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教师工作证明

2024-07-26

代课教师工作证明(精选9篇)

篇1:代课教师工作证明

证明

兹证明:,男(女),生于年月日,原住,现住,身份证号码:。该同志于年月至年月在达县乡(镇)学校代课,实际代课年限为年。

特此证明

达县乡(镇)村(社区、居委会)负责人签字:(公章)二O一三年月日

达县学校校长(签字):(学校公章)二O一三年月日

达县乡(镇)政府负责人签字:(政府公章)二O一三年月日

篇2:代课教师工作证明

各小学、教学点:

接教体局通知,代课教师建档需要证明材料,现将代课教师上交的证明材料的要求通知你们,希组织你校代课教师按以下要求开好证明,按通知中要求的时间上报,学区组织人员核收,不按时报送证明材料的代课教师后果自负。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1、证明材料统一用A4稿纸。

2、每位代课教师的证明材料中应分段写清工作经历的起止时间并有证明人签字,证明人必须是两名公办教师且要写清证明人所在单位、手机号码、证明人的承诺。

3、工作经历时间跟上报教体局的教师基本情况表中简历的时间相一致。

4、从外学期调入洪水学区的代课教师来时一并带上外学区的证明材料。

5、中途间断的教师只带间断之后的证明材料。

6、上了幼师班的代课教师实习期教龄不算,从取得毕业证以后的时间算起,在上报教体局的基本情况表中若有把实习期的时间算入教龄的教师,请速到学区更正。

7、报送时间:2010年1月19日上午。

洪水学区

篇3:代课教师媒介建构分析

《代课教师》、《一个也不能少》、《上学路上》等影片塑造了代课教师的伟大形象———朴实、坚忍、无私的奉献者, 他们崇高的品德值得敬重!而破旧的衣衫、低俗的素养、廉价的教育者形象似乎也成了人们的刻板印象。可以说, 媒介对代课教师的污名化过程, 某种程度上源于它对这一群体的歧视。尽管很多影片获得了国内外的大奖, 但代课教师问题仍未引起新闻媒体足够的重视。

81 (二) 清退政策促使新闻媒介高度重视代课教师报道

202005年, 国家对代课教师提出了清退政策。事实上, 从102001年起, 全国各地陆续开始了代课教师的“清退”工作。

第2010年伊始, “清退”事件再次升温。[3]政府的举措让新闻媒

期介大显身手, 其中网络在报道中起了领先作用, 并带动电视、

报纸、书刊主流媒介的深入采访。

学各大新闻网站开始大力报道, 网友发帖热情激增, 如有术位网友的帖子《替代课教师向清退政策下跪》读来令人心酸,

台然而我们也听到了更多网友理性的声音:清退政策是社会的

传进步;以南方网社区广东发展论坛为首的网络力量促使广东

研省委书记汪洋亲自主持召开专门研究代课教师待遇的座谈

会, 并连续四次做出批示要求研究解决办法;由《南方周末》、腾讯新闻联合发起的“燃烛”行动, 针对甘肃定西渭源县超过千名曾经的“代课教师”, 开展包括转岗就业和就业培训在内的系列公益活动。

长安教育网对乌沙小学关心、爱护代课教师的工作一经报道后, 马上引起了电视媒体的采访介入;凤凰网、《时代周报》等联合发起“寻找代课教师”行动, 推出“中国代课教师地图”, 倡议网友在春节期间给代课教师拜个年, 给他们精神的慰藉或实际的帮助;《世界日报》、《人民日报》、《甘肃经济日报》等报纸对清退政策提出了具体措施, 指出代课教师清退不能搞“一刀切”。

书刊上关于代课教师的文章也增多了, 本校图书馆就收藏了204种相关图书, 且数量还在增加;以《中国教师》期刊为例, 近三十年来, 确切的说是八年, 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7月, 从CJFD上查得:以代课教师为主题的文章共有24篇, 其中2003年、2006年、2010年达到5篇。作为师范院校的图书、教育类专业期刊, 对代课教师话题数量的增加,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对其态度的普遍改观。

二、代课教师媒介建构历程引发的思考

(一) 代课教师长期被媒体忽视有其复杂原因

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 新闻媒体的首要功能是进行环境监测, 并把观测到的东西告诉公众, 它就像“社会雷达”一样保证国家这艘大船在暗礁险滩丛生的大海上顺利前行。[4]教育专业人士指出,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 对代课教师这一庞大的群体若以冷漠、无视的眼光和心态来对待, 无疑将不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5]代课教师弱势群体与教育发展、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理应受到作为社会“瞭望塔”的新闻媒体的关注, 却长期被媒体忽视, 甚至遭到个别影视节目的丑化、污名化, 从而造成人们的刻板成见。原因何在?

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彭伟步在《中国媒体远离弱势群体》一文中写道“中国的媒体正处在政治权力控制与资本拉拢的时代。政治权力与社会资本的结盟, 决定了中国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向、领域和性质, 在某种程度上让很大一部分消费不起或者说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弱势群体被遗忘。”[6]

随着一些新闻媒体单位的转企改制, 市场化运作, 经济利益逐渐占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媒体组织为了追求高收视率、高点击率、高发行量, 从而吸引到广告商赢得高利润, 开始违背媒体的价值取向, “销售”不良“产品”来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 如高收视率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中的“拜金”等不良言论就给受众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二) 正确看待媒介在代课教师报道中的表现

我们不可否认, 媒介开始重视代课教师问题后, 在目前清退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充分发挥了中介作用, 充当政府和公众沟通的桥梁, 更多地反映民意, 表达民声, 保障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 在倡导社会关注代课教师的同时还积极采取行动帮助他们, 促进代课教师问题妥善解决。但是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许多媒体对清退最后日期的失实报道, 如《新京报》的新闻报道标题:《今年, 44.8万代课教师将进行最后清退, 许多月工资仅两百余元。您怎看?》, 这类内容报道曾一度引发公众的强烈不安与不满, 特别是部分代课教师感受到被驱赶的耻辱, 而媒介利用“清退”字眼大肆炒作, 是否意味着否定代课教师?是否会引起公众的激愤和群体性失落?后来教育部发言人赶紧出来辟谣, 媒体也纷纷澄清。看《京华时报》的报道标题:《清退代课教师未定最后期限》。由此可知, 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必须要遵循, 假新闻可能会危害社会稳定。

另外, 媒介报道主要集中在代课教师问题产生的原因、待遇恶劣、需要关爱几个方面, 对代课教师接受帮助的反应报道很少, 将其塑造为一个只知道接受他人恩惠, 没有任何反应和思想的可怜虫形象, 媒介报道模式化倾向很严重, 且主要运用人物专访形式进行深度报道。如《中国教育报》的四篇新闻报道标题:

“《我就是想圆山里孩子的梦”———记甘肃省华亭县苍沟村小学教师刘霞》;《360万级台阶的教坛赞歌———记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石洲小学教师阮文发》;《痴情筑起村小三尺讲台记甘肃舟曲县立节乡北山小学教师房锋生》;《他用拐杖撑起一座学校———记广西凌云县下甲乡弄怀小学残疾教师阮文凭》。

三、新闻框架理论对代课教师的解读

(一) 简析新闻框架理论

新闻框架是社会建构论在新闻研究中应用并形成的理论形态。“社会建构”一词是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S&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中流行开来的。社会建构论很快被学者推向各个领域, 事实、知识、理论、现象、科学、技术甚至社会本身都被宣称是建构起来的。框架分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受到国内外传播学者的重视并且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框架理论并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 可以说, 它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框架的正面意义固然在于协助人们思考或整理讯息, 但另一方面, 框架也成为人们意识形态或刻板印象的主要来源, “框限”了主观认知世界的活动, 具有负面效果。[7]

传播学者潘忠党认为, 新闻架构分析是在高夫曼的象征互动视角和凯尼曼、特威尔斯基的预期理论视角的基础上, 加上了公共生活的基本现实特征, 关注的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如何建构意义。他在总结了多位学者论述的基础上, 提出新闻架构分析的基本理论观点包括了五个部分:意义在传播 (或交往) 的过程中得到建构;传播活动是使用表达载体的社会活动, 构成一个社会的符号生产领域;但是, 它发生在由物质生产构成的实体场域;因此受到规范该场域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政治与经济的逻辑之间的张力制约;位处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坐标点的社会个体或团体达成其特定理解或意义所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的组织原则, 就是他 (她) 们的“框架”。[8]

张克旭指出, 对新闻框架的讨论, 现在一般认为新闻并非自然产物, 而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建构过程, 是媒介组织与社会文化妥协的产品, 具有转换或传达社会事件的公共功能。因而新闻报道是“框限”部分事实、“选择”部分事实以及主观地“重组”这些社会事实的过程。而在新闻媒介建构社会事件的过程中, 新闻媒介和受众都启动了主观的诠释基模, 透过选择机制以强调 (或省略) 事件中的某一部分。这种建构意义或转换符号意旨的主观策略, 是新闻框架形成的主要依据。[9]

(二) 媒介按照新闻框架理论建构代课教师形象

媒介对代课教师形象的建构遵循了新闻框架理论。代课教师的媒介形象经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得到建构, 传播活动是现实的, 因此这种活动必须遵循现实的公共利益原则, 同时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最后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代课教师形象是媒体按照自己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组织原则 (即框架) 来表现的, 是建立在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

拟态环境是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的。他认为, 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 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 (即拟态环境) , 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 即“主观现实”。[10]

可见, 媒介为受众所呈现的代课教师形象, 是经过对“客观现实”的加工处理最终形成的。媒介所建构的社会源于社会真实, 但受其框架理论影响, 又区别于客观社会。新闻框架影响了受众如何想, 影响受众如何处理和储存信息, 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到事实的某些方面, 从而使其忽略其他方面。长期的狭隘的程式化的报道难免会产生刻板印象, 框限了受众的主观认知世界的活动, 忽略了框架外的世界。但受众也是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事件进行主观解释, 并建构社会现实的。因此, 在社会现实的建构中, 存在着新闻工作者的框架和受众个体的框架。

四、结语

代课教师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清退的善后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媒介对代课教师的建构历程同样漫长, 经历了漠视到重视的历史变迁。通过媒介报道, 我们看到了代课教师的崇高品格, 如《人民日报》2007年6月13日第011版的新闻标题:《他在西藏墨脱县偏远的乡村代课, 并“留”在了那里———桑杰顿珠:永远28岁的大山园丁》;也看到了他们误人子弟的一面, 如电影《美丽的大脚》中, 倪萍扮演的代课教师在教书时将“千里迢迢”一词读错了, 如果没有新老师的纠正, 也许会一直犯错;他们生活困苦, 朴素无助的身影也在我们脑中挥之不去。但是, 媒介对代课教师的建构历程更值得我们反思。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 传播自由的另一面就是责任担当。新闻传播媒介必须承担造福人类社会的义务, 遵循社会责任理论, 发挥环境监测功能, 加大对诸如代课教师这样既没权力又没资本的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 严格把关所售文化产品,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媒介一定要将自己的框架理论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之上, 真实、多角度地报道客观现实, 尽量接近或反映事实真相;在如今大众传播时代, 受众要借助媒介了解社会, 形成“主观现实”, 但应辩证地去看待它, 全面客观地评价代课教师, 帮助代课教师体面地走下历史舞台, 开始他们崭新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3]汪孝宗.教师中的“农民工”[J].中国经济周刊, 2008 (40) .

[2][4][6]晋晓兵, 杨芳芳.被媒体遗忘的角落——从《南方周末》关于“代课教师”的大讨论谈起[J].新闻三昧, 2006 (Z1) .

[5]杨嘉.乡村代课教师——被漠视的另类贫困户[J].农家科技, 2006 (6) .

[7]刘泽江.新闻框架理论探析[J].大学时代 (B版) , 2006 (3) .

[8]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J].传播与社会学刊, 2006 (1) .

[9]张克旭, 等.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 (2) .

篇4:代课教师工作证明

关键词:农村代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活动;专业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8-0015-02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质量办学的核心。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学校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农村,师资严重不足,仍聘有一定数量代课教师。代课教师大都从事一线教育教学活动。他们的业务素质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素质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素质,而代课教师专业化发展却往往是各级教研工作的盲点。我作为县级教研员,在教研实践中发现,针对提高代课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教研活动极少。

代课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特殊的群体。农村代课教师大部分由乡镇或村委会聘用,流动性大,工资较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

代课教师参加日常教研活动主动性较差。其原因,首先从代课教师自身而言,同工不同酬,工作不稳定,缺乏竞争意识,学历低或专业不对口,代课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工作缺乏激情,缺乏责任感;其次,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因代课教师的“临时工身份”担心高要求、严管理导致代课教师“炒学校的鱿鱼”。代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大都凭自觉;第三,级教研部门教研的重点一直以来以中青年在编教师为主,大部分教研活动都没有针对农村代课教师的需求设计,对于大多数代课教师而言,教研活动“调子”过高,对于指导他们的工作实践作用不大,因此他们对于各级教研活动参与度较低。

代课教师这一群体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是单靠教育教研部门能够全面解决的。但作为县级教育教研部门要全力发挥部门作用,尽己所能,服务于农村教育事业。要明确自身职责,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提高农村代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好入门关

代课教师的选择首要条件是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性格健全。要由县级教研部门统一拟题考查待定代课教师的文化基础。结合所教学科特点考查教师的基本功:小学学段考查说普通话、画简笔画、写规范字;中学学段结合所教学科特点考查基本功,比如英语的口语能力等。择优聘用。

二、开展“有效”“动态”的培训

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农村代课教师大多务农,生活负担较重,闲暇时间较少,农村学校普遍教学资金紧张,离校培训不现实。县级、乡镇教研部门可组织教研人员“送培下乡”“入校培训”,也可与高等师范院校合作,进行专业化培训。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注重质量和实效。”因此农村代课教师培训的内容、选取的形式、制定培训计划等环节都要以被培训者的需求为基准,要体现其主体性,从农村代课教师工作的难点人手,本着“激趣”“创新”“少理论多实践体验”的原则,采用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参与式、探究式、多媒体远程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围绕“高效课堂”进行教育教学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培训内容的确立要侧重于五个方面:课标的解读、分析教材能力、设计教学能力、管理教育学生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能力。

对于农村代课教师的培训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培训部门对于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及方式的确定,要征求代课教师的意见。培训结束后培训者要收集反馈意见,为今后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三、“量身定制”特色教研活动

在教研实践中,制定计划时要将代课教师的教研水平和需求考虑进去。只有将确定活动目标、调控活动过程、分析活动结果、活动后期的反思评价等一系列环节步步落实才能成为“有效教研活动”。我县教研部门结合农村的地域特点、经济条件以及农村代课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教研。

1.分级错时教研。制定一个教研活动计划时,确定活动环节、具体内容、教研形式等要依据学校规模、教具及电化教学的配备、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等情况“分级制定”。也就是将同一学段学校分为三级,这三级学校活动的目标相同,但活动的具体做法各具特色“因校制宜”,最大限度地依据该校的教研基础开展教研活动,争取教研效果最大化。所谓“错时”教研,指的是三级学校中,一级学校先搞活动,二级、三级学校派教研骨干观摩学习,然后借鉴一类学校的经验,结合本校特点,设计本校活动。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出现重复失误,各级教研员能及时了解基层教学情况,调整教研方向。规模较小的或偏远的学校能逐渐形成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色教研形式,使教研探究的种子生根发芽。这样,农村代课教师的参与度增强。只有操作性强的,容易理解和“模仿”的教研活动,他们才乐于尝试与实践。

2.“小课题”引领。农村代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普遍不高。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可以指导他们从教学细节入手,确定易于操作的小课题。课题的选择、论证、研究过程、中期汇报、总结结题,全程要有专人指导。校级、乡镇级以及县级教研部门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3.完善奖励制度。所有的劳动付出,都希望能看到花和果实。农村代课教师,他们默默地付出,微薄的薪金,繁重的生活压力,没有各项保险,不用评职称。但是这不表示他们没有荣誉感,他们的工作也需要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所以各级部门要完善奖惩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代课教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农村代课教师仿佛是田野里、田埂上散落的野花,它们用小花和丝丝缕缕的芳香点缀着春天。我们不要忽略了农村代课教师的存在,要关注他们的成长。关注他们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

篇5:德化幼儿园教师在岗代课证明

德化县教育局:

兹有 同志(身份证号:)于2016年 9 月—2018 班保教工作。

特此证明

属地中心小学审核意见:

月期间在我园代课,现担任 园长(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校长(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篇6:代课教师工作证明

兹证明同志于年 月至年 月在镇村任民办教师。

证明人: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

电话号码:

工作单位:

与被证明人关系:

证明人承诺:。

篇7:代课 工作经历证明(通用)

工作经历证明(模板)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号:

工作经历:(自参加工作时起至 年 月日)年 月至 年 月

单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专、技校、高等院校及其他)担任(学科)教学。

年 月至 年 月 单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专、技校、高等院校及其他),办学规模为 个教学班,担任 职务(幼儿园: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教学主任、教研主任;小学: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

特此证明,情况属实。

单位签章:

篇8: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研究

关键词:管理政策;合法权益;人事聘用制度

一、农村代课教师问题解析

1.代课老师存在的原因

在我国,实现民富国强并从大国向强国转变,这不仅是全体国人的愿望和期盼,更是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而实现这一战略的基础和前提便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依赖于教育。

现阶段,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国家的既定方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以及一些偏远地区的师资力量长期缺乏,此外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也相对不足,因此,各地政府为了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的规定,就不得不大量聘用民办教师。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因为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民办教师才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由于种种现实原因以及现实需求,代课教师这一特殊岗位便出现了。从财政方面的原因出发,各级政府选择代课老师继续农村的基础性教育具有很強的现实意义。

2.代课老师存在的现实意义

如上所述,代课老师不仅有助于国家倡导的义务教育得以顺利开展,还有利于地方政府财政资源的大大节省,既让一些缺乏教育资源的地方顺利开办了学校,同时也让这些地方的孩子顺利接受了教育。因此,在国家义务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代课老师在很大程度上作出了极大贡献,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相较于代课老师的辛勤付出,国家以及社会给予的回报远远不够。因此,基于这一事实,整个社会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代课老师的重要性以及其产生的现实意义。我国的改革开放已历经30多年,国家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不可否认的是这与国家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密不可分,而这一切也离不开人民教师包括代课老师的努力和付出。

3.代课老师存在的影响

事物的存在通常都具有两面性,代课老师的存在也不例外。一方面,代课老师为农村偏远地方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另一方面,其存在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

第一,农村代课老师的专业素质不高且整体教授水平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二,代课老师因为并不属于编制范围内,因此他们的薪资待遇普遍较低,且在绝大多数地方,他们并未被纳入基本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第三,在聘请代课老师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甚至会出现金钱或权利交易的情况,从而导致腐败问题的

产生。

第四,对于聘用代课老师中出现的一系列违反规定的运作,都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五,对于农村代课教师的福利保障问题,我国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使得代课教师的工作并不稳定,且会面临随时被解雇或清退的困扰。

第六,由于针对代课老师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若是代课老师被辞退或退休后,他们也无法正常享受国家的政策,这不仅会给他们自身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

问题。

由上述可知,在中国的教育行业中,代课老师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关于农村代课老师的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还会严重阻碍农村孩子的健康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农村代课老师问题并不是由其本身导致的,而是特殊背景、环境下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利用清退或转正这一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农村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意见

1.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

对于农村代课老师的聘用、转正、退休以及养老等问题,需要加快制定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政策。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不仅对农村代课老师的薪资待遇以及社会医疗等方面提供法律性援助和保障,还能在确保其工作稳定性的同时,保证各项程序的公平性以及公正性。

2.政府间的通力合作

对于农村代课老师的一系列问题,各级政府应该通力合作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及对策,而不能为县乡级政府增加额外的压力和负担。特别是一些并不发达的地区,国家要适当加大扶持力度。在我国现阶段,一味将解决问题的重担转移给地方政府,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农村代课教师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解决农村代课老师问题的策略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出发。

1.合法权益的保障

根据相关现行法律,如劳动法,充分保障农村代课老师的基本性合法权益。实际上,解决农村代课老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通过法律、法规保障其合法权益,而不是转正、加薪等方式。因此,为了更好、有效地解决代课老师问题,政府的首要问题就是应该通过对已出台法律、法规的充分利用,有效保障代课老师的权益,从而让他们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2.相关制度的制定

针对目前农村代课老师存在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快制订相关制度和规定,并按照制订的制度解决农村代课老师问题及加强对代课老师的管理。在制度中,对于代课教师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给予不同的解决措施,只有从代课老师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确保所有老师的问题都能得到合理、完善的解决。

3.人事聘用制度的完善

针对农村代课老师这一特殊的岗位,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快完善人事聘用制度,并在各农村小学积极推行这一聘任制。通过对教师聘用制度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

量,还能有利于国家及政府实施统一化的管理。相较于代课老师,聘任教师的特点体现在:一、聘任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书,还应该达到相关制度中规定的学历;二、工作与薪酬紧密联系且成正比,工作越重、薪酬越高;三、在二期合同的基础之上,通过考核并达到合格的标准,就应该被正式聘用为教师。

然而,也有部分地区,教师聘用制度并不能顺利推行,这就意味着代课老师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依然存在。因此,在推行聘任制的同时,也应该加快对相关管理方法的制订及加强相关政策的完善。通过制度、方法与政策的共同推行,不仅有利于规范农村代课老师的聘用、考核等操作程序,还有助于对农村代课老师的统一管理,从而使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有法可依及有章可循。

总而言之,现阶段,代课老师问题不仅是教育领域中的焦点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必须先理清解决的思路及脉络,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再根据实际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关乎政府的执政形象,关乎社会的和谐化发展,更关乎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因此,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大问题的解决力度,从老师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审慎长远的眼光看待农村代课老师问题,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快对问题的解决,从而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岳伟,于利晶.农村代课教师的利益表达机制及权益维护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3(8).

[2]赵雄辉.农村代课教师队伍问题亟待重视[J].当代教育论坛,2012(4).

[3]刘丽平,李旭波.西部地区农村代课教师有关问题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4).

[4]刘冲,杜文军.农村代课教师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10(11).

[5]唐彪.农村代课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1(5).

[6]孙来勤,张永秋.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困境、归因分析及反思[J].中国农业教育,2010(5).

篇9:民办代课教师补助工作总结

xx中心学校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一次性经济补偿政策落实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我中心校根据xx县教育局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xx县财政局 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妥善解决xx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按部就班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真正做到广泛宣传,让政策进村入户;深入群众,联系实际调查落实;帮助群众,多渠道寻找佐证材料;自始善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只所想,解群众只所困,令群众满意,让当事人信服。特将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根据《关于妥善解决xx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 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以及2013年5月13日解决民办代课教师问题教育局工作会议上各位领导的讲话精神,结合我中心校工作实际,成立了由xxx校长任组长,xxx副校长任副组长,xxx为办公室主任,xxx及其他各村组长为组员的工作领导组。并制定了《xx中心学校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问题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晰了责任范围,确定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要求,对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大张旗鼓地宣传此项政策 我中心校于2013年5月16日召开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 师遗留问题工作动员大会,邀请各村委领导参加,并通过写标语、贴告示、发通知、开集会,利用国旗下讲话机会要求学生到社会上宣讲,以小手牵大手,小口传大口,十传百、百传千,等多种方式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效果,做到辖区内政策宣传全覆盖,让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摸底排查,统一思想,确定重点

我中心校于2013年5月17日至20日对辖区内所有民办、代课教师进行摸底排查,明确了工作对象,确定了工作重点,找准了工作难点,统一了工作思想,制定了工作流程。通过摸排统计,我中心校共有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含已去世)176人,其中在岗教师10人,已退养教师2人,死亡19人,民办14人,代课教师131人。根据摸排情况表明大多民办、代课教师对自己的代课经历记忆模糊,提供的证明人要么不存人世,要么年级尚小,不满18岁。证明材料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还有一小撮民办、代课教师心存侥幸,想蒙蒙看,给工作的落实增加了难度??总之情况林林总总,问题层出不穷。我中心校根据问题实际,确定了“先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批、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明确了每一批次的工作对象,和确立了每个批次的工作重点。

四、多渠道搜集佐证材料,分期分批落实政策

我中心校通过派人到教育局复印“教职工花名册”和有关当时民办、代课教师的辞退文件,到教办室复印“教师工资花名册”,用这些作为主要证明材料,再根据民办、代课教师的申请表逐一配对,终于在2013年6月中旬落实了xx中心学校第一批民办、代课教师共54人,其中在岗10人,民办2人,退养2人,已去世4人,代课36人;有了第一批的成功经验,结合第二、三批民办、代课教师的工作实际,中心校领导组成员分别两次进村入户、深入群众联系实际调查取证,于2013年7月10日前落实上报了第二批民办、代课教师共107人,其中代课88人,民办6人,已去世13人;于2013年9月28日前落实上报了第三批民办、代课教师15人,其中代课7人,民办6人,已去世2人。

五、分期分批、如数兑现补偿资金

xx中心校根据解决民办、代课教师的工作实际,分期分批 如数兑现了补偿资金,做到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第一批次补偿资金于2013年7月28日在xx中心学校xx完小集中发放,共发放人数为54人,共发放资金xxxx元,其中已去世4人,补偿资金为xxxx元;已辞退代课36人,补偿资金为118690.00元;民办教师2人,补偿资金为xxxx元;在岗代课教师10人,补偿资金为xxxxx元;退养教师2人,补偿资金为xxxx元;第二批次补偿资金于2013年10月15日在xx中心学校xx完小集中发放,共发放人数为107人,共发放资金为xxxx元,其中已去世13人,共补偿资金xxxx元;已辞退代课教师88人,补偿资金xxxx元;民办教师6人,补偿资金xxxx元;第三批补偿资金于2013年11月15日在xx中心学校xx完小集中发放,共发放人数为15人,共发放资金为xxxxx元,其中已辞退代课教师7人,补偿资金为xxxxx元;民办教师6人,补偿资金为xxxxx元;已去世2人,补偿资金为xxxxx元。并做好了发放时的签名手续,现场照片拍摄,资金发放报告等后续工作和完善痕迹档案。

六、搞好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和普查工作

我中心校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认真对已辞退代课、民 办教师进行养老保险政策宣传,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保。通过普查我中心校所涉及的民办、代课教师有xxxx人参加了新农村养老保险,有xx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xx人参加了城镇企业养老保险,总数xxx中除去xx个已去世,还有xx人,参保xxx人,参保率85%。

总之,我中心校能根据上级要求,深入群众,联系实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群众满意,让当事人信服,让领导放心,自始善终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xx镇xx中心学校

2013年12月17日篇二:落实代课、民办教师工作总结 前锋中心校解决代课、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 工作总结

根据赵副县长和杨局长在2013年5月13日,凤庆县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部署会议上的安排部署及凤庆县《关于妥善解决凤庆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我中心校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此项工作已基本落下帷幕,现将我中心校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有效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有序稳妥地开展好工作,经中心校行政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决定成立了前锋中心校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 长:杨兴中中心校校长

副组长:罗志赟中心校教科室主任 张光伟中心校总务主任

组 员:杨成明办公室工作人员 杨可奇前锋完小组长 李政廷大有完小组长 赖家先稻香完小组长 周凤琴凤平完小组长

二、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1、领会政策,做好宣传。

2013年5月16日,凤山镇召开妥善解决凤山镇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凤山镇《妥善解决凤山镇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及《凤山镇教育办公室关于成立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核查小组的通知》,要求各村广泛宣传,各村又召开了村民小组长会议,由各村民小组长通知所辖农户,做到家喻户晓。2013年5月17日,中心校召开行政扩大会议(学校行政人员及各村教学组长),组织学习上级的相关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把落实代课民办老师遗留问题当作一项重大的民心工作来抓,当作中心校当前一项中心工作来落实。各教学组根据凤庆县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凤庆县《关于妥善解决凤庆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和中心校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专题会议精神,领会文件精神,把握会议实质,为扎实推进工作做好了准备。通过学生,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动员。

2、理清思路,摸底调查。

于2013年5月18日,中心校代课、原民办教师工作组展开摸底报名工作。工作组成员分别到前锋村、大有村、象塘村、凤平村摸底排查,组织报名,并指导填写好申请表,收集证明材料,建立符合条件的人员档案。18日至25日,共接待报名人数96人,非服务区有4人。工作人员耐心的给申报对象讲解相关政策。

3、申请认定,核实上报。

(1)核查工作人员做到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用心关注每一个细节,实事求是,不徇私情,客观公正。注重细节,认真负责,不造假,不贻误。

(2)根据申报人员名册,中心校业务人员于2013年5月26日至6月27日,分别到县教育局、凤庆县档案局、凤山镇教育办、凤山镇档案室查阅申报人员的相关档案信息,并对相关档案进行复印。7月2日至7月8日,9月16日至9月22日分别深入到各村找申报人当时的同事、原村领导及证明人进行谈话核实,谈话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细节问题,一是时间问题,具体是什么时间请进来,什么时间辞退;二是当时的事因,是什么原因请进来代课,什么原因辞退回家。并做谈话的相关记录,来证实申报人所申报的代课时间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确认申报人所填写的申报教龄。

(3)工作中严标准。本人提出申请后,由中心校审核认定后,报送公安部门负责户籍、有无刑事犯罪记录审查和维稳等工作审查,计生部门负责做好有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审查。做到任教学校公章齐全,认定表、申请书、证明材料,册与册相符,环环相扣。确保认定工作不漏一人、不错一人、不误一人、不重一人。(4)中心校审核认定后,报凤山镇导小组负责对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身份及教龄初步认定。然后再报教育行政部门对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身份及教龄审核认定。

4、张榜公示。

为使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公开透明,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中心校审核认定后,第一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6月21日至27日;第二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7月10日至16日进行公示;第三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9月23日至29日进行公示,所公示的时间均为7天,公示无异意后,报教育局审核认定,5、资金发放

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是党的一项民心工程,所以我们做到专款专用,补助资金刚到位,就组织业务人员分别通知到申报人,在资金到位的第二个工作日,在凤山镇教育办公室人员的监督下,把所下拨的补助金足额发放到代课民办教师及亲属手中。

三、效果显著,民心大快半年来的代课民办教师落实核查工作,我中心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得到了前锋村、大有村、象塘村、凤平村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协助。申报人员及家属积极配合,相关的证明人提供如实的证言。学校行政齐抓共管、把之视为现阶段一项党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业务人员辛勤忘我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第三批次代课、民办教师核查落实工作。通过大家不懈地努力,勤奋地工作,前锋中心校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得以圆满完成。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不徇私情,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至目前为止,无任何举报和上访的现象。在此期间,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及补助成了街头巷尾、各家各户茶余饭后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认真核实,申报人个个欢欣鼓舞、全社会老老少少赞不绝口。受落实的对教师个个深受感动,有一个叫罗礼的辞退代课教师接过一沓补助资金,热泪眼眶的对我们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各位老师,现在国家富强了,没有忘记我的付出”。

通过半年的努力,前锋中心学校所涉及的90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59 人、民办:16 人、已死亡人员15人)的原工作年限得以核实,经济得到补偿。共补助资金31.20805 万元。分三批次完成兑现,第一批次申报的25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22人,民办3人),7月24日篇三:落实代课、民办教师工作总结

二、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1、领会政策,做好宣传。

2013年5月16日,凤山镇召开妥善解决凤山镇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凤山镇《妥善解决凤山镇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及《凤山镇教育办公室关于成立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核查小组的通知》,要求各村广泛宣传,各村又召开了村民小组长会议,由各村民小组长通知所辖农户,做到家喻户晓。2013年5月17日,中心校召开行政扩大会议(学校行政人员及各村教学组长),组织学习上级的相关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把落实代课民办老师遗留问题当作一项重大的民心工作来抓,当作中心校当前一项中心工作来落实。各教学组根据凤庆县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凤庆县《关于妥善解决凤庆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和中心校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专题会议精神,领会文件精神,把握会议实质,为扎实推进工作做好了准备。通过学生,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动员。

2、理清思路,摸底调查。

于2013年5月18日,中心校代课、原民办教师工作组展开摸底报名工作。工作组成员分别到前锋村、大有村、象塘村、凤平村摸底排查,组织报名,并指导填写好申请表,收集证明材料,建立符合条件的人员档案。18日至25日,共接待报名人数96人,非服务区有4人。工作人员耐心的给申报对象讲解相关政策。

3、申请认定,核实上报。

(1)核查工作人员做到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用心关注每一个细节,实事求是,不徇私情,客观公正。注重细节,认真负责,不造假,不贻误。

(2)根据申报人员名册,中心校业务人员于2013年5月26日至6月27日,分别到县教育局、凤庆县档案局、凤山镇教育办、凤山镇档案室查阅申报人员的相关档案信息,并对相关档案进行复印。7月2日至7月8日,9月16日至9月22日分别深入到各村找申报人当时的同事、原村领导及证明人进行谈话核实,谈话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细节问题,一是时间问题,具体是什么时间请进来,什么时间辞退;二是当时的事因,是什么原因请进来代课,什么原因辞退回家。并做谈话的相关记录,来证实申报人所申报的代课时间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确认申报人所填写的申报教龄。

(3)工作中严标准。本人提出申请后,由中心校审核认定后,报送公安部门负责户籍、有无刑事犯罪记录审查和维稳等工作审查,计生部门负责做好有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审查。做到任教学校公章齐全,认定表、申请书、证明材料,册与册相符,环环相扣。确保认定工作不漏一人、不错一人、不误一人、不重一人。(4)中心校审核认定后,报凤山镇导小组负责对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身份及教龄初步认定。然后再报教育行政部门对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身份及教龄审核认定。

4、张榜公示。

为使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公开透明,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中心校审核认定后,第一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6月21日至27日;第二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7月10日至16日进行公示;第三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9月23日至29日进行公示,所公示的时间均为7天,公示无异意后,报教育局审核认定,5、资金发放

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是党的一项民心工程,所以我们做到专款专用,补助资金刚到位,就组织业务人员分别通知到申报人,在资金到位的第二个工作日,在凤山镇教育办公室人员的监督下,把所下拨的补助金足额发放到代课民办教师及亲属手中。

三、效果显著,民心大快

半年来的代课民办教师落实核查工作,我中心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得到了前锋村、大有村、象塘村、凤平村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协助。申报人员及家属积极配合,相关的证明人提供如实的证言。学校行政齐抓共管、把之视为现阶段一项党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业务人员辛勤忘我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第三批次代课、民办教师核查落实工作。通过大家不懈地努力,勤奋地工作,前锋中心校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得以圆满完成。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不徇私情,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至目前为止,无任何举报和上访的现象。在此期间,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及补助成了街头巷尾、各家各户茶余饭后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认真核实,申报人个个欢欣鼓舞、全社会老老少少赞不绝口。受落实的对教师个个深受感动,有一个叫罗礼的辞退代课教师接过一沓补助资金,热泪眼眶的对我们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各位老师,现在国家富强了,没有忘记我的付出”。

通过半年的努力,前锋中心学校所涉及的90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59 人、民办:16 人、已死亡人员15人)的原工作年限得以核实,经济得到补偿。共补助资金31.20805 万元。分三批次完成兑现,第一批次申报的25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22人,民办3人),7月24日上午全部落实完成兑现,共补助资金:5.45455万元;第二批次58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33人,民办11人,已去世辞退代课、民办教师14人),10月12日中午全部落实完成兑现,补助资金:22.807万元;第三批次7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4人,民办2人,已去世辞退代课、民办教师1人)11月15日上午全部落实完成兑现,补助资金: 2.9465万元。

上一篇:人事代理有关问题解答下一篇:移动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