强,有关制度得到完善,并切实得到执行。

(三)开展系列宣传倡导,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1、内容。专项行动期间,各部门各单位要组织协调主要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通过开设宣传专栏、悬挂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两非”行为的危害和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大意义,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国家《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山东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等国家和省、市有关禁止“两非”行为的法律法规,为打击“两非”营造强大声势。

2、目标。营造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浓厚舆论氛围,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普遍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参与热情显著增强。

三、组织领导与相关部门职责分工

此次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是在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早婚早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县人口计生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妇联共同组织开展。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和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各乡镇(街道)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如下:(一)人口计生部门:负责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起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协调召开专题会议;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协调会,研究和安排相关工作;加强对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并做好孕情管理;会同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部门联合查处“两非”案件,依法依规对发生“两非”行为的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及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协调建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部门协调机制;与卫生部门共同建立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信息共享机制;向县委、县政府和市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二)公安部门:及时组织本部门相关单位和人员参加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会同人口计生、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部门联合查处“两非”案件,依法打击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卫生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相关单位和人员参加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会同人口计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部门联合查处“两非”案件;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依法对发生“两非”行为的医疗保健机构及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与人口计生部门共同建立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信息共享机制。

(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相关单位和人员参加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会同人口计生、公安、卫生、妇联等部门联合查处“两非”案件;加强对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单位的监管,完善相关制度,依据有关规定对违规违纪单位及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五)妇联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相关单位和人员参加整 治“两非”专项行动;会同人口计生、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联合查处“两非”案件;发挥社会群众团体优势,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参与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依法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四、工作步骤

此次专项行动于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集中开展,分三个阶段实施:(一)部署阶段(2011年9月)。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安排,制定下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各乡镇各部门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启动整治“两非”专项行动。

(二)治理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月)。各单位要积极开展自查工作,对查处的“两非”案件要依法严惩涉案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对各级各类医疗保健、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和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协调新闻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各单位要于10月中旬将自查结果报送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汇总、通报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并组织人员进行调研督导。

(三)督查评估阶段(2012年2月)。县人口计生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妇联抽调有关人员联合组成督察组对专项行动进行督查评估。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通报。相关部门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评估内容。

五、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对事业负责的高度,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协调。各单位各部门要把治理性别比偏高问题作为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在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过程中,加大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治理力度。要把整治“两非”与强化宣传教育、强化利益导向、强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结合起来,依靠多部门协调,相互配合,及时查清“两非”案件,依法严肃处理涉案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努力减少辖区内“两非”问题的发生,形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的长效机制。10月中旬,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人员对各单位各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情况进行一次督导检查。

(二)部门配合,协调联动。计生、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部门要落实各自职责,积极协调配合,共同查处“两非”案件,依法严肃处理涉案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并着眼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长期健康发展,查清问题,加以改进,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区域联动,加强与周边县区之间密切协作,及时通报信息,联合开展工作。

篇3:关于印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围绕《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组织开展绿色制造2016专项行动。现将《绿色制造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组织协调,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3月24日

绿色制造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按照《中国制造2025》专项行动计划统一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

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并没有完全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资源环境制约十分明显。《中国制造2025》将绿色发展作为主要方向之一,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开展绿色制造专项行动,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减轻资源环境压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关键措施,对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制造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围绕落实绿色制造工程2016年重点任务,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加快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强化试点示范和绿色监管,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力争在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绿色制造上取得突破,引领和带动制造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绿色制造2016专项行动,预期实现以下目标:

(一)进一步提升部分行业清洁生产水平,预计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8万吨、氨氮0.7万吨。筛选推广一批先进节水技术。

(二)建设若干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和基地,初步形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

(三)会同财政部启动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发布若干行业绿色工厂创建实施方案或绿色工厂标准。

四、重点工作

(一)实施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

围绕制造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发布《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实施重点流域部分行业水污染防治清洁化改造。会同财政部支持一批高风险污染物削减项目,从源头减少汞、铅、高毒农药等高风险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钢铁、造纸等高耗水行业,筛选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组织开展节能监察和跨区域专项督查,在重点行业实施一批高效节能低碳技术改造示范项目。

(二)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

在尾矿、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重点领域,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重大工程示范,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会同财政部组织实施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固体废物工程技术研究机构、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发展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三)推进绿色制造体系试点

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试点,发布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绿色工厂评价导则和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方案。会同财政部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选择部分城市开展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绿色示范工厂。

五、进度安排

──发布实施方案,启动绿色制造专项行动。(一季度)

──发布《实施2016年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的通知》。(一季度)

──发布《第二批国家鼓励的先进适用节水技术目录》及《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品目录》(2016年版)。(二季度)

──启动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重点任务,发布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及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等,开展绿色工厂试点。(二季度)

──会同财政部启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示范工程建设。(二季度)

──组织开展节能监察和跨区域专项督查。(三季度)

──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重大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三季度)

六、保障措施

(一)创新机制模式。

积极协调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机构技术资源,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支撑作用,指导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强与产业基金、投资公司、政策性银行等机构对接,总结绿色信贷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支持领域,为绿色制造专项提供支撑。

(二)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与发改、财政、环保、科技等部门紧密合作,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推动建立部门互动、区域联动、上下齐动的工作机制,营造绿色发展政策环境。建立制造业绿色发展区域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促进区域间节能环保产业实质性合作。

(三)加大政策支持。

利用专项建设基金、清洁生产、工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制造专项行动重点项目。拓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市场,支持设立绿色产业基金。完善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和财政支持政策,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节能节水环保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政策。

(四)强化监督管理。

篇4:关于印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近年来,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级政府涉农资金投入持续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但是,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区、有些单位、有些领域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加大查处惩戒力度,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管理模式。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专项整治行动)。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以依法治国、依法理财为遵循,以财经法纪为准绳,以问题多发易发地区和领域为重点,深入查处、纠正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以儆效尤,堵塞漏洞,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促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地生根,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部署,分省实施。专项整治行动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省)人民政府负责本省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是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全面检查近两年所有涉农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做到资金、项目、地区、单位全覆盖。同时,突出重点,着重检查问题多发地区,资金规模较大、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涉农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

三是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既要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又要着眼长远,从根源上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管理体系,形成保障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

四是统筹分工,协调配合。加强专项整治行动组织保障,成立工作机构,明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分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二、主要任务和内容

(一)整治检查范围和对象。

整治检查范围:2013、2014年度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资金(含基建投资);2010年以来,财政和审计部门对涉农资金的各种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处理情况;专项整治期间群众举报的事项。

整治检查对象:省级以下负责分配、拨付、管理和使用涉农资金的各级财政和发展改革部门、涉农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受益主体。省级以下财政、发展改革和涉农项目主管部门既是接受上级专项整治检查的对象,又是督促指导下级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和领导部门,主要包括:财政、发展改革、农业、民政、国土资源、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水利、林业、扶贫等,各省可以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增加有关部门。

(二)整治检查的内容。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清理、检查和纠正涉农资金申请、分配、拨付、管理、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1.利用资金、项目管理权,贪污、受贿,谋取私利。

2.基层干部冒领、私分农民补贴资金和补偿款。

3.项目申报弄虚作假,套取和骗取财政资金。

4.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

5.违反政府采购及招投标管理规定。

6.资金拨付不足额、不及时,滞留、延压项目资金。

7.未按规定时间启动项目、未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8.项目实施过程中,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实施内容、地点。

9.其他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三、时间安排

专项整治行动自本实施意见印发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分6个步骤。

(一)部署启动阶段(3月31日前)。

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成立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部级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部级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国专项整治行动,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名单及职责见附件)。部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财政部农业司),具体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协调、信息报送、新闻宣传等工作。

各省要按照统一部署,成立本省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专项整治行动。各省级领导小组组长由省人民政府分管农业或财政工作的领导担任。各省要在3月底前将省级领导小组成立情况、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组织保障、动员部署、工作机制和措施等)、联系人上报部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全面自查自纠阶段(4月30日前)。

各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对本辖区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范围覆盖到安排分配涉农资金的省、市、县政府有关涉农部门和乡(镇)政府,以及使用涉农资金的有关单位、乡、村等情况。自查过程中,各地要在摸清本地区涉农资金性质、规模,有效梳理资金流向的基础上,深入查找涉农资金及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进一步厘清资金项目管理部门及牵头部门责任。要突出边查边整改,按照规定和程序,及时处理案件和相关责任人。对于2010年以来在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未整改的,结合这次专项整治行动,做到限期整改和追责处理并重。各省要在4月30日前将自查自纠工作总结报部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省级重点检查阶段(5月31日前)。

在开展全面自查自纠的同时,各省可部署开展省级重点检查。各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业队伍,对涉农资金投入规模较大、近年来问题反映较多的县开展重点检查。省级重点检查的县个数应不少于全省农业县的50%。重点检查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贪污、受贿、挪用等违纪违法问题。各省要在5月31日前将重点检查工作总结报部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nlc202309051759

(四)部级重点抽查及反馈阶段(6月1日—7月15日)。

部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省级重点检查的基础上,组织专业队伍,在全国选择40个县进行重点抽查,其中省级已开展重点检查的县和非检查县各20个。抽查对象要延伸至资金具体使用单位(农户等)和工程项目。抽查结果于7月15日前反馈有关省人民政府。

(五)整改完善阶段(8月15日前)。

对以前各类检查发现的问题,在此次整治行动中,未整改处理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督促或问责。对此次检查中新发现的问题,按照问题性质,分类制定方案,限期进行整改。同时,要把好政策尺度,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限期追回财政资金,调整有关账目,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违规违纪的要给予党政纪处理,对于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管理长效机制。既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根源,又要总结提炼各地在涉农资金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调查研究政策制定和决策层面的解决方案,为创新涉农资金使用和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科学管理制度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各省要在8月15日前将整改工作报告,其中包括发现问题分类、整改举措、完善政策措施的建议等,报部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全面总结阶段(8月15日—9月15日)。

各省要在9月1日前对全省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报本省级人民政府,并报部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部级领导小组综合各省自查自纠情况、省级重点检查情况、部级重点抽查情况、整改工作报告等,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总结,并报国务院。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分工负责。各省要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理财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级领导小组要履行好组织、部署、督促、协调等职能,并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明确省、市、县、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任务和分工,切实落实好责任,积极推进专项整治各项工作。部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组成工作组,对地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分片督导。

(二)夯实基础工作,建立必要保障。各省要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健全各项工作机制,确保专项整治行动有序有效开展。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专项整治工作,选择专业队伍实施检查工作,加强有关人员的培训,确保工作质量。要对检查、培训等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要建立督查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市、县和乡镇的督促检查,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三)严肃财经纪律,务求工作实效。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好实际问题作为专项整治行动的唯一标准,将边查边改贯穿始终。加强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用事实和数据反映问题,体现专项整治工作成效。要依法依规做好举报受理工作,做到举报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部级领导小组在督导和部级重点抽查等过程中,发现各省存在对专项整治行动组织不力、工作不实、敷衍应付等现象的,采取通报批评等方式,限期要求整改。

(四)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信息交流。各省要及时收集整理专项整治工作动态、重要情况等,编发工作简报,报告部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省每周至少报送两期。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集中曝光一批性质恶劣、影响重大的典型案例,起到威慑和警示教育作用。

部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8551891

电子邮箱:zxzz2015@163.com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业部

2015年3月19日

篇5:关于印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开展整治 “两非”专项

检查行动的通知

各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市人口计生局、卫生局、药监局、公安局、工商局、妇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开展贯彻落实《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精神,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性别比

偏高问题,经市政府同意,市人口计生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工商局、妇联决定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整治两非和避孕药械专项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开展出生性别比综合治理,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周密组织、统一执法、全面清理、重点整治、坚决取缔和扫除违法违规的“黑B超”、“黑诊所”、“黑药店”,进一步净化我县避孕药械市场,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二、监督检查时间

本次专项检查时间为2011年8月至9月。

三、清理清查范围

1、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个体诊所、社区卫生员、药品零售经营企业,重点是违法行医的“黑B超”、“黑诊所”。

2、被举报非法做胎儿性别鉴定及引流产的医疗机构。

3、超范围经营,未经许可做胎儿性别鉴定及引流产的医疗机构。

4、查处销售国家免费提供的避孕药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禁将印有“国家免费提供”字样的计划生育药品、用具(包括国家计划免费避孕套、口服避孕药、外用药、注射用药及

宫内节育器等)在市场上销售。

5、制售假劣避孕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重点查处“三无”产品;

6、检查B超室、妇产科有无“严禁胎儿性别鉴定”和“严禁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醒目警示。

7、检查有无非法销售终止妊娠药品个体诊所、药品零售经营企业。

8、检查医疗保健机构、个体诊所、药店的合法性,是否超范围行医、无证行医,是否超范围经营、无证经营。

9、检查B超是否备案,操作人员是否有执业证。

10、检查政策内终止妊娠的有无医学需要的诊断证明、受术者身份证、计生部门出具的《人工终止妊娠证明》;检查政策外终止妊娠的受术者有无身份证、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出具的《人工终止妊娠证明》。

四、人员安排

市人口计生局、卫生局、药监局、公安局、妇联、工商局等部门要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两支督查队循环开展联合执法和清理清查活动。

满洲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篇6:关于印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同意,现将《开展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土资源部 国家环保总局

二○○七年五月十四日

开展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尾矿库作为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设施,一般由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根据2006年环保总局的调查,全国有尾矿库7610个,其中正常运行的只占40%。近几年,尾矿库垮坝造成人员伤亡和有毒污染物下泄的事故屡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重点工程中提出的:“治理尾矿库危库、险库和危险性较大的病库”的规划安排,进一步加强尾矿库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的监督管理,强化建设项目审批和矿业秩序整顿,督促尾矿库生产经营单位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规范尾矿库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行为,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开展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

一、工作目标

按照《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的规定,尾矿库安全度分为四级,即危库、险库、病库和正常库。危库指安全没有保障,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的尾矿库;险库指安全设施存在严重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垮坝事故的尾矿库;病库指安全设施不完全符合设计规定,但基本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尾矿库。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要依法取缔各类非法尾矿库;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污染环境的尾矿库;健全和完善尾矿库安全和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消除尾矿库重大隐患,有效监控运行状况;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尾矿库安全和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切实使尾矿库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安全生产条件和环境保护水平得到明显改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得到有效遏制。

二、组织领导机构及各部门各地区工作职责

(一)专项整治行动组织领导机构

由安全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等部门成立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负责指导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召集人分别由安全监管总局和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担任,安全监管、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的有关人员为成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监管总局,负责日常工作。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成立由一名政府领导同志任组长,安全监管、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参加的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可根据本地区实际,适当增加有关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

(二)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职责

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监管,督促检查有关地区及企业落实尾矿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尾矿库安全隐患排查,指导企业编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审查尾矿库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情况,对危、险、病尾矿库进行查处,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尾矿库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治理,或提请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实施关闭。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检查尾矿库相关建设工程的立项核准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地方和企业落实存在重大隐患尾矿库的治理资金,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关停、整治危库和险库。

环保部门负责加强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的检查和监管,对尾矿库企业进行排污登记,检查企业弃库、闭库环境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检查指导地方和企业编制完善尾矿库环境安全应急预案,督促地方和企业整治尾矿库超标排污问题。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检查尾矿库建设用地审批情况,依法取缔、关闭无证开采的违法企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实施,逐级建立健全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逐级制定工作方案,并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三、专项整治行动时间进度和工作安排

专项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用两年半(2007-2009年上半年)完成专项整治任务。

(一)部署排查及自查自改阶段(2007年)。各地区成立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全面进行动员和部署工作,并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5月底前完成);全面开展尾矿库的摸底调查和自查工作,建立尾矿库基本情况数据库,查清非法的和应予关闭的尾矿库(8月底前完成);提出重大隐患治理项目,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11月底前完成);检查各地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进展情况(12月底前完成)。同时对已掌握的尾矿库隐患,认真自查自改,加强现场管理,采取应急措施。要建立和完善尾矿库建设审批、安全和环境监督管理等制度;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一时又不能整治的尾矿库要采取降低负荷、停库整顿等措施;取缔非法尾矿库,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污染环境、而又整改无望的尾矿库。要完善和落实动态监管巡查制度,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出现反弹,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隐患整治阶段(2008年)。继续关闭取缔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污染环境的尾矿库。各地和相关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加大整改力度,落实整改措施和资金,限期完成隐患治理工作。将危库、险库、调洪库容小和下游有居民区、重要设施或影响饮水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尾矿库作为整治工作的重点。对拒绝整改,到期整改不合格的尾矿库,依法予以关闭。

(三)巩固成果阶段(2009上半年)。继续做好重点地区的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整治工作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地区和问题突出、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尾矿库企业进行集中整治;组织对各地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四、整治工作的重点

(一)核查的主要内容

1.核查尾矿库相关建设工程的核准或审批的情况。

2.检查尾矿库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和环保竣工验收的情况。

3.检查尾矿库是否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按照设计要求组织生产运行的情况。

4.检查尾矿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事尾矿库放矿、筑坝和排洪操作管理的作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尾矿工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的情况。

5.检查尾矿库污染物排放达标的情况。

6.检查尾矿库是否存在违规设计、超量储存、超期服役、有垮坝险情的情况。

7.检查尾矿库是否存在影响公路、铁路、饮用水源安全的情况,尾矿坝下游是否有居民区或重要设施的情况。

8.检查尾矿库尾矿再利用情况,包括在用尾矿库回采再利用和闭库后再利用的尾矿库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建设项目“三同时”手续的情况。

9.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10.检查尾矿库库区内是否存在从事爆破或采砂等危害尾矿库安全的活动情况等。

(二)整治的主要内容

1.对于非法生产、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内的尾矿库,要依法依规坚决予以取缔。

2.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污染环境的尾矿库,要限期整改和治理,经整改和治理仍不合格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停用。

3.对未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立项审批的,未执行尾矿库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和环评手续的,要责令其限期补办相关手续,并依法进行处罚。

4.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事尾矿库放矿、筑坝和排洪操作管理的作业人员未接受专业培训、尾矿工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的,要责令纠正,并依法进行处罚。

5.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尾矿库,要督促企业加大隐患整改和监控工作力度;对于擅自更改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的,要责令立即改正,已投入运营的,要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对于经安全评价确定为危库或出现严重险情威胁尾矿库安全的,要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确定为险库的,要责令其限期消除险情;确定为病库的,要督促其限期按正常库标准进行整治,全面消除隐患。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尾矿库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各级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要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行动、联合执法,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要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做到人员、工作经费、办公地点和办公条件四落实。

(二)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区要抓紧制定本地区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面规划和部署专项整治工作,确定工作目标,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明确各项任务的进度安排,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取得实效。

(三)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要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对于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进行环境评价且未通过环保竣工验收的尾矿库,一律不得生产运行,限期整改。整改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环境许可条件的,相关部门要依法吊销各种证照,提请政府依法关闭。专项整治行动既要体现统一行动,联合执法,又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协调合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落实治理资金。对于存在重大隐患和环境污染的尾矿库,由生产企业负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对于因破产解散或改制等原因遗留的、存在重大安全和环境污染隐患的尾矿库,各地区要提出治理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隐患整改资金。

(五)认真组织检查验收。为了推动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顺利开展,各地区应组织开展阶段性检查验收;安全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全国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篇7:关于印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委„2007‟60号

中共新登镇委新登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新登镇开展违法建筑专项

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工作站、行政村,镇机关各办公室、分局,各有关单位:

《新登镇开展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新登镇委员会新登镇人民政府

2007年8月10日

主题词: 印发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通知

———————————————————————————————抄报: 市委办、市府办、市拆违办

———————————————————————————————新登镇党委政府办公室2007年8月10日印发 ———————————————————————————————

(共印150份)

- 1 -

新登镇开展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镇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为规范农村建房秩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根据富委[2007]65号、富政[2007]6号文件精神,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开展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为确保整治行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融入杭州大都市”城市化发展核心战略,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查违、控违、拆违专项整治行动,坚持“从严执法、彻底整治”方针,基本摸清全镇违法建筑的底数,坚决查处2006年1月以后产生的违法建筑,有针对性地重点强制拆除一批典型的违法建筑,并初步建立防违、控违、拆违长效机制,以实现“新违建零控制、老违建负增长”的工作目标,为促进我镇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责

为确保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卓有成效,成立新登镇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办公室、工作站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各类违法建筑的巡查、处置工作;负责全镇所有在建私房施工挂牌告知和批后监管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全镇违法建筑的强制拆除工作;负责强制拆除结束后的善后清理、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

三、整治范围和实施原则

本次违法建筑专项整治的范围为全镇个人违反法律、法规规

定,未经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许可或超越许可规定擅自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超过批准使用期限尚未拆除的临时建筑。专项整治要严格按照以下三项原则实施:

1、“先党员干部,后普通群众”的原则。全镇党员干部要带头自查、自纠、自拆违法建筑,充分体现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本次专项整治对象首先要从党员干部开始,凡是要求群众拆除的,党员干部首先要拆除。

2、“先拆新违建,后拆老违建”的原则。本次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2006年1月1日以后产生的违法建筑,要做到有一件处理一件,决不欠新帐;对2006年1月1日以前产生的违法建筑要逐一登记,重点拆除其中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违法建筑。

3、“先敦促自拆,后组织强拆”的原则。在违法建筑处置过程中,要坚持政策宣传有先,教育引导在先,敦促自拆在先;对工作确实不奏效的,要坚决组织强制拆除。

四、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

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从2007年7月开始,到2007年底止,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7年7月16日至8月25日)

通过动员大会、宣传车、有线电视通告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一是召开由全体镇干部、村支两委会主要领导参加的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动员大会,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在党员干部中营造一种防违、控违、拆违的氛围。二是通过宣传车、有线电视向全镇群众宣传《富阳市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办法》,公布新登镇违法建筑举报电话,电话号码是63252273,63252472。由镇纪委李大平同志、建设分局金丽燕同志负责做好受理工作。

(二)调查摸底、重点推进阶段(2007年8月20日至9月30日)

1、搞好调查摸底。以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专职驻村干部)为主体开展全镇违法建筑调查摸底工作。调查表由整治领导小组统一制定下发,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专职驻村干部)要按照填表要求认真填写,如实上报。

2、组建巡查队,划定巡查区域,开展巡查活动。建立由相关人员组成的巡查队,并由城管执法中队对巡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工作站现有范围为巡查区域,开展巡查,城镇规划区内由执法中队进行巡查,其他巡查区域按巡查队分工组织巡查。镇违法建筑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要对巡查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如发现漏查、未查现象,将追究巡查队相关人员的责任。

3、汇总分类。镇违法建筑整治领导小组对已掌握登记的违法建筑进行汇总分类。

(三)深入开展、强制拆除阶段(2007年8月20日至11月30日)

在分类处理的基础上,以班子成员联系工作站领导带队,以工作站为单位,对违法建筑所有人员进行说服教育,全力敦促接受处理或自拆,对拒不接受处理的上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依法查处或强制拆除。拆除工作从规划红线范围内先开始,尤其对2006年1月1日以后产生的违法建筑,要作为重点对象从严执法,突出四个“重点拆除”,即重点拆除违法情节严重的违法建筑,重点拆除顶风抢建的违法建筑,重点拆除群众呼声强烈、社会反响大的违法建筑,重点拆除党员干部参与的违法建筑。

(四)巩固提高、完善机制阶段(2007年12月以后)

认真总结整治工作经验,建立以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为工作主体的自查制度,做到一周一检查,一周一汇报;建立专门巡查队,负责对全镇范围内建设工程进行巡查;建立建设、土管、执法联动机制,对发现的违法建筑及时进行查处。

五、考核和奖惩

本次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将结合作风纪律建设年活动开展,列入干部的考核内容。经考核评比,对专项整治行动中工作积极、措施到位、成效显著的个人,镇党委、政府将给予表彰和奖励。专项整治行动期间,镇党委、政府将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落实、敷衍了事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情节严重的,要对相关人员予以党纪政纪处分。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后,新发现老违法建筑和新产生违法建筑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并在年终考核中予以扣分,酌情扣除奖金。

新登镇违法建筑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篇8:关于印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3年8月26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联合印发《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尾矿库综合治理行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2013]99号) 。通知要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 (局) 、国土资源厅 (局) 、环境保护厅 (局) , 河南、湖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 陕西省汉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 应结合实际, 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安全监管、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南水北调部门要继续加强协同配合, 强化依法监管, 继续落实尾矿库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责任, 深化“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有效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技术措施, 完善应急预案, 切实巩固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成果,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篇9: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总结

为严厉打击“两非”行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我区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安排部署,精心组织,自2011年8月23日至2012年2月29日利用半年时间深入开展了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一是召开专题会议。我们于2011年8月23日召开了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安排部署会,要求各乡镇、街道和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认清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职责、全力配合、共同参与,确保专项治理活动取得实效。二是成立领导小组。由计生、公安、卫生、药监、武装部后勤科、妇联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为专项治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三是出台相关规定。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区深入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区人口计生局、卫生局、药监局制定了《**区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相关制度》,区计生、公安、卫生、药监、武装部后勤科、妇联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制定下发了《**区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为了在全区营造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的浓厚氛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组织学习教育。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和驻区有关单位组织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学习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等政策法规。使广大医务人员学法、懂法、守法、执法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二是利用媒体,强化宣传。区有线电视台、**集团有线电视台及区广播站采取滚动式播放的形式,大力宣传《省规定》和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截止目前电视播放190期,广播播放98期。三是利用宣传车巡回宣讲。充分发挥计生服务车的宣传作用,在下乡过程中,播放录音带,宣传禁止“两非”的各种政策法规,各乡镇、街道也组织宣传车在各村进行了巡回宣传,覆盖面达到了99%以上。四是结合活动集中宣传。在**和**地区举行了百合计生服务进家庭、关爱母亲生殖健康行动、关爱女孩、文化下乡等多次全区性大型宣传活动,其他乡镇、街道也在人口聚集的地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品18000多份,接受教育的群众达3万多人。五是张贴《通告》进行墙体宣传。印制《通告》和集中整治“两非”宣传品10000多份,在全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交通要道进行了张贴,在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个体诊所进行了张贴。通过以上宣传,全区上下形成了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的舆论氛围。

(三)建立机制,综合治理性别比。为了形成治理性别比失衡的长效机制,我们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强化综合治理力度。一是明确责任。靠实了人口计生部门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监管责任,对怀孕妇女的基本情况,入户访视,跟踪管理的责任。对包村专干疏于管理,造成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或出生婴儿假死亡的,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靠实了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和母婴保健机构的监管责任。对开展“两非”行为的所属医疗和母婴保健机构,吊销其执业证书;靠实了药监部门对终止妊娠药品的监管责任。对违规销售终止妊娠药品的单位,由药监部门没收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罚;靠实了公安部门对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和相关刑事案件的立案调查责任。靠实了妇联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倡导落实关爱女孩消除传统陋习的责任。二是完善制度。完善了《人工终止妊娠审批制度》,凡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者,须经乡镇、街道计生办或区计生局审批后方可施术,否则,视其为非法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依法追究施术单位的责任;完善了《终止妊娠手术定点制度》,除定点机构外,其他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终止妊娠业务;完善了《定点分娩制度》,明确了定点分娩机构。定点机构在接受分娩对象时,要严格落实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完善了《死婴查验制度》,各定点分娩机构对死产或新生儿死亡的,立即通知乡镇计生办进行现场查验确认,对新生儿出生后去向不明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完善了《B超管理和使用备案制度》,计生、卫生部门对全区医疗机构的B超及操作人员进行了登记、备案和资格审查,并在B超室醒目位置悬挂了严禁胎儿性别鉴定的标志,要求使用B超的单位严格落实B超检查实名登记制度;完善了《信息通报制度》,终止妊娠和分娩定点机构每月向我局和乡镇、街道计生办报送新生儿出生、死亡、终止妊娠术等信息;完善了有奖举报制度,公布了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积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对非医学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进行举报,一经查实,给予举报人5000元的奖励。三是建立长效机制。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区委、区政府要求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从维护稳定、人口安全和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出发,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将集中整治“两非”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区上在年终综合考评时,把性别比作为衡量各乡镇、街道计生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四是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当年两女结扎户办理养老储蓄,为自愿放弃生育指标的夫妇发放一次性奖励金;为独生子女领证户每户兑现120元的奖励费;协调农林、工商、劳动、城建、卫生、教育、民政、水力、科技等部门,对计生户在就业、经商、就医、子女上学、办理低保、农田灌溉、危房改造、科技扶贫等方面给予了优先优惠,进一步解除了计生独女户和两女户的后顾之忧,提高了群众的自觉性。

(四)从严查处,开展治理活动。按照省、市人口委的统一部署,在专项治理活动中,我区首先通过调查摸底、明查暗访、群众举报等方式,全面摸清了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重点掌握了非法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的个体诊所。在这次集中整治中,人口计生、公安、药监、卫生、工商、妇联等6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在乡镇、街道的积极配合下,对全区125家医疗机构、计生服务机构、药店和村卫生所进行了检查,全部进行登记造册。共查出非法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机构1家,下发处罚决定书1份,处罚金额达1万元。对近两年领取再生育《生育保健服务证》后不明原因孕怀消失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清理,并规定对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对报称新生儿死亡却无合法死亡证明的,对虐待女婴或者非法送养婴幼儿的,收回《生育保健服务证》,落实节育措施,以后不再审批生育指标。在此基础上,联合执法队还定期不定期的对各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并查处“两非”行为,切实形成了经常性工作机制。

二、今后的工作打算

经过全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广大计生干部的不懈努力,我区集中整治“两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部分群众的生育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存在。二是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个别群众私下到外地鉴定胎儿性别提供了条件,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三是“两非”行为隐蔽性强取证难。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将专项治理活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抓出实效。二是加强宣传。会同宣传部门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保护妇女权益、关爱女孩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及时通报集中整治“两非”行动进展成果、重大案件查处情况。三是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执业许可证的审核把关,对从事B 超操作、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技术服务人员严格管理,协调和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清理整顿终止妊娠药品销售点,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四是加强出生婴儿性别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出生性别调查,摸清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五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清理清查,掌握流动人口婴儿出生情况,制定治理流动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实施意见。

篇10:关于印发《满洲里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食药监电[2012]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部署,现将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迅速部署开展行动,全面推动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2年8月29日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禁毒委员会全体会议和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国家禁毒委员会决定自2012年8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为落实国家禁毒委员会的工作部署,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结合

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责和药品监管工作实际,国家局制定了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实施《禁毒法》、《药品管理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以专项整治为契机,牢牢抓住当前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决落实企业的责任,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规范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和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生产经营秩序,严防药品从药用渠道流失,切实保护公众健康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任务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在全面加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基础上,以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为重点品种,以流通环节为重点环节,通过为期4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特别是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流失的严峻势头,维护正常药品生产经营秩序。

(一)加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积极开展对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的监督检查,加强中药饮片麻黄的监管,切实强化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二)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针对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流失的问题和特点,及时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新举措,完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的制度。开展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检查,重点核查药品流向,确保药品在合法渠道内流通,严防流失。

(三)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要查处一批违法违规企业,特别是违法违规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企业,确保处罚到位,有力震慑不法行为。

(四)大力开展宣传警示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警示活动,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积极引导企业守法经营,落实企业责任。

三、工作内容

国家局相关司局和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全面加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同时,要以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为重点品种,以流通环节为重点环节,研究加强管理的新举措,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一)完善管理制度

针对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面临的问题,制定加强管理的新举措。国家局有关司局要认真研究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注册管理制度,从严控制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批准文号数量,原则上不再批准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仿制药注册;限制最小包装规格的麻黄碱含量。建立麻黄碱原料药审批的监测预警和通报制度,指导地方合理审批麻黄碱原料药,严格控制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产量。研究出台减少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销售环节的措施,切实解决“挂靠走票”、“体外循环”问题。严格执行国家局、公安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零售企业销售行为,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查验、登记购买者身份证;从严控制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单次零售数量;严禁零售药店开架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强对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流失案件查处工作的督促指导,对重大案件挂牌督办,确保处罚到位。

(二)加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和麻黄饮片的监管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落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和制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继续对药品类易制毒化学

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巡查,监督企业依法生产经营,严格审查购买方资质证明材料的审核及留存情况,按照规定渠道销售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严格销售票据和结算资金管理,将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麻黄饮片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严禁中药材市场销售麻黄饮片。

(三)强化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监管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把原料审批关。严格按照国家局、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生产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所需麻黄碱类原料药购用审批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安〔2009〕417号)的要求,审批麻黄碱类原料药。建立企业购用审批档案,对用量情况和增长趋势进行分析,对增长异常的,要引起高度警惕,及时调查核实。对5年以上未生产品种,整治期间原则上暂不得恢复生产。

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购销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要对辖区内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生产经营企业的产、销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检查相关资质证明材料的审核及留存情况、销售票据管理和结算资金流向情况以及药品进货验收情况之外,还要结合药品电子监管网,重点核查药品销售的真实流向。发现药品销售流向异常时,应当立即监督企业暂停销售,并请药品流入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协查,药品流入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积极予以配合。对药品零售企业,重点检查企业执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单次销售限量规定,查验、登记购买者身份证等情况。

(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规的企业,做到处罚到位,绝不姑息,不给企业再次违法的机会。对发现多次或大量产品流失的企业,要暂停或大幅核减其麻黄碱原料药购用审批。对导致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或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流入非法渠道的药品生产、批发企业,一律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对涉嫌触犯刑律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2012年上半年公安机关通报的“087”和“4·11”案件,相关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重点查办,加快查处进度,对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惩,查处结果及时上报。

(五)大力开展宣传警示活动

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结合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组织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近期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2〕12号,见附件)等相关法规制度进行广泛宣传和培训,使企业认清当前我国的毒品形势,了解违规销售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守法经营的自律意识。

四、工作部署

此次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阶段,时间安排为8月1日至8月31日;第二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时间安排为9月1日至11月30日;第三阶段为总结评估阶段,时间安排为12月1日至12月31日。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区 的实际情况,周密部署、明确分工、落到实处。要及时对专项整治行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有力推动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和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在2012年12月15日前,将本地区专项整治行动总结报国家局。国家局将适时组织对各地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认真传达、学习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目前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流弊的严峻形势和严重危害,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切实落实本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可以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制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监管涉及法规、注册、安监、市场和稽查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各环节必须多管齐下,紧密衔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监管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内部要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紧密配合、加强协作、严格监管、严格执法。在日常监管中,还要建立健全责任制,要把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位,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同时,要积极引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自律、守法经营。

(三)健全机制、协同作战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和信息交流,建立信息共享和案件通报机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现案件线索后,涉嫌触犯刑律的,应当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并密切配合公安部门办案,确保案件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公安部门在查办案件中提供的涉案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进行查处。

(四)及时督查,确保实效

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根据整治工作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开展督查工作,力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整治、完善监管,使专项整治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成效、做法和经验及时上报国家局。工作中如遇到问题,请与国家局药品安全监管司联系。

联系人:杨霆、韩冰

电 话:010-88330848、88330431

传 真:010-68336683、68311985

附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附件

最 高 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文件

法发〔2012〕12号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印发《关于办理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为从源头上惩治毒品犯罪,遏制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流入非法渠道被用于制造毒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了《关于办理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分别层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八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关于办理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从源头上打击、遏制毒品犯罪,根据刑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现就办理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行为的定性

以加工、提炼制毒物品制造毒品为目的,购买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或者运输、携带、寄递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进出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以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

以加工、提炼制毒物品为目的,购买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或者运输、携带、寄递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进出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分别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走私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

将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拆除包装、改变形态后进行走私或者非法买卖,或者明知是已拆除包装、改变形态的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而进行走私或者非法买卖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分别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

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

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或者运输、携带、寄递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进出境,没有证据证明系用于制造毒品或者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或者未达到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定罪数量标准,构成非法经营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等其他犯罪的,依法定罪处罚。

实施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关于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行为的定性

以制造毒品为目的,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以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

以走私或者非法买卖为目的,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分别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

三、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

明知他人利用麻黄碱类制毒物品制造毒品,向其提供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为其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或者为其获取、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提供其他帮助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明知他人走私或者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制毒物品,向其提供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为其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或者为其获取、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提供其他帮助的,分别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共犯论处。

四、关于犯罪预备、未遂的认定

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符合犯罪预备或者未遂情形的,依照法律规定处罚。

五、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目的与明知的认定

对于本意见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观目的与明知,应当根据物证、书证、证人证言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在案证据,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表现,重点考虑以下因素综合予以认定:

1、购买、销售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价格是否明显高于市场交易价格;

2、是否采用虚假信息、隐蔽手段运输、寄递、存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

3、是否采用伪报、伪装、藏匿或者绕行进出境等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

4、提供相关帮助行为获得的报酬是否合理;

5、此前是否实施过同类违法犯罪行为;

6、其他相关因素。

六、关于制毒物品数量的认定

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的,应当以涉案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中麻黄碱类物质的含量作为涉案制毒物品的数量。

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以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的,应当将涉案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所含的麻黄碱类物质可以制成的毒品数量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多次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未经处理的,涉案制毒物品的数量累计计算。

七、关于定罪量刑的数量标准

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 的,涉案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所含的麻黄碱类物质应当达到以下数量标准:麻黄碱、伪麻黄碱、消旋麻黄碱及其盐类五千克以上不满五十千克;去甲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及其盐类十千克以上不满一百千克;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一百千克以上不满一千千克。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上限的,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大”。

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以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的,无论涉案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所含的麻黄碱类物质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八、关于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范围

上一篇:对联谜语下一篇:2019精准扶贫个人帮扶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