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区域合作中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析

2024-07-24

中俄区域合作中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析(精选5篇)

篇1:中俄区域合作中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析

中俄区域合作中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析——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外向化的思考

徐林实

【内容提要】技术创新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创新体系模式的构成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型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以大型企业为主体,招标结对将高校、科研院所纳入到企业创新体系中,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战略联盟。大型企业有很高的利润收益,同时也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俄罗斯非常注重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要确立大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老工业基地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企业前瞻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科技发展目标。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 区域合作 大型企业 技术创新

【作者简介】徐林实,1960年生,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哈尔滨 150028)

一 引 言

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引发的金融风暴,使全球消费市场需求低迷,实体经济引发的连锁危机反应,也使以出口为主导型经济的经济体经济增长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能力,技术创新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加工制造业出口型经济受阻和资源出口型经济引发的担心,在效益和利益的对比之下,各国更加重视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企业由代加工出口,贴牌利用国外专利技术加工制造出口产品赚取低廉的人工费,沦为了他国经济的附庸。人力资源成本的加大,已经使代加工收益越来越少,加之能源资源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经营更是雪上加霜。企业成本增大,有些企业已经形成了亏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势在必行。企业要壮大和长期发展、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就必须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和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只有具有巨大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自然世界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的资源在不断减少,稀缺资源不可再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成本越来越昂贵,粗放型经济已经产生了恶果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类长期生存和延续发展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发明创造,以获取新的替代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投入成本和提高效率。综合以上各因素自然就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动力。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收益和盈利水平,使企业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同时,科学技术创新更崇高的境界,还将是全面改善人类物质生活质量和全社会的生活水平。

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模式的基本类型

技术创新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由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创新者绩效的一整套的机制和制度来完成的,其创新体系模式的构成也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创新体系模式的类型,有学者将其归纳为4种模式:金字塔模式、双 重模式、平行模式以及互动模式[1]。

可以看出,金字塔创新体系模式主要应用于大型企业中,创新体系金字塔的塔尖是企业总部的研发中心,它的主要职能是对企业未来长期发展中的技术创新重大项目进行设计和规划。而金字塔的中层专职研究部门则面向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进行短期创新项目研究,它注重于技术成果的应用化和产品化工作。创新体系金字塔的下端则是工厂的生产车间和技术部门,重点负责的是先进技术的消化应用和机械使用环节中的工艺创新。

双重创新体系模式则是将企业白上而下各个科研部门的研究体系与企业全员互动相结合,利用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企业规划创新与个人依据客户需求发明创造相结合的双重创新模式。

平行创新体系模式是指共同参与创新的各个创新机构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而是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承担不同部分的创新任务,具有分散的研发自主权。在创新过程中有能力的参与者可能负责新产品的开发;有特长的参与者可能负责关键技术的研发;基础层面力量雄厚的参与者可能负责新产品生产试验和新技术推广工作等等。各个创新部门之间是没有隶属关系的,可以按照市场需求从事独立的创新活动。

互动创新体系模式则是平行创新体系模式的高级形式,不同的创新机构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交换,他们相互之间不是隶属关系,只是合作关系,信息交换是为了互相促进和共同提高。这样的模式有很多是应用在企业集团中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信息交流产生科技创新的互动。另外还有一些更具体的范例,比如在国际间的尖端科技创新中,互动模式也被用于人类共同征服自然、创造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伟大活动中,诸如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气象和自然灾害的观测预报、太阳磁场能量的研究、宇宙空间的探索等等,各个机构都在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各个国家之间都在进行着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这应该是互动创新体系模式的最高境界。

通过分析以上4种模式,笔者认为,还有一种垂直型模式。当前经常提到和运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模式,应该单独作为一种模式被列出来。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的概念有学者给定义为:产学研结合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创新主体,在社会范围内以技术和约为基础,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以实现科研一产品一市场一科研的良性循环,是技术创新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和融合[2]。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体系模式,如果简单地看,它类似于平行创新体系模式,是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没有隶属关系,分别进行独立的技术创新研究。但是就是这种相互的独立,就很容易造成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脱节,造成研究成果由于没有企业财力物力的支撑,根本无法进行试验生产和产业化、市场化推广的结果。完整的垂直型创新体系模式应该是产学研内部之间机构和制度相互作用来决定创新绩效。

大型企业垂直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模式,应该将汇金字塔模式和平行模式合二为一。大型企业垂直创新模式中产学研三方既是独立的创新主体,但更强调大型生产企业的核心领导作用,必须要确立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大型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招标和结对将高校、科研院所纳入到企业创新体系中,企业与学、研部门组成战略联盟,合作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学、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直接由企业采用。大型企业向学、研机构委托研究和提供经费,同时研究成果的试验、生产等支出和风险也全部由大型企业来承担。这种模式才能够目标具体,理论更能够联系应用实际。

三 俄罗斯大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模式的确立和发展

当今非常清楚的一点在俄罗斯各级政府中已经形成了共识,也就是必须要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使民族企业复活和经济复苏,才能够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根本稳定。科技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俄罗斯转轨经济和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发展目标虽然十分清晰,但是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却是短期内难以逾越的。也就是说,走创新发展道路必须是国家行政部门、产学研机构乃至社会服务各个领域的协调促进,但是这样完整的运行体系目前在俄罗斯还没有发育成熟。并且,由于经济问题使科研、教育体系与创新机制产生的矛盾非常尖锐,国家对科技和教育投资大幅缩减、地区财政和居民收入的减少、物价消费指数的提高等因素都影响了俄罗斯用于科技和教育的资金支配。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其运行机制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所以无法使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中具有竞争地位。创新体系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严重的缺陷:市场竞争环境差;企业基础设施装备落后;先进技术应用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退步以及居多的纯理论性缺乏实践意义的研究等等,都在制约着创新体系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不适应市场需求盲目进行,研究成果未瞄准科技前沿,造成了低水平和浪费现象等问题十分严重。

对于创新体系研究,有资料显示:60%左右的创新成果是在大型企业中实现的。大型企业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重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型企业虽然也只占到了国内企业总数的1%—2%,但是大型企业创造了近2/3的国民生产总值和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工业产品。大型企业带动行业的专业化、标准化;拥有巨大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能力;拥有规模实力和资金配置能力。由于内部系统作用,大型企业自身拥有充足的储备资金运营和发展,有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可以投入到科技创新方面上来。创新活动在大型企业中的表现程度是比较高的,大型企业一般都拥有必需的科技潜力和条件,生产中的主要创新任务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和提高产品竞争力,使自我产品在内部和外部市场的优势得到极大地提高,减少竞争劣势,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3]。

学习他国经验的同时,俄罗斯非常重视大型企业的科技创新。现今俄罗斯的大企业有很高和稳定的利润收益,同时,也开始注重投入比其他企业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市场营销以及进行技术投资活动。首先是将资金集中运用于大规模经营项目的创新活动上,投入资金进行自我科研和吸引外来技术成果并举;建立科技新项目研发中心;提高企业发展活性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智力的发展;建立科技园区进行高等级的、多样化的金融、基础动力等配套辅助设施建设等。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俄罗斯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当然,纵观发展过程,俄罗斯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突出的问题是:企业自我创新产品所占的比例还很少,总数量大概不超过产品总含量的12%。除此之外,在最近几年中,由于经济影响,创新企业的数目还呈下降趋势,比解体时减 少了约2倍,2000年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约10.6%,到了2006年这一比值降到了9.4%。

在俄罗斯,2006年有数据显示,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来源主要以自我投资为主,可占到总投资数量的77.3%。要保证创新研究的正常运行,保证用于产品创新以及克服生产与技术应用脱节必须要引进先进设备,所以创新投资中的大部分资金都用于购买机器设备,而用于科研和技术应用的资金只占到了18.6%,可见,这些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4]。

有数据资料证实,要保证科技体系发挥良好作用,每年的资金投入至少不能少于上年经营额的10%。另外,在俄罗斯的科研体系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必须尽快加以改变,也就是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研究还是纯理论性的,是出自各研究所以及高校研究部门的基础理论研究。新的产学研创新研究体系模式、新技术的研究转化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研究成果无法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

俄罗斯是世界上激光产品、原子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领先者,在该领域有举世瞩目的重大贡献;在动力引擎、机床、新能源材料、新技术材料等科研方面有巨大成就。不足的是:科技智能应用水平低下,利用尚不足研究的2%,这使得经济盈 利效率下降了很多。现今在发达国家科技智能应用在技术行业、在生产出的商品中以及投放到教育科研方面,按照对比值计算,假设投入能够占到80%~95%的话,那么俄罗斯在最好的年份也不会超过30%~40%。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科技含量在逐年下降,当前已经下降到了只占GDP的1.3%的水平(正常值范围:一般性生产项目中,科技应用值应不低于3.5%,而高科技项目中的科技含量应不少于8.5%)。造成俄罗斯科技运用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及科技组织机构与外界之间相互联系合作不够而形成的障碍[5]。

俄罗斯科技成果有很多都没有很好地得到运用和推广,企业创新发展体系的活性职能的催生和发展条件很不充分,恢复生产和保证高水平生产力的创新技术的应用还得不到保障。工厂缺少动力推动科技创新,没有足够的资金能力成立创新一体化机构组织,从而无法有效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研究不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去运作,科技应用行业缺乏领先的经营管理者来领导和指引方向。早在苏联时期,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就是只管研究不考虑应用,至今也仍在沿袭着这种惯例,所以在俄罗斯缺乏很好的新型中介管理机构是不足为奇的。在苏联时期,更多的研究项目并没有重点放在进行商业化研究上,而是重点考虑专利技术的转让和租赁上面。

(二)俄罗斯创新发展道路上荆棘密布,障碍重重,严重地影响了其正常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死板僵化的创新制度方面。在产品的创新过程中,真正用于科学研究阶段的资金投入实际上只占少数,而更多的投入用于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风险补偿方面。对于这样的发展体系,俄罗斯当前缺少技术推广的中介机构,包括在科学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和金融服务体系。

(三)俄罗斯经济发展还没有进入创新发展轨道,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制度缺失使俄罗斯的立法中对创新体系的发展没有很好的保证,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护机制。在管理部门间以及社会各层之间有多层障碍,还包括一些特殊行业政策限制等。

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之所以发展水平高,是由于拥有非常好的基础结构,拥有完善的平行创新体系模式的分支企业在直接管理和引导着科技研究的运用过程,并且拥有很好的金融体系支撑,以保证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等。目前俄罗斯还没有良好的创新体系应用市场氛围。国家科技水平不高将导致俄罗斯不可逆转地失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为了克服不利因素和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俄罗斯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一些新的创新体系发展的尝试,比如1999~2001年西伯利亚地区的托木斯克州第一个制订了区域创新策略发展规划,成为以托木斯克为创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样板,并且成为由联邦各部门相互配合实施的计划,目前已经列入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实施规划纲要中;在新西伯利亚州的科学城也已制订和出台了详尽的科研创新发展目标和规划纲要;在新西伯里亚近郊的戈里措瓦镇第一个建立了科技园区;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以及伊尔库斯克州已经有了具体的研发利用半导体硅材料大型创新项目[6]。

科技创新活动在俄罗斯已经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努力创建新型的、有效的、充满活力的以及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联的创新职能体系。但是,要想实现创新目标,就必须采取进一步的多项措施,来改变当前科研机构的创新发展机制,尤其重要的是要协调好大企业中各子系统、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创新研发和应用关系。必须保证科研创新成果与市场相适应,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更具体地讲,在俄罗斯,发展科技创新的实力和综合技术条件还是很优越的,科技创新的潜能 很高。俄罗斯有很多综合素质能力很高的教学科研型高校;有很多积淀深厚、研究实力强大的科学研究院所,在科学研究上继承了原苏联的科技实力;有很多超强实力的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具有强大的实力和拥有健全的完整封闭的自我体系,汇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有将研发、制造以及新产品销售融为一体的能力。

俄罗斯注重发挥大企业强大的技术创新组织资源优势,建立大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使大企业进入并参与产品和服务科技市场竞争,建立研发本国创新产品与引进国外开发和创新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模式,一定会使俄罗斯国家科技 创新发展尽快走向国际市场。

四 俄罗斯大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借鉴

俄罗斯大型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体系的建立已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样,建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模式,也是振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是装备制造业,是建国初期苏联援助建设的,是以重化工业、基础原材料加工工业为主体,主导产业具有俄罗斯的产业经济特色。今天,它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是与俄罗斯大型企业一样的,因此老工业产业的复兴,需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和提升原有的传统产业,让过去令人骄傲的老工业企业再度辉煌。

老工业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它直接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企业产品特点等有直接关系。另外,还受到政府创新制度的影响,受到金融制度、风险机制、中介推广等影响。涉及传统体制和经营机制问题,还受到地理环境、思想观念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和水平的影响。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过去很长时间没有明确确定企业产权制度,缺乏长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及科技研发的投入计划,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在科技研究与生产运用上存 在着脱节和很多的不和谐,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渠道不畅通,限制了新技术的研发和快速有效地投放市场。大型企业创新一体化体系,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经营分配过程进行调节,通过将研发成果自我科技利用来实现创新。

由于老工业基地企业与俄罗斯的企业存在着很多相似和共性问题,那么它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出路也有很多是相同的。对比俄罗斯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发展也同样可以做出借鉴和选择。

首先是技术创新模式的经由途径上,科研院所注重于长期战略性技术研究;大学科研部门注 重于理论性及应用基础性研究;大型企业高端注重于新产品开发研究;而大企业分支部门及中小企业则更多的是进行产品应用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提高方面的研究。新型的创新发展模式需要将这几个部门汇集在一起,进行联合创新。注重将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研力量整合起来。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大型企业根据发展战略通过向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研究资金、实验场所和市场信息等,减少研究成果转化程序,尽快地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和产品。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比较集中,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具有雄厚研究实力的科研人才众多,计划经济体制和老工业基础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技术人才。创新技术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却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活化的制度安排,产学研系统内的企业、学校和科研部门之间的研究与应用供需脱节,没有形成合力。

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是大型企业,而是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政府的经费投入比例高达68%,而大型企业投入只占到了22%。由此可见,区域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政府。而作为政府就难免有官僚办事机构决策繁琐和过长的问题,同时还有体制分割、从本位主义出发进 行决策的弊端,其结果就造成了创新效率低下、科研与生产脱节、创新动力不足等不良结果[7]。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要确立大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建立企业前瞻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科技发展目标。强调用政策导向建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发展体系模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明确产学研各主体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责任和利益关系,促进产学研的密切结合。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政府引导和扶持科技创新的宏观职能也十分重要。政府不应该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参与者,而应是提供政策环境和执行环境的主导者,是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发展的维护者。政府需要发挥组织协调职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通过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性导向,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政府要为企业创新活动营造优良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证政策法规的完整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在建立大型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重要作用是引导与扶持。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要给予大型创新型企业以财力扶持和政策倾斜。

还有,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中小企业一同创新的职能也不容忽视。中小企业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活跃部分,大型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联合中小企业参与自我企业联合创新,建立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集中和优化创新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并且注重建立产业集群扩大生产链条,产生创新互动。

注重进行金融投资和风险机制的完善。创新活动发展过程中企业投资会越来越大,相应的风险也会加大,生产企业要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单一企业有时很难承担得起,如果风险过大,创新积极性就会受到扼杀。为了分散风险和整合资源,政府必须发挥组织功能和整合作用,要尽快完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基金,扶持金融企业发展风险投资和企业上市融资等,为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另外,在实践科技创新,用先进技术提升改造老工业产业的同时,老工业地区的整体复兴还要积极围绕老工业,发展老工业产业中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替代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发与市场目标相结合,寻求合适的技术和转化市场。注重自主研发的培育、注重新技术研发与技术引进消化并重、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原创性知识产权等等。

俄罗斯创新体系模式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模式选择有很高的借鉴性,并且两者之间也有很高的互容性和互动性。俄罗斯的企业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潜力,而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近些年来的改造和发展,在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两国的企业之间相同和相近的产业群要建立战略联盟,注重创新研究的外向性发展,搞好横向的国际联合技术创新。对一些俄罗斯方面有实力的技术开展科技创新的服务外包业;“引进来”与俄罗斯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和科技产业园区;“走出去”到俄罗斯收购企业或持股参与俄罗斯企业的创新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中俄两国之间能够开展紧密的科技合作,定会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迅速提升两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双赢的效果。

五 结论与启示

(一)基础性研究和创新技术投放市场,这一环节的转换通常是有间隔的,所有的国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这个间隔断点。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无不经历着科学发现——实验研究——技术应用——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推广和专业化生产这一相扣的环节。通常,在每个环节向下转换过程中,往往都存在着间隔和断点,要想消除这个断点和弥补这个间隔,最佳的办法就是将基础研究和最后的工业化应用首尾相连,使产、学、研紧密地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经济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最佳的结合转化条件。

(二)大型企业建立产学研垂直一体化技术创新模式,可以最大限量地运用创新成果。在当今消费市场商品充斥、卖方市场竞争激烈的严酷环境中,要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有巨大的创新成本投入能力;有投入试验和样品制作生产的能力;有应用操作复杂技术和经得起长时间的反复试验生产以及失败考验的能力;有耐得起诸如产品鉴定、许可证颁发以及产品证书发放等等繁琐程序过程。这些过程也只有大型企业有能力担当得起。

(三)技术创新的实现过程有几个环节,但是其中的基础研究十分重要。从基础研究开始,经过产生构思到生产出样品,到批量生产再到将产品投放市场,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骤。有效的创新活动必须将各个步骤紧密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环节的主体当然是研究体系,是高校研究部门和科研院所系统。高等学校参与企业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加强科研教学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向科研转型,让科研人员直接参与大型企业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产品研发过程。另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机构还必须要做好基础理论和应用性研究。

(四)要发挥好中小企业参与大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中小企业要成为大型企业创新发展和投资的载体和媒介。也就是说,大企业在创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前为了减少失误浪费和加快创新应用进度,常常把生产试验室放到中小企业来完成,中小企业就成为了推进大型企业创新发展项目实施之前的实验场。大型企业是技术创新一体化实现的关键,中小企业的创新产品只是大企业中创新环节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讲,大企业自身创新产品批量生产也要求有市场营销和服务业完整体系的补充。分析研究证实,具有发达的研究基础的大型生产企业,它们的研究部门除了保证自我科研需要的同时,也有大量的来自于其他行业的科研单位的科研和实验项目订单。实践也证明,通过科研合作,大小企业的创新研究可以得到相互补充,是相互不干扰和相互促进的,并且也是互相不可替代的。

(五)企业内部上下级企业之间和横向企业之间的平行创新模式也很重要。企业对利益的追求刺激了科研和自有创新研究的发展,也扩大了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大企业的下属分支机构带来的创新市场信息也可以为大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帮助。其中还有不可或缺的创新技术输导组织,包括中小科研企业、大型企业中的科研部门等,通过这样的科研应用一体化体系,可以大大地加快和促进应用研究,提高企业产品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含量。

(六)创新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导向和财力的支持。政府创新制度的完善是创新体系建立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在政策法规上给予保证,制定一系列利于创新的发展政策,扶持和维护创新主体的利益。在财力保证上不但有财政科研经费的扶持,更要有足额的科研配套基金的支持,建立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七)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融资服务系统,保证企业的融资渠道畅通。建立创新投资服务业务,引进风险投资机制,对企业的创新发展计划进行评估,对创新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对有前景的创新产业进行风险投资活动。

(八)中介服务机构是创新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企业科技创新需要信息服务;需要了解市场的创新需求;项目的选择和评估需要优良的咨询服务;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应用推广也需要有宽广的交易平台。建立高科技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提供市场化服务,可以解决企业横向间的诸如技术和工程咨询、专利代理、技术评估、融资担保等等问题。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

以上结论的启示:发展创新体系需要注意的重点是,要用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将这些科研体系中的产、学、研部门以及政府、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各环节合理地组合运用,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不能够脱节。发挥创新系统中的各自职能并总体紧密相连,使之能够最终快速有效地发挥作用,使研究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产品化和市场化,最终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目的。

[本文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005DGQ4D148)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张红侠)注释:

[1]詹钟炜:《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模式分析》,载《航天工业管理》2007年第7期。

[2]裴霞、陈淑芳、刘旭东:《陕西科技创新模式初探》,载《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

[3]Аграновский Р.Трудный путь российской инноваций//Индустрия, 2001, №2.[4]Н.Б.亚历山德罗娃、Г.И.波波季科:《俄罗斯创新和投资活动现状分析》,载《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11月25日。

[5]Ярмолович М.В.Инновационно-инвестиционн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 малых и крупных предприятий// директор, 2005, №4.[6]Доклад заместителя главы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и Том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Зинченко В.И.Совместное заседание Совета Сибирского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округа и Совета Меж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ассоциации 《Сибирское соглашение》(Томск.11.апреля.2003 г.)[7]王一飞:《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技术创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载《北方经贸》2006年第6期。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第2期

篇2:中俄区域合作中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析

郭力

(内容提要)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迅速推动中俄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它必然要求有一个新模式的出现。该文首次提出了中俄区域“伞”型合作的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促进中俄区域合作地区的振兴;提出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多个产业合作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命题;提出了以中国东北与俄东部地区合作为支点向周边国家辐射的东北亚区域合作理念;提出了在互补基础上的互动合作是实现中俄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 区域合作 国际规则

(作者简介)郭力,1955年生,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哈尔滨 150080)2004年和2005年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公报都强调,支持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鼓励俄罗斯企业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这标志着中俄区域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正由单纯互补性的初级贸易阶段向以互补性为基础,实现双方互动性合作的战略转变。2007年1月,俄罗斯政府提出了“东部大开发”战略,并在3个月的时间里迈出了大开发的关键性步伐,这为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同时也亟须有一个 全新的合作模式来推动中俄区域合作向高层次发展。作者根据对中俄区域合作多年的研究积累,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个推进中俄区域合作升级的全新合作模式——“伞”型模式。

“伞”型区域合作新模式的依据

首先是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俄罗斯国内,东部地区大开发的思想由来已久。俄罗斯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甘别吉扬曾明确指出:要想实现国家的经济复兴,必须实现西伯利亚和远东与欧洲地区的均衡发展。俄罗斯的有识之士还认为,没有西伯利亚和远东,就没有俄罗斯。俄罗 斯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依赖其东部地区的开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俄罗斯东部开发的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具体表现在:第一,以往“生产力东移”的模式被西伯利亚“自我发展”的模式所取代;第二,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由原来的主要靠中央财政支持,变为中央、地方、企业、个人多元投资以及尽量吸引外资;第三,恢复和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主要靠挖掘地区自身潜力。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和模式的转变表明,仅靠自我的经济力量开采自然资源不会带来真正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开发必须遵从市场经济 的原则,走国际化合作开发的道路。

2007年2月1日,普京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强调俄罗斯东部地区大开发的重要性。

之后一周内,普京总统签署命令,成立了俄罗斯远东和后贝加尔湖地区发展问题国家委员会,由总理弗拉德科夫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负责制定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战略。俄罗斯政府将完成“东罗斯的经济技术合作看,足以说明双方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东北经济的振兴,同时也促进了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2003年黑龙江和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为2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8%;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为3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3%;2005年进出口总额为5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4%;2006年进出口总额为6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2%[5]。根据黑龙江省2004年提出的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目标,2007年对俄贸易额要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超过70亿美元,2010年再翻一番,超过140亿美元。为实现这一目标,黑龙江省计划在3年内建立5个对俄出口加工基地,提高50家企业的对俄出口生产能力,使加工业在对俄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现在的30%上升到60%[6]。根据远景规划,黑龙江省将建立6大工业基地和哈尔滨一大庆一齐齐哈尔工业走廊。上述规划实施后,可以扩大向俄罗斯市 场出口各种质优价廉的产品,将使贸易额持续上升,同时带动相邻的俄罗斯地区的对华贸易大幅度增长。2005年黑龙江省做出实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决策。2006年年初,哈尔滨对俄合作产业园开始建设。这是全国第一个面向俄罗斯市场的科技合作平台。该园总面积239.5万平方米,将吸引全国面向俄罗斯市场的大企业入驻,重点发展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医药、现代化农业产业等。

根据计划,2006年6月开始接纳企业人驻,到2006年年底,形成了承载30个项目的规模[7]。目 前,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常年在哈尔滨技术市场展销自己的科技成果。已展出的科技成果有40多项,涉及领域包括化学、金属加工、农业和海洋开发等。

吉林省从2002年起设立对俄专项资金,每年拿出200万元,主要用于出口奖励和大型展洽会的补贴。2004年和2005年,吉林省分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伊尔库茨克举办了“吉林省·滨海边疆区投资与贸易展洽会”和“吉林·东西伯利亚投资与贸易展洽会”,赴俄参展人员达到380多人,其规模之大、层次之高,在吉林省对俄远东和西伯利亚的经贸合作中都是创纪录的[8]。俄罗斯政府先后在毗邻珲春的滨海边疆区,设立了纳霍德卡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自由经济贸易区和克拉斯基诺国际商贸城,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而吉林省也在推动延边州中俄朝边境地区经济战略高地建设,不断完善珲春边境地区的物流贸易集散、进出口加工和国际商贸旅游等功能。

目前正在加快中俄珲春一哈桑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方在边境口岸、公路、铁路和桥梁等方面也加大了投入。目前正在争取俄罗斯在远东地区设立经济特区,以便同吉林省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建立协调配合,形成开放互动格局,带动吉林省对俄经贸发展[9]。2006年,在长春开设了西伯 利亚一中国合资技术园。新西伯利亚州州长维克多·托洛孔斯基对此评论说:“在长春开设的技术园是中国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联合努力实施的项目”[10]。

辽宁省和新西伯利亚市合建“中俄科技园”的计划正在进行,在辽宁省的“中俄科技园”被称为“辽宁园”,它将被纳入到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在新材料、仪器设备、新能源、生态环境、生物技术和现代药物制剂等科研领域将会有很好的合作机遇和前景,在大连建立了与俄罗斯合作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辽宁省把开拓俄罗斯市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的“重头戏”,把 俄罗斯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首选地区,并提出“三个高于”的目标,即对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和投资总额、工程承包和劳务出口总额年递增速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个高于”的提出是辽宁把握机遇、努力推进对俄经贸合作的明智之举,也是在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中加快该省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强调,应当制定协调一致的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发展计划。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和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之间联合项目的支持应该能够为促进这两个地区的 双边协作做出共同的贡献[11]。由此可见,全面推进中国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全面合作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随着双方合作形式和内容的显著变化和不断升级,新合作模式的诞生已势在必行。

“伞”型区域合作模式的提出随着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宽,合作层次的不断深入,合作途径的不断增加,对打破原有合作模式的束缚已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据此,笔者提出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的“伞”型模式,它主要是指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应该大力开展技术 贸易,以此为先导推动双方的产业合作,从而形成凝聚中俄区域互动发展的合力,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并以此为中心向东北亚区域辐射,形成联动效应,确立中俄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 这种模式的形态是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大力开展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优势,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支撑点和产业合作的凝聚点,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增长极的区域效应呈现为“伞”型。区域效应体现在利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位于东北亚腹部的地理区位,以双方产业合作的合力优势为伞柄,并以此为制高点 向整个东北亚地区辐射,通过伞骨——能源合作、科技合作、物流合作、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将区域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联结起来,形成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模式——“伞”型模式。

它的内容首先是把发展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作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战略升级的突破口,把扩大贸易合作和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具体来说,是大力开展技术含量高的资源加工业,以深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以高科技为引领的新兴产业,加强机械制造业领域的全面合作,以产业合作为龙头带动中俄边境地区的贸易与高层次、规范化的国际规则接轨。其次明确中俄区域合作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突破国界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这在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新的探索。重点是要解决以国界来划分经济主体的习惯方法,与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方式,对中俄边境区域进行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和资金等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期取得中俄区域合作的最大效益,达到合作的最佳效果。中俄地方国际产业集群的特点是资源技术互补型,高新技术主导型,专业人才共享型,经济效益双赢型,成为中俄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中俄经济技术合作的必然趋势。

它的意义在实践上,一是通过中俄两国区域经贸的合作与发展,重新确立中俄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东北振兴离不开俄罗斯,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开发也离不开中国,经济互补和共同发展是中俄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三是突破以货物贸易为主的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现状,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全方位合作,实现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四是规范历史上形成的民间认可的贸易形式,在俄罗斯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之际,整顿边贸秩序,尽快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其理论意义在于:一是打破了国际区域合作是以整个国家为单位的经验和理论;二是打破了国际区域集团的主导国是发达国家的理念;三是将两国部分相对落后地区合作的后发优势,培育成为推动区域集团化形成的主导力量的实践,来充实区域集团化的有关理论。

“伞”型区域合作模式的诠释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可以促进中俄区域合作地区的振兴。发展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技术贸易战略,引进俄罗斯的先进技术,争夺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通过技术领先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创造出新产业,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与自然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有所不同,未来技术产业必须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新技术往往会成为建立国际性重要新产业的基础。通过发展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提升产业素质,从而提升比较优势,打破多年来中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以货物贸易合作为主的狭小领域的局限,促进双方的合作向技术贸易和产业合作的更高层次发展,从而带来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提出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多个产业合作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命题。集群战略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高科技 产业群: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菲亚等。传统产业集群:如意大利艾米利亚一罗马格纳地区,浙江嵊州的领带、海宁的皮装等。一般资本与技术结合型的产业集群:如日本的大田、德国南部的巴登一符腾堡等。而作者的命题是在已有的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突破地域界限,以中俄两国部分地区产业的共同发展来形成新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这一命题的提出来源于跨边境地区产业集群的宏观背景,来源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而它的微观动力则基于发挥资源互补性所取得经济效益,加快实现国际 间地方的多种产业链的合作,促进双方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东北亚各国都在探讨该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韩国首先提出了建成“东北亚中心国家”的概念,建设以仁川为中心的东北亚物流中心[12];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北亚区域“雁”型合作模式[13];俄罗斯制定了“东部地区发展战略”,通过东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发挥其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在此之际,中国提出了振兴东北,加强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激活中俄区域合作的潜力,形成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它的区域 效应是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根本动力,而这一区域效应的实现,能改变东北亚传统的日本为领头“雁”的合作模式,形成东北亚“伞”型合作的模式。这一模式形成的支撑理论源于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战略,源于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源于中俄两国政府的积极努力,2006年的中国俄罗斯年和2007年的俄罗斯中国年为新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客观基础。

中俄区域合作模式的提出是以能源、科技、劳动力资源和轻工业互补为基础的,而在合作中绝对优势互补能否实现,资源配置能否优化,还取决 于双方是否具备互动合作的条件。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进出口总额和投资额的单纯性指标,而应该是综合目标,比如中俄边境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程度,文明程度及社会环境的安定等,而相邻区域的和谐是两国长期可持续合作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中俄双方对平等信任,尊重理解,认同支持,责任心或自律性的认可程度。这一理念是互动合作的核心和出发点,也是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保障条件。

“伞”型区域合作模式的支撑支撑之一,能源合作。中国东北背靠着俄罗 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两大油气田,而且距西西伯利亚大油气区也并非遥远,所以中国东北可以从三个大油气区得到油气的供应。在俄罗斯年,中俄双方重点突出了能源合作。首先,明确了修建泰纳线中国支线的进一步合作,中方向俄方提供4亿美元贷款,成立了专门的工程公司,设计向中国年输油量3 000万吨,完工时间2008年11月。

其次,意向性计划修建两条输气管线,一条是从西伯利亚到黑龙江,另一条是从西西伯利亚油气区经新疆阿尔泰山通往中国的轮南,每年向中国输气600亿一800亿立方米。第三,拟议了中俄双方成立合资企业开展石油合作的基本协议。第 四,扩大现有火车向中国输油规模,2006年有望达到1 500万吨。第五,中俄电力合作。第一阶段从2006年到2008年,在边境地区中方境内建设直流背靠背工程,从俄罗斯远东电网向黑龙江省电网送电,输电功率600~720兆瓦,年供电量36亿~43亿千瓦时;第二阶段从2008年到2010年建设土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从俄罗斯远东电网向中国辽宁省电管网送电,输电功率为3 000兆瓦,年供电量165亿~180亿千瓦时;第三阶段从2010年到2015年,建设土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从俄罗斯远东电网或东西伯利亚向中国东北电网或华北送电,输电功率为6 400兆瓦,年供电量380亿千瓦时[14]。

俄罗斯专家预测,未来5~10年俄罗斯将是中国能源市场的重要伙伴,未来15年俄罗斯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者。这就形象地说明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发展趋势,它不仅可以支撑中国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振兴,同时对其周边的日本和韩国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重构东北亚能源合作的新格局。

支撑之二,科技合作。中俄区域科技合作是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东部地区的关键环节,也是中俄区域合作战略升级的必由之路。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力量雄厚,科技潜力巨大。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拥有专利1 500余项,几乎占俄罗斯科学院现有专利的50%[15]。俄方对中国实行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表示了很大的兴趣,愿意参与一些技术改造项目的合作和探讨新项目的合作。目的是通过科技合作扩大俄罗斯的科研成果,实现科技半成品和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技术转让。中俄区域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是:能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新材料,机械电子,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信息和通讯技术,农业科技等。为了促进中俄区域科技合作,东北地区已经建立了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黑龙江还建立了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工业技术合作中心”、“农业技术合作中心”和哈尔滨国际合作城。俄罗斯东部地区拟建近20个工业科技园区,中俄双方将共建莫斯科“友谊”科技园[16]。

中俄科技合作的框架是利用俄罗斯高水平的科技优势、中国巨大的科技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市场机制保障,在引进、消化和吸收俄罗斯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形成培育新产业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后的产业优势的辐射源,成为东北亚区域内的技术高地,在东北亚区域集团化的形成中发挥科技凝聚点和支撑点的重要作用。

支撑之三,物流合作。国际区域合作中的物流合作是加快中俄区域合作的催化剂,如由联合尽管如此,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合作,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将远远超出中俄区域合作的本身。它对于中国和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合国开发计划署倡导的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该项目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区是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和俄罗斯哈桑地区。

这里三国相连,五国相通,是东北亚的金三角地区。珲春既有中俄珲春公路口岸和中俄珲春铁路口岸,又有中朝圈河口岸和沙坨子口岸,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口岸群。相继开通了珲春至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多条陆海联运航线。包括珲春一俄罗斯波谢特一日本秋田的定期集装箱航 线、珲春一俄罗斯扎鲁比诺一韩国束草的陆海客货联运航线、珲春一俄罗斯扎鲁比诺一日本新渴和珲春一俄罗斯扎鲁比诺一日本伊予三岛的散货航线[17]。在珲春地区建有中俄互市贸易区,马哈林诺至珲春的俄中铁路已经接轨并进行试运行,俄罗斯正在积极筹建哈桑图们江自由经济区。随着项目的不断进展,大图们江区域核心地区铁路将实现铁路港口联运和国际联运;将建立中俄跨国经济合作区;建立珲春长岭子对俄公路口岸等[18],这必将进一步扩大中俄区域合作的规模和作用,增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辐射作用和互补能力,成为以珲春国际物流中心、东北亚铁路 国际运输、合作区保税仓库和东北亚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为支撑的较为完善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

另外,中俄区域的林业合作、劳务合作、轻工合作和人才合作都极具潜力。还有建立外向型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黑河一布拉格维申斯克大桥等项目,区域合作优势明显,区域合作效益巨大,这些来自于不断发展中的中俄区域合作实践的支撑力,必将会使中俄合作的支撑理论体系逐渐充实和完善。

一边是中国东北振兴,一边是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两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为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伞”型区 域合作模式为中俄区域合作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要使这种模式转化为现实,还有相当的难度。首先是如何统筹和规划东北三省作为整体在中俄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发挥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的优势;其次是怎样运用中俄两国政府给与振兴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特殊政策,突出国际地方的区域化特点;再次是如何把从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合作,提高到国际地方性产业集群的高层次合作等。作,发挥区域合作的 主导作用,扩大中俄合作的区域性影响,将会突破人们现有眼光的估计与预测,它将以全新的姿态引领东北亚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 张红侠)注释:

[1]俄新网,2007—02—01。

[2]俄新网哈巴罗夫斯克,2007—02—27。

[3]俄新网莫斯科,2007—03—02。

[4]宁一等:《东北咋整》,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5]根据黑龙江省商务厅计划处2003~2006年统计资料整理。

[6]黑龙江省商务厅网,2004--03—02[7] 《哈尔滨专辟产业园区推进对俄战略升级》,新华网,2005——05——19。

[8] 《吉林与俄罗斯经贸概况》,中俄经贸合作网,2005—09——02。

[9] 《中俄珲春一哈桑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研究》,http//,2005—— 08——19。

[10] 《西伯利亚一中国合资技术园在中国长春开设》,俄新网新西伯利亚,2006—09--25。

[11] 《俄罗斯呼吁加强俄远东与中国东北地区的合作》,俄新网哈尔滨,2006—09—18。

[12] 2003年3月25日《卢武铉就职演讲》,载《韩国之窗》。

篇3:中俄区域合作中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析

1 区域创新视角下校企深度合作的价值

所谓校企深度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发展需要, 在专业建设、联合办学、实习就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人员交流、社会培训及校企联合项目研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 共同培育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多方互惠共赢的目标。校企深度合作在区域创新视角下价值凸显。

1.1 校企深度合作推动区域创新资源的重新整合

区域创新要求将产品创新与知识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 包括知识性资源和资产性资源, 这些资源由不同的主体供给。其中高职院校的知识性资源如人才、智力、文化成果相对充裕, 生产、加工、传播、转化知识的能力较强;而企业的资产性资源相对丰富, 资金雄厚、厂房宽敞、设备先进, 对市场的反应最灵敏, 对技术创新的观点最具前瞻性。校企深度合作可以促使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将区域内创新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实现零距离的对接, 弥补了各自在研发中的不足,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自的资源优势, 不断满足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需求, 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 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1.2 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

区域创新不仅需要校企双方积极参与, 主动配合, 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法制政策的支持、教育经费的投入、区域内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交通、通讯的便捷等方面。创新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区域创新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区域创新的过程和结果。 (1) 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是区域创新的主体, 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密切相关, 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为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会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 沟通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行业的联系, 尽力消除各种校企合作的障碍、疏通校企合作的渠道、规范校企合作的过程, 力促校企深度合作健康发展、互利共赢。因此校企深度合作无形中为区域创新提供了完善基础设施、制定了各种政策来保护创新的知识成果, 有力地推进了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

1.3 校企深度合作加速了区域创新知识的转移

知识转移对区域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它是指知识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的过程。校企深度合作的动机就是转移知识, 高职院校从企业、行业聘请技术骨干、技术能手、一线师傅担任专业带头人、兼职教授和实训指导师, 不定期邀请企业家进校园讲学, 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同时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熟悉一线生产经验和最新技术信息, 派遣教授到企业担任总工程师、总经理等职, 带领教学团队与企业联合进行专利产品开发、技术攻关, 参与企业联合申报教科研项目, 激发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2) 高职院校教授与企业研发人员之间高频度的接触更好地实现了知识转移, 实现了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与地方政府需要的有机结合, 有力地提高了区域创新能力。

2 高职院校创新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私家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多, 汽车类专业人才奇缺, 急需校企双方秉承良好的互信合作理念, 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务实合作、共融共进”为原则, 在理念观念上不断创新, 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改革, 在形式模式上不断探索,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 推动校企之间的合作深度发展, 共同培育人才。

2.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开设和调整专业, 根据企业的用工实际岗位需求, 调整招生计划, 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短期订单模式, 即在学生大三时, 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 补修某些企业需要的相关课程, 经过短期培训后到相关企业上岗, 实现实习与就业同步。二是中期订单模式, 即在学生大二时, 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完成所有专业课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深入企业实训操练, 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 大三时到企业顶岗实习, 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三是远期订单模式, 即院企双方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规模, 共同制定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学生刚人校时就执行, 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 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

高职院校通过不断创新与探索,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可以企业冠名班的形式与区域内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销售、出租车营运、汽车修理的企业, 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企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学校、企业双方利益共享。

2.2 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 常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动态故障。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仅仅依靠校内实训基地有限的几个工位、教师人为设置的几种故障进行多次训练, 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对应的合作企业占地面积较小、生产周期较短, (3) 高职院校通过引厂入校、引设备入校等方式, 在校内设立汽车维修厂, 实行校企共建共营, 以“校中厂”模式运作, 建立集教学、实习、实训和生产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对内免费检测、维护和保养学校交通班车和教师的私家车, 对外承接业务, 既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节约了学校的开支, 增加了创收, 又为企业培训了技术员, 既为生产服务又为教学服务, 将实践教学生产化, 真正实现教室与车间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 促进学生练就技术、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2.3 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

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育人, 双方联合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联合组织教学, 联合实施考核, 共同培养企业所需人才。高职院校通过自主招生以“厂中校”模式在企业办班, 送教上门, 学生实行半工半读,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提出, 师生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案, 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技能型、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 真正实现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 满足企业职工提升学历和技能的需求, 服务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需要。

2.4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 可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增进师生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同时积极探索国与国之间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点, 学习、引进职教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理念, 借鉴其职业教育模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促进学院建设和发展。

德国是汽车行业的排头兵, 其汽车职业教育体系十分发达, 重视对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与德国职业培训学院和中方教育投资公司共同创办中德合作汽车技师班, 采用“两校三方”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培养高端汽车技师人才。该合作班采用全新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小班授课, 运用“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工作过程导向法”和任务单案例教学等方法, 实践教学不少于70%, 将企业实景搬进课堂, 把课堂搬到车间, 最大程度地在课堂上再现企业的工作场景;教考分离, 企业督考, 三证毕业, 高端就业, 培养具有国际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熟练技能的复合型汽车人才。

总之, 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趋势, 加大专业调整力度,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建立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培养更多本区域用得着、留得住的技能型人才, 为建设实力区域、活力区域、创新区域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摘要:校企深度合作推动区域创新资源的重新整合, 促进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 加速了区域创新知识的转移。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区域创新,校企深度合作,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①夏丹.浅析产学研一体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群文天地, 2012 (7) :258-260.

②费小平, 缪宁陵.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3) :129-131.

篇4:中俄区域合作中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析

在“一带一路”“龙江丝路带”战略规划背景下,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双创”人才、推进中俄艺术设计产业合作为目标,以整合艺术教育资源、激发高校与企业间的创新活力为落脚点,着力深化中俄艺术教育合作,打造集高端人才培养、中俄艺术交流、文化产品展销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产业合作平台,助力区域经贸合作和中俄人文合作的发展。经过探索和研究,以黑河学院设计系为例构建中俄合作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本情况

黑河学院设计系围绕“融合、实践、创新”的专业发展理念,确定了“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引进俄罗斯艺术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创新、师资队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和文化教育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把地处北疆、远离文化艺术中心的劣势转变为突出地方区域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办学优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快速发展和特色发展。在这样良好的地缘优势和发展基础上,2004年,美术与设计学院设立艺术设计教研室,包含4个专业方向。2009年,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黑河学院重点专业。2011年,艺术设计创新创业培养模式试验区被评为省级试验区。设计系在发展过程中认真探索学科教学改革,积极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全国同类院校设计教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二、构建中俄合作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

第一,在中俄合作背景下,坚持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双创”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计系在建设期间,与时俱进,积极调整,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育人为根本,实践教学和产业园区建设为中心,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工作目标,继续结合在国内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成果及已有的研究基础,结合美术与设计学院设计类专业的现状,着力突破设计类专业具有“双创”精神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结构的改革和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在中俄合作背景下,坚持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实践,建设产业化实验平台,丰硕科研成果。通过工作室制及产业园建设项目的建立和实施,逐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逐渐推进教学、设计实践、产业项目应用的协同与集成化,结合中俄特色办学和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及社会发展设计类专业力,争在创新、创业平台中起到搭建和支撑作用,突出特殊地位,并计划在2020年,由“产学研”向“产学研用”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借助项目研究,积极围绕中、俄设计风格比较进行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改革。通过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出版著作、发表论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专利等方式提高设计类教师科研能力及科研成果的产出。设计类专业将继续争取符合地域特色、适合开展深入研究的省、国家级科研项目。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结合科研、教学、学生毕业设计等增加新的实验项目,把基础性、专业性的内容贯穿于综合性、应用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并以此解决增加综合性、应用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带来的课时矛盾。

第三,在中俄合作背景下,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专业内涵发展。做好中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和实现俄罗斯蜡染、纸构成、建筑设计与制图、陶艺、纤维艺术、民间美术、传统图案临摹等特色课程的引进和交流,通过中俄互派教师、学生,以及引进俄罗斯设计专业教师、引进课程、教材等实际活动来实现课程体系的建设。另外,为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印刷的有机结合,发展角色设计课程,衍生出现代产品设计与陶艺、纤维、漆器等结合出成品销售。环境设计方向在原有课程基础上,继续加大实践环节,深入产业中学习,如参与实际工程施工,加强与产业园、奥兰德等实践课程的建设。发展漆艺、陶艺、纤维课程,实现课程成果的转化。

第四,在中俄合作背景下,打造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和管理队伍。队伍建设包括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两方面。师资上,设计类专业青年教师人数居多,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活力,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能动性,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利用每年寒假、暑假派出至少两名教师出去学习培训。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大力培养在职教师和柔性引进名师授课、讲座等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培训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教学改革起到保障和动力作用,到2018年,至少有1名博士,有一年及以上国内外知名高校或著名研究机构学习人员比例达到40%。按照专业发展需要,科学安排人员,合理规划岗位,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保障服务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准和保障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需要,培养领军人才和带头人,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培养双语型教师,特别是具备一定俄语水平的设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共享优质资源,编写教材。以杰出人才引进与队伍国际化策略,持续聘请俄罗斯高校教师授课、国内名师柔性引进,坚持做到事业、发展、待遇、环境、文化、感情等要素并举的优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方针,实现院级教学名师零突破。

第五,在中俄合作背景下,利用好实验产业平台和基地建设,强化特色与优势,加强对俄交流。依托对俄罗斯高校的校际合作,拓展设计学专业的合作对象,努力提升合作层次、开展实质性合作,现有的切林姆霍瓦写生基地偏重于绘画写生,因此设计学专业要借此发展,建立以设计交流为主的基地建设和采风点,并建立合作平台,可与俄高校开展学生互派或针对某一题目开设工作坊,中俄学生组队共同完成,每期学习结束后采用成果汇报展的形式宣传。

黑河学院在对俄交流中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因此在人才培养中要体现出这个优势,引进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优质教材,在交流中不仅要吸收俄罗斯特色,也要彰显历史文化特色,俄罗斯的建筑、配色、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图案等都是设计的素材和灵感,中西交融,构建中俄特色实践课程,从设计的角度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既有民族特色又不失现代感。

三、结语

以中俄文化产业合作育人,培育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产出高质量的艺术产品,将形成体现中俄特色,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对社会的服务功能,为地方和国家输出具备强竞争力的特色应用型美术人才。

(黑河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俄罗斯与黑龙江省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比较研究”(课题编号:16G368)的成果之一;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青年专项“中外人文理念视角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16Q200)的成果之一。

篇5:中俄区域合作中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析

结合建筑施工行业, 可以将区域管理定义如下:区域管理就是根据建筑市场的形势、特点和发展趋势, 结合企业自身专业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市场格局以及在建项目的分布, 在区域内通过一定的区域管理平台, 对市场开发和在建项目实行区域化管理, 进而提高区域整体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的管理模式。

1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区域管理的必要性

1.1经营开发和项目管理有效联动不足

目前, 大多数施工公司的基本做法是营销部门开发项目后, 再组建现场项目部组织项目施工。这一做法的不足在于经营开发和项目管理的结合不够紧密。一方面, 营销部门在项目开发时与业主建立了良好的公共关系, 但新的项目班子与业主的工作联系需要重新开始;另一方面, 项目开发时, 项目部还未建立, 难以知晓业主对项目的要求, 难以开展深入细致的前期策划, 给项目开局、资源调配和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影响。

区域管理有利于经营开发和项目管理的结合。开发时, 区域负责人可以在关系联络、信息收集、投标协助、项目前期策划中发挥作用。中标后, 区域负责人先前积累的良好公共关系可以为项目班子开展工作创造有利环境, 较为充分的前期策划可以为成本控制奠定工作基础。项目收尾阶段, 区域负责人仍可保持与相关各方的公共关系, 协调处理调概索赔、质量保修等事项, 继续跟踪项目信息。

1.2集团对项目的集中管控难度增大

近年来, 建筑施工行业发展迅速, 一些大型施工企业由于项目点多面广, 各项目情况和复杂程度不一样, 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 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处于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 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这给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带来诸多困难。一方面, 总部要管理项目, 强化总部的集中管控, 改变过去对现场项目部约束不力的状况;另一方面, 总部管理的项目众多, 面临重大异常情况时, 总部职能部门可能面临处理人手缺、赶赴现场慢、协调力度弱或对现场不熟悉等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在加强总部对现场正常监管的同时, 还要建立一套工作机制, 对现场管理中的重大事项能够高效协调处理, 对现场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够及时防范应对。实行区域化管理, 可以对较为分散的项目进行有效管控。区域负责人专注于某一区域的经营活动, 可以准确掌握现场信息, 加大现场协调力度, 及时处理异常问题和重大风险, 有效解决信息不畅、行动缓慢、协调困难等“大企业病”问题。

1.3资源未实现优化配置

企业效率的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和效用的高低, 两者存在着内在因果关系。近几年, 随着施工企业经营规模的较快扩张, 项目分布更为分散, 甲方要求越来越严, 经营开发和项目管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许多项目存在资源浪费和利用不足。通过体制改革, 理顺管理流程, 推行区域化管理, 区域负责人不但可以及时协调区域内各单位的经营开发, 能够有效避免内部不必要的竞争;还可以引导区域内资源配置,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就近协调周转, 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缓解快速发展与资源限制的矛盾, 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最优配置, 提升项目效益。

2大型施工企业区域管理的现状

近些年来, 国内一些主要从事铁路、公路、市政、轨道等交通基建施工企业, 在区域市场营销和项目施工管理方面积极尝试和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区域管理模式, 以整合有限资源, 提高整体效力。

在区域营销管理方面, 一些大型施工企业将项目对象一般划分为铁路项目和其他非铁路项目。对于铁路项目营销的区域管理主要按路局划分, 在各铁路局辖区相应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等形式的营销单位, 由各营销单位对总部市场营销部负责和统筹管理;对于非铁路项目营销则按省市布局实行区域管理, 下设的子分公司为主要营销主体, 负责营销具体日常工作, 由总部市场营销部进行必要协调。

在区域项目管理方面, 按照项目管理主体划分总部管理和所属子公司管理。对于总部管理的项目, 在一定规模以上 (如10亿元) 或技术复杂程度较高的项目设立总部项目部, 规模较大 (一般在10亿元以下, 5亿元以上) 但施工技术或难度较小的项目设立委托总部指挥部, 即由总部委托子公司成立项目部对项目进行管理。同时, 项目管理实行片区管理模式, 即由公司总部副职领导担任各片区负责人, 负责片区内的项目异常管理的宏观协调工作, 并建立异常管理程序。每月片区负责人组织片区内项目进行一次综合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项目安全、质量、资金等环节出现异常时, 片区负责人启动相应的异常管理程序, 对出现的问题迅速做出反应。同时异常情况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到总部工程管理职能部门, 最后由片区负责人和总部职能部门召开专门会议沟通商讨解决办法。会议根据异常问题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黄、橙、蓝、红实行分级管理。当会议等级定为最严重的红色时, 需报请公司主要领导参会进行决策。对于子公司自管的项目, 自行组织检查, 其检查结果也要报片区负责人和总部工程管理部门备案, 对出现的异常亦要启动子公司的异常管理程序, 及时协商出台相关管理举措。

总结起来, 建筑施工企业的区域管理模式从是否设置实体性质的片区管理机构看, 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实的区域管理模式, 即专门设置实体性质的区域管理机构 (如区域指挥部) , 配备相关人员, 专职负责所属区域的经营管理。区域指挥部是总部管理的延伸, 是管理区域相对稳定、部门设置精简高效的区域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保持与区域内地方政府和甲方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 组织实施区域内市场开发, 实施项目管理, 揽干并举, 以干促揽。通过区域资源整合, 协同管理, 创造相对稳定的市场和最佳的企业效益。

二是虚的区域管理模式, 即不设立实体性质的区域管理机构, 而是依托总部在区域的某一派出机构实施区域管理。实践中, 各企业的具体做法各有不同, 或依托分公司, 或依托项目部, 或依托办事处。分公司、项目部、办事处在履行原有职能的同时, 承担区域管理的一些具体事务性工作, 如信息统计上报、会议组织、牵头安全质量检查等。

目前, 由于我国各大型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 这两种模式在大型施工企业中都有使用。而考虑区域在市场开发和项目管理中的统筹协调职能, 为更好地发挥区域管理的作用, 专门设立常设的区域管理机构, 即实的区域管理模式, 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3关于大型施工企业区域管理的相关建议

3.1明确职能定位

推行区域管理, 要合理确定区域管理的职能, 总部应赋予区域负责人必要的管理权限, 区域负责人应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授权过大, 不利于总部的宏观调控;授权过小, 区域难以履行职责。只有合理确定总部和区域的职能, 才能明确区域的管理权限, 区域负责人才能较好地履行职责, 总部才能科学考核评价。

区域管理首先应立足于总部管理。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趋势是企业法人管理项目, 总部要加强主要资源 (资金、人力、物资、设备、技术) 的集中调配, 加强对项目部的监管。其次是总部对区域的授权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高层协调, 代表总部协调处理现场管理中的重大事项;二是异常管理, 现场出现异常情况时, 组织总部职能部门和现场项目部快速防范应对。

3.2合理区域划分

区域过大, 所辖项目过多, 区域管理能力难以有效兼顾;区域划分过小, 管理资源分散, 资源难以充分发挥效用。同时, 区域划分既需要从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 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灵活调整。频繁大幅变动, 区域负责人难以履行职能, 总部难以有效考核。从企业实际看, 区域划分既不能单纯以铁路局管段范围为依据, 也不能单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应综合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以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布局和企业实际, 合理决定区域的范围与多少。

3.3落实责任单位

推行区域管理, 需要明确区域内的责任单位 (即子、分公司) 。一个区域内, 责任单位过多, 必然造成内部过度竞争;过少, 可能丧失部分市场机会。因此, 需要根据区域大小和一定时期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来确定责任单位的数量。责任单位的具体确定还需要考虑子公司、分公司在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关系和业绩优势。一个片区内一般仅限二至三个子公司和一至二个分公司从事项目施工及路外中小项目、铁路零星项目的开发, 片区内的项目首先满足片区内子公司、分公司的任务需要。当片区内子公司、分公司任务饱满时, 可由片区外的其他子公司、分公司承揽。片区内的子公司、分公司应当集中优势资源做好责任区域内的市场营销和项目管理工作, 一般不得在规定区域外开展业务。

3.4协调单位关系

在一个区域内, 有总部项目部, 也可能有多个区域性单位 (子、分公司) , 以及若干项目分部。在区域管理过程中, 要协调好其中的各种关系。只有管理关系处理得当, 才能整合区域整体资源, 促进区域内市场开发和在建项目的施工管理。否则, 不但达不到区域管理目的, 还可能导致效率降低。在区域管理过程中, 既要考虑现有的开发体系, 保障子、分公司营销的积极性, 又要赋予区域一定的营销职能, 既要尊重子、分公司项目管理的经营自主权, 又要赋予区域相应的项目管理职能。对区域内总部项目部和委托项目部的实施情况, 区域负责人可根据需要巡查监督。项目出现异常情况, 项目部及时报告总部和区域负责人。区域负责人及时启动异常管理程序, 组织或配合公司主要领导做好协调工作。对区域内项目带共性的问题, 区域负责人可以会议形式部署安排或协调处理。根据需要, 区域负责人可召集总部相关职能部门参与部分区域管理活动。

3.5加强资源交流

区域管理要发挥更大作用, 需要实际开展一些管理活动, 如区域内的项目部就近开展技术管理交流、经济活动分析、安全质量互检、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调配等。通过人力、设备、材料等资源的区域共享, 各单位就能切实感受到区域经营的优势, 区域经营才能得到各单位的积极响应。

3.6强化区域协作

区域经营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促进开发和管理的结合。在“虚”的模式下, 集团公司经营开发和项目管理两个系统要加强融合。要进一步明确区域负责人在营销工作中的责任和权利。区域内的资源应服务、服从于营销工作的需要。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子、分公司、局指挥部和办事处市场开发的积极性, 区域内各单位既要合理分工, 明确责任, 又要条块结合, 形成合力, 共同推动区域市场开发。

3.7开展业绩考核

区域负责人的业绩考核, 可依照总部领导班子的业绩考核规定执行。区域内所属各单位的业绩考核仍执行总部对其的原有规定, 但负责组织考核的职能部门应当征求区域负责人对区域内责任单位的意见。对服从大局, 执行区域管理制度, 取得良好业绩的单位, 区域负责人可以提出表彰建议。

摘要:随着国家对基建投资的大幅增加, 建筑施工企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良好机遇。面对急剧扩大的施工规模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些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正在探索项目区域化管理, 力图通过区域协作整合企业资源, 进一步发挥整体优势, 解决因企业规模扩张所带来的管理短板。通过对区域管理理论和建筑行业区域管理现状研究, 探索分析适合大型施工企业区域管理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施工企业,区域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国园, 张波.对区域协作管理主体的探索[J].城乡建设, 2008, (5)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俄区域合作中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析】相关文章:

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论文05-01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02-05

论中俄贸易中合作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07-29

高校区域合作05-04

区域物流合作06-15

区域金融合作论文04-16

区域旅游合作协议05-19

区域客户合作协议07-17

区域分工与合作07-02

次区域合作08-06

上一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汇报材料打非治违下一篇:福建教育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