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医院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申请

2024-08-31

XXX医院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申请(共8篇)

篇1:XXX医院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申请

XXXXX中心卫生院

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请

XX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XX区XX中心卫生院创建于1956年,近六十年来,在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本院突出中医特色,重视专科专病建设,狠抓人才培养,医院发展规模和诊疗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医院现有职工 287余人,其中副主任医师6人,中级职称20人,开设病床319张,开设内科、心脑血管科、妇产科、普外科、骨外科、康复学科、儿科、五官8个病区。2013年接诊门急诊病人194306万多人次,收住院病人9368例,业务收入38043934.96万元。为了进一步加大我院国医堂建设力度,特此申请本院国医堂为XXX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重点专科,根据《关于申报XXX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重点专科(病)建设项目的通知》,现将本院国医堂申报条件总结如下:

一、国医堂工作基础

我院国医堂是在原有中医科、理疗科的基础上,于2012年6月改建而成,经过二年多的努力,已形成了具有一定中医特色优势和诊疗体系的特色专科。

二、国医堂设施、设备

国医堂设施:中医诊室4个、针灸推拿大厅1个、理疗室1个、蜡疗室1个、中药熏蒸室2个,运动治疗室1个、作业治疗室1个、言语吞咽治疗室2个、三维正脊室1个、小针刀治疗室2个。病区设有病床34张。

国医堂设备:多功能三维正脊床2张、中药熏蒸床2张、蜡疗机1台、超短波3台、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机2台、中频脉冲电治疗仪2台、血脉通治疗仪1台、特定电磁波治疗仪15台、低频脉冲治疗仪15台、电脑牵引床1台、康复器械若干。

三、专科业务水平

1.医疗指标:门诊中医治疗率90%,住院病人中西医结合治疗率95%,入院三日确诊率98%,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治愈好转率88.5%,病床使用率82% ;甲级病历率96.8%。2.能运用中药、中医传统疗法治疗该专科范围的常见病、疑难病,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诊疗常规。其中利用顺天时穴位贴敷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本院国医堂中医药特色突出,自创建科室以来,无医疗事故发生,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声誉。

四、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是国医堂发展的关键环节,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国医堂现有从医30余年的2位老中医坐诊。医护人员共18人,其中中医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初级职称人员14名。中医执业医师6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人。康复治疗师4人。

五、社会、经济效益

2013年国医堂门急诊病人29407人次、业务收入5089661.5、出院病人890人次、平均住院天数9.4天。以上各项数值均高于全市同级医疗机构、同类专科的平均水平,六、管理

此次申报工作,院领导高度重视,经院委会决定由XXX同志负责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制定了中医药重点专科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在政策支持、资金筹集、资源配置等方面向国医堂倾斜,能够落实各项配套经费;有专科医疗文件管理、考评制度,并对医护质量进行评估,实行质量监控;有专科专业委员会组织,进行有专科特色的学术推广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特此申请XXX中心卫生院为XXX市基层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望审批为盼!

XX区XXX中心卫生院 2014年11月20日

篇2:XXX医院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申请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十堰市第四周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项目意义

通过市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专科,成为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第四周期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2015年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妇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50万元,共需资金25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2016年计划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2018年计划申报中医肝胆病专科、神志病专科、肛肠科、麻醉科、儿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脑病专科、中医康复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9年计划申报皮肤病专科、产科、普通外科、呼吸内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24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骨伤病专科、中医肝胆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三、专科建设发展目标

l、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30,专病≥10),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市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月),积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90%,中医治疗率门诊>85%,病房>70%,专科门诊量>全院1/10,县域外患者比例>25%,出院患者≥20%。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3—4个相关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展1—2项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项/年),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l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每年承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积极申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定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定处方。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加快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3种,专病>2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11、加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加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省级>l项/3 年,市地级>2项/3年;科研成果省级≥1项,市地级≥2项/年。全科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年。

12、力争本专科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上有新进展,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和经验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研究。

13、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室图书信息室,科内配备微机,并开通外网,掌握最新专科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

14、加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杜绝收受红包、回扣现象。规范医疗行为,努力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

15、努力提高科室诊治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专科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省重点中医专科申报和建设小组。协调与各级领导的关系,争取给予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关系,解决科室实际困难和问题。

2、科室认真学习《十堰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逐项落实,制定创建市重点中医专科的时间步骤。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专科建设情况,总结经验。

3、保证科室经费投入,优先安排科室人员进修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学科带头人可参加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等,不限地点,费用实行实报实销。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医院在考察论证的基础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

4、邀请市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学科如兼职或指导工作。

5、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6、对开展临床科研,申报院内制剂,编写临床专著,撰写临床学术论文,医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重点中医专科后,针对重点专科完成的论文、著作、科研等,医院解决相关的费用。

7、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给予重点推荐、宣传,对在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

五、实施步骤

(一)2015年

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中医心病专科、中医针灸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按照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与专科建设学科签订目标责任书。

2、医院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专科建设经费。

3、医院科室明确专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对目标、周期目标、建设进度进行细化,制定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加快建设目标的实施。

4、对专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季度进行督导检查,分析发展现状,查找与周期目标存在差距,指导制定整改措施。

5、年底完成专科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二)2016年

目标: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专科达到周期目标。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同时积极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具体措施:

1、制定专科建设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建设经费落实,设备全部到位。

2、学科带头人地位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接近目标技术水平。

3、周期技术攻关任务完成80%以上,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引进技术项目消化吸收,并根据国内、省内发展态势积极跟进,专科特色显现,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建设显现成效。

4、加大专科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县区内相关专科患者外诊率明显下降,周边地区就医病人明显增加,专科效益显。

5、完成专科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三)2017年

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目标: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专科达到周期目标。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具体措施:

l、制定计划,对于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的重点专科,对照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其他重点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力争进入省级重点专科评审。

3、通过聘请客座教授(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来我院教学、查房、指导手术,提高我院专科技术水平,扩大医院知名度。

4、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5、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建设。

6、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重点专科在省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7、年底,医院周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六、项目管理

医院成立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朱海政 副组长:郑传华 雷兆明 孙 波 黄盛香 梁宏文 成 员:严文军 李代勇 马秀华

黎 宇

敖 杰

王兴文 胡志全 雷 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由郑传华同志兼任。

领导小组职责是加强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本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制订实施建设规划,组织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

竹溪县中医院

篇3:XXX医院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申请

1 医院图书馆是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的重要支撑

医院图书馆和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医院图书馆的资源储备和信息技术支持, 便很难有中医重点专科的成立和发展, 而中医重点专科只有利用了医院图书馆的资源, 医院图书馆才有建设和发展的可能。医院图书馆应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 结合中医重点专科的学科特点, 遵循中医理论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供权威、全面的中医经典古籍, 利用中医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的学术优势, 建立起一整套的长期的、系统的学习制度和培养规划, 和医院相关机构一起组织重点专科团队进行不间断的学习, 重视对经典和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 夯实中医基础, 加强对中医理论的全面理解, 不断完善中医诊疗思维, 提高辩证能力, 同时深入学习古人医案, 研究古人遣方用药的机理, 细心体会其精髓, 以使古为今用, 打开临床思路, 使中医重点专科专业人员面对疾病能充分调动自身知识储备, 灵活的进行辨证论治, 识病治病有理有据, 切实提高治疗效果, 达到社会认可, 患者满意, 自己也有成就感。

2 医院图书馆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提供有力的文献保障

图书馆通过建立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 可以最大限度地支持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所谓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是指对重点学科的文献需求进行调研, 分析重点专科文献收藏情况, 制订文献资源建设规划、重点专科文献采购计划, 多途径采集和收藏文献, 使在某一重点学科或专业范围内, 图书馆拥有的应用、研究和参考等方面所需文献, 能够满足重点专科的医务人员进行一定深度的临床研究、科学研究、教学辅导对本学科专业文献的整体需求。

2.1 掌握重点专科文献资源的需求

医院图书馆应根据本院重点学科的发展需要, 深入开展调研, 广泛征求意见。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医学发展的趋势和专科建设的需求, 具体可通过: (1) 主动了解重点学科建设的进展情况, 了解重点学科对文献类型、情报源类型以及服务方式的需求状况; (2) 邀请学科带头人及技术骨干参与重点学科文献采访工作; (3) 定期将新书目资料分发给学科带头人及相关专业人员, 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等, 适时调整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采购计划, 建立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 满足重点学科临床、教学与学术研究的需求。

总结而言, 对重点学科要完整搜集以下文献: (1) 收藏重点学科中医典籍; (2) 收藏重点学科的国内外权威性论著; (3) 重点学科中有代表性观点的专业论著; (4) 重点学科国内外发展最前沿的论著; (5) 在重点学科发展各个阶段有影响的论著。

2.2 优化馆藏结构

图书馆馆藏主要表现为纸质图书、纸质期刊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馆藏作为医院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实体满足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基本信息需求, 同时由于经费预算的限制, 图书馆馆藏不可能做到兼顾全部。相对于重点专科建设科室的特殊需求, 医院图书馆需要优化馆藏结构, 适当向优势专科的学科倾斜, 使藏书在宏观上与医院整体结构及各项工作需要相适应, 微观上每种藏书与相应的读者需要相协调, 增加订阅的准确性和提高馆藏使用率。同时, 针对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的需要, 馆藏内容应该囊括中医经典名著以及该专科在中医发展历史中的代表性著作, 以期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典籍体系, 需要查阅资料时能够做到“有据可查, 查之可用”。

3 医院图书馆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作为医院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图书馆, 其工作不应局限于一般性的信息服务工作, 而应结合重点专科的医疗科研方向和任务, 主动参与重点学科建设, 积极搜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 及时提供科研立项、课题论证等文献信息, 使有效的信息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其最大效能, 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服务。3.1信息的二次开发医院图书馆要强化自身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的深度以及力度。利用自身优势, 通过对馆藏文献、光盘数据库、联机数据库及网络资源等多种信息资源的分析研究, 广泛收集与重点专科相关性强的文献信息, 并对这些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 如:建立专题数据库、文摘数据库, 开发研究报告、综述等二、三次文献等高附加值信息产品。并且,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重点学科的建设开展综合性服务, 图书馆应组织人员对网络资源进行收集、加工、分类、标引、整合, 将其经过有序化组织后提供给重点学科用户。

3.2 专题定向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 即针对重点学科的用户在学习、研究和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 以解决疑难为目的, 在特定的信息源中代替用户进行信息检索, 并主动提供有效信息。由于个性化信息服务具有针对性、系统性、新颖性、及时性, 因此, 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型模式及发展趋势。

3.3 信息导航

充分发挥图书馆自身优势, 创建重点学科建设导航系统, 直接支持重点学科知识创新和应用, 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佳价值。医院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分类、标引、检索等方面的技能优势, 利用娴熟的网络检索技能, 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 建立学科导航系统, 定期动态报道专业化信息资源的更新情况, 报道专业领域的学术动态, 提供学科最新的发展进度, 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 定期编制重点学科文献目录、索引和文摘等二次文献, 便于用户阅读和利用。还可以从网络下载各种有用的信息, 建立网络信息资源指南的搜索引擎, 引导用户通过检索型搜索引擎和目录型搜索引擎, 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找到关于某一专题的网址和信息资源。

4 医院图书馆主动为科研服务

由于科研工作的复杂性、科研内容的专深性、科研课题的长期性, 决定了科研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的特点, 特别是对于各种信息的检索和加工, 更是一项巨量的、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能只提供简单服务、被动服务, 而应深入理解科研工作对于建设中医重点专科的重要性和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 主动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去, 提供深层次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服务。

图书馆应对医院的重点科研项目和具有新意的课题, 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研究, 随时掌握课题的研究状况、难点及研究方法等信息, 根据馆藏现有的文献资料, 针对有关研究课题精心编制相应的专题书目, 建立专题档案, 供有关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以和重点专科一起承担科研项目并进行分工合作, 图书馆方面负责课题信息、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面的收集、整理与编制等工作, 利用院内信息资源系统平台进行数据资料的交流和修改, 共同推动科研项目的进行。这样就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 从而大大加速科研项目的进展, 推动医院的科研水平向前发展。有了图书馆精准信息服务的支持, 科研人员可以少走弯路, 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篇4:XXX医院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申请

【关键词】中医重点专科;SWOT分析;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00-01

1 基本情况

2011年该院外科(中西医结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同年,瘰疬诊疗方案入选为国家“十一五”主攻病种首批在临床验证。淋巴结结核(中医称之为瘰疬病)是肺外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于颈部。因其肿块累累如贯珠状,中医称之为“瘰疬”。目前重点专科拥有副高以上专家5名,床位70张,年门诊量达1.3万以上,出院病人1000余人。

方法: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1]。

SWOT分析是把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制定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2]。通过对医院领导的访淡,医院职工的问卷调查,用SWOT分析法对现阶段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2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的SWOT分析

2.1 中医重点专科发展优势分析

2.1.1 技术特色显著,疗效确切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外科(中西医结合类型)主要治疗肺外结核,急慢性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特色拔管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特色换药治疗各种难治性窦道、瘘管。是全国公立医院中唯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瘰疬(淋巴结核)等中医外科疑难疾病为特色优势的专科。

2.1.2 医院重视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发展

医院“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的建设,完成国家级重点专科?——外科(中西医结合类型)的建设与验收,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肺外结核病”重点病种的临床验证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肺外结核病的医教研水平,打造全国的肺外结核病诊疗中心,使其学术水平保持在全国领先地位。

2.1.3 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医院全面推行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医院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系统管理。中医重点专科也同步纳入质量体系管理。

2.2 中医重点专科发展机会分析

2.2.1国家对中医重点专科越来越重视,经费投入增加

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在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中医药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从2005年的41.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09.7亿元,增长了165%。

2.2.2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

到2012年,江苏省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醫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台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将达到90%以上,被压抑的医疗需求将得到释放。

2.3 中医重点专科发展劣势分析

2.3.1 发病率较低,病种相对单一 肺外结核患者常常由于被忽视而造成病情的延误,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病人一般散发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或偏远地区。中西医结合外科治疗病种一般局限于肺外结核(主要是淋巴结核)。

2.3.2人才梯队建设缓慢 全国治疗该疾病医师很少,很难通过人才引进达到充实人才队伍建设的目的,再者全国医学院校中并不培养该专业人才,自身培养人才周期长,见效慢。

2.3.3医院等级不高,限制了专科发展 该院1987年被评为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二十多年来,医院的发展速度相比市属其他医院落后太多。

2.4 中医重点专科发展威胁分析

2.4.1 医疗市场竞争激烈 南京市胸科医院作为"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接触的结核患者来源更广,2010年开设肺外结核科,直接参与竞争。地铁的开通在方面患者进城的同时,带走了很大的病源去市中心的三甲综合医院就诊。

2.4.2 医疗市场增长放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家对结核病防治投入的增长,肺外结核病的发病率成下降趋势。

3 医院重点专科发展的战略选择

3.1 SO战略即依靠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的战略

医院可以凭借中医重点专科的技术壁垒,城市东扩工程的加快以及医疗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的有利时机。同时,改善、扩大重点专科就诊环境,优化就诊流程,拓展重点专科品牌形象。

3.2 WO战略即利用外部机会来改进和克服内部劣势的战略

医院应抓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级医院评审机会,提高医院等级,创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对重点专科引进培养专科人才实施政策倾斜,开拓新的病种。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站等各种形式宣传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及其疗效。

3.3 ST战略即依靠自身优势,去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

在全省建立学术网络,打造全省的肺外结核病诊疗中心,扩大医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要加强重点专科医疗服务质量,利用自身的技术特色,规避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用技术和服务赢得患者的口碑。

3.4 WT战略即需要直接克服内部劣势和规避外部威胁的战略

制定定期的内部学习培训制度以及中医“师带徒”制度,加快培养专科人才。与医学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工作,拓展专科病种。通过加强重点专科特色技术创建医院品牌。

4 结论

通过对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SWOT分析,选择集中化战略,在宏观方面,提升医院等级,加强医院中医内涵建设,改善住院环境;在重点专科建设微观上要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培育科研能力,拓展重点专科的服务范围,在医学领域拓展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潘传德.医疗服务领域运用分析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7):489-491.

[2] 李红兵.我国医院战略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34):77-78.

篇5:xx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整改措施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及整改方案

根据省XX市《市卫计委办关于2014年全市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督导检查情况通报》(X卫计委办)〔2014〕190号文件要求,为推进我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与更好的发展,我院接通报后,当即召开工作部署会议,要求各重点专科科室,进行自查自纠。对照“督导检查情况通报”发现工作中的主要存在的问题,现自查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夯实了中医重点专科(病)的基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技下,XX市中医医院在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过程中,在医院班子的带领下,医院加强内涵管理,紧密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特色为主题”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别是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全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全院职工勇于探索,知难而进,自始至终坚守中医特色优势,不断努力打造我院市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康复科、肛肠科、骨外科)品牌。发挥中医的传统优势和品牌效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上级的重视,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为提高中医治疗比例,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开展辩证施治及评价等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中医特色临床诊疗经验。

2、责任明确,措施扎实规范了中医重点专科(病)建设。XX市中医医院是一家集急救、医疗、康复、保健、教学、科研 于一体的具有专科特色的县市级综合性中医医院,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5591平方米,开设病床390张,年门诊量约2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约近2千人次,年手术量约500人次。全院职工453人,其中卫技人员393人,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98人。医疗设备总值2855万元。截止2014年12月下旬,医院总门诊人次216129人,中药处方占医院门诊人次的比例是64.17%。中医药特色优势较为明显。XX市重点专科:康复科病床30张,肛肠科病床30张,骨伤科病床45张。设有放射、检验、功能检查等医技科室和中药制剂室。配置有螺旋CT、DR、MRI、飞利浦X光机、C臂机、可移动床边X光机、数码三维脑电地形图、全身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及经颅多普勒、数码彩色B超、全自动血液流变学仪、生化分析仪、呼吸机及麻醉呼吸机、除颤器、动态心电监护系统及心电监护仪、骨科手术牵引床、电脑中频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等先进诊疗设备。各科室形成了有自己的特色的优势。如在康复保健、老人保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也独具特色。新开设的治未病中心等特需服务,为病人提供了多层次的医疗服务。

我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医院“传承光大中医,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实施科教兴院工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各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 励措施。将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业务职称晋升与下乡对口支援考核工作挂钩。医院狠抓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班子坚持常态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医疗骨干,采用传、帮、带模式整体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在保证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和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重点专科的中医特色得以彰显。科室对重点病种实施单病种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专科医生收治优势病种病人,病床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临床科室。

3、特色彰显,优势明显,提升了中医药服务的能力。首先,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保障,有了医疗安全才能保障临床医疗和重点中医特色的持续发展。因此,医院领导班子积极认真贯彻和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全面实行医疗质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执行医师培训及考核制度。

(1)、康复科特色优势

康复科是我市重点专科,具有30张病床,拥有腰牵床、颈牵床、中频、联合超声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微波治疗仪、骨伤愈合治疗仪、足浴治疗器、熏蒸床、红外线照射治疗等相对齐全的诊疗设备,为患者提供专业系统的中医康复治疗。拥有占地400多平米的多功能治疗室。我院康复科常规开展推拿,毫针针刺,皮肤针刺络放血法,电针,温针灸,艾灸,拔罐,耳针,穴位注射,刮痧等传统疗法,还开展雷火针,铍针,浮针,醒脑开窍针刺法,中药穴位贴敷法,药浴熏蒸法,天灸疗法,蜂疗子午流注开穴法及灵龟八法实行按时取穴、定时治疗等多种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等。由于具有相对于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应用面广、花费少、方便快捷等的优越性理疗方法,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等多个病种引起的疼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独特疗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每年治愈大量病人,为解除我市人民病痛做出重要贡献,并赢得了患者的赞誉。我院康复科、神经内科和治未病中心还开展了养生保健知识宣传和指导,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辨识体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性老年病、免疫力低下性疾病、预防和治疗各种糖尿病并发症、调整和治疗人体亚健康状态。开展冬病夏治天灸疗法,如中药穴位贴敷,选择合适的药物贴敷于相应的体表腧穴,通过径路传导作用,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变经络气血运行,调整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纠正其病理状态。我院采用针对个体体质的不同,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等药物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通顺畅。水谷精微输布正常,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采用此方法,得到更多患者的赞许,亦明显地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总之,它确实是一种预防养生为理念,具有简、便、廉、验优点的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

(2)、肛肠科特色优势

肛肠科开展重点专科建设以来,积极引进和运用新技术,今年加大了对消痔灵注射疗法的推广和运用,引进了肠道水疗治疗仪和建立了熏洗治疗室,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新的中医方法,总结临床经验,切实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效果。

肛肠科现采用患者术后第二天应用复方黄柏液50ml原液(山东 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熏洗椅药杯里,自动加热熏洗,每次30min,每日1—2次。中药熏洗法是肛肠科重要的外治方法之一,借助熏蒸之药气蒸患处,依靠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肛肠病变部位,使该处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清热燥湿、活血消肿、收敛止痛的功效。复方黄柏液是中药制剂,方剂组成为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蜈蚣。其中连翘与金银花都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为治疮痈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两者既能抑制炎性渗出,又能抑制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黄柏具有清利下焦湿热、泻火解毒之功,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湿、散结的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蒲公英一方面加强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消肿之力;另一方面加强黄柏燥湿之功,保持了创面的干燥、新鲜、红活。蜈蚣有熄风止痉、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故而全方通过清热解毒、消肿去腐而达到抑菌杀菌的作用。加之热力的作用,改善局部的血热循环,增加创面的血液供应,通则痛缓,瘀去新自生,故而疼痛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中药熏洗法治疗痔疮术后患者疗效十分显著,本方法的优点如下:操作方便,治疗时无痛苦无创伤,病人无全身反应,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患者。

使用全自动电脑结肠灌洗器,给予慢性结肠炎患者中药灌肠治疗 灌肠药组成:当归15g 赤芍12g 牡丹皮12g 红花12g 桃仁20g 三棱15g 莪术15g 浙贝15g 黄柏30g 苍术15g 枯矾10g 五倍子15g地榆15g 金银花15g 蒲公英15g,每剂水煎2次,共煎药液500~600ml,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抽取药液50~80ml。增生性直肠炎中医辨证属“症”“积”范畴,用中药为主配合消炎药旨在活血化瘀消症,清热祛湿止血并消炎,以达治愈之目的。其中当归、赤芍、丹皮、红花活血化瘀,桃仁、三棱、莪术、浙贝可祛瘀、散结、消症,黄柏、五倍子、枯矾、苍术可祛湿、收敛、止泻,地榆、云南白药止血,金银花、蒲公英及消炎药可清热、消炎,诸药共奏活血化瘀、散结消症、祛湿止血、清热消炎之功效。用中药灌肠治疗本病,能使药液在局部直接吸收,使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增大,提高疗效。

(3)、骨伤科特色优势

骨伤科在本年内科室先后购置了骨创伤治疗仪、射频治疗仪,科室人员上下齐心,严格按照创建工作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治疗措施,优化诊疗方案,继承创新,强化中医特色,突出专科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如: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我科室改用塑性夹板固定,减少了骨折再移位和畸形愈合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院应用自己研制的中药外敷法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急性软组织损伤包括:各关节急性扭伤、颈部扭伤、腰肌急性扭挫伤、胸部挫伤。慢性软组织损伤包括:陈旧关节扭伤、腱鞘炎、慢性颈腰背筋膜发炎致肩背腰疼痛、颈腰间盘突出症的颈腰腿痛。

方药选用黄柏、五倍子等份,精细加工成粉末状过箩。食用醋、蜂蜜等份,搅拌均匀为糊状。用法:取文蛤膏适量,敷于患处,厚度约一枚1角钱硬币,上铺纱布两层,每1d换药一次,7次为1疗程。该方治疗软组织损伤一般1次~2次后,局部肿胀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继续使用2次~4次局部肿胀疼痛症状消失而痊愈。急性软组织损伤使用1个~2个疗程后痊愈。慢性软组织损伤使用2个~4个疗程后,局部症状基本消失,且功能恢复良好。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是常见的伤科疾病,以损伤部位肿痛及功能障碍为主症,现代医学认为,损伤疼痛主要是由于损伤后局部组织形成急性无菌性炎症,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K、H 等炎性致痛,局部肿胀、瘀斑为软组织损伤后造成血管破例,血液溢出血管外,组织液及炎症物质的渗出造成局部肿胀、瘀斑,治疗上局部治疗行之有效。文蛤膏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可消除局部受损组织渗出,抑制炎症反应,促使患部损伤修复,改善循环而达到治疗作用

本病属祖国医学中“伤筋”范畴。病因多为过度负重、剧烈运动、跌仆及过度扭转,病机为关节筋脉损伤,气血雍滞局部,“不通则痛”。症状体征:“形伤肿,气伤痛”,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治则是行血消肿止痛或清热消肿止痛。中医认为膏药直接贴敷于损伤部位,可促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损伤组织得以修复。故疗效较好。清代名医徐徊溪所说:“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人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攻而激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黄柏、五倍子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有良好的疗效,既可减轻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又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促进皮肤瘀斑和血肿消退,是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外用良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院在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 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临床能力和基础管理有待加强,中医人才匡需引进,中医特色有待进一步发挥等。自查自纠中发现问题如下:

(1)、做和写不一致。

在督导检查中发现,有重点专科科室在执行重点专科计划中要实施的方案,没有完全执行到位,存在工作中有疑难的问题总结不及时,不能在错误中总结教训。

(2)、人员结构不合理。

因医院处于发展期,人员配备不齐,没有合理人才培养梯队结构,重点科室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开展中,继承者因工作需要,经验总结不及时、完整。

三、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要求

1、医院加大重点专科建设投入

医院将在2015年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的认识,在新工作计划中进一步提高对医院重点专科(病)建设的投入,医院领导班子把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放在2015年重要议事日程,在科室管理、资金投入、人才培训、设备配备、发展规模等方面加以倾斜,以利于中医药特色专科的持续发展。为医院重点专科科室争取专项资金,购置新设备、新仪器等。并加强对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的监管。要求康复科、肛肠科、骨外科各科主任、护士长在2015年将重点专科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熟悉并执行重点专科建设相关管理规定及要点,在2015年科室工作中 进一步抓好重点专科建设,对检查出的问题,切实加以整改,为我院打造“特色鲜明,质量优良,技术先进,人才优秀,服务优质,价格合理,环境舒适”的中医医院做出新的贡献。

2、加强了中医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教育培训制度:鼓励在职在岗人员参加中医药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了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力度;开展了老中医药教师带徒工作;安排名老中医专家门诊坐诊,并实行预约挂号制;本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中医药人才10余名,中医药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医院现有中医类别全科医生8人,中医类别医师42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全科医生38.1%,占中医类别医师的8.7%。

(2)、进一步落实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帮扶指导工作:定期安排基层指导科专家组成员会同医务科、护理部对全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药工作指导,本已开展40余次巡回医疗与技术培训,免费接受基层中医药人员进修学习10余人次,提升了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业务水平。

(3)、加强了乡村医师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培训:我院于2014年05月20日至26日对全区35名中医人员和本院中医医药人员、部分护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共计423人次,内容主要为中医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学、推拿学等基本知识内容培训。使乡村医生进一步掌握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技术,提高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农民群众健康、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

3、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

医院加大中医临床路径实施力度,各科室开展临床路径30个,每月质量考核,未执行或执行不规范,予科室质控处罚。今年1-11月已顺利完成了752例中医临床路径工作,平均入组率在20%以上,完成率达100%。各科室均严格执行常见病、多发病及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常规,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04个中医优势病种开展临床诊疗、验证工作,诊疗常规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全面落实基本医疗服务规范,定期对诊疗常规进行优化、分析、总结、整改,做好难点梳理与解决及方案推广工作。现全院各临床科室均开展了三个以上的单病种、中医优势病种管理,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4、加强重点专科科研工作

医院为鼓励临床业务人员积极参与中医药科研工作,制定了“XX市中医医院鼓励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科研工作办法”,医院结合自身实际全方位的为中医药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为中医药科研活动创造便利;通过审核并将适宜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实践应用的项目给予中医药科研转化经费,确有重大价值者,我院为其申请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以为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有效地保障。我院还承担政府分配的培养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其中各中医重点专科将牵头来制定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医院具体措施予以保障。并承担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或承担本地区中医全科医师培养任务。保障开展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与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的调查研究,并提供适当的经费、条件与设施。

5、加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

XX市中医医院XX科己故名老中医XXX,人称XXX)祖传验方,邱氏擅长用“XXXX”被XX省科技厅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登记号:EXXXX47)。现“XXXXxxxx、惺惺惜惺惺小、学习学习”已成为我院传承有110年四代的传统诊疗技术。70年代,第3代学术继承人XXX,受名老中医XXX言传身教,现为资深主治医师,在本地区XXX中医外科疗法的继承和发扬上颇有建树,具有较高声誉,深受患者信赖。我院一直重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和发展工作,1990年12月成立“XXX科研究所”,集体编著发行了《XXX科疗法》一书。2012年9月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并积极申报建设XXX中医外科流派传承工作室。继承计划3年为一个周期,本周期为2013-2015年,下一个周期将带教2名第4代继承人。

6、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我院在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医院将以信息化建设为纽带,不断完善门诊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诊疗服务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并将临床路径、绩效考核及综合业务管理纳入了信息化管理。加强了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视频网络平台,并开通了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视频网络,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正在稳步运行;承担了对XX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药工作指导,根据被指导单位的实 际需求,派驻医务人员参加被指导单位的临床诊疗工作,承担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帮助被指导单位独立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服务质量和预防保健能力。重点对XX卫生院、XX卫生院、XX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指导,提升被指导单位的门诊、住院部中医康复业务工作量。

7、广泛宣传重点专科,积极推广中医药特色优势。利用电视、宣传专栏、标语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医院重点专科,医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基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全院干部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进行重点专科建设有利于挖掘和发挥中医专科特色与优势,提高医院的临床诊疗技术和整体学术水平,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从而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XX市中医医院

篇6:XXX医院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申请

汇报材料

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将建成一批“中医特色优势突出、疗效水平地区优先、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的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硬件建设、设备投入、分配奖励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在建重点专科科室建设及医院的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科管理

我院现有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五个,其中皮肤科、脑病科为湖北省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专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为襄阳市中医医院重点建设专科。

重点专科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突出中医特色,把专科做大做强是医院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好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和管理,医院成立了由主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院办、设备科负责人组成的重点专科领导小组,重点中医专科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重点专科日常管理工作,人事、财务、设备对重点专科建设提供保障。

我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医院“传承光大中医,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实施科教兴院工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各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将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业务职称晋升与下乡对口支援考核工作挂钩。医院狠抓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班子坚持常态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医疗骨干,采用传、帮、带模式整体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在保证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和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重点专科的中医特色得以彰显。科室对重点病种实施单病种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专科医生收治优势病种病人,病床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临床科室。加强重点专科科室人才建设,专科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合理;派出专科人员参加进修及学术交流30多人次。使他们了解专科的新技术和科室新进展。医院投巨资购置了核磁、大型生化分析仪、彩超等检查检测设备,为重点专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医院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对科室中医处方、中医病历、病房中医治疗率、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及中医技术项目进行考核。制定了《宜城市中医医院中医技术项目奖励办法》,对针灸、刮痧、电针、中药贴敷、推拿等中医项目进行单项奖励,促进中医技术项目的开展,提高中医治疗率。今年脑病科病房中医治疗率达到70%,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达到90%以上。为了重点专科的发展,医院制订了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实施方案。我院1990年12月成立“邱二姑皮外科研究所”,在邱氏弟子的参与下,对其临证医案进行整理,集体编著发行了《邱二姑皮外科疗法》一书。2012年9月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积极申报建设邱氏中医外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在继承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的基础上,与现代治疗方法相结合,又研制出止痒散、汗斑散、清热合剂、苦参洗剂等制剂共8种剂型、20多个品种。制定传承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我院确定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第一代传承人为李仁凤、刘尚全、关祥娥、程玉香4人。关祥娥程玉香自小由邱氏言传身教,在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的继承和发扬上颇有建树。李仁凤、刘尚全二人均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是院级知名中医。带教周期为3年,本周期为2013-2015年,由刘尚全带教沈艳峰医师,下一个周期计划带教2名医师。在传承过程中,因为疗法临床疗效显著,我院年青医师信中医、爱中医热情高涨,已有多人申请学习邱氏中医外科疗法。

二、各重点专科基本情况、人员队伍

皮肤科是我院最先申报的省级中医重点建设专科,科室现有床位45张,皮肤科是医院建院时创立的皮肤疮疡科发展而来,三十多年来在继承名老中医“邱二姑”的祖传秘方和诊疗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诊疗技术,创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疗效显著,在鄂西北地区享有盛誉,并常有外省市患者慕名前来就诊。2006年被医院列为中医重点专科项目建设科室,2012年6月被湖北省卫生厅列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科室配备有过敏源检测、摩拉检测治疗仪、电子显微镜、光疗仪、红外线治疗仪、氦氖激光机、离子喷雾治疗仪、微波治疗仪、高频电刀、光子嫩肤仪、LED红黄蓝光治疗仪、医用汽疗仪等,为加强重点专科皮肤科建设,2014年为皮肤科新增两个治疗室:过敏源检测及脱敏治疗室、添置了治疗湿疹、痤疮及皮肤修复的红蓝光治疗仪、及德国进口摩拉检测治疗仪,检测过敏源,开展脱敏治疗项目,投放以来,治疗人次与日俱增,效果明显,受到患者青睐。皮肤科在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中药浴疗法、中药离子喷雾、中药汽疗、梅花针叩刺、拔火罐、穴位注射、中药熏蒸、自血疗法、药物封脐、冬病夏治等方法外,还引进了中药倒模面膜法、火针等中医治疗皮肤常见病技术,积极发展中医特色优势,皮肤科在建设重点科室中,新增德国莫拉生物检测仪及配套设施投资资金100万,光子嫩肤治疗仪及配套设施投资资金20万。

脑病科是我院湖北省中医重点建设专科,科室设置床位50张,能够开展针刺、艾灸、电针、低频电、耳穴压豆等十多项中医项目,脑病科是以中风为重点病种,在积极挖掘继承我院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规范的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及长期的临床实践成果,形成了中风中西医结合、整体治疗的特色。对中风昏迷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既可减少脑出血昏迷患者不能自行口服药物带来的不便,又能促进患者的苏醒,对中风急症患者,充分发挥中药汤剂、针灸、中医手法按摩等中医特色优势,对患者进行救治及早期床边康复。对康复期中风患者,我科实施“整体康复”的治疗方案,利用专科康复设备、现代康复技术,结合针灸理疗、中医辨证施药,提高了中风患者的康复疗效。科室形成中医特色疗法 :

1、“醒脑开窍”Ⅰ、Ⅱ、Ⅲ号合剂,积极应用于临床。

2、积极发挥中药敷贴、中频、针灸、中药熏洗等外治法,配合临床治疗。通过以上技术支持使脑血管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不断提高,降低了致残率、致死率,中风预防效果良好。

针灸科是襄阳市中医重点建设专科,具有30张病床,拥有腰牵床、颈牵床、中频、联合超声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微波治疗仪、骨伤愈合治疗仪、足浴治疗器、熏蒸床、红外线照射治疗等相对齐全的诊疗设备,为患者提供专业系统的中医康复治疗。拥有占地400多平米的多功能治疗室。我院康复科常规开展推拿,毫针针刺,皮肤针刺络放血法,电针,温针灸,艾灸,拔罐,耳针,穴位注射,刮痧等传统疗法,还开展雷火针,铍针,浮针,醒脑开窍针刺法,中药穴位贴敷法,药浴熏蒸法,天灸疗法,蜂疗子午流注开穴法及灵龟八法实行按时取穴、定时治疗等多种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等。

肛肠科是襄阳市中医重点建设专科,开设床位30张,自开展重点专科建设以来,积极引进和运用新技术,今年加大了对消痔灵注射疗法的推广和运用,引进了肠道水疗治疗仪和建立了熏洗治疗室,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新的中医方法,总结临床经验,切实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效果。肛肠科现采用患者术后第二天应用复方黄柏液50ml原液加入熏洗椅药杯里,自动加热熏洗,每次30min,每日1—2次。中药熏洗法是肛肠科重要的外治方法之一,借助熏蒸之药气蒸患处,依靠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肛肠病变部位,使该处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清热燥湿、活血消肿、收敛止痛的功效。

骨伤科是襄阳市中医重点建设专科,开设床位40张,科室先后购置了骨创伤治疗仪、射频治疗仪,科室人员上下齐心,严格按照创建工作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治疗措施,优化诊疗方案,继承创新,强化中医特色,突出专科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提高治疗效果。我院应用自己研制的中药外敷法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该方治疗软组织损伤一般1次~2次后,局部肿胀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继续使用2次~4次局部肿胀疼痛症状消失而痊愈。急性软组织损伤使用1个~2个疗程后痊愈。慢性软组织损伤使用2个~4个疗程后,局部症状基本消失,且功能恢复良好。

中医护理是近几年才开展的一项工作,针对多数护理人员中医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医院利用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医护理培训。通过培训护理人员掌握了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了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三、对口援建及中医药推广

各重点专科要根据相关要求技术下乡援建,全年选派重点专科中业务能力强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分批轮流到3所宜城市中医医院集团乡镇卫生院坐诊,给予诊疗技术援助,帮助援建医院发展对应的专科科室,在做好中医医疗集团建设的同时,积极向外拓展市场,引进新技术和人才培养,2015年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医院联营,组建医疗联合体,实行资源共享、双向转诊、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给患者创造高质量、安全的诊疗环境,提升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此项工作正在筹建中。展开专科科研 推动科技创新。

为让广大患者了解中医药文化,医院在门诊、病房、候诊区设置宣传栏目,宣传与科室诊疗密切相关疾病的中医药知识,让群众感受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利用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报刊、电视等传播媒体、健康教育传栏和《宜城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资料》等有效载体宣传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简便有效方法。医院科室骨干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基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全院干部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进行重点专科建设有利于挖掘和发挥中医专科特色与优势,提高医院的临床诊疗技术和整体学术水平,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从而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充分利用各社区人民群众相信和利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习惯,开发民间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以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和促进我院中医药事业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进一步充实临床科研研究能力,推动科技兴院的基本发展思路。积极展开临床观察和专科基础理论研究。鼓励撰写高质量的专科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及省级级期刊论文很多于15篇。争取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立项1项。

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日趋成熟,医院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我院在不断完善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还计划在2015年建立湖北省首家移动互联网医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项目,此项目的建立将通过手机微信APP端,微信公众号关注“宜城市中医医院”,实现患者智能导诊、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查看检验检查报告、查阅个人病历、查询费用账单、交纳住院押金、查询住院每日清单与出院小结、反馈对医院暨医生的满意度、获取健康资讯”等医疗服务。减少患者在医院等待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医疗信息的透明化,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总量、质量与社会满意度,直接改善预约就诊率等指标。定期把科普知识和我院展开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放进医院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加大特点专科网络科普宣传。让患者能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保健知识和我院的专科业务展开动态。通过互联网络,扩大我院的影响面;全面进步我院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利用和引进智力资源,不断汲取他们的新疗法、新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融进到我院的特点诊疗体系中往,落实平安医院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使我院的专科水平不断得到进步。

篇7:XXX医院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申请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增加医院实力和服务功能,圆满完成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各项工作,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效。

对照《广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标准进行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武胜县中医院成立于1979年,原由县中医进修校改建而成,在县委县府领导的支持下,在省市县主管部门领导的指导下,经过30年来的艰苦创业,于1998年创建为二级乙等医院,2002年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承担着全县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医疗、急救、康复、教学、科研等任务,是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寿保险医疗、交通事故医疗、工伤医疗定点医院。目前医院占地面积22亩,建筑面积15582m2,其业务用房13164m2,门市面积2418m2,编制床位300张,目前开放床位184张,在职职工234人(招聘职工59人),卫生专业人员21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7人,中级47人。医院设有内、外、妇、儿、急诊、骨伤、按摩、针灸、肛肠、五官、口腔、皮肤等15个一级科室,有中医男性病、中医肺病、中医肾病、中医胃病、中医肝病5个中医专病科室。推拿按摩、1

骨伤科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已申报在建省级重点专科。医院固定资产2741万元,其专业设备1522万元(1万元以上的统入),平均每床设备达110万元。配有螺旋CT机、彩超、全自动生化仪、CR数字化照光机、床旁照光机、C形臂X光机、瑞典金宝血透机、电子胃肠镜、腹腔镜、经颅多普勒诊断仪、肺功能仪、三维多功能牵引床、中药煎药机、中药薰蒸治疗仪等万元以上的诊疗仪器110台(件)。

二、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成效

(一)在科研方面

1、重点专科发展方向明确,坚持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突显中医药特色,使之技术在县内处于领先水平,以带动全县卫生工作的发展。

2、我院在建市重点专科骨科和针灸推拿科,科室同志们刻苦努力,进行临床经验的总结,每个科室各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3篇。

3、通过同志们共同努力,充分发挥科研主动性,骨科获县科技进步奖一项,针灸推拿科获县科技进步奖一项,市科技进步奖一项。

(二)科室建设

1、科室:分别成立了重点专科骨科和针灸推拿科,骨科拥有病床30张,针灸理疗科拥有病床20张。

2、医护人员:骨科有执业医师9人,针灸推拿科有执业医师10人,两科护士有16人,新引进针灸硕士研究生1人。

3、业务开展情况:住院病区设有专业治疗组,门诊有专科诊室

和秘要的辅助检查室,骨科病区设有专门功能恢复室。

(三)学科带头人及继续教育

1、我院重点专科骨科和针灸推拿科执业医师及病床数按临床科建设标准设置,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刘泽银主任医师为四川省第四届、五届针灸协会理事。

2、科室内有培训规划,骨科在近三年内外出进修人员4人,短训10人次,针灸推拿科外出进修人中2人,短训10人次,每年开展学术活动4次以上,常年订阅多种医学杂志。

(四)医疗质量

1、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保障,有了医疗安全才能保障医院快速发展,因此,医院认真贯彻和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全面实行医疗质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执行医师培训及考核制度。

2、医疗质量标准

①科室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保证,专科医生收治病人数、为医院创收、病床使用率高于其它医生。

②门诊针灸推拿科病人由现在的2万人次按每年的30%递增,门诊中医治疗率>88%。门诊骨科病人由现在的1万人次按每年的30%递增,门诊中医治疗率>88%。医院重点专科肛肠科病人由现在的8000人次按每年的30%递增,门诊中医治疗率>88%。

③住院中医治疗率>80%。

④疾病诊断准确率>96%。

⑤中医辨证论治优良率>96%。

⑥甲级病历率达95%。

⑦处方合格率>98%。

⑧收治急、重、疑难病所占比例>30%。

⑨住院病人每年以30%递增。

(五)基本设施

1、医院拥有与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运行和发展相适应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如骨科配有床旁照光机、C形臂X光机、骨折治疗仪、TDP治疗仪、CPM机、牵引治疗仪配置。针灸推拿科配有三维多功能腰椎牵引床1台、电动腰椎牵引床4台、电动颈椎牵引椅2台、颈椎牵引椅3台、蜡疗仪器2台、磁疗仪器1台、中频治疗仪4台、中药熏蒸床4台、中药煎药机4台、电针仪10台、神灯10台、电动按摩床2台等。

2、房屋装修和仪器安置等符合要求,同时骨科专门设有功能恢复室。

(六)建设管理

1、领导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发展,并优先解决人、财、物问题。

2、重点专科按医院科室建设标准实施,人才符合科室建设运行和发展的需要。

3、积极争取省财政关于医院建设项目资金,医院同时给予重点专科专项资金,实行优惠政策,基本上做到专款专用。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虽然我院在重点专科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与

《广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院目前还没有市继续教育项目,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因此在重点专科资金方投入不够,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四、自查结果

我院按照《广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要求,严格自查。骨科自查得分915分,针灸推拿自查得分 930分。

我院将严格按照《广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要求,继续加强院内重点科室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管理,一定把我院重点专科建设成全县一流、全市先进的先进科室。

武胜县中医医院

篇8:XXX医院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申请

坚持中医办院

医院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 强化中医药队伍建设。在医院“十二五”规划中, 继续坚持“134”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强化纪律、服务、主人翁三种意识, 实施形象、素质、专科、名医四大工程) 发展战略, 并制定了突出中医特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从发展方向上保证中医专科特色的发挥。在技术建设布局上体现优先发展、扶持重点专科的指导思想, 对重点专科实行政策倾斜, 从资金、人员、技术、基础实施配置等方面都给予大量投入, 从措施上保证中医专科的发展。

打造品牌专科

医院竞争的核心是专科 (学科) 的竞争, 专科 (学科) 的水平和特色, 决定着医院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多年来, 利川市中医院一直致力于中医专科的建设, 根据医院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设备优势, 力求做到“院有特色专科, 科有特色人才, 人有特色专长, 病有特色专药”, 着力建设重点学科, 打造品牌专科, 提升服务能力。

利川市中医院从医疗资源配置与技术提升上为专病专科建设搭建了发展平台, 进而为提高专病专科的竞争水平与学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医院开设有中医内科、康复科、针灸科、推拿科、中医骨伤科、肺病科、心血管病科、儿科、中医妇科、眼科、五官科、肛肠科、皮肤科等科室, 设备齐全、特色突出。实行24小时急诊服务, 切实承担了区域医疗救治与卫生服务供给职能。科室设置齐全、特色突出。

在重点专科的建设工作中, 医院积极利用中医适宜技术在诊治疑难病症方面的巨大优势, 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诊疗服务:以物理、语言、作业疗法与中医药调理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康复医学专科正在快速的发展中;省级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骨折, 具有价廉、高效、便捷的优点;肺病科每年开展的冬病夏治穴位敷贴, 为无数哮喘顽症患者解除病痛。医院现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65项,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88项, 中医特色护理项目18项, 研发生产中药制剂35种。各专科广泛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百余项, 备有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并每年对方案做分析、总结和评估, 以便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另外, 病区设有中医综合治疗室、门诊设置有中医综合治疗区, 中医药参治率、服务人群覆盖面及中医药服务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川市中医院组织承办湖北省中药资源普查野外调查培训。

2013年, 医院购进价值600余万元的专科诊疗设备15台件;脾胃病科、肺病科顺利通过省级中医重点专科验收;儿科、肿瘤科、糖尿病科顺利通过州级中医重点专科验收。至此, 医院已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 (特色) 中医专科, 4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4个恩施州级重点中医专科。

加固人才梯队

现代医院的发展, 人才是最关键的软实力。同样, 专科的建设与发展也有赖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落实人才战略、促进人才梯队形成的过程中, 医院一是把好进人关, 制定高起点、高要求、高素质、实用的人才引进标准, 并结合医院实际人才构成情况, 出台《医院关于聘任硕士、博士学历人才来院就职的规定》, 确定以培植院内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与引进符合医院实际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辅的发展思路;二是为了调动职工学习积极性, 出台一系列学习考核措施,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积极选送业务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新技术、新项目,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同时邀请上级专家、教授来院讲学和临床授课, 组织院内业务学习, 为院内中青年技术骨干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三是认真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开展医师定期考核, 针对西医人员进行中医知识培训, 注重各级各类人员“三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规范;四是积极开展师承教育工作, 聘请中医大师、知名中医等5人作为指导老师, 举行拜师仪式。以此多管齐下, 达到了既“造血”又“补血”的目的, 为医院的后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医院现有十余个“名专家工作室”被省卫计委任命为“省知名中医工作室”, 这不仅有利于该院采用“师带徒”模式, 选拔优秀中医药人员跟师学习, 收集整理中医专家个人医案、处方、心得等材料, 并加以推广和应用, 为广大群众享有“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在全面提升我市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医院现有恩施州首届中医大师3名, 恩施州知名中医5名, 6名中医专家业绩被《中国中医名人榜》收录。

创新科研实践

科研水平是反映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在恩施州内县级医院率先成立了科教科, 大力营造科技兴院氛围, 鼓励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2013年开展的专科新技术、新业务就达到了20余项, 进一步拓宽了医疗服务领域, 提升了诊疗水平。医院作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的技术协作单位, 在疑难病症会诊和开展大型抢救工作、医务人员进修培训和医学科研、医院管理等诸多方面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面获得了技术保障。

在临床方面, 要求临床业务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让科研为临床服务, 以科研促进临床专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肺病科为例, 科室开展的苗医“鞋底板儿疗法”, 防治咳喘, 特色鲜明;每年开展冬病夏治穴位敷贴, 为无数哮喘顽症患者解除病痛;科研项目《益气活血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运用》荣获2014恩施州科技进步三等奖;《单味薤白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并发肺动脉高压临床应用》, 通过了恩施州科技局成果鉴定。

此外, 2013年利川市中医院成立了利川市民族中医药研究所, 填补了该院中医药科研机构为零的空白;与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学院签订了共用实验室协议, 为该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凭借“华中药库”的巨大资源优势和名老中医的人力资源优势, 自主研发了润肺百花膏、乙肝胶囊、活血膏、跌打胶囊等自制制剂, 临床疗效确切。

上一篇:《红岩》读后感精选500字下一篇: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