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中秋节

2024-08-25

中秋中秋节(精选14篇)

篇1:中秋中秋节

中秋,中秋郑谷,中秋的意思,中秋赏析 -诗词大全

中秋

作者:郑谷  朝代:唐  体裁:五律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余天。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篇2:中秋中秋节

中秋

作者:刘得仁朝代:唐体裁:五律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篇3:中秋中秋节

1.知道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 了解我国各地各族人民过中秋的一些习俗。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 从不同途径收集节目的信息, 了解民族风情和节日特色,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 分析、整理、汇报资料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

3.调动各种感官, 回忆、交流自己和家人及亲朋好友过中秋的情景, 在快乐的体验活动中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二、资源利用

1.学生:

A.向长辈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并从日历上去翻阅这个日子, 找到中秋节这一天;回忆去年和家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了解各地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

B.背一背关于月亮的古诗。

2.教师:

A.课件;

B.心愿卡、球、手鼓、小镜子、手电筒;

C.布置教室, 悬挂小灯笼。

三、教学过程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 仔细听歌中唱的是什么节日?

生:中秋节。

师: (点击:中秋节) 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中秋节还有哪些名字?

生: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师:你知道这么叫的原因吗?

师:同学们, 去年的中秋节你们是怎么过的?

生:我和爸爸妈妈去乡下看爷爷奶奶, 我们包饺子, 做圆子, 还吃月饼。

生:爸爸妈妈带我到东洲公园赏月。

生:我们一家人到文化馆猜灯谜。

师:月圆人圆, 和父母家人一起过节确实令人高兴。今天老师把这一轮中秋的圆月请到了课堂上, 我们全班来过一次集体的中秋节, 好不好? (补充课题)

师:说到中秋节, 我们就会想到月饼。瞧, 善解人意的嫦娥姐姐就给我们送来四个大月饼, (点击:嫦娥) 每个月饼后面还藏着秘密呢!谁想第一个揭开月饼后面的秘密?

生: (点击秘密一:你知道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

师: (点击图片) 吃月饼、赏明月、挂灯笼、猜灯谜是中秋节里最普遍的习俗。就说这月饼吧, 小小的月饼里就有大大的学问。你知道月饼是怎么来的吗?

生:工人把面粉柔软, 加入各种各样的馅料, 再烘烤, 就变成月饼了。

师:你吃过哪些品种的月饼? (师运用图片相机补充资料)

生:我吃过豆沙月饼、火腿月饼和冬荟月饼。

生:我吃过又香又咸的蛋黄月饼。

生:有一种飘着茶香, 叫绿茶月饼, 很特别。

生:元祖月饼中的雪月饼最诱人, 薄薄的透明的皮儿里是甜甜的冰淇淋, 实在太好吃了。

师:一个圆圆的月饼就是一份圆圆的祝福, 也体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期盼。其实我国各地各族都过中秋节, 中秋活动可丰富啦,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点击:一组各地过中秋的图片) 在少数民族地区, 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闹月”、“追月”、“行月”、“跳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的祖国地域广大, 民族众多, 同一个节日就有不同的习俗, 非常有意思。

生: (点击秘密二:你知道关于月亮的故事吗?)

生: (讲《月亮姐姐做衣裳》)

师:是呀, 月亮有时弯弯, 有时圆圆, 经常变化。瞧, 这是老师记录下的去年农历八月份月亮的变化, (点击课件)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月亮先弯弯的, 像眉毛。渐渐地, “眉毛”变粗, 越来越粗, 变成半圆,

再大一点, 大一点, 直到变得圆圆的。后来, 月亮又渐渐变小, 最后又变成眉毛了。

师:月亮的不同变化还有好听的名字呢! (介绍“上弦月”、“下弦月”等名称。)

生: (点击秘密三:你会背一首关于月亮的诗词吗?)

(很多人举手)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小游戏, 名字就叫“击鼓传球”。怎么个玩法呢?鼓声响起, 球迅速在同学间横向传递, 鼓声一停, 球在谁手中, 谁就获得一次朗诵月亮古诗的机会。谁愿意上台当鼓手?

(进行游戏。学生随机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师:是啊, 皎洁的月光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那月亮真会发光吗?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小镜子, 想象一下, 假如这里一片漆黑, 小镜子会发光吗?现在我用手电筒照一照小镜子,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小镜子一开始是没有光的。老师用手电筒照小镜子的时候, 小镜子闪闪发光。

师:这小镜子就代表月亮, 手电筒好比太阳。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当太阳照射到月亮上时, 月亮就反射太阳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月光。

生: (点击秘密四:猜灯谜)

生: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一个民间习俗, 每年它都吸引许多人参加。 (师摘下一个小灯笼, 示范展开灯谜纸) 今天让我们小组合作, 也来猜一猜吧!你们是第几组的就猜哪一条灯谜, 看哪组同学脑筋转得快。猜对的可以摘下谜语纸条回座位。 (放音乐, 小组下台活动, 猜中的可以把谜面摘下来回座位。)

小组汇报成果 (猜对的奖励各种不同的月亮造型)

师:看, 猜灯谜的确很有意思, 它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 还能增加节日的气氛, 难怪它能成为中秋节的保留节目呢!

师:“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有人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组圆月图, 放音乐) 瞧, 天上的月亮照着你, 照着我, 在这月光如水的中秋夜, 你想起了谁?想对他说什么?

生:在这如水的月光里, 我想起了在北京工作的爸爸, 我想对爸爸说,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我们虽然远隔千里, 但是我们共同拥有一轮圆月。

生:在静悄悄的月夜, 我想起了四川灾区的小朋友。伙伴们, 你们有月饼吃吗?在中秋团圆之夜, 也许你们没有丰盛的晚餐;也许你们没有香甜的月饼;也许你们不能在漂亮的大厅里猜灯谜……但是, 你们有坚强的性格, 有打不垮的意志, 还有千千万万为你们祝福的同胞。遥祝你们中秋快乐!

生:我刚刚从上海转来。中秋之夜, 我不禁想起了曾经和我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我深深地为他们祝福, 祝他们合家团圆, 永远幸福。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传递你对他的思念呢?

生:我想打电话。

生:我可以上网发邮件。

生:我想写信。

……

师:电话诉衷情, 鸿雁传心声, 不管你用什么方式都表达了你的思念之情。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准备了漂亮的心愿卡, 这样吧, 把你们最想对亲人朋友说的话写在心愿卡上 (播放音乐) 。

生:亲爱的外公, 今夜的月儿是如此美丽。月亮高高挂在空中, 像一个大银盘。我坐在如水的月光里, 不禁想起了您。您常年不在家。我和爸爸妈妈是多么想念您啊!多么希望您能回家和我们一起吃团圆饭。

生:在这皎洁的月光里, 我最思念的就是爷爷。爷爷呀, 我有好多好多话要对您说。您一直在外地辛勤工作, 平时很少有时间回来团圆。我真的好想您。爷爷, 我真希望您早点退休。我每天晚上能偎依在您的怀里, 在月光下听您讲故事。

……

师:中秋节, 团圆节, 可是有很多叔叔阿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让我们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他们。 (点击课件)

师:看着这感人的一幕幕, 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交警叔叔, 你们真是太辛苦了。在大家团圆的时刻, 你们仍然坚守在岗位上维持交通秩序。如果没有你们的付出, 交通状况一定不理想, 我代表少先队员向你们敬礼!

生:超市里的叔叔阿姨, 你们为了给大家提供方便, 坚持工作, 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我们从心底里感谢你。

生:医生们, 你们好!你们节日里坚守岗位, 为患者服务。如果没有你们的付出, 患者就麻烦了。谢谢你们!

师:是呀, 千言万语早已汇成一句话———

生: (齐说) 叔叔阿姨, 你们幸苦了!

师:今天我们全班同学提前过了一个中秋节, 一起赏月、讲故事、背古诗、猜灯谜, 还了解了祖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过得可真有意义。最后, 老师祝愿我们的每个家庭都能———团团圆圆, 幸福美满!下课以后, 别忘了把这张心愿卡带上我们的祝福送给那个你最思念的人。

四、教学反思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种各样的传统佳节以她们动人的传说故事、丰富的民俗习惯, 成为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如今, 这颗明珠的光芒日益被各种各样的洋人节所掩盖, 而被人们渐渐淡忘。为了传承中华文化,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二单元就专门设计了《中秋与重阳》这样的课。这两个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两个传统节日。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两个节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 了解民风民俗, 了解习俗中的科学道理。另一方面, 可以让学生通过节日体会家庭欢乐, 生活甜美的幸福, 同时懂得要尊老敬长。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我决定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 将本该在一课中的两个节日分开来, 作为独立的两个课时。并在两节课前分别开展“家乡的中秋节”和“家乡的重阳节”的小采访活动, 收集当地有关的各种喜庆活动, 了解市场的供应情况, 组织学生通过书籍、杂志、画报、网络等途径搜集各种有关“月亮的传说”、“月饼的传说”、“月球的小知识”等信息和资料, 组织慰问、“请爷爷奶奶进课堂”等活动。并在课前组织学生布置好教室, 营造节日的气氛。

通过《中秋佳节话中秋》这一课的教学, 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课堂要吸引学生, 必须充满活力;课堂要充满活力, 就应该活用资源, 综合开发, 让课程和生活走得更近。而新课程实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 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挖掘与运用。那么, 如何让“品德”真正走进“生活”?我通过不断的尝试, 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突破传统的课堂模式

一人在上、多人端坐的课堂模式已不再存在, 让同学们在教室里听故事、猜灯谜、写心愿卡, 打破了课堂里单一、呆板的师生相对立的空间关系, 使师生双向互动, 彼此融合, 课堂充满活力, 并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情感体验, 觉得学的知识多, 朋友多, 快乐多。这样的活动既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又体现新课程中活动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二) 再现真实的教学情景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 知行统一, 欲知必行。他提出“做中学”, 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 通过真经验促进发展。因此, 品德课应该创设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 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如本课中七嘴八舌话中秋、你言我语讲传说、感恩知报诉真情、诵读吟背颂月亮及辨辨做做识月球等活动, 就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 而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 学生的知识才能真正领悟, 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 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 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让孩子们说一说、写一写、比一比、唱一唱、做一做等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生活中, 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 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通过《品德与生活》的教学, 不仅学生有所收获, 作为老师的我也有很多收获, 相信这样一节课后, 孩子能真正理解“中秋节”中所蕴含的情感。我也理解了“月圆人团圆”的真谛。

五、教学评价

樊健:活动化的品德教育最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征和思维水平。它使品德教育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的活动, 可以引导儿童感受真实的生活, 亲自体验、主动探究, 在学习活动中发展, 在发展中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 展示、分享、交流自己的成果, 锻炼表达能力, 从而真正起到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课堂上, 冯老师和孩子们聊习俗、听故事、猜灯谜、做实验、写心愿卡、说心里话, 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 使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 使品德与生活课程开放, 向儿童自身开放, 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 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

黄丹:学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 他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有了一定的情绪体验, 而不同的学生之间又存在着背景和经历的差异, 这种差异正是孩子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联络点。冯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有趣的活动, 巧妙地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 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 积极参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做法。

篇4:中秋节话中秋

中秋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月饼等,均源于此。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成为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至于中秋节吃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经过历代的创新,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饮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篇5:中秋中秋节

中秋

作者:黄庭坚  朝代:北宋 灏气才中兔魄圆,众躔韬彩独娟娟。

魏宫乌绕空枝上,汉苑桐凋露井前。

金液万重涵渤海,玉沙千里对江边。

篇6:中秋中秋节

中秋节赏月

月亮悄悄地上来了,就像一轮银盘,镶嵌在深蓝色的夜空上。月光静静的洒下来,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月光下,人们那多姿多彩的的生活,犹如一支优雅宛转的月光奏鸣曲。

“快下来,带你吃团圆饭去。”妈又在催促了。随后,我们便到了外婆家。

外婆一看见我,亲热地摸了摸我的脑袋,给我一个月饼,“乖孙女儿,给。”我眯着眼睛,笑着拿了月饼,坐在椅子上……咦?这月饼正像天上的的那轮月亮的形状,我的脑海里好像隐隐约约的

出现了一些画面……可怎么也想不起来。我很想知道,于是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拼命地想啊想……

我和家人一起在阳台赏月。刚刚升起来的月亮倾泄下了一片清辉,月亮亮灿灿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白色。月光静静地洒在了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镇上像被笼罩着薄薄的银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的。它还将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会儿躲进了云里,一会儿又从云中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将大地浸成了梦幻一样的银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

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我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中秋节赏月

最热闹的要数晚上了,等到月亮上来的时候,我们就在院里摆一张饭桌,上面放满了月饼、瓜果、月饼大小不等,全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团圆。大家坐在一起,说说工作,学习中事,唠唠家常事……其乐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奶奶就把最大的一个月饼切开,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块,切的时候要从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长块。月饼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风土人情就像长长的线,绵绵的丝,绾成一个结,它使我留恋忘返。明天我就要回太原了,我那激动的心情还沉浸在节日氛围中……

此刻,天上的星星闪出亮光,地上的小草反射出绿光,学校红楼前的灯笼发出了微微的红光。只听天空一声巨响,五颜六色的礼花飞上天空,地上几十双眼睛,一齐投向五彩缤纷的礼花。中秋节赏月小朋友们开心地叫了;老奶奶们微微地笑了;年轻的阿姨们叽叽喳喳地乐了。

绚丽的礼花请出了今天的主角——月亮,它从树梢中缓缓升起,显得那样高贵、典雅。它披着银纱,迈着轻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夜空,将它的美丽展示给人们。它是纯洁的象征,天使的灵魂,华丽而不失淡雅,它白中透金,白似一汪水银,金似一颗明珠。它璀灿夺目,将柔和的月光洒向人间,真是秋月似水啊!它的美丽令我神思万里。

古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今有人类登月的壮举。月亮还是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对象,古代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到月亮,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有多少人曾经为月亮的美丽感叹不已呀!月亮永远是那样皎洁,高高在上。

我好奇的呆望了月亮很长时间。爸

篇7:中秋节过中秋

一早醒来,奶奶已经把菜买回来了,爸爸和爷爷在帮着理菜,妈妈在搞卫生,因为今天是中秋节,他们在为这个节日忙碌着,于是我一骨碌爬起来,也想去凑凑热闹,嘿嘿。经过一天的准备工作,到了晚上,看着奶奶的拿手菜一个个地出炉,有内涵丰富的八宝鸭,有汁多肉嫩的糖醋排骨,红亮亮的油爆虾和绿油油的素菜,刚才还张牙舞爪的螃蟹将军已经换了件红袍子躺在盘子里了……。看着这一桌子的美味,却不能动筷,真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想我还是去干点活吧!等菜都上齐了,我吹了一下我的小口琴,大叫到:“开——饭——了——!”于是一家人其乐溶溶地围坐在桌子边品偿着美味佳肴,有说有笑。

晚饭后,爸爸妈妈在平台上支起了一张桌子,月饼、话梅、瓜子和水果,美食应有尽有,一家人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明亮的圆月。今夜天空作美,万里无云,似乎能看到月亮上翩翩起舞的嫦娥,和安静乖巧的玉兔,引得我也想跟着跳了,呵呵。

篇8:中秋节记事

过节前几日,爸爸特意从元祖买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淇淋月饼,有火山豆口味、巧克力豆口味和草莓口味的,我十分爱吃。这些月饼,除了被妈妈尝了一口之外,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动过。

中秋节这天,我和爸爸妈妈要带月饼一起去奶奶家。爸爸问我要不要带几块冰淇淋月饼给奶奶尝一下,我表面上同意了,其实心里纠结得很,临出门时,才磨蹭着走到冰箱前,从里面拿了一盒,心里老大不愿意。

一路上,我都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十分不情愿把冰淇淋月饼带到奶奶家,恨不得在路上把一盒都吃了。直到进了奶奶家,看见一桌子好吃好喝的,我的心里才稍微平衡些。

前一天,两个姑姑和妹妹就到了,只等我们到来,全家人就可以吃上一顿团圆饭了。

妹妹是二姑的女儿,她在床上翻滚着,整齐的床单被她折腾得满是褶子;我不理她,侧靠在被子上看肥皂剧。奶奶进屋来,满是疼爱地责怪了妹妹一下,又轻声对我说:“回去时把冰淇淋月饼带走吧,我和你爷爷吃不了。”听到这话,我心里翻腾了一下,有些内疚。

妹妹不时踢一下或踩一下我,甚至还用头撞我的肚子。我无视她,继续面带微笑,看似淡定地盯着电视;殊不知,我的心情早已是“忍无可忍”了!正好二姑进来,我急忙说道:“姑姑,你快把她带走,我的忍耐快到极限了。”姑姑看着妹妹,对她喊道:“别惹姐姐!”妹妹不听,继续骚扰我。说时迟那时快,在姑姑转身离去的那一个瞬间,我将妹妹玩散的被子像渔夫撒网一样撒开,把倒在床上装死的妹妹盖住,对准她的小屁股,一顿猛捶乱打,打完后迅速将她一推,又若无其事地继续看电视。只听被子里“呜哇”一声,我期待的美妙“音乐”开始了。

大人们都在前屋忙着做饭,没空管我们。我只听见妹妹的哭音从低到高,从高到低,抑扬顿挫,曲曲折折,直到无声……待我回头看她时,她已像小狗似的一边往衣服上擦鼻涕,一边眼泪汪汪地盯着电视看呢!见我看她,她可怜巴巴地说:“姐,我渴了。”我有些不忍,取出一块冰淇淋月饼递给她说:“给你吃。”然后自己也忍不住吃了一块。

终于吃饭了,桌上菜很多,全都是好吃的。大姑做了拿手的红烧鲫鱼,二姑做了拿手的老鸭煲,奶奶做了我最爱吃的腰花炒青椒。一家人吃吃喝喝,十分热闹和开心。

妹妹被我修理后变得很乖巧,一直黏着我。我帮奶奶把两位姑姑和我家带给她的月饼搬进后屋,妹妹在旁边帮我。我一边搬,一边在心里念叨着,一定不带走任何一盒月饼,好让奶奶多吃一些。

我们要回家了。奶奶把积攒下来的草鸡蛋,刚从菜园里摘回的各种新鲜蔬菜,还有切成块的咸肉等,一个劲儿地往蛇皮袋里装。很快,奶奶精心挑选的土特产就装满了几只大口袋。接着,她不停地往汽车后备箱里塞这些口袋,又担心把我们家的车弄脏,丢了她儿子的脸,以至在忙碌中还得小心翼翼的。傍晚,我们的车子驶离村庄,奶奶在老屋前朝我们挥手,直到我们看不见她。

篇9:中秋中秋节

老北京的传统月饼有自来红、自来白和提浆月饼。提浆月饼是指月饼皮面的一种制作方法,说通俗点,“提浆”就是熬糖浆,另外在皮面中还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油,以起到酥松的作用。有回民购买时,就把大油换成黄油。这种月饼的特点是皮酥、馅香。

菜式上,八月秋高蟹正肥,中秋正是品尝螃蟹的时节,北京尤其讲究品尝醉蟹。

福建

福建人有中秋吃鸭子的习俗,因此时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福建人用福建盛产的槟榔芋和鸭子一起烧,叫槟榔芋烧鸭,味道非常好。

山东

即墨等地中秋节吃的应节食品叫“麦箭”。 所谓“麦箭”,就是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山西

潞安人在中秋节会宴请女婿。大同市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

陕西

在西乡县,男子会在中秋夜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上海

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苏

南京人中秋除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则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浙江

杭州的莼菜鲈鱼烩之所以成为中秋家宴上的菜肴,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时节的莼菜鲈鱼好吃,更是因为晋代张翰借思乡的“莼菜、鲈鱼”,弃官返回故里的史实,这一故事不仅成为千古美谈,并使莼菜成为思乡的象征。

莼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时令菜羹。莼菜又称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叶草植物。莼菜的根、茎、叶不仅碧绿清香,鲜嫩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四川

除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

在川西地区,烟熏鸭子是中秋节必备佳品,因那时生鸭已长大,肥瘦适宜。师傅选当年生的仔鸭,宰杀后褪尽羽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后,去翅尖、鸭脚,加盐码味腌渍一夜后,入沸水中略烫至皮紧,捞出抹干水分,置熏炉中,用稻草烟熏至呈茶色,出炉放入卤锅中卤熟,食时改刀装盘,色泽金红、肉质细嫩、烟香浓郁的烟熏鸭即成。制作烟熏鸭,卤水的调制极为重要。卤水要用老卤,每次卤时加入适时的香料,食盐、糖色,卤制时要用重物将鸭子充分压入卤水中,卤制时间一般以20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长鸭肉质老,影响质量和口感。

广东

潮汕中秋美食品种颇多,这与潮汕人过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潮地气候、农事生产有很大关系。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糕饼类,潮汕各地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汕人送亲戚之佳品,可以说潮汕人送月饼是睦亲的习俗;二是潮地中秋节季,天高气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橄榄、香蕉等也是潮汕人过中秋的另一类美食;三是芋头、南瓜,潮汕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浆。其中,中秋月饼是潮汕人一年一度的传统食品,过中秋节,没有一个潮汕人不品尝一下月饼的滋味的。虽然月饼可以有各种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要求是正圆形。芋头、糍粑等也是潮汕人中秋必吃的食物。

贵州

黔式月饼不同于广式月饼,它是用烤的方法,用面粉500克、猪板油、糖稀、清水拌匀揉成水油皮;面粉250克与猪油拌合擦成“干油酥”。分别下剂后,将干油酥包入水油皮中,开暗酥制成40克一个的酥皮坯剂子,再将每个剂子按圆饼皮子备用。芝麻、瓜子肉、核桃烤熟,剁成细粒混合,加入熟火腿末、大枣、瓜蓉、熟粉、冰糖、盐拌匀成馅料。将适量的馅料包入皮坯剂中,收口朝下,压成扁圆形,放入刷过油的烤盘中,入烤炉用面火210℃,底火180℃的炉温烤15~20分钟至表面金黄、里面成熟即成。色泽金黄、外壳酥脆,层次分明;馅心甜中带咸,香甜爽口,营养丰富。师傅说酥层要开得薄而均匀,月饼坯子入烤盘时要垫上一张白油纸。

台湾

高雄市饲养水鸭的风气很盛。中秋节前后正是水鸭公最嫩的时候,美浓地区的客家人往往于中秋节宰食水鸭公加菜,成为当地中秋节的特色。宜兰地区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还吃一种叫“菜餅”的食物。菜饼以面粉为材料,中间抹上黑糖烘焙而成。台南地区则有在中秋节吃麻薯的习俗。

近年来,台湾的中秋节又发展出一种新的活动——烤肉。

此外,台湾一食品公司根据消费层次的不同需求和中秋节期间暑气未消的特点,推出全新概念的中秋雪月饼。何为雪月饼?雪月饼就是冰淇淋月饼,清凉降温,口感滑爽,内馅分三种口味——香槟甜心、夏威夷派对、维也纳咖啡。此款月饼还全面采用日式精致包装、具有保温作用的保力龙包装盒,保证雪月饼在一定时间内不融化。 (摘自新浪网)

篇10:中秋中秋节

中秋月

作者:方干朝代:唐体裁:五律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篇11:中秋中秋节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箫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

到中秋,赛摸秋

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

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

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

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吃乱了月饼死公公

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中秋节歇后语

中秋节赏桂花————花好月圆

中秋节的月亮————光明正大

中秋过了闰八月————团圆过了又团圆

中秋的天气————不冷不热

望江亭上度中秋————近水楼台先得月

过了中秋栽早稻————迟了季节

过了中秋节栽早稻————迟了季节

番鬼佬月饼————闷极

八月十五过年————差远了

八月十五桂花香————花好月圆

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时候

八月十五吃月饼————正是时候

八月十五办年货————赶早不赶晚

八月十五做糕————趁早儿;陈枣儿

八月十五坐月子————赶节上了

八月十五捉只兔子————有你过节,没你也过节

八月十五种麦————太早了

八月十五种豆子————晚了三秋

八月十五涨大潮————一浪高一浪;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

八月十五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月儿圆————年年有

八月十五夜里吃圆饼————上有圆下有圆;上有缘下有缘

八月十五五月当午————早晚有那么一天

八月十五无月光————不该咱露脸

八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大半年;早半年

八月十五套年磨————早点

八月十五送鸡子儿————没这一理;没这一礼

八月十五生的糍粑心————服软不服硬

八月十五杀鞑子————人心齐了

八月十五磨年面————早办

八月十五面朝火————渐渐冷了

八月十五卖门神————不是时候;太早;迟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买纸马————早半年;早办年

八月十五看笼灯————迟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过月子————赶到节上啦;赶节子上了

八月十五放木排————赶朝头

八月十五的团圆饼————不给外人

八月十五的海浪————高超;高潮

八月十五打兔子————差远了

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还早了点

八月十五吃饺子————破了常规

八月十五吃————月饼

八月十五云遮月————扫兴

八月十五送月饼————赶在节上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巧了

八月十五过端阳————晚了;迟了

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的月饼————人人欢喜;个个喜爱;上下有

八月十五种花生————瞎指挥

八月十五团圆节————一年一回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中秋节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7、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8、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0、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1、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2、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3、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4、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5、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6、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7、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8、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9、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篇12:中秋中秋节

中秋月

作者:潘纬朝代:唐体裁:五律 古今逢此夜,共冀氵寥明。岂是月华别,只应秋气清。

篇13:中韩同源节日中秋节之变迁

一、中韩古代中秋节对比

中国“中秋”一词, 最早见于《周礼》。据史料记载, 虽然唐朝很多文人中秋赏月玩月, 但是在唐代之前并未被视为节日, 直至北宋太宗年间, 官方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取意于三秋之正中, 届时中秋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

古代最早的中秋起源于对月亮的崇拜, 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 即祭拜月神。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习俗, 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 也逐渐影响到民间。民间把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赏月。中秋节真正成为民俗节日以后, 对月亮的神秘信仰趋于淡化, 而是以世俗生活居于主导地位。节日里, 一般民众家家户户都准备新鲜水果和月饼, 在家里看摆设月光牌位进行供月并拜月, 这是的拜月已经成为一般民众功利性的祭祀、祈求, 表达世俗的情感和愿望, 成为民众生活中的重要节点。同时节日活动也丰富多彩, 各个地方也有特色活动, 有烧斗香、点塔灯、放天灯、玩月桥、舞火龙、摸秋求子、赏桂观潮等特殊风俗。

韩国中秋节又名“秋夕”, 关于韩国中秋由来的最早记录见于《三国史记·新罗本纪一》里面, 新罗时代已经成为一大节日, 到了高丽王朝更加盛行, 朝鲜时代, 秋夕与春节、寒食、端午一起成为“四大名节”, 后来中秋节成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

古代中秋节王室对先祖进行“秋夕祭”, 和官员们一起去大殿参加祭祀活动。而民间尤其是农村节日气氛非常浓厚。人们首先向先祖们进行茶礼, 然后扫墓。农耕社会中秋节比较重视村落集体性歌舞娱乐活动, 公众性仪式、大型群众性游戏表现明显, 强调村落的凝聚和福祉, 祈祷丰年, 庆祝丰收。家人们、亲戚们、村子里的人聚在一起举行活动, 参加各种民俗游戏 , 分享食物。传统的游戏活动, 如摔跤、扮牛戏、打年糕等。扮牛戏多在地方村镇举行, 两个人一起披着特质牛模样的外衣, 到村里比较富裕的家庭门前索要吃食, 主人就会拿年糕和酒招待。另外还有传统农乐表演以及舞蹈“强羌水越来” (音译) 。中秋的节食尤其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节食就是松饼。中秋节前两天, 全家人一起做松饼, 准备打糕和酒等节食。这些都是用当年的新谷做成, 兼具“荐新”之意。

中韩两国自古代对于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民俗活动由来已久, 各自有各自的主题和特色。中国中秋节主要是拜月和团圆, 祈福, 避灾, 合家欢乐的意义更加浓厚;韩国主要是来自于农业生活的集体劳作, 主题是祭祖和庆祝丰收。不能盲目的说韩国的中秋节来源于中国, 但是由于古代朝鲜半岛与中国的地缘和交际关系, 节日文化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传播, 韩国中秋节无论从名称、上层阶级对中国风俗的受用程度、祭祀的形式等看, 中国风俗融入了韩国的节日中, 两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从这点上可以说中韩中秋节是同源节日。

二、中韩现代中秋节对比

中韩中秋节发展历史久, 经过各朝各代的变迁, 内容和形式上也有一些变化。但始终保持了淳朴的民风民俗以及对中秋节的重视。到了现代, 西方文化观和价值观冲击着亚洲各国, 加上现代化步伐加快, 城市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人民对于传统习俗节日的重视程度也明显呈现下滑趋势。中韩中秋节也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

中国现代人生活中, 对于中秋节的重视程度较之古代明显减弱, 已经没有了祭月、拜月的活动, 强调的主题是家庭团聚, 重视人情的温暖。现代人生活工作繁重, 压力大, 时间紧凑, 大多数人想利用短短的中秋节休假与家人一起度过。虽然有许多户外集体娱乐活动, 但是重点是在家陪亲人。更多地强调家庭伦理和家庭生活。当然节日期间, 大型的庙会活动成为人们集合的形式, 和家人一起进行户外游乐活动, 很多商业消费形式也丰富多彩。在饮食上, 但是是以月饼为代表, 但是月饼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传统饮食, 也更多的带上了商业化标签, 成为拉动中秋节消费经济的主要手段。

韩国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发展, 原有的家庭格局也发生变化, 由原来大家庭逐步分解成夫妻二人和孩子一起的“核家庭”模式。这种模式也慢慢导致韩国社会中一些传统的仪式和活动逐步消失, 但是中秋节作为现代韩国最大的节日, 韩国人还是很重视的。现代韩国人在中秋节一定要回家和老家亲人团聚, 祭祖、省墓, 人口移动类似于中国的“春运”。为已故的父母、祖辈供奉茶礼以后, 大家庭在家中聚餐。有时候还要参加“宗家”祭祀, 对家族中祖父、曾祖以及祖先进行祭拜, 因此“宗家”的祭祀规模要更大、更加隆重。祭祀活动结束后, 全家人要到祖先的墓地去扫墓, 并除去祖坟周围的杂草, 以尽孝道。这一做法在韩国一直保留得很好, 很大程度上强化的韩国人的儒家“孝”思想和家族主义。

四、变迁的思考与启示

中韩两国传统文化是两国人民智慧和精神的结晶, 中秋节特色风俗活动反映了两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 作为各自的文化遗产都应该很好地去保护和继承。但是在现代物质社会丰富的时代, 精神文化的建设还有待加强, 传统节日文化面临很大的冲击。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主题和内涵认知度很低, 许多传统节日习俗慢慢远离人们的视野, 正在走向消失的危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 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也受到亚洲各国的追捧, 还会削弱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就现代中秋节而言, 韩国更多的保持了固定的模式和礼仪, 代代相传, 这样对于中秋节传统认识和习俗的保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 加强传统节日的固有习俗的保持。同时对于两国传统风俗上的不同, 应该持有互相尊重的态度, 这样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姜莹.中韩同源节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2]萧放.18—19世纪中韩“岁时记”及岁时民俗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7 (1) .

[3]杨琳.中秋节的起源[J].寻报, 1997 (4) .

[4]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书海出版社, 2006.

[5] (韩) 金成沅.新编韩国岁时风俗[M].韩国首尔:名门堂, 1987.

篇14:中秋节快乐

Origin

The custom of worshipping the moon can be traced back as far as the ancient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2000B.C.~1066B.C.). Since the Ming (1368~1644A.D.) and Qing Dynasties (1644~1911A.D.), the custom of Mid-Autumn Festival celebration became unprecedentedly3) popular. Together with the celebration there appear some special custom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 such as burning incense, planting Mid-Autumn trees, lighting lanterns on towers andplaying fire dragon dances.4)

Moon cakes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1280~1368A.D.) China was ruled by the Mongolian people. Leaders from the preceding Sung dynasty (960~1280A.D.) were unhappy at submitting to foreign rule, and set out to coordinate a rebellion without being discovered. The leaders of the rebellion, knowing that the Moon Festival was drawing near, ordered the making of special cakes. Baked into each moon cake was a message with the outline of the attack. On the night of the Moon Festival, the rebels successfully attacked and overthrew the government. Today, cakes are eaten to commemorate this legend and are called Moon Cakes.

Different forms of celebration

People in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have different ways to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n Guangzhou in South China, a huge lantern show is a big attraction for local citizens. Thousands of differently shaped lanterns are lit, forming a fantastic contrast with the bright moonlight.

In East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People watch the flood tide of the Qian-tang River dur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t is not only a must for local people, but also an attraction for those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The ebb and flow of tides coincide with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the moon5) as it exerts a strong gravitational pull. In mid autumn, the sun, earth and moon send out strong gravitational forces upon the seas.

1.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eighth moon:第8个月的第15天。这里的moon尤指阴历的一个月。

2.equinox [5i:kwInCks]

n. 昼夜平分点, 春分或秋分

3.unprecedentedly [Qn5presIdEntIdlI] adv. 空前地

4.buring incense, planting Mid-Autumn trees, lighting lanterns on towers and playing fire dragon dances:点熏香,种植中秋树,在塔楼上点灯笼以及表演火龙舞蹈。

上一篇: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志愿服务行动总结下一篇: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