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2024-07-15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共8篇)

篇1: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摘 要: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国的现代化呈现与世界现代化不一样的形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的重要理论思想之一,毛泽东的思想变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重要影响。毛泽东同志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实际和中国历史之中,毕生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在不同阶段遇到的特殊问题。对毛泽东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革命、中国建设思想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得出了两大启示:中国社会发展建设理论体系应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须用全球化的视野看待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003-02

一、毛泽东的现代性思想

(一)实践论

俄国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逐渐在中国迅速传播和发展,毛泽东的思想深受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并经历由民主主义、唯物主义向共产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转变,并一步步成长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实践观点是毛泽东现代性思想中的重要观点,它包含批判、革命、解放和改造等内容。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要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的实践观点,必然要求在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新阶段》,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要领导全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应用到中国具体的实践中。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从远大的社会理想和国际视野出发,论证了共产党纯洁性,揭示了各国革命实践的经验,提出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客观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作用,最终夺取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

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揭露和批判党内不重视实践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并指出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总结,毛泽东同志成功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的实践观点,不仅在实践上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也能够在精神品质上保证思想的活力,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静止,而是运动的全过程。毛泽东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伟大胜利。

(二)人的解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什么是人的本质,如何实现人类解放”的解答中提出基本观点和看法,他们从现实的人出发,沿着市民社会――劳动――实践――经济关系的逻辑,对人的本质等重要问题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从而构建了科学的人学理论,揭开了人的本质的奥秘。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人的本质包括人的界本质和类本质,生活在人类世界中的人不仅界本质应当得到尊重和满足,而且每个人在类本质层面要达到自由和全面发展。而这些必须在人类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才得以实现。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体现。

马克思依照人类发展的价值形态,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在这个阶段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和孤立的空间上进行发展;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种形式下广泛的社会物质互换、社会全面关系、社会需要以及全面发展的体系逐渐形成;第三个阶段是个人全面发展和人类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从属于社会财富的自由个性。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和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获得自由个性,即人的解放。毛泽东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历史进程的思考,中国革命、中国建设理论和实践,都统一于一个宗旨:人的解放。这一思想理论也指导着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中进行理论创新。

二、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尽管中国社会动荡、政治不稳定,却形成了空前意见一致的观点,即摆脱西方列强的控制取得主权,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独立,而且人们相信主权国家的建立之后就会实现政治民主和社会公正。毛泽东思想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在中国现代化遭遇瓶颈时,他结束了先进人士对中国道路选择的困惑,对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进行了彻底地改造,使农民参与到阶级斗争中这一现象成为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他指出,农村变动对国民革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辛亥革命没有实现这个变动,所以它最终失败了;反之有了这个变动,就大大增加了革命完成的可能性。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和消灭封建关系的土地革命,这是一条马克思所提倡的触及封建关系革命道路。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包含着在历史中不曾有过的理论和实践,就此有学者指出,只有将毛泽东的这些思想置于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整个背景之中,才能充分理解其现代化意义。

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对整个历史过程中自己进行的变革和发展中做了简要的评价,他指出,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如果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如果不能在中国建立新式的工业,如果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会拥护我们;民主革命的重点就是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更是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后,国家的任务就变为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也标志着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现代化的规划是:在政治范围里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逐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文化上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毛泽东同志的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现代化程度实现了高增长,远远超过近代以来中国其他阶层所作的努力,并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顺利转变,为中国以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扫清了障碍。

三、毛泽东的革命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有两大基本理论观点:阶级斗争观点和生产力观点,中国革命时期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在这个时期,毛泽东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观点,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具体来说,五四运动后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需要采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实现共产主义。1921年,毛泽东发表《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在发言中,毛泽东阐释了两种不同道路的选择:一种是陈独秀等人对社会的改造;另一种是梁启超等人对社会的改良,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走革命道路,认识到农民和农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的思想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改造世界时的总体观念,他们开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时期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及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江西进行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1940年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和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革命实践。《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全面地阐述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论是关于中国如何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首次理论探索。

革命胜利以后,毛泽东未能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进行生产力的改革和发展,而是加强阶级斗争观点。1962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谈道,“阶级、阶级斗争问题,有的同志讲,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总之,离开阶级就不能谈问题,不能说明问题”,“对讲阶级、阶级斗争,我有兴趣。不讲阶级,不讲阶级斗争,就没有劲了”。1964年7月,毛泽东在与毛远新的谈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就是革命,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学习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处处存在,他甚至要把阶级斗争作为青年学生的一门主课。1965年,他在给章士钊的信中提到“大问题是唯物史观问题,即主要是阶级斗争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导致毛泽东晚年思想的革命化趋向加强,一味盲目坚持不切实际的革命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畸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受到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对毛泽东晚年思想进行了反思,否定了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继承并发展了社会建设事业,使党的指导思想走上正确的轨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新的起点。

四、结论

(一)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应根据国情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创新

马克思认为,每个时代都存在它所处时代所普遍具有的问题,如果能准确地把握并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和所在,那么就可能把思想和社会向前推进。毛泽东思想理论从时代背景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观点,为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但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实事求是,导致脱离中国的实际,难以实现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使国家走了许多弯路。这给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启示是,要根据国情,不断推进理论和思想上的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原则,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二)必须从全球的视野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社会发展理论也是一个开放的特色理论体系。晚年毛泽东之前的思想把先进文化思想与本国具体实践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新时期我们要采用全面发展的总体战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长远的战略部署,正确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问题,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具有创新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构,既保持国家的和民族的特色,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创新性的发展,进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篇2: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41131027 法学金融实验班 彭沛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我尚且不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给中国带来的方向指引、精神支柱云云。我仅就通过有史以来的社会现象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及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个简要分析。

政治方面。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打开了中国市场,《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洋务运动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不断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也让一批批有识之士在屈辱之中认识到本国经济、政治制度的不足之处。并且开始憧憬西方民主制度。因此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便在这种历史诉求下开始展开。并且最终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便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我们都知道,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在十月革命后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毛泽东更是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最初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乃是基于自身的政治诉求。因此一开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便是在政治层面展开的。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核心的任务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当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寻找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层面上的重大体现。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八大。十八大对今后走的一条道理回答非常明确:“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可以看出这一全新表述,主要针对政治体制改革而言。可以肯定,中国既不会走固步自封、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老路,也决不会走生吞活剥、搞西方议会民主、多党执政那一套邪路。

经济方面。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而其目的在于消灭私有制,因为私有制是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根源。但是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当时的国情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在实现其自身的经济诉求时,并没有不顾一切地立即废除一切私有制,而是采取一种过渡形式,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所谓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一直到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改造的任务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在我国建立起来。

但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遇到了很多的坎坷。如由于操之过急导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还有后来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代替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使我国的经济遭受了重创。不过在此之后邓小平上台,1978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这一伟大转折。特别在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后来更是确定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再到如今十八大确立的一个目标:“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设”改为全面“建成”。两个翻番:“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的探索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经济层面的重大体现。

文化方面。现代社会已经逐渐开始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缺乏了这个灵魂,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根基将摇摇欲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异域文化应用于中国,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发展为一种中国的独有本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2009年10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所谓的“时代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要求。“大众化”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植根于普通大众的生活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树立普通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仰,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的大众化实践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话对于一名高中文科生来说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秉承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观念,大力倡导和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之前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并没有作具体的阐述,终于在十八大上,首次明确表述为三个层面、24个字。

一、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三、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既相互区别,又各有侧重,可谓高度提炼概括,凝聚全党智慧。不仅如此十八大还提出了以德治国,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可谓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彻底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道路。

实践证明,不断实现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展现生命活力,实现本土化的根本途径。正如季羡林所说:“在中国要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必不能离开中国的实际,这个实际中就包括着中国文化。”就拿我所在的城市中山来说,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全民修身运动,旨在让全民都投入到修身运动中去,并且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健身设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全民拥有更多的归属感,从而达到增强全民凝聚力的要求。大一点来说,全国文明城市的评比也已临近尾声,创建文明城市这一举措也是发展民族文化的要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地深入到基层中去。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都很好地坚持了唯物论的方向,正所谓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中共很好地做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任何政党的发展与兴盛总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中国共产党走在弯曲的道路之时,逐渐认识到人类无法改变客观规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完全背离了时代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才能在无产阶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篇3: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青年

“历史虚无主义”最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 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承继一份珍贵的遗产。”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思想活跃, 各界研究成果显著, 但是在对待历史这样重大的问题上, 也出现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不和谐的“噪音”。他们否定近现代以来的一切革命, 反对社会主义制度, 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实行“全盘西化”。青年正处于思想活跃的阶段, 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易跟风, 求新心理太强, 会导致盲目跟从, 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我们不能让这种思潮迷惑了我们的双眼, 阻挡了我国前进的步伐, 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和危害, 对症下药, 引导中国青年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含义和背景

“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 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1]20世纪80年代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在我国泛起。所谓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虚无历史, 它否认历史的规律性, 承认支流而否定主流, 透过个别现象而否认本质, 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任意解释甚至刻意歪曲, 其根本就是历史唯心主义。在近代中国, 历史虚无主义是作为同“全盘西化”论相呼应而出现的一种错误思潮, 通过对我国一些阶段性错误发展的分析, 全面抹杀我们先辈的革命成果, 抹杀我们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 是一种违反历史事实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反社会思潮。持“全盘西化”论者往往对民族文化、历史遗产采取轻蔑、虚无的态度, 表现为民族文化虚无主义。[2]那么是什么样的背景导致历史虚无主义的再度泛起, 我们可以分别从国际和国内的形势分析。

首先, 从国际形势上看, 历史虚无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形势下的一种历史现象, 与之相呼应的就是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在苏东剧变之后,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期。国际上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发展, 一些西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把苏联解体视为一次宣扬资本主义的大好时机, 他们通过公开或地下渠道不断地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 极力倡导和宣扬历史虚无主义, 侵蚀我们的主流文化, 引导人们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致使历史虚无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有所泛起, 产生危害和影响。

其次, 从国内形势上看, 历史虚无主义是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一种与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旋律不相适应的一种错误论调。梁柱说:“它反映了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逆向发展要求。”的确如此,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要指导思想, 是主旋律, 反映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是, 其它一些思想也开始出现, 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冲击和影响应予注意, 像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而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 通过各种方式对历史人物和事实给予否定, 在这些扭曲演绎下, 捣毁历史人物的正面形象否定历史作用。它是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体系思潮, 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起消极影响, 腐蚀了人们健康的思想, 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以及对中国青年的影响

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 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 因此, 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 决不能割断历史。”[3]近些年来,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时隐时现, 这种思潮的产生有其自身的特点。

1.历史虚无主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唯心史观为主要理论基础, 打着“重写历史”“重新评价”的旗号, 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 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青年时期正是人的心理和心智成熟发展的时期, 尚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心理上追求“求新立异”。当所谓的“重写历史”“告别革命论”等虚无的历史主义侵蚀我们的文化时, 有某些青年往往表现为盲目从众, 立场不坚定。

2.历史虚无主义美化和歌颂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极端地崇洋媚外。早在20世纪30年代, 首先提出“全盘西化”主张的陈序经就声称:“西洋文化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政治上、教育上、宗教上、哲学上、文学上, 都比中国的好, 就是在衣食住行的生活上, 我们也不及西洋人的研究。”他提出:“今后中国文化的出路, 唯有努力去跑彻底西化的途径。”[4]历史虚无主义的鼓吹者美化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试图将中国尽早纳入到资本主义的河流之中。然而对于某些青年来说, 他们有着极强的好奇心, 往往容易“钻牛角尖”。当今网络发展迅速, 文化信息传播快, 再加上青年时期明显的特点———情感性及理性思维能力相对不足等特点就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鼓吹者的影响。

3.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方式隐蔽, 却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改革开放以来相机出现了危害社会的某些错误思潮, 如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儒化中国思潮和普世价值观等。虽然他们主张各异, 表现形式不同, 却有共同的政治诉求, 都以理论创新和学术研究为幌子表达否定历史的观点。主要表现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 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 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3]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则以它自身的特点来表达与其他错误思潮共同的政治诉求。对于某些青年来讲, 他们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获取是单个的非整体的, 孤立的而非联系的。也就是说他们对历史的了解尚没有形成系统整体的历史认知, 从而导致对正确方向的把握出现偏差, 这就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有机可乘的机会。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首先, 历史虚无主义会消解主流意识形态, 搞乱人们的思想。历史虚无主义的鼓吹者已丧失了起码的民族良知, 他们通过“学术传播”的方式, 向人们传递唯心史观的思想, 颠倒历史。而某些青年历史观尚未成熟, 对是非美丑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能力, 易被这种错误的思潮引导, 影响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判断。

其次, 历史虚无主义具有腐蚀性和渗透性。他们试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战略, 一方面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渗透, 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另一方面, 通过丑化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和现实, 企图腐蚀人们的思想, 特别是青年人这一特殊人群, 腐蚀他们的思想, 从而达到他们瓦解社会主义的目的。

第三, 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传统和民族文化具有破坏性。它的根本危害就在于以历史领域为切入点, 否定并丑化历史, 扭曲传统文化, 消解文化认同, 瓦解民族文化。从而达到削弱某些青年对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让他们对中国传统和民族文化做出错误的文化价值分析, 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

四、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策略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在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时期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今天, 更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阵地意识,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 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中国青年的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教育, 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 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坚持正确导向, 提高引导能力,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6]我们要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为指导, 强调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不能“碎片化”的获取历史知识, 从而被只言片语的历史虚无主义乱了思想、迷惑了头脑。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正确对待历史, 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教育的主线, 全面加强对青年的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对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现代媒体特别是互联网迅猛发展, 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 对青年的思想观念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把双刃剑, 在传播文化信息的同时也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平台。所以要构建安全健康的宣传网络,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 建立宣扬主旋律和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网上新阵地, 有效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害。

参考文献

[1]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N].人民日报, 2005-04-22.

[2]梁柱.历史虚无主义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危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 (2) .

[3]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708.

[4]罗荣政.中国文化之出路[A].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5]梁柱.历史虚无主义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危害.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 (2) .

篇4: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自然科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始了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生产从棉纺织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世界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1]。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使得拥巨额资本的大企业、大公司不断出现,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开始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于此同时,世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情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说广泛传播,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当纷纷成立,并通过罢工等手段,积极开展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工人运动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各国资产阶级不同程度地调整了统治策略,并利用垄断利润的一小部分收买本国工人的上层分子,致使一些国家的和工人革命意识减弱。在此情况下,如何解答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成为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新考验。

列宁认为,正确把握时代特征,要从整个世界的范围去考察,不能只局限于个别国家的特点。如何科学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正确把握新时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

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列宁哲学思想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俄国革命形势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概括和总结。《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哲学著作。列宁在批判以波哥丹诺夫为代表的俄国马赫主义者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以来哲学发展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一系列重要哲学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阐述,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列宁在对马赫主义的物质概念和经验概念的批判中,进一步指明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定义关系到两条哲学基本路线。马赫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就是“感觉”、“要素”。“感觉”和“要素”就是经验或“纯粹经验”。他们把自己的哲学叫做经验批判主义,就是为了否定经验中包含的客观内容,主张唯一存在的只是感觉、经验,从而否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列宁指出,经验“这个概念的各种不同的‘定义’,只是表现着被恩格斯十分鲜明地揭示出的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回答,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某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俄国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歪曲和攻击恩格斯对不可知论的批评,把恩格斯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批评歪曲为对“自在之物”的存在的批评。列宁在关于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的比较中,驳斥了这个观点,指出休谟和康德这两个哲学家的共同点是把现象和显现者、感觉和被感觉者、为我之物和“自在之物”根本分开。恩格斯所批评的不是承认“自在之物”存在的观点,而是关于“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观点[3]。

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1)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的……(2)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3)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第一个结论是关于认识的唯物主义前提,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是对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思想在认识论中的贯彻和发挥;第二个结论是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个结论是关于认识论的辩证法[4]。这三个重要结论,准确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贡献。

三、《哲学笔记》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

《哲学笔记》是列宁在1895—1916年间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时所写的摘要、短文、札记和批语[5]。这本笔记体著作在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方面,在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在关于唯物辩证法体系构想方面,以及在马克思主義认识论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哲学特别是辩证法。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对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作了充分阐述。在列宁看来,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首先,一般与个别是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一般不是个别,个别不是一般。个别是指现实存在的具体的单一的事物,又指事物的个性;一般指具体的单一的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它是在许多个别事物中重复出现的东西,是把许多个别事物联系起来的相似点、共同点,因而他有事事物的共性。但是,一般与个别又是同一的,个别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命题,即使是最简单的、最普通的命题,“就已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

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的一般概念,是一个过程,一个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过程。按照认识发展的规律,一般、概念以及关于任何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在认识的发展中,人们在认识一种新的具体事物时所具有的或遇到的关于该类事物的既定概念,“它是僵死的,它是不纯粹的、不完全的”,“一般的含义是矛盾的”[6]。这些概念一定会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得到检验、修正、充实和发展。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法规律的论述是列宁作出者结论的思想资源。列宁正是通过对《资本论》的阅读和评价作出了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结论。他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来解决问题。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哲学笔记》是列宁为解决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所作的哲学理论准备。虽然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的辩证法体系还没有呈现,还仅仅是以种计划、构想,并且它的有些内容还有待补充,有的表述有待精确化,还有些原则有待彻底贯彻,但是距离这样一个体系建构的实际完成,已经不远了。列宁通过对哲学史的考察以及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资本论》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研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哲学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篇5: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马克思有关“异化”理论的形成和“人性复归”理论的提出.席勒的美育观念亦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审美教育,而且至今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当代意义: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不能没有美育;美育特别有利于涵养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谐完美的人格,克服社会发展给人生、人性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是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 者:李欣人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 刊 名:理论学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JOURNAL 年,卷(期): “”(1) 分类号:B83 关键词:席勒   马克思   美育   影响   当代意义  

篇6: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人类文明结出了无数硕果。19世纪初,以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三位思想家为主要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优秀成果之一。恩格斯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尽管这种空想社会主义是从社会改革出发而空想出来的不成熟的理论,可操作性、实践性较差,但它不仅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相当程度的借鉴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使我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专家、学者以及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致力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新型的建设、全面的建设。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建设格局。下面我将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影响。

从经济方面看,英国的欧文设想了共产主义劳动公社并付诸实践。尽管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在这种制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想法,即实行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想法不仅被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论证补充,而且被无数社会主义国家所证明。一直到今天,我国还是采取的这一基本制度。可谓影响深远。

法国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这一主张。他认为,在社会生产方面应实行计划经济。在上个世纪苏联和我国都采用了这样的经济体制,尽管后来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但是其中所强调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思想仍然被我们所采用,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他还十分尊崇劳动。认为每个人都应参加劳动,劳动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在劳动产品分配方面,圣西门提出了每个人的作用和收入都应当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这一原则实质上就包含有按劳分配的思想萌芽。由此可见,我国在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制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相关思想。

政治方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者们提出了集体领导,人民领袖由选举产生等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产生了相当意义上的影响。我们现在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最后,我要说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他认为,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未来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不谋而合,我国在新世纪也认识到了社会安定、和谐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我们国家明确提出了要构建“四位一体”格局的国家,首次把社会建设提到了如此地位。随后,由通过中央文件、党政报刊、主流媒体等途径系统地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地位、含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基本上从政策的引导到具体的措施都一一做了解释和落实。可以说,我们当前集全社会之力进行的社会建设,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为这些伟大的空想主义者所提出。

篇7: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摘要:中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礼乐文化等观念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从春秋孔子开创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得她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国民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的国学。然而在今天大力倡导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如何正确认识儒家思想对我国的影响,不仅必要,而且对我国社会健康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关键字:儒家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谐社会

一、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所逐渐培养出来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内涵是深邃而丰富的。通过学者们不懈的思索与追问,人们对其具体内涵的认识已是愈益全面。十六大概括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等,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民族精神,而像厚德载物、创新求变、理想人格、民族忧患、历史借鉴等等,也都是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养育出来的重要的民族精神。中国精神的形成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过程,在中国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儒家思想居于主流地位。因此, 中国精神, 不可避免地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可以认为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较大程度地涵括了中国精神的主要方面。

(一)中国精神之仁爱传统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孝梯也者, 其为仁之木与”。(《论

语·学而》〕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仁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影响并制约着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这是当代德育应该吸取和借鉴的。

(二)中华民族精神之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由儒家思想里“忠”的伦理范畴演化而来的。“忠也

者,„——其心之谓也”,《忠经·天地神

明章第一》里作如是说。朱熹在《四书集注》

解释忠的涵义“尽己之谓忠。”都是对“忠”

字的正确理解。孔子认为:君子行事以忠信为主(《论语·学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份》)。到了西汉经文经学大师范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提出了所谓的“王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之后“忠” 由

原来的儒家〔孔子〕的伦理范畴而一跃成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其含义主要是指对君主忠诚。可见,儒家思想陶铸已久的中国人早已把“重视整体精神、强调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注重国家、注重整体的整体趋势同观念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传统,注重个人服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是传统道德的重要特点。整体观激励人们自觉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而整体观则孕育了最宝贵的爱国情结, 形成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

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天下兴亡,具忧国优民的博大情怀;形成了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反压迫、反侵略精神。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忧国忧民、以身殉国、忠贞报国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增强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造就万众一心,激励同舟共济, 成为团结、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

(三)中华民族精神之诚信观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为政》)。说明孔圣把“信”看重到何等程度。《论语》中“信”字共出现过38次,其含义用作“诚实不欺”者24次,用作“相信”或“值得相信”者11次,用作“使相信”或“使信任”者1次,其他用法仅2次。其实,《论语》“信”字的诸多含义中,与“诈”相对的“诚实不欺”应是最基本的规定, 其他如“相信”、“信任”, 乃至通常所说的“信用”等,都不过是“诚实不欺”的引申和拓展、像《论语》说的“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以及“恭、宽、信、敏、惠”,“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等,都表明“信”的基本要义在于“开心见诚,无所隐伏”《后汉书马援传》。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来具有诚信的优良传统, 许多杰出分子在贫弱危难之际之所以仍坚持讲诚守信,就是山于不断进行诚信的自我修持所熔铸成的。因此,一个人如果真诚地注重诚信的内在修养,他必定可以成为一个有德性、有同情心的人,也必定在己与人、己与社会的交往中怀着诚实不欺、真实无妄的理念去行动,从而堵住诸如坑蒙诱骗、背信弃义、制假销假等不道德事件的发生。不仅如此,由于儒家诚信观念的修养总是与理想人格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其诚信的运用不在于取得工具性价值,而在于给人以心理的需要和自由的扩展 即对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精神世界的理解予以提升和拓展。这种诚信道德的修养思想,尽管在历史流变中往往被当作引申制度原则的依据然其梢神却可以游离于实际的制度而存活于人的心灵世界,从而在中华文化的演进中传承不坠。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具有相当高的超越性,所以它完全有助于消解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精神价值被贬低,而物质财

富价值越来越受尊崇的“金钱拜物教”的异化现象,以便建立起一个以诚换诚、以信任换信任的良性的社会生活环境。故而,儒家以加强心性修养而确立诚信的致思取向并没有过时,它对促进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仍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以市场价值的效用性或实用性去全盘否定它。

(四)中国精神之“和”为贵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著名命题,肯定差异性事物间的和谐关系。荀子则进而把“和”的观念引申到万物生成的高度“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和而不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博大的胸襟去容纳万物。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使人们注重和谐维护整体,谦让宽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人际关系的和睦,社会的和平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奉行这一伦理原则,与人为善,推己及人 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华各民族始终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最具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二、儒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只有从文化的角度,才能站在一种新的高度看待历史和现实的发展。

(一)治国方略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观念中得出了实施“仁政”的治国理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贵君轻”都强调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仁,人心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促进国家的兴旺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就是对该思想的现代诠释。“以力服人为之霸,以德服人为之王”;“大学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使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二者辩证的统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建设。

(二)经济建设

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体现了“无过无不及”的方法论原则,既不冒进、也不保守,既勇于开拓创新、又有所不为,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带动发展,先富带动后富,不急不躁、稳步前进,迈向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不能以环境的牺牲促进经济的发展,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文化教育

儒家思想最注重的就是人的思想的改造,“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被称为君子,又有君子才能对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而知识是常学常新的,要学以致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才能最大化的发挥知识的效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无疑是对儒家教育观念的新尝试。

(四)思想道德建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心怀祖国,把社会的进步当作个人前进的动力,只有社会进步了,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将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的现实主义道路。“五伦”中的“朋友有信”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要做到“爱人”,就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人独立于世,不仅要胸怀远大理想,而且要有独立的人格意志。“知天命而用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行不言之政,处不为之事”,要有积极进取的开拓。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能达到“仁”的最高境界,成为一个思想道德涵养高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五)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的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别而有所敌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西方资本主义落后的方面我们要引以为鉴,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业中重复他们的老路;他们进步的方面我们要积极借鉴,促进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正如孟子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和平促发展”应该是各国都遵循的有效原则。

(六)儒家思想与创新

怎样才能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化世界竞争中取胜? 无疑得靠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儒家思想由于在世界观上不像资本主义国家受特定宗教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的思考和探讨问题,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快,容易吸收新理念形成独具自己特色的创新体系。这无疑是现代化背景下,儒家思想最具时代意义的特征。

三、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范畴之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 携手并进, 团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积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中“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中要起到基础性作用。

1.“仁”者“爱人”

1.1“仁者,爱人也。”《论语·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把握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素,这就是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己”与“克己”。在儒者看来,无“爱人”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1.2“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意为,一个力求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自己的名子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应去追寻什么样的荣誉。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应该有荣誉心、耻辱感,所谓:“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士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自珍《明良论二》)“仁则荣,不仁则辱”充分概括了儒家荣辱思想的精神实质。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2.“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中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了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对人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是“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自己的私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

(《二程论·河南程氏外书》)有高尚德性的人,不是不计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二)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有了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学而》。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礼”的本质是“序”,“乐”的本质是“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记》)。“和”,意味着和合、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发情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庸”即“用”,“中庸”即“用中”,就是按“中”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中,也不是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中正”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解释为: “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中和”一词的含义为按“中”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化状态。《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中庸准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徒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 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何静、韩怀仁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2.罗国杰等中国传统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5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2003

4.(德)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5.祝瑞开 当代新儒学[M]1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1)

6.姜林祥 儒学价值传统与现代化[M] 山东:齐鲁出版社,2002(2)

7.张岂之 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J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8.费孝通 从小培养21 世纪的人[J] 东宇经纬,2000(4)1 9.(法)雷蒙·阿隆 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 见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10.《论语》 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 11.《孟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 12.《周易》.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6,2003.6 13.《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题目: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院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篇8: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

教育是受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制约的, 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决定着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古代中国, 教育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学在官府”, 学校教育只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享有, 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劳动, 教育内容也都是诸如“六艺”、“四书”、“五经”之类的为统治阶级服务和科举入仕的“经典”。即使到了近代, 随着“西学东渐”和新式学校的兴办, 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虽然有了很大改变, 但中国的教育如同中国的社会一样, 深深地打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烙印。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时期,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 开始从事教育活动, 创办工人补习学校, 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面进行阶级斗争, 一面受到教育和训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更是把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工具, 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中, 提出了在民主革命中教育方面的主张:“改良教育制度, 实行教育普及”、“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1922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通过了《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 明确提出了三方面的教育要求:社会教育方面, 要求提高社会青年的知识, 提高其社会觉悟, 并使年长失学的青年, 得到普通文化教育;政治教育方面, 要求对绝大多数无产者青年宣传社会主义, 启发其政治觉悟和批评能力;学校教育方面, 发动改革学校制度, 使一般贫苦青年, 得到初步的科学教育, 并发动实施普遍的义务教育, 发动学生参加学校管理, 发动取消基于宗教关系和其他方面关系的一切不平等待遇。其后, 1923年在中共“三大”通过的党纲草案中, 又提出了“实行义务教育, 教育与宗教绝对分离。全国教育经费应严重保证。教员应受年功加俸, 到相当年龄应享受养老金”的奋斗目标。

在党的号召下,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和共产党人开始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机构, 向工农群众传播文化知识, 宣传共产主义。1921年8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第二个月, 毛泽东、何叔衡等共产党人就在长沙创立了党的第一所干部学校——湖南自修大学, 19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大学, 1924~1926年, 彭湃、毛泽东先后在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7年又在武昌举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随着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工农群众也自己起来兴办学校, 如安源工人俱乐部、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等都先后创办起工人补习学校和小学。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 就描绘了这一情况:“农村里地主势力一倒, 农民的文化运动便开始了。”“如今他们却大办其夜学, 名之曰农民学校。”“农民运动发展的结果, 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地提高了。”

这一切都表明, 根据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近代教育的实际, 民主革命时期党在教育方面的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和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 反对教育被少数有钱有势的人所垄断, 要使教育面向全体人民群众。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文化运动》一节, 更加具体、形象地指出教育要大众化, 教育要和实际结合, 要依靠群众办教育, 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办教育。这些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 表明这时已经产生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率领革命武装深入农村,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为了巩固、建设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争取民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分重视“苏区”教育事业的建设和改革。当时, 中国共产党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不断地总结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实践经验, 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工农劳苦群众, 不论男子和女子, 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 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 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 教育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管, 取消一切麻醉人民的、封建的、宗教的、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教育。”同时,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也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群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 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 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 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 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 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思想。1933年4月, 以徐特立为代部长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从革命根据地的实际出发, 提出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工作的任务是:“要用教育和学习的方法, 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 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与政治水平, 打破旧社会思想习惯的传统, 以深入思想斗争, 使能更有力地动员起来, 加入战争, 深入阶级斗争, 和参加苏维埃各方面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个任务, 革命根据地废除了国民党统治区那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 开始创办了一批适应革命战争迫切需要、培养革命干部的干部学校, 并普遍地兴办小学, 开展群众业余教育、扫盲教育, 对工农群众及其子女进行政治宣传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 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包括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农民业余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新型教育体系。

就在这一时期, 一些有“左”倾观点的共产党人对教育工作进行了错误的指导, 他们全然不顾当时的革命实际, 提出了革命根据地要“根据苏联的光荣经验, 来建设文化教育事业”, 根据地的教育“应当是共产主义的教育”, 企图在当时就实行以共产主义为内容的国民教育政策。对此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总结革命根据地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中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 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 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 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呢?是厉行全部免费的义务教育, 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 是努力扫除文盲, 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这个文化教育总方针和文化建设中心任务的提出, 及时地澄清了党内在教育思想方面的混乱, 为革命根据地教育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总结根据地教育实践经验, 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手里, 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工农劳动群众, 教育的性质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教育, 教育应该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 应该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教育的目的是使工农劳动群众在思想上、文化上获得解放, 积极参加革命斗争, 成为一代新人。尽管这些认识还不够完善和系统, 但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因而它已经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

抗日战争爆发后, 中共中央为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规定抗日的教育政策是:“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 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施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 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1938年冬,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实行抗战教育政策, 使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 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 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进而, 他提出全民族的任务之一, 在于实行以下各项抗战教育的举措:“第一, 改订学制, 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 改变管理制度, 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第二, 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 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第三, 广泛发展民众教育, 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 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 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第四, 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 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其目的就是使教育进一步满足抗战的需要, 发动各方面的力量, 改革教育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以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

1940年, 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的相持阶段,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叫嚣“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 “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搁到一边”的状况, 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向全国人民阐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理论和纲领, 明确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论》从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出发, 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区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教育, 诚如毛泽东所说, 它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 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这个观点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的关系, 从而成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居于指导地位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思想, 即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要付诸实施的教育方面的行动纲领。这两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构成了统一的整体。新民主主义教育必须由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只有用这种思想来指导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工作, 才能彻底地改革旧教育, 创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新体制、新模式, 并为把它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做好准备。为了把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运用到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实践中, 就应该在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 就要用共产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它在思想体系上是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文化教育“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总方针的继承和发展。

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行动纲领, 具体讲就是要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民族的, 就是“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 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对于外国教育, 它既不一概排斥, 也不“全盘西化”, 而是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 “洋为中用”。新民主主义教育是科学的, 就是“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 主张实事求是, 主张客观真理, 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教育, 它既不否定一切, 也不因循守旧, 而是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汲取其民主性的革命性的精华, “古为今用”。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大众的, 就是“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 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它把革命干部的知识和革命群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起来, 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起来。这种革命教育, 对于人民大众, 是有力的武器, 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

上一篇:避免优秀员工离职的有效措施下一篇:2016年教育满意度测评表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