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旱灾情况的报告

2024-07-09

关于旱灾情况的报告(共8篇)

篇1:关于旱灾情况的报告

关于**乡旱灾情况的报告

县委、县人民政府:

6月9日以来,我乡因连续晴热高温天气,**、环路等5个行政村出现了不同程度干旱。**、环路、抬石等三个村特别严重。现在,灾情还在持续蔓延。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积极应对当前旱情,采取措施,组织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努力减小因灾造成的损失。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3年7月29日,我乡农作物和其它作物受灾面积达2.3373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2558万亩,绝收面积1.0605万亩,因灾减产481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824万元;全乡已有80余个水源点供水减少,部分枯竭;间接经济损失超过25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1824万元,受灾群众达3200多户。

二、基地及涉农企业受损情况

1、种植业

全乡种植玉米1.591万亩,现受灾面积达1.591万亩,成灾面积0.85万亩,绝收面积0.741万余亩,因灾减产38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140万元;

全乡水稻种植0.146万亩,受灾面积达0.1037万亩,成灾面积0.0561万亩,绝收面积0.0476万亩,因灾减产31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98万元;

全乡高粱种植0.1017万亩,受灾面积0.1017万亩,现成灾0.0545万亩,绝收0.0472万亩,因灾减产29万公斤,直接经济损177万元;抬石、环路村高粱基地受灾300余亩,绝收100余亩;

全乡烤烟种植0.2528万亩(其中:新安村0.0765万亩、环路村0.055万亩、箐门村0.1213万亩)受灾0.13万亩,成灾面积0.07万亩,绝收面积0.04万亩,因灾减产8.5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238万元;

全乡辣椒种植0.094万亩,受灾面积0.0487万亩,绝收面积0.0453万亩,因灾减产2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

全乡茶苗种植0.21万亩,其中,新安基地种植茶叶0.076万亩;新安、环路、箐门、**、抬石等5个村农户自种茶叶0.134万亩;受灾面积0.066万亩,成灾0.043万亩;绝收面积0.022万亩,因灾减产1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

抬石村种植方竹笋0.04万亩,受灾面积0.33万亩,成灾0.018万亩,绝收面积0.015万亩,因灾减产11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79万元;

全乡蔬菜种植5800亩,受灾面积0.1789亩,成灾面积0.0935亩,绝收面积0.0854亩,因灾减产19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28万元,蔬菜基地因干旱,无法栽种;

**村红旗组众牧公司基地种植的100余亩精品果业绝收50余亩;全乡核桃种植7240.5亩(其中:**村771.9亩、新安村620亩、环路村2989.9亩、抬石村2315亩、箐门村543.5亩)核桃苗因旱灾成活率由92%下降到45%;

金沙沛森园艺公司在箐门村种植的400多亩、云南黄埔黄柏中药材公司在抬石村种植的400多亩黄柏苗木干旱严重。贵金中药材与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基地在**村种植的50亩丹参中药材苗旱情突出。

全乡其它农作物种植受灾面积0.039万亩,成灾面积0.022万亩,绝收面积0.01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9万元。

2、人畜饮水及养殖业

全乡仅有水源点80余处,现水源点供水减少,部分枯竭(其中:**村20个、抬石村14个、箐门村5个、环路村24个、新安村5个);**村良运养殖基地种植的10亩牧草,现已绝收;新安村黑山羊养殖场等养殖示范基地牲畜出现严重饮水困难,严重的水源枯竭给人畜饮水及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蕨基坡水源点水池无法使用,急需整改;环路村环路水源点洞中水管急需修复;**村干田、李子、养老院、中小学、街道;新安村川洞、梨子;环路村中岭、岭子、发溪等等5个行政村,12000多人,25620头匹牲畜(其中,猪7000头,牛2800头,鸡14000只,羊1800只,马20匹)饮水出现困难,全乡人畜饮水陷入困境。

三、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及持续不断蔓延的旱情,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抗旱救灾。

(一)组织保障

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积极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一是我乡党委、政府启动抗旱救灾工作行动预案。二是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王娜宁为组长,乡长陶兴成为总指挥长,乡党委委员李平为副指挥长、各成员单位为成员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抗旱救灾全面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抽调相关单位人员参加,负责抗旱救灾日常工作。三是组织全乡5个行政村“小康建设”工作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队队长为组长,涉及分管单位人员为成员,负责该村抗旱救灾工作。四是各村成立抗旱救灾工作行动小组,服从乡抗旱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负责该村抗旱救灾工作;五是根据《**乡抗旱救灾工作预案》落实工作职责全力抗旱救灾。六是成立乡组织部门、纪委组成的抗旱救灾督查组,加强抗旱救灾工作督查,确保抗旱措施到位。七是加强灾情掌握,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二)开展的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组织动员一切抗旱力量参加抗旱救灾。到目前为止,全乡投入13000多人参加抗旱救灾。其中投入干部职工84人;

二是投入抗旱救灾大小车辆8辆;摩托车30多辆;动用抗旱救灾物资设备抽水机、抽水泵10台;

三是在乡财政资金困难情况下,第一批下拔资金2万元、第二批3万元,计5万元资金到五个行政村购买抗旱救灾设备,帮助抗旱救灾。

四是启动送水车和大、小车辆给困难群众送水。从7月16日开始至8月1日,向困难群众送水48车,摩托车、三轮车送水80余车。

五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努力降低灾害损失。我乡组织农业服务中心、烟草、卫生院、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和部门人员,深入街道、集镇、村庄、农户群众家中,开展农业、烟草、医疗卫生、农村安全饮水等科学技术知识宣传,指导抗旱救灾工作,确保群众降低灾害损失。

六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抓好改补种工作。积极谋划灾后重建工作,各工作队队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动员群众对绝收地块和无法种植的田土做好科学规划,指导落实好改补种工作,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七是加强部门协作,搞好协调服务。积极搞好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工作,掌握天气变化,科学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抗旱救灾、农资供应和组织货源工作,确保物资供应。

八是采取寻找新水源、对现有灌溉沟渠进行防渗堵漏等措施,确保人民群众能用上水,有水吃通过以上措施,努力减小灾害损失。现在,已经找到可用水源5个。

九是全民总动员,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在乡直机关范围内开展抗旱救灾献爱心捐赠活动。乡领导率先带头,干部职工积极参与,7月30日,全乡干部职工共捐赠抗旱救灾资金6000多元。

三、取得成效

一是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动员一切抗旱力量参加抗旱救灾工作,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二是投入抗旱救灾车辆、动用抗旱救灾物资设备,为抗旱救灾工作提供物资保障;三是下拔资金到五个行政村购买抗旱救灾设备,帮助了群众抗旱救灾。四是启动送水车给困难群众送水。逐步缓解抬石、**、新安、环路等5个行政村13000多群众吃水紧张问题。五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努力降低灾害损失。六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抓好改补种工作,为灾后恢复生产做好准备;七是通过搞好部门协调配合工作,为科学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抗旱救灾、农资供应和组织货源,提供保证。八是采取寻找新水源、对现有灌溉沟渠进行防渗堵漏等措施,确保受灾群众能用上水,有水吃。九是开展的抗旱救灾献爱心捐赠活动。领导率先带头,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充分发扬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十是促稳定,保民生。

四、存在的困难及打算

**乡是一个山高坡陡,落差特大,立体感强,靠天吃饭,边远贫困,纯农业的少数民族乡。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欠发达,加之基础设施落后,抽水设备不多,且陈旧,沟渠漏水严重,管道匮乏水源匮乏,农作物干旱严重等因素,遭遇伏旱,自救成效不大。当前,面临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抗旱物资和资金困难。

因此,恳请上级党委、政府及部门对我乡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一是请求解决抗旱资金10万元,用于从封家洞水源点引水到**街道,解决集镇及周边5000多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二是请求解决小麦、马铃薯、油菜等种子帮助农民进行改种。三是对**集镇管道进行更新和维修。四是在新安村修建一个大型蓄水池。以解当前燃眉之急。我乡党委政府坚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全乡13000多群众的共同努力,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率领全乡13000多群众打好抗旱救灾这一仗!

特此报告

中国共产党****乡委员会委员会

**乡人民政府 2013年7月29日

篇2:关于旱灾情况的报告

根据目前我县日益严重的旱情,农业局抽调农技骨干组成六个旱情调查组,于8底对全县23个乡镇旱情进行了逐乡实地调查,现将全县旱灾情况报告如下:

一、旱灾情况

今年、由于受青藏高原高压控制,4月份以来,我县降水偏少,气温持续升高,出现了严重的夏旱。截止8月上旬,全县总降水量115.9mm,与去年同期相比偏少38.7%,月平均气温与去年同期相比偏高0.2-0.4℃,河道径流量偏少2-5成左右,平均干土层15-25cm之间,其中最大干土层出现在联合乡祁家岭村,最大为30cm。降水量与我县历史上最干旱的年份1964年同期的100mm相比只高出15.9mm,与2002年同期的207.9mm相比,偏少92mm,虽然8月中旬出现了几次降雨天气过程,全县严重旱灾已成定局。旱灾致使全县23个乡镇300个村、1690个社、55845户、297598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旱灾面积达391158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2%,其中:粮食作物受灾262022亩,占粮食作物总播面积的79.5%,(川水地区22000亩,浅山地区180022 1

亩,脑山地区60000亩),油料作物受灾129136亩,占油料作物总播面积的87.5%,(川水地区11000亩,浅山地区84100亩,脑山地区34036亩),绝收面积37000亩,其中:粮食作物15584亩,油料作物21416亩,灾害造成全县减产粮食6801.21万斤,总产量比上年减产5874.72万斤,减产39.2%,油料减产1962.76万斤,总产量比上年减产2039.04万斤,减产49.3%,造成直接农业经济损失7575.55万元,(粮食作物经济损失4995.47万元,油料作物经济损失2580.08万元),农民人均减收215元。人均占有粮食259斤。从现在至明年8月份共有303个村1720个社、45866户、216714人缺口粮共计5009.25万斤,同时,严重旱灾为明年春播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缺种是首要问题,据统计明年农业生产小麦种子需求量460.88万斤,其中群众自留158.34万斤,串换88.14万斤,尚缺种214.4万斤,洋芋种子需求量为4348万斤,其中群众自留794万斤,串换585万斤,尚缺种2969万斤。

二、抗灾减灾措施

针对日益严峻的旱情形势,我局着眼抗灾救灾,切实加强领导,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分析灾情形势,积极组织开展

抗灾救灾工作,确保今年农民增收目标的顺利实现。

1、加强劳务输出,做到“田内损失田外补,主业损失副业补”。为进一步增加农民劳务收入,弥补农业损失,我们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积极拓展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全县已组织输出农民工8.4万人(次),力争现在至今年年底转移输出农民工3.1万人(次),全年输出总量达到11.5万人(次),比年计划新增1万人(次)。

2、积极组织开展群众生产自救。抓好田间后期管理,特别是秋季作物的施肥、培土、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挽回粮油减产损失,做到粮食一天不到手,田间管理一天不松劲。积极指导农民充分利用冬小麦和夏天早熟作物茬口,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草则草”的原则,计划完成农作物复种面积8万亩,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弥补旱灾损失。截止目前,已完成复种面积7.9万亩,占计划的99%,同时在复种期间,与工商、质监部门协调配合,进行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农资市场安全,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3、加强秋季农作物的统防统治工作。重点做好秋季农作物的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进行广泛宣传、足量准备药械

器具,落实技术措施,强化科技服务,抽调下得去、蹲得下、治得住、搞得好的农技骨干力量协助各乡镇开展统防统治工作,打好虫口夺粮战,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实效,最大限度地挽回粮油减产损失。

4、扎实做好种子收购工作,种子部门提前着手,鼓励种子基地农户多交种、交好种。计划完成小麦种子收购调运50万公斤,其中冬小麦25万公斤,春小麦25万公斤,洋芋种子收购调运350万公斤,其中种子站250万公斤,脱毒中心100万公斤,其余缺口积极动员各乡镇发动群众串换、自留方式解决,截止目前已完成冬小麦良种收购调运25万公斤,完成春小麦收购调运5万公斤,为今秋明春农业生产用种提供良种保障。

5、做好农副产品销售工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把“做大做强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农产品流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进一步巩固稳定现有各类农副产品购销点、农民经纪人队伍、分公司以及已开拓的流通市场的基础上,以我县新建的马铃薯精淀粉加工企业为龙头,大力开辟新市场,拓宽业务范围,增加流通空间。对已经确定的分公司、协会、经纪人大户,及时召开会议,要求他们提前着

手、尽快及早全面运行,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建立不同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力争扶持培育农民经纪人大户15户,新发展农民经纪人50名,帮助新建农民协会3个。严格核发“绿色通道”通行证,积极为农副产品销售工作广开绿灯,加快农产品外销。今年力争外销农副产品10万吨,其中马铃薯8万吨,蚕豆0.12万吨,亚麻0.24万吨,油菜0.3万吨,其它作物1.34万吨,切实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销售收入。

三、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由于今年我县农作物受灾面积大,减产幅度高,农业经济损失惨重,已给当前和今冬明春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困难,加之受灾群众自身抗灾能力弱,现急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由于今年旱情严重,种子价格势必会大幅度上涨,因此针对我县种子缺口大的实际,请求省农牧厅进一步加大种子补贴资金支持力度,同时,乡镇要动员群众在今年秋季早串换、早储备,确保明年种子需求。

2、在今冬明春安排抗旱救灾资金时,请求省厅对我县救灾种子补贴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3、设施农业作为抗旱避灾农业,今年取得了较好收成,为此建议明年在设施农业日光节能温室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项目扶持力度。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局

篇3:关于旱灾情况的报告

1阜新地区受旱总体情况

2014、2015年,阜新地区连年遭受旱灾,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以2015年为例,7月以来,受降雨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升高、土壤持续失墒影响,阜新市出现了不同程度旱情。据阜新市气象部门观测,7月1日至15日,阜新市平均降雨量仅9.8毫米,比历年同期少85%;从7月8日开始,日最高气温基本保持在30℃以上,7月9日,全市各乡镇10~20厘米平均土壤墒情为9.7%,7月15日平均土壤墒情为8.3%,7月18日平均土壤墒情为7.3%。截止7月21日,据阜新市农业部门统计,从种植结构看,全市种植业受旱总面积488.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受旱总面积372.9万亩,油料作物受旱面积105.7万亩,果树受旱面积9.4万亩。从受旱程度看,农作物受旱面积478.6万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790.9万亩的60.5%。其中轻旱面积258.3万亩,占受旱总面积的54.0%;重旱面积179.3万亩,占受旱总面积的37.5%;干枯面积41.0万亩,占受旱总面积的8.6%。从受灾范围看,阜蒙县受旱范围最大,受旱面积312.3万亩,其中轻旱面积162.4万亩,重旱面积117.6万亩,干枯面积32.3万亩;彰武县次之,受旱面积162.5万亩,其中轻旱面积92.8万亩,重旱面积61.6万亩,干枯面积8.1万亩;市内各区受旱面积13.3万亩,其中轻旱面积9.3万亩,重旱面积3.4万亩,干枯面积0.6万亩。

2旱情发生主要特点

2014年阜新市遭受了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伏旱,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了较大损失和影响,2015年阜新市再次遭遇历史罕见旱情,与上年相比有三个更为不利的影响:一是连旱加厚干旱底子。在2014年严重受旱基础上,2015年阜新市再次出现长时间干旱,河流来水偏枯,70%河道出现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明显,与平水年相比全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87米。二是旱象露头早、时机险。2015年旱情比2014年提早20天左右,以玉米为例,上年大旱正值灌浆期,当年受旱时间正值拔节期、抽穗期,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关键时期遭遇“卡脖旱”,直接导致玉米果穗发育不好,果穗小、籽粒少,对后期存活植株产量影响极大,已干枯植株因干物质积累或含水量过少,作为青贮饲料利用率不高。三是干旱范围广、发展快。7月以来全市一直无大范围有效降雨,降雨量超过20毫米以上的乡镇仅6个,受旱影响面积很大。入伏天后高温天气增多,“桑拿天”导致植株蒸腾速率加快,作物受旱面积迅速扩大,程度不断加重。

3面临的主要困难

近几年,虽然当地在农业抗旱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局部地区的旱情,但在大范围、长时段、高强度的干旱面前,仍属“杯水车薪”,无法扭转旱情对农业生产的整体不利影响。当地抗旱救灾面临的困难来自多个方面:一是能够抗旱的地块少。虽然阜蒙县、彰武县节水灌溉面积都超过70万亩,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但仍有400万亩左右大田作物不具备水浇条件。二是可供抗旱的水源少。由于长期高温干旱,各地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大面积耕地缺墒缺水,城乡之间、生产生活之间、工业农业之间的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三是用于抗旱的投入少。由于2014年、2015年的受旱地区重合度较大,受灾农民自筹能力很差,加之当前市、县财政普遍困难,用于抗灾减灾、生产自救的资金严重不足,水源、水泵、柴油、电力等抗旱物资紧缺,对抗旱造成一定影响。四是主动抗旱的意识弱。部分群众仍然存在等降雨、等政府的被动、侥幸思想,没有迅速行动起来,加之很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能及时开展抗旱保产作业。

4有关建议

4.1提高认识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让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充分认清当前严峻形势,启用各种抗旱设备,集中和动员一切人力和物力掀起抗旱高潮,确保人畜用水,确保房前屋后、水源地附近农作物用水,确保蔬菜、果树等高效经济作物用水。

4.2气象预警建议气象部门密切关注、预报天气变化,维护好增雨装备,采购好人影弹药,编制好作业计划,布设好增雨炮点,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及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从根本上扭转局地旱情。

4.3水利建设建议水利部门加快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排查现有水源工程,提前检修和维护灌溉设备,确保水源、滴灌等设施建设到位、配套到位、使用到位。

4.4基础支持建议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抗旱一线,做好抗旱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农民应用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喷灌滴灌等技术,合理使用抗旱剂和保水剂,适时喷施叶面肥,铲割掉田间杂草和作物无效植株,增强作物抗旱能力,减少肥水争夺。充分发挥各类农业机械设备作用,引水入渠、拉水进地、抽水应急开展抗旱。对因旱绝收地块适时改种补种其他作物。抓紧做好有利用价值的玉米等作物青黄贮工作,组织各农业保险机构及时开展灾害查勘等工作,做到“种植业损失畜牧业补,灾害损失保险补”。

4.5资金扶持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及早安排下拨抗旱救灾资金,帮助当地农民渡过难关。据粗略统计,阜新地区柴油、人工的亩灌溉成本在100元左右。救灾资金可用于抗旱用油、用电等作业补贴和来年种子、化肥等农资补贴。

4.6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系统实施水源改造、灌溉渠系修复、高效节水等工程,重点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尤其要加大节水滴灌工程实施力度。新建项目重点向常年受旱、作物价值高、离水源较远、山坡地等地块倾斜。已建项目要确保工程质量,做好维护和改造工作,引导农民持续增加投入,保证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确保涝能排、旱能灌,彻底改变人挑、车拖、马拉式传统抗旱模式。

4.7构建新型城乡用水关系在农村和农业抗旱紧锣密鼓、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不能忽视城镇节水的作用,不能放任生活用水浪费的现象发生,应采取增蓄、节水并重的策略。一方面,建立城乡用水统筹、调节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可调配水资源量;一方面,通过舆论宣传、价格杠杆,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合理调整用水成本,千方百计降低水资源消耗量,齐心协力打赢抗旱节水持久战。

篇4:关于流动商贩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流动商贩管理情况 产生原因

关于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整治执法,历来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难题,牵涉了城市管理执法单位的大量人力物力,耗费了大量精力,却收效甚微。从衡量一座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来看,对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执法水平的高低是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所以,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现场执法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开展执法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存在现状及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通过对市场周围的流动商贩和市场内的业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商贩由于没有固定的营业摊位,每月可以节省设施费、税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800-1200元。流动商贩的进货渠道和市场内的业户进货渠道几乎相同,有的流动商贩还凭借着自己流动性强、销售量大的特点,购进一些低成本的物品来与市场内业户进行竞争,个别流动商贩还有着8两秤的秘密武器。与此同时市场内业户平均每日要支付约20元税费。一个流动商贩就比市场业户每月多节省一千多元费用。从以上调研分析,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是流动商贩产生的根源所在。

存在现状:从调查分析看,现阶段无照经营的主体人员复杂,其中下岗职工、待业人员、困难人员、劳释人员占了相当比例,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社会中低收入的弱势群体,生活比较困难,以从事加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的居多;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城镇、城乡结合部和主干道路两侧,骑三轮车的、推手推车的、挑扁担的、摆地摊的,形式多样。流动商贩见执法人员来便一哄而散,待执法人员离开后又重新聚集贩卖商品。对于城管执法人员来说,所管辖的区域大,人数有限,清理规范比较困难。

2 现阶段海港区城管局针对流动商贩采取的主要措施

根据街道办事处的管辖区域,设置了两个执法大队,各自下设5个执法中队,建立队长包区片、队员包路段责任制度,确立“突出重点、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分步解决”工作思路,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清理占道经营上下功夫。加大了对各类违规占道经营的整治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清理摊点棚亭,取缔露天烧烤、马路市场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二是投资建设规范化摊位。部分缓解了闹市区流动商贩堵塞交通问题,改善了流动小吃卫生差和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三是做好流动摊点规范疏导。启动了“心系弱势群体,构建和谐城管”的“民心工程”,按照“主干道严控、次干道严管、小街巷规范”的原则,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方便群众生活”的前提下,经征求市民意见后,有计划地设置夜市烧烤摊群,修鞋、修车、配钥匙等便民摊点,以满足弱势群体的谋生需求和居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

3 针对现场治理流动商贩存在问题的几点分析

要保证对流动无照商贩现场执法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根据所辖区域路段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现场执法工作机制,细化制定出现场执法工作流程,确保现场执法快速有效,真正做到文明执法与有效执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的发生,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些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是时间问题。流动无照商贩具有随时流动的特点,且对周边环境情况保持高度警惕,时刻防备执法人员的出现。所以,对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执法在时间上应注重“准”和“快”。“准”是对流动无照商贩出现的时间、地点掌握准确,这就要求前期调查工作必须做到位。现场执法的具体时间,应尽量避免在交通高峰期间执法。“快”是现场实际操作必须快,包括进入现场必须快,完成执法程序必须快,撤出现场必须快。

二是策略问题。在对流动无照商贩现场执法时,一定要注意策略。如对较大规模流动无照摊群,应有选择,有重点,分阶段,分批次将其逐步整治完毕。如发现流动无照商贩在奔逃过程中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之类的危险,应立即停止追赶,留待以后计划周详再进行执法整治。特别是现场指挥员,如遇到特殊情况造成现场执法无法进行下去的,应当机立断,及时撤离。

三是围观和暴力抗法问题。在现场执法遇到群众围观时要冷静、机智、艺术地给予处理。由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特殊性,群众大多对行政相对人有同情心,可能会产生一些过激言行,其中难免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题发挥,故意挑拨。这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头脑,过火的话不说,过激的事不做,通过冷处理的方式使事态得到控制。

4 对完善管理,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法制机构职能建设,确保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始终纳入法制框架之中。城管部门应该在内部建立起一整套围绕法制机构而展开执法行为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形成环环相扣、层层负责。在城管行政执法实践中,大量的事实证明:以法制机构为中轴线的行政执法组织监督体制一旦建立完善,不但可以在客观上有效地对具体执法行为进行规范监督,而且这种体制还能发挥出其促使执法人员按照法律的要求,强化自身法制观念的巨大能动性。可以说:法制机构的建设和不断强化,是城管行政执法部门步入法制化正轨必不可少的坚实基础。

二是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使城管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强化法制机构建设的同时,为了进一步使法制工作具体化,城管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工作的过程中,要不间断地自觉检视自身的执法行为,并根据实际完善整套的城管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应该包括: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承诺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两错”追究制等。城管行政执法实践表明,制度体系的健全,不但可以极大地促进城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主观自觉性,而且在客观上也可以促进城管行政执法队伍整体法制化水平的提升。

三是加强岗前、岗中法制业务培训,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良好风气。由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城管行政执法队伍也不断壮大,突出的特点是年轻人所占比例较大,这在客观上造成队伍法制观念以及相关法律基础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因此,将年轻的城管执法队伍锻炼成为一支合格的“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行政执法队伍,就必须从改造城管队员的思想、向城管队员灌输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入手。基于这样的思路,利用各种机会在城管执法人员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业务培训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实践证明:高强度、大容量的法律培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有效地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只有具备了这种良好的法制观念,城管行政执法才能更准确、更理性、更好地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潘登科,张蕾.流动商贩治理模式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03).

[2]石磊,陈伟,谢剑波.六位一体:流动商贩治理的公共服务模式探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4).

[3]石磊,谢剑波,喻娇.从我国流动摊贩的历史沿革观其存在的合理性[J].现代商业,2010(17).

篇5:关于旱灾情况的报告

一、受灾基本情况

1、全旗春播以来降雨情况

全旗春播以来总降水量为101.5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值(常年值101.9毫米),较上年同期偏少40%(168.4毫米)。在总降水中,绝大多数都是短时雷阵雨,降水时间短,且分布不平衡,对农作物和牧草生长没有作用,有效降水过程(≥10毫米降水)仅出现三次,分别为4月12日降水10.1毫米,5月15―18日总降水17.4毫米,5月31日降水37.8毫米。另有两次对旱情稍有缓解的降水过程,分别为6月13日降水6.5毫米,6月18―19日总降水5.9毫米。并且全旗各地区降水也不均衡,据各雨情观测点数据显示,千斤沟、幸福乡、红旗镇和宝昌镇雨情点总降水分别为158.9毫米、82.8毫米、81.9毫米和129.8毫米,个别查村降水总量不足20毫米。

2、农牧业受灾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全旗农牧业遭受严重旱灾,特别是旱作农田和草牧场旱灾严重。总体受灾情况是东部略好于西部,千斤沟镇东部、骆驼山镇南部、宝昌镇周边地区情况稍好,其他地区旱情极为严重;从作物分类看,莜麦生长情况略好于其他作物。今年全旗总播面积为94.94万亩,其中小麦16.58万亩,莜麦16.3万亩,油料13.56万亩,蔬菜15.07万亩,马铃薯15.5万亩,其它作物17.93万亩;受灾总面积为94.94万亩,其中小麦绝收16.43万亩、4―7成0.15万亩,莜麦绝收13.3万亩、4―6成3万亩,油料绝收13.56万亩,蔬菜减产30%,马铃薯减产30―35%,其它作物绝收8.25万亩、4―6成9.68万亩。

受干旱影响,全旗草场大部分牧草已接近干枯,而红旗镇、宝昌镇北部和骆驼山镇北部草场一直未返青,牲畜采食不饱,致使牲畜膘情差,直接影响到秋季出栏和基础母畜安全越冬。全旗牧业年度共有牲畜51.39万头只,其中牛4.34万头,羊45.31万只,其他牲畜1.74万头只。由于市场价格高和旱情严重影响,全旗已出栏牲畜头只,其中羊只。

二、抗灾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当前严重旱情,各地各部门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充分发挥水利设施在抗旱防灾中的作用,对现有水源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涉农涉牧部门采取负责人包片,技术人员包苏木乡镇的形式,深入到各苏木乡镇开展抗旱技术宣传和指导,并积极引导农牧民加大冬羔早春羔出栏力度。多方争取筹措抗灾资金,全民动员投入到抗旱救灾中,截至目前,全旗13700眼水源井已全部投入抗旱,配套机泵1000台,维修机井50眼,维修输水管123处。农业部门积极推广保护性免耕技术作业,提高耕地抗风蚀沙化、保水保墒能力。力争把农牧民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虽然农牧民积极开展了抗旱工作,对现有水源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但由于空气干燥、气温高,土地水分蒸发和渗漏较快,造成农牧民较常年投入大幅增加,且抗旱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三、抗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有效的抗旱救灾。受电力不足的制约,各处水利设施必须错峰启动运行,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抗旱作用,并且有150多台水泵被烧毁,同时也增加了农牧民的电费负担。

2、由于牧区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实用性差等原因,造成现有设备不能正常投入抗旱生产,致使高产饲料基地无法浇灌。

3、柴油价格较高,利用柴油机取水资金投入大,增加了农牧民的负担。

4、受气候影响,农田、草牧场发生不同程度的病虫害。

四、未来趋势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我旗7月上旬将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将达到36―38摄氏度,降雨量为5―10毫米,7月上旬全旗旱灾形势将更加严重。旗气象台就此发出了高温干旱警报天气预报。据气象部门观察,7月10―16日有分布不均匀的小阵雨和雷阵雨,20―21日有中雨、局部地区大雨,25―26日有小到中雨,月末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偏大。根据以上预报,目前有4―7成收获的.12.01亩旱作农作物也将绝收或进一步减产;从7月下旬,随着降雨的增加,天然草场牧草将再一次返青生长。

五、对策和建议

1、我旗已连续四年没有大的灾情,四年当中生产结构、生活结构、市场配置、政策调整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形势下,各地和各涉农涉牧部门要高度重视当前的旱灾危害和潜在的巨大威胁,切实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农村牧区工作的第一要务,要特别增强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群众的抗灾意识、抗灾能力,要有抗大灾、连年抗灾的思想准备。从现在起就要做好今秋、今冬、明春的各项生产、生活准备。同时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增强灾民抗灾自救能力。全面落实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业保险等各项惠农政策,增强受灾群众的抗灾自救能力。

2、对现有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更新,使其更好地发挥抗旱作用;积极争取上级电力部门对我旗进行增容,以有效缓解农牧业生产用电紧张问题。

3、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受灾情况。对涉及到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情况进行动态监控。

4、多渠道筹措资金,并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尽早到位,保证抗灾资金和物资充足。

6、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5、信贷部门继续加大“支农支牧”资金投放力度,缓解农牧民生产生活资金不足问题。

6、进一步扩大“小三养”饲养量,有效节省饲草料。

7、加大牲畜出栏力度,以草定畜,留足基础母畜,其他牲畜全部出栏;同时积极寻求渠道,引调饲草料,以确保牲畜安全越冬。

篇6:关于旱灾情况的报告

一、基本概况

猪场乡位于纳雍县南部,距县城57公里,平均海拔1810米,石漠化特别严重。猪场乡总面积93.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564亩,全乡辖13个行政村、96个村民组、5126户、19186人。

二、旱情及供水情况

(一)、灾情统计情况:

今年春夏,我乡从5月份开始到现在连续干旱78天,90%以上的农作物遭受严重旱灾,全乡受灾农作物有马铃薯、玉米、豆类。受灾面积达4260亩,其中成灾面积4260亩,绝收面积800亩。灾情涉及13个行政村、96个村民组、5126户、19186人。旱灾造成全乡直接经济损失共10万元,粮食减产达5万公斤。其中:

1、玉米:播种面积1260亩,成灾面积1260亩,减产面积1260亩,减收1.25万公斤。经济损失达2.5万元。

2、豆类:播种面积800亩,成灾成积800亩,全部绝收,减产0.75万公斤,经济损失达1.5万元。

3、马铃薯:播种面积13654亩,成灾面积2200亩,减产2000亩,减收3万公斤,经济损失6万元。

(二)1、人畜饮水问题暂无困难。

2、我乡供水情况展无困难,正常日供水量75吨/天,现在日供水量70.5吨/天。

3、我乡应急水源点已建成13处。(每村一处)

三、我乡劳务输出14名。

四、秋种情况,根据我乡地理特征,我乡种了秋季农作物56亩,(品种是秋荞)

篇7:关于旱灾情况的报告

一、春耕生产进度

截止5月24日全县已播种大春作物15.282万亩,占计划的70.0%,同比增3.7万亩,增31.95%。其中:水稻2.50万亩,占计划的50%,同比增0.3万亩,增13.6%;玉米4.87万亩,占计划的69.5%,同比增1.94万亩,增66.2%;播种杂粮0.49万亩,占计划的24.3%,同比增0.384万亩,增362.3%;蔬菜0.622万亩,占计划的62.1%,同比增0.126万亩,增25.4%。烤烟6.8万亩种植计划已经完成,同比增0.5万亩,增16.2%。

二、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水源严重不足影响春耕生产。受四年连续干旱影响,加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化程度低,水资源布局不均匀,全县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库塘蓄水严重不足。春耕开始以来我县没有有效降雨,部分河流水源已基本枯竭,库塘蓄水无法满足抗旱浇苗需要,春耕生产用水压力加大。特别是低热河谷地区旱情较为严重,目前,在地农作物受灾28640亩,其中:水稻1670亩、玉米5217亩、蔬菜1790亩、其它(烤烟等)19963亩;成灾1497亩,其中:水稻120亩、玉米217亩、蔬菜190亩、其它(烤烟等)970亩;绝收70亩,其中:水稻40亩、玉米30亩。

(二)抗旱资金、设备严重不足 一是抗旱浇灌机械设备不足,由于旱情持续时间长,农业抗旱点多面广,抗旱浇灌机械设备不足,影响农业抗旱的持续开展;二是抗旱资金不足,资金缺口大。由于我县春耕生产开始以来,多数乡镇就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采取抗旱栽种,部分农户抗旱春耕资金支出较大,农业生产成本增加,部分经济困难农户已经没有经济能力抗旱浇灌。如大麦地镇普龙村委会的埂井村赵有益、牛厩房村鲁天福等农户,由于长时间抗旱,没有经济能力抗旱浇灌。现在由农业部门帮助下才保住了他们家的早稻秧苗。三是沿河及抗旱沙井少,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抗旱沙井多数已经废弃。

(三)春耕生产困难和问题较大的乡镇

全县计划种植水稻50000亩,目前已移栽25038亩,现有24962亩因没有水源而无法移栽,玉米计划70000亩,已播种48680亩,玉米播种面积由于播种时间较长没有水源浇灌,出苗率将不同程度有所降低,甚至不会出苗了。其中,困难和问题较大的乡镇是:

1、安龙堡乡,水稻计划种植4140亩,目前移栽150亩,现有3990亩因没有水源而无法移栽,玉米计划11510亩,已播种8525亩;

2、妥甸镇计划种植水稻11040亩,目前移栽2870亩,现有8170亩因没有水源而无法移栽,玉米计划10160亩,已播种7640亩;

3、法裱镇计划种植水稻5460亩,目前移栽2500亩,现有2960亩因没有水源而无法移栽,玉米计划10740亩,已播种9800亩;

4、大庄镇计划种植水稻9340亩,目前移栽4680亩,现有4660亩因没有水源而无法移栽,玉米计划7580亩,已播种5240亩;

5、独田乡计划种植水稻1390亩,目前移栽185亩,现有1205亩因没有水源而无法移栽,玉米计划3160亩,已播种3120亩。

三、下一步将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水改旱种技术措施,加大旱地作物种植技术推广力度,结合实际推进雷响田改种玉米、豆类、薯类(洋芋)、荞麦等旱地作物;在扩大晚秋作物种植面积上下功夫。把晚秋作物作为一季作物来抓,力求在秋玉米、秋大豆、秋洋芋、秋荞麦等特色农业种植上取得新的突破,确保大春粮豆播种面积稳定增加。

(二)推广透雨播种和“三干一膜”栽培技术措施,近期,将组织技术力量在计划水改旱种田地和目前没有播种的田地块采用透雨播种和“三干一膜”技术推广指导工作,确保一次全苗。一是采用透雨播种,规范化做好打塘、农家肥就位等预整地,到下透雨时组织播种、覆盖地膜,播种前将玉米种子在45~50℃温水中浸泡2-3小时,促早生根发芽; 二是采用“三干一膜”措施,即在雨季即将来临的前10~15天,将干种子播种在干土壤中,覆盖一层干农家肥料,再覆盖薄膜。

(三)组织技术力量,深入一线抗旱保苗促春耕。7个抗旱工作指导小组深入8个乡(镇)、84个村(居)委会及部分村民小组,帮助农民群众制定抗旱救灾应急预案,为群众提供抗旱救灾技术服务。并发群众,广辟水源,引用山塘、水库、小水窑引水浇灌。对无水源田地,组织农业机械拉水浇灌。

(四)进村入户,分类指导

在应对旱灾过程中,一是围绕“少减产、保增收”的目标,根据不同农时季节、抗旱条件、作物受灾程度和抗逆性特点,实行“分类指导、水肥并进、早促早发、防控病虫”的科学抗旱技术路线,制订防灾、减灾和科学管理的应对措施,并将相关技术措施及防灾、减灾技术预案印发给灾区农户在生产实践中参考;二是在3月底就抽调80多人组成7支工作队,由局党政班子成员带队奔赴各乡(镇)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农作物受灾情况,根据苗情、墒情、水情,指导农户科学进行抗旱保苗、栽种和病虫害防治,对因旱死苗、缺塘的田块及时组织补植、改种,分类指导,确保技术措施到位,把损失降到最低。

(五)及时采取措施,力争多种多收 一是积极推广农作物间套种,力争多种、多收。二是根据不同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分类组织指导农户重种、补种、改种,力争少撂荒。

(六)积极争取资金,确保抗旱减灾工作顺利进行 争取抗旱资金用于推广地膜栽培技术、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高产创建、间套作等,以及对部分抗旱困难农民家庭和抗旱困难村开展农业生产抗旱救助,解决春耕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篇8:关于旱灾情况的报告

于是做高一新生历史学习情况调查, 欲善其事 (教学) , 材 (主体) 之当下态况不可不察。

一、调查目的

编制指向反映受测者对历史教育目的、形式、评价方式等认知水平及对教师历史授课能力需求的问卷, 通过了解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动机、已有知识经验, 进而确定其学习活动之最近发展区, 为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落脚点, 服务于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人性关怀的现代社会公民。

二、调查对象

地处城郊接壤带的一所既逊省一级重点精英 (姑且言之) 殚精竭虑下猛功夫“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千里”昂扬勃发斗志, 又浅同侪因循旧价值判断为忝列职、技校门墙而滋生羞挫心理的省三级重点高一全体新生。

三、调查内容

1、学科学习动机的自我归因

2、学科知识经验的主体估价

3、学科教育价值的经验感知

4、学科学习风格的内省界定

5、学科教学活动的模式期望

四、调查时间

11月10-16日, 2007-2011延续五学年上学期期中考后一星期。

五、调查方式、结果

半封闭 (固定、标准答案与被问卷者自主自由答案并存) 不记名发送式自填问卷, 每年回收率94.4%—99.5%。统计五次问卷 (有效卷凡1980份) 中共性单选问题:

1、您最感兴趣的是

□政治制度 (17.4%) □经济结构 (13.3%) □思想文化 (15.8%) □其他 (请试说明…) (53.5%)

2、您的历史知识主要来源于

□历史课本 (72.5%) □专业书籍 (1.1%) □小说 (19.4%) □其他 (7%)

3、您在学习历史中的最大体验是

□树立历史观、培养道德感 (0.1%) □掌握渊博知识 (82.5%) □训练记忆力 (14.6%) □其他 (2.8%)

4、您最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 (69·2%) □理解记忆 (23·4%) □其他方式 (7·4%)

5、您最喜欢的历史课评价方式:

□开卷考试, 以减轻学习压力 (61.6%) □闭卷考试, 以落实基础知识 (23.8%) □开闭卷结合, 开卷开放性, 考察综合能力, 闭卷考察基础知识 (14.6%)

六、调查体会

结合学生访谈、教学, 体悟:

1、教材。

最顶级宫廷御厨精心烹饪的佳肴美味也有不讨客人好的时候, 17.4% (政治制度) +13.3% (经济结构) +15.8% (思想文化) <50%的兴趣度振聋发聩施教者引导学生构建合理“膳食结构”习惯同时务必考量适当添置“食材”以长教材可读性, History (历史) =hi (嗨) +story (故事) , 读维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 我们惊讶哲学的事居然可以写得如此有益并且有趣。

2、教学。

较单一经验获取渠道 (72.5%来自历史课本) 联合大约聊胜于无的课外摄入量对抗初中开卷评价诱发的惰性和自然记忆遗忘规律而积淀下的历史知识储量对接上高中专题史体例时捉襟见肘, 自主探究精神遭遇学完二十六个字母雄心破解达芬奇密码式尴尬逼迫师、生重组历史知识体系乃实现历史教育诸理想之先行。

3、目标。

当寄予高期许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囿于匮乏客观测量标准以资操作, 不论铸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抑或培养科学历史观的美丽期盼在对高考成绩的极致渴望中折戟“滑铁卢” (最大体验树立历史观、培养道德感0.1%) , “其身正, 不令而行”, 教师个人魅力所携带的底蕴嬗变为学生人文素养不可或缺滋补。

4、学法。

“臭名昭著”的死记硬背用69.2%用户群在特定学科诸如历史强劲昭示着背诵的生命力 (一切知识, 只不过是记忆—培根) 并于不经意间泄密绑架想象力的或不是死硬文字却是躲藏文里字间的死硬思想—标准答案, 直面知识狂潮浪峰奔袭而至, 学习掌握一种源起古希腊西摩尼德斯建立在意象和联想之上的卓有成效的记忆法直指教学知识点当是时突显意义悠远。

5、评价。

通过引导阅读、讨论、理解、分析、评价、诠释尽可能度呈现的多视角史料基础上所完成的专题作业 (小论文) 考察并培养学生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能力, 舒缓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量及知识内容展衍对学习方式、思维模式的进阶要求所造成新生磨合期学力、心理负荷而表现出的眷恋前评价方式趋向 (61.6%支持开卷) , 丰富学科多远化评价。

参考文献

[1]葛龙庆:《高中生对历史及历史课程认识的调查报告》, 《历史教学问题》, 2004, (03) 。

上一篇:职校示范特色专业标准下一篇:修建性详细规划(用地规划设计方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